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16233A - 一种半球形工件生产用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半球形工件生产用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16233A
CN115416233A CN202211170947.8A CN202211170947A CN115416233A CN 115416233 A CN115416233 A CN 115416233A CN 202211170947 A CN202211170947 A CN 202211170947A CN 115416233 A CN115416233 A CN 1154162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perforation
inner buckle
block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709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16233B (zh
Inventor
王根年
朱克刚
谢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ab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ab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ab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ab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7094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162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16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16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162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162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602Mould construction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33Moulds having transversely, e.g. radially, movable mould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4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for undercut art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球形工件生产用注塑模具,属于半球形工件生产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前模组件包括前模仁,前模仁一侧凹设有与工件外部外形相适配的成型腔;后模组件包括后模仁,后模仁具有与工件内部外形相适配的成型部;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设置有叩机机构,叩机机构包括后模内扣、内扣限位块以及前模内镶件,后模内扣固定安装于成型部,后模内扣具有用于成型通孔的通孔成型部,后模内扣一侧凹设有弧形导向面,前模内镶件套设于后模内扣,前模内镶件开设有贯穿设置的内扣滑槽,内扣限位块滑移配合于内扣滑槽内。本申请具有使得注塑完成的半球形工件不易粘附于成型腔的腔壁,进而便于将成型后的半球形工件取出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半球形工件生产用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球形工件生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半球形工件生产用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半球形工件是很多检测仪器中常用的重要零部件,例如在眼科检测仪器中常常需要用到一种半球形工件Placido盘,以实现对角膜形态的测量,较为完整的反映整个角膜形态。
相关技术中的一种半球形工件包括盘体、安装部以及固定环,盘体大致呈空心半球状,固定环一体连接于盘体外周面并靠近盘体截面尺寸较大的一端设置,固定环的外侧设置有沿垂直于盘体轴线方向延伸的固定孔,安装部一体连接于盘体并位于盘体截面尺寸较小的一端,安装部开设有沿盘体轴线方向贯穿设置的通孔,盘体的外周面开设有贯穿设置的穿孔。该半球形工件通常由注塑模具注塑加工成型。
用于生产上述半球形工件的注塑模具通常包括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前模组件设置有与工件即半球形工件外部外形相适配的成型腔,后模组件设置有与工件即半球形工件内部外形相适配的成型部,合模并注塑后,工件即半球形工件成型于成型部和成型腔围设的区域内。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开模时,注塑完成的半球形工件容易粘附于成型腔的腔壁,不便于将成型后的半球形工件取出。
