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48261A - 手柄弯曲剃须刀 - Google Patents

手柄弯曲剃须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48261A
CN116348261A CN202180072495.7A CN202180072495A CN116348261A CN 116348261 A CN116348261 A CN 116348261A CN 202180072495 A CN202180072495 A CN 202180072495A CN 116348261 A CN116348261 A CN 1163482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user
angle
blade assembly
grip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724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48261B (zh
Inventor
臼田雅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ijirushi Hamono Center KK
Original Assignee
Kaijirushi Hamono Center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ijirushi Hamono Center KK filed Critical Kaijirushi Hamono Center KK
Publication of CN116348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482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482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482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BHAND-HELD CUTTING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6B21/00Razors of the open or knife type; Safety razors or other shaving implements of the planing type; Hair-trimming devices involving a razor-blade; Equipment therefor
    • B26B21/08Razors of the open or knife type; Safety razors or other shaving implements of the planing type; Hair-trimming devices involving a razor-blade; Equipment therefor involving changeable blades
    • B26B21/14Safety razors with one or more blades arranged transversely to the handle
    • B26B21/22Safety razors with one or more blades arranged transversely to the handle involving several blades to be used simultaneously
    • B26B21/222Safety razors with one or more blades arranged transversely to the handle involving several blades to be used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blades moulded into, or attached to, a changeable unit
    • B26B21/225Safety razors with one or more blades arranged transversely to the handle involving several blades to be used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blades moulded into, or attached to, a changeable unit the changeable unit being resiliently mounted on the hand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BHAND-HELD CUTTING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6B21/00Razors of the open or knife type; Safety razors or other shaving implements of the planing type; Hair-trimming devices involving a razor-blade; Equipment therefor
    • B26B21/40Details or accessories
    • B26B21/52Handles, e.g. tiltable, flexi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BHAND-HELD CUTTING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6B21/00Razors of the open or knife type; Safety razors or other shaving implements of the planing type; Hair-trimming devices involving a razor-blade; Equipment therefor
    • B26B21/08Razors of the open or knife type; Safety razors or other shaving implements of the planing type; Hair-trimming devices involving a razor-blade; Equipment therefor involving changeable blades
    • B26B21/14Safety razors with one or more blades arranged transversely to the hand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BHAND-HELD CUTTING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6B21/00Razors of the open or knife type; Safety razors or other shaving implements of the planing type; Hair-trimming devices involving a razor-blade; Equipment therefor
    • B26B21/40Details or accessories
    • B26B21/52Handles, e.g. tiltable, flexible
    • B26B21/521Connection details, e.g. connection to razor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BHAND-HELD CUTTING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6B21/00Razors of the open or knife type; Safety razors or other shaving implements of the planing type; Hair-trimming devices involving a razor-blade; Equipment therefor
    • B26B21/40Details or accessories
    • B26B21/52Handles, e.g. tiltable, flexible
    • B26B21/522Ergonomic details, e.g. shape, ribs or rubber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BHAND-HELD CUTTING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6B21/00Razors of the open or knife type; Safety razors or other shaving implements of the planing type; Hair-trimming devices involving a razor-blade; Equipment therefor
    • B26B21/40Details or accessories
    • B26B21/52Handles, e.g. tiltable, flexible
    • B26B21/523Extendible or foldable handles; Extension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ry Shavers And Clipp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手柄弯曲剃须刀具备握持部10、剃须刀头部70和头部连结部30。剃须刀头部具有刀刃体80、刀刃组装体74、连接部76和弹性支持体75。手柄弯曲剃须刀具备切换机构50,通过使用者的操作能够变更抵接面与上下方向所成的角度,在刀刃组装体位于没有施加外力的中立位置时,切换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是抵接面与上下方向所成的中立角度为第一角度αf且抵接面与上下方向成为大致平行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是中立角度成为比第一角度大的第二角度αs的状态。在第二状态下,通过施加外力,刀刃组装体能够倾动至抵接面与上下方向成为至少大致垂直的位置。

Description

手柄弯曲剃须刀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方式涉及组装式剃须刀。
背景技术
存在能够使头部相对于手柄的倾斜度变化的T型剃须刀。例如在专利文献1以及2等中公开有这样的T型剃须刀。此外,存在能够相对于柄调节刀刃体的倾斜角度的小刀。例如在专利文献3等中公开有这样的小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58-3819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公平6-3964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实公昭61-42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上述专利文献1以及2所记载的T型剃须刀能够根据使用者的喜好选择头部相对于手柄的倾斜度。上述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小刀能够以作为小刀的使用变得便利的方式相对于柄调节刀刃体的倾斜角度。
