CN103438738A - 联通管承压储水式换热器及其制作工艺 - Google Patents

联通管承压储水式换热器及其制作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38738A
CN103438738A CN2013104028092A CN201310402809A CN103438738A CN 103438738 A CN103438738 A CN 103438738A CN 2013104028092 A CN2013104028092 A CN 2013104028092A CN 201310402809 A CN201310402809 A CN 201310402809A CN 103438738 A CN103438738 A CN 1034387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heating installation
cold water
mouth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0280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
张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40280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38738A/zh
Publication of CN1034387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38738A/zh
Priority to CN201410059605.8A priority patent/CN103791738B/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一种联通管承压储水式换热器及其制作工艺,包括两支以上冷水圆管,冷水圆管之间通过直冷水连通圆管顺次焊接联通;冷水圆管管腔内设置有暖气圆管或组合暖气圆管;起一端侧壁开有暖气管连接口;通过暖气连通圆管穿过直冷水连通圆管在冷水圆管管腔内顺次焊接联通;冷水圆管圆弧表面上局部定位压制有平面台,平面台上冲压有冷水管连接口,冷水管连接口向外或向内翻边成直壁平口;直冷水连通圆管插入冷水圆管的冷水管连接口外翻边或内翻边的直壁平口内,在冷水圆管的外部或内腔焊接联通。本发明使冷水圆管管子之间连通不易漏水,并加大了暖气圆管35%~100%的传热面积,加快导热速率。

Description

联通管承压储水式换热器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使用在家庭供热管网上即可采暖又可换取热水洗浴的暖气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圆管联通管承压储水换热器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1、本申请人于2007年3月10日申请了专利号为200720019175.2、实用新型名称为“防垢型逆流式换热器”的专利,其授权公告号为CN20102875Y、授权公告日为:2008.02.13。其权项1为:“一种防垢型逆流式换热器,包括:暖气进口、暖气出口、自 来水进口、自来水出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支及二支以上的 自来水吸热管,自来水吸热管内设置有供热管,自来水吸热管 之间通过自来水连通管连通;供热管首尾之间通过供热管连 通管连通;暖气进口和暖气出口分别与供热管的始端和末端固定连通,自来水进口和自来水出口分别与自来水吸热管 的始端和末端固定连通;由暖气进口、供热管、供热管连通管、暖气出口组成的供暖热水定向流动通道,与由自来水进口、 自来水吸热管、自来水连通管、自来水出口组成的自来水定向 流动通道方向相反,构成逆流式换热结构。” 
2、本申请人2011年9月11日又申请了专利号为201110267666.X、发明名称为“管联通并接焊承压式换热器”的专利,其授权公告日为2012年1月18,公告号为CN102322754A。其权项1为:“1、一种管联通并接焊承压式换热器,包括:二支及二支以上的自来水吸热管,自来水吸热管内设置有供热管,自来水吸热管之间通过自来水连通管连通,供热管之间通过供热管连通管连通;暖气进口和暖气出口分别与供热管的进端和出端固定连通,自来水进口和自来水出口分别与自来水吸热管的进端和出端固定连通;其特征是:自来水吸热管的端头固定连接有自来水吸热管封头,自来水吸热管封头与自来水吸热管的端头并接焊接连接。”
3、经检索另有(1)专利号为201110173583.4、申请公布号为CN102243029A,发明名称为“一种湍流自洁减内压管道换热水器”的专利。(2)专利号为200720095904.2、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钢管柱形散热器”,授权公告号为CN201034421Y的专利。(3)专利号为CN201020658647.0、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不锈钢铝复合散热器”的专利,其授权公告号为CN201892445U。
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储水式暖气换热器外部冷水管之间的连通管焊接连通该部位是换热器承受压力最薄弱的位置,为了解决冷水管管子之间连通或管子与联箱管之间的连通冷流体通道焊缝漏水的技术问题,各厂家采取各种不同的技术手段,如:加厚管板材料厚度,板料、管子壁面采取冲孔向内翻边或外翻边的方式,连通管插入连接口捏边焊接,换热器冷水进口安装泄压阀(安全阀)排泄膨胀压力等方法,均未能解决冷水管之间连通焊缝膨胀应力裂纹漏水的技术问题。上述公开的技术方案应用到散热器暖气热流体通道已经解决了漏水的技术问题,因暖气通道热流体是循环水泵供给的机械压力不存在冷水加热膨胀压力大,因此,现有技术方案应用到暖气循环系统不漏水。但却用同样的技术方案、内容焊接方式应用到换热器冷水通道,在取暖期换热器冷流体被加热静止状态下管子热膨胀应力变形大,使用输出热水同时进入的冷水促使壳管快速收缩变形,周而复始15天左右连通管焊缝处发生裂纹漏水,并且漏水率有的地区极高(如河北的石家庄漏水率在20%左右)。上述实践事实证明:原方案公开的技术内容应用到暖气换热器(储水式)壳体管子冷流体系统不适应使用可靠性要求,存在技术缺陷。
已有技术储水式换热器普遍存在传热面积小、输出热水中断,使用换热器洗澡过程中水变凉;管腔热水用完需等待加热出现一轮一轮的,热水不能够连续输出的技术缺陷。有的厂家为了热水能连续输出满足用户需求,采取增加冷水管的支数和加大冷水管管径增多储水量来解决,既增加了成本、产品体积又大、占用安装空间大、又浪费原材料能源等。并且暖气管中心水的热量冷流体得不到有效利用而流失掉,已有技术存在传热面积小、热能未有充分利用换热效果差及漏水率较高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是本领域已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实质性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方案存在的上述不足,旨在提供一种更为合理的管子之间管连通不易漏水结构,并在冷水管腔内加大35%~100%的传热面积,提高导热速率的联通管承压储水式换热器及其制作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方案是:一种联通管承压储水式换热器,包括两支及以上支冷水圆管,冷水圆管之间通过直冷水连通圆管顺次焊接联通;冷水圆管端头设置有冷水封头堵板,冷水圆管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与冷水进口管接头、冷水出口管接头焊接联通;其特征是:冷水圆管管腔内全部设置有至少一支暖气圆管或组合暖气圆管,或者冷水圆管部分腔内设置有独支暖气圆管,部分腔内设置有组合暖气圆管;暖气圆管或组合暖气圆管端头设置有暖气封头盖板;暖气圆管或组合暖气圆管侧壁开有暖气管连接口;暖气圆管之间的联通、组合暖气圆管之间的联通或暖气圆管与组合暖气圆管之间的联通均通过暖气连通圆管穿过直冷水连通圆管在冷水圆管管腔内顺次焊接联通;所述的暖气圆管和/或组合暖气圆管热流体进口端和热流体出口端焊接连接暖气进口管接头、暖气出口管接头,暖气进口管接头、暖气出口管接头与冷水圆管进出口端封头堵板或管壁焊接固连;所述的冷水圆管圆弧表面上局部定位压制有平面台,平面台上冲压有冷水管连接口,冷水管连接口向外或向内翻边成翻边直壁平口;直冷水连通圆管插入冷水圆管的冷水管连接口外翻边或内翻边的直壁平口内,在冷水圆管1的外部或内腔焊接联通。
