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97550A - 旋转电机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97550A
CN116097550A CN202180051744.4A CN202180051744A CN116097550A CN 116097550 A CN116097550 A CN 116097550A CN 202180051744 A CN202180051744 A CN 202180051744A CN 116097550 A CN116097550 A CN 1160975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fan
stator
flow path
stator core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5174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滨敬文
小山泰平
村上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Infrastructure Systems and Solution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Infrastructure Systems and Solution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Infrastructure Systems and Solution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097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975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 H02K9/0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9/0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with fans or impellers driven by the machine shaft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电机。根据实施方式,旋转电机具备:转子(16),具有轴(30)及转子铁芯(32);定子(14),具有配置在转子铁芯周围的定子铁芯(24)以及定子线圈(28);外壳(18),覆盖转子以及定子;第1冷却风扇(FA),在外壳内设置在转子铁芯的轴向一端侧,具有比定子铁芯的内径大的最大直径;第2冷却风扇(FB),在外壳内设置在转子铁芯的轴向另一端侧,具有比定子铁芯的内径小的最大直径;以及通风管道(40),具有沿着定子铁芯的外周在轴向上延伸的流路以及向流路(CH)开放的排气口(44)。流路具有在第1冷却风扇侧与外壳内的空间连通的第1端(40a)以及在第2冷却风扇侧与外壳内的空间连通的第2端(40b),排气口位于相对于第1端与第2端的中间向第2端侧在轴向上偏移的位置。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通常,旋转电机具备圆筒状的定子以及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该定子内侧的圆柱形状的转子。定子具备定子铁芯以及安装于定子铁芯的定子绕组。定子以及转子的大部分被外壳或者框架覆盖。
近年来,以提高品质、减轻维护负担为目的,在车辆驱动用的旋转电机中也从开放型向全闭型进行切换。与开放型不同,全闭型将在机内产生的热经由框架等外罩进行散热,因此定子绕组(线圈)等的温度容易变高。
定子绕组的温度变高时,包覆绕组的绝缘物的劣化变快,旋转电机的寿命变短。与定子绕组相关的维护是伴随分解的检修,当维护的间隔变短时,作业变得麻烦。为了减少维护次数,需要强化旋转电机的冷却性。
