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97017A - 卡钳本体及具有该本体的制动器卡钳 - Google Patents

卡钳本体及具有该本体的制动器卡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97017A
CN116097017A CN202180048494.9A CN202180048494A CN116097017A CN 116097017 A CN116097017 A CN 116097017A CN 202180048494 A CN202180048494 A CN 202180048494A CN 116097017 A CN116097017 A CN 1160970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dge
pair
central
caliper body
rib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484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德烈亚·泰鲁齐
詹佛朗哥·戴尔阿夸
乔凡尼·法托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mbao Public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mbao Public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mbao Public Ltd filed Critical Lembao Public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097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970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16D55/0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 F16D55/2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 F16D55/228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with a separate actuating member for each si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05Components of axially engaging brak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6D65/0068Brake calip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16D2055/0004Parts or details of disc brakes
    • F16D2055/0016Brake calipers

Abstract

一种用于盘式制动器(3)的制动器卡钳(2)的卡钳本体(1),其适于布置成骑跨着盘式制动器(4)的外周缘;所述卡钳本体(1)包括:·‑第一长形车辆侧元件(5);·‑第二长形车轮侧元件(7);·‑将所述第一长形车辆侧元件(5)连接至所述第二长形车轮侧元件(7)的至少一个中央卡钳桥接件(10、11);·‑所述至少一个中央卡钳桥接件(10、11)包括第一桥接件端部部分(14)、中央桥接件部分(13)和第二端部桥接件部分(15);其中·‑所述中央卡钳桥接件(13)在所述第一长形车辆侧元件(5)与所述第二长形车轮侧元件(7)之间延伸;·‑所述中央桥接件部分(13)主要沿所述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桥接件端部部分(14)将所述中央桥接件部分(13)连接至所述长形车辆侧元件(5);·‑所述第二桥接件端部部分(15)将所述中央桥接件部分(13)连接至所述长形车轮侧元件(7);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中央卡钳桥接件(10、11)包括以彼此并排的方式延伸的至少一对桥接件肋(16、17),在其间形成有沟槽(18);·‑成对的所述桥接件肋(16、17)以无缝的方式沿着所述第一桥接件端部部分(14)延伸以形成成对的第一端部肋部分(19)、沿着所述中央桥接件部分(13)延伸以形成成对的中央肋部分(20)、沿着所述第二桥接件端部部分(15)延伸以形成成对的第二端部肋部分(21);·‑成对的所述第一端部肋(19)从所述中央桥接件部分(13)以远离彼此的方式延伸至所述长形车辆侧元件(5);·‑对从所述中央桥接件部分(13)穿过而延伸至所述长形车辆侧元件(5)的成对的所述第一端部肋(19)以远离所述轴向方向倾斜的方式延伸并接近且连接至所述长形车辆侧元件(5),从而形成成对的第一端部肘状部(22),成对的所述第一端部肋(19)在成对的所述第一端部肘状部(22)处连接至所述中央桥接件部分(13);·‑成对的所述第二端部肋(21)以远离彼此的方式从所述中央桥接件部分(13)穿过而延伸至所述长形车轮侧元件(7);·‑从所述中央桥接件部分(13)延伸至所述长形车辆侧元件(7)的成对的所述第二端部肋(21)以远离所述轴向方向倾斜的方式延伸并接近且连接至所述长形车轮侧面元件(7),从而形成成对的第二端部肘状部(23),成对的所述第二端部肋(21)在成对的所述第二端部肘状部(23)处连接至所述中央桥接件部分(13)。

