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52881A - 成像设备、用于控制成像设备的方法和程序 - Google Patents

成像设备、用于控制成像设备的方法和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52881A
CN115552881A CN202180034537.8A CN202180034537A CN115552881A CN 115552881 A CN115552881 A CN 115552881A CN 202180034537 A CN202180034537 A CN 202180034537A CN 115552881 A CN115552881 A CN 1155528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witching determination
determination period
visibility
display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345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杉田尚将
三木理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Grou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552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528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3Eye tracking inpu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18Signals indicating condition of a camera member or suitability of ligh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04N23/61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where the recognised objects include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04N23/635Region indicators; Field of view indic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该成像设备设置有显示切换确定时段设定单元,该显示切换确定时段设定单元根据与已设定的成像相关的成像设定来设定分别与要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的多个显示项目对应的显示切换确定时段。

Description

成像设备、用于控制成像设备的方法和程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成像设备、用于控制成像设备的方法和程序。
背景技术
已知具有视线检测功能并根据视线检测结果执行控制的成像设备。例如,下面的专利文献1描述了一种摄像机,该摄像机在预定时间内没有基于视线的一致的命令输入的情况下,清除显示在取景器上的功能菜单的显示。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No.H05-110908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同时,在成像设备中,显示项目通过屏幕显示(OSD)叠加显示在直通图像(throughimage)、正在捕获的图像等上。显示项目包括剩余电池电量、可拍摄的图像数量、快门速度、ISO感光度等。在专利文献1描述的技术中,由于难以根据成像设定(即,与成像设备中设定的成像相关的设定)来设定显示切换确定时段,因此存在需要的显示项目从画面立即消失或者不需要的显示项目保留在画面上的问题。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更适当地执行显示控制的成像设备、用于控制成像设备的方法和程序。
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公开例如提供了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包括:显示切换确定时段设定单元,其根据设定的与成像相关的成像设定,设定对于显示单元上显示的多个显示项目中的每一个的显示切换确定时段。
本公开例如提供了用于控制成像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显示切换确定时段设定单元,根据设定的与成像相关的成像设定,设定对于显示单元上显示的多个显示项目中的每一个的显示切换确定时段。
本公开例如提供了用于使计算机执行用于控制成像设备的方法的程序,该方法包括:通过显示切换确定时段设定单元,根据设定的与成像相关的成像设定,设定对于显示单元上显示的多个显示项目中的每一个的显示切换确定时段。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描述根据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2是在描述指定注视区域的处理时参照的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成像模式与显示项目之间的相关性设定对于多个显示项目中的每一个的显示切换确定时段的示例的视图。
图4是在描述根据实施例的显示控制时参照的视图。
图5是在描述根据实施例的显示控制时参照的视图。
图6是在描述根据实施例的显示控制时参照的视图。
图7是在描述根据实施例的显示控制时参照的视图。
图8A~图8D是在描述根据实施例的显示控制时参照的视图。
图9是示出由根据实施例的成像设备执行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由根据实施例的成像设备执行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由根据实施例的成像设备执行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2是用于描述变形例的视图。
图13是用于描述变形例的视图。
图14是用于描述变形例的视图。
图15是用于描述变形例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等。注意,将按以下顺序给出描述。
<实施例>
<变形例>
在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等是本公开的优选的具体示例,而本公开的内容不限于该实施例等。
<实施例>
[成像设备的配置示例]
首先,将参照图1描述根据实施例的成像设备(成像设备100)的配置示例。成像设备100包括控制单元101、光学成像系统102、透镜驱动驱动器103、成像元件104、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05、编解码器单元106、存储单元107、接口108、输入单元109、显示单元110、麦克风111、AF控制单元113和视线检测单元114。控制单元101包括作为功能块的注视区域指定单元101A、成像设定判别单元101B、显示切换确定时段设定单元101C和OSD显示控制单元101D。
