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95276A - 用于真空塞孔印刷机的对位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真空塞孔印刷机的对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95276A
CN115195276A CN202210832381.4A CN202210832381A CN115195276A CN 115195276 A CN115195276 A CN 115195276A CN 202210832381 A CN202210832381 A CN 202210832381A CN 115195276 A CN115195276 A CN 1151952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image
ink
printing
axis sc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323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95276B (zh
Inventor
华承金
夏国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ej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ej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ej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ej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3238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952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95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952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952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952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08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14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14Details
    • B41F15/16Printing tables
    • B41F15/18Supports for workpieces
    • B41F15/20Supports for workpieces with suction-operated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3/00Indicating, counting, warning,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B41F33/0036Devices for scanning or checking the printed matter for quality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AND TO STAMPS
    • B41P2215/00Screen printing machines
    • B41P2215/10Screen printing 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creen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真空塞孔印刷机的对位方法。所述真空塞孔印刷机包括印刷台板、丝印组件,所述对位方法包括:电路板放置在所述印刷台板上,所述丝印组件对所述电路板进行油墨印刷;在所述电路板进行油墨印刷后,拍摄所述电路板的第一区域以获得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至少包含一塞孔、一油墨孔;计算塞孔与油墨孔之间的偏移量,根据偏移量来控制所述印刷台板与所述丝印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移,以调整所述印刷台板与所述丝印组件之间的位置重合度。

Description

用于真空塞孔印刷机的对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丝网印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真空塞孔印刷机的对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真空塞孔印刷机普遍采用CCD双标靶点采集对位方法来进行塞孔对位。但是,靶点一般为非塞孔位,而且是较大的孔,采集的孔位大,点数少,实际上无法解决电路板涨缩问题带来的塞孔位偏差,对位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真空塞孔印刷机的对位方法,其能提高对位精度。
一种用于真空塞孔印刷机的对位方法,所述真空塞孔印刷机包括印刷台板、丝印组件,所述对位方法包括:电路板放置在所述印刷台板上,所述丝印组件对所述电路板进行油墨印刷;在所述电路板进行油墨印刷后,拍摄所述电路板的第一区域以获得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至少包含一塞孔、一油墨孔;计算塞孔与油墨孔之间的偏移量,根据偏移量来控制所述印刷台板与所述丝印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移,以调整所述印刷台板与所述丝印组件之间的位置重合度。
进一步地,获取所述第一图像的步骤具体包括:在所述电路板上选择第一拍摄点,所述第一拍摄点是所述第一区域的中心点;相机移动至所述第一拍摄点的正上方,并拍摄所述电路板以获得所述第一图像。
进一步地,还包括测量装置,采用所述测量装置来获取所述第一拍摄点的坐标位置;所述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尺主体,所述测量尺主体具有横边和纵边,所述横边、所述纵边分别与所述印刷台板的导气板的两个邻边相匹配,所述测量尺主体可以覆盖电路板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所述测量尺主体在其横向方向上等间隔地设置有若干的X轴刻度实线,所述测量尺主体在其纵向方向上等间隔地设置有若干的Y轴刻度实线,所述X轴刻度实线与所述Y轴刻度实线相互垂直,在所述X轴刻度实线的一端设置有X轴刻度值,在所述Y轴刻度实线的一端设置有Y轴刻度值。
