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67752A - 除湿装置 - Google Patents
除湿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867752A CN115867752A CN202080101514.XA CN202080101514A CN115867752A CN 115867752 A CN115867752 A CN 115867752A CN 202080101514 A CN202080101514 A CN 202080101514A CN 115867752 A CN115867752 A CN 11586775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frigerant
- air
- reheater
- condenser
- coo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29—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layout or mutual arrangement of components, e.g. of compressors or f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3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323—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3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325—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shape of the heat exchangers or of parts thereof, e.g. of their fi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358—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with dehumidification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除湿装置(1)具备壳体(20)、第1制冷剂回路(C1)、第2制冷剂回路(C2)以及鼓风机(6)。第1制冷剂回路(C1)具有压缩机(2)、冷凝器(3)、减压装置(4)、蒸发器(5)以及第1制冷剂。第2制冷剂回路(C2)具有预冷却器(7)、再热器(8)以及第2制冷剂。冷凝器(3)具有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以及第3冷凝部(3c)。预冷却器(7)具有第1预冷却部(7a)和第2预冷却部(7b)。第1风路(FP1)构成为使由鼓风机(6)鼓风的空气依次通过第1预冷却部(7a)、蒸发器(5)、再热器(8)、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第2风路(FP2)构成为使空气依次通过第2预冷却部(7b)、第3冷凝部(3c)。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如日本特开昭61-211668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提供了一种具备制冷循环回路和热管的除湿装置。在该制冷循环回路中,第1制冷剂按照压缩机、冷凝器、减压装置、蒸发器的顺序进行循环。在该热管中,第2制冷剂在预冷却器和再热器中循环。预冷却器配置于在空气流动中比蒸发器靠上风侧的位置。再热器配置于在空气流动中比冷凝器靠上风侧的位置。通过预冷却器对向蒸发器输送的湿空气进行预先冷却,由此湿空气的相对湿度变高,因此,能够增加蒸发器中的除湿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1-2116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的公报所记载的除湿装置中,当预冷却器的处理量变大时,从再热器向冷凝器的散热量增加。即,冷凝器的吸入空气温度上升。因此,冷凝温度上升。其结果是,压缩机的压缩比变大,因此,系统整体的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性能系数)下降。表示每1kWh的除湿量L的EF(Energy Factor:能量因子)值(L/kWh)下降,该EF值相当于该COP,是表示除湿装置的除湿性能的指标。
本公开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EF值的除湿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公开的除湿装置具备:壳体;以及第1制冷剂回路、第2制冷剂回路和鼓风机,它们收容在壳体内。第1制冷剂回路具有压缩机、冷凝器、减压装置、蒸发器以及第1制冷剂,并且构成为使第1制冷剂按照压缩机、冷凝器、减压装置、蒸发器的顺序流动。第2制冷剂回路具有预冷却器、再热器以及第2制冷剂,并且构成为使第2制冷剂在预冷却器和再热器中循环。壳体具有第1风路和与第1风路分隔的第2风路。冷凝器具有配置于第1风路的第1冷凝部和第2冷凝部、以及配置于第2风路的第3冷凝部。预冷却器具有配置于第1风路的第1预冷却部和配置于第2风路的第2预冷却部。第1风路构成为使由鼓风机鼓风的空气依次通过第1预冷却部、蒸发器、再热器、第1冷凝部、第2冷凝部。第2风路构成为使空气依次通过第2预冷却部、第3冷凝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除湿装置,能够通过预冷却器来增加蒸发器中的除湿量。此外,第2风路构成为使空气依次通过第2预冷却部、第3冷凝部,因此,能够提高EF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概要地示出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比较例的除湿装置中的第1预冷却部和蒸发器空气入口处的温度转变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中的第1预冷却部和蒸发器空气入口处的温度转变的图。
图4是概要地示出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变形例1中的预冷却器的结构的剖视图,是沿着图5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概要地示出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变形例1中的预冷却器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6是概要地示出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变形例2中的作为第1预冷却部、第2预冷却部以及再热器中的至少任意一方而使用的热交换器的第1结构的侧视图。
图7是概要地示出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变形例2中的作为第1预冷却部、第2预冷却部以及再热器中的至少任意一方而使用的热交换器的第2结构的侧视图。
图8是概要地示出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变形例2中的第1预冷却部、第2预冷却部、再热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热交换器的传热性能与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热交换的宽度(列宽)的关系的图表。
图10是概要地示出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变形例3中的第1冷凝部、第2冷凝部、第3冷凝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1是概要地示出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变形例3中的作为第1冷凝部、第2冷凝部、第3冷凝部中的至少任意一方而使用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12是概要地示出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针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照标号,不再重复其说明。此外,在以下的附图中,空表箭头示出空气的流动。
实施方式1.