1、本发明使冷水圆管管子之间连通不易漏水,并加大了暖气圆管35%~100%的传热面积,加快导热速率。2、本发明使异径圆管连通,加强管子根部的强度,减少管子连接处的应力,使管子更能耐受使用环境的机械应力与热应力和膨胀应力、冷缩应力,使连通管抗变形能力增强焊缝不易断裂漏水。3、本发明在冷水圆管圆弧表面上压制成平面台,在平面台上冲孔口是圆口外翻边或内翻边是直壁平口,直冷水连通圆管是平口无间隙紧配合插入冷水管的外翻边连接口内,冷水连通管接口缝的焊接采用连通管管腔内填芯法在连通管外部焊接异径管接口缝。内填芯法施焊管段能达到内壁冲氩气保护的技术效果,背面焊缝成形平整光洁,管内壁无焊痕迹渗透焊瘤光滑,不产生气孔,减少焊缝氧化腐蚀的优点,延长产品使用寿命。连通管管腔内填芯外部焊接其法显著提高了焊缝的强度和承受压力的能力,其焊缝不易漏水的优点。4、本发明中冷水圆管为主管,直冷水连通圆管为支管,暖气圆管或组合暖气圆管为内主管、暖气连通圆管为内支管,选用不等管径的不锈钢圆管连通,耐压力能力强,有效的抵抗或消除冷水加热膨胀压力的能力,解决现有技术方案漏水问题。5、本发明选用不锈钢薄壁圆管节省材料,不锈钢圆管耐腐蚀产生水垢易于灌酸清洗,交换热水无污染、纯清,既是生活用水还能洗澡。薄壁的不锈钢管导热快,比相同外径的管材内腔容积大、储存热水多。使用换热器时管空腔储存的热水能延长第一时间从暖气出口端进入的冷水滞留加热时间长。6、本发明相邻两个冷水圆管的内腔通过直冷水连通圆管焊接连通并有暖气连通圆管同步穿过,能够充分利用有效的热源,增加换热面积,减少热损失。7、本发明中直冷水连通圆管为直管,直接将相邻的冷水圆管顺次连接,这样缩小冷水圆管之间的管间距,产品体积小,节省材料,并增加冷流体的湍流量,从而增强传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主视图;该实施例中,冷水圆管1压制的平面台上冲压的冷水管连接口向外翻边成直壁平口。
图2为图1的剖视图。图3为冷水圆管1的主视图。图4为冷水圆管1的剖视图。图5为图3的俯视图。图6为冷水圆管1的翻边连接口、平面台,图4中A-A剖视图。图7为本发明两支冷水圆管1及其内部暖气圆管3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暖气圆管为单支管。图8为冷水圆管1及内部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直冷水连通圆管2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8的俯视图。图11为图8中B-B剖视图。图12为本发明中分流连接堵板16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俯视图。图14为本发明中冷水圆管1的部分腔内设置有独支暖气圆管3,部分腔内设置有组合暖气圆管17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中冷水圆管1腔内全部设置有组合暖气圆管17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组合暖气圆管17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7为单组组合暖气圆管17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示意图,该实施例中的冷水圆管1圆弧表面上压制有平面台,该平面台上冲压的冷水管连接口13向弧内翻边成直壁平口14。
图19为图18的剖视图。图20为图18的俯视图。图21为图19单支冷水圆管1冷水管连接口13、向弧内翻边直壁平口14,平面台12的C-C剖视图。
图22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示意图,该实施例中分流圆管的圆弧表面上压制有平面台,该平面台上冲压的暖气分流圆管连接口22是圆平口向弧内翻边成直壁平口。
附图中:1、冷水圆管;2、直冷水连通圆管;3、暖气圆管;4、暖气连通圆管;5、封头堵板;6、封头盖板;7、暖气进口管接头;8、暖气出口管接头;9、冷水进口管接头;10、冷水出口管接头;11、支撑件;12、平面台;13、冷水管连接口;14、翻边直壁平口;15、双壁管翻管管口;16、分流连接堵板;17、组合暖气圆管;18、分流支管;19、分流暖气支管连接口;20、支撑件平面台;21、暖气管平面台;22、暖气分流圆管连接口;23、暖气管连接口。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联通管承压储水式换热器,如图1、图2、图7、图8、图14、图15所示,包括两支及以上支冷水圆管1,冷水圆管1之间通过直冷水连通圆管2顺次焊接联通;冷水圆管1端头设置有冷水封头堵板5,冷水圆管1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与冷水进口管接头9、冷水出口管接头10焊接联通;其特征是:冷水圆管1管腔内全部设置有至少一支暖气圆管3或组合暖气圆管17,或者冷水圆管1部分腔内设置有独支暖气圆管3,部分腔内设置有组合暖气圆管17;暖气圆管3或组合暖气圆管17端头设置有暖气封头盖板6;暖气圆管3或组合暖气圆管17侧壁开有暖气管连接口23;暖气圆管3之间的联通、组合暖气圆管17之间的联通或暖气圆管3与组合暖气圆管17之间的联通均通过暖气连通圆管4穿过直冷水连通圆管2在冷水圆管1管腔内顺次焊接联通;所述的暖气圆管3和/或组合暖气圆管17热流体进口端和热流体出口端焊接连接暖气进口管接头7、暖气出口管接头8,暖气进口管接头7、暖气出口管接头8与冷水圆管1进出口端封头堵板5或管壁焊接固连;所述的冷水圆管1圆弧表面上局部定位压制有平面台12,平面台12上冲压有冷水管连接口13,冷水管连接口13向外或向内翻边成翻边直壁平口14(参见图7和图14、图15、图19);直冷水连通圆管2插入冷水圆管1的冷水管连接口13外翻边或内翻边的直壁平口14内,在冷水圆管1的外部或内腔焊接联通。
