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30916B - 一种外刀组件及可调整弯曲角度的刨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刀组件及可调整弯曲角度的刨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30916B
CN115530916B CN202211536533.2A CN202211536533A CN115530916B CN 115530916 B CN115530916 B CN 115530916B CN 202211536533 A CN202211536533 A CN 202211536533A CN 115530916 B CN115530916 B CN 1155309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assembly
pulling
roller
pulling wi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365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30916A (zh
Inventor
赵勇
尹辉
赵明
王绘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Mech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Mech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Mech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Mech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3653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309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309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309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309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309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6Bone cutting, breaking or removal means other than saws, e.g. Osteoclasts; Drills or chisels for bones; Trepans
    • A61B17/1659Surgical rasps, files, planes, or scrap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6Bone cutting, breaking or removal means other than saws, e.g. Osteoclasts; Drills or chisels for bones; Trepans
    • A61B17/1662Bone cutting, breaking or removal means other than saws, e.g. Osteoclasts; Drills or chisels for bones; Trepan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1B17/1688Bone cutting, breaking or removal means other than saws, e.g. Osteoclasts; Drills or chisels for bones; Trepan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the sinus or nos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刀组件及可调整弯曲角度的刨刀,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刨刀包括内刀组件和外刀组件,内刀组件穿设于外刀组件内,外刀组件包括调整组件和依次连接的外刀管、弯曲段和外刀头;弯曲段包括若干个依次铰接的蛇骨环;调整组件包括控制件和两根牵拉线,两根牵拉线分别位于外刀管的两侧,牵拉线的两端分别与弯曲段的前端和控制件连接,且控制件被配置为使两根牵拉线反向运动,以使弯曲段能够上下摆动。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刀组件及可调整弯曲角度的刨刀,能够精细调节弯曲角度,并且可以根据手术需求,在腔道下任意改变弯曲角度,并且,弯曲使用后,可以回复至初始状态,能够反复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外刀组件及可调整弯曲角度的刨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刀组件及可调整弯曲角度的刨刀。
背景技术
刨刀广泛应用于耳鼻喉科、关节骨科等领域,刨刀用于切除病灶组织。由于人体自然腔道狭窄,并伴随着各种角度的弯曲转折,为了达到病灶部位,刨刀设计有多种弯曲角度。然而现有的弯曲型刨刀,弯曲外管都是刚性的,无法改变弯曲角度,使得同一手术中需要更换多种不同弯曲角度的刨刀,浪费时间。并且对于一些特别的腔道,比如先直后弯的腔道,固定弯曲角度的刨刀是无法进入的,这就需要使用可以调整弯曲角度的刨刀进行工作。
