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90387A - 一种钢背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背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90387A
CN115890387A CN202310175607.2A CN202310175607A CN115890387A CN 115890387 A CN115890387 A CN 115890387A CN 202310175607 A CN202310175607 A CN 202310175607A CN 115890387 A CN115890387 A CN 1158903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arm
gear
rotating shaft
grinding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7560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90387B (zh
Inventor
冯晓
蔡晓洋
俞勇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Annat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Annat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Annat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Annat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7560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903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90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903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903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903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背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背加工设备,它包括底座、操作台、导杆、电机A、升降座、横臂A、电机B、转轴A、转轴B、电机C、横臂B、横臂C、横臂D、刮刀、打磨座、磨削材料,其中安装有横臂A的升降座在电机A驱动下竖直滑动于底座的两个导杆上,横臂A末端的圆槽内旋转配合有被电机B驱动的竖直中空转轴A,转轴A内旋转配合有被电机C驱动的转轴B。本发明集打磨和去毛刺为一体,从而减小对钢背加工的不同工序的加工设备的数量,提高钢背加工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钢背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背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背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刹车片钢背的作用是固定摩擦材料,便于安装在刹车系统上。钢背是刹车片的组成之一。
在钢背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磨削设备和去毛刺设备对冲压或铸造的钢背进行再加工,以便钢背在后续工序中的高效加工,从而导致钢背的加工工序多,参与设备多,加工效率不高。
钢背的表面、钢背上的工艺孔和钢背上的回形凹槽需要使用去毛刺设备和打磨设备进行加工,其为了提高打磨效率会选择不同的打磨头进行不同位置的打磨,如凹槽内壁的打磨所需的打磨头半径与凹槽拐角的打磨所需的打磨头的半径不同,而打磨头的更换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钢背的加工效率。
而且,大部分打磨设备对打磨碎屑的吸取清理是通过在打磨头上安装吸尘罩,在吸尘罩产生负压来对掉落的打磨碎屑进行吸附清理,但吸尘罩的增设在一定程度上遮挡了设备操作者的视线,从而影响对钢背的精确加工。