Description

卡钳本体及具有该本体的制动器卡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盘式制动器的卡钳本体、例如用于机动车辆的卡钳本体,并且涉及一种包括这种本体的盘式制动器卡钳。
根据实施方式,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的卡钳本体,即具有作用在相反的制动器垫上的相反的推力装置,该制动器垫作用在盘式制动器盘的相反的制动表面上。
在下文中,盘式制动器组件将参考盘的旋转轴线进行描述,该旋转轴线由附图标记A-A表示,该旋转轴线限定出轴向方向X-X。轴向方向是指平行于制动器盘的旋转轴线A-A的任何方向X-X。此外,径向方向R-R是指与旋转轴线A-A正交并与旋转轴线A-A相交的所有方向。此外,周向方向C-C是指与轴向方向A-A和径向方向R-R正交的圆周。
另外,切向方向T-T是指与轴向方向X-X和径向方向R-R正交并且与通过该点的周向方向C-C相切的方向。
背景技术
在盘式制动器中,制动器卡钳布置成骑跨着制动器盘的外周边缘。制动器卡钳通常包括具有两个长形元件的本体,这两个长形元件布置成面向盘的相反的制动表面。离合垫设置在卡钳的每个长形元件与制动器盘的制动表面之间。卡钳本体的长形元件中的至少一者具有适于容纳液压活塞的气缸,该液压活塞能够对垫施加推力作用,从而将垫抵靠在盘的制动表面上以对车辆施加制动作用。
制动器卡钳通常被限制在保持固定于车辆的支撑结构上,比方说例如车辆悬架的短轴。
在典型的布置中,两个长形元件中的一个长形元件具有卡钳本体的附接至支撑结构的两个或更多个附接部分,比方说例如通过提供适配于接纳用于对卡钳进行固定的螺钉的轴向布置的狭槽或孔眼、或者例如径向布置的孔,其端部容纳在设置在卡钳支撑件上的带螺纹的孔中。
在典型的卡钳本体构造中,面向盘的制动表面设置的长形元件通过骑跨着盘设置的桥状元件连接在一起。
这种类型的卡钳本体在EP-A-2022999中有所描述。EP-A-2022999的图1示出了固定卡钳类型的卡钳本体。该卡钳本体为包括两个长形元件的整体式,该长形元件的端部通过桥接件而相互连接。加强杆在长形元件之间以及在两个桥接件之间延伸,从而形成十字形结构。
卡钳包括安装至本体的多个不同的部件,例如活塞、密封件、排放装置和制动液进料管。
通常,卡钳本体由金属、例如铝或铝合金或铸铁制成。卡钳的本体可以通过铸造获得,也可以通过机械切削加工获得,还可以通过锻造获得。
卡钳本体可以被制成一件式或单件式或整体式,但也可以被制成两个半卡钳的形式,半卡钳通常沿着一平面彼此连接,该平面通常与盘的中间平面重合,卡钳骑跨在该中间平面上。
在机动车辆的情况下,为了使车辆停止或减速,驾驶员向制动踏板施加力。这种作用在制动踏板上的力通过制动主气缸施加制动液压,该制动液压通过管道被施加至位于卡钳本体内的液压回路中存在的制动液,以到达气缸,在该气缸处,压力被施加至活塞的底部表面,从而迫使活塞抵靠垫关闭,而垫又紧靠着盘的制动表面。
制动液的压力作用也作用于气缸的底部壁,从而在卡钳本体中引起反作用,使其变形而远离盘表面。卡钳本体的这种变形导致活塞冲程增加,从而导致制动踏板冲程增加。
卡钳本体也会根据活塞作用所施加的扭矩而变形,活塞通过将垫抵靠在盘的制动表面上,而在相对于盖本体的固定点形成扭矩臂的方向上施加变形力矩至其支撑件。这些扭矩还使卡钳本体在相对于盘的切向和径向方向以及轴向方向上变形。
因此,卡钳本体必须具有足够的结构刚度,以保证这种由制动作用引起的卡钳本体的变形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除了避免了损坏制动系统外,也不会产生屈服制动系统的感觉,从而导致制动系统的杠杆或踏板的额外行程,并产生跑车驾驶员称之为“海绵状”的系统感觉。这种需要促使卡钳本体具有高刚性结构,从而增大了卡钳本体的尺寸和重量。
另一方面,由于卡钳本体被限制在车辆悬架上并布置成骑跨着盘,因此为了提高车辆性能旨在使非簧载重量中的一者尽可能减少。
显然,当车辆是赛车类型并且用户希望制动系统高度响应指令同时高度轻便以便不损害赛车性能时,应着重考虑这些讨论内容。
因此需要一种盘式制动器卡钳本体,该卡钳本体具有改进的结构特征,卡钳本体的重量相同、或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卡钳本体的重量低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
已知专门设计成用于增加结构刚度特征的卡钳本体的解决方案。例如前述专利申请EP-A-2022999、专利申请EP-A-1534974、美国专利US-6708802、欧洲专利申请EP-A-1911989、国际专利申请WO2005/07836641、日本专利申请JP-A-09257063和美国专利US3183999以及DE102008029582都提出了配备有加强元件的制动器卡钳本体的解决方案,例如该加强元件围绕卡钳本体放置。在这些已知的解决方案中的一些解决方案中,卡钳本体根据穿过盘轴线或穿过盘中线的平面向称。在其他解决方案中,卡钳本体具有大的、分布式的窗,该窗也可以是贯通窗,该贯通窗形成纵向布置到卡钳本体的长形加强元件。
尽管这些已知的解决方案从许多角度来看都是令人满意的,但它们仍然无法获得使卡钳本体的结构刚度最大化的结构,从而在减轻重量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地使尺寸最小化以便于对卡钳本体甚至在安装有大直径制动器盘的轮辋和车轮内进行组装。