在现有技术中,存在能够调整弯曲角度的刨刀,例如,请参照专利号为CN202122251088.2、发明名称为“一种可弯曲医用刨刀”实用新型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弯曲医用刨刀,其目的也是实现在刨削手术时,根据手术需求对刨刀弯曲角度进行调整,但是其技术方案为在外刀管内部还设置有不锈钢管,不锈钢管靠近外刀头处焊接有柔性蛇骨管,其要实现刨刀弯曲的方法是用手直接折弯外刀管,也就是说是依靠强力使外刀管发生塑性变形,利用柔性蛇骨管支撑外刀管不因为弯曲而压瘪;对比文件的弯曲角度完全依靠手掰弯,角度无法精确调节,弯曲角度误差大,并且弯曲难以复原,基本上一次弯曲后报废了。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刀组件及可调整弯曲角度的刨刀,能够精细调节弯曲角度,并且可以根据手术需求,在腔道下任意改变弯曲角度,并且,弯曲使用后,可以回复至初始状态,能够反复使用。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刀组件,用于刨刀,包括:依次连接的外刀管、弯曲段和外刀头;所述弯曲段包括若干个依次铰接的蛇骨环;调整组件,包括控制件和位于所述外刀管两侧的两根牵拉线,所述牵拉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弯曲段的前端和所述控制件连接,且所述控制件被配置为使两根所述牵拉线反向运动,以使所述弯曲段能够上下摆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可选方案,所述外刀管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管,每个所述蛇骨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穿线孔,所述牵拉线依次穿设于对应的所述导管和多个所述穿线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可选方案,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蛇骨环的一者设置铰接头且另一者设置有铰接槽,所述铰接头可转动地插设于对应的所述铰接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可选方案,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蛇骨环的中心线重合时,二者的相对侧之间的间隙由中间向两侧逐渐增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可选方案,还包括:外刀接头,套设于所述外刀管的后端;所述控制件包括转动套设于所述外刀接头的线辊,两根所述牵拉线分别与所述线辊连接;当所述线辊转动时,两根所述牵拉线反向运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可选方案,所述控制件还包括出线筒,所述出线筒套设于所述外刀接头且设置有两个出线孔,两根所述牵拉线穿过对应的所述出线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可选方案,所述控制件还包括:旋转套,沿轴向滑动套设于所述线辊且与所述出线筒能够锁定或解锁;旋转套与所述线辊能够同步转动;复位弹簧,使所述旋转套具有向后运动的趋势,以使所述旋转套和所述出线筒锁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可选方案,所述旋转套的前端设置有呈环形分布的若干个限位孔,所述出线筒的前端设置有限位柱,所述复位弹簧使所述限位柱选择性地插接于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孔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可选方案,所述旋转套包括:外套管;端盖,设置于所述外套管的前端且二者通过定位销固定,所述限位孔设置于所述端盖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可选方案,所述线辊上设置有两个沿所述线辊的周向延伸且错位设置的出线槽,两根所述牵拉线分别穿设于所述出线槽内且可活动地绕设于所述线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可选方案,两根所述牵拉线的后端分别与所述线辊固定,当所述弯曲段伸直时,所述线辊分别反向倾斜拉紧所述牵拉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可选方案,所述出线筒和/或所述外刀接头上设置有两个定位槽;所述控制件还包括:预压卷簧,其两端分别可活动地设置于两个所述定位槽内,两根所述牵拉线分别穿过所述预压卷簧的两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调整弯曲角度的刨刀,包括:上述的外刀组件和内刀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内刀管、驱动段和内刀头,所述内刀管穿设于所述外刀管内,所述驱动段能够任意弯曲且传递扭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可调整弯曲角度的刨刀,包括内刀组件和外刀组件,通过控制件控制两根牵拉线反向运动,外刀组件能够精细调节弯曲角度,适用于复杂腔道的手术治疗;同时可以根据手术需求,在腔道下任意改变弯曲角度,而不需要从腔道中撤出刨刀后再调整弯曲角度,操作方便,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并且,弯曲使用后,可以回复至初始状态,能够反复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通过附图所示,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的主旨。