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03689A - 一种超支化聚羟基苯乙烯树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支化聚羟基苯乙烯树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03689A
CN115403689A CN202211107949.2A CN202211107949A CN115403689A CN 115403689 A CN115403689 A CN 115403689A CN 202211107949 A CN202211107949 A CN 202211107949A CN 115403689 A CN115403689 A CN 1154036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omer
hyperbranched
resin
polyhydroxystyrene resin
ad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079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磊
杨美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800 Million Spacetime Advanced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800 Million Spacetime Advanced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800 Million Spacetime Advanced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800 Million Spacetime Advanced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0794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036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036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036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12/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 C08F212/02Monomers containing only on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
    • C08F212/04Monomers containing only on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 containing one ring
    • C08F212/14Monomers containing only on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 containing one ring substituted by heteroatoms or groups containing heteroatoms
    • C08F212/22Oxyge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支化聚羟基苯乙烯树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通过引入多乙烯基单体,使树脂在开始聚合时形成支化点,多端同时聚合,最终可形成超支化分子链。在不影响树脂基体本身碱溶性、透光性的同时,可有效提高树脂的耐热性,碱溶性。

Description

一种超支化聚羟基苯乙烯树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用光刻胶基体树脂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支化聚羟基苯乙烯树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单位面积上芯片的晶体管数量持续增多,芯片制造朝向更加精细化的方向推进,这不仅给硅片的刻蚀工艺带来了挑战,也给芯片制造的关键材料光刻胶树脂带来更大的挑战。例如光刻胶树脂的碱溶速度、留膜率、耐热性与光刻工艺的匹配度成为当下的技术难点。
目前,聚对羟基苯乙烯树脂由于具有良好的碱溶性、光透过性、耐热性已经成为248nm甚至更加先进制程的主流树脂。目前树脂端通过苯乙烯与羟基苯乙烯树脂共聚来调控基体树脂中的羟基比例,进而控制光刻胶的碱溶性和留膜率以及耐热性。常用提高树脂基体耐热性的方法有引入苯环、引入大的侧基以及使树脂基体形成支链结构。专利CN103755854A中,公开了一种支化型聚对羟基苯乙烯的制备方法,通过在乙酰氧基苯乙烯中引入乙烯基苄硫醇,分子链之间通过苄硫醇而形成支化链。但是该单体存在一定的气味刺激性以及树脂基体透光率下降的缺陷,在应用端受到一定的限制。
鉴于以上,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超支化聚羟基苯乙烯树脂。
本发明所提供的超支化聚羟基苯乙烯树脂,包含多乙烯型单体的重复单元;
所述多乙烯型单体为式I、式II和式III所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Figure BDA0003842506760000011
Figure BDA0003842506760000021
所述超支化聚羟基苯乙烯树脂还包含单体2的重复单元,
所述单体2的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3842506760000022
其中,R2表示H、C1-6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酰氧基中的一种。
具体地,所述单体2为:对羟基苯乙烯、甲氧基苯乙烯、乙氧基苯乙烯、乙酰氧基苯乙烯、叔丁氧基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超支化聚羟基苯乙烯树脂除了包含多乙烯型单体的重复单元和单体2的重复单元外,还可进一步含有单体3的重复单元,
