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04810A - 一种用于降血脂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降血脂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04810A
CN115804810A CN202310044699.0A CN202310044699A CN115804810A CN 115804810 A CN115804810 A CN 115804810A CN 202310044699 A CN202310044699 A CN 202310044699A CN 115804810 A CN115804810 A CN 1158048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am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al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446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Wuqing Aik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Wuqing Aik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Wuqing Aik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Tianjin Wuqing Aik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1004469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048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04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048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降血脂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用于降血脂的中药配方,其包括以下的药物原料:柴胡、黄芩、姜半夏、茯苓、猪苓、泽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配方具有除湿祛痰,活血化淤,健脾消食、降脂化浊的功效,主治脾虚痰淤阻滞症的气短、乏力、头晕、头痛、胸闷、腹胀、食少纳呆以及高脂血症,并且本配方也可用于由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使用方式丰富,其配方中使用的药材成分简单,原材料成本低,其各组分均具有一定的独立药效,其功效通过其中药材的独立药效以及各药材的配伍实现,无需药对即可实现配方功效,对其中某味药材的依赖性较小,其制备过程简单,制备周期短,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降血脂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降血脂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血脂是血液中各种脂类物质的总称,其中最重要的是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甘油三脂也称中性脂肪,其它重要脂类还包括脂蛋白,其中又包括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健康人的平均血胆固醇含量在2.8~5.17mmol/L之间,平均血甘油三酯含量在0.56~1.7mmol/L之间。无论是胆固醇含量增高,还是甘油三脂的含量增高,或是两者皆增高,均统称为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因脂质代谢紊乱或转运异常使血清或血浆中的脂质高于正常的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特别是饮食的不规律等多种因素影响,高脂血症人群的比例在迅速地上升。冠心病、心肌梗死、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各类疾病之首,严重危害了人类的生命和健康。而高血脂症又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中风、心肌梗死的诱因,因此降低血浆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对防治上述疾病十分重要。心肌梗死和冠脉血管及其微循环血管张力过高也有关,而血管张力过高和血浆中甘油三脂、胆固醇含量过高也有关,目前认为上述和钙通道活性过强联系密切,因此防治心肌梗死以抗钙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极为重要。临床证明,降低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浓度,能减少心肌梗死的危险。而现如今,临床上使用的西药如:羟甲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藻酸双脂钠、安妥明、烟酸、考来烯胺等西药虽有较好的疗效,但其降血脂的副作用太大,不适于病人的长期应用以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如何延缓血脂升高或者持续降低血脂,是现在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难题
申请号为:202111583839.9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降脂配方,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三七9份、丹参30份、炒白芍20份、决明子12份、山楂15份、葛根20份、山茱萸15份、山药20份、白术15份、陈皮15份、枸杞15份、泽泻12份、茯苓15份、半夏12份、天麻15份、柴胡15份、黄芩12份。然而该种降脂配方中的成分较为复杂,成本较高,其配方多处使用药对,若缺少其中一种原料即会对配方的药效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对制备过程要求较为严格,其通过多个方面共同配合以起到降血脂的作用,对其中每味药材的依赖性较大,无法用于由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具有一定的使用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降血脂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降血脂的中药配方,其包括以下的药物原料:柴胡、黄芩、姜半夏、茯苓、猪苓。