本发明采用这样的结构,使异径圆管连通,加强管子根部的强度,减少管子连接处的应力,使管子更能耐受使用环境的机械应力与热应力和膨胀应力、冷缩应力,使连通管不易断裂。在圆弧表面上压制成平面台,在平面台上冲孔口是圆口外翻边或内翻边是直壁平口,直冷水连通圆管是平口无间隙紧配合插入冷水管的外翻边连接口内,冷水连通管接口缝的焊接,采用连通管管腔内填芯法在连通管外部焊接异径管接口缝。内填芯法施焊管段能达到内壁冲氩气保护的技术效果,背面焊缝成形平整光洁,管内壁无焊痕迹渗透焊瘤光滑,不产生气孔,减少焊缝氧化腐蚀的优点,延长产品使用寿命。连通管管腔内填芯外部焊接其法显著提高了焊缝的强度和承受压力的能力,其焊缝不易漏水的优点。冷水圆管为主管,直冷水连通圆管为支管,暖气圆管或组合暖气圆管为内主管、暖气连通圆管为内支管,选用不等管径的不锈钢圆管连通,耐压力能力强,有效的抵抗或消除冷水加热膨胀压力的能力,解决现有技术方案漏水问题。选用不锈钢薄壁圆管节省材料,不锈钢圆管耐腐蚀产生水垢易于灌酸清洗,交换热水无污染、纯清,既是生活用水还能洗澡。薄壁的不锈钢管导热快,比相同外径的管材内腔容积大、储存热水多。使用换热器时管空腔储存的热水能延长第一时间从暖气出口端进入的冷水滞留加热时间长。相邻两个冷水圆管的内腔通过直冷水连通圆管焊接连通并有暖气连通圆管同步穿过,能够充分利用有效的热源,增加换热面积,减少热损失。直冷水连通圆管为直管,直接将相邻的冷水圆管顺次连接,这样缩小冷水圆管之间的管间距,产品体积小,节省材料,并增加冷流体的湍流量,从而增强传热。分流支管18至少增加传热面积35 %~100%,每支冷水圆管1腔内的分流支管18、暖气连通圆管4形成两次湍流量增强传热、提高传热速率,终端解决换热器连续输出热水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换热器冷水圆管1可竖向安装也可横向安装。
2、如图8、图16、图17、图22所示,组合暖气圆管17包括:两端的连接圆管及二支以上分流支管18、分流连接堵板16暖气封头盖板6组成;组合暖气圆管17两端的连接圆管内端口连接有分流连接堵板16;分流连接堵板16上设置至少有两个分流暖气支管连接口19,二支及以上分流支管18两端管口与分流连接堵板16上分流暖气支管连接口19焊接固连;分流连接堵板16与组合暖气圆管17两端的连接圆管内端口密闭连接,组合暖气圆管17两端的连接圆管外口与暖气封头盖板6密闭连接;组合暖气圆管17的连接圆管一侧开有椭圆暖气管连接口23,椭圆连接口向弧内翻边成马鞍口,暖气连通圆管4管口切割成马鞍形插入组合暖气圆管17的连接圆管暖气管连接口23马鞍口内,在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管口内焊接固连;或者所述的组合暖气圆管17的连接圆管圆弧表面上局部定位压制有暖气管平面台21,在平面台上冲压有暖气分流圆管连接口22,暖气分流圆管连接口22是圆平口,圆平口连接口向弧内翻是直壁平口;直暖气连通圆管4直管平口插入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上的暖气分流圆管连接口22内焊接联通下一相邻组合暖气圆管17。组合暖气圆管17、直暖气连通圆管4异径圆管连接直管平口结合缝易于焊接连接。
暖气圆管横向增加细组合暖气圆管17组成的多通道导热管,冷水管腔内比现有技术方案加大35%~100%传热面积,使独立通道的暖气圆管截切,中间设置较细管多支通道分流端头汇流的暖气导热管,促使暖气管中心水的热量快速释放出,充分利用有限的热量提高传热速率。
组合暖气圆管17的连接圆管可选择在圆弧表面上压制有平面台,在平面台上开孔依据暖气连通圆管的管径确定,开口径并向内翻边是直壁平口,异径管联通结合直暖气连通圆管平管口插入暖气分流圆管连接口内缝隙小紧密配合沿口边缘齐,在分流圆管管腔内平面焊稳定性好,焊接操作方便其焊缝强度高不易漏水的优点。
采用这种技术措施,把暖气圆管的热流体分多支较细的管道改变流动状态,增加流速,提高湍流脉动程度,有效的促使分流暖气支管中心的热量被充分利用增强传热,加强扰动以改变流态,热流体呈湍流状态增加较大的传热系数,在冷水圆管腔内合理的增加组合暖气圆管则冷流体得到最大可能的传热量,从而使流体的热能得到合理利用,有效的防止现有技术换热器输出热水的不连续性。
组合暖气圆管多通道导热管端头为独支中间分为多支细管导热即增加了换热面积、又有效的释放出暖气管热流体中心的热量,促使冷流体传热速率加快,组合暖气圆管形状的变化有效的促使冷热两种流体在流动中将会不断的改变流体的流动方向和速度,促使湍流程度加强,边界层厚度减薄,故能加强传热,提高了换热效率并换热器结构紧凑,实现优化组合节约能源材料的优点效果。
3、如图2、图14、图15所示,冷水圆管1腔内全部设置有独支暖气圆管3,暖气圆管3之间为联通的;或者冷水圆管1腔内全部设置有组合暖气圆管17,组合暖气圆管17之间为联通的;或者冷水圆管1部分腔内设置有独支暖气圆管3,部分腔内设置有组合暖气圆管17;暖气圆管3、组合暖气圆管17之间在冷水圆管1腔内通过暖气连通圆管4穿过直冷水连通圆管2管腔在暖气圆管3和/或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口内焊接串接联通。组成多通道导热管冷热流体间壁传热平行循环通道。
本发明中,组合暖气圆管的设置根据分户供暖管网闭路循环的流程进出口位置设定,在换热器热流体出口端部分相邻冷水圆管内安装组合暖气圆管形成梯级塔式设置,增加传热面积,提高传热速率。也可根据产品规格灵活的设置组合暖气圆管,规格小的产品冷水圆管腔内全部安装组合暖气圆管,达到小规格产品也能输出热水不间断,规格大一点的产品,热流体出口端部分相邻冷水圆管内设置组合暖气圆,热流体进口端对应的冷水圆管内设置一支独立暖气圆管即增加换热面积保证换热效果又节约原材料。所述的多支细组合暖气圆管不仅增加了的换热面积,有效的改变流体的流动层,加快传热速率冷流体水温度呈梯度增加,促使先进入换热器的冷水在滞留区域与热流体壁面接触得到充分吸热,换热器输出的热水排掉的热量和同时进入换热器冷水在滞留状态流经过程中吸收多支细组合暖气圆管放出的热量成正比,致使第一时间进入换热器冷流体的温度沿传热面不断提高,热流体的温度沿传热面断下降,冷流体流经过程中吸收热量循环至暖气进口热平衡管段流体温度已基本相同传热停止,因此,在换热器暖气出口管段设置组合暖气圆管弥补暖气圆管因温度降低造成冷水所需要温度的缺失,冷水管腔内合理的增加暖气管细管的支数则冷流体得到最大可能的传热量,从而使流体的热能得到合理利用,有效防止换热器输出热水的中断,增设分流暖气支管放出的热量有效的解决换热器传热面积小输出热水衔接不上的技术问题。
组合暖气圆管较细的暖气圆管中心热量易于被冷流体有利吸收,从而使流体的热量得到充分转换。使第一时间进入换热器的冷流体在滞留过程中被快速加热,当比热为定值时,流体温度的变化与吸收(或放热)的热量成正比,换热器输出热水的同时进入冷水导热快在流经过程中吸收热量至暖气进口管段流体温度相同,因此暖气进口管段冷水圆管腔内不设置组合暖气圆管分流暖气支管,安装独支暖气圆管也就是流体输出通道,即节约原材料又换热效果好。因此,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方案储水式换热器传热面积小、导热慢、输出热水不连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达到充分有效利用热能,其强度足够、传热性能可靠、济上合理、保证满足洗澡过程中所需要的热水流量,综合上述,这种技术方案有效的解决了原方案的不足,更适应使用热水流量不间断可靠性要求。
4、如图2、图4、图7、图8、图9、图10、图11所示,冷水圆管1的冷水管连接口13向外翻边成翻边直壁平口14,所述的直冷水连通圆管2两端管口制成双壁管翻管管口15;直冷水连通圆管2的双壁管翻管管口15插入冷水管连接口13的外翻边直壁平口14内;两端管口接合壁边缘平齐同方向吻合,在冷水圆管1的外部捏双壁边环缝焊接联通,双壁管翻管管口增强管径管口边缘的抗压强度。
所述的直冷水连通圆管制作双壁管翻管管口,增加管口径的强度,它在各种形式外力作用下有效的抵抗变形或破坏的能力、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异径管连通焊接,支管直冷水连通圆管的外翻边双壁管翻管管口插入主管冷水管外翻边的连接口内沿口边平齐,在主管外部氩弧焊平焊法焊接联通,连通管通道内无有焊缝产生,有效的防止冷流体与焊缝的接触,防止水浸氧腐蚀焊缝、流体的流速度摩擦焊缝,减少磨损腐蚀、湍流腐蚀漏水等缺陷,其法终端解决异径冷水管连通焊缝漏水的技术问题。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
