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57489B - 一种中央通道内饰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央通道内饰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57489B
CN115257489B CN202211073354.XA CN202211073354A CN115257489B CN 115257489 B CN115257489 B CN 115257489B CN 202211073354 A CN202211073354 A CN 202211073354A CN 115257489 B CN115257489 B CN 1152574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rack plate
gear
rack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7335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57489A (zh
Inventor
孔选
王李恺
黄鹏
胡敏
沈朝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LAWRENCE AUTOMOTIVE INTERIOR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LAWRENCE AUTOMOTIVE INTERIOR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LAWRENCE AUTOMOTIVE INTERIOR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LAWRENCE AUTOMOTIVE INTERIOR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7335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574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57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574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574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574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 B60N2/763Arm-rests adjustable
    • B60N2/767Angle adjus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 B60N2/763Arm-rests adjustable
    • B60N2/773Longitudinal adjus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 B60N2/79Adaptations for additional use of the arm-rests
    • B60N2/793Adaptations for additional use of the arm-rests for use as storage compart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中央通道内饰总成,包括壳体、扶手箱和驱动机构,中央通道内饰总成适于通过壳体固定安装于车体,扶手箱包括箱体和扶手组件,箱体可转动的安装于壳体的后部,扶手组件可盖合的铰接安装于箱体的上端;驱动机构分别与箱体以及扶手组件进行配合,扶手组件适于在驱动机构的驱使下进行伸缩,箱体适于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进行偏转,进而带动扶手组件进行同步偏转。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不同身材的驾驶员可以根据自身驾驶习惯的不同,来通过驱动机构调节扶手组件的长度以及角度,从而可以保证不同的驾驶员均能够以舒适的姿态将胳膊放置于扶手组件上以进行休息或进行驾驶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中央通道内饰总成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央通道内饰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的中央通道是指汽车主副驾驶室之间的过道区域,是汽车的一种内饰件,一般用于安装扶手箱、杯托和档杆等功能部件。
其中,扶手箱的设计初衷主要用于汽车驾驶员在长时间驾驶时放置胳膊,从而能够使胳膊得到有效的休息不至于酸麻和僵硬。而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的中央通道设置了杯托等结构,导致扶手箱的位置相对靠后,从而不方便驾驶员胳膊的放置。并且,由于人的身材是不同的,从而不同身材的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对扶手箱的位置要求是不一样的。而现有的汽车中央通道安装的扶手箱位置一般是固定的;所以,现在急需一种能够进行扶手箱调节的中央通道内饰总成。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驾驶员要求进行扶手箱位置调节的中央通道内饰总成。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央通道内饰总成,包括壳体、扶手箱和驱动机构,所述中央通道内饰总成适于通过所述壳体固定安装于车体,所述扶手箱包括箱体和扶手组件,所述箱体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后部,所述扶手组件可盖合的铰接安装于所述箱体的上端;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箱体以及所述扶手组件进行配合,所述扶手组件适于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使下进行伸缩,所述箱体适于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进行偏转,进而带动所述扶手组件进行同步偏转,从而可以改变所述扶手组件的长度和角度,以方便不同身材的驾驶员根据自身驾驶习惯的不同以进行胳膊的放置。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延伸机构和翻转机构,所述延伸机构安装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延伸机构适于和所述扶手组件进行配合,以使得所述延伸机构通过手动或电动的方式驱使所述扶手组件进行伸缩;所述翻转机构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一侧,所述翻转机构适于和所述箱体进行配合,以使得所述翻转机构通过手动或电动的方式驱使所述箱体连同所述扶手组件进行偏转。
优选的,所述扶手组件包括盖板和扶手垫,所述盖板可盖合的铰接安装于所述箱体的上端,所述扶手垫通过两侧可滑动的安装于所述盖板;所述扶手垫通过侧部与所述延伸机构进行配合,以使得所述扶手垫在所述延伸机构的驱使下进行相对于所述盖板的滑动,进而得以调节所述扶手组件的延伸长度,以满足不同驾驶员的驾驶习惯。
