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13713A - 一种用于航空器机轮轴承的压力注油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航空器机轮轴承的压力注油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13713A
CN115013713A CN202210625158.2A CN202210625158A CN115013713A CN 115013713 A CN115013713 A CN 115013713A CN 202210625158 A CN202210625158 A CN 202210625158A CN 115013713 A CN115013713 A CN 1150137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cover
bearing
cylinder body
lubricating grease
core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2515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xiang Shengtai Beiji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xiang Shengtai Beiji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xiang Shengtai Beiji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xiang Shengtai Beiji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2515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137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13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137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37/00Equipment for transferring lubricant from one container to another
    • F16N37/003Equipment for transferring lubricant from one container to another for filling bear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40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器机轮轴承注油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航空器机轮轴承的压力注油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顶部加工有凸台,所述筒体的上端和下端外壁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筒体的上方通过所述第一螺纹槽螺纹连接有上端盖,该装置中根据航空器机轮轴承的特殊构型设计了专用的润滑脂导向通道,通过对灌注装置内的拟灌注润滑脂进行加压,迫使润滑脂沿导向通道流向拟灌注轴承内部,并克服在狭缝中的流动阻力达到在拟灌注轴承内部形成较高的润滑脂填充度,实现在有效提高轴承内润滑脂充填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并有效减小工作者个人操作因素对最终填充效果影响程度的应用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航空器机轮轴承的压力注油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器机轮轴承注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航空器机轮轴承的压力注油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航空维修中对航空器机轮轴承的维护属于定期维修项目,根据航空器运行时长或起落次数定期拆下机轮轴承进行离位检查;在两次定期离位检查之间的装机运行期间,对机轮轴承的工作性能状况不具备在位实时检测能力,所以定期离位检查中对机轮轴承的清洁、检查和重新润滑就非常重要。重新润滑工作中轴承内部润滑脂的实际充填程度直接影响了轴承在装机服役期间的工作性能,而且也对轴承的最终使用寿命产生直接影响,所以轴承内润滑脂较高的填充度对保持轴承良好的工作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样对保障航空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
