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75417A - 体液吸收用片 - Google Patents

体液吸收用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75417A
CN116075417A CN202180061572.9A CN202180061572A CN116075417A CN 116075417 A CN116075417 A CN 116075417A CN 202180061572 A CN202180061572 A CN 202180061572A CN 116075417 A CN116075417 A CN 1160754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dy fluid
fibers
nonwoven fabric
fabric layer
hydrophil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6157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出谷耕
木村明宽
卫藤友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char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0754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754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A61F13/512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characterised by its apertures, e.g. perfo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2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 B32B5/24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32B5/26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another layer next to it also being fibrous or filamentary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rtain kinds of fibres insofar as this use has no preponderant influence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leece
    • D04H1/437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rtain kinds of fibres insofar as this use has no preponderant influence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leece using different kinds of webs, e.g. by layering web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体液吸收用片,该体液吸收用片的吸汗性、吸收速度这样的吸收性能较高,排液性较高,不易返湿。体液吸收用片(2)具有第1面(2S1)和第2面(2S2)。体液吸收用片具备:无纺布层(2a),其包含相互热熔接的多个热熔接性纤维(20),该无纺布层的一个面构成第1面;以及亲水性纤维层(2b),其包含多个亲水性纤维(30),该亲水性纤维层的一个面与无纺布层的另一个面相邻,该亲水性纤维层的另一个面构成第2面。亲水性纤维层的多个亲水性纤维的一部分分别贯通无纺布层而在第1面暴露。

Description

体液吸收用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液吸收用片。
背景技术
已知有吸收性物品的表面片这样的体液吸收用片。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吸收性物品用的透液性片,其具有第1面和第2面,具备由纤维素系纤维形成的织物和通过交织而与织物的第1面一体化的纤网。在该透液性片中,纤网的构成纤维穿过织物的构成线和构成线之间(网眼)而延伸到与织物的第2面大致共面或者相比于该第2面靠厚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7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的透液性片中,构成织物的构成线是将纤维素系纤维加捻而形成的捻线。因而,在构成线中,纤维素系纤维彼此之间的空隙较少,因此用于吸收(包括透过时的暂时的吸收)体液的容量较少。因此,在向透液性片的肌肤侧的表面排出了体液(例示:尿液、经血、汗液)时,将体液吸收到构成线内容易花费时间。由此,透液性片整体吸收体液也容易花费时间。
另外,在透液性片中,保水性的纤维素系纤维的捻线存在于第2面即肌肤侧的表面。因而,即使体液吸收于透液性片,也会由于由肌肤侧的表面的纤维素系纤维的捻线保持的体液而导致容易成为表面发粘的状态,容易发生其返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液吸收用片,该体液吸收用片吸收排出到表面的体液所花费的时间较短,体液自表面迅速地排走,体液不易返回到表面,即吸收性能(吸汗性、吸收速度)较高,排液性较高,不易返湿。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方案如下所述。(1)一种体液吸收用片,其具有第1面和第2面,其中,该体液吸收用片具备:无纺布层,其包含相互热熔接的多个热熔接性纤维,该无纺布层的一个面构成所述第1面;以及亲水性纤维层,其包含多个亲水性纤维,该亲水性纤维层的一个面与所述无纺布层的另一个面相邻,该亲水性纤维层的另一个面构成所述第2面,所述亲水性纤维层的所述多个亲水性纤维的一部分分别贯通所述无纺布层而在所述第1面暴露。
本发明的另一方案如下所述。(2)一种体液吸收用片的制造方法,该体液吸收用片具有第1面和第2面,其中,该体液吸收用片的制造方法具备以下工序:准备工序,在该准备工序中,准备包含相互热熔接的多个热熔接性纤维且一个面构成所述第1面的无纺布层;载置工序,在该载置工序中,将所述无纺布层和包含多个亲水性纤维的纤网以使所述无纺布层的一个面与网孔状的支承体的表面接触并且所述纤网的一个面与所述无纺布层的另一个面接触的方式载置于所述支承体;以及交织工序,在该交织工序中,朝向载置在所述无纺布层上的所述纤网的另一个面喷射水流,使所述多个亲水性纤维与所述多个热熔接性纤维交织,从而形成亲水性纤维层,该亲水性纤维层包含所述多个亲水性纤维,该亲水性纤维层的一个面与所述无纺布层的另一个面相邻,该亲水性纤维层的另一个面构成所述第2面,在所述交织工序中,所述亲水性纤维层的所述多个亲水性纤维的一部分分别贯通所述无纺布层而在所述第1面暴露。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体液吸收用片,该体液吸收用片的吸收排出到表面的体液花费的时间较短,体液自表面迅速地排走,体液不易返回到表面,即吸收性能(吸汗性、吸收速度)较高,排液性较高,不易返湿。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了实施方式的体液吸收用片的吸收性物品的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体液吸收用片的结构例的俯视图和剖视图。
图4是表示在实施方式的体液吸收用片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支承体的结构例的俯视图和剖视图。
图5是说明实施方式的体液吸收用片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6是说明实施方式的体液吸收用片的制造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涉及以下方案。
[方案1]
一种体液吸收用片,其具有第1面和第2面,其中,该体液吸收用片具备:无纺布层,其包含相互热熔接的多个热熔接性纤维,该无纺布层的一个面构成所述第1面;以及亲水性纤维层,其包含多个亲水性纤维,该亲水性纤维层的一个面与所述无纺布层的另一个面相邻,该亲水性纤维层的另一个面构成所述第2面,所述亲水性纤维层的所述多个亲水性纤维的一部分分别贯通所述无纺布层而在所述第1面暴露。
在本体液吸收用片中,无纺布层的多个热熔接性纤维相互热熔接,并且亲水性纤维层的多个亲水性纤维的一部分分别贯通无纺布层而在表面(第1面)暴露。
因此,无纺布层能够维持由多个热熔接性纤维构成的骨架构造,因此能够在无纺布层内将热熔接性纤维彼此间的空隙保持得较多。另外,能够利用多个亲水性纤维将排出到表面的体液向无纺布层内的热熔接性纤维彼此间的空隙迅速地引导,进而能够向亲水性纤维层迅速地引导。因而,在体液吸收用片中,能够易于在短时间内将排出到表面的体液吸收,能够易于自表面迅速地排走体液。
