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99097A - 一种可轴向无损拆装的轴承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轴向无损拆装的轴承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99097A
CN115899097A CN202310121572.4A CN202310121572A CN115899097A CN 115899097 A CN115899097 A CN 115899097A CN 202310121572 A CN202310121572 A CN 202310121572A CN 115899097 A CN115899097 A CN 1158990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bearing
rotating shaft
threaded rod
moun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2157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须峰
须洪涛
黄秋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Shangyu Shunfeng Bea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Shangyu Shunfeng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Shangyu Shunfeng Bea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Shangyu Shunfeng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2157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990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99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990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轴向无损拆装的轴承安装结构,涉及轴承安装结构技术领域,包括轴承座、轴承以及转轴,转轴的内部设主动轮,主动轮的侧面设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中部设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分别啮合连接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侧面设挤压组件,挤压组件包括顶套,顶套沿转轴径向往复直线运动,转轴的内部还设输油组件,输油组件包括输油管路,输油管路向轴承内输送润滑油,输油管路的进油端设封油组件,封油组件包括封油板,封油板用于输油管路进油端打开与闭合,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内孔配合连接,轴承内圈与转轴外周面配合连接;本发明目的是轴承和转轴之间通过间隙配合以及过盈配合的相互转换,使轴承能够轴向无损拆装。

Description

一种可轴向无损拆装的轴承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安装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轴向无损拆装的轴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
根据检索发现,专利号为CN11018565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可轴向无损装拆的滚动轴承安装结构,转轴前部具有锥形轴伸,锥形轴伸外伸端设有螺纹,所述滚动轴承内圈通过锥形轴套与转轴前部的锥形轴伸配合连接,滚动轴承的外圈与轴承座内孔配合连接。滚动轴承内圈的内孔与锥形轴套的外圆柱面过盈连接,滚动轴承的外圈外圆柱面与轴承座内孔间隙或过渡配合连接;锥形轴套内孔为锥形孔,锥形轴套的锥形孔与转轴前部的锥形轴伸相适配;锥形轴伸的外伸端通过螺纹连接轴向定位螺母。本发明可取代常规的滚动轴承与转子的装配结构,可解决采用机械密封的泵的机械密封时外轴伸端无法设置滚动轴承来进行轴向定位以及平衡自身推力的技术问题,使泵转轴可以采用挠性联轴器与驱动轴联接,大大改善轴系运转状态。
针对上述技术,本发明人认为上述轴承安装结构存在不足之处,上述专利在文中提到滚动轴承内圈的内孔与锥形轴套的外圆柱面过盈连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想要实现过盈配合,通常会对轴承内圈进行敲打实现该效果,这样的话就不符合可轴向无损拆装,另外轴承是运动件,磨损多,需要润滑油减少磨损,上述装置中也不存在相应的实现结构。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轴向无损拆装的轴承安装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轴向无损拆装的轴承安装结构,包括轴承座、轴承以及转轴,转轴的内部设主动轮,主动轮的侧面设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中部设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分别啮合连接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侧面设挤压组件,挤压组件包括顶套,顶套沿转轴径向往复直线运动,转轴的内部还设输油组件,输油组件包括输油管路,输油管路向轴承内输送润滑油,输油管路的进油端设封油组件,封油组件包括封油板,封油板用于输油管路进油端打开与闭合,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内孔配合连接