在转子铁芯的两侧具有旋转圆板(风扇)的旋转电机中,旋转圆板的直径越大则风扇静压变得越大,内部气体流量、外部气体流量变得越多。另一方面,旋转电机由于将转子插入到定子的内径侧进行组装,因此需要将至少一方的旋转圆板的直径抑制为转子直径以下。在旋转圆板的直径较小的一侧,内部、外部气体流量变少,热阻变大。因此,难以在转子铁芯的两侧平衡性良好地冷却定子绕组等,最大温度上升变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55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10376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8-7472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2-19965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11-418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方面而进行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性提高的旋转电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实施方式,旋转电机具备:转子,具有围绕中心轴线旋转自如的轴以及安装于上述轴的筒状的转子铁芯;定子,具有隔开间隙地配置在上述转子铁芯周围的筒状的定子铁芯以及安装于上述定子铁芯的定子线圈;外壳,支承上述定子以及上述转子,并覆盖上述转子以及上述定子;第1冷却风扇,在上述外壳内围绕上述中心轴线旋转自如地设置在上述转子铁芯的轴向的一端侧,具有比上述定子铁芯的内径大的最大直径;第2冷却风扇,在上述外壳内围绕上述中心轴线旋转自如地设置在上述转子铁芯的轴向的另一端侧,具有比上述定子铁芯的内径小的最大直径;以及通风管道,具有:流路,具有在上述第1冷却风扇侧与上述外壳内的空间连通的第1端以及在上述第2冷却风扇侧与上述外壳内的空间连通的第2端,沿着上述定子铁芯的外周在上述轴向上延伸;以及排气口,在上述第1端与上述第2端之间向上述流路开放,上述排气口位于相对于上述第1端与第2端的中间在上述轴向上向上述第2端侧偏移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一部分的纵截面图。
图2是沿着图1的线A-A的上述旋转电机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上述旋转电机的第1风扇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一部分的纵截面图。
图5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一部分的纵截面图。
图6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一部分的纵截面图。
图7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一部分的纵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对于共通的构成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各图是用于促进实施方式及其理解的示意图,其形状、尺寸、比例等存在与实际装置不同的部位,这些能够参照以下的说明和公知技术而适当地进行设计变更。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沿着中心轴线分割成一半的部分的纵截面图,图2是沿着图1的线A-A的旋转电机的第1风扇侧的横截面图。
如图1所示,旋转电机10构成为所谓的全闭型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10具备内部被封闭的外壳18、配置在外壳18内的圆筒形状的定子(stator)14、以及旋转自如地设置在定子的内侧的转子(rotor)16。
外壳(外罩)18具备:大致圆筒状的支承框架12;将支承框架12的轴向一端封闭的环状的第1端板34a;将支承框架12的轴向另一端封闭的环状的第2端板34b;与支承框架12以及第1端板34a连结且与第1端板34a隔开间隙地对置的圆盘状的第1托架19;以及与支承框架12以及第2端板34b连结且与第2端板34b隔开间隙地对置的圆盘状的第2托架20。
在第1托架19的中心部一体地设置有内置有轴承B1的第1轴承壳体22a。在第2托架20的中心部螺栓固定有内置有轴承B2的第2轴承壳体22b。轴承B1以及轴承B2沿着旋转电机10的中心轴线C1排列配置。第1托架19具有贯通第1轴承壳体22a而形成的多个第1通气孔23a。第1通气孔23a位于轴承B1周围,与外壳18的内部空间连通。同样,第2托架20具有贯通第2轴承壳体22b而形成的多个第2通气孔23b。第2通气孔23b位于轴承B2周围,与外壳18的内部空间连通。
定子14具有环状或者圆筒状的定子铁芯24以及卷绕于定子铁芯24的定子线圈28。定子铁芯24以其外周面与支承框架12的内周面嵌合的状态支承于支承框架12,并与中心轴线C1同轴地配置。在定子铁芯24的轴向两端面固定有环状的一对铁芯按压件26。定子铁芯24通过层叠多张由磁性材料、例如硅钢板形成的环状的金属板而构成。在定子铁芯24的内周部形成有分别沿着轴向延伸的多个槽。定子线圈28以埋入于这些槽中的状态安装于定子铁芯24。定子线圈28的线圈端部28e从定子铁芯24的两端面向轴向伸出。在线圈端部28e与定子铁芯24的端面之间设置有能够供内部气体流通的间隙。
