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94017B - 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 - Google Patents

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94017B
TWI594017B TW104128475A TW104128475A TWI594017B TW I594017 B TWI594017 B TW I594017B TW 104128475 A TW104128475 A TW 104128475A TW 104128475 A TW104128475 A TW 104128475A TW I594017 B TWI594017 B TW I59401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stereoscopic display
image
stereoscopic
corr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8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14335A (en
Inventor
賴敬文
陳林
宋磊
Original Assignee
深圳超多維光電子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410535936.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5511092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420588380.0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204305233U/zh
Application filed by 深圳超多維光電子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深圳超多維光電子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14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43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40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4017B/zh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ereoscopic And Panoramic Photography (AREA)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Description

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立體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是有關於一種對立體顯示裝置的參數進行測量以校正顯示裝置的光學器件裝配誤差的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
立體圖像顯示技術的成像原理是:基於觀看者的雙目視差,讓觀看者的左眼和右眼分別感知具有圖像差異的視差圖,觀看者的大腦基於所感知的圖像差異形成立體圖像。
如圖1所示,習知的立體顯示裝置1包括分光器件11和顯示面板12,分光器件11設於顯示面板12的出光側。顯示面板12提供具有圖像差異的左視圖和右視圖,通過分光器件11的分光作用,使得左視圖進入觀看者的左眼,右視圖進入觀看者的右眼,觀看者的大腦基於所感知的圖像差異形成立體圖像視覺。
顯示時,要求分光器件11與顯示面板12之間精確配合,避免出現左視圖進入觀看者的右眼,右視圖進入觀看者的左眼的串擾問題。然而,在裝配過程中,無法避免分光器件11與顯示面板12之間的裝配誤差,導致分光器件 11無法按照設計要求精確地貼合在顯示面板12上,從而出現串擾、立體顯示效果不佳甚至無法滿足立體成像要求等問題。若立體顯示裝置在出廠前不加以處理,會直接影響使用者體驗,進而限制立體顯示技術的發展。
習知技術提供液晶狹縫光柵校正方法,通過對第一引線電極打斷處理,將每個液晶狹縫的初始狀態校正一致,這種校正方法是在液晶狹縫光柵與顯示面板貼合之前操作的,然而,在貼合過程中,仍無法降低液晶狹縫光柵與顯示面板之間的裝配誤差,導致貼合後的立體顯示裝置顯示效果不佳。
習知技術公開了一種立體顯示裝置的參數測量系統,通過對立體顯示裝置在顯示預設測試畫面時投影在測試板上形成的投影圖像進行檢測,並根據檢測結果進行解析,可以測量出立體顯示裝置的光柵參數實際值,該立體顯示裝置的參數測量系統測試時,需要將測試板移動至與位置調整指令相對應的位置處,操作複雜,測試效率低下,而且僅能獲取光柵參數。
本發明實施方案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旨在解決由習知技術的局限和缺點引起的一個或多個技術問題。
本發明為解決技術問題而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用於獲取立體顯示裝置滿足預設條件的校正參數,所述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包括圖像處理裝置,校正時,立體顯示裝置與所述圖像處理裝置相對設置,所述圖像處理裝置用於獲取立體顯示裝置顯示的立體圖像,並根據所述立體圖像獲取滿足預設條件的所述校正參數,所述校正參數用於校 正立體顯示裝置的裝配誤差。
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所述圖像處理裝置包括圖像獲取裝置和控制裝置,所述圖像獲取裝置獲取所述立體圖像,並將所述立體圖像傳送給所述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對接收到的所述立體圖像進行處理,獲得所述校正參數。
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所述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還包括支撐機構,所述支撐機構包括第一支撐部,所述圖像獲取裝置安裝在所述第一支撐部,並與所述立體顯示裝置相對設置。
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所述圖像處理裝置還包括安裝件,所述圖像獲取裝置安裝在所述安裝件上,所述安裝件安裝在所述第一支撐部上。
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當立體顯示裝置設有跟蹤單元時,所述安裝件上設有可被所述跟蹤單元識別的特徵標識,當所述跟蹤單元跟蹤到所述特徵標識時,所述控制裝置控制所述圖像獲取裝置獲取所述立體圖像。
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所述特徵標識包括圖像特徵。
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所述圖像特徵包括人臉面部特徵、字符特徵以及顏色特徵中一種或多種。
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所述圖像獲取裝置包括至少一個攝像頭,所述攝像頭安裝在所述安裝件上並與所述立體顯示裝置相對設置,所述攝像頭用於獲取所述立體圖像。
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所述攝像頭設置為兩個,兩個所述攝像頭之間的距離等於雙目視差。
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所述安裝件上設有對位標識,校正時,立體顯示裝置與所述攝像頭相對設置,所述對位標識作為所述攝像頭與立體顯示裝置調節相對位置時的參照標識。
