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27553A - 高承压抗变形后纵梁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承压抗变形后纵梁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27553A
CN115027553A CN202210587154.XA CN202210587154A CN115027553A CN 115027553 A CN115027553 A CN 115027553A CN 202210587154 A CN202210587154 A CN 202210587154A CN 115027553 A CN115027553 A CN 1150275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itudinal beam
rear longitudinal
section
reinforc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8715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che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che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che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che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8715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275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275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755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02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omprising longitudinally or transversely arranged frame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5/00Making specific metal objects b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group in this subc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承压抗变形后纵梁,包括后纵梁本体,后纵梁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后纵梁前段、后纵梁中段和后纵梁后段,后纵梁本体的内表面焊接有第一内加强板和第二内加强板,第一内加强板覆盖于后纵梁前段和后纵梁中段之间的连接处,第二内加强板覆盖于后纵梁中段和后纵梁后段之间的连接处,后纵梁后段的内表面设置有加强件。本发明的结构简单,可提高后纵梁的强度和高承压抗变形性能,且成本较低,焊接工艺简单。

Description

高承压抗变形后纵梁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承压抗变形后纵梁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汽车的轻量化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汽车轻量化是目前实现节能减排的最行之有效的措施,也是汽车工业追求的一种健康和持续发展的方式。在保证汽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的整备质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减少燃料消耗,降低排气污染。汽车后纵梁是汽车底盘硬点匹配的重要部件,车架通常由纵梁和横梁组成,采用铆接或焊接将纵梁和横梁连接成坚固的刚性构架。随着安全法规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汽车纵梁的强度以及抗弯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需要保证纵梁在汽车高速碰撞时仍拥有足够的强度和抗变形性能。鉴于此,有必要研究一种高承压抗变形后纵梁及其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高承压抗变形后纵梁及其生产方法,提高后纵梁的强度和高承压抗变形性能,且成本较低,焊接工艺简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高承压抗变形后纵梁,包括后纵梁本体,后纵梁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后纵梁前段、后纵梁中段和后纵梁后段,后纵梁本体的内表面焊接有第一内加强板和第二内加强板,第一内加强板覆盖于后纵梁前段和后纵梁中段之间的连接处,第二内加强板覆盖于后纵梁中段和后纵梁后段之间的连接处,后纵梁后段的内表面设置有加强件。
优选地,前述后纵梁前段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定位柱,第一内加强板的前部设置有与第一定位柱相对应的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柱对应插入第一定位孔中。
优选地,前述后纵梁后段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二定位柱,第二内加强板的前部设置有与第二定位柱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柱对应插入第二定位孔中。
优选地,前述后纵梁后段包括底板和垂直设置于底板两侧的侧板,加强件包括固定板和加强螺杆,固定板的中部和前部分别设置有加强柱和加强片,两个侧板上均设置有固定口,加强柱的内部设置有贯穿其两端的固定孔,加强螺杆依次穿过固定口和固定孔通过螺母固定,加强片通过螺栓固定于底板上。
