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44329A - 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44329A
CN115044329A CN202210751943.2A CN202210751943A CN115044329A CN 115044329 A CN115044329 A CN 115044329A CN 202210751943 A CN202210751943 A CN 202210751943A CN 115044329 A CN115044329 A CN 1150443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tive adhesive
fluorine
special high
pressure
perform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5194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44329B (zh
Inventor
马小燕
李伟
郑汶江
邹伟
梁艳丽
李颜利
颜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221075194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443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443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443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443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443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4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containing boron, silicon, phosphorus, selenium, tellurium, or a metal;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4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monomers containing silic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12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 C08F220/16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 C08F220/18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with acrylic or methacrylic acids
    • C08F220/1804C4-(meth)acrylate, e.g. butyl (meth)acrylate, isobutyl (meth)acrylate or tert-butyl (meth)acryla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按照摩尔质量比计算,包含如下原料:含五氟苯功能单体1~5mol,含硅功能单体1~5mol,软单体3~8mol,硬单体1~2mol,交联剂0.5~3mol,溶剂3~4mol,引发剂为总摩尔质量的0.1~0.5%。本发明所述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针对含氟硅聚合物材料设计,引入含五氟苯环的功能单体和含硅功能单体,加强空间位阻效应,降低了氟碳链的缠绕现象,引入含硅单体增加耐油性和耐老化性,粘接时内聚力、耐溶剂性、粘着力等都有较好的保证,交联速度快,同时无溶剂排出,也为压敏胶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和发展方向。

Description

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氟材料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的增长,越来越多的领域对材料的性质要求提高,而含氟硅材料广泛出现在航空、环保、通信、医疗等各个领域,但由于材料应用环境非常复杂,与其它材料复合和安装固定难度较大,往往需要一种材料作为中间体并且具有耐高温、耐水耐油、耐老化等性质——压敏胶,压敏胶是一种对压力敏感的粘接材料,可在室温下瞬间粘接它,只需一个轻微的压力载荷就能附着在各种不同的基材表面,基材剥离后无残留物等优良性质。
但含氟硅材料一般是均聚物而表面自由能很低,润湿差,所以具有极低的粘附性能;含氟硅材料的结晶度大,化学稳定性好,溶胀和溶解要比非结晶高分子困难,很难发生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子成链域的互相扩散和缠结;结构的高度对称,非极性高分子,只能形成较弱的色散力。
现有含氟硅压敏胶种类非常有限,并且没有形成空间位阻效应,氟碳链会出现严重的缠绕现象,导致现有的含氟硅压敏胶产品耐水性能、粘接性能都很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含氟硅压敏胶无法形成空间位阻效应、氟碳链出现严重缠绕现象、导致含氟硅压敏胶产品耐水性和粘接性能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按照摩尔质量比计算,包含如下原料:含五氟苯功能单体1~5mol,含硅功能单体1~5mol,软单体3~8mol,硬单体1~2mol,交联剂0.5~3mol,溶剂3~4mol,引发剂为总摩尔质量的0.1~0.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制备上述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氩气保护下,将所述原料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洗涤、烘干,得到纯净的聚合物;
步骤2:将所述聚合物涂抹到含氟聚合物材料上,得到所述压敏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针对含氟硅聚合物材料设计,引入含五氟苯环的功能单体和含硅功能单体,加强空间位阻效应,减少了氟碳链的缠绕现象,引入含硅单体增加耐油性和耐老化性,粘接时内聚力、耐溶剂性、粘着力等都有较好的保证,还具有良好的耐水性,交联速度快,同时无溶剂排出,也为压敏胶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和发展方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含氟硅压敏胶1、含氟硅聚合物材料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在对现有含氟硅压敏胶进行研究后发现,现有的含氟丙烯酸酯类压敏胶中的氟碳链会出现严重的缠绕现象,降低压敏胶与界面的作用力,导致其粘结性能差。本发明在对含氟硅压敏胶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在引入含五氟苯环的功能单体后,由于五氟苯具有刚性结构,本身空间位阻大,同时,由于其这种刚性结构,也会大大减少氟碳链缠绕现象的出现,能够更好的湿润界面;而且,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含氟硅压敏胶接触角大于100°,具有良好的耐水性。
