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48942A - 打印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打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48942A
CN115348942A CN202180023772.5A CN202180023772A CN115348942A CN 115348942 A CN115348942 A CN 115348942A CN 202180023772 A CN202180023772 A CN 202180023772A CN 115348942 A CN115348942 A CN 1153489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medium
discharge tray
sheet
conveying
conveying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237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桥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3489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489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66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 B41J11/663Controlling cutting, cutting resulting in special shapes of the cutting line, e.g. controlling cutting positions, e.g. for cutting in the immediate vicinity of a printed im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10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 B41J13/106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for the sheet output section

Abstract

打印装置(1)包括:输送辊对(41),在夹持位置(NP)夹持打印介质(P),在输送方向上输送打印介质(P);位于输送辊对(41)下游的切割单元(51);位于切割单元(51)下游和下方的排出盘(61);控制器(7)。控制器(7)进行(a)切割单元(51)将打印介质(P)切割成第一和第二打印介质(P1、P2);(b)将第二输送介质(P2)排出到排出盘(61)上的第一打印介质(P1)上方。排出盘(61)位置满足公式H1>4×10‑7×D14,H1表示夹持位置(NP)与排出盘(61)放置面(SU)之间在重力方向上的距离;D1表示夹持位置(NP)与切割单元(51)下游端(ED1)之间在输送方向上的距离。

Description

打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用于切割卷状片材(rolled sheet)的切割装置。切割装置位于排出部的下游侧,排出部用于排出进行了图像记录处理的卷状片材,切割装置用于切割由用于输送卷状片材的辊以悬臂方式支撑的卷状片材。切割装置包括切割保持部,用于保持用于切割卷状片材的一对上、下旋转刀。切割保持部能够在与卷状片材的排出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往复移动。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1-051114号
发明内容
由于上述切割装置被构成为切割卷状片材,因而假定其不切割具有固定片材尺寸的片材。在上述切割装置中,卷状片材的位于刀刃下游的部分由于其自重而落到排出盘上。
与之相对地,当切割具有固定片材尺寸的片材时,片材的位于刀刃下游的部分在完成切割时由于其自重而落到排出盘上,而片材的位于刀刃上游的其余部分在到达排出盘后落到排出盘上。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想见,片材的前面部分和后面部分可能彼此不对齐。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割装置,能够提高打印介质切割出的部分之间的对齐性或重叠性。
(1)为了实现上述和其它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装置,包括:输送辊对,被构成为在夹持位置夹持打印介质,并且在输送方向上输送所述打印介质;切割单元,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位于所述输送辊对的下游,被构成为切割由所述输送辊对输送的所述打印介质,所述切割单元具有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最下游端;排出盘,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位于所述切割单元的下游,并且位于所述切割单元的下方,所述排出盘包括放置面;以及控制器。控制器被构成为进行:处理a:由所述切割单元将所述打印介质切割为第一打印介质和第二打印介质,将从所述打印介质切割出的所述第一打印介质排出到所述排出盘的所述放置面上;以及处理b:由所述输送辊对输送所述第二打印介质,将所述第二输送介质排出到已排出在所述排出盘上的所述第一打印介质的上方。所述排出盘的位置满足公式H1>4×10-7×D14,其中,H1表示所述夹持位置与所述排出盘的所述放置面之间在重力方向上的距离,D1表示所述夹持位置与所述切割单元的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所述最下游端之间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距离。
