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23713A - 固化性组合物及固化膜 - Google Patents

固化性组合物及固化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23713A
CN116323713A CN202180066470.6A CN202180066470A CN116323713A CN 116323713 A CN116323713 A CN 116323713A CN 202180066470 A CN202180066470 A CN 202180066470A CN 116323713 A CN116323713 A CN 1163237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meth
mass
curable composition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6647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山绫花
井上胜治
河西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323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237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44Polymeris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e.g. plasticisers, dyestuffs, fill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12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 C08F220/16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 C08F220/18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with acrylic or methacrylic acids
    • C08F220/1807C7-(meth)acrylate, e.g. heptyl (meth)acrylate or benzyl (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38Esters containing sulfu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6/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single or double bond to nitrogen or by a heterocyclic ring containing nitrogen
    • C08F226/06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single or double bond to nitrogen or by a heterocyclic ring containing nitrogen by a heterocyclic ring containing nitrogen
    • C08F226/12N-Vinylcarbazol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化性组合物,其含有无机微粒(A)、聚合性化合物(B)、及聚合引发剂(C),其中,前述聚合性化合物(B)含有具有芳香族杂环和一个或两个选自由乙烯基、1‑甲基乙烯基、烯丙基、甲代烯丙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氧基、1‑甲基乙烯基氧基、烯丙氧基、甲代烯丙氧基、丙烯酰基氧基、及甲基丙烯酰基氧基组成的组中的聚合性基团的化合物。

Description

固化性组合物及固化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化性组合物及固化膜。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设备用于显示装置、照明装置等中,进行了控制折射率来提高从发光层提取光的效率的研究。专利文献1以提供具有高折射率性的固化性组合物为目的,公开了例如下述固化性组合物,其包含聚合引发剂及表面活性剂、以及45质量%的氧化锆纳米粒子、25质量%的作为环结构多官能化合物的三环癸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质量%的作为非环结构多官能化合物的1,9-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10质量%的作为单官能化合物的甲基丙烯酸异丁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616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将环结构多官能化合物与非环结构多官能化合物组合时,存在固化性组合物不充分固化的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固化性优异的固化性组合物。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能够解决前述课题的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构成。
[1]固化性组合物,其含有无机微粒(A)、聚合性化合物(B)、及聚合引发剂(C),
前述聚合性化合物(B)含有具有芳香族杂环和一个或两个选自由乙烯基、1-甲基乙烯基、烯丙基、甲代烯丙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氧基、1-甲基乙烯基氧基、烯丙氧基、甲代烯丙氧基、丙烯酰基氧基、及甲基丙烯酰基氧基组成的组中的聚合性基团的化合物。
[2]如[1]所述的固化性组合物,其中,前述聚合性化合物(B)为式(B1b)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
Figure BDA0004148947380000021
(式中,X为氮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
X为氧原子或硫原子时,n为0。
X为氮原子时,n为1,R1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烷基、乙烯基、1-甲基乙烯基、烯丙基、甲代烯丙基、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基。
R2~R9为氢原子、乙烯基、1-甲基乙烯基、烯丙基、甲代烯丙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氧基、1-甲基乙烯基氧基、烯丙氧基、甲代烯丙氧基、丙烯酰基氧基、甲基丙烯酰基氧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或取代基,R2~R9中相邻的两个可以彼此键合而形成芳香族烃环,在该芳香族烃环上可以键合有乙烯基、1-甲基乙烯基、烯丙基、甲代烯丙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氧基、1-甲基乙烯基氧基、烯丙氧基、甲代烯丙氧基、丙烯酰基氧基、甲基丙烯酰基氧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或取代基。
在前述碳原子数1~20的烷基上可以键合有乙烯基、1-甲基乙烯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氧基、1-甲基乙烯基氧基、烯丙氧基、甲代烯丙氧基、丙烯酰基氧基、甲基丙烯酰基氧基或取代基。
前述取代基为卤原子、羟基、-NRaRb(Ra及Rb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硝基、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或碳原子数2~10的烷氧基羰基。
式(B1b)表示的化合物具有1个或2个选自由乙烯基、1-甲基乙烯基、烯丙基、甲代烯丙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氧基、1-甲基乙烯基氧基、烯丙氧基、甲代烯丙氧基、丙烯酰基氧基、及甲基丙烯酰基氧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3]如[1]或[2]所述的固化性组合物,其还含有不含芳香族杂环的聚合性化合物(BX2)。
[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性组合物,其中,固化性组合物中,前述无机微粒(A)的含有率为20质量%以上。
[5]固化膜,其由[1]~[4]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性组合物形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性良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含有无机微粒(A)、聚合性化合物(B)、及聚合引发剂(C)的固化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特定的单体类作为前述聚合性化合物(B)。就这样的固化性组合物而言,所得到的膜的可见光透射率优异,并且固化性也优异。
<无机微粒(A)>
前述无机微粒(A)优选为不具有向可见光区的波长转换能力的粒子,另外,优选折射率为1.6以上的粒子。无机微粒(A)的折射率越高,则由固化性组合物得到的膜的折射率也越变高,从发光层提取光的效率提高。折射率优选为1.8以上,更优选为2.0以上。另外,折射率例如可以为3.5以下,也可以为3.0以下。前述折射率为钠的D线处的值。
无机微粒(A)包含氧化物、氮化物等,具体而言,可举出TiO2(氧化钛;折射率2.3~2.7)、Nb2O5(氧化铌;折射率2.3)、Ta2O5(氧化钽;折射率2.3)、BN(氮化硼;折射率2.2)、ZrO2(氧化锆;折射率2.1)、SnO2(氧化锡;折射率2.0)、ITO(锡掺杂氧化铟;折射率2.0)、Si3N4(氮化硅;折射率2.0)、CeO2(氧化铈;折射率1.9~2.0)、ZnO(氧化锌;折射率1.9)、Y2O3(氧化钇;折射率1.9)、ATO(锑掺杂氧化锡;折射率1.7~1.9)、SbO5(氧化锑;折射率1.8)、Al2O3(氧化铝;折射率1.8)、TiN(氮化钛;折射率1.6)等,优选为周期表第3~5族、第12~15族元素的氧化物、或周期表第4族元素的氮化物,更优选为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铝、氧化铌、及氮化硅,进一步优选为氧化钛及氧化锆。这些无机微粒(A)可以为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
