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03410A - 一种弹簧控制臂,弹簧控制臂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弹簧控制臂,弹簧控制臂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03410A
CN115503410A CN202211161419.6A CN202211161419A CN115503410A CN 115503410 A CN115503410 A CN 115503410A CN 202211161419 A CN202211161419 A CN 202211161419A CN 115503410 A CN115503410 A CN 1155034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control arm
spring control
hole
bu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6141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03410B (zh
Inventor
刘宇
成佳伟
裴亦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ij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ij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ij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ij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6141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034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03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034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034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034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7/00Pivoted suspension arms; Accessories thereof
    • B60G7/001Suspension arms, e.g.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7/00Pivoted suspension arms; Accessories thereof
    • B60G7/02Attaching arms to sprung part of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4/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suspensions per se or to auxiliary parts
    • B60G2204/10Mounting of suspension elements
    • B60G2204/15Mounting of sub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6/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suspension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 materials used, procedures or tools
    • B60G2206/0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suspension elements, e.g. arms, dampers, springs
    • B60G2206/1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r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零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簧控制臂,弹簧控制臂总成及车辆。一种弹簧控制臂,用于连接车辆的副车架,转向节和弹簧垫,所述弹簧控制臂一端设置有特征孔以连接所述转向节,另一端设置有衬套孔以连接所述副车架,所述弹簧控制臂中部设置有弹簧垫安装孔以连接所述弹簧垫;所述弹簧控制臂为中空腔体且通过一体式工艺制造而成。实现在优化结构设计的同时解决现有弹簧控制臂无法进一步降低重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弹簧控制臂,弹簧控制臂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零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簧控制臂,弹簧控制臂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后悬多连杆结构悬架,例如四连杆或五连杆式后悬架中,有一根结构特征区别于其他连杆较大的连杆,此连杆主要特征是用来支撑整个弹簧,一般称之为弹簧控制臂或弹簧连杆,简称弹簧臂或弹簧连杆。现有技术中,弹簧控制臂主要用来连接车辆的副车架,转向节和弹簧。转向节主要作为连接车轮系统与悬架杆的结构,弹簧主要作为连接悬架杆与车辆上车身(例如座椅)的结构,副车架主要作用是支撑车身,并连接悬架连杆,使车身与悬架系统相连接。