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所述第一支撐部包括第一支撐件,所述安裝件活動安裝於所述第一支撐件上,校正時,所述安裝件與立體顯示裝置的相對位置可調節。
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所述第一支撐部還包括第一滑座,所述第一滑座滑動安裝在第一支撐件上,所述安裝件安裝在第一滑座上。
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所述第一支撐件上設有第一滑軌,所述第一滑座設有與所述第一滑軌外形相適配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座滑動安裝在所述第一滑軌上,並沿所述第一滑軌滑行。
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所述第一支撐件上還設有第一調節件,所述第一調節件與所述第一滑軌並排設置,所述第一調節件用於調節所述第一滑座的滑行長度。
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所述第一調節件包括第一螺桿,所述第一螺桿與所述第一滑軌並排設置,所述第一滑座上設有與所述第一螺桿相適配的第一螺紋孔。
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所述支撐機構還包括第二支撐部,校正時,立體顯示裝置可拆卸安裝在所述第二支撐部,所述第一支撐部與所述第二支撐部相對設置。
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所述第二支撐部包括第二支撐件,校 正時,立體顯示裝置可拆卸安裝於所述第二支撐件上,根據所述對位標識調節所述立體顯示裝置相對所述圖像獲取裝置的相對位置。
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所述第二支撐部還包括第二滑座,所述第二滑座滑動安裝在第二支撐件上,校正時,立體顯示裝置可拆卸安裝在第二滑座上。
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所述第二支撐件上設有第二滑軌,所述第二滑座設有與所述第二滑軌外形相適配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座滑動安裝在所述第二滑軌上,並沿所述第二滑軌滑行。
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所述第二支撐件上還設有第二調節件,所述第二調節件與所述第二滑軌並排設置,所述第二調節件用於調節所述第二滑座的滑行長度。
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所述第二調節件包括第二螺桿,所述第二螺桿與所述第二滑軌並排設置,所述第二滑座上設有與所述第二螺桿相適配的第二螺紋孔。
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所述第二支撐部包括殼體,所述殼體設有安裝部,校正時,立體顯示裝置可拆卸安裝於所述安裝部內,所述圖像獲取裝置、所述第一支撐部均設置於所述殼體的容腔內。
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所述安裝部設置於所述殼體的頂部。
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所述安裝部設置於所述殼體的側部,並可相對所述殼體抽出或推入。
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所述安裝部包括盒體和設置於所述盒 體內的安裝座,所述殼體設有與所述盒體外形相適配的第三滑槽,所述盒體滑動安裝在所述第三滑槽內,校正時,立體顯示裝置可拆卸安裝在所述安裝座內。
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所述殼體上設有用於控制所述控制裝置運行的操作模組。
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所述殼體內還設有發光裝置,所述發光裝置用於提供所述圖像獲取裝置工作所需的光源。
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所述圖像獲取裝置与所述控制裝置電連接,校正時,立体显示装置与所述圖像獲取裝置相对设置。
本發明提供的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結構簡單,通過圖像處理裝置獲取立體圖像,並根據立體圖像獲得校正參數,結果可靠性高。相對於習知技術,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通過對裝配完成後的立體顯示裝置進行處理,獲得校正參數,不會影響立體顯示裝置的裝配效率,立體顯示裝置根據校正參數校正裝配誤差,提升校正結果的可靠性,獲得良好的顯示效果,而且,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結構簡單,降低操作難度,減輕操作者的工作強度。
1‧‧‧立體顯示裝置
11‧‧‧分光器件
111‧‧‧分光單元
12‧‧‧顯示面板
121‧‧‧顯示單元
13‧‧‧跟蹤單元
2‧‧‧控制裝置
21‧‧‧平移量校正模組
22‧‧‧角度校正模組
23‧‧‧位置校正模組
23‧‧‧區域檢測模組
3‧‧‧圖像獲取裝置
31‧‧‧安裝件
32‧‧‧攝像頭
32a‧‧‧左攝像頭
32b‧‧‧右攝像頭
33‧‧‧特徵標識
4‧‧‧第一支撐部
41‧‧‧第一支撐件
42‧‧‧第一滑座
421‧‧‧第一滑槽
422‧‧‧第一螺紋孔
43‧‧‧第一滑軌
44‧‧‧第一調節件
441‧‧‧第一螺桿
442‧‧‧第一旋鈕
5‧‧‧第二支撐部
51‧‧‧第二支撐件
52‧‧‧第二滑座
521‧‧‧第二滑槽
522‧‧‧第二螺紋孔
53‧‧‧第二滑軌
54‧‧‧第二調節件
541‧‧‧第二螺桿
55‧‧‧殼體
551‧‧‧安裝部
551a‧‧‧安裝部
5511a‧‧‧盒體
5512a‧‧‧安裝座
552‧‧‧第三滑槽
56‧‧‧發光裝置
圖1是習知技術提供的立體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的校正系統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的控制裝置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圖像獲取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的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的另一方向示意圖;圖7是圖6中第一滑座的立體示意圖;圖8是圖6中第二滑座的立體示意圖;圖9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提供的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的立體示意圖;圖10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提供的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的另一立體示意圖;圖11是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提供的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的立體示意圖;圖12是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提供的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的另一立體示意圖。
為了使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方案,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第一實施例