无机微粒(A)的体积平均粒径例如为100nm以下,优选为50nm以下,更优选为30nm以下。粒径越小,则越能够提高得到的膜的可见光透射率。无机微粒(A)的体积平均粒径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0.1nm以上,优选为0.5nm以上,更优选为1.0nm以上。
固化性组合物中,前述无机微粒(A)的含有率例如为10质量%以上,优选为1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2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30质量%以上。无机微粒(A)的含量越高,则由固化性组合物得到的膜的折射率变得越高,从发光层提取光的效率提高。无机微粒(A)的含有率例如为80质量%以下,优选为7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60质量%以下。
前述无机微粒(A)可以通过偶联剂进行表面处理。作为偶联剂,可举出硅烷系偶联剂、锆系偶联剂、钛系偶联剂、磷系偶联剂等,这些可以为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
作为硅烷系偶联剂,可举出γ-(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丙基二甲基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二苯基二乙氧基硅烷、苯基二甲基甲氧基硅烷、苯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苯基二乙基甲氧基硅烷、苯基乙基二甲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及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等。
作为锆系偶联剂,例如,可举出四丙基锆酸酯、四丁基锆酸酯、四(三乙醇胺)锆酸酯、四异丙基锆酸酯、乙酰丙酮锆、乙酰丙酮丁酸锆、硬脂酸锆、硬脂酸丁酸锆、单烷氧基锆铝酸酯、三烷氧基锆铝酸酯、四烷氧基锆铝酸酯等。
作为钛系偶联剂,例如,可举出异丙基三异硬脂酰基钛酸酯、异丙基三硬脂酰基钛酸酯、异丙基三辛酰基钛酸酯、异丙基二甲基丙烯酰基异硬脂酰基钛酸酯、异丙基三(十二烷基)苯磺酰基钛酸酯、异丙基异硬脂酰基二丙烯酰基钛酸酯、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酯)钛酸酯、三异硬脂酸钛酸异丙酯等。
作为磷系偶联剂,例如可举出异丙基三(二辛基焦磷酸酯)钛酸酯、异丙基三(N-氨基乙基-氨基乙基)钛酸酯、四辛基双(二(十三烷基)亚磷酸酯)钛酸酯、四(2,2-二烯丙氧基甲基-1-丁基)双(二(十三烷基))亚磷酸酯钛酸酯、双(二辛基焦磷酸酯)氧基乙酸酯钛酸酯、双(二辛基焦磷酸酯)亚乙基钛酸酯、丙烯酰基氧基乙基邻苯二甲酰基乙基二乙基磷酸酯等。
另外,无机微粒(A)可以与分散剂一同包含于固化性组合物中。作为分散剂,也可以使用非离子系、阴离子系、阳离子系等任意类型的分散剂,优选为阴离子系的分散剂。作为阴离子系分散剂,可优选使用磷酸酯系分散剂。
作为分散剂,也可以使用市售品,例如,可举出DISPERBYK-101、DISPERBYK-130、DISPERBYK-140、DISPERBYK-160、DISPERBYK-161、DISPERBYK-162、DISPERBYK-163、DISPERBYK-164、DISPERBYK-165、DISPERBYK-166、DISPERBYK-170、DISPERBYK-171、DISPERBYK-182、DISPERBYK-2000、DISPERBYK-2001(BYK Chemie,GMBH)、Solsperse 32000、Solsperse 36000、Solsperse 28000、Solsperse 20000、Solsperse 41000、及Solsperse45000(Lubrizol,Wickliffe,OH,USA)。
相对于无机微粒(A)100质量份而言,分散剂的量例如为1质量份以上,优选为5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分散剂的量越多,则越能够提高无机微粒(A)的分散性。另外,相对于无机微粒(A)100质量份而言,分散剂的量例如为100质量份以下,优选为6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40质量份以下。分散剂的量越少,则越能够提高固化性组合物的折射率。
<聚合性化合物(B)>
聚合性化合物(B)含有具有芳香族杂环(以下,有时称为聚合性化合物(B1))和一个或两个选自由乙烯基、1-甲基乙烯基、烯丙基、甲代烯丙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氧基、1-甲基乙烯基氧基、烯丙氧基、甲代烯丙氧基、丙烯酰基氧基、及甲基丙烯酰基氧基组成的组中的聚合性基团(以下,有时称为聚合性基团(V))的化合物。
聚合性化合物(B1)所具有的聚合性基团(V)的数目优选为1个。
前述芳香族杂环可以为含氮芳香族杂环、含硫芳香族杂环、含氧芳香族杂环中的任意,优选为可与其他环稠合的吡咯环、可与其他环稠合的噻吩环、可与其他环稠合的呋喃环等。另外,前述可与其他环稠合的、吡咯环、噻吩环、呋喃环上可以键合有取代基或碳原子数1~20的烷基,该碳原子数1~20的烷基上可以键合有取代基。
作为可与其他环稠合的吡咯环,例如,可举出吡咯环、吲哚环、异吲哚环、咔唑环、萘并吡咯环、二萘并吡咯环等。作为可与其他环稠合的噻吩环,可举出噻吩环、苯并噻吩环、二苯并噻吩环、萘并噻吩环、二萘并噻吩环等。作为可与其他环稠合的呋喃环,可举出呋喃环、苯并呋喃环、二苯并呋喃环、萘并呋喃环、二萘并呋喃环等。
碳原子数1~20的烷基可以为直链状及支链状中的任意。作为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具体而言,可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异丁基、丁基、叔丁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七烷基、十一烷基等。前述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1~12,更优选为1~8,进一步更优选为1~4。
作为前述取代基,可举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卤原子;羟基;-NRaRb(Ra及Rb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硝基;甲氧基、乙氧基等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等碳原子数2~10的烷氧基羰基;等等。
聚合性化合物(B1)更优选为式(B1b)表示的化合物(以下,有时称为化合物(B1b))。
[化学式2]
Figure BDA0004148947380000071
(式中,X为氮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
X为氧原子或硫原子时,n为0。
X为氮原子时,n为1,R1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烷基、乙烯基、1-甲基乙烯基、烯丙基、甲代烯丙基、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基。
R2~R9为氢原子、乙烯基、1-甲基乙烯基、烯丙基、甲代烯丙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氧基、1-甲基乙烯基氧基、烯丙氧基、甲代烯丙氧基、丙烯酰基氧基、甲基丙烯酰基氧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或取代基,R2~R9中相邻的两个可以彼此键合而形成芳香族烃环,在该芳香族烃环上可以键合有乙烯基、1-甲基乙烯基、烯丙基、甲代烯丙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氧基、1-甲基乙烯基氧基、烯丙氧基、甲代烯丙氧基、丙烯酰基氧基、甲基丙烯酰基氧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或取代基。
在前述碳原子数1~20的烷基上可以键合有乙烯基、1-甲基乙烯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氧基、1-甲基乙烯基氧基、烯丙氧基、甲代烯丙氧基、丙烯酰基氧基、甲基丙烯酰基氧基、或取代基。
前述取代基为卤原子、羟基、-NRaRb(Ra及Rb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硝基、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或碳原子数2~10的烷氧基羰基。
式(B1b)表示的化合物具有1个或2个选自由乙烯基、1-甲基乙烯基、烯丙基、甲代烯丙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氧基、1-甲基乙烯基氧基、烯丙氧基、甲代烯丙氧基、丙烯酰基氧基、及甲基丙烯酰基氧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作为X,优选为氮原子或硫原子。
优选:R2~R9均为氢原子或聚合性基团(V)(方式a);或者,R2~R9中相邻的2个彼此键合而形成芳香族烃环,并且R2~R9中未构成芳香族烃环的基团为氢原子或聚合性基团(V)(方式b)。
作为R2~R9键合而形成的芳香族烃环,可举出苯环、萘环、蒽环等。
作为构成化合物(B1b)的碳原子数1~20的烷基,可示例与构成聚合性化合物(B1)的碳原子数1~20的烷基同样的基团。作为构成化合物(B1b)的取代基,可示例与构成聚合性化合物(B1)的取代基同样的基团。
化合物(B1b)具有1个或2个选自由乙烯基、烯丙基、烯丙氧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酰基氧基、及甲基丙烯酰基氧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更优选具有1个选自由乙烯基、烯丙基、烯丙氧基、丙烯酰基、丙烯酰基氧基、及甲基丙烯酰基氧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X为氮原子的情况下,R1优选为乙烯基、1-甲基乙烯基、烯丙基、甲代烯丙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氧基、1-甲基乙烯基氧基、烯丙氧基、甲代烯丙氧基、丙烯酰基氧基、或甲基丙烯酰基氧基,
X为氧原子、或硫原子的情况下,优选R2~R9中的1个或2个各自独立地为乙烯基、1-甲基乙烯基、烯丙基、甲代烯丙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氧基、1-甲基乙烯基氧基、烯丙氧基、甲代烯丙氧基、丙烯酰基氧基、或甲基丙烯酰基氧基。
作为聚合性化合物(B1),优选为式(B1c-1)~式(B1c-4)及式(B1d-1)~式(B1d-7)表示的化合物,更优选为式(B1c-1)及式(B1d-5)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3]
