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84742A - 高红外透过率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红外透过率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84742A
CN115784742A CN202211570828.1A CN202211570828A CN115784742A CN 115784742 A CN115784742 A CN 115784742A CN 202211570828 A CN202211570828 A CN 202211570828A CN 115784742 A CN115784742 A CN 1157847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sintering
transparent ceramic
ceramic
infrared transmit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7082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84742B (zh
Inventor
罗泽
尚华
彭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bin Redstar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bin Redsta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bin Redstar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bin Redsta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7082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847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84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847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847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847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Oxide Ceram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透明陶瓷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红外透过率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氧化钇使用湿法成型时的水解问题,同时采用传统真空烧结,烧结温度较高,且经过烧结后还需要进一步空气氛围下高温退火,导致透明陶瓷晶粒尺寸较大,从而样品的力学性能较差,透过率无法达到最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在Y2O3粉体表面包覆Zr4+,通过在真空预烧结时进行双层包埋烧结,然后再热等静压烧结抛光将氧化钇透明陶瓷红外透过率最高提升至84.6%。

Description

高红外透过率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透明陶瓷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红外透过率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3~5μm中波红外探测器因其空间及温度分辨率高,在红外对抗、遥感、红外制导与侦查、高能激光武器、热像仪、夜视仪、火焰气体探测器、环境监测、空间通信等多个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Y2O3发射率随波长变化最小,相同温度下具有最低的高温红外辐射系数,有利于降低红外探测器信噪比,提高探测分辨率。此外,由于拥有较低的声子能量,Y2O3具有比其它的光学材料(蓝宝石、AlON、尖晶石等)更大的截止波长(9.5μm左右),更有散射率低、高温力学性能优良等优点,使其有望成为未来高马赫数导弹红外窗口/整流罩的最佳候选材料。
由于氧化钇会水解,因此,传统制备通常是球磨得到氧化钇粉体,经干压成型后烧结、抛光得到氧化钇透明陶瓷样品,但是干压不利于制备大尺寸或半球形整流罩。而且一直以来,研究人员常常采用空气退火或氧气氛退火来消除碳污染,但是,在空气或氧气气氛下退火后,样品会形成新的色心吸收缺陷,导致样品透过率下降;且退火会导致陶瓷样品晶粒进一步长大,从而影响样品的力学性能等。