进一步地,在所述真空塞孔印刷机的导气板的两个邻边均设置有靠条,所述横边、所述纵边分别抵靠在两个所述靠条上;所述测量尺主体覆盖整个电路板,所述测量尺主体的大小与所述真空塞孔印刷机的导气板的大小相等;所述X轴刻度实线之间的间距为10毫米,所述Y轴刻度实线之间的间距为10毫米;所述测量尺主体采用透明材质制成;所述测量尺主体采用菲林片制成;在相邻的两个所述X轴刻度实线之间设置有X轴刻度虚线,所述X轴刻度虚线位于两个所述X轴刻度实线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X轴刻度虚线与所述X轴刻度实线相互平行;在相邻的两个所述Y轴刻度实线之间设置有Y轴刻度虚线,所述Y轴刻度虚线位于两个所述Y轴刻度实线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Y轴刻度虚线与所述Y轴刻度实线相互平行;在所述测量尺主体上设置有纵向分割区、横向分割区,所述纵向分割区将若干的所述X轴刻度实线划分成两部分,所述横向分割区将若干的所述Y轴刻度实线划分成两部分;在所述纵向分割区内设置有所述Y轴刻度值,在所述横向分割区内设置有所述X轴刻度值;在所述X轴刻度实线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X轴刻度值,在所述Y轴刻度实线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Y轴刻度值。
进一步地,计算塞孔与油墨孔之间偏移量的步骤具体包括:显示屏显示所述第一图像;在所述第一图像中生成并显示出第一塞孔选择圈、第一油墨孔选择圈;将所述第一塞孔选择圈移动至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塞孔位置,将所述第一油墨孔选择圈移动至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油墨孔位置,确定需要计算的塞孔及油墨孔;计算所述第一塞孔选择圈与所述第一油墨孔选择圈之间的偏移量,计算得到的偏移量即为塞孔与油墨孔之间的偏移量。
进一步地,在所述电路板进行油墨印刷后,除了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外,还拍摄所述电路板的第二区域以获得第二图像,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不相同,所述第二图像至少包含一塞孔、一油墨孔;计算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塞孔与油墨孔之间的偏移量、所述第二图像中的塞孔与油墨孔之间的偏移量,根据两个偏移量来控制所述印刷台板与所述丝印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移,以调整所述印刷台板与所述丝印组件之间的位置重合度。
进一步地,获取所述第一图像、所述第二图像的步骤具体包括:在所述电路板上选择第一拍摄点、第二拍摄点,所述第一拍摄点是所述第一区域的中心点,所述第二拍摄点是所述第二区域的中心点;相机移动至所述第一拍摄点的正上方,并拍摄所述电路板以获得所述第一图像;相机移动至所述第二拍摄点的正上方,并拍摄所述电路板以获得所述第二图像。
进一步地,计算塞孔与油墨孔之间偏移量的步骤具体包括:显示屏显示所述第一图像、所述第二图像;在所述第一图像中生成并显示出第一塞孔选择圈、第一油墨孔选择圈;在所述第二图像中生成并显示出第二塞孔选择圈、第二油墨孔选择圈;将所述第一塞孔选择圈移动至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塞孔位置,将所述第一油墨孔选择圈移动至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油墨孔位置,确定需要计算的在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塞孔及油墨孔;将所述第二塞孔选择圈移动至所述第二图像中的塞孔位置,将所述第二油墨孔选择圈移动至所述第二图像中的油墨孔位置,确定需要计算的在所述第二图像中的塞孔及油墨孔;计算所述第一塞孔选择圈与所述第一油墨孔选择圈之间的偏移量,计算得到的偏移量即为在所述第一图像中塞孔与油墨孔之间的偏移量;计算所述第二塞孔选择圈与所述第二油墨孔选择圈之间的偏移量,计算得到的偏移量即为在所述第二图像中塞孔与油墨孔之间的偏移量。
进一步地,通过所述第一塞孔选择圈与所述第一油墨孔选择圈之间的偏移量,计算所述印刷台板水平前后移动的距离以及水平左右移动的距离;再结合所述第二塞孔选择圈与所述第二油墨孔选择圈之间的偏移量,计算所述印刷台板水平旋转的角度;所述第一区域内的塞孔数量大于或等于2;所述第二区域内的塞孔数量大于或等于2。
进一步地,待所述印刷台板与所述丝印组件的对位完成后,后续的电路板放置在所述印刷台板上,相机移动到第一拍摄点或第二拍摄点的正上方,相机拍摄后续电路板在第一拍摄点或第二拍摄点处的区域,并将该区域的成像与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的成像进行比较;若该区域的成像与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的成像一致,则进行油墨印刷;若该区域的成像与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的成像不一致,则不进行油墨印刷;所述真空塞孔印刷机包括仓体、视觉组件,所述仓体具有相互连通的大真空室与小真空室,所述印刷台板滑移设置在所述仓体中,所述印刷台板在所述大真空室与所述小真空室之间往复移动,所述丝印组件设置在所述大真空室中,所述丝印组件用于对电路板进行油墨印刷,所述视觉组件设置在所述大真空室中,所述视觉组件位于所述丝印组件与所述小真空室之间,所述视觉组件用于电路板在油墨印刷后的图像,所述图像呈现电路板的塞孔及油墨孔,所述真空塞孔印刷机根据塞孔与油墨孔之间的偏移量来调整所述印刷台板与所述丝印组件的位置重合度;所述视觉组件位于所述印刷台板的上方,所述视觉组件包括相机、水平移动机构、升降机构,所述相机的拍摄方向朝下,所述水平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相机在水平方向上左右移动,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相机在竖直方向上上下移动;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第一滑轨、第一电机、第一滑块、同步带,所述第一滑轨水平设置在所述大真空室的内壁面上,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同步带运动,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同步带相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滑轨、第二电机、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轨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滑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视觉组件还包括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相机的拍摄角度,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角