,轴承内圈与转轴外周面配合连接;本发明目的是轴承和转轴之间通过间隙配合以及过盈配合的相互转换,使轴承能够轴向无损拆装,从而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轴向无损拆装的轴承安装结构,包括轴承座、轴承以及转轴,转轴的内部设置有主动轮,主动轮的侧面设置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分别啮合连接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侧面设置有挤压组件,挤压组件包括设置在转轴内侧壁一侧的顶套,顶套沿转轴径向往复直线运动,用于挤压轴承内圈,转轴的内部还设置有相互对称的输油组件,输油组件包括埋设在转轴内部的输油管路,输油管路可向轴承内圈和外圈之间输送润滑油,输油管路的进油端设置有封油组件,封油组件包括设置在输油管路进油端的封油板,封油板用于对输油管路进油端进行打开与闭合,第一螺纹杆的端部一侧设置有压板,第一螺纹杆内部还设置有加油组件,加油组件包括开设在第一螺纹杆外周面上的出油孔,出油孔可向压板一侧输注润滑油,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内孔配合连接,轴承内圈与转轴外周面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转轴的侧面中部开设有圆形槽,圆形槽的端部一侧内侧壁开设有阶梯环槽,阶梯环槽内表面转动连接有主动轮,主动轮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与圆形槽内底面中部转动连接,主动轮另一侧面中部开设有内六角孔。
进一步地,挤压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锥齿轮侧面中部的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顶套,顶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表面上,滑槽开设于转轴外周面上,第二螺纹杆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在转轴内侧壁上。
进一步地,输油组件还包括开设在转轴内部的容纳腔,输油管路进油端连通容纳腔出油端,容纳腔内侧壁中部开设有通油孔,通油孔连通圆形槽,输油管路出油端连通排油孔,排油孔开设于轴承内圈侧壁上,压板螺纹连接第一螺纹杆,压板分别与圆形槽内表面以及矩形槽内表面滑动连接,矩形槽对称开设于圆形槽内表面上,压板与圆形槽内底面之间用于储存润滑油。
进一步地,轴承内圈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转轴端部一侧外周面上成型加工有限位块,限位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表面。
进一步地,封油组件还包括放置槽,放置槽对称开设在容纳腔内侧壁上,放置槽内底面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封油板的侧面上,封油板在自然状态下与容纳腔内侧壁呈挤压状态,弹簧始终处于拉伸状态。
进一步地,加油组件还包括进油管路,进油管路开设于内六角孔内底面中部,进油管路另一端延伸至第一螺纹杆端部一侧,出油孔对称且均匀分布在第一螺纹杆外周面两侧,出油孔连通进油管路,出油孔连通圆形槽,内六角孔内表面嵌合连接有密封塞。
进一步地,转轴端部设置有端盖,端盖的侧面中部成型加工有环形板,环形板与主动轮的侧面相接触,端盖的侧面设置有相互对称的螺栓。
进一步地,轴承的侧面安装有油封,轴承座的侧面安装有轴承盖。
进一步地,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内孔间隙或者过渡配合连接,轴承内圈与转轴外周面间隙配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轴向无损拆装的轴承安装结构,当需要对轴承进行安装时,将轴承通过间隙或者过渡配合与轴承座安装在一起,然后将转轴上的限位块滑入到轴承上的限位槽内,使转轴外周面与轴承内圈通过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使用扳手通过内六角孔让主动轮在阶梯环槽内转动,主动轮转动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通过与两个第二锥齿轮啮合,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通过第二螺纹杆转动带动顶套向外侧移动,并对轴承内圈进行挤压,使转轴外周面与轴承内圈从间歇配合达到过盈配合的效果;在第一螺纹杆转动过程中同时带动压板向圆形槽内底面移动,对润滑油进行挤压,受挤压的润滑油进入到通油孔内,并顶开封油板进入到容纳腔内,使容纳腔充盈并通过输油管路进入到排油孔内,最终进入到轴承内,对轴承进行润滑,最后安装油封和端盖,对主动轮的位置进行固定;当需要对轴承进行拆卸时,只需要对主动轮进行反转,使顶套隐藏在转轴内,使轴承和转轴从过盈配合变回间隙配合,将转轴从轴承内取出,并将轴承从轴承座内取出,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轴承和转轴之间通过间隙配合以及过盈配合的相互转换,使轴承能够轴向无损拆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可轴向无损拆装的轴承安装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可轴向无损拆装的轴承安装结构中转轴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可轴向无损拆装的轴承安装结构中输油管路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可轴向无损拆装的轴承安装结构中第一螺纹杆内部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可轴向无损拆装的轴承安装结构中主动轮以及第一螺纹杆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可轴向无损拆装的轴承安装结构中压板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可轴向无损拆装的轴承安装结构中顶套立体图;
