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62201A - 聚酯的再循环系统和再循环方法 - Google Patents

聚酯的再循环系统和再循环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62201A
CN115362201A CN202180024926.2A CN202180024926A CN115362201A CN 115362201 A CN115362201 A CN 115362201A CN 202180024926 A CN202180024926 A CN 202180024926A CN 115362201 A CN115362201 A CN 1153622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ester
polyester film
functional layer
recycling
cleaning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2492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62201B (zh
Inventor
多田和信
开俊启
铃木智博
黑田清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20885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29430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362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622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622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622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7/00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7/0026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by agglomeration or compac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11/00Recovery or working-up of waste materials
    • C08J11/04Recovery or working-up of waste materials of polymers
    • C08J11/10Recovery or working-up of waste materials of polymers by chemically breaking down the molecular chains of polymers or breaking of crosslinks, e.g. devulcanis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7/00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7/02Separating plastics from other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9/00Making granules
    • B29B9/10Making granules by moulding the material, i.e. treating it in the molten st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11/00Recovery or working-up of waste materials
    • C08J11/04Recovery or working-up of waste materials of polymers
    • C08J11/06Recovery or working-up of waste materials of polymers without chemical reactions
    • C08J11/08Recovery or working-up of waste materials of polymers without chemical reactions using selective solvents for polymer compon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7/00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2017/001Pretreating the materials before recovery
    • B29B2017/0015Washing, rin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7/00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7/02Separating plastics from other materials
    • B29B2017/0213Specific separating techniques
    • B29B2017/0293Dissolving the materials in gases or liqu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7/00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7/02Separating plastics from other materials
    • B29B2017/0213Specific separating techniques
    • B29B2017/0293Dissolving the materials in gases or liquids
    • B29B2017/0296Dissolving the materials in aqueous alkaline solutions, e.g. NaOH or KO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9/00Making granules
    • B29B9/02Making granules by dividing preformed material
    • B29B9/04Making granules by dividing preformed material in the form of plates or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67/00Use of polyester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09/00Layered produc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Recovery Or Treatment Of Waste Materials Containing Plast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Detergent Compositions (AREA)
  • Treatments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可以提供一种聚酯的再循环系统,其具有:功能层去除单元,使用溶解聚酯薄膜的清洗剂从作为回收废料的在聚酯薄膜的表面具备功能层的层叠聚酯薄膜中去除功能层;回收单元,回收该去除了功能层的聚酯薄膜;和,制造单元,将该回收的聚酯薄膜作为原料制造再循环聚酯制品。

Description

聚酯的再循环系统和再循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酯的再循环系统和再循环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对废塑料进行掩埋、投入海洋、焚烧等处理,但是掩埋场所越来越难确保,投入海洋则由于塑料不降解而在环境方面成为问题。另外,虽然可通过焚烧而以热的方式来利用,但是存在由于排放二氧化碳而导致地球变暖的问题。
因此,由于目前环境问题日益严峻,需要进行废塑料的再利用、再生等再循环,为此正在积极进行研究开发。另外,塑料大多是由化石燃料生产的,从资源的有效利用方面出发,也需要构建再循环方法。