但是,在用剃须刀剃胡须时,可以将沿着胡须的生长方向使剃须刀移动来剃须称为“正向剃须”,将沿与正向剃须相反的方向剃须,即使剃须刀沿与胡须的生长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来剃须称为“反向剃须”。正向剃须虽然对皮肤的负担少,但容易产生剃须残留。因此,关于在意残留的部分,大多通过进行反向剃须而实现剃须残留的消除。在由T型剃须刀对脸部通过正向剃须剃须的情况下,当在手柄朝向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下操作T型剃须刀时,使用者容易对脸部剃须。另一方面,在由T型剃须刀对脸部通过反向剃须剃须的情况下,当在手柄朝向上方向延伸的状态下操作T型剃须刀时,使用者容易对脸部剃须。即,在进行正向剃须与反向剃须的切换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使用者换拿手柄而成为容易剃须的状态。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剃须刀,使用者无需上下换拿手柄而能够容易地进行正向剃须以及反向剃须。
此外,一般来说,胡须多从皮肤面朝向斜下方的方向生长。由此,一般来说,使剃须刀从上方朝向下方移动而剃须的情况成为“正向剃须”,使剃须刀从下方朝向上方移动而剃须的情况成为“反向剃须”。因此,在本说明书中,在对脸颊剃须的情况下,对将使剃须刀从上方朝向下方移动而剃须称为“正向剃须”,将使剃须刀从下方朝向上方移动而剃须称为“反向剃须”进行说明。在对颏下剃须的情况下,对将使剃须刀朝向靠近颈部的方向移动而剃须称为“正向剃须”,将使剃须刀朝向从颈部离开的方向移动而剃须称为“反向剃须”进行说明。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提供如下构成的剃须刀。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便于理解发明,有时会用括弧标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等,但本发明的各构成要素不限定于这些具体的构成,应广泛地解释到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技术性理解的范围。
本发明的一手段是一种手柄弯曲剃须刀,具备沿上下方向延伸且能够被使用者握持的握持部(10)、剃须刀头部(70)和以沿与所述上下方向交叉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旋转轴(61)为中心旋转自由地与所述握持部的上端(10g)连结并且与所述剃须刀头部连结的头部连结部(30),所述剃须刀头部具有:刀刃体(80),将所述左右方向设为长边方向;刀刃组装体(74),具有与所述刀刃体共同与所述使用者的皮肤抵接的抵接面(74a),并且安装了所述刀刃体;连接部(76),与所述头部连结部连接;以及弹性支持体(75),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刀刃组装体之间,且朝向与所述上下方向以及所述左右方向交叉的前后方向能够倾动地支持所述刀刃组装体,具备切换机构(50),能够通过所述使用者的操作变更所述抵接面与所述上下方向所成的角度,在所述刀刃组装体位于没有施加外力的中立位置时,切换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是所述抵接面与所述上下方向所成的中立角度成为第一角度(αf)且所述抵接面与所述上下方向成为大致平行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是所述中立角度成为比所述第一角度大的第二角度(αs)的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下,通过施加外力,所述刀刃组装体能够倾动至所述抵接面与所述上下方向成为至少大致垂直的位置。
根据上述构成的手柄弯曲剃须刀,例如,在使用者通过正向剃须对脸颊剃须的情况下,通过设为抵接面与上下方向成为大致平行的第一状态,能够在握持部向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下使抵接面在使用者的脸颊皮肤上移动。
此外,例如,在使用者通过正向剃须对颏下剃须的情况下,通过设为中立角度比第一角度大的第二角度的第二状态,即刀刃组装体处于中立位置时抵接面朝向斜上侧的第二状态,握持部的下端能够不与使用者的身体干扰,且在握持部向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下使抵接面与使用者的颏下的皮肤密接。然后,通过使用者以使抵接面按压在皮肤上的方式对握持部施加力,刀刃组装体倾动至抵接面与上下方向成为大致垂直的位置,能够一边使握持部的下端从使用者的身体远离一边在握持部向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下使抵接面与使用者的颏下的皮肤可靠地密接。在该状态下,如果使用者使剃须刀向前侧移动,则能够保持握持部向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且保持使抵接面与使用者的颏下的皮肤密接的状态而移动。
此外,例如,在使用者通过反向剃须对脸颊剃须的情况下,通过设为第二状态,能够保持握持部向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使抵接面的一部分例如上端与使用者的脸颊的皮肤抵接。然后,通过使用者以使抵接面按压在皮肤上的方式对握持部施加力,刀刃组装体倾动至抵接面与上下方向成为大致垂直的位置,能够保持握持部向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使抵接面与使用者的脸颊的皮肤密接。在该状态下,如果使用者使剃须刀向前侧移动,则能够保持握持部向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且使抵接面与使用者的脸颊的皮肤密接的状态而移动。
此外,例如,在使用者通过反向剃须对颏下剃须的情况下,通过设为第二状态,使用者能够几乎不抬起肘部,在握持部向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下,使抵接面与使用者的颏下的皮肤密接。在使用者使剃须刀向前侧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握持部向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下,保持使抵接面与使用者的颏下的皮肤密接而移动。此外,在使用者通过反向剃须对颏下剃须的情况下,即使在第一状态下,也能够在握持部向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下,使抵接面与使用者的颏下的皮肤密接。然而,当作为第二状态对颏下进行反向剃须时,由于使用者能够几乎不抬起肘部而剃须,所以能够更舒适地对颏下剃须。
即,即使在正向剃须以及反向剃须的任一情况下,也能够在保持握持部向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下使抵接面在使用者的皮肤以及颏下的皮肤上移动。因此,使用者能够不以成为握持部向上方向延伸的状态的方式换拿握持部而容易地进行正向剃须以及反向剃须。
在上述手柄弯曲剃须刀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角度(αf)为5°以上25°以下,在所述第二状态下,通过施加外力,所述刀刃组装体能够倾动,以使所述抵接面与所述上下方向所成的角度成为80°以上。
根据上述构成的手柄弯曲剃须刀,在第一状态下,在使用者通过正向剃须对脸颊剃须的情况下,能够实现适于保持握持部向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使抵接面与使用者的脸颊抵接的中立角度。
在第二状态下,通过刀刃组装体倾动至抵接面与上下方向所成的角度为80°以上,在使用者通过正向剃须对颏下剃须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一边使握持部的下端不与使用者的身体接触而远离,一边在握持部向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下使抵接面可靠地与使用者的颏下的皮肤密接的状态。此外,在使用者通过反向剃须对脸颊以及颏下剃须的场景中,能够实现保持握持部向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使抵接面与使用者的脸颊的皮肤密接的状态。
在上述手柄弯曲剃须刀中,优选的是,所述切换机构(50)包含可动体(52),可动体(52)具有向所述握持部的外侧露出的操作部(52c),在维持所述第一状态的第一位置与维持所述第二状态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限制所述可动体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所述可动体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的限制通过所述使用者按下所述操作部从而解除。
根据上述构成的手柄弯曲剃须刀,在使用时使剃须刀向前侧移动时,即使使刀刃组装体从第一状态中的位置向第二状态中的位置移动那样的外力施加于该刀刃组装体,由于限制可动体的移动,所以能够抑制处于第一状态的剃须刀不经意地变化成第二状态。由此,能够稳定地使用剃须刀。此外,使用者能够通过按下操作部的简易操作使剃须刀从第一状态转变至第二状态。
在上述手柄弯曲剃须刀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角度与所述第一角度之差为20°以上40°以下。
根据上述构成的手柄弯曲剃须刀,能够在第一状态中实现适合于脸颊的正向剃须的抵接面的角度,并且在第二状态中实现适于颏下的正向剃须和反向剃须以及脸颊的反向剃须的抵接面的角度。
在上述手柄弯曲剃须刀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握持部中,沿所述上下方向形成有收纳所述可动体的一部分的槽(10f),所述操作部的所述左右方向的宽度比所述槽的所述左右方向的宽度大。
根据上述构成的手柄弯曲剃须刀,通过向握持部的外侧露出的操作部向左右方向扩展的构成,能够使基于使用者的操作部的操作性提高。
在上述手柄弯曲剃须刀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状态下,从所述旋转轴朝向所述弹性支持体的第一方向(V1)与所述握持部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在所述第二状态下,从所述旋转轴朝向所述弹性支持体的第二方向(V2)与所述第一方向相比,朝向作为所述第一状态中的所述刀刃体的刀刃尖能够露出的前侧(Z轴-侧)的相反侧的后侧(Z轴+侧)。
根据上述构成的手柄弯曲剃须刀,在第一状态下,由于能够设为握持部与头部连结部成为一体而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构成,所以能够将手柄弯曲剃须刀设为与一般的剃须刀同样的简单形状,以与一般的剃须刀同等的使用感使用手柄弯曲剃须刀。此外,在第二状态下,能够以适于颏下的正向剃须和反向剃须以及脸颊的反向剃须的方式使刀刃组装体位于与握持部的上侧的延长线相比的后侧。
在上述手柄弯曲剃须刀中,优选的是,所述握持部在从所述左右方向正视时,在所述上端与所述握持部的下端(10h)之间,所述第一状态中的所述刀刃体的刀刃尖能够露出的前侧的一部分(10a)凹陷。
根据上述构成的手柄弯曲剃须刀,使用者的手指的腹部能够容易与握持部抵接,换言之容易贴附。由此,由于使用者能够在弯曲了一部分手指的状态(闭合状态)下保持握持部,所以能够不晃动地稳定地进行剃须。即,能够提高剃须刀的易持性以及操作性。