发明内容
为了使得注塑完成的半球形工件不易粘附于成型腔的腔壁,进而便于将成型后的半球形工件取出,本申请提供一种半球形工件生产用注塑模具。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半球形工件生产用注塑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半球形工件生产用注塑模具,包括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所述前模组件包括前模仁,所述前模仁一侧凹设有与工件外部外形相适配的成型腔;所述后模组件包括后模仁,所述后模仁具有与工件内部外形相适配的成型部;所述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设置有叩机机构,所述叩机机构包括后模内扣、内扣限位块以及前模内镶件,所述后模内扣固定安装于成型部,所述后模内扣具有用于成型通孔的通孔成型部,所述后模内扣一侧凹设有弧形导向面,所述前模内镶件套设于后模内扣,所述前模内镶件开设有贯穿设置的内扣滑槽,所述内扣限位块滑移配合于内扣滑槽内,所述前模仁设置有对内扣限位块一端进行容置的容置槽;合模时,所内扣限位块位于内扣滑槽且一端正对弧形导向面,开模时,所述内扣限位块位于内扣滑槽且一端位于容置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模仁与后模仁合模并注塑后,工件即半球形工件成型于成型部与成型腔围设的区域内,通孔成型部实现对通孔的成型,开模过程中,前模仁首先朝远离后模仁的方向运动,内扣限位块一端对前模内镶件所在位置进行限位,从而使得前模内镶件对成型工件即半球形工件的顶部进行抵压,当前模仁移动至内扣限位块与容置槽正对的位置时,内扣限位块在弧形导向面的导向作用下一端滑入至容置槽内,继续开模时,内扣限位块带动前模内镶件朝远离后模仁的方向运动。
开模过程中,前模内镶件和内扣限位块的配合使得前模仁进行两段位移,第一段位移过程中前模仁的成型腔整体朝远离后模仁的方向运动,此时,前模内镶件对成型工件即半球形工件的顶部进行限位,从而有利于保证成型工件所在位置稳定性,使得成型工件不易粘附于成型腔的腔壁,第二段位移过程中内扣限位块带动前模内镶件朝远离后模仁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成型工件沿竖直方向顶出脱模时不易与前模内镶件相干涉,进而便于将成型后的工件即半球形工件取出,同时保证成型工件最终取出后的质量。
可选的,所述前模仁固定安装有前模外镶件,所述容置槽开设于前模外镶件,所述前模外镶件设置有与成型腔相连通的浇注流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模外镶件的设置便于实现对浇注流道和容置槽的加工成型,且当容置槽因与内扣限位块反复触碰而损坏时,对前模外镶件进行局部拆装更换即可,无需对前模仁整体进行更换,有利于降低模具的后续维护成本。
可选的,所述内扣限位块远离后模内扣的一端设置有倾斜导向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导向面的设置一方面使得内扣限位块一端滑入至容置槽的过程更为平稳,另一方面便于通过倾斜导向面的导向作用实现内扣限位块的快速复位,简单方便。
可选的,所述前模组件还包括A板,所述前模仁嵌设安装于A板,所述A板安装有前模弹簧,所述前模弹簧一端抵触于前模内镶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模过程中,前模弹簧对前模内镶件施加朝远离A板方向移动的弹力,从而有利于进一步保证在第一段位移过程中,前模内镶件所在位置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前模仁设置有穿孔安装件,所述穿孔安装件安装有若干用于对穿孔成型的穿孔成型杆,所述前模仁设置有驱动穿孔安装件朝远离前模仁方向运动的穿孔弹簧,所述前模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穿孔安装件朝靠近前模仁方向运动的穿孔驱动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合模时,穿孔驱动块驱动穿孔安装件和穿孔成型杆朝靠近前模仁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穿孔成型杆实现对穿孔的成型,开幕时,穿孔驱动块朝远离穿孔安装件的方向运动后,穿孔安装件在穿孔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朝远离前模仁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成型工件最终取出时不易与穿孔成型杆相干涉,有利于保证成型工件最终取出后的成型质量。
可选的,所述穿孔驱动块朝向穿孔安装件的一端设置穿孔导向斜面,所述前模仁固定安装有用于对穿孔安装件进行限位的穿孔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孔导向斜面的设置便于穿孔驱动块稳定驱动穿孔安装件进行移动,同时增大了穿孔驱动块与穿孔安装件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穿孔驱动块不易磨损,穿孔限位块的设置对穿孔安装件的运动进行了限位,从而有利于保证穿孔安装件朝靠近或远离前模仁方向运动时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穿孔安装件包括第一穿孔安装块和第二穿孔安装块,所述第一穿孔安装块和第二穿孔安装块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一穿孔安装块开设有贯穿且用于供穿孔成型杆和穿孔弹簧安装的安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穿孔安装块和第二穿孔安装块的设置便于实现对穿孔成型杆和穿孔弹簧的拆装,进而便于工作人员对损坏的穿孔成型杆和穿孔弹簧进行维护或更换。