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刨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刨刀的外刀组件的剖视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刨刀的外刀组件的剖视图二;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刨刀的蛇骨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刨刀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有线辊);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刨刀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无线辊);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刨刀的出线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刨刀的线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刨刀的旋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刨刀的外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刨刀的预压卷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
10-刨刀;
11-内刀组件;12-外刀组件;
110-内刀管;111-驱动段;112-内刀头;113-内刀接头;
120-外刀管;121-外刀接头;122-弯曲段;123-外刀头;124-蛇骨环;125-导管;126A-上穿线孔;126B-下穿线孔;127-铰接部;128-铰接头;129-铰接槽;
140-调整组件;141A-上牵拉线;141B-下牵拉线;142-出线筒;143-线辊;144A-上出线孔;144B-下出线孔;145-旋转套;146-复位弹簧;147-限位孔;148-限位柱;149-外套管;150-端盖;151-定位销;152A-前出线槽;152B-后出线槽;153-预压卷簧;154-定位槽;155-滑条;156-滑槽;157A-上悬臂;157B-下悬臂;158-导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照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整弯曲角度的刨刀10,该刨刀10可以用于耳鼻喉科领域,用于切除鼻腔、鼻窦内的息肉和肿瘤。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指出的前端、后端是以与病灶部位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的,前端是指靠近病灶部位的位置,后端是指远离病灶部位的位置。
其中,刨刀10主要由外刀组件12和内刀组件11组成,外刀组件12用于插入鼻腔中,内刀组件11用于高速转动,从而对病灶部位进行刨削,外刀组件12可以独立生产、制造、使用。
具体的,请参照图1-图4所示,外刀组件12的具体结构如下:外刀组件12包括外刀管120、外刀接头121、弯曲段122、外刀头123和调整组件140。其中,图3和图4为外刀组件12的结构示意图,图1和图2除包含图3和图4中的外刀组件12外,还包含内刀组件11,在图2中,内刀头112位于外刀头123内。
外刀管120采用圆管状结构,其内部中空,外刀管120可以采用钢管或其他材质管,外刀管120的长度不限。
外刀接头121套设于外刀管120的后端,外刀接头121与外刀管120之间固定,二者之间的固定方式不限,例如焊接、过盈配合等,外刀接头121用于与刨削手机连接固定。刨削手机属于现有技术,刨削手机的结构请参照专利号为“CN201020148638.7”、专利名称为“一种可喷清洗润滑剂的医用刨削手机”的实用新型专利,或专利号为“CN201030539717.6”、专利名称为“医用刨削手机(PSB1)”的外观专利,或专利号为“CN202111179254.0”、专利名称为“一种用于刨削手柄的传动机构及刨削手柄”的发明专利,或专利号为“CN201720077873.1”、专利名称为“医用刨削手柄”的实用新型专利。外刀管12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管125,导管125的样式不限,导管125与外刀管120之间的连接方式不限,例如,二者可以一体成型、焊接、卡接等,在本实施例中,导管125与外刀管120一体成型。导管125的前端与外刀管120的前端临近,导管125的后端与外刀接头121的前端临近。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管125的位置、长度等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案。
弯曲段122设置于外刀管120的前端,弯曲段122的后端与外刀管120的前端的连接方式不限,例如,二者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铰接等。弯曲段122能够弯曲,此处所说的弯曲是指,弯曲段122只能够在一个方向上上下摆动,以图4为例,弯曲段122能够在围绕弯曲段122与外刀管120的连接部位上下摆动,当弯曲段122向下摆动后的状态请参照图3所示,随着外刀组件12的摆放方位不同,摆动的方向也不同,弯曲段122的最大摆幅度不限,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外刀头123设置于弯曲段122的前端,二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不限,例如,二者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铰接等,当弯曲段122上下摆动时,能够带动外刀头123摆动。外刀头123的结构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在本实施例中,外刀头123具有刨削空间,外刀头123的一侧设置有开窗,开窗的结构不限,例如,在开窗的四周设置成锯齿状结构,刨削空间与外界通过开窗连通。当弯曲段122摆动过程中,能够驱动外刀头123摆动,外刀头123摆动过程中,开窗的朝向发生变化,从而在不改变外刀管120位置的前提下,使开窗能够朝向不同的病灶组织。其中,弯曲段122的摆动方向可以与外刀头123的开窗方向相关,例如,以图4为例,开窗的方向朝上,则弯曲段122在上下方向上摆动。