图8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9为图2中B处放大图;
图10为图3中C处放大图。
图中:1、轴承座;2、轴承;3、转轴;4、油封;5、限位槽;6、限位块;7、圆形槽;8、阶梯环槽;9、主动轮;10、内六角孔;11、第一螺纹杆;12、第一锥齿轮;13、第二锥齿轮;14、第二螺纹杆;15、滑槽;16、顶套;17、压板;18、矩形槽;19、通油孔;20、容纳腔;21、输油管路;22、排油孔;23、放置槽;24、弹簧;25、封油板;26、密封塞;27、进油管路;28、出油孔;29、端盖;30、环形板;31、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0,一种可轴向无损拆装的轴承安装结构,包括轴承座1、轴承2以及转轴3,转轴3的内部设置有主动轮9,主动轮9的侧面设置有第一螺纹杆11,第一螺纹杆1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锥齿轮12,第一锥齿轮12分别啮合连接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二锥齿轮13,第二锥齿轮13侧面设置有挤压组件,挤压组件包括设置在转轴3内侧壁一侧的顶套16,顶套16沿转轴3径向往复直线运动,用于挤压轴承2内圈,转轴3的内部还设置有相互对称的输油组件,输油组件包括埋设在转轴3内部的输油管路21,输油管路21可向轴承2内圈和外圈之间输送润滑油,输油管路21的进油端设置有封油组件,封油组件包括设置在输油管路21进油端的封油板25,封油板25用于对输油管路21进油端进行打开与闭合,第一螺纹杆11的端部一侧设置有压板17,第一螺纹杆11内部还设置有加油组件,加油组件包括开设在第一螺纹杆11外周面上的出油孔28,出油孔28可向压板17一侧输注润滑油,轴承2外圈与轴承座1内孔配合连接,轴承2内圈与转轴3外周面配合连接。
具体地,当需要对轴承2进行安装时,将轴承2通过间隙或者过渡配合与轴承座1安装在一起,然后将转轴3上的限位块6滑入到轴承2上的限位槽5内,使转轴3外周面与轴承2内圈通过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使用扳手通过内六角孔10让主动轮9在阶梯环槽8内转动,主动轮9转动带动第一螺纹杆11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锥齿轮12转动,通过与两个第二锥齿轮13啮合,带动第二锥齿轮13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螺纹杆14转动,通过第二螺纹杆14转动带动顶套16向外侧移动,并对轴承2内圈进行挤压,使转轴3外周面与轴承2内圈从间歇配合达到过盈配合的效果;在第一螺纹杆11转动过程中同时带动压板17向圆形槽7内底面移动,对润滑油进行挤压,受挤压的润滑油进入到通油孔19内,并顶开封油板25进入到容纳腔20内,使容纳腔20充盈并通过输油管路21进入到排油孔22内,最终进入到轴承2内,对轴承2进行润滑,最后安装油封4和端盖29,对主动轮9的位置进行固定;当需要对轴承2进行拆卸时,只需要对主动轮9进行反转,使顶套16隐藏在转轴3内,使轴承2和转轴3从过盈配合变回间隙配合,将转轴3从轴承2内取出,并将轴承2从轴承座1内取出,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轴承2和转轴3之间通过间隙配合以及过盈配合的相互转换,使轴承2能够轴向无损拆装。
转轴3的侧面中部开设有圆形槽7,圆形槽7的端部一侧内侧壁开设有阶梯环槽8,阶梯环槽8内表面转动连接有主动轮9,主动轮9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1,第一螺纹杆11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与圆形槽7内底面中部转动连接,主动轮9另一侧面中部开设有内六角孔10,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主动轮9转动带动第一螺纹杆11转动。
挤压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锥齿轮13侧面中部的第二螺纹杆14,第二螺纹杆14螺纹连接顶套16,顶套16滑动连接在滑槽15内表面上,滑槽15开设于转轴3外周面上,第二螺纹杆14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在转轴3内侧壁上,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第二锥齿轮13的转动带动顶套16移动对轴承2内圈进行挤压。
输油组件还包括开设在转轴3内部的容纳腔20,输油管路21进油端连通容纳腔20出油端,容纳腔20内侧壁中部开设有通油孔19,通油孔19连通圆形槽7,输油管路21出油端连通排油孔22,排油孔22开设于轴承2内圈侧壁上,压板17螺纹连接第一螺纹杆11,压板17分别与圆形槽7内表面以及矩形槽18内表面滑动连接,矩形槽18对称开设于圆形槽7内表面上,压板17与圆形槽7内底面之间用于储存润滑油,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第一螺纹杆11转动带动压板17挤压润滑油,使润滑油通过输油管路21进入到轴承2内进行润滑。
轴承2内圈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5,转轴3端部一侧外周面上成型加工有限位块6,限位块6滑动连接在限位槽5内表面,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利用限位块6和限位槽5的配合,使输油管路21出油端连通排油孔22并对齐,为输油管路21顺利连通排油孔22做定位。