专利CN102020470A公开了一种高光学质量的氧化钇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以商业高纯Y2O3粉体为原料,ZrO2为烧结助剂,以氧化锆球为研磨介质,加入无水乙醇后混合球磨3~30h;在上述粉体中加入聚丙烯酸盐类分散剂,配制成Y2O3的水基浆料,采用多孔树脂模具或多孔氧化铝陶瓷模具注浆成型;最后在真空或氢气气氛炉中无压烧结,得到高光学质量的氧化钇透明陶瓷。2mm厚的Y2O3透明陶瓷在1100nm处透过率达81.3%。但该专利制备方法采用传统真空烧结,烧结温度较高,且经过烧结后还需要进一步空气氛围下高温退火,导致透明陶瓷晶粒尺寸较大,从而样品的力学性能较差,透过率无法达到最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氧化钇使用湿法成型时的水解问题,同时采用传统真空烧结,烧结温度较高,且经过烧结后还需要进一步空气氛围下高温退火,导致透明陶瓷晶粒尺寸较大,从而样品的力学性能较差,透过率无法达到最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通过凝胶注膜成型制备大尺寸/半球形整流罩,创新双层埋烧工艺,相比于传统干压成型-烧结-退火的成型步骤,本发明方法进一步降低了烧结后氧化钇透明陶瓷晶粒尺寸,提升了样品的红外透过率,可将氧化钇透明陶瓷红外透过率最高提升至84.6%。
本发明提供了高红外透过率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粉体制备:以高纯纳米Y2O3为原料,加入Zr(NO3)4·3H2O溶液,无水乙醇为球磨介质,研磨后将悬浮液干燥,得到干燥的金属硝酸盐的络合物,再在500~900℃下煅烧2~6h,过筛,得到ZrO2包覆的Y2O3粉体;
(2)样品成型:将Y2O3粉体:水:研磨球按1:(0.2~1):(1~5)的质量比混合,再添加分散剂、粘结剂、固化剂混合球磨后,调节悬浮液pH值,得到固含量35~60vol%的Y2O3陶瓷浆料,除泡固化后得陶瓷素坯;
(3)陶瓷烧结:将陶瓷素坯400~850℃下煅烧5~10h进行排胶处理,再在1400~1700℃真空环境下,进行双层包埋后预煅烧2~10h,再在1400~1700℃惰性气氛下热等静压烧结1~4h,镜面抛光后,即得。
其中,步骤(1)中,所述Y2O3纯度>99.999%,D50<500nm。优选地,30nm≤D50<500nm。
其中,步骤(1)中,添加Zr(NO3)4·3H2O溶液,使其Zr4+添加比例为0.5~10at%。优选地,Zr(NO3)4·3H2O溶液浓度为0.5mol/L。
其中,步骤(1)中,氧化锆研磨球:高纯纳米Y2O3:无水乙醇质量比为10:1:2。
其中,步骤(1)中,研磨速度为180~240rad/s,研磨时间为12~48h,悬浮液干燥温度为80~100℃,干燥时间为10~12h。
其中,步骤(1)中,过筛筛网为200目。
其中,步骤(2)中,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分散剂为聚丙烯酸铵,加入量为原料粉体总质量的0.1~5wt.%。
所述粘结剂为水溶性环氧树脂,加入量为粉体质量的0.5~5wt.%。
所述固化剂为二丙烯三胺,加入量为粉体质量的0.1~2wt.%。
所述pH调节剂为四甲基氢氧化铵。
其中,步骤(2)所述球磨为高纯氧化锆研磨球。
其中,步骤(2)中,球磨速度为100~300rad/s,球磨时间为1~10h。
其中,步骤(2)中,悬浮液pH值为4~10。
其中,步骤(3)中,包埋预煅烧后的样品生坯相对密度>55%。
其中,步骤(3)中,热等静压烧结后样品相对密度为90~96%。
其中,步骤(3)中,所述双层包埋为氧化钇粉体层-氧化锆粉体层-样品层-氧化锆粉体层-氧化钇粉体层包埋。
其中,用于包埋的氧化钇、氧化锆粉体需经过1000℃煅烧2~4h除杂处理后才能使用,除杂后氧化钇、氧化锆粉体纯度≥99%。
其中,每一层包埋厚度为2~5mm。
其中,步骤(3)中,惰性气体为氩气。
其中,步骤(3)中,热等静压压力为100~200MPa。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法制备的高红外透过率透明陶瓷。
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简易的工艺,在Y2O3粉体表面包覆Zr4+,Zr4+可作为氧化钇透明陶瓷的烧结助剂,同时解决了氧化钇水解问题,使得氧化钇可通过湿法成型制备大尺寸/半球形导引头,极大提高产效。
本发明通过在真空预烧结时进行双层包埋烧结,然后再热等静压烧结抛光即可得到高透过率的氧化钇透明陶瓷,避免碳污染,因此省去了陶瓷高温退火步骤,避免了由于退火造成陶瓷缺陷,使氧化钇透明陶瓷具有优异的红外透过率,1~6.0μm波段直线透过率不低于82%,红外透过率最高达到了84.6%,为已知的最高值。
本发明方法避免高温退火下陶瓷晶粒的长大,进一步提升了陶瓷的力学性能,得到陶瓷晶粒尺寸约为0.5~10μm,抗弯强度可达180MPa。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ZrO2包覆的Y2O3粉体的SEM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与对比例的Y2O3透明陶瓷红外透光率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Y2O3透明陶瓷样品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粉体制备:以高纯纳米Y2O3为原料,添加浓度为0.5mol/L Zr(NO3)4·3H2O溶液,使其Zr4+添加比例为0.5~10at%,氧化锆为研磨球,无水乙醇为球磨介质,按氧化锆研磨球:高纯纳米Y2O3:无水乙醇为10:1:2的质量比例,将浆料悬浮液按照180~240rad/s的速度研磨12~48h;然后将悬浮液在80~100℃干燥10~12h,得到干燥的金属硝酸盐的络合物。然后在马弗炉中500~900℃下煅烧2~6h,后过200目筛网,得到高分散性、低团聚ZrO2包覆的Y2O3粉体;
(2)样品成型:按质量比为:步骤(1)得到的Y2O3粉体:去离子水:氧化锆研磨球=1:(0.2~1):(1~5)称取物质混合,再将分散剂聚丙烯酸铵、粘结剂水溶性环氧树脂、固化剂二丙烯三胺按一定比例称取后混合球磨,以100~300rad/s的速度球磨1~10h,用pH调节剂调节悬浮液pH值为4~10,制得固含量35~60vol%的Y2O3陶瓷浆料,将除泡后浆料注入磨具中,升温固化后取出,得到陶瓷素坯;