参照图1,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1具备包含压缩机2、冷凝器3、减压装置4以及蒸发器5的第1制冷剂回路C1、鼓风机6、包含预冷却器7和再热器8的第2制冷剂回路C2、以及壳体20。第1制冷剂回路C1、第2制冷剂回路C2以及鼓风机6收容在壳体20内。壳体20面向除湿装置1作为除湿对象的外部空间(室内空间)。壳体20具有第1风路FP1和第2风路FP2。第2风路FP2与第1风路FP1隔开。
第1制冷剂回路C1具有压缩机2、冷凝器3、减压装置4、蒸发器5以及第1制冷剂。第1制冷剂回路C1构成为第1制冷剂按照压缩机2、冷凝器3、减压装置4、蒸发器5的顺序流动。具体而言,第1制冷剂回路C1是通过按照压缩机2、冷凝器3、减压装置4、蒸发器5的顺序经由配管连接而构成的。第1制冷剂在该配管内通过,在第1制冷剂回路C1中按照压缩机2、冷凝器3、减压装置4、蒸发器5的顺序进行循环。图1中实线箭头示出第1制冷剂回路C1中的第1制冷剂的流动。
压缩机2构成为对第1制冷剂进行压缩。具体而言,压缩机2构成为从吸入口吸入低压制冷剂进行压缩,作为高压制冷剂从排出口排出。压缩机2也可以构成为能够使制冷剂的排出容量变化。具体而言,压缩机2也可以是变频压缩机。在压缩机2构成为能够使第1制冷剂的排出容量变化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调整压缩机2的排出容量来控制除湿装置1内的第1制冷剂的循环量。压缩机2配置在机械室内。
冷凝器3构成为对由压缩机2升压后的第1制冷剂进行冷凝并冷却。冷凝器3是在第1制冷剂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冷凝器3具有第1制冷剂的入口和出口、以及空气的入口和出口。冷凝器3的第1制冷剂的入口配置在上侧,出口配置在下侧。冷凝器3的第1制冷剂的入口通过配管而与压缩机2的排出口连接。冷凝器3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配置在比蒸发器5、预冷却器7、再热器8靠下风侧的位置。
冷凝器3具有多个翅片3F和传热管3P。多个翅片3F以相互隔开间隔而层叠的方式配置。传热管3P构成为在层叠有多个翅片3F的方向上贯穿多个翅片3F。多个翅片3F安装于传热管3P的外侧。传热管3P构成为在传热管3P的内侧使第1制冷剂流动。
冷凝器3具有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以及第3冷凝部3c。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第3冷凝部3c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配置在比蒸发器5、预冷却器7、再热器8靠下风侧的位置。第1冷凝部3a和第2冷凝部3b配置于第1风路FP1。第3冷凝部3c配置于第2风路FP2。
第1冷凝部3a构成为供过冷却状态的第1制冷剂流动。第1冷凝部3a具有供过冷却状态的第1制冷剂流动的区域即可,也可以具有供过冷却状态和气液二相状态的第1制冷剂流动的区域。第1冷凝部3a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配置在比第2冷凝部3b靠上风侧的位置。
第1冷凝部3a与再热器8相面对。第1冷凝部3a配置为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与再热器8重叠。第1冷凝部3a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配置于再热器8的下游侧。第1冷凝部3a配置为使通过了再热器8的空气直接流向第1冷凝部3a。
第2冷凝部3b构成为供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动。第2冷凝部3b在第1制冷剂回路C1中配置在第1冷凝部3a与第3冷凝部3c之间。
第2冷凝部3b与第1冷凝部3a相面对。第2冷凝部3b配置为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与第1冷凝部3a重叠。第2冷凝部3b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配置于第1冷凝部3a的下游侧。第2冷凝部3b被配置为使通过了第1冷凝部3a的空气直接流向第2冷凝部3b。
第3冷凝部3c构成为供过热气体状态的制冷剂流动。第3冷凝部3c具有供过热气体状态的第1制冷剂流动的区域即可,也可以具有供过热气体状态和气液二相状态的第1制冷剂流动的区域。第3冷凝部3c配置在第2冷凝部3b的上方。第3冷凝部3c的高度比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蒸发器5、预冷却器7、再热器8的高度高。第2冷凝部3b和第3冷凝部3c的合计的高度比第1冷凝部3a、蒸发器5、预冷却器7、再热器8的高度高。
第3冷凝部3c与第2预冷却部7b相面对。第3冷凝部3c配置为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与第2预冷却部7b重叠。第3冷凝部3c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配置于第2预冷却部7b的下游侧。第3冷凝部3c构成为,通过了第2预冷却部7b的空气直接流向第3冷凝部3c。
在冷凝器3中,第1制冷剂按照第3冷凝部3c、第2冷凝部3b、第1冷凝部3a的顺序流动。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以及第3冷凝部3c分别具有第1制冷剂的入口和出口。第3冷凝部3c的制冷剂的入口经由配管而与压缩机2的排出口连接。第3冷凝部3c的制冷剂的出口与第2冷凝部3b的制冷剂的入口连接。第2冷凝部3b的制冷剂的出口与第1冷凝部3a的制冷剂的入口连接。第1冷凝部3a的制冷剂的出口经由配管而与减压装置4连接。
减压装置4构成为使由冷凝器3冷却后的第1制冷剂减压而膨胀。减压装置4例如是膨胀阀。减压装置4也可以是毛细管。此外,减压装置4也可以是电子膨胀阀。电子膨胀阀也可以使用线圈。减压装置4经由配管而与冷凝器3的制冷剂的出口及蒸发器5的制冷剂的入口分别连接。减压装置4配置在机械室内。
蒸发器5构成为使由减压装置4减压后膨胀的第1制冷剂吸热而使制冷剂蒸发。蒸发器5是在第1制冷剂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蒸发器5具有第1制冷剂的入口和出口、以及空气的入口和出口。蒸发器5的第1制冷剂的入口配置在下侧,蒸发器5的第1制冷剂的出口配置在下侧。蒸发器5的第1制冷剂的流路构成为从下侧向上侧延伸之后向下侧折返。蒸发器5的第1制冷剂的出口经由配管而与压缩机2的吸入口连接。蒸发器5在由鼓风机6产生的空气的流动中配置在比冷凝器3靠上游的位置。即,蒸发器5配置在比冷凝器3靠上风侧的位置。
鼓风机6构成为对空气进行鼓风。鼓风机6构成为将空气从壳体20的外部取入到内部而向冷凝器3和蒸发器5中进行鼓风。具体而言,鼓风机6构成为,将空气从外部空间(室内空间)取入到壳体20内,通过蒸发器5和冷凝器3之后向壳体20外排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鼓风机6具有轴6a和风扇6b。风扇6b构成为以轴6a为中心进行旋转。通过风扇6b以轴6a为中心进行旋转,如图中箭头A所示那样从室内向壳体20的内部取入空气。如图中箭头B所示,将取入到壳体20的内部的空气向外部空间(室内空间)排出。这样,空气经由除湿装置1在外部空间(室内空间)进行循环。