Figure BDA0004148947380000091
[化学式4]
Figure BDA0004148947380000101
聚合性化合物(B)是具有烯键式双键、优选前述聚合性基团(V)的化合物,优选含有与聚合性化合物(B1)不同的聚合性化合物(BX)(以下,有时称为其他聚合性化合物(BX))。聚合性化合物(B)中的聚合性化合物(B1)的比例例如为5质量%以上,优选为1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5质量%以上,例如为80质量%以下,优选为6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40质量%以下。聚合性化合物(B)中的其他聚合性化合物(BX)的比例例如为20质量%以上,优选为4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60质量以上,例如为95质量%以下,优选为9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85质量%以下。
作为其他聚合性化合物(BX),优选为不含芳香族杂环的聚合性化合物(BX2),可举出作为非环结构的多官能化合物(B2)、具有烃环的多官能化合物(B3)、单官能化合物(B4)等。这些其他聚合性化合物(BX)可以为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作为其他聚合性化合物,优选单官能化合物(B4)。
作为非环结构的多官能化合物(B2),可示例具有2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作为非环结构的2官能化合物,可举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8-辛二醇(甲基)丙烯酸酯、1,9-壬二醇(甲基)丙烯酸酯、1,10-癸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亚甲基可替换为-O-的碳原子数为1~40的烷烃二醇的二(甲基)丙烯酸酯。
作为非环结构的3官能以上的化合物,可举出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具有3个以上的羟基并且可具有醚键的碳原子数4~40的二醇与3~6个(甲基)丙烯酸的酯。
作为具有烃环的多官能化合物(B3),可示例具有2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作为具有烃环的2官能化合物,可举出三环癸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环己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环戊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碳原子数4~8左右的环烷烃二醇的二(甲基)丙烯酸酯;丙氧基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等通过将双酚类的OH基进行羟基亚烷基醚化而得到的二醇的二(甲基)丙烯酸酯;9,9-双[4-(2-丙烯酰基氧基乙氧基)苯基]芴等。
作为具有烃环的3官能以上的化合物,可举出乙氧基化异氰脲酸三(甲基)丙烯酸酯、ε-己内酯改性三-(2-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等。
作为单官能化合物(B4),可举出(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等碳原子数为1~12的烷醇的(甲基)丙烯酸酯;乙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亚烷基二醇单醚的(甲基)丙烯酸酯;二环戊二烯(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基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基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基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等具有烃环的单官能化合物;(甲基)丙烯酰基吗啉、(甲基)丙烯酸7-氨基-3,7-二甲基辛酯等具有氮原子的单官能化合物等。
固化性组合物中,聚合性化合物(B)例如为80质量%以下,优选为7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60质量%以下。聚合性化合物(B)的含量越低,则由固化性组合物得到的膜的折射率变得越高,从发光层提取光的效率提高。聚合性化合物(B)的含有率例如为20质量%以上,优选为3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40质量%以上。
<聚合引发剂(C)>
聚合引发剂(C)只要为能够在光、热的作用下产生活性自由基、酸等从而引发聚合的化合物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已知的聚合引发剂,优选光聚合引发剂。作为产生活性自由基的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举出O-酰基肟化合物、烷基苯酮化合物、三嗪化合物、酰基氧化膦化合物、膦酸酯化合物、联咪唑化合物等。这些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
前述O-酰基肟化合物为具有式(c1)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化合物。以下,*表示连接键。
[化学式5]
Figure BDA0004148947380000121
作为前述O-酰基肟化合物,例如,可举出N-苯甲酰基氧基-1-(4-苯基硫烷基苯基)丁烷-1-酮-2-亚胺、N-苯甲酰基氧基-1-(4-苯基硫烷基苯基)辛烷-1-酮-2-亚胺、N-苯甲酰基氧基-1-(4-苯基硫烷基苯基)-3-环戊基丙烷-1-酮-2-亚胺、N-乙酰氧基-1-[9-乙基-6-(2-甲基苯甲酰基)-9H-咔唑-3-基]乙烷-1-亚胺、N-乙酰氧基-1-[9-乙基-6-{2-甲基-4-(3,3-二甲基-2,4-二氧杂环戊基甲氧基)苯甲酰基}-9H-咔唑-3-基]乙烷-1-亚胺、N-乙酰氧基-1-[9-乙基-6-(2-甲基苯甲酰基)-9H-咔唑-3-基]-3-环戊基丙烷-1-亚胺、N-苯甲酰基氧基-1-[9-乙基-6-(2-甲基苯甲酰基)-9H-咔唑-3-基]-3-环戊基丙烷-1-酮-2-亚胺等。可以使用Irgacure OXE01、OXE02(以上为BASF公司制)、N-1919(ADEKA公司制)等市售品。
前述烷基苯酮化合物为具有式(c2)表示的部分结构或式(c3)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化合物。这些部分结构中,苯环可以具有取代基。
[化学式6]
Figure BDA0004148947380000131
作为具有式(c2)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化合物,例如,可举出2-甲基-2-吗啉代-1-(4-甲基硫烷基苯基)丙烷-1-酮、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2-苄基丁烷-1-酮、2-(二甲基氨基)-2-[(4-甲基苯基)甲基]-1-[4-(4-吗啉基)苯基]丁烷-1-酮等。可以使用Irgacure369、907、379(以上为BASF公司制)等市售品。
作为具有式(c3)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化合物,例如,可举出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2-羟基-2-甲基-1-〔4-(2-羟基乙氧基)苯基〕丙烷-1-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羟基-2-甲基-1-(4-异丙烯基苯基)丙烷-1-酮的低聚物、α,α-二乙氧基苯乙酮、苄基二甲基缩酮等。
作为前述三嗪化合物,例如,可举出2,4-双(三氯甲基)-6-(4-甲氧基苯基)-1,3,5-三嗪、2,4-双(三氯甲基)-6-(4-甲氧基萘基)-1,3,5-三嗪、2,4-双(三氯甲基)-6-胡椒基-1,3,5-三嗪、2,4-双(三氯甲基)-6-(4-甲氧基苯乙烯基)-1,3,5-三嗪、2,4-双(三氯甲基)-6-〔2-(5-甲基呋喃-2-基)乙烯基〕-1,3,5-三嗪、2,4-双(三氯甲基)-6-〔2-(呋喃-2-基)乙烯基〕-1,3,5-三嗪、2,4-双(三氯甲基)-6-〔2-(4-二乙基氨基-2-甲基苯基)乙烯基〕-1,3,5-三嗪、2,4-双(三氯甲基)-6-〔2-(3,4-二甲氧基苯基)乙烯基〕-1,3,5-三嗪等。
作为前述酰基氧化膦化合物,可举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等。可以使用Irgacure(注册商标)819(BASF公司制)等市售品。
作为前述膦酸酯化合物,可举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等。可以使用Omnirad TPO-L(IGM Resins B.V公司制)等市售品。
作为前述联咪唑化合物,例如,可举出2,2’-双(2-氯苯基)-4,4’,5,5’-四苯基联咪唑、2,2’-双(2,3-二氯苯基)-4,4’,5,5’-四苯基联咪唑、2,2’-双(2-氯苯基)-4,4’,5,5’-四苯基联咪唑、2,2’-双(2-氯苯基)-4,4’,5,5’-四(烷氧基苯基)联咪唑、2,2’-双(2-氯苯基)-4,4’,5,5’-四(二烷氧基苯基)联咪唑、2,2’-双(2-氯苯基)-4,4’,5,5’-四(三烷氧基苯基)联咪唑、4,4’5,5’-位的苯基被羰烷氧基取代的联咪唑化合物(例如,参见日本特开平7-10913号公报等)等。
此外,作为聚合引发剂(C),可举出:苯偶姻、苯偶姻甲基醚、苯偶姻乙基醚、苯偶姻异丙基醚、苯偶姻异丁基醚等苯偶姻化合物;二苯甲酮、邻苯甲酰基苯甲酸甲酯、4-苯基二苯甲酮、4-苯甲酰基-4’-甲基二苯基硫醚、3,3’,4,4’-四(叔丁基过氧羰基)二苯甲酮、2,4,6-三甲基二苯甲酮等二苯甲酮化合物;9,10-菲醌、2-乙基蒽醌、樟脑醌等醌化合物;10-丁基-2-氯吖啶酮、苯偶酰、苯甲酰甲酸甲酯、二茂钛化合物等。它们优选与后述的聚合引发助剂(C1)(尤其是胺类)组合而使用。
作为聚合引发剂(C),也包括产酸剂。作为产酸剂,例如,可举出4-羟基苯基二甲基锍对甲苯磺酸盐、4-羟基苯基二甲基锍六氟锑酸盐、4-乙酰氧基苯基二甲基锍对甲苯磺酸盐、4-乙酰氧基苯基·甲基·苄基锍六氟锑酸盐、三苯基锍对甲苯磺酸盐、三苯基锍六氟锑酸盐、二苯基碘鎓对甲苯磺酸盐、二苯基碘鎓六氟锑酸盐等鎓盐类、硝基苄基甲苯磺酸盐类、苯偶姻甲苯磺酸盐类等。
聚合引发剂(C)优选为包含选自由O-酰基肟化合物、烷基苯酮化合物、三嗪化合物、酰基氧化膦化合物、膦酸酯化合物、及联咪唑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的聚合引发剂,更优选为包含选自由酰基氧化膦化合物及膦酸酯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的聚合引发剂,进一步优选为膦酸酯化合物。