当供暖时,该换热器的冷水被加热膨胀和冷缩产生内应力时位于冷水圆管之间直冷水连通圆管双壁管翻管的管壁与外翻边口壁的中间空隙起到缓冲的作用,使冷水圆管和直冷水连通圆管有自由伸缩的空间,因而消除了膨胀冷缩内应力变形焊缝不会出现脱开漏水的现象。并且结合缝两端同方向边缘平齐,采用氩弧焊在外部焊接,起到内壁冲氩气保护的技术效果。因此,双壁管翻管的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方案冷水连通管焊缝被水浸流速度磨损腐蚀及热胀冷缩应力裂纹焊缝漏水的技术难题。管口双壁增强管径两端管口的强度,提高连通管的耐压能力、增加管口的内应力,直冷水连通圆管2双壁管翻管焊缝外部焊接有效的防止冷水加热膨胀冷缩应力裂纹。直冷水连通圆管2管口二次翻边双壁圆管焊缝的焊接强度及管口承受压力的能力已消除了热胀冷缩的应力,达到了焊后热处理的技术效果。因此,双壁管翻管应用到冷水管焊接连通有效的抵抗焊接变形,其承受压力的能力超过了冷水加热的膨胀冷缩内应力。综合上述,这种技术方案有效的解决了原方案的不足,更适应使用可靠性要求。
5、如图15、19、21所示,冷水圆管1圆弧表面上局部定位压制有平面台12;平面台12定位冲压有冷水管连接口13并向内翻边成直壁平口14;所述的直冷水连通圆管2管口为圆柱平口,直冷水连通圆管2插入冷水管连接口13内翻边直壁平口14内,在冷水圆管1的管腔内环缝平面焊焊接联通。两焊接件接口缝在一个平面上沿边口平齐,在冷水圆管1管口内采用氩弧焊小电流平面焊稳定性易于掌握稳定可靠不易漏水。采取在管口内、内部焊接隐藏焊缝,无需人工打磨抛光节省工时、材料并产品外形美观。
如图21所示,本发明联通管承压储水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冷水圆管1圆弧表面上局部定位冲压制有平面台12;平面台12定位冲压冷水管连接口13并向内翻边成直壁平口14;所述的直冷水连通圆管2管口为直圆柱口,直冷水连通圆管2插入冷水管连接口13内翻边直壁平口14内,在冷水圆管1管的内部环缝平面焊焊接联通。
冷水圆管为主管,直冷水连通圆管为支管,异径管的连通焊接:在不锈钢钢管主管圆弧表面上局部定位压制有外凸平面台或内凹平面台,在平面台上冲的口是平口,在平口上翻的边是直壁平口边缘齐,直冷水连通圆管支管切割后不须再加工是平口,支管插入主管的结合壁边缘是平缝沿边口齐,支管与主管的结合焊缝处于水平位置,平焊操作较容易稳定性易于控制好掌握,焊接速度快可以防止或减缓晶间腐蚀、提高焊接强度及焊缝质量,其焊接法焊缝均匀密实,具有牢固耐久、接头强度高、严密性好、成本低、使用后不须经常维修管理的优点。并节约部件的加工时间、节省能源、降低用工量,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相对与已有技术方案在主管圆弧表面上冲口是椭圆口向弧内翻边是马鞍口,在马鞍口上施焊马鞍口的结合缝随圆弧度的上升和下降稳定性不易于掌握不好控制,焊缝焊接质量差强度低易于漏水。
本发明降低了已有技术方案主管椭圆马鞍口与支管马鞍形连通管结合缝的焊接难度。平面台冲口翻边平面焊提高了焊接速度及焊缝的焊接质量,其法焊接稳定可靠焊缝不易漏水。         
已有技术不锈钢钢管不等管径的连通焊接:在主管冷水圆管圆弧表面冲孔是椭圆口、翻边口是直壁马鞍口,支管连通圆管在平口的基础上,再将支连通圆管管口切割成马鞍形,管口切成马鞍形部件加工难以程度大,且用工量大、部件加工成本高、效率低、增加制造成本。却加工后的马鞍形连通圆管两端头管口圆弧中心对应垂直、平行精确度却难以控制掌握一致,出现椭圆弧中心偏差误差大。支连通圆管椭圆马鞍形插入主冷水圆管的翻边马鞍口内,两焊接件难以成同心椭圆,因此结合壁边缘沿口边出现高低不齐增加焊缝的焊接难度。焊缝不是水平位置,又是在管口内圆弧面上施焊焊接椭圆弧缝,焊接难易程度增大。在圆弧内焊接马鞍口缝,手工焊的焊接状态不稳定性增加,焊接速度慢,易产生晶间腐蚀。圆弧面马鞍口焊缝焊接过程中难以保持熔池处于水平状态,焊缝易出现锯齿状焊瘤,降低焊缝的质量强度,不牢固耐久造成埋藏质量隐患。因此,所述的支连通圆管马鞍形连通管插入主冷水圆管马鞍口内垂直连通焊接,在使用过程中抵抗不了冷水加热膨胀冷缩应力的破坏,造成焊缝裂纹脱开漏水的技术缺陷。综合上述:本发明技术方案已终端解决冷水管之间连通热膨胀冷缩应力焊缝裂纹漏水的技术问题。
6、如图15、 19、21所示,冷水圆管1的冷水管连接口13向内翻边成直壁平口14,所述的直冷水连通圆管2插入冷水圆管1的连接口内在冷水圆管1管口内焊接连通;所述的暖气连通圆管4穿过直冷水连通圆管2插入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或暖气圆管3的暖气管连接口23是椭圆马鞍口内或暖气分流圆管连接口22是圆平口内,在暖气圆管3或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管口内焊接连通;所述的暖气封头盖板6与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或暖气圆管3管口的边合并,在冷水圆管1管口内焊接连接;所述的冷水封头堵板5嵌入在冷水圆管1管口内焊接固连;所述的暖气进口管接头7、暖气出口管接头8与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和/或暖气圆管3的进端和出端焊接联通,再与冷水圆管1进出口上下或左右边管的冷水封头堵板5焊接连接;所述的冷水进口管接头9与冷水圆管1边管暖气出口端头圆弧下壁或右壁密闭固连;所述的冷水出口管接头10与冷水圆管1边管暖气进口端头圆弧上壁或左壁密闭固连,暖气进出口管接头和冷水进出口管接头的设置组成平行循环通道。
本发明所述的冷水管通道和暖气管通道之间没有焊接关系,除了暖气进口和出口接头处外,暖气管整体在冷水圆管1腔内焊接后是活动的,也就是说联通管承压储水式换热器供暖时,该暖气供热圆管受热膨胀时位于直冷水连通圆管内的暖气连通圆管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使暖气管在冷水管中有自由伸缩的空间焊缝不会漏水。如两者有焊接关系就会因其内外两层受热胀及冷缩程度应力的不同造成内管焊缝裂纹漏水的缺陷。上述的冷水管外管的连通及冷水圆管、直冷水连通圆管内腔的暖气圆管3或组合暖气圆管17的连通焊接的工艺流程及各部件焊缝连接的关系所产生各有不同的作用和技术效果。
7、如图1、图2所示,冷水圆管1竖向安装或者横向安装;冷水圆管1的冷水管连接口13的对应面圆弧表面上安装支撑件11;或在冷水管连接口13的对应面圆弧表面上局部定位压制有支撑件平面台20,支撑件平面台20上固定有安装支撑件11,支撑连接下一个相邻的冷水圆管1。
所述的相邻两个冷水圆管之间一端通过直冷水连通圆管连通,另一端通过支撑件连接,这样能够缩小冷水圆管之间的管间距离,产品体积小美观,方便安装节省材料。
8、如图1、2、14、15所示,冷水圆管1组成偶数支;暖气进口管接头7、暖气出口管接头8焊接在同侧冷水圆管1端头的边管上方和下方,或左方、右方的封头堵板5上;冷水进口管接头9、冷水出口管接头10焊接在同一侧冷水圆管1端头边管下部和上部,或右方、左方外壁上,组成平行循环通道;或者,所述的冷水圆管1组成奇数支;暖气进口管接头7、暖气出口管接头8焊接在异侧冷水圆管1边管上方和下方或左方、右方两端的封头堵板5上;冷水进口管接头9、冷水出口管接头10焊接在异侧冷水圆管1边管下部和上部或右方、左方两端头外壁上,组成平行循环通道;所述冷水圆管1设计组成偶数支或者奇数支,换热器冷水圆管1呈横向或竖向暖气进口管接头7、暖气出口管接头8、冷水进口管接头9、冷水出口管接头10,均能与分户供暖双路管网或单路管网配套安装。
所述的冷水圆管组成偶数支时:暖气进口管接头、暖气出口管接头和冷水进口管接头、冷水出口管接头焊接在换热器的同一端的同一侧上下边管封头堵板和外壁上,适应于目前分户供暖双路管网并联安装的设计需要,方便安装连通及节约安装材料,换热器占用空间面积小,管网及换热器管接头布局协调美观。所述的冷水圆管组成奇数支时:暖气进口管接头、暖气出口管接头和冷水进口管接头、冷水出口管接头焊接在换热器的异侧两端边管封头堵板和外壁上,适应于目前分户供暖单路管网串联安装的设计需要,方便安装连通及节约安装材料,换热器占用空间小,管网及换热器管接头布局协调美观。
