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0896B - 除濕裝置 - Google Patents

除濕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10896B
TWI810896B TW111114228A TW111114228A TWI810896B TW I810896 B TWI810896 B TW I810896B TW 111114228 A TW111114228 A TW 111114228A TW 111114228 A TW111114228 A TW 111114228A TW I810896 B TWI810896 B TW I81089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ir
evaporator
condensation
condensing
refrigera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14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00217A (zh
Inventor
宮地亮康
田代雄亮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三菱電機家園機器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三菱電機家園機器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00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02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08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089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26Drying gases or vapou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除濕裝置(1)包括殼體(20)、送風機(6)以及冷媒迴路(10)。冷媒迴路(10)具有壓縮機(2)、冷凝器(3)、減壓裝置(4)及蒸發器(5),且構成為使冷媒按照壓縮機(2)、冷凝器(3)、減壓裝置(4)、蒸發器(5)之順序循環。冷凝器(3)係包含第1冷凝部(3a)與第2冷凝部(3b),且構成為使冷媒依第2冷凝部(3b)、第1冷凝部(3a)的順序流動。第1冷凝部(3a)配置於較蒸發器(5)更靠下風處。第2冷凝部(3b)係配置於比第1冷凝部(3a)更靠下風處。第1冷凝部(3a)的高度係比蒸發器(5)的高度更低。第2冷凝部(3b)的高度係比第1冷凝部(3a)的高度更高。

Description

除濕裝置
本揭示係關於除濕裝置。
以往,為了提高冷凝器之性能,提案將冷凝器分成2個,而提高冷凝能力的除濕裝置。例如於國際公開第2018/154839號(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使用2個冷凝器之除濕裝置。於該除濕裝置中,上風側之冷凝器之高度與蒸發器之高度相同。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國際公開第2018/154839號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在上述公報所記載之除濕裝置,因為上風側之冷凝器的高度與蒸發器的高度相同,所以無法使通過蒸發器之溫度低的空氣不通過上風側之冷凝器而流入下風側之冷凝器。因此,無法增大自壓縮機流入下風側之冷凝器之過熱氣體狀態之冷媒與流入下風側之冷凝器之空氣之溫度差。因此,無法增加冷凝器的熱交換量。
本揭示係有鑒於所述課題而研創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使冷凝器的熱交換量增加的除濕裝置。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揭示之除濕裝置包括殼體、送風機以及冷媒迴路。送風機及冷媒迴路配置於殼體內。送風機構成為將空氣進行送風。冷媒迴路具有壓縮機、冷凝器、減壓裝置及蒸發器,且構成為使冷媒按照壓縮機、冷凝器、減壓裝置、蒸發器之順序循環。冷凝器包含第1冷凝部與第2冷凝部,且構成為使冷媒依第2冷凝部、第1冷凝部之順序流動。第1冷凝部配置於較蒸發器更靠下風處。第2冷凝部係配置於比第1冷凝部更靠下風處。第1冷凝部之高度低於蒸發器之高度。第2冷凝部的高度係比第1冷凝部的高度更高。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揭示,第1冷凝部的高度比蒸發器的高度更低,第2冷凝部的高度比第1冷凝部的高度更高。因此,藉由使通過蒸發器之溫度較低之空氣吹向過熱氣體狀態之冷媒通過之第2冷凝部,可增大冷媒與空氣之溫度差。藉此,可增加冷凝器之熱交換量。
以下,參照圖式,對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再者,於圖中,對相同或相當之部分標註相同之符號而不重複其說明。
實施形態1. 參照圖1及圖2,說明實施形態1之除濕裝置1的構成。圖1係實施形態1之除濕裝置1的冷媒迴路圖。圖2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除濕裝置1的構成之概略圖。
如圖1及圖2所示,除濕裝置1包括:冷媒迴路10,係具有壓縮機2、冷凝器3、減壓裝置4以及蒸發器5;送風機6;以及殼體20。冷媒迴路10及送風機6配置於殼體20內。殼體20面向除濕裝置1作為除濕對象之外部空間(室內空間)。
