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46819A - 除濕裝置 - Google Patents
除濕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146819A TW202146819A TW109138398A TW109138398A TW202146819A TW 202146819 A TW202146819 A TW 202146819A TW 109138398 A TW109138398 A TW 109138398A TW 109138398 A TW109138398 A TW 109138398A TW 202146819 A TW202146819 A TW 202146819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refrigerant
- reheater
- air
- air passage
- heat transfer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29—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layout or mutual arrangement of components, e.g. of compressors or f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3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323—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3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325—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shape of the heat exchangers or of parts thereof, e.g. of their fi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358—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with dehumidification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除濕裝置(1)係包括框體(20)、第1冷媒迴路(C1)、第2冷媒迴路(C2)及鼓風機(6)。第1冷媒迴路(C1)係具有壓縮機(2)、冷凝器(3)、減壓裝置(4)、蒸發器(5)及第1冷媒。第2冷媒迴路(C2)係具有預冷卻器(7)、再熱器(8)及第2冷媒。冷凝器(3)係具有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及第3冷凝部(3c)。預冷卻器(7)係具有第1預冷卻部(7a)及第2預冷卻部(7b)。第1風路(FP1)之構造,係被鼓風機(6)所送風之空氣,依序通過第1預冷卻部(7a)、蒸發器(5)、再熱器(8)、第1冷凝部(3a)、及第2冷凝部(3b)。第2風路(FP2)之構造,係空氣依序通過第2預冷卻部(7b)、及第3冷凝部(3c)。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除濕裝置。
先前,如例如日本特開昭61-211668號公報(專利文獻1)所述,提案有一種包括冷凍循環迴路及熱管之除濕裝置。在此冷凍循環迴路中,第1冷媒係依序循環於壓縮機、冷凝器、減壓裝置、及蒸發器。在此熱管中,第2冷媒係循環於預冷卻器及再熱器。預冷卻器係在空氣流動中,被配置於比蒸發器還要上風處。再熱器係在空氣流動中,被配置於比冷凝器還要上風處。被送往蒸發器之濕空氣,係被預冷卻器事先冷卻,藉此,濕空氣之相對濕度變高,所以,成為可增加在蒸發器之除濕量。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昭61-211668號公報
在上述之公報所述之除濕裝置中,當預冷卻器之處理量變大時,自再熱器往冷凝器之散熱量係增加。亦即,冷凝器之吸入空氣溫度係上昇。因此,冷凝溫度係上昇。結果,壓縮機之壓縮比變大,所以,系統全體之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係降低。相當於此COP,表示除濕裝置之除濕性能之指標,表示每lkWh之除濕量L之EF(Energy Factor)值(L/kWh)係降低。
本發明係鑑於上述課題所研發出者,其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可提高EF值之除濕裝置。
本發明之除濕裝置係包括:框體;以及第1冷媒迴路、第2冷媒迴路及鼓風機,被收容於框體內。第1冷媒迴路之構造,係具有壓縮機、冷凝器、減壓裝置、蒸發器及第1冷媒,而且,第1冷媒係依序流動在壓縮機、冷凝器、減壓裝置、及蒸發器。第2冷媒迴路之構造,係具有預冷卻器、再熱器及第2冷媒,而且,第2冷媒循環於預冷卻器及再熱器。框體係具有:第1風路;以及第2風路,自第1風路被隔開。冷凝器係具有:第1冷凝部及第2冷凝部,被配置於第1風路;以及第3冷凝部,被配置於第2風路。預冷卻器係具有:第1預冷卻部,被配置於第1風路;以及第2預冷卻部,被配置於第2風路。第1風路之構造,係被鼓風機所送風之空氣,依序通過第1預冷卻部、蒸發器、再熱器、第1冷凝部、及第2冷凝部。第2風路之構造,係空氣依序通過第2預冷卻部、及第3冷凝部。
[發明效果]
當依據本發明之除濕裝置時,可藉預冷卻器,增加在蒸發器之除濕量。又,第2風路之構造,係空氣依序通過第2預冷卻部及第3冷凝部,所以,可提高EF值。
以下,參照圖面以說明實施形態。而且,在以下之圖面中,在同一或相當之部分,係賦予同一之參照編號,其說明則不重複。又,在以下之圖面中,白色箭頭係表示空氣之流動。
實施形態1.
參照圖1,實施形態1之除濕裝置1係包括:第1冷媒迴路C1,包含壓縮機2、冷凝器3、減壓裝置4及蒸發器5;鼓風機6;第2冷媒迴路C2,包含預冷卻器7及再熱器8;以及框體20。第1冷媒迴路C1、第2冷媒迴路C2及鼓風機6係被收容於框體20內。框體20係除濕裝置1面對當作除濕對象之外部空間(室內空間)。框體20係具有第1風路FP1、及第2風路FP2。第2風路FP2係自第1風路FP1被隔開。
第1冷媒迴路C1係具有壓縮機2、冷凝器3、減壓裝置4、蒸發器5及第1冷媒。第1冷媒迴路C1之構造,係第1冷媒依序流動在壓縮機2、冷凝器3、減壓裝置4、及蒸發器5。具體說來,第1冷媒迴路C1之構造,係透過配管,以壓縮機2、冷凝器3、減壓裝置4及蒸發器5之順序被連接。第1冷媒係通過此配管內,使第1冷媒迴路Cl依序循環在壓縮機2、冷凝器3、減壓裝置4、及蒸發器5。圖1中實線箭頭,係表示第1冷媒迴路C1中之第1冷媒之流動。