弯曲段122的结构不限,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下列方案:请参照图5、图6所示,弯曲段122包括若干个蛇骨环124,蛇骨环124呈圆环状,多个蛇骨环124之间依次铰接,相邻的蛇骨环124之间的连接方式、位于后端的蛇骨环124与外刀管120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位于前端的蛇骨环124与外刀头123之间的连接方式不限。
在本实施例中,任意两个相邻的蛇骨环124通过铰接部127铰接,两个相邻的蛇骨环124的铰接部127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在本实施例中,任意两个相邻的蛇骨环124通过两个铰接部127铰接,两个铰接部127位于弯曲段122的两侧,铰接部127包括铰接头128和铰接槽129,铰接头128和铰接槽129可以为圆柱状或其他形状,二者的形状匹配,以其中两个相邻的蛇骨环124为例,两个蛇骨环124分别为第一环和第二环,第一环的一端与第二环的一端相对,在第一环的一端设置有两个铰接头128,在第二环的一端设置有两个铰接槽129,两个铰接头128相对设置,两个铰接槽129相对设置,第一环的两个铰接头128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环的两个铰接槽129内。当弯曲段122伸直时,两个铰接部127的转动中心线重合,铰接部127的转动中心线与弯曲段122的中心线垂直,并且,铰接部127的中心线与外刀头123的开窗方向垂直,以图4为例,铰接部127的中心线与纸面垂直。位于最前端的蛇骨环124与外刀头123之间、位于最后端的蛇骨环124与外刀管120之间可以采用固定连接方式或者通过铰接部127铰接,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最前端的蛇骨环124与外刀头123之间插接配合,位于最后端的蛇骨环124与外刀管120之间通过铰接部127铰接。在其他实施例中,任意两个相邻的蛇骨环124还可以通过一个铰接部127铰接,该铰接部127位于弯曲段122的其中一侧,此时,铰接部127铰接头128和铰接槽129均为圆柱状。
任意两个相邻的蛇骨环124的中心线重合时,二者的相对侧之间的间隙由铰接头128向两侧逐渐增大,如此可以确保相邻的两个蛇骨环124之间能够相对转动,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环的后端与第二环的前端相对且铰接,第一环的后端呈平面状,第二环的前端呈弧形面或由两个铰接部127向两侧延伸的两个斜面状。
每个蛇骨环12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穿线孔,多个穿线孔分成两组,两组穿线孔位于弯曲段122的两侧,当弯曲段122伸直时,穿线孔与导管125的延伸方向一致,并且位于最后端的蛇骨环124的穿线孔与对应的导管125前端邻近。
弯曲段122的摆动由调整组件140控制,具体的,请参照图7-图9所示,调整组件140包括控制件和两根牵拉线,两根牵拉线分别位于外刀管120的两侧,牵拉线的两端分别与弯曲段122的前端和控制件连接,控制件能够控制两根牵拉线反向运动,从而能够使弯曲段122能够上下摆动。
牵拉线的材质不限,例如可以为不锈钢丝,牵拉线不会发生弹性形变,其长度不能被拉长,在本实施例中,牵拉线依次穿设于导管125和多个穿线孔,牵拉线的前端与位于最前端的蛇骨环124或外刀头123连接,牵拉线的后端与控制件连接。
控制件的结构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下列方案:控制件包括出线筒142、线辊143、旋转套145和复位弹簧146。
请结合图10所示,出线筒142套设于外刀接头121,出线筒142与外刀头123固定,二者不能相对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出线筒142与导管125的后端邻近。出线筒142的形状不限,在出线筒142上设置有两个出线孔,两个出线孔位于外刀管120的两侧,其中,两个出线孔的前端与两个导管125的后端邻近,两根牵拉线能够分别穿设于出线孔内。
线辊143转动套设于外刀接头121,两根牵拉线穿过对应的出线孔且与线辊143连接,当线辊143转动时,能够带动两根牵拉线反向运动。线辊143的形状不限,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1所示,线辊143的外侧中部凹陷,线辊143带动两根牵拉线反向运动的方式不限,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如下方案:线辊143的凹陷部分设置有两个出线槽,出线槽贯穿线辊143的侧壁,两个出线槽均沿线辊143的周向延伸,两个出线槽在线辊143的周向上错位设置,由后端向前端,在顺时针方向上,两个出线槽均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位于第二端的上游,两个出线槽分别为前出线槽152A和后出线槽152B,前出线槽152A的第一端与后出线槽152B的第一端位于线辊143的不同的母线上,前出线槽152A的第二端与后出线槽152B的第二端位于线辊143的不同的母线上,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前出线槽152A的第一端与后出线槽152B的第一端、或者前出线槽152A的第二端与后出线槽152B的第二端二者中的一者位于线辊143的相同的母线上,在本实施例中,前出线槽152A的第一端与后出线槽152B的第二端位于线辊143的直径方向的两端,并且,前出线槽152A靠近线辊143的前端,后出线槽152B靠近线辊143的后端。两根牵拉线分别穿设于出线槽内,两根牵拉线绕设于线辊143上且连接为一体,牵拉线绕设于线辊143的部分能够相对于线辊143转动,即线辊143转动时,牵拉线不转动。两根牵拉线一体成型且一部分绕设在线辊143的周面上,牵拉线的绕设圈数不限,为了减小摩擦力,牵拉线的圈数越小越好,以使线辊143转动时,牵拉线不容易随之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如下方案:两根牵拉线的后端分别与线辊143固定,当弯曲段122伸直时,线辊143分别反向倾斜拉紧牵拉线。
