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78105B - 一种导热填料和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热填料和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78105B
CN115678105B CN202211417390.3A CN202211417390A CN115678105B CN 115678105 B CN115678105 B CN 115678105B CN 202211417390 A CN202211417390 A CN 202211417390A CN 115678105 B CN115678105 B CN 1156781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al interface
interface material
heat
alumina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1739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78105A (zh
Inventor
余良兵
刘金明
祝智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onghua Zhaoshun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onghua Zhaoshu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onghua Zhaoshun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onghua Zhaoshu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1739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781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78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781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781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781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Organic Insulat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导热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导热填料和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热界面材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组分:聚硅氧烷树脂50‑150份,含氢聚硅氧烷0‑20份,导热填料10‑900份,催化剂0‑1份,抑制剂0‑5份。其中,本发明所述导热填料为多巴胺改性氧化铝,该导热填料在降低热界面材料的粘度和提升热界面材料的机械性能的同时,提升热界面材料的导热系数,使得本发明所述热界面材料兼具优异的导热性能及机械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导热填料和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导热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热填料和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的热管理系统包括三个组件:发热组件、散热装置以及热界面材料(TIM)。热界面材料的主要作用是确保发热组件和散热装置之间形成有效的热传递。因此,热界面材料通常是填充在发热组件和散热装置之间的有机硅弹性体或润滑硅脂。由于大部分热管理系统要求热界面材料绝缘,因此限制了热界面材料中的导热填料的选择。常见的导热填料如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锌等)和氮化硼、氮化铝等,其中氮化硼、氮化铝等相对金属氧化物的成本要高得多,为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使用较多为金属氧化物。
氧化铝由于具有相对较高的热导率、价格较低、易于填充和具有绝缘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热界面材料中。通常为了获得更高的导热系数,需要在热界面材料填充大量的氧化铝(一般超过50%),这无疑会使得热界面材料的其他性能发生降低,如粘度增加,施工性能、可操作性以及物理性能变差等。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更有效的热界面材料,该材料需要具有更高的热导率、较低的成本、低的粘度和较高的物理机械性能的特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涉及热界面材料导热率低、粘度高及物理机械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将提供一种导热填料和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具体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热填料,所述导热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气相氧化铝和微米级氧化铝分散在水中,得到氧化铝悬浊液;将多巴胺盐酸盐加入到所述氧化铝悬浊液,再加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将悬浊液体系调节为碱性,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经过过滤、洗涤和干燥,得到所述导热填料;
所述气相氧化铝的比表面积为20-150m2/g,平均粒径为20-800nm;
所述微米级氧化铝的D50为1-1000μm。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气相氧化铝的比表面积为20-150m2/g,平均粒径为60nm。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微米级氧化铝的D50为10-500μm。
一般来说,当热界面材料中使用平均粒径小于1微米的导热填料时,会使得热界面材料的粘度明显增加,影响热界面材料的施工;且由于该填料的比表面积较大,会使得导热填料和聚合物的界面处有较大的热量损失,因此导热率较低。