航空器机轮轴承一般采用非密封的锥形滚柱轴承。
因当前在航空维修实践中缺乏专用的航空器机轮轴承注油设备,在执行航空器机轮轴承定期离位检查过程中传统的对航空器机轮轴承注油的方法是人工用手指力量将润滑脂通过轴承表面裸露的配合间隙压入轴承滚动体与轴承基座之间的狭小缝隙中。粘度较大的润滑脂在狭小缝隙中的流动阻力也较大,在这种传统的纯手工涂注润滑脂的方法中,由于轴承处于开放环境,手指力作用面与轴承之间的润滑脂在手指力压迫下大部分向四周流动,不能有效传递手指压力并将其转化为驱动润滑脂进入轴承内部狭缝的驱动力,造成润滑脂进入狭缝的驱动力不足,难以克服其在狭缝中的流动阻力,使润滑脂难以到达狭缝深处,造成填充进轴承的润滑脂大多停留在狭缝表面,不可避免导致轴承内润滑脂填充度偏低的问题。而且也因为每一次在手指力驱动下能够进入轴承内的润滑脂数量有限,也存在注油操作时间长、工作效率低的问题,考验了工作者的操作技巧和工作耐心,所以传统注油方式中工作者的个人综合素质将能够对机轮轴承最终的润滑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存在受工作者个人操作因素影响大的问题。
针对传统维修方法存在的上述问题,在航空维修实践中需要有一种专用型机轮轴承注油装置,以通过有效提高润滑脂进入轴承的驱动力的方式实现有效提高航空器机轮轴承内润滑脂的充填度,并在此基础上力求提高工作效率并尽量减小工作者个人操作因素对最终填充效果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当前在航空维修实践中缺乏专用的航空器机轮轴承注油设备,导致在航空维修实践中采用传统的纯手工方式进行机轮轴承注油过程中存在工作效率低、注油效果受工作者个人因素影响大等实际问题,并针对传统操作方式中将粘度较大的专用高温润滑脂填充进轴承内部狭小缝隙中存在润滑脂充填度不足的技术难题,提出一种压力灌注的方法来针对性解决润滑脂在狭缝中驱动力不足的核心技术问题,并涉及一种专用的压力灌注装置。该装置中根据航空器机轮轴承的特殊构型设计了专用的润滑脂导向通道,通过对灌注装置内的拟灌注润滑脂进行加压,迫使润滑脂沿导向通道流向拟灌注轴承内部,并克服在狭缝中的流动阻力达到在拟灌注轴承内部形成较高的润滑脂填充度,实现在有效提高轴承内润滑脂充填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并有效减小工作者个人操作因素对最终填充效果影响程度的应用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航空器机轮轴承的压力注油方法和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针对传统注油方法中所存在的问题,一种用于航空器机轮轴承压力注油方法包含三个部分:
1.解决传统方法中因缺乏对润滑脂的空间限制而导致润滑脂流动驱动力分散、驱动润滑脂进入轴承内部狭缝的有效驱动力不足问题;
出现此问题的原因在于轴承处于开放环境,手指力作用面与轴承之间的润滑脂在手指力压迫下大部分向四周流动,导致润滑脂流动驱动力分散,造成驱动润滑脂进入轴承内部狭缝的有效驱动力不足;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方法提出对润滑脂的流动空间进行限制的封闭式注油方案,具体实现方法是采用机械装置对润滑脂的流动空间进行定制,迫使润滑脂按照预定的流动方向在指定空间内流动,有效解决驱动润滑脂进入轴承内部狭缝的有效驱动力转化问题。
2.狭缝表面开口尺寸减小导致润滑脂流动阻力剧增,欲提高轴承内润滑脂充填度需大幅度提高驱动润滑脂进入轴承内部狭缝的有效驱动力;
针对该需求,传统的手指力显然已无法满足需求。为此本方法采用了对润滑脂进行预先加压的方案,具体实现方法是采用机械装置对拟流入待注油轴承的润滑脂进行预加压,涉及了专用注油装置中的加压装置。
3.改变待注油轴承内部狭缝的结构布局状态,尽量减少未充油狭缝占比,进一步提高轴承中润滑脂的充填度。
为实现此目的,需在保持润滑脂驱动力不减小的情况下改变待注油轴承内外圈、滚动体、保持架等组成部分的空间相对位置,从而改变待注油轴承内部狭缝的结构布局状态,使之前因开口尺寸过小而没有充进润滑脂的狭缝得以重新注油。为此本方法采用了待注油轴承旋转装置,具体实现方法是采用机械装置在保持润滑脂加压压力的前提下使待注油轴承发生转动,从而有效实现改变注油轴承内外圈、滚动体、保持架等组成部分的空间相对位置的目的。
基于以上对本圧力注油方法的分解,涉及的专用型航空器机轮轴承润滑脂压力灌注装置相应地包含了加压装置、导向装置和待注油轴承旋转装置三个部分。