9、本发明中冷水圆管1、直冷水连通圆管2、暖气圆管3、暖气连通圆管4、冷水封头堵板5、暖气封头盖板6、分流连接堵板16、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分流支管18、暖气进口管接头7、暖气出口管接头8、冷水进口管接头9、冷水出口管接头10、支撑件11、焊丝料等,选用同种材质不锈钢“304”材质材料制作而成。
联通管承压储水换热器申请选择同种不锈钢相同金属材质材料结合易于焊接制造;冷水圆管、直冷水连通圆管、暖气圆管、暖气连通圆管、冷水封头堵板、暖气封头盖板、分流连接堵板,分流暖气管,分流圆管、暖气进口管接头、暖气出口管接头、冷水进口管接头、冷水出口管接头,支撑件、焊丝料等材料,全部选择采用同种不锈钢“304”材质材料:同种材料易于焊接制造的优点多,减少多种金属材料结合制造焊接的工艺选料复杂程序,用工量大。同种材质同厚度结合易于焊接,减少选料程序降低用工成本,易于酸洗、钝化、清洗焊缝并保护焊缝,交换热水纯清无污染。同类型金属材质材料密度相同力学性能相同,能使各部件连接处,同时适应热应力、温差压力的变化,产生内应力相同拉脱力均衡。
选择同种金属材质材料结合制造,选用较薄不锈钢圆管、板材,降低成本,不锈钢管板易于冲孔翻边同方向嵌入捏边好焊接,增强焊缝强度,抵抗变形或破坏的能力强,双壁管翻管焊缝在外部焊接减少气孔夹层焊缝背面起到内壁冲氩气保护的技术效果,焊缝不易裂口漏水,产品延年耐用寿命长。
同金属材质材料,可避免使用过程中产生电化学腐蚀漏水,不同材质的金属的电极电位不同,而形成电偶电池产生的电偶腐蚀,影响产品质量、寿命短、使用成本高等缺陷。不锈钢管内壁光滑,流体阻力小,水垢很难吸附,即便不锈钢产生水垢易于灌酸清洗。
10、本发明一种制作联通管承压储水换热器的制作工艺,其特征:
A、联通管承压储水式换热器冷水圆管1的边管,从管口向内测量留一定距离长度的管头,在圆管中心垂直圆弧表面上壁和对应端头圆弧表面下壁局部定位向内压制或向外压制成一端头一个平面台12,而冷水圆管1两端管口圆形不变,一个平面台定位冲压冷水管连接口13;冷水管连接口13定位向外翻边或向内翻直壁平口14边,安装直冷水连通圆管2,在不冲口的另一个平面台20上安装支撑件11,支撑件11对面圆弧表面壁上安装冷水进口管接头9、冷水出口管接头10;其边管内里的冷水圆管1从管口向内侧量留一定距离长度管头,在圆管中心垂直圆弧表面上壁或左壁和对应端头圆弧表面下壁或右壁局部定位向内压制或向外压制成一端头一个平面台12,在平面台上冲压有冷水管连接口13;冷水管连接口13定位向外翻边或向内翻直壁平口14边,直冷水连通圆管2插入冷水管连接口13的翻直壁平口14边内,在冷水圆管1管的外部或管腔内密封焊接联通;直冷水连通圆管2两端管口经过热处理制作成双壁管翻管管口15;双壁管翻管管口15的直冷水连通圆管2插入冷水管连接口13外翻直壁平口14内,在冷水圆管1的外部焊接联通,有效的防止焊接变形和开裂;冷水封头堵板5外翻有边外凸圆弧形封头及内凹外翻边封头或平底突边封头;冷水圆管1管口的边与冷水封头堵板5外翻的边双壁合一密封焊接连接;
B、暖气圆管3或组合暖气圆管17在冷水圆管1管腔内进行焊接,暖气圆管3或组合暖气圆管17的连接圆管进口边管一端管口焊接所述的暖气进口管接头7,另一端头从管口向内测量留一定距离长度管头,在圆弧表面上局部定位冲孔暖气管连接口23是椭圆口向内翻边成马鞍口,安装暖气连通圆管4;暖气连通圆管4两端管口冲切成马鞍形管口,暖气连通圆管4插入暖气圆管3或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上的暖气管连接口23椭圆马鞍口内,在暖气圆管3或组合暖气圆管17的连接圆管管口内焊接连通;
所述的暖气圆管3或组合暖气圆管17的连接圆管出口边管一端管口焊接所述的暖气出口管接头8,另一端头从管口方向内测量留一定距离长度管头,在圆弧表面上局部定位冲孔暖气管连接口23是椭圆口向内翻边成马鞍口,安装暖气连通圆管4;暖气连通圆管4两端管口冲切成马鞍形管口,暖气连通圆管4插入暖气圆管3或组合暖气圆管17的连接圆管上的暖气管连接口23椭圆马鞍口内在暖气圆管3或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管口内焊接连通,其边管内的暖气圆管3或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从管口向内测量留一定距离长度管头,在圆管中心垂直圆弧表面上壁和对应端头圆弧表面下壁局部定位冲孔暖气管连接口23是椭圆口,两对应孔向内翻边成椭圆马鞍口,安装暖气连通圆管4;暖气连通圆管4两端管口冲切成马鞍形管口,暖气连通圆管4插入暖气圆管3或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上的暖气管连接口23椭圆马鞍口内,在暖气圆管3或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管口内焊接连通;
所述的组合暖气圆管17包括两端连接圆管及二支以上分流支管18、分流连接堵板16暖气封头盖板6组成;所述的组合暖气圆管17两端连接圆管内端口连接有分流连接堵板16;分流连接堵板16上设置至少有两个分流暖气支管连接口19,二支及以上分流支管18两端管口与分流连接堵板16上分流暖气支管连接口19焊接固连;分流连接堵板16与组合暖气圆管17两端连接圆管内端口密闭连接,组合暖气圆管17两端连接圆管外口与暖气封头盖板6密闭连接;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开有椭圆暖气管连接口23,椭圆连接口向弧内翻边成马鞍口,暖气连通圆管4管口切割成马鞍形插入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暖气管连接口23马鞍口内,在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管口内焊接固连,组成多通道平行循环导热管;
或者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圆弧表面上局部定位压制有暖气管平面台21,在平面台上冲压有暖气分流圆管连接口22是圆平口,圆平口连接口向弧内翻是直壁平口;直暖气连通圆管4直管平口插入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上的暖气分流圆管连接口22内焊接联通下一相邻组合暖气圆管17;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直暖气连通圆管4异径圆管连接直管平口结合缝易于焊接连接;暖气封头盖板6平板或内凹外翻有边,暖气圆管3或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的管口边与暖气封头盖板翻的边密封焊接连接;暖气进口管接头7与冷水管出口端封头堵板焊接连接;暖气出口管接头8与冷水管进口端封头堵板焊接连接;冷热两种流体构成独立平行循环加热流体通道;
C、冷水圆管1设计组成偶数支或奇数支,换热器冷水圆管1呈横向或竖向暖气进口管接头7、暖气出口管接头8、冷水进口管接头9、冷水出口管接头10,均能与分户供暖双路管网或单路管网的设计配套安装;
