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97754A - 运送输送机及具备该运送输送机的组合秤 - Google Patents

运送输送机及具备该运送输送机的组合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97754A
CN115397754A CN202080098753.4A CN202080098753A CN115397754A CN 115397754 A CN115397754 A CN 115397754A CN 202080098753 A CN202080098753 A CN 202080098753A CN 115397754 A CN115397754 A CN 1153977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or
top plate
plate portion
weighing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9875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川岛隆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to Sca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to Sca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to Sca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to Scal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397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977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34Devices for dischar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from convey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387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combinatorial weighing, i.e. selecting a combination of articles whose total weight or number is closest to a desired value
    • G01G19/393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combinatorial weighing, i.e. selecting a combination of articles whose total weight or number is closest to a desired value using two or more weighing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1/00Supporting or protective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endless load-carriers or traction elements of belt or chain conveyors
    • B65G21/20Means incorporated in, or attached to,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guiding load-carriers, traction elements or loads supported on moving surfaces
    • B65G21/2045Mechanical means for guiding or retaining the load on the load-carrying surface
    • B65G21/2063Mechanical means for guiding or retaining the load on the load-carrying surface comprising elements not movable in the direction of load-transport
    • B65G21/2072Laterial guidanc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 Sorting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运送输送机,具备:沿着运送方向分别位于一侧和另一侧的驱动辊和从动辊;安装有所述两辊的输送机框架;以及在所述两辊上卷绕的传送带,所述输送机框架具备:轴支撑所述两辊的两端部的一对侧板部;以及与所述传送带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的顶板部,在所述顶板部上形成有多个开口。

Description

运送输送机及具备该运送输送机的组合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送输送机及具备该运送输送机的组合秤。
背景技术
作为运送输送机,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在轴支撑驱动辊和从动辊的支撑台的上表面上滑动接触有卷绕在所述两辊上的传送带的内周面的输送机。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平11-343018号公报
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输送机中,由于传送带与构成顶板的支撑台的上表面的接触面积大,因此不仅容易推进传送带的磨损,而且滑动接触阻力变大,驱动负荷增大。另外,在运送食品的计量输送机中,虽然比较频繁地进行清洗,但是当水滴进入传送带与支撑台的上表面之间时,会在滑动接触部位形成水膜,水的表面张力有时会妨碍传送带的顺畅的行驶。
另外,为了容易进行在清洗等时的处理,优选运送输送机尽量轻量,特别是作为计量输送机,通过轻量化来减小配衡(風袋)重量,因此通过使用容量小的重量传感器,能够提高分辨率来提高计量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这一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传送带的磨损且实现轻量化的运送输送机及具备该运送输送机的组合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以如下方式构造。
(1)本发明所涉及的运送输送机,具备:沿着运送方向位于一侧的驱动辊和位于另一侧的从动辊;安装有所述两辊的输送机框架;以及在所述两辊上卷绕的传送带,
所述输送机框架具备:轴支撑所述两辊的两端部的一对侧板部;以及与所述传送带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的顶板部,在所述顶板部上形成有多个开口。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运送输送机,由于在顶板部上形成有多个开口,因此能够实现输送机框架的轻量化,并且传送带的内周面与输送机框架的顶板部的接触面积减小。通过这样减少接触面积,传送带的磨损降低,并且滑动接触阻力减少,带驱动负荷变小。另外,能够抑制清洗时的水滴引起的滑动接触阻力的变动,进行顺畅的带驱动。
(2)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一对侧板部与所述顶板部一体弯折形成。
根据该实施方式,由于一对侧板部与顶板部一体形成,因此与由单独的部件构造侧板部和顶板部并进行组装相比,能够降低成本。
(3)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顶板部的与所述运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中间部弯折形成有沿所述运送方向的全长延伸的凹槽。
根据该实施方式,不仅通过形成凹槽来减少顶板部与传送带的接触面积,而且通过弯折形成凹槽,能够形成刚性高的顶板部。因此,能够使输送机框架的原材料板厚变薄,有助于轻量化。
(4)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输送机框架中的一个侧板部的驱动侧的端部一体形成有齿轮收容部,所述齿轮收容部收容设置在所述驱动辊的端部的齿轮。
根据该实施方式,不需要安装其他部件的齿轮收容部那样的加工,能够降低成本。
(5)本发明所涉及的组合秤,具备:多个计量输送机,并列配置并用于运送被手动供给的被计量物;以及集合输送机,用于将从所述多个计量输送机排出的被计量物沿着所述多个计量输送机的并列方向运送,
所述计量输送机由上述(1)至(4)中任一个运送输送机构成。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组合秤,通过抑制传送带的磨损,能够减少传送带更换次数,并且能够容易地装卸轻量且容易操作的计量输送机并进行清洗等,维护性优异。另外,通过计量输送机的轻量化,能够利用容量小、分辨率高的重量传感器,能够提高计量精度。