在本实施方式中,鼓风机6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配置于比冷凝器3靠下游的位置。另外,鼓风机6也可以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配置于冷凝器3与蒸发器5之间。此外,鼓风机6也可以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配置于比蒸发器5靠上游的位置。
第2制冷剂回路C2具有预冷却器7、再热器8以及第2制冷剂。第2制冷剂回路C2构成为使第2制冷剂在预冷却器7和再热器8中进行循环。具体而言,第2制冷剂回路C2是通过将预冷却器7与再热器8经由配管连接而构成的。第2制冷剂回路C2也可以是自然循环回路。具体而言,第2制冷剂回路C2也可以是热管。图1中虚线箭头示出第2制冷剂回路C2中的第2制冷剂的流动。
预冷却器7构成为在通过鼓风机6从壳体20的外部取入到内部的空气向蒸发器5流入之前预先对其进行冷却。预冷却器7构成为使第2制冷剂从空气中吸热而使第2制冷剂蒸发。预冷却器7是在第2制冷剂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
预冷却器7在由鼓风机6产生的空气的流动中配置在比再热器8靠上游的位置。此外,预冷却器7在由鼓风机6产生的空气的流动中配置在比蒸发器5靠上游的位置。即,预冷却器7配置在比蒸发器5靠上风侧的位置。
预冷却器7具有第1预冷却部7a和第2预冷却部7b。第1预冷却部7a配置于第1风路FP1。第2预冷却部7b配置于第2风路FP2。第1预冷却部7a和第2预冷却部7b构成为从第1预冷却部7a向第2预冷却部7b流动第2制冷剂。第2预冷却部7b配置于第1预冷却部7a的上方。第2预冷却部7b的高度比第1预冷却部7a、蒸发器5、再热器8、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的高度高。第1预冷却部7a和第2预冷却部7b的合计的高度(总高度)比蒸发器5、再热器8、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的高度高。
预冷却器7具有第2制冷剂、的入口和出口、以及空气的入口和出口。第1预冷却部7a具有供第2制冷剂向预冷却器7流入的预冷却器入口部71。预冷却器入口部71是预冷却器7的第2制冷剂的入口。第2预冷却部7b具有供第2制冷剂从预冷却器7流出的预冷却器出口部72。预冷却器出口部72是预冷却器7的第2制冷剂的出口。
再热器8构成为在通过鼓风机6从壳体20的外部取入到内部的空气向冷凝器3流入之前再次对其进行加热。再热器8构成为使在预冷却器7中蒸发后的第2制冷剂冷凝而对空气进行加热。再热器8是在第2制冷剂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
再热器8配置在冷凝器3与蒸发器5之间。再热器8在由鼓风机6产生的空气的流动中配置在比冷凝器3靠上游的位置。即,再热器8配置在比冷凝器3靠上风侧的位置。具体而言,再热器8在第1风路FP1中配置在第1冷凝部3a与蒸发器5之间。即,再热器8配置在比第1冷凝部3a靠上风侧的位置。
再热器8具有第2制冷剂的入口和出口、以及空气的入口和出口。再热器8具有供第2制冷剂流入的再热器入口部81、以及供第2制冷剂流出的再热器出口部82。再热器入口部81是再热器8的第2制冷剂的入口。再热器出口部82是再热器8的第2制冷剂的出口。第2预冷却部7b的预冷却器出口部72配置于在重力方向D上比再热器8的再热器入口部81高的位置。第1预冷却部7a的预冷却器入口部71配置于在重力方向D上等于或低于再热器8的再热器出口部82的高度位置。第1预冷却部7a的预冷却器入口部71优选配置于在重力方向D上比再热器8的再热器出口部82低的位置。
预冷却器7与再热器8通过2个配管相互连接。预冷却器7的第2制冷剂的入口经由配管而与再热器8的第2制冷剂的出口连接。即,第1预冷却部7a的预冷却器入口部71经由配管而与再热器8的再热器出口部82连接。预冷却器7的第2制冷剂的出口经由配管而与再热器8的第2制冷剂的入口连接。即,第2预冷却部7b的预冷却器出口部72经由配管而与再热器8的再热器入口部81连接。
预冷却器7和再热器8分别具有多个翅片和贯穿多个翅片的传热管。多个翅片安装在传热管的外侧。传热管构成为在传热管的内侧使第2制冷剂流动。
壳体20具有分隔部11。分隔部11构成为将第1风路FP1与第2风路FP2分隔。第1风路FP1和第2风路FP2分别由壳体20和分隔部11规定。即,在壳体20的内部设置有第1风路FP1和第2风路FP2这2个风路(空气的流路)。
在第1风路FP1的内部,配置有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蒸发器5、第1预冷却部7a以及再热器8。第1风路FP1构成为使由鼓风机6鼓风的空气依次通过第1预冷却部7a、蒸发器5、再热器8、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即,第1风路FP1构成为,如图中箭头A所示,使通过风扇6b以轴6a为中心进行旋转而由鼓风机6鼓风的空气依次通过第1预冷却部7a、蒸发器5、再热器8、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
在第2风路FP2的内部配置有第3冷凝部3c和第2预冷却部7b。第2风路FP2构成为使由鼓风机6鼓风的空气依次通过第2预冷却部7b、第3冷凝部3c。即,第2风路FP2构成为,如图中箭头C所示,使通过风扇6b以轴6a为中心进行旋转而由鼓风机6鼓风的空气依次通过第2预冷却部7b、第3冷凝部3c。如图中箭头A和图中箭头C所示,第1风路FP1内的空气与第2风路FP2内的空气相互并行地流动,并且向相同的方向流动。
另外,规定第1风路FP1的空间无需与规定第2风路FP2的空间完全分离。在本实施方式中,规定第1风路FP1的空间在第1风路FP1内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上比第1冷凝部3a靠下游的位置与规定第2风路FP2的空间连接。
分隔部11配置在第2预冷却部7b与第3冷凝部3c之间。分隔部11从第2预冷却部7b连续地延伸至第3冷凝部3c。在第1风路FP1和第2风路FP2内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上,分隔部11的位于上游侧的一端(上游端部)配置于比第2预冷却部7b的空气出口靠下游侧的位置。在第1风路FP1和第2风路FP2内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上,分隔部11的下游侧的位于另一端(下游端部)配置于比第3冷凝部3c的空气入口靠上游侧的位置。分隔部11例如形成为平板状。分隔部11固定于壳体20的内部。
在壳体20上设置有吸入口21和吹出口22。吸入口21用于使空气从作为除湿对象的外部空间(室内空间)进入到壳体20的内部。吸入口21包含第1吸入口21a和第2吸入口21b。第1吸入口21a与第1风路FP1连通。第2吸入口21b与第2风路FP2连通。第1吸入口21a在第1风路FP1中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上配置于比第1风路FP1内的第1预冷却部7a的空气入口靠上游侧的位置。第2吸入口21b在第2风路FP2中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上配置于比第2风路FP2内的第2预冷却部7b的空气入口靠上游侧的位置。吹出口22用于从壳体20的内部向外部空间吹出空气。
壳体20具有背面20a和前表面20b。在背面20a设置有第1吸入口21a和第2吸入口21b。在背面20a中,第1吸入口21a构成为将空气吸入到第1风路FP1。在背面20a中,第2吸入口21b构成为将空气吸入到第2风路FP2。