所述单体3为:苯乙烯、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地,所述单体3为:苯乙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1,4-环己烷二甲醇单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超支化聚羟基苯乙烯树脂中多乙烯型单体重复单元占单体总摩尔量的比例<1%,加入比例小于该范围,对树脂基体的促进效果不明显,如超出该范围,可能带来树脂支化程度过高,树脂流动性过低的问题。
上述超支化聚羟基苯乙烯树脂通过将所述多乙烯型单体与单体2聚合或将所述多乙烯型单体与单体2、单体3聚合,脱羟基保护,制得。
根据单体的类型选择不同的聚合方法,可为自由基聚合、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中的一种。
对于超支化聚羟基苯乙烯树脂,具体而言,所用聚合的方法为阴离子聚合,所用引发剂为丙基锂、正丁基锂、仲丁基锂、叔丁基锂、氯化锂、萘钠、钠、钾的一种或多种组成,其添加量可根据目标分子量大小进行调控。
对于超支化聚羟基苯乙烯树脂,具体而言,聚合所用溶剂为苯、甲苯、四氢呋喃、乙醚、异丙醚、乙二醚、正丙醚、己烷、环己烷、庚烷、正庚烷、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对于超支化聚羟基苯乙烯树脂,具体而言,聚合的方法采用阴离子聚合,聚合过程保证在氮气气氛中进行。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超支化聚羟基苯乙烯树脂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在引发剂存在下,将所述多乙烯型单体与单体2阴离子聚合,脱羟基保护,即得,其中,所述多乙烯型单体占单体总摩尔量的比例<1%;
所述多乙烯型单体选自:1,3,5-三乙烯基苯、1,3,5-三(4-乙烯苯基)苯和四(4-乙烯基苯基)甲烷中的任一种;
所述单体2选自:4-甲氧基苯乙烯、叔丁氧基苯乙烯中的任一种;
所述引发剂为正丁基锂;
所述阴离子聚合在四氢呋喃中进行;
所述阴离子聚合的温度可为-78℃,时间可为30min;
所述阴离子聚合在氮气氛围中进行。
上述超支化聚羟基苯乙烯树脂在光刻胶基体树脂制备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刻胶,所述光刻胶包括基体树脂,所述基体树脂包含上述超支化聚羟基苯乙烯树脂。
所述光刻胶曝光后留膜率在90%以上,厚度的方差小于0.01。
本发明通过引入多乙烯基单体,使树脂在开始聚合时形成支化点,多端同时聚合,最终形成超支化分子链。该单体结构与对羟基苯乙烯、苯乙烯结构类似,在不影响树脂基体本身碱溶性、透光性的同时,可有效提高树脂的耐热性和碱溶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给出的实施例仅为了阐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以下提供的实施例可作为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进行进一步改进的指南,并不以任何方式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下述实施例中热稳定性测试方法为:采用热机械分析仪(TMA)型号TA-Q400测试,测试方法按照ASTM-D696标准测试,样品以5℃/min的速率在氮气气氛中加热从50-200℃。
碱溶性测试方法为:在10g树脂中加入3g感光剂(TPA520)、0.5g增感剂(THPE)、0.05g流平剂(SLA554),加入丙二醇甲醚、乳酸乙酯、γ-丁内酯质量比为7:2:1的混合溶剂77g,配制成15%光刻胶溶液,匀胶12h后,以1500转每分钟,旋涂50s,在基片上得到厚度约为2um的光刻胶膜层,在100℃下烘烤3分钟,然后以2.83%的TMAH溶液进行显影30s,测量厚度,并计算出显影前后薄膜厚度变化的比值。
薄膜平整性:在涂覆有薄膜的基板上,上、下、左、右、中各取一个点测量厚度,并计算出薄膜的平均厚度、方差,以测试薄膜的平整性,来评判树脂的均匀性和流动性。
实施例1
氮气环境下,向-78℃的450g四氢呋喃(THF)溶剂中,加入50g的4-甲氧基苯乙烯(0.373mol)和0.116g的1,3,5-三乙烯基苯(0.00074mol),搅拌20分钟,然后加入4.2ml(5mmol)正丁基锂溶液,于-78℃下搅拌30分钟,接着在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添加35g甲醇淬灭,使反应停止后,用甲醇溶剂进行沉淀操作,过滤取出后晾干。
将树脂粉末溶解在甲苯与乙醇质量比为1.6:1的100g混合溶剂中,加入浓溴酸190mmol和纯水10g,于90℃搅拌3个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加入三乙胺190mmol,搅拌20分钟后,加入乙酸190mmol并浓缩。然后用乙酸乙酯和纯水为1:1的混合溶液800g进行分液,浓缩含有树脂的有机相,减压干燥后得到树脂固体。
将得到的对羟基苯乙烯聚合物进行热稳定性测试、碱溶性测试,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氮气环境下,向-78℃的450g四氢呋喃(THF)溶剂中,加入50g的叔丁氧基苯乙烯(0.284mol)和0.218g的1,3,5-三(4-乙烯苯基)苯(0.000568mol),搅拌20分钟,然后加入4.2ml(5mmol)正丁基锂溶液,于-78℃下搅拌30分钟,接着在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添加35g甲醇淬灭,使反应停止后,用甲醇溶剂进行沉淀操作,过滤取出后晾干。
将树脂粉末溶解在甲苯与乙醇为1.6:1的100g混合溶剂中,加入浓溴酸190mmol和纯水10g,于90℃搅拌3个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加入三乙胺190mmol,搅拌20分钟后,加入乙酸190mmol并浓缩。然后用乙酸乙酯和纯水为1:1的混合溶液800g进行分液,浓缩含有树脂的有机相,减压干燥后得到树脂固体。
将得到的对羟基苯乙烯聚合物进行热稳定性测试、碱溶性测试,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氮气环境下,向-78℃的450g四氢呋喃(THF)溶剂中,加入50g的叔丁氧基苯乙烯(0.284mol)和0.327g的1,3,5-三(4-乙烯苯基)苯(0.00085mol),搅拌20分钟,然后加入4.2ml(5mmol)正丁基锂溶液,于-78℃下搅拌30分钟,接着在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添加35g甲醇淬灭,使反应停止后,用甲醇溶剂进行沉淀操作,过滤取出后晾干。
将树脂粉末溶解在甲苯与乙醇为1.6:1的100g混合溶剂中,加入浓溴酸190mmol和纯水10g,于90℃搅拌3个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加入三乙胺190mmol,搅拌20分钟后,加入乙酸190mmol并浓缩。然后用乙酸乙酯和纯水为1:1的混合溶液800g进行分液,浓缩含有树脂的有机相,减压干燥后得到树脂固体。