在线辊143的内表面,可以设置环形凸台,出线筒142的后端插入线辊143内且抵住环形凸台,线辊143的前端转动套设于出线筒142上。
线辊143通过旋转套145控制旋转,具体的,旋转套145沿轴向滑动套设于线辊143,旋转套145与线辊143能够同步转动。旋请参照图12、图13所示,旋转套145包括外套管149、端盖150和定位销151,端盖150设置于外套管149的前端,端盖150与外套管149之间通过定位销151固定,例如,定位销151沿外套管149的径向设置,端盖150和外套管149上均设置有定位孔,定位销151分别插入端盖150和外套管149的定位孔。
外套管149滑动套设于线辊143且二者能够同步转动,具体的,在线辊143的外表面设置有滑槽156,滑槽156沿线辊143的轴向延伸,外套管149的内表面设置有滑条155,滑条155沿外套管149的轴向延伸,滑条155滑动嵌设于滑槽156内。当外套管149不转动且相对于外刀接头121沿轴向滑动时,滑条155能够在滑槽156内滑动且线辊143不转动;当外套管149相对于外刀接头121转动时,外套管149能够带动线辊143围绕外刀接头121的中心线转动。
当刨刀10工作时,需要将旋转套145锁定,以使线辊143不能相对于外刀管120转动,锁定结构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下列方案:端盖150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孔147,若干个限位孔147围绕旋转套145的中心线呈环形分布,出线筒142的前端设置有限位柱148,限位柱148选择性地插接于其中一个限位孔147内。具体的,由于旋转套145能够相对于线辊143、出线筒142等沿轴向滑动,即端盖150能够相对于出线筒142的前端前后活动,当端盖150向前运动时,限位孔147与限位柱148脱离,以使旋转套145能够相对于线辊143转动;当旋转套145转动一定角度后,端盖150向后运动时,限位柱148能够与另外一个限位孔147插接配合,以使旋转套145与出线筒142相对固定。
复位弹簧146使外套管149和端盖150具有向后运动的趋势,即在无其他外力的作用下,端盖150能够到达最后端,此时,限位柱148与其中一个限位孔147插接配合。在本实施例中,复位弹簧146可以为压簧,复位弹簧146套设于外刀接头121且分别与线辊143的后端和旋转套145的后端抵接,当需要使旋转套145向前运动时,复位弹簧146可以被压缩。在其他实施例中,复位弹簧146还可以为拉簧,设置方式请参照现有技术。
此外,由于弯曲段122的内外曲率不同,两根牵拉线的反向运动距离可能会存在偏差,因此,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如下方案,以对两根牵拉线的反向运动距离进行补偿,从而使牵拉线时刻绷紧,具体的,请参照图14所示,调整组件140还包括预压卷簧153,在本实施例中,出线筒142和外刀接头121上分别设置有定位槽154,其中一个定位槽154与前出线槽152A邻近,另外一个定位槽154与后出线槽152B邻近,预压卷簧15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悬臂,预压卷簧153的两个悬臂分别位于两个定位槽154内,定位槽154的宽度大于悬臂的厚度,以使预压卷簧153的两端能够在定位槽154内围绕外刀接头121的周向运动。在悬臂上可以设置有导线孔158,两根牵拉线分别穿过两个悬臂的导线孔158后进入对应的出线槽内。
请结合图2所示,内刀组件11的具体结构如下:内刀组件11包括内刀管110、内刀接头113和内刀头112。
内刀管110呈管状结构,其内部中空,内刀管110穿设于外刀管120内,内刀管110的后端从外刀管120的后端伸出。内刀管110的外表面与外刀管120的内表面之间具有间隙。
内刀管110包括直管段和驱动段111,驱动段111位于直管段的前方,其中,直管段不能折弯,直管段套设于外刀管120的内侧,驱动段111位于弯曲段122的内侧。驱动段111能够任意折弯且能够传递扭矩,驱动段111的结构不限,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段111采用但不限于下列方案:驱动段111包括依次套设的三层钢管,每层钢管均设置有螺旋切槽,位于中间层的钢管的螺旋切槽分别与位于两侧的钢管的螺旋切槽的旋向相反,如此设置,使得内刀管110能够在高速转动的过程中精准传递扭矩,且使内刀管110不容易变形。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段111还可以包含四层、五层钢管等。
内刀接头113固定套设于内刀管110的后端,内刀接头113用于与刨削手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以使刨削手机能够带动内刀管110高速转动。
内刀头112设置于内刀管110的前端,内刀头112与内刀管110之间的连接方式不限,例如可以一体成型、焊接、可拆卸连接等,内刀管110高速转动时能够驱动内刀头112转动。内刀头112的结构不限,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在本实施例中,内刀头112采用中空结构,并且内刀头112与内刀管110连通,可以使废弃组织或生理盐水等能够通过内刀管110流出。内刀头112的一侧设置有刨削部,刨削部设置有刨削齿。内刀头112位于外刀头123内,内刀头112的刨削部与外刀头123的开窗位置匹配,当内刀头112高速旋转时,内刀头112的刨削部能够与外刀头123的开窗临近或背离等。当刨削部的刨削齿位于开窗处时,刨削齿能够对病灶组织进行刨削作业,以清除病变组织;当刨削部的刨削齿位于其他位置时,刨削齿能够被外刀头123遮挡,刨削齿不能刨削,以保护正常组织。
