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46819A - 除濕裝置 - Google Patents

除濕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46819A
TW202146819A TW109138398A TW109138398A TW202146819A TW 202146819 A TW202146819 A TW 202146819A TW 109138398 A TW109138398 A TW 109138398A TW 109138398 A TW109138398 A TW 109138398A TW 202146819 A TW202146819 A TW 20214681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reheater
air
air passage
heat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83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84343B (zh
Inventor
西山拓未
宮地亮康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468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468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43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434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29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layout or mutual arrangement of components, e.g. of compressors or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3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323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3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325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shape of the heat exchangers or of parts thereof, e.g. of their f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358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with dehumidification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除濕裝置(1)係包括框體(20)、第1冷媒迴路(C1)、第2冷媒迴路(C2)及鼓風機(6)。第1冷媒迴路(C1)係具有壓縮機(2)、冷凝器(3)、減壓裝置(4)、蒸發器(5)及第1冷媒。第2冷媒迴路(C2)係具有預冷卻器(7)、再熱器(8)及第2冷媒。冷凝器(3)係具有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及第3冷凝部(3c)。預冷卻器(7)係具有第1預冷卻部(7a)及第2預冷卻部(7b)。第1風路(FP1)之構造,係被鼓風機(6)所送風之空氣,依序通過第1預冷卻部(7a)、蒸發器(5)、再熱器(8)、第1冷凝部(3a)、及第2冷凝部(3b)。第2風路(FP2)之構造,係空氣依序通過第2預冷卻部(7b)、及第3冷凝部(3c)。

Description

除濕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除濕裝置。
先前,如例如日本特開昭61-211668號公報(專利文獻1)所述,提案有一種包括冷凍循環迴路及熱管之除濕裝置。在此冷凍循環迴路中,第1冷媒係依序循環於壓縮機、冷凝器、減壓裝置、及蒸發器。在此熱管中,第2冷媒係循環於預冷卻器及再熱器。預冷卻器係在空氣流動中,被配置於比蒸發器還要上風處。再熱器係在空氣流動中,被配置於比冷凝器還要上風處。被送往蒸發器之濕空氣,係被預冷卻器事先冷卻,藉此,濕空氣之相對濕度變高,所以,成為可增加在蒸發器之除濕量。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昭61-211668號公報
在上述之公報所述之除濕裝置中,當預冷卻器之處理量變大時,自再熱器往冷凝器之散熱量係增加。亦即,冷凝器之吸入空氣溫度係上昇。因此,冷凝溫度係上昇。結果,壓縮機之壓縮比變大,所以,系統全體之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係降低。相當於此COP,表示除濕裝置之除濕性能之指標,表示每lkWh之除濕量L之EF(Energy Factor)值(L/kWh)係降低。
本發明係鑑於上述課題所研發出者,其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可提高EF值之除濕裝置。
本發明之除濕裝置係包括:框體;以及第1冷媒迴路、第2冷媒迴路及鼓風機,被收容於框體內。第1冷媒迴路之構造,係具有壓縮機、冷凝器、減壓裝置、蒸發器及第1冷媒,而且,第1冷媒係依序流動在壓縮機、冷凝器、減壓裝置、及蒸發器。第2冷媒迴路之構造,係具有預冷卻器、再熱器及第2冷媒,而且,第2冷媒循環於預冷卻器及再熱器。框體係具有:第1風路;以及第2風路,自第1風路被隔開。冷凝器係具有:第1冷凝部及第2冷凝部,被配置於第1風路;以及第3冷凝部,被配置於第2風路。預冷卻器係具有:第1預冷卻部,被配置於第1風路;以及第2預冷卻部,被配置於第2風路。第1風路之構造,係被鼓風機所送風之空氣,依序通過第1預冷卻部、蒸發器、再熱器、第1冷凝部、及第2冷凝部。第2風路之構造,係空氣依序通過第2預冷卻部、及第3冷凝部。 [發明效果]
當依據本發明之除濕裝置時,可藉預冷卻器,增加在蒸發器之除濕量。又,第2風路之構造,係空氣依序通過第2預冷卻部及第3冷凝部,所以,可提高EF值。
以下,參照圖面以說明實施形態。而且,在以下之圖面中,在同一或相當之部分,係賦予同一之參照編號,其說明則不重複。又,在以下之圖面中,白色箭頭係表示空氣之流動。