如圖1與圖2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用於獲取立體顯示裝置1滿足預設條件的校正參數,這裡涉及的校正參數是通過檢測已經裝配完成的立體顯示裝置1,獲得與裝配誤差相對應的參數。該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包括支撐機構(圖中未示出)和圖像處理裝置(圖中未示出),圖像處理裝置安裝在支撐機構上。圖像處理裝置用於獲取立體顯示裝置1顯示的 立體圖像,並根據立體圖像獲得滿足預設條件的校正參數,校正參數用於校正立體顯示裝置1的裝配誤差。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結構簡單,通過圖像處理裝置獲取立體圖像,並根據立體圖像獲得校正參數,結果可靠性高。相對於習知技術,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通過對裝配完成後的立體顯示裝置1進行處理,獲得校正參數,不會影響立體顯示裝置1的裝配效率,立體顯示裝置1根據校正參數校正裝配誤差,提升校正結果的可靠性,獲得良好的顯示效果,而且,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結構簡單,降低操作難度,減輕操作者的工作強度。
本實施例提出的預設條件是指,立體顯示裝置1根據校正誤差校正裝配誤差,消除裝配誤差對顯示效果的影響。
在本實施例中,圖像處理裝置獲取立體顯示裝置1顯示的立體圖像有多種方式,如拍攝、採集等,採用習知技術獲得立體圖像,操作方便,降低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而且,獲得的立體圖像品質穩定。當然也可以採用反射器件,通過光反射原理,反射器件將立體顯示裝置1顯示的立體圖像反射至圖像處理裝置中,實現獲得立體圖像。
作為上述實施例的進一步改進,如圖2與圖6所示,圖像處理裝置包括圖像獲取裝置3和控制裝置2,图像获取装置3与控制装置2连接,校正時,图像获取装置3与立体显示装置1相对设置。圖像獲取裝置3用於獲取立體顯示裝置1顯示的立體圖像,並將立體圖像傳送給控制裝置2,控制裝置2對接收到的立體圖像進行處理,獲得校正參數。當使用者開啟立體顯示裝置1,立體顯示裝置1根據校正參數校正裝配誤差,消除裝配誤差對立體顯示裝置1顯示效果的不良 影響。
由上可知,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校正設備結構簡單,通過圖像獲取裝置3獲取立體圖像,控制裝置2對立體圖像進行處理,獲得校正參數,結果可靠性高。相對於習知技術,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通過對裝配完成後的立體顯示裝置1進行處理,獲得校正參數,不會影響立體顯示裝置1的裝配效率,立體顯示裝置1根據校正參數校正裝配誤差,提升校正結果的可靠性,獲得良好的顯示效果,而且,在獲得校正參數過程中,無需改變立體顯示裝置1的放置位置,降低操作難度,減輕操作者的工作強度。
立體顯示裝置1提供具有圖像差異的立體圖像,立體圖像包括左視圖與右視圖。為便於區別左視圖和右視圖,設定左視圖為純紅圖片,右視圖為純綠圖片。認定無串擾現象,即左視圖中無綠色圖像,右視圖中無紅色圖像。當然,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立體圖像並不僅局限於此,只要具有圖像差異的立體圖像都可應用於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中,如,紅/藍立體圖,黑/白立體圖,或者,左視圖中的圖像元素為矩形,右視圖中的圖像元素為三角形,再或者,左視圖中的圖像元素為數字1,右視圖中的圖像元素為數字2等,可知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的立體圖像都應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左視圖、右視圖來源廣泛,無限制,擴大本發明的應用領域。
本實施例提供的控制裝置2也可以作為立體顯示裝置1的處理裝置,校正參數儲存於控制裝置2中,使用時,從控制裝置2取出校正參數,對裝配誤差進行校正。當然控制裝置2也可以獨立於立體顯示裝置1,獲得滿足預設條件的校正參數。
作為上述實施例的進一步改進,如圖1與圖2所示,立體顯示裝置1包括分光器件11和顯示面板12,分光器件11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分光單元111,顯示面板12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布的顯示單元121,本實施例提供的顯示單元121是指立體顯示的最小顯示單位。根據設計要求,分光器件11傾斜放置於顯示面板12上,立體顯示裝置1裝配完成後,裝配誤差包括由分光單元111與顯示單元121排布週期不匹配產生的平移量誤差,如果不加以校正,則會產生圖像串擾問題,影響立體顯示裝置1的顯示效果。校正參數包括平移量校正參數,用於校正平移量誤差,圖像獲取裝置3獲取立體顯示裝置1顯示的立體圖像,控制裝置2根據立體圖像獲得滿足預設條件的平移量校正參數。當使用者使用立體顯示裝置1時,立體顯示裝置1根據平移量校正參數校正平移量誤差,消除平移量誤差對立體顯示的影響,提示立體顯示效果。
具體地,如圖1至圖3所示,控制裝置2包括平移量校正模組21,平移量校正模組21根據立體圖像獲取滿足預設條件的平移量校正參數。平移量校正模組21根據顯示單元121的排布週期設定平移量檢測區間及平移量檢測步長,平移量校正模組21根據初始平移量校正參數L0控制立體顯示裝置1對顯示單元121進行相應的圖像處理。具體地,設定初始平移量校正參數為L0,平移量校正模組21根據初始平移量校正參數L0發出平移量控制訊號,立體顯示裝置1根據平移量控制訊號對顯示單元121進行排列處理,並顯示排列處理後的立體圖像,圖像獲取裝置3獲取該立體圖像,並存儲於平移量校正模組21中。設定第i次平移量校正參數為Li,平移量檢測步長為b1,則Li=L0+(i-1)b1,(i≧1)。在根據第i次平移量校正參數Li進行圖像處理之前,平移量校正模組21判斷第i次平移量校正 參數Li是否在平移量檢測區間。若第i次平移量校正參數Li不在平移量檢測區間,則停止上述操作。若第i次平移量校正參數Li在平移量檢測區間,則平移量校正模組21根據第i次平移量校正參數Li發出平移量控制訊號,立體顯示裝置1根據平移量控制訊號對顯示單元121進行排列處理,並顯示排列處理後的立體圖像,圖像獲取裝置3獲取該立體圖像,並儲存於平移量校正模組21中。直至第i次平移量校正參數Li不在平移量檢測區間,則停止上述操作。平移量校正模組21對儲存的立體圖像進行圖像處理,獲得滿足預設條件的平移量校正參數。立體顯示裝置1在顯示立體圖像時,根據平移量校正參數對顯示單元121進行排列處理,消除平移量誤差對顯示效果的影響。獲取平移量校正參數無需操作者手動操作,降低操作者的勞動強度,而且,在立體顯示裝置1裝配完成後再進行校正,校正結果可靠性高,有益於提升立體顯示效果。
作為上述實施例的進一步改進,如圖1與圖2所示,為避免分光單元111與顯示單元121排列週期性干涉,將分光器件11傾斜放置於顯示面板12上,分光單元111沿第一方向排列,顯示單元121沿第二方向排列,裝配誤差還包括由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之間的夾角產生的角度誤差。如果不加以校正角度誤差,則會產生圖像串擾、顆粒感等影響立體顯示裝置1的顯示效果。校正參數包括角度校正參數,用於校正角度誤差,圖像獲取裝置3獲得立體顯示裝置1顯示的立體圖像,控制裝置2根據立體圖像獲得滿足預設條件的角度校正參數。當使用者使用立體顯示裝置1時,立體顯示裝置1根據角度校正參數校正角度誤差,消除角度誤差對立體顯示的影響,提示立體顯示效果。
