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82492U - 一种内窥镜弯曲部及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窥镜弯曲部及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82492U
CN219782492U CN202321283292.5U CN202321283292U CN219782492U CN 219782492 U CN219782492 U CN 219782492U CN 202321283292 U CN202321283292 U CN 202321283292U CN 219782492 U CN219782492 U CN 2197824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protruding
limiting groove
protruding portion
endosc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8329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盘汉志
王哲
王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gchenh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gchenh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gchenh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gchenh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8329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824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824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824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一种内窥镜弯曲部及内窥镜,该弯曲部包括多个首尾依次铰接的弯曲节,由于该弯曲节的一端具有第一突出部、第二突出部和第一限位槽,另一端具有与第一突出部、第二突出部和第一限位槽相匹配的第二限位槽、第三限位槽和第三突出部,相邻两个弯曲节通过第一突出部、第二突出部、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第三限位槽和第三突出部实现可转动的相互连接,再由于第二突出部上设有第一卡止部,第三突出部上设有第二卡止部,在相邻两个弯曲节相互转动时,第一卡止部和第二卡止部可相互抵接卡止,避免两个弯曲节相互滑脱,破坏两个弯曲节之间的可转动连接关系,提高了弯曲节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了弯曲部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内窥镜弯曲部及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窥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窥镜弯曲部及内窥镜。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和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内窥镜微创或无创医疗检查、治疗已经得到广泛普及。尤其是医用软性内窥镜,在检查或治疗中,它可以经人体天然孔道进入体内,对病人几乎无损伤。医生可以利用软性内窥镜前端可以弯曲的特性,对病变组织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可消除观察盲区。内窥镜蛇骨是内窥镜弯曲部重要的零部件,通过牵引钢丝绳的轴向拉扯,使相邻蛇骨骨节相对旋转,实现内窥镜弯曲部弯曲。
但是传统的一次性切割蛇骨,由于相邻两个蛇骨骨节之间的铰接强度比较弱,在使用过程中,相邻两个蛇骨骨节之间的铰接处容易脱落,影响产品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窥镜弯曲部及内窥镜,能够提高相邻两个弯曲节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根据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窥镜弯曲部,包括多个弯曲节,多个所述弯曲节首尾依次铰接,所述弯曲节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其中,所述弯曲节的第一端具有沿轴线方向凸出的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间隔设置,以在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之间形成第一限位槽;
所述弯曲节的第二端具有沿轴线方向凹陷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三突出部,所述第三突出部的两侧均设有第三限位槽;
相邻两个所述弯曲节中的一个所述弯曲节的第一端与另一个所述弯曲节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端的所述第一突出部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二端的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第一端的所述第二突出部可转动设于所述第二端的所述第三限位槽内,且所述第二端的所述第三突出部可转动设于所述第一端的第一限位槽内;
所述第二突出部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止部,所述第三突出部靠近所述第三限位槽的一侧设有第二卡止部,在相邻两个所述弯曲节转动至最大角度时,所述第一卡止部与所述第二卡止部抵接,以使所述第一卡止部和第二卡止部相对卡止限位。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弯曲节为管状结构,所述弯曲节的第一端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一突出部、第二突出部和第一限位槽,所述弯曲节的第二端的相对两侧均设有第三突出部、第二限位槽和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二限位槽在所述弯曲节的轴线方向上一一对应地设置,所述第二突出部与所述第三限位槽在所述弯曲节的轴线方向一一对应地设置,所述第三突出部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在所述弯曲节的轴线方向一一对应地设置。