第1制冷剂与第2制冷剂也可以相同。此外,第1制冷剂与第2制冷剂也可以不同。例如也可以是,第1制冷剂是氟利昂系制冷剂,第2制冷剂是碳氢化合物(HC)系制冷剂。通过使第1制冷剂与第2制冷剂不同,相比于第1制冷剂和第2制冷剂双方为氟利昂系制冷剂的情况,能够实现成本降低和低GWP(全球变暖潜势)化。
接下来,参照图1,对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1的除湿运转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第1制冷剂回路C1中,从压缩机2排出的过热气体状态的第1制冷剂向配置在第2风路FP2内的第3冷凝部3c流入。流入到第3冷凝部3c的过热气体状态的第1制冷剂与如下空气进行热交换而成为气液二相状态,该空气是通过第2吸入口21b从外部空间被取入到第2风路FP2内并通过了第2预冷却部7b的空气。
从第3冷凝部3c流出的气液二相状态的第1制冷剂向配置在第1风路FP1内的第2冷凝部3b流入。流入到第2冷凝部3b的气液二相状态的第1制冷剂与如下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进一步冷凝,该空气是通过第1吸入口21a从外部空间被取入到第1风路FP1内,并通过了第1预冷却部7a、蒸发器5、再热器8、第1冷凝部3a的空气。
从第2冷凝部3b流出的气液二相状态的第1制冷剂向配置在第1风路9内的第1冷凝部3a流入。流入到第1冷凝部3a的气液二相状态的第1制冷剂与如下空气进行热交换而成为过冷却状态,该空气是通过第1吸入口21a从外部空间被取入到第1风路FP1内,并通过了第1预冷却部7a、蒸发器5、再热器8的空气。
从第1冷凝部3a流出的过冷却状态的第1制冷剂通过减压装置4而被减压,成为气液二相状态,之后,向配置在第1风路FP1内的蒸发器5流入。流入到蒸发器5的气液二相状态的第1制冷剂与如下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加热,成为过热气体状态,该空气是通过第1吸入口21a从外部空间被取入到第1风路FP1内,通过与由第1预冷却部7a冷却后的相对湿度高的空气。该过热气体状态的第1制冷剂被吸入到压缩机2中,由压缩机2压缩后再次排出。这样,第1制冷剂在第1制冷剂回路C1中循环。
在第2制冷剂回路C2中,第2制冷剂通过在第1预冷却部7a中与取入到第1风路FP1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此外,从第1预冷却部7a流出的第2制冷剂通过在第2预冷却部7b中与取入到第2风路FP2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
气液二相状态或气体状态的第2制冷剂在第1预冷却部7a和第2预冷却部7b内朝向上方流动,之后通过压力差经由配管流向再热器8。流到再热器8中的第2制冷剂与如下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凝,该空气是被取入到第1风路FP1内,并依次通过了第1预冷却部7a、蒸发器5的空气。气液二相状态或液状体的第2制冷剂在再热器8内朝向下方流动,之后通过重力流向第1预冷却部7a。这样,第2制冷剂在第2制冷剂回路C2中循环。
取入到第1风路FP1内的空气通过在第1预冷却部7a中与第2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在第1预冷却部7a中冷却后的空气通过在蒸发器5中与第1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到空气的露点以下的温度。由此,在蒸发器5中,空气被除湿。向蒸发器5输送的空气通过在第1预冷却部7a中预先被冷却而使湿空气的相对密度变高,因此,能够增大蒸发器5中的除湿量。
在蒸发器5中冷却后的空气通过在再热器8中与第2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被加热。在再热器8中加热后的空气通过在第1冷凝部3a中与第1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进一步被加热。
此外,取入到第2风路FP2内的空气通过在第2预冷却部7b中与第2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在第2预冷却部7b中冷却后的空气通过在第3冷凝部3c中与第1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被加热。
在除湿运转时,基于未图示的温度检测单元(例如,吸入温度、排出温度、热交换器温度、空气吸入温湿度等)的检测结果,通过未图示的控制部输送信号,调整压缩机2的频率或风扇6b的转速。压缩机2在恒速的情况下,通过接通/断开切换来控制,在变频控制的情况下,通过频率来控制。
此外,如果减压装置4的节流机构是线圈等能够改变节流的膨胀阀,则基于在蒸发侧的热交换器中间部附近设置的温度检测单元和设置于压缩机吸入部的温度检测单元之间的温度差来控制膨胀阀。在通过制冷剂排出温度对膨胀阀进行控制的情况下,也可以还设置排出温度检测单元,基于检测结果与预先设定的目标排出温度之间的温度差来控制膨胀阀的节流。
此外,风扇6b也可以优先用户侧的设定(例如弱风模式或强风模式)。风扇6b也可以根据运转模式(额定(高旋转时)或中间(低旋转时))而以预先设定的风扇转速运转,该运转模式是根据设定湿度与室内湿度之差而设定的。此外,在除湿装置1的特性上,室内的温度容易上升,因此,也可以在室温成为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上时,使压缩机2的频率降低或停止。
此外,也可以是,在压缩机排出部设置未图示的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制冷剂的排出温度,基于温度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与预先设定的压缩机2的排出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向未图示的控制部发送信号,对压缩机转速、风扇转速的增减或者膨胀阀的开度进行调整。由此,能够避免成为耐热温度以上。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1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1,能够通过预冷却器7来增大蒸发器5中的除湿量。即,通过利用预冷却器7将向蒸发器5输送的湿空气预先冷却而使湿空气的相对湿度变高,因此,能够增大蒸发器5中的除湿量。此外,第2风路FP2构成为使空气依次通过第2预冷却部7b、第3冷凝部3c。因此,使由第2预冷却部7b冷却后的空气不通过蒸发器5、再热器8、第1冷凝部3a而在第3冷凝部3c中与第1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由此,能够在第3冷凝部3c中扩大空气与第1制冷剂的温度差。通过扩大该温度差,能够提高传热性能。通过提高传热性能,能够降低第1制冷剂的冷凝温度。能够不通过蒸发器5而降低第1制冷剂的冷凝温度,因此,能够不降低除湿量而提高表示每1kWh的除湿量L的EF(Energy Factor)值(L/kWh)。
此外,通过使第1预冷却部7a和第2预冷却部7b的合计的高度成为第2冷凝部3b和第3冷凝部3c的合计的高度以下,无需通过设置了第2预冷却部7b而增大壳体20的高度。因此,能够不使壳体20的尺寸大型化而提高EF值。