转子16具备旋转轴30、转子铁芯32、埋入于转子铁芯32的多根转子导条52、以及与转子导条52的两端连接的一对端环。旋转轴30与中心轴线C1同轴地配置在外壳18内,轴向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分别由轴承B1、B2支承为旋转自如。旋转轴30的至少一个端部穿过轴承而延伸到机外。
转子铁芯32通过层叠多张由磁性材料、例如硅钢板形成的环状的金属板而构成,并形成为大致圆筒形状。转子铁芯32安装在旋转轴30的轴向的大致中央部,并与中心轴线C1同轴地配置在定子铁芯24的内侧。转子铁芯32的外周面与定子铁芯24的内周面隔开间隙G而对置。转子铁芯32的轴向长度形成得与定子铁芯24的轴向长度大致相等,转子铁芯32遍及全长与定子铁芯24对置。
在转子铁芯32的外周部形成有分别沿着轴向延伸的多个槽(slot)50,其在圆周方向上隔开一定间隔地排列。各槽50沿着轴向贯通转子铁芯32而延伸,并在转子铁芯的两端面上开口。转子导条52插通于各槽50,并沿着转子铁芯32的轴向延伸。
旋转电机10具备对包括定子线圈28的外壳18内部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即,旋转电机10具备:第1冷却风扇FA,安装于旋转轴30,位于第1托架19与转子铁芯32之间;第2冷却风扇FB,安装于旋转轴30,位于第2托架20与转子铁芯32之间;以及多个通风管道40,用于使由第1冷却风扇FA以及第2冷却风扇FB产生的空气流沿着外壳18的外周面流动。
图3是表示第1冷却风扇的一例的立体图。
如图1以及图3所示,第1冷却风扇FA构成为离心式的风扇,通过旋转而在半径方向上产生风。第1冷却风扇FA具备喇叭形状或者扇形状的风扇主体70a。风扇主体70a固定于旋转轴30,从转子铁芯32侧朝向第1托架19且向径向的外周侧一边扩展一边延伸。第1冷却风扇FA具有:环状的内护罩70b,与风扇主体70a的铁芯侧的内表面隔开间隙地对置配置;多个内叶片80,设置在风扇主体70a与内护罩70b之间;环状的外护罩70c,与风扇主体70a的第1托架19侧的外周面隔开间隙地对置配置;以及多个外叶片81,设置在风扇主体70a与外护罩70c之间。
内叶片80设置有Ni个,在以中心轴线C1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相互隔开等间隔地配置。内叶片80相对于中心轴线C1在径向或者放射方向上延伸。外叶片81设置有No个,在以中心轴线C1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相互隔开等间隔地配置。外叶片81相对于中心轴线C1在径向或者放射方向上延伸。内叶片80的个数Ni被设定得比外叶片81的个数No多(Ni>No)。
如图1以及图2所示,风扇主体70a的第1托架19侧的伸出端部位于与第1端板34a排列的位置。即,风扇主体70a的伸出端部配置在第1端板34a的内孔内,与第1端板34a的内周面隔开微小间隙而对置。以中心轴线C1为中心的伸出端部的外径Dd1为第1冷却风扇FA的最大直径,形成得比定子铁芯24的内径Rd大(Dd1>Rd)。
相对于风扇主体70a位于铁芯侧的内叶片80的以中心轴线C1为中心的外径Dd2,设定得比相对于风扇主体70a位于外侧即第1托架19侧的外叶片81的以中心轴线C1为中心的外径Dd3大。第1冷却风扇FA的各部的直径被设定为Dd1>Dd2>Dd3>Rd的关系。
在风扇主体70a的外周面与内护罩70b的外周端部之间规定有第1冷却风扇的内排气口82a。内排气口82a朝向径向外侧开口。内排气口82a优选位于线圈端部28e的端部附近且来自第1冷却风扇FA的风难以与线圈端部28e碰撞的位置。在风扇主体70a的外周面与内护罩70b的内周端部之间规定有第1冷却风扇FA的内进气口84a。内进气口84a配置在与转子铁芯32邻接的位置。
在风扇主体70a的外周面与外护罩70c的外周端部之间规定有第1冷却风扇的外排气口82b。外排气口82b朝向径向外侧开口。在风扇主体70a的外周面与外护罩70c的内周端部之间规定有第1冷却风扇FA的外进气口84b。外进气口84b位于第1托架19的第1通气孔23a附近。
第1托架19的外周侧的区域与第1端板34a隔开间隔地对置。在第1端板34a与第1托架19之间规定有环状的第1扩散通风路(第1空间)AF1。第1扩散通风路AF1与风扇主体70a和第1托架19之间的空间SA1连通,进而,空间SA1通过多个第1通气孔23a与机外连通。第1冷却风扇FA的外护罩70c以及外叶片81位于空间SA1内,且与第1扩散通风路AF1对置。