此外,强烈需要在卡钳本体中形成大开口,以允许由于制动器垫施加于制动表面的摩擦而在制动表面附近产生的热空气进行交换。显然,这种需要也与具有刚性且在制动动作时不易变形的卡钳的需要不一致。
发明内容
这些和其他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卡钳本体以及根据权利要求23的制动器卡钳来实现。
一些有利的实施方式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对该解决方案的分析表明,建议的解决方案还可以使卡钳在使用中的变形优化。特别地,凭借所建议的解决方案,可以具有强大的制动作用,即使在最大制动器盘直径有限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同时具有轻质的卡钳本体和由制动作用产生的变形或扭曲有限的刚性卡钳本体,以及更容易调整制动作用和更高的制动作用准确性。
凭借所建议的解决方案,可以获得具有更大刚度的更轻的卡钳,但同时获得允许制动系统更容易冷却的大通风窗。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以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给出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卡钳本体的车轮侧轴测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卡钳本体的车辆侧轴测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卡钳本体的前车轮侧轴测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卡钳本体的后视图或车辆侧视图;
-图5和图6是图1中的卡钳的侧视图;
-图7示出了图1中的卡钳本体的俯视图或径向外部视图;
-图8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制动器卡钳的车轮侧轴测图;
-图9示出了图8中的卡钳本体的车辆侧轴测图;
-图10至图14示出了图8中的卡钳本体的正交视图(前、后、右、左、上);
-图15示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包括根据图8的卡钳本体的卡钳。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一般的实施方式,用于盘式制动器3的制动器卡钳2的卡钳本体1适于布置成骑跨着盘式制动器4的外周边缘。所述盘式制动器4适于绕旋转轴线A-A旋转,该旋转轴线A-A限定出:轴向方向X-X;径向方向R-R,该径向方向R-R大致正交于所述轴向方式X-X;以及周向方向C-C,该周向方向C-C正交于所述轴向方向X-X和所述径向方向R-R两者;切向方向T-T,该切向方向T-T穿过所述径向方向R-R、周向方向C-C和轴向方向X-X之间的交点,从而限定出与所述周向方向C-C相切的切线,该切线布置成正交于所述轴向方向X-X和所述径向方向R-R两者。
所述卡钳本体1包括第一长形车辆侧元件5,该第一长形车辆侧元件5适于面向制动器盘4的第一制动表面6。
所述卡钳本体1包括第二长形车轮侧元件7,该第二长形车轮侧元件7适于面向制动器盘4的与所述第一制动表面6相反的第二制动表面8。
所述卡钳本体1包括至少一个中央卡钳桥接件10、11,中央卡钳桥接件将所述第一长形车辆侧元件5连接至所述第二长形车轮侧元件7。所述至少一个卡钳桥接件10、11布置成骑跨着所述制动器盘4。
所述至少一个中央卡钳桥接件10、11包括第一桥接件端部部分14、中央桥接件部分13和第二桥接件端部部分15。
所述中央卡钳桥接件13在所述长形车辆侧元件5与所述长形车轮侧元件7之间延伸。
所述中央桥接件部分13主要沿轴向方向X-X延伸。
所述第一桥接件端部部分14将所述中央桥接件部分13连接至所述长形车辆侧元件5。
所述第二桥接件端部部分15将所述中央桥接件部分13连接至所述长形车轮侧元件7。
有利地,所述至少一个中央卡钳桥接件10、11包括至少一对桥接件肋16、17,成对的桥接件肋彼此并排地延伸并且在成对的桥接件肋之间形成有沟槽18。
成对的所述桥接件肋16、17以无缝的方式沿着所述第一桥接件端部部分14延伸以形成成对的第一端部肋部分19、沿着所述中央桥接件部分13延伸以形成成对的中央肋部分20、沿着所述第二桥接件端部部分15延伸以形成成对的第二端部肋部分21。
成对的所述第一端部肋19从所述中央桥接件部分13以远离彼此的方式延伸至所述长形车辆侧元件5。
从所述中央桥接件部分13穿过而延伸至所述长形车辆侧元件5的成对的所述第一端部肋19以远离所述轴向方向X-X倾斜的方式延伸并接近并连接至所述长形车辆侧元件5,以形成成对的第一端部肘状部22,成对的所述第一端部肋19在成对的第一端部肘状部22处连接至所述中央桥接件部分13。
成对的所述第二端部肋21以远离彼此的方式从所述中央桥接件部分13延伸至所述长形车轮侧元件7。
从所述中央桥接件部分13穿过而延伸至所述长形车辆侧元件7的成对的所述第二端部肋21以远离所述轴向方向X-X倾斜的方式延伸并接近且连接至所述长形车轮侧元件7,以形成成对的第二端部肘状部23,成对的所述第二端部肋21在成对的第二端部肘状部23处连接至所述中央桥接件部分13。
根据实施方式,彼此并排延伸的所述至少一对桥接件肋16、17形成有在所述至少一对桥接件肋16、17之间以无缝的方式延伸的沟槽18。
根据实施方式,成对的所述中央肋20是主要沿轴向方向X-X延伸且彼此保持平行的中央肋。
根据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中央卡钳桥接件10、11是一体制成的中央卡钳桥接件。