此外,第1风路FP1构成为使空气通过第1冷凝部3a之后通过第2冷凝部3b。供过冷却状态的制冷剂流动的第1冷凝部3a的制冷剂温度在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第3冷凝部3c中变得最低。因此,再热器8的散热时的空气温度与第1冷凝部3a的第1制冷剂的温度差接近,从而使第1冷凝部3a中的受热量变小。由此,能够抑制由再热器8的散热引起的冷凝性能的下降。此外,第2冷凝部3b的制冷剂温度比第1冷凝部3a的制冷剂温度高,因此,还能够与通过在第1冷凝部3a中进行热交换而温度变高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由此,能够通过第2冷凝部3b来确保冷凝性能,因此,能够抑制第1制冷剂回路C1中的冷凝性能的下降。
参照图2和图3,与比较例的除湿装置进行对比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1的作用效果。参照图2,比较例的除湿装置的主要的不同点在于,未设置本实施方式的预冷却器7的第2预冷却部7b。在比较例1的除湿装置中,在第1预冷却部7a的上部,第2制冷剂成为气体状态,第2制冷剂的温度与吸入空气温度T1之差变小。在第1预冷却部7a的上部,相比于第2制冷剂成为气体状态或气液二相状态的下部,第2制冷剂的温度上升。其结果是,蒸发器5的空气入口处的空气的温度在蒸发器5的上部成为比下部高的状态。因此,蒸发器5中的除湿量下降。
与此相对,参照图1和图3,在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1中,第2预冷却部7b的预冷却器出口部72配置于在重力方向D上比再热器8的再热器入口部81高的位置。因此,在第2预冷却部7b中,能够使第2制冷剂成为气体状态。第2预冷却部7b配置于比蒸发器5高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蒸发器5的空气入口处的空气的温度变高。此外,能够在第1预冷却部7a中扩大第2制冷剂成为气液二相状态的区域。因此,能够降低蒸发器5的空气入口处的空气的温度的上限与下限之差。因此,能够降低向蒸发器5流入的空气的平均温度。通过降低空气的相对温度,能够提高蒸发器入口侧空气的相对湿度。通过使相对湿度高的空气通过蒸发器5,能够增加潜热热交换量在全热交换量(显热热交换量与潜热热交换量之和)中的比率。由此,能够提高除湿量。因此,通过提高除湿量,能够提高EF值。此外,第1预冷却部7a的预冷却器入口部71配置于在重力方向D上等于或低于再热器8的再热器出口部82的高度位置。在第1预冷却部7a的预冷却器入口部71中,第2制冷剂的液体制冷剂比率高。因此,通过将第1预冷却部7a的预冷却器入口部71配置于等于或低于再热器8的再热器出口部82的高度位置,能够降低由第2制冷剂的位置水头引起的损耗。
此外,第1预冷却部7a和再热器8各自的传热管相互配置为交错状态。即,第1预冷却部7a和再热器8各自的传热管配置为彼此高度位置错开。因此,能够使第1预冷却部7a在重力方向D上低于再热器8。因此,能够使液体制冷剂不受位置水头的影响而向第1预冷却部7a流入。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1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1的变形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具有与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相同的结构、动作和效果。
参照图4和图5,在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1的变形例1中,预冷却器7具有多个第1翅片F1和第1传热管P1。
多个第1翅片F1具有多个第1翅片部F11和多个第2翅片部F12。多个第1翅片部F11配置于第1预冷却部7a。多个第2翅片部F12配置于第2预冷却部7b。多个第1翅片部F11具有与多个第2翅片部F12不同的翅片间距。在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中,多个第1翅片部F11具有比多个第2翅片部F12窄的翅片间距。
第1传热管P1是圆管。第1传热管P1是设置有一个孔的单孔传热管。第1传热管P1具有第1直线部P11、第2直线部P12以及弯曲部P13。第1直线部P11配置于第1预冷却部7a。第1直线部P11构成为在层叠了多个第1翅片部F11的方向上贯穿多个第1翅片部F11。第2直线部P12配置于第2预冷却部7b。第2直线部P12构成为在层叠了多个第2翅片部F12的方向上贯穿多个第2翅片部F12。第1直线部P11具有与第2直线部P12不同的外径。在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中,第1直线部P11具有比第2直线部P12小的外径。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传热管P1具有多个第1直线部P11、多个第2直线部P12以及多个弯曲部P13。多个弯曲部P13分别构成为将彼此相邻的第1直线部P11、彼此相邻的第2直线部P12、以及彼此相邻的第1直线部P11与第2直线部P12连接。通过将多个第1直线部P11、多个第2直线部P12以及多个弯曲部P13串联连接而将第1传热管P1构成为蜿蜒。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1的变形例1,第1直线部P11具有与第2直线部P12不同的外径。因此,能够通过第1直线部P11与第2直线部P12之间的外径差而产生第1预冷却部7a和第2预冷却部7b中的风路阻力差。因此,能够调整风量比。
此外,能够不增加阻尼器等要素而实现风路阻力差。由于不增加预冷却器7和除湿装置1的要素数量,因此能够抑制成本增加。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1的变形例1,多个第1翅片部F11具有与多个第2翅片部F12不同的翅片间距。因此,能够通过多个第1翅片部F11与多个第2翅片部F12的翅片间距之差而产生第1预冷却部7a和第2预冷却部7b中的风路阻力差。因此,能够调整风量比。
此外,能够不增加阻尼器等要素而实现风路阻力差。由于不增加预冷却器7和除湿装置1的要素数量,因此,能够抑制成本增加。
参照图6~图9,对本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1的变形例2进行说明。
图6是概要地示出作为第1预冷却部7a、第2预冷却部7b以及再热器8中的至少任意一方而使用的热交换器的第1结构的侧视图。图7是概要地示出作为第1预冷却部7a、第2预冷却部7b以及再热器8中的至少任意一方而使用的热交换器的第2结构的侧视图。图8是概要地示出第1预冷却部7a、第2预冷却部7b、再热器8的结构的剖视图。另外,在图8中,为了方便说明,图示出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第3冷凝部3c、蒸发器5,并没有图示出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第3冷凝部3c、蒸发器5的剖面而是图示出侧面。
参照图6~图8,在本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1的变形例2中,第1预冷却部7a、第2预冷却部7b以及再热器8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具有第1多孔传热管PM1和第1波纹翅片FC1。在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中,第1预冷却部7a、第2预冷却部7b以及再热器8全部具有第1多孔传热管PM1和第1波纹翅片FC1。
