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68024B - 一种应用于卷对卷产线的膜电极在线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卷对卷产线的膜电极在线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68024B
CN116068024B CN202211479726.9A CN202211479726A CN116068024B CN 116068024 B CN116068024 B CN 116068024B CN 202211479726 A CN202211479726 A CN 202211479726A CN 116068024 B CN116068024 B CN 1160680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fixedly connected
detection
roll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7972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68024A (zh
Inventor
王旻
朱志远
刘梦棋
李云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Priority to CN20221147972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680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68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680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680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680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5/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 G01N25/2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by investig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eat, i.e. calorimetry, e.g. by measuring specific heat, by measuring thermal conductivity
    • G01N25/48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by investig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eat, i.e. calorimetry, e.g. by measuring specific heat, by measuring thermal conductivity on solution, sorption, or a chemical reaction not involving combustion or catalytic oxidation
    • G01N25/4846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by investig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eat, i.e. calorimetry, e.g. by measuring specific heat, by measuring thermal conductivity on solution, sorption, or a chemical reaction not involving combustion or catalytic oxidation for a motionless, e.g. solid sampl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5/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 G01N25/72Investigating presence of flaw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卷对卷产线的膜电极在线检测系统,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底座,第一底座一侧设有催化层载量均匀性检测机构;催化层载量均匀性检测机构包括两个催化层载量检测组件,催化层载量检测组件包括连接架,连接架设于第一底座内侧,连接架底部通过轴承连接有两个第一导电辊,连接架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两个第一连杆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两个第一滑块一侧均设有第一滑槽,本发明有益效果是:减少检测误差,测量范围能展示真实情况,测试成本较低,方便检测,检测效率高,通过热点分布确定穿孔缺陷位置,因此无需过多成本投入、且检测快,在线诊断拍摄多检测水平面分布,降低检测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卷对卷产线的膜电极在线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膜电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卷对卷产线的膜电极在线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离子交换膜、催化层、气体扩散层等部件构成了电化学反应的主要场所的部件-膜电极,气体扩散层被广泛使用于燃料电池、PEM电解水装置、二氧化碳还原、氨分解、电化学氢气泵等电化学装置中,膜电极通常分为阳极催化层、阴极催化层和离子交换膜,催化层浆料通常由碳粉、粘结剂和催化剂组成,一般来说通过平面刮涂、卷对卷等方式涂覆在基底层表面,热处理转印等方式形成层状结构粘附在离子交换膜表面。
