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11092B - 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 - Google Patents

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11092B
CN105511092B CN201410535936.4A CN201410535936A CN105511092B CN 105511092 B CN105511092 B CN 105511092B CN 201410535936 A CN201410535936 A CN 201410535936A CN 105511092 B CN105511092 B CN 1055110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calibration equipment
stereo
picture
sl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359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11092A (zh
Inventor
赖敬文
陈林
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p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up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up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up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3593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11092B/zh
Priority to TW104128475A priority patent/TWI594017B/zh
Priority to JP2015200250A priority patent/JP6263510B2/ja
Priority to KR1020150141705A priority patent/KR101799643B1/ko
Publication of CN105511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10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110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10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立体显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用于获取立体显示装置满足预设条件的校正参数,所述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包括支撑机构和图像处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获取所述立体显示装置显示的立体图像,并根据所述立体图像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所述校正参数,所述校正参数用于校正所述立体显示装置的装配误差。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结构简单,通过图像处理装置获取立体图像,并根据立体图像获得校正参数,结果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立体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立体显示装置的参数进行测量以校正立体显示装置的光学器件装配误差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
背景技术
立体图像显示技术的成像原理是:基于观看者的双目视差,让观看者的左眼和右眼分别感知具有图像差异的视差图,观看者的大脑基于所感知的图像差异形成立体图像。
如图1所示,现有的立体显示装置1包括分光器件11和显示面板12,分光器件11设于显示面板12的出光侧。显示面板11提供具有图像差异的左视图和右视图,通过分光器件12的分光作用,使得左视图进入观看者的左眼,右视图进入观看者的右眼,观看者的大脑基于所感知的图像差异形成立体图像视觉。
显示时,要求分光器件11与显示面板12之间精确配合,避免出现左视图进入观看者的右眼,右视图进入观看者的左眼的串扰问题。然而,在装配过程中,无法避免分光器件11与显示面板12之间的装配误差,导致分光器件11无法按照设计要求精确地贴合在显示面板12上,从而出现串扰、立体显示效果不佳甚至无法满足立体成像要求等问题。若立体显示装置在出厂前不加以处理,会直接影响使用者体验,进而限制立体显示技术的发展。
现有技术提供液晶狭缝光栅校正方法,通过对第一引线电极打断处理,将每个液晶狭缝的初始状态校正一致,这种校正方法是在液晶狭缝光栅与显示面板贴合之前操作的,然而,在贴合过程中,仍无法降低液晶狭缝光栅与显示面板之间的装配误差,导致贴合后的立体显示装置显示效果不佳。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显示装置的参数测量系统,通过对立体显示装置在显示预设测试画面时投影在测试版上形成的投影图像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解析,可以测量出立体显示装置的光栅参数实际值,该立体显示装置的参数测量系统测试时,需要将测试板移动至与位置调整指令相对应的位置处,操作复杂,测试效率低下,而且仅能获取光栅参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旨在解决由现有技术的局限和缺点引起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用于获取立体显示装置满足预设条件的校正参数,所述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包括支撑机构和图像处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获取所述立体显示装置显示的立体图像,并根据所述立体图像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所述校正参数,所述校正参数用于校正所述立体显示装置的装配误差。
具体地,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图像获取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图像获取装置获取所述立体图像,并将所述立体图像传送给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对接收到的所述立体图像进行处理,获得所述校正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部,所述图像获取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并与所述立体显示装置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安装件,所述图像获取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件上,所述安装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立体显示装置设有跟踪单元,所述安装件上设有可被所述跟踪单元识别的特征标识,当所述跟踪单元跟踪到所述特征标识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图像获取装置获取所述立体图像。