可选的,所述后模组件还包括B板,所述B板滑移配合有用于对固定孔进行成型的固定成型块,所述后模仁设置有驱动固定成型块朝远离后模仁方向运动的固定弹簧,所述前模组件设置有驱动固定成型块朝靠近后模仁方向运动的固定驱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合模过程中,固定成型块在固定驱动杆的驱动作用下朝靠近后模仁的方向运动,从而最终实现对固定孔的成型,开模时,固定成型块固定弹簧和固定驱动杆的双重驱动下朝远离后模仁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成型工件最终取出时不易与固定成型块相干涉,保证成型工件取出后的成型质量,固定弹簧的设置还有利于保证固定成型块开模后所在位置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固定成型块具有两固定限位部,所述B板固定安装有两固定镶块,所述固定镶块与B板顶部留有间隙,两所述固定限位部分别位于两固定镶块与B板顶部之间的间隙内,所述B板顶部安装有用于对固定成型块进行限位的限位螺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镶块的设置起到对固定成型块滑动时进一步的限位作用,从而有利于进一步保证固定成型块滑动时的稳定性,限位螺钉的设置进一步对固定成型块滑动后的位置进行了限位,从而有利于进一步保证固定成型块朝远离后模仁方向移动后所在位置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开模过程中,前模内镶件和内扣限位块的配合使得前模仁进行两段位移,第一段位移过程中前模仁的成型腔整体朝远离后模仁的方向运动,此时,前模内镶件对成型工件即半球形工件的顶部进行限位,从而有利于保证成型工件所在位置稳定性,使得成型工件不易粘附于成型腔的腔壁,第二段位移过程中内扣限位块带动前模内镶件朝远离后模仁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成型工件沿竖直方向顶出脱模时不易与前模内镶件相干涉,进而便于将成型后的工件即半球形工件取出,同时保证成型工件最终取出后的质量。
2、前模外镶件的设置便于实现对浇注流道和容置槽的加工成型,且当容置槽因与内扣限位块反复触碰而损坏时,对前模外镶件进行局部拆装更换即可,无需对前模仁整体进行更换,有利于降低模具的后续维护成本。
3、开模过程中,前模弹簧对前模内镶件施加朝远离A板方向移动的弹力,从而有利于进一步保证在第一段位移过程中,前模内镶件所在位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半球形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A板和前模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整体结构沿前模座长度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叩机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7是图6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B板和后模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整体结构沿前模座宽度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盘体;2、安装部;3、固定环;4、固定孔;5、通孔;6、穿孔;7、前模座;8、前模垫板;9、A板;10、前模仁;11、成型腔;12、前模固定块;13、后模座;14、后模垫板;15、B板;16、后模仁;17、成型部;18、后模固定块;19、后模内扣;191、通孔成型部;192、内扣限位部;20、内扣限位块;21、前模内镶件;22、弧形导向面;23、内扣滑槽;241、内扣导向部;242、内扣导向槽;25、前模外镶件;251、第一外镶部;252、第二外镶部;253、过槽;26、前模槽;27、容置槽;28、弹簧安装槽;29、前模弹簧;30、倾斜导向面;31、浇注流道;32、穿孔安装件;321、第一穿孔安装块;322、第二穿孔安装块;33、安装孔;34、穿孔成型杆;35、穿孔弹簧;36、穿孔驱动块;37、穿孔导向斜面;38、穿孔限位块;39、穿孔固定部;40、穿孔缺口;41、固定成型块;42、固定安装槽;43、固定弹簧;44、固定镶块;45、固定限位部;46、限位螺钉;47、驱动镶块;48、固定驱动杆;49、驱动槽;50、顶料垫板;51、顶料固定板;52、顶料杆;53、顶料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申请方案中一种半球形工件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盘体1、安装部2以及固定环3,盘体1大致呈空心半球状,固定环3一体连接于盘体1外周面并靠近盘体1截面尺寸较大的一端设置,固定环3的外侧设置有沿垂直于盘体1轴线方向延伸的固定孔4,安装部2一体连接于盘体1并位于盘体1截面尺寸较小的一端,安装部2开设有沿盘体1轴线方向贯穿设置的通孔5,盘体1的外周面开设有贯穿设置的穿孔6。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半球形工件生产用注塑模具。参照图2和图3,半球形工件生产用注塑模具包括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前模组件包括前模座7、前模垫板8、A板9以及前模仁10,其中,前模垫板8安装于前模座7一侧,A板9安装于前模垫板8远离前模座7的一侧,前模仁10通过螺栓嵌设安装于A板9远离前模垫板8的一侧。