包含选自由酰基氧化膦化合物及膦酸酯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的情况下,聚合引发剂(C)中,酰基氧化膦化合物及膦酸酯化合物的合计的含有率例如为50质量%以上,优选为7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0质量%以上,可以为100质量%。
相对于聚合性化合物(B)100质量份而言,聚合引发剂(C)的含量例如为0.1质量%以上,优选为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上,例如为40质量%以下,优选为3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5质量%以下。
<聚合引发助剂(C1)>
聚合引发助剂(C1)是为了促进通过聚合引发剂来引发聚合的聚合性化合物的聚合而使用的化合物、或敏化剂。在包含聚合引发助剂(C1)的情况下,通常与聚合引发剂(C)组合而使用。
作为聚合引发助剂(C1),可举出胺化合物、烷氧基蒽化合物、噻吨酮化合物及羧酸化合物等。
作为前述胺化合物,可举出三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三异丙醇胺、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甲酯、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异戊酯、苯甲酸2-二甲基氨基乙酯、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2-乙基己酯、N,N-二甲基对甲苯胺、4,4’-双(二甲基氨基)二苯甲酮(通称米蚩酮)、4,4’-双(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4,4’-双(乙基甲基氨基)二苯甲酮等。可以使用EAB-F(保土谷化学工业(株)制)等市售品。
作为前述烷氧基蒽化合物,可举出9,10-二甲氧基蒽、2-乙基-9,10-二甲氧基蒽、9,10-二乙氧基蒽、2-乙基-9,10-二乙氧基蒽、9,10-二丁氧基蒽、2-乙基-9,10-二丁氧基蒽等。
作为前述噻吨酮化合物,可举出2-异丙基噻吨酮、4-异丙基噻吨酮、2,4-二乙基噻吨酮、2,4-二氯噻吨酮、1-氯-4-丙氧基噻吨酮等。
作为前述羧酸化合物,可举出苯基硫烷基乙酸、甲基苯基硫烷基乙酸、乙基苯基硫烷基乙酸、甲基乙基苯基硫烷基乙酸、二甲基苯基硫烷基乙酸、甲氧基苯基硫烷基乙酸、二甲氧基苯基硫烷基乙酸、氯苯基硫烷基乙酸、二氯苯基硫烷基乙酸、N-苯基甘氨酸、苯氧基乙酸、萘硫代乙酸、N-萘基甘氨酸、萘氧基乙酸等。
使用聚合引发助剂(C1)的情况下,相对于聚合性化合物(B)100质量份而言,其含量例如为0.1质量%以上,优选为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上,例如为40质量%以下,优选为3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5质量%以下。
固化性组合物可以根据需要含有树脂(D)、溶剂(E)等。
<树脂(D)>
树脂(D)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碱溶性树脂。作为树脂(D),可举出以下的树脂[K1]~[K6]等。
树脂[K1]:具有来自选自由不饱和羧酸及不饱和羧酸酐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a)(以下有时称为“(a)”)的结构单元、和来自具有碳原子数2~4的环状醚结构及烯键式不饱和键的单体(b)(以下有时称为“(b)”)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
树脂[K2]:具有来自(a)的结构单元、来自(b)的结构单元、以及来自能够与(a)共聚的单体(c)(但是,与(a)及(b)不同)(以下有时称为“(c)”)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
树脂[K3]:具有来自(a)的结构单元和来自(c)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
树脂[K4]:具有使(b)加成于来自(a)的结构单元而成的结构单元、以及来自(c)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
树脂[K5]:具有使(a)加成于来自(b)的结构单元而成的结构单元、以及来自(c)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
树脂[K6]:具有使(a)加成于来自(b)的结构单元并进一步使羧酸酐加成而成的结构单元、以及来自(c)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
作为(a),具体而言,例如可举出:
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邻、间、对乙烯基苯甲酸等不饱和单羧酸类;
马来酸、富马酸、柠康酸、中康酸、衣康酸、3-乙烯基邻苯二甲酸、4-乙烯基邻苯二甲酸、3,4,5,6-四氢邻苯二甲酸、1,2,3,6-四氢邻苯二甲酸、二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1,4-环己烯二甲酸等不饱和二羧酸类;
甲基-5-降冰片烯-2,3-二甲酸、5-羧基双环[2.2.1]庚-2-烯、5,6-二羧基双环[2.2.1]庚-2-烯、5-羧基-5-甲基双环[2.2.1]庚-2-烯、5-羧基-5-乙基双环[2.2.1]庚-2-烯、5-羧基-6-甲基双环[2.2.1]庚-2-烯、5-羧基-6-乙基双环[2.2.1]庚-2-烯等含有羧基的双环不饱和化合物类;
马来酸酐、柠康酸酐、衣康酸酐、3-乙烯基邻苯二甲酸酐、4-乙烯基邻苯二甲酸酐、3,4,5,6-四氢邻苯二甲酸酐、1,2,3,6-四氢邻苯二甲酸酐、二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5,6-二羧基双环[2.2.1]庚-2-烯酐等不饱和二羧酸类酐;
琥珀酸单〔2-(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乙基〕酯、邻苯二甲酸单〔2-(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乙基〕酯等2元以上的多元羧酸的不饱和单〔(甲基)丙烯酰基氧基烷基〕酯类;
α-(羟基甲基)丙烯酸这样的在同一分子中含有羟基及羧基的不饱和丙烯酸酯类等。
这些之中,从共聚反应性的方面、得到的树脂在碱性水溶液中的溶解性的方面考虑,优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等。
(b)例如是指具有碳原子数2~4的环状醚结构(例如,选自由环氧乙烷环、氧杂环丁烷环及四氢呋喃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和烯键式不饱和键的聚合性化合物。(b)优选为具有碳原子数2~4的环状醚和(甲基)丙烯酰基氧基的单体。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表示选自由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甲基)丙烯酰基”及“(甲基)丙烯酸酯”等表述也具有同样的含义。
作为(b),例如,可举出具有环氧乙基和烯键式不饱和键的单体(b1)(以下有时称为“(b1)”)、具有氧杂环丁基和烯键式不饱和键的单体(b2)(以下有时称为“(b2)”)、具有四氢呋喃基和烯键式不饱和键的单体(b3)(以下有时称为“(b3)”)等。
作为(b1),例如,可举出具有直链状或支链状的脂肪族不饱和烃被环氧化的结构的单体(b1-1)(以下有时称为“(b1-1)”)、具有脂环式不饱和烃被环氧化的结构的单体(b1-2)(以下有时称为“(b1-2)”)。
作为(b1-1),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β-甲基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β-乙基缩水甘油酯、缩水甘油基乙烯基醚、邻乙烯基苄基缩水甘油基醚、间乙烯基苄基缩水甘油基醚、对乙烯基苄基缩水甘油基醚、α-甲基邻乙烯基苄基缩水甘油基醚、α-甲基间乙烯基苄基缩水甘油基醚、α-甲基对乙烯基苄基缩水甘油基醚、2,3-双(缩水甘油基氧基甲基)苯乙烯、2,4-双(缩水甘油基氧基甲基)苯乙烯、2,5-双(缩水甘油基氧基甲基)苯乙烯、2,6-双(缩水甘油基氧基甲基)苯乙烯、2,3,4-三(缩水甘油基氧基甲基)苯乙烯、2,3,5-三(缩水甘油基氧基甲基)苯乙烯、2,3,6-三(缩水甘油基氧基甲基)苯乙烯、3,4,5-三(缩水甘油基氧基甲基)苯乙烯、2,4,6-三(缩水甘油基氧基甲基)苯乙烯等。
作为(b1-2),可举出乙烯基环己烯一氧化物、1,2-环氧-4-乙烯基环己烷(例如,Celloxide 2000;(株)Daicel制)、(甲基)丙烯酸3,4-环氧环己基甲酯(例如,CyclomerA400;(株)Daicel制)、(甲基)丙烯酸3,4-环氧环己基甲酯(例如,Cyclomer M100;(株)Daicel制)、式(I)表示的化合物及式(II)表示的化合物等。
[化学式7]
Figure BDA0004148947380000181
[式(I)及式(II)中,Ra及Rb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4的烷基,该烷基中包含的氢原子可以由羟基取代。
Xa及Xb表示单键、*-Rc-、*-Rc-O-、*-Rc-S-或*-Rc-NH-。
Rc表示碳原子数1~6的烷烃二基。
*表示与O的连接键。]
作为碳原子数1~4的烷基,可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等。
作为氢原子由羟基取代的烷基,可举出羟基甲基、1-羟基乙基、2-羟基乙基、1-羟基丙基、2-羟基丙基、3-羟基丙基、1-羟基-1-甲基乙基、2-羟基-1-甲基乙基、1-羟基丁基、2-羟基丁基、3-羟基丁基、4-羟基丁基等。
作为Ra及Rb,优选可举出氢原子、甲基、羟基甲基、1-羟基乙基、2-羟基乙基,更优选可举出氢原子、甲基。
作为烷烃二基,可举出亚甲基、亚乙基、丙烷-1,2-二基、丙烷-1,3-二基、丁烷-1,4-二基、戊烷-1,5-二基、己烷-1,6-二基等。
作为Xa及Xb,优选可举出单键、亚甲基、乙烯基、*-CH2-O-及*-CH2CH2-O-,更优选可举出单键、*-CH2CH2-O-(*表示与O的连接键)。
作为式(I)表示的化合物,可举出式(I-1)~式(I-15)中的任一者表示的化合物等。其中,优选为式(I-1)、式(I-3)、式(I-5)、式(I-7)、式(I-9)或式(I-11)~式(I-15)表示的化合物,更优选为式(I-1)、式(I-7)、式(I-9)或式(I-15)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8]
Figure BDA0004148947380000201
[化学式9]
Figure BDA0004148947380000202