第2冷却风扇FB具有与第1冷却风扇FA大致相同的构成,构成为离心式的风扇。如图1所示,第2冷却风扇FB具备喇叭形状或者扇形状的风扇主体72a。风扇主体72a固定于旋转轴30,从转子铁芯32侧朝向第2托架20且向径向的外周侧一边扩展一边伸出。第2冷却风扇FB一体地具有:环状的内护罩72b,与风扇主体72a的铁芯侧的内表面隔开间隙地对置配置;多个内叶片86,设置在风扇主体72a与内护罩72b之间;环状的外护罩72c,与风扇主体72a的第2托架20侧的外周面隔开间隙地对置配置;以及多个外叶片88,设置在风扇主体72a与外护罩72c之间。
内叶片86设置有Ni个,在以中心轴线C1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相互隔开等间隔地配置。内叶片86相对于中心轴线C1向径向或者放射方向延伸。外叶片88设置有No个,在以中心轴线C1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相互隔开等间隔地配置。外叶片88相对于中心轴线C1向径向或者放射方向延伸。内叶片86的个数Ni被设定得比外叶片88的个数No多(Ni>No)。
风扇主体72a的第2托架20侧的伸出端部位于与第2端板34b排列的位置。即,风扇主体72a的伸出端部配置在第2端板34b的内孔内,与第2端板34b的内周面隔开微小间隙而对置。以中心轴线C1为中心的伸出端部的外径Dd4是第2冷却风扇FB的最大直径,形成得比定子铁芯24的内径Rd大(Dd4<Rd)。
相对于风扇主体72a位于铁芯侧的内叶片86的以中心轴线C1为中心的外径Dd5,设定得比相对于风扇主体72a位于外侧即第2托架20侧的外叶片88的以中心轴线C1为中心的外径Dd6大。第1冷却风扇FA的各部的直径被设定为Rd>Dd4>Dd5>Dd6的关系。
在风扇主体72a的外周面与内护罩72b的外周端部之间规定有第2冷却风扇的内排气口85a。内排气口85a朝向径向外侧开口。内排气口85a优选位于线圈端部28e的端部附近且来自第2冷却风扇FB的风难以与线圈端部28e碰撞的位置。在风扇主体72a的外周面与内护罩72b的内周端部之间规定有第2冷却风扇FB的内进气口87a。内进气口87a配置在与转子铁芯32邻接的位置。
在风扇主体72a的外周面与外护罩72c的外周端部之间规定有第2冷却风扇FB的外排气口85b。外排气口85b朝向径向外侧开口。在风扇主体72a的外周面与外护罩72c的内周端部之间规定有第2冷却风扇FB的外进气口87b。外进气口87b位于第2托架20的第2通气孔23b附近。
第2托架20的外周侧的区域与第2端板34b隔开间隔地对置。在第2端板34b与第2托架20之间规定有环状的第2扩散通风路(第2空间)AF2。第2扩散通风路AF2与风扇主体72a和第2托架20之间的空间SA2连通,进而,空间SA2通过多个第2通气孔23b与机外连通。第2冷却风扇FB的外护罩72c以及外叶片88位于空间SA2内,且与第2扩散通风路AF2对置。
另一方面,通风管道40设置于支承框架12的外周面,沿着支承框架12的轴向从第1托架19延伸至第2托架20。通过通风管道40形成供冷却风流动的流路CH。流路CH具有与第1扩散通风路AF1连通的第1端40a以及与第2扩散通风路AF2连通的第2端40b,且遍及支承框架12以及定子14的全长而沿着轴向延伸。
通风管道40具有形成在其轴向的大致中间且与流路CH连通的排气口44。在将定子14、支承框架12以及流路CH的轴向的中心(中央)设为中心轴线CC的情况下,排气口44设置在轴向的中心HC相对于中心轴线CC沿着轴向偏移了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气口44被设置为,相对于中心轴线CC在轴向上向直径较小的第2冷却风扇FB侧偏移了偏移量D1。
由此,从流路CH的第1端40a到中心HC的长度L1比从第2端40b到中心HC的长度L2长(L1>L2)。即,直径较小的第2冷却风扇FB侧的流路CH形成得比直径较大的第1冷却风扇FA侧的流路CH短。
另外,排气口44的轴向的宽度以及偏移量D1根据在流路CH中流动的冷却空气的流量而任意地设定。
如上述那样构成的通风管道40设置有多个、例如4个。如图2所示,4个通风管道40围绕中心轴线C1在圆周方向上隔开一定间隔地设置于支承框架12的外周。另外,由通风管道40形成的流路CH的直径遍及通风管道40的全长为恒定,此外,4个通风管道40形成为相同直径。
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旋转电机10的冷却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旋转电机10运转时,第1冷却风扇FA以及第2冷却风扇FB与转子16一体地旋转。当第1冷却风扇FA旋转时,通过外叶片81产生空气流。由此,外部气体通过第1通气孔23a被吸入空间SA1。流入的外部气体从第1冷却风扇的外进气口84b通过外叶片81之间,从外排气口82b向放射方向流出。流出的外部气体通过第1扩散通风路AF1流入通风管道40的流路CH,并在沿着流路CH流动之后从排气口44排出到机外。如此,通过与外部气体接触,第1冷却风扇FA、第1端板34a、支承框架12以及定子铁芯24被外部气体冷却。