另一方面,作为塑料薄膜之一的聚酯薄膜作为基材薄膜有用,通常以在单面或两面层叠有各种功能层的层叠薄膜形式使用。作为功能层,有硬涂层、粘合/粘接层、装饰层、遮光层、偏光层、紫外线遮蔽层等各种功能层,使用在聚酯薄膜上层叠与功能层相应的材料而成的层叠薄膜。
这样的层叠薄膜在使用后基本不进行再利用,而是进行废弃、焚烧等。
即使想要将层叠有功能层的层叠薄膜直接再熔融而再循环,也由于构成功能层的材料混入熔融聚合物中而在挤出时产生异臭、或聚合物的熔融粘度下降而成为制造薄膜时断裂的原因。
另外,即便能够制膜,得到的薄膜也不可避免地发生着色、异物混入等导致的品质变差。
另外,即便将功能层通过物理刮除等而剥离去除,在进行熔融挤出时,在挤出时的过滤工序中,也会因残存的功能层而引起过滤器堵塞,产生不能正常制膜等问题。
作为层叠薄膜的再循环方法,例如有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该技术为在基材薄膜的至少单面依次层叠易溶解性功能层和表面功能层而成的层叠薄膜。在设为这种构成的基础上,在使用后利用仅能溶解易溶解性功能层、不会溶解基材薄膜的溶剂进行清洗,由此从层叠薄膜中分离回收基材薄膜。对分离回收物进行再熔融,从而能够使构成基材薄膜的树脂组合物再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690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方法以在基材薄膜的表面依次层叠易溶解性树脂层和表面功能层而成的层叠薄膜为前提,通过溶解易溶解性功能层而去除功能层。
即,不能用于不具有易溶解性功能层的大部分层叠聚酯薄膜,是缺乏通用性的技术。
鉴于上述实际情况,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通用的、聚酯薄膜的再循环系统或再循环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们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回收作为废料的层叠聚酯薄膜,使用特定的清洗剂去除功能层,回收去除了功能层的聚酯薄膜,将回收的聚酯薄膜作为原料制造再循环制品,可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是基于该见解完成的。即,本发明包括以下方式。
(1)一种聚酯的再循环系统,其具有:功能层去除单元,使用溶解聚酯薄膜的清洗剂从作为回收废料的在聚酯薄膜的表面具备功能层的层叠聚酯薄膜中去除功能层;回收单元,回收该去除了功能层的聚酯薄膜;和,制造单元,将该回收的聚酯薄膜作为原料制造再循环聚酯制品。
(2)根据上述(1)所述的聚酯的再循环系统,其中,上述制造单元具有用于将上述去除了功能层的聚酯薄膜料粒化的料粒(pellet)制造单元。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聚酯的再循环系统,其中,上述清洗剂为含有碱性化剂的清洗剂。
(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的再循环系统,其中,在上述功能层去除单元中,还具备用于冲洗在去除了功能层的聚酯薄膜上附着的清洗剂的淋洗单元。
(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的再循环系统,其中,上述废料为卷状或块状的层叠聚酯薄膜。
(6)根据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的再循环系统,其中,在上述功能层去除单元的前级还具备退卷单元或裁切单元。
(7)根据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的再循环系统,其应用卷对卷方式。
(8)一种聚酯的再循环方法,其具有:回收工序(A),回收作为废料且在聚酯薄膜的表面具备功能层的层叠聚酯薄膜;功能层去除工序,使用溶解该聚酯薄膜的清洗剂从该层叠聚酯薄膜中去除功能层;回收工序(B),回收去除了功能层的聚酯薄膜;和,制造工序,将该回收工序(B)中回收的聚酯薄膜作为原料制造再循环聚酯制品。
(9)根据上述(8)所述的聚酯的再循环方法,其中,上述制造工序具有将上述去除了功能层的聚酯薄膜料粒化的料粒制造工序。
(10)根据上述(8)或(9)所述的聚酯的再循环方法,其中,上述清洗剂为含有碱性化剂的清洗剂。
(11)根据上述(8)~(10)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的再循环方法,其中,上述功能层去除工序还具备冲洗在去除了功能层的聚酯薄膜上附着的清洗剂的淋洗工序。
(12)根据上述(8)~(11)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的再循环方法,其中,在上述回收工序(A)中回收卷状或块状的废聚酯薄膜。
(13)根据上述(8)~(12)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的再循环方法,其中,在上述功能层去除工序的前级还具备退卷工序或裁切工序。
(14)根据上述(8)~(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的再循环方法,其以卷对卷方式进行。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再循环系统和再循环方法,从具有功能层的层叠聚酯薄膜中去除功能层,高效地回收聚酯(聚酯薄膜基材),从而能够进行再生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再循环系统的一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示出本发明的再循环系统的另一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再循环方法为聚酯的再循环方法,其具有|:回收工序(A),回收作为废料且在聚酯薄膜的表面具备功能层的层叠聚酯薄膜;功能层去除工序,使用溶解该聚酯薄膜的清洗剂从该层叠聚酯薄膜中去除功能层;回收工序(B),回收去除了功能层的聚酯薄膜;和,制造工序,将该回收工序(B)中回收的聚酯薄膜作为原料制造再循环聚酯制品。
<层叠聚酯薄膜的回收工序(A)>
本发明中的层叠聚酯薄膜的回收工序中,从市场上回收使用后的层叠聚酯薄膜。更具体而言,例如可考虑下述方法:对于已销售给顾客的具有功能层的层叠聚酯薄膜,回收作为废料的使用后的层叠聚酯薄膜,来换取下一次的新的层叠聚酯薄膜的交付。
本发明中,可以通过预先由顾客清单等掌握所交付的层叠聚酯薄膜的种类、交付量、交付频率来预测要回收的层叠聚酯薄膜的种类和回收量。本发明的再循环方法能够由该预测和实际回收情况建立精度更高的预测,是能够事先掌握剥离功能层所需的清洗剂的种类、必要量的流水线再循环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成为废料的层叠聚酯薄膜有时与交付时同样地以卷状保管,也有时为块状。本发明的再循环方法可以根据废料的形状来使用后述的退卷方法、裁切方法,从而效率良好地进行再循环。在此,废料的形状通常取决于层叠薄膜的用途,本发明的再循环方法还能够预测以何种程度的量回收任意形状的废料(卷状还是块状)。
(层叠聚酯薄膜)
本发明中的层叠聚酯薄膜是指在作为基材薄膜的聚酯薄膜的表面层叠有树脂层等功能层者。
聚酯薄膜可以为单层结构,也可以为多层结构。在为多层结构时,可以为2层结构、3层结构等,也可以为4层或更多层的多层,层数没有特别限定。另外,聚酯薄膜可以是双轴拉伸薄膜等拉伸薄膜,也可以是未拉伸薄膜。
作为构成聚酯薄膜的聚酯,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宜使用市场上流通的聚酯。具体而言,可列举二羧酸与二醇缩聚而成的聚酯,作为二羧酸,优选芳香族二羧酸,作为二醇,优选为脂肪族二醇。
作为上述芳香族二羧酸,可列举例如对苯二甲酸、2,6-萘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等。作为上述脂肪族二醇成分,可列举例如乙二醇、二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新戊二醇等。
聚酯可以为均聚聚酯,也可以为共聚聚酯。另外,聚酯可以包含除芳香族二羧酸、二醇以外的第3成分作为共聚物成分。
作为聚酯的具体例,可列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2,6-萘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这些中,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另外,这些可以为共聚物聚酯,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可以以二羧酸单元的30摩尔%以下的程度具有对苯二甲酸以外的二羧酸单元、另外以二醇单元的30摩尔%以下的程度具有乙二醇以外的二醇单元。
对于功能层,其构成成分没有特别限定,从利用本发明的回收方法去除的观点出发,优选由树脂构成。作为功能层,可列举例如粘合/粘接层、硬涂层、脱模层、装饰层、遮光层、紫外线遮蔽层、易粘接层(底涂层)、抗静电层、折射率调整层、低聚物密封层等。
