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47299A - 膨胀装置、造形物的制造方法以及运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膨胀装置、造形物的制造方法以及运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47299A
CN115447299A CN202210627086.5A CN202210627086A CN115447299A CN 115447299 A CN115447299 A CN 115447299A CN 202210627086 A CN202210627086 A CN 202210627086A CN 115447299 A CN115447299 A CN 1154472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irradiated
pair
medium
irrad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2708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込洋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447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472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12Stencil printing; Silk-screen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4/00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26Printing on other surfaces than ordinary paper
    • B41M1/30Printing on other surfaces than ordinary paper on organic plastics, horn or similar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3/00Printing processes to produce particular kinds of printed work, e.g. patterns
    • B41M3/06Veined printings; Fluorescent printings; Stereoscopic images; Imitated patterns, e.g. tissues, textil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膨胀装置、造形物的制造方法以及运送装置,能得到所期望的立体图像。膨胀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运送部,其具有装载通过被照射电磁波而膨胀的被照射介质的同时进行运送的运送带,运送所述被照射介质;至少一个按压部,其按压装载于所述运送带的所述被照射介质;和照射部,其对装载于所述运送带的所述被照射介质照射所述电磁波,所述按压部具备:底板,其沿着所述被照射介质的运送方向,与所述运送带对置配置,所述底板具有:欠缺部,其防止从所述照射部照射到所述被照射介质的所述电磁波的衰减。

Description

膨胀装置、造形物的制造方法以及运送装置
向关联申请的相互参考
本申请基于在2021年6月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1-096958 号的优先权以及利益。在本说明书中将日本专利申请第2021-096958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整体作为参考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膨胀装置、造形物的制造方法以及运送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对具备含有通过热而膨胀的热膨胀材料的热膨胀层且通过有光吸收性的材料形成像的介质(热膨胀性薄片)照射光来形成立体图像(造形物)的技术。此外,热膨胀性薄片这样的薄片状的介质根据材料的种类、材料的比率、使用环境等,有时会随时间产生弯曲、挠曲等变形。
在日本特开2000-219364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结构:为了防止薄片材的挠曲等带来的影响,使用支撑薄片材的薄片面的进给台、能在宽度方向上移动的侧方约束单元和与薄片材的端部抵接并对薄片进给台施力的薄片材抵接单元来防止运送中途的薄片材的挠曲、折断。
但在热膨胀性薄片这样的介质中,利用通过光的照射产生的热来形成造形物。在特开2000-219364号公报的结构中,在侧方约束单元等配置于介质的端的状态下运送介质。因此,有时会由于侧方约束单元等而在介质产生影,在介质中产生所照射的光衰减的区域。因此,产生光的照射的不均匀,存在难以得到所期望的形状的造形物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实情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能得到所期望的形状的造形物的膨胀装置、造形物的制造方法以及运送装置。
本发明的膨胀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运送部,其具有装载通过被照射电磁波而膨胀的被照射介质的同时进行运送的运送带,运送所述被照射介质;至少一个按压部,其按压装载于所述运送带的所述被照射介质;和照射部,其对装载于所述运送带的所述被照射介质照射所述电磁波,所述按压部具备:底板,其沿着所述被照射介质的运送方向,与所述运送带对置配置,所述底板具有:欠缺部,其防止从所述照射部照射到所述被照射介质的所述电磁波的衰减。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提供能得到所期望的形状的造形物的膨胀装置、造形物的制造方法以及运送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形薄片的截面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造形物的立体图。
图3是在A-A线箭头方向观察图2所示的造形物的截面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造形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造形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运送带、推压部和成形薄片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运送带、推压部和成形薄片的顶视图。
图8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推压部的立体图。
图9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推压部的顶视图。
图10是在B-B线箭头方向观察图9所示的推压部的截面图。
图1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推压部的侧视图。
图12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支承部的立体图。
图13A以及图13B是示意表示支承部的截面的图。图13C是说明支承构件的示意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推压部被按压在运送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推压部从运送部离开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6A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欠缺部的效果的图。图16B 是用于说明比较例的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造形物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推压部的立体图。
