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11954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311954B CN115311954B CN202211054023.1A CN202211054023A CN115311954B CN 115311954 B CN115311954 B CN 115311954B CN 202211054023 A CN202211054023 A CN 202211054023A CN 115311954 B CN115311954 B CN 11531195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nel
- layer
- emitting diode
- conductive pattern
- conduct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3094 microcapsu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9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0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10000002858 crystal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1 aluminum tin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986 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s (ChL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988 Nematic liquid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8186 active pharmaceutical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JAONJTDQXUSBGG-UHFFFAOYSA-N dialuminum;dizinc;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2].[O-2].[O-2].[O-2].[O-2].[Al+3].[Al+3].[Zn+2].[Zn+2] JAONJTDQXUSBG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zinc indium(3+) 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Zn++].[In+3]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820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581 Si3N4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UQEAIHBTYFGYIE-UHFFFAOYSA-N hexamethyldisiloxane Chemical compound C[Si](C)(C)O[Si](C)(C)C UQEAIHBTYFGYI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silicon nitride Chemical compound N12[Si]34N5[Si]62N3[Si]51N64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07 epitax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0272 inorganic materi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7 in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67 nitr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68 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TWNQGVIAIRXVLR-UHFFFAOYSA-N oxo(oxoalumanyloxy)alumane Chemical compound O=[Al]O[Al]=O TWNQGVIAIRXVL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14 silico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2—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geometrical disposition of the individual elemen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6—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 G02F1/16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by electrophoresi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75—Constructional detail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75—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677—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reflectors or illuminating devic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相对的第一显示面与第二显示面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反射式显示面板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反射式显示面板设有第一显示面,且反射式显示面板的可见光穿透率大于30%。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重叠设置于反射式显示面板,且设有第二显示面。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包括驱动电路层以及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驱动电路层位于反射式显示面板与第二显示面之间。这些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电性接合于驱动电路层。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的可见光穿透率大于50%。
Description
本发明是2019年11月21日所提出的申请号为2019111467301、发明名称为《显示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包含微型发光二极管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演进,更多元的视觉体验已改变人们对于信息取得的方式。举凡商场的广告与服务信息、交通站点的动态信息、或者是行车间的交通信息显示等,显示器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为了满足更多元化的使用方式,例如更为直接的信息呈现以及沉浸式的视觉体验,兼具透明与双面显示的显示装置已成为相关厂商的开发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兼具双面显示与透明显示的功能。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相对的第一显示面与第二显示面,且包括反射式显示面板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反射式显示面板设有第一显示面,且反射式显示面板的可见光穿透率大于30%。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重叠设置于反射式显示面板,且设有第二显示面。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包括驱动电路层以及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驱动电路层位于反射式显示面板与第二显示面之间。这些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电性接合于驱动电路层。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的可见光穿透率大于5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层包括多个连接垫,重叠设置于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这些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接合于这些连接垫。