一种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一突出部的两侧沿所述弯曲节的轴线方向对称设有两个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间隔设置,且形成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突出部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止部;
每个所述第二限位槽的两侧沿所述弯曲节的轴线方向对称设有两个第三突出部,所述第三突出部的两侧沿所述弯曲节的轴线方向对称设有两个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三突出部靠近所述第三限位槽的一侧设有第二卡止部。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弯曲部的两端分别用于与先端部和插入管连接,多个所述弯曲节的长度相同;
或,多个所述弯曲节的长度不同,且单个或多个所述弯曲节的长度沿从先端部至所述插入管的方向逐渐增大。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槽在轴线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突出部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的长度,以使所述第三突出部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卡接时,第三突出部与第一限位槽在长度方向上形成间隙;所述第三限位槽在轴线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突出部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的长度,以使所述第二突出部与所述第三限位槽卡接时,第二突出部与第三限位槽在长度方向上形成间隙。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弯曲节包括环状的壁部,其沿径向形成内周面和外周面,且具有规定的长度,所述内周面和外周面之间设有沿轴向贯穿的操作孔,用以牵引穿设操作线;
或,至少部分所述壁部的内周面上设有操作槽,所述操作槽与所述内周面围合形成操作孔,用以牵引穿设所述操作线。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孔沿所述弯曲节的轴线对称分布,或,两个所述操作孔的中心分别与所述弯曲节的中心连线形成预设夹角。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规定的长度为0.1-0.5mm。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弯曲节的材料为金属材料。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弯曲部用以与先端部和插入管连接,还包括前接圈和后接圈,所述前接圈用以实现所述弯曲节与先端部的连接,所述后接圈用以实现所述弯曲节与插入管的连接;所述前接圈远离所述弯曲节的一端设有定位凸台,用以与所述先端部固定定位,提高装配精度。
根据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窥镜,包括上述的的弯曲部和操作线,所述操作线用以牵引所述弯曲部,使所述弯曲部弯折。
依据上述实施例中的一种内窥镜弯曲部及内窥镜,该弯曲部包括多个依次铰接的弯曲节,由于该弯曲节的一端具有第一突出部、第二突出部和第一限位槽,另一端具有与第一突出部、第二突出部和第一限位槽相匹配的第二限位槽、第三限位槽和第三突出部,相邻两个弯曲节通过第一突出部、第二突出部、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第三限位槽和第三突出部实现可转动的相互连接,再由于第二突出部上设有第一卡止部,第三突出部上设有第二卡止部,在相邻两个弯曲节相互转动时,第一卡止部和第二卡止部可相互抵接卡止,避免两个弯曲节相互滑脱,破坏两个弯曲节之间的可转动连接关系,提高了弯曲节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了弯曲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内窥镜的弯曲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窥镜的弯曲部弯曲示意图;
图3为弯曲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弯曲节铰接的示意图;
图5为弯曲节弯曲时的铰接的示意图;
图6为一种实施例中操作孔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弯曲节,110、第一弯曲节,120、第二弯曲节,130、第三弯曲节;
200、连接部,210、突出部,211、第一突出部,212、第二突出部,213、第三突出部,220、限位槽,221、第一限位槽,222、第二限位槽,223、第三限位槽,230、卡止部,231、第一卡止部,232、第二卡止部;
300、操作孔;
400、前接圈,410、定位凸台;
500、后接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操作步骤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组成和/或顺序。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本申请提供一种内窥镜弯曲部及内窥镜,该内窥镜包括弯曲部、插入管、先端部和操作部,所述先端部设于所述弯曲部的前端,所述插入管设于所述弯曲部的后端,弯曲部、插入管和先端部组成能够插入人体内部插入部,所述弯曲部中设有操作线,能够牵引带动所述弯曲部弯折,以适应人体内腔道,所述操作部用以驱动所述操作线转动弯折。
具体的,所述操作线可以为刚性金属丝,如钢丝绳,其一端与弯曲部的前端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后端的操作部驱动连接。
参考图1-6,所述弯曲部包括多个首尾依次相互铰接的弯曲节100(蛇骨骨节),相邻的两个所述弯曲节100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能够发生相对转动,以实现弯曲部弯曲角度的调节。
具体的,所述弯曲部可以为通过激光切割钢管制成的筒状或管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200包括多个突出部210和限位槽220,通过突出部210和限位槽220的卡合连接,且突出部210在限位槽220内的自由活动实现转动连接,所述突出部210上还设有卡止部230,能够避免相邻两个所述弯曲节在转动时滑脱,能够实现弯曲部在两个方向上最大角度的转动。