在现有的弹簧控制臂的制造工艺中,主要通过钢板冲压焊接、铝制铸造或锻造来实现,当通过钢板冲压焊接工艺来制造时,需要屈服强度至少采用400MPa以上,抗拉500MPa以上的钢材焊接,密度为7.8左右,而当采用锻造工艺来制造时,采用型号为6082的铝材密度约在2.7左右,屈服280MPa,抗拉320MPa,在零件用料体积几乎差不多的情况下,由于密度差异将近3倍,总重量会轻2倍左右,因此,现有工艺逐步淘汰钢板冲压焊接工艺来制造弹簧控制臂,选择更加轻量化的铝制锻造工艺来制造弹簧控制臂。
然而,当对铝制弹簧臂选择空心铸造时,需要保证铝制弹簧臂的壁厚在6mm以上,如果低于6mm,在制造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制造缺陷。即无法进一步降低铝材重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弹簧控制臂,弹簧垫及车辆,以提供一种新的弹簧控制臂,优化结构设计的同时解决现有弹簧控制臂无法进一步降低重量的问题。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弹簧控制臂,用于连接车辆的副车架,转向节和弹簧垫,所述弹簧控制臂一端设置有特征孔以连接所述转向节,另一端设置有衬套孔以连接所述副车架,所述弹簧控制臂中部设置有弹簧垫安装孔以连接所述弹簧垫;
所述弹簧控制臂为中空腔体且通过一体式工艺制造而成。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簧控制臂的特征孔与所述衬套孔间设置有减震孔,使得所述弹簧控制臂与车辆的减震器连接。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孔设置在靠近所述特征孔的一端,所述弹簧控制臂在所述减震孔和所述特征孔的区域为U形结构,所述减震孔和所述特征孔贯穿设置在所述弹簧控制臂的侧面。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孔和所述特征孔所在的区域设置有翻边。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垫安装孔所在的区域的高度小于所述衬套孔所在的区域,所述弹簧垫安装孔所在的区域宽度大于所述衬套孔所在的区域。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垫安装孔所在的区域与所述衬套孔所在的区域的连接处设置有堆料口,以提高所述弹簧控制臂在制造过程中的稳定性。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簧控制臂在所述弹簧垫对应的区域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弹簧垫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孔对应的凸起以限制所述弹簧垫与所述弹簧控制臂的相对运动。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特征孔为腰形孔,所述弹簧控制臂与所述转向节通过偏心紧固件连接,所述偏心紧固件能够调节车辆车轮的四轮定位参数。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簧控制臂包括所述特征孔所在的第一区域以及从所述第一区域延伸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厚度。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簧控制臂与所述副车架在所述衬套孔通过衬套连接,所述衬套套设在所述衬套孔内,所述衬套端部与所述副车架抵接,所述衬套孔贯穿设置在所述弹簧控制臂的侧面。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垫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弹簧控制臂的上表面,所述弹簧垫安装孔的下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漏液孔以排出所述弹簧控制臂腔体内的异物及液体。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弹簧控制臂总成,包括所述的弹簧控制臂,以及与所述弹簧控制臂连接的弹簧垫,所述弹簧控制臂包括弹簧垫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垫包括弹簧托盘和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弹簧托盘连接,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弹簧垫安装孔内。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垫一端与所述弹簧控制臂连接,另一端通过弹簧与车辆的上车身连接,所述弹簧托盘外侧具有沿特定方向旋转上升的螺旋曲面,所述螺旋曲面所述弹簧的底圈适配。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筒在远离所述弹簧托盘的一端设置有半球形端头。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弹簧控制臂,或者包括所述的弹簧控制臂总成。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在弹簧控制臂上设置特征孔、衬套孔和弹簧垫安装孔,将弹簧控制臂设置为中空腔体,提供来了一种新的弹簧控制臂结构,布置更加紧凑,重量更轻。
通过优化结构,能够在弹簧控制臂上设置减震孔以和减震器连接,能够更好的实现对弹簧控制臂的结构的优化,调高弹簧控制臂的利用效率;
通过在弹簧垫安装孔所在的区域与所述衬套孔所在的区域的连接处设置有堆料口,能够提高所述弹簧控制臂在制造过程中的稳定性;