各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发光层与对应的连接垫的侧缘之间具有连线,且此连线与连接垫的表面之间的夹角小于75度且大于30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的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还包括平坦层,设置于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之间,且直接覆盖这些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与驱动电路层的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的反射式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以及显示介质层。第二导电层与第一导电层对向设置,且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定义出反射式显示面板的多个像素结构。各像素结构包括属于第一导电层的第一导电图案与第二导电图案以及属于该第二导电层的第三导电图案与第四导电图案。第一导电图案与第二导电图案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列,且第一导电图案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二导电图案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第三导电图案与第四导电图案分别重叠于第一导电图案与第二导电图案,且第三导电图案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四导电图案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显示介质层夹设于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的各像素结构还包括第五导电图案与第六导电图案。第五导电图案属于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图案与第五导电图案分别位于第一导电图案的相对两侧。第六导电图案属于第二导电层。第四导电图案与第六导电图案分别位于第三导电图案的相对两侧。第五导电图案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小于第一导电图案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且第六导电图案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小于第三导电图案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偏光片以及相位延迟片。偏光片设置于反射式显示面板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之间。相位延迟片重叠设置于偏光片,且位于偏光片与反射式显示面板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的反射式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结构。任两相邻的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之间具有第一周期。任两相邻的这些像素结构之间具有第二周期,且第一周期为第二周期的整数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的反射式显示面板包括重叠于第一显示面的多个像素结构,且这些像素结构在第一显示面的法线方向上与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错开。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的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还包括多个像素。这些像素分别具有至少一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反射式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结构,且这些像素结构的数量不同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的这些像素的数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的反射式显示面板的多个像素结构的数量多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的多个像素的数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液晶面板,重叠设置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与反射式显示面板,且位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与反射式显示面板之间。液晶面板包括多个调变单元,重叠设置于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液晶面板的这些调变单元的数量大于等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的多个像素的数量,且小于等于反射式显示面板的多个像素结构的数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触控元件层,重叠设置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位于第一触控元件层与反射式显示面板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触控元件层,重叠设置于反射式显示面板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反射式显示面板位于第二触控元件层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之间。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相互重叠的反射式显示面板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分别在显示装置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一显示面与第二显示面,以达到双面显示的效果。另外,通过反射式显示面板的可见光穿透率大于30%以及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的可见光穿透率大于50%,使显示画面可融入周围环境中,以取得透明显示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区域的剖视图;
图3A及图3B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于不同操作模式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7A及图7B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于不同操作模式下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11、12、13、14、20:显示装置
100、100A、100B:反射式显示面板
100AS:吸收面
100RS:反射面
105、DML:显示介质层
110:微胶囊
120:电子墨水
121:白色粒子
122:黑色粒子
123:透明液体
130、130A、130B:第一导电层
131、131A、132、133、141、141A、142、143:导电图案
140、140A、140B:第二导电层
150、351、352:偏光片
160:相位延迟片
200、200A: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
201、301:基板
201a、210s、215t:表面
210:驱动电路层
215、215A:连接垫
215s:侧缘
220: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
221:第一电极
222:第二电极
223:第一型半导体层
224:发光层
225:第二型半导体层
230:平坦层
240:封装层
302:驱动电极
303:感测电极
310、320:触控元件层
350:液晶面板
353:液晶盒
354、355:导电层
AB0、AB1、AB2、AB3、LB1、LB2、LB3、LB4:光束
AX1、AX2:中心轴线
CL:连线
CP:圆偏振
DS1:第一显示面
DS2:第二显示面
D1:方向
ES:磊晶结构
LC:液晶分子
LP1、LP2:线偏振
MU:调变单元
PX:像素结构
P1:第一周期
P2:第二周期
TA、TA1、TA2:穿透轴
W1、W2、W3、W4、W5、W6:宽度
α: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放大了层、膜、面板、区域等的厚度。应当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连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与另一元件连接,或者中间元件可以也存在。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连接”可以指物理和/或电性连接。再者,“电性连接”可为二元件间存在其它元件。
现将详细地参考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说明于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元件符号在附图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区域的剖视图。请参照图1,显示装置10包括反射式显示面板100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在本实施例中,反射式显示面板100例如是电泳式显示(electrophoretic display,EPD)面板,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反射式显示面板也可以是胆固醇液晶(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CLC)面板、反射式液晶显示(reflective LCD)面板、电湿润式显示(electrowetting display,EWD)面板或快速响应液态粉显示(quick response-liquid powder display,QR-LPD)面板。