粘合/粘接层是为了粘合/粘接于其它设备等而设置的层,作为构成粘合/粘接层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公知的丙烯酸系、橡胶系、有机硅系等粘合树脂。
硬涂层是为了对聚酯薄膜赋予耐擦伤性等而设置的层,作为形成硬涂层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四乙氧基硅烷等反应性硅化合物的固化物等。
脱模层是为了对聚酯薄膜赋予脱模性而设置的层,可以为例如:制造陶瓷电子部件时使用的生片成型用工艺纸;偏光板、滤光片等制造平板显示器时使用的光学构件的粘合间隔件等中所使用的脱模薄膜中设置的层。作为构成脱模层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可列举例如以固化型有机硅树脂为主要成分的材料或与氨基甲酸酯树脂、环氧树脂等进行接枝聚合等而成的改性有机硅树脂等含有长链烷基的化合物、氟化合物、烃系蜡等。
装饰层是为了赋予设计性而设置的层,作为构成装饰层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聚氨基甲酸酯系树脂、乙烯基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聚乙烯醇缩醛系树脂等。可向这些树脂中加入颜料、染料等而进行装饰。
遮光层或紫外线遮蔽层是为了保护内容物不受紫外线、可见光等影响而设置的层,作为构成遮光层或紫外线遮蔽层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装饰层中所记载的各种树脂;碳酸钙、滑石、粘土、高岭土、二氧化硅、硅藻土、硫酸钡等无机填充剂;木粉、纸浆粉等、纤维素粉末等有机填充剂。
易粘接层(底涂层)是为了将其它层、薄膜粘接到聚酯薄膜上而设置的层,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聚氨基甲酸酯系树脂、乙烯基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聚乙烯醇缩醛系树脂等以及各种交联剂、颗粒等。
抗静电层是为了防止由于与其它材质的接触、剥离等而产生的静电而设置的层。作为用于抗静电层的抗静电剂,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非离子系、阳离子系、阴离子系、两性表面活性剂、聚吡咯、聚苯胺、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4-苯乙烯磺酸盐)等导电性高分子;SnO2(掺杂Sb)、In2O3(掺杂Sn)、ZnO(掺杂Al)等金属氧化物填料;石墨烯、炭黑、碳纳米管(CNT)等碳化合物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另外,抗静电层可以由包含抗静电剂的树脂组合物形成。作为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树脂,可列举聚酯树脂、丙烯酸类树脂、和氨基甲酸酯树脂等。
折射率调整层是为了调整折射率而设置的层,作为构成折射率调整层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聚酯树脂、丙烯酸类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环氧树脂、醇酸树脂、脲树脂、氟树脂、锆氧化物、钛氧化物等金属氧化物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低聚物密封层是为了防止加热工序后薄膜白化和异物而设置的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作为构成低聚物密封层的材料,可列举胺系化合物、离子性树脂等。另外,低聚物密封层可以为高交联涂膜等等。
这些功能层可以为单层,也可以将2种以上层叠而成。
在将2种以上层叠时,优选至少1层为由树脂构成的层。
<功能层去除工序>
功能层去除工序是从层叠聚酯薄膜中去除功能层的工序。作为功能层去除工序,采取下述方法:通过用清洗剂进行清洗而将功能层本身溶解、或将聚酯薄膜基材的一部分表面溶解而在与聚酯薄膜基材的界面处剥离功能层的方法。
更具体而言,可列举浸渍在加入了清洗剂的清洗槽的浸渍法、涂布溶液状态的清洗剂的涂布法、吹送溶液状态的清洗剂或气化后的清洗剂的吹送法等。这些中,从清洗剂对于功能层的渗透性出发,优选浸渍法。
作为浸渍法中的清洗剂的温度,优选为室温(20℃)以上。若为室温(20℃)以上,由于清洗液的粘度低、容易渗透到功能层而得到良好的清洗性。从以上观点出发,作为浸渍法中的清洗剂的温度,更优选为4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以上,特别优选为60℃以上。
另外,作为清洗剂的温度的上限值,在以溶液状态使用清洗剂的情况下,优选为沸点以下的温度。在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式的水系清洗剂的情况下,优选为100℃以下,更优选为90℃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在浸渍法以外的情况下,清洗时的清洗液的温度也与上述同样。另外,浸渍法中的剥离清洗的情况下,为了推进水解反应,可以进行微波照射。
清洗剂的pH从清洗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2以上,更优选为13以上。
对于浸渍时间,可根据清洗对象物的种类如下述那样适宜地进行调整。
在清洗对象为设有丙烯酸系粘合层作为功能层的聚酯薄膜的情况下,优选为1秒以上且30分钟以下。若为1秒以上,则清洗剂向功能层充分渗透,可以发挥清洗性。另一方面,若为30分钟以内,作为基材的聚酯薄膜不会过度溶解,能够确保回收时所得到的聚酯量。从以上观点出发,更优选为15秒以上且20分钟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秒以上且15分钟以下,特别优选为1分钟以上且10分钟以下。
在清洗对象为设有丙烯酸系硬涂层作为功能层的聚酯薄膜的情况下,优选为1秒以上且30分钟以下。若为1秒以上,则清洗剂充分向功能层渗透,可以发挥清洗性。另一方面,若为30分钟以内,作为基材的聚酯薄膜不会过度溶解,能够确保回收时所得到的聚酯量。从以上观点出发,更优选为15秒以上且30分钟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秒以上且25分钟以下,特别优选为1分钟以上且20分钟以下。
在清洗对象为设有有机硅脱模层作为功能层的聚酯薄膜的情况下,优选为1秒以上且30分钟以下。若为1秒以上,则清洗剂向功能层充分渗透,可以发挥清洗性。另一方面,若为30分钟以内,作为基材的聚酯薄膜不会过度溶解,能够确保回收时所得到的聚酯量。从以上观点出发,更优选为15秒以上且20分钟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秒以上且10分钟以下,特别优选为1分钟以上且5分钟以下。
功能层去除工序的具体方式取决于作为废料的层叠聚酯薄膜的形状。
(卷状的情况)
在作为废料的层叠聚酯薄膜为卷状时,优选在加入了清洗剂的清洗槽的前级预先设置退卷装置,将层叠薄膜从该装置中退卷并导入至清洗槽中进行清洗。优选然后连续地进入下述回收工序(B)的方式。
另外,在功能层去除工序至后述淋洗工序中,可以出于从层叠聚酯薄膜中效率良好地去除功能层的目的设置具备辊刷、超声波、微米/纳米气泡、水流、压缩冷气等物理手段的设备。
(块状的情况)
在作为废料的层叠聚酯薄膜为块状时,优选在清洗工序之前预先设置裁切装置,使其成为片状再导入清洗槽。通过使其成为片状,层叠聚酯薄膜与清洗剂的接触面积变大,清洗剂更容易渗透,能够高效地去除功能层。本方式中,优选利用带式输送机等将片状的层叠聚酯薄膜连续导入清洗槽的方法。通过采取这样的方式,能够以高生产率进行清洗。需要说明的是,本方式的情况下,也可以以分批方式进行清洗。
<回收工序(B)>
在上述功能层去除工序之后,回收作为基材薄膜的聚酯薄膜。优选在回收工序的前级具有后述淋洗工序和干燥工序。作为回收方法,可根据作为废料的层叠聚酯薄膜的形状来选择合适方法。
作为废料的层叠聚酯薄膜为卷状时,可以以卷对卷方式连续进行,适宜地经过清洗工序、淋洗工序和干燥工序,进行卷取,从而能够高效地进行回收。
在作为废料的层叠聚酯薄膜为块状的情况下,如上所述,优选在功能层去除工序之前具有裁切工序。本方式的情况下,优选利用带式输送机等连续地通过淋洗工序、干燥工序而回收片状的聚酯的方式。
如上回收的聚酯薄膜在回收后形成料粒状的方式在处理方面是有利的。
<淋洗工序>
本发明中,优选在功能层去除工序之后且回收工序(B)之前具有冲洗清洗剂的淋洗工序。具体而言,是指利用淋洗液冲洗在去除了功能层的聚酯薄膜上附着的清洗剂的工序。
作为淋洗液,只要是能够冲洗清洗剂的物质就没有特别限定,在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的使用水系清洗剂的情况下,在淋洗工序中可以使用水。
