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85789A - 一种稻鳖虾鱼绿色生态高效综合种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稻鳖虾鱼绿色生态高效综合种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85789A
CN115885789A CN202211426203.8A CN202211426203A CN115885789A CN 115885789 A CN115885789 A CN 115885789A CN 202211426203 A CN202211426203 A CN 202211426203A CN 115885789 A CN115885789 A CN 1158857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rice
breeding
months
turt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262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敏
管彬
孙雨琰
李忠伟
李德盛
单昕
刘旭晓
姚顺
邓翔峰
李志杰
郑伟
郭赣林
陈会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ihong Jinshui Special Aquaculture Co ltd
Jiangsu Oce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ihong Jinshui Special Aquaculture Co ltd
Jiangsu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ihong Jinshui Special Aquaculture Co ltd, Jiangsu Oce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ihong Jinshui Special Aquacul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2620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857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857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857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鳖虾鱼绿色生态高效综合种养方法,S1:水稻的种植;S2:鳖的养殖;S3:虾的养殖;S4:鱼的养殖模式;本方法提供优质的虾苗与大规格鳖种培育技术,外地买苗调整为自己繁育优质虾苗,苗种健康、有活力;后期养殖成活率高;“稻‑鳖‑虾‑鱼”综合种养模式,结合现有基础,将以主养虾的“稻虾”种养模式调整为主养鳖套养虾和鱼的“稻‑鳖‑虾‑鱼”综合种养模式,采取温棚‑稻田‑温棚‑稻田的新型生态稻鳖养殖模式,能够获得较高价值的大规格生态稻鳖,并且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主养生态鳖、副养虾,实现养好虾、养大虾和养好鳖,养大鳖,并通过混养鳜鱼高效利用中上层水体,增加养殖附加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稻鳖虾鱼绿色生态高效综合种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为一种稻鳖虾鱼绿色生态高效综合种养方法。
背景技术
稻虾养殖产业现状:
近年来,小龙虾凭借自身对环境较强的适应性以及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市场效益好等优点已经成为我国淡水虾类的主要养殖对象。进入21世纪,人们对小龙虾消费需求的快速上升刺激了其养殖业的发展。目前,小龙虾的养殖主要有稻田养虾、池塘养虾、河道养虾、虾蟹混养、水生植物与鳌虾种养结合等几种模式。稻虾养殖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生产模式,将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土壤资源,达到经济农作物和克氏原螯虾双丰收的目的。目前国内稻田养虾主要有稻虾连作、稻虾共生(同作)、稻虾轮作等几种生产模式。这种模式虽然不能达到单产最大化,但在稻田中饲养克氏原鳌虾,可以明显提高其双重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收人。