特别说明的是,反射式显示面板100背离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的一侧表面可定义出显示装置10的第一显示面DS1,而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背离反射式显示面板100的一侧表面可定义出显示装置10的第二显示面DS2。显示装置10可分别在第一显示面DS1与第二显示面DS2呈现出不同的显示画面。亦即,显示装置10可达到双面显示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反射式显示面板100的可见光穿透率大于30%以及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的可见光穿透率大于50%,可有效降低外在环境光在通过反射式显示面板100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后的光能耗损,以确保使用者能接收到显示装置10后方的景物图像。亦即,显示装置10还具有透明显示的功能。
举例而言,反射式显示面板100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之间还可选择性地设有粘着层(未示出),以连接反射式显示面板100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粘着层可以是感压胶(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PSA)、光学透明胶(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感光型的水胶(UV胶)、或光学透明树脂(Optical Clear Resin,OCR)。在本实施例中,粘着层可整面性地重叠于反射式显示面板100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亦即,反射式显示面板100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可以全平面贴合(direct bond)的方式结合。需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加以限制两面板之间的接合方式。举例来说,反射式显示面板100也可通过其他适合的构件,例如框架组件,来实现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的连接关系。
请参照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包括基板201、驱动电路层210与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220。驱动电路层210设置于基板201的表面201a上,且具有多个连接垫215。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220设置于驱动电路层210上,且分别电性接合于这些连接垫215。也就是说,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220是通过连接垫215而电性连接于驱动电路层210。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路层210例如包括晶体管元件、电容、扫描线、数据线以及电源线等,且连接垫215例如是数据线的一部分或连接数据线的导电图案。也就是说,驱动电路层210可以是主动式的驱动电路层,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根据其他实施例,驱动电路层也可不包含晶体管元件。亦即,驱动电路层也可以是被动式的驱动电路层。
举例而言,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220包括磊晶结构ES、第一电极221与第二电极2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221与第二电极222可分别设置在磊晶结构ES的相对两侧,且电性连接磊晶结构ES;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220可以是垂直式(vertical type)发光二极管。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根据其他实施例,发光二极管元件也可根据实际的设计需求而调整为覆晶式(flip-chip type)或水平式(lateral type)发光二极管,且此类发光二极管元件还可选择性地包括绝缘层,而位于磊晶结构的同一侧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贯穿绝缘层以电性连接磊晶结构。
更具体地说,本实施例的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220在基板201上的垂直投影具有一长度,且此长度介于3微米至60微米之间。举例来说,垂直式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的长度可介于3微米至15微米,覆晶式或水平式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的长度可介于15微米至60微米之间。另一方面,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在基板201的法线方向上具有一厚度,且此厚度介于5微米至10微米之间。
进一步而言,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220可定义出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的多个像素。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220可定义为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的一个像素,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的每一个像素所包含的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220数量也可以是两个以上。举例来说,在一实施例中,每一个像素包含三个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emitting diode,Micro LED),分别为红色微型发光二极管、蓝色微型发光二极管以及绿色微型发光二极管。
磊晶结构ES可包含第一型半导体层223、发光层224与第二型半导体层225。第一型半导体层223与第二型半导体层225分别位于发光层224的相对两侧,且分别电性连接第一电极221与第二电极2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型半导体层223例如是P型半导体,第二型半导体层225例如是N型半导体,而发光层224可以是多重量子井(Multiple Quantum Well,MWQ)层,但不以此为限。
举例而言,当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被致能时,第一电极221可具有一高电位,而第二电极222可具有一接地电位(Ground)或低电位。通过第一电极221与第二电极222之间的电位差所产生的电流,致能对应的磊晶结构ES并发出(可见)光束,例如:光束LB1、光束LB2与光束LB3。更具体地说,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可通过驱动电路层210的主动元件进行控制,例如:让多个第一电极221分别具有不同的高电位,致使这些磊晶结构ES因各自的驱动电流不同而发出不同强度的光束,进而在第二显示面DS2上形成图像画面而被人眼所视觉。
值得注意的是,位于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220与反射式显示面板100之间的连接垫215与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220在方向D1上的尺寸明显不同。更具体地说,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220的发光层224与对应的连接垫215的一侧缘215s的连线CL与连接垫215的表面215t之间的夹角α可大于30度且小于75度。据此,连接垫215还可用来遮挡(或反射)来自发光层224并朝向反射式显示面板100传递的光束LB2,有助于降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的显示画面在第一显示面DS1(或者是反射式显示面板100的显示画面在第二显示面DS2)的可视性(visibility)。同时,还可增加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的光能使用率,有助于提升显示质量。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根据其他实施例,此连线CL与连接垫215的表面215t之间的夹角α也可调整为小于30度的角度,以进一步降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的显示画面在第一显示面DS1的可视性。应可理解的是,此时,显示装置整体的透光度势必下降。