同时,当第1冷却风扇FA旋转时,通过内叶片80在机内产生空气流。空气流从第1冷却风扇FA的内进气口84a通过内叶片80之间,从内排气口82a向放射方向流出。流出的内部气体通过线圈端部28e的周围以及线圈端部28e与定子铁芯24之间的间隙,返回到第1冷却风扇FA的内进气口84a。如此,通过使内部气体在线圈端部28e周围循环,线圈端部28e被冷却。此时,循环的内部气体经由第1端板34a以及支承框架12而被外部气体冷却、温度降低,因此有助于线圈端部28e的冷却。
另一方面,当第2冷却风扇FB旋转时,通过外叶片88产生空气流。由此,外部气体通过第2通气孔23b被吸入空间SA2。流入的外部气体从第2冷却风扇FB的外进气口87b通过外叶片88之间,从外排气口85b向放射方向流出。流出的外部气体通过第2扩散通风路AF2流入通风管道40的流路CH,并在沿着流路CH流动之后从排气口44排出到机外。如此,通过与外部气体接触,第2冷却风扇FB、第2端板34b、支承框架12以及定子铁芯24被外部气体冷却。
同时,当第2冷却风扇FB旋转时,通过内叶片86在机内产生空气流。空气流从第2冷却风扇FB的内进气口87a通过内叶片86之间,从内排气口85a向放射方向流出。流出的内部气体通过线圈端部28e周围以及线圈端部28e与定子铁芯24之间的间隙,返回到第2冷却风扇FB的内进气口87a。如此,通过使内部气体在线圈端部28e周围循环,线圈端部28e被冷却。此时,循环的内部气体经由第2端板34b以及支承框架12而被外部气体冷却、温度降低,因此有助于线圈端部28e的冷却。
如以上那样,利用由第1冷却风扇FA以及第2冷却风扇FB形成的空气流,能够高效地冷却定子14以及线圈端部28e。在旋转电机10的组装方面,至少一方的冷却风扇需要成为比定子铁芯24的内径小的外径,以便能够插通定子铁芯24的内孔。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2冷却风扇FB的最大直径Dd4形成得比定子铁芯24的内径Rd小,将第1冷却风扇FA的最大直径Dd1形成得比定子铁芯24的内径Rd大。在这种旋转电机10中,通过直径较大的第1冷却风扇FA的旋转而产生的静压Px比通过直径较小的第2冷却风扇FB的旋转而产生的静压Py大。因此,关于向各通风管道40的流路CH流入的外部气体流量,第1冷却风扇FA侧比第2冷却风扇FB侧大。
此处,根据本实施方式,通风管道40的排气口44被设置成相对于中心轴线CC向第2冷却风扇FB侧偏移D1,从流路CH的第1端40a到排气口44的中心HC的长度L1比从第2端40b到中心HC的长度L2长(L1>L2)。因此,即使第2冷却风扇FB侧的静压Py小于第1冷却风扇FA侧的静压Px,也能够使第2冷却风扇FB侧的外部气体流量Qy增加到与第1冷却风扇FA侧的外部气体流量Qx相等。即,能够降低直径较小的第2冷却风扇FB侧的热阻。因而,在配置有直径不同的第1冷却风扇FA以及第2冷却风扇FB的定子铁芯24的轴向两侧的外部气体冷却区域中,能够降低冷却性能的不平衡。其结果,位于直径较小的第2冷却风扇FB侧的线圈端部28e的冷却性能相对地提高,能够有效地降低定子线圈28的温度。
根据以上所述,根据第1实施方式,能够在轴向两侧平衡性良好地冷却定子以及转子,能够得到冷却性提高了的旋转电机。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通风管道的排气口的形状、大小并不限定于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排气口并不限于1个,也可以设置多个。
接着,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进行说明。在以下所述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以及相同的构成部件标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参照符号而省略或者简化其说明,以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第2实施方式)
图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一部分的纵截面图。
如图所示,根据第2实施方式,在通风管道40的流路CH上配置有分隔板46。分隔板46大致垂直地立设于框架的18的周面,并与排气口44的轴向的中心HC对置地配置。分隔板46在流路CH的轴向的大致中央部将流路CH左右分隔。即,通过分隔板46将流路CH分隔成从第1端40a延伸到排气口44的第1流路和从第2端40b延伸到排气口44的第2流路。