稻田养虾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农村稻田种养新技术,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等优点。利用共生原理以废补缺、互利共生、化害为利,是一种“以稻田养虾,以虾养稻”综合种养模式。稻田养虾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能提高水稻产量,能有效地清除稻田中的杂草,达到降低水稻虫害的作用,且对土壤肥力有正向的影响等。多年的研究及多项的研究结果业已证明:稻田养虾促进稻田生产和稻田的农业资源利用。
20年全国范围内小龙虾价格普遍回落。5月以来,全国小龙虾市价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在湖北、江苏、上海、成都、长沙等地水产市场,2-4钱重量的小龙虾价格一度跌至6-7元/斤,相比19年同期15-18元/斤的行情,市价已腰斩。但与低价小龙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规格小龙虾(9钱重以上)的市价却一路上涨,最高达42元/斤。小龙虾按照重量分为2-4钱、4-6钱、6-8钱、9钱以上等级别,随着重量而形成的价格级差不断拉大,虾每大一级价格几乎翻一倍;未来小龙虾养殖市场行情是养大虾效益高。
稻鳖养殖发展现状:
稻鳖种养作为生态种养的一种模式,能大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即保障了农产品的相对安全,又缓解了人地关系冲突,对促进农民增收有着重要的作用。稻鳖种养模式改变了工厂化温室养鳖中养殖密度大、环境污染严重、鳖病频发、鳖品质下降等问题,利用生态学原理,将水稻种植和鳖的养殖有机结合起来,稻鳖两者互利共生、相互促进,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与鳖的品质,是一项新技术模式。
稻田中食物链的不断丰富,加强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使生态系统的腐殖质转化为动物体内的有机质被生态系统固定下来,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生态系统越趋于稳定,越能获得更高的收益。因此,通过增加生态系统的生态因子,提升空间及营养结构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持续性使用。在“稻鳖”共生的生态系统中可发展成“稻—鳖—鱼”、“稻—鳖—虾”、“稻—鳖—鱼—鸭”、“稻—鳖—鱼—菜(草)”等多种种养模式;
目前,小龙虾的市场价格不稳定,由于产量不断增大,小规格的虾价持续走低(2020年2-4钱虾价是2019年的一半左右),但大规格虾价一直居高不下(9钱重以上虾市价高达42元/斤),预测未来市场小规格龙虾的市价较低而大规格龙虾的市价仍较好。如何养殖好大虾,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稻虾养殖的模式及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新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实现养殖大规格虾、养殖大规格生态鳖,并通过生态养殖鳜鱼等其它水产经济动物增加养殖的附加经济效益;为此提供了一种稻鳖虾鱼绿色生态高效综合种养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稻鳖虾鱼绿色生态高效综合种养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稻鳖虾鱼绿色生态高效综合种养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水稻的种植:4月初育稻秧,5月底将稻秧移栽入放过水的稻田中,10月底开始进行收割,整个种植过程,不使用任何农药,只使用生物制剂进行水稻病害的防治;
S2:鳖的养殖:1月-5月将鳖苗在温棚中培育成400-500克鳖种,5月-10月将鳖种放入稻田进行养殖,每亩放养38-42只,11月-第二年3月,将鳖捕捞入温棚中继续养殖,次年的4月-11月将鳖从温棚中再次移入稻田养殖,12月份捕捞上市;
S3:虾的养殖:3月份投放自繁优质小龙虾虾苗入稻田,每亩放50斤自繁的大规格虾苗,5月初第一次捕捞7钱以上大虾,稻田中剩余小规格虾可作为放养鳖的生物饵料,5月中旬时补放充足虾苗养殖2个月;7月下旬第二次捕捞7钱以上大虾;稻田中剩余虾可作为放养鳖的生物饵料,也给来年虾苗培育提供优质亲虾;