本发明设计一种钢背加工设备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钢背加工设备,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钢背加工设备,它包括底座、操作台、导杆、电机A、升降座、横臂A、电机B、转轴A、转轴B、电机C、横臂B、横臂C、横臂D、刮刀、打磨座、磨削材料,其中安装有横臂A的升降座在电机A驱动下竖直滑动于底座的两个导杆上,横臂A末端的圆槽内旋转配合有被电机B驱动的竖直中空转轴A,转轴A内旋转配合有被电机C驱动的转轴B;底座上水平运动有用来放置钢背的现有技术操作台;转轴A下端的横臂B的末端通过竖直圆销A铰接有与转轴B传动连接的横臂C,横臂C末端通过竖直圆销B铰接有横臂C传动连接的横臂D;横臂C绕圆销A相对于横臂B的摆动与横臂D绕圆销B相对于横臂C的摆动反向等幅;横臂B、横臂C及横臂D上均安装有菱形打磨座,每个打磨座上均安装有对钢背表面积钢背上的回形凹槽进行打磨的菱形磨削材料,每个磨削材料和相应打磨座上均具有自动清理打磨碎屑的结构。
三个打磨座绕转轴A的打磨半径随横臂C和横臂D相对于横臂B的收缩摆动而减小且随横臂C和横臂D相对于横臂B的展开摆动而增大;横臂B与相应打磨座之间的空间内安装有在三个打磨座随横臂C和横臂D相对于横臂B的摆动而完全收缩后对钢背上两个工艺孔内壁进行去毛刺的刮刀。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座上的螺纹孔内配合有与电机A输出轴传动连接的螺杆,保证升降座在电机A驱动下竖直运动的同时保证升降座可以在螺杆的自锁作用下保持静止。打磨座通过连接杆安装于横臂B或横臂C或横臂D上,保证打磨座与横臂B或横臂C或横臂D之间在竖直方向上具有一定间距,使得安装于横臂B与相应打磨座之间的刮刀具有活动空间。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A上安装有齿轮B,齿轮B与电机B输出轴上的齿轮A啮合。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B上安装有齿轮C,齿轮C与电机C输出轴上的齿轮D啮合。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臂B上菱形打磨座的长对角线一端及横臂C上菱形打磨座的长对角线一端位于圆销A的圆心轴线上,横臂C上菱形打磨座的长对角线另一端及横臂D上菱形打磨座的长对角线一端位于圆销B的圆心轴线上,保证三个打磨座在横臂C和横臂D相对于横臂B完全展开后呈首尾直线连接的状态,进而使得展开后的三个打磨座绕转轴A的打磨半径得到最大限度的减小,从而保证展开或完全折叠收缩后的三个打磨座可以具有较小的打磨半径,使得三个打磨座可以对不同规格的钢背上的回形凹槽进行打磨并去毛刺。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磨削材料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与相应打磨座内腔连通的吸削孔;中空转轴B中具有与横臂A上连通负压泵的气管B旋转配合连通且与转轴A同步旋转的金属气管A,气管A通过软塑料气管C与每个打磨座的内腔连通。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销A上安装有齿轮Q,齿轮Q通过横臂B上齿轮P和齿轮O与横臂B上的齿轮N传动连接;齿轮N所在的转轴E上安装有齿轮K和齿轮L;齿轮L与刮刀所在转轴F上的齿轮M啮合;齿轮K与横臂B上的齿轮J啮合,齿轮J所在中的转轴D上安装有齿轮I,齿轮I与横臂B上的齿轮H啮合,齿轮H所在的转轴C上安装有齿轮G,齿轮G通过转轴A上安装的齿轮F与转轴B上的齿轮E传动连接;横臂C上安装有转轴G,转轴G两端安装有齿轮S和齿轮T,齿轮S与固定在横臂B的齿轮R啮合,齿轮T与圆销B上的齿轮U啮合。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齿轮R与齿轮U的传动比为1:1,齿轮S与齿轮T的传动比为1:1,保证横臂C上的打磨座绕圆销A的摆动幅度与横臂D上的打磨座绕圆销B的摆动幅度相等,进而使得三个打磨座在完全折叠收缩后绕转轴A的打磨半径达到最小。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臂C上固定有竖杆A,竖杆A上端与其旋转配合的滑套A沿水平方向嵌套滑动于横臂E上,横臂E固定于转轴A外嵌套旋转的环套A上。横臂E对横臂C的水平状态进行加强,避免横臂C发生较大形变。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臂D上固定有竖杆B,竖杆B上端与其旋转配合的滑套B沿水平方向嵌套滑动于横臂F上,横臂F固定于转轴A外嵌套旋转的环套B上。横臂F对横臂D的水平状态进行加强,避免横臂D发生较大形变。
相对于传统的钢背加工设备,本发明集打磨和去毛刺为一体,从而减小对钢背加工的不同工序的加工设备的数量,提高钢背加工的效率。