壓縮機2之構造,係壓縮第1冷媒。具體說來,壓縮機2之構造係自吸入口,吸入低壓冷媒以壓縮,當作高壓冷媒以自吐出口吐出。壓縮機2之構造,也可以冷媒之吐出容量為可變。具體說來,壓縮機2也可以係變頻壓縮機。當壓縮機2之構造係使第1冷媒之吐出容量為可變時,除濕裝置1內的第1冷媒之循環量,係成為可藉調整壓縮機2之吐出容量而控制。壓縮機2係被配置於機械室內。
冷凝器3之構造,係使被壓縮機2昇壓之第1冷媒冷凝以冷卻。冷凝器3係在第1冷媒與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之熱交換器。冷凝器3係具有第1冷媒之入口與出口、及空氣之入口與出口。冷凝器3的第1冷媒之入口,係被配置於上側,出口係被配置於下側。冷凝器3的第1冷媒之入口,係以配管而被連接於壓縮機2的吐出口。冷凝器3係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中,被配置於比蒸發器5、預冷卻器7、再熱器8還要下風處。
冷凝器3係具有複數鰭片3F、及傳熱管3P。複數鰭片3F係被配置為彼此間隔以積層。傳熱管3P之構造,係在複數鰭片3F被積層之方向上,貫穿複數鰭片3F。複數鰭片3F係被安裝於傳熱管3P之外側。傳熱管3P之構造,係第1冷媒流動於傳熱管3P的內側。
冷凝器3係具有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及第3冷凝部3c。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第3冷凝部3c係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被配置於比蒸發器5、預冷卻器7、及再熱器8還要下風處。第1冷凝部3a及第2冷凝部3b,係被配置於第1風路FP1。第3冷凝部3c係被配置於第2風路FP2。
第1冷凝部3a之構造,係過冷卻狀態之第1冷媒在流動。第1冷凝部3a係只要具有過冷卻狀態之第1冷媒流動之領域即可,其也可以具有過冷卻狀態及氣液兩相狀態之第1冷媒流動之領域。第1冷凝部3a係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被配置於比第2冷凝部3b還要上風處。
第1冷凝部3a係面對再熱器8。第1冷凝部3a係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被配置為與再熱器8重疊。第1冷凝部3a係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被配置於再熱器8之下游側。第1冷凝部3a係被配置為通過再熱器8之空氣,直接流到第1冷凝部3a。
第2冷凝部3b之構造,係氣液兩相狀態之冷媒在流動。第2冷凝部3b係在第1冷媒迴路C1中,被配置於第1冷凝部3a與第3冷凝部3c之間。
第2冷凝部3b係面對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係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中,被配置為與第1冷凝部3a重疊。第2冷凝部3b係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中,被配置於第1冷凝部3a之下游側。第2冷凝部3b係被配置為通過第1冷凝部3a之空氣,直接流到第2冷凝部3b。
第3冷凝部3c之構造,係過熱氣體狀態之冷媒在流動。第3冷凝部3c係只要具有過熱氣體狀態之第1冷媒流動之領域即可,其也可以具有過熱氣體狀態及氣液兩相狀態之第1冷媒流動之領域。第3冷凝部3c係被配置於第2冷凝部3b之上方。第3冷凝部3c之高度,係高於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蒸發器5、預冷卻器7、再熱器8之高度。第2冷凝部3b及第3冷凝部3c之合計高度,係高於第1冷凝部3a、蒸發器5、預冷卻器7、及再熱器8之高度。
第3冷凝部3c係面對第2預冷卻部7b。第3冷凝部3c係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被配置為與第2預冷卻部7b重疊。第3冷凝部3c係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被配置於第2預冷卻部7b之下游側。第3冷凝部3c之構造,係通過第2預冷卻部7b之空氣,直接流到第3冷凝部3c。
在冷凝器3中,第l冷媒係依序流過第3冷凝部3c、第2冷凝部3b、第1冷凝部3a。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及第3冷凝部3c,係分別具有第1冷媒之入口及出口。第3冷凝部3c的冷媒之入口,係透過配管,連接到壓縮機2的吐出口。第3冷凝部3c的冷媒之出口,係被連接到第2冷凝部3b的冷媒之入口。第2冷凝部3b的冷媒之出口,係被連接到第1冷凝部3a的冷媒之入口。第1冷凝部3a的冷媒之出口,係透過配管,被連接到減壓裝置4。
減壓裝置4之構造,係減壓被冷凝器3冷卻後之第1冷媒以膨脹。減壓裝置4係例如膨脹閥。減壓裝置4也可以係毛細管。又,減壓裝置4也可以係電子膨脹閥。電子膨脹閥也可以係使用線圈者。減壓裝置4係透過配管,分別被連接到冷凝器3的冷媒之出口與蒸發器5的冷媒之入口。減壓裝置4係被配置於機械室內。
蒸發器5之構造,係被由減壓裝置4所減壓以膨脹後之第1冷媒所吸熱,以蒸發冷媒。蒸發器5係在第1冷媒與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之熱交換器。蒸發器5係具有第1冷媒之入口與出口、及空氣之入口與出口。蒸發器5的第1冷媒之入口,係被配置於下側,蒸發器5的第1冷媒之出口,係被配置於下側。蒸發器5的第1冷媒之流路構造,係自下側往上側延伸,然後折返到下側。蒸發器5的第1冷媒之出口,係透過配管,被連接到壓縮機2之吸入口。蒸發器5係在由鼓風機6所產生之空氣之流動中,被配置於比冷凝器3還要上游處。亦即,蒸發器5係被配置於比冷凝器3還要上風處。
鼓風機6之構造,係送風空氣。鼓風機6之構造,係自框體20的外部,取入空氣到內部,可送風到冷凝器3及蒸發器5。具體說來,鼓風機6係自外部空間(室內空間),取入空氣到框體20內,以通過蒸發器5及冷凝器3後,吐出到框體20外。
在本實施形態中,鼓風機6係具有軸6a與風扇6b。風扇6b之構造,係以軸6a為中心而旋轉。風扇6b係以軸6a為中心而旋轉,藉此,如圖中箭頭A所示,自室內取入空氣到框體20的內部。如圖中箭頭B所示,被取入到框體20內部之空氣,係往外部空間(室內空間)被吐出。如此一來,空氣係經由除濕裝置1,循環在外部空間(室內空間)。
在本實施形態中,鼓風機6係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被配置於比冷凝器3還要下游處。而且,鼓風機6係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也可以被配置於冷凝器3與蒸發器5之間。又,鼓風機6係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也可以被配置於比蒸發器5還要上游處。