具体的,所述弯曲节10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且第一端和第二端沿弯曲节100的轴线(单个弯曲节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心的连线)方向相对布设,所述弯曲节100的第一端具有与所述弯曲节100为一体、沿所述弯曲节100轴线方向(或轴向)凸出的第一突出部211,所述第一突出部211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二突出部212,所述第一突出部211和第二突出部212间隔设置,且形成第一限位槽221;所述弯曲节100的第二端具有与所述弯曲节100为一体、沿所述弯曲节100的轴线方向凹陷的第二限位槽222,所述第二限位槽222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三突出部213,所述第三突出部213的两侧设有第三限位槽223;相邻两个所述弯曲节100中的一个所述弯曲节100的第一端与另一个所述弯曲节100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端的所述第一突出部211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二端的所述第二限位槽222内,所述第一端的所述第二突出部212可转动设于所述第二端的所述第三限位槽223内,且所述第二端的所述第三突出部213可转动设于所述第一端的第一限位槽221内。
如相邻两个所述弯曲节100分别为第一弯曲节110和第二弯曲节120,所述第一弯曲节110和第二弯曲节120相互连接时,第一弯曲节110的第一突出部211、第二突出部212分别可转动地插入第二弯曲节120的第二限位槽220和第三限位槽223内,第二弯曲节120的第三突出部213可转动地插入在第一弯曲节100的第一限位槽221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突出部212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槽221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止部231,所述第三突出部213靠近所述第三限位槽223的一侧设有第二卡止部232,在相邻两个所述弯曲节100转动至最大角度时,所述第一卡止部231与所述第二卡止部232抵接,能够使得第一卡止部231与所述第二卡止部232相对卡止限位,以避免相邻两个所述弯曲节100滑脱。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200沿弯曲节100的径向(与轴向垂直的方向)设有两个,且沿所述弯曲节100的轴线方向对称设置,可以实现弯曲节100径向上两个方向角度的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弯曲节100的第一端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一突出部211、第二突出部212和第一限位槽221,所述弯曲节100的第二端的相对两侧均设有第三突出部213、第二限位槽222和第三限位槽223,所述第一突出部211与所述第二限位槽222在所述弯曲节100的轴线方向上一一对应地设置,所述第二突出部212与所述第三限位槽223在所述弯曲节100的轴线方向一一对应地设置,所述第三突出部213与所述第一限位槽221在所述弯曲节100的轴线方向一一对应地设置。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一突出部211的两侧沿所述弯曲节100的轴线方向对称设有两个第二突出部212,所述第一突出部211和第二突出部212间隔设置,且形成第一限位槽221,所述第二突出部212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槽221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止部231;
每个所述第二限位槽222的两侧沿所述弯曲节100的轴线方向对称设有两个第三突出部213,所述第三突出部213的两侧沿所述弯曲节100的轴线方向对称设有两个第三限位槽223,所述第三突出部213靠近所述第三限位槽223的一侧设有第二卡止部232。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弯曲节100的长度相同,即所述弯曲部由多个长度相同的弯曲节100首尾相接依次连接,由于多个弯曲节100长度一致,因此相邻两个弯曲节100的转动角度一致。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可以调整弯曲部的弯曲形态,更好地适应人体腔道形状,多个所述弯曲节100的长度不同,使得相邻的两个所述弯曲节100可以具有不同的转动角度,进一步的,单个或多个所述弯曲节100的长度从先端部至插入管的方向逐渐增大。
具体的,所述弯曲节100包括长度依次增加的第一弯曲节110、第二弯曲节120和第三弯曲节130,第一弯曲节110靠近所述先端部设置,所述第三弯曲节130靠近所述插入管设置,具体布设时先依次连接多个或单个第一弯曲节110、再连接多个或单个第二弯曲节120,最后连接多个或单个第三弯曲节130,第一弯曲节110、第二弯曲节120和第三弯曲节130的具体数量依据工作环境(人体腔道)决定,即可相邻的弯曲节100的长度均不相同,或者每间隔几个弯曲节100长度发生变化。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槽221在轴线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突出部213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的长度,以使所述第三突出部213与所述第一限位槽221卡接时,第三突出部213与第一限位槽221在长度方向上形成间隙,使得相互配合的第一卡止部231和第二卡止部232沿轴线方向的空间更大,增大了相邻两个弯曲节100之间的相对转动角度,减小了整个弯曲节100的弯曲半径,可以在狭小空间使用,不会碰到人体组织。
同样,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增大相邻两个弯曲节100之间的相对转动角度,减小了整个弯曲节100的弯曲半径,可以在狭小空间使用,不会碰到人体组织,同时增加连接强度,还可以进一步使得所述第三限位槽223在轴线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突出部212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的长度,以使所述第二突出部212与所述第三限位槽223卡接时,第二突出部212与第三限位槽223在长度方向上形成间隙。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弯曲节100包括环状的壁部,其沿径向形成内周面和外周面,且具有规定的长度,所述内周面和外周面之间设有沿轴向贯穿的操作孔300,用以牵引穿设操作线,从而通过操作线带动弯曲部弯折。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孔300也可以为操作槽,操作槽远离壁部的一侧为开口,开口处设有弹性块,便于操作线压入所述操作槽,还能限制定位所述操作线。