控制单元101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等。CPU根据存储在ROM中的程序执行各种处理以发出命令,从而综合控制整个成像设备100和各单元。
注视区域指定单元101A基于视线信息指定用户正在注视的区域(在下文中,适当地称为注视区域)。成像设定判别单元101B判别与成像设备100中设定的成像相关的成像设定。在本实施例中,将成像设定描述为成像模式。注意,成像设定可以是用户输入设定的内容,也可以是自动设定的内容。显示切换确定时段设定单元101C根据设定的与成像相关的成像设定,设定对于显示单元110上显示的多个显示项目中的每一个的显示切换确定时段。OSD显示控制单元101D执行与显示项目的显示相关的控制。
光学成像系统102包括被配置为在成像元件104上收集来自被摄体的光束的成像透镜、被配置为移动成像透镜以执行聚焦和变焦的驱动机构、快门机构和光圈机构等。它们是基于来自控制单元101和透镜驱动驱动器103的控制信号而被驱动的。在成像元件104上形成通过光学成像系统102获得的被摄体的光学图像。
透镜驱动驱动器103例如包括微型计算机等,并且基于从AF控制单元113提供的聚焦控制信息将成像透镜沿光轴方向移动预定量以执行自动聚焦,从而对作为目标的被摄体进行聚焦。基于散焦量执行自动聚焦以进行聚焦。此时,可以根据基于成像元件104所包含的像面相位差像素的像素值的相位差信息来计算散焦量,并基于计算出的散焦量执行自动聚焦。此外,聚焦控制不限于自动聚焦控制,也可以是手动执行的手动聚焦控制。此外,在控制单元101的控制下控制光学成像系统102的驱动机构、快门机构和光圈机构等的操作。从而,调整曝光时间(快门速度)、光圈值(焦距值)等。
成像元件104将通过成像透镜获得的来自被摄体的入射光光电转换成电荷量并输出成像信号。然后,成像元件104将像素信号输出到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05。作为成像元件104,使用电荷耦合器件(CCD)、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等。
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05对从成像元件104输出的成像信号执行用于维持有利的信噪(S/N)比的通过相关双采样(CDS)处理的采样保持、自动增益控制(AGC)处理和模拟/数字(A/D)转换等,以创建图像信号。此外,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05对用于记录的图像信号进行用于记录的处理,并且对用于显示的图像信号进行用于显示的处理。
编解码器单元106例如对已经经过预定处理的图像信号执行用于记录或通信的编码处理。
存储单元107例如是诸如硬盘或闪存之类的大容量存储介质。基于预定标准以压缩状态或未压缩状态存储在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05和编解码器单元106中经过了处理的视频数据和图像数据。此外,还与数据相关联地存储包括附加信息(诸如关于存储的数据的信息、指示成像位置的成像位置信息以及指示成像日期和时间的成像时间信息)的可交换图像文件格式(EXIF)。
接口108是与其他设备、互联网等的接口。接口108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通信接口。此外,更具体而言,有线或无线通信接口可以包括诸如3TTE之类的蜂窝通信、Wi-Fi、蓝牙(注册商标)、近场通信(NFC)、以太网(注册商标)、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注册商标)和通用串行总线(USB)等。
注意,成像设备100可以包括可以连接到诸如无线局域网(LAN)、广域网(WAN)或无线保真(WiFi)之类的互联网、其他设备等的通信单元。此外,成像设备100和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是短距离无线通信,诸如近场通信(NFC)或ZigBee(注册商标),或者是诸如WiFi系连(WiFi tethering)、通用串行总线系连(USB tethering)或蓝牙(注册商标)系连(Bluetooth tethering)之类的系连连接。
用户使用输入单元109向成像设备100给出各种指令等。当用户对输入单元109进行输入时,生成与输入对应的控制信号并将其提供给控制单元101。然后,控制单元101执行与控制信号对应的各种处理。输入单元109的示例包括用于快门输入的快门按钮、用于各种操作的物理按钮、触摸面板以及与用作显示单元110的显示器集成配置的触摸屏等。
显示单元110是显示设备,诸如显示作为经受了显示处理的显示用图像信号的直通图像、经受了记录用图像处理并存储在存储单元107中的图像和视频以及图形用户界面(GUI)等。显示单元110可以被包括在电子取景器(EVF)中。在显示单元110上显示显示项目。
麦克风111是被配置为在记录图像时记录语音的声音收集设备。
AF控制单元113基于散焦量执行自动聚焦控制。
视线检测单元114检测用户的视线以生成视线检测结果。将生成的视线检测结果从视线检测单元114提供给控制单元101。
[关于视线信息和注视区域]
接下来,将描述由视线检测单元114执行的检测摄像者(用户)的视线的处理的具体示例。例如,视线检测单元114捕获摄像者的眼睛的图像,并使用眼睛的图像来检测摄像者的视线方向。
作为用于检测摄像者的视线方向的方法,可以应用公知的方法。例如,可以应用角膜反射方法:发射红外光等,并利用来自角膜的反射,基于瞳孔的位置来检测摄像者的视线方向。此外,例如,应用识别不移动的点(诸如内眼角或外眼角)并根据眼睛的虹膜的位置来估计视线方向的方法。
视线检测单元114例如被设置在成像设备100的取景器中。视线检测单元114可以被设置在成像设备100的外壳中。例如,线视线检测单元114可以被设置在其上设定有显示单元110的成像设备100的外壳的表面上。
将视线检测单元114检测到的视线方向作为视线检测结果提供给控制单元101。
控制单元101的注视区域指定单元101A根据从视线检测单元114提供的视线检测结果生成视线信息。视线信息例如是指示视线检测结果的分布的信息。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视线信息是作为与视线方向在显示单元110上对应的位置的视线检测结果PA的分布。获得显示单元110的每个适当区域AR的视线信息。可以以像素或块为单位来设定区域AR,其中,块包括M像素×N像素(M和N是适当的正数)。注视区域指定单元101A基于视线检测结果PA的分布,将用户正在注视的区域指定为注视区域。例如,如图2所示,注视区域指定单元101A获得与显示单元110上的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两者对应的视线检测结果PA的分布的值(以下,适当地称为注视度)的直方图,并将与峰值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区域AR指定为注视区域GA。此外,注视区域指定单元101A也可以求出对于以预定分辨率分割直方图获得的各点的方差值,并将方差值为阈值以上的区域指定为注视区域GA。此外,可以将注视区域的面积限定为预定值,并且可以将从注视度高的区域到面积成为预定值的区域设定为注视区域GA。此外,可以将注视度等于或大于阈值的区域设定为注视区域GA。
注意,视线信息可以是指示视线检测结果PA的轨迹的信息。例如,视线检测结果PA的轨迹在几秒左右的预定时间内落入一定区域内的情况下,注视区域指定单元101A可以将该区域指定为注视区域GA。