根据上述结构(1),能够防止第二打印介质位于在排出第二打印介质之前已经排出并且放置在排出盘上的第一打印介质的下方。因此,能够提高第二打印介质相对于由切割单元切割的第一打印介质的对齐质量。
(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打印装置,包括:输送辊对,被构成为在夹持位置夹持打印介质,并且在输送方向上输送所述打印介质;切割单元,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位于所述输送辊对的下游,被构成为切割由所述输送辊对输送的所述打印介质;排出盘,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位于所述切割单元的下游,并且位于所述切割单元的下方,所述排出盘包括放置面;以及控制器。控制器被构成为进行:处理a:由所述切割单元将所述打印介质切割为第一打印介质和第二打印介质,将从所述打印介质切割出的所述第一打印介质排出到所述排出盘的所述放置面上;以及处理b:由所述输送辊对输送所述第二打印介质,将所述第二输送介质排出到已放置在所述排出盘的所述放置面上的所述第一打印介质的上方。所述排出盘位于使得所述夹持位置与所述排出盘的所述放置面之间在重力方向上的距离比夹在所述输送辊对的所述第二打印介质的偏转量大的位置,夹在所述输送辊对的所述第二打印介质从所述输送辊对在所述重力方向上弯曲所述偏转量。
根据上述结构(2),能够防止第二打印介质位于在排出第二打印介质之前已经排出并且放置在排出盘上的第一打印介质的下方。因此,能够提高第二打印介质相对于由切割单元切割的第一打印介质的对齐质量。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打印装置,所述控制器还被构成为进行处理c:由所述输送辊对以第一输送速度在所述输送方向上输送所述打印介质而不切割所述打印介质,并且将所述打印介质排出到所述排出盘的所述放置面上,在所述处理b的输送中,所述控制器被构成为控制所述输送辊对以低于所述第一输送速度的第二输送速度输送所述第二打印介质。
(4)根据上述(3)所述的打印装置,还包括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连接到所述排出盘,被构成为引导排出到所述排出盘的所述打印介质的头端,所述引导构件具有引导面,在所述处理b的输送中的所述第二输送速度被设置为使得所述第二打印介质的头端不到达所述引导面。
(5)根据上述(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装置,还包括片材供给盘,所述片材供给盘被构成为在其中容纳所述打印介质,所述排出盘具有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最下游端,所述切割单元被构成为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切割位置切割所述打印介质,所述夹持位置与所述排出盘的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所述最下游端之间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距离小于如下两者之和:所述夹持位置与所述切割单元的所述切割位置之间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距离;以及从放置在所述片材供给盘中的所述打印介质分割出的所述第二打印介质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长度。
(6)根据上述(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装置,所述排出盘具有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最下游端,在所述处理b的输送中,所述控制器被构成为控制所述输送辊对的旋转速度,使得由所述输送辊对输送的所述第二打印介质的一部分在所述输送方向上比所述排出盘的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所述最下游端更突出。
(7)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打印装置,还包括:片材供给盘,被构成为在其中容纳所述打印介质;以及引导构件,连接到所述排出盘,被构成为引导排出到所述排出盘的所述放置面的所述第二打印介质的头端,所述引导构件具有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最上游端,所述切割单元被构成为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切割位置切割所述打印介质,所述夹持位置与所述引导构件的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所述最上游端之间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距离小于如下两者之和:所述夹持位置与所述切割单元的所述切割位置之间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距离;以及从放置在所述片材供给盘中的所述打印介质分割出的所述第二打印介质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长度。
(8)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打印装置,还包括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连接到所述排出盘,被构成为引导排出到所述排出盘的所述放置面的所述第二打印介质的头端,所述控制器被构成为控制所述输送辊对的旋转速度,使得由所述输送辊对输送的所述第二打印介质抵接所述引导构件。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结构,能够在切割单元切割出第一打印介质和第二打印介质之后,提高第二打印介质相对于第一打印介质的对齐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1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1的电结构的框图;