作为式(II)表示的化合物,可举出式(II-1)~式(II-15)中的任一者表示的化合物等。其中,优选为式(II-1)、式(II-3)、式(II-5)、式(II-7)、式(II-9)或式(II-11)~式(II-15)表示的化合物,更优选为式(II-1)、式(II-7)、式(II-9)或式(II-15)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0]
Figure BDA0004148947380000211
[化学式11]
Figure BDA0004148947380000212
式(I)表示的化合物及式(II)表示的化合物各自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将式(I)表示的化合物及式(II)表示的化合物并用的情况下,它们的含有比率〔式(I)表示的化合物:式(II)表示的化合物〕按摩尔基准计优选为5:95~95:5,更优选为20:80~80:20。
作为(b2),更优选为具有氧杂环丁基和(甲基)丙烯酰基氧基的单体。作为(b2),可举出3-甲基-3-甲基丙烯酰基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3-甲基-3-丙烯酰基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3-乙基-3-甲基丙烯酰基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3-乙基-3-丙烯酰基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3-甲基-3-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乙基氧杂环丁烷、3-甲基-3-丙烯酰基氧基乙基氧杂环丁烷、3-乙基-3-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乙基氧杂环丁烷、3-乙基-3-丙烯酰基氧基乙基氧杂环丁烷等。
作为(b3),更优选为具有四氢呋喃基和(甲基)丙烯酰基氧基的单体。作为(b3),具体而言,可举出丙烯酸四氢糠酯(例如,Viscoat V#150,大阪有机化学工业(株)制)、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等。
作为(b),从能够进一步提高所得到的滤色器的耐热性、耐化学药品性等可靠性的方面考虑,优选为(b1)。此外,从固化性组合物的保存稳定性优异这样的方面考虑,更优选为(b1-2)。
作为(c),例如,可举出:
(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环戊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2-甲基环己酯、(甲基)丙烯酸三环[5.2.1.02,6]癸烷-8-基酯(该技术领域中,作为惯用名而被称为“(甲基)丙烯酸二环戊酯”。另外,有时称为“(甲基)丙烯酸三环癸酯”。)、(甲基)丙烯酸三环[5.2.1.02,6]癸烯-8-基酯(该技术领域中,作为惯用名而被称为“(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基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金刚烷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甲基)丙烯酸炔丙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萘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等(甲基)丙烯酸酯类;
(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等含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类;
马来酸二乙酯、富马酸二乙酯、衣康酸二乙酯等二羧酸二酯;
双环[2.2.1]庚-2-烯、5-甲基双环[2.2.1]庚-2-烯、5-乙基双环[2.2.1]庚-2-烯、5-羟基双环[2.2.1]庚-2-烯、5-羟基甲基双环[2.2.1]庚-2-烯、5-(2’-羟基乙基)双环[2.2.1]庚-2-烯、5-甲氧基双环[2.2.1]庚-2-烯、5-乙氧基双环[2.2.1]庚-2-烯、5,6-二羟基双环[2.2.1]庚-2-烯、5,6-二(羟基甲基)双环[2.2.1]庚-2-烯、5,6-二(2’-羟基乙基)双环[2.2.1]庚-2-烯、5,6-二甲氧基双环[2.2.1]庚-2-烯、5,6-二乙氧基双环[2.2.1]庚-2-烯、5-羟基-5-甲基双环[2.2.1]庚-2-烯、5-羟基-5-乙基双环[2.2.1]庚-2-烯、5-羟基甲基-5-甲基双环[2.2.1]庚-2-烯、5-叔丁氧基羰基双环[2.2.1]庚-2-烯、5-环己基氧基羰基双环[2.2.1]庚-2-烯、5-苯氧基羰基双环[2.2.1]庚-2-烯、5,6-双(叔丁氧基羰基)双环[2.2.1]庚-2-烯、5,6-双(环己基氧基羰基)双环[2.2.1]庚-2-烯等双环不饱和化合物类;
N-苯基马来酰亚胺、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N-苄基马来酰亚胺、N-琥珀酰亚胺基-3-马来酰亚胺苯甲酸酯、N-琥珀酰亚胺基-4-马来酰亚胺丁酸酯、N-琥珀酰亚胺基-6-马来酰亚胺己酸酯、N-琥珀酰亚胺基-3-马来酰亚胺丙酸酯、N-(9-吖啶基)马来酰亚胺等二羰基酰亚胺衍生物类;
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间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对甲氧基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腈、氯乙烯、偏氯乙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乙酸乙烯酯、1,3-丁二烯、异戊二烯、2,3-二甲基-1,3-丁二烯等。
这些之中,从共聚反应性及耐热性的方面考虑,优选苯乙烯、乙烯基甲苯、N-苯基马来酰亚胺、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N-苄基马来酰亚胺、双环[2.2.1]庚-2-烯等。
树脂[K1]中,在构成树脂[K1]的全部结构单元中,来自各者的结构单元的比率优选为:
来自(a)的结构单元:2~60摩尔%
来自(b)的结构单元:40~98摩尔%,
更优选为:
来自(a)的结构单元:10~50摩尔%
来自(b)的结构单元:50~90摩尔%。
若树脂[K1]的结构单元的比率在上述的范围内,则有固化性组合物的保存稳定性、形成图案时的显影性、及得到的显影物的耐溶剂性优异的倾向。
树脂[K1]例如可以参考文献“高分子合成的实验法”(高分子合成の実験法)(大津隆行著发行所(株)化学同人第1版第1刷1972年3月1日发行)中记载的方法及该文献中记载的引用文献而制造。
具体而言,可举出下述方法:将规定量的(a)及(b)、聚合引发剂及溶剂等加入反应容器中,例如用氮来置换氧,由此制成脱氧气氛,一边搅拌一边进行加热及保温。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使用的聚合引发剂及溶剂等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该领域中通常使用的物质。例如,作为聚合引发剂,可举出偶氮化合物(2,2’-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等)、有机过氧化物(过氧化苯甲酰等),作为溶剂,只要溶解各单体即可,可举出作为固化性组合物的溶剂(E)而在后文陈述的溶剂等。
需要说明的是,就得到的共聚物而言,可以直接使用反应后的溶液,也可以使用浓缩或稀释后的溶液,还可以使用通过再沉淀等方法以固体(粉体)的形式取出的物质。尤其是,通过使用固化性组合物中包含的溶剂(E)作为该聚合时的溶剂,从而能够直接将反应后的溶液用于固化性组合物的制备,因此可简化固化性组合物的制造工序。
树脂[K2]中,在构成树脂[K2]的全部结构单元中,来自各者的结构单元的比率优选为:
来自(a)的结构单元:2~45摩尔%
来自(b)的结构单元:2~95摩尔%
来自(c)的结构单元:1~65摩尔%,
更优选为:
来自(a)的结构单元:5~40摩尔%
来自(b)的结构单元:5~80摩尔%
来自(c)的结构单元:5~60摩尔%。
若树脂[K2]的结构单元的比率在上述的范围内,则有固化性组合物的保存稳定性、形成图案时的显影性、以及得到的显影物的耐溶剂性、耐热性及机械强度优异的倾向。
树脂[K2]例如可以与作为树脂[K1]的制造方法记载的方法同样地制造。
树脂[K3]中,在构成树脂[K3]的全部结构单元中,来自各者的结构单元的比率优选为:
来自(a)的结构单元:2~60摩尔%
来自(c)的结构单元:40~98摩尔%,
更优选为:
来自(a)的结构单元:10~50摩尔%
来自(c)的结构单元:50~90摩尔%。
树脂[K3]例如可以与作为树脂[K1]的制造方法记载的方法同样地制造。
树脂[K4]可通过下述方式制造:得到(a)与(c)的共聚物,使(b)所具有的碳原子数2~4的环状醚加成于(a)所具有的羧酸及/或羧酸酐。
首先,与作为树脂[K1]的制造方法记载的方法同样地制造(a)与(c)的共聚物。在该情况下,来自各者的结构单元的比率优选为与树脂[K3]中举出的相同的比率。
接着,使(b)所具有的碳原子数2~4的环状醚与上述共聚物中的来自(a)的羧酸及/或羧酸酐的一部分反应。
制造(a)与(c)的共聚物后,将烧瓶内的气氛从氮置换为空气,将(b)、羧酸或羧酸酐与环状醚的反应催化剂(例如三(二甲基氨基甲基)苯酚等)及阻聚剂(例如氢醌等)等加入烧瓶内,例如于60~130℃反应1~10小时,由此可制造树脂[K4]。
相对于(a)100摩尔而言,(b)的使用量优选为5~80摩尔,更优选为10~75摩尔。通过设定在该范围内,从而存在下述倾向:固化性组合物的保存稳定性、形成图案时的显影性、以及得到的显影物的耐溶剂性、耐热性、机械强度及敏感度的均衡性变良好。从环状醚的反应性高、不易残留未反应的(b)的方面考虑,作为树脂[K4]中所使用的(b),优选为(b1),进一步优选为(b1-1)。
相对于(a)、(b)及(c)的总量100质量份而言,上述反应催化剂的使用量优选为0.001~5质量份。相对于(a)、(b)及(c)的总量100质量份而言,上述阻聚剂的使用量优选为0.001~5质量份。
装料方法、反应温度及时间等反应条件可考虑制造设备、由聚合带来的发热量等而适当调节。需要说明的是,可以与聚合条件同样地考虑制造设备、由聚合带来的发热量等来适当调节装料方法、反应温度。
关于树脂[K5],作为第一阶段,与上述的树脂[K1]的制造方法同样地得到(b)与(c)的共聚物。与上述同样地,就得到的共聚物而言,可以直接使用反应后的溶液,也可以使用浓缩或稀释后的溶液,还可以使用通过再沉淀等方法以固体(粉体)的形式取出的物质。
相对于构成上述的共聚物的全部结构单元的总摩尔数而言,来自(b)及(c)的结构单元的比率各自优选为:
来自(b)的结构单元:5~95摩尔%
来自(c)的结构单元:5~95摩尔%,
更优选为:
来自(b)的结构单元:10~90摩尔%
来自(c)的结构单元:10~90摩尔%。
进而,在与树脂[K4]的制造方法同样的条件下,使(a)所具有的羧酸或羧酸酐同(b)与(c)的共聚物所具有的来自(b)的环状醚反应,由此可得到树脂[K5]。