本发明通过安装于横臂B上的刮刀在三个打磨座完全折叠收缩后对钢背上工艺孔内壁上的毛刺进行刮除,并通过三个打磨座在一定幅度的折叠收缩后对钢背上用来加强耐磨材料附着的回形凹槽的内壁进行打磨,无需为了精工打磨凹槽内壁的角落来更换不同半径的打磨头,从而提高对钢背上凹槽内壁的打磨效率。
本发明通过三个打磨座上的磨削材料上的吸削孔处在负压泵作用下产生的负压对在打磨过程中产生的打磨碎屑进行清理,无需在打磨头上加装吸尘罩,在进行有效清理打磨碎屑的同时不对视线形成阻挡,从而实现在视线有效监视下对钢背进行高效精加工打磨。本发明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及其整体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转轴A及转轴B的驱动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转轴A下端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是转轴B、横臂B、横臂C及横臂D传动连接剖面示意图。
图5是三个打磨座及磨削材料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6是三个打磨座及刮刀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三个打磨座及刮刀收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钢背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底座;2、操作台;3、导杆;4、电机A;5、螺杆;6、升降座;7、横臂A;8、电机B;9、齿轮A;10、齿轮B;11、转轴A;12、转轴B;13、齿轮C;14、齿轮D;15、电机C;16、气管A;17、气管B;19、横臂B;20、圆销A;21、横臂C;22、圆销B;23、横臂D;24、齿轮E;25、齿轮F;26、齿轮G;27、转轴C;28、齿轮H;29、齿轮I;30、转轴D;31、齿轮J;32、齿轮K;33、转轴E;34、齿轮L;35、齿轮M;36、转轴F;37、刮刀;38、齿轮N;39、齿轮O;40、齿轮P;41、齿轮Q;42、齿轮R;43、齿轮S;44、转轴G;45、齿轮T;46、齿轮U;47、竖杆A;48、滑套A;49、横臂E;50、环套A;51、竖杆B;52、滑套B;53、横臂F;54、环套B;55、连接杆;56、打磨座;57、磨削材料;58、吸削孔;59、气管C;60、钢背;61、工艺孔;62、凹槽。
实施方式
附图均为本发明实施的示意图,以便于理解结构运行原理。具体产品结构及比例尺寸根据使用环境结合常规技术确定即可。
如图1、2、3所示,它包括底座1、操作台2、导杆3、电机A4、升降座6、横臂A7、电机B8、转轴A11、转轴B12、电机C15、横臂B19、横臂C21、横臂D23、刮刀37、打磨座56、磨削材料57,其中如图1、2所示,安装有横臂A7的升降座6在电机A4驱动下竖直滑动于底座1的两个导杆3上,横臂A7末端的圆槽内旋转配合有被电机B8驱动的竖直中空转轴A11,转轴A11内旋转配合有被电机C15驱动的转轴B12;底座1上水平运动有用来放置钢背60的现有技术操作台2;如图1、3、4所示,转轴A11下端的横臂B19的末端通过竖直圆销A20铰接有与转轴B12传动连接的横臂C21,横臂C21末端通过竖直圆销B22铰接有横臂C21传动连接的横臂D23;如图5、6、7所示,横臂C21绕圆销A20相对于横臂B19的摆动与横臂D23绕圆销B22相对于横臂C21的摆动反向等幅;如图5、8所示,横臂B19、横臂C21及横臂D23上均安装有菱形打磨座56,每个打磨座56上均安装有对钢背60表面积钢背60上的回形凹槽62进行打磨的菱形磨削材料57,每个磨削材料57和相应打磨座56上均具有自动清理打磨碎屑的结构。
如图5、6、7所示,三个打磨座56绕转轴A11的打磨半径随横臂C21和横臂D23相对于横臂B19的收缩摆动而减小且随横臂C21和横臂D23相对于横臂B19的展开摆动而增大;横臂B19与相应打磨座56之间的空间内安装有在三个打磨座56随横臂C21和横臂D23相对于横臂B19的摆动而完全收缩后对钢背60上两个工艺孔61内壁进行去毛刺的刮刀37。
如图1所示,所述升降座6上的螺纹孔内配合有与电机A4输出轴传动连接的螺杆5,保证升降座6在电机A4驱动下竖直运动的同时保证升降座6可以在螺杆5的自锁作用下保持静止。如图3、4、6所示,打磨座56通过连接杆55安装于横臂B19或横臂C21或横臂D23上,保证打磨座56与横臂B19或横臂C21或横臂D23之间在竖直方向上具有一定间距,使得安装于横臂B19与相应打磨座56之间的刮刀37具有活动空间。
如图4所示,所述转轴A11上安装有齿轮B10,齿轮B10与电机B8输出轴上的齿轮A9啮合。