另外,在体液吸收用片中,多个亲水性纤维的一部分分别贯通无纺布层而在表面暴露。换言之,多个亲水性纤维不成束,而是分散地贯通无纺布层而到达第1面。因此,即使在体液吸收用片中吸收了体液而在多个亲水性纤维中保持有体液,也能够不易由表面的多个亲水性纤维所保持的体液引起表面发粘、发生返湿。
因而,在体液吸收用片中,能够使体液不易返回到表面。
由此,利用体液吸收用片,能够使吸收性能(吸汗性、吸收速度)较高,排液性较高,不易返湿。
[方案2]
对于方案1中记载的体液吸收用片,其中,在俯视观察时具有分散地配置于所述第1面的多个低单位面积重量部和与所述多个低单位面积重量部中的各个低单位面积重量部相邻的至少一个高单位面积重量部,所述多个亲水性纤维的一部分在所述高单位面积重量部的所述第1面暴露。
在本体液吸收用片中,多个亲水性纤维的一部分在高单位面积重量部的第1面暴露。因此,能够利用暴露的亲水性纤维将排出到表面的体液向易于吸收体液的高单位面积重量部的无纺布层迅速地引导,进而向高单位面积重量部的亲水性纤维层迅速地引导。因而,在体液吸收用片中,能够易于在更短时间内将排出到表面的体液吸收,能够易于自表面更迅速地排走体液。另外,在体液吸收用片中具有多个低单位面积重量部。在此,在低单位面积重量部中能吸收并保持的体液的量较少。因此,即使在体液吸收用片中吸收了体液,也能够与多个低单位面积重量部的量相应地更加不易由表面的亲水性纤维所保持的体液引起表面发粘、发生返湿。
[方案3]
对于方案2中记载的体液吸收用片,其中,相比于所述高单位面积重量部的远离所述低单位面积重量部的远离区域,在所述高单位面积重量部的处于所述低单位面积重量部附近的区域中,在所述第1面暴露的所述亲水性纤维较多。
在本体液吸收用片中,相比于高单位面积重量部的远离低单位面积重量部的远离区域,在高单位面积重量部的处于低单位面积重量部附近的区域中,在第1面暴露的亲水性纤维较多。通过这样在与高单位面积重量部相比相对地难以吸收体液的低单位面积重量部附近较多地配置亲水性纤维,从而能够辅助低单位面积重量部的吸收的延迟。
[方案4]
对于方案2或3中记载的体液吸收用片,其中,所述多个低单位面积重量部中的至少一个低单位面积重量部具有从所述第1面贯通至所述第2面的贯通孔。
在本体液吸收用片中,多个低单位面积重量部中的至少一个低单位面积重量部具有从第1面贯通至第2面的贯通孔。由此,能够使排出到表面(第1面)的体液经由贯通孔一下子就转移到第2面侧的亲水性纤维层。由此,能够易于在短时间内将排出到表面的体液吸收,能够易于自表面迅速地排走体液。
[方案5]
对于方案1~4中任一项记载的体液吸收用片,其中,在所述第1面暴露的所述多个亲水性纤维的一部分包含自所述第1面朝向厚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的多个突出亲水性纤维。
在本体液吸收用片中,在第1面暴露的多个亲水性纤维的一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包含自第1面朝向厚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的多个突出亲水性纤维。因此,利用多个突出亲水性纤维也能够将存在于肌肤的表面的微量的体液迅速地捕获,能够将其向无纺布层迅速地引导,进而向亲水性纤维层迅速地引导。
[方案6]
对于方案5中记载的体液吸收用片,其中,所述多个突出亲水性纤维的一部分自所述第1面朝向所述厚度方向的外侧以凸出的弧状突出。
在本体液吸收用片中,多个突出亲水性纤维的一部分自第1面朝向外侧以凸出的弧状突出。因此,能够从该突出亲水性纤维的弧的大致顶部向两个方向引入体液,因此能够将体液向无纺布层更迅速地引导,进而向亲水性纤维层更迅速地引导。另外,由于该突出亲水性纤维中的抵接于使用者的肌肤的部分是纤维的弧的顶部,不是纤维的顶端部,因此能够抑制使用者感觉到对肌肤造成的不适感等。
[方案7]
对于方案1~6中任一项记载的体液吸收用片,其中,所述无纺布层还包含不进行热熔接的多个非热熔接性纤维,所述无纺布层中的所述多个非热熔接性纤维的比例小于50质量%。
在本体液吸收用片中,无纺布层具有小于50质量%的不进行热熔接的多个非热熔接性纤维。因此,在无纺布层中,能够在利用多个热熔接性纤维维持骨架构造的同时,利用多个非热熔接性纤维提高变形的自由度。由此,在无纺布层中,能够将热熔接性纤维彼此间的空隙保持得较宽,在维持将体液向无纺布层迅速地引导的构造的同时,使无纺布层进而使体液吸收用片柔软,能够使体液吸收用片的使用感良好。
[方案8]
对于方案1~7中任一项记载的体液吸收用片,其中,所述多个亲水性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小于所述多个热熔接性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
在本体液吸收用片中,多个亲水性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比多个热熔接性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细。通过热熔接性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较粗,从而无纺布层更加易于维持由多个热熔接性纤维构成的骨架构造,能够易于将热熔接性纤维彼此间的空隙保持得较宽。而且,通过亲水性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较细,从而即使在第1面暴露的亲水性纤维中保持有体液,也能够更加不易引起表面发粘、发生返湿。
[方案9]
对于方案1~8中任一项记载的体液吸收用片,其中,所述多个亲水性纤维包含再生纤维素纤维。
在本体液吸收用片中,多个亲水性纤维包含再生纤维素纤维。在此,由于再生纤维素纤维是再生纤维,因此品质均匀且吸水性优异。因此,在体液吸收用片中,能够易于在更短时间内将排出到表面的体液吸收,能够易于自表面更迅速地排走体液。
[方案10]
一种体液吸收用片的制造方法,该体液吸收用片具有第1面和第2面,其中,该体液吸收用片的制造方法具备以下工序:准备工序,在该准备工序中,准备包含相互热熔接的多个热熔接性纤维且一个面构成所述第1面的无纺布层;载置工序,在该载置工序中,将所述无纺布层和包含多个亲水性纤维的纤网以使所述无纺布层的一个面与网孔状的支承体的表面接触并且所述纤网的一个面与所述无纺布层的另一个面接触的方式载置于所述支承体;以及交织工序,在该交织工序中,朝向载置在所述无纺布层上的所述纤网的另一个面喷射水流,使所述多个亲水性纤维与所述多个热熔接性纤维交织,从而形成亲水性纤维层,该亲水性纤维层包含所述多个亲水性纤维,该亲水性纤维层的一个面与所述无纺布层的另一个面相邻,该亲水性纤维层的另一个面构成所述第2面,在所述交织工序中,所述亲水性纤维层的所述多个亲水性纤维的一部分分别贯通所述无纺布层而在所述第1面暴露。
在本体液吸收用片的制造方法中,在网孔状的支承体依次载置包含相互热熔接的多个热熔接性纤维的无纺布层和包含多个亲水性纤维的纤网,从纤网侧进行水流交织。
在无纺布层中,由于预先将热熔接性纤维热熔接,因此即使进行水流交织,也能够维持由热熔接性纤维构成的骨架构造。由此,在制造得到的体液吸收用片中,能够将热熔接性纤维彼此间的空隙保持得较宽,并且能够利用多个亲水性纤维将排出到表面的体液向无纺布层迅速地引导,进而向亲水性纤维层迅速地引导。
另外,由于从纤网侧喷射水流,因此能够将纤网的亲水性纤维以贯通无纺布层而到达第1面的方式交织。由此,在制造得到的体液吸收用片中,即使在体液吸收用片中吸收了体液,也能够不易由表面的多个亲水性纤维所保持的体液引起表面发粘、发生返湿。
由此,能够制造能够使吸收性能(吸汗性、吸收速度)较高、排液性较高且不易返湿的体液吸收用片。
[方案11]
对于方案10中记载的体液吸收用片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支承体具有向所述无纺布层侧突出的多个突出部。
在本体液吸收用片的制造方法中,支承体具有向无纺布层侧突出的多个突出部。因此,在交织工序中,通过喷射的水流与突出部碰撞,从而使无纺布层的热熔接性纤维易于被水流分开。由此,能够使纤网的亲水性纤维易于进入到热熔接性纤维被水流分开的部位。由此,能够更容易地使亲水性纤维的一部分分别贯通无纺布层而在第1面暴露。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体液吸收用片及体液吸收用片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将体液吸收用片应用于生理用卫生巾的表面片的例子。不过,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题的范围,本发明的体液吸收用片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的吸收性物品。作为其他的吸收性物品,例如能举出卫生护垫、失禁垫、一次性尿布、口罩、吸汗片、母乳垫、宠物用尿布、宠物片、滴液片等。另外,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题的范围,本发明的体液吸收用片也可以应用于吸收性物品中的其他构件。作为其他构件,能举出辅助片、芯包层、外装片等。