實施形態1. 參照圖1,實施形態1之除濕裝置1係包括:第1冷媒迴路C1,包含壓縮機2、冷凝器3、減壓裝置4及蒸發器5;鼓風機6;第2冷媒迴路C2,包含預冷卻器7及再熱器8;以及框體20。第1冷媒迴路C1、第2冷媒迴路C2及鼓風機6係被收容於框體20內。框體20係除濕裝置1面對當作除濕對象之外部空間(室內空間)。框體20係具有第1風路FP1、及第2風路FP2。第2風路FP2係自第1風路FP1被隔開。
第1冷媒迴路C1係具有壓縮機2、冷凝器3、減壓裝置4、蒸發器5及第1冷媒。第1冷媒迴路C1之構造,係第1冷媒依序流動在壓縮機2、冷凝器3、減壓裝置4、及蒸發器5。具體說來,第1冷媒迴路C1之構造,係透過配管,以壓縮機2、冷凝器3、減壓裝置4及蒸發器5之順序被連接。第1冷媒係通過此配管內,使第1冷媒迴路Cl依序循環在壓縮機2、冷凝器3、減壓裝置4、及蒸發器5。圖1中實線箭頭,係表示第1冷媒迴路C1中之第1冷媒之流動。
壓縮機2之構造,係壓縮第1冷媒。具體說來,壓縮機2之構造係自吸入口,吸入低壓冷媒以壓縮,當作高壓冷媒以自吐出口吐出。壓縮機2之構造,也可以冷媒之吐出容量為可變。具體說來,壓縮機2也可以係變頻壓縮機。當壓縮機2之構造係使第1冷媒之吐出容量為可變時,除濕裝置1內的第1冷媒之循環量,係成為可藉調整壓縮機2之吐出容量而控制。壓縮機2係被配置於機械室內。
冷凝器3之構造,係使被壓縮機2昇壓之第1冷媒冷凝以冷卻。冷凝器3係在第1冷媒與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之熱交換器。冷凝器3係具有第1冷媒之入口與出口、及空氣之入口與出口。冷凝器3的第1冷媒之入口,係被配置於上側,出口係被配置於下側。冷凝器3的第1冷媒之入口,係以配管而被連接於壓縮機2的吐出口。冷凝器3係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中,被配置於比蒸發器5、預冷卻器7、再熱器8還要下風處。
冷凝器3係具有複數鰭片3F、及傳熱管3P。複數鰭片3F係被配置為彼此間隔以積層。傳熱管3P之構造,係在複數鰭片3F被積層之方向上,貫穿複數鰭片3F。複數鰭片3F係被安裝於傳熱管3P之外側。傳熱管3P之構造,係第1冷媒流動於傳熱管3P的內側。
冷凝器3係具有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及第3冷凝部3c。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第3冷凝部3c係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被配置於比蒸發器5、預冷卻器7、及再熱器8還要下風處。第1冷凝部3a及第2冷凝部3b,係被配置於第1風路FP1。第3冷凝部3c係被配置於第2風路FP2。
第1冷凝部3a之構造,係過冷卻狀態之第1冷媒在流動。第1冷凝部3a係只要具有過冷卻狀態之第1冷媒流動之領域即可,其也可以具有過冷卻狀態及氣液兩相狀態之第1冷媒流動之領域。第1冷凝部3a係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被配置於比第2冷凝部3b還要上風處。
第1冷凝部3a係面對再熱器8。第1冷凝部3a係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被配置為與再熱器8重疊。第1冷凝部3a係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被配置於再熱器8之下游側。第1冷凝部3a係被配置為通過再熱器8之空氣,直接流到第1冷凝部3a。
第2冷凝部3b之構造,係氣液兩相狀態之冷媒在流動。第2冷凝部3b係在第1冷媒迴路C1中,被配置於第1冷凝部3a與第3冷凝部3c之間。
第2冷凝部3b係面對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係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中,被配置為與第1冷凝部3a重疊。第2冷凝部3b係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中,被配置於第1冷凝部3a之下游側。第2冷凝部3b係被配置為通過第1冷凝部3a之空氣,直接流到第2冷凝部3b。
第3冷凝部3c之構造,係過熱氣體狀態之冷媒在流動。第3冷凝部3c係只要具有過熱氣體狀態之第1冷媒流動之領域即可,其也可以具有過熱氣體狀態及氣液兩相狀態之第1冷媒流動之領域。第3冷凝部3c係被配置於第2冷凝部3b之上方。第3冷凝部3c之高度,係高於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蒸發器5、預冷卻器7、再熱器8之高度。第2冷凝部3b及第3冷凝部3c之合計高度,係高於第1冷凝部3a、蒸發器5、預冷卻器7、及再熱器8之高度。
第3冷凝部3c係面對第2預冷卻部7b。第3冷凝部3c係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被配置為與第2預冷卻部7b重疊。第3冷凝部3c係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被配置於第2預冷卻部7b之下游側。第3冷凝部3c之構造,係通過第2預冷卻部7b之空氣,直接流到第3冷凝部3c。
在冷凝器3中,第l冷媒係依序流過第3冷凝部3c、第2冷凝部3b、第1冷凝部3a。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及第3冷凝部3c,係分別具有第1冷媒之入口及出口。第3冷凝部3c的冷媒之入口,係透過配管,連接到壓縮機2的吐出口。第3冷凝部3c的冷媒之出口,係被連接到第2冷凝部3b的冷媒之入口。第2冷凝部3b的冷媒之出口,係被連接到第1冷凝部3a的冷媒之入口。第1冷凝部3a的冷媒之出口,係透過配管,被連接到減壓裝置4。
減壓裝置4之構造,係減壓被冷凝器3冷卻後之第1冷媒以膨脹。減壓裝置4係例如膨脹閥。減壓裝置4也可以係毛細管。又,減壓裝置4也可以係電子膨脹閥。電子膨脹閥也可以係使用線圈者。減壓裝置4係透過配管,分別被連接到冷凝器3的冷媒之出口與蒸發器5的冷媒之入口。減壓裝置4係被配置於機械室內。
蒸發器5之構造,係被由減壓裝置4所減壓以膨脹後之第1冷媒所吸熱,以蒸發冷媒。蒸發器5係在第1冷媒與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之熱交換器。蒸發器5係具有第1冷媒之入口與出口、及空氣之入口與出口。蒸發器5的第1冷媒之入口,係被配置於下側,蒸發器5的第1冷媒之出口,係被配置於下側。蒸發器5的第1冷媒之流路構造,係自下側往上側延伸,然後折返到下側。蒸發器5的第1冷媒之出口,係透過配管,被連接到壓縮機2之吸入口。蒸發器5係在由鼓風機6所產生之空氣之流動中,被配置於比冷凝器3還要上游處。亦即,蒸發器5係被配置於比冷凝器3還要上風處。
鼓風機6之構造,係送風空氣。鼓風機6之構造,係自框體20的外部,取入空氣到內部,可送風到冷凝器3及蒸發器5。具體說來,鼓風機6係自外部空間(室內空間),取入空氣到框體20內,以通過蒸發器5及冷凝器3後,吐出到框體20外。
