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48113A - 一种汽车后门密封条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后门密封条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48113A
CN115848113A CN202310044611.5A CN202310044611A CN115848113A CN 115848113 A CN115848113 A CN 115848113A CN 202310044611 A CN202310044611 A CN 202310044611A CN 115848113 A CN115848113 A CN 1158481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closed
sealing
air bag
c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4461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48113B (zh
Inventor
陈燕红
杨从兵
胡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Runtaiy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Runtaiy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Runtaiy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Runtaiy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4461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481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481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481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481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481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密封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后门密封条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汽车后门密封条,包括密封体,所述密封体正面为表面光滑的接触面,所述密封体背面为用以结合固定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中间部位开设有包边槽,所述密封体内部位于所述包边槽两侧的部位对称设有封闭内腔;本发明通过在密封体的安装面上均匀设有清洁槽,清洁槽与封闭内腔相通,封闭内腔中嵌套有清洁内芯,清洁内芯用以吸收进入封闭内腔的灰尘和水汽,有效减少密封条安装间隙部位的灰尘杂质夹杂问题,减少清理的难度,提高密封条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后门密封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密封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后门密封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密封条具有填补车身组成部件间的各种间歇、缝隙的作用,具有减震、防水、防尘、隔音、装饰等功用,提高驾乘体验的舒适感和保护车体;一般车主体验到自己的车在某种运转状态下,例如高速行驶、沙石路面、闹市区,感受到较强的噪音,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车体密封性能出现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密封条就是其中一种性价比较高的解决方法,汽车密封条一般在出厂时就有配置,质量参差不齐的胶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会出现提前老化、密封性能下降、消失的情况,这时更换新的密封条,会对车内的噪音情况有很大的改观。汽车密封条对于解决噪音问题是非常有用的一类产品。
关于汽车后门密封条的作用,在后门关闭过程中,汽车后门边缘端与密封条上的光滑部位紧密接触,从而实现对外侧行驶环境中,阻止灰尘水分等杂质的进入,保证汽车内部环境的干扰,这样就容易导致灰尘杂质集中到密封条与汽车后门安装部位之间的间隙部位,具体的说就是安装部位与车体安装槽表面之间的间隙部位容易积累灰尘,灰尘水分向着内部延伸,接触到固定粘合部位,即粘贴带与车体接触的部位,如此水分和杂质的侵蚀,可能会造成粘合作用的减弱,从而影响密封条的固定作用,增加密封条脱落的风险;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密封条间隙部位的夹杂这灰尘杂质,加上水分的作用,长时间的积累对密封条的腐蚀可能会加速密封条的老化,使得密封条的使用寿命降低;并且此处的腐蚀作用也会对车体的安装部位造成损害,长期的难以清理也会造成车体安装部位表面保护层的破坏,从而影响车体的完好性。