一般而言,显示项目在显示单元110上显示的显示位置是针对显示项目分别确定的。因此,在由注视区域指定单元101A指定的注视区域GA与显示项目的显示位置(一定区域)的重叠为阈值(例如,80%)以上的情况下,可以确定出摄像者正在注视显示项,换句话说,视线与显示项目一致。
[关于显示切换确定时段]
接下来,将描述由显示切换确定时段设定单元101C设定的显示切换确定时段。显示切换确定时段设定单元101C根据成像模式与显示项目之间的相关性,设定对于多个显示项目中的每一个的显示切换确定时段。相关性是指示成像模式和显示项目之间的关系强度的指标。例如,针对每个显示项目设定相关性。根据本实施例的相关性按照相关性的降序为“高”、“中”、“低”,并且根据预定的阈值对各相关性进行分类。基于相关性的阈值和对显示项目自身设定的相关性,将每个显示项目分类为对应的相关性。
显示切换确定时段是指用户从开始看起连续看显示项目的时段。换句话说,确定视线检测单元114在显示切换确定时段期间是否连续检测到用户对显示项目的视线,并且如果确定结果是连续检测到,则将显示项目的显示控制为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即,视认性高的显示),而如果确定结果是没有连续检测到,则将其控制为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即,视认性低的显示)。此外,控制单元101确定是否继续检测用户对上述显示项目的视线。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切换确定时段包括: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A,用于将显示项目的显示设定为高视认性显示状态,高视认性显示状态是视认性高的显示状态;和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B,用于将显示项目的显示设定为低视认性显示状态,低视认性显示状态是视认性比高视认性显示状态的视认性低的显示状态。显示切换确定时段设定单元101C根据相关性,针对多个显示项目中的每一个,在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A和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B之间设定不同的显示切换确定时段。
图3是示出根据成像模式与显示项目的相关性设定对于多个显示项目中的每一个的显示切换确定时段(具体而言,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A和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B)的示例的视图。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A模式(光圈优先模式)”、“S模式(快门速度优先模式)”和“M模式(手动模式)”被例示为成像模式。此外,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快门速度(在下文中,适当地缩写为SS)”、“焦距值”、“曝光”、“白平衡(在下文中,适当地缩写为WB)”、“ISO感光度”(在下文中,适当缩写为ISO)、“成像模式”、“可拍摄的图像数量”、“纵横比”、“图像尺寸”、“图像质量”和“剩余电池电量”被例示为显示项目。
例如,在成像模式为“S模式”的情况下,显示项目“SS”被分类为相关性“高”。显示项目“焦距值”、“曝光”、“WB”和“ISO”被分类为相关性“中”。显示项目“模式”、“纵横比”、“图像质量”和“电池”被分类为相关性“低”。成像模式“A模式”和“M模式”被如图3所示的那样分类。
在本实施例中,在注视了与设定的成像模式相关性高的显示项目的情况下,控制该显示项目快速地以高视认性显示状态进行显示。此外,即使在未注视与设定的成像模式相关性高的显示项目的情况下,也控制显示项目在一定时间段内不以低视认性显示状态显示。因此,可以立即强调显示与预定成像模式相关性高的显示项目,换句话说,显示项目被认为具有被摄像者经常查看的设定内容。此外,可以防止被认为是摄像者经常查看的显示项目被立即以低视认性显示状态显示并且变得难以看到。
另一方面,随着与设定的成像模式的相关性降低,摄像者查看显示项目的设定内容的需要降低,并且快速以高视认性显示状态显示显示项目的需要降低。此外,由于摄像者查看显示项目的设定内容的需要降低,因此快速以低视认性显示状态显示显示项目的需要提高。该控制可以防止与设定的成像模式相关性低的显示项目被不必要地以高视认性显示状态显示,或者显示项目被不必要地显示得长。
基于这样的观点,显示切换确定时段设定单元101C针对相关性为阈值以上的显示项目,将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A设定为比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B的值小的值。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将分类为相关性“高”的显示项目的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A设定为0.2秒,并且将分类为相关性“高”的显示项目的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B设定为3秒。此外,将分类为相关性“中”的显示项目的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A设定为0.5秒,并且将分类为相关性“中”的显示项目的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B设定为2秒。
此外,显示切换确定时段设定单元101C针对相关性小于阈值的显示项目,将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设定为比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的值大的值。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将分类为相关性“低”的显示项目的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A设定为1秒,并且将分类为相关性“低”的显示项目的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B设定为0.7秒。
[关于显示控制的具体示例]
接下来,将描述关于由OSD显示控制单元101D执行的对显示项目的显示控制的具体示例。图4是示出显示单元110上显示的图像的示例的视图。显示单元110显示经由光学成像系统102、成像元件104等拍摄的图像。在本示例中,在显示单元110上显示包括两个滑冰运动员的图像IM。
在显示单元110的顶部和底部显示在横向延伸的各个黑条,并且在这些位置显示显示项目。例如,在上面的黑条中,从左开始依次显示显示项目“成像模式(例如,S)”、“可拍摄的图像数量(例如,□2460)”、“纵横比(例如,3:2)”、“图像尺寸(例如,24M)”、“图像质量(例如,好)”和“剩余电池电量(例如,电池标记和50%)”。此外,在下面的黑条中,从左开始依次显示显示项目“SS(例如,1/125)”、“焦距值(例如,F5.6)”、“曝光(例如,±0.0)”、“WB(例如,AWB(自动白平衡))”和“ISO(例如,自动)”。
在默认显示状态下,每个显示项目例如以摄像者可以视觉识别的程度的透明的模式(具体而言,半透明模式)来显示。例如,将称为α混合的图像处理中的α值(透射率)设定为大约40%~60%,然后,通过OSD将每个显示项目显示在显示单元110上。在以下描述中,图4所示的显示状态被适当地称为默认显示状态。