在本實施形態中,鼓風機6係具有軸6a與風扇6b。風扇6b之構造,係以軸6a為中心而旋轉。風扇6b係以軸6a為中心而旋轉,藉此,如圖中箭頭A所示,自室內取入空氣到框體20的內部。如圖中箭頭B所示,被取入到框體20內部之空氣,係往外部空間(室內空間)被吐出。如此一來,空氣係經由除濕裝置1,循環在外部空間(室內空間)。
在本實施形態中,鼓風機6係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被配置於比冷凝器3還要下游處。而且,鼓風機6係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也可以被配置於冷凝器3與蒸發器5之間。又,鼓風機6係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也可以被配置於比蒸發器5還要上游處。
第2冷媒迴路C2係具有預冷卻器7、再熱器8及第2冷媒。第2冷媒迴路C2之構造,係第2冷媒循環在預冷卻器7及再熱器8。具體說來,第2冷媒迴路C2係透過配管,被連接到預冷卻器7與再熱器8。第2冷媒迴路C2也可以係自然循環迴路。具體說來,第2冷媒迴路C2也可以係熱管。圖1中虛線箭頭係表示第2冷媒迴路C2中之第2冷媒之流動。
預冷卻器7之構造,係使藉鼓風機6而自框體20外部被取入內部之空氣,流入蒸發器5前,事先冷卻。預冷卻器7之構造,係自空氣吸熱到第2冷媒,以蒸發第2冷媒。預冷卻器7係在第2冷媒與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之熱交換器。
預冷卻器7係在由鼓風機6所產生之空氣之流動中,被配置於比再熱器8還要上游處。又,預冷卻器7係在由鼓風機6所產生之空氣之流動中,被配置於比蒸發器5還要上游處。亦即,預冷卻器7係被配置於比蒸發器5還要上風處。
預冷卻器7係具有第1預冷卻部7a、及第2預冷卻部7b。第1預冷卻部7a係被配置於第1風路FP1。第2預冷卻部7b係被配置於第2風路FP2。第1預冷卻部7a及第2預冷卻部7b之構造,係第2冷媒自第1預冷卻部7a往第2預冷卻部7b流動。第2預冷卻部7b係被配置於第1預冷卻部7a之上方。第2預冷卻部7b之高度,係高於第1預冷卻部7a、蒸發器5、再熱器8、第1冷凝部3a、及第2冷凝部3b之高度。第1預冷卻部7a及第2預冷卻部7b之合計高度(總高度),係高於蒸發器5、再熱器8、第1冷凝部3a、及第2冷凝部3b之高度。
預冷卻器7係具有第2冷媒之入口與出口、及空氣之入口與出口。第1預冷卻部7a係具有第2冷媒流入預冷卻器7之預冷卻器入口部71。預冷卻器入口部71係預冷卻器7的第2冷媒之入口。第2預冷卻部7b係具有第2冷媒自預冷卻器7流出之預冷卻器出口部72。預冷卻器出口部72係預冷卻器7的第2冷媒之出口。
再熱器8之構造,係使藉鼓風機6而自框體20外部取入內部之空氣,在流入冷凝器3前,再度加熱。再熱器8之構造,係冷凝以預冷卻器7蒸發之第2冷媒,以加熱空氣。再熱器8係在第2冷媒與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之熱交換器。
再熱器8係被配置於冷凝器3與蒸發器5之間。再熱器8係在由鼓風機6所產生之空氣之流動中,被配置於比冷凝器3還要上游處。亦即,再熱器8係被配置於比冷凝器3還要上風處。具體說來,再熱器8係在第1風路FP1中,被配置於第1冷凝部3a與蒸發器5之間。亦即,再熱器8係被配置於比第1冷凝部3a還要上風處。
再熱器8係具有第2冷媒之入口與出口、及空氣之入口與出口。再熱器8係具有第2冷媒流入之再熱器入口部81、及第2冷媒流出之再熱器出口部82。再熱器入口部81係再熱器8的第2冷媒之入口。再熱器出口部82係再熱器8的第2冷媒之出口。第2預冷卻部7b的預冷卻器出口部72,係被配置於在重力方向D中,比再熱器8的再熱器入口部81還要高之位置。第1預冷卻部7a的預冷卻器入口部71,係被配置於在重力方向D中,低於再熱器8的再熱器出口部82之高度位置。第1預冷卻部7a的預冷卻器入口部71,係最好被配置於在重力方向D中,比再熱器8的再熱器出口部82還要低之位置。
預冷卻器7與再熱器8,係藉兩個配管而彼此連接。預冷卻器7的第2冷媒之入口,係透過配管,被連接於再熱器8的第2冷媒之出口。亦即,第1預冷卻部7a的預冷卻器入口部71,係透過配管,被連接於再熱器8的再熱器出口部82。預冷卻器7的第2冷媒之出口,係透過配管,被連接於再熱器8的第2冷媒之入口。亦即,第2預冷卻部7b的預冷卻器出口部72,係透過配管被連接於再熱器8的再熱器入口部81。
預冷卻器7及再熱器8,係分別具有複數鰭片、及貫穿複數鰭片之傳熱管。複數鰭片係被安裝於傳熱管的外側。傳熱管之構造,係第2冷媒流到傳熱管的內側。
框體20係具有分隔部11。分隔部11之構造,係分隔第1風路FP1與第2風路FP2。第1風路FP1及第2風路FP2,係分別由框體20及分隔部11所界定。亦即,在框體20的內部,係設有第1風路FP1與第2風路FP2之兩個風路(空氣之流路)。
在第1風路FP1的內部,係配置有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蒸發器5、第1預冷卻部7a及再熱器8。第1風路FP1之構造,係由鼓風機6所送風之空氣,依序通過第1預冷卻部7a、蒸發器5、再熱器8、第1冷凝部3a、及第2冷凝部3b。亦即,第1風路FP1之構造,係如圖中箭頭A所示,風扇6b以軸6a為中心而旋轉,藉此,由鼓風機6所送風之空氣,係依序通過第1預冷卻部7a、蒸發器5、再熱器8、第1冷凝部3a、及第2冷凝部3b。
在第2風路FP2的內部,係配置有第3冷凝部3c及第2預冷卻部7b。第2風路FP2 構造,係由鼓風機6所送風之空氣,依序通過第2預冷卻部7b、及第3冷凝部3c。亦即,第2風路FP2之構造,係如圖中箭頭C所示,風扇6b以軸6a為中心而旋轉,藉此,由鼓風機6所送風之空氣,係依序通過第2預冷卻部7b、及第3冷凝部3c。如圖中箭頭A及圖中箭頭C所示,第1風路FP1內的空氣與第2風路FP2內的空氣,係彼此平行流動,而且在同一方向上流動。
而且,界定第1風路FP1之空間,係無須與界定第2風路FP2之空間完全分離。在本實施形態中,界定第1風路FP1之空間,係在第1風路FPl內的空氣之流動方向上,於比第1冷凝部3a還要下游處,被連接到界定第2風路FP2之空間。
分隔部11係被配置於第2預冷卻部7b與第3冷凝部3c之間。分隔部11係自第2預冷卻部7b,連續性地延伸至第3冷凝部3c為止。在第1風路FP1及第2風路FP2內的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位於分隔部11的上游側之一端(上游端部),係被配置於比第2預冷卻部7b之空氣出口還要下游側。在第1風路FPl及第2風路FP2內的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位於分隔部11的下游側之另一端(下游端部),係被配置於比第3冷凝部3c之空氣入口還要上游側。分隔部11係被形成為例如平板狀。分隔部11係被固定於框體20的內部。