如图4所示,所述转轴B12上安装有齿轮C13,齿轮C13与电机C15输出轴上的齿轮D14啮合。
如图6、7、8所示,所述横臂B19上菱形打磨座56的长对角线一端及横臂C21上菱形打磨座56的长对角线一端位于圆销A20的圆心轴线上,横臂C21上菱形打磨座56的长对角线另一端及横臂D23上菱形打磨座56的长对角线一端位于圆销B22的圆心轴线上,保证三个打磨座56在横臂C21和横臂D23相对于横臂B19完全展开后呈首尾直线连接的状态,进而使得展开后的三个打磨座56绕转轴A11的打磨半径得到最大限度的减小,从而保证展开或完全折叠收缩后的三个打磨座56可以具有较小的打磨半径,使得三个打磨座56可以对不同规格的钢背60上的回形凹槽62进行打磨并去毛刺。
如图2、5所示,所述磨削材料57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与相应打磨座56内腔连通的吸削孔58;中空转轴B12中具有与横臂A7上连通负压泵的气管B17旋转配合连通且与转轴A11同步旋转的金属气管A16,气管A16通过软塑料气管C59与每个打磨座56的内腔连通。
如图4所示,所述圆销A20上安装有齿轮Q41,齿轮Q41通过横臂B19上齿轮P40和齿轮O39与横臂B19上的齿轮N38传动连接;齿轮N38所在的转轴E33上安装有齿轮K32和齿轮L34;齿轮L34与刮刀37所在转轴F36上的齿轮M35啮合;齿轮K32与横臂B19上的齿轮J31啮合,齿轮J31所在中的转轴D30上安装有齿轮I29,齿轮I29与横臂B19上的齿轮H28啮合,齿轮H28所在的转轴C27上安装有齿轮G26,齿轮G26通过转轴A11上安装的齿轮F25与转轴B12上的齿轮E24传动连接;横臂C21上安装有转轴G44,转轴G44两端安装有齿轮S43和齿轮T45,齿轮S43与固定在横臂B19的齿轮R42啮合,齿轮T45与圆销B22上的齿轮U46啮合。
如图4所示,所述齿轮R42与齿轮U46的传动比为1:1,齿轮S43与齿轮T45的传动比为1:1,保证横臂C21上的打磨座56绕圆销A20的摆动幅度与横臂D23上的打磨座56绕圆销B22的摆动幅度相等,进而使得三个打磨座56在完全折叠收缩后绕转轴A11的打磨半径达到最小。
如图1、3所示,所述横臂C21上固定有竖杆A47,竖杆A47上端与其旋转配合的滑套A48沿水平方向嵌套滑动于横臂E49上,横臂E49固定于转轴A11外嵌套旋转的环套A50上。横臂E49对横臂C21的水平状态进行加强,避免横臂C21发生较大形变。
如图1、3所示,所述横臂D23上固定有竖杆B51,竖杆B51上端与其旋转配合的滑套B52沿水平方向嵌套滑动于横臂F53上,横臂F53固定于转轴A11外嵌套旋转的环套B54上。横臂F53对横臂D23的水平状态进行加强,避免横臂D23发生较大形变。
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在初始状态,横臂C21相对于横臂B19展开并与横臂B19处于同一直线,横臂D23相对于横臂C21完全展开并与横臂C21处于同一直线,三个打磨座56直线分布且三者绕转轴A11的打磨半径最大,而刮刀37处于与横臂B19在水平面内垂直的状态。
当需要使用本发明对钢背60表面进行打磨时,将钢背60固定于操作台2上并启动操作台2调整钢背60相对于三个打磨座56的位置。
待钢背60在操作台2带动下相对于三个打磨座56到达合适的位置时,启动电机B8和电机C15,电机B8通过齿轮A9和齿轮B10带动转轴A11相对于横臂A7快速旋转,转轴A11带动横臂B19同步旋转,同时,电机C15通过齿轮D14和齿轮C13带动转轴B12旋转,且转轴B12的旋转速度与转轴A11的旋转速度相等,转轴A11与转轴B12不产生相对旋转,保证横臂D23不会绕圆销B22相对于横臂C21发生摆动而保持两者处于直线状态而横臂C21不会绕圆销A20相对于横臂B19发生摆动而保持两者处于直线状态,进而保持三个打磨座56上的磨削材料57的打磨半径最大而对钢背60的表面进行高效打磨。然后,启动电机A4,电机A4通过螺杆5带动升降座6及横臂向下竖直运动,使得三个打磨座56上的磨削材料57对钢背60的表面进行高效打磨。
在三个打磨座56上的磨削材料57对钢背60表面打磨过程中通过操作台2对钢背60进行相应一定,使得钢背60表面能够被完全打磨。
当钢背60的表面打磨结束后,再次启动电机A4,电机A4驱动三个打磨座56上的磨削材料57向上脱离钢背60表明,然后,停止电机B8和电机C15运行,从而停止三个打磨座56及打磨座56上的磨削材料57的运动。