根据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中央卡钳桥接件10、11还包括至少一个加强元件24、25、26,所述加强元件将所述至少一对桥接件肋16、17中的所述桥接件肋16、17连接起来。
根据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加强元件24、25、26是中央加强元件24、第一肘状加强元件25和第二肘状加强元件26。
根据实施方式,所述桥接件肋16、17和所述加强元件24、25、26限定出桥接件贯通窗27、28、29、30。
根据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加强元件24、25、26局部地形成所述沟槽18的底部壁。
根据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加强元件24是中央加强元件24并且连接成对的所述中央肋20。
根据实施方式,所述中央加强元件24在切向方向T-T或周向方向C-C上延伸。
根据实施方式,中央加强元件24以相对于所述切向方向T-T和轴向方向X-X倾斜的方式延伸。
根据实施方式,所述卡钳本体1还包括至少一个周向肋31、32。
根据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周向肋31、32是车辆侧周向肋31和车轮侧周向肋32。
根据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周向肋31、32将成对的所述桥接件肋16、17的所述第一端部肘状部22或成对的第二端部肘状部23连接起来。
根据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周向肋31、32延伸远离成对的所述桥接件肋16、17。
根据实施方式,所述卡钳本体1包括适于容纳制动器垫34、35的中央开口或制动器垫容纳袋33。
根据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周向肋31、32限定出所述中央开口33。
根据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周向肋31、32包括至少一个周向肋贯通窗36。
根据实施方式,成对的所述第一端部肋19和成对的第二端部肋21在成对的所述第一端部肋19和成对的第二端部肋21的限定出至少一个推力或气缸装置座37的部分中连接至长形的车辆侧元件5和车轮侧元件7。
根据实施方式,在成对的所述第一端部肋19和成对的第二端部肋21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径向贯通窗38。
根据一实施方式,所述桥接件肋16、17中的至少一个桥接件肋具有至少一个降低的肋部分39,降低的肋部分39形成至少一个凹部,从而减小了所述桥接件肋16、17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桥接件肋的本体的厚度。
根据实施方式,降低的肋部分39是完全由肋边缘40包围的降低区域。
根据实施方式,所述卡钳本体1包括端部桥接件9、12。
根据实施方式,所述端部桥接件9、12中的至少一个端部桥接件包括至少一个降低的桥接件部分41,降低的桥接件部分41形成至少一个凹部,从而减小了所述端部桥接件9、12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端部桥接件的本体的厚度。
根据实施方式,降低的桥接件部分41是完全被桥接件边缘42包围的降低区域。
根据实施方式,所述卡钳本体1是整体式卡钳本体。
根据实施方式,所述卡钳本体1为一体成型的卡钳本体。
根据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长形车辆侧元件5、所述第二长形车轮侧元件7和所述至少一个卡钳桥接件9、10、11、12是一体制成的。
根据实施方式,所述长形车辆侧元件5和车轮侧元件7中的每一者包括至少一个部分,该部分限定出至少一个推力或气缸装置座37以接纳至少一个推力装置43,该推力装置43适于使至少一个制动器垫34、35偏置抵靠在所述制动表面6、8上以对车辆施加制动作用。
根据实施方式,限定出至少一个推力或气缸装置座37的至少一个部分具有在所述长形元件5和/或7和气缸肋44的上方和下方突出的筒形成形部。
根据实施方式,所述气缸肋44为弧形肋。
根据实施方式,所述气缸肋44为相互平行布置的多个肋。
根据实施方式,所述卡钳本体1包括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推力或气缸装置座37的底部的遮挡件45。
根据实施方式,所述遮挡件45包括沿径向方向R-R突出的三个遮挡件突出部46。
根据实施方式,所述遮挡件45远离所述推力或气缸装置座37渐缩。
根据实施方式,所述卡钳本体1包括两个端部桥接件9、12和具有成对的桥接件肋16、17的中央桥接件10。
根据实施方式,所述卡钳本体1包括两个端部桥接件9、12和两个中央桥接件10、11,每个中央桥接件具有成对的桥接件肋16、17。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动器卡钳2,该制动卡钳包括如前述实施方式中的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卡钳本体1。
根据实施方式,所述制动器卡钳2包括连接至所述长形元件5、7并布置在至少一个中央桥接件10或11与端部桥接件9、12之间的流体连接管线47。