将得到的对羟基苯乙烯聚合物进行热稳定性测试、碱溶性测试,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4
氮气环境下,向-78℃的450g四氢呋喃(THF)溶剂中,加入50g的叔丁氧基苯乙烯(0.284mol)和0.436g的1,3,5-三(4-乙烯苯基)苯(0.0011mol),搅拌20分钟,然后加入4.2ml(5mmol)正丁基锂溶液,于-78℃下搅拌30分钟,接着在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添加35g甲醇淬灭,使反应停止后,用甲醇溶剂进行沉淀操作,过滤取出后晾干。
将树脂粉末溶解在甲苯与乙醇为1.6:1的100g混合溶剂中,加入浓溴酸190mmol和纯水10g,于90℃搅拌3个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加入三乙胺190mmol,搅拌20分钟后,加入乙酸190mmol并浓缩。然后用乙酸乙酯和纯水为1:1的混合溶液800g进行分液,浓缩含有树脂的有机相,减压干燥后得到树脂固体。
将得到的对羟基苯乙烯聚合物进行热稳定性测试、碱溶性测试,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5
氮气环境下,向-78℃的450g四氢呋喃(THF)溶剂中,然后加入50g的乙酰氧基苯乙烯(0.3086mol)和0.245g的四(4-乙烯基苯基)甲烷(0.000575mol),搅拌20分钟,然后加入4.2ml(5mmol)正丁基锂溶液,于-78℃下搅拌30分钟,接着在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添加35g甲醇淬灭,使反应停止后,用甲醇溶剂进行沉淀操作,过滤取出后晾干。
将树脂粉末溶解在甲苯与乙醇为1.6:1的100g混合溶剂中,加入浓溴酸190mmol和纯水10g,于90℃搅拌3个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加入三乙胺190mmol,搅拌20分钟后,加入乙酸190mmol并浓缩。然后用乙酸乙酯和纯水为1:1的混合溶液800g进行分液,浓缩含有树脂的有机相,减压干燥后得到树脂固体。
将得到的对羟基苯乙烯聚合物进行热稳定性测试、碱溶性测试,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对比例1
氮气环境下,向-78℃的450g四氢呋喃(THF)溶剂中,然后加入50g的4-甲氧基苯乙烯,搅拌20分钟,然后加入4.2ml(5mmol)正丁基锂溶液,于-78℃下搅拌30分钟,接着在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添加35g甲醇淬灭,使反应停止后,用甲醇溶剂进行沉淀操作,过滤取出后晾干。
将树脂粉末溶解在甲苯与乙醇为1.6:1的100g混合溶剂中,加入浓溴酸190mmol和纯水10g,于90℃搅拌3个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加入三乙胺190mmol,搅拌20分钟后,加入乙酸190mmol并浓缩。然后用乙酸乙酯和纯水为1:1的混合溶液800g进行分液,浓缩含有树脂的有机相,减压干燥后得到树脂固体。
将得到的对羟基苯乙烯聚合物进行热稳定性测试、碱溶性测试,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对比例2
氮气环境下,向-78℃的450g四氢呋喃(THF)溶剂中,然后加入50g的叔丁氧基苯乙烯,搅拌20分钟,然后加入4.2ml(5mmol)正丁基锂溶液,于-78℃下搅拌30分钟,接着在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添加35g甲醇淬灭,使反应停止后,用甲醇溶剂进行沉淀操作,过滤取出后晾干。
将树脂粉末溶解在甲苯与乙醇为1.6:1的100g混合溶剂中,加入浓溴酸190mmol和纯水10g,于90℃搅拌3个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加入三乙胺190mmol,搅拌20分钟后,加入乙酸190mmol并浓缩。然后用乙酸乙酯和纯水为1:1的混合溶液800g进行分液,浓缩含有树脂的有机相,减压干燥后得到树脂固体。
将得到的对羟基苯乙烯聚合物进行热稳定性测试、碱溶性测试,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对比例3
氮气环境下,向-78℃的450g四氢呋喃(THF)溶剂中,然后加入50g的乙酰氧基苯乙烯,搅拌20分钟,然后加入4.2ml(5mmol)正丁基锂溶液,于-78℃下搅拌30分钟,接着在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添加35g甲醇淬灭,使反应停止后,用甲醇溶剂进行沉淀操作,过滤取出后晾干。
将树脂粉末溶解在甲苯与乙醇为1.6:1的100g混合溶剂中,加入浓溴酸190mmol和纯水10g,于90℃搅拌3个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加入三乙胺190mmol,搅拌20分钟后,加入乙酸190mmol并浓缩。然后用乙酸乙酯和纯水为1:1的混合溶液800g进行分液,浓缩含有树脂的有机相,减压干燥后得到树脂固体。
将得到的对羟基苯乙烯聚合物进行热稳定性测试、碱溶性测试,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对比例4
氮气环境下,向-78℃的450g四氢呋喃(THF)溶剂中,加入50g的叔丁氧基苯乙烯(0.284mol)和0.436g的1,3,5-三(4-乙烯苯基)苯(0.00287mol),搅拌20分钟,然后加入4.2ml(5mmol)正丁基锂溶液,于-78℃下搅拌30分钟,接着在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添加35g甲醇淬灭,使反应停止后,用甲醇溶剂进行沉淀操作,过滤取出后晾干。
将树脂粉末溶解在甲苯与乙醇为1.6:1的100g混合溶剂中,加入浓溴酸190mmol和纯水10g,于90℃搅拌3个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加入三乙胺190mmol,搅拌20分钟后,加入乙酸190mmol并浓缩。然后用乙酸乙酯和纯水为1:1的混合溶液800g进行分液,浓缩含有树脂的有机相,减压干燥后得到树脂固体。
将得到的对羟基苯乙烯聚合物进行热稳定性测试、碱溶性测试,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树脂性能参数表
实例 Tg/℃ 留膜率/% 厚度的方差
实施例1 121 93 0.0025
实施例2 123 94 0.0027
实施例3 125 96 0.0039