这样,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降低传送带的磨损且实现轻量化的运送输送机及具备该运送输送机的组合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具备运送输送机的组合秤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组合秤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组合秤的主视图。
图4是打开保护罩的组合秤的立体图。
图5是打开保护罩的组合秤的俯视图。
图6是打开保护罩的组合秤的主视图。
图7是从荷载测量部拆卸计量输送机主体的组合秤的立体图。
图8是计量输送机的立体图。
图9是计量输送机的俯视图。
图10是计量输送机的侧视图。
图11是计量输送机中的输送机框架的俯视图。
图12是输送机框架的纵剖主视图。
图13是输送机框架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备运送输送机的组合秤1的立体图,图2是组合秤1的俯视图,图3是组合秤1的主视图。
该实施方式的组合秤1是操作者通过手工作业供给被计量物,自动进行在规定重量范围内的被计量物的排出的半自动式的组合秤。该组合秤1具备:由将被计量物向运送方向A运送的带式输送机构成的集合输送机2、由以夹着该集合输送机2的方式在其两侧并列配置的带式输送机构成的多个计量输送机3、用于进行组合秤1的运转控制用参数的设定和运行状况的显示等的触摸面板式的操作设定显示器4、以及支撑这些的架台5。
集合输送机2用于运送从计量输送机3排出的规定重量范围内的被计量物,例如向后段的包装机(未图示)排出。排出的被计量物用包装机装袋。
计量输送机3在集合输送机2的两侧沿着该集合输送机2的运送方向以直线状并列配置为多个,在本例中以七台为一列配置为两列。即,在集合输送机2的两侧分别配置有由多个计量输送机3构成的计量输送机组。各计量输送机3用于向与集合输送机2的运送方向A正交的运送方向B运送被计量物。
关于各计量输送机3,由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运送输送机构成的输送机主体被装卸自如地支撑在并列设置于架台5的上部的荷载测量部6上而构造。载置有被计量物的计量输送机的重量由组装在荷载测量部6中的负荷传感器等重量传感器检测,并向未图示的控制部输出。各计量输送机3由组装于荷载测量部6的驱动电动机驱动。
操作者在停止的空的计量输送机3上手动地供给并载置被计量物。未图示的控制部根据用于检测计量输送机3的重量的重量传感器的检测输出,获取被计量物的重量值并进行组合运算。在该组合运算中选择排出组合,该排出组合是对各计量输送机3上的被计量物的重量进行各种组合后的合计重量即组合重量在规定重量范围内的计量输送机3的组合。当存在多个在规定重量范围内的排出组合时,在该多个排出组合之中,选择组合重量与目标组合重量之差的绝对值最小的排出组合。然后,被选择为排出组合的计量输送机3上的被计量物通过计量输送机3运送并排出到集合输送机2上。被排出到集合输送机2上的被计量物通过集合输送机2向包装机运送并排出。
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易于理解结构,将计量输送机3的并列方向(集合输送机2的长度方向)称为左右方向,将计量输送机3的长度方向称为前后方向。
在集合输送机2的两侧的各计量输送机组的外侧下方,即各计量输送机3的运送方向始端侧的外方下方,设置有收容电源单元和控制基板等的控制箱7。各控制箱7分别被架台5支撑。由于如此将控制箱7设置在集合输送机2的两侧的各计量输送机组的外侧下方,因此在集合输送机2的下方不配置控制箱,而成为开放空间。
因此,例如从计量输送机3或集合输送机2下落的被计量物的碎片或渣滓等下落到地板面上。由此,被计量物的碎片或渣滓等不会像在集合输送机2的下方配置有控制箱的情况那样积存在控制箱的上表面上,还有清洗时的清洗水不会残留在控制箱的上表面上,因此是卫生的。
另外,由于计量输送机3的荷载测量部6及集合输送机2的下方为开放空间,因此能够利用较大的作业空间容易地进行集合输送机2的清洗和维护。
在控制箱7的上部,配备有覆盖控制箱7的、左右较长的保护罩8。由于该保护罩8位于向计量输送机3手动供给被计量物的操作者与计量输送机3之间,因此能够阻止操作者因不小心接近并接触计量输送机3的输送始端部或其驱动部。由此,能够防止计量输送机3的计量产生错误,并且提高安全性。
图4是打开保护罩8的组合秤1的立体图,图5是打开保护罩8的组合秤1的俯视图,图6是打开保护罩8的组合秤1的主视图。
如图5所示,保护罩8通过多个铰链9被转动自如地支撑在控制箱7的上部。该保护罩8能够切换转动为如图1~图3所示的摆动到上方的关闭姿势和如图4~图6所示的摆动到与中央的集合输送机2隔开的方向(远离的方向)即外方的打开姿势。保护罩8在所述关闭姿势下接近计量输送机3的运送方向始端侧并与之对置。在保护罩8转动到外方的所述打开姿势下,保护罩8的内表面露出,并且计量输送机3的运送方向始端侧及荷载测量部6露出。
铰链9是对保护罩8的转动赋予适度的阻力的转矩铰链。使用该转矩铰链的保护罩8不需要特别的锁定操作,就能够稳定地保持在关闭姿势和打开姿势。
在保护罩8的上表面,与各计量输送机3分别对应地设置有显示灯10,并且设置有用于停止运转的紧急停止按钮11。显示灯10例如在向操作者报知供给到计量输送机3上的被计量物不是适量重量范围,并催促更换被计量物的情况等中使用。这些显示灯10及紧急停止按钮11经过防水处理而与控制箱7连接。