图3A是从左侧看设置在根据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1中的切割单元51的纵剖视图,图3B是切割单元51的主视图,图3C是切割单元51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4A至图4C是用于说明由设置在根据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1中的切割单元51对片材P进行切割的图;
图5A和图5B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排出盘61A的示意图,图5C是根据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排出盘61B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4C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1。
<打印装置10的结构>
图1是示出打印装置1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打印装置1是具有打印功能和扫描功能的多功能机(multi-function peripheral,MFP)。打印装置1被构成为进行例如喷墨式打印,通过在片材上喷出墨来将打印作业中指定的打印数据记录在片材P(打印介质的一个例子)上。
不仅可以使用喷墨式打印方法,还可以使用电子照相式打印方法作为打印方法。此外,打印装置1可以对片材P进行彩色打印或单色打印。为了方便说明,关于打印装置1的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来定义。此外,图1中的进深侧和近前侧分别定义为打印装置1的向右方向和向左方向。
如图1所示,打印装置1包括片材供给盘11、片材供给辊21、片材供给臂22、片材通道R1、图像记录单元31、输送辊对41、切割单元51和排出盘61。片材供给盘11是用于容纳片材P的壳体,具有上部开口端。片材供给盘11包括放置部12。片材供给盘11容纳放置在放置部12上的片材P。
片材P具有例如A4尺寸。但是,片材P也可以具有A3尺寸或B4尺寸。在以下的说明中,假定片材P具有A4尺寸。因此,设定A4尺寸作为片材供给盘11的片材P的尺寸。片材供给盘11和排出盘61能够相对于形成在打印装置1的前部的开口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片材P可以是纸质介质,也可以是OHP片材等树脂介质。
片材供给辊21被构成为将容纳在片材供给盘11中的片材P供给到片材通道R1。片材供给辊21由片材供给臂22的头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片材供给臂22由支撑在打印装置1的框体(图中未示出)上的轴23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撑。片材供给臂22被片材供给臂22的自重或弹簧的弹力施加向着片材供给盘11转动的力。
片材供给辊21被构成为响应于如图2所示的片材供给马达101的驱动而正向旋转。通过片材供给辊21的正向旋转,将容纳在片材供给盘11中的每个片材P输送到片材通道R1。供给到片材通道R1的片材P移动通过弯曲构件81、82之间的部分,然后在输送方向DD上输送通过后述记录头滑架32和压板34之间的部分。输送方向DD是在打印装置1中从后向前的向前方向。
片材通道R1是从片材供给盘11的后端向排出盘61向上延伸的路径。具体而言,片材通道R1从片材供给盘11的后端向上延伸,在弯曲构件81、82之间的区域弯曲,然后直线向前延伸通过记录头滑架32和压板34之间的部分,到达排出盘61。
图像记录单元31位于片材通道R1中的弯曲构件81、82和输送辊对41之间,被构成为在片材P上记录图像。图像记录单元31包括记录头滑架32、记录头33和压板34。记录头33安装在记录头滑架32上。
记录头33具有形成有多个喷嘴(图中未示出)的下表面。在记录头33中,通过例如压电元件等振动元件的振动从喷嘴喷出墨滴。压板34是用于承载片材P的矩形板状构件。在记录头滑架32相对于支撑在压板34上的片材P移动的同时,记录头33选择性地喷出墨滴,从而在片材P上记录图像。
压板34能够在压板34平行于输送方向DD延伸的第一位置(图1中由实线表示)和压板34从第一位置向下转动预定角度的第二位置(图1中由虚线表示)之间转动。压板34在片材P的输送和打印操作期间位于第一位置。另一方面,当发生片材卡住时,使用者能够将压板34移动到第二位置,从而移除卡住的片材P。
当接收到图2所示的记录头滑架马达103的驱动力时,记录头滑架32能够在打印装置1的左右方向即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在对片材P的图像记录处理中,图2所示的控制器7在片材P的输送停止的状态下一边使记录头滑架32在扫描方向上移动一边使记录头33喷出墨,从而在片材P上记录一行图像。
输送辊对41在输送方向DD上位于图像记录单元31的下游。输送辊对41包括输送辊42、43。输送辊对41被构成为将片材P夹在其间并且在输送方向DD上输送片材P。具体而言,输送辊42位于片材通道R1的上方,输送辊43位于片材通道R1的下方,面对输送辊43。
输送辊43由图2所示的输送马达102驱动。输送辊42随着输送辊43的旋转而旋转。片材P被输送辊42、43夹着在输送方向DD上输送。输送辊43设置有编码器105,编码器105用于检测输送辊43的旋转。编码器105被构成为根据输送辊43的旋转向控制器7输出脉冲信号。
可以由输送马达102驱动输送辊42。在这种情况下,输送辊43通过输送辊42的旋转而旋转,编码器105设置在输送辊42,编码器105根据输送辊42的旋转向控制器7输出脉冲信号。
切割单元51在输送方向DD上位于输送辊对41的下游。切割单元51被构成为切割由输送辊对41输送的片材P。切割单元51将在后面详细说明。排出盘61在输送方向DD上位于切割单元51的下游,并且位于切割单元51的下方。此外,排出盘61位于片材供给盘11的上方。