封油组件还包括放置槽23,放置槽23对称开设在容纳腔20内侧壁上,放置槽23内底面固定连接有弹簧24,弹簧24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封油板25的侧面上,封油板25在自然状态下与容纳腔20内侧壁呈挤压状态,弹簧24始终处于拉伸状态,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保证结构的合理性;压板17运动挤压润滑油,润滑油通过通油孔19会挤压封油板25,封油板25受到挤压会从容纳腔20内侧壁上离开,然后通过输油管路21进入到轴承2内,当压板17不在移动时,在弹簧24的拉力下,封油板25最终回到初始位置,对通油孔19进行密封,对压板17一侧的润滑油进行存储,等待下一次润滑。
加油组件还包括进油管路27,进油管路27开设于内六角孔10内底面中部,进油管路27另一端延伸至第一螺纹杆11端部一侧,出油孔28对称且均匀分布在第一螺纹杆11外周面两侧,出油孔28连通进油管路27,出油孔28连通圆形槽7,内六角孔10内表面嵌合连接有密封塞26,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需要加油时,将密封塞26取下,通过进油管路27向第一螺纹杆11内注入润滑油,润滑油通过出油孔28注入到压板17与圆形槽7内底面之间进行存储,为润滑做准备。
转轴3端部设置有端盖29,端盖29的侧面中部成型加工有环形板30,环形板30与主动轮9的侧面相接触,端盖29的侧面设置有相互对称的螺栓31,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螺栓31将端盖29与转轴3端部紧固在一起,使环形板30挤压主动轮9,对主动轮9的位置进行固定。
轴承2的侧面安装有油封4,轴承座1的侧面安装有轴承盖,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防止润滑油从轴承2内漏出,同时利用轴承盖对轴承2进行压紧。
轴承2外圈与轴承座1内孔间隙或者过渡配合连接,轴承2内圈与转轴3外周面间隙配合连接,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有助于对轴承2进行无损拆装。
综上所述:当需要对轴承2进行安装时,将轴承2通过间隙或者过渡配合与轴承座1安装在一起,然后将转轴3上的限位块6滑入到轴承2上的限位槽5内,使转轴3外周面与轴承2内圈通过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使用扳手通过内六角孔10让主动轮9在阶梯环槽8内转动,主动轮9转动带动第一螺纹杆11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锥齿轮12转动,通过与两个第二锥齿轮13啮合,带动第二锥齿轮13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螺纹杆14转动,通过第二螺纹杆14转动带动顶套16向外侧移动,并对轴承2内圈进行挤压,使转轴3外周面与轴承2内圈从间歇配合达到过盈配合的效果;在第一螺纹杆11转动过程中同时带动压板17向圆形槽7内底面移动,对润滑油进行挤压,受挤压的润滑油进入到通油孔19内,并顶开封油板25进入到容纳腔20内,使容纳腔20充盈并通过输油管路21进入到排油孔22内,最终进入到轴承2内,对轴承2进行润滑,最后安装油封4和端盖29,对主动轮9的位置进行固定;当需要对轴承2进行拆卸时,只需要对主动轮9进行反转,使顶套16隐藏在转轴3内,使轴承2和转轴3从过盈配合变回间隙配合,将转轴3从轴承2内取出,并将轴承2从轴承座1内取出,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轴承2和转轴3之间通过间隙配合以及过盈配合的相互转换,使轴承2能够轴向无损拆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可轴向无损拆装的轴承安装结构,包括轴承座(1)、轴承(2)以及转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的内部设置有主动轮(9),主动轮(9)的侧面设置有第一螺纹杆(11),第一螺纹杆(1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锥齿轮(12),第一锥齿轮(12)分别啮合连接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二锥齿轮(13),第二锥齿轮(13)侧面设置有挤压组件,挤压组件包括设置在转轴(3)内侧壁一侧的顶套(16),顶套(16)沿转轴(3)径向往复直线运动,用于挤压轴承(2)内圈,转轴(3)的内部还设置有相互对称的输油组件,输油组件包括埋设在转轴(3)内部的输油管路(21),输油管路(21)可向轴承(2)内圈和外圈之间输送润滑油,输油管路(21)的进油端设置有封油组件,封油组件包括设置在输油管路(21)进油端的封油板(25),封油板(25)用于对输油管路(21)进油端进行打开与闭合,第一螺纹杆(11)的端部一侧设置有压板(17),第一螺纹杆(11)内部还设置有加油组件,加油组件包括开设在第一螺纹杆(11)外周面上的出油孔(28),出油孔(28)可向压板(17)一侧输注润滑油,轴承(2)外圈与轴承座(1)内孔配合连接,轴承(2)内圈与转轴(3)外周面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轴向无损拆装的轴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的侧面中部开设有圆形槽(7),圆形槽(7)的端部一侧内侧壁开设有阶梯环槽(8),阶梯环槽(8)内表面转动连接有主动轮(9),主动轮(9)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1),第一螺纹杆(11)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与圆形槽(7)内底面中部转动连接,主动轮(9)另一侧面中部开设有内六角孔(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轴向无损拆装的轴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锥齿轮(13)侧面中部的第二螺纹杆(14),第二螺纹杆(14)螺纹连接顶套(16),顶套(16)滑动连接在滑槽(15)内表面上,滑槽(15)开设于转轴(3)外周面上,第二螺纹杆(14)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在转轴(3)内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