首先对实施方式的体液吸收用片进行说明。图1~图2是表示使用了实施方式的体液吸收用片的生理用卫生巾1的结构例的图。图1是表示将生理用卫生巾1展开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生理用卫生巾1具有相互正交的长度方向L、宽度方向W和厚度方向T。在图1中描画的生理用卫生巾1中,将图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为长度方向L的前侧和后侧,将左侧和右侧分别设为宽度方向W的左侧和右侧,将相对于纸面而言的近前侧和进深侧分别设为厚度方向T的上侧和下侧。生理用卫生巾1具有穿过宽度方向W的中心且沿长度方向L延伸的长度方向中心线CL(假想线)和穿过长度方向L的中心且沿宽度方向W延伸的宽度方向中心线CW(假想线)。将朝向长度方向中心线CL的朝向和一侧分别设为宽度方向W的朝内方向和内侧,将远离长度方向中心线CL的朝向和一侧分别设为宽度方向W的朝外方向和外侧。另一方面,将朝向宽度方向中心线CW的朝向和一侧分别设为长度方向L的朝内方向和内侧,将远离宽度方向中心线CW的朝向和一侧分别设为长度方向L的朝外方向和外侧。将从厚度方向T的上侧观察置于包括长度方向L和宽度方向W的平面上的生理用卫生巾1称为俯视观察,将在俯视观察时掌握的形状称为平面形状。将包括长度方向L和宽度方向W的平面内的任意方向称为平面方向。将在穿戴者穿戴生理用卫生巾1时成为在厚度方向T上相对地接近穿戴者的肌肤面的一侧和远离穿戴者的肌肤面的一侧分别称为肌肤侧和非肌肤侧。这些定义也共同地用于生理用卫生巾1的各材料。
在本实施方式中,生理用卫生巾1(除了翼部以外)在俯视观察时为在长度方向L上较长且在宽度方向W上较短的大致矩形的形状,长度方向L上的两端边具有大致半圆形的形状。此外,对于生理用卫生巾1的形状,只要在长度方向L上较长且在宽度方向W上较短,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能举出圆角长方形、椭圆形、葫芦型和沙漏型。生理用卫生巾1具备一对翼部9,该一对翼部9自大致矩形的形状的部分向宽度方向W上的两外侧伸出。翼部9具有大致梯形的形状。不过,其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半圆形、半椭圆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生理用卫生巾1具备作为表面片的体液吸收用片2、辅助片5、吸收体4、背面片3和穿着衣服固定部7。作为表面片发挥功能的体液吸收用片2是透液性的片,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生理用卫生巾1的肌肤侧的表面。其详细情况在后面进行说明。辅助片5是透液性的片,在本实施方式中层叠于体液吸收用片2的非肌肤侧。吸收体4是液体吸收性和液体保持性的材料,位于体液吸收用片2(和辅助片5)与背面片3之间。背面片3是不透液性的片,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生理用卫生巾1的非肌肤侧的表面。穿着衣服固定部7是将生理用卫生巾1粘接于内衣的肌肤侧面的粘合剂,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背面片3的非肌肤侧的表面。因而,在生理用卫生巾1中,体液吸收用片2、辅助片5、吸收体4、背面片3和穿着衣服固定部7沿厚度方向T依次层叠。此外,体液吸收用片1也可以在背面片3的非肌肤侧还具备外装片。
在本实施方式中,生理用卫生巾1还具备一对侧片6和一对穿着衣服固定部8。一对侧片6是亲水性或防水性的片,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辅助片5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侧。一对侧片6在宽度方向W上的内侧包括沿着长度方向L延伸的一对防漏壁16。将一对防漏壁16中的各防漏壁的宽度方向W上的外侧端部设为固定端16E1,与辅助片5接合,将各防漏壁的宽度方向W上的内侧端部设为自由端16E2,不与构件接合。防漏壁16也可以在自由端16E2具有沿着长度方向L延伸的弹性构件。在宽度方向W上,体液吸收用片2的宽度方向W上的端缘2E与在宽度方向W上相对的防漏壁16的固定端16E1和自由端16E2分离,因而,在俯视观察时,辅助片5在体液吸收用片2与一对防漏壁16之间暴露。一对穿着衣服固定部8是将一对翼部9粘接于内衣的非肌肤侧面的粘合剂,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一对翼部9的靠背面片3的非肌肤侧的表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生理用卫生巾1具备位于长度方向L的大致中央且沿长度方向L延伸的一对压缩槽12和一对压缩槽13、分别位于长度方向L的前方和后方的压缩槽11和压缩槽14以及位于长度方向L和宽度方向W的大致中央的点状的多个压缩槽15。这些压缩槽11~15通过对体液吸收用片2、辅助片5和吸收体4在厚度方向T上进行压缩而形成。此外,压缩槽11~15的形状是任意的,生理用卫生巾1也可以不具备压缩槽11~15中的至少一个。
在本实施方式中,体液吸收用片2是在长度方向L上较长且在宽度方向W上较短的大致矩形的形状,长度方向L上的两端边具有大致半圆形的形状,具有作为肌肤侧的表面的第1面2S1和作为非肌肤侧的表面的第2面2S2。辅助片5是在长度方向L上较长且在宽度方向W上较短的大致矩形的形状,长度方向L上的两端边具有大致半圆形的形状。辅助片5具有在宽度方向W上比体液吸收用片2稍大的形状。因而,辅助片5的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宽度)大于体液吸收用片2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宽度)。另外,在俯视观察时,辅助片5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部分别伸出到体液吸收用片2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缘2E各自的外侧,利用粘接剂、热熔接等与一对侧片6接合。此外,体液吸收用片2的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宽度)也可以是与辅助片5的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宽度)相同程度或者比其更大。在该情况下,在俯视观察时,体液吸收用片2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端部分别接合于一对侧片6。此外,生理用卫生巾1也可以不具备辅助片5。
在本实施方式中,体液吸收用片2、辅助片5、吸收体4和背面片3分别利用粘接剂相互接合,背面片3的周边部分与辅助片5的长度方向L上的外侧部分和一对侧片6的宽度方向W上的外侧部分利用粘接剂相互接合。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体液吸收用片的结构例的俯视图和剖视图。图3的(a)是俯视图,图3的(b)是沿着图3的(a)的IIIb-IIIb线的剖视图。体液吸收用片2具备:无纺布层2a,其包含相互热熔接的多个热熔接性纤维,无纺布层2a的一个面构成第1面2S1;以及亲水性纤维层2b,其包含多个亲水性纤维,亲水性纤维层2b的一个面与无纺布层2a的另一个面相邻,亲水性纤维层2b的另一个面构成第2面2S2。亲水性纤维层2b的多个亲水性纤维的一部分分别贯通无纺布层2a而在第1面2S1暴露。此外,体液吸收用片2也可以在第2面2S2侧还具备其他的纤维层(例示:亲水性纤维层)。
无纺布层2a所包含的多个热熔接性纤维具有在热熔接性纤维彼此相互接触的部位通过热熔接而相互接合的多个接合点(熔接点)。这样的具有多个接合点(熔接点)的无纺布层2a能够视为保持由多个热熔接性纤维构成的骨架构造(基体)。另一方面,亲水性纤维层2b所包含的多个亲水性纤维的一部分分别贯通具有骨架构造的无纺布层2a而在无纺布层2a侧的第1面2S1暴露。换言之,多个亲水性纤维不成束而是在骨架构造中分散地贯通无纺布层2a而到达第1面2S1。此外,无纺布层2a所包含的多个热熔接性纤维几乎不贯通亲水性纤维层2b,因而几乎不在亲水性纤维层2b侧的第2面2S2暴露。在本实施方式中,无纺布层2a的热熔接性纤维不在第2面2S2暴露。
无纺布层2a的热熔接性纤维只要是具有热熔接性的纤维,则没有特别的限制。作为热熔接性纤维,例如能举出热塑性树脂纤维。热塑性树脂纤维只要是包含热塑性树脂的纤维,则没有特别的限制。作为热塑性树脂,例如能举出聚乙烯(PE)、聚丙烯(PP)、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等烯烃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乳酸(PLA)等聚酯系树脂、6-尼龙等聚酰胺系树脂等公知的树脂,这些树脂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两种以上树脂。另外,由这样的热塑性树脂形成的纤维的构造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能举出芯鞘型纤维、并列型纤维、海岛型纤维等复合纤维;中空型的纤维;扁平、Y字形、C字形等异形截面型纤维;潜在卷曲或显在卷曲的立体卷曲纤维;通过水流、热、压花加工等物理负载而分割的分割纤维等,具有这些构造的纤维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纤维。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热熔接性纤维,是PET/PE芯鞘型复合纤维。