S4:鱼的养殖;稻田中套养的鱼苗,选用经济价值较高的鳜鱼进行套养,放养时间可与小龙虾的放样时间一致,也在3月初水温回升后,每亩放养30-40尾4-5厘米大小鳜鱼苗,鳜鱼不进行投饵,主要摄食稻田中野杂鱼及病虾,经过1年的生长期,当年10月底捕捞上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2中鳖的养殖:在整个稻田养殖过程中不进行投饵,主要摄食稻田中小规格小龙虾、野杂鱼、水生昆虫。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2中鳖的养殖:在温棚中养殖,需要进行投饵,使用鳖的专用饲料加工成粘糊状均匀并成条型粘在饲料板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3中虾的养殖:对小龙虾进行投饵饲料,购买小龙虾专用全价配合颗粒饲料(蛋白含量30%)进行投喂,投喂采取“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原则进行投喂,投喂量占塘中小龙虾重量的5%左右。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3中虾的养殖采用的自繁优质小龙虾虾苗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繁育的;
S31:清池消毒和水草移栽;7月中旬,池底留水10~20厘米,利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每亩使用生石灰75千克,石灰化浆后全池泼洒(包括坡埂),彻底杀灭野杂鱼和部分病原微生物,并改善底质;彻底排干池水后,爆嗮半个月,8月初进行水草种植(水花生和水葫芦),将水位加至0.8-1.2米,每隔15米交替移栽水花生和水葫芦,草团直径2米左右,水草经10克/立方米的漂白粉溶液浸泡10分钟,洗净后栽种,水草移栽后,使用氨基酸肥水膏、尿素、磷肥等适当肥水,促进水草生长;
S32:亲虾放养和培育;8月中旬,水草基本存活后,从自有虾田捕捞留用的亲虾,要求健康活泼、壳硬艳红,规格25~40克,平均667平方米放养亲虾100千克(雌雄比3∶1左右),投放后及时捞出死亡的亲虾,虾投放后第2天,开始投喂全价小龙虾膨化颗粒饲料(30%蛋白含量,日投饵率2%左右),并设置食台,根据剩饵情况,酌情增减。拌料投喂Vc,连喂7天,减少亲虾应激死亡;
S33:诱导繁殖及虾苗培育;9月初,一周内将育苗池水排至沟底水位20-30厘米,诱导亲虾掘洞穴繁殖,晒池30天后,10月初,一周内将水加满至最深水位,诱导抱卵(籽)虾从洞穴中出来,在育苗水体中孵化;加水同时,在虾沟中水花生、水葫芦中间位置移栽伊乐藻,每隔15米移栽一团伊乐藻,草团直径30-40厘米,加满水后,进行肥水(每亩用有机肥25千克),培育天然饵料供幼体摄食;每天夜晚观察幼体孵化情况,当发现大量米粒大幼体附着在繁育池四周时,每天上午泼洒一次豆浆(每亩使用黄豆1千克打成豆浆全池泼洒);下午投喂颗粒饲料(蛋白含量30%、粒径2毫米)1-2千克,设置食台,视剩饵情况,酌情增减;每周泼洒1次氨基酸肥水膏,保持水体肥度;当虾苗规格达到1厘米以上时,投喂蛋白含量36%的颗粒料(粒径1.1毫米);3月下旬,改投蛋白含量30%的颗粒料(粒径2毫米);
S34:水质调节与监测;11月前,每周换水一次(换水20%-30%);11月后,半个月换一次水(换水10%),随时进行增氧,每天清晨4:00至日出开启增氧机,晴天中午开机2h,遇闷热天气,延长开机时间,使池水溶解氧始终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2中鳖种的培育具体步骤如下:
S21:稚鳖的挑选;稚鳖的挑选主要从体重、体色、体型三个方面入手,从体重上看,刚孵出的稚鳖,体重一般在3克以上的为优质优质稚鳖;从体色上看,稚鳖腹板为桔红色,越红越好,而呈淡红或黄色的为体质不佳(但体重达20克以上其腹板转呈灰白或黑色为正常);从体型上看,裙边较厚实和平直为优质鳖,而裙边软薄和下垂则说明稚鳖营养不良,背腹及四肢腋窝处无白点或者白斑,且无伤残、行动活泼、反应灵敏,特别是用手轻拉其后脚,能有力缩回的则是体质较好的表现;
S22:稚鳖的消毒;稚鳖需经药物消毒后下塘,其方法:用3%-4%食盐水浸洗10-20分钟;或用高锰酸钾10毫克/升浸洗15分钟,浸洗时间和浓度要根据水温、稚鳖体质强弱进行灵活掌握,水温高时,用药量可少些,浸洗时间要缩短;
S23:稚鳖的饲养;饲料板与水面呈60度斜放,饲料加工成粘糊状均匀并成条型粘在饲料板上,饲料浸水1厘米,能使水中的鳖嗅到;日出前投喂第一餐,日落后投喂第二餐,摄食时间掌握在0.5小时为宜;收板后要及时清除残饵、清洗干净,并放在有阳光的地方曝晒消毒。
S24:水质管理与监测;水质培养就是培养微囊藻等浮游植物,使之维持在一个适当水平,以充分发挥其增氧、加速物质循环和控制其他生物繁殖的作用;每天进行少量换水(1-2厘米),一周换水量达10-20厘米为宜;pH值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应控制在7.5-7.8为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优质的虾苗与大规格鳖种培育,外地买苗调整为自己繁育优质虾苗,苗种健康、有活力;鳖苗进行大规格鳖种培育,后期养殖成活率高;