优选地,前述后纵梁中段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减震安装板。
优选地,前述第一内加强板和第二内加强板均为板状结构,贴合焊接于后纵梁本体的内侧表面。
优选地,前述第一内加强板和第二内加强板上均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高承压抗变形后纵梁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切割出用于制作后纵梁前段、后纵梁中段和后纵梁后段的高强板材,将切割好的板材进行抛丸操作;
S2、将板材依次送到数控平板冲孔机的工位进行冲孔操作,将冲孔完成后的板材取下,再用砂轮打磨机对冲孔进行精加工打磨;
S3、精加工打磨完成后对板材表面喷涂冲压润滑剂,用压力机冲压成型,成型后的后纵梁前段、后纵梁中段和后纵梁后段的断面为槽型;
S4、通过冷冲压工艺分别冲压成型第一内加强板、第二内加强板和加强件,并进行冲孔操作;
S5、在后纵梁前段的后端端面处、后纵梁后段的前端端面处和后纵梁中段的两端端面处均涂抹点焊胶粘剂,将后纵梁前段、后纵梁中段和后纵梁后段依次进行初步粘接,拼接成后纵梁本体,再对胶合处进行焊接固定;
S6、将第一内加强板的第一定位孔对准第一定位柱,进行焊接;然后将第二内加强板的第二定位孔对准第二定位柱,进行焊接;加强螺杆依次穿过固定口和固定孔后通过螺母固定,再通过螺栓将加强片固定于底板上,即完成加强零件的安装,得到后纵梁本体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通过在后纵梁本体中设置第一内加强板、第二内加强板和加强件,起到了很好的加强作用,具有很好的高承压抗变形性能,可避免增加后纵梁的厚度,成本较低,焊接工艺简单;通过将第一内加强板焊接且覆盖后纵梁前段和后纵梁中段的连接处,通过将第二内加强板焊接且覆盖后纵梁中段和后纵梁后段的连接处,可有效提高连接处的连接强度和抗变形性能;通过加强件可加强后纵梁的使用强度,避免后纵梁后段的弯曲段受力传递路径方向发生改变而造成应力集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后纵梁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第一内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第二内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加强件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加强件的侧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后纵梁前段,1.1、第一定位柱,1.2、第二定位柱,2、后纵梁中段,3、后纵梁后段,3.1、底板,3.2、侧板,4、第一内加强板,4.1、第一定位孔, 5、第二内加强板,5.1、第二定位孔,6、加强件,6.1、固定板,6.2、加强螺杆,6.3、加强柱,6.31、固定孔,6.4、加强片,7、减震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参见图1~4,本发明的一种高承压抗变形后纵梁,包括后纵梁本体,后纵梁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后纵梁前段1、后纵梁中段2和后纵梁后段3,后纵梁本体的内表面焊接有第一内加强板4和第二内加强板5,第一内加强板4覆盖于后纵梁前段1和后纵梁中段2之间的连接处,第二内加强板5覆盖于后纵梁中段2和后纵梁后段3之间的连接处,后纵梁后段3的内表面设置有加强件6。
后纵梁前段1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定位柱1.1,第一内加强板4的前部设置有与第一定位柱1.1相对应的第一定位孔4.1,第一定位柱1.1对应插入第一定位孔4.1中。后纵梁后段3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二定位柱1.2,第二内加强板5的前部设置有与第二定位柱1.2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5.1,第二定位柱1.2对应插入第二定位孔5.1中。第一内加强板4和第二内加强板5上均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参见图5和图6,后纵梁后段3包括底板3.1和垂直设置于底板3.1两侧的侧板3.2,加强件6包括固定板6.1和加强螺杆6.2,固定板6.1的中部和前部分别设置有加强柱6.3和加强片6.4,两个侧板3.2上均设置有固定口,加强柱6.3的内部设置有贯穿其两端的固定孔6.31,加强螺杆6.2依次穿过固定口和固定孔6.31通过螺母固定,加强片6.4通过螺栓固定于底板3.1上。
后纵梁中段2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减震安装板7。第一内加强板4和第二内加强板5均为板状结构,贴合焊接于后纵梁本体的内侧表面。
高承压抗变形后纵梁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切割出用于制作后纵梁前段1、后纵梁中段2和后纵梁后段3的高强板材,将切割好的板材进行抛丸操作;
S2、将板材依次送到数控平板冲孔机的工位进行冲孔操作,将冲孔完成后的板材取下,再用砂轮打磨机对冲孔进行精加工打磨;
S3、精加工打磨完成后对板材表面喷涂冲压润滑剂,用压力机冲压成型,成型后的后纵梁前段1、后纵梁中段2和后纵梁后段3的断面为槽型;
S4、通过冷冲压工艺分别冲压成型第一内加强板4、第二内加强板5和加强件6,并进行冲孔操作;
S5、在后纵梁前段1的后端端面处、后纵梁后段3的前端端面处和后纵梁中段2的两端端面处均涂抹点焊胶粘剂,将后纵梁前段1、后纵梁中段2和后纵梁后段3依次进行初步粘接,拼接成后纵梁本体,再对胶合处进行焊接固定;
S6、将第一内加强板4的第一定位孔4.1对准第一定位柱1.1,进行焊接;然后将第二内加强板5的第二定位孔4.2对准第二定位柱1.2,进行焊接;加强螺杆6.2依次穿过固定口3.21和固定孔6.31后通过螺母固定,再通过螺栓将加强片6.4固定于底板3.1上,即完成加强零件的安装,得到后纵梁本体成品。