参照图3,前模仁10远离A板9的一侧凹设有与工件即半球形工件外部外形相适配的成型腔11,以用于实现对工件外部的成型。为保证前模仁10所在位置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工件最终成型后的质量,A板9远离前模垫板8的一侧通过螺栓嵌设安装有两前模固定块12,两前模固定块12分别位于前模仁10相邻的两侧并对抵紧前模仁10进行抵紧。
参照图3和图4,后模组件包括后模座13、后模垫板14、B板15以及后模仁16,后模垫板14正对设置有两块且均固定安装于后模座13一侧,B板15固定安装于两后模垫板14远离后模座13的一侧,后模仁16嵌设安装于B板15远离后模垫板14的一侧,后模仁16远离B板15的一侧凸设有与工件即半球形工件内部外形相适配的成型部17,以用于实现工件内部的成型。为保证后模仁16所在位置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工件最终成型后的质量,B板15远离后模垫板14的一侧通过螺栓嵌设安装有与前模固定块12对应设置的两后模固定块18,两后模固定块18分别位于后模仁16相邻的两侧并对抵紧后模仁16进行抵紧。
参照图4和图5,前模仁10和后模仁16之间设置有叩机机构,叩机机构包括后模内扣19、内扣限位块20以及前模内镶件21,其中,后模内扣19通过垂直穿设于后模仁16底部的螺栓固定安装于成型部17顶部,后模内扣19包括通孔成型部191和内扣限位部192,通孔成型部191与通孔5的外形相适配以用于成型通孔5,内扣限位部192一体连接于通孔成型部191顶部且内扣限位部192的横截面尺寸小于通孔成型部191的横截面尺寸,内扣限位部192的外侧凹设有两绕自身轴线周向均匀分布的弧形导向面22。
参照图6和图7,前模内镶件21套设于后模内扣19的内扣限位部192并与内扣限位部192滑移配合,前模内镶件21的外侧开设有与两弧形导向面22对应且贯穿设置的内扣滑槽23,内扣限位块20设置有两个,两内扣限位块20分别滑移配合于两内扣滑槽23内。为保证内扣限位块20在内扣滑槽23内滑移时的稳定性,内扣滑槽23的一槽壁凸设有内扣导向部241,内扣限位块20朝向内扣导向部241的一侧开设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至自身一端的内扣导向槽242,内扣导向部241位于内扣导向槽242内并与内扣导向槽242滑移配合。
继续参照图6和图7,前模仁10固定嵌设安装有前模外镶件25,前模外镶件25包括第一外镶部251和第二外镶部252,第一外镶部251套设于第二外镶部252外并与第二外镶部252固定配合,第二外镶部252开设有沿自身轴线方向贯穿设置的前模槽26,前模内镶件21位于前模槽26内并与前模槽26滑移配合,前模槽26的槽壁开设有两贯穿且沿第二外镶部252轴线方向延伸的过槽253,过槽253与内扣滑槽23的位置对应,两内扣限位块20分别位于两过槽253内并与过槽253滑移配合。第一外镶部251的内侧开设有与两过槽253对应设置的容置槽27,两容置槽27分别与两过槽253和内扣滑槽23的位置对应,以使得容置槽27实现对内扣限位块20一端的容置。第一外镶部251和第二外镶部252的设置进一步便于实现对容置槽27的前模外镶件25的拆装维护,同时,过槽253对内扣限位块20沿前模外镶件25的轴向滑动进一步进行了限位,有利于进一步保证内扣限位块20运动时的稳定性。
参照图5和图6,合模注塑时,前模仁10与后模仁16相贴合,工件最终成型于成型部17与成型腔11之间的间隙,同时,内扣限位块20一端抵触于前模槽26的槽壁、另一端抵触于弧形导向面22。开模时,前模内镶件21和内扣限位块20的配合使得前模仁10进行两段位移,第一段位移过程中前模仁10朝远离后模仁16的方向运动,此时,前模内镶件21对成型工件即半球形工件的顶部进行限位,从而有利于保证成型工件所在位置稳定性,使得成型工件不易粘附于成型腔11的腔壁,第二段位移过程中内扣限位块20一端滑移至容置槽27内,并带动前模内镶件21朝远离后模仁16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成型工件沿竖直方向顶出脱模时不易与前模内镶件21相干涉。
参照图5和图7,为进一步保证第一段位移过程中前模内镶件21所在位置稳定性,A板9朝向前模仁10的一侧开设有与前模内镶件21所在位置对应的弹簧安装槽28,弹簧安装槽28内安装有前模弹簧29,前模弹簧29一端抵触于前模内镶件21。为进一步保证内扣限位块20一端滑入至容置槽27内时的稳定性,同时实现内扣限位块20的快速复位,内扣限位块20远离后模内扣19的一端设置有两倾斜导向面30。前模外镶件25开设有两贯穿且与成型腔11相连通的浇注流道31,以便于将原料注入至成型腔11内。
参照图4和图6,为便于实现对穿孔6的成型,前模仁10滑移配合有穿孔安装件32,穿孔安装件32包括第一穿孔安装块321和第二穿孔安装块322,第一穿孔安装块321和第二穿孔安装块322通过螺栓固定,第一穿孔安装块321开设有多个贯穿设置的安装孔33,各安装孔33内分别安装有穿孔成型杆34和穿孔弹簧35,其中穿孔成型杆34与穿孔6一一对应设置多个,以用于实现对穿孔6的成型,穿孔成型杆34一端和安装穿孔成型杆34的安装孔33均呈阶梯状,以保证穿孔成型杆34安装后的稳定性。穿孔弹簧35一端抵触于前模仁10、另一端抵触于第二穿孔安装块322,以使得穿孔安装件32在穿孔弹簧35的弹力作用下能够朝远离前模仁10的方向运动。