第2冷媒迴路C2係具有預冷卻器7、再熱器8及第2冷媒。第2冷媒迴路C2之構造,係第2冷媒循環在預冷卻器7及再熱器8。具體說來,第2冷媒迴路C2係透過配管,被連接到預冷卻器7與再熱器8。第2冷媒迴路C2也可以係自然循環迴路。具體說來,第2冷媒迴路C2也可以係熱管。圖1中虛線箭頭係表示第2冷媒迴路C2中之第2冷媒之流動。
預冷卻器7之構造,係使藉鼓風機6而自框體20外部被取入內部之空氣,流入蒸發器5前,事先冷卻。預冷卻器7之構造,係自空氣吸熱到第2冷媒,以蒸發第2冷媒。預冷卻器7係在第2冷媒與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之熱交換器。
預冷卻器7係在由鼓風機6所產生之空氣之流動中,被配置於比再熱器8還要上游處。又,預冷卻器7係在由鼓風機6所產生之空氣之流動中,被配置於比蒸發器5還要上游處。亦即,預冷卻器7係被配置於比蒸發器5還要上風處。
預冷卻器7係具有第1預冷卻部7a、及第2預冷卻部7b。第1預冷卻部7a係被配置於第1風路FP1。第2預冷卻部7b係被配置於第2風路FP2。第1預冷卻部7a及第2預冷卻部7b之構造,係第2冷媒自第1預冷卻部7a往第2預冷卻部7b流動。第2預冷卻部7b係被配置於第1預冷卻部7a之上方。第2預冷卻部7b之高度,係高於第1預冷卻部7a、蒸發器5、再熱器8、第1冷凝部3a、及第2冷凝部3b之高度。第1預冷卻部7a及第2預冷卻部7b之合計高度(總高度),係高於蒸發器5、再熱器8、第1冷凝部3a、及第2冷凝部3b之高度。
預冷卻器7係具有第2冷媒之入口與出口、及空氣之入口與出口。第1預冷卻部7a係具有第2冷媒流入預冷卻器7之預冷卻器入口部71。預冷卻器入口部71係預冷卻器7的第2冷媒之入口。第2預冷卻部7b係具有第2冷媒自預冷卻器7流出之預冷卻器出口部72。預冷卻器出口部72係預冷卻器7的第2冷媒之出口。
再熱器8之構造,係使藉鼓風機6而自框體20外部取入內部之空氣,在流入冷凝器3前,再度加熱。再熱器8之構造,係冷凝以預冷卻器7蒸發之第2冷媒,以加熱空氣。再熱器8係在第2冷媒與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之熱交換器。
再熱器8係被配置於冷凝器3與蒸發器5之間。再熱器8係在由鼓風機6所產生之空氣之流動中,被配置於比冷凝器3還要上游處。亦即,再熱器8係被配置於比冷凝器3還要上風處。具體說來,再熱器8係在第1風路FP1中,被配置於第1冷凝部3a與蒸發器5之間。亦即,再熱器8係被配置於比第1冷凝部3a還要上風處。
再熱器8係具有第2冷媒之入口與出口、及空氣之入口與出口。再熱器8係具有第2冷媒流入之再熱器入口部81、及第2冷媒流出之再熱器出口部82。再熱器入口部81係再熱器8的第2冷媒之入口。再熱器出口部82係再熱器8的第2冷媒之出口。第2預冷卻部7b的預冷卻器出口部72,係被配置於在重力方向D中,比再熱器8的再熱器入口部81還要高之位置。第1預冷卻部7a的預冷卻器入口部71,係被配置於在重力方向D中,低於再熱器8的再熱器出口部82之高度位置。第1預冷卻部7a的預冷卻器入口部71,係最好被配置於在重力方向D中,比再熱器8的再熱器出口部82還要低之位置。
預冷卻器7與再熱器8,係藉兩個配管而彼此連接。預冷卻器7的第2冷媒之入口,係透過配管,被連接於再熱器8的第2冷媒之出口。亦即,第1預冷卻部7a的預冷卻器入口部71,係透過配管,被連接於再熱器8的再熱器出口部82。預冷卻器7的第2冷媒之出口,係透過配管,被連接於再熱器8的第2冷媒之入口。亦即,第2預冷卻部7b的預冷卻器出口部72,係透過配管被連接於再熱器8的再熱器入口部81。
預冷卻器7及再熱器8,係分別具有複數鰭片、及貫穿複數鰭片之傳熱管。複數鰭片係被安裝於傳熱管的外側。傳熱管之構造,係第2冷媒流到傳熱管的內側。
框體20係具有分隔部11。分隔部11之構造,係分隔第1風路FP1與第2風路FP2。第1風路FP1及第2風路FP2,係分別由框體20及分隔部11所界定。亦即,在框體20的內部,係設有第1風路FP1與第2風路FP2之兩個風路(空氣之流路)。
在第1風路FP1的內部,係配置有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蒸發器5、第1預冷卻部7a及再熱器8。第1風路FP1之構造,係由鼓風機6所送風之空氣,依序通過第1預冷卻部7a、蒸發器5、再熱器8、第1冷凝部3a、及第2冷凝部3b。亦即,第1風路FP1之構造,係如圖中箭頭A所示,風扇6b以軸6a為中心而旋轉,藉此,由鼓風機6所送風之空氣,係依序通過第1預冷卻部7a、蒸發器5、再熱器8、第1冷凝部3a、及第2冷凝部3b。
在第2風路FP2的內部,係配置有第3冷凝部3c及第2預冷卻部7b。第2風路FP2 構造,係由鼓風機6所送風之空氣,依序通過第2預冷卻部7b、及第3冷凝部3c。亦即,第2風路FP2之構造,係如圖中箭頭C所示,風扇6b以軸6a為中心而旋轉,藉此,由鼓風機6所送風之空氣,係依序通過第2預冷卻部7b、及第3冷凝部3c。如圖中箭頭A及圖中箭頭C所示,第1風路FP1內的空氣與第2風路FP2內的空氣,係彼此平行流動,而且在同一方向上流動。
而且,界定第1風路FP1之空間,係無須與界定第2風路FP2之空間完全分離。在本實施形態中,界定第1風路FP1之空間,係在第1風路FPl內的空氣之流動方向上,於比第1冷凝部3a還要下游處,被連接到界定第2風路FP2之空間。
分隔部11係被配置於第2預冷卻部7b與第3冷凝部3c之間。分隔部11係自第2預冷卻部7b,連續性地延伸至第3冷凝部3c為止。在第1風路FP1及第2風路FP2內的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位於分隔部11的上游側之一端(上游端部),係被配置於比第2預冷卻部7b之空氣出口還要下游側。在第1風路FPl及第2風路FP2內的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位於分隔部11的下游側之另一端(下游端部),係被配置於比第3冷凝部3c之空氣入口還要上游側。分隔部11係被形成為例如平板狀。分隔部11係被固定於框體20的內部。
在框體20係設有吸入口21、及吹出口22。吸入口21係用於自當作除濕對象之外部空間(室內空間),使空氣進入框體20內部者。吸入口21係包含第1吸入口21a、及第2吸入口21b。第1吸入口21a係連通到第1風路FP1。第2吸入口21b係連通到第2風路FP2。第1吸入口21a係於在第1風路FP1之空氣之流動方向上,被配置於比第1風路FP1內的第1預冷卻部7a之空氣入口還要上游側。第2吸入口21b係於在第2風路FP2之空氣之流動方向上,被配置於比第2風路FP2內的第2預冷卻部7b之空氣入口還要上游側。吹出口22係用於自框體20內部,吹出空氣到外部空間者。
框體20係具有後表面20a與前表面20b。在後表面20a係設有第1吸入口21a及第2吸入口21b。在後表面20a中,第1吸入口21a係吸入空氣到第1風路FP1。在後表面20a中,第2吸入口21b係吸入空氣到第2風路FP2。