度倾斜平台、角度调节座,所述角度倾斜平台的底座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角度调节座安装在所述角度倾斜平台的工作台面上;所述视觉组件还包括第一微调机构,所述第一微调机构设置在所述角度调节座上,所述第一微调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相机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位置,所述第一微调机构包括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滑移设置在所述角度调节座上,在所述第一基座上设置有第一调节槽,在所述第一调节槽内设置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槽中,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调节槽后螺纹连接在所述角度调节座上;所述视觉组件还包括第二微调机构、光源,所述第二微调机构设置在所述角度调节座上,所述第二微调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光源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位置,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相机的正下方,所述第二微调结构包括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滑移设置在所述角度调节座上,在所述第二基座上设置有第二调节槽,在所述第二调节槽内设置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槽中,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调节槽后螺纹连接在所述角度调节座上,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上;所述真空塞孔印刷机包括至少两个的所述相机组件,两个所述相机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大真空室中,所述视觉组件设置在所述大真空室靠近所述小真空室的壁面上。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述的真空塞孔印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所述的真空塞孔印刷机的内部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所述的视觉组件的立体图;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所述的视觉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6为图5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所述的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电路板调节前的塞孔、油墨孔的位置示意图;
图9为电路板第一次调节后的塞孔、油墨孔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仓体;11、大真空室;12、小真空室;2、印刷台板;3、视觉组件;31、相机;32、水平移动机构;321、第一滑轨;322、第一电机;323、第一滑块;324、同步带;33、升降机构;331、第二滑轨;332、第二电机;333、第二滑块;34、角度调节机构;341、角度倾斜平台;342、角度调节座;35、第一微调机构;351、第一基座;352、第一调节槽;353、第一螺栓;36、第二微调机构;361、第二基座;362、第二调节槽;363、第二螺栓;37、光源;4、测量尺主体;41a、横边;41b、纵边;42a、X轴刻度实线;42b、Y轴刻度实线;43a、X轴刻度值;43b、Y轴刻度值;44a、X轴刻度虚线;44b、Y轴刻度虚线;45a、纵向分割区;45b、横向分割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真空塞孔印刷机与一种用于真空塞孔印刷机的对位方法。
参见图1至图3,该真空塞孔印刷机包括仓体1以及设置在仓体1中的印刷台板2、丝印组件(图未示)、两个视觉组件3。其中,仓体1具有大真空室11、小真空室12,小真空室12设置在大真空室11的一侧,小真空室12与大真空室11相连通,大真空室11用于印刷电路板,小真空室12用于更换电路板。印刷台板2滑移设置在仓体1内,印刷台板2在大真空室11和小真空室12之间往复移动,印刷台板2用于支撑电路板。丝印组件设置大真空室11中,丝印组件用于对电路板进行油墨印刷处理。两个视觉组件3均设置在大真空室11中,视觉组件3位于丝印组件与小真空室12之间,视觉组件3设置在大真空室11靠近小真空室12的壁面上,视觉组件3用于拍摄电路板在油墨印刷后的图像,该图像呈现电路板的塞孔分布情况及油墨孔分布情况。
参见图1至图6,视觉组件3包括相机31、水平移动机构32、升降机构33。其中,相机31的拍摄方向朝下。水平移动机构32用于驱动相机31在水平方向上左右移动。升降机构33用于驱动相机31在竖直方向上上下移动。
具体地,水平移动机构32包括第一滑轨321、第一电机322、第一滑块323、同步带324。第一滑轨321水平设置在大真空室11的内壁面上。电机驱动同步带324运动。第一滑块323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321上,第一滑块323与同步带324相连接,第一滑块323用于设置升降机构33、相机31。在电机与同步带324的带动下,第一滑块323沿着第一滑轨321左右移动,从而同步带324动升降机构33、相机31在水平方向上左右移动。
具体地,升降机构33包括第二滑轨331、第二电机332、第二滑块333。第二滑轨331竖直设置在第一滑块323上。第二电机332设置在第一滑块323上,第二电机332的输出轴与第二滑块333螺纹连接。第二滑块333滑动设置在第二滑轨331上,第二滑块333用于设置相机31。在第二电机332的驱动下,第二滑块333沿着第二滑轨331上下移动,从而带动相机31在竖直方向上升降。
参见图1至图6,视觉组件3还包括角度调节机构34,角度调节机构34用于调节相机31的拍摄角度。具体地,角度调节机构34设置在第二滑块333上。角度调节机构34包括角度倾斜平台341、角度调节座342。角度倾斜平台341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具体结构。角度倾斜平台341的底座固定安装在第二滑块333上。角度调节座342固定安装在角度倾斜平台341的工作台面上,角度调节座342用于设置相机31。通过角度倾斜平台341来调节相机31的拍摄角度。