2.“稻-鳖-虾-鱼”综合种养模式,结合现有基础,将以主养虾的“稻虾”种养模式调整为主养鳖套养虾和鱼的“稻-鳖-虾-鱼”综合种养模式,采取温棚-稻田-温棚-稻田(温棚中养殖7个月,稻田中养殖13个月,共计20个月的生长期)的新型生态稻鳖养殖模式,能够获得较高价值的大规格生态稻鳖,并且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3.经济效益高;主养生态鳖、副养虾,实现养好虾、养大虾和养好鳖,养大鳖,并通过混养鳜鱼高效利用中上层水体,增加养殖附加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小龙虾温棚的单个拱棚单元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鳖种温棚培育池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稻-鳖-虾-鱼的生态高效综合种养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
研究实验方法:
本发明将以主养虾的“稻-虾”种养模式调整为主养鳖套养虾和鱼的“稻-鳖-虾-鱼”综合种养模式,不仅能实现生态养鳖,获得大规格小龙虾的目的,小规格虾可以为鳖和肉食性鱼(鳜鱼)提供优质生物饵料,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稻渔”绿色高效综合种养,提高养殖的整体经济效益。
优质虾苗繁育和大规格鳖种的培育;
建设小龙虾繁育温棚一个(图1),配备完备的进排水和增氧系统(使用2.2千瓦的罗茨式鼓风机和纳米管进行微孔增氧),进行优质虾苗繁育和大规格鳖种的培育。
优质虾苗繁育:公司持有的淡水小龙虾苗种生产许可证,具体的虾苗繁育技术细节如下:
(1)清池消毒和水草移栽;
7月中旬,池底留水10~20厘米,利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每亩使用生石灰75千克,石灰化浆后全池泼洒(包括坡埂),彻底杀灭野杂鱼和部分病原微生物,并改善底质。彻底排干池水后,爆嗮半个月。8月初进行水草种植(水花生和水葫芦),将水位加至0.8-1.2米,每隔15米交替移栽水花生和水葫芦,草团直径2米左右。水草经10克/立方米的漂白粉溶液浸泡10分钟,洗净后栽种。水草移栽后,使用氨基酸肥水膏、尿素、磷肥等适当肥水,促进水草生长。
(2)亲虾放养和培育;
8月中旬,水草基本存活后,从自有虾田捕捞留用的亲虾,要求健康活泼、壳硬艳红,规格25~40克,平均667平方米放养亲虾100千克(雌雄比3∶1左右),投放后及时捞出死亡的亲虾。虾投放后第2天,开始投喂全价小龙虾膨化颗粒饲料(30%蛋白含量,日投饵率2%左右),并设置食台,根据剩饵情况,酌情增减。拌料投喂Vc,连喂7天,减少亲虾应激死亡。
(3)诱导繁殖及虾苗培育;
9月初,一周内将育苗池水排至沟底水位20-30厘米,诱导亲虾掘洞穴繁殖。晒池30天后,10月初,一周内将水加满至最深水位,诱导抱卵(籽)虾从洞穴中出来,在育苗水体中孵化。加水同时,在虾沟中水花生、水葫芦中间位置移栽伊乐藻,每隔15米移栽一团伊乐藻,草团直径30-40厘米。加满水后,进行肥水(每亩用有机肥25千克),培育天然饵料供幼体摄食。
每天夜晚观察幼体孵化情况。当发现大量米粒大幼体附着在繁育池四周时,每天上午泼洒一次豆浆(每亩使用黄豆1千克打成豆浆全池泼洒);下午投喂颗粒饲料(蛋白含量30%、粒径2毫米)1-2千克,设置食台,视剩饵情况,酌情增减。每周泼洒1次氨基酸肥水膏,保持水体肥度。当虾苗规格达到1厘米以上时,投喂蛋白含量36%的颗粒料(粒径1.1毫米);3月下旬,改投蛋白含量30%的颗粒料(粒径2毫米)。
(4)水质调节与监测;
试验过程中,11月前,每周换水一次(换水20%-30%);11月后,半个月换一次水(换水10%)。随时进行增氧,每天清晨4:00至日出开启增氧机,晴天中午开机2h,遇闷热天气,延长开机时间。使池水溶解氧始终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
大规格鳖种的培育:
在温棚基础上加上一个晒背台和饲料板,即可进行大规格鳖种的培育(图2)。在1月初,从泗洪本地购买鳖苗,将鳖苗在温棚中培育,经过5个月强化培养,最终获得500克左右大规格鳖种。
(1)稚鳖的挑选;
稚鳖的挑选主要从体重、体色、体型三个方面入手。从体重上看,刚孵出的稚鳖,体重一般在3克以上的为优质优质稚鳖;从体色上看,稚鳖腹板为桔红色,越红越好,而呈淡红或黄色的为体质不佳(但体重达20克以上其腹板转呈灰白或黑色为正常);从体型上看,裙边较厚实和平直为优质鳖,而裙边软薄和下垂则说明稚鳖营养不良。背腹及四肢腋窝处无白点或者白斑,且无伤残、行动活泼、反应灵敏,特别是用手轻拉其后脚,能有力缩回的则是体质较好的表现。