实施例1~5
本例中提供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按照摩尔质量比计数,包括以下原料:含氟功能单体,含硅功能单体,软单体,硬单体,溶剂,引发剂,其组分分配见下表1-1。
表1-1
原料(mol)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丙烯酸丁酯 13.5 13 12.5 12 11.5
丙烯酸五氟苄酯 1 1 1 1 1
乙烯氧基三甲基硅烷 0.5 1 1.5 2 2.5
甲基丙烯酸甲酯 2 2 2 2 2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3 3 3 3 3
偶氮二异丁腈 0.05 0.05 0.05 0.05 0.05
乙酸乙酯 40 40 40 40 40
制备特种含氟硅压敏胶,利用三口烧瓶搭好装置,通氩气30min,加入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五氟苄酯、乙烯氧基三甲基硅烷、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甲酯,50%乙酸乙酯,加热80℃冷凝回流,缓慢滴加50%的偶氮二异丁腈和50%的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然后继续滴加余下的50%混合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升高温度85℃,反应3小时,反应完成后,用甲醇超声洗涤3次。在65℃真空干燥箱里干燥10小时。对实施例1~5的压敏胶进行涂层,厚度15μm涂到含氟硅聚合材料的薄膜上进行测试,测试数据见表1-2。
具体测试方法如下:
1)初粘性测试:GB-4852-1984压敏胶带初粘性测试方法测试(滚球法)。
2)持粘行测试:GB/T-4851-1998胶粘带持粘行测试方法测试。
3)剥离强度:GB/T-4851-1998胶粘带剥离强度试验的方法。
表1-2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初粘性(号球) 17 15 13 11 10
持粘行(时间/h) 5 8 14 18 18
180°剥离[N/25mm] 6.7 9.3 11.1 10.7 12.6
实施例6~10
本例中提供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按照摩尔质量比计数,包括以下原料:含氟功能单体,含硅功能单体,软单体,硬单体,溶剂,引发剂,其组分分配见下表2-1。
表2-1
原料(mol) 实施例6 实施例7 实施例8 实施例9 实施例10
丙烯酸丁酯 17 15.5 15 15.5 12.5
丙烯酸五氟苄酯 0.5 0.5 1 1 2
乙烯氧基三甲基硅烷 0.5 1 1 0.5 2
甲基丙烯酸甲酯 1 1 1 2 0.5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1 2 2 1 3
偶氮二异丁腈 0.05 0.05 0.025 0.05 0.025
甲苯 30 30 30 30 30
制备特种含氟硅压敏胶,利用三口烧瓶搭好装置,通氩气30min,加入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五氟苄酯、乙烯氧基三甲基硅烷、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50%甲苯,加热75℃冷凝回流,缓慢滴加50%的偶氮二异丁腈和50%的甲苯的混合溶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然后继续滴加余下的50%混合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升高温度80℃,反应3小时,反应完成后,用甲醇超声洗涤3次。在65℃真空干燥箱里干燥10小时。对实施例6~10的压敏胶进行涂层,厚度15μm涂到含氟硅聚合材料的薄膜上进行测试,测试数据见表2-2。
表2-2
实施例6 实施例7 实施例8 实施例9 实施例10
初粘性(号球) 20 18 17 17 13
持粘行(时间/h) 8 10 15 13 18
180°剥离[N/25mm] 6.5 9.2 11.4 10.6 12.7
实施例11~15
本例中提供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按照摩尔质量比计数,包括以下原料:含氟功能单体,含硅功能单体,软单体,硬单体,溶剂,引发剂,其组分分配见下表3-1。
表3-1
原料(mol) 实施例11 实施例12 实施例13 实施例14 实施例15
丙烯酸丁酯 14.5 13.5 12.5 11.5 10.5
丙烯酸五氟苄酯 1 1 1 1 1
乙烯氧基三甲基硅烷 0.5 1 1.5 2 2.5
苯乙烯 1 1.5 2 2.5 3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3 3 3 3 3
偶氮二异丁腈 0.025 0.05 0.025 0.05 0.025
乙酸乙酯 30 30 30 40 40
制备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利用三口烧瓶搭好装置,通氩气30min,加入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五氟苄酯、乙烯氧基三甲基硅烷、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50%乙酸乙酯,加热75℃冷凝回流,缓慢滴加50%的偶氮二异丁腈和50%的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然后继续滴加余下的50%混合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升高温度80℃,反应3小时,反应完成后,用甲醇超声洗涤3次。在65℃真空干燥箱里干燥10小时。对实施例11~15的压敏胶进行涂层,厚度15μm涂到含氟硅聚合材料的薄膜上进行测试,测试数据见表 3-2。
表3-2
Figure RE-GDA0003782128180000041
Figure RE-GDA0003782128180000051
实施例16~20
本例中提供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按照摩尔质量比计数,包括以下原料:含氟功能单体,含硅功能单体,软单体,硬单体,溶剂,引发剂,其组分分配见下表4-1。