图19是变形例所涉及的推压部的顶视图。
图20A是在C-C线箭头方向观察图19所示的推压部的截面图,图20B 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欠缺部的效果的图。
图21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运送路、运送带和推压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膨胀装置、造形物的制造方法以及运送装置。
本实施方式的膨胀装置(造形装置)100,从成形薄片10制造造形物 50。造形物50作为加饰薄片、壁纸等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造形物”是在给定的(任意的)面造型(形成)凹凸的薄片,凹凸构成几何学形状、字符、纹样、装饰等。在此,所谓“装饰”,是经过视觉及/或触觉使人想起美感的概念。“造形(或造型)”是指做出有形的东西的概念,还包含加进装饰的加饰、形成装饰的造饰这样的概念。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造形物50 是在给定的(任意的)面具有凹凸的立体物,为了与通过所谓的3D打印机制造的立体物区别,能将本实施方式的造形物50称作2.5维(2.5D)物品或伪三维(Pseudo-3D)物品。制造本实施方式的造形物50的技术也称作2.5D印刷技术或Pseudo-3D印刷技术。
(成形薄片)
首先,参考图1来说明成形薄片10。详细如后述那样,成形薄片10 (也仅称作薄片)的热膨胀层30通过被照射电磁波(例如红外光)而膨胀。通过热膨胀层30膨胀来形成造形物50。成形薄片10由于被照射电磁波,因此也称作被照射介质。成形薄片10具备:基材20;设于基材20 的第1主面22上的热膨胀层30;和以与后述的造形物50的凹凸52对应的图案设于基材20的第2主面24上的热变换层40。在本实施方式中,热膨胀层30设于第1主面22的整面。
成形薄片10的基材20具有:第1主面22;和与第1主面22相反一侧的第2主面24。基材20支承热膨胀层30。基材20例如形成于薄片状。构成基材20的材料例如是聚烯烃系树脂(聚乙烯(PE)、聚丙烯(PP) 等)、聚酯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等热可塑性树脂。构成基材20的材料的种类和基材20 的厚度对应于造形物50的用途来选择。
成形薄片10的热膨胀层30形成于基材20的第1主面22上。热膨胀层30包含:粘合剂31;和分散于粘合剂31中的热膨胀材料(膨胀前的热膨胀材料)32a。粘合剂31是醋酸乙烯酯系聚合物、丙烯酸系聚合物等任意的热可塑性树脂。热膨胀材料32a通过被加热到膨胀开始温度以上,来膨胀到与所加热的热量(具体的是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等)相应的大小。热膨胀材料32a例如通过被加热到80℃~120℃以上而膨胀。热膨胀材料 32a例如是热膨胀性微胶囊。
热膨胀性微胶囊是在热可塑性树脂制的壳内包进由丙烷、丁烷、其他低沸点物质构成的发泡剂的微胶囊。热膨胀性微胶囊的壳例如由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聚醋酸乙烯、聚丙烯酸酯、聚丙烯腈、聚丁二烯、它们的共聚物等热可塑性树脂形成。热膨胀性微胶囊若被加热到膨胀开始温度以上,壳就软化,并且发泡剂气化,壳通过发泡剂气化的压力膨胀成气球状。热膨胀性微胶囊膨胀至膨胀前的粒径的5倍程度。膨胀前的热膨胀性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例如是5μm~50μm。
成形薄片10的热膨胀层30通过热膨胀材料32a的膨胀而膨胀,在基材20的与第1主面22侧相反一侧的面35形成凹凸52。
成形薄片10的热变换层40为了形成造形物50的凹凸52而设。热变换层40在基材20的第2主面24上以与凹凸52对应的图案形成。
热变换层40将所照射的电磁波变换成热,将变换的热放出。由此,成形薄片10的热膨胀层30(即,膨胀前的热膨胀材料32a)被加热到膨胀开始温度。膨胀前的热膨胀材料32a被加热的温度能通过包含后述的热变换材料的热变换层40的浓淡、和照射到热变换层40的电磁波的每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的能量的量来控制。热变换层40由于与成形薄片10的其他部分相比更迅速地将电磁波变换成热,因此能选择性地加热热变换层40 的近旁的区域(热膨胀层30)。
热变换层40由将所吸收的电磁波变换成热的热变换材料构成。热变换材料是碳黑、六硼化金属化合物、氧化钨系化合物等。例如,碳黑吸收可见光、红外光等并将其变换成热。此外,六硼化金属化合物和氧化钨系化合物吸收近红外光并将其变换成热。在六硼化金属化合物和氧化钨系化合物中,由于在近红外光区域吸收率高且可见光区域的透过率高,因此六硼化镧(LaB6)和氧化钨铯优选。另外,还有由于构成热变换层40的热变换材料被吸收到基材20、热膨胀层30等从而热变换层40没有具有明确的边界的层构造的情况。在本说明书中,为了理解容易,将热变换层40 图示为具有明确的边界的层。
(造形物)
接下来,参考图2、图3来说明造形物50。造形物50由成形薄片10 形成。造形物50如图2所示那样是薄片状的造形物,在表面具有凹凸52。
造形物50如图3所示那样,具备:基材20;形成于基材20的第1 主面22上、在与基材20的第1主面22侧相反一侧具有凹凸52的热膨胀层30;以与凹凸52对应的图案形成于基材20的第2主面24上的热变换层40。造形物50的基材20和热变换层40的结构由于与成形薄片10的基材20和热变换层40同样,因此,在此说明造形物50的热膨胀层30。
造形物50的热膨胀层30如图3所示那样包含粘合剂31、热膨胀材料(膨胀前的热膨胀材料)32a和膨胀完毕的热膨胀材料32b。造形物50的热膨胀层30的粘合剂31与成形薄片10的热膨胀层30的粘合剂31同样。此外,造形物50的热膨胀层30的热膨胀材料32a与成形薄片10的热膨胀层30的热膨胀材料32a同样。膨胀完毕的热膨胀材料32b是热膨胀材料32a被加热到膨胀开始温度以上而膨胀的热膨胀材料。热膨胀层30的凹凸52由包含膨胀完毕的热膨胀材料32b的凸部54和包含膨胀前的热膨胀材料32a的凹部56构成。
(造形装置)
参考图4~图16来说明造形装置100。造形装置100通过对成形薄片 10照射电磁波来使成形薄片10的热膨胀层30膨胀,由此从成形薄片10 制造造形物50。造形装置100如图4所示那样,具备:运送成形薄片10 的运送部120;将成形薄片10按压在后述的运送部120的运送带126的推压部200;对成形薄片10照射使成形薄片10膨胀的电磁波的照射部140;和控制各部的控制部150。运送部120、推压部200、照射部140以及控制部150设于未图示的外壳内。外壳具有:将成形薄片10运入的运入口;和将所制造的造形物50运出的运出口。
另外,为了容易理解,在本说明书中,将图5中的造形装置100的长边右方向(纸面的右方向)设为+X方向,将上方向(纸面的上方向)设为+Z方向,将与+X方向和+Z方向垂直的方向(纸面的跟前方向)设为 +Y方向,来进行说明。在本说明书中,-Z方向是铅垂方向。此外,存在将-Z侧记载为下方、将+Z侧记载为上方的情况。另外,本说明书中,所谓“运送方向”,是XY平面上的方向,如图7所示那样,在将成形薄片10 从+X方向向-X方向运送的情况下,运送方向是指XY平面中的-X方向。此外,与“运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也是指XY平面中的方向。与此相对,“运送路”表示在运送带126上运送成形薄片10的方向。
(推压部)
造形装置100的推压部(按压部)200如图7以及图8所示那样具备第1推压部200a和第2推压部200b。推压部200如图7所示那样,相互对置配置,按压成形薄片10的至少2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推压部200 如图7所示那样,将与运送方向(这里是-X方向)垂直的方向(这里是 +Y方向或-Y方向)上的成形薄片10的两端部按压在运送部120的运送带 126。具体地,第1推压部200a将成形薄片10的-Y方向的端部按压在运送带126,第2推压部200b将成形薄片10的+Y方向的端部按压在运送带 126。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推压部200a和第2推压部200b如图7 所示那样,被支承部(第1支承部207、第2支承部217)能移动地支承在轨道构件(推压部支承构件)110。轨道构件110如图7所示那样,在与运送成形薄片10的方向(这里是-X方向)垂直方向(这里是+Y方向或 -Y方向)上延伸,与运送带126分离地配置。此外,第1推压部200a和第2推压部200b分别具备相同构成要素,各构成要素左右对称地形成或配置。为此,关于第2推压部200b的各构成要素,标注与第1推压部200a 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详细的说明。