将考虑基于视线检测单元114的视线检测结果检测到摄像者正在看图像IM的示例。在这种情况下,获得其中不是所有的显示项目都被注视并且没有连续检测到摄像者对显示项目的视线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OSD显示控制单元101D快速以低视认性显示状态显示分类为相关性“低”的每个显示项目。例如,在已经经过为相关性“低”的显示项目设定的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B(0.7秒)的时间点,OSD显示控制单元101D以低视认性显示状态显示每个显示项目。具体而言,例如,OSD显示控制单元101D将α混合中的α值设定为100,并且显示每个显示项目。因此,如图5所示,在上面的黑条中显示的分类为相关性“低”的每个显示项目变得不可见。
此外,在没有注视任何显示项目的状态下,当经过对相关性“中”的显示项目设定的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B(2秒)时,OSD显示控制单元101D执行控制,使显示项目“焦距值”、“曝光”、“WB”和“ISO”不可见。此外,在没有注视任何显示项目的状态下,当经过对相关性“高”的显示项目设定的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B(3秒)时,OSD显示控制单元101D执行控制,使显示项目“SS”不可见。因此,如图6所示,所有的显示项目都变得不可见。注意,可以执行控制使得在图6中上下的黑条变得不可见。
此外,在图4的默认显示状态下,例如,假设摄像者正在注视显示显示项目“SS”的位置。即,假设已经连续检测到摄像者对显示项目“SS”的显示的视线。注意,表述“对显示”是指对显示位置。在注视状态已经持续了与显示项目“SS”对应的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A(0.2秒)的时间点,OSD显示控制单元101D以高视认性显示状态显示显示项目“SS”。例如,OSD显示控制单元101D将α值设定为0,并且如图7所示,控制显示项目“SS”比其他显示项目更容易可见。这同样适用于其他显示项目。即,OSD显示控制单元101D执行控制以在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A内以高视认性显示状态显示注视的显示项目。
注意,在过去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A之后,OSD显示控制单元101D将显示项目的显示立即改变为高视认性显示状态。例如,在默认显示状态的α值被设定为50的情况下,在过去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A之后,如图8A所示,OSD显示控制单元101D将α值从50立即改变为0,从而以高视认性显示状态显示显示项目。此外,在过去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A之后,OSD显示控制单元101D可以将显示项目的显示逐渐改变为高视认性显示状态。例如,在默认显示状态的α值被设定为50的情况下,在过去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A之后,如图8B所示,OSD显示控制单元101D可以通过将α值从50逐渐(线性)改变为0,以在高视认性显示状态下显示显示项目。可以适当地设定淡入的程度(α值的改变程度)及其时间。此外,α值的改变不一定是线性的,而且可以是指数的或阶梯式的。注意,在图8A和图8B所示的示例中,当α值=100时显示状态具有最低视认性,并且当α值=0时显示状态具有最高视认性。
这同样适用于从默认显示状态到低视认性显示状态的转换。在过去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B之后,OSD显示控制单元101D将显示项目的显示立即改变为低视认性显示状态。例如,在默认显示状态的α值被设定为50的情况下,在过去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B之后,如图8C所示,OSD显示控制单元101D将α值从50立即改变为100,从而以低视认性显示状态显示显示项目。此外,在过去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B之后,OSD显示控制单元101D可以将显示项目的显示逐渐改变为低视认性显示状态。例如,在默认显示状态的α值被设定为50的情况下,在过去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B之后,如图8D所示,OSD显示控制单元101D可以通过将α值从50逐渐(线性)改变为100,以在高视认性显示状态下显示显示项目。可以适当地设定淡出程度(α值的改变程度)及其时间。此外,α值的改变不一定是线性的,而且可以是指数的或阶梯式的。
[处理流程]
接下来,将参照图9所示的流程图描述由根据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00执行的处理流程(示意处理流程)。例如,当成像设备100的电源开启时或当检测到摄像者的视线时,执行以下处理。注意,尽管在图9所示的流程图中未示出,但假设基于由视线检测单元114获得的摄像者的视线检测结果实时指定注视区域。
在步骤ST11,设定成像模式。例如,摄像者使用输入单元109设定成像模式。注意,在不改变先前设定的成像模式的情况下省略步骤ST11的处理。然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T12。
在步骤ST12中,成像设定判别单元101B判别设定的成像模式。成像设定判别单元101B向显示切换确定时段设定单元101C通知判别的成像模式。然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T13。
在步骤ST13中,显示切换确定时段设定单元101C根据与判别的成像模式的相关性,为每个显示项目设定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A和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B。然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T14。
在步骤ST14中,在OSD显示控制单元101D的控制下以默认显示状态显示显示项目。然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T15。
在步骤ST15中,OSD显示控制单元101D根据摄像者的视线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显示项目的显示。然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T16。
在步骤ST16中,成像设定判别单元101B判别成像模式是否已经改变。例如,与步骤ST15的处理并行地执行与步骤ST16对应的这种确定处理。在成像模式没有改变的情况下,重复与步骤ST15对应的处理。在成像模式已经改变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步骤ST12,并且判别改变的成像模式。然后,根据改变的成像模式,为每个显示项目设定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A和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B。
接下来,将参照图10的流程图描述与显示项目的显示控制相关的具体处理的流程。