作为淋洗工序的温度,从高效地进行冲洗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室温左右,具体而言优选为5~50℃,更优选为5~30℃。
作为冲洗清洗剂的方法,可列举对去除了功能层的聚酯薄膜吹送淋洗液的吹送法、将聚酯薄膜浸渍于加入了淋洗液的淋洗槽的浸渍法等。其中,使用免冲洗的清洗剂的情况下,可省略淋洗工序。
有时也与清洗剂一起同时冲洗从聚酯薄膜剥离的功能层。淋洗工序所用的有机溶剂或水与构成功能层的材料在之后进行分离,有机溶剂和水可以在淋洗工序中再利用,构成功能层的材料也能够再利用。
<干燥工序>
淋洗工序之后,优选经过干燥工序。通过干燥工序,可以去除在聚酯薄膜上残存的清洗剂和/或淋洗液。需要说明的是,在省略淋洗工序的情况下,可以在功能层去除工序(A)之后进行干燥工序。
作为干燥工序的条件,没有特别限定,通常在70~150℃下干燥1~30分钟左右的时间。作为干燥方法,可以使用利用红外线加热器、烘箱等的加热干燥、利用热风干燥机等的热风干燥、微波加热干燥等常规方法。
<再循环聚酯制品制造工序>
将上述回收工序(B)中回收的聚酯薄膜作为原料进行再循环(再生利用),制造再循环聚酯制品。优选在该制造工序的前级通过后述料粒制造工序将聚酯料粒化,并且使用该料粒制造后述再循环聚酯制品。
<料粒制造工序>
经干燥的聚酯薄膜优选通过料粒制造工序加工成料粒。特别地,在作为废料的层叠聚酯薄膜为块状的情况下,如上所述经过了裁切,得到的再循环聚酯为片状。片状的聚酯通过进行料粒化可极大提高处理性。
料粒不仅在处理方面有利,还具有容易进行保管、此后的加工等优点。
<再循环聚酯制品>
通过本发明的回收方法得到的聚酯薄膜可以作为聚酯原料来利用,可以以所谓的再循环聚酯制品形式进行再利用。具体而言,回收的聚酯可以进行料粒化而以料粒状的聚酯(聚酯制品)形式保管。另外,回收的聚酯也可以通过熔融挤出等成型为聚酯薄膜等各种聚酯制品。需要说明的是,从其制造容易性出发,回收的聚酯优选在暂时料粒化之后成型为各种制品。
作为用途,可以用于与通常的聚酯制品同样的用途,例如,可以以作为基材薄膜的聚酯薄膜形式使用。也可以通过在该基材薄膜上形成功能层而以层叠薄膜形式再利用。
再循环聚酯也可以与通过以往的方法制造的聚酯混合使用,另外,也可以制成使用了再循环聚酯与通过以往的方法制造的聚酯的多层薄膜。
作为再循环聚酯制品,除了薄膜以外还可以用于各种用途,例如,还可以制造PET瓶、聚酯纤维、聚酯片、聚酯容器等。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剥离下来的功能层,也可以根据需要回收并再利用。
<清洗剂>
作为功能层去除工序中使用的清洗剂,只要是具有溶解基材的聚酯薄膜的功能的清洗剂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优选含有碱性化剂。根据功能层的种类而存在合适的清洗剂,优选预先准备。需要说明的是,本再循环系统优选根据上述顾客清单等对各种信息进行流水线管理,能够避免浪费地准备清洗剂、清洗槽等。
(含有碱性化剂的清洗剂)
含有碱性化剂的清洗剂例如对具有丙烯酸系功能层的粘合薄膜、硬涂薄膜有效。具体而言,优选含有(a)碱性化剂和(b)具有至少一个羟基的化合物的清洗剂。
即使是上述具有有机硅系功能层的脱模薄膜等具有不会因清洗剂而分解、溶解的功能层的层叠薄膜,含有碱性化剂的清洗剂也会使作为基材的聚酯薄膜本身进行酯交换反应、皂化、离子化等而引起溶出,因此能够将处于其上的功能层剥离、去除。
(碱性化剂)
碱性化剂(以下也记作(a)成分)是使清洗液呈碱性的物质,也称为碱剂。作为碱性化剂,可以是无机碱性化剂,也可以是有机碱性化剂。
作为无机碱性化剂,可列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铷、氢氧化铯等碱金属的氢氧化物;氢氧化钙、氢氧化钡等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碳酸钠、碳酸钾等碱金属的碳酸盐;磷酸三钠、焦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四聚磷酸钠、磷酸三钾、焦磷酸钾、三聚磷酸钾等碱金属的磷酸盐;原硅酸钠、偏硅酸钠、硅酸钾等碱金属的硅酸盐;氨等。
本清洗剂中的无机碱性化剂中,优选碱金属的氢氧化物,从获得容易性出发,更优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从清洗性出发,特别优选氢氧化钾。
作为本清洗剂中的无机碱性化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特别地,从效果和处理性方面出发,优选将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组合使用。
作为有机碱性化剂,可列举N,N-双(2-羟基乙基)-N-环己胺、二氮杂双环十一烯、二氮杂双环壬烯、单甲胺、二甲胺、三甲胺、单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吗啉、2-(二甲基氨基)乙醇、2-(二乙基氨基)乙醇、1-氨基-2-丙醇、三异丙醇胺等有机胺化合物等。
作为有机碱性化剂,有时包含具有至少一个羟基的化合物,只要该化合物的酸度系数(pKa)为30以上则作为碱性化剂来对待。
在本清洗剂中的有机碱性化剂中,从通用性出发,优选单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从获得容易性出发,更优选单乙醇胺、二乙醇胺,从清洗性出发,特别优选单乙醇胺。
进而,从清洗性方面出发,还优选将无机碱性化剂与有机碱性化剂组合使用,具体而言,更优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至少1种无机碱性化剂与选自单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吗啉、2-(二甲基氨基)乙醇、2-(二乙基氨基)乙醇、1-氨基-2-丙醇、三异丙醇胺中的至少1种有机碱性化剂的组合,特别优选组合使用了选自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至少1种无机碱性化剂与选自单乙醇胺、二乙醇胺中的至少1种有机碱性化剂的组合。
清洗剂整体中的碱性化剂的含量优选为1~50质量%,更优选为2~4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40质量%。碱性化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时,作为清洗剂,可得到充分的效果。
(具有至少一个羟基的化合物)
含有碱性化剂的清洗剂中,优选含有具有至少一个羟基的化合物(以下也记作(b)成分)。
作为具有至少一个羟基的化合物,可列举醇类、酚类等。
作为醇类,可列举甲醇、乙醇、丙醇、丁醇、苯甲醇、乙二醇单甲醚、二乙二醇单丁醚、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乙醚、六氟-2-丙醇等一元醇;乙二醇、二乙二醇、丙二醇等二元醇,甘油等多元醇等。
作为酚类,可列举苯酚、二甲基苯酚、水杨酸、苦味酸、萘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连苯三酚、间苯三酚、二丁基羟基甲苯、双酚A、甲酚、雌二醇、丁子香酚、没食子酸、愈创木酚、苦味酸、酚酞、血清素、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百里酚、酪氨酸、六羟基苯等。
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尤其是从提高剥离清洗效果的观点出发,优选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其中,更优选将两种以上醇类组合使用。
这些中,从不损害清洗剂的碱性、维持清洗性的观点和促进聚酯薄膜基材溶解的观点出发,优选醇类。
由醇类具有的羟基生成的醇盐在聚酯薄膜的酯键部引起酯交换反应,得到低分子量化合物。接着,由(b)碱性化剂电离出的羟基对上述低分子量化合物的酯键进行亲核攻击,由此进行皂化反应而得到羧酸盐(离子化)。推测由此可促进聚酯薄膜的溶解。
从清洗性的观点出发,醇类的酸度系数(pKa)优选为8.0以上且20.0以下的范围,更优选为8.0以上且18.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9.0以上且16.0以下,特别优选为9.0以上且15.6以下的范围,最优选为9.3以上且15.4以下。
若醇类的酸度系数(pKa)在上述范围内,则在不损害清洗剂的碱性的情况下生成醇盐,因此清洗剂的清洗能力提高。
将部分醇的酸度系数(pKa)示于以下。六氟-2-丙醇(pKa=9.3)、苯甲醇(pKa=15.4)、甲醇(pKa=15.5)、乙醇(pKa=16.0)、1-丙醇(pKa=16.1)、2-丙醇(pKa=17.1)、1-丁醇(pKa=16.1)、叔丁醇(pKa=18.0)。
在上述所示的醇的酸度系数(pKa)的情况下,酸度系数(pKa)为15.4以下的醇类可称为酸度系数(pKa)小于甲醇的醇类。
另外,酸度系数(pKa)为9.3以上的醇类可称为酸度系数(pKa)大于等于六氟-2-丙醇的醇类。
(成分(b)的优选方式1)