接着,启动电机C15,电机C15通过一系列传动带动转轴B12相对于转轴A11旋转一定幅度,转轴B12通过齿轮E24、齿轮F25、齿轮G26、转轴C27、齿轮H28、齿轮I29、转轴D30、齿轮J31、齿轮K32带动转轴E33旋转,转轴E33通过齿轮N38、齿轮O39、齿轮P40、齿轮Q41、圆销A20带动横臂C21相对于横臂B19摆动一定幅度,横臂B19上的齿轮R42通过齿轮S43、转轴G44、齿轮T45、齿轮U46和圆销B22带动横臂D23相对于横臂C21摆动一定幅度,且横臂D23相对于横臂C21的摆动幅度与横臂C21相对于横臂B19的摆动幅度相等。从而使得三个打磨座56上的磨削材料57折叠收缩一定幅度并使得三个打磨座56上的磨削材料57绕转轴A11的打磨半径能够有效竖直进入钢背60上的凹槽62内在对凹槽62内壁进行有效打磨时可以对凹槽62的拐角进行有效打磨。与此同时,转轴E33通过齿轮L34、齿轮M35和转轴F36带动刮刀37相对于横臂B19向横臂B19与相应打磨座56之间的空间内方向水平摆动一定幅度且刮刀37刀刃绕转轴A11的刮削半径小于横臂D23上磨削材料57绕转轴A11的打磨半径。
然后,启动操作台2带动钢背60移动,使得钢背60上的凹槽62与折叠收缩的三个打磨座56上磨削材料57绕转轴A11形成的打磨面积相对,接着,启动电机A4,电机A4带动三个打磨座56上的磨削材料57进入凹槽62内底部。
接着,同时启动电机B8和电机C15,电机B8带动转轴A11旋转的同时电机C15带动转轴B12旋转,且转轴A11与转轴B12不产生相对旋转,保证三个打磨座56的折叠收缩状态不变并使得转轴A11带动三个打磨座56上的磨削材料57对凹槽62的底部、凹槽62的侧壁及凹槽62的拐角处进行有效打磨。在对凹槽62内壁进行打磨过程中,通过操作台2带动钢背60进行相应的移动,使得凹槽62的各个角落得到有效打磨。
在凹槽62被打磨过程中,启动负压泵对凹槽62内被打磨掉落的打磨碎屑进行吸取清理。
当钢背60的凹槽62内壁打磨结束后,停止操作台2运动,接着,同时停止电机B8和电机C15的运行,使得三个打磨座56上的磨削材料57停止对凹槽62内壁的打磨,然后,启动电机A4,电机A4带动三个打磨座56上的磨削材料57向上脱离凹槽62。
待钢背60的凹槽62内壁打磨结束后,再次启动电机C15,电机C15通过一系列传动带动三个打磨座56进一步折叠收缩至极限,使得三个打磨座56上的磨削材料57绕转轴A11的打磨半径达到最小,从而保证三个打磨座56绕转轴A11可以进入钢背60上的工艺孔61内。同时,刮刀37相对于横臂B19绕转轴F36完全摆入横臂B19与相应打磨座56之间的空间内并与横臂B19平行,此时,刮刀37绕转轴A11的刮削半径大于三个打磨座56上磨削材料57绕转轴A11的打磨半径。
然后,启动操作台2带动钢背60水平移动,使得钢背60上的工艺孔61与三个打磨座56及刮刀37相对并能够使得刮刀37及三个打磨座56进入工艺孔61内。
接着,启动电机A4驱动三个打磨座56及刮刀37竖直向下进入钢背60上的工艺孔61内,然后,启动电机B8和电机C15,使得三个打磨座56和刮刀37同步绕转轴A11在钢背60的工艺孔61内旋转,刮刀37绕转轴A11对钢背60的工艺孔61的内壁上的毛刺进行刮削,同时,通过操作台2带动钢背60进行相应的一定,使得刮刀37对工艺孔61的内壁进行有效的完全刮削。
待钢背60上的两个工艺孔61内壁的毛刺刮削结束后,停止电机B8和电机C15,接着再次重新启动电机C15,使得三个打磨座56向复位方向回摆一定幅度,使得三个打磨座56上磨削材料57绕转轴A11的打磨半径略大于刮刀37绕转轴A11的刮削半径,然后,同时启动电机B8和电机C15,使得转轴A11和转轴B12同时带动三个打磨座56上的磨削材料57对工艺孔61的内壁进行打磨。
待钢背60上的两个工艺孔61内壁的打磨结束后,停止电机B8和电机C15的运行,然后启动电机A4带动三个打磨座56和刮刀37竖直向上脱离钢背60上的工艺孔61。
然后,启动电机B8和电机C15,使得横臂C21和横臂D23相对于横臂B19回摆复位。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集打磨和去毛刺为一体,从而减小对钢背60加工的不同工序的加工设备的数量,提高钢背60加工的效率。
本发明通过安装于横臂B19上的刮刀37在三个打磨座56完全折叠收缩后对钢背60上工艺孔61内壁上的毛刺进行刮除,并通过三个打磨座56在一定幅度的折叠收缩后对钢背60上用来加强耐磨材料附着的回形凹槽62的内壁进行打磨,无需为了精工打磨凹槽62内壁的角落来更换不同半径的打磨头,从而提高对钢背60上凹槽62内壁的打磨效率。
本发明通过三个打磨座56上的磨削材料57上的吸削孔58处在负压泵作用下产生的负压对在打磨过程中产生的打磨碎屑进行清理,无需在打磨头上加装吸尘罩,在进行有效清理打磨碎屑的同时不对视线形成阻挡,从而实现在视线有效监视下对钢背60进行高效精加工打磨。

Claims (10)

1.一种钢背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操作台、导杆、电机A、升降座、横臂A、电机B、转轴A、转轴B、电机C、横臂B、横臂C、横臂D、刮刀、打磨座、磨削材料,其中安装有横臂A的升降座在电机A驱动下竖直滑动于底座的两个导杆上,横臂A末端的圆槽内旋转配合有被电机B驱动的竖直中空转轴A,转轴A内旋转配合有被电机C驱动的转轴B;底座上水平运动有用来放置钢背的现有技术操作台;转轴A下端的横臂B的末端通过竖直圆销A铰接有与转轴B传动连接的横臂C,横臂C末端通过竖直圆销B铰接有横臂C传动连接的横臂D;横臂C绕圆销A相对于横臂B的摆动与横臂D绕圆销B相对于横臂C的摆动反向等幅;横臂B、横臂C及横臂D上均安装有菱形打磨座,每个打磨座上均安装有对钢背表面积钢背上的回形凹槽进行打磨的菱形磨削材料,每个磨削材料和相应打磨座上均具有自动清理打磨碎屑的结构;