第1冷媒與第2冷媒也可以為相同。又,第1冷媒與第2冷媒也可以不同。例如也可以第1冷媒係氟利昂系冷媒,第2冷媒係碳化氫(HC)系冷媒。藉第1冷媒與第2冷媒不同,其與第1冷媒及第2冷媒皆係氟利昂系冷媒之情形相比較下,成為可以降低成本及低GWP(地球暖化係數)化。
接著,參照圖1,說明本實施形態除濕裝置1之除濕運轉時之動作。
在第1冷媒迴路C1中,自壓縮機2被吐出之過熱氣體狀態之第1冷媒,係流入被配置於第2風路FP2內之第3冷凝部3c。流入第3冷凝部3c後之過熱氣體狀態之第1冷媒,係通過第2吸入口21b,以自外部空間被取入第2風路FP2內,與通過第2預冷卻部7b後之空氣熱交換,而成為氣液兩相狀態。
自第3冷凝部3c流出之氣液兩相狀態之第1冷媒,係流入被配置於第1風路FP1內之第2冷凝部3b。流入第2冷凝部3b後之氣液兩相狀態之第1冷媒,係通過第1吸入口21a,以自外部空間被取入第1風路FP1內,與通過第1預冷卻部7a、蒸發器5、再熱器8、及第1冷凝部3a後之空氣熱交換,而更加冷凝。
自第2冷凝部3b流出之氣液兩相狀態之第1冷媒,係流入被配置於第1風路9內之第1冷凝部3a。流入第1冷凝部3a之氣液兩相狀態之第1冷媒,係通過第1吸入口21a,自外部空間被取入第1風路FP1內,與通過第1預冷卻部7a、蒸發器5、及再熱器8之空氣熱交換,而成為過冷卻狀態。
自第1冷凝部3a流出之過冷卻狀態之第1冷媒,係藉通過減壓裝置4而被減壓,成為氣液兩相狀態後,流入被配置於第1風路FP1內之蒸發器5。流入蒸發器5之氣液兩相狀態之第1冷媒,係通過第1吸入口21a,自外部空間被取入第1風路FP1內,與被第1預冷卻部7a所冷卻後之相對濕度較高之空氣做熱交換而被加熱,以成為過熱氣體狀態。此過熱氣體狀態之第1冷媒係被壓縮機2所吸入,被壓縮機2壓縮而再度被吐出。如此一來,第1冷媒係在第1冷媒迴路C1循環。
在第2冷媒迴路C2中,第2冷媒係藉第1預冷卻部7a,與被取入第1風路FP1內之空氣做熱交換,藉此而蒸發。又,自第1預冷卻部7a流出之第2冷媒,係藉第2預冷卻部7b,與被取入第2風路FP2內之空氣做熱交換,藉此而蒸發。
氣液兩相狀態或氣體狀態之第2冷媒,係往上方而流動在第1預冷卻部7a及第2預冷卻部7b內,藉壓力差,經由配管以流到再熱器8。流到再熱器8之第2冷媒,係與被取入第1風路FP1內,依序通過第1預冷卻部7a、及蒸發器5之空氣做熱交換,藉此而冷凝。氣液兩相狀態或液狀體之第2冷媒,係往下方而流動在再熱器8內,藉重力而流到第1預冷卻部7a。如此一來,第2冷媒係在第2冷媒迴路C2循環。
被取入第1風路FP1內之空氣,係在第1預冷卻部7a中,與第2冷媒做熱交換,藉此而被冷卻。在第1預冷卻部7a中,被冷卻後之空氣,係於蒸發器5中,與第1冷媒做熱交換,藉此,被冷卻到空氣之露點以下之溫度。藉此,在蒸發器5中,空氣係被除濕。被送往蒸發器5之空氣,係被第1預冷卻部7a事先冷卻,藉此,成為濕空氣之相對密度較高,所以,成為可增加在蒸發器5之除濕量。
在蒸發器5中,被冷卻後之空氣,係於再熱器8中,與第2冷媒做熱交換,藉此而被加熱。在再熱器8中,被加熱後之空氣,係於第1冷凝部3a中,與第1冷媒做熱交換,藉此,更加被加熱。
又,被取入第2風路FP2內之空氣,係在第2預冷卻部7b中,與第2冷媒做熱交換,藉此而被冷卻。在第2預冷卻部7b中,被冷卻後之空氣,係在第3冷凝部3c中,與第1冷媒做熱交換,藉此而被過熱。
在除濕運轉時,依據未圖示之溫度檢知機構(例如吸入溫度、吐出溫度、熱交換器溫度、及空氣吸入溫濕度等)之檢知結果,藉未圖示之控制部,訊號係被傳送,壓縮機2之頻率或風扇6b之轉速係被調整。當壓縮機2係定速時,係藉ON/OFF切換而被控制,當係變頻控制時,係藉頻率控制。
又,如果減壓裝置4的節流機構,係以線圈等而使節流孔為能夠改變之膨脹閥時,依據被設於蒸發側的熱交換器中間部附近之溫度檢知機構,與被設於壓縮機吸入部之溫度檢知機構之溫度差,膨脹閥係被控制。也可以當膨脹閥係被冷媒吐出溫度所控制時,還設有吐出溫度檢知機構,依據檢知結果與被事先設定之目標吐出溫度之溫度差,膨脹閥之節流孔係被控制。
又,風扇6b也可以係使用者之設定(例如弱風模式或強風模式)為優先。風扇6b也可以係對應由設定濕度與室內濕度之差,而被設定之運轉模式(額定(高旋轉時)或中間(低轉速時)),藉被事先設定之風扇轉速而運轉。又,在除濕裝置1之特性上,室內之溫度係容易上昇,所以,也可以當室溫超過事先設定之溫度後,壓縮機2之頻率係被減少或停止。
又,也可以在壓縮機吐出部,係設有未圖示之溫度檢知機構,冷媒之吐出溫度係被檢知,依據溫度檢知機構之檢知結果,與事先設定之壓縮機2之吐出溫度之溫度差,訊號被傳送到未圖示之控制部,壓縮機轉速、風扇轉速之增減,或者,膨脹閥之開度係被調整。藉此,成為可不超過耐熱溫度。
接著,說明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之作用效果。
當依據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時,可藉預冷卻器7,增加在蒸發器5之除濕量。亦即,往蒸發器5輸送之濕空氣,係被預冷卻器7事先冷卻,藉此,濕空氣之相對濕度係變高,所以,成為可增加在蒸發器5之除濕量。又,第2風路FP2之構造,係空氣依序通過第2預冷卻部7b、及第3冷凝部3c。因此,使被第2預冷卻部7b所冷卻後之空氣,不通過蒸發器5、再熱器8、及第1冷凝部3a地,在第3冷凝部3c與第1冷媒做熱交換,藉此,在第3冷凝部3c中,可擴大空氣與第1冷媒之溫度差。藉擴大此溫度差,可提高傳熱性能。藉提高傳熱性能,可降低第1冷媒之冷凝溫度。不通過蒸發器5地,可降低第1冷媒之冷凝溫度,所以,不降低除濕量地,可提高表示每1kWh之除濕量L之EF(Energy Factor)值(L/kWh)。
又,使第1預冷卻部7a及第2預冷卻部7b之合計高度,低於第2冷凝部3b及第3冷凝部3c之合計高度,藉此,就無須藉設有第2預冷卻部7b,而增加框體20之高度。因此,不大型化框體20之尺寸地,可提高EF值。
又,第1風路FP1之構造,係在空氣通過第1冷凝部3a後,通過第2冷凝部3b。過冷卻狀態之冷媒流動之第1冷凝部3a,係在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第3冷凝部3c之中,冷媒溫度成為最低。因此,再熱器8之散熱時之空氣溫度與第1冷凝部3a的第1冷媒之溫度差係成為接近,藉此,在第1冷凝部3a之受熱量係變小。藉此,可抑制由再熱器8之散熱所致之冷凝性能降低。又,第2冷凝部3b之冷媒溫度,係高於第1冷凝部3a之冷媒溫度,所以,在第1冷凝部3a中,被熱交換,藉此,也可以與溫度變高之空氣做熱交換。藉此,藉第2冷凝部3b,可確保冷凝性能,因此,可抑制在第1冷媒迴路C1之冷凝性能降低。
參照圖2及圖3,說明與比較例之除濕裝置做對比,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之作用效果。參照圖2,比較例之除濕裝置,係主要在未設有本實施形態預冷卻器7的第2預冷卻部7b之點上,有所不同。在比較例1之除濕裝置中,於第1預冷卻部7a的上部中,第2冷媒係成為氣體狀態,第2冷媒之溫度與吸入空氣溫度T1之差係變小。在第1預冷卻部7a的上部中,第2冷媒之溫度係比第2冷媒成為氣體狀態或氣液兩相狀態之下部還要高。結果,在蒸發器5的空氣入口之空氣溫度,係在蒸發器5的上部中,成為高於下部之狀態。因此,在蒸發器5之除濕量係降低。