参见图1至图6,视觉组件3还包括第一微调机构35,第一微调机构35设置在角度调节座342上,第一微调机构35用于调节相机31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位置。具体地,第一微调机构35包括第一基座351,第一基座351滑移设置在角度调节座342上。在第一基座351上设置有第一调节槽352,在第一调节槽352内设置有第一螺栓353。第一螺栓353滑动设置在第一调节槽352中,第一螺栓353穿过第一调节槽352后螺栓螺纹连接在角度调节座342上。在第一调节槽352与第一螺栓353的配合下,第一基座351相对于角度调节座342做竖直方向的上下移动,从而调节相机31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位置;待调节完成后,旋转第一螺栓353,通过第一螺栓353将第一基座351固定安装在角度调节座342上。
参见图1至图6,视觉组件3还包括第二微调机构36、光源37,第二微调机构36设置在角度调节座342上,第二微调机构36用于调节光源37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位置,光源37设置在相机31的正下方。具体地,第二微调结构包括第二基座361,第二基座361滑移设置在角度调节座342上。在第二基座361上设置有第二调节槽362,在第二调节槽362内设置有第二螺栓363。第二螺栓363滑动设置在第二调节槽362中,第二螺栓363穿过第二调节槽362后螺栓螺纹连接在角度调节座342上,光源37设置在第二基座361上。在第二调节槽362与第二螺栓363的配合下,第二基座361相对于角度调节座342做竖直方向的上下移动,从而调节光源37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位置;待调节完成后,旋转第二螺栓363,通过第二螺栓363将第二基座361固定安装在角度调节座342上。
另外,印刷台板2可以带动电路板相对于丝网组件的网版进行水平面的左右移动、前后移动、旋转,印刷台板2的结构可以参考中国专利号CN113352734B、CN213973080U、CN111873611B、CN111645407A,在此不再赘述。丝印组件的结构可以参考中国专利号CN113085350A、CN112976779B、CN111873611B、CN111086318A,在此不再赘述。
该真空塞孔印刷机的工作过程是:首先,采用视觉组件3来拍摄电路板在油墨印刷后的图像;然后,从图像中分析得到塞孔与油墨孔之间的偏移量;最后,印刷台板2会根据偏移量来调节电路板与丝印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真空塞孔印刷机采用上述的对位方法,该对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0、将电路板放置在印刷台板2的台面上;
S1、在电路板进行油墨印刷后,拍摄电路板在其第一区域内的塞孔、油墨孔情况以获得第一图像;
S2、通过第一图像中的塞孔位置及相对应的油墨孔位置来计算塞孔与油墨孔之间的偏移量;
S3、根据计算得到的偏移量来调节电路板与丝印组件之间的位置。
具体地,在步骤S0中,采用传统的标准销钉/定位孔的机械对位方式,即在印刷台板2上安装定位销,在电路板上设置有定位孔,将定位销插入相应的定位孔中,完成电路板与丝印组件之间的初步定位。
具体地,在步骤S1中,首先在电路板上选择第一拍摄点,该第一拍摄点是第一区域的中心点;然后相机31移动至第一拍摄点位置的正上方,并拍摄电路板以获得第一图像。其中,对于第一区域的选取,第一区域内的塞孔数量大于或等于2,尽可能地采集更多的塞孔,有助于提高对位精度;优选地,第一区域为塞孔数量较多的区域,即第一区域内的塞孔数量至少为5。
为了获取第一拍摄点的坐标位置,采用一种真空塞孔印刷机对位用的测量装置。具体地,在真空塞孔印刷机的印刷台板2的导气板的两个相邻边上均设置有靠条。参见图7,该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尺主体4,测量尺主体4具有横边41a和纵边41b,横边41a与纵边41b相邻,横边41a与纵边41b相互垂直,横边41a和纵边41b分别抵靠在导气板的两个相邻边的靠条上。测量尺主体4可以覆盖电路板的一部分或者整个电路板;优选地,测量尺主体4覆盖整个电路板,并且测量尺主体4的大小与印刷台板2的导气板的大小相等。测量尺主体4在其横向方向上等间隔地设置有若干的X轴刻度实线42a,优选地,X轴刻度实线42a之间的间距为10毫米。测量尺主体4在其纵向方向上等间隔地设置有若干的Y轴刻度实线42b,优选地,Y轴刻度实线42b之间的间距为10毫米。X轴刻度实线42a与Y轴刻度实线42b相互垂直。并且,在X轴刻度实线42a的一端设置有X轴刻度值43a,在Y轴刻度实线42b的一端设置有Y轴刻度值43b。
对上述测量装置做进一步地优化,为了方便使用者识别第一拍摄点的坐标位置,该测量尺主体4采用透明材质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测量尺主体4采用菲林片制成。
对上述测量装置做进一步地优化,由于测量尺主体4较大,刻度实线之间的间距较小,所以为了方便使用者较为精准地确定第一拍摄点的坐标位置,在相邻的两个X轴刻度实线42a之间设置有X轴刻度虚线44a,X轴刻度虚线44a位于两个X轴刻度实线42a之间的中间位置,X轴刻度虚线44a与X轴刻度实线42a相互平行;在相邻的两个Y轴刻度实线42b之间设置有Y轴刻度虚线44b,Y轴刻度虚线44b位于两个Y轴刻度实线42b之间的中间位置,Y轴刻度虚线44b与Y轴刻度实线42b相互平行。
对上述测量装置做进一步地优化,由于测量尺主体4较大,刻度实线之间的间距较小,所以为了方便使用者确定第一拍摄点的坐标位置,在测量尺主体4上设置有纵向分割区45a、横向分割区45b,纵向分割区45a将若干的X轴刻度实线42a划分成两部分,横向分割区45b将若干的Y轴刻度实线42b划分成两部分。并且,在纵向分割区45a内设置有Y轴刻度值43b,在横向分割区45b内设置有X轴刻度值43a。
对上述测量装置做进一步地优化,由于测量尺主体4较大,刻度实线之间的间距较小,所以为了方便使用者确定第一拍摄点的坐标位置,在X轴刻度实线42a的两端均设置有X轴刻度值43a,在Y轴刻度实线42b的两端均设置有Y轴刻度值43b。
具体地,在步骤S2中,采用显示屏显示第一图像;然后生成第一塞孔选择圈、第一油墨孔选择圈,并显示在第一图像中;接着,使用者将第一塞孔选择圈移动至第一图像中的塞孔位置,将第一油墨孔选择圈移动至第一图像中的油墨孔位置,从而确定需要计算的塞孔及油墨孔;最后,计算第一塞孔选择圈与第一油墨孔选择圈之间的偏移量,计算得到的偏移量即认为是塞孔与相对应的油墨孔之间的位置。
对上述对位方法做进一步地优化,因为根据一个塞孔和一个油墨孔的对位只能控制电路板水平左右移动和水平前后移动,而不能控制电路板水平旋转,所以需要采用两个塞孔和两个油墨孔的对位来调节电路板与丝印组件之间的位置。也就是说,在步骤S1中,在电路板进行油墨印刷后,拍摄电路板在其第一区域内的塞孔、油墨孔情况以获得第一图像,同时拍摄电路板在其第二区域内的塞孔、油墨孔情况以获得第二图像,其中,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不相同。
对优化后的对位方法做具体地描述,在步骤S1中,首先在电路板上选择第一拍摄点、第二拍摄点,该第一拍摄点是第一区域的中心点,该第二拍摄点是第二区域的中心点;然后一个相机31移动至第一拍摄点位置的正上方,并拍摄电路板以获得第一图像,另一个相机31移动至第二拍摄点位置的正上方,并拍摄电路板以获得第二图像。其中,对于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的选取,第一区域内的塞孔数量大于或等于2,第二区域内的塞孔数量大于或等于2,尽可能地采集更多的塞孔,有助于提高对位精度;优选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均为塞孔数量较多的区域,即第一区域、第一区域内的塞孔数量均至少为5。