在本发明中使用气相氧化铝和微米级氧化铝复配并同时经过多巴胺改性处理,得到一种多巴胺改性氧化铝的导热填料,该导热填料在应用于热界面材料时,一方面,经过了多巴胺改性处理后,能使得气相氧化铝、微米级氧化铝以及基体材料间的相容性得到了提升,接触热阻变小,导热率增加;另一方面,该导热填料不像常规使用单一氧化铝作为填料时存在粘度明显增加的缺陷,经过多巴胺改性处理,气相氧化铝、微米级氧化铝以及基体材料间的相容性更好,可降低热界面材料的粘度,提升热界面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增加热界面材料的施工性能,如此可以减少或完全不添加补强填料。此外,热界面材料的散热除了受到其导热率的影响以外,还受到有效接触面积以及接触厚度的影响,本发明采用的气相氧化铝的粒径可达到纳米级,比表面积较高,可有效增加接触面积,降低热界面材料的热阻,提升散热效果。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气相氧化铝和微米级氧化铝的质量比为1:(0.3-1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气相氧化铝和微米级氧化铝的质量比为1:(0.3-6)。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在上述气相氧化铝和微米级氧化铝的质量比下复配,制得的多巴胺改性氧化铝作为填料时具有更好的在增强热界面材料的导热性能的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热界面材料的施工性。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多巴胺盐酸盐占气相氧化铝的质量分数为0.1-2%。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多巴胺盐酸盐占气相氧化铝的质量分数为0.2-1%。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碱性的pH值为8-9。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反应的温度为室温,所述反应的时间为48-96h。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反应的温度为25℃,所述反应的时间为72h。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洗涤的溶剂为水和/或乙醇。
一种热界面材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组分:聚硅氧烷树脂50-150份,含氢聚硅氧烷0-20份,所述导热填料10-900份,催化剂0-1份,抑制剂0-5份。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组分:聚硅氧烷树脂50-150份,含氢聚硅氧烷0.1-20份,所述导热填料300-700份,催化剂0.1-1份,抑制剂0.1-5份。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聚硅氧烷树脂为乙烯基硅油、二甲基硅油、环氧硅油、苯甲基硅油、羟基硅油、甲基长链烷基硅油、羧基硅油、氨基硅油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聚硅氧烷树脂为乙烯基硅油,粘度为1000cp。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含氢聚硅氧烷为含氢硅油,含氢量0.1-1%。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含氢聚硅氧烷为含氢硅油,含氢量0.5%。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催化剂为卡斯特铂金催化剂,铂金含量为500~5000ppm。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抑制剂为2-甲基-3-丁炔-2-醇、乙炔基环己醇中的一种或两种。
一种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真空条件下,将聚硅氧烷树脂、含氢聚硅氧烷、所述导热填料、催化剂和抑制剂混合并搅拌均匀,经过固化,得到所述热界面材料。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化的温度为80-150℃,所述固化的时间为0.5-3h。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化的温度为100℃,所述固化的时间为1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导热填料在降低热界面材料的粘度和提升热界面材料的机械性能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热界面材料的导热效率,达到全面提升热界面综合性能的效果,如此可在保障热界面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的同时,便于实际施工。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通过具体对比例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本实施例一种导热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将120g气相氧化铝(平均粒径60nm)和680g微米级氧化铝(D50为10μm)分散到1L去离子水中,得到氧化铝悬浊液;将1.2g多巴胺盐酸盐加入到所述氧化铝悬浊液,再加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10mM)将悬浊液体系调节为pH值为8,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反应72h,反应结束后经过过滤、乙醇水溶液洗涤干净和干燥,得到所述导热填料。
(2)本实施例一种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真空条件下,将100g聚硅氧烷树脂、1.5g含氢聚硅氧烷、400g本实施例的导热填料、0.2g催化剂和0.05g抑制剂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置于固化模具中,在100℃下经过1h的固化,得到所述热界面材料。其中,聚硅氧烷树脂为乙烯基硅油(1000cp),含氢聚硅氧烷为含氢硅油(含氢量0.5%),催化剂为卡斯特铂金催化剂,铂金含量为5000ppm,抑制剂为乙炔基环己醇。
实施例2