继续参照图4和图6,前模座7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穿孔驱动块36,穿孔驱动块36依次穿设于前模垫板8、A板9以及前模仁10,穿孔驱动块36远离前模座7的一端设置有穿孔导向斜面37,合模时,穿孔驱动块36的穿孔导向斜面37抵触于第二穿孔安装块322朝靠近前模仁10的方向滑移,从而便于穿孔成型杆34实现对穿孔的成型。为保证开模后,穿孔安装件32所在位置的稳定性,前模仁10固定安装有穿孔限位块38,第一穿孔安装块321一体连接有穿孔固定部39,穿孔限位块38开设有穿孔缺口40,开模后,穿孔固定部39抵触于穿孔缺口40的口壁,以起到对穿孔安装件32所在位置的限位作用。
参照图8和图9,为便于实现对固定孔4的成型,B板15滑移配合有固定成型块41,固定成型块41具有与固定孔4外形相适配的固定成型部,以用于实现对固定孔4的成型。固定成型块41朝向后模仁16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安装槽42,固定安装槽42内安装有固定弹簧43,固定弹簧43一端抵触于后模仁16,以使得固定成型块41能够在固定弹簧43的弹力作用下朝远离后模仁16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成型工件沿竖直方向顶出时不易与固定成型块41相干涉。
继续参照图8和图9,B板15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两固定镶块44,两固定镶块44与B板15之间留有间隙,固定成型块41具有两固定限位部45,两固定限位部45分别位于两固定镶块44与B板15之间的间隙,以起到对固定成型块41移动时的限位作用,保证固定成型块41移动时的稳定性。B板15顶部安装有限位螺钉46,开模后,固定成型块41在固定弹簧43的弹力作用下抵触于限位螺钉46,以进一步保证固定成型块41开模后所在位置的稳定性。
参照图9,A板9朝向B板15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驱动镶块47,驱动镶块47安装有倾斜设置的固定驱动杆48,固定成型块41开设有贯穿且与固定驱动杆48对应设置的驱动槽49,固定驱动杆48与驱动槽49滑移配合,合模时,固定驱动杆48在驱动槽49内滑移,从而自动驱动固定成型块41朝后模仁16所在方向运动,驱动镶块47的设置使得固定驱动杆48的拆装操作简便。
继续参照图9,两后模垫板14之间设置有顶料组件,顶料组件包括顶料垫板50、顶料固定板51、顶料杆52以及顶料弹簧53,顶料垫板50固定安装于顶料固定板51顶部,顶料杆52设置有若干且均固定安装于顶料固定板51,各顶料杆52与成型工件对应设置,且各顶料杆52穿设于B板15和后模仁16并与B板15和后模仁16滑移配合,以使得顶料固定板51沿竖直方向运动时,顶料杆52将成型工件顶出,完成工件的下料。顶料弹簧53设置于顶料顶板和B板15之间,以便于实现对顶料固定板51的复位。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半球形工件生产用注塑模具的实施原理为:当前模组件与后模组件合模并注塑后,工件即半球形工件成型于成型部17与成型腔11围设的区域内,通孔成型部191实现对通孔5的成型,穿孔成型杆34实现对穿孔6的成型,固定成型块41实现对固定孔4的成型,开模过程中,前模仁10首先朝远离后模仁16的方向运动,内扣限位块20一端对前模内镶件21所在位置进行限位,从而使得前模内镶件21对成型工件即半球形工件的顶部进行抵压,当前模仁10移动至内扣限位块20与容置槽27正对的位置时,内扣限位块20在弧形导向面22的导向作用下一端滑入至容置槽27内,继续开模时,内扣限位块20带动前模内镶件21朝远离后模仁16的方向运动。在此过程中,穿孔安装件32在穿孔弹簧35的弹力作用下带动穿孔成型杆34朝远离前模仁10的方向运动,固定成型块41在固定弹簧43和固定驱动杆48的作用下朝远离后模仁16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顶料杆52将成型后的工件最终顶出时,成型工件不易与穿孔成型杆34和固定成型块41相干涉,有利于保证成型工件即半球形工件取出后的成型质量。
开模过程中,前模内镶件21和内扣限位块20的配合使得前模仁10进行两段位移,第一段位移过程中前模仁10和前模外镶件25朝远离后模仁16的方向运动,此时,前模内镶件21对成型工件即半球形工件的顶部进行限位,从而有利于保证成型工件所在位置稳定性,使得成型工件不易粘附于成型腔11的腔壁,第二段位移过程中内扣限位块20带动前模内镶件21朝远离后模仁16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成型工件沿竖直方向顶出脱模时不易与前模内镶件21相干涉,进而便于将成型后的工件即半球形工件取出,同时保证成型工件最终取出后的质量。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半球形工件生产用注塑模具,包括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所述前模组件包括前模仁(10),所述前模仁(10)一侧凹设有与工件外部外形相适配的成型腔(11);所述后模组件包括后模仁(16),所述后模仁(16)具有与工件内部外形相适配的成型部(17);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仁(10)和后模仁(16)之间设置有叩机机构,所述叩机机构包括后模内扣(19)、内扣限位块(20)以及前模内镶件(21),所述后模内扣(19)固定安装于成型部(17),所述后模内扣(19)具有用于成型通孔(5)的通孔成型部(191),所述后模内扣(19)一侧凹设有弧形导向面(22),所述前模内镶件(21)套设于后模内扣(19),所述前模内镶件(21)开设有贯穿设置的内扣滑槽(23),所述内扣限位块(20)滑移配合于内扣滑槽(23)内,所述前模仁(10)设置有对内扣限位块(20)一端进行容置的容置槽(27);