第1推压部200a如图7~图11所示那样,具备第1滑轮201、第1 侧板202、第1改向滑轮204、第1上板206、第1支承部207、第2滑轮 211、第2侧板212、第2改向滑轮214、第2上板216、第2支承部217、弹性部218、推压带(按压带)220、底板221、以及加固部222、欠缺部223。
推压带220是无端带,卷绕在第1滑轮201和第2滑轮211。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以及图6所示那样,第1滑轮201和第2滑轮211分别夹着运送带126的顶部T分别配置于+X侧和-X侧。另外,在图5以及图 6中,为了说明容易,推压部200仅图示一部分。进而,第1滑轮201的外周201a的下端B1和第2滑轮211的外周211a的下端B2位于比运送带 126的顶部T更靠-Z侧。因此,在推压带220的去路部分,能通过运送带 126按压由运送部120(运送带126)运送的成形薄片10的-Y侧的端部。推压带220的去路部分,由于按压在运送带126运送的成形薄片10,因此伴随运送带126的行进往-X方向向行进。此外,推压带220的归路部分向 +X方向行进。在本实施方式中,能通过推压带220按压成形薄片10,使成形薄片10紧贴在运送带126。此外,通过用推压带220进行按压,能减少向造形物50的摩擦,抑制造形物50的品质降低。
在成形薄片10的运送时(动作时),第1滑轮201如图5、图6所示那样,在比凸状弯曲的运送带126的去路部分的顶部T更靠运送路R的上游侧(+X侧)配置于运送带126的运送面126a的+Y侧的端部的上方(+Z 侧)。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那样,第1滑轮201的卷绕推压带220的外周201a的下端B1位于比运送带126的去路部分的顶部T低的位置(-Z侧)。第1滑轮201以固定于第1侧板202的轴203为旋转轴进行旋转。另外,以下,将运送带126的去路部分的顶部T也记载为运送带126的顶部T。
第1侧板202如图9所示那样,具备一对板部202a、202b。板部202a、 202b使相互的主面对置配置。在板部202a、202b间设有第1滑轮201,第1滑轮201在板部202a、202b被轴支撑,以轴203为中心旋转。此外,在板部202a、202b间设有第1改向滑轮204,在板部202a、202b被轴支撑。第1改向滑轮204以轴205为中心进行旋转。
第1上板206如图9以及图11所示那样设于第1侧板202上,由第1 侧板202(板部202a、202b)和第1上板206部分地包围第1滑轮201和第1改向滑轮204。例如,第1滑轮201的一部向+X方向和-Z方向从第1 侧板202露出,第1改向滑轮204的一部分向+Z方向从第1上板206露出。此外,在第1上板206上,如图9以及图11所示那样设有第1支承部207。通过第1支承部207,将第1推压部200a的+X方向的端部能移动地支承在轨道构件110(第1轨道构件110a)。
在成形薄片10的运送时(动作时),如图5、图6所示那样,在比运送带126的去路部分的顶部T更靠运送路R的下游侧(-X侧),第2滑轮211配置于运送带126的运送面126a的-Y侧的端部的上方(+Z侧)。第2滑轮211的卷绕推压带220的外周211a的下端B2如图6所示那样,位于比运送带126的顶部T低的位置(-Z侧)。第2滑轮211以轴213 为旋转轴进行旋转。
第2侧板212如图9所示那样具备一对板部212a、212b。板部212a、 212b使相互的主面对置配置。在板部212a、212b间设有第2滑轮211。第2滑轮211在板部212a、212b被轴支撑,以轴213为中心旋转。此外,在第2滑轮211的轴213,如图9、11等所示那样连接弹性部218的一端。弹性部218具备弹簧等弹性构件,弹性部218的另一端与板部212a连接。通过弹性部218对第2滑轮211施力,能对推压带220施予张紧。此外,在板部212a、212b间设有第2改向滑轮214,其在板部212a、212b被轴支撑。第2改向滑轮214以轴215为中心旋转。
第2上板216如图9以及图11所示那样,设于第2侧板212上,由第2侧板212(板部212a、212b)和第2上板216部分地包围第2滑轮211 和第2改向滑轮214。具体地,第2滑轮211的一部分,向-Z方向从第2 侧板212露出,第2改向滑轮214的一部分向+Z方向从第2上板216露出。此外,在第2上板216上,如图9以及图11所示那样设有第2支承部217。通过第1支承部217,将第1推压部200a的-X方向的端部能移动地支承在轨道构件110(第2轨道构件110b)。
第1改向滑轮204、第2改向滑轮214按压推压带220的归路部分,来改变推压带220的归路部分的行进方向。由此,推压带220的归路部分通过底板221下(-Z侧)。
如图5、图6所示那样,在比运送带126的顶部T更靠运送路R的上游侧(+X侧)的照射部140与第1滑轮201之间,第1改向滑轮204配置于运送面126a的+Y侧的端部的上方(+Z侧)。第1改向滑轮204的按压运送带126的外周的下端位于比底板221的下端低的位置(-Z侧)。第1改向滑轮204以固定于第1侧板202的轴205为旋转轴来进行旋转。
此外,在比运送带126的顶部T更靠运送路R的下游侧(-X侧)的照射部140与第2滑轮211之间,第2改向滑轮214配置于运送面126a 的+Y侧的端部的上方(+Z侧)。按压第2改向滑轮214的运送带126的外周的下端也位于比底板221的下端低的位置(-Z侧)。第2改向滑轮214以固定于第2侧板212的轴215为旋转轴来进行旋转。
底板221是跨过第1侧板202与第2侧板212之间的板状的构件。推压带220在底板221的下方旋转。在底板221的上游侧(+X方向)设有第1侧板202,在下游侧(-X方向)设有第2侧板21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如图7所示那样,在底板221的上方配置照射部140,能如图 6所示那样,使照射部140配置于第1侧板202与第2侧板212之间。由此,使照射部140接近底板221来配置,能对成形薄片10照射电磁波。为此,第1侧板202和第2侧板212,分开了能在它们之间配置照射部140 的距离。另外,第1侧板202的板部202a和第2侧板212的板部212a也被称作设于与第2推压部200b对置一侧(+Y侧)的侧板,将第1侧板202 的板部202a与第2侧板212的板部212a之间的部分也称作用于对成形薄片照射电磁波的欠缺部(侧板欠缺部)。第1侧板202的板部202b和第2 侧板212的板部212b也同样能被称作设于-Y侧的侧板的构成要素,将第 1侧板202的板部202b与第2侧板212的板部212b之间的部分也称作用于对成形薄片照射电磁波的欠缺部(侧板欠缺部)。
此外,底板221在运送成形薄片10一侧(+Y方向)的端部,具备欠缺部223。换言之,第1推压部200a的底板221在与第2推压部200b对置的一侧具备欠缺部223,第2推压部200b的底板221在与第1推压部 200a对置的一侧具备欠缺部223。
欠缺部223(缺口部、底板欠缺部)将底板221例如大致方状地切口而形成。如图7以及图8所示那样,优选的是,欠缺部223的成形薄片运送方向(这里是-X方向)的长度L与照射电磁波的区域S的成形薄片运送方向的长度相比更大。在此,如图9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中的长度L 与第1侧板202的板部202a和第2侧板212的板部212a在成形薄片运送方向上分开的距离相同。此外,欠缺部223中的在成形薄片10的运送方向上延伸的端223a(欠缺部端部)优选与推压带220的端220a相比,不位于更+Y方向。欠缺部223的成形薄片10的在运送方向上延伸的端223a 如图10所示那样,优选的是,以距离d在-Y方向设置。换言之,欠缺部 223的端223a位于与推压带220的端220a相比更远离对置的配置的推压部(例如第2推压部220b)的位置。在该情况下,如图10所示那样,在推压带的端220a的上方不配置底板221。通过设置这样的欠缺部223,能抑制成形薄片10的推压带220的近旁的区域R2由于底板221而成为影,能减少所照射的电磁波的衰减。