表4-1
原料(mol) 实施例16 实施例17 实施例18 实施例19 实施例20
丙烯酸丁酯 13.5 13 12.5 12 11.5
五氟苯乙烯 1 1 1 1 1
乙烯氧基三甲基硅烷 0.5 1 1.5. 2 2.5
甲基丙烯酸甲酯 2 2 2 2 2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3 3 3 3 3
偶氮二异丁腈 0.05 0.05 0.05 0.05 0.05
乙酸乙酯 40 40 40 40 40
制备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利用三口烧瓶搭好装置,通氩气30min,加入丙烯酸丁酯、五氟苯乙烯、乙烯氧基三甲基硅烷、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50%乙酸乙酯,加热75℃冷凝回流,缓慢滴加50%的偶氮二异丁腈和50%的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然后继续滴加余下的 50%混合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升高温度80℃,反应3小时,反应完成后,用甲醇超声洗涤3次。在65℃真空干燥箱里干燥10小时。对实施例16~20的压敏胶进行涂层,厚度15μm涂到含氟硅聚合材料的薄膜上进行测试,测试数据见表4-2 表4-2
实施例16 实施例17 实施例18 实施例19 实施例20
初粘性(号球) 17 13 12 11 11
持粘行(时间/min) 21 24 26 32 33
180°剥离[N/25mm] 11.9 12.5 12.2 13 13.7
实施例21~25
本例中提供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按照摩尔质量比计数,包括以下原料:含氟功能单体,含硅功能单体,软单体,硬单体,溶剂,引发剂,其组分分配见下表5-1。
表5-1
原料(mol) 实施例21 实施例22 实施例23 实施例24 实施例25
丙烯酸丁酯 16 15 14 13 12
五氟苯乙烯 0.5 1 1.5 2 2.5
乙烯氧基三甲基硅烷 0.5 1 1.5 2 2.5
苯乙烯 1 1 1 1 1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2 2 2 2 2
偶氮二异丁腈 0.025 0.025 0.05 0.05 0.05
甲苯 20 30 40 20 30
制备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利用三口烧瓶搭好装置,通氩气30min,加入丙烯酸丁酯、五氟苯乙烯、乙烯氧基三甲基硅烷、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50%甲苯,加热75℃冷凝回流,缓慢滴加50%的偶氮二异丁腈和50%的甲苯的混合溶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然后继续滴加余下的50%混合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升高温度80℃,反应3小时,反应完成后,用甲醇超声洗涤3 次。在65℃真空干燥箱里干燥10小时。对实施例21~25的压敏胶进行涂层,厚度15μm涂到含氟硅聚合材料的薄膜上进行测试,测试数据见表5-2。
表5-2
实施例21 实施例22 实施例23 实施例24 实施例25
初粘性(号球) 19 17 15 17 15
持粘行(时间/h) 22 24 23 28 30
180°剥离[N/25mm] 7.3 9.6 14.4 12.2 12.5
实施例26~30
本例中提供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按照摩尔质量比计数,包括以下原料:含氟功能单体,含硅功能单体,软单体,硬单体,溶剂,引发剂,其组分分配见下表6-1。
表6-1
Figure RE-GDA0003782128180000061
Figure RE-GDA0003782128180000071
制备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利用三口烧瓶搭好装置,通氩气30min,加入丙烯酸乙酯、五氟苯乙烯、乙烯氧基三甲基硅烷、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50%乙酸乙酯,加热75℃冷凝回流,缓慢滴加50%的偶氮二异丁腈和50%的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然后继续滴加余下的 50%混合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升高温度80℃,反应3小时,反应完成后,用甲醇超声洗涤3次。在65℃真空干燥箱里干燥10小时。对实施例26~30的压敏胶进行涂层,厚度15μm涂到含氟硅聚合材料的薄膜上进行测试,测试数据见表6-2。
表6-2
实施例26 实施例27 实施例28 实施例29 实施例30
初粘性(号球) 15 13 13 12 12
持粘行(时间/h) 15 24 23 27 28
180°剥离[N/25mm] 6.4 7.8 11.3 11.3 12.4
实施例31~35
本例中提供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按照摩尔质量比计数,包括以下原料:含氟功能单体,含硅功能单体,软单体,硬单体,溶剂,引发剂,其组分分配见下表7-1。
表7-1
原料(mol) 实施例31 实施例32 实施例33 实施例34 实施例35
丙烯酸乙酯 15 14.5 14 13.5 13
丙烯酸五氟苄酯 1 1 1 1 1
乙烯氧基三甲基硅烷 0.5 1 1.5 2 2.5
苯乙烯 0.5 0.5 0.5 0.5 0.5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3 3 3 3 3
偶氮二异丁腈 0.025 0.025 0.025 0.025 0.025
甲苯 40 40 40 40 40
制备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利用三口烧瓶搭好装置,通氩气30min,加入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五氟苄酯、乙烯氧基三甲基硅烷、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50%甲苯,加热75℃冷凝回流,缓慢滴加50%的偶氮二异丁腈和50%的甲苯的混合溶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然后继续滴加余下的50%混合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升高温度80℃,反应3小时,反应完成后,用甲醇超声洗涤3 次。在65℃真空干燥箱里干燥10小时。对实施例31~35的压敏胶进行涂层,厚度15μm涂到含氟硅聚合材料的薄膜上进行测试,测试数据见表7-2。
表7-2
实施例31 实施例32 实施例33 实施例34 实施例35
初粘性(号球) 14 13 13 12 13
持粘行(时间/h) 19 20 22 26 27