现有的催化层载量均匀性检测,多采用激光测距、厚度仪器来评价微孔层是否存在涂覆不均匀,这种检测方式只能针对板状膜电极进行检测,不适用于卷对卷产线,且卷对卷产线对于膜电极是否存在穿孔的检测手段多是通过人工检测,人工检测分辨率低,容易出现漏检,误检等情况的发生,而通过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进行观察,只能单一的识别表面缺陷,没有有效的检测手段,且不方便后期对穿孔以及催化层载量均匀性不合格产品进行标记和分离。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卷对卷产线的膜电极在线检测系统,以解决无法有效地、成本低地进行卷对卷产线的膜电极在线检测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卷对卷产线的膜电极在线检测系统,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一侧设有催化层载量均匀性检测机构;
所述催化层载量均匀性检测机构包括两个催化层载量检测组件,所述催化层载量检测组件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设于第一底座内侧,所述连接架底部通过轴承连接有两个第一导电辊,所述连接架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杆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一侧均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分别开设于第一底座两侧壁,所述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部滑动,两个所述第一滑块一侧均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滑轮,两个所述第二滑轮一侧均设有侧推板,两个所述第二滑轮一侧均设有第二滑轮槽,所述第二滑轮槽开设于侧推板一侧,所述第二滑轮在第二滑轮槽内部滑动,两个所述侧推板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之间固定连接有底部滑块,所述第一底座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底板,两个所述固定底板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贯穿底部滑块并与底部滑块通过螺纹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底板一侧固定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与丝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底座一侧设有穿孔检测机构,所述穿孔检测机构包括两个穿孔检测组件,所述穿孔检测组件包括移动架,所述移动架设于第一底座内侧,所述移动架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导电辊,所述移动架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杆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两个所述第二滑块一侧均设有第二滑槽,两个所述第二滑槽分别开设于第一底座两侧壁,两个所述第二滑块分别在两个所述第二滑槽内部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滑块一侧均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滑轮,两个所述第一滑轮一侧均设有第一滑轮槽,两个所述第一滑轮槽分别开设于两个所述侧推板一侧,所述第一滑轮在第一滑轮槽内部滑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底座两侧均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固定设于第一底座侧壁,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贯穿侧推板并与侧推板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底座一侧固定设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一侧设有穿孔缺陷定位机构;
所述穿孔缺陷定位机构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设于第二底座内侧,所述通气管顶部开设有多个出气孔,所述通气管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另一端与第二底座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通气管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贯穿第二底座侧壁,所述通气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贯穿第二底座侧壁,所述第二底座顶部固定设有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设于通气管顶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底座内侧通过轴承连接有两个连接轴,两个所述连接轴外部均固定套设有传送辊,两个所述连接轴外部均固定套设有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外部套设有皮带,所述第二底座一侧固定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底座一侧固定设有第三底座,所述第三底座一侧设有标记机构,所述标记机构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嵌设于第三底座侧壁,所述电动推杆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壳,所述连接壳内侧通过轴承连接有两个固定轴,两个所述固定轴外部均固定套设有传输轮,两个所述传输轮外部套设有传输带,所述传输带一侧粘接有海绵,所述连接壳一侧固定设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固定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壳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液管。