另一方面,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还可包括覆盖磊晶结构ES的平坦层230,且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220的多个第二电极222在平坦层230上延伸而彼此连接并形成一共通电极(common electrode),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平坦层230的材质包括无机材料(例如: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旋涂玻璃(spin on glass,SOG)、其它合适的材料、或上述至少两种材料的堆叠层)、有机材料、或其它合适的材料、或上述的组合。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平坦层230还直接覆盖驱动电路层210的表面210s,且平坦层230于可见光波段的折射率可选择性地大于驱动电路层210于可见光波段的折射率。据此,可增加来自发光层224的光束,例如光束LB3,在平坦层230与驱动电路层210的交界面产生全反射的机率,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的显示画面在第一显示面DS1的可视性(visibility)。同时,还可增加连接垫215的设计裕度,例如连接垫215的侧缘215s与发光层224的连线CL与连接垫215的表面215t之间的夹角α可具有较大的设计范围(例如45度至70度的角度范围)。亦即,连接垫215在方向D1上的尺寸可进一步缩减,以增加显示装置整体的透光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221与第二电极222例如是光穿透式电极,而光穿透式电极的材质包括金属氧化物,例如: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锡氧化物、铝锌氧化物、或其它合适的氧化物、或者是上述至少两者的堆叠层。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电极221也可以是反射式电极,反射式电极的材质包括金属、合金、金属材料的氮化物、金属材料的氧化物、金属材料的氮氧化物、或其他合适的材料、或是金属材料与其他导电材料的堆叠层。
另一方面,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还可选择性地包括封装层240,覆盖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220的第二电极222。封装层240的材料可包括氮化硅、氧化铝、氮碳化铝、氮氧化硅、压克力树脂、六甲基二硅氧烷(hexamethyldisiloxane,HMDSO)或玻璃。特别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封装层240的表面可定义出显示装置10的第二显示面DS2,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还可包括覆盖封装层240的一基板,且此基板远离封装层240的表面可定义出显示装置的第二显示面DS2。
进一步而言,反射式显示面板100可包含重叠于第一显示面DS1的显示介质层105、第一导电层130以及第二导电层140,且显示介质层105夹设于第一导电层130与第二导电层140之间。举例而言,显示介质层105可包括多个微胶囊(microcapsule)110及填充于微胶囊110内的电子墨水120。这些微胶囊110可分别对应于多个第一导电层130(或第二导电层140)。电子墨水120可选择性地包含多个白色粒子121、多个黑色粒子122及透明液体123,且白色粒子121与黑色粒子122可有其中一者带正电而另一者带负电。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墨水也可包含多种不同颜色的带电粒子。
特别说明的是,微胶囊110、电子墨水120与对应的第一导电层130与第二导电层140可定义出反射式显示面板100的像素结构PX。在本实施例中,反射式显示面板100的像素结构PX的数量可选择性地不同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的像素的数量。举例而言,反射式显示面板100的像素结构PX的数量可多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的像素的数量,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反射式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PX的数量也可大致上等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的像素的数量。值得一提的是,用以接合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220的连接垫215可重叠于显示介质层105的微胶囊110,以降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的显示画面在第一显示面DS1的可视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130及第二导电层140例如是光穿透式电极,而光穿透式电极的材质包括金属氧化物,例如: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锡氧化物、铝锌氧化物、或其它合适的氧化物、或者是上述至少两者的堆叠层。
当反射式显示面板100被致能时,每一像素结构PX的第一导电层130与第二导电层140的其中一者可具有一正电位,而另一者具有一负电位。举例而言,当电子墨水120的白色粒子121带负电时,通过像素结构PX的第一导电层130具有正电位,可让白色粒子121朝向微胶囊110邻近第一导电层130的一侧移动并堆积;相对地,由于像素结构PX的第二导电层140具有负电位,带正电的黑色粒子122会朝向第二导电层140移动并堆积于微胶囊110邻近第二导电层140的一侧。此时,像素结构PX的微胶囊110邻近第二导电层140的一侧面可定义出反射式显示面板100的吸收面100AS。
相反地,当像素结构PX的第二导电层140具有正电位时,带负电的白色粒子121朝向第二导电层140移动并堆积于微胶囊110邻近第二导电层140的一侧;此时像素结构PX的微胶囊110邻近第二导电层140的一侧可定义出反射式显示面板100的反射面100RS。举例来说,当外部环境光,例如光束AB1与光束AB2,照射在反射式显示面板100的第一显示面DS1上时,光束AB1会经由反射式显示面板100的反射面100RS反射,而光束AB2会被反射式显示面板100的吸收面100AS吸收,以在第一显示面DS1上形成图像画面。特别一提的是,由于反射式显示面板100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都具有一定的透光度,因此外部环境光(例如光束AB0)可由显示装置10的一显示面(例如第一显示面DS1)传递至另一显示面(例如第二显示面DS2),以达到透明显示的效果。
以下将列举另一些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相同的构件将标示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省略部分请参考前述实施例,以下不再赘述。
图3A及图3B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于不同操作模式下的剖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请参照图3A,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1与图2的显示装置10的主要差异在于:反射式显示面板的两导电层的构型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反射式显示面板100A的像素结构PX包括多个导电图案,分别为导电图案131、导电图案132、导电图案133、导电图案141、导电图案142以及导电图案143,其中导电图案131、导电图案132以及导电图案133属于同一膜层(例如第一导电层130A),而导电图案141、导电图案142以及导电图案143属于同一膜层(例如第二导电层140A)。
详细而言,导电图案131与导电图案133是设置在导电图案132的相对两侧,且多个像素结构PX的这些导电图案131、导电图案132与导电图案133沿方向D1交替排列于显示介质层105的一侧。导电图案141与导电图案143是设置在导电图案142的相对两侧,且多个像素结构PX的这些导电图案141、导电图案142以及导电图案143沿方向D1交替排列于显示介质层105的另一侧。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导电图案的尺寸不完全相同,例如导电图案131在方向D1上的宽度W1大于导电图案132在方向D1上的宽度W2以及导电图案133在方向D1上的宽度W5,且导电图案141在方向D1上的宽度W3大于导电图案142在方向D1上的宽度W4以及导电图案143在方向D1上的宽度W6,但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图案131、导电图案132以及导电图案133可以分别完全重叠于导电图案141、导电图案142以及导电图案143,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反射式显示面板100B的第一导电层130B的导电图案131A也可部分重叠于第二导电层140B的导电图案141A(如图4的显示装置12)。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像素结构PX的导电图案数量是以六个为例进行示范性地说明,并不代表本发明以附图揭示内容为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像素结构PX的导电图案数量也可以是四个(如图4的显示装置12)。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第一导电层130A是直接制作在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的基板201远离驱动电路层210的一侧表面上。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与反射式显示面板100A可共用同一基板(即基板201),以缩减显示装置11的整体厚度。值得一提的是,显示装置11的透光度可通过反射式显示面板100A的不同驱动方式来调整。以下将针对显示装置11在两种透光度下的操作方式进行说明。