(3)陶瓷烧结:将陶瓷素坯在马弗炉中400~850℃下煅烧5~10h进行排胶处理,之后样品在1400~1700℃真空环境下,进行双层包埋后预煅烧2~10h,再在1400~1700℃惰性气氛下热等静压烧结1~4h,镜面抛光后得到所述高红外透过率氧化钇透明陶瓷。
其中,步骤(1)中,所述Y2O3纯度>99.999%,D50<500nm。优选地,30nm≤D50<500nm。
其中,步骤(2)中,所述分散剂的加入量为原料粉体总质量的0.1~5wt.%。
其中,步骤(2)中,所述粘结剂加入量为粉体质量的0.5~5wt.%。
其中,步骤(2)中,所述固化剂加入量为粉体质量的0.1~2wt.%。
其中,步骤(2)中,所述pH调节剂为四甲基氢氧化铵。
其中,步骤(3)中,所述双层包埋为氧化钇粉体层-氧化锆粉体层-样品层-氧化锆粉体层-氧化钇粉体层包埋。
本发明采用以高纯纳米Y2O3为原料,添加浓度为0.5mol/L Zr(NO3)4·3H2O溶液,采用氧化锆球磨,Zr4+可以均匀包覆在氧化钇粉体表面,提供更好的烧结效果。
本发明Zr4+添加比例为0.5~10at%目的在于此范围为烧结助剂合理区间,当烧结助剂浓度较低时,样品无法致密,会有气孔等缺陷存在,当添加浓度过高,透明陶瓷的透过率,热导率等参数将明显降低。
相比于专利CN102020470A,包埋烧结时,包埋粉体可以提供氧离子,从而避免氧化钇陶瓷在真空烧结时产生氧空位,因此能省去高温退火步骤,避免了晶粒长大、透过率降低等问题。
本发明将得到干燥的金属硝酸盐的络合物,再在500~900℃下煅烧2~6h,过200目筛,得到高分散性、低团聚ZrO2包覆的Y2O3粉体,相比于采用主流传统固相制备方法,基于采用氧化锆粉体球磨混合的方式,合成的粉体ZrO2无法均匀附着包裹Y2O3,不利于后期透过率的提高。
热等静压烧结后样品相对密度达到90~96%,当烧结温度低于1400℃时,样品无法烧结致密,透过率由于气孔散射,急剧降低,烧结温度过高将导致晶粒过度生长,样品力学性能,透过率都将下降。因此,本发明控制在1400~1700℃惰性气氛下热等静压烧结1~4h。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案进行解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面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高红外透过率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粉体制备:以高纯纳米Y2O3为原料,添加1at%Zr4+浓度为0.5mol/L的Zr(NO3)4·3H2O溶液,氧化锆为研磨球,无水乙醇为球磨介质,研磨球:粉体:无水乙醇质量比=10:1:2,将悬浮液以220rad/min转速研磨24h。然后将悬浮液在80℃下干燥12h,得到干燥的金属硝酸盐的络合物。然后马弗炉中在600℃的温度下煅烧5h,后过200目筛网,得到高分散性、低团聚ZrO2包覆的Y2O3粉体;
样品成型:称取上述得到的Y2O3粉体:去离子水:氧化锆球质量比=1:0.2:4的物质,称取粉体质量的1wt.%分散剂、2wt.%粘结剂、0.2wt.%固化剂混合球磨,以180rad/s的速度球磨8小时,用pH调节剂调节悬浮液pH值为8,制得固含量50vol%的Y2O3陶瓷浆料,将除泡后浆料注入磨具中,升温固化后取出,得到陶瓷素坯;
陶瓷烧结:将陶瓷素坯在马弗炉中650℃下煅烧8h进行排胶处理,之后样品在1700℃真空环境下,进行双层包埋后预煅烧5h,再在1600℃,200MPa氩气氛围下热等静压烧结3h,镜面抛光后得到所述高红外透过率氧化钇透明陶瓷。
实施例1样品经双面镜面抛光后,得到高红外透过率氧化钇透明陶瓷,所述样品在1~6μm红外波段最低透过率≥81%,最大透过率为84.1%@4.8μm。
实施例2
高红外透过率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粉体制备:以高纯纳米Y2O3为原料,添加4at%Zr4+浓度为0.5mol/L的Zr(NO3)4·3H2O溶液,氧化锆为研磨球、无水乙醇为球磨介质,研磨球:粉体:无水乙醇质量比=10:1:2,将悬浮液以220rad/min转速研磨24h。然后将悬浮液在80℃下干燥12h,得到干燥的金属硝酸盐的络合物。然后马弗炉中在800℃下煅烧4h,后过200目筛网,得到高分散性、低团聚ZrO2包覆的Y2O3粉体;
样品成型:称取上述得到的Y2O3粉体:去离子水:氧化锆球质量比=1:0.2:4的物质,称取粉体质量的1wt.%分散剂、2wt.%粘结剂、0.2wt.%固化剂混合球磨,以180rad/s的速度球磨8小时,用pH调节剂调节悬浮液pH值为8,制得固含量50vol%的Y2O3陶瓷浆料,将除泡后浆料注入磨具中,升温固化后取出,得到陶瓷素坯;
陶瓷烧结:将陶瓷素坯在马弗炉中800℃下煅烧6h进行排胶处理,之后样品在1600℃真空环境下,进行双层包埋后预煅烧5h,再在1650℃,200MPa氩气氛围下热等静压烧结3h,镜面抛光后得到所述高红外透过率氧化钇透明陶瓷。
实施例2样品经双面镜面抛光后,得到高红外透过率氧化钇透明陶瓷,所述样品在1~6μm红外波段最低透过率≥82%,最大透过率为84.6%@4.95μm。
实施例3
高红外透过率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粉体制备:以高纯纳米Y2O3为原料,添加10at%Zr4+浓度为0.5mol/L的Zr(NO3)4·3H2O溶液,氧化锆为研磨球、无水乙醇为球磨介质,研磨球:粉体:无水乙醇质量比=10:1:2,将悬浮液以220rad/min转速研磨24h。然后将悬浮液在80℃下干燥12h,得到干燥的金属硝酸盐的络合物。然后在马弗炉中600℃下煅烧5h,后过200目筛网,得到高分散性、低团聚ZrO2包覆的Y2O3粉体;