亲水性纤维层2b的亲水性纤维只要是具有亲水性的纤维,则没有特别的限制。作为亲水性纤维,能举出进行了亲水处理的上述的热塑性树脂纤维、保水性纤维、这些纤维的组合。作为保水性纤维,例如能举出纤维素系纤维。作为纤维素系纤维,只要是包含纤维素的纤维,则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能举出天然纤维素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精制纤维素纤维及半合成纤维素纤维。作为天然纤维素纤维,能举出植物纤维,例如种子纤维(例示:棉)、韧皮纤维(例示:麻)、叶脉纤维(例示:马尼拉麻)、果实纤维(例示:椰子)。作为棉,例如能举出陆地棉(例示:upland cotton)、海岛棉(barbadense)、树棉(arboreum)以及草棉(herbaceum)。此外,作为棉,也可以是Organic Cotton、Pre Organic Cotton(商标)。其中,Organic Cotton是指得到了GOTS(Global Organic Textile Standard)的认证的棉。作为再生纤维素纤维,能够列举人造丝、例如自粘胶得到的粘胶人造丝、高湿模量粘胶纤维以及莫代尔、自纤维素的铜氨盐溶液得到的铜氨人造丝(也称为“铜氨丝(cupro)”)等纤维。作为精制纤维素纤维,能够列举莱赛尔,具体而言是使浆粕溶解于N-甲基吗啉-N-氧化物的水溶液做成纺丝原液(dope)、并挤出到N-甲基吗啉-N-氧化物的稀释溶液中做成纤维而得到的材料。精制纤维素例如是作为Tencel(商标)而市售的。作为半合成纤维素纤维,能够列举半合成纤维素,例如醋酸纤维、例如三醋酸酯和双醋酸酯等纤维。其中,从保水性和肌肤触感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天然纤维素纤维,更优选为棉,进一步优选为陆地棉。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亲水性纤维,是再生纤维素纤维的人造丝。
由于体液吸收用片2通过无纺布层2a和亲水性纤维层2b相互交织(例示:水流交织)而形成,因此构成各个层的纤维的一部分向另一个层混入。特别地,亲水性纤维层2b的多个亲水性纤维的一部分分别贯通无纺布层2a而在第1面2S1暴露。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面2S1暴露的亲水性纤维的一部分包含自第1面2S1朝向厚度方向T的外侧(上侧)突出的多个突出亲水性纤维30p。这多个突出亲水性纤维30p的一部分也可以自第1面2S1朝向厚度方向T的外侧(上侧)突出成凸出的弧状(例示:山的形状、发夹的形状、环的形状)。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无纺布层2a除了包含热熔接性纤维以外,还包含不进行热熔接的多个非热熔接性纤维。无纺布层2a中的多个非热熔接性纤维的比例小于50质量%。这是从兼顾无纺布层2a的骨架构造的维持和变形的自由度的观点出发的。该比例优选为10质量%~40质量%。作为非熔接性纤维,例如能举出上述的亲水性纤维,优选为再生纤维素纤维,更优选为人造丝。此外,多个非热熔接性纤维与从亲水性纤维层2b混入的亲水性纤维是不同的。
无纺布层2a的热熔接性纤维的纤度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能举出1dtex~10dtex。无纺布层2a的热熔接性纤维可以是短纤维和长纤维(例示:纺熔无纺布)中的任一者。热熔接性纤维是短纤维的情况下的纤维长度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能举出2mm~80mm。在纤维长度小于2mm的情况下,在制造体液吸收用片2的过程中纤维长度过短,纤维彼此难以交织,不能获得强度、厚度。在纤维长度大于80mm的情况下,在制造体液吸收用片2的过程中纤维长度过长,纤维彼此容易缠绕,难以均匀地形成无纺布。作为热熔接性纤维的纤维长度,优选为10mm~60mm,更优选为20mm~40mm。与此相对应,热熔接性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例如能举出15mm~50mm,优选为20mm~45mm,更优选为25mm~40mm。在热熔接性纤维是长纤维的情况下,在无纺布层2a中纤维的端部减少,光滑且强度增强。
此外,在无纺布层2a包含多个非热熔接性纤维的情况下,从不对热熔接性纤维的交织产生不良影响的观点出发,非热熔接性纤维的纤度、纤维长度、平均纤维长度也优选为与热熔接性纤维相同的程度(0.5倍~4倍的范围内)。不过,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使用非热熔接性纤维。
亲水性纤维层2b的亲水性纤维的纤度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能举出1dtex~8dtex。不过,从无纺布层2a的热熔接性纤维与亲水性纤维层2b的亲水性纤维的缠绕容易性等观点出发优选的是,亲水性纤维层2b的亲水性纤维的纤度小于无纺布层2a的热熔接性纤维的纤度(是较细的纤维直径)。亲水性纤维层2b的亲水性纤维的纤维长度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能举出1mm~60mm。在纤维长度小于1mm的情况下,在制造体液吸收用片2的过程中纤维长度过短,纤维彼此难以交织,纤维难以向无纺布层2a侧突出。在纤维长度大于60mm的情况下,在制造体液吸收用片2的过程中纤维彼此缠绕,难以形成均匀的层。作为亲水性纤维的纤维长度,优选为25mm~55mm,更优选为35mm~50mm。与此相对应,亲水性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例如能举出3mm~55mm,优选为30mm~50mm,更优选为35mm~45mm。
此外,亲水性纤维层2b也可以包含除了亲水性纤维以外的纤维。从不对亲水性纤维的交织产生不良影响的观点出发,亲水性纤维层2b的除了亲水性纤维以外的纤维的纤度、纤维长度、平均纤维长度也优选为与亲水性纤维相同的程度(0.5倍~4倍的范围内)。不过,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使用除了亲水性纤维以外的纤维。
无纺布层2a和亲水性纤维层2b各自的厚度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能举出0.1mm~4mm,优选为0.2mm~3mm,更优选为0.2mm~2mm。另外,体液吸收用片2的厚度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能举出0.2mm~6mm,优选为0.4mm~4mm,更优选为0.5mm~3mm。这主要是从吸收性能等(下限)和穿着感等(上限)的观点出发得到的。
无纺布层2a和亲水性纤维层2b各自的单位面积重量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能举出5g/m2~300g/m2,优选为8g/m2~200g/m2,更优选为10g/m2~100g/m2。另外,体液吸收用片2的单位面积重量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能举出10g/m2~500g/m2,优选为15g/m2~300g/m2,更优选为20g/m2~200g/m2。这主要是从吸收性能等(下限)和穿着感等(上限)的观点出发得到的。
无纺布层2a和亲水性纤维层2b通过交织而相互接合。之后对其交织方法即体液吸收用片2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体液吸收用片2的吸收性能(吸汗性、吸收速度)、排液性及返湿的性能如下所述。对于吸汗性,在后述的试验方法中,第1次和第2次均优选为0.05g以上,更优选为0.08g以上。对于吸收速度,在后述的试验方法中,第1次和第2次均优选为10秒以下,更优选为5秒以下。对于排液性,在后述的试验方法中,第1次和第2次均优选为25秒以下,更优选为20秒以下。对于返湿的性能,在后述的试验方法中优选为0.8g以下、20%以下,更优选为0.5g以下、15%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体液吸收用片2在俯视观察时具有分散地配置于第1面2S1的多个低单位面积重量部LB和与多个低单位面积重量部LB中的各个低单位面积重量部LB相邻的至少一个高单位面积重量部HB。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俯视观察时,低单位面积重量部LB在纵向和横向上分别以大致预定间隔配置于第1面2S1,高单位面积重量部HB以包围多个低单位面积重量部LB中的各个低单位面积重量部LB的方式配置于第1面2S1。即,在俯视观察时,多个低单位面积重量部LB大致以格子状分散地配置在高单位面积重量部HB的中间。不过,多个低单位面积重量部LB与至少一个高单位面积重量部HB的关系并不限定于该例,例如,也可以是多个低单位面积重量部LB以大致交错的错列状的格子状分散地配置在高单位面积重量部HB的中间,还可以是多个低单位面积重量部LB和多个高单位面积重量部HB交错地大致像棋盘格花纹那样排列。
在此,低单位面积重量部LB是与高单位面积重量部HB相比单位面积重量较小的部分,具体而言是指在俯视观察时具有高单位面积重量部HB的最大单位面积重量的1/2以下的单位面积重量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低单位面积重量部LB的俯视观察的形状是大致圆形,但并不限制于该例,例如也可以是大致椭圆形、大致矩形(包括圆角的情况)、大致菱形(包括圆角的情况)等。另外,高单位面积重量部HB的俯视观察的形状也同样并不限制于该例,也可以是上述的各种形状。另外,高单位面积重量部HB和低单位面积重量部LB分别均在厚度方向T上大致连续,因而均在厚度方向T上包括无纺布层2a和亲水性纤维层2b。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低单位面积重量部LB中的至少一个低单位面积重量部LB包括单位面积重量是零的部分,即包括从第1面2S1贯通至第2面2S2的贯通孔H。