冷媒迴路10構成為使冷媒按照壓縮機2、冷凝器3、減壓裝置4、蒸發器5之順序循環。具體而言,冷媒迴路10係藉由以壓縮機2、冷凝器3、減壓裝置4、蒸發器5之順序以配管連接而構成。然後,冷媒通過該配管內,依壓縮機2、冷凝器3、減壓裝置4、蒸發器5之順序循環於冷媒迴路10。
壓縮機2構成為壓縮冷媒。具體而言,壓縮機2係構成為從吸入口吸入低壓冷媒並壓縮,而從吐出口吐出高壓冷媒。壓縮機2亦可構成為冷媒之吐出容量為可變。具體而言,壓縮機2亦可為變頻壓縮機。在壓縮機2構成為使冷媒的吐出容量可變的情況,除濕裝置1內的冷媒循環量可藉由調整壓縮機2的吐出容量來控制。
冷凝器3係構成為將由壓縮機2升壓之冷媒冷凝並冷卻。冷凝器3係在冷媒與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的熱交換器。冷凝器3具有冷媒之入口與出口及空氣之入口與出口。冷凝器3之冷媒的入口係以配管連接於壓縮機2之吐出口。冷凝器3之傳熱管為圓管。
冷凝器3包含第1冷凝部3a與第2冷凝部3b。冷凝器3係構成為使冷媒依第2冷凝部3b、第1冷凝部3a的順序流動。第1冷凝部3a係與第2冷凝部3b連接。第2冷凝部3b係構成為將在壓縮機2所升壓之冷媒冷凝並冷卻。第2冷凝部3b係在冷媒與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的熱交換器。第2冷凝部3b係具有冷媒的入口與出口及空氣的入口與出口。在本實施形態,第2冷凝部3b之冷媒的入口係以配管與壓縮機2的吐出口連接。第2冷凝部3b係在藉送風機6所產生之空氣的流動,配置於比第1冷凝部3a更下游。即,第2冷凝部3b係配置於比第1冷凝部3a更靠下風處。第2冷凝部3b的高度係比第1冷凝部3a的高度更高。第2冷凝部3b的高度係與蒸發器5的高度相等。藉此,可保持第2冷凝部3b之傳熱面積,並同時使與通過蒸發器5之風量同等之風量通過第2冷凝部3b。又,在第2冷凝部3b與蒸發器5相向的方向,第2冷凝部3b配置成與蒸發器5重疊。
第1冷凝部3a係構成為將在第2冷凝部3b所冷卻之冷媒進一步冷凝並冷卻。第1冷凝部3a係在冷媒與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的熱交換器。第1冷凝部3a係具有冷媒的入口與出口、及空氣的入口與出口。在本實施形態,第1冷凝部3a之冷媒的入口係以配管與第2冷凝部3b的出口連接。第1冷凝部3a係在藉送風機6所產生之空氣的流動,配置於比第2冷凝部3b更上游。即,第1冷凝部3a係配置於比第2冷凝部3b更上風。又,第1冷凝部3a係配置於藉送風機6所產生之空氣的流動中之比蒸發器5更靠下游處。即,第1冷凝部3a配置於較蒸發器5更靠下風處。第1冷凝部3a的高度係比蒸發器5的高度更低。
減壓裝置4係以使經冷凝器3冷卻之冷媒減壓而膨脹之方式構成。減壓裝置4例如為膨脹閥。該膨脹閥可為電子控制閥。再者,減壓裝置4並不限定於膨脹閥,亦可為毛細管。減壓裝置4係以配管分別連接於冷凝器3之冷媒出口與蒸發器5之冷媒入口。
蒸發器5係構成為使在減壓裝置4被減壓而膨脹的冷媒吸熱而使冷媒蒸發。蒸發器5係在冷媒與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的熱交換器。蒸發器5具有冷媒之入口與出口及空氣之入口與出口。蒸發器5之冷媒出口係以配管連接於壓縮機2之吸入口。蒸發器5配置於由送風機6產生之空氣之流動中之較冷凝器3更靠上游處。即,蒸發器5配置於較冷凝器3更靠上風處。具體而言,蒸發器5配置於較第1冷凝部3a更靠上風處。蒸發器5之傳熱管為圓管。
在本實施形態中,冷媒迴路10係構成為使冷媒依壓縮機2、第2冷凝部3b、第1冷凝部3a、減壓裝置4、蒸發器5的順序循環。
送風機6構成為對空氣進行送風。而且,送風機6構成為可將空氣自殼體20之外部吸入至內部而送風至冷凝器3及蒸發器5。具體而言,送風機6係從外部空間(室內空間)將空氣吸入殼體20內,將空氣的一部分送至蒸發器5、第1冷凝部3a及第2冷凝部3b,使空氣的另一部分不通過第1冷凝部3a而送至蒸發器5、第2冷凝部3b。送風機6係構成為將通過第2冷凝部3b的空氣吐出至殼體20外。
於本實施形態中,送風機6具有軸6a及以軸6a為中心旋轉之風扇6b。藉由風扇6b以軸6a為中心旋轉,如圖中箭頭A所示,從外部空間(室內空間)吸入的空氣,如圖中箭頭B所示,依序通過蒸發器5、第1冷凝部3a及第2冷凝部3b後,如圖中箭頭C所示,再度朝外部空間(室內空間)吐出。又,藉風扇6b以軸6a為中心轉動,如圖中箭號A所示,從外部空間(室內空間)所吸入之空氣如圖中箭號B’所示,不通過第1冷凝部3a,而依序通過蒸發器5及第2冷凝部3b後,如圖中箭號C所示,再向外部空間(室內空間)吐出。如此,空氣經由除濕裝置1在外部空間(室內空間)循環。
在殼體20係設有吸入口21及吹出口22,該吸入口21係用以將空氣從作為除濕對象之外部空間(室內空間)送入殼體20的內部,該吹出口22係用以將空氣從殼體20的內部吹出至外部空間(室內空間)。又,殼體20具有連接吸入口21與吹出口22的風路(空氣的流路)23。於風路23配置有蒸發器5、冷凝器3、送風機6。因此,蒸發器5與冷凝器3配置於同一風路23內。蒸發器5、第1冷凝部3a及第2冷凝部3b係在空氣之流動中,從上游朝向下游,按照蒸發器5、第1冷凝部3a及第2冷凝部3b的順序配置於風路23內。
在風路23內,從殼體20的外部通過吸入口21被吸入殼體20之內部的空氣之一部分係依序通過蒸發器5、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並通過吹出口22被吹出至殼體20的外部。又,從殼體20的外部通過吸入口21被吸入殼體20之內部的空氣之其他的一部分係未通過第1冷凝部3a,而依序通過蒸發器5、第2冷凝部3b,並通過吹出口22被吹出至殼體20的外部。
此外,在除濕裝置1,在風路23內,除了冷凝器3、蒸發器5以及送風機6以外,亦可配置構成冷媒迴路的構件。例如亦可於風路23內配置減壓裝置4。
再者,於將空氣調節機設置於室內之情形時,亦可藉由冷凝器3之熱向室外散熱而冷卻室內。為了向該室外散熱,亦可將排氣導管搭載於機器及將機器本身設置於窗側。