通过在所述弹簧垫对应的区域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弹簧垫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孔对应的凸起以限制所述弹簧垫与所述弹簧控制臂的相对运动;
通过将弹簧垫安装孔所在的区域的高度小于所述衬套孔所在的区域,所述弹簧垫安装孔所在的区域宽度大于所述衬套孔所在的区域,能够使得弹簧控制臂更好的适配弹簧垫和车架的结构特征,实现更好的连接;
通过在与弹簧垫安装孔相对的另一面的设置多个漏液孔,能够及时有效的排出空腔内的异物,如积水、泥沙等,以进一步提高整个弹簧控制臂的使用寿命。
通过所述弹簧控制臂与所述转向节通过偏心紧固件连接,所述偏心紧固件能够调节车辆车轮的四轮定位参数;
通过设置于弹簧控制臂连接的弹簧垫,弹簧垫设置为弹簧托盘和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弹簧托盘连接,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弹簧垫安装孔内,弹簧垫一端与所述弹簧控制臂连接,另一端通过弹簧与车辆的上车身连接,所述弹簧托盘外侧具有沿特定方向旋转上升的螺旋曲面,所述螺旋曲面所述弹簧的底圈适配,使得整个弹簧垫能够更好实现对弹簧控制臂与上车身间的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弹簧控制臂的立体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弹簧控制臂与弹簧垫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弹簧控制臂的另一角度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A部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副车架与弹簧控制臂的连接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B部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弹簧控制臂的仰视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弹簧垫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00,弹簧控制臂; 111,弹簧垫安装孔;112,限位孔;113,漏液孔;114,特征孔;115,减震孔;116,衬套孔;120,弹簧垫;121,弹簧托盘;122,套筒;130,堆料口;140,第一区域;150,翻边;
200,转向节;
300,减震器;
400,副车架;410,第一板材;420,第二板材;430,衬套;
500,偏心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前”、“后”“左”、“右”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前和后,左和右,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长”通常是指装置左右方向的尺寸,“宽”通常是指装置前后方向的尺寸,“高”通常是指装置上下方向的尺寸。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本申请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且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请参阅图1-3,图7,图中示出了一种弹簧控制臂,作为车辆的后下控制臂应用于车辆的后悬多连杆结构悬架中,弹簧控制臂100为空心腔体结构,弹簧控制臂100上设置有弹簧垫安装孔111以安装弹簧垫120,弹簧垫120用于和弹簧(图中未示出)连接,弹簧控制臂100一端靠近端部的位置设置有衬套孔116以连接副车架400,弹簧控制臂100的另一端设置有特征孔114和减震孔115,减震孔115设置在特征孔114和弹簧垫安装孔111之间靠近特征孔114的一侧,减震孔115设置在内侧用以和减震器300连接,特征孔114设置在外侧用以和转向节200连接,弹簧控制臂100通过特征孔114与转向节200连接,弹簧控制臂100通过减震孔115与减震器300连接。
弹簧控制臂100分为前部、中部和后部,弹簧控制臂100的前部设置有特征孔114和减震孔115,弹簧控制臂100的前部为U形,即弹簧控制臂100的前部包括两个凸出的型材且对称设置,同时,在弹簧控制臂100的前部的两个凸出的型材上设置有翻边150以方便工装,同时,翻边150能够大幅增加弹簧控制臂100的强度,并增加控制臂在整车纵向的空间;弹簧控制臂100中部设置有弹簧垫安装孔111,弹簧控制臂100中部为一个平台式结构使得弹簧控制臂100中部和弹簧垫120抵接。弹簧控制臂100后部的末端设置有衬套孔116使得弹簧控制臂100后部与副车架400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弹簧控制臂100为一体成型设计,将弹簧控制臂100分为前部、中部和后部,是为了更好的对弹簧控制臂100进行描述,并不意味着弹簧控制臂100是由三个部分通过焊接等工作连接而成。
具体的,弹簧控制臂100由一体式工艺制造而成,弹簧控制臂100可以由铝或铝合金制成。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采用铝制一体式工艺制造弹簧控制臂100,在车辆的制造中具有特定意义:相较于铝制铸造或锻造工艺,通过采用本申请的铝制一体式工艺,能够在保证壁厚均匀的同时,保证壁厚在3-4mm,使得整个弹簧控制臂100的重量降低50%以上,而当铝制弹簧臂选择空心铸造或锻造时,需要保证铝制弹簧臂的壁厚在6mm以上,如果低于6mm,在制造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制造缺陷。
由此,通过将弹簧控制臂100通过铝制一体式工艺制造而成,能够很好的降低弹簧控制臂100的重量,同时,通过对弹簧控制臂100的前部、中部、后部的结构进行不同的设置,提供一种新的空心半封闭结构的弹簧控制臂,替代现有的后下控制臂,提高车辆使用体验。