在框體20係設有吸入口21、及吹出口22。吸入口21係用於自當作除濕對象之外部空間(室內空間),使空氣進入框體20內部者。吸入口21係包含第1吸入口21a、及第2吸入口21b。第1吸入口21a係連通到第1風路FP1。第2吸入口21b係連通到第2風路FP2。第1吸入口21a係於在第1風路FP1之空氣之流動方向上,被配置於比第1風路FP1內的第1預冷卻部7a之空氣入口還要上游側。第2吸入口21b係於在第2風路FP2之空氣之流動方向上,被配置於比第2風路FP2內的第2預冷卻部7b之空氣入口還要上游側。吹出口22係用於自框體20內部,吹出空氣到外部空間者。
框體20係具有後表面20a與前表面20b。在後表面20a係設有第1吸入口21a及第2吸入口21b。在後表面20a中,第1吸入口21a係吸入空氣到第1風路FP1。在後表面20a中,第2吸入口21b係吸入空氣到第2風路FP2。
第1冷媒與第2冷媒也可以為相同。又,第1冷媒與第2冷媒也可以不同。例如也可以第1冷媒係氟利昂系冷媒,第2冷媒係碳化氫(HC)系冷媒。藉第1冷媒與第2冷媒不同,其與第1冷媒及第2冷媒皆係氟利昂系冷媒之情形相比較下,成為可以降低成本及低GWP(地球暖化係數)化。
接著,參照圖1,說明本實施形態除濕裝置1之除濕運轉時之動作。
在第1冷媒迴路C1中,自壓縮機2被吐出之過熱氣體狀態之第1冷媒,係流入被配置於第2風路FP2內之第3冷凝部3c。流入第3冷凝部3c後之過熱氣體狀態之第1冷媒,係通過第2吸入口21b,以自外部空間被取入第2風路FP2內,與通過第2預冷卻部7b後之空氣熱交換,而成為氣液兩相狀態。
自第3冷凝部3c流出之氣液兩相狀態之第1冷媒,係流入被配置於第1風路FP1內之第2冷凝部3b。流入第2冷凝部3b後之氣液兩相狀態之第1冷媒,係通過第1吸入口21a,以自外部空間被取入第1風路FP1內,與通過第1預冷卻部7a、蒸發器5、再熱器8、及第1冷凝部3a後之空氣熱交換,而更加冷凝。
自第2冷凝部3b流出之氣液兩相狀態之第1冷媒,係流入被配置於第1風路9內之第1冷凝部3a。流入第1冷凝部3a之氣液兩相狀態之第1冷媒,係通過第1吸入口21a,自外部空間被取入第1風路FP1內,與通過第1預冷卻部7a、蒸發器5、及再熱器8之空氣熱交換,而成為過冷卻狀態。
自第1冷凝部3a流出之過冷卻狀態之第1冷媒,係藉通過減壓裝置4而被減壓,成為氣液兩相狀態後,流入被配置於第1風路FP1內之蒸發器5。流入蒸發器5之氣液兩相狀態之第1冷媒,係通過第1吸入口21a,自外部空間被取入第1風路FP1內,與被第1預冷卻部7a所冷卻後之相對濕度較高之空氣做熱交換而被加熱,以成為過熱氣體狀態。此過熱氣體狀態之第1冷媒係被壓縮機2所吸入,被壓縮機2壓縮而再度被吐出。如此一來,第1冷媒係在第1冷媒迴路C1循環。
在第2冷媒迴路C2中,第2冷媒係藉第1預冷卻部7a,與被取入第1風路FP1內之空氣做熱交換,藉此而蒸發。又,自第1預冷卻部7a流出之第2冷媒,係藉第2預冷卻部7b,與被取入第2風路FP2內之空氣做熱交換,藉此而蒸發。
氣液兩相狀態或氣體狀態之第2冷媒,係往上方而流動在第1預冷卻部7a及第2預冷卻部7b內,藉壓力差,經由配管以流到再熱器8。流到再熱器8之第2冷媒,係與被取入第1風路FP1內,依序通過第1預冷卻部7a、及蒸發器5之空氣做熱交換,藉此而冷凝。氣液兩相狀態或液狀體之第2冷媒,係往下方而流動在再熱器8內,藉重力而流到第1預冷卻部7a。如此一來,第2冷媒係在第2冷媒迴路C2循環。
被取入第1風路FP1內之空氣,係在第1預冷卻部7a中,與第2冷媒做熱交換,藉此而被冷卻。在第1預冷卻部7a中,被冷卻後之空氣,係於蒸發器5中,與第1冷媒做熱交換,藉此,被冷卻到空氣之露點以下之溫度。藉此,在蒸發器5中,空氣係被除濕。被送往蒸發器5之空氣,係被第1預冷卻部7a事先冷卻,藉此,成為濕空氣之相對密度較高,所以,成為可增加在蒸發器5之除濕量。
在蒸發器5中,被冷卻後之空氣,係於再熱器8中,與第2冷媒做熱交換,藉此而被加熱。在再熱器8中,被加熱後之空氣,係於第1冷凝部3a中,與第1冷媒做熱交換,藉此,更加被加熱。
又,被取入第2風路FP2內之空氣,係在第2預冷卻部7b中,與第2冷媒做熱交換,藉此而被冷卻。在第2預冷卻部7b中,被冷卻後之空氣,係在第3冷凝部3c中,與第1冷媒做熱交換,藉此而被過熱。
在除濕運轉時,依據未圖示之溫度檢知機構(例如吸入溫度、吐出溫度、熱交換器溫度、及空氣吸入溫濕度等)之檢知結果,藉未圖示之控制部,訊號係被傳送,壓縮機2之頻率或風扇6b之轉速係被調整。當壓縮機2係定速時,係藉ON/OFF切換而被控制,當係變頻控制時,係藉頻率控制。
又,如果減壓裝置4的節流機構,係以線圈等而使節流孔為能夠改變之膨脹閥時,依據被設於蒸發側的熱交換器中間部附近之溫度檢知機構,與被設於壓縮機吸入部之溫度檢知機構之溫度差,膨脹閥係被控制。也可以當膨脹閥係被冷媒吐出溫度所控制時,還設有吐出溫度檢知機構,依據檢知結果與被事先設定之目標吐出溫度之溫度差,膨脹閥之節流孔係被控制。
又,風扇6b也可以係使用者之設定(例如弱風模式或強風模式)為優先。風扇6b也可以係對應由設定濕度與室內濕度之差,而被設定之運轉模式(額定(高旋轉時)或中間(低轉速時)),藉被事先設定之風扇轉速而運轉。又,在除濕裝置1之特性上,室內之溫度係容易上昇,所以,也可以當室溫超過事先設定之溫度後,壓縮機2之頻率係被減少或停止。
又,也可以在壓縮機吐出部,係設有未圖示之溫度檢知機構,冷媒之吐出溫度係被檢知,依據溫度檢知機構之檢知結果,與事先設定之壓縮機2之吐出溫度之溫度差,訊號被傳送到未圖示之控制部,壓縮機轉速、風扇轉速之增減,或者,膨脹閥之開度係被調整。藉此,成為可不超過耐熱溫度。
接著,說明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之作用效果。 當依據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時,可藉預冷卻器7,增加在蒸發器5之除濕量。亦即,往蒸發器5輸送之濕空氣,係被預冷卻器7事先冷卻,藉此,濕空氣之相對濕度係變高,所以,成為可增加在蒸發器5之除濕量。又,第2風路FP2之構造,係空氣依序通過第2預冷卻部7b、及第3冷凝部3c。因此,使被第2預冷卻部7b所冷卻後之空氣,不通過蒸發器5、再熱器8、及第1冷凝部3a地,在第3冷凝部3c與第1冷媒做熱交換,藉此,在第3冷凝部3c中,可擴大空氣與第1冷媒之溫度差。藉擴大此溫度差,可提高傳熱性能。藉提高傳熱性能,可降低第1冷媒之冷凝溫度。不通過蒸發器5地,可降低第1冷媒之冷凝溫度,所以,不降低除濕量地,可提高表示每1kWh之除濕量L之EF(Energy Factor)值(L/kWh)。
又,使第1預冷卻部7a及第2預冷卻部7b之合計高度,低於第2冷凝部3b及第3冷凝部3c之合計高度,藉此,就無須藉設有第2預冷卻部7b,而增加框體20之高度。因此,不大型化框體20之尺寸地,可提高EF值。
又,第1風路FP1之構造,係在空氣通過第1冷凝部3a後,通過第2冷凝部3b。過冷卻狀態之冷媒流動之第1冷凝部3a,係在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第3冷凝部3c之中,冷媒溫度成為最低。因此,再熱器8之散熱時之空氣溫度與第1冷凝部3a的第1冷媒之溫度差係成為接近,藉此,在第1冷凝部3a之受熱量係變小。藉此,可抑制由再熱器8之散熱所致之冷凝性能降低。又,第2冷凝部3b之冷媒溫度,係高於第1冷凝部3a之冷媒溫度,所以,在第1冷凝部3a中,被熱交換,藉此,也可以與溫度變高之空氣做熱交換。藉此,藉第2冷凝部3b,可確保冷凝性能,因此,可抑制在第1冷媒迴路C1之冷凝性能降低。