步骤ST21是对应于上述步骤ST14的处理。在步骤ST21中,所有显示项目都以默认显示状态显示。然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T22。
在步骤ST22中,控制单元101基于由注视区域指定单元101A指定的注视区域,确定摄像者的视线是否与在显示单元110上显示的预定显示项目一致。在视线一致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T23。
在步骤ST23,开始定时器的计数。定时器例如是设置在控制单元101中的定时器。然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T24。
在步骤ST24中,控制单元101基于由注视区域指定单元101A指定的注视区域,确定与预定显示项目一致的摄像者的视线是否在经过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A(与和视线一致的显示项目对应的高视认性显示状态根据切换确定时段TA)之前已经偏离。在视线已经偏离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T25。
在步骤ST25中,重置定时器的计数值。然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T26。在步骤ST26中,执行控制以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T22。
在步骤ST24的确定处理中视线没有偏离预定显示项目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T27。在步骤ST27中,控制单元101确定是否已经经过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A。在没有经过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A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步骤ST24。在已经经过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A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T28。
在步骤ST28中,OSD显示控制单元101D执行控制以在高视认性显示状态下显示显示项目。然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T29。
在步骤ST29中,控制单元101确定第一重置时间是否已经经过。第一重置时间是设定用于从高视认性显示状态返回到默认显示状态的时间,并且例如设定为几秒左右。在没有经过第一重置时间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步骤ST28,并且继续高视认性显示状态下的显示项目的显示。在已经经过第一重置时间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步骤ST21,并且所有显示项目都以默认显示状态显示。
在步骤ST22的确定处理中摄像者的视线不与在显示单元110上显示的所有显示项目一致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T30。
在步骤ST30,开始定时器的计数。定时器例如是设置在控制单元101中的定时器。然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T31。
在步骤ST31中,控制单元101基于由注视区域指定单元101A指定的注视区域,确定摄像者的视线在经过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B之前是否与预定显示项目一致。在视线一致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T25。
在步骤ST25中,重置定时器的计数值。然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T26。在步骤ST26中,进行控制以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T22。
在步骤ST31的确定处理中视线与预定显示项目不一致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T32。在步骤ST32中,控制单元101针对每个显示项目确定是否已经经过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B。在没有经过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B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步骤ST31。在已经经过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B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T33。
在步骤ST33中,OSD显示控制单元101D执行控制以在低视认性显示状态下显示显示项目。然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T34。
在步骤ST34中,控制单元101确定是否已经经过第二重置时间。该处理中的第二重置时间是设定用于在以低视认性显示状态显示所有显示项目的持续时间变为一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使显示状态返回到默认显示状态的时间,并且被设定为例如1分钟到几分钟左右。因为在已经以低视认性显示状态显示所有显示项目的情况下,摄像者有可能在过去一定时间段之后再次查看显示项目的内容,因此设定了第二重置时间。在没有经过第二重置时间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步骤ST33,并且继续以低视认性显示状态显示显示项目。在已经经过第二重置时间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步骤ST21,并且以默认显示状态显示所有显示项目。
注意,图11的流程图中所示的处理与第一重置时间或第二重置时间的计数处理并行执行。在步骤ST41中,OSD显示控制单元101D以高视认性显示状态或低视认性显示状态显示显示项目。这种处理是对应于上述步骤ST28或步骤ST33的处理。然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T42。
在步骤ST42中,控制单元101确定在重置时间计数期间视线是否与另一显示项目一致。另一显示项目的示例包括与以高视认性显示状态显示的显示项目、以默认显示状态显示的显示项目等不同的显示项目。在视线与显示项目不一致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步骤ST41。在视线与显示项目一致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T43。
以中断方式执行步骤ST43之后的处理。在步骤ST43中,执行重置定时器的处理。然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T44。在步骤ST44中,执行将处理的内容返回到步骤ST22的处理。