请继续参照图3A,当反射式显示面板100A被致能而处于第一操作模式时,像素结构PX的导电图案131与导电图案132可具有正电位与负电位的其中一者,导电图案141与导电图案143可具有正电位与负电位的其中另一者,而导电图案133与导电图案142可具有一接地电位(ground)。此时,多个带电粒子,例如白色粒子121与黑色粒子122,分别堆积在微胶囊110邻近导电图案131、导电图案132、导电图案141与导电图案143的两侧。当外部环境光,例如光束AB0,通过微胶囊110在方向D1上的相对两侧区域时,由于堆积的带电粒子较少,可降低光束AB0通过显示介质层105时的光能损失,进而增加反射式显示面板100A的透光度。
请参照图3B,为了进一步提升显示装置11的透光度,反射式显示面板100A可被致能而处于第二操作模式。此时,像素结构PX的导电图案132与导电图案142可具有正电位与负电位的其中一者,导电图案133与导电图案143可具有正电位与负电位的其中另一者,而导电图案131与导电图案141可具有一接地电位。多个带电粒子,例如白色粒子121与黑色粒子122,分别堆积在微胶囊110在方向D1上的相对两侧区域,致使外部环境光(例如光束AB0)在通过微胶囊110的中央区域时,其光能的损失能最小化。换句话说,处于第二操作模式的反射式显示面板100A可具有最大的透光度。应可理解的是,此时的反射式显示面板100A并无法提供显示画面。因此,显示装置11是处于单侧透明显示的状态。
进一步而言,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220与像素结构PX分别具有中心轴线AX1与中心轴线AX2。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220的多个中心轴线AX1在垂直于表面201a的方向(或者是第二显示面DS2的法线方向)上与多个像素结构PX的中心轴线AX2错开。据此,可改善两面板的周期性结构于视觉上相互叠加所产生的摩尔纹(Moiré)。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220的多个中心轴线AX1也可重合于多个像素结构PX的多个中心轴线AX1;也就是说,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220可对齐于对应的像素结构PX。
另一方面,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的任两相邻的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220(即中心轴线AX1)之间具有第一周期P1,反射式显示面板100的任两相邻的像素结构PX(即中心轴线AX2)之间具有第二周期P2,且第一周期P1为第二周期P2的整数倍。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220的第一周期P1为多个像素结构PX的第二周期P2的四倍。也就是说,反射式显示面板100A的多个像素结构PX的数量多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的多个像素的数量。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根据其他实施例,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220的第一周期P1与多个像素结构PX的第二周期P2的倍数关系也可根据实际的设计需求(例如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的解析度、或显示装置的透光度需求)而调整为一倍、两倍、三倍、或五倍以上。
图5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3与图3A的显示装置11的差异在于:显示装置13还可包括偏光片150与相位延迟片160。具体而言,偏光片150设置于反射式显示面板100A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之间,相位延迟片160重叠设置于偏光片150,且位于偏光片150与反射式显示面板100A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偏光片150例如是线偏光片,且具有平行于方向D1的穿透轴TA,而相位延迟片160例如是四分之一波片(quarter-waveplate),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另一实施例中,偏光片150与相位延迟片160也可以是圆偏光片与四分之一波片的组合。
举例而言,当显示装置13操作在双面显示的模式下时,由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入射的外部环境光(例如光束AB3)在通过偏光片150后具有第一线偏振LP1,且此偏振态在光束AB3通过相位延迟片160后转变成圆偏振CP。当光束AB3经由反射式显示面板100A的白色粒子121反射后,再一次地通过相位延迟片160并形成具有第二线偏振LP2的光束AB3。此时,光束AB3的偏振方向因垂直于偏光片150的穿透轴TA而被吸收。
换句话说,通过偏光片150与相位延迟片160的配置关系,可有效抑制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入射的外部环境光在经由反射式显示面板100A的反射后于第二显示面DS2上形成图像画面,且此图像画面与第一显示面(未示出)上的图像画面互为镜像。亦即,可降低反射式显示面板100A的显示画面在第二显示面DS2的可视性,有助于提升显示装置13操作在双面显示模式下的显示质量。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请参照图6,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4与图2的显示装置10的主要差异在于:显示装置14还可包括第一触控元件层310与第二触控元件层320。具体而言,第一触控元件层310重叠设置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且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位于第一触控元件层310与反射式显示面板100之间。第二触控元件层320重叠设置于反射式显示面板100,且反射式显示面板100位于第二触控元件层320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之间。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触控元件层的数量是以两个为例进行说明,并不表示本发明以附图揭示内容为限制。根据其他实施例,触控元件层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且此触控元件层设置于显示装置的第一显示面或第二显示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元件层(例如第一触控元件层310与第二触控元件层320)可包括基板301以及设置于基板301相对两侧的驱动电极302与感测电极303,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驱动电极302与感测电极303可分别用于传输驱动脉波信号与感测信号,以实现多点触控感测的效果,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极302与感测电极303例如是光穿透式电极,而光穿透式电极的材质包括金属氧化物,例如: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锡氧化物、铝锌氧化物、或其它合适的氧化物、或者是上述至少两者的堆叠层。
图7A及图7B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于不同操作模式下的剖视图。请参照图7A,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与图3A的显示装置11的主要差异在于:显示装置20还包括液晶面板350。液晶面板350重叠设置于反射式显示面板100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A,且位于反射式显示面板100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A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液晶面板350包括第一偏光片351、第二偏光片352以及液晶盒35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偏光片351与第二偏光片352例如是线偏光片,且第一偏光片351的穿透轴TA1垂直于第二偏光片352的穿透轴TA2,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偏光片351的穿透轴TA1也可平行于第二偏光片352的穿透轴TA2。
承接上述,液晶盒353设置于第一偏光片351与第二偏光片352之间,且包括导电层354、导电层355以及夹设于两导电层354、355之间的显示介质层DML,其中显示介质层DML包括多个液晶分子LC。特别说明的是,两导电层354、355可具有相对应的多个导电图案,且这些导电图案可定义出液晶面板350的多个调变单元MU。在本实施例中,液晶面板350的这些调变单元MU的数量可小于反射式显示面板100的多个像素结构PX的数量,且大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A的多个像素的数量,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液晶面板350的这些调变单元MU的数量也可等于反射式显示面板100的多个像素结构PX的数量或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A的多个像素的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这些液晶分子LC例如是扭转向列型液晶(Twisted NematicLiquid Crystal,TN-LC)。亦即,液晶盒353可以是扭转向列型液晶盒。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根据其他实施例,液晶盒的操作模式也可以是电控双折射(electrically controlledbirefringence,ECB)模式、光学补偿弯曲(optically compensated bend,OCB)模式、横向电场切换(in-plane switching,IPS)模式、或垂直配向(vertical alignment,VA)模式。