通过设置分隔板46,从通风管道40的第1端40a朝向排气口44在流路CH中流动的冷却空气与分隔板46碰撞而从排气口44排出。从第2端40b朝向排气口44在流路CH中流动的冷却空气与分隔板46碰撞而从排气口44排出。即,从通风管道40的两端分别朝向排气口44流动的空气流彼此在流路CH内不碰撞而从排气口44排出到机外。
当空气流彼此碰撞时,成为不稳定的流动状态,有时两侧流路CH的流量会变动,但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配置分隔板46,空气流彼此在流路CH内不碰撞而从排气口44排出到机外。因此,能够确保在通风管道的流路CH中流动的规定的外部气体流量。由此,在配置有直径不同的第1冷却风扇FA以及第2冷却风扇FB的定子铁芯24的轴向两侧的外部气体冷却区域中,能够降低冷却性能的不平衡。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通风管道40的排气口44可以设置成其中心HC与定子14的轴向的中心轴线CC一致,或者也可以设置成中心HC位于从中心轴线CC向轴向偏移的位置。
(第3实施方式)
图5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一部分的纵截面图。
如图所示,根据第3实施方式,在直径较小的第2冷却风扇FB侧,在支承框架12的内周面设置有多个翅片90a、90b、90c。翅片90a、90b、90c例如是圆环翅片,与中心轴线C1同轴地配置,从支承框架12的内周面朝向中心轴线C1突出。翅片90a、90b、90c在轴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且与第2冷却风扇的内叶片86以及内护罩72b隔开间隔地对置。
在旋转电机10的组装时,由于从支承框架12的一端侧将定子铁芯24向支承框架12压入,因此在框架的内周面上,仅能够在定子铁芯24的某一侧配置圆环翅片、直线翅片等翅片。另一方面,直径较小的第2冷却风扇FB的内部气体搅拌流量Qiy小于直径较大的第1冷却风扇FA的内部气体搅拌流量Qix。但是,通过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第2冷却风扇FB侧在支承框架12上设置翅片90a、90b、90c,由此能够降低设置有第2冷却风扇FB的机内区域的内部气体热阻。能够进一步降低配置直径不同的旋转圆板的铁芯两侧的内部气体区域的冷却性能不平衡。
由此,在配置有直径不同的第1冷却风扇FA以及第2冷却风扇FB的定子铁芯24的轴向两侧的机内(内部气体)冷却区域中,能够降低冷却性能的不平衡。
上述第3实施方式能够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的任一个组合。
(第4实施方式)
图6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一部分的纵截面图。
如图所示,根据第4实施方式,至少直径较小的第2冷却风扇FB的内护罩72b一体地具有从进气侧的端部向径向外侧伸出的圆环状的凸缘部72d。凸缘部72d与中心轴线C1同轴地设置,凸缘部72d的外径形成为与定子铁芯24的内径Rd大致相等的直径。
通过追加这样的凸缘部72d,能够减少从第2冷却风扇的内排气口85a流出并在内护罩72b附近短路而向内进气口87a流入的短路空气流。能够充分确保通过线圈端部28e的内部气体循环空气流量,防止热阻增加。由此,在配置有直径不同的第1冷却风扇FA以及第2冷却风扇FB的定子铁芯24的轴向两侧的机内(内部气体)冷却区域中,能够降低冷却性能的不平衡。
另外,也可以是对第1冷却风扇FA的内护罩也追加了凸缘部的构成。
(第5实施方式)
图7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一部分的纵截面图。
如图所示,根据第5实施方式,直径较小的第2冷却风扇FB的内护罩72b,除了凸缘部72d以外,还一体地具有从凸缘部72d的外周缘部朝向转子铁芯32沿着轴向伸出的圆筒状的延长部72e。延长部72e与中心轴线C1同轴地设置,延长部72e的外径形成为与定子铁芯24的内径Rd大致相等的直径。
通过设置延长部72e,能够进一步减少短路空气流,能够充分确保通过线圈端部28e的内部气体循环空气流量而减小热阻。由此,在配置有直径不同的第1冷却风扇FA以及第2冷却风扇FB的定子铁芯24的轴向两侧的机内(内部气体)冷却区域中,能够进一步降低冷却性能的不平衡。
上述第5实施方式能够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第3实施方式的任一个组合。
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示的,并不意图对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加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及主旨中,并且包含于专利请求范围所记载的发明和与其等同的范围中。