根据以上描述的本实施例,可以根据在成像设备中设定的成像模式来执行显示项目的显示控制。因此,被认为是摄像者经常需要的显示项目可以立即进入高视认性显示状态。此外,可以防止显示项目立即从画面上消失。此外,可以将被认为是摄像者不需要的显示项目立即设定为低视认性显示状态。
<变形例>
尽管上面已经具体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本公开的内容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基于本公开的技术思想的各种变形例是可能的。
[第一变形例]
例如,在已经注视了预定部分并且已经经过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A的情况下,可以以高视认性显示状态集中显示分类为相关性“高”的显示项目。例如,如图12所示,摄像者注视显示单元110的预定区域AR1。在注视的时间段超过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间段TA的情况下,如图13所示,OSD显示控制单元101D可以执行控制以在高视认性显示状态下显示与成像模式相关性“高”的所有显示项目。注意,可以在区域AR1中显示框或标记以便对摄像者可识别。此外,区域AR1可以是设置在成像设备100的外壳中而不是显示单元110的区域。此外,在已经注视了相关性“高”的显示项目之一的情况下,其他相关性“高”的项目也可以一起被设定为高视认性显示状态。
[第二变形例]
成像设定不限于成像模式,并且可以例如与成像场景相关。成像场景的示例包括“运动”、“人像”、“静物”、“风景”、“夜景”和“食物”。同样在成像场景的情况下,每个显示项目类似地被分类为与成像场景的相关性“高”、“中”或“低”。然后,为每个相关性设定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A和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B。图14是示出针对根据与成像场景的相关性分类的每个显示项目设定的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A和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TB的示例的视图和各相关性。注意,成像场景的内容由成像设定判别单元101B判别。
[其他变形例]
如图15所示,显示项目可以叠加显示在图像上,而不限于显示单元110的顶部和底部。
可以用三个阶段以外的阶段设定相关性。此外,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不限于高低两阶段,并且可以设定任意一个,也可以设定具有3个阶段以上的时段。
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历史动态地改变每个显示项的相关性。例如,在注视显示项目“图像质量”的机会多的情况下,可以将“图像质量”的相关性改变为高。
默认显示状态可以不是半透明的。高视认性显示状态的显示模式也可以适当改变。例如,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可以是将显示项目设定为闪烁或者以较大尺寸显示显示项目的显示模式。低视认性显示状态的显示模式也可以适当改变。例如,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可以是以较小尺寸显示显示项目的显示模式。
可以根据摄像者的习惯来改变和设定每个显示项目的位置以引导他/她自己的视线等。
可以提供被配置为改变显示项目的设定内容的通用操作输入单元。然后,可以通过操作操作输入单元来改变与由于注视而已被设定为高视认性显示状态的显示项目相关的设定。此外,可以通过语音输入来改变与已被设定为高视认性显示状态的显示项目相关的设定。
在上述实施例和变形例中说明的配置、方法、步骤、形状、材料和数值等仅仅是示例,可以根据需要使用配置、方法、步骤、形状、材料和数值等或者可以将其替换为已知的。此外,实施例和变形例中的配置、方法、步骤、形状、材料和数值等可以在不发生技术矛盾的范围内相互组合。
注意,本公开的内容不被解释为受本说明书中例示的效果的限制。
本公开还可以采用以下配置。
(1)
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显示切换确定时段设定单元,其根据设定的与成像相关的成像设定,设定对于显示单元上显示的多个显示项目中的每一个的显示切换确定时段。
(2)
根据(1)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所述显示切换确定时段设定单元根据成像设定与显示项目之间的相关性,设定对于所述多个显示项目中的每一个的显示切换确定时段。
(3)
根据(2)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所述显示切换确定时段包括: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用于将显示项目的显示设定为高视认性显示状态,所述高视认性显示状态是视认性高的显示状态;和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用于将显示项目的显示设定为低视认性显示状态,所述低视认性显示状态是视认性低于高视认性显示状态的显示状态,并且
所述显示切换确定时段设定单元根据所述相关性,针对所述多个显示项目中的每一个,在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和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之间设定不同的显示切换确定时段。
(4)
根据(3)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所述显示切换确定时段设定单元针对所述相关性为阈值以上的显示项目,将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设定为比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的值小的值。
(5)
根据(3)或(4)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所述显示切换确定时段设定单元针对所述相关性小于阈值的显示项目,将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设定为比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的值大的值。
(6)
根据(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
视线检测单元和OSD显示控制单元,
其中,所述OSD显示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视线检测单元在显示切换确定时段期间是否已经连续检测到用户对显示项目的显示位置的视线,控制显示项目的显示。
(7)
根据(6)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在所述视线检测单元在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期间已经连续检测到用户对显示项目的显示的视线的情况下,所述OSD显示控制单元将该显示项目的显示改变为高视认性显示状态。
(8)