优选的,所述第三底座一侧设有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移动传送辊,所述移动传送辊设于第三底座内侧,所述移动传送辊两端均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底座侧壁开设有两个第三滑槽,两个所述第三滑块分别设于两个所述第三滑槽内部并与第三滑槽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三滑槽内部均通过轴承连接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分别贯穿两个所述第三滑块并与第三滑块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三底座顶部固定设有两个第一电机,两个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螺纹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底座内侧通过轴承连接有两个分离传送辊。
优选的,所述第三底座、第二底座和第一底座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
优选的,所述第一底座顶部设有膜电极卷。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一个催化层载量检测组件向下,另外一个催化层载量检测组件向上,使第一导电辊与膜电极卷接触,通过与外设的电流电压控制器连接,通过施加的电压检测得到该电压下通过的膜电极卷区间的电流值,根据膜电极卷的电流标准曲线图,将电流值转换为膜电极卷上微孔层载量,得到催化层载量涂层是否涂抹均匀,减少检测误差,测量范围能展示真实情况,测试成本较低,方便检测,检测效率高;
2、通过穿孔检测机构对膜电极穿孔缺陷进行检测,通过穿孔缺陷定位机构的成像设备为红外热成像及光学成像设备,光学拍摄快速观察表面缺陷,同时热成像拍摄可快速分析厚度缺陷,利用光辐射观察催化剂表面化学反应发生时的放热,通过热点分布确定穿孔缺陷位置,因此无需过多成本投入、且检测快,在线诊断拍摄多检测水平面分布,降低检测成本;
3、通过标记机构传输带带动海绵转动,连接壳内腔底部设有颜料,通过海绵吸附颜料,通过海绵转动并对膜电极卷侧边进行标记,从而确定穿孔位置和催化层不均匀区域,通过移动传送辊带动膜电极卷上下移动,使合格品则从顶部的分离传送辊上输送走,不合格品从底部的分离传送辊上输送走,方便后期的返工,方便快速筛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层载量均匀性检测机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层载量均匀性检测机构仰视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穿孔缺陷定位机构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分离机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标记机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标记机构剖视图。
图中:1、第一底座;2、膜电极卷;3、连接架;4、第一导电辊;5、移动架;6、第二导电辊;7、侧推板;8、固定架;9、第二底座;10、成像设备;11、连接壳;12、第三底座;13、第一电机;14、支撑柱;15、皮带;16、皮带轮;17、通气管;18、传送辊;19、连接轴;20、分离传送辊;21、第一滑块;22、第一连杆;23、第一滑槽;24、第二滑块;25、第二连杆;26、第二滑槽;27、第一滑轮;28、第一滑轮槽;29、固定板;30、限位杆;31、第二滑轮槽;32、第二滑轮;33、第二电机;34、固定底板;35、丝杆;36、底部滑块;37、出气孔;38、进气管;39、出气管;40、支撑杆;41、第三电机;42、移动传送辊;43、第三滑块;44、螺纹杆;45、第三滑槽;46、传输带;47、海绵;48、进液管;49、第四电机;50、电动推杆;51、传输轮;52、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附图1-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卷对卷产线的膜电极在线检测系统,包括第一底座1,所述第一底座1一侧设有催化层载量均匀性检测机构;
所述催化层载量均匀性检测机构包括两个催化层载量检测组件,所述催化层载量检测组件包括连接架3,所述连接架3设于第一底座1内侧,所述连接架3底部通过轴承连接有两个第一导电辊4,所述连接架3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22,两个所述第一连杆22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21,两个所述第一滑块21一侧均设有第一滑槽23,两个所述第一滑槽23分别开设于第一底座1两侧壁,所述第一滑块21在第一滑槽23内部滑动,两个所述第一滑块21一侧均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滑轮32,两个所述第二滑轮32一侧均设有侧推板7,两个所述第二滑轮32一侧均设有第二滑轮槽31,所述第二滑轮槽31开设于侧推板7一侧,所述第二滑轮32在第二滑轮槽31内部滑动,两个所述侧推板7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8,两个所述固定架8之间固定连接有底部滑块36,所述第一底座1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底板34,两个所述固定底板34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有丝杆35,所述丝杆35贯穿底部滑块36并与底部滑块36通过螺纹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底板34一侧固定设有第二电机33,所述第二电机33输出端与丝杆3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底座1顶部设有膜电极卷2;
