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26331A - 一种聚丁烯-1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丁烯-1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26331A
CN115926331A CN202111110220.6A CN202111110220A CN115926331A CN 115926331 A CN115926331 A CN 115926331A CN 202111110220 A CN202111110220 A CN 202111110220A CN 115926331 A CN115926331 A CN 1159263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butene
alloy
catalyst
polymerization
electron don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1022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鹤
高宇新
王玉如
孙维
刘龙
闫义彬
杨国兴
王登飞
何书艳
吴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1022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263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26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263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2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catalysts, e.g. selective catalysts

Landscapes

  • Transition And Organic Metals Composition Catalysts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丁烯‑1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丙烯在催化剂体系作用下进行液相本体聚合,得到载有活性中心的聚丙烯颗粒;步骤2,所述聚丙烯颗粒和丁烯‑1单体进行气相聚合,得到聚丁烯‑1合金。本发明方法生产的聚丁烯‑1合金具有很好的球形形态,等规度≥95%,分子量分布在5‑10内可控,邵氏硬度在60‑38内可控,为软塑,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同时在连续聚合过程中不产生三废,清洁环保,属于绿色化学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聚丁烯-1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抗冲击聚丁烯-1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全同聚丁烯-1是以丁烯-1单体为原料聚合而成的一种半结晶聚烯烃热塑性树脂,由于其具有优异的耐温性、耐持久性、化学稳定性等特点,被称为“塑料黄金”。目前,聚丁烯-1的生产工艺多采用液相本体法,相较于气相法和淤浆法,本体法聚丁烯-1生产工艺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产品形态好等优点,但由于聚丁烯-1在聚合温度高于30℃时会在其单体中溶胀,造成体系发粘,从而影响传质、传热,导致聚丁烯-1产品产品质量无法达到指标要求。除此以外,聚丁烯-1材料的性能与其等规度以及晶型转变有一定关系,聚丁烯-1中热力学不稳定晶型Ⅱ转变为稳定晶型Ⅰ,使聚丁烯-1呈现出高屈服强度、高模量的力学性能,但完成这种晶型转变需要在室温下七天到十天的转化时间,这直接制约着聚丁烯-1的生产和使用。
为了解决聚丁烯-1材料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可以采用丁烯-1单体与其它α-烯烃共聚的方法合成聚丁烯-1釜内合金,使得聚合过程中聚合产物溶胀发粘、颗粒形态较差的问题得以改善,同时在不影响聚丁烯-1应用性能的前提下,大幅度缩短聚丁烯-1的晶型转变时间,同时赋予其某些特异性能。
中国专利CN103951898 A公开了一种采用本体聚合制备聚丁烯-1/丙烯合金的方法,首先通过丁烯-1预聚再通入丙烯或者丁烯-1和丙烯的混合气分两段原位聚合制备得到以聚丁烯-1为主包括少量丁烯-1/丙烯共聚物的粉末状合金材料。
巴塞尔聚烯烃公司ZL03800736.3公开了一种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1-丁烯均聚物或含有至多20wt%其他α-烯烃的1-丁烯共聚物,产品的Mw/Mn小于6,熔体强度大于2.8g。
蒙特尔技术公司CN1140545C公开了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1-丁烯均聚物或含有至多20wt%其他α-烯烃的1-丁烯共聚物,产品的Mw/Mn大于6,非常适合制备管材。
奈斯特公司CN1032172A公开了采用本体预聚(液相本体聚合)制备聚α-烯烃催化剂组合物,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丁烯-1聚合(液相本体聚合),可以得到高结晶度聚丁烯-1共聚物。
上述聚合均采用溶液法制备聚丁烯-1合金,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产物溶胀发粘的问题,但仍需对聚合产品进行分离,对未反应单体进行精制回收,后处理工艺相对比较复杂,难以实现连续化生产。与此同时,上述聚合工艺采用传统Z-N催化剂体系制备聚丁烯-1合金,会使聚丁烯-1的熔点、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能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丁烯-1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聚丁烯-1合金后处理复杂,所得聚丁烯-1合金性能较差的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丁烯-1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丙烯在催化剂体系作用下进行液相本体聚合,得到载有活性中心的聚丙烯颗粒;