在上述手柄弯曲剃须刀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握持部中,所述上端与所述握持部的下端之间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周比所述下端的外周小。
根据上述构成的手柄弯曲剃须刀,通过形成随着朝向下侧而变粗,使用者以使手柄弯曲剃须刀向下侧移动的方式施加力时难以滑动的部分,能够提供一种容易握持且难以滑动的握持部形状的手柄弯曲剃须刀。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右后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弯曲前状态中的手柄弯曲剃须刀的立体图。
图2是从左前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弯曲前状态中的手柄弯曲剃须刀的立体图。
图3是从右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弯曲前状态中的手柄弯曲剃须刀的平面图。
图4是从后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弯曲前状态中的手柄弯曲剃须刀的平面图。
图5是从右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弯曲状态中的手柄弯曲剃须刀的平面图。
图6是从右后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弯曲状态中的手柄弯曲剃须刀的立体图。
图7是从右前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手柄弯曲剃须刀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从右前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可动体的立体图。
图9是从前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弯曲前状态中的握持部与头部连结部的连结部分的附近的放大图。
图10是从前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弯曲状态中的握持部与头部连结部的连结部分的附近的放大图。
图11是从后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剃须刀头部的平面图。
图12是从前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剃须刀头部的平面图。
图13是从右后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剃须刀头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从右侧观察在本实施方式的弯曲状态中刀刃组装体位于倾动位置时的手柄弯曲剃须刀的平面图。
图15是表示用本实施方式的弯曲状态中的手柄弯曲剃须刀对颏下正向剃须的第一使用方式的图。
图16是表示用本实施方式的弯曲状态中的手柄弯曲剃须刀对颏下反向剃须的第二使用方式的图。
图17是表示用本实施方式的弯曲状态中的手柄弯曲剃须刀对脸颊反向剃须的第三使用方式的图。
图18是表示用本实施方式的弯曲前状态中的手柄弯曲剃须刀对脸颊正向剃须的第四使用方式的图。
图19是从右侧观察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弯曲前状态中的手柄弯曲剃须刀的平面图。
图20是从后侧观察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弯曲前状态中的手柄弯曲剃须刀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手柄弯曲剃须刀的特征之一是:使用者能够在保持剃须刀的握持部向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下进行脸部的正向剃须以及反向剃须的构成。具体来说,手柄弯曲剃须刀的特征之一是成为如下构成:能够将手柄切换为弯曲状态,在弯曲前状态下,刀刃体以及与使用者的皮肤抵接的抵接面与上下方向成为大致平行,在弯曲状态下,通过施加外力,刀刃组装体能够倾动至抵接面与上下方向至少成为大致垂直的位置。
关于本发明的手柄弯曲剃须刀,参照附图具体说明。但是,在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不过是本发明的一例,并不限定地解释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此外,在各图中,有时对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1.实施方式>
<手柄弯曲剃须刀1的构成>
图1是从右后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弯曲前状态中的手柄弯曲剃须刀的立体图。图2是从左前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弯曲前状态中的手柄弯曲剃须刀的立体图。图3是从右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弯曲前状态中的手柄弯曲剃须刀的平面图。图4是从后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弯曲前状态中的手柄弯曲剃须刀的平面图。图5是从右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弯曲状态中的手柄弯曲剃须刀的平面图。图6是从右后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弯曲状态中的手柄弯曲剃须刀的立体图。图7是从右前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手柄弯曲剃须刀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从右前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可动体的立体图。图9是从前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弯曲前状态中的握持部与头部连结部的连结部分的附近的放大图。图10是从前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弯曲状态中的握持部与头部连结部的连结部分的附近的放大图。图11是从后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剃须刀头部的平面图。图12是从前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剃须刀头部的平面图。图13是从右后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剃须刀头部的分解立体图。图14是从右侧观察在本实施方式的弯曲状态中刀刃组装体位于倾动位置时的手柄弯曲剃须刀的平面图。
在各图中示出X轴、Y轴以及Z轴。将朝向手柄弯曲剃须刀的握持部延伸的方向的轴定义为“Y轴”。将与Y轴垂直的轴定义为“X轴”。此外,将与X轴以及Y轴双方垂直的轴定义为“Z轴”。在此,X轴、Y轴以及Z轴形成右手系的三维正交坐标。以下,有时将Z轴的箭头方向称为Z轴+侧,将与箭头相反的方向称为Z轴-侧,关于其他的轴也是相同的。此外,有时将X轴+侧以及X轴-侧分别称为“左侧”以及“右侧”。有时也将Y轴+侧以及Y轴-侧分别称为“上侧”以及“下侧”。有时也将Z轴+侧以及Z轴-侧分别称为“后侧”以及“前侧”。有时将X轴方向称为左右方向。有时将Y轴方向称为上下方向。有时也将Z轴方向称为前后方向。
<构成的概要>
如图1~图14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手柄弯曲剃须刀1包含握持部10、头部连结部30、切换机构50、弯曲用连结销61以及剃须刀头部70而构成。剃须刀头部70包含刀刃组装体74、弹性支持体75、连接部76以及刀刃体80而构成。切换机构50包含扭转线圈弹簧51、可动体52、切换用连结销62以及限制销63而构成。弯曲用连结销61、切换用连结销62以及限制销63分别为具有圆柱形状的轴状部件,由树脂或者金属形成。此外,在图9以及图10中,没有图示弯曲用连结销61以及切换用连结销62。
握持部10为与Y轴方向平行地延伸的棒状部件,由使用者握持。握持部10有时也称为“手柄”。头部连结部30以与X轴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弯曲用连结销61为中心旋转自由地与握持部10的上端连结。切换机构50当被使用者操作时,使握持部10与头部连结部30的连结角度变化,切换弯曲前状态(参照图3)与弯曲状态(参照图5)。弯曲前状态为在本发明中所称的“第一状态”的一个具体例。弯曲状态为在本发明中所称的“第二状态”的一个具体例。弯曲用连结销61为在本发明中所称的“旋转轴”的一个具体例。
剃须刀头部70与头部连结部30的上侧连结。详细来说,剃须刀头部70的连接部76与头部连结部30的上侧能够拆装地连结。弹性支持体75设置在连接部76与刀刃组装体74之间。弹性支持体75向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能够倾动地支持刀刃组装体74。即,刀刃组装体74当施加外力时,向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至少某一个方向倾动。以下,有时将没有施加外力时的刀刃组装体74的位置(参照图3以及图5)称为“中立位置”。此外,有时将对刀刃组装体74施加外力而倾动时的刀刃组装体74的位置称为“倾动位置”。此外,弹性支持体75也可以仅能够向前后方向倾动地支持刀刃组装体74。
刀刃组装体74具有与刀刃体80一起与使用者的皮肤抵接并朝向前侧的抵接面74a。刀刃体80安装在刀刃组装体74上。刀刃体80将左右方向即X轴方向设为长边方向,至少一部分在剃须刀头部70的前侧露出。刀刃体80的刀刃尖80a朝向前侧的斜下方。
在此,将握持部10的延伸方向,即与Y轴平行的矢量且朝向下侧的矢量定义为“基准矢量VY”。将为与刀刃组装体74的抵接面74a延伸的方向平行的矢量且朝向刀刃尖80a的方向的矢量定义为“对象矢量”。对象矢量当刀刃组装体74将握持部10作为基准倾动时,伴随着刀刃组装体74的倾动改变朝向。具体来说,在弯曲前状态中,将刀刃组装体74位于中立位置时的对象矢量作为对象矢量Vfn在图3中示出。在弯曲状态中,将刀刃组装体74位于中立位置时的对象矢量作为对象矢量Vsn在图5中示出。在弯曲状态中,将刀刃组装体74最向后侧倾动时的对象矢量作为对象矢量Vsi在图14中示出。此外,在弯曲状态中,将最向后侧倾动时的刀刃组装体74的位置定义为“最大倾动位置”。
切换机构50能够通过使用者的操作改变刀刃组装体74的抵接面74a与上下方向所成的角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刀刃组装体74的抵接面74a与上下方向所成的角度定义为“基准矢量Vy与对象矢量所成的角度”(以下,有时称为“对象角度”)。有时将对象角度之中的、基准矢量Vy与刀刃组装体74位于中立位置时的对象矢量所成的角度称为“中立角度”。即,中立角度为没有向刀刃组装体74施加外力时的对象角度。此外,有时将对象角度之中的、基准矢量Vy与刀刃组装体74位于倾动位置时的对象矢量所成的角度称为“倾动角度”。即,倾动角度为向刀刃组装体74施加外力而刀刃组装体74向后侧倾动时的对象角度。有时将倾动角度之中的、尤其是刀刃组装体74位于最大倾动位置时的对象角度称为“最大倾动角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弯曲前状态中的中立角度αf成为大致10°(参照图3)。弯曲状态中的中立角度αs成为比中立角度αf大的大致40°(参照图5)。即,在手柄弯曲剃须刀1在弯曲前状态与弯曲状态之间转换时,握持部10与头部连结部30的连结角度变化大致30°。此外,弯曲前状态中的中立角度αf优选为10°,也可以设为5°以上25°以下的范围的任一角度。此外,弯曲状态中的中立角度αs优选为40°,但也可以设为25°以上60°以下的范围的任一角度。此时,通过将中立角度αs与中立角度αf之差(αs-αf)设为20°以上40°以下,能够容易得到适于正向剃须以及反向剃须的抵接面的角度。中立角度αf为在本发明中所称的“第一角度”的一个具体例。中立角度αs为在本发明中所称的“第二角度”的一个具体例。