进一步的,弹簧控制臂100的中部和后部为空心腔体,弹簧控制臂100的中部的宽度大于弹簧控制臂100的后部,弹簧控制臂100中部的宽度到弹簧控制臂100的后段的宽度逐渐变小,弹簧控制臂100中段的高度小于弹簧控制臂100后段的高度,弹簧控制臂100中部的高度到弹簧控制臂100的后段的高度逐渐变大。
由此,通过该设计,在保证弹簧控制臂100能够更好的适配所要连接的部件:具体来说,弹簧垫120与弹簧控制臂100的接触面积较大,需要弹簧控制臂100对应的区域尽可能的平整且与弹簧垫120接触的面积尽可能的大,即此时需要弹簧控制臂100尽可能的“宽”;而对于副车架400和弹簧控制臂100的连接来说,因为副车架400与弹簧控制臂100通过衬套430连接,即衬套430套设在弹簧控制臂100的衬套孔116内,衬套430的两端与副车架400抵接,此时需要衬套430的两端间的距离尽量小些以方便副车架抵接,所以此时需要弹簧控制臂100尽可能的“窄”。
而在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对弹簧控制臂100进行制造时,其初始材料通常为长方体型材,在弹簧控制臂100的原材料的中部和后部的体积一致的情况,如果需要做大与弹簧垫接触部位的表面积,需要降低该区域的高度,使其变得更低,当需要做小于车架接触部位的宽,需要使其变得更“高”,以此来与对应的元件相适配。
进一步的,弹簧控制臂100上设置有多条加强筋,以进一步提高弹簧控制臂100的结构强度,提高弹簧控制臂100的使用寿命。
请继续参阅图2,弹簧控制臂100上还设置有堆料口130以吸收因工艺产生产所带来的原材料堆积,并提高弹簧控制臂100的标准化程度,需要说明的是,在弹簧控制臂100上设置有堆料口130具有特定意义:弹簧控制臂100材料由长方体材料制造而成,在对弹簧控制臂100通过一体式工艺制造而成时,长方体原材料需要在与弹簧垫120接触的位置变扁平,需要在与车架接触的位置变窄,在实现该形状的过程中,需要对长方体材料进行上下垂直力挤压的同时进行左右水平力挤压,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的作用力会在限位孔112所在的区域产生较大的斜向力,如果放任不管,将会导致限位孔112所在的区域的斜向收到较大的压力而折弯降低刚度,甚至会导致该区域产生断裂的情况,如果任由其自由变化,对于产品的质量影响较大,影响产品的标准化。
而通过设计小半球形的堆料口130,能够更好的实现对于弹簧控制臂100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更好的完成弹簧控制臂100的制造工艺,提高产品的标准化程度。
请参阅图3,弹簧控制臂100与转向节200通过偏心紧固件500连接,转向节200主要用来连接弹簧控制臂100所在的车辆悬杆系统和车辆的车轮系统,偏心紧固件500可用于调节车辆轮胎倾角,以保持车辆的平衡行驶。偏心紧固件500为现有技术,例如偏心紧固件500为偏心螺栓,具体方案不再赘述。通过将弹簧控制臂100与转向节200通过偏心紧固件500连接,可以保证在不拆除底盘的情况下直接通过偏心紧固件500调节车辆的后轮的四轮定位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将偏心紧固件500设置在转向节200与弹簧控制臂100具有特定意义:在现有技术中,独立的后悬架结构主要包括麦弗逊三连杆,H臂,刀锋臂、多连杆结构四种悬架结构,而除却刀锋臂结构和多连杆结构外,其他悬架结构由于本身的结构原因,无法实现将偏心紧固件500设置在车轮边。而刀锋臂结构和多连杆结构这两种悬架结构,虽然可以将偏心紧固件500设计在车轮的后车轮旁边,但是也无法放置在弹簧控制臂或后下控制臂上,需要放置于副车架400上,且调整敏感度弧度较大。当车辆没有底护板时,如在传统的燃油车辆上,在副车架400上调节偏心螺栓影响不大,但是当车辆安装有底护板,尤其是在新能源车辆上,因为需要保护底盘上的电机和电池,防止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路面的石头等异物损坏电机和电池,底护板的存在变得必不可少,此时如果想要调节偏心紧固件500,需要先将底护板拆卸,再对偏心紧固件500连接,操作繁琐。
而通过本申请的弹簧控制臂的方案,将弹簧控制臂100与转向节200通过偏心紧固件500连接,提供了一种新的调节车辆的后轮的四轮定位参数的方案,即不需要拆除底护板即可实现对偏心紧固件500的调节,优化了调节流程,提高了维修效率。
进一步的,特征孔114为优选为腰形孔,腰形孔四周设置有第一区域140,第一区域140的厚度小于特征孔114所在面的厚度,即弹簧控制臂100包括所述特征孔114所在的第一区域140以及从所述第一区域140延伸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140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厚度,当弹簧控制臂100与转向节200通过偏心紧固件500连接时,第一区域140能够限制偏心紧固件500的运动。第一区域能够通过机械加工制造,能够使得轮廓度更加精确。
请继续参阅图3,弹簧控制臂100和减震器300通过减震孔115连接,在有效增加减震器300行程的同时,最大化利用弹簧控制臂的空间利用效率。减震器300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300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往复运动,提高整个车辆乘坐的舒适性。
在现有技术中,减震器300被设置在转向节200上,减震器300并不能够直接设置在弹簧控制臂上,因为现有弹簧控制臂的结构设计问题,使得无法在弹簧控制臂上预留更多的空间以放置减震器300。而通过本申请的弹簧控制臂的方案,能够有效的增加减震器300的行程,提高减震器300的减震效率,提高弹簧控制臂的集成效果,降低转向节200的承载力。