(2)稚鳖的消毒;
稚鳖需经药物消毒后下塘。其方法主要有:用3%-4%食盐水浸洗10-20分钟;或用高锰酸钾10毫克/升浸洗15分钟。浸洗时间和浓度要根据水温、稚鳖体质强弱进行灵活掌握,水温高时,用药量可少些,浸洗时间要缩短。
(3)稚鳖的饲养;
饲料板与水面呈60度斜放,饲料加工成粘糊状均匀并成条型粘在饲料板上,饲料浸水1厘米,能使水中的鳖嗅到。日出前投喂第一餐,日落后投喂第二餐,摄食时间掌握在0.5小时为宜。投饵须遵照“四定”原则。收板后要及时清除残饵、清洗干净,并放在有阳光的地方曝晒消毒。
(4)水质管理与监测;
水质培养就是培养微囊藻等浮游植物,使之维持在一个适当水平,以充分发挥其增氧、加速物质循环和控制其他生物繁殖的作用。一般认为水色以黄绿、草绿和茶褐色为好。投苗初期,水质清瘦、稚鳖个体小、摄食量少、排泄物少、水体透明度大。可适量杀死部分浮游动物,使微囊藻等浮游植物量逐日上升,水色几日后就会由清变黄绿、草绿或茶褐色。养殖中期,稚鳖个体逐日增大,投饲量增加、排泄物增多,水质容易富营养化,从而引起稚鳖数天摄食较差或不摄食,甚至出现死亡。每天进行少量换水(1-2厘米),一周换水量达10-20厘米为宜。pH值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应控制在7.5-7.8为宜。
稻-鳖-虾-鱼的生态高效综合种养模式
(1)“稻-鳖-虾-鱼”模式中水稻的种植;
水稻的种植比较常规,只进行一季稻的种植:4月初育稻秧,5月底将稻秧移栽入放过水的稻田中。正常生长稻10月底开始进行收割。11月底到3月初为稻田的休耕期。整个种植过程,不使用任何农药;只使用生物制剂进行水稻病害的防治,虽然成本高,但真正实现了稻-鳖-虾-鱼绿色生态高效综合种养。
(2)“稻-鳖-虾-鱼”模式中鳖的养殖;
将鳖苗在温棚中培育成400-500克鳖种(1月-5月,生长期4个月),放入稻田进行养殖(5月-10月,生长期6个月),每亩放养40只左右,待入冬前鳖在室外不吃食时,将鳖捕捞入温棚中继续养殖(11月-第二年3月,生长期4个月),开春年后,将鳖从温棚中再次移入稻田养殖(4月-11月,生长期7个月),12月份捕捞上市。通过这种温棚-稻田-温棚-稻田(温棚中养殖7个月,稻田中养殖13个月,共计20个月的生长期)的新型稻鳖生态养殖模式,能够获得较高价值的大规格生态稻鳖,提高经济效益。在整个稻田养殖过程中不进行投饵,主要摄食稻田中小规格小龙虾、野杂鱼、水生昆虫等;在温棚中养殖,需要进行投饵,使用鳖的专用饲料加工成粘糊状均匀并成条型粘在饲料板上。与已报道的其他稻鳖养殖模式相比,这种新型稻鳖养殖模式在达到同等商品规格前提下大大缩短了鳖的养殖周期,但还具有较长的生态生长期。
(3)“稻-鳖-虾-鱼”模式中虾的养殖;
3月份投放自繁优质小龙虾虾苗入稻田,每亩放50斤自繁的大规格虾苗,5月初第一次捕捞7钱以上大虾(稻田中剩余小规格虾可作为放养鳖的生物饵料),并补放充足虾苗养殖2个月(5月中旬到7月中旬);7月下旬第二次捕捞(7钱以上大虾);稻田中剩余虾可作为放养鳖的生物饵料,也给来年虾苗培育提供优质亲虾。对小龙虾进行投饵饲料,购买小龙虾专用全价配合颗粒饲料(蛋白含量30%)进行投喂,投喂采取“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原则进行投喂,投喂量占塘中小龙虾重量的5%左右。这种“捕大留小”的新型稻虾生态养殖模式,不仅能够获得大规格小龙虾,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为养殖的稻鳖提供优质生物饵料(小规格龙虾),减少养殖成本。
(4)“稻-鳖-虾-鱼”模式中鱼的养殖模式;
稻田中套养的鱼苗,选用经济价值较高的鳜鱼进行套养,放养时间可与小龙虾的放样时间一致,也在3月初水温回升后。每亩放养30-40尾4-5厘米大小鳜鱼苗。鳜鱼不进行投饵,主要摄食稻田中野杂鱼及病虾,经过1年的生长期,当年10月底捕捞上市。
经济效益
1.产量:
每年亩产优质水稻1100斤以上(600斤稻米以上),每年亩产大规格(7钱以上)龙虾120斤,每2年亩产大规格生态鳖60斤(4斤/只以上),年亩产规格1斤/条左右的鳜鱼30斤以上。
2.利润:
每年水稻利润3250元/亩以上,2年生态鳖利润3600元/亩以上,每年小龙虾利润1900元/亩以上,每年鳜鱼利润930元/亩以上。综上,每年亩产值达10050元以上,亩利润达7880元以上。