上述中,从清洗性的观点出发,更优选六氟-2-丙醇、甲醇、乙醇、丙醇和苯甲醇。这些醇类的质子容易电离而生成醇盐,具有高清洗性。其中,优选清洗力高的六氟-2-丙醇。
进而,为了调整清洗能力,还优选将六氟-2-丙醇与其它醇类组合使用。组合使用的情况下,优选六氟-2-丙醇与甲醇组合使用、六氟-2-丙醇与乙醇组合使用、以及六氟-2-丙醇与苯甲醇组合使用。
在使用六氟-2-丙醇与其它一元醇类作为醇类的情况下,它们的质量份比(六氟-2-丙醇:其它一元醇类)优选为1:1~1:100,更优选为1:3~1:41,进一步优选为1:4~1:20,特别优选为1:5~1:10。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两种以上一元醇类组合使用的情况下,可以还组合使用二元醇和多元醇。
(成分(b)的优选方式2)
另外,从低挥发性和可使用的温度范围的观点出发,上述中,优选使用苯甲醇。
(成分(b)的优选方式3)
进而,尤其是从提高剥离清洗效果的观点出发,优选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在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的情况下,从不论涂膜性状如何均广泛且协同地表现出剥离清洗效果的观点出发,优选疏水性一元醇与水溶性一元醇的组合。在此,疏水性一元醇是指不与水混溶而是分离为2层的一元醇,水溶性一元醇是指与水混溶而成为1层的一元醇。
另外,其中更优选将作为疏水性一元醇的苯甲醇与作为水溶性一元醇的六氟-2-丙醇、甲醇、乙醇和丙醇组合使用,其中,最优选组合使用苯甲醇与六氟-2-丙醇、以及组合使用苯甲醇与甲醇。
组合使用两种以上的上述醇类时的配合比没有特别限制,特别是从提高剥离清洗效果的观点出发,疏水性一元醇:水溶性一元醇的质量比优选为1:1~10:1,更优选为1.5:1~10:1。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两种以上的一元醇类组合使用时,也可以还组合使用二元醇和多元醇。
本发明的清洗剂中的(b)化合物的含量优选为10~99质量%,更优选为20~98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0~97质量%。若在上述范围内,则(a)碱性化剂的量更合适,因此在维持良好的清洗性的同时抑制在回收聚酯薄膜时碱性化剂成分析出而导致的异物混入等,能够维持再循环聚酯薄膜的品质。
从清洗性的观点出发,作为本发明中的清洗剂的特别优选的方式,为(W)或(X)且(Y)或(Z)的组合。
(W)作为(a)碱性化剂(碱剂),包含碱金属氢氧化物、特别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X)作为(a)碱性化剂(碱剂),包含碱金属氢氧化物、特别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且含有有机碱性化剂。
(Y)作为(b)具有至少一个羟基的化合物,至少包含六氟-2-丙醇、甲醇、乙醇、丙醇或苯甲醇、特别是苯甲醇。
(Z)作为(b)具有至少一个羟基的化合物,包含酸度系数(pKa)在9.3以上且15.4以下的范围的醇类、即至少包含酸度系数(pKa)在六氟-2-丙醇的酸度系数(pKa)以上且小于甲醇的醇类。
本发明的含有碱性化剂的清洗剂优选为水系清洗剂。水系清洗剂是在水中溶解上述(a)和(b)成分并稀释而得的。水系清洗剂由于能够提高闪点而安全性相对高,另外在后述淋洗工序中可以使用水方面也有利。
清洗剂中,除了上述(a)成分和(b)成分以外还可以配合各种添加剂。例如,可以添加表面活性剂、抗氧化剂、防锈剂、pH调节剂、防腐剂、粘度调节剂、消泡剂等。
(表面活性剂)
作为表面活性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阳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中的任意种。
作为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可列举烷基磺酸、烷基苯磺酸、烷基羧酸、烷基萘磺酸、α-烯烃磺酸、二烷基磺基琥珀酸、α-磺化脂肪酸、N-甲基-N-油基牛磺酸、石油磺酸、烷基硫酸、硫酸化油脂、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聚氧乙烯苯乙烯化苯基醚硫酸、磷酸烷基酯、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磷酸、萘磺酸甲醛缩合物、这些的盐等。
作为阳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可列举季铵、四烷基铵、三烷基苄基铵烷基吡啶鎓、2-烷基-1-烷基-1-羟乙基咪唑鎓、N,N-二烷基吗啉鎓、聚乙烯多胺脂肪酸酰胺、聚乙烯多胺脂肪酸酰胺的脲缩合物、聚乙烯多胺脂肪酸酰胺的脲缩合物的季铵和这些的盐等。
作为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可列举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烷基醚等聚氧亚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聚氧乙烯聚苯乙烯基苯基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二醇、多元醇脂肪酸部分酯、聚氧乙烯多元醇脂肪酸部分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化蓖麻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聚氧乙烯烷基胺、三乙醇胺脂肪酸部分酯、三烷基胺氧化物等。
作为两性表面活性剂,可列举甜菜碱类(N,N-二甲基-N-烷基-N-羧甲基铵甜菜碱、N,N,N-三烷基-N-磺基亚烷基铵甜菜碱、N,N-二烷基-N,N-双聚氧亚乙基铵硫酸酯甜菜碱、2-烷基-1-羧甲基-1-羟乙基咪唑鎓甜菜碱等)、氨基羧酸类(N,N-二烷基氨基亚烷基羧酸盐等)。
(抗氧化剂)
作为抗氧化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胺系抗氧化剂、酚系抗氧化剂等。
(防锈剂)
作为防锈剂,可列举铬酸盐、钼酸盐、亚硝酸钠等无机化合物。
(pH调节剂)
作为pH调节剂,可列举乳酸、二氧化碳、琥珀酸、葡糖酸、柠檬酸、柠檬酸三钠、苹果酸、磷酸等。
(防腐剂)
作为防腐剂,可列举对羟基苯甲酸酯系、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丙酸盐系、脱氢乙酸、二氧化硫和焦亚硫酸钠系等。
(粘度调节剂)
作为粘度调节剂,可列举高分子化合物、层状无机颗粒等。
(消泡剂)
作为消泡剂,可列举氟系化合物、有机硅系化合物、聚醚系化合物、乙炔二醇系化合物、以EDTA为代表的螯合剂等。
<聚酯的再循环系统>
本发明的聚酯的再循环系统具有功能层去除单元、去除了功能层的聚酯薄膜的回收单元、和以该聚酯薄膜为原料的再循环聚酯制品的制造单元。本系统为对作为回收废料的层叠聚酯薄膜进行再循环的系统。废料的回收方法如上所述。
另外,本系统根据作为废料的聚酯薄膜的形状,如上所述地在清洗装置的前级设置退卷单元、裁切单元等也是优选的方式。
在作为废料的聚酯薄膜为卷状的情况下,优选具有退卷单元,进而,从高效地得到再循环聚酯方面出发,优选卷取也通过辊来进行的、所谓的卷对卷方式。
另外,在作为废料的聚酯薄膜为块状的情况下,优选具有裁切单元。通过裁切,废料成为片状,如上所述,清洗单元会更高效。
以下,使用图1和图2所示的示意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聚酯的再循环系统。需要说明的是,图1示出作为废料的层叠聚酯薄膜为卷状的情况,图2示出作为废料的层叠聚酯薄膜为块状的情况。
废料为卷状时,如图1所示,优选具有使卷状的层叠聚酯薄膜退卷的退卷单元(退卷辊)14。通过功能层去除单元11用清洗剂清洗所退卷的层叠薄膜16,剥离、去除功能层。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示出了功能层去除单元11在浸渍槽中充满了清洗剂、并在其中浸渍层叠薄膜的浸渍装置,但是也可以是将清洗剂涂布于层叠聚酯薄膜的涂布装置、将清洗剂吹送到层叠聚酯薄膜的吹送装置。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中,优选使用浸渍装置的浸渍法。
接着,优选利用淋洗单元12冲洗功能层去除单元11中使用的、在聚酯薄膜基材上附着的清洗剂。图1中示出与功能层去除单元同样地在浸渍槽中充满淋洗液、并在其中浸渍聚酯薄膜的浸渍装置,但是也可以是对去除了功能层的聚酯薄膜基材吹送淋洗液的吹送装置等。
去除了功能层的聚酯薄膜基材可通过干燥单元13干燥而去除淋洗液。其中,淋洗单元12可以省略,当省略淋洗单元12时,通过干燥单元去除清洗剂。作为干燥单元,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进行加热干燥的烘箱、热风干燥机等公知的干燥装置。
废料为卷状的层叠聚酯时,优选利用卷取单元(卷取辊)15进行卷取的方式。即,如图1所示以所谓卷对卷方式进行时效率高,因此优选。