现有技术中为了清理此处所积累的灰尘杂质,往往是通过人工洗车过程中,使用洗车的喷头毛刷配合清洁剂,翻动密封条和安装部位之间间隙可能夹杂灰尘杂质的部位,并进行清理;这样的清理方式耗费时间精力,并且人工清理也难以保证对整个密封条上结合部位进行充分的清理,清理过程中的水分也容易进入结合部位更加深入的区域,并在其中积累,而彻底拆卸密封条进行清理也容易造成密封条变形报废;很多工作强度较大的车辆司机难以保证定时进行维护清理,即便密封条出现密封问题,也会在忍受问题的情况下持续工作,这样会导致汽车使用体验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汽车后门密封条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后门密封条,包括密封体,所述密封体正面为表面光滑的接触面,所述密封体背面为用以结合固定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中间部位开设有包边槽,所述密封体内部位于所述包边槽两侧的部位对称设有封闭内腔;
所述安装面上位于所述包边槽两侧的位置设有粘贴带,所述粘贴带上涂抹有固定胶水,用以实现密封体的固定安装,所述安装面上均匀设有清洁槽,所述清洁槽与所述封闭内腔相通,所述封闭内腔中嵌有清洁内芯,所述清洁内芯用以吸收进入封闭内腔的灰尘和水分。
优选的,所述清洁内芯两端部设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与嵌套在所述封闭内腔的两侧端部的封闭块相连。
优选的,所述封闭内腔的内壁部位设有环形的分隔部,所述分隔部用以将所述封闭内腔的内部区域分隔成相互连通的清洁区;
并且所述清洁内芯通过相连的清洁段组成,所述清洁段外侧表面为椭圆球状,且每个清洁段嵌入所述清洁区中,并与所述清洁区两侧的分隔部紧密接触;
所述清洁段由外侧包裹的封闭包衣和内部填充的干燥剂组成,并且在封闭包衣侧壁均匀设有清洁孔。
优选的,所述清洁段外侧的封闭包衣外侧包裹有清洁包衣,所述清洁包衣采用化纤材质制备得到。
优选的,所述清洁段内部中间位置设有气囊,所述气囊外表面与所填充的干燥剂相接触,并且在所述气囊外表面均匀设有气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绳为管状结构,并且所述连接绳依次贯穿均匀排列的所述清洁段内部的气囊,并且位于所述气囊内部的连接绳部位与所述气囊内部相通。
优选的,所述封闭包衣内壁上靠近两侧所述分隔部的部位设有推块,所述推块端部与所述气囊外表面相接触,并且在所述推块两侧表面上均匀设有梳理块。
一种汽车后门密封条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适用于上述的汽车后门密封条的制备,且所述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S1:首先,准备好橡胶管状件作为连接绳,随后准备气囊,预先在气囊表面上均匀加工出气孔,并在气囊两侧端部上加工出安装孔,将连接绳端部穿过气囊端部的安装孔中,使得气囊串在连接绳上,并且移动气囊使得气囊滑动到连接绳表面上均匀开设孔的位置,对气囊和连接绳之间进行相对固定;
S2:准备同样是椭圆球状的封闭包衣和化纤材质的布片,随后在封闭包衣表面上均匀开设通孔,作为清洁孔;将封闭包衣包裹在弹性气囊外侧,通过振动使得封闭包衣内部的干燥剂在封闭包衣和气囊之间的间隙部位分布均匀;再通过缝纫加工或者胶水固定,使得布片紧密包裹在封闭包衣外侧,剪去多余部分,形成了封闭包衣外侧的清洁包衣,如此已经完成了清洁内芯上连续分布的清洁段的加工;
S3:选用常见密封条原材料,进行炼胶、挤出硫化和后加工步骤,加工成长方形的片材结构,在片材结构中间部位画出基准线,并在基准线两侧横向的固定多个长条状的橡胶挡块结构;将片材结构的两侧边缘部位向着中间部位弯曲,使得边缘端部与中间部位接触后固定,形成了中间间隙部位的包边槽以及封闭内腔,而橡胶挡块结构在收卷过程中弯曲首尾接触,形成环状的分隔部;
S4:最后将长条状的清洁内芯串入封闭内腔中,在滑动过程中,清洁段滑动嵌入对应的清洁区中,实现对清洁内芯和密封体的结合;此时密封体上相背的表面分别为接触面和安装面,在安装面上固定粘贴带,如此完成安装加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后门密封条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密封体的安装面上均匀设有清洁槽,清洁槽与封闭内腔相通,封闭内腔中嵌套有清洁内芯,清洁内芯用以吸收进入封闭内腔的灰尘和水汽,有效减少密封条安装间隙部位的灰尘杂质夹杂问题,减少清理的难度,提高密封条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后门密封条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设置清洁内芯与封闭内腔滑动连接,在需要清理时,仅仅需要抽动清洁内芯,在滑出的同时能够有效带出被收集到封闭内腔中的灰尘杂质,随后可以对清洁内芯进行清理或者更换,并再次安装,通过清洁内芯配合封闭内腔的即时清理作用能够有效减少密封体的清理频率和使用寿命,从而节省维护清理的时间精力,以及更换密封条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密封条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中密封条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中密封条部分剖切后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中密封条部分剖切后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密封条侧视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中推块的立体图。