<打印装置1中的电结构>
图2是示出打印装置1中的电结构的框图。如图2所示,打印装置1包括控制器7、片材供给马达101、输送马达102、记录头滑架马达103、切割滑架马达104、编码器105和网络接口106。
控制器7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71、ROM(只读存储器)72、RAM(随机存取存储器)73、E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注册商标)74以及ASIC(专用集成电路)75,通过内部总线将它们彼此连接。
ROM 72存储CPU 71执行各种操作所使用的程序等各种程序。RAM 73用作临时存储当CPU 71执行上述程序时所使用的数据和信号的存储区域,或者用作数据处理的工作区域。EEPROM 74在其中存储关闭打印装置1的电源后仍必须保持的设置信息。
控制器7基于从ROM 72读取的控制程序来控制片材供给马达101、输送马达102、记录头滑架马达103、记录头33和切割滑架马达104。ASIC 75连接到片材供给马达101、输送马达101、记录头滑架马达103、记录头33、切割滑架马达104、编码器105和网络接口106。
ASIC 75被构成为将驱动电流供给到片材供给马达101、输送马达102、记录头滑架马达103和切割滑架马达104。片材供给马达101、输送马达102、记录头滑架马达103、切割滑架马达104是DC马达,其旋转速度响应于所供给的驱动电流的增大而变高,响应于所供给的驱动电流的减小而变低。
控制器7被构成为通过例如PWM控制(脉冲宽度调制控制)来控制片材供给马达101、输送马达102、记录头滑架马达103和切割滑架马达104的旋转。此外,控制器7被构成为向记录头33的振荡元件施加驱动电压以通过喷嘴喷出墨滴。控制器7还被构成为基于从编码器105输出的脉冲信号来检测输送辊43的旋转量。此外,控制器7被构成为基于从编码器105输出的脉冲信号来估计片材P的输送速度。
网络接口106连接到例如LAN(局域网)等网络,从而允许连接到安装有打印装置1的驱动程序的外部设备。通过网络接口106,打印装置1能够接收含有用于标识片材P的种类的标识信息的打印作业。
<切割单元51的结构>
图3A至图3C是示出设置在图1所示的打印装置1中的切割单元51的结构的图。具体而言,图3A是从打印装置1的左侧看切割单元51的纵剖视图。图3B是从打印装置1的前侧看切割单元51的主视图。图3C是切割单元51的立体图。
如图3A至图3C所示,切割单元51包括切割滑架52,刀53、54,固定部55,支撑轨56,旋转轴57,以及环形带58。切割单元51被构成为切割由图像记录单元31记录了图像的片材P。
具体而言,在片材P被输送辊对41夹着停止输送的状态下,控制器7控制切割单元51,通过使切割滑架52相对于片材P在宽度方向上移动,来在宽度方向上切割片材P。片材P的宽度方向与输送方向DD垂直。切割单元51被构成为当控制器7判断为需要切割片材P时切割片材P。
切割滑架52支撑刀53、54,刀53、54中的每个呈圆盘状。切割滑架52具有切口SP,刀53、54的一部分通过切口SP露出在外。切割滑架52固定在固定部55上,固定部55与环形带58连接。
支撑轨56在片材P的宽度方向上延伸。支撑轨56支撑切割滑架52,使得切割滑架52能够在片材P的宽度方向上移动。环形带58环绕在旋转轴57上。环形带58响应于图2所示的切割滑架马达104的旋转而与旋转轴57的旋转一起旋转,从而切割滑架52能够在片材P的宽度方向上沿着支撑轨56移动。
随着片材P由于切割滑架52在片材P的宽度方向上的移动而进入切口SP,片材P被刀53、54切割。切割滑架52具有连接到切口SP的倾斜面S1。倾斜面S1从刀53、54的刀刃附近的部分在切割滑架52的移动方向MD上向着切割滑架52的头端延伸。即,在图3B的例子中,倾斜面S1向左(切割滑架52的移动方向MD的下游)斜向下倾斜。
倾斜面S1在切割滑架52的移动方向MD上向着切割滑架52的头端斜向下倾斜。倾斜面S1的下端能够位于在片材P被输送辊对41夹着的状态下在切割滑架52偏转的片材P的下方。由于被输送辊对41夹着的片材P抵接倾斜面S1,片材P被沿着倾斜面S1引导到刀53、54的刀刃。
<切割片材>
图4A至图4C是用于说明设置在图1所示的打印装置1中的切割单元51对片材P进行切割的图。在图4A至图4C中,省略了打印装置1的图像记录单元31、输送辊对41、切割单元51和排出盘61以外的组件。
这里,作为例子,假定控制器7通过网络接口106从外部设备接收到打印作业的情况。在打印作业中,假定指定在A4尺寸的片材上进行打印。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器7驱动片材供给马达101使片材供给辊21旋转,从而将容纳在片材供给盘11中的A4尺寸的片材P输送到片材通道R1。
当片材P的头缘到达输送辊对41并且片材P的前半部分(头半部分)到达图像记录单元31时,控制器7停止驱动片材供给马达101。然后,控制器7开始驱动记录头33和记录头滑架马达103,从而在片材P的前半部分上记录图像。在完成对片材P的前半部分的图像记录之后,控制器7开始驱动输送马达102,在输送方向DD上输送片材P。
然后,如图4A所示,当片材P的在输送方向DD上的中央位置与切割单元51的位置一致时,控制器7停止旋转输送马达102。控制器7开始驱动记录头33和记录头滑架马达103,从而在片材P的后半部分记录图像。在对片材P的后半部分进行图像记录期间,控制器7允许切割单元51进行用于切割片材P的切割处理。
具体地,如图4B所示,控制器7执行如下切割处理:片材P被切割单元51切割,被分割为第一片材P1(前半部分)和第二片材P2(后半部分);片材P的第一片材P1被排出到排出盘61上。
片材P在其中央被切割单元51切割。由于第一片材P1和第二片材P2是A4尺寸的片材P的两半,因此,第一片材P1和第二片材P2中的每个都具有A5尺寸。在片材P具有A3尺寸的情况下,第一片材P1和第二片材P2中的每个具有A4尺寸;在片材P为B4尺寸的情况下,第一片材P1和第二片材P2分别为B5尺寸。
由于第一片材P1的自重,从片材P切割并且分离的第一片材P1落到排出盘61上。如图4C所示,在执行了上述切割处理之后,控制器7执行输送处理,即,输送辊对41输送第二片材P2,从而将第二片材P2排出到已经排出到排出盘61上的第一片材P1上方。