本实施例提供的刨刀10的工作原理如下:以图4为例(内刀组件11请参照图2所示),刨刀10处于初始阶段,此时,弯曲段122伸直,为了描述方便,进行以下定义:两根牵拉线分为上牵拉线141A和下牵拉线141B,两个出线孔分为上出线孔144A和下出线孔144B,两个出线槽为前出线槽152A和后出线槽152B,弯曲段122的两根穿线孔分为上穿线孔126A和下穿线孔126B,两个悬臂分为上悬臂157A和下悬臂157B。外刀接头121安装固定在刨削器上,内刀组件11在刨削器驱动下可以产生高速旋转;用手拉动外套管149轴向前移,端盖150的限位孔147脱离出线筒142前端的限位柱148,这时旋转外套管149,带动线辊143旋转。当顺时针旋转(从后向前看)外套管149时,线辊143发生顺时针旋转,牵拉线进入前出线槽152A,前出线槽152A减小对上牵拉线141A的拉力作用,上牵拉线141A长度增加,蛇骨环124上部的上穿线孔126A内的拉力减小,同时,后出线槽152B增加对下牵拉线141B的拉力作用,下牵拉线141B长度减少,蛇骨环124下部的下穿线孔126B内的压力增加,这时相邻蛇骨环124的下半部分收紧,上半部分分离,蛇骨环124形成的蛇骨管向下弯曲,内刀组件11的驱动段111在蛇骨环124作用下发生同步弯曲。调整完成后,松开外套管149,复位弹簧146推动外套管149轴向后移,出线筒142前端的限位柱148插入端盖150的对应位置的限位孔147,弯曲刨刀10弯曲状态锁定。反向旋转外套管149,即可实现刨刀10向上弯曲。控制外套管149的旋转角度,即可控制刨刀10的弯曲角度。
预压卷簧153的两个悬臂具备弹性,牵拉线穿过两个悬臂的导线孔158时,悬臂对牵拉线施加一定的预压力,保证牵拉线始终处于拉伸状态。同时刨刀10在弯曲时,上牵拉线141A和下牵拉线141B的弯曲段122的曲率半径是不同的,导致上牵拉线141A的伸出量(或收缩量)和下牵拉线141B收缩量(或伸出量)是不同的,两个悬臂的弹性变形可以补偿上牵拉线141A的伸出量(或收缩量)和下牵拉线141B收缩量(或伸出量)的不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外刀组件(12),用于刨刀,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次连接的外刀管(120)、弯曲段(122)和外刀头(123);所述弯曲段(122)包括若干个依次铰接的蛇骨环(124);
调整组件(140),包括控制件和位于所述外刀管(120)两侧的两根牵拉线,所述牵拉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弯曲段(122)的前端和所述控制件连接,且所述控制件被配置为使两根所述牵拉线反向运动,以使所述弯曲段(122)能够上下摆动;
外刀接头(121),套设于所述外刀管(120)的后端;
所述控制件包括转动套设于所述外刀接头(121)的线辊(143),两根所述牵拉线分别与所述线辊(143)连接;当所述线辊(143)转动时,两根所述牵拉线反向运动;所述控制件还包括出线筒(142),所述出线筒(142)套设于所述外刀接头(121)且设置有两个出线孔,两根所述牵拉线穿过对应的所述出线孔;所述线辊(143)的凹陷部分设置有两个出线槽,所述出线槽贯穿所述线辊(143)的侧壁,两个所述出线槽均沿所述线辊(143)的周向延伸,两个所述出线槽在所述线辊(143)的周向上错位设置;两根牵拉线分别穿设于出线槽内,两根所述牵拉线绕设于所述线辊(143)上且连接为一体;所述线辊(143)转动时牵拉线不转动;
所述出线筒(142)和所述外刀接头(121)上设置有两个定位槽(154);所述控制件还包括:预压卷簧(153),其两端分别可活动地设置于两个所述定位槽(154)内,两根所述牵拉线分别穿过所述预压卷簧(153)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刀组件(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刀管(12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管(125),每个所述蛇骨环(12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穿线孔,所述牵拉线依次穿设于对应的所述导管(125)和多个所述穿线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刀组件(12),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蛇骨环(124)的一者设置铰接头(128)和且另一者设置有铰接槽(129),所述铰接头(128)可转动地插设于对应的所述铰接槽(129)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刀组件(12),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蛇骨环(124)的中心线重合时,二者的相对侧之间的间隙由所述铰接头(128)向两侧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刀组件(1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还包括:
旋转套(145),沿轴向滑动套设于所述线辊(143)且与所述出线筒(142)能够锁定或解锁;旋转套(145)与所述线辊(143)能够同步转动;
复位弹簧(146),使所述旋转套(145)具有向后运动的趋势,以使所述旋转套(145)和所述出线筒(142)锁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刀组件(12),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套(145)的前端设置有呈环形分布的若干个限位孔(147),所述出线筒(142)的前端设置有限位柱(148),所述复位弹簧(146)使所述限位柱(148)选择性地插接于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孔(147)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刀组件(12),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套(145)包括:
外套管(149);
端盖(150),设置于所述外套管(149)的前端且二者通过定位销(151)固定,所述限位孔(147)设置于所述端盖(150)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刀组件(12),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辊(143)上设置有两个沿所述线辊(143)的周向延伸且错位设置的出线槽,两根所述牵拉线分别穿设于所述出线槽内且可活动地绕设于所述线辊(143)。
9.一种可调整弯曲角度的刨刀(10),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外刀组件(12);
内刀组件(11),包括依次连接的内刀管(110)、驱动段(111)和内刀头(112),所述内刀管(110)穿设于所述外刀管(120)内,所述驱动段(111)能够任意弯曲且传递扭矩。
CN202211536533.2A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外刀组件及可调整弯曲角度的刨刀 Active CN1155309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36533.2A CN115530916B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外刀组件及可调整弯曲角度的刨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36533.2A CN115530916B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外刀组件及可调整弯曲角度的刨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30916A CN115530916A (zh) 2022-12-30
CN115530916B true CN115530916B (zh) 2023-03-21

Family

ID=84721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36533.2A Active CN115530916B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外刀组件及可调整弯曲角度的刨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309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62627B (zh) * 2024-01-15 2024-04-19 诺美伊创医疗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旋切手术刀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11806A (ja) * 1998-10-06 2000-04-21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装置
JP2008167778A (ja) * 2007-01-09 2008-07-24 Hoya Corp 内視鏡の可撓管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231884A (ja) * 2011-04-28 2012-11-29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内視鏡
CN204655048U (zh) * 2015-05-07 2015-09-23 李华 一种任意角度转动的妇产科手术钳
CN106821494A (zh) * 2017-03-28 2017-06-13 成都美创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等离子体手术电极
CN210612092U (zh) * 2019-02-19 2020-05-26 上海复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头部可转向的内窥镜辅助器械
CN113692255A (zh) * 2019-04-16 2021-11-23 实验室和人们 组织去除装置
CN215228325U (zh) * 2021-03-29 2021-12-21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用于克氏针夹持装置的角度调节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39979B2 (en) * 2009-05-08 2015-01-27 DePuy Synthes Products, LLC Surgical drill with curved burr attachment and method
CN201564552U (zh) * 2009-11-24 2010-09-0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新型上颌窦钳
CN102100516A (zh) * 2010-11-25 2011-06-22 苏州工业园区广福汽保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电子内窥镜的检测装置
US9820739B2 (en) * 2012-09-25 2017-11-21 Newgen Surgical, Inc. Skin stapler with components optimized for construction with plant based materials
US20160199068A1 (en) * 2015-01-12 2016-07-14 William Eric MacLeod Precision pick