D、冷水圆管1之间通过直冷水连通圆管2在外部或内腔焊接连通,暖气圆管3和/或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插入冷水圆管1管腔内,暖气连通圆管4穿过直冷水连通圆管2与暖气圆管3和/或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连通,在暖气圆管3和/或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管口内焊接连通,暖气封头盖板6在冷水圆管1管口内操作焊接固连,形成暖气内通道和壳体管外通道平行循环交换空腔结构。暖气封头盖板6平板或内凹外翻有边,暖气圆管3管口的边与暖气封头盖板翻的边密封焊接连接。暖气进口管接头7与冷水管出口端封头堵板焊接连接。暖气出口管接头8与冷水管进口端封头堵板焊接连接。冷热两种流体构成独立平行循环加热流体通道。冷水圆管1之间通过直冷水连通圆管2在外部或内腔焊接连通,暖气圆管3插入冷水圆管1管腔内,暖气连通圆管4穿过直冷水连通圆管2与暖气圆管3连接,在暖气圆管3管口内焊接连通,暖气封头盖板6在冷水圆管1管口内操作焊接固连,形成暖气内通道和壳体管外通道交换空腔。因此,冷水通道与暖气内通道没有焊接关系,暖气热流体通道在冷水圆管1腔内整体焊接连通是活动的,受热胀冷收缩能在直冷水连通圆管2空间内自由伸缩活动不易因热胀冷缩而漏水,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减少因焊接在一起两层受热程度不同,必定导致两者热膨胀程度不同,这种周期性的热胀冷缩极易使其焊接处撕裂纹脱开漏水的缺陷。冷水圆管1设计组成偶数支或奇数支,暖气进口管接头7、暖气出口管接头8、冷水进口管接头9、冷水出口管接头10,均能与分户供暖管网灵活的安装,解决原有技术方案储水式换热器只能呈横向安装安装,不能呈竖向的技术缺陷。

Claims (10)

1.一种联通管承压储水式换热器,包括两支及以上支冷水圆管(1),冷水圆管(1)之间通过直冷水连通圆管(2)顺次焊接联通;冷水圆管(1)端头设置有冷水封头堵板(5),冷水圆管(1)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与冷水进口管接头(9)、冷水出口管接头(10)焊接联通;其特征是:冷水圆管(1)管腔内全部设置有至少一支暖气圆管(3)或组合暖气圆管(17),或者冷水圆管(1)部分腔内设置有独支暖气圆管(3),部分腔内设置有组合暖气圆管(17);暖气圆管(3)或组合暖气圆管(17)端头设置有暖气封头盖板(6);暖气圆管(3)或组合暖气圆管(17)侧壁开有暖气管连接口(23);暖气圆管(3)之间的联通、组合暖气圆管(17)之间的联通或暖气圆管(3)与组合暖气圆管(17)之间的联通均通过暖气连通圆管(4)穿过直冷水连通圆管(2)在冷水圆管(1)管腔内顺次焊接联通;所述的暖气圆管(3)和/或组合暖气圆管(17)热流体进口端和热流体出口端焊接连接暖气进口管接头(7)、暖气出口管接头(8),暖气进口管接头(7)、暖气出口管接头(8)与冷水圆管(1)进出口端封头堵板(5)或管壁焊接固连;所述的冷水圆管(1)圆弧表面上局部定位压制有平面台(12),平面台(12)上冲压有冷水管连接口(13),冷水管连接口(13)向外或向内翻边成翻边直壁平口(14);直冷水连通圆管(2)插入冷水圆管(1)的冷水管连接口(13)外翻边或内翻边的直壁平口(14)内,在冷水圆管(1)的外部或内腔焊接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通管承压储水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组合暖气圆管(17)包括:两端的连接圆管及二支以上分流支管(18)、分流连接堵板(16)暖气封头盖板(6)组成;所述的组合暖气圆管(17)两端的连接圆管内端口连接有分流连接堵板(16);分流连接堵板(16)上设置至少有两个分流暖气支管连接口(19),二支及以上分流支管(18)两端管口与分流连接堵板(16)上分流暖气支管连接口(19)焊接固连;分流连接堵板(16)与组合暖气圆管(17)两端的连接圆管内端口密闭连接,组合暖气圆管(17)两端的连接圆管外口与暖气封头盖板(6)密闭连接;组合暖气圆管(17)的连接圆管一侧开有椭圆暖气管连接口(23),椭圆连接口向弧内翻边成马鞍口,暖气连通圆管(4)管口切割成马鞍形插入组合暖气圆管(17)的连接圆管暖气管连接口(23)马鞍口内,在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管口内焊接固连;或者所述的组合暖气圆管(17)的连接圆管圆弧表面上局部定位压制有暖气管平面台(21),在平面台上冲压有暖气分流圆管连接口(22),暖气分流圆管连接口(22)是圆平口,圆平口连接口向弧内翻是直壁平口;直暖气连通圆管(4)直管平口插入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上的暖气分流圆管连接口(22)内焊接联通下一相邻组合暖气圆管(1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通管承压储水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冷水圆管(1)腔内全部设置有独支暖气圆管(3),暖气圆管(3)之间为联通的;或者冷水圆管(1)腔内全部设置有组合暖气圆管(17),组合暖气圆管(17)之间为联通的;或者冷水圆管(1)部分腔内设置有独支暖气圆管(3),部分腔内设置有组合暖气圆管(17);暖气圆管(3)、组合暖气圆管(17)之间在冷水圆管(1)腔内通过暖气连通圆管(4)穿过直冷水连通圆管(2)管腔在暖气圆管(3)和/或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口内焊接串接联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通管承压储水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冷水圆管(1)的冷水管连接口(13)向外翻边成翻边直壁平口(14),所述的直冷水连通圆管(2)两端管口制成双壁管翻管管口(15);直冷水连通圆管(2)的双壁管翻管管口(15)插入冷水管连接口(13)的外翻边直壁平口(14)内;两端管口接合壁边缘平齐同方向吻合,在冷水圆管(1)的外部捏双壁边环缝焊接联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通管承压储水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冷水圆管(1)圆弧表面上局部定位压制有平面台(12);平面台(12)定位冲压有冷水管连接口(13)并向内翻边成直壁平口(14);所述的直冷水连通圆管(2)管口为圆柱平口,直冷水连通圆管(2)插入冷水管连接口(13)内翻边直壁平口(14)内,在冷水圆管(1)的管腔内环缝平面焊焊接联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通管承压储水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冷水圆管(1)的冷水管连接口(13)向内翻边成直壁平口(14),所述的直冷水连通圆管(2)插入冷水圆管(1)的连接口内在冷水圆管(1)管口内焊接连通;所述的暖气连通圆管(4)穿过直冷水连通圆管(2)插入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或暖气圆管(3)的暖气管连接口(23)是椭圆马鞍口内或暖气分流圆管连接口(22)是圆平口内,在暖气圆管(3)或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管口内焊接连通;所述的暖气封头盖板(6)与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或暖气圆管(3)管口的边合并,在冷水圆管(1)管口内焊接连接;所述的冷水封头堵板(5)嵌入在冷水圆管(1)管口内焊接固连;所述的暖气进口管接头(7)、暖气出口管接头(8)与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和/或暖气圆管(3)的进端和出端焊接联通,再与冷水圆管(1)进出口上下或左右边管的冷水封头堵板(5)焊接连接;所述的冷水进口管接头(9)与冷水圆管(1)边管暖气出口端头圆弧下壁或右壁密闭固连;所述的冷水出口管接头(