为了满足可能的需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许多改变和适应性修改,或者可以用其他功能相同的元件替换,而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
附图标记列表
1 卡钳本体
2 制动器卡钳
3 盘式制动器
4 制动器盘
5 长形车辆侧元件
6 车辆侧制动器盘的制动表面
7 长形车轮侧元件
8 车轮侧制动器盘的制动表面
9 端部卡钳桥接件或端部桥接件
10 中央桥接件
11 中央桥接件
12 端部桥接件
13 中央桥接件部分
14 第一桥接件端部部分
15 第二桥接件端部部分
16 桥接件肋或肋
17 桥接件肋或肋
18 置于桥接件肋之间的沟槽
19 成对的第一端部肋部分或成对的第一端部肋
20 成对的中央肋部部分或成对的中央肋
21 成对的第二端部肋部分或成对的第二端部肋
22 成对的第一端部肘状部
23 成对的第二端部肘状部
24 中央加强元件
25 肘状加强元件
26 肘状加强元件
27 桥接贯通窗
28 桥接贯通窗
29 桥接贯通窗
30 桥接贯通窗
31 车辆侧周向肋
32 车轮侧周向肋
33 中央开口或制动器垫容纳袋
34 制动器垫
35 制动器垫
36 周向肋贯通窗
37 限定出用于推力或气缸装置的至少一个座的部分
38 径向贯通窗
39 降低的肋部分
40 肋边缘
41 降低的桥接件部分
42 桥接件边缘
43 推力装置
44 气缸肋
45 遮挡件
46 遮挡件突出部
47 流体连接管线
A-A 制动器盘的旋转轴线
X-X 平行于旋转轴线的轴向方向
R-R 正交于旋转轴线的径向方向
C-C 正交于轴向方向和径向方向的周向方向
T-T 正交于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的切向方向。

Claims (24)

1.一种用于盘式制动器(3)的制动器卡钳(2)的卡钳本体(1),所述卡钳本体(1)适于布置成骑跨着制动器盘(4)的外周边缘,所述制动器盘(4)适于围绕旋转轴线(A-A)进行旋转,所述旋转轴线(A-A)限定出:轴向方向(X-X);径向方向(R-R),所述径向方向(R-R)大致正交于所述轴向方向(X-X);以及周向方向(C-C),所述周向方向(C-C)正交于所述轴向方向(X-X)和所述径向方向(R-R)两者;切向方向(T-T),所述切向方向(T-T)穿过所述径向方向(R-R)、周向方向(C-C)和轴向方向(X-X)之间的交点,从而限定出与所述周向方向(C-C)相切的切线,所述切线布置成正交于所述轴向方向(X-X)和所述径向方向(R-R);
所述卡钳本体(1)包括:
-第一长形车辆侧元件(5),所述第一长形车辆侧元件(5)适于面向所述制动器盘(4)的第一制动表面(6);
-第二长形车轮侧元件(7),所述第二长形车轮侧元件(7)适于面向所述制动器盘(4)的与所述第一制动表面(6)相反的第二制动表面(8);
-至少一个中央卡钳桥接件(10、11),所述中央卡钳桥接件将所述第一长形车辆侧元件(5)连接至所述第二长形车轮侧元件(7);
所述至少一个卡钳桥接件(10、11)布置成骑跨着所述制动器盘(4);
-所述至少一个中央卡钳桥接件(10、11)包括第一桥接件端部部分(14)、中央桥接件部分(13)和第二桥接件端部部分(15);其中
-所述中央卡钳桥接件(13)在所述第一长形车辆侧元件(5)与所述第二长形车轮侧元件(7)之间延伸;
-所述中央桥接件部分(13)主要沿所述轴向方向(X-X)延伸;
-所述第一桥接件端部部分(14)将所述中央桥接件部分(13)连接至所述长形车辆侧元件(5);
-所述第二桥接件端部部分(15)将所述中央桥接件部分(13)连接至所述长形车轮侧元件(7);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中央卡钳桥接件(10、11)包括以彼此并排的方式延伸的至少一对桥接件肋(16、17),在一对所述桥接件肋之间形成有沟槽(18);
-成对的所述桥接件肋(16、17)以无缝的方式沿着所述第一桥接件端部部分(14)延伸以形成成对的第一端部肋部分(19)、沿着所述中央桥接件部分(13)延伸以形成成对的中央肋部分(20)、沿着所述第二桥接件端部部分(15)延伸以形成成对的第二端部肋部分(21);
-成对的所述第一端部肋(19)从所述中央桥接件部分(13)以远离彼此的方式延伸至所述长形车辆侧元件(5);
-从所述中央桥接件部分(13)穿过而延伸至所述长形车辆侧元件(5)的成对的所述第一端部肋(19)以远离所述轴向方向(X-X)倾斜的方式延伸并接近且连接至所述长形车辆侧元件(5),以形成成对的第一端部肘状部(22),成对的所述第一端部肋(19)在成对的所述第一端部肘状部(22)处连接至所述中央桥接件部分(13);
-成对的所述第二端部肋(21)以远离彼此的方式从所述中央桥接件部分(13)穿过而延伸至所述长形车轮侧元件(7);
-从所述中央桥接件部分(13)穿过而延伸至所述长形车辆侧元件(7)的成对的所述第二端部肋(21)以远离所述轴向方向(X_X)倾斜的方式延伸并接近且连接至所述长形车轮侧面元件(7),以形成成对的第二端部肘状部(23),成对的所述第二端部肋(21)在成对的所述第二端部肘状部(23)处连接至所述中央桥接件部分(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钳本体(1),其中,
-以彼此并排的方式延伸的所述至少一对桥接件肋(16、17)形成有在所述至少一对桥接件肋(16、17)之间以无缝的方式延伸的沟槽(1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卡钳本体(1),其中,