刀刃组装体74位于最大倾动位置时的对象角度即最大倾动角度βs为大致90°(参照图14)。此外,优选最大倾动角度βs设为80°以上。此外,最大倾动角度βs优选设为80°以上120°以下的范围。更优选的是,将最大倾动角度βs设为80°以上100°以下的范围。
<详细的构成>
<握持部10>
握持部10包含前侧部件11、后侧部件12、防滑部件13、突出部件14、分岔部件15、内部部件16以及覆盖部件17和18而构成(参照图7)。通过连结前侧部件11和后侧部件12,形成具有内部空间的外壳。在突出部件14、分岔部件15、内部部件16以及覆盖部件17和18相互组合的状态下,固定于外壳的内部空间。防滑部件13例如由弹性体形成,安装于前侧部件11的前侧。
<突出部10d>
突出部件14为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的部件。突出部件14的上侧成为从外壳的上端朝向上侧突出的突出部10d。在突出部10d中形成与X轴大致平行地延伸的贯通孔10e。
<槽10f>
分岔部件15与突出部件14的后侧连结。分岔部件15的上侧通过形成朝向上侧突出的右侧突出部15aR和左侧突出部15aL,成为分岔形状。在右侧突出部15aR与左侧突出部15aL之间形成突出部件14的后侧的面成为底14a的槽10f。槽10f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地形成,并收纳可动体52的一部分(参照图4以及图6)。
右侧突出部15aR的左侧的面的前侧通过被向下挖掘,形成上侧销接收部15cR以及下侧销接收部15dR、凸部15eR以及上侧抵接面15fR和下侧抵接面15gR(参照图9以及图10)。
上侧销接收部15cR具有前侧开口且朝向后侧凹陷的凹形状。在弯曲前状态下,限制销63嵌入上侧销接收部15cR中(参照图9)。下侧销接收部15dR位于上侧销接收部15cR的下侧。下侧销接收部15dR具有前侧开口且朝向后侧凹陷的凹形状。在弯曲状态下,限制销63(参照图10)嵌入下侧销接收部15dR。
在上侧销接收部15cR与下侧销接收部15dR之间形成朝向前侧突出的凸部15eR。在上侧销接收部15cR的上侧形成朝向下侧的上侧抵接面15fR。在下侧销接收部15dR的下侧形成朝向上侧的下侧抵接面15gR。
左侧突出部15aL具有与右侧突出部15aR左右对称的形状,形成上侧销接收部15cL和下侧销接收部15dL、凸部15eL以及上侧抵接面15fL和下侧抵接面15gL。上侧销接收部15cL和下侧销接收部15dL以及凸部15eL分别形成于与上侧销接收部15cR和下侧销接收部15dR以及凸部15eR相对的位置。在弯曲前状态下,限制销63(参照图9)嵌入上侧销接收部15cL。在弯曲状态下,限制销63(参照图10)嵌入上侧销接收部15cR。
上侧抵接面15fL以及下侧抵接面15gL分别形成于与上侧抵接面15fR以及下侧抵接面15gR对称的位置。
<凹部10a>
在握持部10上,在从左右方向正视时,在上端10g与下端10h之间形成凹部10a(参照图3)。凹部10a形成于握持部10的前侧,从握持部10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至下端10h向后侧凹陷。
<窄幅部10b以及宽幅部10c>
在握持部10中,上端10g与下端10h之间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周比下端10h的外周小。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握持部10的上端10g附近,从前后方向正视时,成为左右方向的宽度窄的窄幅部10b。握持部10在从前后方向正视时,从上端10g朝向下端10h宽度逐渐变大,在握持部10的下端10h附近形成具有比窄幅部10b大的宽度的宽幅部10c。如此,通过将握持部10设为从上端10g朝向下端10h变大的形状的构成,即使在使用者抓住上端10g与下端10h之间的任一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使用者施加朝向下的力时使用者的手在握持部10上滑动。
<头部连结部30>
头部连结部30具有大致矩形的截面,具有在弯曲前状态下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形状。在头部连结部30的上侧形成有与Z轴大致平行地延伸且具有大致矩形的截面的贯通孔32。剃须刀头部70的连接部76穿插在贯通孔32中。
头部连结部30的下侧通过形成朝向下侧突出的右侧板部31R和左侧板部31L,成为分岔形状。在右侧板部31R与左侧板部31L之间,成为握持部10的突出部10d以及可动体52嵌合的槽33。
在右侧板部31R的下端的附近形成与X轴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前侧圆孔31a和后侧圆孔31b。后侧圆孔31b将前侧圆孔31a作为基准,在弯曲前状态下位于后侧上方(参照图3)。
左侧板部31L具有与右侧板部31R左右对称的形状。在左侧板部31L上,在与右侧板部31R中的前侧圆孔31a以及后侧圆孔31b相对的位置上分别形成前侧圆孔31a以及后侧圆孔31b。
弯曲用连结销61穿插在右侧板部31R的前侧圆孔31a、突出部10d的贯通孔10e以及左侧板部31L的前侧圆孔31a中。由此,头部连结部30以弯曲用连结销61为中心旋转自由地与握持部10的突出部10d连结。
<切换机构50>
如上述那样,切换机构50包含扭转线圈弹簧51、可动体52、切换用连结销62以及限制销63而构成。
<可动体52>
<宽幅部52a>
可动体52包含宽幅部52a、窄幅部52b以及操作部52c而构成,且配置于突出部10d的后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宽幅部52a、窄幅部52b以及操作部52c以一体的方式形成。宽幅部52a与头部连结部30的槽33嵌合,与头部连结部30旋转自由地连结。详细来说,在宽幅部52a上形成有与X轴大致平行地延伸且穿插了切换用连结销62的贯通圆孔52d。切换用连结销62穿插在右侧板部31R的后侧圆孔31b、可动体52的贯通圆孔52d以及左侧板部31L的后侧圆孔31b中。由此,可动体52以切换用连结销62为中心旋转自由地与头部连结部30连结。
<窄幅部52b>
窄幅部52b具有比宽幅部52a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小的宽度,嵌入握持部10的槽10f中。详细来说,窄幅部52b包含右侧板部52bR、左侧板部52bL以及底板部52bB而构成。
右侧板部52bR以及左侧板部52bL分别彼此相对,并且从宽幅部52a的后侧朝向下侧延伸。左侧板部52bL具有与右侧板部52bR左右对称的形状。通过在右侧板部52bR的后侧与左侧板部52bL的后侧之间的范围内形成底板部52bB,形成底板部52bB成为底的槽52f。握持部10的右侧突出部15aR位于右侧板部52bR的右侧。握持部10的左侧突出部15aL位于左侧板部52bL的左侧。
在右侧板部52bR的下侧形成与X轴大致平行地延伸且供限制销63穿插的贯通圆孔52e。在左侧板部52bL上,在与右侧板部52bR的贯通圆孔52e相对的位置上形成供限制销63穿插的贯通圆孔52e。
<操作部52c>
操作部52c具有比握持部10的槽10f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大的宽度,配置于窄幅部52b的后侧。操作部52c以使用者容易操作的方式在握持部10的外侧露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部52c向握持部10的槽10f的外侧、即握持部10的后侧突出。使用者通过操作操作部52c,能够将可动体52压入前侧,使可动体52沿上下方向移动。
<扭转线圈弹簧51以及限制销63>
扭转线圈弹簧51包含前侧抵接部51a、后侧抵接部51b以及线圈部51c而构成。后侧抵接部51b与可动体52的底板部52bB即槽52f的底抵接。前侧抵接部51a与握持部10的槽10f的底14a抵接。线圈部51c配置于可动体52的槽52f的内部、右侧板部52bR的贯通圆孔52e与左侧板部52bL的贯通圆孔52e之间。
限制销63穿插在右侧板部52bR的贯通圆孔52e、扭转弹簧51的线圈部51c以及左侧板部52bL的贯通圆孔52e中。由此,线圈部51c将限制销63作为旋转轴,在YZ面内旋转自由。
扭转线圈弹簧51在被压缩的状态下配置于可动体52的槽52f的底与握持部10的槽10f的底14a之间。即,扭转线圈弹簧51向后侧对可动体52施力,并且向前侧对握持部10施力。
<弯曲前状态以及弯曲状态之间的切换>
使用者通过操作可动体52的操作部52c,能够切换手柄弯曲剃须刀1的弯曲前状态(参照图3)和弯曲状态(参照图5)。具体来说,可动体52在维持手柄弯曲剃须刀1的弯曲前状态的弯曲前位置(参照图3以及图9)与维持手柄弯曲剃须刀1的弯曲状态的弯曲位置(参照图5以及图10)之间移动。可动体52在位于弯曲前位置时,限制从弯曲前位置向弯曲位置的移动,在位于弯曲位置时,限制从弯曲位置向弯曲前位置的移动。此外,弯曲前位置为本发明中所称的“第一位置”的一个具体例。弯曲位置为在本发明中所称的“第二位置”的一个具体例。
可动体52的从弯曲前位置向弯曲位置的移动的限制、以及可动体52的从弯曲位置向弯曲前位置的移动的限制通过由使用者向前侧按下操作部52c从而解除。
在弯曲前状态中,朝向从与X轴方向平行的旋转轴向弹性支持体75的第一方向的连结矢量V1(参照图3以及图5)与握持部10的延伸方向、即Y轴大致平行。在弯曲状态中,朝向从该旋转轴向弹性支持体75的第二方向的连结矢量V2(参照图5)与第一方向相比,朝向为第一状态中的刀刃体80的刀刃尖80a能够露出的前侧的相反侧的后侧。由此,在弯曲前状态中,由于能够设为握持部10与头部连结部30成为一体而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构成,所以能够将手柄弯曲剃须刀1设为与一般的剃须刀相同的简单形状,以与一般的剃须刀相同的使用感使用手柄弯曲剃须刀。此外,在弯曲状态下,能够以适于颏下的正向剃须和反向剃须以及脸颊的反向剃须的方式使刀刃组装体位于与握持部10的上侧的延长线相比的后侧。此外,连结矢量V1与连结矢量V2所成的角度γ(参照图5)与中立角度αf和中立角度αs之差(αs-αf)相等。
<弯曲前状态>
在可动体52位于弯曲前位置时,限制销63的右端以及左端分别嵌入上侧销接收部15cR以及上侧销接收部15cL(参照图9)。
此时,由于可动体52被扭转线圈弹簧51向后侧施力,所以限制销63经由与可动体52的抵接部、即可动体52的贯通圆孔52e向后侧施力。即,限制销63的右端以及左端分别被上侧销接收部15cR以及15cL按压。
由此,即使欲使可动体52向上侧或者下侧移动的外力施加于可动体52,由于通过上侧销接收部15cR以及15cL限制限制销63的上下方向的移动,所以也限制可动体52相对于握持部10的上下方向的移动。即,可动体52固定于弯曲前位置。
头部连结部30以弯曲用连结销61为中心旋转自由地与握持部10连结,但也以切换用连结销62为中心旋转自由地与可动体52连结。由于可动体52固定于弯曲前位置,所以也限制头部连结部30将弯曲用连结销61为中心的旋转。即,即使欲将头部连结部30向前侧或者后侧倾倒的外力施加于头部连结部30,也维持握持部10与头部连结部30的连结角度。即,维持手柄弯曲剃须刀1的弯曲前状态。
<从弯曲前位置向弯曲位置的移动>
当使用者将抵抗扭转线圈弹簧51的施力而向前侧压入的外力施加于操作部52c时,压缩扭转线圈弹簧51并且可动体52以及限制销63向前侧移动。当使用者对操作部52c的压入量超过规定值时,成为限制销63的右端以及左端分别从上侧销接收部15cR以及15cL脱离的状态。在压入操作部52c的状态下,当使用者向操作部52c施加使操作部52c向下侧移动的外力时,可动体52与扭转线圈弹簧51以及限制销63共同向下侧移动。