10)与冷水圆管(1)边管暖气进口端头圆弧上壁或左壁密闭固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通管承压储水换热器,其特征是:冷水圆管(1)竖向安装或者横向安装;冷水圆管(1)的冷水管连接口(13)的对应面圆弧表面上安装支撑件(11);或在冷水管连接口(13)的对应面圆弧表面上局部定位压制有支撑件平面台(20),支撑件平面台(20)上固定有安装支撑件(11),支撑连接下一个相邻的冷水圆管(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通管承压储水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冷水圆管(1)组成偶数支;暖气进口管接头(7)、暖气出口管接头(8)焊接在同侧冷水圆管(1)端头的边管上方和下方,或左方、右方的封头堵板(5)上;冷水进口管接头(9)、冷水出口管接头(10)焊接在同一侧冷水圆管(1)端头边管下部和上部,或右方、左方外壁上,组成平行循环通道;或者,所述的冷水圆管(1)组成奇数支;暖气进口管接头(7)、暖气出口管接头(8)焊接在异侧冷水圆管(1)边管上方和下方或左方、右方两端的封头堵板(5)上;冷水进口管接头(9)、冷水出口管接头(10)焊接在异侧冷水圆管(1)边管下部和上部或右方、左方两端头外壁上,组成平行循环通道;所述冷水圆管(1)设计组成偶数支或者奇数支,换热器冷水圆管(1)呈横向或竖向暖气进口管接头(7)、暖气出口管接头(8)、冷水进口管接头(9)、冷水出口管接头(10),均能与分户供暖双路管网或单路管网配套安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通管承压储水换热器,其特征是:冷水圆管(1)、直冷水连通圆管(2)、暖气圆管(3)、暖气连通圆管(4)、冷水封头堵板(5)、暖气封头盖板(6)、分流连接堵板(16)、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分流支管(18)、暖气进口管接头(7)、暖气出口管接头(8)、冷水进口管接头(9)、冷水出口管接头(10)、支撑件(11)、焊丝料,选用同种材质不锈钢“304”材质材料制作而成。
10.一种制作联通管承压储水换热器的制作工艺,其特征:
A、联通管承压储水式换热器冷水圆管(1)的边管,从管口向内测量留一定距离长度的管头,在圆管中心垂直圆弧表面上壁和对应端头圆弧表面下壁局部定位向内压制或向外压制成一端头一个平面台(12),而冷水圆管(1)两端管口圆形不变,一个平面台定位冲压冷水管连接口(13);冷水管连接口(13)定位向外翻边或向内翻直壁平口(14)边,安装直冷水连通圆管(2),在不冲口的另一个平面台(20)上安装支撑件(11),支撑件(11)对面圆弧表面壁上安装冷水进口管接头(9)、冷水出口管接头(10);其边管内里的冷水圆管(1)从管口向内侧量留一定距离长度管头,在圆管中心垂直圆弧表面上壁或左壁和对应端头圆弧表面下壁或右壁局部定位向内压制或向外压制成一端头一个平面台(12),在平面台上冲压有冷水管连接口(13);冷水管连接口(13)定位向外翻边或向内翻直壁平口(14)边,直冷水连通圆管(2)插入冷水管连接口(13)的翻直壁平口(14)边内,在冷水圆管(1)管的外部或管腔内密封焊接联通;
所述的直冷水连通圆管(2)两端管口经过热处理制作成双壁管翻管管口(15);双壁管翻管管口(15)的直冷水连通圆管(2)插入冷水管连接口(13)外翻直壁平口(14)内,在冷水圆管(1)的外部焊接联通,有效的防止焊接变形和开裂;
所述的冷水封头堵板(5)外翻有边外凸圆弧形封头及内凹外翻边封头或平底突边封头;冷水圆管(1)管口的边与冷水封头堵板(5)外翻的边双壁合一密封焊接连接;
B、所述的暖气圆管(3)或组合暖气圆管(17)在冷水圆管(1)管腔内进行焊接,暖气圆管(3)或组合暖气圆管(17)的连接圆管进口边管一端管口焊接所述的暖气进口管接头(7),另一端头从管口向内测量留一定距离长度管头,在圆弧表面上局部定位冲孔暖气管连接口(23)是椭圆口向内翻边成马鞍口,安装暖气连通圆管(4);暖气连通圆管(4)两端管口冲切成马鞍形管口,暖气连通圆管(4)插入暖气圆管(3)或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上的暖气管连接口(23)椭圆马鞍口内,在暖气圆管(3)或组合暖气圆管(17)的连接圆管管口内焊接连通;
所述的暖气圆管(3)或组合暖气圆管(17)的连接圆管出口边管一端管口焊接所述的暖气出口管接头(8),另一端头从管口方向内测量留一定距离长度管头,在圆弧表面上局部定位冲孔暖气管连接口(23)是椭圆口向内翻边成马鞍口,安装暖气连通圆管(4);暖气连通圆管(4)两端管口冲切成马鞍形管口,暖气连通圆管(4)插入暖气圆管(3)或组合暖气圆管(17)的连接圆管上的暖气管连接口(23)椭圆马鞍口内在暖气圆管(3)或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管口内焊接连通,其边管内的暖气圆管(3)或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从管口向内测量留一定距离长度管头,在圆管中心垂直圆弧表面上壁和对应端头圆弧表面下壁局部定位冲孔暖气管连接口(23)是椭圆口,两对应孔向内翻边成椭圆马鞍口,安装暖气连通圆管(4);暖气连通圆管(4)两端管口冲切成马鞍形管口,暖气连通圆管(4)插入暖气圆管(3)或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上的暖气管连接口(23)椭圆马鞍口内,在暖气圆管(3)或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管口内焊接连通;
所述的组合暖气圆管(17)包括两端连接圆管及二支以上分流支管(18)、分流连接堵板(16)暖气封头盖板(6)组成;所述的组合暖气圆管(17)两端连接圆管内端口连接有分流连接堵板(16);分流连接堵板(16)上设置至少有两个分流暖气支管连接口(19),二支及以上分流支管(18)两端管口与分流连接堵板(16)上分流暖气支管连接口(19)焊接固连;分流连接堵板(16)与组合暖气圆管(17)两端连接圆管内端口密闭连接,组合暖气圆管(17)两端连接圆管外口与暖气封头盖板(6)密闭连接;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开有椭圆暖气管连接口(23),椭圆连接口向弧内翻边成马鞍口,暖气连通圆管(4)管口切割成马鞍形插入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暖气管连接口(23)马鞍口内,在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管口内焊接固连,组成多通道平行循环导热管;
或者所述的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圆弧表面上局部定位压制有暖气管平面台(21),在平面台上冲压有暖气分流圆管连接口(22)是圆平口,圆平口连接口向弧内翻是直壁平口;直暖气连通圆管(4)直管平口插入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上的暖气分流圆管连接口(22)内焊接联通下一相邻组合暖气圆管(17);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直暖气连通圆管(4)异径圆管连接直管平口结合缝易于焊接连接;
所述的暖气封头盖板(6)平板或内凹外翻有边,暖气圆管(3)或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的管口边与暖气封头盖板翻的边密封焊接连接;暖气进口管接头(7)与冷水管出口端封头堵板焊接连接;暖气出口管接头(8)与冷水管进口端封头堵板焊接连接;冷热两种流体构成独立平行循环加热流体通道;