其包括以下重量份药物原料:
Figure BDA0004054763850000021
在上述基础上再加入:
泽泻 5.5~6.5份。
一种用于降血脂的中药配方,其包括以下重量份药物原料:
Figure BDA0004054763850000022
Figure BDA0004054763850000031
一种用于降血脂的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称药:按量称取柴胡、黄芩、姜半夏、茯苓、猪苓、泽泻并将其进行混合,充分混合后,粉碎为药粉;
b、浸泡:将步骤a中制得的药粉浸泡12小时;
c、煎煮:将步骤b中制得的药液煎煮2次;
d、澄清:对步骤c中制得的药液进行沉淀澄清操作;
e、过滤:对步骤d中制得的药液进行过滤以得到流浸膏状态的药剂;
f、浓缩:对步骤e中制得的流浸膏状态的药剂进行浓缩处理以进行收膏操作;
g、盛装:将步骤f中制得的膏体盛装以得到膏方形态的药剂。
一种用于降血脂的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称药:按量称取柴胡、黄芩、姜半夏、茯苓、猪苓、泽泻并将其进行混合,充分混合后,粉碎为药粉;
B、提取:对步骤A中制得的药粉进行提取,提取完成后,将药渣废弃,提取出混合药液;
C、过滤:对混合药液进行过滤,将滤液贮藏;
D、浓缩:对步骤C中制得的滤液进行真空浓缩以得到流浸膏状态的药剂,将其中部分流浸膏状态的药剂进行冷藏留存;
E、干燥:对步骤D中剩余的流浸膏状态的药剂进行干燥处理,以得到干浸膏状态的药剂,即药剂原粉;
F、灌装:对步骤E中制得的药剂原粉进行灌装以得到胶囊形态的药剂。
步骤D中留存的流浸膏状态的药剂可以根据使用者的病情以按照医嘱配合胶囊药剂进行外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配方具有除湿祛痰,活血化淤,健脾消食、降脂化浊的功效,主治脾虚痰淤阻滞症的气短、乏力、头晕、头痛、胸闷、腹胀、食少纳呆以及高脂血症,并且本配方也可用于由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使用方式丰富,其配方中使用的药材成分简单,原材料成本低,其各组分均具有一定的独立药效,其功效通过其中药材的独立药效以及各药材的配伍实现,无需药对即可实现配方功效,对其中某味药材的依赖性较小,其制备过程简单,制备周期短,适用于配方的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五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用于降血脂的中药配方,其包括以下的药物原料:柴胡、黄芩、姜半夏、茯苓、猪苓。
其包括以下重量份药物原料:
Figure BDA0004054763850000041
其中,柴胡、黄芩、姜半夏、茯苓、猪苓的重量份比例为:4:3:3:3:3。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再加入:
泽泻 5.5~6.5份。
其中,柴胡、黄芩、姜半夏、茯苓、猪苓、泽泻的重量份比例为:4:3:3:3:3:6。
实施例三:
一种用于降血脂的中药配方,其包括以下重量份药物原料:
Figure BDA0004054763850000051
实施例四:
一种用于降血脂的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称药:按量称取柴胡、黄芩、姜半夏、茯苓、猪苓、泽泻并将其进行混合,充分混合后,粉碎为药粉;
b、浸泡:将步骤a中制得的药粉浸泡12小时;
c、煎煮:将步骤b中制得的药液煎煮2次;
d、澄清:对步骤c中制得的药液进行沉淀澄清操作;
e、过滤:对步骤d中制得的药液进行过滤以得到流浸膏状态的药剂;
f、浓缩:对步骤e中制得的流浸膏状态的药剂进行浓缩处理以进行收膏操作;
g、盛装:将步骤f中制得的膏体盛装以得到膏方形态的药剂。
其中,本方案中药配方的服用方法为:一天两次,一次一袋,每天早晚饭后半小时服用,本发明实施例四制备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
实施例五:
一种用于降血脂的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称药:按量称取柴胡、黄芩、姜半夏、茯苓、猪苓、泽泻并将其进行混合,充分混合后,粉碎为药粉;
B、提取:对步骤A中制得的药粉进行提取,提取完成后,将药渣废弃,提取出混合药液;
C、过滤:对混合药液进行过滤,将滤液贮藏;
D、浓缩:对步骤C中制得的滤液进行真空浓缩以得到流浸膏状态的药剂,将其中部分流浸膏状态的药剂进行冷藏留存;
E、干燥:对步骤D中剩余的流浸膏状态的药剂进行干燥处理,以得到干浸膏状态的药剂,即药剂原粉;
F、灌装:对步骤E中制得的药剂原粉进行灌装以得到胶囊形态的药剂。
步骤D中留存的流浸膏状态的药剂可以根据使用者的病情以按照医嘱配合胶囊药剂进行外用。
其中,本方案中药配方的服用方法为:一天两次,一次一粒,每天早晚饭后半小时服用,本发明实施例五制备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
临床典型案例:
案例一:李某,男,52岁,2019年10月于北京某医院就诊,就诊时血液甘油三脂为8.2mmol/L,2019年12月开始服用实施例四中的膏方药剂,至2020年1月时复查,血液甘油三脂为1.2mmol/L,恢复到正常值水平。
案例二:黄某,女,61岁,2018年7月于上海某医院就诊,就诊时血液甘油三脂为7.3mmol/L,2019年3月开始服用实施例五中的胶囊药剂,至2019年5月时复查,血液甘油三脂为1.02mmol/L,恢复到正常值水平。
案例三:方某,男,73岁,2020年9月于北京某医院就诊,就诊时血液甘油三脂为8.03mmol/L,2020年10月开始服用实施例四中的膏方药剂,至2020年12月时复查,血液甘油三脂为1.4mmol/L,恢复到正常值水平。
其中,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原料特点、辨证用药、组方原理及功效:
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胆经,具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功效,其主治表证发热,少阳证,肝郁气滞,气虚下陷,脏器脱垂,退热疟,其辛散苦泄,微寒退热,善于祛邪解表退热和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其辛行苦泄,性善条达肝气,疏肝解郁,其能升举脾胃清阳之气,柴胡根含α-菠菜甾醇、春福寿草醇及柴胡皂苷a、c、d,另含挥发油等,狭叶柴胡根含柴胡皂苷a、c、d及挥发油、柴胡醇、春福寿草醇、α-菠菜甾醇。