对优化后的对位方法做具体地描述,如图8与图9所示,在步骤S2中,采用显示屏显示第一图像、第二图像;然后在第一图像中生成并显示第一塞孔选择圈、第一油墨孔选择圈,在第二图像中生成并显示第二塞孔选择圈、第二油墨孔选择圈;接着,使用者将第一塞孔选择圈移动至第一图像中的塞孔位置,将第一油墨孔选择圈移动至第一图像中的油墨孔位置,将第二塞孔选择圈移动至第二图像中的塞孔位置,将第二油墨孔选择圈移动至第二图像中的油墨孔位置,从而确定需要计算的两个塞孔及两个油墨孔;最后,通过第一塞孔选择圈与第一油墨孔选择圈来计算水平前后移动的距离以及水平左右移动的距离,再结合第二塞孔选择圈与第二油墨孔选择圈来计算水平旋转的角度。
对上述对位方法做进一步地优化,在实际操作中,发明人发现只实施一次对位方法可能不能调节到位,但是若重复实施多一次对位方法,则能确保两个图像中的塞孔与油墨孔一一对准。因此,该对位方法还包括步骤S4,步骤S4是重复实施步骤S1至步骤S3至少一次。
对上述对位方法做进一步地优化,由于第一块电路板进行对位调整后就能确定电路板与丝印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后续的电路板只需要直接放置在印刷台板2上,并通过定位销和定位孔进行定位,而在后续电路板的安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电路板放反等情况,所以该对位方法还包括步骤S5,步骤S5是待电路板与丝印组件的对位完成后,后续的电路板放置在印刷台板2上,相机31移动到第一拍摄点或第二拍摄点的正上方,相机31拍摄后续电路板在第一拍摄点或第二拍摄点处的区域,并将该区域的成像与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的成像进行比较;若该区域的成像与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的成像一致,则进行油墨印刷;若该区域的成像与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的成像不一致,则印刷台板2退回小真空室12,并进行报警提示。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真空塞孔印刷机的对位方法,所述真空塞孔印刷机包括印刷台板(2)、丝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方法包括:
电路板放置在所述印刷台板(2)上,所述丝印组件对所述电路板进行油墨印刷;
在所述电路板进行油墨印刷后,拍摄所述电路板的第一区域以获得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至少包含一塞孔、一油墨孔;
计算塞孔与油墨孔之间的偏移量,根据偏移量来控制所述印刷台板(2)与所述丝印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移,以调整所述印刷台板(2)与所述丝印组件之间的位置重合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真空塞孔印刷机的对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第一图像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所述电路板上选择第一拍摄点,所述第一拍摄点是所述第一区域的中心点;
相机(31)移动至所述第一拍摄点的正上方,并拍摄所述电路板以获得所述第一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真空塞孔印刷机的对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测量装置,采用所述测量装置来获取所述第一拍摄点的坐标位置;
所述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尺主体(4),所述测量尺主体(4)具有横边(41a)和纵边(41b),所述横边(41a)、所述纵边(41b)分别与所述印刷台板(2)的导气板的两个邻边相匹配,所述测量尺主体(4)可以覆盖电路板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所述测量尺主体(4)在其横向方向上等间隔地设置有若干的X轴刻度实线(42a),所述测量尺主体(4)在其纵向方向上等间隔地设置有若干的Y轴刻度实线(42b),所述X轴刻度实线(42a)与所述Y轴刻度实线(42b)相互垂直,在所述X轴刻度实线(42a)的一端设置有X轴刻度值(43a),在所述Y轴刻度实线(42b)的一端设置有Y轴刻度值(43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真空塞孔印刷机的对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真空塞孔印刷机的导气板的两个邻边均设置有靠条,所述横边(41a)、所述纵边(41b)分别抵靠在两个所述靠条上;
所述测量尺主体(4)覆盖整个电路板,所述测量尺主体(4)的大小与所述真空塞孔印刷机的导气板的大小相等;
所述X轴刻度实线(42a)之间的间距为10毫米,所述Y轴刻度实线(42b)之间的间距为10毫米;
所述测量尺主体(4)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所述测量尺主体(4)采用菲林片制成;
在相邻的两个所述X轴刻度实线(42a)之间设置有X轴刻度虚线(44a),所述X轴刻度虚线(44a)位于两个所述X轴刻度实线(42a)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X轴刻度虚线(44a)与所述X轴刻度实线(42a)相互平行;
在相邻的两个所述Y轴刻度实线(42b)之间设置有Y轴刻度虚线(44b),所述Y轴刻度虚线(44b)位于两个所述Y轴刻度实线(42b)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Y轴刻度虚线(44b)与所述Y轴刻度实线(42b)相互平行;
在所述测量尺主体(4)上设置有纵向分割区(45a)、横向分割区(45b),所述纵向分割区(45a)将若干的所述X轴刻度实线(42a)划分成两部分,所述横向分割区(45b)将若干的所述Y轴刻度实线(42b)划分成两部分;
在所述纵向分割区(45a)内设置有所述Y轴刻度值(43b),在所述横向分割区(45b)内设置有所述X轴刻度值(43a);
在所述X轴刻度实线(42a)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X轴刻度值(43a),在所述Y轴刻度实线(42b)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Y轴刻度值(43b)。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真空塞孔印刷机的对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塞孔与油墨孔之间偏移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显示屏显示所述第一图像;