本发明通过在后纵梁本体中设置第一内加强板4、第二内加强板5和加强件6,起到了较好的加强作用,具有很好的高承压抗变形性能,可避免增加后纵梁的厚度,成本较低,焊接工艺简单;通过将第一内加强板4焊接且覆盖后纵梁前段1和后纵梁中段2的连接处,通过将第二内加强板5焊接且覆盖后纵梁中段2和后纵梁后段3的连接处,可有效提高连接处的连接强度和抗变形性能;通过加强件6可加强后纵梁的使用强度,避免后纵梁后段3的弯曲段受力传递路径方向发生改变而造成应力集中。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高承压抗变形后纵梁,包括后纵梁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后纵梁前段、后纵梁中段和后纵梁后段,所述后纵梁本体的内表面焊接有第一内加强板和第二内加强板,所述第一内加强板覆盖于后纵梁前段和后纵梁中段之间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内加强板覆盖于后纵梁中段和后纵梁后段之间的连接处,所述后纵梁后段的内表面设置有加强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压抗变形后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前段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内加强板的前部设置有与第一定位柱相对应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柱对应插入第一定位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压抗变形后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后段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内加强板的前部设置有与第二定位柱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柱对应插入第二定位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压抗变形后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后段包括底板和垂直设置于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加强件包括固定板和加强螺杆,所述固定板的中部和前部分别设置有加强柱和加强片,两个所述侧板上均设置有固定口,所述加强柱的内部设置有贯穿其两端的固定孔,所述加强螺杆依次穿过固定口和固定孔通过螺母固定,所述加强片通过螺栓固定于底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压抗变形后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中段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减震安装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压抗变形后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加强板和第二内加强板均为板状结构,贴合焊接于后纵梁本体的内侧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压抗变形后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加强板和第二内加强板上均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高承压抗变形后纵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切割出用于制作后纵梁前段、后纵梁中段和后纵梁后段的高强板材,将切割好的板材进行抛丸操作;
S2、将板材依次送到数控平板冲孔机的工位进行冲孔操作,将冲孔完成后的板材取下,再用砂轮打磨机对冲孔进行精加工打磨;
S3、精加工打磨完成后对板材表面喷涂冲压润滑剂,用压力机冲压成型,成型后的后纵梁前段、后纵梁中段和后纵梁后段的断面为槽型;
S4、通过冷冲压工艺分别冲压成型第一内加强板、第二内加强板和加强件,并进行冲孔操作;
S5、在后纵梁前段的后端端面处、后纵梁后段的前端端面处和后纵梁中段的两端端面处均涂抹点焊胶粘剂,将后纵梁前段、后纵梁中段和后纵梁后段依次进行初步粘接,拼接成后纵梁本体,再对胶合处进行焊接固定;
S6、将第一内加强板的第一定位孔对准第一定位柱,进行焊接;然后将第二内加强板的第二定位孔对准第二定位柱,进行焊接;加强螺杆依次穿过固定口和固定孔后通过螺母固定,再通过螺栓将加强片固定于底板上,即完成加强零件的安装,得到后纵梁本体成品。
CN202210587154.XA 2022-05-27 2022-05-27 高承压抗变形后纵梁及其生产方法 Withdrawn CN1150275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87154.XA CN115027553A (zh) 2022-05-27 2022-05-27 高承压抗变形后纵梁及其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87154.XA CN115027553A (zh) 2022-05-27 2022-05-27 高承压抗变形后纵梁及其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7553A true CN115027553A (zh) 2022-09-09

Family

ID=83121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87154.XA Withdrawn CN115027553A (zh) 2022-05-27 2022-05-27 高承压抗变形后纵梁及其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27553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00774U (zh) * 2010-09-08 2011-04-20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后纵梁
CN204998609U (zh) * 2015-09-21 2016-01-27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后纵梁总成及汽车