优选的,所述扶手垫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延伸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齿条板和齿轮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齿轮组安装于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一齿条板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的侧部;所述第一齿条板通过齿条段分别与所述齿轮组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输出端安装的齿轮进行啮合,所述齿轮组输出端适于和所述第一齿条进行啮合;所述第一齿条板还适于和锁定结构进行配合;当电动调节所述扶手垫时,所述锁定结构适于解除对所述第一齿条板的锁止,以使得所述第一齿条板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使下与所述齿轮组进行啮合,进而通过所述齿轮组与所述第一齿条的啮合以带动所述扶手垫进行滑动;当完成调节时,所述锁定结构适于再次对所述第一齿条板进行锁止。
优选的,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一主动齿轮以及至少一个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用于啮合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以及所述第一齿条;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安装腔的侧部通过第一弹簧进行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在所述第一弹簧的弹力下与所述第一齿条板进行啮合;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齿条板上齿条段的宽度,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的一侧固定有伸至所述壳体外部的第一旋钮;当手动调节所述扶手垫时,通过按压所述第一旋钮以驱使所述第一主动齿轮进行压缩所述第一弹簧的滑动,直至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板脱离啮合,进而通过手动转动所述第一旋钮以驱使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带动所述从动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对所述扶手垫的手动调节。
优选的,所述箱体通过两侧设置的第一支撑轴与所述壳体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齿条板和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支撑轴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齿条板滑动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二齿条板分别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以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输出端的齿轮进行啮合;所述第二齿条板还适于和锁定结构进行配合;当电动调节所述箱体时,所述锁定结构适于解除对所述第二齿条板的锁止,以使得所述第二齿条板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驱使下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进行啮合,进而带动所述箱体连同所述扶手组件以及所述延伸机构进行绕所述第一支撑轴的偏转;当完成调节时,所述锁定结构适于再次对所述第二齿条板进行锁止。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轴上固定安装有花键套,所述第二主动齿轮通过中心设置的花键槽与所述花键套进行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箱体的侧部通过第二弹簧进行弹性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在所述第二弹簧的弹力下与所述第二齿条板进行啮合;所述第二主动齿轮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伸至所述壳体外部的第二旋钮;当手动调节所述箱体时,通过按压所述第二旋钮以驱使所述第二主动齿轮进行压缩所述第二弹簧的滑动,直至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板脱离啮合,进而通过手动转动所述第二旋钮以驱使所述箱体进行绕所述第一支撑轴的转动,从而实现对所述箱体的手动调节。
优选的,所述箱体于所述第一齿条板的一侧固定有导向套;所述锁定结构包括驱动盘、锁杆和第三弹簧;所述锁杆通过所述第三弹簧弹性滑动安装于所述导向套,所述驱动盘安装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所述驱动盘的端面侧部沿圆周方向连续设置有与所述齿轮的齿数相等的凹槽,所述凹槽适于和所述锁杆进行相抵配合;当所述第一齿条板静止时,所述锁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盘的端面相抵,所述锁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齿条板上相邻轮齿之间的齿隙内,从而可以对所述第一齿条板进行锁止;当所述第一齿条板进行滑动时,所述驱动盘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锁杆进行配合,以使得所述锁杆的轴向移动路径与所述第一齿条板上轮齿的移动路径相错位,进而在解除对所述第一齿条板的锁止的同时还可以避免与所述第一齿条板发生干涉。
优选的,所述壳体于所述扶手箱的前部安装有杯托;所述杯托包括上杯套和下杯套,所述上杯套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下杯套滑动套接于所述上杯套,所述下杯套还适于通过牵引组件与所述延伸机构进行配合连接,以使得在调节所述扶手组件的长度时,所述延伸机构适于通过所述牵引组件以驱使所述下杯套沿所述上杯套进行轴向滑动,进而得以调节所述杯托的深度,以避免所述杯托内放置的物品干涉到所述扶手组件的伸缩。
优选的,所述下杯套的侧部竖直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第三齿条板、第四齿条板和传动齿轮;所述第三齿条板倾斜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的侧部且与所述齿轮组进行啮合,所述第四齿条板滑动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侧部且相邻于所述下杯套,所述第四齿条板通过端部的销杆与所述第三齿条板端部设置的牵引槽进行滑动卡合;所述传动齿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壳体且分别与所述第四齿条板以及所述第二齿条进行啮合;当所述齿轮组在驱动所述扶手垫进行滑动时,所述第三齿条板通过与所述齿轮组的啮合以牵引所述第四齿条板带动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进行啮合,进而驱使所述下杯套进行沿所述上杯套的竖向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1)扶手组件可以在驱动机构的驱使下进行伸缩,从而不同身材的驾驶员在进行使用时,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来调节扶手组件的伸缩长度,进而保证不同身材的驾驶员均能够以较为舒适的姿态将胳膊放置于扶手组件上以进行休息。