图中:密封体1、接触面11、安装面12、清洁槽121、包边槽13、封闭内腔14、封闭块141、分隔部142、清洁区143、粘贴带15、清洁内芯2、连接绳21、清洁段22、封闭包衣221、清洁孔222、清洁包衣223、推块224、梳理块225、气囊23、气孔231。
具体实施方式
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所示,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汽车后门密封条,如说明书附图中图2-4所示,包括密封体1,密封体1正面为表面光滑的接触面11,密封体1背面为用以结合固定的安装面12,安装面12中间部位开设有包边槽13,密封体1内部位于包边槽13两侧的部位均匀设有封闭内腔14;在安装过程中,对于汽车后门的待安装部位,若是存在预留的安装卡板类结构,可以在安装过程中将包边槽13与安装卡板结构之间相互卡合,使其紧密接触;对于仅仅只预留有安装槽,并且安装槽表面光滑时,可以预先清理安装槽部位,随后因为在安装面12上位于包边槽13两侧的位置设有粘贴带15,粘贴带15上涂抹有固定胶水,用以实现密封体1的固定安装;
这样使得粘贴带15与安装槽表面接触接触,从而实现安装面12和车体上安装槽部位的紧密粘合,从而实现了对密封体1的固定安装;在使用过程中,司机或者乘客这样的使用者在开闭后门时,后门关合反复的过程中,后门的边缘部位反复撞击密封体1的光滑接触面11部位,在此过程中,密封体1受压变形,有效缓和了关合后门时撞击作用对后门和车体部位的伤害,并且通过封闭内腔14中空部位和材质的作用,也降低了关门撞击时发出的噪音,有效提高了乘客的使用体验;
关于汽车后门密封条的作用,在后门关闭过程中,汽车后门边缘端与密封体1上的光滑部位紧密接触,从而实现对外侧行驶环境中,阻止灰尘水分等杂质的进入,保证汽车内部环境的干扰,这样就容易导致灰尘杂质集中到密封体1与汽车后门安装部位之间的间隙部位,具体的说就是安装面12与车体安装槽表面之间的间隙部位容易积累灰尘,灰尘水分向着内部延伸,接触到固定粘合部位,即粘贴带15与车体接触的部位,如此水分和杂质的侵蚀,可能会造成粘合作用的减弱,从而影响密封体1的固定作用,增加密封条脱落的风险;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密封条间隙部位的夹杂着灰尘杂质,加上水分的作用,长时间的积累对密封体1的腐蚀可能会加速密封体1的老化,使得后门密封条整体的使用寿命降低;并且此处的腐蚀作用也会对车体的安装部位造成损害,长期的难以清理也会造成车体安装部位表面保护层的破坏,从而影响车体的完好性;
现有技术中为了清理此处所积累的灰尘杂质,往往是通过人工洗车过程中,使用洗车的喷头毛刷配合清洁剂,翻动密封条和安装部位之间间隙可能夹杂灰尘杂质的部位,并进行清理;这样的清理方式耗费时间精力,并且人工清理也难以保证对整个密封条上结合部位进行充分的清理,清理过程中的水分也容易进入结合部位更加深入的区域,并在其中积累,而彻底拆卸密封条进行清理也容易造成密封条变形报废;很多工作强度较大的车辆司机难以保证定时进行维护清理,即便密封条出现密封问题,也会在忍受问题的情况下持续工作,这样会导致汽车使用体验受到影响;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在密封体1的安装面12上均匀设有清洁槽121,清洁槽121与封闭内腔14相通,封闭内腔14中嵌套有清洁内芯2,清洁内芯2用以吸收进入封闭内腔14的灰尘和水汽,有效减少密封条安装间隙部位的灰尘杂质夹杂问题,减少清理的难度,提高密封条的使用寿命;
具体工作流程:在密封体1的工作过程中,可能进入的灰尘杂质首先会进入安装面12与车体之间的间隙部位,并且因为粘贴带15与车体紧密接触部位难以通过,因此灰尘杂质集中到间隙部位中靠近粘贴带15的部位;因此在该部位均匀设置有清洁槽121,在车门开合的过程中,车门边缘部位撞击封闭带上的接触面11,弹性的接触面11部位受压变形,此时封闭内腔14也受压变形,此时位于封闭内腔14中的空气受压,使得封闭内腔14中气压增大,因此气流通过清洁槽121流出,冲击间隙部位中靠近粘贴带15部位的灰尘杂质,使得灰尘杂质在冲击作用下离开间隙部位;
随后在开门过程中,受压变形恢复,此时位于封闭内腔14中的气压恢复,开始抽气作用,此时位于间隙部位中残留的杂质可能会在抽气作用下降进入到封闭内腔14中,减少外侧间隙部位灰尘杂质的积累,从而有效减少位于间隙部位的灰尘杂质,并且连续的气流流动,也会有效使得位于间隙部位的水分在气流作用下加速蒸发,从而使得间隙部位变得更加干燥,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潮湿的灰尘杂质对粘贴带15安装部位粘性的破坏,保证密封体1安装的稳定性;