相對於此,參照圖1及圖3,在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中,第2預冷卻部7b的預冷卻器出口部72,係在重力方向D中,被配置於高於再熱器8的再熱器入口部81之位置。因此,在第2預冷卻部7b中,成為可使第2冷媒為氣體狀態。第2預冷卻部7b係被配置為高於蒸發器5之位置。因此,成為可抑制在蒸發器5的空氣入口之空氣溫度變高之情事。又,在第1預冷卻部7a中,可擴大第2冷媒成為氣液兩相狀態之領域。因此,可減少在蒸發器5的空氣入口之空氣溫度之上限與下限之差。因此,可降低流入蒸發器5之空氣之平均溫度。藉降低空氣之相對溫度,可提高蒸發器入口側空氣之相對濕度。藉通過相對濕度較高之空氣到蒸發器5,可增加全熱交換量(顯熱熱交換量及潛熱熱交換量之和)之中,潛熱熱交換量之比率。藉此,可提高除濕量。因此,藉提高除濕量,可提高EF值。而且,第1預冷卻部7a的預冷卻器入口部71,係在重力方向D中,被配置於低於再熱器8的再熱器出口部82之高度位置。在第1預冷卻部7a的預冷卻器入口部71中,第2冷媒之液冷媒比率係較高。因此,第1預冷卻部7a的預冷卻器入口部71,係被配置於低於再熱器8的再熱器出口部82之高度位置,藉此,可減少由第2冷媒之位置水頭所致之損失。
又,第1預冷卻部7a與再熱器8的各傳熱管,係被配置為彼此交錯之狀態。亦即,第1預冷卻部7a與再熱器8的各傳熱管,係被配置為高度位置彼此偏移。因此,可使第1預冷卻部7a在重力方向D上,低於再熱器8。因此,可使液冷媒不承受位置水頭之影響地,流入第1預冷卻部7a。
接著,說明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之變形例。而且,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之變形例,只要未特別說明,其具有與上述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相同之構造、動作及效果。
參照圖4及圖5,在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之變形例1中,預冷卻器7係具有複數第1鰭片F1、及第1傳熱管P1。
複數第1鰭片F1係具有複數第1鰭片部F11、及複數第2鰭片部F12。複數第1鰭片部F11係被配置於第1預冷卻部7a。複數第2鰭片部F12係被配置於第2預冷卻部7b。複數第1鰭片部F11係具有與複數第2鰭片部F12不同之鰭片節距。在本實施形態之變形例2中,複數第1鰭片部F11係具有比複數第2鰭片部F12還要窄之鰭片節距。
第1傳熱管P1係圓管。第1傳熱管P1係設有一個孔之一孔傳熱管。第1傳熱管P1係具有第1直線部P11、第2直線部P12、及彎曲部P13。第1直線部P11係被配置於第1預冷卻部7a。第1直線部P11之構造,係在複數第1鰭片部F11積層之方向上,貫穿複數第1鰭片部F11。第2直線部P12係被配置於第2預冷卻部7b。第2直線部P12之構造,係在複數第2鰭片部F12積層之方向上,貫穿複數第2鰭片部F12。第1直線部P11係具有與第2直線部P12不同之外徑。在本實施形態之變形例2中,第1直線部P11係具有小於第2直線部P12之外徑。
在本實施形態中,第1傳熱管P1係具有複數第1直線部P11、複數第2直線部P12、及複數彎曲部P13。複數彎曲部P13之構造,分別係連接彼此鄰接之第1直線部P11們、彼此鄰接之第2直線部P12們、及彼此鄰接之第1直線部P11與第2直線部P12。複數第1直線部P11、複數第2直線部P12、及複數彎曲部P13之構造係被串聯,藉此,第1傳熱管P1係蛇行。
當依據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之變形例1時,第1直線部P11係具有與第2直線部P12不同之外徑。因此,可藉第1直線部P11及第2直線部P12之外徑之差,賦予在第1預冷卻部7a及第2預冷卻部7b之風路阻力差。因此,可調整風量比。
又,成為可使風路阻力差,在不增加風門等之元件之情形下實現。不增加預冷卻器7及除濕裝置1之元件數量,所以,成為可抑制成本增加。
當依據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之變形例1時,複數第1鰭片部F11係具有與複數第2鰭片部F12不同之鰭片節距。因此,可藉複數第1鰭片部F11及複數第2鰭片部F12之鰭片節距之差,賦予在第1預冷卻部7a及第2預冷卻部7b之風路阻力差。因此,可調整風量比。
又,成為可使風路阻力差,在不增加風門等元件之情形下實現。不增加預冷卻器7及除濕裝置1之元件數量,所以,成為可抑制成本增加。
參照圖6~圖9,說明本實施形態1之除濕裝置1之變形例2。
圖6係概示當作第1預冷卻部7a、第2預冷卻部7b及再熱器8之至少一者使用之熱交換器的第1構造之側視圖。圖7係概示當作第1預冷卻部7a、第2預冷卻部7b及再熱器8之至少一者使用之熱交換器的第2構造之側視圖。圖8係概示第1預冷卻部7a、第2預冷卻部7b、及再熱器8的構造之剖面圖。而且,在圖8中,為了方便說明,係圖示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第3冷凝部3c、蒸發器5,不圖示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第3冷凝部3c、蒸發器5之剖面,而圖示側面。
參照圖6~圖8,在本實施形態1之除濕裝置1之變形例2中,第1預冷卻部7a、第2預冷卻部7b及再熱器8之至少一者,係具有第1多孔傳熱管PM1、及第1波狀鰭片FC1。在本實施形態之變形例2中,第1預冷卻部7a、第2預冷卻部7b及再熱器8,皆係具有第1多孔傳熱管PM1與第1波狀鰭片FC1。
第1多孔傳熱管PM1係具有扁平形狀。第1多孔傳熱管PM1係具有複數貫穿孔TH。複數貫穿孔TH係被配置為與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之熱交換器之寬度方向並列。第1多孔傳熱管PM1係具有複數第1平板部SP1。複數第1平板部SP1係構成平板狀。
第1波狀鰭片FC1係被配置於複數第1平板部SP1之中,彼此鄰接之第1平板部SP1之間。第1波狀鰭片FC1係被彎曲為波浪形狀。第1波狀鰭片FC1之構造,交替地抵接於彼此鄰接之第1平板部SP1之一者及另一者。第1波狀鰭片FC1係以鰭片節距Fp,抵接於相同之第1平板部SP1。
參照圖6,在當作第1預冷卻部7a、第2預冷卻部7b及再熱器8之至少一者使用之熱交換器的第1構造中,第1多孔傳熱管PM1係具有複數第1平板部SP1、及髮夾部CP。複數第1平板部SP1係彼此在相同方向上延伸。複數第1平板部SP1係以段節距Dp並列配置。髮夾部CP之構造,係連接複數第1平板部SP1之中,彼此鄰接之第1平板部SP1。