相对于(b)100摩尔而言,与上述的共聚物反应的(a)的使用量优选为5~80摩尔。从环状醚的反应性高、不易残留未反应的(b)的方面考虑,作为树脂[K5]中使用的(b),优选为(b1),进一步优选为(b1-1)。
树脂[K6]为进一步使羧酸酐与树脂[K5]反应而得到的树脂。使羧酸酐与羟基(其因环状醚与羧酸或羧酸酐的反应而产生)发生反应。
作为羧酸酐,可举出马来酸酐、柠康酸酐、衣康酸酐、3-乙烯基邻苯二甲酸酐、4-乙烯基邻苯二甲酸酐、3,4,5,6-四氢邻苯二甲酸酐、1,2,3,6-四氢邻苯二甲酸酐、二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5,6-二羧基双环[2.2.1]庚-2-烯酐等。相对于(a)的使用量1摩尔而言,羧酸酐的使用量优选为0.5~1摩尔。
作为树脂(D),具体而言,可举出:(甲基)丙烯酸3,4-环氧环己基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丙烯酸3,4-环氧三环[5.2.1.02,6]癸基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等树脂[K1];(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丙烯酸3,4-环氧三环[5.2.1.02,6]癸基酯/(甲基)丙烯酸/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3-甲基-3-(甲基)丙烯酰基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甲基)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等树脂[K2];(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等树脂[K3];在(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上加成(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而成的树脂、在(甲基)丙烯酸三环癸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上加成(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而成的树脂、在(甲基)丙烯酸三环癸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上加成(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而成的树脂等树脂[K4];使(甲基)丙烯酸三环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共聚物与(甲基)丙烯酸反应而成的树脂、使(甲基)丙烯酸三环癸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共聚物与(甲基)丙烯酸反应而成的树脂等树脂[K5];使(甲基)丙烯酸三环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共聚物与(甲基)丙烯酸反应而得到树脂,使该树脂进一步与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反应而成的树脂等树脂[K6]等。
其中,作为树脂(D),优选为树脂[K1]及树脂[K2],特别优选为树脂[K2]。
树脂(D)的按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3,000~100,000,更优选为5,000~50,000,进一步优选为5,000~30,000。分子量在前述的范围内时,有下述倾向:滤色器的硬度提高,残膜率高,未曝光部在显影液中的溶解性良好,图案的分辨率提高。
树脂(D)的分散度[重均分子量(Mw)/数均分子量(Mn)]优选为1.1~6,更优选为1.2~4。
树脂(D)的酸值按固态成分换算优选为50~170mg-KOH/g,更优选为60~150mg-KOH/g,进一步优选为70~135mg-KOH/g。此处,酸值是作为将1g树脂(D)中和所需的氢氧化钾的量(mg)而测定的值,例如可以通过使用氢氧化钾水溶液进行滴定而求出。
相对于聚合性化合物(B)100质量份而言,固化性组合物中的树脂(D)的固态成分量例如为200质量份以下,优选为10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50质量份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下,特别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下,可以为0质量份。
<溶剂(E)>
溶剂(E)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本领域中通常使用的溶剂。例如,可举出酯溶剂(分子内包含-COO-、且不含-O-的溶剂)、醚溶剂(分子内包含-O-、且不含-COO-的溶剂)、醚酯溶剂(分子内包含-COO-和-O-的溶剂)、酮溶剂(分子内包含-CO-、且不含-COO-的溶剂)、醇溶剂(分子内包含OH、且不含-O-、-CO-及-COO-的溶剂)、醇酮溶剂(分子内包含OH和-CO-的溶剂)、芳香族烃溶剂、酰胺溶剂、二甲基亚砜等。
作为酯溶剂,可举出乳酸甲酯、乳酸乙酯、乳酸丁酯、2-羟基异丁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乙酸异丁酯、甲酸戊酯、乙酸异戊酯、丙酸丁酯、丁酸异丙酯、丁酸乙酯、丁酸丁酯、丙酮酸甲酯、丙酮酸乙酯、丙酮酸丙酯、乙酰乙酸甲酯、乙酰乙酸乙酯、环己醇乙酸酯及γ-丁内酯等。
作为醚溶剂,可举出乙二醇单甲基醚、乙二醇单乙基醚、乙二醇单丙基醚、乙二醇单丁基醚、二乙二醇单甲基醚、二乙二醇单乙基醚、二乙二醇单丁基醚、丙二醇单甲基醚、丙二醇单乙基醚、丙二醇单丙基醚、丙二醇单丁基醚、3-甲氧基-1-丁醇、3-甲氧基-3-甲基丁醇、四氢呋喃、四氢吡喃、1,4-二氧杂环己烷、二乙二醇二甲基醚、二乙二醇二乙基醚、二乙二醇甲基乙基醚、二乙二醇二丙基醚、二乙二醇二丁基醚、苯甲醚、苯乙醚及甲基苯甲醚等。
作为醚酯溶剂,可举出甲氧基乙酸甲酯、甲氧基乙酸乙酯、甲氧基乙酸丁酯、乙氧基乙酸甲酯、乙氧基乙酸乙酯、3-甲氧基丙酸甲酯、3-甲氧基丙酸乙酯、3-乙氧基丙酸甲酯、3-乙氧基丙酸乙酯、2-甲氧基丙酸甲酯、2-甲氧基丙酸乙酯、2-甲氧基丙酸丙酯、2-乙氧基丙酸甲酯、2-乙氧基丙酸乙酯、2-甲氧基-2-甲基丙酸甲酯、2-乙氧基-2-甲基丙酸乙酯、乙酸3-甲氧基丁酯、乙酸3-甲基-3-甲氧基丁酯、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丙二醇单乙基醚乙酸酯、丙二醇单丙基醚乙酸酯、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乙二醇单乙基醚乙酸酯、二乙二醇单乙基醚乙酸酯及二乙二醇单丁基醚乙酸酯等。
作为酮溶剂,可举出4-羟基-4-甲基-2-戊酮、丙酮、甲基乙基酮、2-庚酮、3-庚酮、4-庚酮、4-甲基-2-戊酮、环戊酮、环己酮及异佛尔酮等。
作为醇溶剂,可举出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己醇、环己醇、乙二醇、丙二醇及丙三醇等。
作为醇酮溶剂,可举出双丙酮醇等从前述酮溶剂中选择的酮的二聚体。
作为芳香族烃溶剂,可举出苯、甲苯、二甲苯及均三甲苯等。
作为酰胺溶剂,可举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及N-甲基吡咯烷酮等。
上述的溶剂中,从操作性、干燥性的方面考虑,优选1atm下的沸点为120℃以上180℃以下的有机溶剂。作为溶剂,优选为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乳酸乙酯、丙二醇单甲基醚、3-乙氧基丙酸乙酯、乙二醇单甲基醚、二乙二醇单甲基醚、二乙二醇单乙基醚、4-羟基-4-甲基-2-戊酮、甲基乙基酮、乙酸丁酯、2-庚酮、双丙酮醇及N,N-二甲基甲酰胺,更优选为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丙二醇单甲基醚、乳酸乙酯甲基乙基酮及3-乙氧基丙酸乙酯。
固化性组合物包含溶剂(E)时,固化性组合物中的溶剂(E)的含有率例如为40质量%以下,优选为3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0质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15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10质量%以下,最优选为5质量%以下。本发明的固化性组合物即使不包含溶剂,流动性也高、操作性优异。
<表面活性剂(F)>
固化性组合物可以含有表面活性剂(F)。表面活性剂(F)可以作为流平剂使用,可举出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氟系表面活性剂及具有氟原子的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等。它们可以在侧链具有聚合性基团。
作为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可举出分子内具有硅氧烷键的表面活性剂等。作为分子内具有硅氧烷键的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可以为TORAY SILICONE DC3PA、TORAY SILICONE SH7PA、TORAY SILICONE DC11PA、TORAYSILICONE SH21PA、TORAY SILICONE SH28PA、TORAY SILICONE SH29PA、TORAY SILICONESH30PA、TORAY SILICONE SH8400(商品名:东丽道康宁(株)制)、KF994、KP321、KP322、KP323、KP324、KP326、KP340、KP341(信越化学工业(株)制)、TSF400、TSF401、TSF410、TSF4300、TSF4440、TSF4445、TSF4446、TSF4452及TSF4460(迈图高新材料日本合同公司制)等。
作为前述的氟系表面活性剂,可举出在分子内具有氟碳链的表面活性剂等。具体而言,可举出FLOURAD(注册商标)FC430、FLOURAD FC431(住友3M(株)制)、MEGAFAC(注册商标)F142D、MEGAFAC F171、MEGAFAC F172、MEGAFAC F173、MEGAFAC F177、MEGAFAC F183、MEGAFAC F554、MEGAFAC R30、MEGAFAC RS-718-K(DIC(株)制)、EFTOP(注册商标)EF301、EFTOP EF303、EFTOP EF351、EFTOP EF352(三菱综合材料电子化成(株)制)、SURFLON(注册商标)S381、SURFLON S382、SURFLON SC101、SURFLON SC105(旭硝子(株)制)及E5844(大金精细化学研究所(株)制)等。