具體地,如圖1至圖3所示,控制裝置2包括角度校正模組22,角 度校正模組22根據設計要求以及裝配精度設定角度檢測區間及角度檢測步長。具體地,設定初始角度校正參數為A0,角度校正模組22根據初始角度校正參數A0發出角度控制訊號,立體顯示裝置1根據角度控制訊號對顯示單元121進行排列處理,並顯示排列處理後的立體圖像,圖像獲取裝置3獲取該立體圖像,並儲存於角度校正模組22中。設定第i次角度校正參數為Ai,角度檢測步長為b2,則Ai=A0+(i-1)b2,(i≧1),在根據第i次角度校正參數Ai進行圖像處理之前,角度校正模組22判斷第i次角度校正參數Ai是否在角度檢測區間。若第i次角度校正參數Ai不在角度檢測區間,則停止上述操作。若第i次角度校正參數Ai在角度檢測區間,則角度校正模組22根據第i次角度校正參數Ai發出角度控制訊號,立體顯示裝置1根據角度控制訊號對顯示單元121進行排列處理,並顯示排列處理後的立體圖像,圖像獲取裝置3獲取該立體圖像,並儲存於角度校正模組22中。直至第i次角度校正參數Ai不在角度檢測區間,則停止上述操作。角度校正模組22對存儲的立體圖像進行圖像處理,獲得滿足預設條件的角度校正參數。
作為上述實施例的進一步改進,如圖1至圖3所示,控制裝置2還包括區域檢測模組24,用於檢測立體顯示裝置1中的顯示區域。由於圖像獲取裝置3獲取的圖像不僅包括立體顯示裝置1顯示的立體圖像,還有包括顯示區域以外的外部環境,為避免外部環境影響角度校正參數、平移量校正參數的準確,需要在圖像處理前,檢測顯示區域,在顯示區域內進行圖像的相關處理。控制裝置2可以通過提取顯示區域內的圖像通道值,然後使用邊緣檢測,檢測出顯示區域的邊界點及邊界曲線,再結合圖像面積,自動檢測出顯示區域。進一步降低外界環境對檢測結果的影響,確保校正結果的可靠性。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與圖2所示,可以在立體顯示裝置1中預存立體圖像,通過設定立體圖像的顯示頻率,圖像獲取裝置3獲取立體圖像,並傳送到控制裝置2,當然也可以通過控制裝置2控制立體顯示裝置1顯示的頻率,實現圖像獲取裝置3獲取立體圖像的目的,可採用多種方式顯示立體圖像,操作方便,擴大本實施例提供的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的使用範圍。
如圖2所示,圖像獲取裝置3與控制裝置2之間可以是導線直接連接,也可以是無線電連接,如通過藍牙通訊方式、NFC(近場通訊)方式、WiFi方式、RFID(無線射頻辨識)通訊方式,還可以是USB(通用序列匯流排)介面模組連接的方式,連接方式多種,供不同裝配環境的選用。
在校正過程中,可根據裝配誤差設定檢測區間,以縮短檢測時間,當未獲得校正參數時,可以將檢測步長取值大一些,加速檢測,以儘快獲取滿足預設條件的校正參數。當獲得滿足預設條件的校正參數時,可以將檢測步長回歸正常或者取值小一些,多獲取滿足預設條件校正參數。當發現再次未獲得校正參數時,則可以停止檢測,縮短檢測時間,提升立體顯示裝置1的檢測效率。或者,通過對檢測區間進行二值化處理,若在檢測區間內獲得校正參數,則繼續檢測,若在檢測區間內未獲得校正參數,則跳過該檢測區間。
在本實施例中,立體顯示裝置1可以是移動終端,也可以電腦等具有顯示功能的電子裝置,控制裝置2可以是電腦或移動終端等帶有處理和通訊功能的設備,在此並不一一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優選控制裝置2為電腦,立體顯示裝置1為手機,立體顯示裝置1通過數據線與控制裝置2連接,圖像獲取裝置3通過數據線與控制 裝置2連接,電腦處理效率更高,縮短處理時間,提升處理效率。
如圖2、圖5及圖6所示,圖像獲取裝置3還包括安裝件31和至少一個攝像頭32,攝像頭32安裝在安裝件31上,並與立體顯示裝置1相對設置。本實施例提供的攝像頭32與立體顯示裝置1的相對位置固定不可調節,根據不同類型的立體顯示裝置1,可更換相適配的攝像頭32,以獲得立體顯示裝置1的立體圖像,更換操作簡單,易於實施,當然,攝像頭32與立體顯示裝置1的相對位置可調節,根據攝像頭32的獲取視角,調節攝像頭32與立體顯示裝置1的相對位置,在圖像獲取過程中,也可以獲得立體圖像。
為模擬立體顯示裝置1的使用環境,可以將攝像頭32視為人的眼鏡,因此,將攝像頭32安裝在與人眼位置相對應的位置處。將攝像頭32設置在人左眼位置處,對立體顯示裝置1顯示的立體圖像進行拍攝獲得第一圖像變化,通過對第一圖像變化進行相應的圖像處理,可獲得滿足預設條件的左視圖參數。立體顯示裝置1根據左視圖參數校正立體顯示裝置1的裝配誤差,消除裝配誤差對立體顯示裝置1顯示效果的影響。或者,將攝像頭32設置在人右眼位置處,拍攝立體顯示裝置1顯示的立體圖像獲得第二圖像變化,通過對第二圖像變化進行相應的圖像處理,獲得滿足預設條件的右視圖參數。立體顯示裝置1根據右視圖參數校正立體顯示裝置1的裝配誤差,消除裝配誤差對立體顯示裝置1顯示效果的影響。提供多種圖像獲取方案,便於操作者根據實際生產進行選擇。
本實施例提供的攝像頭32可以是高倍攝像頭,攝像頭32與立體顯示裝置1之間的相對位置固定不可調,通過調節高倍攝像頭的成像視角範圍,獲得不同類型的立體顯示裝置1顯示的立體圖像。
如圖2、圖4與圖6所示,攝像頭32設置為兩個,兩個攝像頭32之間的距離等於雙目視差,可近似模擬人眼觀看效果,獲得校正參數更加符合真實使用環境。採用左攝像頭32a、右攝像頭32b用於區別,在本實施例中,左攝像頭32a和右攝像頭32b的結構、物理性能均相同,左攝像頭32a與右攝像頭32b之間的間距等於雙目視差,符合立體成像要求。立體顯示裝置1顯示變化的立體圖像,左攝像頭32a和右攝像頭32b同時對立體顯示裝置1進行拍攝,左攝像頭32a拍攝立體圖像獲得第一圖像變化,右攝像頭32b拍攝立體圖像獲得第二圖像變化。控制裝置2分別對第一圖像變化和第二圖像變化進行處理,獲得第一圖像變化中滿足預設條件的左視圖參數,以及第二圖像變化中滿足預設條件的右視圖參數。結合左視圖參數、右視圖參數獲得滿足預設條件的校正參數。當使用者使用立體顯示裝置1顯示立體圖像時,根據校正參數校正裝配誤差,顯示的立體圖像均無串擾、摩爾紋(moire pattern)等影響顯示效果的不良因素,獲得良好的顯示效果,消除因裝配誤差影響立體顯示效果的問題。相較於習知技術,本實施例提供的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可以獲取立體顯示裝置1的校正參數,立體顯示裝置1根據校正參數校正裝配誤差,消除裝配誤差對顯示效果的影響,提高立體顯示裝置1的顯示效果,而且操作方便,提高檢測效率,獲取的校正參數可靠性高。
作為上述實施例的進一步改進,如圖5所示,安裝件31上設有對位標識(圖中未示出),對位標識作為攝像頭32與立體顯示裝置1調節相對位置時的參照標識。操作者可以根據對位標識,調節圖像獲取裝置3和/或立體顯示裝置1,使得圖像獲取裝置3獲得立體顯示裝置1顯示的立體圖像,縮短操作者調節時 間,同時降低操作難度。
如圖2、圖5與圖6所示,支撐機構包括第一支撐部4,圖像處理裝置安裝在第一支撐部4,並與立體顯示裝置1相對設置。在本實施例中,可以將立體顯示裝置1放置於傳送機構上,讓圖像處理裝置與立體顯示裝置1相對設置,對每台立體顯示裝置1,圖像處理裝置獲得滿足預設條件的校正參數。或者,圖像處理裝置吊置於第一支撐部4上,也可以實現獲取校正參數。當使用者使用立體顯示裝置1時,立體顯示裝置1根據校正參數校正裝配誤差,消除裝配誤差對立體顯示效果的影響。在本實施例中,圖像處理裝置相對立體顯示裝置1的相對位置固定不可調節,即圖像獲取裝置3安裝在第一支撐部4上,安裝位置固定,對於不同型號的立體顯示裝置1,可以更換相適配的圖像處理裝置,簡化支撐機構,易於操作者使用。當然,圖像處理裝置相對立體顯示裝置1的相對位置可調,對於不同型號的立體顯示裝置1,調節圖像處理裝置相對立體顯示裝置1的相對位置,因此,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適用於不同型號的立體顯示裝置1,擴大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的使用範圍,實現一機多用。
如圖5與圖6所示,圖像處理裝置還包括安裝件31,圖像獲取裝置3安裝在安裝件31上,安裝件31安裝在第一支撐部4上。本實施例提供的安裝件31與立體顯示裝置1的相對位置固定不可調節,根據不同類型的立體顯示裝置1,可更換相適配的圖像獲取裝置3,以獲得立體顯示裝置1的立體圖像,更換操作簡單,易於實施,當然,安裝件31與立體顯示裝置1的相對位置可調節,根據圖像獲取裝置3的獲取視角,調節安裝件31與立體顯示裝置1的相對位置,在圖像獲取過程中,也可以獲得立體圖像。
如圖5與圖6所示,第一支撐部4包括第一支撐件41,安裝件31活動安裝於第一支撐件41上,並與立體顯示裝置1的相對位置可調節。通過調節安裝件31,可以改變攝像頭32相對立體顯示裝置1的相對位置,確保立體顯示裝置1顯示立體圖像時,攝像頭32可以獲得完整、無圖像資訊缺失的立體圖像,這樣才能保證校正結果的準確性。本實施例通過調節安裝件31的位置,獲取完整的圖像資訊,且滿足獲取成像條件的操作,操作方便,保證校正結果的準確。