步骤2,所述聚丙烯颗粒和丁烯-1单体进行气相聚合,得到聚丁烯-1合金。
本发明所述的聚丁烯-1合金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体系包括负载型Z-N催化剂,所述负载型Z-N催化剂包括载体和活性组分,所述载体为氯化镁掺杂无机组分,所述无机组分选自NaCl、LiCl、ZnCl2、MnCl2和AlCl3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活性组分为TiCl4;所述无机组分占所述载体的质量含量为0.1%-50%。
本发明所述的聚丁烯-1合金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负载型Z-N催化剂还包括内给电子体,所述内给电子体选自酯类、醚类或醚酯复合类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聚丁烯-1合金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活性组分以钛计,所述负载型Z-N催化剂中,所述活性组分的质量含量为0.50%-4.50%,所述内给电子体的质量含量为0.10%-6.56%。
本发明所述的聚丁烯-1合金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体系还包括助催化剂和外给电子体;所述助催化剂为烷基铝类化合物,所述外给电子体选自硅类、醚类、胺类、酯类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负载型Z-N催化剂以钛计,所述助催化剂以铝计,所述负载型Z-N催化剂与助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10-500;所述外给电子体与所述负载型Z-N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1-60。
本发明所述的聚丁烯-1合金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助催化剂选自三乙基铝、三异丁基铝、三正丁基铝、三正己基铝、三正辛基铝、一氯二乙基铝、一氯二异丙基铝和一氯二异丁基铝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外给电子体选自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甲基-叔丁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二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1,1,1-三氟丙基-2-乙基哌啶基-二甲氧基硅烷、2-乙基哌啶基-2-叔丁基二甲氧基硅烷、甲基正丁基醚、甲基异丁基醚、甲基叔丁基醚、甲基异丙基醚、乙基正丁基醚、乙基异丁基醚、乙基叔丁基醚和乙基异丙基醚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聚丁烯-1合金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内给电子体选自苯甲酸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邻苯二甲酸二新戊酯、苯甲酸(2-甲氧基)乙酯、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4-甲基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4-甲基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4-甲基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MDIOP)、4-甲基邻苯二甲酸二新戊酯、4-溴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溴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4-溴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4-溴邻苯二甲酸二新戊酯、苯乙醚、乙二醇二甲醚、9,9-二(甲基甲氧基)芴、9,9-双(苯甲羧基甲基)芴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聚丁烯-1合金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液相本体聚合的温度为25-90℃,聚合时间为5-150min;所述液相本体聚合中还通入氢气,所述氢气的分压为0.01-0.50MPa;所述丙烯加入量为2-50g/mgTiCl4
本发明所述的聚丁烯-1合金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丁烯-1单体与步骤1中所述丙烯的质量比为0.1-100:1,所述气相聚合温度为40-80℃,聚合时间为0.5-14h;所述气相聚合中还通入氢气,所述氢气的分压为0.01-0.50MPa。
本发明所述的聚丁烯-1合金的制备方法,其中,还包括对所述液相本体聚合后的混合物进行减压气化,以回收未反应的丙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聚丁烯-1合金,该聚丁烯-1合金是由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该聚丁烯-1合金为球形形态,等规度≥95%,分子量分布在5-10内,邵氏硬度在60-38内。
本发明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液相本体法预聚合成具有活性中心的聚丙烯球形颗粒,在此基础上进行丁烯-1的气相聚合,不仅不会产生聚合产物溶胀发粘的问题,同时无需对聚合产品进行后分离处理,简化生产过程,实现连续化生产,并且釜内合金能够有效缩短聚丁烯-1的晶型转变时间,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2)通过对负载型Z-N催化体系中载体进行无机掺杂,显著改变催化剂性能,使得其催化效率更高,催化活性中心分布更宽,从而实现对聚丁烯-1合金等规度及分子量分布的调控,使得合成的聚丁烯-1合金等规度≥95%,分子量分布在5-10内可控,邵氏硬度在60-38内可控,表现出优异的抗冲击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对比例1气相法聚合得到的聚丁烯-1的X射线衍射曲线;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5分段聚合制得聚丁烯-1的X射线衍射曲线;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5分段聚合制得聚丁烯-1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丁烯-1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丙烯在催化剂体系作用下进行液相本体聚合,得到载有活性中心的聚丙烯颗粒;