180°剥离[N/25mm] 10.3 10.6 10.4 11.1 11.5
实施例36~40
本例中提供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按照摩尔质量比计数,包括以下原料:含氟功能单体,含硅功能单体,软单体,硬单体,溶剂,引发剂,其组分分配见下表8-1。
表8-1
原料(mol) 实施例36 实施例37 实施例38 实施例39 实施例40
丙烯酸丁酯 13.5 13 12.5 12 11.5
丙烯酸五氟苄酯 1 1 1 1 1
烯丙基甲基硅烷 0.5 1 1.5 2 2.5
甲基丙烯酸甲酯 2 2 2 2 2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3 3 3 3 3
偶氮二异丁腈 0.05 0.05 0.05 0.05 0.05
乙酸乙酯 40 40 40 40 40
制备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利用三口烧瓶搭好装置,通氩气30min,加入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五氟苄酯、烯丙基甲基硅烷、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50%乙酸乙酯,加热75℃冷凝回流,缓慢滴加50%的偶氮二异丁腈和50%的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然后继续滴加余下的 50%混合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升高温度80℃,反应3小时,反应完成后,用甲醇超声洗涤3次。在65℃真空干燥箱里干燥10小时。对实施例36~40的压敏胶进行涂层,厚度15μm涂到含氟硅聚合材料的薄膜上进行测试,测试数据见表8-2。
表8-2
实施例36 实施例37 实施例38 实施例39 实施例40
初粘性(号球) 12 12 9 9 8
持粘行(时间/h) 33 36 42 45 49
180°剥离[N/25mm] 11.3 12.1 13.2 13.5 13.7
实施例41~45
本例中提供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按照摩尔质量比计数,包括以下原料:含氟功能单体,含硅功能单体,软单体,硬单体,溶剂,引发剂,其组分分配见下表9-1。
表9-1
原料(mol) 实施例41 实施例42 实施例43 实施例44 实施例45
丙烯酸丁酯 17 15.5 15 15.5 12.5
丙烯酸五氟苄酯 0.5 0.5 1 1 2
烯丙基甲基硅烷 0.5 1 1 0.5 2
甲基丙烯酸甲酯 1 1 1 2 0.5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1 2 2 1 3
偶氮二异丁腈 0.05 0.05 0.025 0.05 0.025
甲苯 30 30 30 30 30
制备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利用三口烧瓶搭好装置,通氩气30min,加入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五氟苄酯、烯丙基甲基硅烷、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50%甲苯,加热75℃冷凝回流,缓慢滴加50%的偶氮二异丁腈和50%的甲苯的混合溶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然后继续滴加余下的50%混合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升高温度80℃,反应3小时,反应完成后,用甲醇超声洗涤3次。在65℃真空干燥箱里干燥10小时。对实施例41~45的压敏胶进行涂层,厚度15μm涂到含氟硅聚合材料的薄膜上进行测试,测试数据见表9-2。
表9-2
实施例41 实施例42 实施例43 实施例44 实施例45
初粘性(号球) 17 15 14 11 10
持粘行(时间/h) 16 24 27 24 31
180°剥离[N/25mm] 5.3 7.8 9.8 10 10.1
实施例46~50
本例中提供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按照摩尔质量比计数,包括以下原料:含氟功能单体,含硅功能单体,软单体,硬单体,溶剂,引发剂,其组分分配见下表10-1。
表10-1
Figure RE-GDA0003782128180000091
Figure RE-GDA0003782128180000101
制备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利用三口烧瓶搭好装置,通氩气30min,加入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五氟苄酯、烯丙基甲基硅烷、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50%乙酸乙酯,加热75℃冷凝回流,缓慢滴加50%的偶氮二异丁腈和50%的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然后继续滴加余下的50%混合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升高温度80℃,反应3小时,反应完成后,用甲醇超声洗涤3次。在65℃真空干燥箱里干燥10小时。对实施例46~50的压敏胶进行涂层,厚度15μm涂到含氟硅聚合材料的薄膜上进行测试,测试数据见表10-2。
表10-2
实施例46 实施例47 实施例48 实施例49 实施例50
初粘性(号球) 15 15 11 10 7
持粘行(时间/min) 40 49 56 72 89
180°剥离[N/25mm] 12.5 12.6 131 14.7 16.9
实施例51~55
本例中提供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按照摩尔质量比计数,包括以下原料:含氟功能单体,含硅功能单体,软单体,硬单体,溶剂,引发剂,其组分分配见下表11-1。
表11-1
原料(mol) 实施例51 实施例52 实施例53 实施例54 实施例55
丙烯酸丁酯 13.5 13 12.5 12 11.5
五氟苯乙烯 1 1 1 1 1
烯丙基甲基硅烷 0.5 1 1.5. 2 2.5
甲基丙烯酸甲酯 2 2 2 2 2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3 3 3 3 3
偶氮二异丁腈 0.05 0.05 0.05 0.05 0.05
乙酸乙酯 40 40 40 40 40
制备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利用三口烧瓶搭好装置,通氩气30min,加入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五氟苄酯、烯丙基甲基硅烷、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50%乙酸乙酯,加热75℃冷凝回流,缓慢滴加50%的偶氮二异丁腈和50%的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然后继续滴加余下的 50%混合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升高温度80℃,反应3小时,反应完成后,用甲醇超声洗涤3次。在65℃真空干燥箱里干燥10小时。对实施例51~55的压敏胶进行涂层,厚度15μm涂到含氟硅聚合材料的薄膜上进行测试,测试数据见表11-2。