接著,參照圖3,詳細說明蒸發器5、第1冷凝部3a及第2冷凝部3b的構成。圖3係實施形態1之蒸發器5、第1冷凝部3a及第2冷凝部3b的剖面圖。此外,在圖3,為了方便說明,圖示蒸發器5、第1冷凝部3a及第2冷凝部3b之上側的一部分。
在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第1冷凝部3a具有複數個鰭片11及傳熱管12。複數個鰭片11分別構成為薄板狀。複數個鰭片11係以相互積層之方式配置。傳熱管12係以往積層方向貫通相互積層之複數個鰭片11之方式配置。傳熱管12具有往該積層方向呈直線狀延伸之複數個直線部,及連接複數個直線部之複數個彎曲部。複數個直線部之各者與複數個彎曲部之各者相互串聯連接,藉此傳熱管12構成為呈蛇行狀。傳熱管12構成為供冷媒流動。傳熱管12為圓管。
在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第2冷凝部3b具有複數個鰭片13及傳熱管14。複數個鰭片13分別構成為薄板狀。複數個鰭片13係以相互積層之方式配置。傳熱管14係以往積層方向貫通相互積層之複數個鰭片13之方式配置。傳熱管14具有往該積層方向呈直線狀延伸之複數個直線部,及連接複數個直線部之複數個彎曲部。複數個直線部之各者與複數個彎曲部之各者相互串聯連接,藉此傳熱管14構成為呈蛇行狀。傳熱管14構成為供冷媒流動。傳熱管14為圓管。
在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蒸發器5具有複數個鰭片15及傳熱管16。複數個鰭片15分別構成為薄板狀。複數個鰭片15係以相互積層之方式配置。傳熱管16係以往積層方向貫通相互積層之複數個鰭片15之方式配置。傳熱管16具有往該積層方向呈直線狀延伸之複數個直線部,及連接複數個直線部之複數個彎曲部。複數個直線部之各者與複數個直線部之各者相互串聯連接,藉此傳熱管16構成為呈蛇行狀。傳熱管16為圓管。
圖3係與第1冷凝部3a之複數片鰭片11、第2冷凝部3b之複數片鰭片13及蒸發器5之複數片鰭片15的積層方向分別正交之剖面的剖面圖。在第1冷凝部3a,在圖3所示之剖面中,配置有複數個傳熱管12的直線部。這些複數個傳熱管12之直線部的外徑及內徑可彼此相同。
在本實施形態中,該等複數傳熱管12之直線部係在列方向排列配置成2列。配置於該等2列的列方向的各列的傳熱管12的直線部間的間隔也可彼此相同。又,此間隔,是被配置於列方向中的相鄰接的各列的傳熱管12之直線部的中心間的距離。在本實施形態中,在列方向上彼此相鄰的各列的複數個傳熱管12之直線部以沿段方向彼此錯開的方式配置。亦即,在列方向上彼此相鄰的各列的複數個傳熱管12之直線部的中心,並未在列方向上配置成一直線。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在列方向上彼此相鄰的各列的複數個傳熱管12中的直線部係以在列方向上彼此不重疊的方式配置。進而,在本實施形態中,在列方向上相互相鄰之各列的複數個傳熱管12之直線部,係以在段方向上不會相互重疊的方式配置。
在本實施形態中,該等複數個傳熱管12之直線部係在各列中沿段方向排列2段以上而配置。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該等複數個傳熱管12之直線部係在各列中沿段方向排列成直線狀而配置。亦即,在各列中沿段方向排列而配置的複數個傳熱管12之直線部的中心是配置成一直線。進而,在本實施形態中,被配置在該些2列的列方向上之各列中的複數個傳熱管12之直線部的段方向之位置,係配置在被配置於相鄰的各列之複數個傳熱管12之直線部的段方向之位置間的中央處。又,在本實施形態中,至少1列的複數個傳熱管12的段方向的支數係比複數個傳熱管16的段方向的支數少至少1支。
在圖3所示之剖面,在第2冷凝部3b配置有複數個傳熱管14的直線部。該些複數個傳熱管14中的直線部的外徑及內徑亦可彼此相同。
在本實施形態中,該等複數個傳熱管14之直線部係在列方向排列成2列而配置。配置於該等2列的列方向的各列的傳熱管14之直線部間的間隔也可彼此相同。又,此間隔係配置於列方向中的相鄰的各列的傳熱管14之直線部的中心間的距離。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列方向上相互相鄰的各列的複數個傳熱管14之直線部以在段方向上相互錯開的方式配置。亦即,在列方向上彼此相鄰的各列的複數個傳熱管14之直線部的中心,並未在列方向上配置成一直線。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在列方向上相互相鄰之各列的複數之傳熱管14之直線部,係以在列方向上不會相互重疊的方式而配置。進而,在本實施形態中,在列方向上相互相鄰之各列的複數個傳熱管14之直線部,係以在段方向上不會相互重疊的方式而被作配置。
於本實施形態中,該等複數個傳熱管14之直線部係於各列中沿段方向排列配置3段以上。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該等複數個傳熱管14之直線部係在各列中沿段方向排列成直線狀而配置。亦即,在各列中沿段方向排列配置的複數個傳熱管14之直線部的中心係配置成一直線。進一步,在本實施例中,配置於該些2列的列方向中的各列的複數個傳熱管14之直線部的段方向的位置,係配置在被配置於相鄰接的各列的複數傳熱管14之直線部的段方向的位置間的中央。
於蒸發器5中,於圖3所示之剖面中,配置有複數個傳熱管16之直線部。這些複數個傳熱管16之直線部的外徑及內徑亦可彼此相同。
本實施形態中,該等複數個傳熱管16的直線部是在列方向排列成3列而配置。配置於該等3列的列方向的各列的傳熱管16之直線部間的間隔也可彼此相同。又,此間隔係被配置於列方向中的相鄰的各列的傳熱管16之直線部的中心間的距離。在本實施形態中,在列方向上相互相鄰的各列的複數個傳熱管16中的直線部以在段方向上相互錯開的方式配置。亦即,在列方向上彼此相鄰的各列的複數個傳熱管16中的第2直線部的中心,並未在列方向上配置成一直線。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在列方向上相互相鄰之各列的複數個傳熱管16之直線部,係以在列方向上不會相互重疊的方式配置。進而,在本實施形態中,在列方向上相互相鄰之各列的複數個傳熱管16之直線部,係以在段方向上不會相互部分性地重疊的方式配置。