进一步的,减震器300包括套杆和活塞杆,套杆与活塞杆阻尼套设连接,套杆远离活塞杆的一端与弹簧控制臂100通过减震孔115连接,活塞杆远离套杆的一端与车辆的上车身连接,套杆和活塞杆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元件,或者弹性元件设置在活塞杆与上车身的连接处。当车辆处于压缩行程,即弹簧控制臂和上车身相互靠近时,因为减震器的阻尼力较小,可以充分发挥弹性元件的弹性作用,缓和冲击,此时弹性元件起主要作用;当车辆处于伸张行程中,即弹簧控制臂和上车身相互远离时,套杆和活塞杆的阻尼力应大,可以实现迅速的减震缓冲效果。
弹性件一端与套杆外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底盘固定连接;活塞杆,活塞杆一端与上底盘固定连接,另一端垂直穿入套杆,所述活塞杆能在套杆内轴向移动。
在另一种替代实施方式中,减震器300被替换为稳定杆,即弹簧控制臂100和稳定杆通过减震孔115连接,稳定杆的作用与减震器300相同,也能够在于降低弹簧跳跃的往复运动,提高舒适性。
优选的,弹簧控制臂100和减震器300主要通过型号为M12或M14的紧固件来实现连接,具体不在赘述。
请参阅图3,图5-6,衬套430套设在弹簧控制臂100的衬套孔116内,衬套430设置有一个贯穿通孔使得螺栓能够从中穿过;副车架400为一个“凵”字型结构,副车架400向外延伸出第一板材410与第二板材420,第一板材410与第二板材420与副车架400固定连接,弹簧控制臂100的衬套孔116设置在弹簧控制臂100的端部,第一板材410与第二板材420之间设置有能够容纳弹簧控制臂100的衬套孔116所在端部的间隙。
当连接弹簧控制臂100和副车架400时,先将衬套430套设在弹簧控制臂100的衬套孔116内,随后将带有衬套430的弹簧控制臂100的一端设置在副车架400的第一板材410和第二板材420之间,螺栓依次穿过第一板材410、衬套430和第二板材420实现副车架400与弹簧控制臂的连接。
优选的,衬套430与衬套孔116过盈配合,衬套430的宽度与弹簧控制臂100的衬套孔116的深度,即弹簧控制臂100在衬套孔116区域的宽度相同,副车架400的第一板材410与第二板材420之间的间隙与弹簧控制臂100在衬套孔116区域的宽度相同或略小于,以使得弹簧控制臂100与副车架400过盈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衬套430可以是刚性衬套,也能够被选择为柔性衬套,当选择刚性衬套时,弹簧控制臂与副车架400件的力传递效果好,能够较好的提现操纵性能,当选择柔性衬套时,弹簧控制臂与副车架400件的力传递较少,能够较好的提现舒适性。衬套430可以根据不用的舒适性和操纵性进行选择,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的,通过对弹簧控制臂100的结构优化,在保证弹簧控制臂100的强度符合要求的同时,能够使得弹簧垫安装孔111的尺寸可以在∅120-∅160的范围内自由变化,提高整个弹簧控制臂的对于不同弹簧垫120的适配效果。
参阅图7,图中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弹簧控制臂100的仰视图,在与安装弹簧垫120所在的弹簧控制臂100所在面的另一面,即弹簧控制臂100的下底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漏液孔113,需要说明的是,漏液孔113的设计具有特定意义:弹簧臂作为车辆的后下控制臂应用于车辆的后悬多连杆结构悬架中,其距离地面较近,导致弹簧控制臂100的空腔内容易进入泥水、液体、砂石等异物,通过添加漏液孔113,能够有效的排出相关异物,保证整个弹簧臂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漏液孔113的形状可以根据需求调整数量及孔径形状,例如,其可以根据制造工艺的需求或结构强度要求或重量要求调整漏液孔113的数量和形状,其形状可以是腰型孔,圆孔、椭圆孔或矩形孔等各种形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1-3,图8,弹簧垫120一端与弹簧控制臂100连接,弹簧垫120另一端通过弹簧与车辆的上部车身连接,如果将弹簧与同为金属材料的下控制臂直接接触,弹簧无法准确装配,且在弹簧与下控制臂相对运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异响,同时还会增加弹簧对弹簧臂的冲击,不利于零件结构耐久性。弹簧垫120包括弹簧托盘121和套筒122,弹簧托盘121和套筒122卡合连接,套筒122为圆柱形,套筒122套设在弹簧托盘121内,弹簧托盘121外侧具有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上升的第一螺旋曲面,第一螺旋曲面能够与弹簧的底圈相适配,弹簧托盘121内侧为通孔以容纳套筒122,弹簧托盘121内侧壁上还设置有多个卡齿结构,在进一步限制套筒122的运动的同时降低套筒122和弹簧托盘121的缓冲力。
套筒122与弹簧控制臂100的弹簧垫安装孔111过盈配合,套筒122一侧套设在弹簧托盘121里,另一侧与弹簧控制臂100过盈配合,套筒122在靠近弹簧控制臂100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半球形端头以方便套筒122更好的插入弹簧控制臂100中。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弹簧控制臂100上在弹簧托盘121的区域内设置有限位孔112,弹簧托盘121在靠近弹簧控制臂100的一侧设置有与限位孔112相对应的凸起,使得弹簧托盘121与弹簧控制臂100之间在水平面内没有相对运动。
进一步的,弹簧垫安装孔111设置有为非圆形外轮廓的凸缘,套筒122上设置有与弹簧垫安装孔111的凸缘外轮廓一致的限位槽,能够限制套筒122和弹簧控制臂100之间的相关运动。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弹簧垫,能够与上述的弹簧控制臂100连接,弹簧控制臂100包括弹簧垫安装孔111,弹簧垫120包括弹簧托盘121和套筒122,套筒122与弹簧托盘121连接,套筒122套设在所述弹簧垫安装孔111内。