由于头部连结部30经由切换用连结销62与可动体52连结,所以由可动体52接收将弯曲用连结销61作为旋转中心向后侧倾倒的方向的旋转力。由此,头部连结部30与可动体52向下侧的移动量相应地向后侧倾倒。
<弯曲状态>
使用者例如使可动体52向下侧移动至限制销63的右端以及左端与下侧抵接面15gR以及15gL分别抵接之后,当减弱向前侧压入操作部52c的力时,可动体52以及限制销63通过扭转线圈弹簧51的施力向后侧移动。通过该移动,限制销63的右端以及左端与下侧销接收部15dR的下侧斜面以及下侧销接收部15dL的下侧斜面分别抵接。然后,限制销63的右端以及左端沿着这些下侧斜面向后侧移动,成为分别嵌入下侧销接收部15dR以及15dL的状态(参照图10)。
此时,由于可动体52通过扭转线圈弹簧51向后侧施力,所以限制销63经由与可动体52的抵接部即可动体52的贯通圆孔52e向后侧施力。即,限制销63的右端以及左端分别被下侧销接收部15dR以及15dL按压。
由此,即使对可动体52施加外力使其向上侧或者下侧移动,由于通过下侧销接收部15dR以及15dL限制限制销63的上下方向的移动,所以可动体52相对于握持部10的上下方向的移动也被限制。即,可动体52固定于弯曲位置。
由于可动体52固定于弯曲位置,所以将头部连结部30的弯曲用连结销61设为中心的旋转也被限制。即,即使欲使头部连结部30向前侧或者后侧倾斜的外力施加于头部连结部30,也维持握持部10与头部连结部30的连结角度。即,维持手柄弯曲剃须刀1的弯曲状态。
此外,使用者即使不使可动体52向下侧移动至限制销63的右端以及左端与下侧抵接面15gR以及15gL分别抵接,也能够进行从弯曲前状态向弯曲状态的切换。具体来说,使用者例如使限制销63移动至将凸部15eR以及15eL越过下侧后,当减弱向前侧压入操作部52c的力时,限制销63的右端通过扭转线圈弹簧51的施力与下侧销接收部15dR的上侧斜面以及下侧斜面的任一方抵接。同样地,限制销63的左端也与下侧销接收部15dL的上侧斜面以及下侧斜面的任一方抵接。然后,限制销63的右端以及左端沿着这些斜面向后侧移动,成为分别嵌入下侧销接收部15dR以及15dL的状态。
<从弯曲位置向弯曲前位置的移动>
在可动体52位于弯曲位置的状态下(参照图10),当使用者向操作部52c施加抵抗扭转线圈弹簧51的施力而向前侧压入的外力时,压缩扭转线圈弹簧51并且可动体52以及限制销63向前侧移动。当基于使用者的操作部52c的压入量超过规定值时,限制销63的右端以及左端成为分别从下侧销接收部15dR以及15dL脱离的状态。在压入操作部52c的状态下,当使用者向操作部52c施加使操作部52c向上侧移动的外力时,可动体52与扭转线圈弹簧51以及限制销63共同向上侧移动。
由于头部连结部30经由切换用连结销62与可动体52连结,所以将弯曲用连结销61作为旋转中心,由可动体52接收向接收前侧立起的方向的旋转力。由此,头部连结部30与可动体52向前侧的移动量相应地向前侧立起。
使用者例如使可动体52向上侧移动至限制销63的右端以及左端与上侧抵接面15fR以及15fL分别抵接之后,当减弱向前侧压入操作部52c的力时,可动体52以及限制销63通过扭转线圈弹簧51的施力向后侧移动。通过该移动,限制销63的右端以及左端与上侧销接收部15cR的下侧斜面以及上侧销接收部15cL的下侧斜面分别抵接。然后,限制销63的右端以及左端沿着这些下侧斜面向后侧移动,成为与上侧销接收部15cR以及15cL分别嵌合的状态(参照图9)。
此外,使用者即使不使可动体52向上侧移动至限制销63的右端以及左端与上侧抵接面15fR以及15fL分别抵接,也能够从弯曲状态向弯曲前状态切换。具体来说,使用者例如使限制销63移动至使凸部15eR以及15eL超过上侧后,当减弱向前侧压入操作部52c的力时,限制销63的右端通过扭转线圈弹簧51的施力与上侧销接收部15cR的上侧斜面以及下侧斜面的任一方抵接。同样地,限制销63的左端也与上侧销接收部15cL的上侧斜面以及下侧斜面的任一方抵接。然后,限制销63的右端以及左端沿着这些斜面向后侧移动,成为分别嵌入上侧销接收部15cR以及15cL的状态。
<剃须刀头部70>
如上述那样,剃须刀头部70包含刀刃组装体74、弹性支持体75、连接部76以及刀刃体80而构成(参照图11~图13)。
刀刃组装体74包含框部79而构成。框部79具有中间部79a、上部79b和下部79c。在框部79中,上部79b以及下部79c卡定于中间部79a而不能脱离地安装。在中间部79a上安装多个刀刃体80而向上下方向排列。各刀刃体80的刀刃尖80a向中间部79a的前侧露出而向左右方向延伸设置。在框部79内,在中间部79a的后侧形成凹凸状的载置台部81。在为载置台部81的下侧且左右方向的中央形成朝向后侧突出的板状的限制部82。在限制部82的基部与载置台部81之间,向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有支点槽部83。框部79的前侧、即表侧的面成为与刀刃体80以及使用者的皮肤抵接的抵接面74a。在框部79的上部79b以及下部79c的抵接面74a上安装有剃须助剂。尤其是,在下部79c的抵接面74a上、以能够掀起胡须的的方式设置有软质树脂制的翅片79d(参照图12)。
弹性支持体75包含支持部77、左侧可挠部78L以及右侧可挠部78R而构成。支持部77包含载置部84、左侧连续部85L以及右侧连续部85R而构成。以下,有时将左侧可挠部78L以及右侧可挠部78R分别简称为可挠部78。以下,有时将左侧连续部85L以及右侧连续部85R分别简称为连续部85。
载置部84通过上部84a、左部84b以及右部84c形成为U字形状。载置部84相对于刀刃组装体74的载置台部81卡定而不能脱离地安装。连接部76配置在载置部84的左部84b与右部84c之间。
左侧可挠部78L架设在连接部76与左部84b之间。右侧可挠部78R具有与左侧可挠部78L左右对称的形状,架设在连接部76与右部84c之间。左侧连续部85L以及右侧连续部85R分别与左侧可挠部78L以及右侧可挠部78R一体成形。左侧连续部85L以及右侧连续部85R分别配置于左部84b以及右部84c。
可挠部78具有截面矩形的板状,具有与连接部76邻接的内端部78a、与支持部77的左部84b或者右部84c邻接的外端部78b和倾斜部86。在此,将连结左侧可挠部78L的外端部78b与右侧可挠部78R的外端部78b的空间区域定义为“虚拟空域S”(参照图13)。倾斜部86以随着从内端部78a朝向外端部78b接近虚拟空域S的方式倾斜。
在此,虚拟空域S是指将两个可挠部78的外端部78b相互连结的虚拟线L上或者包围该虚拟线L的外周的筒状空间区域。换言之,为包含成为矩形形状等的规定截面形状的外端部78b的外周缘的延长线的筒状空域。左侧可挠部78L的倾斜部86与右侧可挠部78R的倾斜部86的间隔随着从内端部78a朝向外端部78b逐渐变大。倾斜部86从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来看均相对于虚拟空域S倾斜。
连接部76包含连续部87、主体部88、舌片部89以及连结筒部90而构成。连续部87位于左侧可挠部78L的内端部78a与右侧可挠部78R的内端部78a之间,与左侧可挠部78L以及右侧可挠部78R一体成型。
主体部88在其上侧设置有连续部87,在其上方面对刀刃组装体74的限制部82。舌片部89具有从主体部88朝向前侧延伸设置的板形状。连结筒部90从主体部88朝向后侧延伸设置。舌片部89的上下方向的厚度设定得比左右方向的宽度以及前后方向的长度小。前后方向的长度比左右方向的宽度小。
在舌片部89的自由端部上,支点缘部91向左右方向延伸设置而与刀刃组装体74的支点槽部83抵接。在支点缘部91中,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厚度随着上表面倾斜而朝向自由端部侧变小。刀刃组装体74的支点槽部83与舌片部89的支点缘部91与刀刃体80的刀刃尖80a相比在下侧配置于虚拟空域S的内侧。在剃须刀头部2中,刀刃组装体74以及弹性支持体75的支持部77通过支点槽部83与支点缘部91的抵接而支持。
刀刃组装体74能够获取伴随着可挠部78的变形,能够在包含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的YZ面上从中立位置向前后方向弧状地移动的移动方向XV中的移动位置(参照图3、图5、图13以及图14)。在本实施方式中,刀刃组装体74在手柄弯曲剃须刀1处于弯曲前状态的情况下,能够在对象角度为10°以上60°以下的范围向前后方向倾动。此外,刀刃组装体74在手柄弯曲剃须刀1处于弯曲状态的情况下,能够以对象角度在40°以上90°以下的范围内向前后方向倾动。此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刀刃组装体74的可倾动范围成为50°,但可倾动范围可以任意地变更。具体来说,例如,刀刃组装体74的可倾动范围也可以构成为20°以上70°以下的范围的任一角度。
此外,刀刃组装体74能够获取伴随着可挠部78的变形,能够在包含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的ZX面上从中立位置向前后方向弧状地移动的移动方向XH中的移动位置(参照图6以及图13)。刀刃组装体74的支点槽部83以及舌片部89的支点缘部91沿着在YZ面上能够向前后方向弧状地移动的移动方向XV形成为弧形状。舌片部89的支点缘部91沿着在ZX面上能够向前后方向X弧状地移动的移动方向XH形成为弧形状。
在剃须刀头部70中,除了这些连续部85以及87以外,弹性支持体75的支持部77和连接部76在一个模具内同时成型。可挠部78与这些连续部85以及87共同成形。然后,支持部77和连接部76通过这些连续部85以及87相互连接而一体地形成。
关于剃须刀头部70与头部连结部30的连结,在连接部76的连结筒部90上,弹性卡合/分离部96朝向后侧延伸设置。连结筒部90通过基于弹性卡合/分离部96的卡合能够拆装地穿插在头部连结部30的贯通孔32中。在该穿插状态下,头部连结部30与连接部76彼此一体地连续。当解除基于弹性卡合/分离部96的卡合而将连结筒部90从贯通孔32拔出时,能够将头部连结部30与连接部76彼此分离。
<第一使用方式:在弯曲状态下对颏下正向剃须>
接着,关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手柄弯曲剃须刀1的使用方式,使用四个典型例进行说明。图15是表示通过本实施方式的弯曲状态中的手柄弯曲剃须刀对颏下正向剃须的第一使用方式的图。
在第一使用方式中,在使用者通过正向剃须对颏下的胡须剃须的情况下,例如,以拇指(第一指)F1、食指(第二指)F2以及中指(第三指)F3的指尖与握持部10的上部前侧抵接的方式抓住握持部10。此时,无名指(第四指)F4以及小指(第五指)F5的指尖与握持部10的下部前侧抵接,但由于在握持部10的下部前侧上形成有凹部10a,所以容易使无名指(第四指)F4以及小指(第五指)F5的指尖的腹部与凹部10a抵接。
由此,由于使用者能够在将无名指F4或者小指F5等的一部分手指弯曲的状态(闭合状态)下握持(保持)握持部10,所以能够使使用者容易握持握持部10。此外,由于能够使基于使用者的手柄弯曲剃须刀1的操作性提高,所以能够不摇晃手柄弯曲剃须刀1而稳定地进行剃须。
此外,在第一使用方式中,由于使用者在弯曲状态下使用手柄弯曲剃须刀1,所以能够以直角或者接近于直角的对象角度使剃须刀头部70的抵接面74a抵接于颏下。由此,使用者一边使抵接面74a与颏下抵接,一边使剃须刀头部70向靠近喉咙的方向移动时,能够抑制握持部10的下端10h与使用者的身体抵接。即,使用者在通过正向剃须对颏下剃须时,能够不使握持部10的下端10h与使用者的身体抵接,通过正向剃须对颏下的大范围剃须。
<第二使用方式:在弯曲状态下对颏下反向剃须>
图16是表示通过本实施方式的弯曲状态中的手柄弯曲剃须刀对颏下进行反向剃须的第二使用方式的图。在第二使用方式中,手柄弯曲剃须刀1在弯曲状态下使用。使用者通过反向剃须对颏下的胡须剃须的情况下,例如,将拇指F1的指尖与握持部10的上部后侧抵接,并且将食指F2的指尖与握持部10的上部右侧抵接而抓住握持部10。然后,通过剩余的中指F3、无名指F4以及小指F5抓住握持部10的下部。此时,无名指F4以及小指F5的第二关节附近的腹部与握持部10的下部前侧抵接,但由于在握持部10的下部前侧形成有凹部10a,所以容易使无名指F4以及小指F5的第二关节附近的腹部与凹部10a抵接。
由此,由于使用者能够以弯曲无名指F4或者小指F5等的一部分手指的状态(闭合状态)握持(保持)握持部10,所以能够使使用者容易地握持握持部10。此外,由于能够使基于使用者的手柄弯曲剃须刀1的操作性提高,所以能够不摇晃手柄弯曲剃须刀1而稳定地进行剃须。