距离d如以下那样设定是适合的。首先,在图10所示的截面图中,在推压带220的表面,从水平的面向-Y方向拉出穿过角220c的角度θ的线。决定距离d,以使得与该角度θ的线相比,底板221的端、即欠缺部 223的端223a位于更靠-Y方向的位置。θ虽然能任意决定,但优选在30°~ 60°的范围内设定,例如是45°。
若如此地决定距离d,如图16A示意地示出的那样,能抑制底板221 挡住从-Y方向以角度θ对成形薄片10的推压带220的近旁的区域R2照射的电磁波,从而在成形薄片10上影增加的情况。因此,能减少向推压带220的近旁的区域R2照射的电磁波的衰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推压部200a和第2推压部200b左右对称地配置。为此,关于第2推压部200b的欠缺部223,能抑制底板221挡住从+Y方向以角度θ照射的电磁波,从而在成形薄片10上影增加的情况。
此外,底板221的-Y侧的端221b如图9所示那样,位于与第1侧板 202的板部202b和第2侧板212的板部212b相比更靠-Y方向的位置。换言之,如图9所示那样,底板221具备与第1侧板202和第2侧板212相比更向-Y方向延伸的突出部221a。此外,如图10所示那样,在突出部221a 的与运送带126对置的面形成加固部222。
加固部222是用于弥补底板221的强度的构件。加固部222在底板221 的与运送带126对置的面设置成在成形薄片10的运送方向上延伸。加固部222如图10所示那样是截面大致方形的板状的构件。此外,加固部222 设于底板221的突出部221a的与运送带126对置的面。换言之,底板221 在运送形成欠缺部223的底板221的成形薄片10一侧的端(+Y方向的端) 具备欠缺部223,在与该端对置的端221b(-Y方向的端)侧具备加固部 222。此外,优选加固部222如图10所示那样不设于推压带220的上方。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221a向远离运送成形薄片10的区域的方向突出。通过在该突出部221a设置加固部222,能防止加固部222对向成形薄片 10的照射带来影响。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时使照射部140接近底板221,来使电磁波照射。这时,由于在底板221设置欠缺部223,因此,存在在底板221产生翘曲等变形的可能性。通过设置加固部222,能抑制照射电磁波导致的底板221的变形。此外,通过设置加固部222,能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将底板221的欠缺部223设置得大。
支承部(第1支承部207、第2支承部217)如图7以及图12所示那样,将第1推压部200a能在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上移动地支承在轨道构件110(第1轨道构件110a、第2轨道构件110b)。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是上下方向(+Z方向或-Z方向、铅垂方向),第二方向是与运送方向垂直的方向(+Y方向或-Y方向)。此外,推压部200沿着轨道构件110在第二方向上移动。支承部被轨道构件110在第二方向(+Y方向或-Y方向)上引导。轨道构件110还能称作推压部支承构件、引导部。第 1支承部207能移动地被支承在第1轨道构件110a,第2支承部217能移动地被支承在第2轨道构件110b。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支承部 207如图9以及图11所示那样,设于从第1上板206的+X方向侧的端远离的位置。第2支承部217也同样地设于从第2上板216的-X方向侧的端远离的位置。第1支承部207和第2支承部217具备相同的构成要素。对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图12示出第2支承部217的结构例。第2支承部217具备支承构件231、第1固定构件232、第2固定构件233以及螺丝234。
支承构件231是用于能相对于轨道构件110移动地支承推压部200的构件。第2支承部217的支承构件231设于第1推压部200a的第2上板 216上。支承构件231例如是板状构件的一端被垂直地弯曲的L字金属件。支承构件231具备开口231a,其用于通过第1固定构件232将支承构件 231能相对于轨道构件110移动地进行支承。开口231a如图13C等所示那样纵长地形成。在使推压部200向上方向(+Z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在开口231a的下侧进行固定。在使推压部200向下方向(-Z方向)下降的情况下,在开口的231a上侧进行固定。因此,开口231a的纵向的长度与推压部200在上下方向(+Z方向或-Z方向)上进行移动的长度对应。此外,支承构件231如图13C所示那样,还具备:用于插入第2固定构件 233的2个开口231b;用于将第2固定构件233通过螺丝234进行固定的开口231c。
第1固定构件(固定构件)232将支承构件231能相对于轨道构件110 移动地固定。第1固定构件232例如具备螺丝232a和螺母232b。螺母232b 配置在设于轨道构件110的槽111内,在槽111内滑动。由此,若拧松螺丝232a,则向支承构件231的固定被解除,能使推压部200向与成形薄片 10的运送方向垂直的方向(+Y方向或-Y方向)和靠近或远离运送带126的方向(+Z方向或-Z方向)移动。另一方面,若拧紧螺丝232a,就在该位置固定支承构件231。
第2固定构件233是约束(规定)推压部200的上下方向(+Z方向或-Z方向)的移动(高度)的构件,能向支承构件231安装以及拆下。具体地,第2固定构件233规定推压部200的上表面与轨道构件110的分离的距离。此外,通过第2固定构件233还规定了推压带220与运送带126 之间的距离。为此,第2固定构件233也称作距离规定部(距离约束部)。例如,如图13A所示那样,在第2固定构件233安装于支承构件231的情况下,推压部200的上表面和轨道构件110与第2固定构件233的上下方向(+Z方向或-Z方向)的长度(高度)对应地相互分离。由此,如图14 所示那样,将推压部200的推压带220按压(紧贴)在运送带126。另一方面,如图13B所示那样,在第2固定构件233被取下的情况下,能使推压部200的上表面和轨道构件110接近。因此,推压部200的推压带220 能如图15所示那样,从运送带126离开距离h的量。距离h例如设定为 8mm。如此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能通过第2固定构件233的拆装使推压部200从运送部120的运送带126离开。如此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容易地解除推压部200的推压带220向运送带126的紧贴。因此,能容易地在与成形薄片10的运送方向垂直的方向(+Y方向或-Y方向)上移动。
作为第2固定构件233,例如能使用挡块。挡块例如能如图12以及图 13A所示那样使用U字金属件。U字金属件形成为使板状构件的两端分别 (垂直地)弯曲,相互对置。第2固定构件233的前端分别插入到设于支承构件231的开口231b,通过螺丝234固定。只要能约束推压部200的上下方向的高度,作为第2固定构件233,就还能使用U字金属件以外的构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推压部200通过第1支承部207、第2支承部217 能移动地支承。因此,能进行推压部200的位置的调整,进而更加良好地减少衰减区域,得到所期望的形状的造形物。
(运送部)
造形装置100的运送部120,将从外壳的运入口运入的成形薄片10 沿着凸状弯曲的运送路R运送。在本实施方式中,凸状弯曲的运送路R 向+Z方向突出地弯曲。此外,运送部120将成形薄片10沿着运送路R从 +X侧向-X方向运送。进而,运送部120运送所制造的造形物50,将造形物50从未图示的外壳的运出口运出。运送部120具备运送带引导部122、从动辊124a、驱动辊124b、张紧辊124c和运送带126。运送部120还具备运入辊128a和运出辊128b。
运送部120的运送带引导部122如图5、图6所示那样,将运送带126 的去路部分从-Z侧支承成沿着凸状弯曲的运送路R弯曲的状态。
运送部120的从动辊124a如图5所示那样挂着运送带126。从动辊 124a配置于外壳的运入口侧(+X侧)。从动辊124a的旋转轴配置在与成形薄片10的运送方向(-X方向)和运送路R的突出方向(+Z方向)正交的方向(Y方向),从动辊124a在未图示的外壳的侧板被轴支撑。
运送部120的驱动辊124b卷绕运送带126。驱动辊124b配置于外壳的运出口侧(-X侧)。驱动辊124b的旋转轴与从动辊124a的旋转轴同样地配置在Y方向,驱动辊124b在外壳的侧板被轴支撑。驱动辊124b通过未图示的电动机的旋转,从+Y方向观察逆时针旋转,从而使运送带126 行进。