进一步的,弹簧垫120一端与所述弹簧控制臂100连接,另一端通过弹簧与车辆的上车身连接,所述弹簧托盘121外侧具有沿特定方向旋转上升的螺旋曲面,所述螺旋曲面所述弹簧的底圈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122在远离所述弹簧托盘121的一端设置有半球形端头,以方便套筒122更好的与弹簧控制臂100连接。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弹簧控制臂或者弹簧控制臂总成。
以上对本申请的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5)

1.一种弹簧控制臂,用于连接车辆的副车架(400),转向节(200)和弹簧垫(12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控制臂(100)一端设置有特征孔(114)以连接所述转向节(200),另一端设置有衬套孔(116)以连接所述副车架(400),所述弹簧控制臂(100)中部设置有弹簧垫安装孔(111)以连接所述弹簧垫(120);
所述弹簧控制臂(100)为中空腔体且通过一体式工艺制造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簧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控制臂(100)的特征孔(114)与所述衬套孔(116)间设置有减震孔(115),使得所述弹簧控制臂(100)与车辆的减震器(30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弹簧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孔(115)设置在靠近所述特征孔(114)的一端,所述弹簧控制臂(100)在所述减震孔(115)和所述特征孔(114)的区域为U形结构,所述减震孔(115)和所述特征孔(114)贯穿设置在所述弹簧控制臂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弹簧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孔(115)和所述特征孔(114)所在的区域设置有翻边(1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簧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垫安装孔(111)所在的区域的高度小于所述衬套孔(116)所在的区域的高度,所述弹簧垫安装孔(111)所在的区域宽度大于所述衬套孔(116)所在的区域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弹簧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垫安装孔(111)所在的区域与所述衬套孔(116)所在的区域的连接处设置有堆料口(13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弹簧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控制臂(100)在所述弹簧垫(120)对应的区域设置有限位孔(112),所述弹簧垫(120)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孔(112)对应的凸起以限制所述弹簧垫(120)与所述弹簧控制臂(100)的相对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簧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孔为腰形孔,所述弹簧控制臂(100)与所述转向节(200)通过偏心紧固件(500)连接,所述偏心紧固件(500)能够调节车辆车轮的四轮定位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弹簧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控制臂(100)包括所述特征孔(114)所在的第一区域(140)以及从所述第一区域延伸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140)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簧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控制臂(100)与所述副车架(400)在所述衬套孔(116)通过衬套(430)连接,所述衬套(430)套设在所述衬套孔(116)内,所述衬套(430)端部与所述副车架(400)抵接,所述衬套孔(116)贯穿设置在所述弹簧控制臂的侧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簧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垫安装孔(111)设置在所述弹簧控制臂(100)的上表面,所述弹簧垫安装孔(111)的下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漏液孔(113)以排出所述弹簧控制臂(100)腔体内的异物及液体。
12.一种弹簧控制臂总成,包括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弹簧控制臂(100),以及与所述弹簧控制臂(100)连接的弹簧垫(120),所述弹簧控制臂(100)包括弹簧垫安装孔(111),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垫(120)包括弹簧托盘(121)和套筒(122),所述套筒(122)与所述弹簧托盘(121)连接,所述套筒(122)套设在所述弹簧垫安装孔(111)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弹簧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垫(120)一端与所述弹簧控制臂(100)连接,另一端通过弹簧与车辆的上车身连接,所述弹簧托盘(121)外侧具有沿特定方向旋转上升的螺旋曲面,所述螺旋曲面所述弹簧的底圈适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弹簧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22)在远离所述弹簧托盘(121)的一端设置有半球形端头。