在當作第1預冷卻部7a、第2預冷卻部7b及再熱器8之至少一者使用之熱交換器的第1構造中,第1多孔傳熱管PM1係具有複數第1平板部SP1、及複數髮夾部CP。複數髮夾部CP之構造,分別係連接複數第1平板部SP1之中,彼此鄰接之第1平板部SP1。複數第1平板部SP1與複數髮夾部CP係被串聯,藉此,第1多孔傳熱管PM1之構造係蛇行。亦即,複數第1平板部SP1及複數髮夾部CP,係構成連接一連串之念珠之閉迴路。
參照圖7,在當作第1預冷卻部7a、第2預冷卻部7b及再熱器8之至少一者使用之熱交換器的第2構造中,第1預冷卻部7a、第2預冷卻部7b及再熱器8之至少一者,係具有第1多孔傳熱管PM1、複數第1波狀鰭片FC1、及複數頭體H。第1多孔傳熱管PM1的複數第1平板部SP1,係被連接於各頭體H。
參照圖9,說明熱交換器之傳熱性能,與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之熱交換器之寬度(列寬度)之關係。在圖9中,當傳熱管係圓管時,以虛線表示,當傳熱管係多孔傳熱管時,以實線表示。相對於傳熱管係圓管時之基準而言,當傳熱管係多孔傳熱管時,在列寬度係同等之情形下,可提高傳熱性能,在傳熱性能係同等之情形下,可減少列寬度。
當依據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之變形例2時,第1預冷卻部7a、第2預冷卻部7b及再熱器8之至少一者,係具有第1多孔傳熱管PM1、及第1波狀鰭片FC1。因此,其與傳熱管使用圓管之情形相比較下,不改變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之熱交換器之寬度地,可提高傳熱性能。
又,藉提高預冷卻器7之傳熱性能,可增加熱交換量。因此,可使預冷卻器7的出口側之空氣溫度,成為較高相對濕度之狀態。
又,使熱交換器之構造為成為與傳熱管使用圓管時同等之傳熱性能,藉此,可減少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之熱交換器之寬度。藉減少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之熱交換器之寬度,可減少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之除濕裝置1之寬度。
藉減少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之熱交換器之寬度,可減少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之通風阻力。藉減少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之通風阻力,可減少鼓風機6之輸入。亦即,可以較低之轉速送出風量。
藉減少鼓風機6之輸入,可減少除濕裝置1之消耗電力。藉減少除濕裝置1之消耗電力,可提高EF值。
當依據本實施形態除濕裝置1之變形例2之熱交換器的第1構造時,髮夾部CP之構造,係在複數第1平板部SP1之中,連接彼此鄰接之第1平板部SP1。因此,如複數第1平板部SP1被分歧管連接之情形般地,不形成冷媒流動之滯留部。不形成冷媒流動之滯留部,所以,不形成對傳熱無貢獻之熱交換部。因此,可以高效率進行熱交換。
參照圖10及圖11,說明本實施形態1之除濕裝置1之變形例3。
圖10係概示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及第3冷凝部3c的構造之剖面圖。而且,在圖10中,為了方便說明,係圖示第1預冷卻部7a、第2預冷卻部7b、蒸發器5、及再熱器8,未圖示第1預冷卻部7a、第2預冷卻部7b、再熱器8の剖面及蒸發器5之剖面,而圖示側面。圖11係概示當作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及第3冷凝部3c之至少一者使用之熱交換器的構造之側視圖。
在本實施形態1之除濕裝置1之變形例3中,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及第3冷凝部3c之至少一者,係具有第2多孔傳熱管PM2、及第2波狀鰭片FC2。在本實施形態之變形例3中,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及第3冷凝部3c,皆係具有第2多孔傳熱管PM2與第2波狀鰭片FC2。
第2多孔傳熱管PM2係具有扁平形狀。第2多孔傳熱管PM2係具有複數貫穿孔TH。複數貫穿孔TH係於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之熱交換器之寬度方向,並列配置。第2多孔傳熱管PM2係具有複數第2平板部SP2。複數第2平板部SP2係構成平板狀。
第2波狀鰭片FC2係在複數第2平板部SP2之中,被配置於彼此鄰接之第2平板部SP2之間。第2波狀鰭片FC2係被彎曲為波浪形狀。第2波狀鰭片FC2之構造,係交替地抵接於彼此鄰接之第2平板部SP2之一者及另一者。第2波狀鰭片FC2係以鰭片節距Fp,抵接於相同之第2平板部SP2。
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及第3冷凝部3c之至少一者,係具有第2多孔傳熱管PM2、複數第2波狀鰭片FC2、及複數頭體H。第2多孔傳熱管PM2的複數第2平板部SP2,係被連接於各頭體H。
當依據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之變形例3時,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及第3冷凝部3c之至少一者,係具有第2多孔傳熱管PM2、及第2波狀鰭片FC2。因此,其與傳熱管使用圓管之情形相比較下,不改變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之熱交換器之寬度地,可提高傳熱性能。
又,藉提高冷凝器3之傳熱性能,可增加熱交換量。因此,可減少冷媒之冷凝溫度。
又,藉使熱交換器之構造為成為與傳熱管使用圓管時同等之傳熱性能,可減少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之熱交換器之寬度。藉減少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之熱交換器之寬度,可減少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之除濕裝置1之寬度。
藉減少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之熱交換器之寬度,可減少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之通風阻力。藉減少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之通風阻力,可減少鼓風機6之輸入。亦即,可以較低之轉速送出風量。
藉減少鼓風機6之輸入,可減少除濕裝置1之消耗電力。減少除濕裝置1之消耗電力,可提高EF值。
實施形態2.