这里,参照图4C,H1表示输送辊41夹着片材P的夹持位置NP与排出盘61的放置第一片材P1的放置面SU之间在重力方向G1上的距离。此外,D1表示夹持位置NP与切割单元51在输送方向DD上的最下游端部ED1之间在输送方向DD上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排出盘61被设置在满足下述式(1)的位置。
H1>4×10-7×D14......(1)
如果排出盘61的位置满足上述式(1),则能够防止第二片材P2位于在排出第二片材P2之前已经排出并且放置在排出盘61上的第一片材P1的下方。因此,能够提高第二片材P2相对于由切割单元51切割的第一片材P1的对齐质量。
此外,参照图4B,在本实施方式中,排出盘61所位于的位置使得距离H1大于第二片材P2的偏转量DT。这里,偏转量DT是在重力方向G1上从夹持位置NP(输送辊对41夹着第二片材P2的位置)到第二片材P2的头端的距离。即,偏转量DT是第二片材P2的头端从夹持位置NP在重力方向G1上弯曲的量。偏转量DT由下述式(2)表示。
DT=WL4/(8EI)......(2)
在式(2)中,W表示施加到第二片材P2的位于输送辊对41下游的偏转部(弯曲部)的均匀分布的载荷。L表示第二片材P2的位于输送辊对41下游的偏转部在输送方向DD上的长度。E表示第二片材P2的杨氏模量。I表示第二片材P2的面积惯性矩(moment of inertia ofarea)。面积惯性矩由下述式(3)表示,其中,B表示第二片材P2的宽度,T表示第二片材P2的厚度。
I=BT3/12......(3)
如上所述,夹持位置NP(输送辊对41夹着片材P的位置)与排出盘61的放置面SU(第一片材P1所放置的表面)之间在重力方向G1上的距离H1大于第二片材P2在重力方向G1上的偏转量DT。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这种结构能够避免第二片材P2进入在排出第二片材P2之前已经排出到排出盘61上的第一片材P1的下方。因此,能够提高第二片材P2相对于由切割单元51切割的第一片材P1的对齐质量。
这里,作为片材P,以木质纸(groundwood paper,商品名为Oumu,Daio PaperCorporation的产品)为例。该木质纸具有A4尺寸,重量为0.000104N/mm,在输送方向DD上的长度为297mm,宽210mm,厚0.084mm。木质纸的基重为50.4g/m2,克拉克刚度(Clarkstiffness)为62cm3/100,杨氏模量为3117MPa,密度为0.0006g/mm3
根据上述式(3)算出的木质纸的面积惯性矩I约为0.010372N/mm4。根据上述式(2)算出的木质纸的偏转量DT约为4×10-7×L4。距离H1优选大于上述木质纸的偏转量DT。因此,优选地,排出盘61位于满足上述式(1)的位置。
此外,在输送处理中,控制器7优选使输送辊对41以比第一输送速度慢的第二输送速度输送第二片材P2,其中,第一输送速度是控制器7使输送辊对41将片材P输送到排出盘61而不进行切割处理时的输送速度。换句话说,在控制器7控制下的输送处理中,第二片材P2以比在不进行切割处理的情况下将片材P输送到排出盘61时输送辊43的第一旋转速度低的输送辊43的第二旋转速度进行输送。
根据这种结构,第二片材P2以比在不进行切割处理的情况下将片材P输送到排出盘61时输送辊43的第一旋转速度低的输送辊43的第二旋转速度进行输送。因此,与不切割片材P的情况相比,能够更慢地将第二片材P2排出到排出盘61上,因此,能够提高在由切割单元51切割后第二片材P2与第一片材P1的对齐。。
控制器7能够控制输送马达102的旋转速度从而控制输送辊43的旋转速度。因此,控制器7不仅能够控制片材P的输送速度,还能够控制第二片材P2的输送速度。
在图4B中,H2表示夹持位置NP与排出盘61在输送方向DD上的最下游端ED2之间在输送方向DD上的距离。此外,H3表示夹持位置NP与切割单元51切割片材P的切割位置CP之间在输送方向DD上的距离。
此外,L1表示在切割处理中第二片材P2在输送方向DD上的长度。由于第二片材P2是放置在片材供给盘11中的片材P分割出来的一半,因此,第一片材P1在输送方向DD上也具有长度L1。如图4B所示,距离H2小于距离H3和长度L1的总长度(总和)。通过这种布置,第二片材P2被排出到排出盘61上,使得第二片材P2的一部分(头端)从排出盘61突出。因此,使用者能够容易地从排出盘61取出第二片材P2。
优选地,控制器7控制输送辊对41的旋转速度,使得由输送辊对41输送的第二片材P2的一部分突出到排出盘61的在输送方向DD上的最下游端ED2的前方。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器7控制输送马达102的旋转速度来控制输送辊43的旋转速度,从而控制输送辊对41的旋转速度。
<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图5A至图5C示出打印装置1的排出盘61的各种变形例。
图5A和图5B示出第一变形例,其中,在打印装置1中设置排出盘61A和与其连接的引导构件81来代替排出盘61。在图5A至图5C中,省略了图像记录单元31、输送辊对41、切割单元51、排出盘61A和引导构件81以外的组件。
如图5A所示,打印装置1可以包括引导构件81。引导构件81连接到排出盘61A,被构成为引导排出到排出盘61A上的第二片材P2的头端部。引导构件81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到排出盘61A的在输送方向DD上的最下游端部。
当第二片材P2排出到排出盘61A上时,引导构件81优选位于相对于排出盘61A的放置面SU斜向上倾斜的固定位置(如图5A和图5B中的实线所示),从而允许第二片材P2抵接在引导构件81上。
在图5A中,H4表示夹持位置NP与引导构件81的在输送方向DD上的一端部ED3之间在输送方向DD上的距离。引导构件81的端部ED3是引导构件81的在输送方向DD上的最上游端,与排出盘61A的在输送方向DD上的最下游端部连接。这里,距离H4小于距离H3和长度L1的总长度(总和)。在图5A中,为了方便起见,将长度L1表示为第二片材P2呈水平直线方向。此外,距离H4可以等于距离H2。
如图5B所示,当第二片材P2由输送辊对41输送时,第二片材P2在第二片材P2抵接引导构件81的同时被排出到排出盘61A上。即,第二片材P2由引导构件81引导。因此,能够提高在由切割单元51切割片材P后第一片材P1和第二片材P2之间的对齐。