加压装置由筒体、活塞以及上端盖/手柄螺纹驱动副共同组成,手柄上固定有驱动轴,驱动轴与上端盖之间靠螺纹副啮合,驱动轴下端与筒体内的活塞相连。为保证旋转手柄过程中驱动轴仅对活塞产生轴向推拉力而不产生切向旋转力,驱动轴与活塞间采用铰接方式,为此在驱动轴下端加工有轴向盲孔、在活塞上端面中心部位加工有轴向销,活塞轴向销啮合在驱动轴盲孔中,并在驱动轴盲孔的开口端加工有径向销钉孔,用来将活塞的轴向销止挡在驱动轴盲孔中,以实现在驱动轴后退行程中能够对活塞产生拉力作用,防止活塞从驱动轴中脱出。在上端盖上沿轴向还加工有贯穿孔,起到在活塞行进中平衡端盖与活塞之间空腔内气压的作用,并为通过活塞/筒体间逸出至活塞上部的润滑脂提供排泄通道。
导向装置由下端盖和安装在拟灌注轴承内圈中的芯柱一起组成,其中芯柱为一端封闭的中空圆柱体,封闭端加工有直径略大于芯柱体的凸台,芯柱安装进拟灌注轴承内圈后,起到在轴向封闭轴承内圈的作用;下端盖内部加工有与锥形滚柱轴承锥角一致的锥面,是拟灌注轴承的支撑面,同时也与芯柱一起组成润滑脂的导向通道。
待注油轴承旋转装置由芯柱、垫圈和螺帽组成。将芯柱开口端穿过待注油轴承内圈,然后在芯柱开口端安装垫圈和螺帽,并适当拧紧螺帽,就将轴承内圈和芯柱固定成一个整体,转动芯柱即可带动待注油轴承内圈旋转,实现对待注油轴承的内外圈、滚动体、保持架等组成部分空间相对位置的改变,从而改变待注油轴承内部狭缝的结构布局状态,使之前因开口尺寸过小而没有充进润滑脂的狭缝得以重新注油,进一步提高了轴承中润滑脂的充填度。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航空器机轮轴承的压力注油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顶部加工有凸台,所述筒体的上端和下端外壁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筒体的上方通过所述第一螺纹槽螺纹连接有上端盖,所述上端盖下部内侧开设有用以和筒体螺纹连接的内螺纹,所述上端盖的凸台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驱动轴的下端开设有轴向盲孔,所述驱动轴的外壁开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销钉孔,所述筒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顶部设置有轴向销,所述活塞的圆周外壁开设有密封胶圈槽,所述活塞通过顶部的轴向销插接在所述驱动轴底部的盲孔内,所述销钉孔的内壁安装有涨销,可将活塞铰接在驱动轴下端。
优选的,所述销钉孔的直径为2毫米,所述销钉孔距离驱动轴的底部四毫米,所述上端盖的顶部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数量为六个。贯穿孔的设置同时也为逸出至该空腔内的润滑脂提供排出通道,防止形成液锁或在空腔内出现真空度。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一螺纹槽连接有下端盖,所述下端盖的形状为圆柱体,所述下端盖的内侧沿轴向分为两部分,所述下端盖的上部分内径与筒体的外径相同,且内表面开设有用以与筒体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槽,所述下端盖的下部分为漏斗状圆锥体。
优选的,所述下端盖的下方设置有芯柱,所述芯柱的直径小于待清洗轴承内圈直径,所述芯柱的外壁上方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的直径大于待注油轴承内圈直径,所述芯柱的外壁下方设置有第三螺纹槽,所述第三螺纹槽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帽,所述芯柱的外壁套设有垫圈,达到了一起将芯柱上端凸缘压紧在待注油轴承内圈端上,防止润滑脂从待注油轴承内圈泄露,通过设置的凸缘,用以对待注油轴承内圈形成封闭效果。
优选的,所述螺帽为六角内螺纹螺帽。螺帽、垫圈、芯柱共同对待注油轴承内圈进行轴向压紧后,芯柱就与待注油轴承内圈结合在一起,这除了能够使芯柱封闭端凸缘与待注油轴承内圈之间形成轴向压紧密封外,在转动手柄进行润滑脂压力灌注过程中同时转动芯柱外露出注油装置下端盖外的芯柱、螺帽部分,能够带动待注油轴承内圈旋转,可以增加待注油轴承内润滑脂的填充度,优化润滑脂灌注效果。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下方设置有封油盘,所述封油盘通过下端盖安装在筒体的下方。由于筒体内部存储有润滑脂,拆下注油完成的轴承后,筒内润滑脂通过下端盖下部出口对外裸露,不可避免造成润滑脂污染,为避免此种情况发生,设计有封油盘。拆下轴承后,在下端盖内放入封油盘,再次安装下端盖并拧紧,即可将筒内润滑脂与外界隔离。
优选的,所述密封胶圈槽的内壁安装有密封胶圈,用以提高与筒体之间的密封性。
一种用于航空器机轮轴承的压力注油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组装该压力注油装置;