合模时,所述内扣限位块(20)位于内扣滑槽(23)且一端正对弧形导向面(22),开模时,所述内扣限位块(20)位于内扣滑槽(23)且一端位于容置槽(2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球形工件生产用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仁(10)固定安装有前模外镶件(25),所述容置槽(27)开设于前模外镶件(25),所述前模外镶件(25)设置有与成型腔(11)相连通的浇注流道(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球形工件生产用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扣限位块(20)远离后模内扣(19)的一端设置有倾斜导向面(3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半球形工件生产用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组件还包括A板(9),所述前模仁(10)嵌设安装于A板(9),所述A板(9)安装有前模弹簧(29),所述前模弹簧(29)一端抵触于前模内镶件(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球形工件生产用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仁(10)设置有穿孔安装件(32),所述穿孔安装件(32)安装有若干用于对穿孔(6)成型的穿孔成型杆(34),所述前模仁(10)设置有驱动穿孔安装件(32)朝远离前模仁(10)方向运动的穿孔弹簧(35),所述前模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穿孔安装件(32)朝靠近前模仁(10)方向运动的穿孔驱动块(3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半球形工件生产用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驱动块(36)朝向穿孔安装件(32)的一端设置穿孔导向斜面(37),所述前模仁(10)固定安装有用于对穿孔安装件(32)进行限位的穿孔限位块(38)。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半球形工件生产用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安装件(32)包括第一穿孔安装块(321)和第二穿孔安装块(322),所述第一穿孔安装块(321)和第二穿孔安装块(322)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一穿孔安装块(321)开设有贯穿且用于供穿孔成型杆(34)和穿孔弹簧(35)安装的安装孔(3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球形工件生产用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组件还包括B板(15),所述B板(15)滑移配合有用于对固定孔(4)进行成型的固定成型块(41),所述后模仁(16)设置有驱动固定成型块(41)朝远离后模仁(16)方向运动的固定弹簧(43),所述前模组件设置有驱动固定成型块(41)朝靠近后模仁(16)方向运动的固定驱动杆(4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半球形工件生产用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成型块(41)具有两固定限位部(45),所述B板(15)固定安装有两固定镶块(44),所述固定镶块(44)与B板(15)顶部留有间隙,两所述固定限位部(45)分别位于两固定镶块(44)与B板(15)顶部之间的间隙内,所述B板(15)顶部安装有用于对固定成型块(41)进行限位的限位螺钉(46)。
CN202211170947.8A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半球形工件生产用注塑模具 Active CN1154162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70947.8A CN115416233B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半球形工件生产用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70947.8A CN115416233B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半球形工件生产用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16233A true CN115416233A (zh) 2022-12-02
CN115416233B CN115416233B (zh) 2023-06-30

Family