综上可知:优质的虾苗与大规格鳖种培育,外地买苗调整为自己繁育优质虾苗,苗种健康、有活力;鳖苗进行大规格鳖种培育,后期养殖成活率高;“稻-鳖-虾-鱼”综合种养模式,结合现有基础,将以主养虾的“稻虾”种养模式调整为主养鳖套养虾和鱼的“稻-鳖-虾-鱼”综合种养模式,采取温棚-稻田-温棚-稻田(温棚中养殖7个月,稻田中养殖13个月,共计20个月的生长期)的新型生态稻鳖养殖模式,能够获得较高价值的大规格生态稻鳖,并且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经济效益高;主养生态鳖、副养虾,实现养好虾、养大虾和养好鳖,养大鳖,并通过混养鳜鱼高效利用中上层水体,增加养殖附加经济效益。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稻鳖虾鱼绿色生态高效综合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1:水稻的种植;4月初育稻秧,5月底将稻秧移栽入放过水的稻田中,10月底开始进行收割,整个种植过程,不使用任何农药,只使用生物制剂进行水稻病害的防治;
S2:鳖的养殖:1月-5月将鳖苗在温棚中培育成400-500克鳖种,5月-10月将鳖种放入稻田进行养殖,每亩放养38-42只,11月-第二年3月,将鳖捕捞入温棚中继续养殖,次年的4月-11月将鳖从温棚中再次移入稻田养殖,12月份捕捞上市;
S3:虾的养殖;3月份投放自繁优质小龙虾虾苗入稻田,每亩放50斤自繁的大规格虾苗,5月初第一次捕捞7钱以上大虾,稻田中剩余小规格虾可作为放养鳖的生物饵料,5月中旬时补放充足虾苗养殖2个月;7月下旬第二次捕捞7钱以上大虾;稻田中剩余虾可作为放养鳖的生物饵料,也给来年虾苗培育提供优质亲虾;
S4:鱼的养殖;稻田中套养的鱼苗,选用经济价值较高的鳜鱼进行套养,放养时间可与小龙虾的放样时间一致,也在3月初水温回升后,每亩放养30-40尾4-5厘米大小鳜鱼苗,鳜鱼不进行投饵,主要摄食稻田中野杂鱼及病虾,经过1年的生长期,当年10月底捕捞上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鳖虾鱼绿色生态高效综合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鳖的养殖:在整个稻田养殖过程中不进行投饵,主要摄食稻田中小规格小龙虾、野杂鱼、水生昆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鳖虾鱼绿色生态高效综合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鳖的养殖:在温棚中养殖,需要进行投饵,使用鳖的专用饲料加工成粘糊状均匀并成条型粘在饲料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鳖虾鱼绿色生态高效综合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虾的养殖:对小龙虾进行投饵饲料,购买小龙虾专用全价配合颗粒饲料(蛋白含量30%)进行投喂,投喂采取“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原则进行投喂,投喂量占塘中小龙虾重量的5%左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鳖虾鱼绿色生态高效综合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虾的养殖采用的自繁优质小龙虾虾苗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繁育的;
S31:清池消毒和水草移栽;
7月中旬,池底留水10~20厘米,利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每亩使用生石灰75千克,石灰化浆后全池泼洒(包括坡埂),彻底杀灭野杂鱼和部分病原微生物,并改善底质;彻底排干池水后,爆嗮半个月,8月初进行水草种植(水花生和水葫芦),将水位加至0.8-1.2米,每隔15米交替移栽水花生和水葫芦,草团直径2米左右,水草经10克/立方米的漂白粉溶液浸泡10分钟,洗净后栽种,水草移栽后,使用氨基酸肥水膏、尿素、磷肥等适当肥水,促进水草生长;
S32:亲虾放养和培育;
8月中旬,水草基本存活后,从自有虾田捕捞留用的亲虾,要求健康活泼、壳硬艳红,规格25~40克,平均667平方米放养亲虾100千克(雌雄比3∶1左右),投放后及时捞出死亡的亲虾,虾投放后第2天,开始投喂全价小龙虾膨化颗粒饲料(30%蛋白含量,日投饵率2%左右),并设置食台,根据剩饵情况,酌情增减。拌料投喂Vc,连喂7天,减少亲虾应激死亡;
S33:诱导繁殖及虾苗培育;
9月初,一周内将育苗池水排至沟底水位20-30厘米,诱导亲虾掘洞穴繁殖,晒池30天后,10月初,一周内将水加满至最深水位,诱导抱卵(籽)虾从洞穴中出来,在育苗水体中孵化;加水同时,在虾沟中水花生、水葫芦中间位置移栽伊乐藻,每隔15米移栽一团伊乐藻,草团直径30-40厘米,加满水后,进行肥水(每亩用有机肥25千克),培育天然饵料供幼体摄食;
每天夜晚观察幼体孵化情况,当发现大量米粒大幼体附着在繁育池四周时,每天上午泼洒一次豆浆(每亩使用黄豆1千克打成豆浆全池泼洒);下午投喂颗粒饲料(蛋白含量30%、粒径2毫米)1-2千克,设置食台,视剩饵情况,酌情增减;每周泼洒1次氨基酸肥水膏,保持水体肥度;当虾苗规格达到1厘米以上时,投喂蛋白含量36%的颗粒料(粒径1.1毫米);3月下旬,改投蛋白含量30%的颗粒料(粒径2毫米);