三个打磨座绕转轴A的打磨半径随横臂C和横臂D相对于横臂B的收缩摆动而减小且随横臂C和横臂D相对于横臂B的展开摆动而增大;横臂B与相应打磨座之间的空间内安装有在三个打磨座随横臂C和横臂D相对于横臂B的摆动而完全收缩后对钢背上两个工艺孔内壁进行去毛刺的刮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背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座上的螺纹孔内配合有与电机A输出轴传动连接的螺杆;打磨座通过连接杆安装于横臂B或横臂C或横臂D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背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A上安装有齿轮B,齿轮B与电机B输出轴上的齿轮A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背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B上安装有齿轮C,齿轮C与电机C输出轴上的齿轮D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背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臂B上菱形打磨座的长对角线一端及横臂C上菱形打磨座的长对角线一端位于圆销A的圆心轴线上,横臂C上菱形打磨座的长对角线另一端及横臂D上菱形打磨座的长对角线一端位于圆销B的圆心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背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削材料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与相应打磨座内腔连通的吸削孔;中空转轴B中具有与横臂A上连通负压泵的气管B旋转配合连通且与转轴A同步旋转的金属气管A,气管A通过软塑料气管C与每个打磨座的内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背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销A上安装有齿轮Q,齿轮Q通过横臂B上齿轮P和齿轮O与横臂B上的齿轮N传动连接;齿轮N所在的转轴E上安装有齿轮K和齿轮L;齿轮L与刮刀所在转轴F上的齿轮M啮合;齿轮K与横臂B上的齿轮J啮合,齿轮J所在中的转轴D上安装有齿轮I,齿轮I与横臂B上的齿轮H啮合,齿轮H所在的转轴C上安装有齿轮G,齿轮G通过转轴A上安装的齿轮F与转轴B上的齿轮E传动连接;横臂C上安装有转轴G,转轴G两端安装有齿轮S和齿轮T,齿轮S与固定在横臂B的齿轮R啮合,齿轮T与圆销B上的齿轮U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钢背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R与齿轮U的传动比为1:1,齿轮S与齿轮T的传动比为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背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臂C上固定有竖杆A,竖杆A上端与其旋转配合的滑套A沿水平方向嵌套滑动于横臂E上,横臂E固定于转轴A外嵌套旋转的环套A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背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臂D上固定有竖杆B,竖杆B上端与其旋转配合的滑套B沿水平方向嵌套滑动于横臂F上,横臂F固定于转轴A外嵌套旋转的环套B上。