於本實施形態中,該等複數個傳熱管16之直線部於各列中沿段方向排列配置3段以上。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該等複數傳熱管16之直線部係在各列中沿段方向排列成直線狀而配置。亦即,在各列中沿段方向排列配置的複數傳熱管16的直線部的中心係配置成一直線。進而,在本實施形態中,被配置在該些之3列的列方向上之兩端的各列處之複數個傳熱管16之直線部的段方向之位置,係為相互相同。又,配置於該等3列的列方向之中央列的傳熱管16之直線部的段方向的位置係配置在配置於兩端的各列的複數個傳熱管16的直線部的段方向的位置間的中央。
再者,蒸發器5、第1冷凝部3a及第2冷凝部3b亦可為具有複數個冷媒路徑之多通路型熱交換器。
又,傳熱管12、傳熱管14及傳熱管16不限於圓管,亦可為扁平管。藉由使用熱傳遞率高於圓管之扁平管,可增加各個熱交換器中之熱交換量。又,可減少通風阻力。
接著,參照圖1及圖2,說明實施形態1之除濕裝置1的除濕運轉時之動作。
從壓縮機2所吐出之過熱氣體狀態的冷媒係流入配置於風路23內之第2冷凝部3b。流入第2冷凝部3b之過熱氣體狀態的冷媒係藉由通過吸入口21從外部空間流入風路23內,並與通過配置於風路23內之蒸發器5的空氣進行熱交換而被冷卻。之後,冷媒通過吸入口21從外部空間流入風路23內,與通過配置於風路23內的蒸發器5及第1冷凝部3a的空氣進行熱交換,藉此被冷卻而成為氣液二相狀態的冷媒。
另一方面,通過風路23內所配置之第2冷凝部3b的空氣之一部分係在通過同樣配置於風路23內之蒸發器5後,在第2冷凝部3b藉由與過熱氣體狀態之冷媒或氣液二相狀態之冷媒進行熱交換而被加熱。又,通過配置於風路23內之第2冷凝部3b的空氣之另一部分,係在通過同樣配置於風路23內之蒸發器5及第1冷凝部3a後,在第2冷凝部3b藉由與過熱氣體狀態之冷媒或氣液二相狀態之冷媒進行熱交換而被加熱。
從第2冷凝部3b所流出之氣液二相狀態的冷媒係流入第1冷凝部3a。流入第1冷凝部3a之氣液二相狀態的冷媒係藉由與通過配置於風路23內之蒸發器5的空氣進行熱交換而進一步冷卻,成為過冷卻液狀態的冷媒。
另一方面,通過風路23內所配置之第1冷凝部3a的空氣係在通過同樣配置於風路23內之蒸發器5後,在第1冷凝部3a藉由與氣液二相狀態之冷媒進行熱交換而被加熱。
從第1冷凝部3a流出之過冷卻液狀態的冷媒係藉由通過減壓裝置4而被減壓,成為氣液二相狀態的冷媒後,流入配置於風路23內之蒸發器5。流入蒸發器5之氣液二相狀態的冷媒係藉由與經由吸入口21從外部空間吸入風路23內的空氣進行熱交換而被加熱,成為過熱氣體狀態的冷媒。該過熱氣體狀態之冷媒被吸入至壓縮機2,由壓縮機2壓縮並再次吐出。
另一方面,通過配置於風路23內之蒸發器5的空氣係通過吸入口21從外部空間吸入風路23內後,在蒸發器5與氣液二相狀態之冷媒進行熱交換,藉由冷卻至空氣之露點以下的溫度而被除濕。
接著,針對實施形態1之除濕裝置1的作用效果,與比較例對比說明。 圖4係比較例之除濕裝置1的蒸發器5及冷凝器3的剖面圖。一般而言,為了提高冷凝器3之性能,必須增加傳熱面積。為了增加傳熱面積,考慮使用複數個冷凝器3。比較例中,冷凝器3包含上風側之第1冷凝部3a與下風側之第2冷凝部3b。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及蒸發器5之各自的高度係相同。因此,在比較例之除濕裝置1,通過蒸發器5的空氣係全部通過第1冷凝部3a後流入第2冷凝部3b。因此,在比較例之除濕裝置1,無法使通過蒸發器5之溫度低的空氣不通過第1冷凝部3a而流入第2冷凝部3b。又,在比較例之除濕裝置1,因為冷凝器3的內容積增加,所以難發生過冷卻度。因此,在比較例之除濕裝置1,需要使冷媒量更多。
依據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第1冷凝部3a的高度係比蒸發器5的高度更低,第2冷凝部3b的高度係比第1冷凝部3a的高度更高。因此,可使通過蒸發器5之溫度低的空氣之一部分不通過第1冷凝部3a而流入第2冷凝部3b。藉此,可使通過蒸發器5之溫度較低之空氣與自壓縮機2流入至第2冷凝部3b之溫度較高之冷媒進行熱交換。因此,藉由使通過蒸發器5之溫度較低之空氣吹向過熱氣體狀態之冷媒通過之第2冷凝部3b,可增大冷媒與空氣之溫度差。因此,因為可增大第2冷凝部3b的熱交換量,所以可增大冷凝器3的熱交換量。
又,圖5係顯示第1冷凝部3a之高度變化,即依據段數變化之冷媒量與除濕量的關係之圖。冷媒量係對冷媒迴路10之封入冷媒量。蒸發器5的段數與第1冷凝部3a的段數相同之以往的除濕裝置之第1冷凝部3a的段數係段數A0。從段數A0適當地減少段數之除濕裝置的第1冷凝部3a之段數係A1。所謂適當地減少段數,係指因第1冷凝部3a之內容積的降低而冷媒密度上升,使過冷卻度變大,而在第1冷凝部3a之出口的冷媒溫度降低且除濕量上升的範圍減少段數。段數比段數A0過剩地減少之第1冷凝部3a的段數係段數A2。所謂使該段數過剩地減少,係使段數減少至傳熱面積降低所造成的影響大於因為第1冷凝部3a之內容積降低所造成的影響,第1冷凝部3a之出口的冷媒溫度上升且除濕量降低。
第1冷凝部3a之段數減少至段數A1時,因為第1冷凝部3a之內容積降低,所以可使第1冷凝部3a內之冷媒密度上升。因此,可增大過冷卻度而增大蒸發器前後之焓差。藉此,與段數A0之以往的除濕裝置相比,段數A1之除濕裝置雖然最佳冷媒量時之最大除濕量降低,但是在冷媒量更少時,可比以往增加除濕量。因此,可削減冷媒量。但是,第1冷凝部3a的段數減少至段數A2時,包含鰭片11及傳熱管12之第1冷凝部3a的傳熱面積降低所引起之熱交換量的降低之影響變大。藉此,因為除濕量整體降低,所以無法達到目標之除濕量。因此,必須選擇符合目標除濕量之段數A2<段數A1<段數A0之最佳段數A1。