本实施方案中,启动第二电机33,第二电机33启动并带动丝杆35转动,丝杆35转动并带动底部滑块36移动,底部滑块36移动并带动固定架8移动,固定架8移动并带动侧推板7移动,侧推板7移动并带动两个第二滑轮槽31移动,两个第二滑轮槽31移动过程中会带动一个催化层载量检测组件向下,另外一个催化层载量检测组件向上,以催化层载量检测组件向下为例,侧推板7移动会带动第二滑轮32在第二滑轮槽31内向下滑动,同时第二滑轮32带动第一滑块21向下移动,第一滑块21向下移动并带动第一连杆22向下移动,第一连杆22带动连接架3向下移动,使连接架3带动两个第一导电辊4向下移动,使两个第一导电辊4与膜电极卷2顶部接触,另外一个催化层载量检测组件向上移动,可适应不同厚度的膜电极卷2,使底部的两个第一导电辊4与膜电极卷2底部相接触,同时两个第一导电辊4通过与外设的电流电压控制器连接,利用两个第一导电辊4通电并对膜电极卷2施加电压,可检测膜电极卷2区间下电压通过的电流值,通过施加的电压检测得到该电压下通过的膜电极卷2区间的电流值,根据膜电极卷2的电流标准曲线图,将电流值转换为膜电极卷2上微孔层载量,得到催化层载量涂层是否涂抹均匀;
其中,为了实现穿孔检测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第一底座1一侧设有穿孔检测机构,所述穿孔检测机构包括两个穿孔检测组件,所述穿孔检测组件包括移动架5,所述移动架5设于第一底座1内侧,所述移动架5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导电辊6,所述移动架5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25,两个所述第二连杆25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24,两个所述第二滑块24一侧均设有第二滑槽26,两个所述第二滑槽26分别开设于第一底座1两侧壁,两个所述第二滑块24分别在两个所述第二滑槽26内部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滑块24一侧均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滑轮27,两个所述第一滑轮27一侧均设有第一滑轮槽28,两个所述第一滑轮槽28分别开设于两个所述侧推板7一侧,所述第一滑轮27在第一滑轮槽28内部滑动,侧推板7移动过程中或带动两个第一滑轮槽28移动,使第一滑轮27在第一滑轮槽28内滑动,两个第一滑轮27移动并带动第二滑块24移动,第二滑块24移动并带动第二连杆25移动,第二连杆25移动并带动移动架5移动,使移动架5带动第二导电辊6移动,使两个第二导电辊6将膜电极卷2夹住,两个第二导电辊6与外设的电流电压控制器电线连接,使两个第二导电辊6对传输的膜电极卷2进行微电流检测,若膜电极出现穿孔现象,则会造成电路短路的现象;
其中,为了实现限位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第一底座1两侧均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个固定板29,两个所述固定板29固定设于第一底座1侧壁,两个所述固定板29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杆30,限位杆30贯穿侧推板7并与侧推板7滑动连接,侧推板7在移动过程中会在限位杆30外部滑动;
其中,为了实现穿孔缺陷定位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第一底座1一侧固定设有第二底座9,所述第二底座9一侧设有穿孔缺陷定位机构;
所述穿孔缺陷定位机构包括通气管17,所述通气管17设于第二底座9内侧,所述通气管17顶部开设有多个出气孔37,所述通气管17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0,所述支撑杆40另一端与第二底座9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通气管17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38,所述进气管38贯穿第二底座9侧壁,所述通气管17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39,所述出气管39贯穿第二底座9侧壁,所述第二底座9顶部固定设有成像设备10,所述成像设备10设于通气管17顶部,所述第二底座9内侧通过轴承连接有两个连接轴19,两个所述连接轴19外部均固定套设有传送辊18,两个所述连接轴19外部均固定套设有皮带轮16,两个所述皮带轮16外部套设有皮带15,所述第二底座9一侧固定设有第三电机41,所述第三电机41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轴19固定连接,启动第三电机41,第三电机41启动并带动连接轴19转动,连接轴19转动并带动皮带轮16转动,皮带轮16转动并带动皮带15转动,使两个连接轴19转动并带动传送辊18转动,使两个传送辊18对膜电极卷2施加牵引力,膜电极通过通气管17,通气管17一侧的进气管38连接氢气,使氢气进入通气管17内并通过出气孔37排出,多余的氢气通过出气管39排出,氢气与膜电极卷2接触,若膜电极卷2存在穿孔或是缺陷,则氢气穿过膜电极卷2并与膜电极卷2另一侧的空气氧气在催化层中的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在膜电极本体2上产生热量,成像设备10为红外热成像及光学成像设备,可拍摄快速观察表面缺陷,监测膜电极带热量分布状况;
其中,为了实现标记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第二底座9一侧固定设有第三底座12,所述第三底座12一侧设有标记机构,所述标记机构包括电动推杆50,所述电动推杆50嵌设于第三底座12侧壁,所述电动推杆50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壳11,所述连接壳11内侧通过轴承连接有两个固定轴52,两个所述固定轴52外部均固定套设有传输轮51,两个所述传输轮51外部套设有传输带46,所述传输带46一侧粘接有海绵47,所述连接壳11一侧固定设有第四电机49,所述第四电机49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固定轴5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壳11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液管48,当膜电极卷2催化层均匀度不够或是出现穿孔现象时,确定穿孔位置后,启动电动推杆50,电动推杆50推动连接壳11移动,使连接壳11一侧的传输带46与膜电极卷2接触,同时启动第四电机49,第四电机49带动固定轴52转动,固定轴52带动传输轮51转动,传输轮51带动传输带46转动,使传输带46带动海绵47转动,连接壳11内腔底部设有颜料,通过海绵47吸附颜料,通过海绵47转动并对膜电极卷2侧边进行标记,从而确定穿孔位置和催化层不均匀区域;