具体地,所述特征标识包括图像特征。
优选地,所述图像特征包括人脸特征、字符特征、图形特征以及颜色特征中一种或多种。
具体地,所述图像获取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安装在所述安装件上。
优选地,所述摄像头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摄像头之间的距离等于双目视差。
优选地,所述安装件上设有对位标识,所述对位标识作为所述摄像头与所述立体显示装置调节相对位置时的参照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件,所述安装件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上,并与所述立体显示装置的相对位置可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部还包括第一滑座,所述第一滑座滑动安装在第一支撑件上,所述安装件安装在第一滑座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上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座设有与所述第一滑轨外形相适配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座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滑轨上,并沿所述第一滑轨滑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件上还设有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与所述第一滑轨并排设置,所述第一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滑座的滑行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第二支撑部,所述立体显示装置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相对设置。
具体地,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第二支撑件,所述立体显示装置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上,根据所述对位标识调节所述立体显示装置相对所述图像获取装置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部还包括第二滑座,所述第二滑座滑动安装在第二支撑件上,所述立体显示装置可拆卸安装在第二滑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座设有与所述第二滑轨外形相适配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座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滑轨上,并沿所述第二滑轨滑行。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还设有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与所述第二滑轨并排设置,所述第二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二滑座的滑行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安装部,所述立体显示装置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装部内,所述图像获取装置、所述第一支撑部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容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
或者,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部,并可相对所述壳体抽出或推入。
具体地,所述安装部包括盒体和设置于所述盒体内的安装座,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盒体外形相适配的第三滑槽,所述盒体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三滑槽内,所述立体显示装置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安装座内。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控制装置运行的操作模块。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用于提供所述图像获取装置工作所需的光源。
本发明提供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结构简单,通过图像处理装置获取立体图像,并根据立体图像获得校正参数,结果可靠性高。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通过对装配完成后的立体显示装置进行处理,获得校正参数,不会影响立体显示装置的装配效率,立体显示装置根据校正参数校正装配误差,提升校正结果的可靠性,获得良好的显示效果,而且,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结构简单,降低操作难度,减轻操作者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立体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一提供的校正系统示结构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一提供的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一提供的图像获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一提供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第一滑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6中第二滑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三提供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三提供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四提供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四提供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案,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方式一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用于获取立体显示装置1满足预设条件的校正参数,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校正参数是通过检测已经装配完成的立体显示装置1,获得与装配误差相对应的参数。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包括支撑机构(图中未示出)和图像处理装置(图中未示出),图像处理装置安装在支撑机构上。图像处理装置用于获取立体显示装置1显示的立体图像,并根据立体图像获得满足预设条件的校正参数,校正参数用于校正立体显示装置1的装配误差。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结构简单,通过图像处理装置获取立体图像,并根据立体图像获得校正参数,结果可靠性高。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通过对装配完成后的立体显示装置1进行处理,获得校正参数,不会影响立体显示装置1的装配效率,立体显示装置1根据校正参数校正装配误差,提升校正结果的可靠性,获得良好的显示效果,而且,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结构简单,降低操作难度,减轻操作者的工作强度。