Claims (7)

1.一种旋转电机,具备:
转子,具有围绕中心轴线旋转自如的轴以及安装于上述轴的筒状的转子铁芯;
定子,具有在上述转子铁芯的周围隔开间隙地配置的筒状的定子铁芯以及安装于上述定子铁芯的定子线圈;
外壳,支承上述定子以及上述转子,并覆盖上述转子以及上述定子;
第1冷却风扇,在上述外壳内围绕上述中心轴线旋转自如地设置在上述转子铁芯的轴向的一端侧,具有比上述定子铁芯的内径大的最大直径;
第2冷却风扇,在上述外壳内围绕上述中心轴线旋转自如地设置在上述转子铁芯的轴向的另一端侧,具有比上述定子铁芯的内径小的最大直径;以及
通风管道,具有:流路,具有在上述第1冷却风扇侧与上述外壳内的空间连通的第1端以及在上述第2冷却风扇侧与上述外壳内的空间连通的第2端,沿着上述定子铁芯的外周在上述轴向上延伸;以及排气口,在上述第1端与上述第2端之间向上述流路开放,
上述排气口位于相对于上述第1端与第2端的中间向上述第2端侧在上述轴向上偏移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具有与上述排气口对置地设置于上述流路的分隔板,上述流路被上述分隔板分隔成从上述第1端延伸到上述排气口的第1流路和从上述第2端延伸到上述排气口的第2流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具备多个翅片,该翅片设置在上述外壳的内表面侧,与上述第2冷却风扇隔开间隔地对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上述定子线圈具有从上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一端以及轴向另一端分别伸出的线圈端部,
上述第1冷却风扇具有:风扇主体,安装于上述轴;多个内叶片,设置于上述风扇主体,在上述定子铁芯及上述转子铁芯与上述外壳之间的空间中产生在上述线圈端部周围循环的空气流;以及环状的内护罩,固定于上述内叶片的伸出端,
上述第2冷却风扇具有:风扇主体,安装于上述轴;多个内叶片,设置于上述风扇主体,在上述定子铁芯与上述外壳之间的空间中产生在上述线圈端部周围循环的空气流;以及环状的内护罩,固定于上述内叶片的伸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上述第2冷却风扇的上述内护罩具有从上述转子铁芯侧的端部向径向外侧伸出的环状的凸缘部,上述凸缘部具有与上述定子铁芯的内径大致相等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上述第2冷却风扇的上述内护罩还具备从上述凸缘部的外周缘沿着上述轴向延伸到上述转子铁芯附近的环状的延长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上述外壳具备:筒状的支承框架,支承上述定子铁芯;第1端板,与上述支承框架的轴向一端对置;第2端板,与上述支承框架的轴向另一端对置;第1托架,与上述第1端板隔开间隙地对置配置;以及第2托架,与上述第2端板隔开间隙地对置配置,
上述流路的上述第1端与上述第1端板和上述第1托架之间的第1空间连通,上述流路的上述第2端与上述第2端板和上述第2托架之间的第2空间连通,
上述第1冷却风扇具备:风扇主体,在上述第1托架与上述转子铁芯之间设置于上述轴;以及多个外叶片,设置于上述风扇主体,形成通过上述第1空间从上述第1端流入上述流路的空气流,
上述第2冷却风扇具备:风扇主体,在上述第2托架与上述转子铁芯之间设置于上述轴;以及多个外叶片,设置于上述风扇主体,形成通过上述第2空间从上述第2端流入上述流路的空气流。
CN202180051744.4A 2020-08-26 2021-05-18 旋转电机 Pending CN11609755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42711A JP2022038289A (ja) 2020-08-26 2020-08-26 回転電機
JP2020-142711 2020-08-26
PCT/JP2021/018776 WO2022044450A1 (ja) 2020-08-26 2021-05-18 回転電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97550A true CN116097550A (zh) 2023-05-09

Family

ID=80353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51744.4A Pending CN116097550A (zh) 2020-08-26 2021-05-18 旋转电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038289A (zh)