(2)同时,驾驶员还可以根据自身的驾驶习惯来通过驱动机构调节扶手组件的偏转角度,从而保证驾驶员能够以更加舒适的姿态进行胳膊的放置休息以及驾驶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扶手箱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扶手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第二主动齿轮与花键套进行配合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驱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底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牵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驱动机构进行电驱动时配合安装的局部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发明中驱动机构进行电驱动时配合安装的局部示意图二。
图12为本发明中驱动机构进行手动驱动时配合安装的局部示意图一。
图13为本发明中驱动机构进行手动驱动时配合安装的局部示意图二。
图14为本发明中锁定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中锁定结构处于锁止状态的局部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中锁定结构处于解锁状态的局部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中锁杆的相对运动轨迹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中驱动机构驱使扶手组件进行伸缩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中驱动机构驱使扶手箱进行偏转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壳体100、档位区110、避让槽120、扶手箱2、箱体21、安装腔210、第一支撑轴211、花键套2110、衬套2111、第二支撑轴212、导向套213、扶手组件22、盖板221、扶手垫222、第一齿条2220、限位槽2221、杯托3、上杯套31、下杯套32、第二齿条320、驱动机构4、延伸机构41、第一驱动装置411、第一齿条板412、齿隙4120、第一主动齿轮413、第一从动齿轮414、第一旋钮401、第一弹簧402、第二从动齿轮415、翻转机构42、第二驱动装置421、第二齿条板422、第二主动齿轮423、花键槽4230、第二旋钮403、第二弹簧404、驱动盘431、凹槽4310、锁杆432、第三弹簧433、牵引组件5、第三齿条板51、牵引槽510、第四齿条板52、传动齿轮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申请的具体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的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1至图19所示,一种中央通道内饰总成,包括壳体100、扶手箱2和驱动机构4。中央通道内饰总成可以通过壳体100固定安装于车体内部的主副驾驶室之间。扶手箱2安装于壳体100的后部;扶手箱2包括箱体21和扶手组件22;箱体21可转动的安装于壳体100的后部,以用于放置物品;扶手组件22铰接安装于箱体21的上端,扶手组件22可以对箱体21进行盖合,同时还可以进行驾驶员胳膊的放置。驱动机构4分别与箱体21以及扶手组件22进行配合,从而扶手组件22可以在驱动机构4的驱使下进行伸缩,进而以改变扶手组件22的长度,以方便不同身材的驾驶员进行胳膊的放置休息;箱体21也可以在驱动机构4的驱动下进行偏转,进而扶手组件22可以随箱体21进行同步偏转,从而可以改变扶手组件22延伸角度,以方便驾驶员根据自身驾驶习惯的不同进行胳膊的放置。
可以理解的是,壳体100的后部是根据中央通道内饰总成在完成安装后相对于驾驶员的乘坐方向进行确定的。
在驾驶员进行车辆的驾驶时,对于身高较矮的驾驶员,其主驾驶座的位置调节一般都比较靠前,使得驾驶员坐在驾驶座上时,驾驶员相对于扶手箱2的位置比较的远,进而不方便进行胳膊的放置。如图18所示,此时可以通过驱动机构4来驱动扶手组件22向前延伸,以方便驾驶员能够以较为舒适的姿态将胳膊放置于扶手组件22上进行休息。
同时,壳体100的前部设置有档位区110,档位区110用于安装档杆。如图18所示,一般来说,汽车的档杆高度要低于扶手箱2的高度;对于一些在驾驶时喜欢掌握档杆的驾驶员,较低的档杆高度使得驾驶员的胳膊放置于扶手组件22时不方便进行档杆的操作。如图19所示,此时可以通过驱动机构4来驱动整个扶手箱2进行偏转,使得扶手组件22可以向档杆的方向进行倾斜,以方便驾驶员在将胳膊放置于扶手组件22的同时还能够进行档杆的操作,进而可以保证驾驶员能够以舒适的姿态进行车辆的驾驶。
具体的,如图1、图2、图3、图17和图19所示,箱体21沿偏转方向的侧部呈圆弧形,壳体100用于安装扶手箱2的部位也呈圆弧形,以使得箱体21的外侧壁始终与壳体100相贴合,进而可以保证本申请的中央通道内饰总成的整体结构的美观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5、图17和图19所示,驱动机构4包括延伸机构41和翻转机构42。延伸机构41安装于箱体21的一侧,延伸机构41可以和扶手组件22进行配合,以使得延伸机构41通过手动或电动的方式驱使扶手组件22进行伸缩。翻转机构42安装于壳体100的内部一侧,翻转机构42可以和箱体21进行配合,以使得翻转机构42通过手动或电动的方式驱使箱体21连同扶手组件22进行偏转。
可以理解的是,扶手组件22的延伸和偏转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动作,故而对扶手组件22的延伸驱动以及偏转驱动需要通过两个相对独立的机构来进行分别驱动。
并且,在扶手箱2进行偏转时,通过将延伸机构41安装于箱体21的一侧,使得延伸机构41可以随箱体21进行同步的偏转,进而保证在扶手箱2进行偏转的过程中,延伸机构41可以相对于扶手箱2保持静止,进而可以避免延伸机构41对扶手组件22的驱动发生脱离。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18所示,扶手组件22包括盖板221和扶手垫222。盖板221可以铰接安装于箱体21的上端以用于盖合箱体21;扶手垫222通过两侧可滑动的安装于盖板221的上部以用于支撑驾驶员的胳膊。扶手垫222通过侧部与延伸机构41进行配合,以使得扶手垫222在延伸机构41的驱使下进行相对于盖板221的滑动,进而在保证箱体21的开口被盖板221进行盖合的同时调节扶手组件22的延伸长度,以满足不同驾驶员的驾驶习惯。