CN202310175607.2A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钢背加工设备 Active CN1158903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75607.2A CN115890387B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钢背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75607.2A CN115890387B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钢背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90387A true CN115890387A (zh) 2023-04-04
CN115890387B CN115890387B (zh) 2023-05-16

Family

ID=85746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75607.2A Active CN115890387B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钢背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9038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87108A (zh) * 2023-06-27 2023-08-15 杭州安耐特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刹车片钢背批量打磨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8081A (zh) * 2015-12-09 2016-05-04 无锡西源电力装备厂 一种车辆配件打磨机
CN107695834A (zh) * 2017-08-01 2018-02-16 汪巧巧 一种汽车刹车片钢背打磨装置
KR20190068660A (ko) * 2017-12-08 2019-06-19 이종민 버 제거장치
CN109986430A (zh) * 2019-03-15 2019-07-09 温州晨曦工艺品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制品加工金属板件表面平整装置
CN211103150U (zh) * 2019-12-02 2020-07-28 鞍山紫竹科技型钢有限公司 一种钢材加工用毛刺清除装置
CN212470931U (zh) * 2020-04-24 2021-02-05 湖南兴达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刹车片钢背整形装置
CN212824397U (zh) * 2020-06-30 2021-03-30 天津华旭东升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钢背去毛刺加工装置
CN213828424U (zh) * 2020-10-25 2021-07-30 杭州萧山远大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加工用的打磨抛光工具
CN215510339U (zh) * 2021-09-14 2022-01-14 秦皇岛广厦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钢背去毛刺的加工模具
CN217433895U (zh) * 2022-06-25 2022-09-16 天宜上佳(天津)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钢背去毛刺设备
CN218312813U (zh) * 2022-06-17 2023-01-17 泰安和新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轮毂毛边清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8081A (zh) * 2015-12-09 2016-05-04 无锡西源电力装备厂 一种车辆配件打磨机
CN107695834A (zh) * 2017-08-01 2018-02-16 汪巧巧 一种汽车刹车片钢背打磨装置
KR20190068660A (ko) * 2017-12-08 2019-06-19 이종민 버 제거장치
CN109986430A (zh) * 2019-03-15 2019-07-09 温州晨曦工艺品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制品加工金属板件表面平整装置
CN211103150U (zh) * 2019-12-02 2020-07-28 鞍山紫竹科技型钢有限公司 一种钢材加工用毛刺清除装置