(1)本实施例一种导热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将200g气相氧化铝(平均粒径60nm)和600g微米级氧化铝(D50为10μm)分散到1L去离子水中,得到氧化铝悬浊液;将1.2g多巴胺盐酸盐加入到所述氧化铝悬浊液,再加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10mM)将悬浊液体系调节为pH值为8,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反应72h,反应结束后经过过滤、乙醇水溶液洗涤干净和干燥,得到所述导热填料。
(2)本实施例一种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真空条件下,将100g聚硅氧烷树脂、1.5g含氢聚硅氧烷、400g本实施例的导热填料、0.2g催化剂和0.05g抑制剂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置于固化模具中,在100℃下经过1h的固化,得到所述热界面材料。其中,聚硅氧烷树脂为乙烯基硅油(1000cp),含氢聚硅氧烷(含氢量0.5%),催化剂为卡斯特铂金催化剂,铂金含量为5000ppm,抑制剂为乙炔基环己醇。
实施例3
(1)本实施例一种导热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将600g气相氧化铝(平均粒径60nm)和200g微米级氧化铝(D50为10μm)分散到1L去离子水中,得到氧化铝悬浊液;将1.2g多巴胺盐酸盐加入到所述氧化铝悬浊液,再加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10mM)将悬浊液体系调节为pH值为8,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反应72h,反应结束后经过过滤、乙醇水溶液洗涤干净和干燥,得到所述导热填料。
(2)本实施例一种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真空条件下,将100g聚硅氧烷树脂、1.5g含氢聚硅氧烷、400g本实施例的导热填料、0.2g催化剂和0.05g抑制剂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置于固化模具中,在100℃下经过1h的固化,得到所述热界面材料。其中,聚硅氧烷树脂为乙烯基硅油(1000cp),含氢聚硅氧烷为含氢硅油(含氢量0.5%),催化剂为卡斯特铂金催化剂,铂金含量为5000ppm,抑制剂为乙炔基环己醇。
实施例4
(1)本实施例一种导热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将120g气相氧化铝(平均粒径60nm)和680g微米级氧化铝(D50为10μm)分散到1L去离子水中,得到氧化铝悬浊液;将1.2g多巴胺盐酸盐加入到所述氧化铝悬浊液,再加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10mM)将悬浊液体系调节为pH值为8,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反应72h,反应结束后经过过滤、乙醇水溶液洗涤干净和干燥,得到所述导热填料。
(2)本实施例一种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真空条件下,将100g聚硅氧烷树脂、1.5g含氢聚硅氧烷、300g本实施例的导热填料、0.2g催化剂和0.05g抑制剂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置于固化模具中,在100℃下经过1h的固化,得到所述热界面材料。其中,聚硅氧烷树脂为乙烯基硅油(1000cp),含氢聚硅氧烷为含氢硅油(含氢量0.5%),催化剂为卡斯特铂金催化剂,铂金含量为5000ppm,抑制剂为乙炔基环己醇。
实施例5
(1)本实施例一种导热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将120g气相氧化铝(平均粒径60nm)和680g微米级氧化铝(D50为10μm)分散到1L去离子水中,得到氧化铝悬浊液;将1.2g多巴胺盐酸盐加入到所述氧化铝悬浊液,再加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10mM)将悬浊液体系调节为pH值为8,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反应72h,反应结束后经过过滤、乙醇水溶液洗涤干净和干燥,得到所述导热填料。
(2)本实施例一种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真空条件下,将100g聚硅氧烷树脂、1.5g含氢聚硅氧烷、700g本实施例的导热填料、0.2g催化剂和0.05g抑制剂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置于固化模具中,在100℃下经过1h的固化,得到所述热界面材料。其中,聚硅氧烷树脂为乙烯基硅油(1000cp),含氢聚硅氧烷为含氢硅油(含氢量0.5%),催化剂为卡斯特铂金催化剂,铂金含量为5000ppm,抑制剂为乙炔基环己醇。
实施例6
(1)本实施例一种导热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将120g气相氧化铝(平均粒径20nm)和680g微米级氧化铝(D50为500μm)分散到1L去离子水中,得到氧化铝悬浊液;将2.4g多巴胺盐酸盐加入到所述氧化铝悬浊液,再加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10mM)将悬浊液体系调节为pH值为9,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反应48h,反应结束后经过过滤、乙醇水溶液洗涤干净和干燥,得到所述导热填料。
(2)本实施例一种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真空条件下,将50g聚硅氧烷树脂、0.1g含氢聚硅氧烷、10g本实施例的导热填料、0.1g催化剂和0.1g抑制剂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置于固化模具中,在80℃下经过3h的固化,得到所述热界面材料。其中,聚硅氧烷树脂为乙烯基硅油(1000cp),含氢聚硅氧烷为含氢硅油(含氢量0.5%),催化剂为卡斯特铂金催化剂,铂金含量为500ppm,抑制剂为2-甲基-3-丁炔-2-醇。
实施例7
(1)本实施例一种导热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将120g气相氧化铝(平均粒径800nm)和680g微米级氧化铝(D50为500μm)分散到去离子水中,得到氧化铝悬浊液;将1.2g多巴胺盐酸盐加入到所述氧化铝悬浊液,再加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10mM)将悬浊液体系调节为pH值为9,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反应96h,反应结束后经过过滤、乙醇水溶液洗涤干净和干燥,得到所述导热填料。