在气流流动过程中,位于封闭内腔14中的清洁内芯2中可以采用吸水的材质,能够有效的吸收位于间隙部位进入封闭内腔14中的水分,进一步保证封闭内腔14和间隙部位的干燥,从而减缓水分和杂质对密封体1老化的影响;并且清洁内芯2与封闭内腔14滑动连接,在需要清理时,仅仅需要抽动清洁内芯2,在滑出的同时通过静电吸引和摩擦的作用能够有效带出被收集到封闭内腔14中的灰尘杂质,随后可以对清洁内芯2进行清理或者更换,并再次安装,通过清洁内芯2配合封闭内腔14的即时清理作用能够有效减少密封体1的清理频率和使用寿命,从而节省维护清理的时间精力,以及更换密封条的成本。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说明书附图中图2-4所示,清洁内芯2两端部设有连接绳21,连接绳21与嵌套在封闭内腔14的两侧端部的封闭块141相连;在安装结束后,将封闭块141嵌套在密封体1两侧端部上,用以避免外界灰尘杂质的进入;通过连接绳21的作用,可以更加方便的抽动清洁内芯2,从而实现对封闭内腔14的清理效果;
具体工作流程:在实施例一中具体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在密封体1固定安装到车体对应部位之后,将封闭块141嵌套在密封体1的两侧部位,封闭块141上与封闭内腔14相对应的部位凸起,因此封闭块141上凸起部位嵌入封闭内腔14的两端部位,从而实现密封体1两侧的封闭;在密封体1工作过程中,位于封闭内腔14中的清洁内芯2发挥清洁作用,有效清理位于封闭内腔14中的灰尘杂质;
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需要对清洁内芯2进行处理时,拔出两侧的封闭块141,并且因为封闭块141与连接绳21之间为可拆式连接,因此根据需要可以将封闭块141与连接绳21之间进行拆除,随后准备一条长度大于对应密封体1的外接绳,将外接绳两端与密封体1两侧的连接绳21端部相连,使得彼此相连的连接绳21、清洁内芯2和外接绳呈现环状结构,随后拉动外接绳使得环状结构转动,从而使得外接绳转动并移动到封闭内腔14内部中,而原本位于封闭内腔14中的清洁内芯2转动到外侧,在清洁内芯2滑出的同时能够有效带出积累在封闭内腔14中的灰尘杂质,因此可以再抽动清洁内芯2使其双向反复抽动,从而充分带出位于封闭内腔14中的灰尘杂质,保证封闭内腔14中的清洁;
此时可以顺利的对移动到外侧的清洁内芯2上吸附的灰尘杂质进行处理,或者对于难以清理的清洁内芯2,可以直接更换清洁内芯2,将新的清洁内芯2连接到对应的连接绳21上,恢复环状结构后再次转动,将清理结束或者新的清洁内芯2移动到封闭内腔14中,发挥清洁作用,再拆下外接绳,连接上封闭块141;通过上述过程,实现对清洁内芯2的更换,使得清洁作用得到持续,并且过程简便,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对长期积尘的密封条进行彻底清理,更加节省时间精力,提高清洁效率。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如说明书附图中图2-4所示,封闭内腔14的内壁部位设有环形的分隔部142,分隔部142的结构可以是环形挡块结构,并且在分隔部142端部与下述的清洁段22相接触的部位为圆弧状,从而减少当清洁段22通过时,清洁段22与分隔部142之间的刮擦磨损;分隔部142用以将封闭内腔14的内部区域分隔成相互连通的清洁区143;
并且清洁内芯2通过相连连接的清洁段22组成,清洁段22外侧表面为圆弧形,连续排布并且彼此首尾相连的清洁段22呈现类似连续的葫芦串状结构,且每个清洁段22嵌入清洁区143中,并与清洁区143两侧的分隔部142紧密接触;
清洁段22由外侧包裹的封闭包衣221和内部填充的干燥剂组成,此处的干燥剂可以选用硅胶干燥剂,封闭包衣221选用弹性材质,可以是橡胶材质,并且在封闭包衣221侧壁均匀设有清洁孔222,此处的清洁孔222的孔径应该小于干燥剂颗粒的粒径,避免干燥剂通过清洁孔222漏出;
进一步的,清洁段22外侧的封闭包衣221外侧包裹有清洁包衣223,清洁包衣223采用化纤材质制备得到;并且清洁包衣223材质为疏松多孔结构,使得流动气流能够顺利的透过;
具体工作流程:在实施例二中具体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密封体1在工作过程中,通过清洁槽121进入封闭内腔14中的灰尘杂质和水分与对应的清洁区143中的清洁段22相接触,在密封体1受压恢复的往复过程中,气压变化导致的空气流动,通过流动空气作为媒介,位于清洁段22内部的干燥剂有效吸收进入封闭内腔14中的水分,保证封闭内腔14内部的干燥;
因为分隔部142为橡胶材质,这样当清洁内芯2在封闭内腔14中滑动时,外侧的清洁包衣223与橡胶材质结构之间的接触摩擦,从而使得清洁包衣223上的静电增加,再加上清洁包衣223表面疏松,摩擦系数较大,这样清洁内芯2在封闭内腔14中能够有效吸附进入封闭内腔14中的灰尘杂质,并且在清洁内芯2安装和拿出过程中,清洁内芯2在封闭内腔14中的滑动能够有效的清理位于封闭内腔14中的灰尘杂质,保证封闭内腔14中的清洁,进而减少水分和灰尘杂质对密封体1的侵蚀;
进一步的,在安装过程中,为了配合车门的弯曲状边缘部位,安装好的密封体1可能呈现近似直角的弯曲状,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振动作用使得进入封闭内腔14中的灰尘在重力作用下有着向下移动的趋势,位于封闭内腔14中的灰尘杂质可能会从竖直部位向下移动,直到遇到弯曲部位受阻停止,这样持续的积累,弯曲部位中的灰尘杂质集中,配合其中的水分作用,进一步侵蚀弯曲部位,使其老化加剧,从而影响密封体1整体的完好性;