位于体液吸收用片2的第2面2S2侧的亲水性纤维层2b的多个亲水性纤维30的一部分贯通位于体液吸收用片2的第1面2S1侧的无纺布层2a的高单位面积重量部HB。因而,亲水性纤维层2b的多个亲水性纤维30的一部分穿过高单位面积重量部HB的多个热熔接性纤维20之间而在第1面2S1暴露。亲水性纤维30贯通的高单位面积重量部HB的部分的与厚度方向T垂直的截面不需要是大致恒定的,并没有特别的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亲水性纤维层2b的多个亲水性纤维30的一部分在第1面2S1处在高单位面积重量部HB暴露得比在低单位面积重量部LB暴露得多。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相比于高单位面积重量部HB的远离低单位面积重量部LB的远离区域HB2,在高单位面积重量部HB的处于低单位面积重量部LB附近的附近区域HB1中,在第1面2S1暴露的亲水性纤维30较多。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面2S1暴露的多个亲水性纤维30的一部分包含自第1面2S1朝向厚度方向T的外侧突出的多个突出亲水性纤维30p。其中,亲水性纤维30自第1面2S1向厚度方向T的外侧突出是指亲水性纤维30位于比位于第1面2S1的厚度方向T的最外侧的热熔接性纤维20靠外侧的位置。该多个突出亲水性纤维30p的一部分自第1面2S1朝向厚度方向T的外侧以凸出的弧状突出。其中,亲水性纤维30自第1面2S1朝向厚度方向T的外侧以凸出的弧状突出例如包括亲水性纤维30朝向厚度方向T的外侧以描画具有顶部的山的形状的外缘或者描画具有顶部的发夹的形状、环的形状的方式突出的情况。
接下来对实施方式的体液吸收用片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4~图6是说明实施方式的体液吸收用片的制造方法的图。图4的(a)是表示在该制造方法中使用的支承体50的结构例的俯视图,图4的(b)是沿着图4的(a)中的IVb-IVb线的剖视图。图5的(a)~图5的(c)是说明体液吸收用片的制造方法的各工序的示意图。图6是说明体液吸收用片的制造过程的示意图。不过,在任一个图中均未明示各个纤维。
作为体液吸收用片2的体液吸收用片102通过将成为无纺布层2a的无纺布层102a和成为亲水性纤维层2b的纤网102b’交织来制造。图4表示在其交织时将无纺布层102a和纤网102b’层叠而载置的支承体50的结构例。支承体50由网孔状的支承构件形成,具有在供无纺布层102a和纤网102b’载置的一侧的表面设置的多个突出部51和与多个突出部51相邻的多个贯通口52。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体50由细线状的支承构件(例示:树脂线、金属线)以平织网状或斜织网状配置而成的网孔形成。在该情况下,突出部51是网孔中的细线状的支承构件相对地向上方突出的部分。贯通口52是网孔中的网眼的部分。此外,支承体50的结构并不限定于该例,例如能举出在支承板(例示:树脂板、金属板)设有多个贯通口并在支承板的表面的没有贯通口的部位设有多个突出部的支承体。
本实施方式的具有第1面102S1和第2面102S2的体液吸收用片102的制造方法如下所述。
首先准备包含相互热熔接的多个热熔接性纤维且一个面构成第1面102S1的无纺布层102a(准备工序)。例如通过使用包含多个热熔接性纤维的纤维形成纤网,利用热风法使该纤网的多个热熔接性纤维彼此在接点处相互热熔接,从而形成无纺布层102a。其中,该纤网能够利用梳理法、熔喷法、纺粘法、气流成网法等形成。无纺布层102a具有由多个热熔接性纤维构成的骨架构造(基体),实质上是无纺布层2a。
接着,如图5的(a)所示,将无纺布层102a和纤网102b’以使无纺布层102a的一个面与网孔状的支承体50的表面接触,并且包含多个亲水性纤维的纤网102b’的一个面与无纺布层102a的另一个面接触的方式载置于支承体50(载置工序)。其中,纤网102b’能够使用包含多个亲水性纤维的纤维利用梳理法、气流成网法等形成。由此,具备无纺布层102a和纤网102b’的体液吸收用片102’以其第1面102S1与支承体50接触的方式载置于支承体50。
接着,如图5的(b)所示,朝向载置于无纺布层102a上的纤网102b’的另一个面(体液吸收用片102’的第2面102S2)喷射水流w,使纤网102b’的多个亲水性纤维与无纺布层102a的多个热熔接性纤维交织。由此形成亲水性纤维层102b,该亲水性纤维层102b包含多个亲水性纤维,一个面与无纺布层102a的另一个面相邻,另一个面构成第2面102S2(交织工序)。即,形成具备无纺布层102a和亲水性纤维层102b的体液吸收用片102。在该交织工序中,亲水性纤维层102b的多个亲水性纤维的一部分通过该水流交织而分别贯通无纺布层102a从而在第1面102S1暴露。此外,在此,作为交织方法使用水流交织(例示:水刺(Spunlace)法或水流喷射法),但交织方法并不限制于该例,也可以使用其他的交织方法、例如蒸汽喷射法、针刺法。
其中,作为水流交织的条件,设为输送速度:10m/min,水流的每单位时间的量:0.05m3/min~0.2m3/min,水流的压力:7MPa(第1喷嘴)+10MPa(第2喷嘴),第1喷嘴、第2喷嘴的喷嘴口径:80μm~120μm,喷嘴间距:0.5mm~2mm,2列~4列。使在水流交织之后得到的片在120℃~130℃下干燥。
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的(c)所示,水流w中的喷射到第2面102S2的处于支承体50的支承构件(例示:树脂线、金属线)的上方区域的水流随着从纤网102b’向无纺布层102a沿着厚度方向移动而从金属线的上方区域向贯通口52的上方区域沿着横向方向移动。然后,移动到贯通口52的上方区域的水流与喷射到支承体50的贯通口52附近的上方区域的水流一同经由贯通口52被向支承体50的背面侧送出。此时,通过喷射的水流与突出部51碰撞,从而使无纺布层102a的热熔接性纤维20易于被水流分开。因此,使纤网102b’的亲水性纤维30易于进入到热熔接性纤维20被水流分开的部位。然后,纤网102b’成为亲水性纤维层102b,形成具备无纺布层102a和亲水性纤维层102b的体液吸收用片102。
此时,由于支承体50(的突出部51)的表面与无纺布层102a的第1面102S1接触,因此喷射到支承体50的突出部51的上方区域的水流w易于朝向与支承体50(的突出部51)的表面平行的方向,即与第1面102S1平行的方向。其结果,位于突出部51的上方区域的亲水性纤维30、热熔接性纤维20以向贯通口52的方向移动的方式交织。因此,贯通口52的上方区域的纤维除了原本存在于贯通口52的上方区域的纤维以外,还增加了位于突出部51的上方区域的纤维,因此如图6所示纤维增多。因此,主要在贯通口52的上方区域附近、其周边区域形成有高单位面积重量部HB。另一方面,支承体50的突出部51的上方区域的纤维由于移动到贯通口52的上方区域,因此如图6所示纤维减少。因此,主要在突出部51的上方区域附近形成有低单位面积重量部LB,进而是贯通孔H。
利用以上的制造方法制造实施方式的体液吸收用片102,即具有参照图1~图3说明的结构的体液吸收用片2。
在本体液吸收用片2中,无纺布层2a的多个热熔接性纤维20相互热熔接,并且亲水性纤维层2b的多个亲水性纤维30的一部分分别贯通无纺布层2a而在表面即第1面2S1暴露。
因此,无纺布层2a能够维持由多个热熔接性纤维20构成的骨架构造,因此能够在无纺布层2a内将热熔接性纤维20彼此间的空隙保持得较多。另外,能够利用多个亲水性纤维30将排出到第1面2S1的体液向无纺布层2a内的热熔接性纤维20彼此间的空隙迅速地引导,进而能够向亲水性纤维层2b迅速地引导。因而,在体液吸收用片2中,能够易于在短时间内将排出到第1面2S1的体液吸收,能够易于自第1面2S1迅速地排走体液。
另外,在体液吸收用片2中,多个亲水性纤维30的一部分分别贯通无纺布层2a而在第1面2S1暴露。换言之,多个亲水性纤维30不成束,而是分散地贯通无纺布层2a而到达第1面2S1。因此,即使在体液吸收用片2中吸收了体液而在多个亲水性纤维30中保持有体液,也能够不易由第1面2S1的多个亲水性纤维30所保持的体液引起表面发粘、发生返湿。
因而,在体液吸收用片2中,能够使体液不易返回到第1面2S1。由此,利用体液吸收用片2,能够使吸收性能(吸汗性、吸收速度)较高,排液性较高,不易返湿。
在本实施方式的优选方案中,在体液吸收用片2中,多个亲水性纤维30的一部分在高单位面积重量部HB的第1面2S1暴露。因此,能够利用暴露的亲水性纤维30将排出到第1面2S1的体液向易于吸收体液的高单位面积重量部HB的无纺布层2a迅速地引导,进而向高单位面积重量部HB的亲水性纤维层2b迅速地引导。因而,在体液吸收用片2中,能够易于在更短时间内将排出到第1面2S1的体液吸收,能够易于自第1面2S1更迅速地排走体液。另外,在体液吸收用片2中具有多个低单位面积重量部LB。在此,在低单位面积重量部LB中能吸收并保持的体液的量较少。因此,即使在体液吸收用片2中吸收了体液,也能够与多个低单位面积重量部LB的量相应地更加不易由表面的亲水性纤维30所保持的体液引起表面发粘、发生返湿。