參照圖2及圖3,說明與比較例之除濕裝置做對比,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之作用效果。參照圖2,比較例之除濕裝置,係主要在未設有本實施形態預冷卻器7的第2預冷卻部7b之點上,有所不同。在比較例1之除濕裝置中,於第1預冷卻部7a的上部中,第2冷媒係成為氣體狀態,第2冷媒之溫度與吸入空氣溫度T1之差係變小。在第1預冷卻部7a的上部中,第2冷媒之溫度係比第2冷媒成為氣體狀態或氣液兩相狀態之下部還要高。結果,在蒸發器5的空氣入口之空氣溫度,係在蒸發器5的上部中,成為高於下部之狀態。因此,在蒸發器5之除濕量係降低。
相對於此,參照圖1及圖3,在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中,第2預冷卻部7b的預冷卻器出口部72,係在重力方向D中,被配置於高於再熱器8的再熱器入口部81之位置。因此,在第2預冷卻部7b中,成為可使第2冷媒為氣體狀態。第2預冷卻部7b係被配置為高於蒸發器5之位置。因此,成為可抑制在蒸發器5的空氣入口之空氣溫度變高之情事。又,在第1預冷卻部7a中,可擴大第2冷媒成為氣液兩相狀態之領域。因此,可減少在蒸發器5的空氣入口之空氣溫度之上限與下限之差。因此,可降低流入蒸發器5之空氣之平均溫度。藉降低空氣之相對溫度,可提高蒸發器入口側空氣之相對濕度。藉通過相對濕度較高之空氣到蒸發器5,可增加全熱交換量(顯熱熱交換量及潛熱熱交換量之和)之中,潛熱熱交換量之比率。藉此,可提高除濕量。因此,藉提高除濕量,可提高EF值。而且,第1預冷卻部7a的預冷卻器入口部71,係在重力方向D中,被配置於低於再熱器8的再熱器出口部82之高度位置。在第1預冷卻部7a的預冷卻器入口部71中,第2冷媒之液冷媒比率係較高。因此,第1預冷卻部7a的預冷卻器入口部71,係被配置於低於再熱器8的再熱器出口部82之高度位置,藉此,可減少由第2冷媒之位置水頭所致之損失。
又,第1預冷卻部7a與再熱器8的各傳熱管,係被配置為彼此交錯之狀態。亦即,第1預冷卻部7a與再熱器8的各傳熱管,係被配置為高度位置彼此偏移。因此,可使第1預冷卻部7a在重力方向D上,低於再熱器8。因此,可使液冷媒不承受位置水頭之影響地,流入第1預冷卻部7a。
接著,說明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之變形例。而且,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之變形例,只要未特別說明,其具有與上述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相同之構造、動作及效果。
參照圖4及圖5,在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之變形例1中,預冷卻器7係具有複數第1鰭片F1、及第1傳熱管P1。
複數第1鰭片F1係具有複數第1鰭片部F11、及複數第2鰭片部F12。複數第1鰭片部F11係被配置於第1預冷卻部7a。複數第2鰭片部F12係被配置於第2預冷卻部7b。複數第1鰭片部F11係具有與複數第2鰭片部F12不同之鰭片節距。在本實施形態之變形例2中,複數第1鰭片部F11係具有比複數第2鰭片部F12還要窄之鰭片節距。
第1傳熱管P1係圓管。第1傳熱管P1係設有一個孔之一孔傳熱管。第1傳熱管P1係具有第1直線部P11、第2直線部P12、及彎曲部P13。第1直線部P11係被配置於第1預冷卻部7a。第1直線部P11之構造,係在複數第1鰭片部F11積層之方向上,貫穿複數第1鰭片部F11。第2直線部P12係被配置於第2預冷卻部7b。第2直線部P12之構造,係在複數第2鰭片部F12積層之方向上,貫穿複數第2鰭片部F12。第1直線部P11係具有與第2直線部P12不同之外徑。在本實施形態之變形例2中,第1直線部P11係具有小於第2直線部P12之外徑。
在本實施形態中,第1傳熱管P1係具有複數第1直線部P11、複數第2直線部P12、及複數彎曲部P13。複數彎曲部P13之構造,分別係連接彼此鄰接之第1直線部P11們、彼此鄰接之第2直線部P12們、及彼此鄰接之第1直線部P11與第2直線部P12。複數第1直線部P11、複數第2直線部P12、及複數彎曲部P13之構造係被串聯,藉此,第1傳熱管P1係蛇行。
當依據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之變形例1時,第1直線部P11係具有與第2直線部P12不同之外徑。因此,可藉第1直線部P11及第2直線部P12之外徑之差,賦予在第1預冷卻部7a及第2預冷卻部7b之風路阻力差。因此,可調整風量比。
又,成為可使風路阻力差,在不增加風門等之元件之情形下實現。不增加預冷卻器7及除濕裝置1之元件數量,所以,成為可抑制成本增加。
當依據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之變形例1時,複數第1鰭片部F11係具有與複數第2鰭片部F12不同之鰭片節距。因此,可藉複數第1鰭片部F11及複數第2鰭片部F12之鰭片節距之差,賦予在第1預冷卻部7a及第2預冷卻部7b之風路阻力差。因此,可調整風量比。
又,成為可使風路阻力差,在不增加風門等元件之情形下實現。不增加預冷卻器7及除濕裝置1之元件數量,所以,成為可抑制成本增加。
參照圖6~圖9,說明本實施形態1之除濕裝置1之變形例2。
圖6係概示當作第1預冷卻部7a、第2預冷卻部7b及再熱器8之至少一者使用之熱交換器的第1構造之側視圖。圖7係概示當作第1預冷卻部7a、第2預冷卻部7b及再熱器8之至少一者使用之熱交換器的第2構造之側視圖。圖8係概示第1預冷卻部7a、第2預冷卻部7b、及再熱器8的構造之剖面圖。而且,在圖8中,為了方便說明,係圖示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第3冷凝部3c、蒸發器5,不圖示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第3冷凝部3c、蒸發器5之剖面,而圖示側面。
參照圖6~圖8,在本實施形態1之除濕裝置1之變形例2中,第1預冷卻部7a、第2預冷卻部7b及再熱器8之至少一者,係具有第1多孔傳熱管PM1、及第1波狀鰭片FC1。在本實施形態之變形例2中,第1預冷卻部7a、第2預冷卻部7b及再熱器8,皆係具有第1多孔傳熱管PM1與第1波狀鰭片FC1。
第1多孔傳熱管PM1係具有扁平形狀。第1多孔傳熱管PM1係具有複數貫穿孔TH。複數貫穿孔TH係被配置為與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之熱交換器之寬度方向並列。第1多孔傳熱管PM1係具有複數第1平板部SP1。複數第1平板部SP1係構成平板狀。