如圖5至7所示,第一支撐部4還包括第一滑座42,第一滑座42滑動安裝在第一支撐件41,第一滑座42的滑行方向平行於第一支撐件41,安裝件31安裝在第一滑座42上。對第一滑座42施加一定的作用力,可使得第一滑座42沿第一支撐件41移動,從而調節攝像頭32相對立體顯示裝置1的相對位置,將攝像頭32移動至與立體顯示裝置1相適配的位置處,採用第一滑座42與第一支撐件41配合,實現調節攝像頭32相對立體顯示裝置1的相對位置,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而且提高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的可靠性,且對操作者的技能要求較低,易於操作。
如圖5至圖7所示,第一支撐件41上設有第一滑軌43,第一滑座42設有與第一滑軌43外形相適配的第一滑槽421,第一滑座42滑動安裝在第一滑軌43上,並沿第一滑軌43滑行。第一滑座42沿第一滑軌43移動,通過移動第一滑座42,改變攝像頭32相對立體顯示裝置1的相對位置,操作方便。為保證移動平穩,設置至少兩個第一滑軌43,確保第一滑座42在移動時,攝像頭32平穩的移動,避免出現移動過程中出現跳動等現象,影響攝像頭32的正常使用,相鄰兩個第一滑軌43間隔一定距離,確保第一滑座42在移動時,受力均衡,不會出現 傾斜等問題。當第一滑座42移動到合適的位置處,同樣可使攝像頭32在工作時,保持平穩狀態,獲取立體顯示裝置1顯示的立體圖像,確保獲取的立體圖像滿足校正操作的要求。
如圖5與圖6所示,第一支撐件41還設有第一調節件44,第一調節件44用於調節第一滑座42的滑行長度。通過第一調節件44,可以改變攝像頭32相對立體顯示裝置1的相對位置,確保立體顯示裝置1顯示立體圖像時,攝像頭32可以獲得完整、無圖像資訊缺失的立體圖像,這樣才能保證校正結果的準確性。本實施例通過調節第一調節件44,獲取完整的圖像資訊,且滿足獲取成像條件的操作,操作方便,保證校正結果的準確。
如圖2、圖5至圖7所示,第一調節件44包括第一螺桿441和套設於第一螺桿441上的第一旋鈕442,第一滑座42上設有與第一螺桿441相適配的第一螺紋孔422,第一螺桿441與第一滑軌43並排設置,通過旋轉所述第一旋鈕442,轉動第一螺桿441,從而推動第一滑座42前移或者後退,實現調節第一滑座42的滑行長度,因此,通過調節第一螺桿441,改變攝像頭32與立體顯示裝置1的相對位置,操作簡單,同時,本實施例提供的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可獲取不同類型的立體顯示裝置1的校正參數,方便使用。
如圖5與圖6所示,支撐機構還包括第二支撐部5,立體顯示裝置1可拆卸安裝在第二支撐部5,第一支撐部4與第二支撐部5相對設置。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支撐部4與第二支撐部5之間的相對位置可以保持固定不可調節,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節。本實施例提供的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可用於獲取不同類型的立體顯示裝置1的校正參數。如對於不同類型的立體顯示裝置1, 通過更換相適配的攝像頭32,獲取立體顯示裝置1的校正參數,同樣地,也可以通過調節第一支撐部4和/或第二支撐部5,以使攝像頭32獲得立體顯示裝置1顯示的立體圖像,根據立體圖像獲得滿足預設條件的校正參數。操作方便,提供多種實施例,供操作者選擇。
如圖5與圖6所示,第二支撐部5包括第二支撐件51,立體顯示裝置1可拆卸安裝於第二支撐件51上,根據對位標識調節立體顯示裝置1相對攝像頭32的相對位置。操作者根據對位標識操作立體顯示裝置1,可以快速地將立體顯示裝置1移動至與攝像頭32相對應的位置處,確保立體顯示裝置1顯示立體圖像時,攝像頭32可以獲得完整、無圖像資訊缺失的立體圖像,這樣才能保證校正結果的準確性。本實施例通過調節安裝件31,實現獲取圖像資訊完整,且滿足獲取成像條件的操作,操作方便,保證校正結果的準確。
如圖5與圖6、圖8所示,第二支撐部5還包括第二滑座52,第二滑座52滑動安裝在第二支撐件51上,立體顯示裝置1可拆卸安裝在第二滑座52上。對第二滑座52施加一定的作用力,可使得第二滑座52沿第二支撐件51移動,根據對位標識調節立體顯示裝置1相對攝像頭32的相對位置,可以快速的調節立體顯示裝置1的放置位置,攝像頭32獲取立體顯示裝置1顯示的立體圖像,第二滑座52與第二支撐件51配合,實現調節立體顯示裝置1的相對位置,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而且提高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的可靠性,且對操作者的技能要求較低,易於操作。
如圖5與圖6、圖8所示,第二支撐件51上設有第二滑軌53,第二滑座52設有與第二滑軌53外形相適配的第二滑槽521,第二滑座52滑動安裝在第 二滑軌53上,並沿第二滑軌53滑行。第二滑座52沿第二滑軌53移動,通過移動第二滑座52,改變立體顯示裝置1相對攝像頭32的相對位置,操作方便。為保證移動平穩,設置至少兩個第二滑軌53,確保第二滑座52在移動時,立體顯示裝置1平穩的移動,避免出現移動過程中出現跳動等現象,影響立體顯示裝置1的正常顯示,相鄰兩個第二滑軌53間隔一定距離,確保第二滑座52在移動時,受力均衡,不會出現傾斜等問題。當第二滑座52移動到合適的位置處,同樣可使立體顯示裝置1在工作時,保持平穩狀態,攝像頭32獲取立體顯示裝置1顯示的立體圖像,控制裝置2根據立體圖像獲得滿足預設條件的校正參數,確保校正參數的結果的準確性。
如圖5與圖6所示,第二支撐件51還設有第二調節件54,通過操作第二調節件54調節第二滑座52的滑行長度。通過第二調節件54,可以改變攝像頭32相對立體顯示裝置1的相對位置,確保立體顯示裝置1顯示立體圖像時,攝像頭32可以獲得完整、無圖像資訊缺失的立體圖像,這樣才能保證校正結果的準確性。本實施例通過調節第二調節件54,獲取完整的圖像資訊,且滿足獲取成像條件的操作,操作方便,保證校正結果的準確。
如圖5與圖6、圖8所示,第二調節件54包括第二螺桿541和套設於第二螺桿541上的第二旋鈕(圖中未示出),第二滑座52上設有與第二螺桿541相適配的第二螺紋孔522,第二螺桿541與第二滑軌53並排設置,通過旋轉所述第二旋鈕,轉動第二螺桿541,從而推動第二滑座52前移或者後退,實現調節第二滑座52的滑行長度,因此,通過調節第二螺桿541,改變攝像頭32與立體顯示裝置1的相對位置,操作簡單,同時,本實施例提供的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可 獲取不同類型的立體顯示裝置1的校正參數,方便使用。
第二實施例
本實施例提供的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與第一實施例提供的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結構大體相同,不同之處在於,如圖2、圖5以及圖6,立體顯示裝置1設有跟蹤單元13,安裝件31上設有可被跟蹤單元13識別的特徵標識33,當跟蹤單元13跟蹤到特徵標識33時,控制裝置2控制圖像獲取裝置3獲取立體圖像。本實施例中提供的特徵標識33可以是平面紙板或立體頭像等帶有可被跟蹤單元13識別的特徵,在此並不一一贅述。開啟跟蹤單元13的跟蹤功能,當跟蹤單元13跟蹤到特徵標識33,立體顯示裝置1將跟蹤訊號回饋給控制裝置2。控制裝置2根據跟蹤訊號,控制圖像獲取裝置3獲取立體顯示裝置1顯示的立體圖像。採用安裝件31代替使用者,立體顯示裝置1根據特徵標識33的位置調整立體顯示內容,因而,在實際使用中,可以使觀看者能夠不間斷地觀看到立體效果,並且觀看到的內容會根據使用者的方位和運動趨勢做相應的改變,實現使用者與顯示內容的互動,提高立體顯示的真實感。控制裝置2對儲存的立體圖像進行圖像處理,獲得滿足預設條件的校正參數,立體顯示裝置1根據校正參數校正裝配誤差,消除裝配誤差對立體顯示效果的影響。