运送部120的张紧辊124c从-Z侧按压运送带126的归路部分,对运送带126施予张紧。张紧辊124c的旋转轴与从动辊124a的旋转轴同样地配置在Y方向上,张紧辊124c在外壳的侧板被轴支撑。
运送部120的运送带126是无端带,运送成形薄片10和所制造的造形物50。运送带126卷绕在从动辊124a和驱动辊124b。运送带126的去路部分通过在运送带引导部122被支承而沿着凸状弯曲的运送路R凸状弯曲。运送带126通过驱动辊124b的旋转而行进。运送带126的去路部分沿着运送路R向-X方向行进,运送带126的归路部分向+X方向行进。成形薄片10如图5所示那样,从外壳的运入口被装载于运送带126,并向-X 方向运送。成形薄片10使热膨胀层30朝向运送带126的运送面126a地装载在运送带126。
运送部120的运入辊128a与从动辊124a同样,在外壳的侧板被轴支撑。运入辊128a和运送带126如图5所示那样,将从运入口插入的成形薄片10夹入,并运入。
运送部120的运出辊128b与驱动辊124b同样地,在外壳的侧板被轴支撑。运出辊128b和运送带126将所制造的造形物50夹入,并将造形物 50从运出口运出。
(照射部)
造形装置100的照射部140对成形薄片10(热变换层40)照射电磁波来使热变换层40放出热,将热膨胀层30(膨胀前的热膨胀材料32a) 加热到膨胀开始温度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热变换层40以与造形物50的凹凸52对应的图案形成于基材20的第2主面24,因此成形薄片 10的与热膨胀层30的凸部54对应的部分被加热到膨胀开始温度以上,形成膨胀完毕的热膨胀材料32b。通过形成膨胀完毕的热膨胀材料32b,热膨胀层30膨胀,从而在热膨胀层30形成凸部54(即凹凸52)。
照射部140如图5所示那样,具备外罩142、灯144、反射板146和风扇148。外罩142收纳灯144、反射板146和风扇148。灯144例如由直管状的卤素灯构成。灯144对成形薄片10(热变换层40),作为电磁波照射近红外区域(波长750nm~1400nm)、可见光区域(波长380nm~750nm)、中红外区域(波长1400nm~4000nm)等电磁波。反射板146 是将从灯144照射的电磁波向成形薄片10反射的反射板。风扇148将空气送进外罩142内,来冷却灯144和反射板146。
照射部140配置于凸状弯曲的运送路R的凸侧。照射部140对被推压部200按压在运送带126的状态的成形薄片10照射使成形薄片10膨胀的电磁波。具体地,照射部140如图5以及图6所示那样,配置于运送带126 的顶部T的上方(+Z侧)。此外,照射部140向运送带126的运送面126a 照射电磁波。然后,成形薄片10如图6所示那样,在被推压部200按压在运送带126的状态下,通过运送部120沿着运送路R运送,通过照射电磁波的区域S。由此,对被推压部200按压在运送带126的状态的成形薄片10照射来自照射部140的电磁波。
(控制部)
造形装置100的控制部150控制运送部120和照射部140。控制部150 如图4所示那样,具备:执行各种处理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152;存储程序和数据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154;存储数据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 156;和输入输出各部之间的信号的输入输出接口158。控制部150的功能通过CPU152执行存储于ROM154的程序来实现。输入输出接口158输入输出CPU152、运送部120与照射部140之间的信号。
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成形薄片10,通过推压部200(第1推压部200a、第2推压部200b)的底板221具有欠缺部223,能抑制在成形薄片10的推压部200近旁的区域由于底板221而产生影。因此,减少了从照射部140 照射的电磁波的衰减,能对推压部200的近旁的区域R2良好地照射电磁波。例如,在图16B所示的比较例那样的现有的构造中,在成形薄片的推压带近旁的区域,由位于推压带的上方的底板遮挡了从左斜向方向照射的电磁波,进而,从成形薄片的上方照射的电磁波也被遮挡。因此,照射到成形薄片的推压带近旁的区域的电磁波衰减,产生衰减区域。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6A所示那样,通过底板221具有欠缺部223,在成形薄片的推压带近旁的区域R2,从成形薄片10的上方、进而是从左斜向方向也良好地照射电磁波。因此,造形装置100能制造所期望的形的造形物50。
(造形物的制造方法)
参考图17、图1、图3来说明造形物50的制造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造形装置100来从薄片状(例如A4用纸尺寸)的成形薄片10制造造形物50。
图17是表示造形物50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造形物50的制造方法包含:准备工序(步骤S10),准备通过被照射电磁波而膨胀的成形薄片 10;运送工序(步骤S20),将成形薄片10装载于运送带126来进行运送;按压工序(步骤S30),将所运送的成形薄片10的与运送方向(-X方向) 垂直的方向的两端部(+Y方向的端部和-Y方向的端部)通过一对第1推压部200a、第2推压部200b按压在运送带126;和照射工序(步骤S40),对按压在运送带126的状态的成形薄片10照射电磁波。
在准备工序(步骤S10),准备成形薄片10。首先,在基材20的第1 主面22丝网印刷混合了粘合剂31和热膨胀材料32a的涂布液,使所印刷的涂布液干燥,来在基材20的第1主面22上形成热膨胀层30。接下来,通过印刷装置在基材20的第1主面22上以与凹凸52相应的浓淡图案印刷包含热变换材料的墨水。由此,如图1所示那样形成热变换层40。印刷装置例如是喷墨打印机。通过以上,能制造成形薄片10。另外,热变换层 40也可以形成于热膨胀层30上。成形薄片10的尺寸例如是A4。在本实施方式中,能使推压部200容易地移动到轨道构件110的任意的位置。因此,例如能使用100mm程度到1300mm程度的宽度的用纸这样任意的尺寸的成形薄片10。
回到图17,在运送工序(步骤S20),将成形薄片10从造形装置100 的运入口插入,将成形薄片10装载于运送部120的运送带126,通过运送部120沿着凸状弯曲的运送路R进行运送。另外,出于高效率加热热膨胀层30的观点,热变换层40与照射部140的距离优选更短。因此,成形薄片10优选在使热变换层40朝向照射部140侧的状态下装载于运送带126。即,在热变换层40如图1所示那样设于基材20的第2主面24侧的情况下,成形薄片10优选在使热膨胀层30朝向运送带126的运送面126a的状态下装载于运送带126。在此,在将热变换层40形成于热膨胀层30侧的情况下,成形薄片10优先在使基材20的第2主面24朝向运送带126 的运送面126a的状态下装载于运送带126。
在运送工序中,可以使推压部200移动到配合成形薄片10的宽度的位置。具体地,在将第2固定构件233安装于支承构件231的情况下,将第1固定构件232拆下,将螺丝234取下来将第2固定构件233拆下。该操作对第1推压部200a的第1支承部207以及第2支承部217、和第2推压部200b的第1支承部207以及第2支承部217进行。
接下来,将推压部200向上方抬高,来使推压部200从运送部120分离。接着,使各推压部200移动到与成形薄片10的尺寸相应的位置。接下来,将第2固定构件233插入支承构件231,以使得推压部200的推压带220按压运送带126,将第2固定构件233用螺丝234固定。接下来,通过第1固定构件232将支承构件231固定于轨道构件110。该操作对第 1推压部200a的第1支承部207以及第2支承部217、和第2推压部200b 的第1支承部207以及第2支承部217进行。另外,也可以通过仅使第1 推压部200a和第2推压部200b的任意一方移动,来进行向成形薄片10 的对位。
本实施方式的推压部200由于能移动地在轨道构件110被支承,因此能容易地调节推压部200的位置。因此,能进行与成形薄片10的材料、造形物的形状、照射部140的位置等相应的推压部200的调节,进而,能良好地得到所期望的形状的造形物。