在通常的运转时,保护罩8保持关闭姿势,但在清洗作业时,打开保护罩8,并且拆卸计量输送机3,冲洗被计量物的碎片或渣滓等。这里,如图6所示,控制箱7的上表面7a为朝向外方而向下倾斜的倾斜面。进而,如图5及图6所示,在控制箱7的上部的外方侧的端缘与打开的保护罩8之间形成有排水用的间隙c。由此,清洗水沿着控制箱7的上表面7a的倾斜面向外侧流动,从与保护罩8的间隙c流下排出,不会残留在控制箱7的上表面7a上。
接着,对计量输送机3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7是从荷载测量部6拆卸计量输送机3主体的组合秤1的立体图,图8是计量输送机3的立体图,图9是计量输送机3的俯视图,图10是计量输送机3的侧视图。另外,图11是计量输送机3中的输送机框架21的俯视图,图12是输送机框架21的纵剖主视图,图13是输送机框架21的分解立体图。
计量输送机3被构造为在轴支撑于输送机框架21的运送方向始端侧的驱动辊22和轴支撑于输送机框架21的运送方向终端侧的作为从动辊的张力辊23上卷绕有宽幅的传送带24。
与驱动辊22的一端部连结的图10及图11所示的从动齿轮25从上方与荷载测量部6所具备的驱动齿轮26啮合。驱动齿轮26与内置于荷载测量部6的未图示的驱动电动机连动。在荷载测量部6的上部,以向上露出的方式配备有驱动齿轮26。
如图13等所示,输送机框架21是对不锈钢等金属板材进行弯折冲压加工,将对置的左右一对侧板部21a和顶板部21b一体形成的结构。由于如此一体弯折形成一对侧板部21a和顶板部21b,因此与由单独的部件构造侧板部和顶板部并进行组装相比,能够降低成本。
驱动辊22被游转自如地轴支撑在输送机框架21的一端部(后端部)的两个侧板部21a上。
在输送机框架21的另一端部(前端部)的两个侧板部21a上,轴承托架27通过由螺栓19紧固来分别连结在设置于两个侧板部21a之间的连结轴18的两端。张力辊23以游转自如且由组装有弹簧的张力机构29向外方被滑动弹性施力的状态轴支撑在该两轴承托架27上。
即,在各轴承托架27的前端部分别形成有卡合孔27b,在该各卡合孔27b中分别插通有张力辊23两端的各支轴23a。在安装于轴承托架27的张力机构29的前端部不能旋转地支撑该各支轴23a,并且利用组装于张力机构29的弹簧向前方弹性施力。由此,构造使卷绕在张力辊23上的传送带24向前方张紧的自动张力机构。
在从荷载测量部6拆卸计量输送机3主体,并拆卸后述的供给引导件28的状态下,轴承托架27如图10的虚拟线所示,能够以安装有螺栓19的连结轴18为支点向上方摆动转动。当轴承托架27向上方摆动转动时,能够松开传送带24。由此,能够容易地从输送机框架21的侧方拆卸传送带24。
在输送机框架21上装卸自如地安装有供给引导件28,以防止沿传送带24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及运送方向的始端侧延伸的被计量物伸出。
另外,虽然未图示详细的结构,但是驱动辊22及张力辊23通过轴承游转自如地支撑在沿轴心插通的支轴上。将驱动辊22的支轴的两端部固定在输送机框架21的侧板部21a上。另外,将张力辊23的支轴如上所述那样以不能旋转但能前后滑动的方式插通支撑在轴承托架27上。
在输送机框架21的一个侧板部21a的一端部,连接设置有收容驱动辊22的从动齿轮25的齿轮收容部21c。该齿轮收容部21c以从外方及上方遮盖从动齿轮25的方式突出形成。该齿轮收容部21c的下方为了使从动齿轮25的下端部与驱动齿轮26的露出上端部啮合而开放。由于如此齿轮收容部21c被一体形成在一个侧板部21a上,因此不需要安装其他部件的齿轮收容部那样的加工。另外,通过弯折形成齿轮收容部21c,也提高侧板部21a自身的刚性。
输送机框架21的顶板部21b从下方与卷绕的传送带24的内周面滑动接触。该顶板部21b在其左右方向的中间部弯折形成有沿顶板部全长的凹槽30。该凹槽30的截面形状为两侧向下大致直角地分别弯折,其下端横向大致直角地分别弯折连结的矩形,其宽度为顶板部21b的宽度的1/3以上。通过这样弯折形成凹槽30,能够发挥肋功能,提高输送机框架21整体的刚性。由此,能够使输送机框架21的板厚变薄,能够实现轻量化。
另外,通过该凹槽30,能够避免与传送带24的内周面所具备的图11、图12所示的防止蛇行用的引导突条24a的干涉。
如图11所示,传送带24的内周面的引导突条24a与分别形成于驱动辊22和张力辊23的外周面的引导槽22a、23a卡合。由此防止转动的传送带24的左右蛇行。
另外,如图11及图13所示,从轴承托架27延伸出悬臂状的带引导部27a、27a,防止传送带24在张力辊23与顶板部21b之间的陷入。
在输送机框架21的顶板部21b上以交错状形成有多个贯通的圆形开口31。通过这样形成多个开口31,降低顶板部21b与传送带24的接触面积,减少滑动接触阻力,并且实现输送机框架21整体的轻量化。由于多个开口31形成为交错状,因此能够抑制顶板部21b的强度的降低。
所述开口31通过从表面侧的冲压加工形成。由此,与传送带24滑动接触的表面侧的开口缘成为圆弧面,不需要开口缘的倒角加工。