此外,使用者仅使握持部10绕沿长边方向的轴在掌中旋转,能够切换适合于正向剃须(第一使用方式)的手柄弯曲剃须刀1的朝向和适合于反向剃须(第二使用方式)的手柄弯曲剃须刀1的朝向。即,在对象角度小的以往的剃须刀中,在切换适合于正向剃须的剃须刀的朝向和适合于反向剃须的剃须刀的朝向时,存在需要以颠倒手柄的上下的方式换拿的情况。另一方面,在本申请的手柄弯曲剃须刀1中,由于能够将对象角度设为直角或者接近于直角的角度,所以通过使握持部10绕沿长边方向的轴例如旋转180°的简易操作,能够切换适合于正向剃须的手柄弯曲剃须刀1的朝向和适合于反向剃须的手柄弯曲剃须刀1的朝向。
<第三使用方式:在弯曲状态下对脸颊反向剃须>
图17是表示用本实施方式的弯曲状态中的手柄弯曲剃须刀对脸颊反向剃须的第三使用方式的图。在第三使用方式中,手柄弯曲剃须刀1在弯曲状态下使用。在使用者通过反向剃须对脸颊的胡须剃须的情况下,例如,与第二使用方式相同地将拇指F1的指尖与握持部10的上部后侧抵接,并且将食指F2的指尖与握持部10的上部右侧抵接而抓住握持部10。然后,通过剩余的中指F3、无名指F4以及小指F5抓住握持部10的下部。
在第三使用方式中,由于使用者在弯曲状态下使用手柄弯曲剃须刀1,所以能够以直角或者接近直角的对象角度使剃须刀头部70的抵接面74a与脸颊的皮肤抵接。由此,使用者能够保持握持部10向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使抵接面74a在使用者的脸颊的皮肤上移动。即,如以往那样,在将握持部10的上下翻过来使用的情况下,使用者的肘部容易上升,但在该第三使用方式中,能够以握持部10向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使用。因此,与以往相比,能够在使用者的肘部不上升的状态下舒适地使用。
<第四使用方式:在弯曲前状态下对脸颊正向剃须>
图18是表示通过本实施方式的弯曲前状态中的手柄弯曲剃须刀对脸颊进行正向剃须的第四使用方式的图。在第四使用方式中,手柄弯曲剃须刀1在弯曲前状态下使用。在使用者通过正向剃须对颏下的胡须剃须的情况下,例如,将拇指F1的指尖抵靠在握持部10的上部右侧,并且将食指F2的指尖抵靠在握持部10的握持部10的上部前侧而抓住握持部10。然后,通过剩余的中指F3、无名指F4以及小指F5抓住握持部10的下部。此时,虽然无名指F4以及小指F5的第二关节附近的腹部与握持部10的下部前侧抵接,但由于在握持部10的下部前侧形成有凹部10a,所以使用者容易使无名指F4以及小指F5的第二关节附近的腹部与凹部10a抵接。
在第四使用方式中,由于使用者在弯曲前状态下使用手柄弯曲剃须刀1,所以能够在10°或者接近10°的对象角度即抵接面74a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的状态下使剃须刀头部70的抵接面74a与脸颊的皮肤抵接。由此,使用者能够保持握持部10向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使抵接面74a在使用者的脸颊的皮肤上移动。
在使用上述第一~第四使用方式剃须的情况下,假设使用者按照第四使用方式、第一使用方式、第二使用方式、第三使用方式的顺序使使用方式变化。此时,变成使用者在弯曲前状态下对脸颊正向剃须(第四使用方式)、变化为弯曲状态而对颏下正向剃须(第一使用方式)、使握持部10绕沿长边方向的轴旋转而保持弯曲状态对颏下反向剃须(第二使用方式)、直接对脸颊反向剃须(第三使用方式)。通过以这样的顺序刮胡须,在进行从脸颊至颏下的正向剃须的剃须时,能够仅进行一次从弯曲前状态变化为弯曲状态的简易操作而进行该剃须。然后,在进行从颏下至脸颊的反向剃须下的剃须时,能够不进行以成为握持部10向上方向延伸的状态的方式换拿握持部10的复杂操作,仅通过使握持部10绕沿长边方向的轴例如旋转180°的简易操作进行该剃须。
<2.变形例>
接着,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该变形例与实施方式比较,握持部的形状等不同。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与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关于与实施方式共通的部分省略说明。
<手柄弯曲剃须刀2的构成>
图19是从右侧观察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弯曲前状态中的手柄弯曲剃须刀的平面图。图20是从后侧观察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弯曲前状态中的手柄弯曲剃须刀的平面图。
如图19以及图20所示那样,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手柄弯曲剃须刀2与如图1所示的手柄弯曲剃须刀1相比,代替握持部10,具备握持部20。在握持部20的大致中央,从右侧经由前侧到左侧例如安装了由弹性体形成的防滑部件23。
<凹部20a>
握持部20在从左右方向正视时,在上端10g与下端10h之间形成凹部20a(参照图19)。凹部20a形成在握持部20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附近,向后侧凹陷。凹部20a的上下方向的长度比实施方式的手柄弯曲剃须刀1的凹部10a的上下方向的长度短。此外,凹部20a的上下方向的长度与实施方式的手柄弯曲剃须刀1的凹部10a的上下方向的长度相同,或者也可以比其大。
在使用者进行正向剃须的情况下,例如,中指的指尖的腹部与握持部20的大致中央的前侧抵接,但由于形成有凹部20a,所以中指的指尖的腹部与凹部20a抵接,容易握持手柄弯曲剃须刀2并且能够使手柄弯曲剃须刀2的操作性提高。
此外,在使用者不颠倒手柄弯曲剃须刀2的上下而进行反向剃须的情况下,变成例如中指的第二关节附近的腹部与握持部20的大致中央的前侧抵接。此时,由于形成有凹部20a,所以中指的第二关节附近的腹部与凹部20a抵接,容易握持手柄弯曲剃须刀2并且能够使手柄弯曲剃须刀2的操作性提高。
<右侧凹部20i以及左侧凹部20j>
在从前后方向正视手柄弯曲剃须刀2时,上端10g与下端10h之间的一部分变细。在本变形例中,在握持部20的上端10g附近,在从前后方向正视时,成为左右方向的宽度宽的上侧宽幅部20b。在上侧宽幅部20b的下侧且凹部20a的附近,在从前后方向正视时,成为左右方向的宽度窄的窄幅部20c。然后,在窄幅部20c的下侧,在从前后方向正视时,成为左右方向的宽度宽的下侧宽幅部20d。
即,在从前后方向正视手柄弯曲剃须刀2时,从上侧宽幅部20b至下侧宽幅部20d,在右侧以及左侧分别形成右侧凹部20i以及左侧凹部20j。右侧凹部20i的形状以及左侧凹部20j的形状为左右对称。
如此,通过使上侧宽幅部20b与下侧宽幅部20d之间形成缩颈的形状,在使用者抓住上侧宽幅部20b与下侧宽幅部20d之间的任一位置的情况下,能够抑制使用者施加向下的力时使用者的手在握持部20上滑动。
<突出部20e>
如图19所示那样,在握持部20的突出部10d附近,在操作部52c的相反侧形成朝向前侧突出的突出部20e。突出部20e成为在左右方向的两端部上分别具有朝向Z轴-侧最突出的前端部分,在这两个前端部分之间设置了凹部的与Y字类似的形状。如此,通过形成突出部20e,例如,在以抵接面74a变为朝下的方式将手柄弯曲剃须刀2放置于载置面时,手柄弯曲剃须刀2被突出部20e的两个前端部分与握持部20的下端10h的三个点支持。由此,由于能够防止剃须刀头部70的下端与载置面接触,所以能够防止安装于框部79的上部79b以及下部79c的抵接面74a的剃须助剂附着于载置面或者刀刃体80的刀刃尖80a遭受破坏。此外,能够抑制载置面的污垢附着在剃须刀头部70的抵接面74a上且该污垢附着在使用者的皮肤上。此外,由于成为以三个点支持的构成,所以能够稳定地支持手柄弯曲剃须刀2。
<2.本实施方式的特征>
以上,通过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说明具体例,但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手柄弯曲剃须刀1以及2具有以下那样的特征。
手柄弯曲剃须刀1以及2设为能够通过使用者的操作,变更抵接面74a与握持部10所延伸的上下方向所成的角度的构成。具体来说,能够设为刀刃组装体74在位于没有施加外力的中立位置时,能够通过切换机构50切换抵接面74a与上下方向所成的中立角度成为αf且抵接面74a与上下方向成为大致平行的弯曲前状态(第一状态),和中立角度成为比αf大的αs的弯曲状态(第二状态)的构成。此外,在弯曲状态中,通过施加外力,刀刃组装体能够倾动至抵接面74a与上下方向至少成为大致垂直(90°)的位置。
通过像这样的构成,例如在使用者通过正向剃须对脸颊剃须的情况下,通过设为抵接面74a与上下方向成为大致平行的弯曲前状态,能够在握持部10向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下使抵接面74a在使用者的脸颊的皮肤上移动。
此外,例如在使用者通过正向剃须对颏下剃须的情况下,通过设为中立角度成为比αf大的αs的弯曲状态,能够在握持部10的下端10h不与使用者的身体发生干扰,且握持部10向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下使抵接面74a与使用者的颏下的皮肤密接。然后,通过以将抵接面74a按压在皮肤上的方式使使用者向握持部10施加力,刀刃组装体74倾动至抵接面74a与上下方向大致垂直的位置,在一边使握持部10的下端10h远离使用者的身体并且一边握持部10向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下,能够使抵接面74a与使用者的颏下的皮肤可靠地密接。在该状态下,如果使用者使剃须刀向前侧移动,则能够保持握持部10向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使抵接面74a保持与使用者的颏下的皮肤密接而移动。
此外,例如在使用者通过反向剃须对脸颊剃须的情况下,通过设为弯曲状态,能够保持握持部10向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使抵接面74a的一部分例如上端与使用者的脸颊的皮肤抵接。然后,通过使用者以对皮肤按压抵接面74a的方式对握持部10施加力,刀刃组装体74倾动至抵接面74a与上下方向成为大致垂直的位置,能够保持握持部10向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使抵接面74a与使用者的脸颊的皮肤密接。在该状态下,如果使用者使剃须刀1向前侧移动,则能够保持握持部10向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使抵接面74a在使用者的脸颊的皮肤上移动。
此外,例如在使用者通过反向剃须对颏下剃须的情况下,通过设为弯曲状态,在几乎不抬起肘部而握持部10向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下,能够使抵接面74a与使用者的颏下的皮肤密接。在使用者使剃须刀1向前侧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握持部10向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下,使抵接面74a保持密接于使用者的颏下的皮肤而移动。此外,在使用者通过反向剃须对颏下剃须的情况下,即使是弯曲前状态,也能够在握持部10向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下使抵接面74a密接于使用者的颏下的皮肤。然而,当作为弯曲状态对颏下反向剃须时,由于使用者能够几乎不抬起肘部而剃须,所以能够更加舒适地对颏下剃须。此外,也可以在保持弯曲状态下连续进行颏下的正向剃须、颏下的反向剃须、脸颊的反向剃须。
即,正向剃须以及反向剃须的任一情况下,都能够在保持握持部10向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下使抵接面74a在使用者的皮肤以及颏下的皮肤上移动。因此,使用者无需以握持部10成为向上方向延伸的状态的方式换拿握持部10,能够容易地进行正向剃须以及反向剃须。