本实施方式提出的预设条件是指,立体显示装置1根据校正误差校正装配误差,消除装配误差对显示效果的影响。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处理装置获取立体显示装置1显示的立体图像有多种方式,如拍摄、采集等,采用现有公知技术获得立体图像,操作方便,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获得的立体图像质量稳定。当然也可以采用反射器件,通过光反射原理,反射器件将立体显示装置1显示的立体图像反射至图像处理装置中,实现获得立体图像。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图像获取装置3和控制装置2,图像获取装置3获取立体图像,并将立体图像传送给控制装置2,控制装置2对接收到的立体图像进行处理,获得校正参数。当使用者开启立体显示装置1,立体显示装置1根据校正参数校正装配误差,消除装配误差对立体显示装置1显示效果的不良影响。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校正系统结构简单,通过图像获取装置3获取立体图像,控制装置2对立体图像进行处理,获得校正参数,结果可靠性高。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通过对装配完成后的立体显示装置1进行处理,获得校正参数,不会影响立体显示装置1的装配效率,立体显示装置1根据校正参数校正装配误差,提升校正结果的可靠性,获得良好的显示效果,而且,在获得校正参数过程中,无需改变立体显示装置1的放置位置,降低操作难度,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通过图像获取装置3获取立体图像,控制装置2对立体图像进行处理,获得校正参数,结果可靠性高。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通过对装配完成后的立体显示装置1进行处理,获得校正参数,不会影响立体显示装置1的装配效率,立体显示装置1根据校正参数校正装配误差,提升校正结果的可靠性,获得良好的显示效果,而且,在获得校正参数过程中,无需改变立体显示装置1的放置位置,降低操作难度,减轻操作者的工作强度。
立体显示装置1提供具有图像差异的立体图像,立体图像包括左视图与右视图。为便于区别左视图和右视图,设定左视图为纯红图片,右视图为纯绿图片。认定无串扰现象,即左视图中无绿色图像,右视图中无红色图像。当然,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立体图像并不仅局限于此,只要具有图像差异的立体图像都可应用于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中,如,红/蓝立体图,黑/白立体图,或者,左视图中的图像元素为矩形,右视图中的图像元素为三角形,再或者,左视图中的图像元素为数字1,右视图中的图像元素为数字2等,可知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立体图像都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左视图、右视图来源广泛,无限制,扩大本发明的应用领域。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控制装置2也可以作为立体显示装置1的处理装置,校正参数存储于控制装置2中,使用时,从控制装置2取出校正参数,对装配误差进行校正。当然控制装置2也可以独立于立体显示装置1,获得满足预设条件的校正参数。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与图2所示,立体显示装置1包括分光器件11和显示面板12,分光器件11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分光单元111,显示面板12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布的显示单元121,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单元121是指立体显示的最小显示单位。根据设计要求,分光器件11倾斜放置于显示面板12上,立体显示装置1装配完成后,装配误差包括由分光单元111与显示单元121排布周期不匹配产生的平移量误差,如果不加以校正,则会产生图像串扰问题,影响立体显示装置1的显示效果。校正参数包括平移量校正参数,用于校正平移量误差,图像获取装置3获取立体显示装置1显示的立体图像,控制装置2根据立体图像获得满足预设条件的平移量校正参数。当使用者使用立体显示装置1时,立体显示装置1根据平移量校正参数校正平移量误差,消除平移量误差对立体显示的影响,提示立体显示效果。
具体地,如图1与图3所示,控制装置2包括平移量校正模块21,平移量校正模块21根据立体图像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平移量校正参数。平移量校正模块21根据显示单元121的排布周期设定平移量检测区间及平移量检测步长,平移量校正模块21根据初始平移量校正参数L0控制立体显示装置1对显示单元121进行相应的图像处理。具体地,设定初始平移量校正参数为L0,平移量校正模块21根据初始平移量校正参数L0发出平移量控制信号,立体显示装置1根据平移量控制信号对显示单元121进行排列处理,并显示排列处理后的立体图像,图像获取装置3获取该立体图像,并存储于平移量校正模块21中。设定第i次平移量校正参数为Li,平移量检测步长为b1,则Li=L0+(i-1)b1,(i≥1)。在根据第i次平移量校正参数Li进行图像处理之前,平移量校正模块21判断第i次平移量校正参数Li是否在平移量检测区间。若第i次平移量校正参数Li不在平移量检测区间,则停止上述操作。若第i次平移量校正参数Li在平移量检测区间,则平移量校正模块21根据第i次平移量校正参数Li发出平移量控制信号,立体显示装置1根据平移量控制信号对显示单元121进行排列处理,并显示排列处理后的立体图像,图像获取装置3获取该立体图像,并存储于平移量校正模块21中。直至第i次平移量校正参数Li不在平移量检测区间,则停止上述操作。平移量校正模块21对存储的立体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获得满足预设条件的平移量校正参数。立体显示装置1在显示立体图像时,根据平移量校正参数对显示单元121进行排列处理,消除平移量误差对显示效果的影响。获取平移量校正参数无需操作者手动操作,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而且,在立体显示装置1装配完成后再进行校正,校正结果可靠性高,有益于提升立体显示效果。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与图2所示,为避免分光单元111与显示单元121排列周期性干涉,将分光器件11倾斜放置于显示面板12上,分光单元111沿第一方向排列,显示单元121沿第二方向排列,装配误差还包括由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产生的角度误差。如果不加以校正角度误差,则会产生图像串扰、颗粒感等影响立体显示装置1的显示效果。校正参数包括角度校正参数,用于校正角度误差,图像获取装置3获得立体显示装置1显示的立体图像,控制装置2根据立体图像获得满足预设条件的角度校正参数。当使用者使用立体显示装置1时,立体显示装置1根据角度校正参数校正角度误差,消除角度误差对立体显示的影响,提示立体显示效果。