在按压工序(步骤S30),将与由运送部120运送的成形薄片10的运送方向(-X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两端部(+Y方向的端部和-Y方向的端部) 通过推压部200a、200b按压在运送带126。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推压部 200a、200b将成形薄片10按压在运送带126,因此,能使成形薄片10紧贴在运送带126。由此能稳定地制造造形物50。
在照射工序(步骤S40)中,对由运送部120运送且由推压部200a、 200b按压在运送带126的状态的成形薄片10从照射部140照射使成形薄片10膨胀的电磁波。由此,成形薄片10的热膨胀层30膨胀而形成凹凸52,如图3所示那样制造造形物50。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推压部200 的底板221设置欠缺部223,从照射部140照射的电磁波即使在推压部200a、200b的近旁的区域也能减少衰减。因此,能将造形物50形成为所期望的形状。
通过以上,能制造造形物50。
如以上那样,通过在推压部200的底板221设置欠缺部223,从照射部140照射的电磁波即使在推压部200b的近旁的区域也能减少衰减。因此,能将造形物50形成为所期望的形状。
(变形例)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进行种种变更。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举出欠缺部223为大致方形的情况为例,但欠缺部223的形状并不限于此,能设为任意的形状。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照射部140接近于成形薄片10,举出照射部140设置于底板221的上方、且第1侧板202与第2侧板212之间的结构为例。但使照射部140从运送带126分离何种程度来配置是任意的。例如,照射部140能设置于推压部200的上板的上方。在该情况下,如图 18以及图19所示那样,第1推压部200可以具备将第1侧板202的板202b 和第2侧板212的板212b一体地形成的第3侧板225。换言之,一方的推压部(例如第1推压部200a)的第1侧板202的板部202a和第2侧板212 的板部212a配置在与另一方的推压部(例如第2推压部200b)对置的一侧,第1侧板202的板部202b和第2侧板212的板部212b一体形成为第 3侧板225。通过将第3侧板225那样与运送成形薄片10一侧相反侧的壁一体地形成,能弥补底板221的强度。如图19所示那样,在推压部200 具备第3侧板225的情况下,能省略加固部222,进而,也能还具备加固部222。
此外,如图19所示那样,也可以在底板221的上方具备第3上板226。第3上板226与底板221对置地跨过第1侧板202的板部202a、第2侧板 212的板部212a以及第3侧板225上。第3上板226与底板221的欠缺部 223同样地在运送成形薄片10一侧具备欠缺部226a。第3上板226的欠缺部226a优选如图19所示那样,与底板221的欠缺部223相比,将长度以及宽度形成得更大。此外,关于第3上板226的欠缺部226a,也是优选,成形薄片运送方向的长度比照射电磁波的区域S的成形薄片运送方向的长度更大。
此外,第3上板226的欠缺部(上板欠缺部)226a也如图20A所示那样,与图10同样地从与推压带220的表面水平的面向-Y方向拉出穿过角220c的角度θ的线。与该角度θ的线相比,欠缺部223的端223a以距离d更靠-Y方向设置。进而,关于欠缺部226a,也同样地设置欠缺部226a,以使得欠缺部226a的端位于比该角度θ的线更靠-Y方向的位置。由此,形成为:抑制欠缺部226a遮挡从-Y方向以角度θ照射到成形薄片10的推压带220的近旁的区域R2的电磁波、在成形薄片10上影增加的情况。由此,如图20B所示那样,能抑制从斜向方向照射的电磁波被第3上板226 遮蔽。此外,还能通过第3上板226弥补推压部200的强度。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加固部222举出将底板221的-Y方向的端221b 和加固部222的-Y方向的端222b配置成对齐的结构为例,但并不限于此。加固部222的-Y方向的端222b也可以位于比底板221的-Y方向的端221b 更靠+Y方向的位置。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举出通过推压部200按压成形薄片10的两端的结构为例,但并不限于此。按压成形薄片10的位置并不限于两端,能设为任意的位置。此外,设置推压部200的数量也是任意的。例如可以是 1个,也可以比2多。
此外,成形薄片10能是任意的形状。成形薄片10例如也可以是圆形、星形等。在该情况下,推压部200为了使成形薄片10运送,按压成形薄片10的至少2部位即可。
上述的实施方式举出成形薄片10为例,作为被照射介质,但并不限于此。作为被照射介质,还能利用薄片以外的介质。
此外,第2固定构件233插入支承构件231的朝向也是只要能约束推压部200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就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举出插入U字金属件(第2固定构件233)的开口231b 在左右方向(图11等中的+Y或-Y方向)上延伸的结构为例,但并不限于此。插入U字金属件(第2固定构件233)的开口231b也可以形成为在上下方向(图11等中的+Z或-Z方向)上延伸。在该情况下,U字金属件向图11等所示的+Y方向或-Y方向旋转90°并插入开口231b。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举出第2固定构件233为1个、安装位置也为1的情况为例,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在支承构件231形成多个第2 固定构件233的安装位置,来多阶段地调节推压部200与运送部120分离的距离。例如,也可以在支承构件231设置多个开口,根据插入第2固定构件233的位置来改变推压部200与运送部分离的距离。此外,还能根据第2固定构件233的安装位置来调节推压部200的推压带220对运送带126 按压的强弱。
此外,第2固定构件233可以使用多个。例如,能准备多个分别具有不同高度(图13A所示的上下方向的高度)的第2固定构件233,根据所用的构件来多阶段地改变推压部200与运送带126分离的距离或推压部 200的推压带220向运送带126按压的强弱。进而,也可以在支承构件231 安装相同或不同的多个第2固定构件233。
第1侧板202、第2侧板212、第1上板206、第2上板216的内面也可以为了良好地反射电磁波而实施镀层加工、镜面加工等。
第1推压部200a和第2推压部200b可以固定成一方在轨道构件110 能移动地被支承,另一方被固定成不移动。
第1支承部207以及第2支承部217并不限于图9以及图11所示的结构,能设于任意的位置。例如,可以如图18以及图19所示那样设于第 1上板206的+X方向的端。第2支承部217也同样可以设于第2上板216 的-X方向的端。如此地,只要能将推压部200在轨道构件110能移动地支承,设置支承部的位置就是任意的。此外,支承部的数量也并不限于2个,可以比2多。
例如,造形物50也可以从卷筒状的成形薄片10制造成卷筒状。此外,成形薄片10的尺寸并不限于A4,可以设为任意的尺寸。特别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由于推压部200能移动,因此,例如能使用从100mm程度到 1300mm程度的宽度的用纸这样任意的尺寸的成形薄片10。
构成基材20的材料并不限于热可塑性树脂,可以是纸、布等。构成基材20的热可塑性树脂并不限于聚烯烃系树脂和聚酯系树脂,也可以是聚酰胺系树脂、聚氯乙烯(PVC)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等。
此外,热变换层40可以形成在设于基材20的第2主面24上的剥离层上。在该情况下,成形薄片具备:设于基材20的第2主面24上的剥离层;和形成于剥离层上的热变换层40。此外,造形物50具备:设于基材 20的第2主面24上的剥离层;和形成于剥离层上的热变换层40。此外,还能在基材20的第1主面22上设置热膨胀层,在热膨胀层上设置剥离层。在该情况下,热变换层40设于剥离层上是适合的。在具有剥离层的情况下,成形薄片10也优选通过运送部120在使热变换层40朝向照射部140 侧的状态下运送。另外,通过从造形物50将剥离层剥离,能从造形物50 容易地除去热变换层40。
成形薄片10和从成形薄片10制造的造形物50可以在各层之间形成其他任意的材料所形成的层。例如,可以在基材20与热膨胀层30之间形成使基材20和热膨胀层30更加紧贴的紧贴层。紧贴层例如由表面改质剂构成。