又,藉由減少冷媒量,可減少除濕裝置1之運轉停止時的液態冷媒之比例。藉此,在運轉起動時,可防止液態冷媒大量流入壓縮機2。因此,可保持壓縮機2的品質。
又,因為藉由減少第1冷凝部3a之段數,第1冷凝部3a的通風阻力降低,所以可減少送風機6之風扇輸入。
又,藉由減少第1冷凝部3a的段數,亦可減少第1冷凝部3a的材料費。
實施形態2. 參照圖6,說明實施形態2之除濕裝置1。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與實施形態1之除濕裝置1之不同點在於,包括第1區隔部8a、第1風路23a以及第2風路23b。
在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殼體20具有:吸入口21,係用以吸入空氣;第1風路23a及第2風路23b,係與吸入口21連通;以及第1區隔部8a。在第1風路23a,在空氣之流動中從上游朝向下游配置蒸發器5、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以及送風機6。在第2風路23b,在空氣之流動中從上游朝向下游配置蒸發器5、第2冷凝部3b以及送風機6。
在第1風路23a內,從殼體20之外部通過吸入口21被吸入殼體20之內部的空氣之一部分按照蒸發器5、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的順序通過,並通過吹出口22被吹出至殼體20的外部。在第2風路23b內,從殼體20之外部通過吸入口21被吸入殼體20之內部的空氣之其他的一部分未通過第1冷凝部3a,而按照蒸發器5、第2冷凝部3b的順序通過,並通過吹出口22被吹出至殼體20的外部。
第1風路23a與第2風路23b被分離。第1風路23a與第2風路23b被第1區隔部8a隔開。第1風路23a及第2風路23b各自藉殼體20及第1區隔部8a所形成。在第2風路23b內之空氣的流通方向,位於第1區隔部8a之上游側的一端係至少形成於比鰭片11(參照圖3)之中心更靠上游側。在第2風路23b內之空氣的流通方向,位於第1區隔部8a之下游側的另一端係至少形成於比鰭片11(參照圖3)之中心更下游側。在第2風路23b內之空氣的流通方向,位於第1區隔部8a之上游側的一端較佳為形成於第1冷凝部3a之空氣入口或比空氣入口更靠上游側。在第2風路23b內之空氣的流通方向,位於第1區隔部8a之下游側的另一端較佳為形成於第1冷凝部3a之空氣出口或比空氣出口更靠下游側。在第2風路23b內之空氣的流通方向,位於第1區隔部8a之上游側的一端較佳為與蒸發器5之空氣出口接觸。在第2風路23b內之空氣的流通方向,位於第1區隔部8a之下游側的另一端較佳為與第2冷凝部3b之空氣入口接觸。第1區隔部8a例如形成為平板狀。第1區隔部8a固定於殼體20之內部。
依據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第1風路23a與第2風路23b被第1區隔部8a隔開。因此,藉由在第1風路23a內通過第1冷凝部3a之溫度高的空氣與在第2風路23b內通過蒸發器5之溫度低的空氣混合,可抑制在第2風路23b內通過蒸發器5之空氣的溫度上升。
又,構成第1區隔部8a的材料只要由熱傳導率比在第1冷凝部3a構成冷媒所流通之導熱管及鰭片的材料更低的材料來構成即可。藉此,可減少經由第1區隔部8a在第1風路23a內的空氣及第2風路23b內的空氣間進行熱交換。
實施形態3. 參照圖7~圖9,說明實施形態3之除濕裝置1。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與實施形態1之除濕裝置1之不同點在於,包括第3冷凝部3c。
參照圖7及圖8,在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冷凝器3包含第3冷凝部3c。第3冷凝部3c係在冷媒迴路10配置於壓縮機2與第2冷凝部3b之間。冷媒迴路10係構成為使冷媒依壓縮機2、第3冷凝部3c、第2冷凝部3b、第1冷凝部3a、減壓裝置4、蒸發器5的順序循環。第3冷凝部3c配置於第2冷凝部3b上。第3冷凝部3c的高度係比蒸發器5的高度更高。
第3冷凝部3c係構成為將在壓縮機2所升壓之冷媒冷凝並冷卻。第3冷凝部3c係在冷媒與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的熱交換器。第3冷凝部3c具有複數個鰭片17及傳熱管18。第3冷凝部3c係具有冷媒的入口與出口及空氣的入口與出口。第3冷凝部3c之冷媒的入口與出口係以配管分別連接於壓縮機2之吐出口與第2冷凝部3b之冷媒的入口。
參照圖9,在本實施形態,第3冷凝部3c係具有與第2冷凝部3b相同形狀之鰭片及傳熱管的熱交換器。第3冷凝部3c係在段方向位於第2冷凝部3b之上。即,第3冷凝部3c之傳熱管18的直線部係與第2冷凝部3b之傳熱管14沿段方向排列成直線狀而配置。再者,傳熱管18並不限定於圓管,亦可為扁平管。
在風路23內,從殼體20的外部通過吸入口21被吸入殼體20之內部的空氣之一部分係依序通過蒸發器5、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並通過吹出口22被吹出至殼體20的外部。又,從殼體20的外部通過吸入口21被吸入殼體20之內部的空氣之其他的一部分係未通過第1冷凝部3a,而依序通過蒸發器5、第2冷凝部3b,並通過吹出口22被吹出至殼體20的外部。進而,從殼體20的外部通過吸入口21被吸入殼體20之內部的空氣之另外的一部分係未通過蒸發器5、第1冷凝部3a,而通過第3冷凝部3c,並通過吹出口22被吹出至殼體20的外部。
在本實施形態,藉由風扇6b以軸6a為中心轉動,如圖中箭號A所示,從外部空間(室內空間)所吸入之空氣係在風路23內如圖中箭號B、B’所示流動,而且如B’’所示流動。圖中箭頭B、B’、B’’所示的空氣相互混合,通過吹出口22向殼體20的外部空間(室內空間)吐出。