具体地,如图1与图3所示,控制装置2包括角度校正模块22,角度校正模块22根据设计要求以及装配精度设定角度检测区间及角度检测步长。具体地,设定初始角度校正参数为A0,角度校正模块22根据初始角度校正参数A0发出角度控制信号,立体显示装置1根据角度控制信号对显示单元121进行排列处理,并显示排列处理后的立体图像,图像获取装置3获取该立体图像,并存储于角度校正模块22中。设定第i次角度校正参数为Ai,角度检测步长为b2,则Ai=A0+(i-1)b2,(i≥1),在根据第i次角度校正参数Ai进行图像处理之前,角度校正模块22判断第i次角度校正参数Ai是否在角度检测区间。若第i次角度校正参数Ai不在角度检测区间,则停止上述操作。若第i次角度校正参数Ai在角度检测区间,则角度校正模块22根据第i次角度校正参数Ai发出角度控制信号,立体显示装置1根据角度控制信号对显示单元121进行排列处理,并显示排列处理后的立体图像,图像获取装置3获取该立体图像,并存储于角度校正模块22中。直至第i次角度校正参数Ai不在角度检测区间,则停止上述操作。角度校正模块22对存储的立体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获得满足预设条件的角度校正参数。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与图3所示,控制装置2还包括区域检测模块24,用于检测立体显示装置1中的显示区域。由于图像获取装置3获取的图像不仅包括立体显示装置1显示的立体图像,还有包括显示区域以外的外部环境,为避免外部环境影响角度校正参数、平移量校正参数的准确,需要在图像处理前,检测显示区域,在显示区域内进行图像的相关处理。控制装置2可以通过提取显示区域内的图像通道值,然后使用边缘检测,检测出显示区域的边界点及边界曲线,再结合图像面积,自动检测出显示区域。进一步降低外界环境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确保校正结果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与图2所示,可以在立体显示装置1中预存立体图像,通过设定立体图像的显示频率,图像获取装置3获取立体图像,并传送到控制装置2,当然也可以通过控制装置2控制立体显示装置1显示的频率,实现图像获取装置3获取立体图像的目的,可采用多种方式显示立体图像,操作方便,扩大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的使用范围。
如图2所示,图像获取装置3与控制装置2之间可以是导线直接连接,也可以是无线电连接,如通过蓝牙通信方式、NFC(近场通信)方式、WiFi方式、RFID通信方式,还可以是USB接口模块连接的方式,连接方式多种,供不同装配环境的选用。
在校正过程中,可根据装配误差设定检测区间,以缩短检测时间,当未获得校正参数时,可以将检测步长取值大一些,加速检测,以尽快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校正参数。当获得满足预设条件的校正参数时,可以将检测步长回归正常或者取值小一些,多获取满足预设条件校正参数。当发现再次未获得校正参数时,则可以停止检测,缩短检测时间,提升立体显示装置1的检测效率。或者,通过对检测区间进行二值化处理,若在检测区间内获得校正参数,则继续检测,若在检测区间内未获得校正参数,则跳过该检测区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立体显示装置1可以是移动终端,也可以电脑等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装置,控制装置2可以是电脑或移动终端等带有处理和通信功能的设备,在此并不一一赘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控制装置2为电脑,立体显示装置1为手机,立体显示装置1通过数据线与控制装置2连接,图像获取装置3通过数据线与控制装置2连接,电脑处理效率更高,缩短处理时间,提升处理效率。
如图2、图5及图6所示,图像获取装置3还包括安装件31和至少一个摄像头32,摄像头32安装在安装件31上,并与立体显示装置1相对设置。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摄像头32与立体显示装置1的相对位置固定不可调节,根据不同类型的立体显示装置1,可更换相适配的摄像头32,以获得立体显示装置1的立体图像,更换操作简单,易于实施,当然,摄像头32与立体显示装置1的相对位置可调节,根据摄像头32的获取视角,调节摄像头32与立体显示装置1的相对位置,在图像获取过程中,也可以获得立体图像。
为模拟立体显示装置1的使用环境,可以将摄像头32视为人的眼镜,因此,将摄像头32安装在与人眼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将摄像头32设置在人左眼位置处,对立体显示装置1显示的立体图像进行拍摄获得第一图像变化,通过对第一图像变化进行相应的图像处理,可获得满足预设条件的左视图参数。立体显示装置1根据左视图参数校正立体显示装置1的装配误差,消除装配误差对立体显示装置1显示效果的影响。或者,将摄像头32设置在人右眼位置处,拍摄立体显示装置1显示的立体图像获得第二图像变化,通过对第二图像变化进行相应的图像处理,获得满足预设条件的右视图参数。立体显示装置1根据右视图参数校正立体显示装置1的装配误差,消除装配误差对立体显示装置1显示效果的影响。提供多种图像获取方案,便于操作者根据实际生产进行选择。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摄像头32可以是高倍摄像头,摄像头32与立体显示装置1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不可调,通过调节高倍摄像头的成像视角范围,获得不同类型的立体显示装置1显示的立体图像。
如图2至图4所示,摄像头32设置为两个,两个摄像头32之间的距离等于双目视差,可近似模拟人眼观看效果,获得校正参数更加符合真实使用环境。采用左摄像头32a、右摄像头32b用于区别,在本实施方式中,左摄像头32a和右摄像头32b的结构、物理性能均相同,左摄像头32a与右摄像头32b之间的间距等于双目视差,符合立体成像要求。立体显示装置1显示变化的立体图像,左摄像头32a和右摄像头32b同时对立体显示装置1进行拍摄,左摄像头32a拍摄立体图像获得第一图像变化,右摄像头32b拍摄立体图像获得第二图像变化。控制装置2分别对第一图像变化和第二图像变化进行处理,获得第一图像变化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左视图参数,以及第二图像变化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右视图参数。结合左视图参数、右视图参数获得满足预设条件的校正参数。当使用者使用立体显示装置1显示立体图像时,根据校正参数校正装配误差,显示的立体图像均无串扰、摩尔纹等影响显示效果的不良因素,获得良好的显示效果,消除因装配误差影响立体显示效果的问题。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可以获取立体显示装置1的校正参数,立体显示装置1根据校正参数校正装配误差,消除装配误差对显示效果的影响,提高立体显示装置1的显示效果,而且操作方便,提高检测效率,获取的校正参数可靠性高。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安装件31上设有对位标识(图中未示出),对位标识作为摄像头32与立体显示装置1调节相对位置时的参照标识。操作者可以根据对位标识,调节图像获取装置3和/或立体显示装置1,使得图像获取装置3获得立体显示装置1显示的立体图像,缩短操作者调节时间,同时降低操作难度。