第1波狀鰭片FC1係被配置於複數第1平板部SP1之中,彼此鄰接之第1平板部SP1之間。第1波狀鰭片FC1係被彎曲為波浪形狀。第1波狀鰭片FC1之構造,交替地抵接於彼此鄰接之第1平板部SP1之一者及另一者。第1波狀鰭片FC1係以鰭片節距Fp,抵接於相同之第1平板部SP1。
參照圖6,在當作第1預冷卻部7a、第2預冷卻部7b及再熱器8之至少一者使用之熱交換器的第1構造中,第1多孔傳熱管PM1係具有複數第1平板部SP1、及髮夾部CP。複數第1平板部SP1係彼此在相同方向上延伸。複數第1平板部SP1係以段節距Dp並列配置。髮夾部CP之構造,係連接複數第1平板部SP1之中,彼此鄰接之第1平板部SP1。
在當作第1預冷卻部7a、第2預冷卻部7b及再熱器8之至少一者使用之熱交換器的第1構造中,第1多孔傳熱管PM1係具有複數第1平板部SP1、及複數髮夾部CP。複數髮夾部CP之構造,分別係連接複數第1平板部SP1之中,彼此鄰接之第1平板部SP1。複數第1平板部SP1與複數髮夾部CP係被串聯,藉此,第1多孔傳熱管PM1之構造係蛇行。亦即,複數第1平板部SP1及複數髮夾部CP,係構成連接一連串之念珠之閉迴路。
參照圖7,在當作第1預冷卻部7a、第2預冷卻部7b及再熱器8之至少一者使用之熱交換器的第2構造中,第1預冷卻部7a、第2預冷卻部7b及再熱器8之至少一者,係具有第1多孔傳熱管PM1、複數第1波狀鰭片FC1、及複數頭體H。第1多孔傳熱管PM1的複數第1平板部SP1,係被連接於各頭體H。
參照圖9,說明熱交換器之傳熱性能,與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之熱交換器之寬度(列寬度)之關係。在圖9中,當傳熱管係圓管時,以虛線表示,當傳熱管係多孔傳熱管時,以實線表示。相對於傳熱管係圓管時之基準而言,當傳熱管係多孔傳熱管時,在列寬度係同等之情形下,可提高傳熱性能,在傳熱性能係同等之情形下,可減少列寬度。
當依據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之變形例2時,第1預冷卻部7a、第2預冷卻部7b及再熱器8之至少一者,係具有第1多孔傳熱管PM1、及第1波狀鰭片FC1。因此,其與傳熱管使用圓管之情形相比較下,不改變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之熱交換器之寬度地,可提高傳熱性能。
又,藉提高預冷卻器7之傳熱性能,可增加熱交換量。因此,可使預冷卻器7的出口側之空氣溫度,成為較高相對濕度之狀態。
又,使熱交換器之構造為成為與傳熱管使用圓管時同等之傳熱性能,藉此,可減少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之熱交換器之寬度。藉減少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之熱交換器之寬度,可減少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之除濕裝置1之寬度。
藉減少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之熱交換器之寬度,可減少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之通風阻力。藉減少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之通風阻力,可減少鼓風機6之輸入。亦即,可以較低之轉速送出風量。
藉減少鼓風機6之輸入,可減少除濕裝置1之消耗電力。藉減少除濕裝置1之消耗電力,可提高EF值。
當依據本實施形態除濕裝置1之變形例2之熱交換器的第1構造時,髮夾部CP之構造,係在複數第1平板部SP1之中,連接彼此鄰接之第1平板部SP1。因此,如複數第1平板部SP1被分歧管連接之情形般地,不形成冷媒流動之滯留部。不形成冷媒流動之滯留部,所以,不形成對傳熱無貢獻之熱交換部。因此,可以高效率進行熱交換。
參照圖10及圖11,說明本實施形態1之除濕裝置1之變形例3。
圖10係概示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及第3冷凝部3c的構造之剖面圖。而且,在圖10中,為了方便說明,係圖示第1預冷卻部7a、第2預冷卻部7b、蒸發器5、及再熱器8,未圖示第1預冷卻部7a、第2預冷卻部7b、再熱器8の剖面及蒸發器5之剖面,而圖示側面。圖11係概示當作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及第3冷凝部3c之至少一者使用之熱交換器的構造之側視圖。
在本實施形態1之除濕裝置1之變形例3中,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及第3冷凝部3c之至少一者,係具有第2多孔傳熱管PM2、及第2波狀鰭片FC2。在本實施形態之變形例3中,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及第3冷凝部3c,皆係具有第2多孔傳熱管PM2與第2波狀鰭片FC2。
第2多孔傳熱管PM2係具有扁平形狀。第2多孔傳熱管PM2係具有複數貫穿孔TH。複數貫穿孔TH係於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之熱交換器之寬度方向,並列配置。第2多孔傳熱管PM2係具有複數第2平板部SP2。複數第2平板部SP2係構成平板狀。
第2波狀鰭片FC2係在複數第2平板部SP2之中,被配置於彼此鄰接之第2平板部SP2之間。第2波狀鰭片FC2係被彎曲為波浪形狀。第2波狀鰭片FC2之構造,係交替地抵接於彼此鄰接之第2平板部SP2之一者及另一者。第2波狀鰭片FC2係以鰭片節距Fp,抵接於相同之第2平板部SP2。
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及第3冷凝部3c之至少一者,係具有第2多孔傳熱管PM2、複數第2波狀鰭片FC2、及複數頭體H。第2多孔傳熱管PM2的複數第2平板部SP2,係被連接於各頭體H。
當依據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之變形例3時,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及第3冷凝部3c之至少一者,係具有第2多孔傳熱管PM2、及第2波狀鰭片FC2。因此,其與傳熱管使用圓管之情形相比較下,不改變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之熱交換器之寬度地,可提高傳熱性能。
又,藉提高冷凝器3之傳熱性能,可增加熱交換量。因此,可減少冷媒之冷凝溫度。
又,藉使熱交換器之構造為成為與傳熱管使用圓管時同等之傳熱性能,可減少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之熱交換器之寬度。藉減少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之熱交換器之寬度,可減少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之除濕裝置1之寬度。