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扶手垫222的内端面前部设置有限位槽2221,盖板221的前端设置有挡块,挡块可以和限位槽2221进行滑动配合。当扶手垫222相对于盖板221滑动至挡块与限位槽2221相抵时,说明扶手垫222已经达到最大延伸长度。通过挡块和限位槽2221的相抵,可以保证扶手垫222在任何情况下最多只能相对于盖板221滑动至上述的最大延伸长度对应的位置,以保证扶手组件22的使用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如图4、图5和图18所示,扶手垫22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齿条2220,箱体2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腔210,安装腔210的上端与第一齿条2220正对。延伸机构41包括第一驱动装置411、第一齿条板412和齿轮组;第一驱动装置411固定安装于箱体21的底部,齿轮组安装于安装腔210,第一齿条板412滑动安装于安装腔210的侧部;第一齿条板412通过齿条段分别与齿轮组的输入端以及第一驱动装置411输出端安装的齿轮进行啮合,齿轮组输出端可以和第一齿条2220进行啮合;同时,第一齿条板412还可以和锁定结构进行配合。当电动调节扶手垫222时,锁定结构可以解除对第一齿条板412的锁止,以使得第一齿条板412在第一驱动装置411的驱使下与齿轮组进行啮合,进而通过齿轮组与第一齿条2220的啮合以带动扶手垫222进行滑动;当完成调节时,锁定结构可以再次对第一齿条板412进行锁止。
可以理解的是,安装腔210的宽度较窄,使得第一驱动装置411无法进行安装;故而,第一驱动装置411被固定安装于箱体21的底端,从而第一驱动装置411的输出端与第一齿条2220之间产生较大的高度差。进而第一驱动装置411的输出端和第一齿条2220之间必须依靠传动件进行配合连接。
传统的传动件有多种,常见的有齿轮组、带传动结构和链传动结构等。对于延伸机构41通过电动方式进行扶手垫222的调节,齿轮组、带传动结构和链传动结构均能够满足动力的传递需求;但对于延伸机构41通过手动方式进行扶手垫222的调节,带传动结构和链传动结构将难以满足;故而,本实施例中传动件采用齿轮组。
同时,在进行扶手垫222的延伸调节时,对于任意调节位置的扶手垫222,在驾驶员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均需要保持相对静止;即扶手垫222在任意调节位置均需要进行锁止。考虑到后续需要通过手动操作齿轮组来进行扶手垫222的手动调节,若通过锁定结构对齿轮组进行锁止,可能会与后续的手动操作方式产生干涉。故而,齿轮组和第一驱动装置411的输出端之间还需要通过设置过渡件进行传动,过渡件可以通过锁定结构进行锁止。
传统的过渡件有多种,常见的过渡件有齿条板和齿轮等。由于安装位置的局限,过渡件采用齿轮可能会与后续的锁定结构的设置产生干涉;故而,本实施例中过渡件采用齿条板,即第一齿条板412。
具体的,如图2、图17和图19所示,第一齿条板412可以采用竖直或倾斜设置的方式滑动安装于安装腔210的侧部;优选采用倾斜设置的方式,以保证第一齿条板412相比较竖直设置方式具有较长的啮合行程。
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5、图10至图13所示,齿轮组包括第一主动齿轮413以及至少一个从动齿轮。从动齿轮用于啮合第一主动齿轮413以及第一齿条2220。第一主动齿轮413与安装腔210侧部设置的第二支撑轴212进行转动连接;同时第一主动齿轮413还通过第一弹簧402与安装腔210的侧部进行配合,以使得第一主动齿轮413在第一弹簧402的弹力下与第一齿条板412进行啮合。第一主动齿轮413的宽度大于第一齿条板412上齿条段的宽度,第一主动齿轮413的一侧固定有伸至壳体100外部的第一旋钮401。当需要手动调节扶手垫222时,通过按压第一旋钮401以驱使第一主动齿轮413沿第二支撑轴212进行压缩第一弹簧402的滑动,直至第一主动齿轮413与第一齿条板412脱离啮合,进而通过手动转动第一旋钮401以驱使第一主动齿轮413带动从动齿轮进行转动,从而通过从动齿轮与第一齿条2220的啮合以带动扶手垫222进行相对于盖板221的滑动。
具体的,如图10和图12所示,为了方便理解,可以设第一主动齿轮413的宽度为b,第一齿条板412上齿条段的宽度为a,则b大于a。从而在进行手动操作之前,第一主动齿轮413通过部分齿宽与第一齿条板412进行啮合,同时通过另一部分齿宽与从动齿轮进行啮合。当进行手动操作时,按压第一旋钮401,使得第一主动齿轮413沿第二支撑轴212向着靠近从动齿轮的方向进行滑动,直至第一主动齿轮413与第一齿条板412脱离啮合。
具体的,第一弹簧402的安装方式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下述的两种。
安装方式一:第一弹簧402套接于第二支撑轴212,以使得第一弹簧402的两端分别相抵于第一主动齿轮413以及安装腔210的侧壁。
安装方式二:如图10至图13所示,第一弹簧402安装于第一旋钮401的内部,以使得第一弹簧402的两端分别相抵于第一旋钮401以及第二支撑轴212的端部。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上述的安装方式一,对安装腔210的宽度要求较大,使得扶手箱2的内部储物空间相对较小;故而,本实施例中第一弹簧402的安装方式优选上述的安装方式二。
还可以理解的是,从动齿轮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图2、图5、图17和图19所示,从动齿轮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从动齿轮414和第二从动齿轮415;第一从动齿轮414与第一主动齿轮413进行啮合,第二从动齿轮415分别与第一从动齿轮414以及第一齿条2220进行啮合。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壳体100靠近第一旋钮401的一侧设置有避让槽120,避让槽120以箱体21进行转动的位置为圆心的弧形槽,从而在箱体21进行偏心的过程中,第一旋钮401可以随箱体21沿避让槽120进行滑动,从而避免壳体100对箱体21的偏转产生干涉。
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图3、图5和图19所示,箱体21通过两侧设置的第一支撑轴211与壳体100进行转动连接。翻转机构42包括第二驱动装置421、第二齿条板422和第二主动齿轮423。第二驱动装置421固定安装于壳体100,第二主动齿轮423与第一支撑轴211配合连接,第二齿条板422滑动安装于壳体100,第二齿条板422分别与第二主动齿轮423以及第二驱动装置421输出端的齿轮进行啮合;第二齿条板422还可以和锁定结构进行配合。当电动调节箱体21时,锁定结构可以解除对第二齿条板422的锁止,以使得第二齿条板422在第二驱动装置421的驱使下与第二主动齿轮423进行啮合,进而带动箱体21连同扶手组件22以及延伸机构41进行绕第一支撑轴211的偏转;当完成调节时,锁定结构适于再次对第二齿条板422进行锁止。
可以理解的是,安装腔210的宽度较窄,使得第二驱动装置421无法于安装腔210安装于壳体100;故而,第二驱动装置421被固定安装于位于箱体21下部的壳体100侧壁,从而第二驱动装置421的输出端与第二主动齿轮423之间存在较大间距。第二驱动装置421的输出端与第二主动齿轮423之间也需要通过传动件进行配合连接。
传统的传动件有多种,常见的有齿轮组、齿条板、带传动结构和链传动结构等。对于翻转机构42通过电动方式进行箱体21的调节,齿轮组、齿条板、带传动结构和链传动结构均能够满足动力的传递需求。但对于翻转机构42通过手动方式进行箱体21的调节,带传动结构和链传动结构将难以满足。
同时,在进行箱体21的偏转调节时,对于任意角度位置的扶手垫222,在驾驶员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均需要保持相对静止;即扶手垫222在任意角度位置均需要进行锁止。虽然齿轮组和齿条板均能够满足锁止需求,但考虑到成本以及安装空间,本实施例中传动件优选采用齿条板,即第二齿条板422;第二齿条板422的设置方位根据第二主动齿轮423和第二驱动装置421输出端的位置进行确定。