S34:水质调节与监测;
11月前,每周换水一次(换水20%-30%);11月后,半个月换一次水(换水10%),随时进行增氧,每天清晨4:00至日出开启增氧机,晴天中午开机2h,遇闷热天气,延长开机时间,使池水溶解氧始终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鳖虾鱼绿色生态高效综合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鳖种的培育具体步骤如下:
S21:稚鳖的挑选;
稚鳖的挑选主要从体重、体色、体型三个方面入手,从体重上看,刚孵出的稚鳖,体重一般在3克以上的为优质优质稚鳖;从体色上看,稚鳖腹板为桔红色,越红越好,而呈淡红或黄色的为体质不佳(但体重达20克以上其腹板转呈灰白或黑色为正常);从体型上看,裙边较厚实和平直为优质鳖,而裙边软薄和下垂则说明稚鳖营养不良,背腹及四肢腋窝处无白点或者白斑,且无伤残、行动活泼、反应灵敏,特别是用手轻拉其后脚,能有力缩回的则是体质较好的表现;
S22:稚鳖的消毒;
稚鳖需经药物消毒后下塘,其方法:用3%-4%食盐水浸洗10-20分钟;或用高锰酸钾10毫克/升浸洗15分钟,浸洗时间和浓度要根据水温、稚鳖体质强弱进行灵活掌握,水温高时,用药量可少些,浸洗时间要缩短;
S23:稚鳖的饲养;
饲料板与水面呈60度斜放,饲料加工成粘糊状均匀并成条型粘在饲料板上,饲料浸水1厘米,能使水中的鳖嗅到;日出前投喂第一餐,日落后投喂第二餐,摄食时间掌握在0.5小时为宜;收板后要及时清除残饵、清洗干净,并放在有阳光的地方曝晒消毒。
S24:水质管理与监测;
水质培养就是培养微囊藻等浮游植物,使之维持在一个适当水平,以充分发挥其增氧、加速物质循环和控制其他生物繁殖的作用;每天进行少量换水(1-2厘米),一周换水量达10-20厘米为宜;pH值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应控制在7.5-7.8为宜。
CN202211426203.8A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稻鳖虾鱼绿色生态高效综合种养方法 Pending CN1158857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26203.8A CN115885789A (zh)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稻鳖虾鱼绿色生态高效综合种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26203.8A CN115885789A (zh)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稻鳖虾鱼绿色生态高效综合种养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85789A true CN115885789A (zh) 2023-04-04

Family

ID=86473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26203.8A Pending CN115885789A (zh)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稻鳖虾鱼绿色生态高效综合种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85789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8890A (zh) * 2013-07-29 2013-10-16 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中心 一种在稻田中综合进行多种水产动物养殖及水稻种植的方法
CN103733929A (zh) * 2013-12-24 2014-04-23 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中心 一种高产有机稻的生产方法
CN104206329A (zh) * 2014-09-01 2014-12-17 明光市永言水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池塘克氏原螯虾春苗繁育方法
CN106259157A (zh) * 2015-05-20 2017-01-04 高仁丽 一种选育中华鳖良种的方法
CN112970541A (zh) * 2021-03-02 2021-06-18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一种稻田虾鳖鱼鸭的综合生态种植养殖方法