黄芩:味苦,性寒,入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其主治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疸泻痢,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其性味苦寒,功能清热燥湿,善清肺胃胆及大肠之湿热,尤长于清中上焦湿热,善清泻肺火及上焦实热,用治肺热壅遏所致咳嗽痰稠,肺热咳嗽气喘,肺热咳嗽痰多,能清热泻火以凉血止血,可用治火毒炽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等证,及其他出血证,崩漏,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可用治火毒炽盛之痈肿疮毒,热毒壅滞痔疮热痛,具清热安胎之功,用治血热胎动不安,气虚血热胎动不安,肾虚有热胎动不安,其含黄芩苷元、黄芩苷、汉黄芩素、汉黄芩苷、黄芩新素、苯乙酮、棕桐酸、油酸、脯氨酸、苯甲酸、黄芥酶、β-谷甾醇。
姜半夏:味辛性温而燥,可以温化寒痰,入脾、胃、肺经,味苦降逆和胃止呕;辛开散结能够化痰消痞,其功能主治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具有镇吐、催吐、镇咳、祛痰、抗癌、抗生育、抗早孕、抗心律失常、抗实验性溃疡、抗矽肺、促使外周淋巴细胞分裂的作用。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其主治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猪苓:甘、淡,性平,入心、脾、胃、肺、肾经,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其主治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其主要成分为:含粗蛋白7.89%、醚溶性浸出物0.24%、粗纤维46.06%、可溶性糖分等;还含游离及结合型生物素、2-羟基-二十四烷酸、麦角甾醇,其含麦角甾醇、生物素、糖类、蛋白质。
泽泻:味甘、淡,性寒,入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的功效,其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脂血症,其主要含三萜类化合物、倍半萜类化合物,如泽泻醇F,以及泽泻萜醇A、B、C和挥发油、天门冬素、树脂。
工作原理:
本方案由柴胡、黄芩、姜半夏、茯苓、猪苓、泽泻组成“血脂康宁”配方,通过其中清热散结的柴胡、黄芩、姜半夏起到除湿祛痰,活血化淤的作用,并通过其中利水渗湿的茯苓、猪苓、泽泻起到健脾消食、降脂化浊的作用,其可有效治疗患者脾虚痰淤阻滞症的气短、乏力、头晕、头痛、胸闷、腹胀、食少纳呆以及高脂血症,其中,半夏与茯苓配伍,半夏以燥湿为主,茯苓以渗湿为主。水不利则生痰,利水则痰消,两者相辅相成,一燥一渗,增强祛湿之功,以达化痰之效。多用于治疗眩晕心悸、小便不利而恶心呕吐,并且可将本配方用于由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对患者由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进行调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配方具有除湿祛痰,活血化淤,健脾消食、降脂化浊的功效,主治脾虚痰淤阻滞症的气短、乏力、头晕、头痛、胸闷、腹胀、食少纳呆以及高血脂症,并且本配方也可用于由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使用方式丰富,其配方中使用的药材成分简单,原材料成本低,其各组分均具有一定的独立药效,其功效通过其中药材的独立药效以及各药材的配伍实现,无需药对即可实现配方功效,对其中某味药材的依赖性较小,其制备过程简单,制备周期短,适用于配方的大批量生产。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降血脂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的药物原料:柴胡、黄芩、姜半夏、茯苓、猪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降血脂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重量份药物原料:
Figure FDA00040547638400000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降血脂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上再加入:
泽泻 5.5~6.5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降血脂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重量份药物原料:
Figure FDA0004054763840000012
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降血脂降的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称药:按量称取柴胡、黄芩、姜半夏、茯苓、猪苓、泽泻并将其进行混合,充分混合后,粉碎为药粉;
b、浸泡:将步骤a中制得的药粉浸泡12小时;
c、煎煮:将步骤b中制得的药液煎煮2次;
d、澄清:对步骤c中制得的药液进行沉淀澄清操作;
e、过滤:对步骤d中制得的药液进行过滤以得到流浸膏状态的药剂;
f、浓缩:对步骤e中制得的流浸膏状态的药剂进行浓缩处理以进行收膏操作;
g、盛装:将步骤f中制得的膏体盛装以得到膏方形态的药剂。
6.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降血脂降的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称药:按量称取柴胡、黄芩、姜半夏、茯苓、猪苓、泽泻并将其进行混合,充分混合后,粉碎为药粉;
B、提取:对步骤A中制得的药粉进行提取,提取完成后,将药渣废弃,提取出混合药液;
C、过滤:对混合药液进行过滤,将滤液贮藏;
D、浓缩:对步骤C中制得的滤液进行真空浓缩以得到流浸膏状态的药剂,将其中部分流浸膏状态的药剂进行冷藏留存;
E、干燥:对步骤D中剩余的流浸膏状态的药剂进行干燥处理,以得到干浸膏状态的药剂,即药剂原粉;
F、灌装:对步骤E中制得的药剂原粉进行灌装以得到胶囊形态的药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降血脂的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留存的流浸膏状态的药剂可以根据使用者的病情以按照医嘱配合胶囊药剂进行外用。