优选地,控制器7控制输送辊对41的旋转速度,使得由输送辊对41输送的第二片材P2能够抵接在引导构件81上。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器7能够通过控制输送马达102的旋转速度来控制输送辊43的旋转速度,从而控制输送辊对41的旋转速度。
排出盘61A包括倾斜部SL。倾斜部SL倾斜地从放置面SU斜向下延伸,并且在与输送方向DD相反的方向上延伸。通过这种结构,能够防止第二片材P2进入第一片材P1下方,这是因为第一片材P1的在输送方向DD上的尾端部沿着倾斜部SL放置在倾斜部SL上。
图5C示出上述实施方式的排出盘61的第二变形例。如图5C所示,第二变形例的排出盘61B包括:具有放置面SU的盘本体62;以及能够伸缩的延伸部ET。延伸部ET能够从盘本体62在输送方向DD上延伸。延伸部ET能够缩回盘本体62内部,并且能够从盘本体62内部向外延伸。
引导构件81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至延伸部ET的在输送方向DD上的最下游端部ED4。具体地,引导构件81由轴63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撑,轴63由延伸部ET支撑。引导构件81也可以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到盘本体62的在输送方向DD上的最下游端部(对应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排出盘61的最下游端ED2)。
此外,优选地,在片材P未被切割单元51切割而排出到排出盘61B的情况下,引导构件81固定在的位置使得引导构件81(其引导面GS)平行于放置面SU(如图5C中的实线所示)延伸,从而使片材P的头端部由引导构件81支撑。由于平行于放置面SU的引导构件81连接到排出盘61B的延伸部ET,因此,引导构件81能够引导排出到排出盘61B上的片材P的头端部。
此外,在引导构件81被设置为与放置面SU平行的状态下切割单元51将片材P切割为第一片材P1和第二片材P2的情况下,即,在控制器7在引导构件81被设置为与放置面SU平行的状态下进行切割处理的情况下,优选地,将用于在后续的输送处理中输送第二片材P2的第二输送速度设置为使得当排出第二片材P2时第二片材P2不到达引导构件81的引导面GS的输送速度。
通过这种结构,排出盘61B不仅能够支撑第二片材P2和第一片材P1,还能够与引导构件81一起引导未被切割的片材P。此外,当支撑第二片材P2和第一片材P1以及引导未被切割的片材P时,引导构件81平行于放置面SU的布置能够防止第二片材P2到达引导构件81的引导面GS。因此,能够提高被切割单元51切割了的第一片材P1和第二片材P2之间的对齐性或片材重叠性。
在片材P未被切割单元51切割而被排出到排出盘61B上的情况下,排出盘61B能够通过盘本体62、延伸部ET和引导构件81来支撑片材P(其尺寸大于第一片材P1和第二片材P2的尺寸)。此外,延伸部ET能够相对于盘本体62在输送方向DD上移动(缩回)。因此,引导构件81在输送方向DD上的位置能够移动。
在图5C的结构中,当由切割单元51切割的第二片材P2被排出到排出盘61B上时,延伸部ET可以容纳在盘本体62的内部。通过这种结构,第二片材P2能够与引导构件81接触。
此外,当片材P在未被切割单元51切割的状态下被排出到排出盘61B上时,延伸部ET可以拉出盘本体62。通过这种结构,未切割的片材P能够由引导构件81、延伸部ET和盘本体62支撑。
在将未切割的片材P排出到排出盘61B上的情况下,引导构件81可以固定为引导构件81相对于排出盘61B的放置面SU倾斜的倾斜姿势(如图5C中的虚线所示)。通过这种结构,未被切割单元51切割的片材P能够可靠地抵接在引导构件81上,从而提高片材P的对齐。更优选地,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器7可以控制输送辊对41的旋转速度,使得由输送辊对41输送的片材P能够与引导构件81抵接。
尽管已经参照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可以对其进行很多修改和变形。
<备注>
打印装置1是打印装置的一个例子。片材P是打印介质的一个例子。第一片材P1是第一打印介质的一个例子,第二片材P2是第二打印介质的一个例子。输送辊对41是输送辊的一个例子。切割单元51是切割单元的一个例子。排出盘61、61A和61B是排出盘的一个例子。控制器7是控制器的一个例子。夹持位置NP是夹持位置的一个例子。切割位置CP是切割位置的一个例子。输送方向DD是输送方向的一个例子。切割单元51的最下游端部ED1是切割单元的最下游端的一个例子。引导构件81是引导构件的一个例子。排出盘61的最下游端ED2是排出盘的最下游端的一个例子。
[附图标记说明]
1:打印装置
7:控制器
11:片材供给盘
41:输送辊
51:切割单元
61、61A、61B:排出盘
81:引导构件
CP:切割位置
DD:输送方向
DT:偏转量
G1:重力方向
GS:引导面
NP:夹持位置
SU:放置面
P:片材
P1:第一片材
P2:第二片材。

Claims (8)

1.一种打印装置,包括:
输送辊对,被构成为在夹持位置夹持打印介质,并且在输送方向上输送所述打印介质;
切割单元,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位于所述输送辊对的下游,被构成为切割由所述输送辊对输送的所述打印介质,所述切割单元具有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最下游端;
排出盘,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位于所述切割单元的下游,并且位于所述切割单元的下方,所述排出盘包括放置面;以及
控制器,被构成为进行:
处理a:由所述切割单元将所述打印介质切割为第一打印介质和第二打印介质,将从所述打印介质切割出的所述第一打印介质排出到所述排出盘的所述放置面上;以及
处理b:由所述输送辊对输送所述第二打印介质,将所述第二输送介质排出到已排出在所述排出盘上的所述第一打印介质的上方,
所述排出盘的位置满足公式H1>4×10-7×D14