在本实施方式的优选方案中,在体液吸收用片2中,相比于高单位面积重量部HB的远离低单位面积重量部LB的远离区域HB2,在高单位面积重量部HB的处于低单位面积重量部LB附近的附近区域HB1中,在第1面2S1暴露的亲水性纤维30较多。通过这样在高单位面积重量部HB的处于(与高单位面积重量部HB相比体液的吸收相对较慢的)低单位面积重量部LB附近的部位较多地配置亲水性纤维30,从而能够辅助低单位面积重量部LB的吸收的延迟。
在本实施方式的优选方案中,在体液吸收用片2中,多个低单位面积重量部LB中的至少一个低单位面积重量部LB具有从第1面2S1贯通至第2面2S2的贯通孔H。由此,能够使排出到第1面2S1的体液经由低单位面积重量部LB的贯通孔H一下子就转移到第2面2S2侧的亲水性纤维层2b。由此,能够易于在短时间内将排出到第1面2S1的体液吸收,能够易于自第1面2S1迅速地排走体液。
在本实施方式的优选方案中,在体液吸收用片2中,在第1面2S1暴露的多个亲水性纤维30的一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包含自第1面2S1朝向厚度方向T的外侧突出的多个突出亲水性纤维30p。因此,利用多个突出亲水性纤维30p,也能够将存在于肌肤的表面的微量体液(例示:汗液)迅速地捕获,能够将其向无纺布层2a迅速地引导进而向亲水性纤维层2b迅速地引导。
在本实施方式的优选方案中,在体液吸收用片2中,多个突出亲水性纤维30p的一部分自第1面2S1朝向外侧以凸出的弧状突出。因此,能够从该突出亲水性纤维30p的弧的大致顶部向两个方向引入体液,因此能够将体液向无纺布层2a更迅速地引导,进而向亲水性纤维层2b更迅速地引导。另外,由于该突出亲水性纤维30p中的抵接于使用者的肌肤的部分是凸出的弧状的纤维的弧的顶部,不是纤维的顶端部,因此能够抑制使用者感觉到对肌肤造成的不适感等。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的优选方案中,在体液吸收用片2中,无纺布层2a具有小于50质量%的不进行热熔接的多个非热熔接性纤维(未图示)。在该情况下,在无纺布层2a中,能够在利用多个热熔接性纤维20维持骨架构造的同时,利用多个非热熔接性纤维提高变形的自由度。由此,在无纺布层2a中,能够将热熔接性纤维20彼此间的空隙保持得较宽,在维持将体液向无纺布层2a迅速地引导的构造的同时,使无纺布层2a进而使体液吸收用片2柔软,能够使体液吸收用片2的使用感良好。
在本实施方式的优选方案中,在体液吸收用片2中,多个亲水性纤维30的纤度小于多个热熔接性纤维20的纤度。通过热熔接性纤维20的平均纤维直径较粗,从而无纺布层2a更加易于维持由多个热熔接性纤维20构成的骨架构造,能够易于将热熔接性纤维20彼此间的空隙保持得较宽。而且,通过亲水性纤维30的平均纤维直径较细,从而即使在第1面2S1暴露的亲水性纤维30中保持有体液,也能够更加不易引起第1面2S1发粘、发生返湿。
在本实施方式的优选方案中,在体液吸收用片2中,多个亲水性纤维30包含再生纤维素纤维。在此,由于再生纤维素纤维是再生纤维,因此品质均匀且吸水性优异。因此,在体液吸收用片2中,能够易于在更短时间内将排出到第1面2S1的体液吸收,能够易于自第1面2S1更迅速地排走体液。
在本体液吸收用片的制造方法中,在网孔状的支承体50依次载置包含相互热熔接的多个热熔接性纤维20的无纺布层102a和包含多个亲水性纤维30的纤网102b’,从纤网102b’侧进行水流交织。
此时,在无纺布层102a中,由于预先将热熔接性纤维20热熔接,因此即使进行水流交织,也能够维持由热熔接性纤维20构成的骨架构造。由此,在制造得到的体液吸收用片2(102)中,能够将热熔接性纤维20彼此间的空隙保持得较宽,并且能够利用多个亲水性纤维30将排出到第1面2S1的体液向无纺布层2a迅速地引导,进而向亲水性纤维层2b迅速地引导。
另外,由于从纤网102b’侧喷射水流,因此能够将纤网102b’的亲水性纤维30以贯通无纺布层102a而到达第1面2S1的方式交织。由此,在制造得到的体液吸收用片2(102)中,即使在体液吸收用片2中吸收了体液,也能够不易由第1面2S1的多个亲水性纤维30所保持的体液引起第1面2S1发粘、发生返湿。由此,能够制造能够使吸收性能(吸汗性、吸收速度)较高、排液性较高且不易返湿的体液吸收用片2。
在本实施方式的优选方案中,在体液吸收用片的制造方法中,支承体50具有向无纺布层102a侧突出的多个突出部51。因此,在交织工序中,通过喷射的水流与突出部51碰撞,从而使无纺布层102a的热熔接性纤维20易于被水流分开。由此,能够使纤网102b’的亲水性纤维30易于进入到热熔接性纤维20被水流分开的部位。由此,能够更容易使亲水性纤维30的一部分分别贯通无纺布层102a而在第1面2S1暴露。
其中,低单位面积重量部和高单位面积重量部的测量方法如下所述。
(1)将体液吸收用片切成250mm×200mm的大小而作为试样。
(2)在试样的下方铺好黑画用纸。
(3)使用佳能公司制的imageRUNNER ADVANCE C553F II将试样的图像(尺寸:250mm×200mm)作为JPEG数据取入。
(4)使用Scalar corporation制USB Digital Scale ver.1.1.0进行试样的图像(JPEG数据)的二值化。
(4-1)利用USB Digital Scale打开试样的图像。
(4-2)自图像切下测量范围(1000×500像素)。
(4-3)将切下来的图像二值化。其中,将二值化的阈值设定为90。
(4-4)在二值化后的图像中的宽度2像素~1000像素×高度2像素~500像素的范围内统计黑色部分。将黑色部分(在黑色中包含以大致直线状架桥的白部分)作为低单位面积重量部,将白色部分作为高单位面积重量部。
无纺布层、亲水性纤维层(使用保水性纤维作为亲水性纤维的情况)中的纤维的种类和比例如下地测量。
即,通过用不同的颜色分别将亲水性纤维和热熔接性纤维着色来测量纤维的种类的比例。(1)将体液吸收用片切成70mm×70mm的大小而作为试样。(2)通过利用试剂KayastainQ(カヤステインQ)(株式会社色染社)进行着色处理,从而仅将亲水性纤维染成蓝色,且仅将热熔接性纤维着色为黄色。(3)通过利用株式会社基恩士制的数字显微镜VHX-100在50mm×50mm的范围内测量从试样的第1面2S1(无纺布层2a)观察时的蓝色与黄色的比例,从而获得第1面2S1的纤维的种类和比例(图3的(a))。另一方面,通过在50mm×50mm的范围内测量从第2面2S2(亲水性纤维层2b)观察时的蓝色与黄色的比例,从而作为亲水性纤维层2b的纤维的种类和比例。此外,通过沿着厚度方向(与平面方向垂直地)将着色后的试样切断,从而获得截面处的纤维的种类和比例(图3的(b))。
无纺布层、亲水性纤维层中的纤维的纤维长度和平均纤维长度按照JIS L1015:2010的附录A的“A7.1纤维长度的测量”的“A7.1.1A法(标准法)在带有刻度的玻璃板上测量各个纤维的长度的方法”来测量。此外,上述方法是与1981年发行的ISO 6989相当的试验方法。
无纺布层、亲水性纤维层及体液吸收用片的单位面积重量按照以下的测量方法来测量。制造一层的量的各层或片,将该各层切成10cm×10cm的大小而作为试样,在100℃以上的气氛中的干燥处理后测量质量。接着,用测量到的质量除以试样的面积,计算试样的单位面积重量。将对10个试样的单位面积重量取平均而得到的值作为各层或片的单位面积重量。
无纺布层、亲水性纤维层及体液吸收用片等片构件的厚度使用(株)大荣科学精器制作所制THICKNESS GAUGE UF-60来测量。UF-60的测量面的直径为44mm,UF-60对片构件施加0.3kPa的压力,测量其厚度。将在不同的三处位置测量的片构件的厚度的平均值作为片构件的厚度。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本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制作体液吸收用片,并测量其强度。
(a)试样
作为实施例1的试样,制作参照图3说明的体液吸收用片,其中,无纺布层的参数为:纤维的种类:PE/PET、纤度·纤维长度:2.2dtex×44mm、纤维的比例:100%、单位面积重量:20g/m2,亲水性纤维层的参数为:纤维的种类:人造丝、纤度·纤维长度:1.4dtex×38mm、纤维的比例:100%、单位面积重量:30g/m2。另外,作为实施例2的试样,制作参照图3说明的体液吸收用片,但无纺布层的参数为PE/PET、5.6dtex×51mm、100%、20g/m2,亲水性纤维层的参数为人造丝、1.4dtex×38mm、100%、30g/m2。此外,实施例1、2的体液吸收用片利用参照图4~图6说明的制造方法来制造。另一方面,作为比较例1的试样,制作无纺布层和亲水性纤维层层叠,但与实施例1、2不同,亲水性纤维层的亲水性纤维未贯通无纺布层而未在无纺布层侧的表面暴露的片。即,制作以下片:无纺布层的参数为:PE/PET、3.4dtex×40mm、100%、20g/m2,亲水性纤维层的参数为:人造丝、1.4dtex×38mm、100%、30g/m2
(b)评价方法
根据体液吸收用片的吸汗性、吸收速度、排液性及返湿的试验,对实施例1、2以及比较例1的试样进行评价。
其中,体液吸收用片的吸汗性的试验方法如下所述。
(1)准备秒表、1ml微吸管、砝码(35×50mm:525g)、滤纸(35mm×50mm:10张)、人工尿液(离子交换水2.0L、尿素40.0g、盐16.0g、镁1.6g、钙0.6g、蓝粉0.1g)、气流成网无纺布(OUK45(王子奇能纸业公司制):30mm×50mm、5张)。其中,人工尿液模拟汗液。
(2)将体液吸收用片切成100mm×100mm的大小而作为试样。
(3)测量试样的质量。
(4)利用微吸管将人工尿液1ml均等地滴在将5张气流成网无纺布重叠而成的材料上。
(5)将气流成网无纺布(5张重叠)以使涂有人工尿液的一侧与试样接触的方式放置在试样上,在其上载置砝码。
(6)在载置砝码后经过了两分钟之后测量试样的质量(g:第1次)。