作为前述的具有氟原子的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可举出在分子内具有硅氧烷键及氟碳链的表面活性剂等。具体而言,可举出MEGAFAC(注册商标)R08、MEGAFAC BL20、MEGAFACF475、MEGAFAC F477及MEGAFAC F443(DIC(株)制)等。
含有表面活性剂(F)的情况下,相对于固化性组合物的总量而言,其含有率例如可以为0.001质量%以上2质量%以下,可以为0.001质量%以上1.5质量%以下。其含有率优选为0.001质量%以上0.2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002质量%以上0.1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05质量%以上0.07质量%以下。
<其他成分>
本发明的固化性组合物可以根据需要包含填充剂、其他高分子化合物、密合促进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链转移剂等该技术领域中已知的添加剂。
<固化性组合物特性>
本发明的固化性组合物在温度23℃时的粘度例如为200mPa·s以下,优选为150mPa·s以下,更优选为120mPa·s以下,特别优选为100mPa·s以下。另外,前述粘度例如为1mPa·s以上。若粘度在前述范围内,则在利用喷墨法形成固化膜时,不易发生油墨的堵塞、飞行弯曲。前述粘度例如可通过使用E型粘度计、优化转子的转速(优选为1rpm)来测定。
就本发明的固化性组合物而言,可见光的透射率优异。具体而言,由下述成膜方法1得到的固化膜的波长400~700nm的透射率的平均值以每1.0μm膜厚计为90%以上,优选为93%以上,更优选为95%以上。另外,由下述成膜方法1得到的固化膜在波长400~700nm的范围内的全部的透射率以每1.0μm膜厚计优选为90%以上,更优选为9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5%以上。
[成膜方法1]
将固化性组合物以固化膜的平均厚度处于1.0±0.2μm的范围内的方式涂布于玻璃基板上,使用LED灯,以2000J/m2的累积光量照射波长385nm的UV。
得到的固化膜的平均厚度为1.0μm时,直接将透射率T(膜厚1.0μm时)设为每1.0μm膜厚的透射率,得到的固化膜的平均厚度为xμm(x为1.0±0.2的范围且不为1.0的值)的情况下,基于A=-log10T,将透射率T(膜厚xμm时)换算为吸光度A(膜厚xμm时),将膜厚x(μm)的倒数乘以该吸光度A(膜厚xμm时),由此求出吸光度A(膜厚1.0μm时),接着基于A=-log10T算出透射率T(膜厚1.0μm时),由此求出每1.0μm膜厚的透射率T。然后,对于每1.0μm膜厚的透射率,算出波长400~700nm内的平均值。
本发明的固化性组合物的折射率高。具体而言,使用光谱椭偏仪对由下述成膜方法2得到的固化膜进行测定而得的波长550nm的折射率例如为1.5以上,优选为1.6以上,更优选为1.7以上,例如为3.0以下,优选为2.5以下,更优选为2.0以下。
[成膜方法2]
使用旋涂机,将得到的各固化性组合物以固化膜的平均膜厚成为0.5μm的方式涂布于4英寸的Si晶片基板上。使用LED灯,以2000J/m2的累积光量照射波长385nm的UV。
<固化膜>
可以利用旋涂法、流延法、微凹版印刷式涂布法、凹版涂布法、棒涂法、辊涂法、线棒涂法、浸涂法、喷涂法、丝网印刷法、柔性版印刷法、胶版印刷法、喷墨印刷法、毛细管涂布法、喷嘴涂布法等湿式法对前述固化性组合物进行处理,由此制作固化膜。另外,也可以利用光刻法、喷墨印刷法等制作经图案化的固化膜。
固化膜的厚度通常为1nm~50μm左右,优选为1μm~50μm。
前述固化膜能够用作微透镜、密封材料等,尤其优选用作发光元件的微透镜、密封材料等。
实施例
以下,举出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根本不受下述实施例限制,当然也能够在可符合前文及后文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加以变更而实施,这些均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实施例1
[无机微粒分散液的制造]
向氧化锆分散液(氧化锆/分散剂/甲基乙基酮=55/15/30,质量比,氧化锆的体积平均粒径:10nm)中加入丙烯酸苄酯(东京化成工业(株)制)作为聚合性化合物,进行减压蒸馏,由此除去甲基乙基酮,得到氧化锆粒子的丙烯酸苄酯分散液(以下,称为无机微粒分散液)。利用气相色谱(GC)分析来确认甲基乙基酮的残留量。
[固化性组合物的制备]
以氧化锆粒子的质量成为37质量份、分散剂的质量成为9质量份、丙烯酸苄酯的质量成为31质量份、9-乙烯基咔唑(东京化成工业(株)制)的质量成为15质量份的方式调节前述无机微粒分散液的成分比例,配合8质量份的作为聚合引发剂的(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Omnirad TPO-L,IGM Resins B.V.公司制,以下称为TPO-L),溶解后,用PTFE制的膜滤器进行过滤,得到固化性组合物1。
实施例2
作为聚合性化合物,代替9-乙烯基咔唑而使用丙烯酸6-乙酯二萘并噻吩(6EDNTA,Sugai化学工业(株)制),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固化性组合物2。
实施例3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造了无机微粒分散液。
以氧化锆粒子的质量成为37质量份、分散剂的质量成为9质量份、丙烯酸苄酯的质量成为31质量份、9-乙烯基咔唑(东京化成工业(株)制)的质量成为14质量份的方式调节前述无机微粒分散液的成分比例,配合1质量份的作为表面活性剂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东京化成工业(株)制)、及8质量份的作为聚合引发剂的TPO-L,溶解后,用PTFE制的膜滤器进行过滤,得到固化性组合物3。
实施例4
作为聚合性化合物,代替9-乙烯基咔唑而使用丙烯酸6-乙酯二萘并噻吩(6EDNTA,Sugai化学工业(株)制),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操作,得到固化性组合物4。
比较例1
作为聚合性化合物,未使用丙烯酸苄酯,而使用三环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A-DCP,新中村化学工业(株)制,以下称为A-DCP)、1,10-癸二醇二丙烯酸酯(A-DOD-N,新中村化学工业(株)制,以下称为A-DOD-N)及甲基丙烯酸异丁酯(东京化成工业(株)制)的混合物来代替9-乙烯基咔唑,进一步,作为表面活性剂,使用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东京化成工业(株)制),以及作为聚合引发剂,使用5质量份的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IRGACURE(注册商标)819,BASF公司制,也称为IRG819)来代替8质量份的TPO-L,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比较固化性组合物1。
比较固化性组合物1包含37质量份的氧化锆粒子、9质量份的分散剂、24质量份的A-DCP、14质量份的A-DOD-N、10质量份的甲基丙烯酸异丁酯、5质量份的IRG819、1质量份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固化性组合物的评价]
使用E型粘度计,在转子的转速1rpm的条件下,对得到的各固化性组合物在温度23℃时的粘度进行测定。
[固化膜的制造及其评价1、2]
使用旋涂机,将得到的各固化性组合物以固化膜的平均厚度成为10μm的方式涂布于2英寸见方的玻璃基板上。接着,使用LED灯,进行波长385nm、累积光量2000J/m2的UV照射,得到固化膜。
针对得到的固化膜及固化性组合物,进行以下的各评价。各评价结果示于表1。
1.固化性(粘性)
在戴着保护手套的状态下触摸固化膜表面,将固化膜上没有留下保护手套的痕迹的情况记为○,将固化膜上留有保护手套的痕迹的情况记为×。
2.涂布性
对固化膜的2处的厚度进行测定,将2处膜厚之差在2处膜厚的平均值的5%以内的情况记为○,将大于5%的情况记为×。
[固化膜的制造及其评价3]
3.透射率
使用旋涂机,将得到的各固化性组合物以固化膜的平均厚度成为1.0μm的方式涂布于2英寸见方的玻璃基板上。接着,使用LED灯,进行波长385nm、累积光量2000J/m2的UV照射,得到固化膜。固化膜的400nm~700nm的透射率使用显微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将平均透射率作为固化膜的透射率。
[固化膜的制造及其评价4]
4.折射率
使用旋涂机,将得到的各固化性组合物以固化膜的平均膜厚成为0.5μm的方式涂布于4英寸的Si晶片基板上。接着,使用LED灯,以2000J/m2的累积光量照射波长385nm的UV。使用光谱椭偏仪,针对前述固化物以60°、70°、75°的角度照射波长400nm~1600nm的范围内的光,求出波长550nm的折射率,将其作为固化膜的折射率。
将结果示于表1。
[表1]
Figure BDA0004148947380000361
a-1:氧化锆纳米粒子
b-1:丙烯酸苄酯
b-2:9-乙烯基咔唑
b-3:6EDNTA
b-4:A-DCP
b-5:A-DOD-N
b-6:甲基丙烯酸异丁酯
c-1:TPO-L
c-2:IRGACURE819
e-1:甲基乙基酮
f-1: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Claims (5)

1.固化性组合物,其含有无机微粒(A)、聚合性化合物(B)、及聚合引发剂(C),
所述聚合性化合物(B)含有具有芳香族杂环和一个或两个选自由乙烯基、1-甲基乙烯基、烯丙基、甲代烯丙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氧基、1-甲基乙烯基氧基、烯丙氧基、甲代烯丙氧基、丙烯酰基氧基、及甲基丙烯酰基氧基组成的组中的聚合性基团的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化性组合物,其中,所述聚合性化合物(B)为式(B1b)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
Figure FDA0004148947370000011
式(B1b)中,X为氮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
X为氧原子或硫原子时,n为0;
X为氮原子时,n为1,R1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烷基、乙烯基、1-甲基乙烯基、烯丙基、甲代烯丙基、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基;
R2~R9为氢原子、乙烯基、1-甲基乙烯基、烯丙基、甲代烯丙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氧基、1-甲基乙烯基氧基、烯丙氧基、甲代烯丙氧基、丙烯酰基氧基、甲基丙烯酰基氧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或取代基,R2~R9中相邻的两个可以彼此键合而形成芳香族烃环,在该芳香族烃环上可以键合有乙烯基、1-甲基乙烯基、烯丙基、甲代烯丙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氧基、1-甲基乙烯基氧基、烯丙氧基、甲代烯丙氧基、丙烯酰基氧基、甲基丙烯酰基氧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或取代基;