因此通过设置环形的分隔部142,一方面,在安装清洁内芯2的过程中,表面圆弧状并且尺寸适宜的清洁段22能够顺利卡入分隔部142形成的清洁区143中,有利于清洁内芯2的固定限位;另一方面,车体振动作用使得清洁区143内部的灰尘杂质沿着清洁段22与封闭内腔14内壁之间间隙流动时,受到分隔部142的阻挡,使得清洁区143中的灰尘杂质受到阻挡限位,避免了位于封闭内腔14中灰尘杂质的过于集中;并且滑动的灰尘杂质掉落在分隔部142表面上,当拉动清洁内芯2移动时,滑动的清洁段22与对应的分隔部142表面接触并受压变变形,紧密的接触使得位于分隔部142表面附着的灰尘杂质在紧密接触刮擦作用下得到有效的清理,进一步保证了封闭内腔14中的清洁。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如说明书附图中图2-7所示,清洁段22内部中间位置设有气囊23,气囊23外表面与所填充的干燥剂相接触,并且在气囊23外表面均匀设有气孔231,并且气孔231的孔径小于干燥剂颗粒的粒径,能够有效避免干燥剂进入气孔231中造成气孔231的堵塞;
具体工作流程:在实施例三中具体工作流程的基础上,为了保证封闭内腔14中的清洁干燥,因此定时可以打开封闭块141通过清洁内芯2两端的连接绳21端部,往复抽动清洁内芯2,在此过程中,清洁段22受拉在不同的清洁区143中滑动,在滑动过程中,清洁段22遇到分隔部142时会受阻变形,此时位于清洁段22内部的气囊23也会受压变形,在气囊23受压变形和恢复的过程中,内部气压的改变,促使了气囊23通过气孔231与外界交换空气,从而也加速了清洁段22内外侧之间的空气交换,在此过程中,流动空气的水分被清洁段22内部的干燥剂所吸收,而空气中的水分则被清洁段22外侧的清洁包衣223所过滤吸附,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封闭内腔14中的清洁干燥。
实施例五:
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如说明书附图中图2-7所示,连接绳21为管状结构,并且连接绳21依次贯穿均匀排列的清洁段22内部的气囊23,位于气囊23内部的连接绳21部位与气囊23内部相通;
具体工作流程:在实施例四中具体工作流程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对封闭内腔14进行清理,在密封体1工作一段时间后,定时打开一侧端部的封闭块141,随后可以拆下连接绳21的端部,使用微型气泵向着连接绳21内部注入空气,连接绳21与气囊23相通,使得空气在被注入气囊23中,随后在从气囊23上的气孔231中流出,流出的空气在通过封闭内腔14后通过侧壁上的清洁槽121流出,冲刷位于密封体1外侧表面与车体上安装部位之间间隙中夹杂的灰尘和杂质;
吹气过程持续一段时间后,启动微型气泵的抽气作用,开始反向抽气,抽气作用通过连接绳21传递到气囊23中,随后再通过气孔231传递到封闭内腔14中,从而使得封闭内腔14内部中灰尘杂质在抽气作用下被吸附到清洁包衣223上,从而得到清理;并且在抽气和吸气过程中,位于封闭内腔14和密封体1外侧表面与车体上安装部位之间间隙部位的空气流速均加快,流动的空气加速的水分蒸发去,清洁段22内部的干燥剂也能够更加充分的通过流动空气中吸收水分,进一步保证封闭内腔14中的清洁干燥,减少密封体1的老化。
实施例六:
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如说明书附图中图2-8所示,封闭包衣221内壁上靠近两侧分隔部142的部位设有推块224,推块224端部与气囊23外表面相接触,并且在推块224两侧表面上均匀设有梳理块225。
具体工作流程:在实施例四中具体工作流程的基础上,拉动清洁内芯2滑动的同时,清洁段22与两侧的分隔部142接触时受压变形,从而使得整个清洁段22受压变形,此时封闭包衣221在受压变形的同时带动推块224挤压内壁的气囊23,进一步使得气囊23变形,并促使气囊23出气,加速清洁段22内部的空气流动,从而促使流动空气的水分被清洁段22内部的干燥剂所吸收;并且推块224两侧的梳理块225端部为梳齿状,并且梳齿状结构的间隙大于干燥剂可以的间隙,这样在推块224受压移动的同时可以推动梳理内部填充的干燥剂可以,使得干燥剂加速流动,这样位于外部的吸水充分和位于内部未吸水的干燥剂之间被搅拌均匀,提高靠近封闭包衣221部位的干燥剂的吸水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干燥剂的利用效率。
实施例七: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说明书附图中图1所示,一种汽车后门密封条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适用于上述实施例一实施例六中描述的汽车后门密封条的制备,且制备方法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S1:首先,准备好橡胶管状件作为连接绳21,随后准备气囊23,预先在气囊23表面上均匀加工出气孔231,并在气囊23两侧端部上加工出安装孔,将连接绳21端部穿过气囊23端部的安装孔中,使得气囊23串在连接绳21上,并且移动气囊23使得气囊23滑动到连接绳21表面上均匀开设孔的位置,对气囊23和连接绳21之间进行相对固定;
S2:准备同样是椭圆球状的封闭包衣221和化纤材质的布片,随后在封闭包衣221表面上均匀开设通孔,作为清洁孔222;将封闭包衣221包裹在弹性气囊23外侧,通过振动使得封闭包衣221内部的干燥剂在封闭包衣221和气囊23之间的间隙部位分布均匀;再通过缝纫加工或者胶水固定,使得布片紧密包裹在封闭包衣221外侧,剪去多余部分,形成了封闭包衣221外侧的清洁包衣223,如此已经完成了清洁内芯2上连续分布的清洁段22的加工;