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至少部分所述壁部的内周面上设有操作槽,所述操作槽与所述壁部围合形成所述操作孔300,操作线从后端穿入操作孔300直至前端,由于操作孔300独立于所述壁部,操作孔300起到引导固定操作线的作用,可见,并非需要所有的弯曲节100的壁部上均设有操作孔300,可以选择一部分设置操作孔300,也可以所有的弯曲节100内周面上均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槽与所述内周面固定连接,可以通过但不限于焊接的方式实现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孔300设有两个,且沿所述弯曲节100的轴线对称分布,所述操作孔300与所述连接部200错开排布,最好的,所述操作孔300与所述连接部200在径向上错开90°设置。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操作孔300的中心分别与所述弯曲节100的中心连线形成预设夹角A,如图6所示,该夹角A小于180°,将其设置在远离工作通道管的安装孔的一侧,可以给工作通道管让出更大的空间,从而有利于将弯曲节100的外径做到更小,适用于更狭窄的人体腔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弯曲节100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所述规定的长度为0.1-0.5mm,即弯曲节100的壁厚为0.1-0.5mm,在保证外径相同情况下,由于具有一定的壁厚能够保证弯曲节100强度,避免使用过程中弯曲节100变形,从而影响其转动关系,同时其壁厚设置在一定范围内,又能使弯曲节100的内部空间最大化,避免由于壁厚过大影响使用空间,合理设计使得弯曲节100的强度和空间最大化之间的矛盾得以解决,进一步促使弯曲节100的外径尺寸小型化,最终有利于在狭窄腔道内使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弯曲部用以与先端部和插入管连接,还包括前接圈400和后接圈500,所述前接圈400用以实现所述弯曲节100与先端部的连接,所述后接圈500用以实现所述弯曲节10与插入管的连接。
由于先端部设有凹槽,所述插入管设于凸起,因此所述前接圈400远离所述弯曲节100的一端设有定位凸台410,所述定位凸台410与所述凹槽匹配连接,用以实现与所述先端部固定定位,提高装配精度,所述后接圈500上设有与凸起匹配连接的定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前接圈400和后接圈500分别设于弯曲节100的前端和后端,所述前接圈400与所述弯曲节100连接的一端设有对应的突出部210和限位槽220,同样地,所述后接圈500与所述弯曲节100连接的一端设有对应的突出部210和限位槽220。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突出部210和限位槽220的根部(靠近弯曲节100的端部或突出部210和限位槽220的抵接部)均设有倒圆角,能够防止应力集中,以提高弯曲过程中的抗疲劳强度。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Claims (10)

1.一种内窥镜弯曲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弯曲节,多个所述弯曲节首尾依次铰接,所述弯曲节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其中,所述弯曲节的第一端具有沿轴线方向凸出的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间隔设置,以在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之间形成第一限位槽;
所述弯曲节的第二端具有沿轴线方向凹陷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三突出部,所述第三突出部的两侧均设有第三限位槽;
相邻两个所述弯曲节中的一个所述弯曲节的第一端与另一个所述弯曲节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端的所述第一突出部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二端的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第一端的所述第二突出部可转动设于所述第二端的所述第三限位槽内,且所述第二端的所述第三突出部可转动设于所述第一端的第一限位槽内;
所述第二突出部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止部,所述第三突出部靠近所述第三限位槽的一侧设有第二卡止部,在相邻两个所述弯曲节转动至最大角度时,所述第一卡止部与所述第二卡止部抵接,以使所述第一卡止部和第二卡止部相对卡止限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弯曲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节为管状结构,所述弯曲节的第一端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一突出部、第二突出部和第一限位槽,所述弯曲节的第二端的相对两侧均设有第三突出部、第二限位槽和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二限位槽在所述弯曲节的轴线方向上一一对应地设置,所述第二突出部与所述第三限位槽在所述弯曲节的轴线方向一一对应地设置,所述第三突出部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在所述弯曲节的轴线方向一一对应地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弯曲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突出部的两侧沿所述弯曲节的轴线方向对称设有两个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间隔设置,且形成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突出部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止部;
每个所述第二限位槽的两侧沿所述弯曲节的轴线方向对称设有两个第三突出部,所述第三突出部的两侧沿所述弯曲节的轴线方向对称设有两个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三突出部靠近所述第三限位槽的一侧设有第二卡止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弯曲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的两端分别用于与先端部和插入管连接,多个所述弯曲节的长度相同;