表11-2
实施例51 实施例52 实施例53 实施例54 实施例55
初粘性(号球) 11 12 10 10 9
持粘行(时间/h) 34 28 39 36 40
180°剥离[N/25mm] 11.4 12.1 12.4 12.7 13.3
实施例56~60
本例中提供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按照摩尔质量比计数,包括以下原料:含氟功能单体,含硅功能单体,软单体,硬单体,溶剂,引发剂,其组分分配见下表12-1。
表12-1
原料(mol) 实施例56 实施例57 实施例58 实施例59 实施例60
丙烯酸丁酯 16 15 14 13 12
五氟苯乙烯 0.5 1 1.5 2 2.5
烯丙基甲基硅烷 0.5 1 1.5 2 2.5
苯乙烯 1 1 1 1 1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2 2 2 2 2
偶氮二异丁腈 0.025 0.025 0.05 0.05 0.05
甲苯 20 30 40 20 30
制备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利用三口烧瓶搭好装置,通氩气30min,加入丙烯酸丁酯、五氟苯乙烯、烯丙基甲基硅烷、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50%乙酸乙酯,加热75℃冷凝回流,缓慢滴加50%的偶氮二异丁腈和50%的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然后继续滴加余下的50%混合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升高温度80℃,反应3小时,反应完成后,用甲醇超声洗涤3次。在65℃真空干燥箱里干燥10小时。对实施例56~60的压敏胶进行涂层,厚度15μm涂到含氟硅聚合材料的薄膜上进行测试,测试数据见表12-2。
表12-2
实施例56 实施例57 实施例58 实施例59 实施例60
初粘性(号球) 18 15 16 13 11
持粘行(时间/min) 17 28 29 36 35
180°剥离[N/25mm] 7.9 9.5 10.2 10.7 11.6
实施例61~65
本例中提供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按照摩尔质量比计数,包括以下原料:含氟功能单体,含硅功能单体,软单体,硬单体,溶剂,引发剂,其组分分配见下表13-1。
表13-1
原料(mol) 实施例61 实施例62 实施例63 实施例64 实施例65
丙烯酸乙酯 15.5 15 14.5 14 13.5
五氟苯乙烯 0.5 0.5 0.5 0.5 0.5
烯丙基甲基硅烷 1 1.5 2 2.5 3
甲基丙烯酸甲酯 1 1 1 1 1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2 2 2 2 2
偶氮二异丁腈 0.05 0.05 0.05 0.05 0.05
乙酸乙酯 30 30 30 30 30
制备特种含氟硅压敏胶,利用三口烧瓶搭好装置,通氩气30min,加入丙烯酸乙酯、五氟苯乙烯、烯丙基甲基硅烷、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50%乙酸乙酯,加热75℃冷凝回流,缓慢滴加50%的偶氮二异丁腈和50%的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然后继续滴加余下的50%混合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升高温度80℃,反应3小时,反应完成后,用甲醇超声洗涤3次。在65℃真空干燥箱里干燥10小时。对实施例61~65的压敏胶进行涂层,厚度15μm涂到含氟硅聚合材料的薄膜上进行测试,测试数据见表13-2。
表13-2
实施例61 实施例62 实施例63 实施例64 实施例65
初粘性(号球) 14 13 13 12 12
持粘行(时间/h) 20 22 25 26 34
180°剥离[N/25mm] 8.3 7.8 9.3 9.3 10.4
实施例66~70
本例中提供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按照摩尔质量比计数,包括以下原料:含氟功能单体,含硅功能单体,软单体,硬单体,溶剂,引发剂,其组分分配见下表14-1。
表14-1
原料(mol) 实施例66 实施例67 实施例68 实施例69 实施例70
丙烯酸乙酯 15 14.5 14 13.5 13
丙烯酸五氟苄酯 1 1 1 1 1
烯丙基甲基硅烷 0.5 1 1.5 2 2.5
苯乙烯 0.5 0.5 0.5 0.5 0.5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3 3 3 3 3
偶氮二异丁腈 0.025 0.025 0.025 0.025 0.025
甲苯 40 40 40 40 40
制备特种含氟硅压敏胶,利用三口烧瓶搭好装置,通氩气30min,加入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五氟苄酯、烯丙基甲基硅烷、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50%甲苯,加热75℃冷凝回流,缓慢滴加50%的偶氮二异丁腈和50%的甲苯的混合溶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然后继续滴加余下的50%混合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升高温度80℃,反应3小时,反应完成后,用甲醇超声洗涤3次。在65℃真空干燥箱里干燥10小时。对实施例66~70的压敏胶进行涂层,厚度 15μm涂到含氟硅聚合材料的薄膜上进行测试,测试数据见表14-2。
表14-2
实施例66 实施例67 实施例68 实施例69 实施例70
初粘性(号球) 16 14 15 13 13
持粘行(时间/h) 24 28 35 38 38
180°剥离[N/25mm] 10.3 10.8 11.1 12.3 12.4
实施例71~75
本例中提供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按照摩尔质量比计数,包括以下原料:含氟功能单体,含硅功能单体,软单体,硬单体,溶剂,引发剂,其组分分配见下表15-1。
表15-1
Figure RE-GDA0003782128180000131
Figure RE-GDA0003782128180000141