藉減少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之熱交換器之寬度,可減少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之通風阻力。藉減少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之通風阻力,可減少鼓風機6之輸入。亦即,可以較低之轉速送出風量。
藉減少鼓風機6之輸入,可減少除濕裝置1之消耗電力。減少除濕裝置1之消耗電力,可提高EF值。
實施形態2. 參照圖12,實施形態2之除濕裝置1,係主要在預冷卻器7係被一體構成之點上,與實施形態1之除濕裝置1不同。
在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中,第1預冷卻部7a及第2預冷卻部7b係一體構成。亦即,第1預冷卻部7a及第2預冷卻部7b,係不彼此分離。又,第2冷凝部3b及第3冷凝部3c係一體構成。第2冷凝部3b及第3冷凝部3c,係不彼此分離。
接著,說明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之作用效果。 當依據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時,第1預冷卻部7a及第2預冷卻部7b係一體構成。因此,可減少預冷卻器7及除濕裝置1之元件數量。藉減少預冷卻器7及除濕裝置1之元件數量,可削減製造時之組立工時。
而且,上述之冷凝器3、蒸發器5、預冷卻器7、及再熱器8,也可以分別具有圖示之列數、段數、及高度之比。關於段數,第1冷凝部3a、蒸發器5、及再熱器8,最好分別具有同等之高度。
又,當熱交換器的傳熱管係被多列設置時,熱交換器之構造,最好係相對於空氣之流動方向而言,冷媒之流動方向成為相向流。
又,在相當於熱管之預冷卻器7及再熱器8中,熱輸送媒體係僅以由溫度差所致之驅動力而循環。因此,預冷卻器7之構造,最好係在重力方向D中,熱輸送媒體自低往高流動。再熱器8之構造,最好係在重力方向D中,熱輸送媒體自高往低流動。
上述之各實施形態係可適宜組合。 本次開示之實施形態,係必須被思考為例示全部之點,其並非用於限制本發明者。本發明之範圍並非由上述說明表示,而係以申請專利範圍表示,其企圖包含與申請專利範圍均等之意味及範圍內之全部變更。
1:除濕裝置 2:壓縮機 3:冷凝器 3a:第1冷凝部 3b:第2冷凝部 3c:第3冷凝部 4:減壓裝置 5:蒸發器 6:鼓風機 7:預冷卻器 7a:第1預冷卻部 7b:第2預冷卻部 8:再熱器 11:分隔部 20:框體 21:吸入口 21a:第1吸入口 21b:第2吸入口 22:吹出口 71:預冷卻器入口部 72:預冷卻器出口部 81:再熱器入口部 82:再熱器出口部 C1:第1冷媒迴路 C2:第2冷媒迴路 CP:髮夾部 D:重力方向 F1:第1鰭片 F11:第1鰭片部 F12:第2鰭片部 FC1:第1波狀鰭片 FC2:第2波狀鰭片 FP1:第1風路 FP2:第2風路 H:頭體 P1:第1傳熱管 P11:第1直線部 P12:第2直線部 P13:彎曲部 PM1:第1多孔傳熱管 PM2:第2多孔傳熱管 SP1:第1平板部 SP2:第2平板部
〔圖1〕係概示實施形態1之除濕裝置的構造之圖。 〔圖2〕係用於說明比較例之除濕裝置中之在第1預冷卻部及蒸發器空氣入口之溫度變遷之圖。 〔圖3〕係用於說明實施形態1之除濕裝置中之在第1預冷卻部及蒸發器空氣入口之溫度變遷之圖。 〔圖4〕係概示實施形態1除濕裝置之變形例1中之預冷卻器的構造之剖面圖,其係沿著圖5的IV-IV線之剖面圖。 〔圖5〕係概示實施形態1除濕裝置之變形例1中之預冷卻器的構造之正視圖。 〔圖6〕係概示實施形態1除濕裝置之變形例2中之當作第1預冷卻部、第2預冷卻部及再熱器之至少一者使用之熱交換器之第1構造之側視圖。 〔圖7〕係概示實施形態1除濕裝置之變形例2中之當作第1預冷卻部、第2預冷卻部及再熱器之至少一者使用之熱交換器之第2構造之側視圖。 〔圖8〕係概示實施形態1除濕裝置之變形例2中之第1預冷卻部、第2預冷卻部、再熱器的構造之剖面圖。 〔圖9〕係表示熱交換器之傳熱性能,與在空氣之流動方向上之熱交換之寬度(列寬度)之關係之曲線圖。 〔圖10〕係概示實施形態1除濕裝置之變形例3中之第1冷凝部、第2冷凝部、第3冷凝部的構造之剖面圖。 〔圖11〕係概示實施形態1除濕裝置之變形例3中之當作第1冷凝部、第2冷凝部、第3冷凝部之至少一者使用之熱交換器的構造之側視圖。 〔圖12〕係概示實施形態2之除濕裝置的構造之圖。
1:除濕裝置
2:壓縮機
3:冷凝器
3a:第1冷凝部
3b:第2冷凝部
3c:第3冷凝部
4:減壓裝置
5:蒸發器
6:鼓風機
6a:軸
6b:風扇
7:預冷卻器
7a:第1預冷卻部
7b:第2預冷卻部
8:再熱器
11:分隔部
20:框體
20a:後表面
20b:前表面
21:吸入口
21a:第1吸入口
21b:第2吸入口
22:吹出口
71:預冷卻器入口部
72:預冷卻器出口部
81:再熱器入口部
82:再熱器出口部
C1:第1冷媒迴路
C2:第2冷媒迴路
D:重力方向
FP1:第1風路
FP2:第2風路

Claims (8)

  1. 一種除濕裝置,其包括: 框體;以及 第1冷媒迴路、第2冷媒迴路及鼓風機,被收容於該框體內, 該第1冷媒迴路係具有壓縮機、冷凝器、減壓裝置、蒸發器及第1冷媒,而且,其構造係該第1冷媒依序流過該壓縮機、該冷凝器、該減壓裝置、及該蒸發器, 該第2冷媒迴路係具有預冷卻器、再熱器及第2冷媒,其構造係該第2冷媒循環在該預冷卻器及該再熱器, 該框體係具有:第1風路;以及第2風路,自該第1風路被隔開, 該冷凝器係具有:第1冷凝部及第2冷凝部,被配置於該第1風路;以及第3冷凝部,被配置於該第2風路, 該預冷卻器係具有:第1預冷卻部,被配置於該第1風路;以及第2預冷卻部,被配置於該第2風路, 該第1風路之構造,係被該鼓風機所送風之空氣,依序通過該第1預冷卻部、該蒸發器、該再熱器、該第1冷凝部、及該第2冷凝部, 該第2風路之構造,係該空氣依序通過該第2預冷卻部、及該第3冷凝部。
  2. 如請求項1之除濕裝置,其中該第1預冷卻部係具有該第2冷媒流入該預冷卻器之預冷卻器入口部, 該第2預冷卻部係具有該第2冷媒自該預冷卻器流出之預冷卻器出口部, 該再熱器係具有:再熱器入口部,該第2冷媒流入;以及再熱器出口部,該第2冷媒流出, 該第2預冷卻部的該預冷卻器出口部,係在重力方向上,被配置於比該再熱器的該再熱器入口部還要高之位置, 該第1預冷卻部的該預冷卻器入口部,係在重力方向上,被配置於低於該再熱器的該再熱器出口部之高度位置。
  3. 如請求項1或2之除濕裝置,其中該預冷卻器係具有第1傳熱管, 該第1傳熱管係具有:第1直線部,被配置於該第1預冷卻部;以及第2直線部,被配置於該第2預冷卻部, 該第1直線部係具有與該第2直線部不同之外徑。