S101:在上端盖安装手柄和驱动轴,在驱动轴端部盲孔内涂润滑脂;
S102:将活塞上的轴向销安装进驱动轴端部盲孔中,在驱动轴销钉孔中安装涨销(涨销也可用φ2铁丝替代,用铁丝替代时注意安装后将铁丝端部弯曲以防铁丝脱落);
S103:用润滑油润滑密封胶圈和活塞上的胶圈槽,在活塞上安装密封胶圈;
S104:对筒体一端的内表面涂润滑油润滑内表面,将活塞安装进筒体;
S105:在上端盖和筒体的螺纹上涂螺纹胶,将筒体一端的螺纹旋入上端盖中;
S106:在芯柱上安装垫圈和螺帽;
S107:将封油盘放置在下端盖内;
S108:在筒体上安装下端盖,完成组装;
S2:使用方法
S201:反转手柄,使活塞上移;
S202:在筒体内放入航空器机轮轴承专用的高温润滑脂;
S203:将待注油轴承锥面朝向下端盖内部,放入下端盖中;
S204:将芯柱开口端穿过待注油轴承内圈并穿出下端盖,在芯柱开口端安装垫圈和螺帽,并用手指力拧紧螺帽;
S205:将下端盖连同轴承、芯柱一起安装在筒体上;
S206:手指力略向外拉住芯柱外端的螺帽,将待注油轴承定位在下端盖内的锥形座内;
S207:正向旋转手柄对筒体内润滑脂加压,感觉到手柄有明显旋转阻力时即可撤掉向外拉芯柱的手指力,轴承和芯柱将靠筒体内润滑脂传递来的压力自动定位在下端盖内;
S208:继续转动手柄对润滑脂加压,直至下端盖开口端与芯柱间有润滑脂流出;
S209:朝拧紧方向用手转动螺帽,带动芯柱和轴承一起转动半圈以上;
S210:继续正向旋转手柄使下端盖开口端与芯柱间有润滑脂流出;
S211:手指力反向拧动螺帽,拆下螺帽和垫圈;
S212:略反向转动手柄消除桶内润滑脂压力,从筒体上拆下下端盖并取出轴承,即可完成轴承注油;
S213:将封油盘放置于下端盖中,将下端盖安装在筒体上,手指力拧紧下端盖;
S214:芯柱、垫圈和螺帽可单独放置,也可反向将螺帽端放置在下端盖内(由于芯柱封闭端凸缘直径小于下端盖下部开口直径,正向放置的话芯柱将从下端盖内脱出)。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航空器机轮轴承的压力注油方法和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用于航空器机轮轴承的压力注油方法和装置,通过本装置实现了航空器机轮轴承专用注油装置从无到有的突破,带动了航空维修领域对航空器机轮轴承的注油方式从纯手工涂注到机械压注的变革。
2、该一种用于航空器机轮轴承的压力注油方法和装置,通过采用压力灌注方式,较好地解决了纯手工涂注方式中难以将粘度较大的高温润滑脂填充进轴承内部狭缝中的技术难题,有效提升了轴承内部的润滑脂充填度,灌注效果好且效果客观,不易受到工作者个人因素的影响,有效规避了传统方式中最终填充效果受工作者个人综合素质影响程度大的弊端。
3、该一种用于航空器机轮轴承的压力注油方法和装置,注油速度快,与传统纯手工方式相比,经实测工作效率提升至少5倍以上;
4、该一种用于航空器机轮轴承的压力注油方法和装置,注油效果客观,有效规避了传统方式中最终填充效果受工作者个人综合素质影响程度大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正面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芯柱、螺帽、垫圈反向安装剖视图。
图中:1、筒体;2、上端盖;3、手柄;4、活塞;5、下端盖;6、芯柱;7、螺帽;8、垫圈;9、封油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航空器机轮轴承的压力注油装置,包括筒体1,筒体1的顶部加工有凸台,筒体1的上端和下端外壁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槽,筒体1的上方通过第一螺纹槽螺纹连接有上端盖2,上端盖2下部内侧开设有用以和筒体1螺纹连接的内螺纹,上端盖2的凸台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驱动轴,驱动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柄3,驱动轴的下端开设有轴向盲孔,驱动轴的外壁开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销钉孔,筒体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4,活塞4的顶部设置有轴向销,活塞4的圆周外壁开设有密封胶圈槽,密封胶圈槽的内壁安装有密封胶圈,用以提高与筒体1之间的密封性,活塞4通过顶部的轴向销插接在驱动轴底部的盲孔内,销钉孔的内壁安装有涨销,可将活塞4铰接在驱动轴下端。
销钉孔的直径为2毫米,销钉孔距离驱动轴的底部四毫米,上端盖2的顶部开设有贯穿孔,贯穿孔的数量为六个。贯穿孔的设置同时也为逸出至该空腔内的润滑脂提供排出通道,防止形成液锁或在空腔内出现真空度。