第1多孔传热管PM1具有扁平形状。第1多孔传热管PM1具有多个贯通孔TH。多个贯通孔TH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热交换器的宽度方向上并排地配置。第1多孔传热管PM1具有多个第1平板部SP1。多个第1平板部SP1构成为平板状。
第1波纹翅片FC1配置在多个第1平板部SP1中的彼此相邻的第1平板部SP1之间。第1波纹翅片FC1被弯折为波形形状。第1波纹翅片FC1构成为与彼此相邻的第1平板部SP1中的一方和另一方交替地抵接。第1波纹翅片FC1按照翅片间距Fp与相同的第1平板部SP1抵接。
参照图6,在作为第1预冷却部7a、第2预冷却部7b以及再热器8中的至少任意一方而使用的热交换器的第1结构中,第1多孔传热管PM1具有多个第1平板部SP1和发夹部CP。多个第1平板部SP1沿彼此相同的方向延伸。多个第1平板部SP1以段间距Dp并排地配置。发夹部CP构成为将多个第1平板部SP1中的彼此相邻的第1平板部SP1连接。
在作为第1预冷却部7a、第2预冷却部7b以及再热器8中的至少任意一方而使用的热交换器的第1结构中,第1多孔传热管PM1具有多个第1平板部SP1和多个发夹部CP。多个发夹部CP分别构成为将多个第1平板部SP1中的彼此相邻的第1平板部SP1连接。通过多个第1平板部SP1与多个发夹部CP串联地连接而将第1多孔传热管PM1构成为蜿蜒。即,多个第1平板部SP1和多个发夹部CP构成一连串念珠状的闭回路。
参照图7,在作为第1预冷却部7a、第2预冷却部7b以及再热器8中的至少任意一方而使用的热交换器的第2结构中,第1预冷却部7a、第2预冷却部7b以及再热器8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具有第1多孔传热管PM1、多个第1波纹翅片FC1、以及多个集管H。第1多孔传热管PM1的多个第1平板部SP1与多个集管H分别连接。
参照图9,对热交换器的传热性能与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热交换器的宽度(列宽)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在图9中,以虚线示出传热管是圆管的情况,以实线示出传热管是多孔传热管的情况。相对于传热管是圆管的情况下的基准,在传热管是多孔传热管的情况下,能够在列宽相同的情况下提高传热性能,能够在传热性能相同的情况下降低列宽。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1的变形例2,第1预冷却部7a、第2预冷却部7b以及再热器8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具有第1多孔传热管PM1和第1波纹翅片FC1。因此,相比于将圆管用作传热管的情况,能够不改变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热交换器的宽度而提高传热性能。
此外,能够通过提高预冷却器7的传热性能来增加热交换量。因此,能够使预冷却器7的出口侧的空气温度成为相对湿度更高的状态。
此外,通过将热交换器构成为成为与将圆管用作传热管的情况同等的传热性能,能够减小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热交换器的宽度。能够通过减小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热交换器的宽度,来减小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除湿装置1的宽度。
通过减小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热交换器的宽度能够降低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通风阻力。通过降低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通风阻力能够降低鼓风机6的输入。即,能够以更低的旋转送出风量。
通过降低鼓风机6的输入能够降低除湿装置1的消耗电力。通过降低除湿装置1的消耗电力能够提高EF值。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1的变形例2的热交换器的第1结构,发夹部CP构成为将多个第1平板部SP1中的彼此相邻的第1平板部SP1连接。因此,不会如多个第1平板部SP1通过分支管而连接的情况那样形成制冷剂流动的滞留部。由于不形成制冷剂流动的滞留部,因此,不形成对传热没有帮助的热交换部。因此,能够高效率地进行热交换。
参照图10和图11,对本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1的变形例3进行说明。
图10是概要地示出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第3冷凝部3c的结构的剖视图。另外,在图10中,为了方便说明,图示出第1预冷却部7a、第2预冷却部7b、蒸发器5、再热器8,并非图示出第1预冷却部7a、第2预冷却部7b、再热器8的剖面以及蒸发器5的剖面而是图示出侧面。图11是概要地示出作为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以及第3冷凝部3c中的至少任意一方而使用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的侧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1的变形例3中,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以及第3冷凝部3c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具有第2多孔传热管PM2和第2波纹翅片FC2。在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中,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以及第3冷凝部3c全部具有第2多孔传热管PM2和第2波纹翅片FC2。
第2多孔传热管PM2具有扁平形状。第2多孔传热管PM2具有多个贯通孔TH。多个贯通孔TH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热交换器的宽度方向上并排地配置。第2多孔传热管PM2具有多个第2平板部SP2。多个第2平板部SP2构成为平板状。
第2波纹翅片FC2配置在多个第2平板部SP2中的彼此相邻的第2平板部SP2之间。第2波纹翅片FC2被弯折为波形形状。第2波纹翅片FC2构成为与彼此相邻的第2平板部SP2中的一方和另一方交替地抵接。第2波纹翅片FC2按照翅片间距Fp与相同的第2平板部SP2抵接。
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以及第3冷凝部3c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具有第2多孔传热管PM2、多个第2波纹翅片FC2以及多个集管H。第2多孔传热管PM2的多个第2平板部SP2与多个集管H分别连接。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1的变形例3,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以及第3冷凝部3c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具有第2多孔传热管PM2和第2波纹翅片FC2。因此,相比于将圆管用作传热管的情况,能够不改变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热交换器的宽度而提高传热性能。