样品成型:按质量比称取上述得到的Y2O3粉体:去离子水:氧化锆球=1:0.2:4比例的物质,称取粉体质量的1wt.%分散剂、2wt.%粘结剂、0.2wt.%固化剂混合球磨,以180rad/s的速度球磨8小时,用pH调节剂调节悬浮液pH值为8,制得固含量50vol%的Y2O3陶瓷浆料,将除泡后浆料注入磨具中,升温固化后取出,得到陶瓷素坯;
陶瓷烧结:将陶瓷素坯在马弗炉中800℃下煅烧6h进行排胶处理,之后样品在1700℃真空环境下,进行双层包埋后预煅烧3h,再在1500℃,200MPa氩气氛围下热等静压烧结2h,镜面抛光后得到所述高红外透过率透明陶瓷。
实施例3样品经双面镜面抛光后,得到高红外透过率透明陶瓷,所述样品在1~6μm红外波段最低透过率≥81%,最大透过率为83.2%@5.1μm。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2采用相同方法制备的粉体,区别于烧结方式,由于未采用包埋烧结,样品需要退火处理。
粉体制备:以高纯纳米Y2O3为原料,添加4at%Zr4+浓度为0.5mol/L的Zr(NO3)4·3H2O溶液,氧化锆为研磨球、无水乙醇为球磨介质,研磨球:粉体:无水乙醇质量比=10:1:2,将悬浮液以220rad/min转速研磨24h。然后将悬浮液在80℃下干燥12h,得到干燥的金属硝酸盐的络合物。然后马弗炉中在800℃下煅烧4h,后过200目筛网,得到高分散性、低团聚ZrO2包覆的Y2O3粉体;
样品成型:按质量比称取上述得到的Y2O3粉体:去离子水:氧化锆球=1:0.2:4的比例的物质,称取粉体质量的1wt.%分散剂、2wt.%粘结剂、0.2wt.%固化剂混合球磨,以180rad/s的速度球磨8小时,用pH调节剂调节悬浮液pH值为8,制得固含量50vol%的Y2O3陶瓷浆料,将除泡后浆料注入磨具中,升温固化后取出,得到陶瓷素坯;
陶瓷烧结:将陶瓷素坯在马弗炉中800℃下煅烧6h进行排胶处理,之后样品在1600℃真空环境下预煅烧5h,再在1650℃,200MPa氩气氛围下热等静压烧结3h,将烧结完成后的样品在马弗炉中使用1400℃退火,镜面抛光后得到所述氧化钇透明陶瓷。
对比例1样品经双面镜面抛光后,得到氧化钇透明陶瓷,所述样品在1~6μm红外波段最低透过率约为72%,最大透过率为81.2%@4.78μm。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2、对比例1采用同样的原料粉体。对比例2区别于对比例1,实施例2,采用主流传统固相制备方法,采用氧化锆粉体球磨混合,合成的粉体氧化锆无法均匀附着包裹氧化钇,烧结时区别于埋烧与是否退火,样品透过率明显降低。
粉体制备:以高纯纳米Y2O3为原料,添加4at%Zr4+的高纯ZrO2为烧结助剂,氧化锆为研磨球、无水乙醇为球磨介质,研磨球:粉体:无水乙醇质量比=10:1:2,将悬浮液以220rad/min转速研磨24h。然后将悬浮液在80℃下干燥12h,后过200目筛网,得到混有ZrO2为烧结助剂的Y2O3粉体;
样品成型:将Y2O3粉体填充至不锈钢模具中,先采用10MPa双面加压,保压1分钟,之后将生坯采用真空塑封,使用冷等静压进一步提高生坯密度,在200MPa压力下冷等静压,保压3分钟,得到相对致密的陶瓷生坯;
陶瓷烧结:将陶瓷素坯在马弗炉中在800℃下煅烧6h进行排胶处理,之后样品在1600℃真空环境下预煅烧5h,再在1650℃,200MPa氩气氛围下热等静压烧结3h,将烧结完成后的样品在马弗炉中使用1400℃退火,镜面抛光后得到所述氧化钇透明陶瓷。
对比例2样品经双面镜面抛光后,得到氧化钇透明陶瓷,所述样品在1~6μm红外波段最低透过率仅为60%,最大透过率仅为77.1%@5.8μm。

Claims (10)

1.高红外透过率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粉体制备:以高纯纳米Y2O3为原料,加入Zr(NO3)4·3H2O溶液,无水乙醇为球磨介质,研磨后将悬浮液干燥,得到干燥的金属硝酸盐的络合物,再在500~900℃下煅烧2~6h,过筛,得到ZrO2包覆的Y2O3粉体;
(2)样品成型:将Y2O3粉体:水:研磨球按1:(0.2~1):(1~5)的质量比混合,再添加分散剂、粘结剂、固化剂混合球磨后,调节悬浮液pH值,得到固含量35~60vol%的Y2O3陶瓷浆料,除泡固化后得陶瓷素坯;
(3)陶瓷烧结:将陶瓷素坯400~850℃下煅烧5~10h进行排胶处理,再在1400~1700℃真空环境下,进行双层包埋后预煅烧2~10h,再在1400~1700℃惰性气氛下热等静压烧结1~4h,镜面抛光后,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红外透过率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添加Zr(NO3)4·3H2O溶液,使其Zr4+添加比例为0.5~10a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红外透过率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Y2O3纯度>99.999%,D50<500nm;
氧化锆研磨球:高纯纳米Y2O3:无水乙醇质量比为10:1:2;
研磨速度为180~240rad/s,研磨时间为12~48h;
悬浮液干燥温度为80~100℃,干燥时间为10~12h;
过筛筛网为2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红外透过率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分散剂为聚丙烯酸铵;加入量为原料粉体总质量的0.1~5wt.%;
所述粘结剂为水溶性环氧树脂,加入量为粉体质量的0.5~5wt.%;