在所述第一图像中生成并显示出第一塞孔选择圈、第一油墨孔选择圈;
将所述第一塞孔选择圈移动至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塞孔位置,将所述第一油墨孔选择圈移动至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油墨孔位置,确定需要计算的塞孔及油墨孔;
计算所述第一塞孔选择圈与所述第一油墨孔选择圈之间的偏移量,计算得到的偏移量即为塞孔与油墨孔之间的偏移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真空塞孔印刷机的对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路板进行油墨印刷后,除了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外,还拍摄所述电路板的第二区域以获得第二图像,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不相同,所述第二图像至少包含一塞孔、一油墨孔;
计算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塞孔与油墨孔之间的偏移量、所述第二图像中的塞孔与油墨孔之间的偏移量,根据两个偏移量来控制所述印刷台板(2)与所述丝印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移,以调整所述印刷台板(2)与所述丝印组件之间的位置重合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真空塞孔印刷机的对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第一图像、所述第二图像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所述电路板上选择第一拍摄点、第二拍摄点,所述第一拍摄点是所述第一区域的中心点,所述第二拍摄点是所述第二区域的中心点;
相机(31)移动至所述第一拍摄点的正上方,并拍摄所述电路板以获得所述第一图像;
相机(31)移动至所述第二拍摄点的正上方,并拍摄所述电路板以获得所述第二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真空塞孔印刷机的对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塞孔与油墨孔之间偏移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显示屏显示所述第一图像、所述第二图像;
在所述第一图像中生成并显示出第一塞孔选择圈、第一油墨孔选择圈;
在所述第二图像中生成并显示出第二塞孔选择圈、第二油墨孔选择圈;
将所述第一塞孔选择圈移动至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塞孔位置,将所述第一油墨孔选择圈移动至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油墨孔位置,确定需要计算的在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塞孔及油墨孔;
将所述第二塞孔选择圈移动至所述第二图像中的塞孔位置,将所述第二油墨孔选择圈移动至所述第二图像中的油墨孔位置,确定需要计算的在所述第二图像中的塞孔及油墨孔;
计算所述第一塞孔选择圈与所述第一油墨孔选择圈之间的偏移量,计算得到的偏移量即为在所述第一图像中塞孔与油墨孔之间的偏移量;
计算所述第二塞孔选择圈与所述第二油墨孔选择圈之间的偏移量,计算得到的偏移量即为在所述第二图像中塞孔与油墨孔之间的偏移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真空塞孔印刷机的对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第一塞孔选择圈与所述第一油墨孔选择圈之间的偏移量,计算所述印刷台板(2)水平前后移动的距离以及水平左右移动的距离;
再结合所述第二塞孔选择圈与所述第二油墨孔选择圈之间的偏移量,计算所述印刷台板(2)水平旋转的角度;
所述第一区域内的塞孔数量大于或等于2;
所述第二区域内的塞孔数量大于或等于2。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真空塞孔印刷机的对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待所述印刷台板(2)与所述丝印组件的对位完成后,后续的电路板放置在所述印刷台板(2)上,相机(31)移动到第一拍摄点或第二拍摄点的正上方,相机(31)拍摄后续电路板在第一拍摄点或第二拍摄点处的区域,并将该区域的成像与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的成像进行比较;
若该区域的成像与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的成像一致,则进行油墨印刷;
若该区域的成像与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的成像不一致,则不进行油墨印刷;
所述真空塞孔印刷机包括仓体(1)、视觉组件(3),所述仓体(1)具有相互连通的大真空室(11)与小真空室(12),所述印刷台板(2)滑移设置在所述仓体(1)中,所述印刷台板(2)在所述大真空室(11)与所述小真空室(12)之间往复移动,所述丝印组件设置在所述大真空室(11)中,所述丝印组件用于对电路板进行油墨印刷,所述视觉组件(3)设置在所述大真空室(11)中,所述视觉组件(3)位于所述丝印组件与所述小真空室(12)之间,所述视觉组件(3)用于电路板在油墨印刷后的图像,所述图像呈现电路板的塞孔及油墨孔,所述真空塞孔印刷机根据塞孔与油墨孔之间的偏移量来调整所述印刷台板(2)与所述丝印组件的位置重合度;
所述视觉组件(3)位于所述印刷台板(2)的上方,所述视觉组件(3)包括相机(31)、水平移动机构(32)、升降机构(33),所述相机(31)的拍摄方向朝下,所述水平移动机构(32)用于驱动所述相机(31)在水平方向上左右移动,所述升降机构(33)用于驱动所述相机(31)在竖直方向上上下移动;
所述水平移动机构(32)包括第一滑轨(321)、第一电机(322)、第一滑块(323)、同步带(324),所述第一滑轨(321)水平设置在所述大真空室(11)的内壁面上,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同步带(324)运动,所述第一滑块(323)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321)上,所述第一滑块(323)与所述同步带(324)相连接;
所述升降机构(33)包括第二滑轨(331)、第二电机(332)、第二滑块(333),所述第二滑轨(331)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323)上,所述第二电机(332)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323)上,所述第二电机(332)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滑块(333)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滑块(333)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331)上;