如图2、图5与图6所示,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部4,图像处理装置安装在第一支撑部4,并与立体显示装置1相对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将立体显示装置1放置于传送机构上,图像处理装置与立体显示装置1相对设置,对每台立体显示装置1,图像处理装置获得满足预设条件的校正参数。或者,图像处理装置吊置于第一支撑部4上,也可以实现获取校正参数。当使用者使用立体显示装置1时,立体显示装置1根据校正参数校正装配误差,消除装配误差对立体显示效果的影响。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处理装置相对立体显示装置1的相对位置固定不可调节,即图像获取装置安装在第一支撑部4上,安装位置固定,对于不同型号的立体显示装置,可以更换相适配的图像处理装置,简化支撑机构,易于操作者使用。当然,图像处理装置相对立体显示装置1的相对位置可调,对于不同型号的立体显示装置,调节图像处理装置相对立体显示装置1的相对位置,因此,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适用于不同型号的立体显示装置1,扩大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的使用范围,实现一机多用。
如图2、图5与图6所示,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安装件31,图像获取装置3安装在安装件31上,安装件31安装在第一支撑部4上。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安装件31与立体显示装置1的相对位置固定不可调节,根据不同类型的立体显示装置1,可更换相适配的图像获取装置3,以获得立体显示装置1的立体图像,更换操作简单,易于实施,当然,安装件31与立体显示装置1的相对位置可调节,根据图像获取装置3的获取视角,调节安装件31与立体显示装置1的相对位置,在图像获取过程中,也可以获得立体图像。
如图2、图5与图6所示,第一支撑部4包括第一支撑件41,安装件31活动安装于第一支撑件41上,并与立体显示装置1的相对位置可调节。通过调节安装件31,可以改变摄像头32相对立体显示装置1的相对位置,确保立体显示装置1显示立体图像时,摄像头32可以获得完整、无图像信息缺失的立体图像,这样才能保证校正结果的准确性。本实施方式通过调节安装件31的位置,获取完整的图像信息,且满足获取成像条件的操作,操作方便,保证校正结果的准确。
如图2与图6所示,第一支撑部4还包括第一滑座42,第一滑座42滑动安装在第一支撑件41,第一滑座42的滑行方向平行于第一支撑件41,安装件31安装在第一滑座42上。对第一滑座42施加一定的作用力,可使得第一滑座42沿第一支撑件41移动,从而调节摄像头32相对立体显示装置1的相对位置,将摄像头32移动至与立体显示装置1相适配的位置处,采用第一滑座42与第一支撑件41配合,实现调节摄像头32相对立体显示装置1的相对位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而且提高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的可靠性,且对操作者的技能要求较低,易于操作。
如图5与图6所示,第一支撑件41上设有第一滑轨43,第一滑座42设有与第一滑轨43外形相适配的第一滑槽421,第一滑座42滑动安装在第一滑轨43上,并沿第一滑轨43滑行。第一滑座42沿第一滑轨43移动,通过移动第一滑座42,改变摄像头32相对立体显示装置1的相对位置,操作方便。为保证移动平稳,设置至少两个第一滑轨43,确保第一滑座42在移动时,摄像头32平稳的移动,避免出现移动过程中出现跳动等现象,影响摄像头32的正常使用,相邻两个第一滑轨43间隔一定距离,确保第一滑座42在移动时,受力均衡,不会出现倾斜等问题。当第一滑座42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处,同样可使摄像头32在工作时,保持平稳状态,获取立体显示装置1显示的立体图像,确保获取的立体图像满足校正操作的要求。
如图2与图6所示,第一支撑件41还设有第一调节件44,第一调节件44用于调节第一滑座42的滑行长度。通过第一调节件44,可以改变摄像头32相对立体显示装置1的相对位置,确保立体显示装置1显示立体图像时,摄像头32可以获得完整、无图像信息缺失的立体图像,这样才能保证校正结果的准确性。本实施方式通过调节第一调节件44,获取完整的图像信息,且满足获取成像条件的操作,操作方便,保证校正结果的准确。
如图2、图5至图7所示,第一调节件44包括第一螺杆441和套设于第一螺杆441上的第一旋钮442,第一滑座42上设有与第一螺杆441相适配的第一螺纹孔422,第一螺杆441与第一滑轨43并排设置,通过旋转所述第一旋钮442,转动第一螺杆441,从而推动第一滑座42前移或者后退,实现调节第一滑座42的滑行长度,因此,通过调节第一螺杆441,改变摄像头32与立体显示装置1的相对位置,操作简单,同时,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可获取不同类型的立体显示装置1的校正参数,方便使用。
如图2与图5所示,支撑机构还包括第二支撑部5,立体显示装置1可拆卸安装在第二支撑部5,第一支撑部4与第二支撑部5相对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部4与第二支撑部5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保持固定不可调节,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可用于获取不同类型的立体显示装置1的校正参数。如对与不同类型的立体显示装置1,通过更换相适配的摄像头32,获取立体显示装置1的校正参数,同样地,也可以通过调节第一支撑部4和/或第二支撑部5,以使摄像头32获得立体显示装置1显示的立体图像,根据立体图像获得满足预设条件的校正参数。操作方便,提供多种实施方式,供操作者选择。
如图2与图5所示,第二支撑部5包括第二支撑件51,立体显示装置1可拆卸安装于第二支撑件51上,根据对位标识调节立体显示装置1相对摄像头32的相对位置。操作者根据对位标识操作立体显示装置1,可以快速地将立体显示装置1移动至与摄像头32相对应的位置处,确保立体显示装置1显示立体图像时,摄像头32可以获得完整、无图像信息缺失的立体图像,这样才能保证校正结果的准确性。本实施方式通过调节安装件31,实现获取图像信息完整,且满足获取成像条件的操作,操作方便,保证校正结果的准确。
如图5与图6所示,第二支撑部5还包括第二滑座52,第二滑座52滑动安装在第二支撑件51上,立体显示装置1可拆卸安装在第二滑座52上。对第二滑座52施加一定的作用力,可使得第二滑座52沿第二支撑件51移动,根据对位标识调节立体显示装置1相对摄像头32的相对位置,可以快速的调节立体显示装置1的放置位置,摄像头32获取立体显示装置1显示的立体图像,第二滑座52与第二支撑件51配合,实现调节立体显示装置1的相对位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而且提高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的可靠性,且对操作者的技能要求较低,易于操作。
如图5与图6、图8所示,第二支撑件51上设有第二滑轨53,第二滑座52设有与第二滑轨53外形相适配的第二滑槽521,第二滑座52滑动安装在第二滑轨53上,并沿第二滑轨53滑行。第二滑座52沿第二滑轨53移动,通过移动第二滑座52,改变立体显示装置1相对摄像头32的相对位置,操作方便。为保证移动平稳,设置至少两个第二滑轨53,确保第二滑座52在移动时,立体显示装置1平稳的移动,避免出现移动过程中出现跳动等现象,影响立体显示装置1的正常显示,相邻两个第二滑轨53间隔一定距离,确保第二滑座52在移动时,受力均衡,不会出现倾斜等问题。当第二滑座52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处,同样可使立体显示装置1在工作时,保持平稳状态,摄像头32获取立体显示装置1显示的立体图像,控制装置2根据立体图像获得满足预设条件的校正参数,确保校正参数的结果的准确性。
如图5与图6所示,第二支撑件51还设有第二调节件54,通过操作第二调节件54调节第二滑座52的滑行长度。通过第二调节件54,可以改变摄像头32相对立体显示装置1的相对位置,确保立体显示装置1显示立体图像时,摄像头32可以获得完整、无图像信息缺失的立体图像,这样才能保证校正结果的准确性。本实施方式通过调节第二调节件54,获取完整的图像信息,且满足获取成像条件的操作,操作方便,保证校正结果的准确。