-成对的所述中央肋(20)是主要沿所述轴向方向(X-X)延伸且彼此保持平行的中央肋。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卡钳本体(1),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中央卡钳桥接件(10、11)是一体制成的中央卡钳桥接件。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卡钳本体(1),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中央卡钳桥接件(10、11)还包括至少一个加强元件(24、25、26),所述加强元件对所述至少一对桥接件肋(16、
17)中的所述桥接件肋(16、17)进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钳本体(1),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加强元件(24、25、26)是中央加强元件(24)、第一肘状加强元件(25)和第二肘状加强元件(26)。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卡钳本体(1),其中,
-所述桥接件肋(16、17)和所述加强元件(24、25、26)限定出桥接件贯通窗(27、28、29、30)。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卡钳本体(1),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加强元件(24、25、26)局部地形成所述沟槽(18)的底部壁。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卡钳本体(1),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加强元件(24)是中央加强元件(24)并且将成对的所述中央肋(20)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卡钳本体(1),其中,
-所述中央加强元件(24)在所述切向方向(T-T)或所述周向方向(C-C)上延伸;
以及/或者其中,
-所述中央加强元件(24)以相对于所述切向方向(T-T)和轴向方向(X-X)倾斜的方式延伸。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卡钳本体(1),其中,
-所述卡钳本体(1)还包括至少一个周向肋(31、32);
或者其中,
-所述卡钳本体(1)还包括至少一个周向肋(31、32);以及/或者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周向肋(31、32)是车辆侧周向肋(31)和车轮侧周向肋(32);
以及/或者其中,
-所述卡钳本体(1)还包括至少一个周向肋(31、32);以及/或者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周向肋(31、32)将成对的所述桥接件肋(16、17)的成对的所述第一端部肘状部(22)或成对的所述第二端部肘状部(23)连接;
以及/或者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周向肋(31、32)延伸远离成对的所述桥接件肋(16、17)。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卡钳本体(1),其中,
-所述卡钳本体(1)包括适于容纳制动器垫(34、35)的中央开口或制动器垫容纳袋(33),以及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周向肋(31、32)限定出所述中央开口(33)。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卡钳本体(1),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周向肋(31、32)包括至少一个周向肋贯通窗(36)。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卡钳本体(1),其中,
-在成对的所述第一端部肋(19)和成对的所述第二端部肋(21)的限定出至少一个推力或气缸装置座(37)的部分处,成对的所述第一端部肋(19)和成对的所述第二端部肋(21)连接至长形的车辆侧元件(5)和车轮侧元件(7);
以及/或者其中,
-在成对的所述第一端部肋(19)和成对的所述第二端部肋(21)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径向贯通窗(38)。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卡钳本体(1),其中,
-所述桥接件肋(16、17)中的至少一个桥接件肋具有至少一个降低的肋部分(39),所述降低的肋部分(39)形成至少一个凹部,从而减小了所述桥接件肋(16、17)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桥接件肋的本体的厚度;
以及/或者其中,
-所述桥接件肋(16、17)中的至少一个桥接件肋具有至少一个降低的肋部分(39),以及其中,
-所述降低的肋部分(39)是完全由肋边缘(40)包围的降低的区域。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卡钳本体(1),其中,
-所述卡钳本体(1)包括端部桥接件(9、12);以及/或者其中,