CN202310044699.0A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用于降血脂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58048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44699.0A CN115804810A (zh)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用于降血脂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44699.0A CN115804810A (zh)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用于降血脂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04810A true CN115804810A (zh) 2023-03-17

Family

ID=85487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44699.0A Pending CN115804810A (zh)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用于降血脂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04810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37542A (zh) * 2017-05-25 2017-09-08 浦北县中医医院 一种降血脂的药物组合物
CN113876872A (zh) * 2021-10-28 2022-01-04 何彦生 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配方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37542A (zh) * 2017-05-25 2017-09-08 浦北县中医医院 一种降血脂的药物组合物
CN113876872A (zh) * 2021-10-28 2022-01-04 何彦生 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配方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崔德成, 崔丽平: "自拟泽泻柴胡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北京中医, vol. 23, no. 03, pages 152 - 15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57591B (zh)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直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8853433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95768A (zh) 一种治疗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胶囊
CN1123347C (zh) 一种降脂减肥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10735A (zh) 一种降脂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6389950B (zh) 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综合征蛋白尿的中药制剂
CN104857210A (zh) 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组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9058B (zh) 鬼针草降脂片
CN115804810A (zh) 一种用于降血脂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21187A (zh) 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通脉降脂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84646A (zh) 一种治疗手足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3209194A (zh)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000969A (zh) 一种治疗单纯性肥胖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5311392A (zh)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
CN114917310B (zh) 一种治疗慢性肾脏病3-5期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16350731B (zh) 一种清热除湿通痹方及其制剂和应用
CN114848765B (zh) 一种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167915B (zh) 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63850A (zh)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
CN105343688A (zh) 一种治疗心肌梗塞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4533695A (zh) 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口服补肾除痹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25167A (zh) 一种绞股蓝降粘液处方及其制作工艺
CN104435205A (zh) 含有丹参的用于降血脂的药物组合物
CN115501282A (zh) 一种治疗消化不良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76901A (zh) 一种治疗慢性肾脏病大量蛋白尿的中药配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