以下将针对显示装置20的两种操作模式进行说明。请继续参照图7A,首先,当显示装置20被致能且液晶面板350不被致能时,反射式显示面板100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A分别在显示装置20的两显示面呈现出不同的显示画面。当外部环境光,例如光束AB0,在通过液晶面板350的第一偏光片351后形成具有第一线偏振LP1的光束AB0。由于液晶盒353不被致能(亦即,两导电层354、355之间并未形成电场),使多个液晶分子LC以水平扭转(twisted)的方式排列于两导电层354、355之间。此时,具有第一线偏振LP1的光束AB0在通过这些液晶分子LC后,其偏振态由第一线偏振LP1转变为第二线偏振LP2,且第二线偏振LP2的偏振方向平行于第二偏光片352的穿透轴TA2,致使光束AB0得以通过第二偏光片352;反之亦然。换句话说,此时的显示装置20兼具双面显示与透明显示的功能。
接着,请参照图7B,当液晶面板350被致能时,两导电层354、355之间可形成电场并驱使多个液晶分子LC以平行此电场方向的方式排列。亦即,液晶分子LC的长轴大致上平行于导电层354的法线方向。当外部环境光,例如光束AB0,在通过液晶面板350的第一偏光片351后形成具有第一线偏振LP1的光束AB0。具有第一线偏振LP1的光束AB0在通过这些液晶分子LC后,其偏振态维持不变,且第一线偏振LP1的偏振方向垂直于第二偏光片352的穿透轴TA2,致使光束AB0被吸收而无法通过第二偏光片352;反之亦然。换句话说,此时的显示装置20仅具有双面显示的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连接垫215A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明显小于前述实施例的连接垫215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尽管连接垫215A的尺寸设计无法有效遮挡来自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220的光束LB4朝向反射式显示面板100的传递,通过被致能的液晶面板350,让光束LB4在以相似于前述的方式入射液晶面板350后,被第一偏光片351吸收,可降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200A的显示画面在另一显示面(例如图1的第一显示面DS1)的可视性,有助于提升显示装置20操作在双面显示模式下的显示质量。
需说明的是,此模式下的多个调变单元MU是以全部驱动的方式为例进行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在一未示出的操作模式下,液晶面板350的一部分调变单元MU可不驱动,且此部分的调变单元MU各自位于两相邻的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220之间,致使显示装置20在提升显示质量的同时,还可具有透明显示的功能。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相互重叠的反射式显示面板与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分别在显示装置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一显示面与第二显示面,以达到双面显示的效果。另外,通过反射式显示面板的可见光穿透率大于30%以及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的可见光穿透率大于50%,使显示画面可融入周围环境中,以取得透明显示的效果。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具有相对的第一显示面与第二显示面,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反射式显示面板,设有所述第一显示面,且所述反射式显示面板的可见光穿透率大于30%;
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重叠设置于所述反射式显示面板,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设有所述第二显示面,且包括:
驱动电路层,位于所述反射式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二显示面之间;以及
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电性接合所述驱动电路层,其中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的可见光穿透率大于50%;
偏光片,设置于所述反射式显示面板与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之间;以及
相位延迟片,重叠设置于所述偏光片,且位于所述偏光片与所述反射式显示面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
多个连接垫,重叠设置于所述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其中所述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接合于所述多个连接垫,各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发光层与对应的所述连接垫的侧缘之间具有连线,且所述连线与所述连接垫的表面之间的夹角小于75度且大于30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反射式显示面板包括填充有电子墨水的多个微胶囊,且所述多个连接垫与所述多个微胶囊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还包括:
平坦层,设置于所述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之间,且直接覆盖所述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与所述驱动电路层的表面,其中所述平坦层于可见光波段的折射率大于所述驱动电路层于可见光波段的折射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反射式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导电层;
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定义出所述反射式显示面板的多个像素结构,各所述像素结构包括:
第一导电图案与第二导电图案,属于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图案与所述第二导电图案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列,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导电图案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以及
第三导电图案与第四导电图案,属于所述第二导电层,且分别重叠于所述第一导电图案与所述第二导电图案,其中所述第三导电图案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四导电图案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以及
显示介质层,夹设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各所述像素结构还包括:
第五导电图案,属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其中所述第二导电图案与所述第五导电图案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图案的相对两侧;以及
第六导电图案,属于所述第二导电层,其中所述第四导电图案与所述第六导电图案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导电图案的相对两侧,