如图5与图6、图8所示,第二调节件54包括第二螺杆541和套设于第二螺杆541上的第二旋钮(图中未示出),第二滑座52上设有与第二螺杆541相适配的第二螺纹孔522,第二螺杆541与第二滑轨53并排设置,通过旋转所述第二旋钮,转动第二螺杆541,从而推动第二滑座52前移或者后退,实现调节第二滑座52的滑行长度,因此,通过调节第二螺杆,改变摄像头32与立体显示装置1的相对位置,操作简单,同时,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可获取不同类型的立体显示装置1的校正参数,方便使用。
实施方式二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与实施方式一提供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结构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图5以及图6,立体显示装置1设有跟踪单元13,安装件31上设有可被跟踪单元13识别的特征标识33,当跟踪单元13跟踪到特征标识33时,控制装置2控制图像获取装置3获取立体图像。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特征标识33可以是平面纸板或立体头像等带有可被跟踪单元13识别的特征,在此并不一一赘述。开启跟踪单元13的跟踪功能,当跟踪单元13跟踪到特征标识33,立体显示装置1将跟踪信号反馈给控制装置2。控制装置2根据跟踪信号,控制图像获取装置3获取立体显示装置1显示的立体图像。采用安装件31代替使用者,立体显示装置1根据特征标识33的位置调整立体显示内容,因而,在实际使用中,可以使观看者能够不间断地观看到立体效果,并且观看到的内容会根据使用者的方位和运动趋势做相应的改变,实现使用者与显示内容的互动,提高立体显示的真实感。
如图3与图5所示,控制装置2还包括位置校正模块23,位置校正模块23根据设计要求中跟踪机构的安装位置以及装配精度确定位置检测区间及位置检测步长。具体地,设定初始位置校正参数为Z0,位置校正模块23根据初始位置校正参数Z0发出位置控制信号,立体显示装置1根据位置控制信号对显示单元121进行排列处理,并显示排列处理后的立体图像,图像获取装置3获取该立体图像,并存储于位置校正模块23中。设定第i次位置校正参数为Zi,位置检测步长为b3,则Zi=Z0+(i-1)b3,i≥1,在根据第i次位置校正参数Zi进行图像处理之前,位置校正模块23判断第i次位置校正参数Zi是否在位置检测区间。若第i次位置校正参数Zi不在位置检测区间,则停止上述操作。若第i次位置校正参数Zi在位置检测区间,则位置校正模块23根据第i次位置校正参数Zi发出位置控制信号,立体显示装置1根据位置控制信号对显示单元121进行排列处理,并显示排列处理后的立体图像,图像获取装置3获取该立体图像,并存储于位置校正模块23中。直至第i次位置校正参数Zi不在位置检测区间,则停止上述操作。位置校正模块23对存储的立体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获得满足预设条件的位置校正参数。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如图5所示,特征标识33上设有可被跟踪单元13识别的图像特征。跟踪单元13跟踪到图像特征,立体显示装置1将跟踪信号反馈给控制装置2。控制装置2根据跟踪信号,控制图像获取装置3获取立体显示装置1显示的立体图像。采用安装件31代替使用者,立体显示装置1根据特征标识33的位置调整立体显示内容,因而,在实际使用中,可以使观看者能够不间断地观看到立体效果,并且观看到的内容会根据使用者的方位和运动趋势做相应的改变,实现使用者与显示内容的互动,提高立体显示的真实感。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图像特征包括人脸特征、字符特征以及颜色特征中的一种或多种。采用人脸特征,代替使用者,模拟使用者的观看环境,获得的校正参数更加贴近真实。当然图像特征也可以是其他特征,只要跟踪单元13可识别的特征应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方式三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与实施方式一提供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结构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图6以及图9、图10所示,第二支撑部5包括壳体55,壳体55设有安装部551,立体显示装置1可拆卸安装于安装部551内。由于图像获取装置3属于成像设备,包括由多个精密器件,第一支撑部4由多个构件组件,在生产环境中,加工的碎屑影响图像获取装置3、第一支撑部4的正常工作,或者周围的环境对图像获取装置3的操作存在干扰,为确保校正环境的稳定性,将图像获取装置3、第一支撑部4均设置于壳体55的容腔内,确保图像获取装置3、第一支撑部4的正常工作。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55由六块两两相对的挡板组成,面向操作者一侧的挡板可相对开合,便于操作者调节图像处理装置相对立体显示装置1的相对位置,操作空间大。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0所示,安装部551设置于壳体55的顶部。操作者可以方便地将立体显示装置1放置于安装部551,进行校正操作,当校正完成后,在将立体显示装置1取出,便于下一台立体显示装置1的校正操作。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如图5所示,壳体55上设有用于控制控制装置2运行的操作模块(图中未示出)。根据操作要求,操作者调整图像处理装置相对立体显示装置1的相对位置,以使图像处理装置获取立体显示装置1显示的立体图像,操作者使用操作模块,开启控制装置2的运行,控制装置2控制图像处理装置获得立体图像,控制装置2根据立体图像获得满足预设条件的校正参数,实现校正全程自动化操作,提高校正操作效率。
实施方式四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与实施方式三提供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结构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1与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安装部551a设置于壳体55的侧部,并可相对壳体55抽出或推入。在校正操作开始之前,安装部551a设置于壳体55内,使用时,操作者将安装部551a从壳体55内抽出,将立体显示装置1放置于安装部551a内,再将安装部551a推入壳体55内,以便图像获取装置3获取立体显示装置1显示的立体图像。由于立体显示装置1放置于安装部551a内,不仅保证校正环境的稳定性,图像获取装置3在获取立体图像时,无外界因素打扰,而且保护立体显示装置1。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1与图12所示,安装部551a包括盒体5511a和设置于盒体5511a内的安装座5512a,壳体55设有与盒体5511a外形相适配的第三滑槽552,盒体5511a滑动安装在第三滑槽552内,立体显示装置1可拆卸安装在安装座5512a内。盒体5511a在外力的作用下,可相对壳体55抽出或推入,操作方便。立体显示装置1放置于安装座5512a内,确保校正过程中,立体显示装置1不会发生移动,调整好图像获取装置3相对立体显示装置1的相对位置,持续稳定地获取立体图像,提高校正参数的可靠性。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2所示,壳体55内还设有发光装置56,发光装置56用于提供图像获取装置3工作所需的光源。图像获取装置3需要在明亮的空间内,才可以获取立体显示装置1显示的立体图像,壳体55是封闭的空间,图像获取装置3放置于壳体55内,因此,当图像获取装置3工作时,发光装置56提供光源,以便图像获取装置3获取立体图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案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4)