KR (1) KR20230038794A (zh)
CN (1) CN116097550A (zh)
TW (1) TW202220344A (zh)
WO (1) WO20220444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59700B (zh) * 2024-01-12 2024-03-22 成都精密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防尘电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80692B2 (ja) 1997-07-15 2007-02-14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電動機の回転子
FR2800931B1 (fr) * 1999-11-09 2004-01-23 Alstom Dispositif de ventilation et moteur electrique de traction ferroviaire equipe d'un tel dispositif
JP2002019965A (ja) 2000-07-03 2002-01-23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浮体式コンテナターミナル
JP2002359949A (ja) * 2001-05-31 2002-12-13 Toshiba Transport Eng Inc 鉄道車両用駆動電動機
JP4772298B2 (ja) 2004-07-07 2011-09-14 株式会社東芝 車両駆動用全閉型電動機
JP2013046554A (ja) * 2011-08-26 2013-03-04 Toshiba Corp 回転電機
JP6009913B2 (ja) 2012-11-20 2016-10-19 株式会社東芝 電動機
JP6473121B2 (ja) 2016-10-28 2019-02-20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全閉型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38289A (ja) 2022-03-10
WO2022044450A1 (ja) 2022-03-03
TW202220344A (zh) 2022-05-16
KR20230038794A (ko) 202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175468A1 (en) Electric rotating machine
KR20180088905A (ko) 모터 회전자 홀더 및 모터
US20070196208A1 (en) Fan Assembly
JP2000324757A (ja) アウターロータ形モータ
JP6638427B2 (ja) アウターロータ型回転電機
RU2291545C2 (ru) Вентиляция ротора динамо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машины
CN111725928B (zh) 旋转电机及转子轴
CN116097550A (zh) 旋转电机
CN116231932A (zh) 一种全封闭自通风式电机冷却结构
WO2008059687A1 (fr) Moteur rotatif
CN111628589B (zh) 旋转电机
JPH0823661A (ja) 全閉外扇形電動機の冷却構造
JPH07241059A (ja) 回転電機
KR100858290B1 (ko) 공랭식 전동장치
JP7329721B1 (ja) 回転電機
CN115842423A (zh) 旋转电机
JP2011223817A (ja) 回転電機
JP5839270B2 (ja) 回転電機
JP7263107B2 (ja)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
JP7210373B2 (ja) 回転電機
WO2023181876A1 (ja) 送風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WO2023136117A1 (ja) 回転電機
JP2023043483A (ja) 回転電機
JP2008178185A (ja) 電動機
JP2023044217A (ja) 全閉型回転電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