(2)本实施例一种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真空条件下,将150g聚硅氧烷树脂、20g含氢聚硅氧烷、700g本实施例的导热填料、1g催化剂和5g抑制剂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置于固化模具中,在150℃下经过3h的固化,得到所述热界面材料。其中,聚硅氧烷树脂为乙烯基硅油(1000cp),含氢聚硅氧烷为含氢硅油(含氢量0.5%),催化剂为卡斯特铂金催化剂,铂金含量为2500ppm,抑制剂为2-甲基-3-丁炔-2-醇。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仅在于本对比例在制备导热填料时,仅加入微米级氧化铝,不加气相氧化铝。
(1)本对比例一种导热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将800g微米级氧化铝(D50为10μm)分散到去离子水中,得到氧化铝悬浊液;将1.2g多巴胺盐酸盐加入到所述氧化铝悬浊液,再加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10mM)将悬浊液体系调节为pH值为8,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反应72h,反应结束后经过过滤、乙醇水溶液洗涤干净和干燥,得到所述导热填料。
(2)本实施例一种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真空条件下,将100g聚硅氧烷树脂、1.5g含氢聚硅氧烷、400g本对比例的导热填料、0.2g催化剂和0.05g抑制剂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置于固化模具中,在100℃下经过1h的固化,得到所述热界面材料。其中,聚硅氧烷树脂为乙烯基硅油(1000cp),含氢聚硅氧烷为含氢硅油(含氢量0.5%),催化剂为卡斯特铂金催化剂,铂金含量为5000ppm,抑制剂为乙炔基环己醇。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仅在于本对比例在制备导热填料时,仅加入气相氧化铝,不加微米级氧化铝。
(1)本对比例一种导热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将800g气相氧化铝(平均粒径60nm)分散到去离子水中,得到氧化铝悬浊液;将1.2g多巴胺盐酸盐加入到所述氧化铝悬浊液,再加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10mM)将悬浊液体系调节为pH值为8,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反应72h,反应结束后经过过滤、乙醇水溶液洗涤干净和干燥,得到所述导热填料。
(2)本对比例一种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真空条件下,将100g聚硅氧烷树脂、1.5g含氢聚硅氧烷、400g本对比例的导热填料、0.2g催化剂和0.05g抑制剂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置于固化模具中,在100℃下经过1h的固化,得到所述热界面材料。其中,聚硅氧烷树脂为乙烯基硅油(1000cp),含氢聚硅氧烷为含氢硅油(含氢量0.5%),催化剂为卡斯特铂金催化剂,铂金含量为5000ppm,抑制剂为乙炔基环己醇。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仅在于本对比例制备导热填料时不进行多巴胺改性。
(1)将60g气相氧化铝(平均粒径60nm)和340g微米级氧化铝(D50为10μm)混合均匀,得到本对比例的导热填料。
(2)本对比例一种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真空条件下,将100g聚硅氧烷树脂、1.5g含氢聚硅氧烷、400g本对比例的导热填料、0.2g催化剂和0.05g抑制剂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置于固化模具中,在100℃下经过1h的固化,得到所述热界面材料。其中,聚硅氧烷树脂为乙烯基硅油(1000cp),含氢聚硅氧烷为含氢硅油(含氢量0.5%),催化剂为卡斯特铂金催化剂,铂金含量为5000ppm,抑制剂为乙炔基环己醇。
对比例4
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仅在于本对比例制备导热填料时通过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改性氧化铝。
(1)通过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改性氧化铝:参考文献《导热填料氧化铝的表面处理研究》(贾春燕,李东红,杨双凤,2017)。将60g气相氧化铝(平均粒径60nm)和340g微米级氧化铝(D50为10μm)混合均匀,采用该文献中的方法进行处理,得到本对比例导热填料。
(2)本对比例一种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真空条件下,将100g聚硅氧烷树脂、1.5g含氢聚硅氧烷、400g本对比例的导热填料、0.2g催化剂和0.05g抑制剂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置于固化模具中,在100℃下经过1h的固化,得到所述热界面材料。其中,聚硅氧烷树脂为乙烯基硅油(1000cp),含氢聚硅氧烷为含氢硅油(含氢量0.5%),催化剂为卡斯特铂金催化剂,铂金含量为5000ppm,抑制剂为乙炔基环己醇。
表1实施例和对比例的热界面材料的测试结果
由实施例1与对比例1-3的热界面材料性能结果相比可知,本发明通过多巴胺改性氧化铝制得的导热填料,能使热界面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较低的粘度及较良好的力学性能,即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从实施例1-3的热界面材料性能结果可以看出,在相同条件下,制备导热填料时微米级氧化铝和气相氧化铝的质量比的不同,对于热界面材料的各项性能有一定影响,但是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热界面材料均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导热性、粘度及力学性能)。
从实施例1、4和实施例5的热界面材料性能结果可知,在热界面材料中添加了不同含量的导热填料,对热界面材料的各项性能也有所影响,其中在实施例1的导热填料的添加量下,热界面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优。