1.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用于获取立体显示装置满足预设条件的校正参数,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包括支撑机构和图像处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获取所述立体显示装置显示的立体图像,并根据所述立体图像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所述校正参数,所述校正参数用于校正所述立体显示装置的装配误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图像获取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图像获取装置获取所述立体图像,并将所述立体图像传送给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对接收到的所述立体图像进行处理,获得所述校正参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立体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的区域检测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部,所述图像获取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并与所述立体显示装置相对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安装件,所述图像获取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件上,所述安装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显示装置设有跟踪单元,所述安装件上设有可被所述跟踪单元识别的特征标识,当所述跟踪单元跟踪到所述特征标识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图像获取装置获取所述立体图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标识包括图像特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特征包括人脸特征、字符特征以及颜色特征中一种或多种。
7.如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获取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安装在所述安装件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摄像头之间的距离等于双目视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上设有对位标识,所述对位标识作为所述摄像头与所述立体显示装置调节相对位置时的参照标识。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件,所述安装件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上,并与所述立体显示装置的相对位置可调节。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还包括第一滑座,所述第一滑座滑动安装在第一支撑件上,所述安装件安装在第一滑座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上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座设有与所述第一滑轨外形相适配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座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滑轨上,并沿所述第一滑轨滑行。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上还设有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与所述第一滑轨并排设置,所述第一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滑座的滑行长度。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第二支撑部,所述立体显示装置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相对设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第二支撑件,所述立体显示装置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上,根据对位标识调节所述立体显示装置相对所述图像获取装置的相对位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还包括第二滑座,所述第二滑座滑动安装在第二支撑件上,所述立体显示装置可拆卸安装在第二滑座上。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座设有与所述第二滑轨外形相适配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座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滑轨上,并沿所述第二滑轨滑行。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还设有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与所述第二滑轨并排设置,所述第二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二滑座的滑行长度。
19.如权利要求15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安装部,所述立体显示装置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装部内,所述图像获取装置、所述第一支撑部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容腔内。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部,并可相对所述壳体抽出或推入。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盒体和设置于所述盒体内的安装座,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盒体外形相适配的第三滑槽,所述盒体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三滑槽内,所述立体显示装置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安装座内。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控制装置运行的操作模块。
24.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用于提供所述图像获取装置工作所需的光源。