根据(7)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在经过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之后,所述OSD显示控制单元将所述显示项目的显示立即改变为高视认性显示状态。
(9)
根据(7)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在经过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之后,所述OSD显示控制单元将所述显示项目的显示逐渐改变为高视认性显示状态。
(10)
根据(6)至(9)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在所述视线检测单元在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期间没有连续检测到用户对显示项目的视线的情况下,所述OSD显示控制单元将该显示项目的显示改变为低视认性显示状态。
(11)
根据(10)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在经过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之后,所述OSD显示控制单元将所述显示项目的显示立即改变为低视认性显示状态。
(12)
根据(10)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在经过所述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之后,所述OSD显示控制单元将所述显示项目的显示逐渐改变为低视认性显示状态。
(13)
一种用于控制成像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显示切换确定时段设定单元,根据设定的与成像相关的成像设定,设定对于显示单元上显示的多个显示项目中的每一个的显示切换确定时段。
(14)
一种用于使计算机执行用于控制成像设备的方法的程序,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显示切换确定时段设定单元,根据设定的与成像相关的成像设定,设定对于显示单元上显示的多个显示项目中的每一个的显示切换确定时段。
(15)
根据(6)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所述显示项的显示是显示项目的显示位置。
附图标记列表
100 成像设备
101 控制单元
101A 注视区域指定单元
101B 成像设定判别单元
101C 显示切换确定时段设定单元
101D OSD显示控制单元
114 视线检测单元。

Claims (14)

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显示切换确定时段设定单元,其根据设定的与成像相关的成像设定,设定对于显示单元上显示的多个显示项目中的每一个的显示切换确定时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所述显示切换确定时段设定单元根据成像设定与显示项目之间的相关性,设定对于所述多个显示项目中的每一个的显示切换确定时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所述显示切换确定时段包括: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用于将显示项目的显示设定为高视认性显示状态,所述高视认性显示状态是视认性高的显示状态;和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用于将显示项目的显示设定为低视认性显示状态,所述低视认性显示状态是视认性低于高视认性显示状态的显示状态,并且
所述显示切换确定时段设定单元根据所述相关性,针对所述多个显示项目中的每一个,在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和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之间设定不同的显示切换确定时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所述显示切换确定时段设定单元针对所述相关性为阈值以上的显示项目,将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设定为比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的值小的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所述显示切换确定时段设定单元针对所述相关性小于阈值的显示项目,将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设定为比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的值大的值。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
视线检测单元和OSD显示控制单元,
其中,所述OSD显示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视线检测单元在显示切换确定时段期间是否已经连续检测到用户对显示项目的显示的视线,控制显示项目的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在所述视线检测单元在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期间已经连续检测到用户对显示项目的显示位置的视线的情况下,所述OSD显示控制单元将该显示项目的显示改变为高视认性显示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在经过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之后,所述OSD显示控制单元将所述显示项目的显示立即改变为高视认性显示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在经过高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之后,所述OSD显示控制单元将所述显示项目的显示逐渐改变为高视认性显示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在所述视线检测单元在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期间没有连续检测到用户对显示项目的视线的情况下,所述OSD显示控制单元将该显示项目的显示改变为低视认性显示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在经过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之后,所述OSD显示控制单元将所述显示项目的显示立即改变为低视认性显示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在经过所述低视认性显示状态切换确定时段之后,所述OSD显示控制单元将所述显示项目的显示逐渐改变为低视认性显示状态。
13.一种用于控制成像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显示切换确定时段设定单元,根据设定的与成像相关的成像设定,设定对于显示单元上显示的多个显示项目中的每一个的显示切换确定时段。