CN208551938U (zh) * 2017-09-05 2019-03-01 上海博进凯利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弯曲控制医用刨削刀具
CN108670321B (zh) * 2018-06-01 2024-03-26 常州市久成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内窥镜手术器械及其颈部弯折结构
KR102289108B1 (ko) * 2019-04-16 2021-08-12 랩앤피플주식회사 척추 질환 치료를 위한 추간공 협착 치료기
CN213283191U (zh) * 2020-06-13 2021-05-28 山东新华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手术动力系统刀具内刀杆的弯动机构
CN216394195U (zh) * 2021-09-16 2022-04-29 江苏邦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弯曲医用刨削刀
CN114938937B (zh) * 2022-05-18 2024-03-08 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牵引绳预紧结构、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CN115363697A (zh) * 2022-08-31 2022-11-22 精勤智造(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创手术钳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11806A (ja) * 1998-10-06 2000-04-21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装置
JP2008167778A (ja) * 2007-01-09 2008-07-24 Hoya Corp 内視鏡の可撓管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231884A (ja) * 2011-04-28 2012-11-29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内視鏡
CN204655048U (zh) * 2015-05-07 2015-09-23 李华 一种任意角度转动的妇产科手术钳
CN106821494A (zh) * 2017-03-28 2017-06-13 成都美创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等离子体手术电极
CN210612092U (zh) * 2019-02-19 2020-05-26 上海复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头部可转向的内窥镜辅助器械
CN113692255A (zh) * 2019-04-16 2021-11-23 实验室和人们 组织去除装置
CN215228325U (zh) * 2021-03-29 2021-12-21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用于克氏针夹持装置的角度调节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30916A (zh) 2022-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530916B (zh) 一种外刀组件及可调整弯曲角度的刨刀
EP2521495B1 (en) An undercutting system for preparing sacroiliac fusion
EP2056726B1 (en) Catheter for conducting a procedure within a lumen, duct or organ of a living being
JP4504696B2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及び内視鏡並びに内視鏡処置システム
KR100315382B1 (ko) 굽은보어의드릴링장치및방법
JP2011505907A5 (zh)
CN106999001B (zh) 具有可选择性弯折的轴杆和选择性弯折该轴杆并且当轴杆弯折时处于张紧中的缆线的手术工具
CN114601535B (zh) 一种可调节圆周角度的刨刀插接装置及刨削手柄
JP6052557B2 (ja) 全方位に調整可能な一体型の軟硬性内視鏡
US6062054A (en) Spring forming apparatus
CN115530931B (zh) 一种外刀组件及外刀开窗角度可调节的刨刀
CN113456164A (zh) 具有弯曲部的变向磨削刀具及复合手术器械
EP2517657B1 (en) Remotely-operated actuator
CN213787674U (zh) 一种粥样斑块旋磨切除器械
JP5500890B2 (ja) 遠隔操作型アクチュエータ
CN215584282U (zh) 具有弯曲部的变向磨削刀具及复合手术器械
CN215651388U (zh) 可弯曲的变向磨削刀具及复合手术器械
CN217645321U (zh) 一种弯头闭孔器
CN220158347U (zh) 一种用于快速更换组织垫的刀头组件及超声刀
CN217310470U (zh) 一种新型弯曲钻孔导向器
CN217090839U (zh) 一种脉冲水流网篮结石回收系统
CN219782492U (zh) 一种内窥镜弯曲部及内窥镜
CN214157255U (zh) 一种定向弯曲的内窥镜导管
JP5500891B2 (ja) 遠隔操作型アクチュエータ
CN211609973U (zh) 一种可多角度弯曲的医用打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