经干燥且经卷取的聚酯薄膜基材优选之后利用料粒制造装置18进行料粒化。作为料粒制造装置18,只要能够将聚酯薄膜基材熔融、料粒化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公知的挤出机,利用挤出机将聚酯薄膜基材熔融、并将挤出的聚酯料粒化即可。另外,聚酯薄膜基材在从卷取单元退出后在适宜微细化的基础上投入挤出机即可,作为微细化单元,可列举公知的粉碎机、切割机等。
然后,使用图2说明作为废料的层叠聚酯薄膜为块状的情况。作为废料的层叠聚酯薄膜为块状26时,优选利用裁切单元24制成片状的层叠聚酯薄膜27。
制成了片状的聚酯薄膜由带式输送机25输送到功能层去除单元21,利用清洗剂清洗而剥离功能层。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也例示了功能层去除单元21在浸渍槽中充满清洗剂、并在其中浸渍层叠薄膜的方法。
然后,优选利用淋洗单元22冲洗功能层去除单元21中使用的清洗剂,利用干燥单元23干燥,得到片状的再循环聚酯。得到的片状的聚酯此后用料粒制造装置28制成料粒状。料粒制造装置28与料粒制造装置18同样,由于已经为片状,因此可以省略微细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所示的方式中,使用带式输送机25进行一系列单元的方式对于生产率有利,但是也可以使用带式输送机25以外的输送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聚酯的再循环系统为一个实施方式,可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适宜地对本系统所具有的各单元进行变更、改良。
<剥离清洗液的废液处理系统>
本发明中使用的剥离清洗液的废液可以通过现有公知的分离纯化方法分离出各有效成分并再次作为剥离清洗液的原料使用,从应用的观点出发,也可以进行废弃处理。
进行废弃处理的情况下,有如下方法:废弃到具备能够净化废液的生物氧化层、曝气层、沉淀槽、氯杀菌槽、污泥槽等的污水处理槽。
利用污水处理槽处理废液的情况下,若废液的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的数值未达到规定值以下则不能将废液丢弃,因此需要事先对废液进行一定程度的净化。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事先进行废液的浓缩等而减少废液量。
作为上述事先处理,可列举:在添加凝集剂而分离为处理水和凝集物后分别进行废弃的凝集沉淀法;使用UF膜过滤器等将废液分离为处理水和浓缩液后分别进行废弃的过滤器过滤分离法;在减压下或常压下加热废液而使溶剂挥发,分离为处理水和浓缩液后分别进行回收、废弃的减压蒸馏法或蒸发浓缩法;将废液中的有机物利用氧化处理等分解为CO2和水的氧化还原法(臭氧分解法等);将废液中的有机物利用生物处理而分解的生物处理法等。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受以下所说明的实施例限定。
<评价方法>
(1)浸渍试验
将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备的清洗剂放入30ml的水槽,浸渍层叠薄膜。清洗剂的温度、浸渍时间、和样品尺寸如表中记载。
(2)功能层的剥离评价
(2-1)目视
(具有粘合层的层叠聚酯薄膜、和具有硬涂层的层叠聚酯薄膜)
将所浸渍的层叠薄膜取出,目视观察表面,按照以下基准进行评价。
◎(优异);功能层溶解或剥离,实用上特别优选。
〇(良好);功能层的一部分溶解或剥离,实用上没有问题。
△(中等);功能层的很小一部分溶解或剥离。
×(差);功能层残留,实用上有问题。
(2-2)荧光X射线分析
(具有有机硅脱模层的层叠聚酯薄膜)
使用荧光X射线分析装置(XRF、岛津制作所公司制造的“XRF-1800”)对清洗后的层叠薄膜的表面进行Si元素的定量分析。
将清洗前的层叠聚酯薄膜表面的Si元素量设为100%、将未涂覆层叠薄膜的功能层的无修饰(plain)薄膜的Si元素量设为0%,由此测定功能层的去除率。
◎(优异);去除率90~100%
〇(良好);去除率70~89%
×(差);去除率0~69%
(3)特性粘度(IV;Intrinsic Viscosity)的评价
准确称量聚酯1g,加入苯酚/四氯乙烷=50/50(重量比)的混合溶剂100ml使其溶解,在30℃下测定。
(4)聚酯薄膜的溶解评价
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在表1的条件下浸渍于清洗剂,用三丰公司制造的“Thinkness Gauge ID-C112X/1012X”测定厚度,由此测定聚酯薄膜基材的厚度变化。
将厚度变化为3μm以上的情况设为A,将厚度变化小于3μm的情况设为B。厚度变化为3μm以上时,推测通过在清洗剂中浸渍而促进了聚酯薄膜基材的溶解,功能层剥离。
(具有功能层的层叠聚酯薄膜)
准备具有下述(I)~(III)的功能层的层叠聚酯薄膜作为试样。
(I)层叠薄膜(具有丙烯酸系粘合层的层叠聚酯薄膜);市售品(日荣新化公司制造的“PET75-H120(10)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厚度:75μm、丙烯酸系粘合层的厚度:10μm。
(II)层叠薄膜(具有丙烯酸系硬涂层的层叠聚酯薄膜);按照下述步骤得到具有丙烯酸系硬涂层的层叠聚酯薄膜。
(丙烯酸系硬涂溶液的制备)
制作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24重量份、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6重量份、光聚合引发剂(商品名:Omnirad 184、IGM Resins B.V.制)1.5重量份、甲苯70重量份的混合涂液,得到丙烯酸系硬涂溶液。
(丙烯酸系硬涂薄膜的制备)
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市售品(三菱化学公司制造的“DIAFOIL”)上,以干燥膜厚为约9μm的方式涂布上述丙烯酸系硬涂溶液,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得到具有丙烯酸系硬涂层的层叠聚酯薄膜。
(III)层叠薄膜(具有有机硅脱模层的层叠聚酯薄膜);市售品(三菱化学公司制造的“MRF38”)、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厚度:38μm。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特性粘度为0.67。
[实施例1]
将作为(a)成分的氢氧化钾5质量份、作为(b)成分的苯甲醇40质量份和二甲基苯酚10质量份、作为其它成分的水45质量份混合,由此制备清洗剂(pH=13以上)。
使用层叠薄膜(I)~(III)在表1中记载的条件下实施清洗性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2]
以作为(a)成分的氢氧化钾5质量份、氢氧化钠5质量份、乙醇胺19质量份、作为(b)成分的苯甲醇40质量份和丙二醇1质量份、作为其它成分的水30质量份的方式混合,制备清洗剂(pH=13以上)。
使用层叠薄膜(I)~(III)在表1中记载的条件下实施清洗性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3]
以作为(a)成分的氢氧化钾5质量份、氢氧化钠5质量份和二乙醇胺10质量份、作为(b)成分的苯甲醇16质量份、作为其它成分的水64质量份的方式混合,制备清洗剂(pH=13以上)。
使用层叠薄膜(I)和(III),在表1中记载的条件下实施清洗性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4]
以作为(a)成分的氢氧化钾5质量份、作为(b)成分的苯甲醇95质量份的方式混合,制备清洗剂(pH=13以上)。
使用层叠薄膜(I)和(III),在表1中记载的条件下实施清洗性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5]
以作为(a)成分的氢氧化钾5质量份、作为(b)成分的甲醇95质量份的方式混合,制备清洗剂(pH=13以上)。
使用层叠薄膜(III),在表1中记载的条件下实施清洗性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6]
以作为(a)成分的氢氧化钾5质量份、作为(b)成分的乙醇95质量份的方式混合,制备清洗剂。
使用层叠薄膜(I)和(III),在表1中记载的条件下实施清洗性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7]
以作为(a)成分的氢氧化钾5质量份、氢氧化钠5质量份和乙醇胺17.9质量份、作为(b)成分的苯甲醇33.8质量份、甲醇3.8质量份和丙二醇2.9质量份、作为其它成分的水31.7质量份的方式混合,制备清洗剂。
使用层叠薄膜(III),在表1中记载的条件下实施清洗性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8]