CN212470931U (zh) * 2020-04-24 2021-02-05 湖南兴达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刹车片钢背整形装置
CN212824397U (zh) * 2020-06-30 2021-03-30 天津华旭东升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钢背去毛刺加工装置
CN213828424U (zh) * 2020-10-25 2021-07-30 杭州萧山远大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加工用的打磨抛光工具
CN215510339U (zh) * 2021-09-14 2022-01-14 秦皇岛广厦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钢背去毛刺的加工模具
CN218312813U (zh) * 2022-06-17 2023-01-17 泰安和新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轮毂毛边清理装置
CN217433895U (zh) * 2022-06-25 2022-09-16 天宜上佳(天津)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钢背去毛刺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87108A (zh) * 2023-06-27 2023-08-15 杭州安耐特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刹车片钢背批量打磨装置
CN116587108B (zh) * 2023-06-27 2024-02-23 杭州安耐特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刹车片钢背批量打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90387B (zh) 202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890387A (zh) 一种钢背加工设备
CN112536683B (zh) 一种集成整体式卫浴产品成型后精加工工艺
CN208811805U (zh) 一种具有自动清理功能的磨床
CN210614448U (zh) 一种新型侧板清理机
CN112171462A (zh) 一种用于聚乙烯管的边缘毛刺打磨装置
CN212444609U (zh) 一种便于更换砂纸的贝壳抛光机
CN218017751U (zh) 一种自动换刀的抛光机
CN212735500U (zh) 一种金属板制品加工用铁锈处理装置
CN212444581U (zh) 一种玻璃工艺品用打磨抛光装置
CN210435541U (zh) 一种自动清除挂渣的激光切割机
CN219131876U (zh) 一种具有清理功能的抛光机
CN220445922U (zh) 一种刀具加工用数控磨床冷却装置
CN112919779A (zh) 一种玻璃制品生产用双工位压床
CN114393505B (zh) 一种多工位3d曲面玻璃同步抛光研磨装置
CN117681068B (zh) 一种索道迂回轴打磨装置
CN115431161B (zh) 二研超精磨床装置
CN219403575U (zh) 一种平面磨床的废屑清理机构
CN211413937U (zh) 一种齿轮加工用打磨装置
CN117817463B (zh) 一种汽车零配件端面打磨装置
CN220994026U (zh) 一种移动打磨的注塑模具抛光机
CN116276610B (zh) 一种电子烟配件出气杆的自动研磨机及研磨方法
CN214025141U (zh) 一种轴类零件表面精密打磨抛光加工装置
CN220944538U (zh) 一种五金加工毛坯表面清理装置
CN220921845U (zh) 一种热挤压铝型材磨具
CN213795787U (zh) 一种烧结透水砖打磨抛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steel back processing equipment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516

Pledgee: Fuyang sub branch of Bank of Hangzhou Co.,Ltd.

Pledgor: HANGZHOU ANNAT INDUSTRIAL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01918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