CN201410535936.4A 2014-10-11 2014-10-11 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 Active CN1055110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35936.4A CN105511092B (zh) 2014-10-11 2014-10-11 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
TW104128475A TWI594017B (zh) 2014-10-11 2015-08-28 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
JP2015200250A JP6263510B2 (ja) 2014-10-11 2015-10-08 立体表示装置の校正デバイス
KR1020150141705A KR101799643B1 (ko) 2014-10-11 2015-10-08 입체 표시 장치의 교정 장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35936.4A CN105511092B (zh) 2014-10-11 2014-10-11 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11092A CN105511092A (zh) 2016-04-20
CN105511092B true CN105511092B (zh) 2019-03-19

Family

ID=55719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35936.4A Active CN105511092B (zh) 2014-10-11 2014-10-11 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110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4834B (zh) * 2017-03-09 2020-01-10 深圳市维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3d显示装置的校准参数的方法及3d显示装置
CN107202680B (zh) * 2017-06-23 2019-12-24 深圳超多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组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CN108156455B (zh) * 2017-12-28 2020-12-08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的摄像头测试装置
CN109005400B (zh) * 2018-07-02 2020-06-23 深圳超多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光栅贴合偏移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347001A (zh) * 2019-07-03 2019-10-18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多用途视觉传达设计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24288B2 (ja) * 2001-09-17 2005-03-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店舗管理システム
KR101461186B1 (ko) * 2011-07-07 2014-11-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JP5924046B2 (ja) * 2012-03-15 2016-05-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11092A (zh) 2016-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05233U (zh) 立体显示装置校正设备
CN105511092B (zh) 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
CN103763550B (zh) 一种立体显示器串扰快速测量方法
CN205610834U (zh) 立体显示系统
WO2014110191A1 (en) Lighting system characterization
CN105578175B (zh) 立体显示装置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05547342B (zh) 基于液晶面板的工业镜头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2662242A (zh) 显示面板与光栅面板的对位方法和对位系统
CN105809654A (zh) 目标对象跟踪方法、装置和立体显示设备及方法
CN106773080A (zh) 立体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08108021A (zh) 人眼跟踪系统外参数校正治具及校正方法
US20200228792A1 (en) Test method and system for wearable device
CN113125114B (zh) 近眼显示光学系统的检测方法及其系统和平台以及电子设备
CN105572883B (zh) 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系统及其校正方法
CN107202680A (zh) 一种模组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CN204465757U (zh) 立体显示装置检测设备
TWI594017B (zh) 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
CN206650798U (zh) 立体显示效果的测试系统
CN105704480B (zh) 立体显示装置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US11933983B2 (en) Virtual reality display device, lens barrel, and system
CN109729349B (zh) 一种裸眼屏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206863358U (zh) 模组校正设备
KR20130019582A (ko) 초점 가변 액체 렌즈를 이용한 3차원 이미지 촬영장치 및 방법
CN111107338A (zh) 一种vr设备以及视差图的采集方法
CN116718357B (zh) 一种虚像距测试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19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 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supe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3 East Guangdong H-1 East 101, overseas Chinese town,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SuperD Photoelectronic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