制备特种含氟硅压敏胶,利用三口烧瓶搭好装置,通氩气30min,加入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五氟苄酯、3-(三甲基硅基)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50%乙酸乙酯,加热75℃冷凝回流,缓慢滴加50%的偶氮二异丁腈和50%的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然后继续滴加余下的50%混合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升高温度80℃,反应3小时,反应完成后,用甲醇超声洗涤3次。在65℃真空干燥箱里干燥10小时。对实施例 71~75的压敏胶进行涂层,厚度15μm涂到含氟硅聚合材料的薄膜上进行测试测试数据见表15-2。
表15-2
实施例71 实施例72 实施例73 实施例74 实施例75
初粘性(号球) 12 12 11 11 9
持粘行(时间/h) 47 51 64 75 88
180°剥离[N/25mm] 12.3 12.8 13.3 13.3 14.4
实施例76~80
本例中提供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按照摩尔质量比计数,包括以下原料:含氟功能单体,含硅功能单体,软单体,硬单体,溶剂,引发剂,其组分分配见下表16-1。
表16-1
Figure RE-GDA0003782128180000142
制备特种含氟硅压敏胶,利用三口烧瓶搭好装置,通氩气30min,加入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五氟苄酯、3-(三甲基硅基)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50%甲苯,加热75℃冷凝回流,缓慢滴加50%的偶氮二异丁腈和50%的甲苯的混合溶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然后继续滴加余下的 50%混合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升高温度80℃,反应3小时,反应完成后,用甲醇超声洗涤3次。在65℃真空干燥箱里干燥10小时。对实施例76~80的压敏胶进行涂层,厚度15μm涂到含氟硅聚合材料的薄膜上进行测试,测试数据见表16-2。
表16-2
实施例76 实施例77 实施例78 实施例79 实施例80
初粘性(号球) 16 16 14 15 10
持粘行(时间/h) 18 24 26 22 48
180°剥离[N/25mm] 8.3 9.8 11.3 11.3 15.4
实施例81~85
本例中提供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按照摩尔质量比计数,包括以下原料:含氟功能单体,含硅功能单体,软单体,硬单体,溶剂,引发剂,其组分分配见下表17-1。
表17-1
Figure RE-GDA0003782128180000151
制备特种含氟硅压敏胶,利用三口烧瓶搭好装置,通氩气30min,加入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五氟苄酯、3-(三甲基硅基)甲基丙烯酸丙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50%乙酸乙酯,加热75℃冷凝回流,缓慢滴加50%的偶氮二异丁腈和50%的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然后继续滴加余下的 50%混合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升高温度80℃,反应3小时,反应完成后,用甲醇超声洗涤3次。在65℃真空干燥箱里干燥10小时。对实施例81~85的压敏胶进行涂层,厚度15μm涂到含氟硅聚合材料的薄膜上进行测试,测试数据见表17-2。
表17-2
Figure RE-GDA0003782128180000152
Figure RE-GDA0003782128180000161
实施例86~90
本例中提供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按照摩尔质量比计数,包括以下原料:含氟功能单体,含硅功能单体,软单体,硬单体,溶剂,引发剂,其组分分配见下表18-1。
表18-1
Figure RE-GDA0003782128180000162
制备特种含氟硅压敏胶,利用三口烧瓶搭好装置,通氩气30min,加入丙烯酸丁酯、五氟苯乙烯、3-(三甲基硅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50%乙酸乙酯,加热75℃冷凝回流,缓慢滴加50%的偶氮二异丁腈和50%的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然后继续滴加余下的 50%混合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升高温度80℃,反应3小时,反应完成后,用甲醇超声洗涤3次。在65℃真空干燥箱里干燥10小时。对实施例86~90的压敏胶进行涂层,厚度15μm涂到含氟硅聚合材料的薄膜上进行测试,测试数据见表18-2。
表18-2
实施例86 实施例87 实施例88 实施例89 实施例90
初粘性(号球) 13 12 10 9 9
持粘行(时间/h) 38 59 61 74 77
180°剥离[N/25mm] 13.3 13.8 14.3 14.3 15.4
实施例91~95
本例中提供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按照摩尔质量比计数,包括以下原料:含氟功能单体,含硅功能单体,软单体,硬单体,溶剂,引发剂,其组分分配见下表19-1。
表19-1
Figure RE-GDA0003782128180000171
制备特种含氟硅压敏胶,利用三口烧瓶搭好装置,通氩气30min,加入丙烯酸丁酯、五氟苯乙烯、3-(三甲基硅基)甲基丙烯酸丙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50%甲苯,加热75℃冷凝回流,缓慢滴加50%的偶氮二异丁腈和50%的甲苯的混合溶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然后继续滴加余下的50%混合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升高温度80℃,反应3小时,反应完成后,用甲醇超声洗涤3次。在65℃真空干燥箱里干燥10小时。对实施例91~95的压敏胶进行涂层,厚度15μm涂到含氟硅聚合材料的薄膜上进行测试,测试数据见表19-2。
表19-2
实施例91 实施例92 实施例93 实施例94 实施例95
初粘性(号球) 15 15 13 12 11
持粘行(时间/h) 17 20 25 31 38
180°剥离[N/25mm] 7.3 9.8 10.3 13.3 13.4
实施例96~100
本例中提供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按照摩尔质量比计数,包括以下原料:含氟功能单体,含硅功能单体,软单体,硬单体,溶剂,引发剂,其组分分配见下表20-1。
表20-1
Figure RE-GDA0003782128180000172
Figure RE-GDA0003782128180000181