在输送机框架21中的左右侧板部21a的外表面下部,为了向荷载测量部6装卸而设置有前后一对有头的连结销32。该连结销32从上方插拔于安装并竖立设置在荷载测量部6的左右外侧面的连结金属件33的卡止槽34。在左右连结金属件33之间插入输送机框架21,并且以压入方式将连结销32插入卡止槽34。由此,能够将计量输送机3相对于荷载测量部6前后左右定位并组装固定。
另外,随着该组装,驱动辊22的从动齿轮25自动地与驱动齿轮26啮合,从而能够驱动控制计量输送机3。另外,通过从连结金属件33向上方拔出拆下输送机框架21,从而能够将计量输送机3与荷载测量部6分离,并且自动解除与驱动齿轮26的连动。
由于如能能够从上下方向可装卸地将计量输送机3的输送机框架21定位卡合在荷载测量部6上,因此能够简单迅速地进行在清洗等时计量输送机3相对于荷载测量部6的装卸。
另外,在输送机框架21中的左右侧板部21a的外表面上部,为了装卸供给引导件28而设置有前后一对有头的连结销35。该连结销35从下方插脱于从供给引导件28的左右下端向下延伸的连结边28a的卡止槽36。以夹入的方式将左右侧板部21a插入左右连结边28a之间,并且将卡止槽36压入连结销35。由此,能够将供给引导件28相对于输送机框架21前后左右定位并组装固定。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输送机框架21的顶板部21b上形成有多个开口31,因此输送机框架21的顶板部21b与传送带24的内周面的接触面积减小,传送带24的磨损降低,并且滑动接触阻力减少,带驱动负荷减小。另外,能够抑制在清洗时的水滴引起的滑动接触阻力的变动,进行顺畅的带驱动。
另外,通过抑制传送带24的磨损,能够减少带更换次数。进而,能够容易地装卸轻量且容易操作的计量输送机3并进行清洗等,维护性优异。另外,通过计量输送机3的轻量化,能够利用容量小、分辨率高的重量传感器,能够提高计量精度。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还可以以如下方式实施。
(1)在输送机框架21中的顶板部21b上形成的开口31的形状不限于圆形,也可以是长圆形、椭圆形、在运送方向上较长的狭缝状。在这种情况下,也能通过将开口31交错排列来抑制强度的降低。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将本发明所涉及的运送输送机应用于半自动式的组合秤1中的计量输送机的情况,但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简单载置运送物品的通用的运送输送机。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组合秤
2 集合输送机
3 计量输送机(运送输送机)
21 输送机框架
21a 侧板部
21b 顶板部
22 驱动辊
23 张力辊(从动辊)
24 传送带
24a 引导突条
28 供给引导件
30 凹槽
31 开口

Claims (7)

1.一种运送输送机,具备:沿着运送方向位于一侧的驱动辊和位于另一侧的从动辊;安装有所述两辊的输送机框架;以及在所述两辊上卷绕的传送带,
所述输送机框架具备:轴支撑所述两辊的两端部的一对侧板部;以及与所述传送带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的顶板部,在所述顶板部上形成有多个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送输送机,其中,所述一对侧板部与所述顶板部一体弯折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送输送机,其中,在所述顶板部的与所述运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中间部弯折形成有沿所述运送方向的全长延伸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送输送机,其中,在所述顶板部的与所述运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中间部弯折形成有沿所述运送方向的全长延伸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运送输送机,其中,在所述输送机框架中的一个侧板部的驱动侧的端部一体形成有齿轮收容部,所述齿轮收容部收容设置在所述驱动辊的端部的齿轮。
6.一种组合秤,具备:多个计量输送机,并列配置并用于运送被手动供给的被计量物;以及集合输送机,用于将从所述多个计量输送机排出的被计量物沿着所述多个计量输送机的并列方向运送,
所述计量输送机由所述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运送输送机构成。
7.一种组合秤,具备:多个计量输送机,并列配置并用于运送被手动供给的被计量物;以及集合输送机,用于将从所述多个计量输送机排出的被计量物沿着所述多个计量输送机的并列方向运送,