CN205203119U (zh) * 2015-12-03 2016-05-04 郑州比克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前纵梁后段总成
CN207773244U (zh) * 2018-01-20 2018-08-28 日照兴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车架纵梁
CN208469929U (zh) * 2018-06-11 2019-02-05 重庆金皇后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后纵梁总成
CN110155176A (zh) * 2019-06-28 2019-08-23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架结构
CN210941963U (zh) * 2019-10-29 2020-07-07 扬州市邗江金星机械厂 一种用于客车的车架纵梁
CN211252765U (zh) * 2019-11-15 2020-08-14 芜湖腾烨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结构的后纵梁
CN212667493U (zh) * 2020-08-11 2021-03-09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一种分体式汽车后纵梁总成及汽车
CN215285013U (zh) * 2021-02-24 2021-12-24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轮罩区域加强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00774U (zh) * 2010-09-08 2011-04-20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后纵梁
CN204998609U (zh) * 2015-09-21 2016-01-27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后纵梁总成及汽车
CN205203119U (zh) * 2015-12-03 2016-05-04 郑州比克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前纵梁后段总成
CN207773244U (zh) * 2018-01-20 2018-08-28 日照兴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车架纵梁
CN208469929U (zh) * 2018-06-11 2019-02-05 重庆金皇后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后纵梁总成
CN110155176A (zh) * 2019-06-28 2019-08-23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架结构
CN210941963U (zh) * 2019-10-29 2020-07-07 扬州市邗江金星机械厂 一种用于客车的车架纵梁
CN211252765U (zh) * 2019-11-15 2020-08-14 芜湖腾烨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结构的后纵梁
CN212667493U (zh) * 2020-08-11 2021-03-09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一种分体式汽车后纵梁总成及汽车
CN215285013U (zh) * 2021-02-24 2021-12-24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轮罩区域加强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16570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ontrol arm, and a control arm
CN110203284B (zh) 一种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的副车架
CN204150122U (zh) 一种汽车门槛梁总成结构
CN21654639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后地板总成结构
CN207510507U (zh) 一种铝合金半挂车纵梁总成
CN115027553A (zh) 高承压抗变形后纵梁及其生产方法
CN201816653U (zh) 一种微车的前轮鼓包总成
CN212950848U (zh) A柱加强件及汽车
CN111216809A (zh) 一种改进型汽车门槛结构
CN111774473A (zh) 一种汽车悬架纵臂本体及制造方法
CN216546381U (zh) 一种新型后纵梁集成结构及新能源汽车
CN102442351A (zh) 圆钢管全承载车身骨架
CN111284561A (zh) 一种后驱副车架组件
CN210818045U (zh) 一种焊接梁
CN110524131B (zh) 一种焊接梁总成工艺
CN210338068U (zh) 车身地板横梁与门槛梁连接结构ⅰ
CN209159805U (zh) 一种铝合金铸造加铝合金型材焊接五连杆后副车架
CN201666093U (zh) 轿车车门内板
CN112061235B (zh) 高承压抗变形汽车后纵梁及其加工方法
CN216994508U (zh) 一种多点安装的转向机与副车架配接结构
CN116279814B (zh) 一种汽车前纵梁总成结构
CN210338046U (zh) 一种车身前纵梁结构
CN213921247U (zh) 一种铝型材中地板横梁结构
CN211943536U (zh) 一种改进型汽车门槛结构
CN110371199A (zh) 一种钢铝混合汽车后地板总成及其连接技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909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