所述固化剂为二丙烯三胺,加入量为粉体质量的0.1~2wt.%;
所述pH调节剂为四甲基氢氧化铵;
所述球磨为高纯氧化锆研磨球;
球磨速度为100~300rad/s,球磨时间为1~10h;
悬浮液pH值为4~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红外透过率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包埋预煅烧后的样品生坯相对密度>5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红外透过率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热等静压烧结后样品相对密度为90~9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红外透过率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双层包埋为氧化钇粉体层-氧化锆粉体层-样品层-氧化锆粉体层-氧化钇粉体层包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红外透过率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埋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用于包埋的氧化钇、氧化锆粉体需经过1000℃煅烧2~4h除杂处理后才能使用,除杂后氧化钇、氧化锆粉体纯度≥99%;
每一层包埋厚度为2~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红外透过率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热等静压压力为100~200MPa。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高红外透过率透明陶瓷。
CN202211570828.1A 2022-12-08 2022-12-08 高红外透过率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7847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70828.1A CN115784742B (zh) 2022-12-08 2022-12-08 高红外透过率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70828.1A CN115784742B (zh) 2022-12-08 2022-12-08 高红外透过率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84742A true CN115784742A (zh) 2023-03-14
CN115784742B CN115784742B (zh) 2023-11-21

Family

ID=85417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70828.1A Active CN115784742B (zh) 2022-12-08 2022-12-08 高红外透过率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8474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34852A (ja) * 2008-03-27 2009-10-15 Toray Ind Inc セラミックス成形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セラミックス焼結体の製造方法
CN102020470A (zh) * 2009-09-17 2011-04-20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高光学质量的氧化钇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05218095A (zh) * 2015-09-22 2016-01-06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利用凝胶注模成型反应烧结制备钇铝石榴石透明陶瓷的方法
CN105503188A (zh) * 2015-12-08 2016-04-20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led用荧光透明陶瓷薄片的制备方法
CN108610038A (zh) * 2018-05-22 2018-10-02 江苏师范大学 一种氧化锆与yag粉体双层包埋烧结制备yag透明陶瓷的方法
CN111285674A (zh) * 2018-12-07 2020-06-16 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 大功率激光照明用超薄荧光陶瓷、制备方法及光学系统
CN112500163A (zh) * 2020-12-24 2021-03-16 中红外激光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高可见光透过率氧化钇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34852A (ja) * 2008-03-27 2009-10-15 Toray Ind Inc セラミックス成形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セラミックス焼結体の製造方法