所述视觉组件(3)还包括角度调节机构(34),所述角度调节机构(34)用于调节所述相机(31)的拍摄角度,所述角度调节机构(34)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333)上,所述角度调节机构(34)包括角度倾斜平台(341)、角度调节座(342),所述角度倾斜平台(341)的底座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块(333)上,所述角度调节座(342)安装在所述角度倾斜平台(341)的工作台面上;
所述视觉组件(3)还包括第一微调机构(35),所述第一微调机构(35)设置在所述角度调节座(342)上,所述第一微调机构(35)用于调节所述相机(31)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位置,所述第一微调机构(35)包括第一基座(351),所述第一基座(351)滑移设置在所述角度调节座(342)上,在所述第一基座(351)上设置有第一调节槽(352),在所述第一调节槽(352)内设置有第一螺栓(353)。所述第一螺栓(353)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槽(352)中,所述第一螺栓(353)穿过所述第一调节槽(352)后螺纹连接在所述角度调节座(342)上;
所述视觉组件(3)还包括第二微调机构(36)、光源(37),所述第二微调机构(36)设置在所述角度调节座(342)上,所述第二微调机构(36)用于调节所述光源(37)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位置,所述光源(37)设置在所述相机(31)的正下方,所述第二微调结构包括第二基座(361),所述第二基座(361)滑移设置在所述角度调节座(342)上,在所述第二基座(361)上设置有第二调节槽(362),在所述第二调节槽(362)内设置有第二螺栓(363),所述第二螺栓(363)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槽(362)中,所述第二螺栓(363)穿过所述第二调节槽(362)后螺纹连接在所述角度调节座(342)上,所述光源(37)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361)上;
所述真空塞孔印刷机包括至少两个的所述相机(31)组件,两个所述相机(31)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大真空室(11)中,所述视觉组件(3)设置在所述大真空室(11)靠近所述小真空室(12)的壁面上。
CN202210832381.4A 2022-07-15 2022-07-15 用于真空塞孔印刷机的对位方法 Active CN1151952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32381.4A CN115195276B (zh) 2022-07-15 2022-07-15 用于真空塞孔印刷机的对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32381.4A CN115195276B (zh) 2022-07-15 2022-07-15 用于真空塞孔印刷机的对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95276A true CN115195276A (zh) 2022-10-18
CN115195276B CN115195276B (zh) 2023-10-13

Family

ID=83582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32381.4A Active CN115195276B (zh) 2022-07-15 2022-07-15 用于真空塞孔印刷机的对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95276B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5950A (zh) * 2005-04-25 2006-11-22 王�琦 一种印刷电路板的自动对位方法
CN102328493A (zh) * 2011-08-31 2012-01-25 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丝网印ccd图像识别的定位方法
CN102602132A (zh) * 2011-01-18 2012-07-25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附着材料涂敷装置以及焊料涂敷装置
CN102802951A (zh) * 2009-06-24 2012-11-28 柯尼格及包尔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卷筒纸轮转印刷机的输墨装置和/或润湿装置的剂量分配装置的设备以及卷筒纸轮转印刷机和用于控制卷筒纸轮转印刷机的方法
CN103481644A (zh) * 2013-09-13 2014-01-01 上海美声服饰辅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套印自对准功能的丝网印刷机
CN103568506A (zh) * 2012-08-08 2014-02-1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网板印刷装置
CN103587228A (zh) * 2012-08-16 2014-02-19 索尼公司 丝网印刷设备、印刷物制造方法和基板制造方法
CN104487257A (zh) * 2012-07-25 2015-04-01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使用远程装置的投射辅助打印机对齐
CN105291564A (zh) * 2015-11-06 2016-02-03 凌云光技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丝印对位方法及装置
CN205439547U (zh) * 2016-02-29 2016-08-10 深圳市威利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片料自动对位的丝网印刷机
CN205691896U (zh) * 2016-06-20 2016-11-16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对位机构
CN207984295U (zh) * 2018-03-23 2018-10-19 深圳市领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丝网印刷设备中的网框调节式对位系统
CN208197799U (zh) * 2018-03-28 2018-12-07 尤联资 一种监控摄像头电路板印刷装置