此外,造形物50也可以印刷彩色图像。例如,造形物50可以在热膨胀层30上形成由青、品红、黄和黑这4色墨水构成、表征彩色图像的彩色墨水层。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造形装置100中,通过运送部120和推压部200 将成形薄片(被照射介质)10运送到从照射部140照射电磁波的区域S。因此,实施方式的造形装置100的运送部120和推压部200还能表征为运送装置。运送装置具备:运送部120,其具有运送带126,将装载于运送带126且通过被照射电磁波而膨胀的成形薄片10运送到照射电磁波的区域S;和一对推压部200,其在照射电磁波的区域S,将与成形薄片10的运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两端部按压在运送带126。此外,所运送的对象(被运送介质)并不限于被照射介质。
实施方式的运送路R凸状弯曲,但造形装置100的运送路R并不限于凸状弯曲。例如,运送路R也可以如图21所示那样是平坦的。在该情况下,运送带126的去路部分与运送方向(-X方向)平行地延伸。此外,第 1滑轮201的卷绕推压带220的外周201a的下端B1位于与运送带126的去路部分的运送面126a相同高度或比运送带126的去路部分的运送面 126a低的位置即可。第2滑轮211的卷绕推压带220的外周211a的下端 B2也与第1滑轮201的外周201a的下端B1同样,位于与运送带126的去路部分的运送面126a相同高度或比所述运送带的顶部低的位置即可。
在实施方式中,第1滑轮201的外周201a的下端B1和第2滑轮211 外周211a的下端B2位于比运送带126的顶部T低的(-Z侧)位置,但第1滑轮201的外周201a的下端B1和第2滑轮211的外周211a的下端 B2也可以位于与运送带126的顶部T相同高度(+Z方向上的相同位置) 的位置。由此,推压带220能将成形薄片10的+Y侧的端部向运送带126 以成形薄片10的厚度与推压带220的厚度之和的量按压。此外,关于第2 推压部200b也同样。
实施方式的照射部140配置于运送带126的顶部T上(+Z侧),但照射部140只要配置在能对施予着沿着运送路R的张紧的状态的成形薄片 10照射电磁波的位置即可。
造形装置100的控制部150具备CPU152,通过CPU152的功能执行各处理。在本发明所涉及的造形装置中,控制部可以取代CPU而具备例如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特定用途集成电路)、FPGA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控制电路等专用硬件。在该情况下,可以通过个别的硬件执行各个处理。此外,也可以将各个处理汇总,来由单一的硬件执行。也可以由专用硬件执行处理的一部分,由软件或固件执行处理的另一部分。
另外,能作为预先具备用于实现本发明所涉及的功能的结构的造形装置来提供自不必说,还能通过程序的运用,来使控制造形装置的计算机实现实施方式的造形装置100的各功能结构。即,能运用为控制已有的信息处理装置等的CPU等能执行用于实现实施方式的造形装置100的各功能结构的程序。
此外,这样的程序的运用方法是任意的。能将程序存放于软盘、CD (CompactDisc,光盘)-ROM、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字多功能盘)-ROM、存储卡等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来运用。进而,还能将程序叠加在载波,经由因特网等通信介质来运用。例如,也可以在通信网络上的公告板(BBS:Bulletin Board System)发布程序。并且,也可以构成为将该程序启动,在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的控制下,与其他应用程序同样地执行,由此能执行上述的处理。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相关的特定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中包含记载于权利要求书的发明和其等同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膨胀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运送部,其具有装载通过被照射电磁波而膨胀的被照射介质的同时进行运送的运送带,运送所述被照射介质;
至少一个按压部,其按压装载于所述运送带的所述被照射介质;和
照射部,其对装载于所述运送带的所述被照射介质照射所述电磁波,
所述按压部具备:底板,其沿着所述被照射介质的运送方向,与所述运送带对置配置,
所述底板具有:欠缺部,其防止从所述照射部照射到所述被照射介质的所述电磁波的衰减。
2.一种膨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部具备:
一对第1侧板,使相互的主面对置来设置;和
一对第2侧板,使相互的主面对置来设置,
所述底板沿着所述被照射介质的运送方向跨过所述一对第1侧板与所述一对第2侧板之间,在一方的端部具有所述欠缺部,
所述一对第1侧板以及所述一对第2侧板在与所述欠缺部相同一侧的端部具有侧板欠缺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膨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部具备:
第1滑轮,其设于所述一对第1侧板之间,被所述一对第1侧板轴支撑;
第2滑轮,其设于所述一对第2侧板之间,被所述一对第2侧板轴支撑;和
按压带,其卷绕在所述第1滑轮和所述第2滑轮,在所述底板与所述运送带之间按压所述被照射介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膨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部按压所述被照射介质的至少两个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膨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膨胀装置具有相互对置来配置的一对按压部,作为所述至少一个按压部,
所述一对按压部按压在运送所述被照射介质的方向上延伸的两端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膨胀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于所述一对按压部当中一方的按压部的所述底板的所述欠缺部的与另一方的按压部对置的一侧的端部,位于与所述一方的按压部的按压带的与所述另一方的按压部对置的一侧的端部相比更为远离所述另一方的按压部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膨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欠缺部的所述被照射介质的运送方向的长度,比由所述照射部照射所述电磁波的区域中的所述被照射介质的运送方向的长度更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膨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膨胀装置具有相互对置来配置的一对按压部,作为所述至少一个按压部,
所述一对第1侧板当中一方配置于与另一方的按压部对置的一侧,
所述一对第2侧板当中一方配置于与另一方的按压部对置的一侧,
所述膨胀装置还具备:第3侧板,其由所述一对第1侧板当中另一方和所述一对第2侧板当中另一方沿着所述被照射介质的运送方向一体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膨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膨胀装置还具备:
上板,其沿着所述被照射介质的运送方向跨过所述一对第1侧板与所述一对第2侧板之间,与所述底板对置,
所述上板具有:上板欠缺部,其防止从所述照射部照射到所述被照射介质的所述电磁波的衰减。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膨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在与所述运送带对置的面具备加固部。