本实施例中,如图6、图10至图13所示,第一支撑轴211上固定安装有花键套2110,第二主动齿轮423通过中心设置的花键槽4230与花键套2110进行滑动连接。第二主动齿轮423与箱体21的侧部通过第二弹簧404进行弹性配合,以使得第二主动齿轮423在第二弹簧404的弹力下与第二齿条板422进行啮合。第二主动齿轮42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伸至壳体100外部的第二旋钮403;当手动调节箱体21时,通过按压第二旋钮403以驱使第二主动齿轮423沿花键套2110进行压缩第二弹簧404的滑动,直至第二主动齿轮423与第二齿条板422脱离啮合,进而通过手动转动第二旋钮403以驱使箱体21进行绕第一支撑轴211的转动,从而实现对箱体21的手动调节。
具体的,如图11和图13所示,为了方便理解,可以设第二主动齿轮423的宽度为c,第二齿条板422上齿条段的宽度为d。从而在进行手动操作之前,第二主动齿轮423可以和第二齿条板422进行啮合;当进行手动操作时,按压第二旋钮403,使得第二主动齿轮423通过花键槽4230沿第一支撑轴211上的花键套2110进行向远离第二齿条板422方向的滑动,直至第二主动齿轮423与第二齿条板422脱离啮合。此过程中,第二主动齿轮423的花键槽4230始终与花键套2110进行配合,从而在旋转第二旋钮403时,可以通过花键槽4230和花键套2110的配合来驱使整个扶手箱2进行绕第一支撑轴211轴线的转动。
同时,为了缩小安装空间,可以将第一从动齿轮414也转动安装于第一支撑轴211。由于第一从动齿轮414和第二主动齿轮423之间需要留有满足第二主动齿轮423进行滑动的间隙,则为了防止第一从动齿轮414发生窜动,可以在第一支撑轴211上套接衬套2111,衬套2111的一端相抵于第一从动齿轮414,另一端相低于花键套2110;并且,衬套2111的直径小于花键槽4230的内径,以保证衬套2111不会干涉第二主动齿轮423的滑动。
具体的,第二弹簧404的安装方式也有多种;如图10至图13所示,优选采用将第二弹簧404安装于第二旋钮403的内部,以使得第二弹簧404的两端分别相抵于第二旋钮403以及第一支撑轴211的端部。其中,图10至图13中虚线箭头所指方向表示第一旋钮401和第二旋钮403的操作方向。
为了保证扶手组件22可以在任意延伸位置保持锁止,以及扶手箱2可以在任意偏转位置保持锁止,本申请将第一齿条板412和第二齿条板422均通过锁定结构进行配合,通过锁定结构来对扶手组件22以及箱体21进行锁止或解锁。对于锁定结构的具体结构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下述的两种。
结构一:如图14至图17所示,箱体21于第一齿条板412和第二齿条板422的一侧均固定有导向套213。锁定结构包括驱动盘431、锁杆432和第三弹簧433;锁杆432通过第三弹簧433弹性滑动安装于导向套213,驱动盘431对应安装于第一驱动装置411以及第二驱动装置421的输出端,驱动盘431的端面侧部沿圆周方向连续设置有与第一驱动装置411以及第二驱动装置421输出端齿轮的齿数相等的凹槽4310,凹槽4310可以和锁杆432进行相抵配合。当第一齿条板412或第二齿条板422处于静止时,锁杆432的一端与驱动盘431上凹槽4310一侧的端面相抵,锁杆432的另一端位于第一齿条板412或第二齿条板422的齿条段上相邻轮齿之间的齿隙4120内,从而可以通过锁杆432可轮齿的卡合,可以对第一齿条板412或第二齿条板422进行锁止;此时第三弹簧433处于压缩状态。当第一齿条板412或第二齿条板422需要进行滑动时,驱动盘431在第一驱动装置411或第二驱动装置421的驱动下,可以通过凹槽4310与锁杆432进行配合,从而在第三弹簧433的弹力下可以使得锁杆432进行轴向移动,且锁杆432的移动路径与第一齿条板412或第二齿条板422上轮齿的移动路径相错位,进而在解除对第一齿条板412或第二齿条板422的锁止的同时还可以避免与第一齿条板412或第二齿条板422发生干涉。当完成调节后,驱动盘431的端面可以正好与锁杆432进行相抵,以使得锁杆432的另一端正好与第一齿条板412或第二齿条板422上的齿隙4120进行卡合,以实现对第一齿条板412或第二齿条板422的再次锁止。
可以理解的是,图17为第一齿条板412或第二齿条板422在滑动时,锁杆432相对于第一齿条板412或第二齿条板422的相对于运动轨迹示意图。则在第一齿条板412或第二齿条板422每滑动一个齿距的距离时,锁定结构都需要经历一次锁止和解锁过程,并且第一齿条板412或第二齿条板422处于静止时,锁定结构均正好处于锁止状态。
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驱动装置411和第二驱动装置421均为现有技术,为了保证第一驱动装置411可以以单位行程来驱动第一齿条板412,以及第二驱动装置421也可以以单位行程来驱动第二齿条板422;则第一驱动装置411和第二驱动装置421可以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从而第一驱动装置411和第二驱动装置421的输出端可以以设定的单位角度进行旋转。
结构二:箱体21于第一齿条板412和第二齿条板422的一侧均固定有导向套213。锁定结构包括电磁组件、锁杆432和第三弹簧433;锁杆432通过第三弹簧433弹性滑动安装于导向套213;电磁组件安装于锁杆432远离第一齿条板412或第二齿条板422的一端。当第一齿条板412或第二齿条板422处于静止状态时,锁杆432可以在第三弹簧433的弹力下与第一齿条板412或第二齿条板422的齿条段上相邻轮齿之间的齿隙4120进行卡合,从而可以对第一齿条板412或第二齿条板422进行锁止。当第一齿条板412或第二齿条板422需要进行滑动时,电磁组件可以通电以产生磁力来吸附锁杆432压缩第三弹簧433,直至锁杆432分别脱离第一齿条板412或第二齿条板422上相邻轮齿的齿隙4120并进行保持,从而可以方便第一驱动装置411或第二驱动装置421对第一齿条板412或第二齿条板422的驱动。在完成调节后,电磁组件断电,以使得锁杆432在第三弹簧433的弹力下继续对第一齿条板412或第二齿条板422进行锁止。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上述的结构一和结构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申请中优选采用上述的结构一。
为了方便理解,设第一齿条板412与第一主动齿轮413啮合的轮齿数为x,第二齿条板422与第二主动齿轮423啮合的轮齿数为y;则可以将扶手组件22的伸长行程L分解为x段,以及将扶手箱2的偏转行程θ分解成y段。则第一驱动装置411在进行扶手组件22的延伸调节时,扶手垫222的调节长度可以为n1L/x;第二驱动装置421在进行扶手箱2的偏转调节时,箱体21的偏转角度可以为n2θ/y;其中,0≤n1≤x,0≤n2≤y;且n1,n2的取值均为整数。从而只需x和y的数值足够小,基本可以满足驾驶员对扶手组件22任意延伸长度以及扶手箱2任意偏转角度的需求。例如,可以取L的值为15cm,θ的值为20°,x的值为30,y的值为10。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中央通道内饰总成都会安装有杯托3以用于放置饮料瓶、水杯以及钥匙等物件;且杯托3一般都设置于扶手箱2的前部。现有的杯托3深度都比较的浅,可以方便进行小物件的拿取;但是,在杯托3内放置饮料瓶或水杯等容器时,由于饮料瓶或水杯的高度比较的高,从而在本申请的扶手箱2的扶手垫222进行延伸以及延伸和偏转同时进行时,扶手垫222可能会与杯托3内放置的饮料瓶或水杯产生干涉。
为了避免扶手垫222在调节过程中与杯托3内放置的物品发生干涉。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如图2、图18和图19所示,杯托3包括上杯套31和下杯套32。上杯套31固定设置于壳体100,下杯套32滑动套接于上杯套31,下杯套32还可以通过牵引组件5与驱动机构4中的延伸机构41进行配合连接,以使得在调节扶手组件22的长度时,驱动机构4可以通过牵引组件5来驱使下杯套32沿上杯套31进行轴向滑动,进而得以调节杯托3的深度,以避免杯托3内放置的物品干涉到扶手组件22的伸缩。