  4.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之除濕裝置,其中該預冷卻器係具有複數第1鰭片, 該複數第1鰭片係具有:複數第1鰭片部,被配置於該第1預冷卻部;以及複數第2鰭片部,被配置於該第2預冷卻部, 該複數第1鰭片部,係具有與該複數第2鰭片部不同之鰭片節距。
  5. 如請求項1或2之除濕裝置,其中該第1預冷卻部、該第2預冷卻部及該再熱器之至少一者,係具有第1多孔傳熱管及第1波狀鰭片, 該第1多孔傳熱管係具有複數第1平板部, 該第1波狀鰭片係被配置於複數該第1平板部之中,彼此鄰接之該第1平板部之間,被彎曲成波浪形狀。
  6. 如請求項5之除濕裝置,其中該第1多孔傳熱管係具有髮夾部, 該髮夾部之構造,係連接複數該第1平板部之中,彼此鄰接之該第1平板部。
  7. 如請求項1~6中任一項之除濕裝置,其中該第1冷凝部、該第2冷凝部及該第3冷凝部之至少一者,係具有第2多孔傳熱管及第2波狀鰭片, 該第2多孔傳熱管係具有複數第2平板部, 該第2波狀鰭片係被配置於複數該第2平板部之中,彼此鄰接之該第2平板部之間,被彎曲成波浪形狀。
  8. 如請求項1~7中任一項之除濕裝置,其中該第1預冷卻部及該第2預冷卻部係一體構成。
TW109138398A 2020-06-05 2020-11-04 除濕裝置 TWI7843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0/022399 WO2021245940A1 (ja) 2020-06-05 2020-06-05 除湿装置
WOPCT/JP2020/022399 2020-06-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6819A true TW202146819A (zh) 2021-12-16
TWI784343B TWI784343B (zh) 2022-11-21

Family

ID=78830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8398A TWI784343B (zh) 2020-06-05 2020-11-04 除濕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394993B2 (zh)
CN (1) CN115867752A (zh)
TW (1) TWI784343B (zh)
WO (1) WO20212459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42522B (zh) * 2023-05-11 2024-05-11 元山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除濕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5945A (en) * 1975-07-04 1977-01-18 Hitachi Ltd Wind fan and dehumidifier in one
JPS61211668A (ja) * 1985-03-15 1986-09-19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除湿機
JP2000320861A (ja) 1999-05-13 2000-11-24 Shin Nanpoo Kagaku Kogyosho:Kk 除湿機
JP2002130863A (ja) * 2000-10-19 2002-05-09 Chikayoshi Sato 除湿方法
WO2003104719A1 (ja) 2002-06-11 2003-12-18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除湿空調装置
JP2008020139A (ja) 2006-07-13 2008-01-31 Hitachi Plant Technologies Ltd 冷凍機レス空調システム
CN109312968B (zh) * 2016-06-22 2020-11-0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CN110139700B (zh) * 2017-01-12 2021-11-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WO2018154838A1 (ja) * 2017-02-23 2018-08-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除湿機
CN111213010A (zh) 2017-10-20 2020-05-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45940A1 (ja) 2021-12-09
JPWO2021245940A1 (zh) 2021-12-09
CN115867752A (zh) 2023-03-28
JP7394993B2 (ja) 2023-12-08
TWI784343B (zh) 2022-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99502B1 (en) Air conditioner
JP6644173B2 (ja) 除湿装置
TWI753323B (zh) 除濕裝置
TWI784343B (zh) 除濕裝置
JP7561878B2 (ja) 除湿装置
JP7308975B2 (ja) 除湿装置
WO2022264375A1 (ja) 除湿装置
JP7394722B2 (ja) 除湿装置
TWI830175B (zh) 除濕裝置
AU783130B2 (en) Heat exchanger
JPH10196984A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8121995A (ja) 空気調和機
WO2024214189A1 (ja) 除湿機
JP7374321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JP7050538B2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WO2023188421A1 (ja) 室外機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KR200168000Y1 (ko) 룸 에어컨용 증발기
WO2003050467A1 (en) Pin tube type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and refrigerator using the same
KR100689905B1 (ko) 나선형 응축기
JP2000065492A (ja) 除湿空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