若依據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第3冷凝部3c的高度係比蒸發器5的高度更高。因此,可使在包含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以及第3冷凝部3c之冷凝器3整體流動之空氣的風量比在蒸發器5流動之空氣的風量更多。藉由增加冷凝器3整體之風量,可提高冷凝器3側之傳熱性能,因此可降低冷媒之冷凝溫度。又,藉由降低冷凝溫度,可降低冷媒迴路內之冷凝壓力與蒸發壓力之差,因此可降低壓縮機2之輸入。藉此,可提高EF值。
實施形態4. 參照圖10,說明實施形態4之除濕裝置1。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與實施形態3之除濕裝置1之不同點在於,包括第1區隔部8a、第2區隔部8b、第1吸入部21a、第2吸入部21b、第1風路23a、第2風路23b以及第3風路23c。
風路23包含第1風路23a、第2風路23b、第3風路23c。吸入口21包含第1吸入部21a及第2吸入部21b。第1風路23a及第2風路23b係構成為連接第1吸入部21a與吹出口22。第3風路23c係構成為連接第2吸入部21b與吹出口22。第1吸入部21a與第1風路23a及第2風路23b連通。第2吸入部21b與第3風路23c連通。第3冷凝部3c係以從第2吸入部21b所取入之空氣流動的方式配置於第3風路23c內。
在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殼體20具有:吸入口21,係用以吸入空氣;第1風路23a、第2風路23b及第3風路23c,係與吸入口21連通;以及第1區隔部8a及第2區隔部8b。在第1風路23a,在空氣之流動中,從上游朝向下游配置蒸發器5、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以及送風機6。蒸發器5、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係以從吸入口21吸入之空氣按照蒸發器5、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的順序流動之方式配置於第1風路23a內。在第2風路23b,在空氣之流動中從上游朝向下游配置蒸發器5、第2冷凝部3b以及送風機6。蒸發器5、第2冷凝部3b係以從吸入口21吸入之空氣按照蒸發器5、第2冷凝部3b的順序流動之方式配置於第2風路23b內。在第3風路23c,在空氣之流動中從上游朝向下游配置第3冷凝部3c、送風機6。第3冷凝部3c係以供從吸入口21吸入之空氣流動的方式配置於第3風路23c內。
在第1風路23a內,從殼體20之外部通過吸入口21被吸入殼體20之內部的空氣之一部分按照蒸發器5、第1冷凝部3a、第2冷凝部3b的順序通過,並通過吹出口22被吹出至殼體20的外部。在第2風路23b內,從殼體20之外部通過吸入口21被吸入殼體20之內部的空氣之其他的一部分未通過第1冷凝部3a,而按照蒸發器5、第2冷凝部3b的順序通過,並通過吹出口22被吹出至殼體20的外部。在第3風路23c內,從殼體20的外部通過吸入口21被吸入殼體20之內部的空氣之另外的一部分通過第3冷凝部3c,並通過吹出口22被吹出至殼體20的外部。
第1風路23a與第2風路23b被分離。第1風路23a與第2風路23b係被第1區隔部8a隔開。第1風路23a及第2風路23b各自藉殼體20及第1區隔部8a所形成。在第2風路23b內之空氣的流通方向,位於第1區隔部8a之上游側的一端係至少形成於比鰭片11(參照圖3)之中心更上游側。於上述流通方向,位於第1區隔部8a之下游側之另一端至少形成於較鰭片11(參照圖3)之中心更靠下游側。
又,第2風路23b與第3風路23c被分離。第2風路23b與第3風路23c係被第2區隔部8b隔開。第2風路23b及第3風路23c各自藉殼體20及第2區隔部8b所形成。在第3風路23c內之空氣的流通方向,位於第2區隔部8b之上游側的一端係至少形成於比蒸發器5之空氣出口更上游側。於上述流通方向上,位於第2區隔部8b之下游側之另一端至少形成於較第1冷凝部3a之空氣入口更靠下游側。於上述流通方向上,較佳為位於第2區隔部8b之上游側之一端形成於較蒸發器5之空氣入口更靠上游側。在上述流通方向,位於第2區隔部8b之下游側的另一端形成於比第1冷凝部3a之空氣出口更下游側較佳。第1區隔部8a及第2區隔部8b例如形成為平板狀。第1區隔部8a及第2區隔部8b固定於殼體20之內部。
依據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第1風路23a與第2風路23b被第1區隔部8a隔開。因此,在第1風路23a內通過第1冷凝部3a而溫度上升的空氣與在第2風路23b內通過蒸發器5之溫度低的空氣混合,藉此,可抑制在第2風路23b內通過蒸發器5之空氣的溫度上升。再者,第2風路23b與第3風路23c被第2區隔部8b隔開。因此,藉由在第2風路23b內通過蒸發器5之溫度低的空氣與在第3風路23c內從吸入口21吸入之室內空氣混合,可抑制在第2風路23b內通過蒸發器5之空氣的溫度上升。
又,構成第1區隔部8a及第2區隔部8b之材料只要由熱傳導率低於構成在蒸發器5及第1冷凝部3a中冷媒流通之傳熱管及鰭片之材料的材料構成即可。藉此,可減少經由第1區隔部8a及第2區隔部8b在第1風路23a內的空氣、第2風路23b內的空氣及第3風路23c內的空氣間進行熱交換。
實施形態5. 參照圖11及圖12,說明實施形態5之除濕裝置1。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與實施形態4之除濕裝置1之不同點在於,使第2冷凝部3b與第3冷凝部3c一體化。
在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第2冷凝部3b及第3冷凝部3c係一體地構成。具體而言,複數個鰭片13之各者與複數個鰭片17之各者分別一體地構成。