14.一种用于使计算机执行用于控制成像设备的方法的程序,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显示切换确定时段设定单元,根据设定的与成像相关的成像设定,设定对于显示单元上显示的多个显示项目中的每一个的显示切换确定时段。
CN202180034537.8A 2020-05-19 2021-04-20 成像设备、用于控制成像设备的方法和程序 Pending CN1155528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87534 2020-05-19
JP2020-087534 2020-05-19
PCT/JP2021/016044 WO2021235156A1 (ja) 2020-05-19 2021-04-20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52881A true CN115552881A (zh) 2022-12-30

Family

ID=78708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34537.8A Pending CN115552881A (zh) 2020-05-19 2021-04-20 成像设备、用于控制成像设备的方法和程序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922857B2 (zh)
EP (1) EP4156671A4 (zh)
JP (1) JP7476953B2 (zh)
KR (1) KR20230011980A (zh)
CN (1) CN115552881A (zh)
WO (1) WO202123515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10908A (ja) 1991-10-17 1993-04-30 Canon Inc ビデオカメラ
JPH08122887A (ja) * 1994-10-21 1996-05-17 Nikon Corp 視線入力により操作可能なカメラ
JPH08294023A (ja) * 1995-04-19 1996-11-05 Canon Inc 電子機器
JP5729407B2 (ja) * 2013-02-28 2015-06-03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049544A (ja) * 2013-08-29 2015-03-1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パラメータ変更装置及び方法
JP7353811B2 (ja) 2019-06-17 2023-10-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56671A1 (en) 2023-03-29
US20230196978A1 (en) 2023-06-22
US11922857B2 (en) 2024-03-05
KR20230011980A (ko) 2023-01-25
WO2021235156A1 (ja) 2021-11-25
JPWO2021235156A1 (zh) 2021-11-25
EP4156671A4 (en) 2023-11-01
JP7476953B2 (ja) 2024-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30554B2 (ja) 撮像装置
JP4582212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570422B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ontaining program for photographing
EP1845412A2 (en) Camera
JP6486109B2 (ja) 露出制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623256B2 (ja)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070237513A1 (en) Photographing method and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JP2008054295A (ja) 撮影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8948585B2 (en) Imaging device, imag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KR101686943B1 (ko) 디지털 촬영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JP3817566B2 (ja)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撮像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US20080018774A1 (en) Image capture device
EP4134740A1 (en) Imaging devic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maging device, and program
JP2008054297A (ja) 撮影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11049988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カメラ
JP538330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014053863A (ja) 撮影機器
CN115552881A (zh) 成像设备、用于控制成像设备的方法和程序
JP2011017754A (ja)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6381416B2 (ja)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5832618B2 (ja)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073319B2 (en) Photographing method and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based on face detection and photography conditions
JP5403087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US20230162707A1 (en) Imag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imag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JP2018054815A (ja) 領域判別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並びに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