其中所述第五导电图案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且所述第六导电图案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三导电图案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反射式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结构,任两相邻的所述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之间具有第一周期,任两相邻的所述多个像素结构之间具有第二周期,且所述第一周期为所述第二周期的整数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反射式显示面板包括重叠于所述第一显示面的多个像素结构,且所述多个像素结构在所述第一显示面的法线方向上与所述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错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一触控元件层,重叠设置于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其中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位于所述第一触控元件层与所述反射式显示面板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二触控元件层,重叠设置于所述反射式显示面板与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其中所述反射式显示面板位于所述第二触控元件层与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面板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054023.1A CN115311954B (zh) | 2019-06-17 | 2019-11-21 | 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962862652P | 2019-06-17 | 2019-06-17 | |
US62/862,652 | 2019-06-17 | ||
CN201911146730.1A CN110850621B (zh) | 2019-06-17 | 2019-11-21 | 显示装置 |
CN202211054023.1A CN115311954B (zh) | 2019-06-17 | 2019-11-21 | 显示装置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146730.1A Division CN110850621B (zh) | 2019-06-17 | 2019-11-21 | 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11954A CN115311954A (zh) | 2022-11-08 |
CN115311954B true CN115311954B (zh) | 2023-12-01 |
Family
ID=6938733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016945.1A Pending CN110782806A (zh) | 2019-06-17 | 2019-10-24 | 显示装置 |
CN201911146730.1A Active CN110850621B (zh) | 2019-06-17 | 2019-11-21 | 显示装置 |
CN202211054023.1A Active CN115311954B (zh) | 2019-06-17 | 2019-11-21 | 显示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016945.1A Pending CN110782806A (zh) | 2019-06-17 | 2019-10-24 | 显示装置 |
CN201911146730.1A Active CN110850621B (zh) | 2019-06-17 | 2019-11-21 | 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3) | CN110782806A (zh) |
TW (2) | TWI71525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81619B (zh) * | 2020-06-30 | 2021-07-23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双面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112035007B (zh) | 2020-08-11 | 2022-02-22 |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419909B (zh) * | 2020-11-20 | 2023-10-20 | 錼创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微型发光二极管透明显示器 |
CN115552507A (zh) | 2021-03-04 | 2022-12-3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发光基板、显示装置和驱动发光基板的方法 |
US11860478B2 (en) | 2021-03-04 | 2024-01-02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Light emitting substrat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iving light emitting substrate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20075041A (ko) * | 2010-12-28 | 2012-07-06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CN105976725A (zh) * | 2016-06-20 | 2016-09-28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微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
KR20170079633A (ko) * | 2015-12-30 | 2017-07-10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양면 발광형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
CN107680989A (zh) * | 2017-07-26 | 2018-02-09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双面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
CN108630727A (zh) * | 2017-03-21 | 2018-10-09 |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269195B2 (ja) * | 1998-09-25 | 2009-05-2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発光又は調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KR100437765B1 (ko) * | 2001-06-15 | 2004-06-2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고온용 기판을 이용한 박막트랜지스터 제조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
JP3610967B2 (ja) * | 2001-07-27 | 2005-01-1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電気光学装置、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及び電子機器 |
US6900458B2 (en) * | 2003-02-21 | 2005-05-31 |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 Transflective display having an OLED backlight |
CN1885099A (zh) * | 2005-06-23 | 2006-12-27 | 纬晶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双模驱动穿透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 |
CN101004505A (zh) * | 2006-01-18 | 2007-07-25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自发光反射式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
JP4926789B2 (ja) * | 2007-03-31 | 2012-05-09 | 株式会社住友金属エレクトロデバイス | 発光素子実装用多層配線基板とその製造方法 |
CN101727783A (zh) * | 2008-11-03 | 2010-06-09 |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彩色显示装置 |
JP2010251360A (ja) * | 2009-04-10 | 2010-11-04 | Sony Corp |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
CN101840290B (zh) * | 2010-05-04 | 2012-06-20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反射式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KR101797214B1 (ko) * | 2011-08-18 | 2017-11-1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투명 표시 장치 및 그것의 구동 방법 |
CN102738171A (zh) * | 2012-06-15 | 2012-10-17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TWI533040B (zh) * | 2013-07-01 | 2016-05-11 |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裝置 |