步骤2,所述聚丙烯颗粒和丁烯-1单体进行气相聚合,得到聚丁烯-1合金。
本发明聚丁烯-1合金的制备方法为分段聚合方法,通过液相本体聚合和气相聚合工艺,可以生成形态较好的球形颗粒产品,简化聚合产品的后分离过程。
在一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聚丁烯-1合金的制备方法在无水无氧条件下进行,包括:
步骤1,在催化剂体系作用下,催化丙烯单体聚合生成具有活性中心的聚丙烯颗粒,然后经减压气化,将未反应的丙烯单体进行回收精制,得到载有活性中心的聚丙烯颗粒;
步骤2,载有活性中心的聚丙烯颗粒与丁烯-1单体进行气相聚合得到高抗冲击聚丁烯合金。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气相聚合反应在气相流化床中进行,载有活性中心的聚丙烯颗粒经催化剂进料口进入气相流化床,丁烯-1单体经釜底进入气相流化床,以进行气相聚合。
在一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还加入了分子量调节剂,所述分子量调节剂为氢气。
在一实施方式中,催化剂体系包括负载型Z-N催化剂,所述负载型Z-N催化剂包括载体和活性组分,所述载体为氯化镁掺杂无机组分,所述无机组分选自NaCl、LiCl、ZnCl2、MnCl2和AlCl3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活性组分为TiCl4;所述无机组分占所述载体的质量含量为0.1%-50%。
本发明通过在载体中掺杂无机组分,形成掺杂的负载型Z-N催化,可以使聚合产品具有较高的等规度及较宽的分子量分布,进而使聚合产品具有高抗冲击性。
在一实施方式中,负载型Z-N催化剂还包括内给电子体,该内给电子体为改性剂。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内给电子体选自酯类、醚类或醚酯复合类中的至少一种,例如可以为苯甲酸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邻苯二甲酸二新戊酯、苯甲酸(2-甲氧基)乙酯、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4-甲基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4-甲基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4-甲基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4-甲基邻苯二甲酸二新戊酯、4-溴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溴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4-溴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4-溴邻苯二甲酸二新戊酯、苯乙醚、乙二醇二甲醚、9,9-二(甲基甲氧基)芴、9,9-双(苯甲羧基甲基)芴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在一实施方式中,活性组分以钛计,负载型Z-N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的质量含量为0.50%-4.50%,内给电子体的质量含量为0.10%-6.56%。
在一实施方式中,催化剂体系还包括助催化剂和外给电子体;所述助催化剂为烷基铝类化合物,所述外给电子体选自硅类、醚类、胺类、酯类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负载型Z-N催化剂以钛计,所述助催化剂以铝计,所述负载型Z-N催化剂与助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10-500;所述外给电子体与所述负载型Z-N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1-60。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助催化剂为为三乙基铝、三异丁基铝、三正丁基铝、三正己基铝、三正辛基铝、一氯二乙基铝、一氯二异丙基铝和一氯二异丁基铝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外给电子体优选烷氧基硅类和醚类,具体为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甲基-叔丁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二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1,1,1-三氟丙基-2-乙基哌啶基-二甲氧基硅烷、2-乙基哌啶基-2-叔丁基二甲氧基硅烷、甲基正丁基醚、甲基异丁基醚、甲基叔丁基醚、甲基异丙基醚、乙基正丁基醚、乙基异丁基醚、乙基叔丁基醚和乙基异丙基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一实施方式中,液相本体聚合的温度为25-90℃,聚合时间为5-150min;所述液相本体聚合中氢气的分压为0.01-0.50MPa;所述丙烯加入量为2-50g/mgTiCl4
在一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所述丁烯-1单体与步骤1中所述丙烯的质量比为0.1-100:1,所述气相聚合温度为40-80℃,聚合时间为0.5-14h;所述气相聚合中氢气的分压为0.01-0.50MPa。
本发明分段聚合工艺可实现聚丁烯-1合金的连续化生产,聚合过程中不产生三废,清洁环保;所得聚丁烯-1合金为球形形态,等规度≥95%,分子量分布在5-10内可控,邵氏硬度在60-38内可控,为软塑,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
测试方法或测试标准:
乙醚抽提后不溶物所占重量百分数测定等规度;
气相凝胶渗透色谱测定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X射线衍射仪测定产品晶型结构;