实施例4 131 97 0.0047
实施例5 127 97 0.0066
对比例1 109 79 0.0019
对比例2 110 83 0.0021
对比例3 113 84 0.0022
对比例4 135 98 0.0111
表1是实施例与对比例的测试结果,可以发现,加入超支化聚合中心单体的树脂明显比没有加入超支化单体的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高约10-15℃左右,这是由于没有加入超支化聚合单体的树脂,形成的是线性分子链,其在高温下,树脂的相对滑移不受限制,耐热性较差,而加入超支化聚合单体的树脂,由于分子链之间可以形成超支化分子链,在高温下,分子链的相对滑移受到了限制,进而提高了其耐热性。同时,这种超支化分子链在曝光显影时也具有明显的优势,由于分子链之间的链接牵制,未曝光部分的碱溶性明显降低,留膜率可以达到90%以上,可以促进光刻线条的完整,加入比例达到1%时,虽然有留膜率进一步提高的优势,但是由于树脂中支化点过多,导致树脂流动性下降的问题,从而引起涂覆薄膜的平整性出现降低,这在光刻胶领域是需要避免的。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和范围,以及无需进行不必要的实验情况下,可在等同参数、浓度和条件下,在较宽范围内实施本发明。虽然本发明给出了特殊的实施例,应该理解为,可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改进。总之,按本发明的原理,本申请欲包括任何变更、用途或对本发明的改进,包括脱离了本申请中已公开范围,而用本领域已知的常规技术进行的改变。

Claims (10)

1.超支化聚羟基苯乙烯树脂,包含多乙烯型单体的重复单元;
所述多乙烯型单体为式I、式II和式III所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Figure FDA00038425067500000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支化聚羟基苯乙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支化聚羟基苯乙烯树脂还包含单体2的重复单元,
所述单体2的结构式为:
Figure FDA0003842506750000012
其中,R2表示H、C1-6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酰氧基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支化聚羟基苯乙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2为:对羟基苯乙烯、甲氧基苯乙烯、乙氧基苯乙烯、乙酰氧基苯乙烯、叔丁氧基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超支化聚羟基苯乙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支化聚羟基苯乙烯树脂除了包含多乙烯型单体的重复单元和单体2的重复单元外,还可进一步含有单体3的重复单元,
所述单体3为:苯乙烯、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支化聚羟基苯乙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3为:苯乙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1,4-环己烷二甲醇单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超支化聚羟基苯乙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支化聚羟基苯乙烯树脂中多乙烯型单体重复单元占单体总摩尔量的比例<1%。
7.制备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超支化聚羟基苯乙烯树脂的方法,为将所述多乙烯型单体与单体2聚合或将所述多乙烯型单体与单体2、单体3聚合,脱羟基保护,即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的方法为自由基聚合、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为阴离子聚合,所用引发剂为丙基锂、正丁基锂、仲丁基锂、叔丁基锂、氯化锂、萘钠、钠、钾的一种或多种。
10.一种光刻胶,包含基体树脂,所述基体树脂包含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超支化聚羟基苯乙烯树脂,所述光刻胶曝光后留膜率在90%以上。
CN202211107949.2A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超支化聚羟基苯乙烯树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Pending CN1154036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07949.2A CN115403689A (zh)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超支化聚羟基苯乙烯树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07949.2A CN115403689A (zh)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超支化聚羟基苯乙烯树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03689A true CN115403689A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64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07949.2A Pending CN115403689A (zh)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超支化聚羟基苯乙烯树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03689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05153A (ja) * 2000-09-29 2002-04-10 Nippon Soda Co Ltd アルケニルフェノール系星型ブロック共重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155619A (ja) * 2007-12-28 2009-07-16 Lion Corp ハイパーブランチポリマーの合成方法およびレジスト組成物