或,多个所述弯曲节的长度不同,且单个或多个所述弯曲节的长度沿从先端部至所述插入管的方向逐渐增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弯曲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在轴线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突出部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的长度,以使所述第三突出部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卡接时,第三突出部与第一限位槽在长度方向上形成间隙;所述第三限位槽在轴线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突出部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的长度,以使所述第二突出部与所述第三限位槽卡接时,第二突出部与第三限位槽在长度方向上形成间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弯曲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节包括环状的壁部,其沿径向形成内周面和外周面,且具有规定的长度,所述内周面和外周面之间设有沿轴向贯穿的操作孔,用以牵引穿设操作线;
或,至少部分所述壁部的内周面上设有操作槽,所述操作槽与所述内周面围合形成操作孔,用以牵引穿设所述操作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弯曲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孔沿所述弯曲节的轴线对称分布,或,两个所述操作孔的中心分别与所述弯曲节的中心连线形成预设夹角;所述规定的长度为0.1-0.5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弯曲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节的材料为金属材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弯曲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用以与先端部和插入管连接,还包括前接圈和后接圈,所述前接圈用以实现所述弯曲节与先端部的连接,所述后接圈用以实现所述弯曲节与插入管的连接;所述前接圈远离所述弯曲节的一端设有定位凸台,用以与所述先端部固定定位,提高装配精度。
10.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弯曲部和操作线,所述操作线用以牵引所述弯曲部,使所述弯曲部弯折。
CN202321283292.5U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内窥镜弯曲部及内窥镜 Active CN2197824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83292.5U CN219782492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内窥镜弯曲部及内窥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83292.5U CN219782492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内窥镜弯曲部及内窥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82492U true CN219782492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87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83292.5U Active CN219782492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内窥镜弯曲部及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824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51897B2 (en) Method of performing a surgical procedure with a surgical tool assembly
US10449010B2 (en) Steerable tube
JP5111612B2 (ja) 小口径腹腔鏡手術装置
US20030191487A1 (en) Surgical cutting accessory with nickel titanium alloy cutting head
JP3244645B2 (ja) 内視鏡下外科手術用処置具
KR20120057643A (ko) 가요성 튜브를 갖는 수술용 커팅 부대용품
CN109009355B (zh) 一种心包穿刺针组件
WO2006085621A1 (ja) 内視鏡用可撓管、及び内視鏡装置
US11712251B2 (en) Drill assemblies and methods for drilling into bone
EP2087834A1 (en) Surgical instrument
US20170224964A1 (en) Locking medical guide wire
CN219782492U (zh) 一种内窥镜弯曲部及内窥镜
CN210612092U (zh) 一种头部可转向的内窥镜辅助器械
EP3192552A1 (en) Locking medical guide wire
CN211022547U (zh) 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的软内窥镜辅助引导器械
CN219021554U (zh) 一种医疗器械专用可转弯的保护管套
CN214965287U (zh) 一种内窥镜蛇骨及内窥镜
CN219516184U (zh) 骨节单元、蛇骨管、插入管以及内窥镜
US11986157B2 (en) Braking mechanisms for steerable medical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CN219374754U (zh) 内窥镜
US20240108200A1 (en) Elongated body sheath assemblies, imaging element cleaning apparatuses comprising same and methods of assembling and using same
WO2020049713A1 (ja) 内視鏡システム
CN112773303A (zh) 一种内窥镜蛇骨及内窥镜
EP4380423A1 (en) Braking mechanisms for steerable medical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15211908A (zh) 基于弹簧的多用途柔性可控器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