根据GB/T1033-1986测定样品密度;
根据GB/T 2411-1989测定邵氏硬度;
根据GB/T1843-2008测定冲击强度。
实施例1
1)聚丙烯活性颗粒的制备
Ar保护下,将石油醚、无水氯化镁和乙醇加入到带有机械搅拌器的反应器中,升温至130℃下反应2小时,反应后真空干燥得到MgCl2-EtOH复合物,取20g MgCl2-EtOH复合物与一定量的LiCl于球磨机中球磨一定时间制备LiCl掺杂载体,将LiCl掺杂载体在2小时内滴加到温度保持为-10℃的TiCl4溶液中,滴完后使混合物温度在-10℃下保持0.5小时,然后缓慢升温至110℃反应2h,将反应后混合物趁热过滤,得到固体中间产物,再将其加入到一定量的TiCl4溶液中,100℃下加入内给电子体,升温至110℃反应2h,将反应后混合物趁热过滤,并使用正己烷在60℃下进行充分洗涤,直至在清洗液中检测不出析出的钛化合物,得到固体钛催化剂,即负载型Z-N催化剂。
上述制备的负载型Z-N催化剂,包括MgCl2-LiCl球形载体,LiCl占载体的质量含量为5%,TiCl4为活性中心,以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PBMOE)为内给电子体,钛含量为2.8%,PBMOE含量为3.8%。将容积为10L的不锈钢搅拌釜升温至100-120℃,使用高纯氮气置换3-5次,抽真空,测定除尽釜内的空气和水蒸气。然后体系降温至60℃,向反应釜中充H2至压力表压力达0.1MPa,充丙烯单体120g,经催化剂进料口加入0.25mmol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CHMMS)、5.0mmol三乙基铝及0.025mmol上述负载钛催化剂(以Ti量计),使反应体系于50℃下恒温反应30min,反应过程釜内压力恒定1.5MPa,待反应结束后减压丙烯气体经回收管线回收精制可循环使用,得到的聚丙烯活性颗粒经管线输送至气相流化床反应器中。
2)聚丁烯-1合金的制备
将聚丙烯活性颗粒经管线输送至80L气相流化床反应釜中,通过计量泵将含氢气的丁烯-1单体以30L/h的流量投入聚合反应器,经核算丁烯-1单体总进料量为500g,釜内氢气分压0.1MPa,反应温度45℃,停留时间2.5h,未反应单体及氢气经循环压缩实现连续化生产。测定聚合产品等规度、密度、分子量、分子量分布、邵氏硬度及冲击强度如表2所示。
实施例2~14的聚合及表征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具体聚合过程中加入的物质及加入量见表1,其产品表征结果见表2。
表1实施例2-14聚合原料和聚合条件
Figure BDA0003272318510000091
Figure BDA0003272318510000101
对比例1
负载钛催化剂采用MgCl2-ZnCl2球形载体,TiCl4为活性中心,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与乙二醇二甲醚为内给电子体,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与乙二醇二甲醚的摩尔比为2:1,催化剂中钛含量为2.8%、内给电子体含量为3.8%。在气相流化床经催化剂进料口加入0.25mmol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CHMMS)、5.0mmol三乙基铝及0.025mmol上述负载钛催化剂(以Ti含量计)。通过计量泵将含氢气的丁烯-1单体以30L/h的流量投入聚合反应器,经核算丁烯-1单体总进料量为500g,釜内氢气分压0.1MPa,反应温度45℃,停留时间2.5h,未反应单体及氢气经循环压缩实现连续化生产。测定聚合产品等规度、密度、分子量、分子量分布、邵氏硬度及冲击强度如表2所示,对比例1与实施例5聚丁烯-1产品X射线衍射谱图分别如图1和2所示。
表2聚丁烯-1产品表征结果
Figure BDA0003272318510000111
通过上述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液相本体和气相分段聚合方法制备得到的聚丁烯-1合金的等规度≥95%,采用掺杂的负载型Z-N催化体系,使得聚丁烯-1合金的分子量分布在5-10内可控,邵氏硬度在60-38内可控,产品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当采用ZnCl2为无机掺杂物、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乙二醇二甲醚复合内给电子体时,聚丁烯-1合金的冲击强度高达32.4MPa。通过图1和图2的X射线衍射曲线可以看出,聚合物经过熔融后,在2θ=11.6°,16.5°和18.0°处出现聚丁烯晶型Ⅱ的衍射峰,同时在2θ=9.8°,17.1°和20.2°处出现聚丁烯晶型Ⅰ的衍射峰。并且熔融后的聚合物随着在室温下的放置时间的延长,晶型II的衍射峰明显变弱,而晶型I的衍射峰显著增强。这就进一步证明了晶型I是稳定的晶型。从图2还可看出,经过分段聚丁烯-1熔融之后,晶型II的衍射峰迅速变弱,而晶型I的特征衍射峰迅速增强,在室温下放置168h后晶型Ⅱ的衍射峰几乎消失,而图1表征的未经分段聚合的聚丁烯-1在试验时间240h内,XRD谱图中仍出现晶型Ⅱ的衍射峰,说明经分段聚合的到的聚丁烯-1由亚稳态的晶型II转变为稳定的晶型I的时间缩短了。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聚丁烯-1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丙烯在催化剂体系作用下进行液相本体聚合,得到载有活性中心的聚丙烯颗粒;
步骤2,所述聚丙烯颗粒和丁烯-1单体进行气相聚合,得到聚丁烯-1合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丁烯-1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体系包括负载型Z-N催化剂,所述负载型Z-N催化剂包括载体和活性组分,所述载体为氯化镁掺杂无机组分,所述无机组分选自NaCl、LiCl、ZnCl2、MnCl2和AlCl3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活性组分为TiCl4;所述无机组分占所述载体的质量含量为0.1%-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丁烯-1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型Z-N催化剂还包括内给电子体,所述内给电子体选自酯类、醚类和醚酯复合类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丁烯-1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