1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弹簧控制臂,或者包括权利要求12-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弹簧控制臂总成。
CN202211161419.6A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弹簧控制臂,弹簧控制臂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1155034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61419.6A CN115503410B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弹簧控制臂,弹簧控制臂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61419.6A CN115503410B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弹簧控制臂,弹簧控制臂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03410A true CN115503410A (zh) 2022-12-23
CN115503410B CN115503410B (zh) 2024-05-14

Family

ID=84506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61419.6A Active CN115503410B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弹簧控制臂,弹簧控制臂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03410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620270D0 (en) * 2006-10-13 2006-11-22 Ford Global Tech Llc Independent rear suspension
CN203543564U (zh) * 2013-09-09 2014-04-16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双横臂悬架结构及车辆
DE102013210338A1 (de) * 2013-06-04 2014-12-0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hrlenkerhinterachse für ein Fahrzeug
CN204020453U (zh) * 2014-08-08 2014-12-17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乘用车后悬架a型臂
CN204278962U (zh) * 2014-10-29 2015-04-22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弹簧隔振垫与下摆臂连接定位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悬架
CN205112904U (zh) * 2014-10-30 2016-03-30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车辆悬架装置
CN207697409U (zh) * 2017-12-27 2018-08-07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多连杆悬架
CN209852003U (zh) * 2019-04-01 2019-12-27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挤压铝型材下控制臂
CN209938242U (zh) * 2019-04-30 2020-01-14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悬架后控制臂
CN110843919A (zh) * 2019-11-15 2020-02-28 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电动汽车的前副车架
CN112265424A (zh) * 2020-10-29 2021-01-26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悬架系统
CN214083746U (zh) * 2020-12-25 2021-08-3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下控制臂总成及汽车
CN216636054U (zh) * 2022-01-06 2022-05-3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臂总成及车辆
CN217145559U (zh) * 2022-04-02 2022-08-09 玉环迪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乘用车后悬架用底部控制臂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620270D0 (en) * 2006-10-13 2006-11-22 Ford Global Tech Llc Independent rear suspension