ID=84205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70947.8A Active CN115416233B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半球形工件生产用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1623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2637A (en) * 1992-01-21 1993-08-03 Corning Incorporated Ophthalmic lens method
CN203765967U (zh) * 2014-02-26 2014-08-13 昆山立讯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两次顶出注塑模具机构
CN204095057U (zh) * 2014-05-26 2015-01-14 东莞市星火齿轮有限公司 一种蜗杆模具结构
CN204640713U (zh) * 2015-03-26 2015-09-16 武汉燎原模塑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
CN110355963A (zh) * 2019-07-01 2019-10-22 广东科龙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前模弹块后模缩呵顺序开合模机构
CN209580372U (zh) * 2018-12-29 2019-11-05 精英模具(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半球形产品出模结构
CN215921147U (zh) * 2021-09-10 2022-03-01 杭州凯兴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模架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2637A (en) * 1992-01-21 1993-08-03 Corning Incorporated Ophthalmic lens method
CN203765967U (zh) * 2014-02-26 2014-08-13 昆山立讯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两次顶出注塑模具机构
CN204095057U (zh) * 2014-05-26 2015-01-14 东莞市星火齿轮有限公司 一种蜗杆模具结构
CN204640713U (zh) * 2015-03-26 2015-09-16 武汉燎原模塑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
CN209580372U (zh) * 2018-12-29 2019-11-05 精英模具(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半球形产品出模结构
CN110355963A (zh) * 2019-07-01 2019-10-22 广东科龙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前模弹块后模缩呵顺序开合模机构
CN215921147U (zh) * 2021-09-10 2022-03-01 杭州凯兴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使用的注塑模具模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16233B (zh) 2023-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48104A (zh) 汽车仪表板装饰条双色注塑模具
CN216506573U (zh) 一种模具的脱模结构
CN215039969U (zh) 薄壁高刚性汽车保险杠模具的z形导轨结构
CN115416233A (zh) 一种半球形工件生产用注塑模具
CN210082294U (zh) 一种保护套注塑模具
CN208428590U (zh) 一种内置模具二次强脱结构
CN216465971U (zh) 一种模内裁切注塑模具
CN113510899A (zh) 一种水桶注塑模具
CN210132732U (zh) 保险杠模具格栅区域防粘模的顶出联合装置
CA2511529A1 (en) Method of producing foamed molded product, mold for molding the same, and mold component thereof
CN215242490U (zh) 一种直顶式注塑模具脱模装置
CN207889052U (zh) 一种直顶模具
CN107901360B (zh) 一种具有延时功能的自动顶出装置及具有其的模具
JP2018012214A (ja) 成形装置の突き出し機構
CN112757583A (zh) 一种实现将注塑件顶出的注塑模具及操作方法
CN215039800U (zh) 一种水桶注塑模具
CN211440942U (zh) 生产保鲜盒盖的成型模用快速脱模结构
CN113400597B (zh) 一种b柱饰板生产模具
CN220995317U (zh) 带嵌件产品的注塑模具
CN215472820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b柱装饰件模具
CN220661618U (zh) 一种双色注塑模
CN219883199U (zh) 一种汽车模滑块点胶口脱模机构
CN110202754A (zh) 一种薄壁多孔产品生产用注塑模具
CN220390214U (zh) 塑料收纳盒注塑模具的多滑块平衡顶出机构
CN214605715U (zh) 注塑模具的脱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