C、所述冷水圆管(1)设计组成偶数支或奇数支,换热器冷水圆管(1)呈横向或竖向暖气进口管接头(7)、暖气出口管接头(8)、冷水进口管接头(9)、冷水出口管接头(10),均能与分户供暖双路管网或单路管网的设计配套安装;
D、所述的冷水圆管(1)之间通过直冷水连通圆管(2)在外部或内腔焊接连通,暖气圆管(3)和/或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插入冷水圆管(1)管腔内,暖气连通圆管(4)穿过直冷水连通圆管(2)与暖气圆管(3)和/或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连通,在暖气圆管(3)和/或组合暖气圆管(17)连接圆管管口内焊接连通,暖气封头盖板(6)在冷水圆管(1)管口内操作焊接固连,形成暖气内通道和壳体管外通道平行循环交换空腔结构。
CN2013104028092A 2013-09-08 2013-09-08 联通管承压储水式换热器及其制作工艺 Pending CN1034387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028092A CN103438738A (zh) 2013-09-08 2013-09-08 联通管承压储水式换热器及其制作工艺
CN201410059605.8A CN103791738B (zh) 2013-09-08 2014-02-23 联通管承压多管加热储水式换热器及其制作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028092A CN103438738A (zh) 2013-09-08 2013-09-08 联通管承压储水式换热器及其制作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38738A true CN103438738A (zh) 2013-12-11

Family

ID=4969243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028092A Pending CN103438738A (zh) 2013-09-08 2013-09-08 联通管承压储水式换热器及其制作工艺
CN201410059605.8A Active CN103791738B (zh) 2013-09-08 2014-02-23 联通管承压多管加热储水式换热器及其制作工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59605.8A Active CN103791738B (zh) 2013-09-08 2014-02-23 联通管承压多管加热储水式换热器及其制作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343873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73437A (zh) * 2018-11-27 2019-02-22 枣庄福源环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管排并串联式采暖换热水器
CN114322633A (zh) * 2021-12-30 2022-04-12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件及换热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7012B (zh) * 2016-02-20 2020-03-24 山东利能换热器有限公司 一种暖气管管联通换热器
CN113458551A (zh) * 2021-06-01 2021-10-01 吕世雄 一种窄间隙双胆热水器的双胆之间焊接方法及联接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75449A (ja) * 2007-01-18 2008-07-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多重管式熱交換器
CN201021875Y (zh) * 2007-03-10 2008-02-13 张伟 防垢型逆流式换热器
CN102243029B (zh) * 2011-06-19 2012-11-14 枣庄福源印染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湍流自洁减内压管道换热水器
CN102322754A (zh) * 2011-09-11 2012-01-18 张伟 管联通并接焊承压式换热器
CN203810977U (zh) * 2013-09-08 2014-09-03 张伟 联通管承压多管加热储水式换热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73437A (zh) * 2018-11-27 2019-02-22 枣庄福源环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管排并串联式采暖换热水器
CN114322633A (zh) * 2021-12-30 2022-04-12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件及换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1738B (zh) 2015-10-21
CN103791738A (zh) 201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86880A (zh) 联箱热流体通道管腔储水承压换热器及其制作工艺
CN102878834B (zh) 联箱双通道冷水管敞口式连通吸热换热器及其制作工艺
CN102914187B (zh) 冷水管敞口连通吸热换热器
CN102538514B (zh) 联箱供热管双通道传热换热器及其制作工艺
CN203704730U (zh) 壳管储水多管加热联箱热流体换热器
CN103438738A (zh) 联通管承压储水式换热器及其制作工艺
CN102322754A (zh) 管联通并接焊承压式换热器
CN203810978U (zh) 暖气多管导热壳管储水承压换热器
CN202956007U (zh) 联箱双通道冷水管敞口式连通吸热换热器
CN111121506A (zh) 一种新型螺旋板式热交换器
CN103542745B (zh) 联箱壳管储水暖气多管导热换热器及其制作工艺
CN103851936B (zh) 暖气多管导热壳管储水承压换热器及其制作工艺
CN102297613A (zh) 联箱承压式换热器
CN104501631A (zh) 联箱体承压储水式换热器
CN203605766U (zh) 联箱壳管储水暖气多管导热换热器
CN203810977U (zh) 联通管承压多管加热储水式换热器
CN103438737B (zh) 壳体储水暖气管分流导热换热器
CN103307911A (zh) 矩形全焊接u形管式热网加热器
CN103542746B (zh) 圆联箱壳管储水暖气多管导热换热器及其制作工艺
CN203479093U (zh) 壳体储水暖气管分流导热换热器
CN203605765U (zh) 圆联箱壳管储水暖气多管导热换热器
CN102927604B (zh) 联箱冷水管敞口连通吸热换热器及其制作工艺
CN208671746U (zh) 一种具有加固导流结构的换热装置
CN202177324U (zh) 联箱承压式换热器
CN202915442U (zh) 联箱冷水管敞口连通吸热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