S3:选用常见密封条原材料,进行炼胶、挤出硫化和后加工步骤,加工成长方形的片材结构,在片材结构中间部位画出基准线,并在基准线两侧横向的固定多个长条状的橡胶挡块结构;将片材结构的两侧边缘部位向着中间部位弯曲,使得边缘端部与中间部位接触后固定,形成了中间间隙部位的包边槽13以及封闭内腔14,而橡胶挡块结构在收卷过程中弯曲首尾接触,形成环状的分隔部142;
S4:最后将长条状的清洁内芯2串入封闭内腔14中,在滑动过程中,清洁段22滑动嵌入对应的清洁区143中,实现对清洁内芯2和密封体1的结合;此时密封体1上相背的表面分别为接触面11和安装面12,在安装面12上固定粘贴带15,如此完成安装加工。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能的制备方法的实施方案,应当先完成清洁内芯2的制备;具体的,在本申请的汽车后门密封条制备过程中:
首先,准备好长度和管径适宜的橡胶管状件作为连接绳21,在连接绳21上均匀开孔,随后制造加工椭圆形状的气囊23,并且在气囊23表面上均匀加工出气孔231,并在气囊23两侧端部上加工出安装孔,将连接绳21端部穿过气囊23端部的安装孔中,使得气囊23串在连接绳21上,并且移动气囊23使得气囊23滑动到连接绳21表面上均匀开设孔的位置,这样使得连接绳21内部与气囊23内部相通;使用固定胶水涂抹在气囊23两侧端部上的安装孔位置,实现对安装孔部位的封堵,并且实现对气囊23和连接绳21之间的相对固定;
随后准备同样是椭圆球状的封闭包衣221,采用例如橡胶材质这样的弹性材质,随后在封闭包衣221表面上均匀开设通孔,作为清洁孔222;可以在封闭包衣221一侧位置开设一条安装缝,张开安装缝,方便将加工好的推块224和梳理块225固定安装在封闭包衣221的内壁上,随后向着封闭包衣221内部填充干燥剂,干燥剂应当经过粒径筛选,控制干燥剂的粒径大于气孔231和清洁孔222的孔径;随后张开安装缝,将弹性气囊23包裹在内部,通过振动使得干燥剂在封闭包衣221和气囊23之间的间隙部位分布均匀;随后通过固定胶水或者热熔胶封闭安装缝,使得封闭包衣221处于封闭状态;
紧接下来准备化纤材质的布片,包裹在封闭包衣221外侧,通过缝纫加工或者胶水固定,使得布片紧密包裹在封闭包衣221外侧,随后剪去多余部分,如此形成了封闭包衣221外侧的清洁包衣223;并且在清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剪切除去已经吸附过多灰尘杂质的清洁包衣223,重新包裹一层新的清洁包衣223的方式,实现对清洁内芯2的清理作用;在完成清洁包衣223后,如此已经完成了清洁内芯2上连续分布的清洁段22的加工;
随后开始进行密封体1的加工,通过现有生产中对密封条的加工方式,选材后炼胶、挤出硫化和后加工步骤,加工成长方形的片材结构,随后在片材结构上选择好部位分别作为接触面11和安装面12,对接触面11部位进行光滑加工处理;在片材结构中间部位画出基准线,并在基准线两侧横向的固定多个长条状的橡胶挡块结构;
随后将片材结构的两侧边缘部位向着中间部位弯曲,使得边缘端部与中间部位接触后,通过热熔或者固定胶水进行固定;在两侧边缘端部弯曲收卷的过程中,形成了中间间隙部位的包边槽13,已经与包边槽13相对称的,收卷形成的封闭内腔14,而橡胶挡块结构在收卷过程中弯曲首尾接触,形成环状的分隔部142,最后将长条状的清洁内芯2串入封闭内腔14中,在滑动过程中,清洁段22滑动嵌入对应的清洁区143中,实现对清洁内芯2和密封体1的结合;此时接触面11和安装面12在密封体1上相背的表面上,随后固定上粘贴带15;
进一步的,关于清洁内芯2和密封体1的具体结合安装方式,可以选择在密封体1完成成型后,通过连接绳21端部连接长杆,在将长杆嵌入封闭内腔14中穿过,从而实现清洁内芯2的顺利嵌入,也可以选择在片材结构时,直接将清洁内芯2放置在长条状的橡胶挡块结构上,随后直接弯曲加工出封闭内腔14,使得清洁内芯2直接位于封闭内腔14中完成固定;最后剪去多余的连接绳21部位,固定安装封闭块141,实现对本申请汽车后门密封条的加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汽车后门密封条,包括密封体(1),所述密封体(1)正面为表面光滑的接触面(11),所述密封体(1)背面为用以结合固定的安装面(12),所述安装面(12)中间部位开设有包边槽(13),所述密封体(1)内部位于所述包边槽(13)两侧的部位对称设有封闭内腔(14);
所述安装面(12)上位于所述包边槽(13)两侧的位置设有粘贴带(15),所述粘贴带(15)上涂抹有固定胶水,用以实现密封体(1)的固定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12)上均匀设有清洁槽(121),所述清洁槽(121)与所述封闭内腔(14)相通,所述封闭内腔(14)中嵌有清洁内芯(2),所述清洁内芯(2)用以吸收进入封闭内腔(14)的灰尘和水分。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汽车后门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内芯(2)两端部设有连接绳(21),所述连接绳(21)与嵌套在所述封闭内腔(14)的两侧端部的封闭块(14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汽车后门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内腔(14)的内壁部位设有环形的分隔部(142),所述分隔部(142)用以将所述封闭内腔(14)的内部区域分隔成相互连通的清洁区(143);