由对比例4与实施例1的热界面材料性能结果可知,采用了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对氧化铝进行改性,所制得热界面材料虽然在导热性能及粘度方面有所改善,但是其力学性能较差,不利于实际施工,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导热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气相氧化铝和微米级氧化铝分散在水中,得到氧化铝悬浊液;将多巴胺盐酸盐加入到所述氧化铝悬浊液,再加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将悬浊液体系调节为碱性,在超声震荡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经过过滤、洗涤和干燥,得到所述导热填料;
所述气相氧化铝的比表面积为20-150m2/g,平均粒径为20-800nm;
所述微米级氧化铝的D50为1-1000μ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氧化铝和微米级氧化铝的质量比为1:(0.3-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巴胺盐酸盐占气相氧化铝的质量分数为0.1-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时间为48-96h。
5.一种热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组分:聚硅氧烷树脂50-150份,含氢聚硅氧烷0-20份,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导热填料10-900份,催化剂0-1份,抑制剂0-5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组分:聚硅氧烷树脂50-150份,含氢聚硅氧烷0.1-20份,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导热填料300-700份,催化剂0.1-1份,抑制剂0.1-5份。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硅氧烷树脂为乙烯基硅油、二甲基硅油、环氧硅油、苯甲基硅油、羟基硅油、甲基长链烷基硅油、羧基硅油、氨基硅油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氢聚硅氧烷为含氢硅油;所述催化剂为卡斯特铂金催化剂;所述抑制剂为2-甲基-3-丁炔-2-醇、乙炔基环己醇中的一种或两种。
9.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真空条件下,将聚硅氧烷树脂、含氢聚硅氧烷、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导热填料、催化剂和抑制剂混合并搅拌均匀,经过固化,得到所述热界面材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的温度为80-150℃,所述固化的时间为0.5-3h。
CN202211417390.3A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导热填料和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6781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17390.3A CN115678105B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导热填料和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17390.3A CN115678105B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导热填料和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78105A CN115678105A (zh) 2023-02-03
CN115678105B true CN115678105B (zh) 2023-08-15

Family

ID=85052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17390.3A Active CN115678105B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导热填料和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781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06608B (zh) * 2023-05-23 2024-04-05 江西天永诚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导热填料、包含其的双组份有机硅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14579A (zh) * 2015-11-04 2016-01-06 上海洁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实现微米或纳米级多孔材料功能化的处理方法
CN107760019A (zh) * 2017-11-06 2018-03-06 大连理工高邮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导热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24936A (zh) * 2019-01-28 2019-05-31 徐扣华 一种利用聚多巴胺改性氮化铝微球制备散热膜的方法
CN111392752A (zh) * 2020-04-03 2020-07-10 洛阳中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亚微米球形氧化铝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20132827A (ja) * 2019-02-26 2020-08-31 日本アエロジル株式会社 フィラー充填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高熱伝導絶縁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698767A (zh) * 2021-09-06 2021-11-26 沅陵县成瑞祥粉体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绝缘子用高性能硅橡胶及制备方法
WO2022057083A1 (zh) * 2020-09-21 2022-03-24 平湖阿莱德实业有限公司 高导热自流平改性陶瓷液体灌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77252A (zh) * 2022-01-08 2022-05-13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Al2O3纳米片的制备及其修饰方法