依據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第2冷凝部3b及第3冷凝部3c的傳熱面積係比蒸發器5的傳熱面積更大。又,一體構成的第2冷凝部3b及第3冷凝部3c中之第2冷凝部3b係與通過第1風路23a及第2風路23b的空氣進行熱交換。一體構成之第2冷凝部3b及第3冷凝部3c中之第3冷凝部3c係與通過第3風路23c的空氣進行熱交換。藉此,可獲得與實施形態4相同之效果。
又,若依據本實施形態之除濕裝置1,第2冷凝部3b及第3冷凝部3c係一體地構成。因此,可抑制連接配管之成本。
上述各實施形態可適當組合。 此次所揭示之實施形態於所有方面均為例示,應認為並非用於限制者。本揭示之範圍係由申請專利範圍所示而非由上述說明所示,並意圖包含與申請專利範圍均等之含義及範圍內之所有變更。
1:除濕裝置 2:壓縮機 3:冷凝器 3a:第1冷凝部 3b:第2冷凝部 3c:第3冷凝部 4:減壓裝置 5:蒸發器 6:送風機 6a:軸 6b:風扇 8a:第1區隔部 8b:第2區隔部 10:冷媒迴路 11,13,15,17:鰭片 12,14,16,18:傳熱管 20:殼體 21:吸入口 21a:第1吸入部 21b:第2吸入部 22:吹出口 23:風路 23a:第1風路 23b:第2風路 23c:第3風路
圖1係實施形態1之除濕裝置的冷媒迴路圖。 圖2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除濕裝置的構成之概略圖。 圖3係實施形態1之除濕裝置的蒸發器、第1冷凝部及第2冷凝部之剖面圖。 圖4係實施形態1之比較例的除濕裝置之蒸發器及冷凝器的剖面圖。 圖5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除濕裝置的除濕量與冷媒量之關係的圖。 圖6係顯示實施形態2之除濕裝置的構成之概略圖。 圖7係實施形態3之除濕裝置的冷媒迴路圖。 圖8係顯示實施形態3之除濕裝置的構成之概略圖。 圖9係實施形態3之除濕裝置的蒸發器、第1冷凝部、第2冷凝部以及第3冷凝部之剖面圖。 圖10係顯示實施形態4之除濕裝置的構成之概略圖。 圖11係顯示實施形態5之除濕裝置的構成之概略圖。 圖12係實施形態5之除濕裝置的蒸發器、第1冷凝部、第2冷凝部以及第3冷凝部之剖面圖。
1:除濕裝置
2:壓縮機
3:冷凝器
3a:第1冷凝部
3b:第2冷凝部
4:減壓裝置
5:蒸發器
6:送風機
6a:軸
6b:風扇
10:冷媒迴路
20:殼體
21:吸入口
22:吹出口
23:風路

Claims (5)

  1. 一種除濕裝置,係具備: 殼體;以及 配置於前述殼體內的送風機及冷媒迴路, 前述送風機構成為將空氣進行送風, 前述冷媒迴路具有壓縮機、冷凝器、減壓裝置及蒸發器,且構成為依前述壓縮機、前述冷凝器、前述減壓裝置、前述蒸發器的順序使冷媒循環, 前述冷凝器包含第1冷凝部與第2冷凝部,且構成為使前述冷媒依前述第2冷凝部、前述第1冷凝部之順序流動, 前述第1冷凝部配置於較前述蒸發器更靠下風處, 前述第2冷凝部係配置於比前述第1冷凝部更靠下風處, 前述第1冷凝部之高度低於前述蒸發器之高度, 前述第2冷凝部的高度比前述第1冷凝部的高度更高。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除濕裝置,其中,前述殼體包含:吸入口,係用以吸入前述空氣;第1風路及第2風路,係連通於前述吸入口;及第1區隔部; 前述第1風路與前述第2風路係藉由前述第1區隔部隔開, 在前述第1風路,在前述空氣的流動中從上游朝向下游配置有前述蒸發器、前述第1冷凝部、前述第2冷凝部、前述送風機, 在前述第2風路,在前述空氣的流動中從該上游朝向該下游配置有前述蒸發器、前述第2冷凝部以及前述送風機。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除濕裝置,其中,前述冷凝器包含在前述冷媒迴路中配置於前述壓縮機與前述第2冷凝部之間之第3冷凝部; 前述第3冷凝部係配置於前述第2冷凝部之上, 前述第3冷凝部的高度係比前述蒸發器的高度更高。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除濕裝置,其中,前述殼體包含:吸入口,係用以吸入前述空氣;第1風路、第2風路及第3風路,係連通於前述吸入口;以及第1區隔部及第2區隔部, 前述第1風路與前述第2風路係藉由前述第1區隔部隔開, 前述第2風路與前述第3風路係藉由前述第2區隔部隔開, 在前述第1風路,在前述空氣的流動中從上游朝向下游配置有前述蒸發器、前述第1冷凝部、前述第2冷凝部、前述送風機, 在前述第2風路,在前述空氣的流動中從前述上游朝向前述下游配置有前述蒸發器、前述第2凝縮部、前述送風機, 在前述第3風路,在前述空氣之流動中從前述上游朝向前述下游配置有前述第3冷凝部、前述送風機。
  5. 如請求項3或4所述之除濕裝置,其中,前述第2冷凝部及前述第3冷凝部係一體地構成。
TW111114228A 2021-06-17 2022-04-14 除濕裝置 TWI8108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WOPCT/JP2021/023084 2021-06-17
PCT/JP2021/023084 WO2022264375A1 (ja) 2021-06-17 2021-06-17 除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0217A TW202300217A (zh) 2023-01-01
TWI810896B true TWI810896B (zh) 2023-08-01

Family

ID=84526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14228A TWI810896B (zh) 2021-06-17 2022-04-14 除濕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2264375A1 (zh)