并且所述清洁内芯(2)通过相连的清洁段(22)组成,所述清洁段(22)外侧表面为椭圆球状,且每个清洁段(22)嵌入所述清洁区(143)中,并与所述清洁区(143)两侧的分隔部(142)紧密接触;
所述清洁段(22)由外侧包裹的封闭包衣(221)和内部填充的干燥剂组成,并且在封闭包衣(221)侧壁均匀设有清洁孔(222)。
4.根据权利要求3的一种汽车后门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段(22)外侧的封闭包衣(221)外侧包裹有清洁包衣(223),所述清洁包衣(223)采用化纤材质制备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3的一种汽车后门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段(22)内部中间位置设有气囊(23),所述气囊(23)外表面与所填充的干燥剂相接触,并且在所述气囊(23)外表面均匀设有气孔(231)。
6.根据权利要求5的一种汽车后门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21)为管状结构,并且所述连接绳(21)依次贯穿均匀排列的所述清洁段(22)内部的气囊(23),并且位于所述气囊(23)内部的连接绳(21)部位与所述气囊(23)内部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6的一种汽车后门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包衣(221)内壁上靠近两侧所述分隔部(142)的部位设有推块(224),所述推块(224)端部与所述气囊(23)外表面相接触,并且在所述推块(224)两侧表面上均匀设有梳理块(225)。
8.一种汽车后门密封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适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后门密封条的制备,且所述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S1:首先,准备好橡胶管状件作为连接绳(21),随后准备气囊(23),预先在气囊(23)表面上均匀加工出气孔(231),并在气囊(23)两侧端部上加工出安装孔,将连接绳(21)端部穿过气囊(23)端部的安装孔中,使得气囊(23)串在连接绳(21)上,并且移动气囊(23)使得气囊(23)滑动到连接绳(21)表面上均匀开设孔的位置,对气囊(23)和连接绳(21)之间进行相对固定;
S2:准备同样是椭圆球状的封闭包衣(221)和化纤材质的布片,随后在封闭包衣(221)表面上均匀开设通孔,作为清洁孔(222);将封闭包衣(221)包裹在弹性气囊(23)外侧,通过振动使得封闭包衣(221)内部的干燥剂在封闭包衣(221)和气囊(23)之间的间隙部位分布均匀;再通过缝纫加工或者胶水固定,使得布片紧密包裹在封闭包衣(221)外侧,剪去多余部分,形成了封闭包衣(221)外侧的清洁包衣(223),如此已经完成了清洁内芯(2)上连续分布的清洁段(22)的加工;
S3:选用常见密封条原材料,进行炼胶、挤出硫化和后加工步骤,加工成长方形的片材结构,在片材结构中间部位画出基准线,并在基准线两侧横向的固定多个长条状的橡胶挡块结构;将片材结构的两侧边缘部位向着中间部位弯曲,使得边缘端部与中间部位接触后固定,形成了中间间隙部位的包边槽(13)以及封闭内腔(14),而橡胶挡块结构在收卷过程中弯曲首尾接触,形成环状的分隔部(142);
S4:最后将长条状的清洁内芯(2)串入封闭内腔(14)中,在滑动过程中,清洁段(22)滑动嵌入对应的清洁区(143)中,实现对清洁内芯(2)和密封体(1)的结合;此时密封体(1)上相背的表面分别为接触面(11)和安装面(12),在安装面(12)上固定粘贴带(15),如此完成安装加工。
CN202310044611.5A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汽车后门密封条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8481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44611.5A CN115848113B (zh)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汽车后门密封条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44611.5A CN115848113B (zh)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汽车后门密封条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48113A true CN115848113A (zh) 2023-03-28
CN115848113B CN115848113B (zh) 2023-05-02

Family