此外,在手柄弯曲剃须刀1以及2中,设为将弯曲前状态中的中立角度αf设为5°以上25°以下,在弯曲状态下使用者被施加按压于皮肤等的外力时,使刀刃组装体74能够倾动以使抵接面74a与上下方向所成的角度为80°以上的构成。通过该构成,在弯曲前状态下,在使用者通过正向剃须对脸颊剃须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适于保持握持部10向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使抵接面74a与使用者的脸颊抵接的中立角度。另一方面,在弯曲状态下,通过使刀刃组装体74倾动以使抵接面74a与上下方向所成的角度成为80°以上,在使用者通过正向剃须对颏下剃须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握持部10的下端远离使用者的身体而不与其接触,并且在保持握持部10向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下实现使抵接面74a与使用者的颏下的皮肤可靠地密接的状态。此外,在使用者通过反向剃须对脸颊以及颏下剃须的场景中,能够实现保持握持部10向下方向延伸的状态而使抵接面74a与使用者的脸颊的皮肤密接的状态。
此外,在手柄弯曲剃须刀1以及2中,切换机构50包含操作部52c和可动体52,可动体52被限制移动,通过使用者按下操作部52c,从而解除可动体52的移动限制且能够在弯曲前位置与弯曲位置之间移动。通过该构成,在使用时使剃须刀向前侧移动时,即使使刀刃组装体74从弯曲前状态的位置(弯曲前位置)向弯曲状态的位置(弯曲位置)移动那样的外力施加于该刀刃组装体74,由于限制可动体52的移动,所以能够抑制处于弯曲前状态的剃须刀不经意地变化为弯曲状态。由此,能够稳定地使用剃须刀。此外,使用者能够通过按下操作部52c的简易操作使剃须刀从弯曲前状态改变至弯曲状态。
此外,优选在手柄弯曲剃须刀1以及2中,将弯曲前角度与弯曲角度之差设为20°以上40°以下。据此,能够在弯曲前状态下实现适合于脸颊的正向剃须的抵接面的角度,并且在弯曲状态下实现适合于颏下的正向剃须和反向剃须以及脸颊的反向剃须的抵接面的角度。
此外,在手柄弯曲剃须刀1以及2中,设为收纳可动体52的一部分的槽10f形成于握持部10且操作部52c的左右方向的宽度比槽10f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大的构成。由此,能够使基于使用者的操作部52c的操作性提高。
<3.补充事项>
以上,进行了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的具体说明。上述说明仅是作为一构成例以及一动作例的说明,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基于同样的技术思想广义解释到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掌握的范围。
在本说明书中,在所谓“垂直”或者是“大致垂直”的情况下,不仅是指一方与另一方所成的角度为90°的情况,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例如也包含一方与另一方所成的角度为60°的情况。此外,在“平行”或者“大致平行”这样的情况下,不仅是指一方与另一方所成的角度为0°的情况,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例如也包含一方与另一方所成的角度成为30°的情况。
此外,尽管本发明的手柄弯曲剃须刀特别适于如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剃脸用的剃须刀,但也能够用于脸以外的部位。本发明的手柄弯曲剃须刀例如在刮剃腋窝、比基尼区、或者腿毛等时也是有用的。在对这样的部位使用的情况下,通过切换握持部10的弯曲前状态与弯曲状态,也能够使剃须刀与皮肤抵接以密接。此外,使用者无需抬肘或扭腕的不合理姿势,就能够使剃须刀容易与目标部位密接。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剃须刀适合用作使用者无需以上下颠倒的方式换拿手柄而能够使用的剃须刀等。
附图标记说明
1、2手柄弯曲剃须刀
10、20 握持部
30 头部连结部
32 贯通孔
33 槽
50 切换机构
51 扭转线圈弹簧
52 可动体
61 弯曲用连结销
62 切换用连结销
63 限制销
70 剃须刀头部
74 刀刃组装体
74a 抵接面
75 弹性支持体
76 连接部
77 支持部
80 刀刃体
80a 刀刃尖。

Claims (11)

1.一种手柄弯曲剃须刀,具备:沿着上下方向延伸且能够被使用者握持的握持部;剃须刀头部;和以沿着与所述上下方向交叉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自由地与所述握持部的上端连结并且与所述剃须刀头部连结的头部连结部,
所述剃须刀头部具有:
刀刃体,将所述左右方向设为长边方向;
刀刃组装体,具有与所述刀刃体共同地与所述使用者的皮肤抵接的抵接面,并且安装了所述刀刃体;
连接部,与所述头部连结部连接;以及
弹性支持体,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刀刃组装体之间,沿着与所述上下方向以及所述左右方向交叉的前后方向能够倾动地支持所述刀刃组装体,
具备切换机构,通过所述使用者的操作能够变更所述抵接面与所述上下方向所成的角度,在所述刀刃组装体位于没有施加外力的中立位置时,切换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是所述抵接面与所述上下方向所成的中立角度成为第一角度且所述抵接面与所述上下方向成为大致平行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是所述中立角度成为比所述第一角度大的第二角度的状态,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通过施加外力,所述刀刃组装体能够倾动至所述抵接面与所述上下方向成为至少大致垂直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弯曲剃须刀,其中,
在正向剃须时,通过设为所述第一状态,在所述握持部向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下,所述抵接面能够在所述使用者的脸颊的皮肤上移动,通过设为所述第二状态,所述握持部的下端不与所述使用者的身体干扰而所述抵接面能够在所述使用者的颏下的皮肤上移动,
在反向剃须时,通过设为所述第二状态,保持所述握持部向下方向延伸的状态而所述抵接面能够在所述使用者的脸颊的皮肤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柄弯曲剃须刀,其中,
所述第一角度为5°以上25°以下,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通过施加外力,所述刀刃组装体能够倾动至所述抵接面与所述上下方向所成的角度成为8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柄弯曲剃须刀,其中,
所述切换机构包含可动体,所述可动体具有向所述握持部的外侧露出的操作部,在维持所述第一状态的第一位置和维持所述第二状态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可动体被限制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
所述可动体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的限制通过所述使用者按下所述操作部而解除。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柄弯曲剃须刀,其中,
所述第二角度与所述第一角度之差为20°以上40°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柄弯曲剃须刀,其中,
在所述握持部沿着所述上下方向形成有收纳所述可动体的一部分的槽,
所述操作部的所述左右方向的宽度比所述槽的所述左右方向的宽度大。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柄弯曲剃须刀,其中,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从所述旋转轴朝向所述弹性支持体的第一方向与所述握持部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从所述旋转轴朝向所述弹性支持体的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比,朝向作为所述第一状态中的所述刀刃体的刀刃尖能够露出的前侧的相反侧的后侧。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柄弯曲剃须刀,其中,
所述握持部在从所述左右方向正视时,在所述上端与所述握持部的下端之间,所述第一状态中的所述刀刃体的刀刃尖能够露出的前侧的一部分凹陷。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柄弯曲剃须刀,其中,
在所述握持部中,所述上端与所述握持部的下端之间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周比所述下端的外周小。
10.一种手柄弯曲剃须刀,具备:沿着上下方向延伸且能够被使用者握持的握持部;剃须刀头部;和以沿着与所述上下方向交叉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自由地与所述握持部的上端连结并且与所述剃须刀头部连结的头部连结部,
所述剃须刀头部具有:
刀刃体,将所述左右方向设为长边方向;
刀刃组装体,具有与所述刀刃体共同地与所述使用者的皮肤抵接的抵接面,并且安装了所述刀刃体;
连接部,与所述头部连结部连接;以及
弹性支持体,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刀刃组装体之间,沿着与所述上下方向以及所述左右方向交叉的前后方向能够倾动地支持所述刀刃组装体,
具备切换机构,通过所述使用者的操作能够变更所述抵接面与所述上下方向所成的角度,在所述刀刃组装体位于没有施加外力的中立位置时,切换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是所述抵接面与所述上下方向所成的中立角度成为5°以上25°以下的第一角度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是所述中立角度成为比所述第一角度大的第二角度的状态,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通过施加外力,所述刀刃组装体能够倾动至所述抵接面与所述上下方向所成的角度为80°以上。
11.一种手柄弯曲剃须刀,具备:沿着上下方向延伸且能够被使用者握持的握持部;剃须刀头部;和以沿着与所述上下方向交叉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自由地与所述握持部的上端连结并且与所述剃须刀头部连结的头部连结部,
所述剃须刀头部具有:
刀刃体,将所述左右方向设为长边方向;
刀刃组装体,具有与所述刀刃体共同地与所述使用者的皮肤抵接的抵接面,并且安装了所述刀刃体;
连接部,与所述头部连结部连接;以及
弹性支持体,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刀刃组装体之间,沿着与所述上下方向以及所述左右方向交叉的前后方向能够倾动地支持所述刀刃组装体,