其中,为了实现分离机构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第三底座12一侧设有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移动传送辊42,所述移动传送辊42设于第三底座12内侧,所述移动传送辊42两端均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三滑块43,所述第三底座12侧壁开设有两个第三滑槽45,两个所述第三滑块43分别设于两个所述第三滑槽45内部并与第三滑槽45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三滑槽45内部均通过轴承连接有螺纹杆44,两个所述螺纹杆44分别贯穿两个所述第三滑块43并与第三滑块4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三底座12顶部固定设有两个第一电机13,两个所述第一电机13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螺纹杆44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底座12内侧通过轴承连接有两个分离传送辊20,确定膜电极卷2为不合格产品后,启动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13启动并带动螺纹杆44转动,螺纹杆44转动带动第三滑块43下移,第三滑块43带动移动传送辊42下移,使移动传送辊42带动膜电极卷2下移,使膜电极卷2从底部一侧的分离传送辊20上传送走,若为合格品则从顶部的分离传送辊20上输送走;
其中,为了实现支撑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第三底座12、第二底座9和第一底座1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4,支撑柱14具有支撑第三底座12、第二底座9和第一底座1作用。
本发明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发明时,启动第二电机33,第二电机33启动并带动丝杆35转动,丝杆35转动并带动底部滑块36移动,底部滑块36移动并带动固定架8移动,固定架8移动并带动侧推板7移动,侧推板7移动并带动两个第二滑轮槽31移动,侧推板7在移动过程中会在限位杆30外部滑动,两个第二滑轮槽31移动过程中会带动一个催化层载量检测组件向下,另外一个催化层载量检测组件向上,以催化层载量检测组件向下为例,侧推板7移动会带动第二滑轮32在第二滑轮槽31内向下滑动,同时第二滑轮32带动第一滑块21向下移动,第一滑块21向下移动并带动第一连杆22向下移动,第一连杆22带动连接架3向下移动,使连接架3带动两个第一导电辊4向下移动,使两个第一导电辊4与膜电极卷2顶部接触,另外一个催化层载量检测组件向上移动,可适应不同厚度的膜电极卷2,使底部的两个第一导电辊4与膜电极卷2底部相接触,同时两个第一导电辊4通过与外设的电流电压控制器连接,利用两个第一导电辊4通电并对膜电极卷2施加电压,可检测膜电极卷2区间下电压通过的电流值,通过施加的电压检测得到该电压下通过的膜电极卷2区间的电流值,根据膜电极卷2的电流标准曲线图,将电流值转换为膜电极卷2上微孔层载量,得到催化层载量涂层是否涂抹均匀,侧推板7移动过程中或带动两个第一滑轮槽28移动,使第一滑轮27在第一滑轮槽28内滑动,两个第一滑轮27移动并带动第二滑块24移动,第二滑块24移动并带动第二连杆25移动,第二连杆25移动并带动移动架5移动,使移动架5带动第二导电辊6移动,使两个第二导电辊6将膜电极卷2夹住,两个第二导电辊6与外设的电流电压控制器电线连接,使两个第二导电辊6对传输的膜电极卷2进行微电流检测,若膜电极出现穿孔现象,则会造成电路短路的现象,启动第三电机41,第三电机41启动并带动连接轴19转动,连接轴19转动并带动皮带轮16转动,皮带轮16转动并带动皮带15转动,使两个连接轴19转动并带动传送辊18转动,使两个传送辊18对膜电极卷2施加牵引力,膜电极通过通气管17,通气管17一侧的进气管38连接氢气,使氢气进入通气管17内并通过出气孔37排出,多余的氢气通过出气管39排出,氢气与膜电极卷2接触,若膜电极卷2存在穿孔或是缺陷,则氢气穿过膜电极卷2并与膜电极卷2另一侧的空气氧气在催化层中的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在膜电极本体2上产生热量,成像设备10为红外热成像及光学成像设备,可拍摄快速观察表面缺陷,监测膜电极带热量分布状况,当膜电极卷2催化层均匀度不够或是出现穿孔现象时,确定穿孔位置后,启动电动推杆50,电动推杆50推动连接壳11移动,使连接壳11一侧的传输带46与膜电极卷2接触,同时启动第四电机49,第四电机49带动固定轴52转动,固定轴52带动传输轮51转动,传输轮51带动传输带46转动,使传输带46带动海绵47转动,连接壳11内腔底部设有颜料,通过海绵47吸附颜料,通过海绵47转动并对膜电极卷2侧边进行标记,从而确定穿孔位置和催化层不均匀区域,确定膜电极卷2为不合格产品后,启动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13启动并带动螺纹杆44转动,螺纹杆44转动带动第三滑块43下移,第三滑块43带动移动传送辊42下移,使移动传送辊42带动膜电极卷2下移,使膜电极卷2从底部一侧的分离传送辊20上传送走,若为合格品则从顶部的分离传送辊20上输送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发明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应用于卷对卷产线的膜电极在线检测系统,包括第一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一侧设有催化层载量均匀性检测机构;