以作为(a)成分的氢氧化钾5质量份、氢氧化钠5质量份和乙醇胺17.9质量份、作为(b)成分的苯甲醇28.1质量份、甲醇9.4质量份和丙二醇2.9质量份、作为其它成分的水31.7质量份的方式混合,由此制备清洗剂。
使用层叠薄膜(III),在表1中记载的条件下实施清洗性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9]
以作为(a)成分的氢氧化钾5质量份、氢氧化钠5质量份和单乙醇胺17.9质量份、作为(b)成分的苯甲醇18.8质量份、甲醇18.8质量份和丙二醇2.9质量份、作为其它成分的水31.7质量份的方式混合,制备清洗剂。
使用层叠薄膜(III),在表1中记载的条件下实施清洗性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10]
以作为(a)成分的氢氧化钾5质量份、氢氧化钠5质量份和单乙醇胺17.9质量份、作为(b)成分的苯甲醇33.8质量份、六氟-2-丙醇3.8质量份和丙二醇2.9质量份、作为其它成分的水31.7质量份的方式混合,制备清洗剂。
使用层叠薄膜(III),在表1中记载的条件下实施清洗性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11]
以作为(a)成分的氢氧化钾5质量份、氢氧化钠5质量份和单乙醇胺17.9质量份、作为(b)成分的苯甲醇28.1质量份、六氟-2-丙醇9.4质量份和丙二醇2.9质量份、作为其它成分的水31.7质量份的方式混合,由此制备清洗剂。
使用层叠薄膜(III),在表1中记载的条件下实施清洗性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12]
以作为(a)成分的氢氧化钾5质量份、氢氧化钠5质量份和单乙醇胺17.9质量份、作为(b)成分的苯甲醇18.8质量份、六氟-2-丙醇18.8质量份和丙二醇2.9质量份、作为其它成分的水31.7质量份的方式混合,制备清洗剂。
使用层叠薄膜(III),在表1中记载的条件下实施清洗性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13]
以作为(a)成分的氢氧化钾5质量份、氢氧化钠5质量份和单乙醇胺17.9质量份、作为(b)成分的苯甲醇28.1质量份、乙醇9.4质量份和丙二醇2.9质量份、作为其它成分的水31.7质量份的方式混合,制备清洗剂。
使用层叠薄膜(III),在表1中记载的条件下实施清洗性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14]
以作为(a)成分的氢氧化钾5质量份、氢氧化钠5质量份和单乙醇胺17.9质量份、作为(b)成分的苯甲醇28.1质量份、2-丙醇9.4质量份和丙二醇2.9质量份、作为其它成分的水31.7质量份的方式混合,制备清洗剂。
使用层叠薄膜(III),在表1中记载的条件下实施清洗性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1]
以作为(a)成分的氢氧化钾30质量份、作为其它成分的水70质量份的方式混合,制备清洗剂。使用层叠薄膜(I)和(III),在表1中记载的条件下实施清洗性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参考例1]
作为参考例,准备不具有功能层的基材薄膜(IV)(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厚52μm)作为试样。
使用与实施例1组成相同的清洗剂,将试样在清洗剂中浸渍5分钟,利用三丰公司制造的“Thinkness Gauge ID-C112X/1012X”测定厚度,由此测定基材的厚度变化。
将厚度变化为3μm以上的情况设为A、将厚度变化小于3μm的情况设为B。将结果示于表1。
[表1]
表1
Figure BDA0003865784520000261
[参考例2]
为了确认清洗剂中的醇类的最佳形态,变更实施例2和7~12中的清洗条件,即将清洗温度变更为40℃、将浸渍时间变更为1.2分钟,按照以下基准进行清洗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
需要说明的是,与上述同样地,使用荧光X射线分析装置对清洗后的层叠薄膜的表面进行Si元素的定量分析,由此进行清洗评价。
功能层的去除率按照以下基准来判断。
〇(良好);去除率50~100%
△(中等);去除率0~49%
[表2]
表2
Figure BDA0003865784520000271
根据本发明的再循环系统或本发明的再循环方法,使用溶解聚酯薄膜的清洗剂从层叠聚酯薄膜中剥离功能层,能够高效地对聚酯薄膜进行再循环。
由参考例1的结果可知,作为聚酯薄膜的基材薄膜(IV)的表面发生部分熔融而薄膜化。因此,本发明的再循环系统通过使用清洗剂将作为基材的聚酯薄膜的表面的一部分溶解而有效地剥离功能层。
附图标记说明
10 再循环系统
11 功能层去除单元
12 淋洗单元
13 干燥单元
14 退卷单元
15 卷取单元
16 层叠聚酯薄膜
18 料粒制造单元
20 再循环系统
21 功能层去除单元
22 淋洗单元
23 干燥单元
24 裁切单元
25 带式输送机
26 块状层叠聚酯薄膜(废料)
27 片状层叠聚酯薄膜
28 料粒制造单元。

Claims (14)

1.一种聚酯的再循环系统,其具有:
功能层去除单元,使用溶解聚酯薄膜的清洗剂从作为回收废料的在聚酯薄膜的表面具备功能层的层叠聚酯薄膜中去除功能层;
回收单元,回收该去除了功能层的聚酯薄膜;和
制造单元,将该回收的聚酯薄膜作为原料制造再循环聚酯制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的再循环系统,其中,所述制造单元具有用于将所述去除了功能层的聚酯薄膜料粒化的料粒制造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酯的再循环系统,其中,所述清洗剂为含有碱性化剂的清洗剂。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的再循环系统,其中,在所述功能层去除单元中,还具备用于冲洗在去除了功能层的聚酯薄膜上附着的清洗剂的淋洗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的再循环系统,其中,所述废料为卷状或块状的层叠聚酯薄膜。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的再循环系统,其中,在所述功能层去除单元的前级还具备退卷单元或裁切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的再循环系统,其应用卷对卷方式。
8.一种聚酯的再循环方法,其具有:
回收工序(A),回收作为废料且在聚酯薄膜的表面具备功能层的层叠聚酯薄膜;
功能层去除工序,使用溶解该聚酯薄膜的清洗剂从该层叠聚酯薄膜中去除功能层;
回收工序(B),回收去除了功能层的聚酯薄膜;和
制造工序,将该回收工序(B)中回收的聚酯薄膜作为原料制造再循环聚酯制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酯的再循环方法,其中,所述制造工序具有将所述去除了功能层的聚酯薄膜料粒化的料粒制造工序。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聚酯的再循环方法,其中,所述清洗剂为含有碱性化剂的清洗剂。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的再循环方法,其中,所述功能层去除工序中还具备冲洗在去除了功能层的聚酯薄膜上附着的清洗剂的淋洗工序。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的再循环方法,其中,在所述回收工序(A)中回收卷状或块状的废聚酯薄膜。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的再循环方法,其中,在所述功能层去除工序的前级还具备退卷工序或裁切工序。
14.根据权利要求8~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的再循环方法,其以卷对卷方式进行。
CN202180024926.2A 2020-03-31 2021-03-04 聚酯的再循环系统和再循环方法 Active CN1153622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65409 2020-03-31
JP2020065409 2020-03-31
JP2020208859A JP7294308B2 (ja) 2020-03-31 2020-12-16 ポリエステルのリサイクルシステム及びリサイクル方法
JP2020-208859 2020-12-16
PCT/JP2021/008543 WO2021199897A1 (ja) 2020-03-31 2021-03-04 ポリエステルのリサイクルシステム及びリサイクル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60264.4A Division CN118063850A (zh) 2020-03-31 2021-03-04 聚酯的再循环系统和再循环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62201A true CN115362201A (zh) 2022-11-18