如圖3與圖5所示,控制裝置2還包括位置校正模組23,位置校正模組23根據設計要求中跟蹤機構的安裝位置以及裝配精度確定位置檢測區間及位置檢測步長。具體地,設定初始位置校正參數為Z0,位置校正模組23根據初始位置校正參數Z0發出位置控制訊號,立體顯示裝置1根據位置控制訊號對顯示單元121進行排列處理,並顯示排列處理後的立體圖像,圖像獲取裝置3獲取該 立體圖像,並儲存於位置校正模組23中。設定第i次位置校正參數為Zi,位置檢測步長為b3,則Zi=Z0+(i-1)b3,(i≧1),在根據第i次位置校正參數Zi進行圖像處理之前,位置校正模組23判斷第i次位置校正參數Zi是否在位置檢測區間。若第i次位置校正參數Zi不在位置檢測區間,則停止上述操作。若第i次位置校正參數Zi在位置檢測區間,則位置校正模組23根據第i次位置校正參數Zi發出位置控制訊號,立體顯示裝置1根據位置控制訊號對顯示單元121進行排列處理,並顯示排列處理後的立體圖像,圖像獲取裝置3獲取該立體圖像,並儲存於位置校正模組23中。直至第i次位置校正參數Zi不在位置檢測區間,則停止上述操作。位置校正模組23對存儲的立體圖像進行圖像處理,獲得滿足預設條件的位置校正參數。
作為上述實施例的進一步改進,如圖5所示,特徵標識33上設有可被跟蹤單元13識別的圖像特徵。跟蹤單元13跟蹤到圖像特徵,立體顯示裝置1將跟蹤訊號回饋給控制裝置2。控制裝置2根據跟蹤訊號,控制圖像獲取裝置3獲取立體顯示裝置1顯示的立體圖像。採用安裝件31代替使用者,立體顯示裝置1根據特徵標識33的位置調整立體顯示內容,因而,在實際使用中,可以使觀看者能夠不間斷地觀看到立體效果,並且觀看到的內容會根據使用者的方位和運動趨勢做相應的改變,實現使用者與顯示內容的互動,提高立體顯示的真實感。
作為上述實施例的進一步改進,圖像特徵包括人臉面部特徵、字符特徵以及顏色特徵中的一種或多種。採用人臉面部特徵,代替使用者,模擬使用者的觀看環境,獲得的校正參數更加貼近真實。當然圖像特徵也可以是其他特徵,只要跟蹤單元13可識別的特徵應均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
第三實施例
本實施例提供的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與第一實施例提供的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結構大體相同,不同之處在於,如圖5、圖6以及圖9、圖10所示,第二支撐部5包括殼體55,殼體55設有安裝部551,立體顯示裝置1可拆卸安裝於安裝部551內。由於圖像獲取裝置3屬於成像設備,包括多個精密器件,第一支撐部4有多個構件組件,在生產環境中,加工的碎屑影響圖像獲取裝置3、第一支撐部4的正常工作,或者周圍的環境對圖像獲取裝置3的操作存在干擾,為確保校正環境的穩定性,將圖像獲取裝置3、第一支撐部4均設置於殼體55的容腔內,確保圖像獲取裝置3、第一支撐部4的正常工作。在本實施例中,殼體55由六塊兩兩相對的擋板組成,面向操作者一側的擋板可相對開合,便於操作者調節圖像處理裝置相對立體顯示裝置1的相對位置,操作空間大。
作為上述實施例的進一步改進,如圖10所示,安裝部551設置於殼體55的頂部。操作者可以方便地將立體顯示裝置1放置於安裝部551,進行校正操作,當校正完成後,在將立體顯示裝置1取出,便於下一台立體顯示裝置1的校正操作。
作為上述實施例的進一步改進,殼體55上設有用於控制控制裝置2(如圖2)運行的操作模組(圖未示),具體地,操作模組可與控制裝置2連接。根據操作要求,操作者調整圖像處理裝置相對立體顯示裝置1的相對位置,以使圖像處理裝置獲取立體顯示裝置1顯示的立體圖像,操作者使用操作模組,開啟控制裝置2的運行,控制裝置2控制圖像處理裝置獲得立體圖像,控制裝置2根據立體圖像獲得滿足預設條件的校正參數,實現校正全程自動化操作,提高校正操作效率。
第四實施例
本實施例提供的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與實第三實施例提供的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結構大體相同,不同之處在於,如圖11與圖1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安裝部551a設置於殼體55的側部,並可相對殼體55抽出或推入。在校正操作開始之前,安裝部551a設置於殼體55內,使用時,操作者將安裝部551a從殼體55內抽出,將立體顯示裝置1放置於安裝部551a內,再將安裝部551a推入殼體55內,以便圖像獲取裝置3獲取立體顯示裝置1顯示的立體圖像。由於立體顯示裝置1放置於安裝部551a內,不僅保證校正環境的穩定性,圖像獲取裝置3在獲取立體圖像時,無外界因素打擾,而且保護立體顯示裝置1。
作為上述實施例的進一步改進,如圖11與圖12所示,安裝部551a包括盒體5511a和設置於盒體5511a內的安裝座5512a,殼體55設有與盒體5511a外形相適配的第三滑槽552,盒體5511a滑動安裝在第三滑槽552內,立體顯示裝置1可拆卸安裝在安裝座5512a內。盒體5511a在外力的作用下,可相對殼體55抽出或推入,操作方便。立體顯示裝置1放置於安裝座5512a內,確保校正過程中,立體顯示裝置1不會發生移動,調整好圖像獲取裝置3相對立體顯示裝置1的相對位置,持續穩定地獲取立體圖像,提高校正參數的可靠性。
作為上述實施例的進一步改進,如圖12所示,殼體55內還設有發光裝置56,發光裝置56用於提供圖像獲取裝置3工作所需的光源。圖像獲取裝置3需要在明亮的空間內,才可以獲取立體顯示裝置1顯示的立體圖像,殼體55是封閉的空間,圖像獲取裝置3放置於殼體55內,因此,當圖像獲取裝置3工作時,發光裝置56提供光源,以便圖像獲取裝置3獲取立體圖像。
在上述實施例中,僅對本發明進行了示範性描述,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本專利申請後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對本發明進行各種修改。
1‧‧‧立體顯示裝置
11‧‧‧分光器件
13‧‧‧跟蹤單元
31‧‧‧安裝件
32‧‧‧攝像頭
4‧‧‧第一支撐部
42‧‧‧第一滑座
43‧‧‧第一滑軌
44‧‧‧第一調節件
441‧‧‧第一螺桿
442‧‧‧第一旋鈕
5‧‧‧第二支撐部
51‧‧‧第二支撐件
52‧‧‧第二滑座
53‧‧‧第二滑軌
54‧‧‧第二調節件
541‧‧‧第二螺桿

Claims (28)

  1. 一種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用於獲取立體顯示裝置滿足預設條件的校正參數,所述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包括圖像處理裝置,校正時,所述立體顯示裝置與所述圖像處理裝置相對設置,所述圖像處理裝置用於獲取所述立體顯示裝置顯示的立體圖像,並根據所述立體圖像獲取滿足所述預設條件的所述校正參數,所述校正參數用於校正所述立體顯示裝置的裝配誤差,所述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包括設於所述立體顯示裝置的跟蹤單元以及可被所述跟蹤單元識別的特徵標識,當所述跟蹤單元跟蹤到所述特徵標識時,所述圖像處理裝置獲取所述立體圖像。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其中,所述圖像處理裝置包括圖像獲取裝置和控制裝置,所述圖像獲取裝置獲取所述立體圖像,並將所述立體圖像傳送給所述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對接收到的所述立體圖像進行處理,獲得所述校正參數。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其還包括支撐機構,所述支撐機構包括第一支撐部,所述圖像獲取裝置安裝在所述第一支撐部,並與所述立體顯示裝置相對設置。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其中,所述圖像處理裝置還包括安裝件,所述圖像獲取裝置安裝在所述安裝件上,所述安裝件安裝在所述第一支撐部上。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其中,當所述立體顯示裝置設有所述跟蹤單元時,所述安裝件上設有可被所述跟蹤單元識 別的所述特徵標識,當所述跟蹤單元跟蹤到所述特徵標識時,所述控制裝置控制所述圖像獲取裝置獲取所述立體圖像。