其中,H1表示所述夹持位置与所述排出盘的所述放置面之间在重力方向上的距离,
D1表示所述夹持位置与所述切割单元的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所述最下游端之间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距离。
2.一种打印装置,包括:
输送辊对,被构成为在夹持位置夹持打印介质,并且在输送方向上输送所述打印介质;
切割单元,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位于所述输送辊对的下游,被构成为切割由所述输送辊对输送的所述打印介质;
排出盘,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位于所述切割单元的下游,并且位于所述切割单元的下方,所述排出盘包括放置面;以及
控制器,被构成为进行:
处理a:由所述切割单元将所述打印介质切割为第一打印介质和第二打印介质,将从所述打印介质切割出的所述第一打印介质排出到所述排出盘的所述放置面上;以及
处理b:由所述输送辊对输送所述第二打印介质,将所述第二输送介质排出到已放置在所述排出盘的所述放置面上的所述第一打印介质的上方,
所述排出盘位于使得所述夹持位置与所述排出盘的所述放置面之间在重力方向上的距离比夹在所述输送辊对的所述第二打印介质的偏转量大的位置,夹在所述输送辊对的所述第二打印介质从所述输送辊对在所述重力方向上弯曲所述偏转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构成为进行处理c:由所述输送辊对以第一输送速度在所述输送方向上输送所述打印介质而不切割所述打印介质,并且将所述打印介质排出到所述排出盘的所述放置面上,
在所述处理b的输送中,所述控制器被构成为控制所述输送辊对以低于所述第一输送速度的第二输送速度输送所述第二打印介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连接到所述排出盘,被构成为引导排出到所述排出盘的所述打印介质的头端,所述引导构件具有引导面,
在所述处理b的输送中的所述第二输送速度被设置为使得所述第二打印介质的头端不到达所述引导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片材供给盘,所述片材供给盘被构成为在其中容纳所述打印介质,
所述排出盘具有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最下游端,
所述切割单元被构成为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切割位置切割所述打印介质,
所述夹持位置与所述排出盘的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所述最下游端之间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距离小于如下两者之和:所述夹持位置与所述切割单元的所述切割位置之间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距离;以及从放置在所述片材供给盘中的所述打印介质分割出的所述第二打印介质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盘具有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最下游端,
在所述处理b的输送中,所述控制器被构成为控制所述输送辊对的旋转速度,使得由所述输送辊对输送的所述第二打印介质的一部分在所述输送方向上比所述排出盘的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所述最下游端更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片材供给盘,被构成为在其中容纳所述打印介质;以及
引导构件,连接到所述排出盘,被构成为引导排出到所述排出盘的所述放置面的所述第二打印介质的头端,所述引导构件具有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最上游端,
所述切割单元被构成为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切割位置切割所述打印介质,
所述夹持位置与所述引导构件的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所述最上游端之间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距离小于如下两者之和:所述夹持位置与所述切割单元的所述切割位置之间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距离;以及从放置在所述片材供给盘中的所述打印介质分割出的所述第二打印介质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连接到所述排出盘,被构成为引导排出到所述排出盘的所述放置面的所述第二打印介质的头端,
所述控制器被构成为控制所述输送辊对的旋转速度,使得由所述输送辊对输送的所述第二打印介质抵接所述引导构件。
CN202180023772.5A 2020-03-30 2021-03-30 打印装置 Pending CN1153489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61159A JP7463804B2 (ja) 2020-03-30 2020-03-30 印刷装置
JP2020-061159 2020-03-30
PCT/JP2021/013631 WO2021200999A1 (en) 2020-03-30 2021-03-30 Printing devi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48942A true CN115348942A (zh) 2022-11-15

Family