JP2010024330A (ja) * 2008-07-17 2010-02-04 Univ Of Tokushima 高分岐ポリマーを用いた光パターニング組成物
CN105924553A (zh) * 2016-05-16 2016-09-07 张智斌 一种分子量窄分布的聚羟基苯乙烯类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1530432A (zh) * 2020-05-07 2020-08-14 西安蓝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液灌流用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05153A (ja) * 2000-09-29 2002-04-10 Nippon Soda Co Ltd アルケニルフェノール系星型ブロック共重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155619A (ja) * 2007-12-28 2009-07-16 Lion Corp ハイパーブランチポリマーの合成方法およびレジスト組成物
JP2010024330A (ja) * 2008-07-17 2010-02-04 Univ Of Tokushima 高分岐ポリマーを用いた光パターニング組成物
CN105924553A (zh) * 2016-05-16 2016-09-07 张智斌 一种分子量窄分布的聚羟基苯乙烯类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1530432A (zh) * 2020-05-07 2020-08-14 西安蓝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液灌流用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92483B2 (en) ABA triblock copolym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TWI401273B (zh) 直接性光可界定之聚合物組成物及其製造方法
JP3145716B2 (ja) ビニル系重合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ビニル系単量体重合用開始剤
JPH0665333A (ja) 単分散性共重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194538A (en) Preparation of butyl rubber with bimodal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CN105924553B (zh) 一种分子量窄分布的聚羟基苯乙烯类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5403689A (zh) 一种超支化聚羟基苯乙烯树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CN113248635A (zh) 一种β-环糊精高分辨率光刻胶成膜树脂的制备方法
JP4727801B2 (ja) アルケニルフェノール系星型ブロック共重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218485B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narrow polydispersity alkenylphenol polymer
KR102504819B1 (ko) 신규한 나프탈이미드의 술폰산 유도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산 발생제 및 포토레지스트 조성물
CN109942741A (zh) 一种光刻胶用树脂的制备方法
US20210018843A1 (en) Random Copolymer for Forming Neutral Layer, Laminate for Forming Pattern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Pattern Using the Same
CN113717308B (zh) 一种光刻胶用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84517A (zh) 一种分子量窄分布且高透光性phs树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JPH0641221A (ja) ポリ(3−メチル−4−ヒドロキシスチレ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281318B1 (en) Poly{1-(1-alkoxyalkoxy)-4-(1-methylethenyl)benzene} having narrow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its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preparation process of poly{4-methylethenyl)phenol} having narrow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JPH0320125B2 (zh)
US5317069A (en) Maleimide-alt-silylstyrene copolymer
CN115260348B (zh) 一种高分子量且窄分布phs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JP3870527B2 (ja) アルコキシスチレン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CN117487078B (zh) 一种无卤素改性溶聚丁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US20020093069A1 (en) Organic anti-reflective coating polymer, anti-reflective coating composition and methods of preparation thereof
JPH0219126B2 (zh)
JPH0329243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