所述计量输送机由所述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运送输送机构成。
CN202080098753.4A 2020-04-15 2020-04-15 运送输送机及具备该运送输送机的组合秤 Pending CN11539775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0/016558 WO2021210093A1 (ja) 2020-04-15 2020-04-15 搬送コンベヤ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組合せ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97754A true CN115397754A (zh) 2022-11-25

Family

ID=78084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98753.4A Pending CN115397754A (zh) 2020-04-15 2020-04-15 运送输送机及具备该运送输送机的组合秤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52146A1 (zh)
EP (1) EP4137425A4 (zh)
JP (1) JP7383365B2 (zh)
CN (1) CN115397754A (zh)
WO (1) WO202121009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68693B2 (ja) * 1998-05-29 2003-11-17 アンリツ産機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コンベア
JPH11343018A (ja) * 1998-06-04 1999-12-14 Anritsu Corp コンベアと該コンベアを用いた計量装置
JP3902078B2 (ja) * 2002-06-19 2007-04-04 アンリツ産機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コンベア装置
JP6305767B2 (ja) * 2014-01-09 2018-04-04 大和製衡株式会社 搬送コンベヤ及び計量装置
JP3198402U (ja) * 2015-04-17 2015-07-02 大和製衡株式会社 組合せ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1210093A1 (zh) 2021-10-21
WO2021210093A1 (ja) 2021-10-21
JP7383365B2 (ja) 2023-11-20
EP4137425A1 (en) 2023-02-22
US20230152146A1 (en) 2023-05-18
EP4137425A4 (en) 2023-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2325273B2 (en) Chain conveyor in the form of scales
JP5052914B2 (ja) プルーファー
CN115397754A (zh) 运送输送机及具备该运送输送机的组合秤
US8186504B2 (en) Curved belt conveyor
JP5068143B2 (ja) パン生地搬送装置及びプルーファー
JP5150863B2 (ja) 無端コンベア
JP4418816B2 (ja) メダル洗浄装置
JP7403933B2 (ja) 組合せ秤
JP5806962B2 (ja) 遊技球揚送装置
CN105806459A (zh) 组合秤
JPH11343018A (ja) コンベアと該コンベアを用いた計量装置
US20200407170A1 (en) Position limiter for flighted conveyor belt
JP3771303B2 (ja) パイプコンベヤ用保形ローラ装置
JP6901124B2 (ja) 食品重量監視装置
JP3065971B2 (ja) 洗浄処理装置
JP4078681B2 (ja) 玉揚送装置
KR20110104157A (ko) 이동식 양방향 사료 공급장치
JP3135872B2 (ja) 洗浄処理装置
JP2004254925A (ja) 巻きおしぼり製造装置
JP3585732B2 (ja) ワークガイド付計量装置
JP6426256B2 (ja) 遊技球揚送装置
JP2986766B2 (ja) 洗浄処理装置
JP4093203B2 (ja) 玉磨き揚送装置
JP2011036201A (ja) 米飯成形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207294994U (zh) 一种梳棉机用活动盖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