具备切换机构,通过所述使用者的操作能够变更所述抵接面与所述上下方向所成的角度,在所述刀刃组装体位于没有施加外力的中立位置时,切换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是所述抵接面与所述上下方向所成的中立角度成为第一角度且所述抵接面与所述上下方向成为大致平行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是所述中立角度成为比所述第一角度大的第二角度的状态,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通过施加外力,所述刀刃组装体能够倾动至所述抵接面与所述上下方向成为至少大致垂直的位置,
在正向剃须时,通过设为所述第一状态,在所述握持部向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下,所述抵接面能够在所述使用者的脸颊的皮肤上移动,通过设为所述第二状态,所述握持部的下端不与所述使用者的身体干扰而所述抵接面能够在所述使用者的颏下的皮肤上移动,
在反向剃须时,通过设为所述第二状态,保持所述握持部向下方向延伸的状态而所述抵接面能够在所述使用者的脸颊的皮肤上移动。
CN202180072495.7A 2020-09-04 2021-03-22 手柄弯曲剃须刀 Active CN1163482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49243 2020-09-04
JP2020149243A JP2022043782A (ja) 2020-09-04 2020-09-04 ハンドル屈曲剃刀
PCT/JP2021/011646 WO2022049813A1 (ja) 2020-09-04 2021-03-22 ハンドル屈曲剃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48261A true CN116348261A (zh) 2023-06-27
CN116348261B CN116348261B (zh) 2024-04-19

Family

ID=76651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72495.7A Active CN116348261B (zh) 2020-09-04 2021-03-22 手柄弯曲剃须刀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813761B2 (zh)
EP (1) EP4205924A4 (zh)
JP (2) JP2022043782A (zh)
KR (1) KR102567174B1 (zh)
CN (1) CN116348261B (zh)
WO (1) WO20220498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44490B1 (en) * 2019-05-29 2022-11-09 BIC Violex Single Member S.A. Handle assembly and recycling process therefor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04669A (ja) * 2005-01-31 2006-08-10 Kai R & D Center Co Ltd 安全カミソリのハンドル
CN103826811A (zh) * 2011-09-30 2014-05-28 吉列公司 偏置剃刀
CN104768719A (zh) * 2012-11-06 2015-07-08 株式会社贝印刃物开发中心 剃刀
CN104822498A (zh) * 2012-10-18 2015-08-05 爱手文株式会社 旋转型剃须刀
CN108235699A (zh) * 2015-08-05 2018-06-29 鲁艾丽德·罗伯特森 剃刮装置
JP2019524365A (ja) * 2016-08-24 2019-09-05 エッジウェル パーソナル ケア ブランズ リミテッド ライアビリティ カンパニーEdgewell Personal Care Brands, LLC かみそり及び回転部分を有するかみそりハンド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38194B2 (ja) 1980-08-19 1983-08-20 株式会社貝印刃物開発センター 安全かみそり
JPS5838194A (ja) 1981-09-01 1983-03-05 有限会社研究所アイエス しおり
JPS5948369U (ja) 1982-09-21 1984-03-30 株式会社貝印刃物開発センター 柄に対する刃体傾斜角度を調節可能な刃物
JPS614279U (ja) 1984-06-09 1986-01-11 株式会社 エ−ス電研 紙幣選別装置
JPH0639648Y2 (ja) 1990-04-20 1994-10-19 株式会社貝印刃物開発センター T型剃刀における剃刀ヘッドの取付構造
US5093991A (en) * 1990-11-05 1992-03-10 Hendrickson Terrance M Adjustable razor
JPH0639648A (ja) 1992-07-27 1994-02-15 Suzuki Motor Corp サークリップ供給装置
JPH0639648U (ja) 1992-11-04 1994-05-27 日本エービーエス株式会社 車両用液圧ブレーキ制御装置
US5307564A (en) 1992-12-01 1994-05-03 Schoenberg Frederic D Safety razor
US5526568A (en) * 1993-12-23 1996-06-18 Copelan; Herbert W. Razor with switch for perpendicular and limited oblique angle shaving
WO2002022325A1 (en) * 2000-09-13 2002-03-21 Ronald Arun Singh Bi-directional instrument for shaving or cutting hair
DE602004028613D1 (de) * 2003-06-25 2010-09-23 Eveready Battery Inc Rasierer mit einem rasierkopf mit mehreren positionen
JP5433320B2 (ja) * 2009-06-26 2014-03-05 フェザー安全剃刀株式会社 T型安全かみそり
US8769825B2 (en) 2010-10-20 2014-07-08 The Gillette Company Shaving razor including a biasing member producing a progressively increasing cartridge return torque and handle geometry enhancing control during shaving
US20170282392A1 (en) * 2014-03-24 2017-10-05 Flexhandle, L.L..C. Razor with handle having articulable joint
KR102627079B1 (ko) * 2015-02-01 2024-01-18 레이몬드 에이. 리베라토어 양면 면도기
KR101703508B1 (ko) * 2015-11-20 2017-02-07 주식회사 도루코 면도기 핸들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면도기
JP6755836B2 (ja) * 2017-07-24 2020-09-16 株式会社貝印刃物開発センター 首振り式剃刀
KR101887119B1 (ko) * 2017-11-21 2018-08-09 주식회사 도루코 면도기 조립체
KR102475474B1 (ko) * 2020-06-03 2022-12-08 주식회사 도루코 면도기 조립체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04669A (ja) * 2005-01-31 2006-08-10 Kai R & D Center Co Ltd 安全カミソリのハンドル
CN103826811A (zh) * 2011-09-30 2014-05-28 吉列公司 偏置剃刀
CN104822498A (zh) * 2012-10-18 2015-08-05 爱手文株式会社 旋转型剃须刀
CN104768719A (zh) * 2012-11-06 2015-07-08 株式会社贝印刃物开发中心 剃刀
CN108235699A (zh) * 2015-08-05 2018-06-29 鲁艾丽德·罗伯特森 剃刮装置
JP2018526076A (ja) * 2015-08-05 2018-09-13 ロバートソン,ルーアリー シェービングデバイス
JP2019524365A (ja) * 2016-08-24 2019-09-05 エッジウェル パーソナル ケア ブランズ リミテッド ライアビリティ カンパニーEdgewell Personal Care Brands, LLC かみそり及び回転部分を有するかみそりハンド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48261B (zh) 2024-04-19
EP4205924A1 (en) 2023-07-05
WO2022049813A1 (ja) 2022-03-10
EP4205924A4 (en) 2024-01-17
JP2022043985A (ja) 2022-03-16
KR102567174B1 (ko) 2023-08-16
JP6900140B1 (ja) 2021-07-07
KR20230048165A (ko) 2023-04-10
US20230249370A1 (en) 2023-08-10
US11813761B2 (en) 2023-11-14
JP2022043782A (ja) 2022-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509721B2 (ja) 鋏特に理髪師用鋏
US8726528B2 (en) Electric head shaver
EP2208587B1 (en) Electric shaver
US20070283567A1 (en) Dual headed razor
CN116348261B (zh) 手柄弯曲剃须刀
US20120216409A1 (en) Electric shaver
JP4396094B2 (ja) 電気かみそり
EP1600265B1 (en) Personal trimming system
US20100175262A1 (en) Electric shaver
US11090825B2 (en) Shaving cartridge
US11518055B2 (en) Razor handle and razor assembly using the same
US11148306B2 (en) Hairdressing scissors
EP4067018A1 (en) Comb-shaped outer blade, blade unit, and electric razor
CN109841441A (zh) 便携式操作装置
CN106493756B (zh) 带切割器功能的剪刀
EP3411201B1 (en) Electric hair clipper
BR112023004015B1 (pt) Aparelho de barbear de cabo dobrável
CN116787495A (zh) 一种多角度自由转换式手持部件及剃须刀
CA2814453C (en) Electric head shaver
JPH06292771A (ja) 髭剃器
JP2001293264A (ja) カッターナイフ
JP2017189218A (ja) 顔用剃刀
JP2005237777A (ja) 爪切り
JP2004016813A (ja) 電気かみそり
JP2004173889A (ja) 剃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