制备特种含氟硅压敏胶,利用三口烧瓶搭好装置,通氩气30min,加入丙烯酸乙酯、五氟苯乙烯、3-(三甲基硅基)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50%乙酸乙酯,加热75℃冷凝回流,缓慢滴加50%的偶氮二异丁腈和50%的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然后继续滴加余下的50%混合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升高温度80℃,反应3小时,反应完成后,用甲醇超声洗涤3次。在65℃真空干燥箱里干燥10小时。对实施例96~100 的压敏胶进行涂层,厚度15μm涂到含氟硅聚合材料的薄膜上进行测试,测试数据见表20-2。
表20-2
实施例96 实施例97 实施例98 实施例99 实施例100
初粘性(号球) 14 14 10 13 11
持粘行(时间/h) 28 30 36 29 31
180°剥离[N/25mm] 9.3 9.8 10.3 11.3 11.4
实施例101~105
本例中提供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按照摩尔质量比计数,包括以下原料:含氟功能单体,含硅功能单体,软单体,硬单体,溶剂,引发剂,其组分分配见下表21-1。
表21-1
Figure RE-GDA0003782128180000182
制备特种含氟硅压敏胶,利用三口烧瓶搭好装置,通氩气30min,加入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五氟苄酯、3-(三甲基硅基)甲基丙烯酸丙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50%乙酸乙酯,加热75℃冷凝回流,缓慢滴加50%的偶氮二异丁腈和50%的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然后继续滴加余下的 50%混合液,滴加完后反应4小时,升高温度80℃,反应3小时,反应完成后,用甲醇超声洗涤3次。在65℃真空干燥箱里干燥10小时。对实施例101~105的压敏胶进行涂层,厚度15μm涂到含氟硅聚合材料的薄膜上进行测试,测试数据见表21-2。
表21-2
实施例101 实施例102 实施例103 实施例104 实施例105
初粘性(号球) 14 13 13 12 12
持粘行(时间/h) 34 39 37 47 42
180°剥离[N/25mm] 11.3 12.8 12.3 13.3 13.4
对比例1~5
选用现有含氟丙烯酸酯压敏胶作为对比例,与本发明实施例的性能进行对比。
表22-1已知含氟丙烯酸酯压敏胶
原料(mol) 对比例1 对比例2 对比例3 对比例4 对比例5
丙烯酸丁酯 25 20 15 10 5
甲基丙烯酸甲酯 10 10 10 10 10
丙烯酸 5 5 5 5 5
丙烯酸十二氟庚酯 0 5 10 15 20
过氧化二苯甲酰 0.015 0.015 0.015 0.015 0.015
乙酸乙酯 60 60 60 60 60
表22-2
对比例1 对比例2 对比例3 对比例4 对比例5
初粘性(#) 5 6 6 7 7
持粘性(min) 1 5 10 13 15
180°剥离[N/25mm] 2 5.5 7.8 8 11
通过对比例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粘接时内聚力、粘着力等都有较好的保证,交联速度快,同时无溶剂排出,其粘接性能显著优于对比例。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按照摩尔质量比计算,包含如下原料:含五氟苯功能单体1~5mol,含硅功能单体1~5mol,软单体3~8mol,硬单体1~2mol,交联剂0.5~3mol,溶剂3~4mol,引发剂为总摩尔质量的0.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含五氟苯功能单体包括丙烯酸五氟苄酯、五氟苯乙烯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硅功能单体包括乙烯氧基三甲基硅烷、烯丙基三甲基硅烷、3-(三甲基硅基)甲基丙烯酸丙酯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单体包括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苯甲酰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甲苯中的一种。
9.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氩气保护下,将所述原料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洗涤、烘干,得到纯净的聚合物;
步骤2:将所述聚合物涂抹到含氟聚合物材料上,得到所述压敏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涂抹包括平板涂覆法、刮涂法、旋涂法中的一种;所述含氟聚合物材料为含氟硅聚合物膜。
CN202210751943.2A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0443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1943.2A CN115044329B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1943.2A CN115044329B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44329A true CN115044329A (zh) 2022-09-13
CN115044329B CN115044329B (zh) 2023-10-31

Family

ID=83164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51943.2A Active CN115044329B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44329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08140A1 (en) * 1999-12-22 2003-01-09 Youichi Takizawa Acrylic polymer compositions, acrylic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on tapes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KR20080093508A (ko) * 2007-04-17 2008-10-22 주식회사 국보화학 편광필름용 아크릴 점착제의 제조방법