筒体1的下端通过第一螺纹槽连接有下端盖5,下端盖5的形状为圆柱体,下端盖5的内侧沿轴向分为两部分,下端盖5的上部分内径与筒体1的外径相同,且内表面开设有用以与筒体1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槽,下端盖5的下部分为漏斗状圆锥体。
下端盖5的下方设置有芯柱6,芯柱6的直径小于待清洗轴承内圈直径,芯柱6的外壁上方设置有凸缘,凸缘的直径大于待注油轴承内圈直径,芯柱6的外壁下方设置有第三螺纹槽,第三螺纹槽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帽7,芯柱6的外壁套设有垫圈8,达到了一起将芯柱6上端凸缘压紧在待注油轴承内圈端上,防止润滑脂从待注油轴承内圈泄露,通过设置的凸缘,用以对待注油轴承内圈形成封闭效果。
螺帽7为六角内螺纹螺帽。螺帽7、垫圈8、芯柱6共同对待注油轴承内圈进行轴向压紧后,芯柱6就与待注油轴承内圈结合在一起,这除了能够使芯柱6封闭端凸缘与待注油轴承内圈之间形成轴向压紧密封外,在转动手柄3进行润滑脂压力灌注过程中同时转动芯柱6外露出注油装置下端盖外的芯柱6、螺帽7部分,能够带动待注油轴承内圈旋转,可以增加待注油轴承内润滑脂的填充度,优化润滑脂灌注效果。
筒体1的下方设置有封油盘9,封油盘9通过下端盖5安装在筒体1的下方。由于筒体1内部存储有润滑脂,拆下注油完成的轴承后,筒内润滑脂通过下端盖下部出口对外裸露,不可避免造成润滑脂污染,为避免此种情况发生,设计有封油盘。拆下轴承后,在下端盖5内放入封油盘9,再次安装下端盖5并拧紧,即可将筒内润滑脂与外界隔离。
一种用于航空器机轮轴承的压力注油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组装该压力注油装置;
S101:在上端盖2安装手柄3和驱动轴,在驱动轴端部盲孔内涂润滑脂;
S102:将活塞4上的轴向销安装进驱动轴端部盲孔中,在驱动轴销钉孔中安装涨销(涨销也可用φ2铁丝替代,用铁丝替代时注意安装后将铁丝端部弯曲以防铁丝脱落);
S103:用润滑油润滑密封胶圈和活塞4上的胶圈槽,在活塞4上安装密封胶圈;
S104:对筒体1一端的内表面涂润滑油润滑内表面,将活塞4安装进筒体1;
S105:在上端盖2和筒体1的螺纹上涂螺纹胶,将筒体1一端的螺纹旋入上端盖2中;
S106:在芯柱6上安装垫圈8和螺帽7;
S107:将封油盘9放置在下端盖5内;
S108:在筒体1上安装下端盖5,完成组装;
S2:使用方法
S201:反转手柄3,使活塞4上移;
S202:在筒体1内放入航空器机轮轴承专用的高温润滑脂;
S203:将待注油轴承锥面朝向下端盖5内部,放入下端盖5中;
S204:将芯柱6开口端穿过待注油轴承内圈并穿出下端盖5,在芯柱6开口端安装垫圈8和螺帽7,并用手指力拧紧螺帽7;
S205:将下端盖5连同轴承、芯柱6一起安装在筒体1上;
S206:手指力略向外拉住芯柱6外端的螺帽7,将待注油轴承定位在下端盖5内的锥形座内;
S207:正向旋转手柄3对筒体1内润滑脂加压,感觉到手柄3有明显旋转阻力时即可撤掉向外拉芯柱6的手指力,轴承和芯柱6将靠筒体1内润滑脂传递来的压力自动定位在下端盖5内;
S208:继续转动手柄3对润滑脂加压,直至下端盖5开口端与芯柱6间有润滑脂流出;
S209:朝拧紧方向用手转动螺帽7,带动芯柱6和轴承一起转动半圈以上;
S210:继续正向旋转手柄3使下端盖5开口端与芯柱6间有润滑脂流出;
S211:手指力反向拧动螺帽7,拆下螺帽7和垫圈8;
S212:略反向转动手柄3消除桶内润滑脂压力,从筒体1上拆下下端盖5并取出轴承,即可完成轴承注油;
S213:将封油盘9放置于下端盖5中,将下端盖5安装在筒体1上,手指力拧紧下端盖5;
S214:芯柱6、垫圈8和螺帽7可单独放置,也可反向将螺帽7端放置在下端盖5内(由于芯柱6封闭端凸缘直径小于下端盖5下部开口直径,正向放置的话芯柱6将从下端盖5内脱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引用结构”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8)

1.一种用于航空器机轮轴承的压力注油装置,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顶部加工有凸台,所述筒体(1)的上端和下端外壁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筒体(1)的上方通过所述第一螺纹槽螺纹连接有上端盖(2),所述上端盖(2)下部内侧开设有用以和筒体(1)螺纹连接的内螺纹,所述上端盖(2)的凸台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柄(3),所述驱动轴的下端开设有轴向盲孔,所述驱动轴的外壁开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销钉孔,所述筒体(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4),所述活塞(4)的顶部设置有轴向销,所述活塞(4)的圆周外壁开设有密封胶圈槽,所述活塞(