所述催化层载量均匀性检测机构包括两个催化层载量检测组件,所述催化层载量检测组件包括连接架(3),所述连接架(3)设于第一底座(1)内侧,所述连接架(3)底部通过轴承连接有两个第一导电辊(4),所述连接架(3)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22),两个所述第一连杆(22)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21),两个所述第一滑块(21)一侧均设有第一滑槽(23),两个所述第一滑槽(23)分别开设于第一底座(1)两侧壁,所述第一滑块(21)在第一滑槽(23)内部滑动,两个所述第一滑块(21)一侧均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滑轮(32),两个所述第二滑轮(32)一侧均设有侧推板(7),两个所述第二滑轮(32)一侧均设有第二滑轮槽(31),所述第二滑轮槽(31)开设于侧推板(7)一侧,所述第二滑轮(32)在第二滑轮槽(31)内部滑动,两个所述侧推板(7)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8),两个所述固定架(8)之间固定连接有底部滑块(36),所述第一底座(1)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底板(34),两个所述固定底板(34)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有丝杆(35),所述丝杆(35)贯穿底部滑块(36)并与底部滑块(36)通过螺纹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底板(34)一侧固定设有第二电机(33),所述第二电机(33)输出端与丝杆(35)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底座(1)一侧设有穿孔检测机构,所述穿孔检测机构包括两个穿孔检测组件,所述穿孔检测组件包括移动架(5),所述移动架(5)设于第一底座(1)内侧,所述移动架(5)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导电辊(6),所述移动架(5)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25),两个所述第二连杆(25)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24),两个所述第二滑块(24)一侧均设有第二滑槽(26),两个所述第二滑槽(26)分别开设于第一底座(1)两侧壁,两个所述第二滑块(24)分别在两个所述第二滑槽(26)内部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滑块(24)一侧均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滑轮(27),两个所述第一滑轮(27)一侧均设有第一滑轮槽(28),两个所述第一滑轮槽(28)分别开设于两个所述侧推板(7)一侧,所述第一滑轮(27)在第一滑轮槽(28)内部滑动;
所述第一底座(1)一侧固定设有第二底座(9),所述第二底座(9)一侧设有穿孔缺陷定位机构;
所述第二底座(9)一侧固定设有第三底座(12),所述第三底座(12)一侧设有标记机构,所述标记机构包括电动推杆(50),所述电动推杆(50)嵌设于第三底座(12)侧壁,所述电动推杆(50)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壳(11),所述连接壳(11)内侧通过轴承连接有两个固定轴(52),两个所述固定轴(52)外部均固定套设有传输轮(51),两个所述传输轮(51)外部套设有传输带(46),所述传输带(46)一侧粘接有海绵(47),所述连接壳(11)一侧固定设有第四电机(49),所述第四电机(49)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固定轴(5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壳(11)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液管(4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卷对卷产线的膜电极在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两侧均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个固定板(29),两个所述固定板(29)固定设于第一底座(1)侧壁,两个所述固定板(29)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杆(30),限位杆(30)贯穿侧推板(7)并与侧推板(7)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卷对卷产线的膜电极在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孔缺陷定位机构包括通气管(17),所述通气管(17)设于第二底座(9)内侧,所述通气管(17)顶部开设有多个出气孔(37),所述通气管(17)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0),所述支撑杆(40)另一端与第二底座(9)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通气管(17)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38),所述进气管(38)贯穿第二底座(9)侧壁,所述通气管(17)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39),所述出气管(39)贯穿第二底座(9)侧壁,所述第二底座(9)顶部固定设有成像设备(10),所述成像设备(10)设于通气管(17)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卷对卷产线的膜电极在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9)内侧通过轴承连接有两个连接轴(19),两个所述连接轴(19)外部均固定套设有传送辊(18),两个所述连接轴(19)外部均固定套设有皮带轮(16),两个所述皮带轮(16)外部套设有皮带(15),所述第二底座(9)一侧固定设有第三电机(41),所述第三电机(41)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轴(19)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卷对卷产线的膜电极在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底座(12)一侧设有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移动传送辊(42