(7)将重新滴有人工尿液1ml的气流成网无纺布以使涂有人工尿液的一侧与试样接触的方式放置在相同的试样上,在其上载置砝码。
(8)在载置砝码后经过了两分钟之后测量试样的质量(g:第2次)。
体液吸收用片的吸收速度、排液性及返湿的试验方法如下所述。
(1)准备微吸管1000μL~5000μL、砝码(35mm×50mm:525g)、滤纸(35mm×50mm:10张)、开孔丙烯酸板(长度200mm×宽度100mm×厚度8mm、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中央具有长度40mm×宽度10mm的大致矩形形状且两短边为半圆形的孔),秒表两个、马血。
(2)将体液吸收用片切成100mm×100mm的大小而作为试样。
(3)在试样的中央部重叠设置开孔丙烯酸板。
(4)在使用微吸管将马血2ml滴下到试样的同时,使两个秒表开始。一个是渗透速度(吸收速度)用,另一个是排液速度用。
(5)将液体从孔的试样上和丙烯酸板的孔周围消失时判断为渗透结束时,记录渗透速度(吸收速度)用的秒表的时间(秒:第1次)。
(6)将试样和丙烯酸板之间的液体排走时判断为排液结束时,记录排液速度用的秒表的时间(秒:第1次)。
(7)在从开始起经过30秒之后,使用微吸管将第2次的马血2ml滴下到试样。(在该时刻即使不排液也使第2次开始。)
(8)将液体从孔的试样上和丙烯酸板的孔周围消失时判断为渗透结束时,记录渗透速度(吸收速度)用的秒表的时间(秒:第2次)。
(9)将试样和丙烯酸板之间的液体排走时判断为排液结束时,记录排液速度用的秒表的时间(秒:第2次)。
(10)在从开始起经过1分30秒之后除去丙烯酸板,在试样的滴下有马血的部位上载置10张预先测量了质量的滤纸,在10张滤纸上载置砝码。
(11)在从开始起经过2分30秒之后自试样除去砝码和滤纸,测量滤纸的质量。
(12)自载置在试样上之后的滤纸的质量减去载置前的滤纸的质量,求出返湿量(g),求出相对于所吸收的马血的量(4ml≒4g)的比例(%)。
(3)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如以下的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4114453830000261
关于实施例1/实施例2的试样的吸汗性,得知第1次为0.10g/0.42g,第2次为0.13g/0.38g,均为0.05g以上。即,得知具有良好地吸收汗液的性质。另一方面,对于比较例1的试样的吸汗性,得知第1次为0.00g,第2次为0.02g,均小于0.05g。即,得知几乎没有吸收汗液的性质。
关于实施例1/实施例2的试样的吸收速度,得知第1次为2.5秒/2.2秒,第2次为3.6秒/2.8秒,均为10秒以下。即,得知体液的吸收速度较高。另一方面,关于比较例1的试样的吸汗性,得知第1次为30秒以上,第2次为18.1秒,均超过10秒。即,得知体液的吸收速度非常低。
关于实施例1/实施例2的试样的排液性,得知第1次为17.6秒/12.5秒,第2次为18.6秒/14.4秒,均为25秒以下。即,得知体液的排液性较高。另一方面,关于比较例1的试样的排液性,得知第1次为30秒以上,第2次为30秒以上,均超过25秒。即,得知体液的排液性非常低。
关于实施例1/实施例2的试样的返湿量,得知为0.44/0.38g、11.6%/9.6%,0.8g以下、20%以下。即,得知具有不易发生返湿的性质。另一方面,关于比较例1的试样的返湿量,得知为0.98g、24.5%,大于0.8g、大于20%。即,得知具有容易发生返湿的性质。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不限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组合、变更等。
附图标记说明
2、体液吸收用片;2a、无纺布层;2b、亲水性纤维层;2S1、第1面;2S2、第2面;20、热熔接性纤维;30、亲水性纤维。

Claims (11)

1.一种体液吸收用片,其具有第1面和第2面,其中,
该体液吸收用片具备:
无纺布层,其包含相互热熔接的多个热熔接性纤维,该无纺布层的一个面构成所述第1面;以及
亲水性纤维层,其包含多个亲水性纤维,该亲水性纤维层的一个面与所述无纺布层的另一个面相邻,该亲水性纤维层的另一个面构成所述第2面,
所述亲水性纤维层的所述多个亲水性纤维的一部分分别贯通所述无纺布层而在所述第1面暴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液吸收用片,其中,
在俯视观察时,该体液吸收用片具有分散地配置于所述第1面的多个低单位面积重量部和与所述多个低单位面积重量部中的各个低单位面积重量部相邻的至少一个高单位面积重量部,
所述多个亲水性纤维的一部分在所述高单位面积重量部的所述第1面暴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液吸收用片,其中,
相比于所述高单位面积重量部的远离所述低单位面积重量部的远离区域,在所述高单位面积重量部的处于所述低单位面积重量部附近的区域中,在所述第1面暴露的所述亲水性纤维较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体液吸收用片,其中,
所述多个低单位面积重量部中的至少一个低单位面积重量部具有从所述第1面贯通至所述第2面的贯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体液吸收用片,其中,
在所述第1面暴露的所述多个亲水性纤维的一部分包含自所述第1面朝向厚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的多个突出亲水性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体液吸收用片,其中,
所述多个突出亲水性纤维的一部分自所述第1面朝向所述厚度方向的外侧以凸出的弧状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体液吸收用片,其中,
所述无纺布层还包含不进行热熔接的多个非热熔接性纤维,
所述无纺布层中的所述多个非热熔接性纤维的比例小于50质量%。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体液吸收用片,其中,
所述多个亲水性纤维的纤度小于所述多个热熔接性纤维的纤度。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体液吸收用片,其中,
所述多个亲水性纤维包含再生纤维素纤维。
10.一种体液吸收用片的制造方法,该体液吸收用片具有第1面和第2面,其中,
该体液吸收用片的制造方法具备以下工序:
准备工序,在该准备工序中,准备包含相互热熔接的多个热熔接性纤维且一个面构成所述第1面的无纺布层;
载置工序,在该载置工序中,将所述无纺布层和包含多个亲水性纤维的纤网以使所述无纺布层的一个面与网孔状的支承体的表面接触并且所述纤网的一个面与所述无纺布层的另一个面接触的方式载置于所述支承体;以及
交织工序,在该交织工序中,朝向载置在所述无纺布层上的所述纤网的另一个面喷射水流,使所述多个亲水性纤维与所述多个热熔接性纤维交织,从而形成亲水性纤维层,该亲水性纤维层包含所述多个亲水性纤维,该亲水性纤维层的一个面与所述无纺布层的另一个面相邻,该亲水性纤维层的另一个面构成所述第2面,
在所述交织工序中,所述亲水性纤维层的所述多个亲水性纤维的一部分分别贯通所述无纺布层而在所述第1面暴露。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体液吸收用片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支承体具有向所述无纺布层侧突出的多个突出部。
CN202180061572.9A 2020-09-10 2021-08-27 体液吸收用片 Pending CN1160754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52307A JP2022046325A (ja) 2020-09-10 2020-09-10 体液吸収用シート
JP2020-152307 2020-09-10
PCT/JP2021/031590 WO2022054613A1 (ja) 2020-09-10 2021-08-27 体液吸収用シー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75417A true CN116075417A (zh) 2023-05-05

Family

ID=80631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61572.9A Pending CN116075417A (zh) 2020-09-10 2021-08-27 体液吸收用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046325A (zh)
CN (1) CN116075417A (zh)