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其中,所述特徵標識包括圖像特徵。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其中,所述圖像特徵包括人臉面部特徵、字符特徵以及顏色特徵中一種或多種。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至第7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其中,所述圖像獲取裝置包括至少一個攝像頭,所述攝像頭安裝在所述安裝件上並與所述立體顯示裝置相對設置,所述攝像頭用於獲取所述立體圖像。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其中,所述攝像頭設置為兩個,兩個所述攝像頭之間的距離等於雙目視差。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其中,所述安裝件上設有對位標識,校正時,所述立體顯示裝置與所述攝像頭相對設置,所述對位標識作為所述攝像頭與所述立體顯示裝置調節相對位置時的參照標識。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其中,所述第一支撐部包括第一支撐件,所述安裝件活動安裝於所述第一支撐件上,校正時,所述安裝件與所述立體顯示裝置的相對位置可調節。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其中,所述第一支撐部還包括第一滑座,所述第一滑座滑動安裝在第一支撐件上,所述安裝件安裝在所述第一滑座上。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其中,所述第一支撐件上設有第一滑軌,所述第一滑座設有與所述第一滑軌外形相適配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座滑動安裝在所述第一滑軌上,並沿所述第一滑軌滑行。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其中,所述第一支撐件上還設有第一調節件,所述第一調節件與所述第一滑軌並排設置,所述第一調節件用於調節所述第一滑座的滑行長度。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其中,所述第一調節件包括第一螺桿,所述第一螺桿與所述第一滑軌並排設置,所述第一滑座上設有與所述第一螺桿相適配的第一螺紋孔。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其中,所述支撐機構還包括第二支撐部,校正時,所述立體顯示裝置可拆卸安裝在所述第二支撐部,所述第一支撐部與所述第二支撐部相對設置。
  1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其中,所述第二支撐部包括第二支撐件,校正時,所述立體顯示裝置可拆卸安裝於所述第二支撐件上,根據所述對位標識調節所述立體顯示裝置相對所述圖像獲取裝置的相對位置。
  1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其中,所述第二支撐部還包括第二滑座,所述第二滑座滑動安裝在所述第二支撐件上,校正時,所述立體顯示裝置可拆卸安裝在所述第二滑座上。
  1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其中,所 述第二支撐件上設有第二滑軌,所述第二滑座設有與所述第二滑軌外形相適配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座滑動安裝在所述第二滑軌上,並沿所述第二滑軌滑行。
  2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其中,所述第二支撐件上還設有第二調節件,所述第二調節件與所述第二滑軌並排設置,所述第二調節件用於調節所述第二滑座的滑行長度。
  2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其中,所述第二調節件包括第二螺桿,所述第二螺桿與所述第二滑軌並排設置,所述第二滑座上設有與所述第二螺桿相適配的第二螺紋孔。
  2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至第20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其中,所述第二支撐部包括殼體,所述殼體設有安裝部,校正時,所述立體顯示裝置可拆卸安裝於所述安裝部內,所述圖像獲取裝置、所述第一支撐部均設置於所述殼體的容腔內。
  2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其中,所述安裝部設置於所述殼體的頂部。
  2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其中,所述安裝部設置於所述殼體的側部,並可相對所述殼體抽出或推入。
  2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其中,所述安裝部包括盒體和設置於所述盒體內的安裝座,所述殼體設有與所述盒體外形相適配的第三滑槽,所述盒體滑動安裝在所述第三滑槽內,校正時,所述立體顯示裝置可拆卸安裝在所述安裝座內。
  2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其中,所述殼體上設有用於控制所述控制裝置運行的操作模組。
  2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其中,所述殼體內還設有發光裝置,所述發光裝置用於提供所述圖像獲取裝置工作所需的光源。
  2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其中,所述圖像獲取裝置與所述控制裝置電連接,校正時,所述立體顯示裝置與所述圖像獲取裝置相對設置。
TW104128475A 2014-10-11 2015-08-28 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 TWI5940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35936.4A CN105511092B (zh) 2014-10-11 2014-10-11 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
CN201420588380.0U CN204305233U (zh) 2014-10-11 2014-10-11 立体显示装置校正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4335A TW201614335A (en) 2016-04-16
TWI594017B true TWI594017B (zh) 2017-08-01

Family

ID=55917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8475A TWI594017B (zh) 2014-10-11 2015-08-28 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263510B2 (zh)
KR (1) KR101799643B1 (zh)
TW (1) TWI5940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77063B1 (ko) * 2021-11-29 2022-03-21 주식회사 정완컴퍼니 홀로그램 전시 장치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48598A (ja) * 1996-11-18 1998-06-02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の検査方法及び検査装置