),所述移动传送辊(42)设于第三底座(12)内侧,所述移动传送辊(42)两端均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三滑块(43),所述第三底座(12)侧壁开设有两个第三滑槽(45),两个所述第三滑块(43)分别设于两个所述第三滑槽(45)内部并与第三滑槽(45)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三滑槽(45)内部均通过轴承连接有螺纹杆(44),两个所述螺纹杆(44)分别贯穿两个所述第三滑块(43)并与第三滑块(4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三底座(12)顶部固定设有两个第一电机(13),两个所述第一电机(13)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螺纹杆(44)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卷对卷产线的膜电极在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底座(12)内侧通过轴承连接有两个分离传送辊(2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卷对卷产线的膜电极在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底座(12)、第二底座(9)和第一底座(1)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4)。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卷对卷产线的膜电极在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顶部设有膜电极卷(2)。
CN202211479726.9A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应用于卷对卷产线的膜电极在线检测系统 Active CN1160680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79726.9A CN116068024B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应用于卷对卷产线的膜电极在线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79726.9A CN116068024B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应用于卷对卷产线的膜电极在线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68024A CN116068024A (zh) 2023-05-05
CN116068024B true CN116068024B (zh) 2023-07-07

Family

ID=86175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79726.9A Active CN116068024B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应用于卷对卷产线的膜电极在线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68024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7310A (zh) * 2015-02-13 2015-05-13 昆山桑莱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密封边框的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08963306A (zh) * 2017-05-18 2018-12-0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制造燃料电池的膜电极组件的装置和方法
CN208420734U (zh) * 2018-07-05 2019-01-22 广东德尔智慧工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锂电池隔离膜缺陷视觉检测系统
CN210347486U (zh) * 2019-07-17 2020-04-17 佛山市清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膜电极缺陷在线检测设备
CN111357145A (zh) * 2018-08-09 2020-06-30 株式会社Lg化学 检测电池隔膜损坏的方法和装置
CN111678956A (zh) * 2020-06-17 2020-09-18 广州镐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记录检测点的电容器薄膜加工用检测设备
CN112557451A (zh) * 2020-12-01 2021-03-26 南京大学 一种膜电极上催化剂载量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14953102U (zh) * 2021-06-04 2021-11-30 上海普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伤口静电纺丝薄膜成品检测装置
CN215470184U (zh) * 2021-07-01 2022-01-11 成都工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零部件打磨机
WO2022116248A1 (zh) * 2020-12-04 2022-06-09 华擎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缺陷检测设备
CN114798325A (zh) * 2022-04-29 2022-07-29 浙江海盐力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涂敷装置
CN114930148A (zh) * 2020-03-31 2022-08-19 东洋纺株式会社 透明导电性膜