4)通过顶部的轴向销插接在所述驱动轴底部的盲孔内,所述销钉孔的内壁安装有涨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航空器机轮轴承的压力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钉孔的直径为2毫米,所述销钉孔距离驱动轴的底部四毫米,所述上端盖(2)的顶部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数量为六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航空器机轮轴承的压力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一螺纹槽连接有下端盖(5),所述下端盖(5)的形状为圆柱体,所述下端盖(5)的内侧沿轴向分为两部分,所述下端盖(5)的上部分内径与筒体(1)的外径相同,且内表面开设有用以与筒体(1)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槽,所述下端盖(5)的下部分为漏斗状圆锥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航空器机轮轴承的压力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盖(5)的下方设置有芯柱(6),所述芯柱(6)的直径小于待清洗轴承内圈直径,所述芯柱(6)的外壁上方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的直径大于待注油轴承内圈直径,所述芯柱(6)的外壁下方设置有第三螺纹槽,所述第三螺纹槽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帽(7),所述芯柱(6)的外壁套设有垫圈(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航空器机轮轴承的压力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帽(7)为六角内螺纹螺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航空器机轮轴承的压力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下方设置有封油盘(9),所述封油盘(9)通过下端盖(5)安装在筒体(1)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航空器机轮轴承的压力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圈槽的内壁安装有密封胶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航空器机轮轴承的压力注油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组装该压力注油装置;
S101:在上端盖(2)安装手柄(3)和驱动轴,在驱动轴端部盲孔内涂润滑脂;
S102:将活塞(4)上的轴向销安装进驱动轴端部盲孔中,在驱动轴销钉孔中安装涨销;
S103:用润滑油润滑密封胶圈和活塞(4)上的胶圈槽,在活塞(4)上安装密封胶圈;
S104:对筒体(1)一端的内表面涂润滑油润滑内表面,将活塞(4)安装进筒体(1);
S105:在上端盖(2)和筒体(1)的螺纹上涂螺纹胶,将筒体(1)一端的螺纹旋入上端盖(2)中;
S106:在芯柱(6)上安装垫圈(8)和螺帽(7);
S107:将封油盘(9)放置在下端盖(5)内;
S108:在筒体(1)上安装下端盖(5),完成组装;
S2:使用方法
S201:反转手柄(3),使活塞(4)上移;
S202:在筒体(1)内放入航空器机轮轴承专用的高温润滑脂;
S203:将待注油轴承锥面朝向下端盖(5)内部,放入下端盖(5)中;
S204:将芯柱(6)开口端穿过待注油轴承内圈并穿出下端盖(5),在芯柱(6)开口端安装垫圈(8)和螺帽(7),并用手指力拧紧螺帽(7);
S205:将下端盖(5)连同轴承、芯柱(6)一起安装在筒体(1)上;
S206:手指力略向外拉住芯柱(6)外端的螺帽(7),将待注油轴承定位在下端盖(5)内的锥形座内;
S207:正向旋转手柄(3)对筒体(1)内润滑脂加压,感觉到手柄(3)有明显旋转阻力时即可撤掉向外拉芯柱(6)的手指力,轴承和芯柱(6)将靠筒体(1)内润滑脂传递来的压力自动定位在下端盖(5)内;
S208:继续转动手柄(3)对润滑脂加压,直至下端盖(5)开口端与芯柱(6)间有润滑脂流出;
S209:朝拧紧方向用手转动螺帽(7),带动芯柱(6)和轴承一起转动半圈以上;
S210:继续正向旋转手柄(3)使下端盖(5)开口端与芯柱(6)间有润滑脂流出;
S211:手指力反向拧动螺帽(7),拆下螺帽(7)和垫圈(8);