11.一种造形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运送工序,将通过被照射电磁波而膨胀的被照射介质装载于运送带,并进行运送;
按压工序,通过至少一个按压部来按压装载于所述运送带的所述被照射介质;和
照射工序,对装载于所述运送带的所述被照射介质照射所述电磁波,
所述按压部具备:底板,其沿着所述被照射介质的运送方向,并与所述运送带对置来配置,
所述底板具有:欠缺部,其防止从所述照射部照射到所述被照射介质的所述电磁波的衰减。
12.一种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运送部,其具备装载通过被照射电磁波而膨胀的被照射介质的运送带,将所述被照射介质运送到照射所述电磁波的区域;和
至少一个按压部,其在照射所述电磁波的区域按压装载于所述运送带的所述被照射介质,
所述按压部具备:底板,其沿着所述被照射介质的运送方向,与所述运送带对置来配置,
所述底板具有:欠缺部,其防止从所述照射部照射到所述被照射介质的所述电磁波的衰减。
CN202210627086.5A 2021-06-09 2022-06-01 膨胀装置、造形物的制造方法以及运送装置 Pending CN11544729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96958 2021-06-09
JP2021096958 2021-06-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47299A true CN115447299A (zh) 2022-12-09

Family

ID=84297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27086.5A Pending CN115447299A (zh) 2021-06-09 2022-06-01 膨胀装置、造形物的制造方法以及运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47299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29144A (ja) * 2011-12-22 2013-07-04 Casio Computer Co Ltd 立体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立体画像形成方法
CN104417054A (zh) * 2013-09-06 2015-03-18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立体印刷装置及立体图像形成方法、以及立体图像
JP2018144449A (ja) * 2017-03-09 2018-09-2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光照射装置、及び立体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N110181954A (zh) * 2018-02-23 2019-08-30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照射装置、造形系统、照射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
CN110406186A (zh) * 2018-04-27 2019-11-05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热膨胀性片
CN111283945A (zh) * 2018-12-06 2020-06-16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膨胀装置、造型系统以及造型物的制造方法
CN112078123A (zh) * 2019-06-14 2020-12-15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造形物的制造方法及造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29144A (ja) * 2011-12-22 2013-07-04 Casio Computer Co Ltd 立体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立体画像形成方法
CN104417054A (zh) * 2013-09-06 2015-03-18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立体印刷装置及立体图像形成方法、以及立体图像
JP2018144449A (ja) * 2017-03-09 2018-09-2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光照射装置、及び立体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N110181954A (zh) * 2018-02-23 2019-08-30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照射装置、造形系统、照射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
CN110406186A (zh) * 2018-04-27 2019-11-05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热膨胀性片
CN111283945A (zh) * 2018-12-06 2020-06-16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膨胀装置、造型系统以及造型物的制造方法
CN112078123A (zh) * 2019-06-14 2020-12-15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造形物的制造方法及造形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76731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floor board
JP5862276B2 (ja) 立体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立体画像形成方法
JP6421980B2 (ja) インプリント装置
CN107776227B (zh) 立体造形物制作方法、印刷数据制作装置及记录介质
WO2016071420A1 (en) Desktop printing apparatus for 3d printing an object and duplex printing module
JP6467709B2 (ja) インプリント方法及びインプリント装置
CN115447299A (zh) 膨胀装置、造形物的制造方法以及运送装置
CN113442619B (zh) 造形装置及造形物的制造方法
KR20160144837A (ko) 3차원 프린터 및 그의 작동방법
CN112078123A (zh) 造形物的制造方法及造形装置
CN110614762B (zh) 树脂片的制造方法
CN111283945B (zh) 膨胀装置、造型系统以及造型物的制造方法
JP7192820B2 (ja) 照射装置及び造形物の製造方法
CN113495438A (zh) 造形装置、造形物的制造方法以及运送装置
JP2018030327A (ja) 光照射装置
JP7200962B2 (ja) 造形装置、造形物の製造方法及び搬送装置
CN110893928A (zh) 立体造形物及其制造方法
JP7459592B2 (ja) 造形装置、造形物の製造方法及び搬送装置
CN115447035A (zh) 照射装置以及造形物的制造方法
JP7283158B2 (ja) 造形物の製造方法、転写装置及び造形システム
CN113442620A (zh) 造形装置以及造形物的制造方法
JP2001009788A (ja) 回路板の製造方法及び切断装置
JP7459482B2 (ja) 転写体製造装置及び転写体製造方法
JP7058385B2 (ja) 差圧成形装置、及び、差圧成形方法
US9498981B2 (en) Printed material processing method, printed material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