ID=77855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23772.5A Pending CN115348942A (zh) 2020-03-30 2021-03-30 打印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485152B2 (zh)
JP (1) JP7463804B2 (zh)
CN (1) CN115348942A (zh)
WO (1) WO20212009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62067A (zh) * 2020-03-30 2022-11-1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
JP2023050218A (ja) * 2021-09-30 2023-04-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2024000116A (ja) * 2022-06-20 2024-01-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2107B2 (ja) 1984-03-16 1994-03-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イオン源
JPS60195854U (ja) * 1984-06-08 1985-12-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用紙排出装置
JP2011051114A (ja) 2009-08-31 2011-03-17 Seiko Epson Corp カッター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5487081B2 (ja) * 2010-11-12 2014-05-0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排出トレイ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8911168B2 (en) * 2012-01-31 2014-12-16 Ricoh Company, Ltd. Sheet cutting device with restriction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JP7326901B2 (ja) * 2019-06-14 2023-08-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積載装置、プリンタ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85152B2 (en) 2022-11-01
US11806994B2 (en) 2023-11-07
WO2021200999A1 (en) 2021-10-07
JP7463804B2 (ja) 2024-04-09
JP2021160840A (ja) 2021-10-11
US20230022097A1 (en) 2023-01-26
US20210300081A1 (en) 2021-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348942A (zh) 打印装置
JP4924021B2 (ja) 断裁装置、後処理装置及び製本システム
US11897258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US20230202216A1 (en) Printing device including detachable discharge tray positioned below cutter unit
US20230116151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JP4561996B2 (ja) 被記録媒体戻しレバー、被記録媒体給送装置、記録装置、液体噴射装置
US11912019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JP7472518B2 (ja) 印刷装置
CN114803585A (zh)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03095512A (ja) 排紙スタッカ及び該排紙スタッカを備えた記録装置
JP2021160198A (ja) 印刷装置
JP7456346B2 (ja) 印刷装置
US20230294425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US20210300083A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3095518A (ja) 排紙スタッカ及び該排紙スタッカを備えた記録装置
US20230202215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US20240092100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US20220063308A1 (en) Printer
JP2000226130A (ja) 用紙分離方法及び用紙搬送装置並びに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23057300A (ja) 印刷装置
JP2022086793A (ja) 印刷装置
JP2023050334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2249244A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および画像記録装置
JP2020083647A (ja) 給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200521302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