分以钛计,所述负载型Z-N催化剂中,所述活性组分的质量含量为0.50%-4.50%,所述内给电子体的质量含量为0.10%-6.5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丁烯-1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体系还包括助催化剂和外给电子体;所述助催化剂为烷基铝类化合物,所述外给电子体选自硅类、醚类、胺类、酯类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负载型Z-N催化剂以钛计,所述助催化剂以铝计,所述负载型Z-N催化剂与助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10-500;所述外给电子体与所述负载型Z-N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1-6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丁烯-1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催化剂选自三乙基铝、三异丁基铝、三正丁基铝、三正己基铝、三正辛基铝、一氯二乙基铝、一氯二异丙基铝和一氯二异丁基铝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外给电子体选自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甲基-叔丁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二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1,1,1-三氟丙基-2-乙基哌啶基-二甲氧基硅烷、2-乙基哌啶基-2-叔丁基二甲氧基硅烷、甲基正丁基醚、甲基异丁基醚、甲基叔丁基醚、甲基异丙基醚、乙基正丁基醚、乙基异丁基醚、乙基叔丁基醚和乙基异丙基醚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丁烯-1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给电子体选自苯甲酸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邻苯二甲酸二新戊酯、苯甲酸(2-甲氧基)乙酯、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4-甲基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4-甲基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4-甲基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MDIOP)、4-甲基邻苯二甲酸二新戊酯、4-溴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溴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4-溴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4-溴邻苯二甲酸二新戊酯、苯乙醚、乙二醇二甲醚、9,9-二(甲基甲氧基)芴、9,9-双(苯甲羧基甲基)芴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丁烯-1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本体聚合的温度为25-90℃,聚合时间为5-150min;所述液相本体聚合中还通入氢气,所述氢气的分压为0.01-0.50MPa;所述丙烯加入量为2-50g/mgTiCl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丁烯-1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丁烯-1单体与步骤1中所述丙烯的质量比为0.1-100:1,所述气相聚合温度为40-80℃,聚合时间为0.5-14h;所述气相聚合中还通入氢气,所述氢气的分压为0.01-0.50MPa。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丁烯-1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液相本体聚合后的混合物进行减压气化,以回收未反应的丙烯。
11.一种聚丁烯-1合金,其特征在于,该聚丁烯-1合金是由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该聚丁烯-1合金为球形形态,等规度≥95%,分子量分布在5-10内,邵氏硬度在60-38内。
CN202111110220.6A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聚丁烯-1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59263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0220.6A CN115926331A (zh)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聚丁烯-1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0220.6A CN115926331A (zh)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聚丁烯-1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26331A true CN115926331A (zh) 2023-04-07

Family

ID=86556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10220.6A Pending CN115926331A (zh)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聚丁烯-1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26331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13655A (en) * 1970-07-20 1986-09-23 Montedison S.P.A. Catalysts for the polymerization of olefins