CN102020470A (zh) * 2009-09-17 2011-04-20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高光学质量的氧化钇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05218095A (zh) * 2015-09-22 2016-01-06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利用凝胶注模成型反应烧结制备钇铝石榴石透明陶瓷的方法
CN105503188A (zh) * 2015-12-08 2016-04-20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led用荧光透明陶瓷薄片的制备方法
CN108610038A (zh) * 2018-05-22 2018-10-02 江苏师范大学 一种氧化锆与yag粉体双层包埋烧结制备yag透明陶瓷的方法
CN111285674A (zh) * 2018-12-07 2020-06-16 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 大功率激光照明用超薄荧光陶瓷、制备方法及光学系统
CN112500163A (zh) * 2020-12-24 2021-03-16 中红外激光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高可见光透过率氧化钇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庭秋;闻芳;高会焕;雷牧云;黄存新;宋庆海;李法荟;: "Y_2O_3∶Nd透明陶瓷的制备", 硅酸盐通报, no. 06, pages 1336 - 133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84742B (zh) 2023-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95916B (zh) 一种sps烧结制备yag透明陶瓷的方法
CN107352994B (zh) 一种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01468915A (zh) 一种具有择优取向的多晶氧化铝透明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KR102134054B1 (ko) 투광성 금속 산화물 소결체의 제조 방법 및 투광성 금속 산화물 소결체
CN107344854A (zh) 一种制备氮氧化铝透明陶瓷的方法
CN105601277A (zh) 一种氧化钇基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08610038B (zh) 一种氧化锆与yag粉体双层包埋烧结制备yag透明陶瓷的方法
CN114105639A (zh) 一种红外透明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3265518B2 (ja) ジルコニアボ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ung et al. Two-step sintering behavior of titanium-doped Y2O3 ceramics with monodispersed sub-micrometer powder
CN111087235B (zh) 一种采用钇/助剂/铝三重核壳结构粉体制备yag透明陶瓷的方法
CN108046794B (zh) 利用共沉淀法合成粉体制备钛酸钇透明陶瓷的方法
CN102503399B (zh) 一种具有择优取向的多晶钇铝石榴石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
JP2019199078A (ja) 焼結用セラミックス成形体の作製方法及びセラミックス焼結体の製造方法
CN1256300C (zh) 一种氧化钇基透明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947493A (zh) 一种高致密度纳米氧化镁基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15784742B (zh) 高红外透过率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
JP2663191B2 (ja) 多結晶アルミナ焼結体の製造方法
CN102815945B (zh) 锆酸镧钆透明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3000685B2 (ja) 透光性イットリア焼結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432352B2 (ja) 酸化ジルコニウム粉末の製造方法
CN110511027B (zh) 一种高光学质量的氧化铥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
WO2018117162A1 (ja) 透明AlN焼結体及びその製法
CN114804850A (zh) 高光学性能的荧光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
JP2003128465A (ja) 透光性酸化スカンジウム焼結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