參照圖12,實施形態2之除濕裝置1,係主要在預冷卻器7係被一體構成之點上,與實施形態1之除濕裝置1不同。
在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中,第1預冷卻部7a及第2預冷卻部7b係一體構成。亦即,第1預冷卻部7a及第2預冷卻部7b,係不彼此分離。又,第2冷凝部3b及第3冷凝部3c係一體構成。第2冷凝部3b及第3冷凝部3c,係不彼此分離。
接著,說明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之作用效果。
當依據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時,第1預冷卻部7a及第2預冷卻部7b係一體構成。因此,可減少預冷卻器7及除濕裝置1之元件數量。藉減少預冷卻器7及除濕裝置1之元件數量,可削減製造時之組立工時。
而且,上述之冷凝器3、蒸發器5、預冷卻器7、及再熱器8,也可以分別具有圖示之列數、段數、及高度之比。關於段數,第1冷凝部3a、蒸發器5、及再熱器8,最好分別具有同等之高度。
又,當熱交換器的傳熱管係被多列設置時,熱交換器之構造,最好係相對於空氣之流動方向而言,冷媒之流動方向成為相向流。
又,在相當於熱管之預冷卻器7及再熱器8中,熱輸送媒體係僅以由溫度差所致之驅動力而循環。因此,預冷卻器7之構造,最好係在重力方向D中,熱輸送媒體自低往高流動。再熱器8之構造,最好係在重力方向D中,熱輸送媒體自高往低流動。
上述之各實施形態係可適宜組合。
本次開示之實施形態,係必須被思考為例示全部之點,其並非用於限制本發明者。本發明之範圍並非由上述說明表示,而係以申請專利範圍表示,其企圖包含與申請專利範圍均等之意味及範圍內之全部變更。
1:除濕裝置
2:壓縮機
3:冷凝器
3a:第1冷凝部
3b:第2冷凝部
3c:第3冷凝部
4:減壓裝置
5:蒸發器
6:鼓風機
7:預冷卻器
7a:第1預冷卻部
7b:第2預冷卻部
8:再熱器
11:分隔部
20:框體
21:吸入口
21a:第1吸入口
21b:第2吸入口
22:吹出口
71:預冷卻器入口部
72:預冷卻器出口部
81:再熱器入口部
82:再熱器出口部
C1:第1冷媒迴路
C2:第2冷媒迴路
CP:髮夾部
D:重力方向
F1:第1鰭片
F11:第1鰭片部
F12:第2鰭片部
FC1:第1波狀鰭片
FC2:第2波狀鰭片
FP1:第1風路
FP2:第2風路
H:頭體
P1:第1傳熱管
P11:第1直線部
P12:第2直線部
P13:彎曲部
PM1:第1多孔傳熱管
PM2:第2多孔傳熱管
SP1:第1平板部
SP2:第2平板部
〔圖1〕係概示實施形態1之除濕裝置的構造之圖。
〔圖2〕係用於說明比較例之除濕裝置中之在第1預冷卻部及蒸發器空氣入口之溫度變遷之圖。
〔圖3〕係用於說明實施形態1之除濕裝置中之在第1預冷卻部及蒸發器空氣入口之溫度變遷之圖。
〔圖4〕係概示實施形態1除濕裝置之變形例1中之預冷卻器的構造之剖面圖,其係沿著圖5的IV-IV線之剖面圖。
〔圖5〕係概示實施形態1除濕裝置之變形例1中之預冷卻器的構造之正視圖。
〔圖6〕係概示實施形態1除濕裝置之變形例2中之當作第1預冷卻部、第2預冷卻部及再熱器之至少一者使用之熱交換器之第1構造之側視圖。
〔圖7〕係概示實施形態1除濕裝置之變形例2中之當作第1預冷卻部、第2預冷卻部及再熱器之至少一者使用之熱交換器之第2構造之側視圖。
〔圖8〕係概示實施形態1除濕裝置之變形例2中之第1預冷卻部、第2預冷卻部、再熱器的構造之剖面圖。
〔圖9〕係表示熱交換器之傳熱性能,與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之熱交換之寬度(列寬度)之關係之曲線圖。
〔圖10〕係概示實施形態1除濕裝置之變形例3中之第1冷凝部、第2冷凝部、第3冷凝部的構造之剖面圖。
〔圖11〕係概示實施形態1除濕裝置之變形例3中之當作第1冷凝部、第2冷凝部、第3冷凝部之至少一者使用之熱交換器的構造之側視圖。
〔圖12〕係概示實施形態2之除濕裝置的構造之圖。
1:除濕裝置
2:壓縮機
3:冷凝器
3a:第1冷凝部
3b:第2冷凝部
3c:第3冷凝部
4:減壓裝置
5:蒸發器
6:鼓風機
6a:軸
6b:風扇
7:預冷卻器
7a:第1預冷卻部
7b:第2預冷卻部
8:再熱器
11:分隔部
20:框體
20a:後表面
20b:前表面
21:吸入口
21a:第1吸入口
21b:第2吸入口
22:吹出口
71:預冷卻器入口部
72:預冷卻器出口部
81:再熱器入口部
82:再熱器出口部
C1:第1冷媒迴路
C2:第2冷媒迴路
D:重力方向
FP1:第1風路
FP2:第2風路
Claims (8)
- 一種除濕裝置,其包括: 框體;以及 第1冷媒迴路、第2冷媒迴路及鼓風機,被收容於該框體內, 該第1冷媒迴路係具有壓縮機、冷凝器、減壓裝置、蒸發器及第1冷媒,而且,其構造係該第1冷媒依序流過該壓縮機、該冷凝器、該減壓裝置、及該蒸發器, 該第2冷媒迴路係具有預冷卻器、再熱器及第2冷媒,其構造係該第2冷媒循環在該預冷卻器及該再熱器, 該框體係具有:第1風路;以及第2風路,自該第1風路被隔開, 該冷凝器係具有:第1冷凝部及第2冷凝部,被配置於該第1風路;以及第3冷凝部,被配置於該第2風路, 該預冷卻器係具有:第1預冷卻部,被配置於該第1風路;以及第2預冷卻部,被配置於該第2風路, 該第1風路之構造,係被該鼓風機所送風之空氣,依序通過該第1預冷卻部、該蒸發器、該再熱器、該第1冷凝部、及該第2冷凝部, 該第2風路之構造,係該空氣依序通過該第2預冷卻部、及該第3冷凝部。
- 如請求項1之除濕裝置,其中該第1預冷卻部係具有該第2冷媒流入該預冷卻器之預冷卻器入口部, 該第2預冷卻部係具有該第2冷媒自該預冷卻器流出之預冷卻器出口部, 該再熱器係具有:再熱器入口部,該第2冷媒流入;以及再熱器出口部,該第2冷媒流出, 該第2預冷卻部的該預冷卻器出口部,係在重力方向上,被配置於比該再熱器的該再熱器入口部還要高之位置, 該第1預冷卻部的該預冷卻器入口部,係在重力方向上,被配置於低於該再熱器的該再熱器出口部之高度位置。
- 如請求項1或2之除濕裝置,其中該預冷卻器係具有第1傳熱管, 該第1傳熱管係具有:第1直線部,被配置於該第1預冷卻部;以及第2直線部,被配置於該第2預冷卻部, 該第1直線部係具有與該第2直線部不同之外徑。
-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之除濕裝置,其中該預冷卻器係具有複數第1鰭片, 該複數第1鰭片係具有:複數第1鰭片部,被配置於該第1預冷卻部;以及複數第2鰭片部,被配置於該第2預冷卻部, 該複數第1鰭片部,係具有與該複數第2鰭片部不同之鰭片節距。
- 如請求項1或2之除濕裝置,其中該第1預冷卻部、該第2預冷卻部及該再熱器之至少一者,係具有第1多孔傳熱管及第1波狀鰭片, 該第1多孔傳熱管係具有複數第1平板部, 該第1波狀鰭片係被配置於複數該第1平板部之中,彼此鄰接之該第1平板部之間,被彎曲成波浪形狀。
- 如請求項5之除濕裝置,其中該第1多孔傳熱管係具有髮夾部, 該髮夾部之構造,係連接複數該第1平板部之中,彼此鄰接之該第1平板部。
- 如請求項1~6中任一項之除濕裝置,其中該第1冷凝部、該第2冷凝部及該第3冷凝部之至少一者,係具有第2多孔傳熱管及第2波狀鰭片, 該第2多孔傳熱管係具有複數第2平板部, 該第2波狀鰭片係被配置於複數該第2平板部之中,彼此鄰接之該第2平板部之間,被彎曲成波浪形狀。