-所述端部桥接件(9、12)中的至少一个端部桥接件包括至少一个降低的桥接件部分(41),所述降低的桥接件部分(41)形成至少一个凹部,从而减小了所述端部桥接件(9、12)中的至少一个端部桥接件的本体的厚度;
以及/或者其中,
-所述卡钳本体(1)包括端部桥接件(9、12);以及/或者其中,
-所述端部桥接件(9、12)中的至少一个端部桥接件包括至少一个降低的桥接件部分(41);以及/或者其中,
-所述降低的桥接件部分(41)是完全由桥接件边缘(42)包围的降低区域。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卡钳本体(1),其中,
-所述卡钳本体(1)为整体式卡钳本体;
或者其中,
-所述卡钳本体(1)为一体成型的卡钳本体;
或者其中,
-所述第一长形车辆侧元件(5)、所述第二长形车轮侧元件(7)和所述至少一个卡钳桥接件(9、10、11、12)被制成为一体件。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卡钳本体(1),其中,
-所述长形车辆侧元件(5)和所述长形车轮侧元件(7)中的每一者包括至少一个部分,所述部分限定出至少一个推力或气缸装置座(37)以接纳至少一个推力装置(43),所述推力装置(43)适于使至少一个制动器垫(34、35)偏置抵靠在所述制动表面(6、8)上以对车辆施加制动作用。
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卡钳本体(1),其中,
限定出至少一个推力或气缸装置座(37)的至少一个部分具有在所述长形元件(5和/或7)的上方和下方突出的筒形成形部,并且气缸肋(44)从所述筒形成形部突出;
以及/或者其中,
限定出至少一个推力或气缸装置座(37)的至少一个部分具有在所述长形元件(5和/或7)的上方和下方突出的筒形成形部,并且气缸肋(44)从所述筒形成形部突出;以及/或者其中,
-所述气缸肋(44)为弧形肋;
以及/或者其中,
限定出至少一个推力或气缸装置座(37)的至少一个部分具有在所述长形元件(5和/或7)的上方和下方突出的筒形成形部,并且气缸肋(44)从所述筒形成形部突出;
-所述气缸肋(44)是相互平行布置的多个肋。
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卡钳本体(1),其中,
-所述卡钳本体(1)包括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推力或气缸装置座(37)的底部的遮挡件(45);以及/或者其中,
-所述遮挡件(45)包括沿径向方向(R-R)突出的三个遮挡件突出部(46);
以及/或者其中,
-所述卡钳本体(1)包括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推力或气缸装置座(37)的底部的遮挡件(45);以及/或者其中,
-所述遮挡件(45)远离所述推力或气缸装置座(37)渐缩。
2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卡钳本体(1),其中,
-所述卡钳本体(1)包括两个端部桥接件(9、12)和具有成对的桥接件肋(16、17)的中央桥接件(10)。
2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卡钳本体(1),其中,
-所述卡钳本体(1)包括两个端部桥接件(9、12)和两个中央桥接件(10、11),每个中央桥接件具有成对的桥接件肋(16、17)。
23.一种制动器卡钳(2),所述制动器卡钳(2)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卡钳本体(1)。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制动器卡钳(2),其中,
-所述制动器卡钳(2)包括流体连接管线(47),所述流体连接管线(47)连接至所述长形元件(5、7)并布置在至少一个中央桥接件(10或11)与端部桥接件(9、12)之间。
CN202180048494.9A 2020-07-07 2021-07-02 卡钳本体及具有该本体的制动器卡钳 Pending CN1160970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102020000016357 2020-07-07
IT102020000016357A IT202000016357A1 (it) 2020-07-07 2020-07-07 Corpo pinza e pinza freno con detto corpo
PCT/IB2021/055959 WO2022009046A1 (en) 2020-07-07 2021-07-02 Caliper body and brake caliper with said body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97017A true CN116097017A (zh) 2023-05-09

Family

ID=72801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48494.9A Pending CN116097017A (zh) 2020-07-07 2021-07-02 卡钳本体及具有该本体的制动器卡钳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41015A1 (zh)
CN (1) CN116097017A (zh)
IT (1) IT202000016357A1 (zh)