此外,通过提高冷凝器3的传热性能能够增加热交换量。因此,能够降低制冷剂的冷凝温度。
此外,通过将热交换器构成为成为与将圆管用作传热管的情况同等的传热性能,能够减小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热交换器的宽度。能够通过减小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热交换器的宽度来减小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除湿装置1的宽度。
能够通过减小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热交换器的宽度来降低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通风阻力。能够通过降低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通风阻力来降低鼓风机6的输入。即,能够以更低的旋转送出风量。
能够通过降低鼓风机6的输入来降低除湿装置1的消耗电力。能够通过降低除湿装置1的消耗电力来提高EF值。
实施方式2.
参照图12,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1与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1的主要不同点在于,预冷却器7被一体地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1中,第1预冷却部7a和第2预冷却部7b被一体地构成。即,第1预冷却部7a和第2预冷却部7b未相互分离。此外,第2冷凝部3b和第3冷凝部3c被一体地构成。第2冷凝部3b和第3冷凝部3c未相互分离。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1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1,第1预冷却部7a和第2预冷却部7b被一体地构成。因此,能够降低预冷却器7和除湿装置1的要素数量。通过降低预冷却器7和除湿装置1的要素数量,能够在制造时削减组装工时。
另外,上述的冷凝器3、蒸发器5、预冷却器7、再热器8分别也可以具有图示的列数、段数、高度比。关于段数,优选第1冷凝部3a、蒸发器5、再热器8分别具有同等的高度。
此外,在将热交换器的传热管设置为多列的情况下,热交换器优选构成为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相对于空气的流动方向成为逆流。
此外,在相当于热管的预冷却器7和再热器8中,热输送介质仅在基于温度差的驱动力下进行循环。因此,预冷却器7优选构成为使热输送介质在重力方向D上从较低的一方朝向较高的一方流动。再热器8优选构成为使热输送介质在重力方向D上从较高的一方朝向较低的一方流动。
上述的各实施方式能够适当组合。
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进行了例示而不应认为是限制性的内容。本公开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示出,而非上述的说明,包含与权利要求书同等的含义和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除湿装置,2压缩机,3冷凝器,3a第1冷凝部,3b第2冷凝部,3c第3冷凝部,4减压装置,5蒸发器,6鼓风机,7预冷却器,7a第1预冷却部,7b第2预冷却部,8再热器,11分隔部,20壳体,21吸入口,21a第1吸入口,21b第2吸入口,22吹出口,71预冷却器入口部,72预冷却器出口部,81再热器入口部,82再热器出口部,C1第1制冷剂回路,C2第2制冷剂回路,CP发夹部,D重力方向,F1第1翅片,F11第1翅片部,F12第2翅片部,FC1第1波纹翅片,FC2第2波纹翅片,FP1第1风路,FP2第2风路,H集管,P1第1传热管,P11第1直线部,P12第2直线部,P13弯曲部,PM1第1多孔传热管,PM2第2多孔传热管,SP1第1平板部,SP2第2平板部。
Claims (8)
1.一种除湿装置,其中,
所述除湿装置具备:
壳体;以及
第1制冷剂回路、第2制冷剂回路和鼓风机,它们收容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第1制冷剂回路具有压缩机、冷凝器、减压装置、蒸发器以及第1制冷剂,并且构成为使所述第1制冷剂按照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减压装置、所述蒸发器的顺序流动,
所述第2制冷剂回路具有预冷却器、再热器以及第2制冷剂,并且构成为使所述第2制冷剂在所述预冷却器和所述再热器中循环,
所述壳体具有第1风路和与所述第1风路分隔的第2风路,
所述冷凝器具有配置于所述第1风路的第1冷凝部和第2冷凝部、以及配置于所述第2风路的第3冷凝部,
所述预冷却器具有配置于所述第1风路的第1预冷却部和配置于所述第2风路的第2预冷却部,
所述第1风路构成为使由所述鼓风机鼓风的空气依次通过所述第1预冷却部、所述蒸发器、所述再热器、所述第1冷凝部、所述第2冷凝部,
所述第2风路构成为使所述空气依次通过所述第2预冷却部、所述第3冷凝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中,
所述第1预冷却部具有预冷却器入口部,所述第2制冷剂通过预冷却器入口部向所述预冷却器流入,
所述第2预冷却部具有预冷却器出口部,所述第2制冷剂通过预冷却器出口部从所述预冷却器流出,
所述再热器具有供所述第2制冷剂流入的再热器入口部和供所述第2制冷剂流出的再热器出口部,
所述第2预冷却部的所述预冷却器出口部配置于在重力方向上比所述再热器的所述再热器入口部高的位置,
所述第1预冷却部的所述预冷却器入口部配置于在所述重力方向上等于或低于所述再热器的所述再热器出口部的高度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湿装置,其中,
所述预冷却器具有第1传热管,
所述第1传热管具有配置于所述第1预冷却部的第1直线部和配置于所述第2预冷却部的第2直线部,
所述第1直线部具有与所述第2直线部不同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除湿装置,其中,
所述预冷却器具有多个第1翅片,
所述多个第1翅片具有配置于所述第1预冷却部的多个第1翅片部和配置于所述第2预冷却部的多个第2翅片部,
所述多个第1翅片部具有与所述多个第2翅片部不同的翅片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湿装置,其中,
所述第1预冷却部、所述第2预冷却部以及所述再热器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具有第1多孔传热管和第1波纹翅片,
所述第1多孔传热管具有多个第1平板部,
所述第1波纹翅片配置在多个所述第1平板部中的彼此相邻的所述第1平板部之间,且被弯折为波形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湿装置,其中,
所述第1多孔传热管具有发夹部,
所述发夹部构成为将多个所述第1平板部中的彼此相邻的所述第1平板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除湿装置,其中,