可以理解的是,扶手垫222的调节包括延伸、偏转以及偏转延伸同时进行的三种情况,只有在扶手垫222进行延伸以及偏转延伸同时进行时,扶手垫222才可能会与杯托3内放置的物品干涉,故而将杯托3的深度调节与延伸机构41的工作过程通过牵引组件5进行联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8、图9、图18和图19所示,下杯套32的侧部竖直设置有第二齿条320。牵引组件5包括第三齿条板51、第四齿条板52和传动齿轮53;第三齿条板51倾斜滑动安装于安装腔210的侧部且与齿轮组进行啮合,第四齿条板52滑动安装于壳体100的侧部且相邻于下杯套32,第四齿条板52通过端部的销杆与第三齿条板51端部设置的牵引槽510进行滑动卡合;传动齿轮53转动安装于壳体100且分别与第四齿条板52以及第二齿条320进行啮合。当齿轮组在驱动扶手垫222进行滑动时,第三齿条板51通过与齿轮组的啮合以牵引第四齿条板52带动传动齿轮53与第二齿条320进行啮合,进而驱使下杯套32进行沿上杯套31的竖向滑动。
具体的,如图18和图19所示,第三齿条板51以倾斜的姿态与第一主动齿轮413进行啮合,并且在第一主动齿轮413进行轴向滑动时,第一主动齿轮413也始终与第三齿条板51进行啮合,从而无论延伸机构41是以电动的方式还是手动的方式进行扶手垫222的调节时,杯托3的深度均能够实现调节。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齿条板51可以随箱体21进行同步偏转,从而为了保证第三齿条板51在偏转的过程中也能够与第四齿条板52进行连接,可以在第三齿条板51的端部设置牵引槽510来与第四齿条板52的端部进行滑动卡接。并且,随着第三齿条板51的倾斜滑动,第四齿条板52也可以通过端部的销杆沿牵引槽510的滑动来保证始终与第三齿条板51进行连接。
同时,第四齿条板52可以水平设置也可以倾斜设置,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申请中第四齿条板52优选采用水平设置。
为了方便理解,下面可以对本申请的具体调节过程进行详细阐述。
(1)扶手垫222延伸的电动调节过程。
如图18所示,第一驱动装置411进行转动,从而通过输出端的齿轮在啮合第一齿条板412进行滑动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输出端的驱动盘431对锁定结构进行驱动,使得第一齿条板412能够进行连续的滑动。在第一齿条板412滑动的过程中,通过第一齿条板412与第一主动齿轮413的啮合,可以驱动第一主动齿轮413带动从动齿轮进行转动,进而通过从动齿轮与扶手垫222上的第一齿条2220的啮合,以驱使扶手垫222进行相对于盖板221的滑动来实现扶手垫222的延伸调节。
(2)扶手垫222延伸的手动调节过程。
如图12所示,按压第一旋钮401并压缩第一弹簧402以驱使第一主动齿轮413沿第二支撑轴212的轴向进行滑动,直至第一主动齿轮413与第一齿条板412脱离啮合,进而也解除了锁定结构的锁止。然后,通过旋转第一旋钮401,可以驱动第一主动齿轮413带动从动齿轮进行转动,进而通过从动齿轮与扶手垫222上的第一齿条2220的啮合,以驱使扶手垫222进行相对于盖板221的滑动来实现扶手垫222的延伸调节。在完成扶手垫222的调节后,松开第一旋钮401,第一主动齿轮413可以在第一弹簧402的弹力下进行复位滑动,直至第一主动齿轮413再次与第一齿条板412进行啮合,以使得完成调节后的扶手垫222再次被锁止。若第一主动齿轮413在复位的过程中轮齿与第一齿条板412的齿隙4120不正对,可以稍转动第一主动齿轮413以进行调整。
可以理解的是,扶手垫222的延伸调节过程中,翻转机构42通过锁定结构进行锁止,使得扶手箱2的偏转被锁止,进而保证扶手垫222在延伸调节时的稳定性。
同时,在进行扶手垫222的延伸调节时,扶手组件22必须呈盖合的状态,以保证扶手垫222上的第一齿条2220与从动齿轮处于啮合状态。
同时,在扶手垫222进行延伸调节的过程中,通过第一主动齿轮413与第三齿条板51的啮合,可以驱使第三齿条板51牵引第四齿条板52带动传动齿轮53进行转动,进而通过传动齿轮53与第二齿条320的啮合,以驱使下杯套32进行沿上杯套31的竖直滑动。
(3)扶手垫222偏转的电动调节过程。
如图19所示,第二驱动装置421进行转动,从而通过输出端的齿轮在啮合第二齿条板422进行滑动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输出端的驱动盘431对锁定结构进行驱动,使得第二齿条板422能够进行连续的滑动。在第二齿条板422滑动的过程中,通过第二齿条板422与第二主动齿轮423的啮合,可以驱动第二主动齿轮423带动箱体21进行绕第一支撑轴211轴线的转动来实现对扶手垫222的偏转调节。
(4)扶手垫222偏转的手动调节过程。
如图13所示,按压第二旋钮403并压缩第二弹簧404以驱使第二主动齿轮423沿花键套2110的轴向进行滑动,直至第二主动齿轮423与第二齿条板422脱离啮合,进而也解除了锁定结构的锁止。然后,通过旋转第二旋钮403,使得第二主动齿轮423通过花键槽4230和花键套2110的连接以驱使箱体21进行转动来实现扶手垫222的偏转调节。在完成扶手垫222的调节后,松开第二旋钮403,第二主动齿轮423可以在第二弹簧404的弹力下进行复位滑动,直至第二主动齿轮423再次与第二齿条板422进行啮合,以使得完成调节后的扶手垫222再次被锁止。若第二主动齿轮423在复位的过程中轮齿与第二齿条板422的齿隙4120不正对,可以稍转动第二主动齿轮423以进行调整。
可以理解的是,在扶手垫222的偏转调节过程中,延伸机构41通过锁定结构进行锁止,使得扶手箱2的延伸被锁止,进而保证扶手垫222在偏转调节时的稳定性。
以上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申请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申请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申请的原理,在不脱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申请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内。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中央通道内饰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中央通道内饰总成适于通过所述壳体固定安装于车体;
扶手箱,所述扶手箱包括箱体和扶手组件;所述箱体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后部,所述扶手组件可盖合的铰接安装于所述箱体的上端;以及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箱体以及所述扶手组件进行配合;所述扶手组件适于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使下进行伸缩,所述箱体适于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进行偏转,进而带动所述扶手组件进行同步偏转;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延伸机构和翻转机构,所述延伸机构安装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延伸机构适于和所述扶手组件进行配合,以使得所述延伸机构通过手动或电动的方式驱使所述扶手组件进行伸缩;所述翻转机构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一侧,所述翻转机构适于和所述箱体进行配合,以使得所述翻转机构通过手动或电动的方式驱使所述箱体连同所述扶手组件进行偏转;