CN115216118A (zh) * 2022-07-01 2022-10-21 中科和智诚(厦门)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绝缘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48619B2 (ja) * 2011-10-26 2015-01-07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熱伝導性シリコーン組成物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14579A (zh) * 2015-11-04 2016-01-06 上海洁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实现微米或纳米级多孔材料功能化的处理方法
CN107760019A (zh) * 2017-11-06 2018-03-06 大连理工高邮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导热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24936A (zh) * 2019-01-28 2019-05-31 徐扣华 一种利用聚多巴胺改性氮化铝微球制备散热膜的方法
JP2020132827A (ja) * 2019-02-26 2020-08-31 日本アエロジル株式会社 フィラー充填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高熱伝導絶縁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392752A (zh) * 2020-04-03 2020-07-10 洛阳中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亚微米球形氧化铝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2057083A1 (zh) * 2020-09-21 2022-03-24 平湖阿莱德实业有限公司 高导热自流平改性陶瓷液体灌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98767A (zh) * 2021-09-06 2021-11-26 沅陵县成瑞祥粉体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绝缘子用高性能硅橡胶及制备方法
CN114477252A (zh) * 2022-01-08 2022-05-13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Al2O3纳米片的制备及其修饰方法
CN115216118A (zh) * 2022-07-01 2022-10-21 中科和智诚(厦门)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绝缘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微/纳米氧化铝/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热导率和击穿强度的研究;王旗,等;《绝缘材料》;第46卷(第2期);49-5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78105A (zh) 2023-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37033B (zh) 一种加成型高导热有机硅电子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3205B (zh) 一种低粘度、高导热的环氧改性有机硅灌封胶及其应用
EP2201079B1 (en) Thermally conductive composition
US6605238B2 (en) Compliant and crosslinkable 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s
CN102770956B (zh) 热固性树脂组合物、导热性乙阶片材及电源模块
CN115678105B (zh) 一种导热填料和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03509574A (ja) コンプライアントで架橋性の熱インタフェース材料
CN112552688B (zh) 一种高导热有机硅凝胶片材及其制备方法
JPH11209618A (ja) 熱伝導性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
CN101928462A (zh) 一种脱丙酮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80149A (zh) 一种硅橡胶高导热材料
CN108373592A (zh) 导热硅脂组合物和导热硅脂以及led照明设备
CN113930020B (zh) 一种减震圈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25659A (zh) 一种高导热的导热硅脂及其制备工艺
CN111925654A (zh) 一种氮化铝与氧化铝复配导热绝缘硅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32474A (zh) 一种超高导热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17562B (zh) 一种有机硅改性的环氧灌封胶
CN110862576B (zh) 一种改性氮化硼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073923A (zh) 一种低比重高导热吸波垫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75852B (zh) 一种复合导热材料、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350027B (zh) 一种具有高补强及导热双功能的粉体及制备方法
WO2021131681A1 (ja) 熱伝導性シリコーン樹脂組成物
CN115449275B (zh) 一种用于芯片的复合纳米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200025067A (ko) 방열특성이 우수한 방열패드용 하이브리드 충전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중합체 방열패드
CN114213979B (zh) 一种电子材料胶液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