DE102013210338A1 (de) * 2013-06-04 2014-12-0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hrlenkerhinterachse für ein Fahrzeug
US20140353937A1 (en) * 2013-06-04 2014-12-0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ultilink rear axle for a motor vehicle
CN203543564U (zh) * 2013-09-09 2014-04-16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双横臂悬架结构及车辆
CN204020453U (zh) * 2014-08-08 2014-12-17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乘用车后悬架a型臂
CN204278962U (zh) * 2014-10-29 2015-04-22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弹簧隔振垫与下摆臂连接定位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悬架
CN205112904U (zh) * 2014-10-30 2016-03-30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车辆悬架装置
CN207697409U (zh) * 2017-12-27 2018-08-07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多连杆悬架
CN209852003U (zh) * 2019-04-01 2019-12-27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挤压铝型材下控制臂
CN209938242U (zh) * 2019-04-30 2020-01-14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悬架后控制臂
CN110843919A (zh) * 2019-11-15 2020-02-28 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电动汽车的前副车架
CN112265424A (zh) * 2020-10-29 2021-01-26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悬架系统
CN214083746U (zh) * 2020-12-25 2021-08-3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下控制臂总成及汽车
CN216636054U (zh) * 2022-01-06 2022-05-3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臂总成及车辆
CN217145559U (zh) * 2022-04-02 2022-08-09 玉环迪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乘用车后悬架用底部控制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03410B (zh) 202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167337A1 (en) Air spring piston for a heavy-duty vehicle
CN108382470B (zh) 用于车辆的悬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JP2013534484A (ja)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CN113232469B (zh) 一种前悬架系统及车辆
CN210478324U (zh) 汽车悬架的h臂总成结构
CN115503410B (zh) 一种弹簧控制臂,弹簧控制臂总成及车辆
KR20120015196A (ko) 서스펜션용 부시
US20190249745A1 (en) Air spring for a heavy-duty vehicle
CN109664706B (zh) 一种低底盘的前空气悬架及汽车
CN218536244U (zh) 一种双横臂悬架结构
CN216708941U (zh) 一种新结构的上支撑组件
CN115123390A (zh) 使用组件集成式后下部的车身框架
CN211335471U (zh) 一种悬架摆臂
JP2008024176A (ja) 車両用衝撃吸収構造
CN221213359U (zh) 一种弹簧臂、悬架以及车辆
CN218287352U (zh) 用于车辆的摆臂总成及车辆
CN114013232B (zh) 重型车辆用后独立悬架结构
CN219277167U (zh) 一种用于电车的摆臂
CN21676137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铝合金空心控制臂
CN217259450U (zh) 双横臂悬架及车辆
CN110962516B (zh) 用于车辆的控制臂以及车辆
CN215479343U (zh) 一种悬架系统及起重机
CN215321839U (zh) 前悬挂座
CN221315701U (zh) 滑柱总成、悬架系统及车辆
CN213620101U (zh) 减震车架及巡逻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