在所述碳原子数1~20的烷基上可以键合有乙烯基、1-甲基乙烯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氧基、1-甲基乙烯基氧基、烯丙氧基、甲代烯丙氧基、丙烯酰基氧基、甲基丙烯酰基氧基或取代基;
所述取代基为卤原子、羟基、-NRaRb(Ra及Rb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硝基、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或碳原子数2~10的烷氧基羰基;
式(B1b)表示的化合物具有1个或2个选自由乙烯基、1-甲基乙烯基、烯丙基、甲代烯丙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氧基、1-甲基乙烯基氧基、烯丙氧基、甲代烯丙氧基、丙烯酰基氧基、及甲基丙烯酰基氧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化性组合物,其还含有不含芳香族杂环的聚合性化合物(BX2)。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性组合物,其中,固化性组合物中,所述无机微粒(A)的含有率为20质量%以上。
5.固化膜,其由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性组合物形成。
CN202180066470.6A 2020-10-14 2021-10-12 固化性组合物及固化膜 Pending CN1163237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72994 2020-10-14
JP2020172994 2020-10-14
PCT/JP2021/037769 WO2022080381A1 (ja) 2020-10-14 2021-10-12 硬化性組成物及び硬化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23713A true CN116323713A (zh) 2023-06-23

Family

ID=81208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66470.6A Pending CN116323713A (zh) 2020-10-14 2021-10-12 固化性组合物及固化膜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2080381A1 (zh)
KR (1) KR20230087527A (zh)
CN (1) CN116323713A (zh)
TW (1) TW202227518A (zh)
WO (1) WO2022080381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88693A (ja) * 2008-05-30 2009-12-10 Canon Inc 光学材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063710A (ja) * 2009-09-17 2011-03-31 Olympus Corp 材料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素子
JP5880768B1 (ja) * 2015-07-03 2016-03-09 東亞合成株式会社 無機微粒子分散体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硬化物
WO2017068989A1 (ja) * 2015-10-21 2017-04-27 Dic株式会社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組成物及び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
WO2018043593A1 (ja) * 2016-08-30 2018-03-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ホログラム記録用感光性組成物、ホ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及びホログラム
JP2020164800A (ja) * 2019-03-26 2020-10-0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硬化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27829A (ja) * 2008-03-24 2009-10-08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組成物、該組成物を含む光学フィルム及び該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17105697A (ja) 2015-11-26 2017-06-15 東洋炭素株式会社 薄型のSiCウエハの製造方法及び薄型のSiCウエハ
JP2020164742A (ja) * 2019-03-29 2020-10-08 太陽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ポリマー被覆無機フィラー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88693A (ja) * 2008-05-30 2009-12-10 Canon Inc 光学材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063710A (ja) * 2009-09-17 2011-03-31 Olympus Corp 材料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素子
JP5880768B1 (ja) * 2015-07-03 2016-03-09 東亞合成株式会社 無機微粒子分散体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硬化物
WO2017068989A1 (ja) * 2015-10-21 2017-04-27 Dic株式会社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組成物及び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
WO2018043593A1 (ja) * 2016-08-30 2018-03-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ホログラム記録用感光性組成物、ホ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及びホログラム
JP2020164800A (ja) * 2019-03-26 2020-10-0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硬化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087527A (ko) 2023-06-16
TW202227518A (zh) 2022-07-16
JPWO2022080381A1 (zh) 2022-04-21
WO2022080381A1 (ja) 2022-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2181505A (ja) 着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KR102021617B1 (ko) 착색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CN103631090A (zh)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JP2017186546A (ja) 着色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それを含む表示装置
TW201326317A (zh) 著色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TW201708376A (zh) 著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著色圖案或黑矩陣、濾色器、液晶顯示裝置或固體影像感測元件及濾色器之製造方法
TWI608299B (zh)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KR101795815B1 (ko) 착색 감광성 조성물
CN113448169A (zh) 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CN114902136A (zh) 着色固化性组合物
TWI571456B (zh) 光敏性樹脂組成物
CN115335770A (zh) 负型抗蚀剂组合物
JP2013064967A (ja) 着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JP2013160825A (ja)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TW201303489A (zh) 感光性樹脂組合物
CN116323713A (zh) 固化性组合物及固化膜
CN116323698A (zh) 固化性组合物
CN116323685A (zh) 固化性组合物
KR20210127982A (ko) 착색 경화성 수지 조성물, 컬러 필터 및 표시 장치
JP7200532B2 (ja)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び、電子装置
CN103293854A (zh)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N109212899B (zh) 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滤色器及显示装置
WO2024101219A1 (ja) 着色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表示装置、及び固体撮像素子
US20240166791A1 (en) Cured film and display device
JP2012185430A (ja) 着色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