US20160048060A1 (en) * | 2014-08-15 | 2016-02-18 | Himax Display, Inc. | Light source device for reflective microdisplay panel |
TWI588985B (zh) * | 2016-04-22 | 2017-06-2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微型發光二極體結構及其畫素單元與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 |
TWM531637U (zh) * | 2016-05-27 | 2016-11-01 | Au Optronics Corp | 透明顯示器 |
TW201824220A (zh) * | 2016-09-30 | 2018-07-01 | 半導體能源硏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面板、顯示裝置、輸入輸出裝置、資料處理裝置 |
CN108107640A (zh) * | 2016-11-23 | 2018-06-01 |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反射式显示设备 |
CN106896577A (zh) * | 2017-03-27 | 2017-06-27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透反射式液晶显示器 |
TWI621249B (zh) * | 2017-03-27 | 2018-04-11 | 英屬開曼群島商錼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微型發光二極體及顯示面板 |
CN108877538B (zh) * | 2017-05-16 | 2021-08-24 | 英属开曼群岛商錼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微型发光二极管装置及显示面板 |
CN107193157A (zh) * | 2017-06-08 | 2017-09-2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模组和包括其的反射式显示器件 |
CN109216516B (zh) * | 2017-06-30 | 2021-04-20 | 英属开曼群岛商錼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微型发光二极管及显示面板 |
CN109273482B (zh) * | 2017-07-17 | 2021-12-31 | 和鑫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装置 |
TWI643328B (zh) * | 2017-10-13 | 2018-12-01 | 英屬開曼群島商錼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裝置 |
CN107664837A (zh) * | 2017-10-20 | 2018-02-0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反射式显示装置 |
CN109755266B (zh) * | 2017-11-02 | 2021-01-12 | 錼创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
TWM568391U (zh) * | 2018-07-24 | 2018-10-1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分區反射型顯示裝置 |
-
2019
- 2019-10-22 TW TW108138040A patent/TWI715258B/zh active
- 2019-10-24 CN CN201911016945.1A patent/CN110782806A/zh active Pending
- 2019-11-21 CN CN201911146730.1A patent/CN110850621B/zh active Active
- 2019-11-21 CN CN202211054023.1A patent/CN115311954B/zh active Active
- 2019-11-21 TW TW108142234A patent/TWI711854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20075041A (ko) * | 2010-12-28 | 2012-07-06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20170079633A (ko) * | 2015-12-30 | 2017-07-10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양면 발광형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
CN105976725A (zh) * | 2016-06-20 | 2016-09-28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微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
CN108630727A (zh) * | 2017-03-21 | 2018-10-09 |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
CN107680989A (zh) * | 2017-07-26 | 2018-02-09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双面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11854B (zh) | 2020-12-01 |
CN110782806A (zh) | 2020-02-11 |
TW202101098A (zh) | 2021-01-01 |
CN115311954A (zh) | 2022-11-08 |
CN110850621B (zh) | 2022-09-20 |
TW202101078A (zh) | 2021-01-01 |
CN110850621A (zh) | 2020-02-28 |
TWI715258B (zh) | 2021-0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311954B (zh) | 显示装置 | |
CN113238417A (zh) | 显示装置和使用该显示装置的多屏显示装置 | |
US11163192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US7136138B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US7443464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nit | |
US20140267971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US11392007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with a micro lite-emmitting diode panel overlapped with a reflective display panel | |
CN113655667B (zh) | 反射式电子纸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US20170285384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system | |
JP3652607B2 (ja) | 液晶表示パネル | |
US11705076B2 (en) | 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 composite display device | |
CN212160286U (zh) | 透明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 |
WO2023173521A1 (zh) | 拼接显示面板及拼接显示装置 | |
JP2010066729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CN204422923U (zh) |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 |
TWI840971B (zh) | 電子裝置 | |
WO2021258843A1 (zh) | 透明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 |
KR20120136935A (ko) | 액정표시장치 | |
JP3652303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この液晶表示装置を配設した携帯端末または表示機器 | |
JP2006267826A (ja) | 表示装置 | |
JP2002169147A (ja) | 液晶表示素子 | |
CN118072619A (zh) | 拼接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 |
JP5929097B2 (ja) |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CN117766664A (zh) | 显示设备、制造显示设备的方法以及拼接显示设备 | |
CN115440774A (zh) | 显示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