CN115362201B CN115362201B (zh) 2024-04-02

Family

ID=77930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24926.2A Active CN115362201B (zh) 2020-03-31 2021-03-04 聚酯的再循环系统和再循环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24305A1 (zh)
EP (1) EP4129675A4 (zh)
JP (1) JP2022046592A (zh)
KR (1) KR20220162131A (zh)
CN (1) CN115362201B (zh)
TW (1) TW202200335A (zh)
WO (1) WO2021199897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65665A (ja) * 2001-03-12 2002-09-18 Toray Ind Inc 離型フィルムの回収方法
JP2009291690A (ja) * 2008-06-03 2009-12-17 Tdk Corp 剥離フィルムの洗浄方法、並びに基材フィルム及び剥離フィルムのリサイクル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91028A (ja) * 1982-11-17 1984-05-25 Yasuo Iwata 磁気テ−プ屑からの原料回収方法および装置
JP3452332B2 (ja) * 1994-03-28 2003-09-29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樹脂基体表面の被膜の除去方法
US5628832A (en) * 1995-03-24 1997-05-13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Removal of adhesive from polyester film
EP0924678B1 (en) * 1997-12-19 2004-09-29 Toyo Boseki Kabushiki Kaisha Labels, bottles fitted with these labels, and processes for their recycling
JP2000025041A (ja) * 1998-07-14 2000-01-25 Unitika Ltd 樹脂フィルムからのコート層の剥離方法
JP2004169005A (ja) 2002-11-05 2004-06-17 Toray Ind Inc 積層フィルムのリサイクル方法およびリサイクル製品
JP2005132901A (ja) * 2003-10-29 2005-05-26 Teijin Fibers Ltd 脂肪族ポリエステルから異素材を除去する方法
JP2005264019A (ja) * 2004-03-19 2005-09-29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ポリエステル系樹脂支持体回収方法
JP2005298354A (ja) * 2004-04-07 2005-10-27 Is:Kk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からのエステルモノマーの回収方法
KR100528646B1 (ko) * 2005-01-24 2005-11-15 한국생산기술연구원 포장용 다층 폐필름의 재활용방법
CN109366800A (zh) * 2017-08-02 2019-02-22 鹏鼎控股(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底片的回收利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65665A (ja) * 2001-03-12 2002-09-18 Toray Ind Inc 離型フィルムの回収方法
JP2009291690A (ja) * 2008-06-03 2009-12-17 Tdk Corp 剥離フィルムの洗浄方法、並びに基材フィルム及び剥離フィルムのリサイクル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99897A1 (ja) 2021-10-07
EP4129675A1 (en) 2023-02-08
JP2022046592A (ja) 2022-03-23
EP4129675A4 (en) 2024-03-06
CN115362201B (zh) 2024-04-02
TW202200335A (zh) 2022-01-01
KR20220162131A (ko) 2022-12-07
US20230024305A1 (en) 2023-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94308B2 (ja) ポリエステルのリサイクルシステム及びリサイクル方法
US20230045736A1 (en) Polyester Film Recovery Method, Recycled Polyester Product, Recovery Device, and Functional Layer Removal Agent
JP2021160350A (ja)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の回収方法、回収装置及び機能層除去剤
JP2002219787A (ja) 光学用被覆フィルム
JP7196990B2 (ja)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の回収方法、回収装置及び機能層除去剤
JP2023026456A (ja)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の回収方法、回収装置及び機能層除去剤
JP7196900B2 (ja)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の回収方法、回収装置及び機能層除去剤
WO2001028772A1 (fr) Film polyester stratifie
JP2022036124A (ja)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の回収方法、回収装置及び機能層除去剤
CN115362201B (zh) 聚酯的再循环系统和再循环方法
CN118063850A (zh) 聚酯的再循环系统和再循环方法
JP3528960B2 (ja)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2022100250A (ja) 積層フィルム及び機能層除去方法
JP2023079089A (ja)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の機能層除去方法
JP2023076368A (ja) 積層体の分離回収方法
JP2022151302A (ja) リサイクルポリ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リサイクル装置及び機能層除去剤
JP2023167309A (ja) 再生ポリエステル原料及び再生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2022130226A (ja)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の機能層除去方法
JP2002205365A (ja) 光学用易接着フィルム
JP2022133835A (ja) シリコーン離型層除去剤、シリコーン離型層の除去方法、リサイクルポリ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及びリサイクルポリエステル製品
JP2023020615A (ja) 積層フィルム及び機能層除去方法
JP2023006803A (ja) 再生ポリエステル原料及び再生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KR102045487B1 (ko) 실리콘 릴리즈 라이너의 회수 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회수된 재생 폴리에스터 필름
KR101503791B1 (ko) 폴리에스테르계 증착필름
WO2023026953A1 (ja) 積層フィル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