CN106589221A (zh) * 2016-12-30 2017-04-26 宁波大榭开发区综研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耐模切的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10397A (zh) * 2018-03-14 2018-08-17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 一种有机硅改性耐高温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93483A (zh) * 2018-10-30 2019-04-09 无锡市上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屏用压敏胶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54755A (zh) * 2019-07-15 2019-10-22 四川轻化工大学 一种新型含氟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778916A (zh) * 2020-12-30 2021-05-11 四川轻化工大学 一种特种含氟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08140A1 (en) * 1999-12-22 2003-01-09 Youichi Takizawa Acrylic polymer compositions, acrylic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on tapes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KR20080093508A (ko) * 2007-04-17 2008-10-22 주식회사 국보화학 편광필름용 아크릴 점착제의 제조방법
CN106589221A (zh) * 2016-12-30 2017-04-26 宁波大榭开发区综研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耐模切的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10397A (zh) * 2018-03-14 2018-08-17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 一种有机硅改性耐高温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93483A (zh) * 2018-10-30 2019-04-09 无锡市上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屏用压敏胶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54755A (zh) * 2019-07-15 2019-10-22 四川轻化工大学 一种新型含氟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778916A (zh) * 2020-12-30 2021-05-11 四川轻化工大学 一种特种含氟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HUNA YU,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crylate Copolymers Modified by Fluorine and Silicon for Application in Release Films"", 《POLYM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vol. 53, no. 6, pages 531 - 538 *
史金玲,等: ""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研究进展"", vol. 22, no. 6, pages 42 - 4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44329B (zh) 2023-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89293B2 (ja) タッチパネル用粘着剤組成物、粘着フィルム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CN112646515A (zh) 一种耐高温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78916B (zh) 一种特种含氟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45771A (zh) 一种丙烯酸酯泡棉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63487A (zh) 一种用于曲面屏贴合粘合剂的制备方法
JP4067173B2 (ja) 粘着剤組成物
JP2017193709A (ja) 粘着テープ及び電子機器部品固定用粘着テープ
CN115044329B (zh) 一种特种高性能含氟硅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36085B (zh) 一种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制备方法及所得压敏胶
JP7201397B2 (ja) 粘着付与樹脂、アクリル粘着剤及び粘着テープ
CN116891666A (zh) 一种可移除改性丙烯酸树脂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JP3849889B2 (ja) アクリル系粘着剤組成物
CN110564310A (zh) 一种无溶剂型丙烯酸酯胶黏剂及其双面胶带的制备方法
CN110669465A (zh) 一种磁热减粘型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40628B (zh) 一种改善初粘性能的耐高温uv减粘胶
JP2670055B2 (ja) 感圧性接着剤
CN113462325A (zh) 含有机硅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方法
JPH09288214A (ja) 粘着型偏光板
CN114479710A (zh) 一种薄涂高粘侧链含氟的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25176A (zh) 一种可耐受溶剂型丙烯酸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6904127B (zh) 一种双面耐高温uv减黏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43417A (zh) 一种耐低温丙烯酸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6589954B (zh) 一种耐低温压敏胶的制备工艺
JP2019048972A (ja) 粘着剤及び粘着テープ
JP7474118B2 (ja) 粘着剤及び粘着テー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