CN101375198A (zh) * 2006-01-20 2009-02-25 马斯特图像有限公司 用于附着立体图像显示面板的设备和方法
JP2010019987A (ja) * 2008-07-09 2010-01-28 Toshiba Corp 三次元画像表示装置の検査装置及び三次元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TW201101803A (en) * 2009-06-24 2011-01-0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Evaluation method of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panel and system of the same
CN101970928A (zh) * 2007-11-07 2011-02-09 百诺克公司 摄像机保持模块和用于立体拍摄的装置
JP2013190713A (ja) * 2012-03-15 2013-09-26 Sony Corp 表示装置および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83283B2 (ja) * 1987-06-16 1998-08-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映像特性評価装置
FR2914099B1 (fr) * 2007-03-22 2013-04-05 Eads Test & Services Systeme de test universel apte a controler une pluralite de parametres relatifs au fonctionnement de dispositif de presentation d'informations optoelectroniques de types varies
KR100902636B1 (ko) * 2008-08-14 2009-06-15 크라제비전(주) 적외선 카메라 모듈 테스트 장치
KR101320683B1 (ko) * 2012-07-26 2013-10-18 한국해양과학기술원 증강현실 기반의 디스플레이 보정 방법 및 모듈, 이를 이용한 객체정보 디스플레이 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1383211B1 (ko) * 2013-01-07 2014-04-09 주식회사 레드로버 3d 직교리그용 하프미러 품질평가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48598A (ja) * 1996-11-18 1998-06-02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の検査方法及び検査装置
CN101375198A (zh) * 2006-01-20 2009-02-25 马斯特图像有限公司 用于附着立体图像显示面板的设备和方法
CN101970928A (zh) * 2007-11-07 2011-02-09 百诺克公司 摄像机保持模块和用于立体拍摄的装置
JP2010019987A (ja) * 2008-07-09 2010-01-28 Toshiba Corp 三次元画像表示装置の検査装置及び三次元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TW201101803A (en) * 2009-06-24 2011-01-0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Evaluation method of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panel and system of the same
JP2013190713A (ja) * 2012-03-15 2013-09-26 Sony Corp 表示装置および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042791A (ko) 2016-04-20
JP6263510B2 (ja) 2018-01-17
KR101799643B1 (ko) 2017-11-20
JP2016082588A (ja) 2016-05-16
TW201614335A (en) 2016-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05233U (zh) 立体显示装置校正设备
TWI583967B (zh) 立體顯示裝置檢測系統及其檢測方法
US8698878B2 (en) 3-D auto-convergence camera
CN104104761A (zh) 一种手机摄像头的自动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
JP2020174361A (ja) 動画カメラフォーカス用途における距離測定デバイス
CN102122075A (zh) 基于投影立体可视区域中图像间相互串扰的评价系统和方法
CN103533340A (zh) 移动终端的裸眼3d播放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6773080A (zh) 立体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05511092B (zh) 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设备
US20170181618A1 (en) Vision Tes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The Eyes
US20150339511A1 (en) Method for helping determine the vision parameters of a subject
CN108462867B (zh) 自动标定跟踪式裸眼立体显示设备的系统及方法
TWI569039B (zh) 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系統以及其校正方法
US20160189422A1 (en) Process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he 3D Coordinates of an Object
CN107202680B (zh) 一种模组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EP3701357B1 (en) Multi-layer viewing system and method
TWI594017B (zh) 立體顯示裝置的校正設備
US8878908B2 (en) 3-D auto-convergence camera
CN113411564A (zh) 一种人眼跟踪参数的测量方法、装置、介质及系统
CN102523479A (zh) 一种3d可视距离和可视角度的测量系统和方法
US10624536B2 (en) Virtual reality-based ophthalmic inspection system and inspection method thereof
KR101456650B1 (ko) 직교식 입체 카메라의 광축 정렬 방법 및 직교식 입체 카메라
KR20130019582A (ko) 초점 가변 액체 렌즈를 이용한 3차원 이미지 촬영장치 및 방법
CN105704480A (zh) 立体显示装置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03941411A (zh) 一种透镜式3d显示器的对位组立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