- 如請求項1~7中任一項之除濕裝置,其中該第1預冷卻部及該第2預冷卻部係一體構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20/022399 WO2021245940A1 (ja) | 2020-06-05 | 2020-06-05 | 除湿装置 |
WOPCT/JP2020/022399 | 2020-06-0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146819A true TW202146819A (zh) | 2021-12-16 |
TWI784343B TWI784343B (zh) | 2022-11-21 |
Family
ID=78830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138398A TWI784343B (zh) | 2020-06-05 | 2020-11-04 | 除濕裝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394993B2 (zh) |
CN (1) | CN115867752A (zh) |
TW (1) | TWI784343B (zh) |
WO (1) | WO202124594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42522B (zh) * | 2023-05-11 | 2024-05-11 | 元山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除濕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25945A (en) * | 1975-07-04 | 1977-01-18 | Hitachi Ltd | Wind fan and dehumidifier in one |
JPS61211668A (ja) * | 1985-03-15 | 1986-09-19 |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 除湿機 |
JP2000320861A (ja) | 1999-05-13 | 2000-11-24 | Shin Nanpoo Kagaku Kogyosho:Kk | 除湿機 |
JP2002130863A (ja) * | 2000-10-19 | 2002-05-09 | Chikayoshi Sato | 除湿方法 |
WO2003104719A1 (ja) | 2002-06-11 | 2003-12-18 |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 除湿空調装置 |
JP2008020139A (ja) | 2006-07-13 | 2008-01-31 | Hitachi Plant Technologies Ltd | 冷凍機レス空調システム |
CN109312968B (zh) * | 2016-06-22 | 2020-11-0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除湿装置 |
CN110139700B (zh) * | 2017-01-12 | 2021-11-2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除湿装置 |
WO2018154838A1 (ja) * | 2017-02-23 | 2018-08-30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除湿機 |
CN111213010A (zh) | 2017-10-20 | 2020-05-29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调机 |
-
2020
- 2020-06-05 JP JP2022528396A patent/JP7394993B2/ja active Active
- 2020-06-05 CN CN202080101514.XA patent/CN115867752A/zh active Pending
- 2020-06-05 WO PCT/JP2020/022399 patent/WO202124594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0-11-04 TW TW109138398A patent/TWI784343B/zh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1245940A1 (ja) | 2021-12-09 |
JPWO2021245940A1 (zh) | 2021-12-09 |
CN115867752A (zh) | 2023-03-28 |
JP7394993B2 (ja) | 2023-12-08 |
TWI784343B (zh) | 2022-11-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699502B1 (en) | Air conditioner | |
JP6644173B2 (ja) | 除湿装置 | |
TWI753323B (zh) | 除濕裝置 | |
TWI784343B (zh) | 除濕裝置 | |
JP7561878B2 (ja) | 除湿装置 | |
JP7308975B2 (ja) | 除湿装置 | |
WO2022264375A1 (ja) | 除湿装置 | |
JP7394722B2 (ja) | 除湿装置 | |
TWI830175B (zh) | 除濕裝置 | |
AU783130B2 (en) | Heat exchanger | |
JPH10196984A (ja) | 空気調和機 | |
JP2008121995A (ja) | 空気調和機 | |
WO2024214189A1 (ja) | 除湿機 | |
JP7374321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 |
JP7050538B2 (ja) | 熱交換器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 |
WO2023188421A1 (ja) | 室外機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 |
KR200168000Y1 (ko) | 룸 에어컨용 증발기 | |
WO2003050467A1 (en) | Pin tube type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and refrigerator using the same | |
KR100689905B1 (ko) | 나선형 응축기 | |
JP2000065492A (ja) | 除湿空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