CN (1) CN117479998A (zh)
TW (1) TWI810896B (zh)
WO (1) WO2022264375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42951B1 (en) * 1998-06-30 2002-09-03 Ebara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heat pump, dehumidifier, and dehumidifying method
CN207438774U (zh) * 2017-09-30 2018-06-01 佛山市耐堡电气有限公司 除湿机
WO2018154839A1 (ja) * 2017-02-23 2018-08-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除湿機
CN109312968B (zh) * 2016-06-22 2020-11-0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94676B1 (ko) * 2013-12-10 2020-12-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습기
JP6611826B2 (ja) * 2016-01-27 2019-11-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CN110139700B (zh) * 2017-01-12 2021-11-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CN107560019A (zh) * 2017-09-30 2018-01-09 佛山市耐堡电气有限公司 除湿机
JP2021042863A (ja) * 2019-09-06 2021-03-18 ケィ・マック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42951B1 (en) * 1998-06-30 2002-09-03 Ebara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heat pump, dehumidifier, and dehumidifying method
CN109312968B (zh) * 2016-06-22 2020-11-0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WO2018154839A1 (ja) * 2017-02-23 2018-08-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除湿機
CN207438774U (zh) * 2017-09-30 2018-06-01 佛山市耐堡电气有限公司 除湿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64375A1 (ja) 2022-12-22
JPWO2022264375A1 (zh) 2022-12-22
CN117479998A (zh) 2024-01-30
TW202300217A (zh) 2023-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62244B1 (ko) 축적된 코일 구간들을 갖는 열교환기
US8205470B2 (en)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TWI671494B (zh) 除濕裝置
US20200224891A1 (en) Air conditioner
EP1757869A2 (en) Heat exchanger for air conditioner having different circuit pattern depending on distance from fan
TWI753323B (zh) 除濕裝置
TWI810896B (zh) 除濕裝置
TWI784343B (zh) 除濕裝置
JP7394722B2 (ja) 除湿装置
CN111448423B (zh) 空气调节机
JP7561878B2 (ja) 除湿装置
TWI830175B (zh) 除濕裝置
WO2024214189A1 (ja) 除湿機
WO2023188421A1 (ja) 室外機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JP7050538B2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WO2023233572A1 (ja) 熱交換器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7374321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WO2022215193A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18048769A (ja) 熱交換器
JP2005049043A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CN111322683A (zh) 一种空调器
KR20000033191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열교환기
JPH07332805A (ja) 空気調和機
KR20060018075A (ko) 열교환기 구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