CN1032172A (zh) * 1987-07-15 1989-04-05 奈斯特公司 高结晶度聚-1-丁烯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方法所用的催化剂
CN101942053A (zh) * 2010-08-16 2011-01-12 杨波 用于制备高无规α烯烃共聚物的高效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02838697A (zh) * 2011-06-24 2012-12-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烯烃高温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制备方法
CN104628914A (zh) * 2015-02-15 2015-05-20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高等规聚丁烯合金的工业生产方法及装置
CN106867120A (zh) * 2017-03-03 2017-06-20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高等规聚丁烯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759684A (zh) * 2019-11-01 2021-05-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丁烯-1的制备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13655A (en) * 1970-07-20 1986-09-23 Montedison S.P.A. Catalysts for the polymerization of olefins
CN1032172A (zh) * 1987-07-15 1989-04-05 奈斯特公司 高结晶度聚-1-丁烯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方法所用的催化剂
CN101942053A (zh) * 2010-08-16 2011-01-12 杨波 用于制备高无规α烯烃共聚物的高效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02838697A (zh) * 2011-06-24 2012-12-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烯烃高温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制备方法
CN104628914A (zh) * 2015-02-15 2015-05-20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高等规聚丁烯合金的工业生产方法及装置
CN106867120A (zh) * 2017-03-03 2017-06-20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高等规聚丁烯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759684A (zh) * 2019-11-01 2021-05-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丁烯-1的制备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002992C (en) Process for the in situ blending of polymers
CN102268160B (zh) 一种聚丁烯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4790627B2 (ja) エチレン(コ)ポリマーの製造方法
KR20100016232A (ko) 고 강성과 높은 escr을 갖는 바이모달 폴리에틸렌 수지
CN108349873B (zh) 取代的酰胺基苯甲酸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作为不含邻苯二甲酸酯的内给电子体的用途
CN108192005B (zh) 一种聚烯烃及其制备方法
WO2018025864A1 (ja) ヘテロファジックプロピレン重合材料の製造方法
CN103772557A (zh) 高等规聚丁烯-1的制备方法
CN104761814B (zh) 一种聚烯烃合金的制备方法
CN113845613A (zh) 一种高纯度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及其生产工艺
CN113004451A (zh) 具有改善性能的护套
CN115926331A (zh) 一种聚丁烯-1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78888B (zh) 一种聚烯烃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JP2008531750A (ja) エチレン重合用触媒の製造方法
JPS6150087B2 (zh)
CN108707289B (zh) 一种聚烯烃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87503B (zh) 1-丁烯聚合物及1-丁烯淤浆聚合方法
CN111087509B (zh) 一种柔性1-丁烯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5313010B2 (ja) ポリエチレン樹脂組成物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15894751B (zh) 一种1-丁烯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944234A (zh) 用于制备聚烯烃釜内合金的方法及其制备的聚烯烃釜内合金
CN106432570B (zh) 一种丙烯丁烯共聚物材料及立构控制聚合的合成方法
CN111087501A (zh) 1-丁烯聚合物及1-丁烯连续淤浆聚合方法
JP5242482B2 (ja) ポリエチレン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683837B (zh) 一种抗冲共聚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