WO (1) WO202200904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0802A (en) 1900-07-27 1901-03-26 John J Mccourt Stock-watering trough.
DE1287954B (zh) 1962-12-28
JPH09257063A (ja) 1996-03-21 1997-09-30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AU2002334388A1 (en) 2002-07-30 2004-02-16 Freni Brembo S.P.A. Caliper for a disc brake
JP2005235513A (ja) 2004-02-18 2005-09-02 Sharp Corp 照明装置
ITMI20061973A1 (it) 2006-10-13 2008-04-14 Freni Brembo Spa Pinza per freno a disco
GB2451690B (en) 2007-08-10 2009-08-05 Ap Racing Ltd A disc brake caliper body and a disc brake caliper comprising such a body
DE102008029582A1 (de) 2007-10-19 2009-04-23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Scheibenbremse
JP6794238B2 (ja) * 2016-12-09 2020-12-02 曙ブレーキ工業株式会社 対向ピストン型ディスクブレーキ用キャリパ
US10539199B2 (en) * 2017-01-20 2020-01-21 Akebono Brake Industry Co., Ltd Multi-piston caliper
JP6871829B2 (ja) * 2017-09-06 2021-05-12 曙ブレーキ工業株式会社 対向ピストン型ディスクブレーキ用キャリパ
IT201800006547A1 (it) * 2018-06-21 2019-12-21 Corpo pinza di freno a disco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341015A1 (en) 2023-10-26
WO2022009046A1 (en) 2022-01-13
IT202000016357A1 (it) 2022-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53289B1 (en) Caliper body of a disc brake
US8701841B2 (en) Caliper body of a disc brake
US11821476B2 (en) Disc brake caliper body
JP6251034B2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のキャリパ本体とハブ・ブラケットの組立体
JP2008111551A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キャリパ
US20130213747A1 (en) Caliper body of a disc brake
US6360852B1 (en) Drum-in-hat park brake assembly
EP0830517A1 (en) Stamped brake caliper adapter
EP3087291B1 (en) Disc brake caliper body and disc brake caliper
JPH09257063A (ja)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EP3810948B1 (en) Disc brake caliper body
CN116097017A (zh) 卡钳本体及具有该本体的制动器卡钳
EP3899305B1 (en) Caliper body and brake caliper with said body
US11802600B2 (en) Caliper body of a caliper for disc brake
JP2001516431A (ja) ハイブリッド多板式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CN219544441U (zh) 一种重型独立悬架轮边结构
US20180222455A1 (en) Braking system with second brake
US20240035530A1 (en) Brake nodes
CN214197053U (zh) 一种制动器角总成及汽车
JP3267132B2 (ja) アクスル構造
JP2002276699A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EP1156230A2 (en) Motor vehicle brake with improved heat dissipation
JPS62273179A (ja) 倒立型フロントフオ−ク
JPH05240270A (ja) デイスクブレーキ
KR20050041218A (ko) 차량의 듀얼 허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