ID=85657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44611.5A Active CN115848113B (zh)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汽车后门密封条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4811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27077U (zh) * 2012-09-11 2013-03-27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车门密封条、车门及车辆
JP2015096394A (ja) * 2013-11-15 2015-05-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ウェザーストリップ
CN209383139U (zh) * 2018-12-18 2019-09-13 陕西友日久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防堵塞型张力阻断吸附辊
KR102042030B1 (ko) * 2018-09-06 2019-11-07 유일고무 주식회사 차량용 도어 웨더스트립
CN218257694U (zh) * 2022-08-04 2023-01-10 张家港市大驿汽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安装的汽车密封胶条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27077U (zh) * 2012-09-11 2013-03-27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车门密封条、车门及车辆
JP2015096394A (ja) * 2013-11-15 2015-05-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ウェザーストリップ
KR102042030B1 (ko) * 2018-09-06 2019-11-07 유일고무 주식회사 차량용 도어 웨더스트립
CN209383139U (zh) * 2018-12-18 2019-09-13 陕西友日久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防堵塞型张力阻断吸附辊
CN218257694U (zh) * 2022-08-04 2023-01-10 张家港市大驿汽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安装的汽车密封胶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48113B (zh) 202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402933A1 (en) Filter member
CN107788900A (zh) 清洁机器人
CN115848113A (zh) 一种汽车后门密封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75841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2647692A (zh) 一种室内设计用地砖自动化美缝装置
CN113371580A (zh) 一种电动车车厢生产用吊运装置
CN101827717B (zh) 具有噪声减少装置的带凹槽胎面带
CN114368266B (zh) 一种隐藏式外水切结构
CN215348702U (zh) 扫地机拖布、拖布机构及扫地机器人
WO2004042248A2 (en) Cushioning memb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9653893U (zh) 一种具有吸湿功能的玻璃观察窗
CN113389326A (zh) 一种具有烟气净化功能的排烟天窗
CN201980057U (zh) 汽车挡水膜
CN110281631B (zh) 一种汽车内饰用pp芯蜂窝板
CN210733802U (zh) 一种多功能汽车遮阳帘
CN111990922B (zh) 一种高层外窗自动清洁装置
CN208716506U (zh) 一种真空吸附辊
CN116512877B (zh) 一种带有空气净化组件的汽车扶手箱
US20060049559A1 (en) Cushioning memb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19029031U (zh) 一种静音轮胎
CN208897033U (zh) 高压式雨刷器
CN219059518U (zh) 自清洁组件及具有其的衣物处理设备
RU189340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чистки стекол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от следов насекомых
CN208947067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前挡风玻璃密封条
CN220397782U (zh) 一种具有自动清理功能的暖通空调过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