WO (1) WO20220546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13595B1 (ja) 2023-08-04 2024-01-15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90669A (ja) * 1989-08-31 1991-04-16 Uni Charm Corp 開孔を有する複合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JP2002020957A (ja) * 2000-07-06 2002-01-23 Nippon Kyushutai Gijutsu Kenkyusho:Kk 複相構造を持った不織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JP2002345883A (ja) * 2001-05-23 2002-12-03 Livedo Corporation パンツ型使い捨ておむつの連続製造方法
JP2005095209A (ja) * 2003-09-22 2005-04-14 Kao Corp 吸収性物品の表面シート
JP2009062650A (ja) * 2007-09-07 2009-03-26 Kao Corp 不織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215667A (ja) * 2008-03-07 2009-09-24 Kao Corp 不織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158860A (ja) * 2012-04-02 2012-08-23 Kao Corp 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CN103443340A (zh) * 2011-03-04 2013-12-11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无纺织物以及用于制造无纺织物的方法
JP2019042400A (ja) * 2017-09-06 2019-03-22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2019042401A (ja) * 2017-09-06 2019-03-22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76346A (ja) * 1985-01-29 1986-08-08 ユニ・チヤ−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表面材の製法
JP2843123B2 (ja) * 1990-06-29 1999-01-06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表面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127494B2 (ja) * 2002-06-21 2008-07-30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4145203B2 (ja) * 2003-06-17 2008-09-03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US20170203542A1 (en) * 2016-01-15 2017-07-20 First Quality Nonwovens, Inc. Nonwoven composite including natural fiber web layer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JP6539007B2 (ja) * 2017-03-15 2019-07-03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6920142B2 (ja) * 2017-09-06 2021-08-18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用シート及び吸収性物品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90669A (ja) * 1989-08-31 1991-04-16 Uni Charm Corp 開孔を有する複合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JP2002020957A (ja) * 2000-07-06 2002-01-23 Nippon Kyushutai Gijutsu Kenkyusho:Kk 複相構造を持った不織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JP2002345883A (ja) * 2001-05-23 2002-12-03 Livedo Corporation パンツ型使い捨ておむつの連続製造方法
JP2005095209A (ja) * 2003-09-22 2005-04-14 Kao Corp 吸収性物品の表面シート
JP2009062650A (ja) * 2007-09-07 2009-03-26 Kao Corp 不織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215667A (ja) * 2008-03-07 2009-09-24 Kao Corp 不織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443340A (zh) * 2011-03-04 2013-12-11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无纺织物以及用于制造无纺织物的方法
JP2012158860A (ja) * 2012-04-02 2012-08-23 Kao Corp 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JP2019042400A (ja) * 2017-09-06 2019-03-22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2019042401A (ja) * 2017-09-06 2019-03-22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46325A (ja) 2022-03-23
WO2022054613A1 (ja) 2022-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58992B2 (ja) 吸収性物品
EP3381426B1 (en) Non-woven fabric for liquid-permeable sheet of absorbent article, and absorbent article which includes said non-woven fabric as liquid-permeable sheet
EP1035820B1 (en) Absorbent article
JP6250792B2 (ja) 水流交絡繊維性構造体
US9326896B2 (en) Process for making an absorbent core with strain resistant core cover
EP3085346B1 (en) Nonwoven carrier for absorbent article
CN112672721B (zh) 吸收性物品
JP2017038925A5 (zh)
KR20020081486A (ko) 위생 제품용 동시천공 시스템
SK149698A3 (en) An apertured covering sheet for an absorbent article and a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covering sheet
JP4817897B2 (ja) 吸収性物品
CN108472181B (zh) 吸收性物品的外装片用的无纺布以及含有该无纺布作为外装片的吸收性物品
JPH10273884A (ja) 複合化不織布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
CN112839616B (zh) 吸收性物品
CN116075417A (zh) 体液吸收用片
US20230218452A1 (en) Nonwoven fabric structure for absorbent articles and absorbent article comprising such a nonwoven fabric structure
JP6898918B2 (ja) 模様付き不織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1159672A (ja) 吸収性物品用表面シート及びこれを備える吸収性物品
JP2020039842A (ja) 吸収性物品
WO2024062957A1 (ja) 吸収性物品
JP2021023668A (ja) 吸収性物品用不織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00155374A1 (en) Sheet for absorbent article and absorbent article
JP2020000719A (ja) 吸収性物品用の透液性シート
US20160206484A1 (en) Wicking yarns for hygiene produc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