S212:略反向转动手柄(3)消除桶内润滑脂压力,从筒体(1)上拆下下端盖(5)并取出轴承,即可完成轴承注油;
S213:将封油盘(9)放置于下端盖(5)中,将下端盖(5)安装在筒体(1)上,手指力拧紧下端盖(5);
S214:芯柱(6)、垫圈(8)和螺帽(7)可单独放置,也可反向将螺帽(7)端放置在下端盖(5)内。
CN202210625158.2A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用于航空器机轮轴承的压力注油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50137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5158.2A CN115013713A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用于航空器机轮轴承的压力注油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5158.2A CN115013713A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用于航空器机轮轴承的压力注油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13713A true CN115013713A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72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25158.2A Pending CN115013713A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用于航空器机轮轴承的压力注油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1371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28431A (zh) * 2023-09-15 2023-11-10 宁波市镇海汇拓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深沟球轴承自动装配生产线注脂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28431A (zh) * 2023-09-15 2023-11-10 宁波市镇海汇拓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深沟球轴承自动装配生产线注脂装置
CN117028431B (zh) * 2023-09-15 2024-05-03 宁波市镇海汇拓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深沟球轴承自动装配生产线注脂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13713A (zh) 一种用于航空器机轮轴承的压力注油方法和装置
CN101761648A (zh) 旋转轴的密封装置
CN109127208B (zh) 一种用于空心轴外侧壁的擦拭涂抹设备
CN109794520A (zh) 一种用于轧机的除油装置
CN210909834U (zh) 一种便捷更换放油螺栓的套筒
CN201507772U (zh) 密闭式抽油机润滑系统
CN2893376Y (zh) 轴承注油器
CN108278383B (zh) 一种强制密封球阀及其注脂清洗方法
CN115899097A (zh) 一种可轴向无损拆装的轴承安装结构
WO2020042520A1 (zh) 一种iic级防爆注油装置
CN220347534U (zh) 一种双枪盘管焊接
CN211009984U (zh) 一种换向阀的活塞
CN220749779U (zh) 一种调相机用轴承润滑系统
CN216857197U (zh) 一种用于零件后期保养涂油装置
CN219912609U (zh) 一种平面轴承在线加注润滑油装置
CN210106399U (zh) 一种装有滚动轴承的滑轮
CN216539225U (zh) 一种钢球防锈油上油设备
CN218208953U (zh) 一种涂油器
CN220479248U (zh) 一种骨架油封涂油装置
CN214997855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机油箱装置
CN201386789Y (zh) 旋转轴的密封装置
CN219570819U (zh) 自动补油器
CN213981676U (zh) 一种便于润滑的低速滚子轴承
CN211715185U (zh) 滤油器放油口结构
CN110375320A (zh) 一种易旋转烟道刮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