CN115343331A (zh) * 2022-08-11 2022-11-1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高效的膜电极缺陷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7310A (zh) * 2015-02-13 2015-05-13 昆山桑莱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密封边框的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08963306A (zh) * 2017-05-18 2018-12-0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制造燃料电池的膜电极组件的装置和方法
CN208420734U (zh) * 2018-07-05 2019-01-22 广东德尔智慧工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锂电池隔离膜缺陷视觉检测系统
CN111357145A (zh) * 2018-08-09 2020-06-30 株式会社Lg化学 检测电池隔膜损坏的方法和装置
CN210347486U (zh) * 2019-07-17 2020-04-17 佛山市清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膜电极缺陷在线检测设备
CN114930148A (zh) * 2020-03-31 2022-08-19 东洋纺株式会社 透明导电性膜
CN111678956A (zh) * 2020-06-17 2020-09-18 广州镐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记录检测点的电容器薄膜加工用检测设备
CN112557451A (zh) * 2020-12-01 2021-03-26 南京大学 一种膜电极上催化剂载量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WO2022116248A1 (zh) * 2020-12-04 2022-06-09 华擎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缺陷检测设备
CN214953102U (zh) * 2021-06-04 2021-11-30 上海普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伤口静电纺丝薄膜成品检测装置
CN215470184U (zh) * 2021-07-01 2022-01-11 成都工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零部件打磨机
CN114798325A (zh) * 2022-04-29 2022-07-29 浙江海盐力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涂敷装置
CN115343331A (zh) * 2022-08-11 2022-11-1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高效的膜电极缺陷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68024A (zh) 2023-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75736B (zh) 用于燃料电池的膜电极组件的针孔检查系统和装置
MXPA05004645A (es) Fabricacion de sensores electroquimicos mediante impresion con reticula plana movil.
WO2022116913A1 (zh) 一种燃料电池微孔层连续印刷设备及工艺
JP2017168353A (ja) 塗膜検査装置、塗膜検査方法および膜・触媒層接合体の製造装置
CN116068024B (zh) 一种应用于卷对卷产线的膜电极在线检测系统
Liu et al. Ultrasensitive detection of ferulic acid using poly (diallyldimethylammonium chloride) functionalized graphene‐based electrochemical Sensor
CN108432020B (zh) 膜-电极层接合体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CN1784597B (zh) 气体扩散介质的制造方法及其特性控制
CN1795378A (zh) 气体扩散介质的特性控制方法
KR102037110B1 (ko) 실시간 수소 누출 감지가 가능한 수소 검출용 막전극접합체 및 제조방법과 이를 구비한 전기화학 셀
JPWO2007034959A1 (ja) 燃料電池の性能評価装置
CN210427376U (zh) 电芯包胶质量检测装置及电池生产线
KR20210059641A (ko) 서브 개스킷이 달린 막전극 접합체의 제조 방법 및 제조 장치, 서브 개스킷이 달린 막전극 접합체
JP2016143468A (ja) 燃料電池用電解質膜・電極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CN111790572A (zh) 一种用于双面涂敷的质子膜固定装置
US2011000150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amining Ion-Conductive Electrolyte Membrane
CN112444217A (zh) 一种x-ray检测机
KR101666566B1 (ko) 연료전지용 기체확산층 품질 자동 검사장치
KR102628806B1 (ko) 원형 배터리 검사장치
JP2005038694A (ja) 高分子電解質型燃料電池用meaの検査方法
KR101262001B1 (ko) 연료전지용 기체확산층 검수 장치
US20240094140A1 (en) On-line detection system for defects of 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
CN115343331A (zh) 一种高效的膜电极缺陷检测装置
CN112945075A (zh) 一种bopp膜膜厚均匀性质量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1750807A (zh) 一种铜箔卷端面平整度的定量分析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