所述第1冷凝部、所述第2冷凝部以及所述第3冷凝部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具有第2多孔传热管和第2波纹翅片,
所述第2多孔传热管具有多个第2平板部,
所述第2波纹翅片配置在多个所述第2平板部中的彼此相邻的所述第2平板部之间,且被弯折为波形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除湿装置,其中,
所述第1预冷却部和所述第2预冷却部被一体地构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20/022399 WO2021245940A1 (ja) | 2020-06-05 | 2020-06-05 | 除湿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867752A true CN115867752A (zh) | 2023-03-28 |
Family
ID=78830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101514.XA Pending CN115867752A (zh) | 2020-06-05 | 2020-06-05 | 除湿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394993B2 (zh) |
CN (1) | CN115867752A (zh) |
TW (1) | TWI784343B (zh) |
WO (1) | WO202124594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42522B (zh) * | 2023-05-11 | 2024-05-11 | 元山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除濕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25945A (en) * | 1975-07-04 | 1977-01-18 | Hitachi Ltd | Wind fan and dehumidifier in one |
JPS61211668A (ja) * | 1985-03-15 | 1986-09-19 |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 除湿機 |
JP2000320861A (ja) | 1999-05-13 | 2000-11-24 | Shin Nanpoo Kagaku Kogyosho:Kk | 除湿機 |
JP2002130863A (ja) * | 2000-10-19 | 2002-05-09 | Chikayoshi Sato | 除湿方法 |
WO2003104719A1 (ja) | 2002-06-11 | 2003-12-18 |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 除湿空調装置 |
JP2008020139A (ja) | 2006-07-13 | 2008-01-31 | Hitachi Plant Technologies Ltd | 冷凍機レス空調システム |
CN109312968B (zh) * | 2016-06-22 | 2020-11-0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除湿装置 |
CN110139700B (zh) * | 2017-01-12 | 2021-11-2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除湿装置 |
WO2018154838A1 (ja) * | 2017-02-23 | 2018-08-30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除湿機 |
CN111213010A (zh) | 2017-10-20 | 2020-05-29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调机 |
-
2020
- 2020-06-05 JP JP2022528396A patent/JP7394993B2/ja active Active
- 2020-06-05 CN CN202080101514.XA patent/CN115867752A/zh active Pending
- 2020-06-05 WO PCT/JP2020/022399 patent/WO202124594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0-11-04 TW TW109138398A patent/TWI784343B/zh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1245940A1 (ja) | 2021-12-09 |
JPWO2021245940A1 (zh) | 2021-12-09 |
TW202146819A (zh) | 2021-12-16 |
JP7394993B2 (ja) | 2023-12-08 |
TWI784343B (zh) | 2022-11-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699502B1 (en) | Air conditioner | |
CN110139700B (zh) | 除湿装置 | |
TWI753323B (zh) | 除濕裝置 | |
TWI784343B (zh) | 除濕裝置 | |
JP7378502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JP7308975B2 (ja) | 除湿装置 | |
WO2022264375A1 (ja) | 除湿装置 | |
JP7561878B2 (ja) | 除湿装置 | |
JP7394722B2 (ja) | 除湿装置 | |
AU783130B2 (en) | Heat exchanger | |
WO2022224416A1 (ja) | 除湿装置 | |
WO2024214189A1 (ja) | 除湿機 | |
JPH10196984A (ja) | 空気調和機 | |
WO2023188421A1 (ja) | 室外機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 |
JP7450807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JP7050538B2 (ja) | 熱交換器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 |
WO2023233572A1 (ja) | 熱交換器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JP7374321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 |
KR100512146B1 (ko) | 제습용 에어컨 및 제어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8508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