所述箱体通过两侧设置的第一支撑轴与所述壳体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翻转机构包括:
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
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支撑轴配合连接;以及
第二齿条板,所述第二齿条板滑动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二齿条板分别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以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输出端的齿轮进行啮合;所述第二齿条板还适于和锁定结构进行配合;
当电动调节所述箱体时,所述锁定结构适于解除对所述第二齿条板的锁止,以使得所述第二齿条板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驱使下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进行啮合,进而带动所述箱体进行绕所述第一支撑轴的偏转;
当完成调节时,所述锁定结构适于再次对所述第二齿条板进行锁止;
所述第一支撑轴上固定安装有花键套,所述第二主动齿轮通过中心设置的花键槽与所述花键套进行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箱体的侧部通过第二弹簧进行弹性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在所述第二弹簧的弹力下与所述第二齿条板进行啮合;所述第二主动齿轮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伸至所述壳体外部的第二旋钮;当手动调节所述箱体时,通过按压所述第二旋钮以驱使所述第二主动齿轮进行压缩所述第二弹簧的滑动,直至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板脱离啮合,进而通过手动转动所述第二旋钮以驱使所述箱体进行绕所述第一支撑轴的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通道内饰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组件包括盖板和扶手垫,所述盖板可盖合的铰接安装于所述箱体的上端,所述扶手垫通过两侧可滑动的安装于所述盖板;所述扶手垫通过侧部与所述延伸机构进行配合,以使得所述扶手垫在所述延伸机构的驱使下进行相对于所述盖板的滑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央通道内饰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垫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延伸机构包括:
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底部;
第一齿条板,所述第一齿条板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的侧部,所述第一齿条板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输出端安装的齿轮进行啮合;所述第一齿条板还适于和锁定结构进行配合;以及
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安装于所述安装腔,所述齿轮组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齿条板进行啮合,所述齿轮组输出端适于和所述第一齿条进行啮合;
当电动调节所述扶手垫时,所述锁定结构适于解除对所述第一齿条板的锁止,以使得所述第一齿条板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使下与所述齿轮组进行啮合,进而通过所述齿轮组与所述第一齿条的啮合以带动所述扶手垫进行滑动;
当完成调节时,所述锁定结构适于再次对所述第一齿条板进行锁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央通道内饰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一主动齿轮以及至少一个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用于啮合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以及所述第一齿条;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安装腔的侧部通过第一弹簧进行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在所述第一弹簧的弹力下与所述第一齿条板进行啮合;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齿条板上齿条段的宽度,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的一侧固定有伸至所述壳体外部的第一旋钮;当手动调节所述扶手垫时,通过按压所述第一旋钮以驱使所述第一主动齿轮进行压缩所述第一弹簧的滑动,直至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板脱离啮合,进而通过手动转动所述第一旋钮以驱使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带动所述从动齿轮进行转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央通道内饰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于所述第一齿条板的一侧固定有导向套;所述锁定结构包括:
第三弹簧;
锁杆,所述锁杆通过所述第三弹簧弹性滑动安装于所述导向套;以及
驱动盘,所述驱动盘安装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所述驱动盘的端面侧部沿圆周方向连续设置有与所述齿轮的齿数相等的凹槽,所述凹槽适于和所述锁杆进行相抵配合;
当所述第一齿条板静止时,所述锁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盘的端面相抵,所述锁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齿条板上相邻轮齿之间的齿隙内;
当所述第一齿条板进行滑动时,所述驱动盘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锁杆进行配合,以使得所述锁杆的轴向移动路径与所述第一齿条板上轮齿的移动路径相错位。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央通道内饰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于所述扶手箱的前部安装有杯托;所述杯托包括上杯套和下杯套,所述上杯套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下杯套滑动套接于所述上杯套,所述下杯套还适于通过牵引组件与所述延伸机构进行配合连接,以使得在调节所述扶手组件的长度时,所述延伸机构适于通过所述牵引组件以驱使所述下杯套沿所述上杯套进行轴向滑动,进而得以调节所述杯托的深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央通道内饰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杯套的侧部竖直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牵引组件包括:
第三齿条板,所述第三齿条板倾斜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的侧部且与所述齿轮组进行啮合;
第四齿条板,所述第四齿条板滑动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侧部且相邻于所述下杯套,所述第四齿条板通过端部的销杆与所述第三齿条板端部设置的牵引槽进行滑动卡合;以及
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壳体且分别与所述第四齿条板以及所述第二齿条进行啮合;
当所述齿轮组在驱动所述扶手垫进行滑动时,所述第三齿条板通过与所述齿轮组的啮合以牵引所述第四齿条板带动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进行啮合,进而驱使所述下杯套进行沿所述上杯套的竖向滑动。
CN202211073354.XA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中央通道内饰总成 Active CN1152574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73354.XA CN115257489B (zh)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中央通道内饰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73354.XA CN115257489B (zh)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中央通道内饰总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57489A CN115257489A (zh) 2022-11-01
CN115257489B true CN115257489B (zh) 2023-07-25

Family

ID=83754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73354.XA Active CN115257489B (zh)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中央通道内饰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57489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6630A (zh) * 2017-03-21 2017-07-18 宁波继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汽车后排中央扶手
KR20200011158A (ko) * 2018-07-24 2020-02-0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기기 거치형 콘솔 암레스트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21684B1 (ko) * 2003-10-06 2005-10-1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리어 암레스트
KR101013902B1 (ko) * 2007-12-18 2011-02-1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암레스트의 폭 조절장치
CN105764748B (zh) * 2013-09-06 2018-03-06 江森自控科技公司 具有一卷帘门的可调式车辆扶手总成
FR3101585B1 (fr) * 2019-10-03 2021-10-29 Renault Sas Banquette de véhicule dotée d’un accoudoir avec tablettes
CN111439211A (zh) * 2020-04-22 2020-07-24 浙江睿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汽车扶手箱
CN111674306B (zh) * 2020-08-14 2020-12-01 宁波帅特龙集团有限公司 汽车箱式扶手盖无级调节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6630A (zh) * 2017-03-21 2017-07-18 宁波继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汽车后排中央扶手
KR20200011158A (ko) * 2018-07-24 2020-02-0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기기 거치형 콘솔 암레스트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汽车副仪表台扶手箱设计边界方法研究;陈晓英;汽车实用技术(第16期);122-123, 13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57489A (zh) 202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13740B1 (ko) 시트쿠션 익스텐션 장치
US7770953B2 (en) Vehicle console with adjustable armrest
KR100312111B1 (ko) 차량용 회전좌석
CN111231780B (zh) 一种可调节汽车座椅及汽车
CN108556751A (zh) 一种可防止扶手盖翻转后滑落的中控箱
CN115257489B (zh) 一种中央通道内饰总成
CN110644868A (zh) 自吸自开门锁
KR101178414B1 (ko) 차량용 글로브 박스 모듈
KR20210055107A (ko) 차량의 출몰형 아웃사이드 도어 핸들
CN111391723B (zh) 一种电动整体抬升快易进汽车座椅
CN209924679U (zh) 一种汽车门外把手的隐藏式结构
CN110641325A (zh) 一种suv二排座椅易进入解锁机构
CN218176956U (zh) 扶手箱解锁装置及其汽车扶手箱
CN220243123U (zh) 用于车载显示屏的平移翻转机构及车载显示屏系统
JPH0312132Y2 (zh)
CN218522488U (zh) 一种汽车扶手箱盖及扶手箱
CN110326912A (zh) 滑轨解锁机构
CN111648681A (zh) 感应式锁具
CN218406926U (zh) 单齿条拉手锁
CN210258155U (zh) 一种带按钮解锁功能的旋转水杯架结构
CN217435574U (zh) 杯托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9687136U (zh) 车辆的桌板装置以及车辆
CN213768322U (zh) 座椅调节机构
CN217672271U (zh)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调节装置
CN219196989U (zh) 免开孔的隐形柜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