CN113080116A (zh) * 2021-03-16 2021-07-09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一种稻田虾苗分阶段繁育方法
CN114568235A (zh) * 2022-03-14 2022-06-03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一种稻田鳖、鱼、黄鳝、水芹高效生态种养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8890A (zh) * 2013-07-29 2013-10-16 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中心 一种在稻田中综合进行多种水产动物养殖及水稻种植的方法
CN103733929A (zh) * 2013-12-24 2014-04-23 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中心 一种高产有机稻的生产方法
CN104206329A (zh) * 2014-09-01 2014-12-17 明光市永言水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池塘克氏原螯虾春苗繁育方法
CN106259157A (zh) * 2015-05-20 2017-01-04 高仁丽 一种选育中华鳖良种的方法
CN112970541A (zh) * 2021-03-02 2021-06-18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一种稻田虾鳖鱼鸭的综合生态种植养殖方法
CN113080116A (zh) * 2021-03-16 2021-07-09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一种稻田虾苗分阶段繁育方法
CN114568235A (zh) * 2022-03-14 2022-06-03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一种稻田鳖、鱼、黄鳝、水芹高效生态种养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依依;何维君;胡文耀;戴清明;李荣;刘吉成;黄丽霞;: "稻鳖鲫鱼虾生态种养模式探讨", 作物研究 *
吕友保等: "《鱼塘复合养殖增值50%关键技术》", 中国三峡出版社, pages: 80 - 83 *
汤亚斌;马达文;易;程咸立;: "鳖虾鱼稻生态种养试验", 中国水产 *
陈金仙: "温棚内稚幼鳖养殖技术", 渔业致富指南, pages 39 - 4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91659B (zh) 池塘鱼稻共生饲养塘鳢鱼的方法
CN100403884C (zh) 河蟹养殖方法
CN100584201C (zh) 中纬度地区一种鳜鱼综合养殖方法
CN103314897A (zh) 一种小龙虾稻田淡水高效养殖方法
CN103181343A (zh) 一种大型鱼塘种、养殖一体化的生态养殖方法
CN101675729B (zh) 高原盐碱水域白斑狗鱼养殖及人工繁育方法
CN101664011A (zh) 克氏原螯虾的土池繁殖方法
CN101366363A (zh) 青虾规模化育苗方法
CN103314914B (zh) 一种青虾、白鲢和河蟹共生养殖方法
CN103385190A (zh) 一种沙塘鳢、螺蛳和河蟹共生养殖方法
CN108684473A (zh) 一种稻虾共养方法
CN107182657A (zh) 一种稻田养鱼的方法
CN112690184B (zh) 一种稻花鱼生态养殖方法及稻花鱼生态养殖稻田
CN106614181A (zh) 稻蟹共生养殖方法
CN103461240A (zh) 青虾、轮叶黑藻连作生态养殖方法
CN112772321B (zh) 一种稻-小龙虾-黑斑蛙综合种养的方法
CN110073924A (zh) 一种稻田中混合养殖的方法
CN104872021A (zh) 一种淡水青虾拦网式套养方法
CN108575841A (zh) 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
CN110663476B (zh) 一种适用于广西地区的螺稻鳅共作的生态种养方法
CN111771648A (zh) 一种藕塘套养小龙虾和加州鲈的方法
CN111789058A (zh) 标准化规模化河蟹生态养殖方法
CN1209011C (zh) 青蛙生态养殖方法
CN106386588B (zh) 一种红鳍东方鲀的生态养殖方法
CN106719143B (zh) 一种黄颡鱼夏花鱼种高效培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