CN209063681U (zh) * 2018-08-30 2019-07-05 深圳市天慧谷科技股份公司 印刷装置和丝网印刷机
CN210579504U (zh) * 2019-09-05 2020-05-19 中山市金玛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印刷设备的真空丝印塞孔机
CN112078235A (zh) * 2020-09-22 2020-12-15 珠海镇东有限公司 一种ccd对位真空丝印机
CN215041254U (zh) * 2021-05-08 2021-12-07 深圳市恒荣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ccd视觉引导对位性功能塞孔机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5950A (zh) * 2005-04-25 2006-11-22 王�琦 一种印刷电路板的自动对位方法
CN102802951A (zh) * 2009-06-24 2012-11-28 柯尼格及包尔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卷筒纸轮转印刷机的输墨装置和/或润湿装置的剂量分配装置的设备以及卷筒纸轮转印刷机和用于控制卷筒纸轮转印刷机的方法
CN102602132A (zh) * 2011-01-18 2012-07-25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附着材料涂敷装置以及焊料涂敷装置
CN102328493A (zh) * 2011-08-31 2012-01-25 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丝网印ccd图像识别的定位方法
CN104487257A (zh) * 2012-07-25 2015-04-01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使用远程装置的投射辅助打印机对齐
CN103568506A (zh) * 2012-08-08 2014-02-1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网板印刷装置
CN103587228A (zh) * 2012-08-16 2014-02-19 索尼公司 丝网印刷设备、印刷物制造方法和基板制造方法
CN103481644A (zh) * 2013-09-13 2014-01-01 上海美声服饰辅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套印自对准功能的丝网印刷机
CN105291564A (zh) * 2015-11-06 2016-02-03 凌云光技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丝印对位方法及装置
CN205439547U (zh) * 2016-02-29 2016-08-10 深圳市威利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片料自动对位的丝网印刷机
CN205691896U (zh) * 2016-06-20 2016-11-16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对位机构
CN207984295U (zh) * 2018-03-23 2018-10-19 深圳市领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丝网印刷设备中的网框调节式对位系统
CN208197799U (zh) * 2018-03-28 2018-12-07 尤联资 一种监控摄像头电路板印刷装置
CN209063681U (zh) * 2018-08-30 2019-07-05 深圳市天慧谷科技股份公司 印刷装置和丝网印刷机
CN210579504U (zh) * 2019-09-05 2020-05-19 中山市金玛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印刷设备的真空丝印塞孔机
CN112078235A (zh) * 2020-09-22 2020-12-15 珠海镇东有限公司 一种ccd对位真空丝印机
CN215041254U (zh) * 2021-05-08 2021-12-07 深圳市恒荣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ccd视觉引导对位性功能塞孔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95276B (zh) 2023-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36932B (zh) Oled面板的测试系统与测试方法
KR101263391B1 (ko) 위치검출 기능을 구비한 카메라모듈 연속 검사 및 초점 조정 장치
US20190054582A1 (en) Press-fit device and touch panel surface sensor detection device
US10694648B2 (en) System for inserting pins into an article
CN108955547A (zh) 一种工件结构尺寸检测装置
CN103220482A (zh) 一种全自由度调整投影画面位置及尺寸的方法
CN109830198A (zh) 一种阻抗检测装置
CN113390336B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可调式屏幕贴合对位装置和标定方法
CN111999309A (zh) 定位柱缺陷工业视觉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CN105511092B (zh) 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
CN218197427U (zh) 真空塞孔印刷机
CN115195276A (zh) 用于真空塞孔印刷机的对位方法
CN217980188U (zh) 真空塞孔印刷机对位用的测量装置
JP2020046660A (ja) 貼り合わせ装置及び貼り合わせ方法
CN207802203U (zh) 校正设备
JP5702634B2 (ja) カメラ解像度自動測定方法及び自動調節方法並びに画像検査方法及び装置
TWI638237B (zh) Drawing device and drawing method
CN115639218A (zh) 显示屏玻璃aoi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TWM561212U (zh) 校正設備
KR102288837B1 (ko) 곡면 디스플레이 패널 검사 장치
CN114047129A (zh) 自动拍摄mlcc产品切面图像的装置及方法
CN209560974U (zh) 一种阻抗检测装置
CN206818153U (zh) 一种光源组件具有隔光功能的线路板检测装置
CN217931723U (zh) 针卡标定装置
CN216013216U (zh) 显示模组的缺陷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