轴向无损拆装的轴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组件还包括开设在转轴(3)内部的容纳腔(20),输油管路(21)进油端连通容纳腔(20)出油端,容纳腔(20)内侧壁中部开设有通油孔(19),通油孔(19)连通圆形槽(7),输油管路(21)出油端连通排油孔(22),排油孔(22)开设于轴承(2)内圈侧壁上,压板(17)螺纹连接第一螺纹杆(11),压板(17)分别与圆形槽(7)内表面以及矩形槽(18)内表面滑动连接,矩形槽(18)对称开设于圆形槽(7)内表面上,压板(17)与圆形槽(7)内底面之间用于储存润滑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轴向无损拆装的轴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2)内圈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5),转轴(3)端部一侧外周面上成型加工有限位块(6),限位块(6)滑动连接在限位槽(5)内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轴向无损拆装的轴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油组件还包括放置槽(23),放置槽(23)对称开设在容纳腔(20)内侧壁上,放置槽(23)内底面固定连接有弹簧(24),弹簧(24)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封油板(25)的侧面上,封油板(25)在自然状态下与容纳腔(20)内侧壁呈挤压状态,弹簧(24)始终处于拉伸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轴向无损拆装的轴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组件还包括进油管路(27),进油管路(27)开设于内六角孔(10)内底面中部,进油管路(27)另一端延伸至第一螺纹杆(11)端部一侧,出油孔(28)对称且均匀分布在第一螺纹杆(11)外周面两侧,出油孔(28)连通进油管路(27),出油孔(28)连通圆形槽(7),内六角孔(10)内表面嵌合连接有密封塞(2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轴向无损拆装的轴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端部设置有端盖(29),端盖(29)的侧面中部成型加工有环形板(30),环形板(30)与主动轮(9)的侧面相接触,端盖(29)的侧面设置有相互对称的螺栓(3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轴向无损拆装的轴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2)的侧面安装有油封(4),轴承座(1)的侧面安装有轴承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轴向无损拆装的轴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2)外圈与轴承座(1)内孔间隙或者过渡配合连接,轴承(2)内圈与转轴(3)外周面间隙配合连接。
CN202310121572.4A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可轴向无损拆装的轴承安装结构 Pending CN1158990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21572.4A CN115899097A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可轴向无损拆装的轴承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21572.4A CN115899097A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可轴向无损拆装的轴承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99097A true CN115899097A (zh) 2023-04-04

Family

ID=86495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21572.4A Pending CN115899097A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可轴向无损拆装的轴承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9909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61436A (zh) * 2023-11-01 2023-12-05 烟台龙港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离心泵加工用镗床旋转定位件润滑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61436A (zh) * 2023-11-01 2023-12-05 烟台龙港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离心泵加工用镗床旋转定位件润滑机构
CN117161436B (zh) * 2023-11-01 2024-01-12 烟台龙港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离心泵加工用镗床旋转定位件润滑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899097A (zh) 一种可轴向无损拆装的轴承安装结构
CN110219973A (zh) 一种齿轮传动结构
CN209705088U (zh) 一种便于润滑油流动的双列圆柱滚子轴承
CN116423484B (zh) 一种多轴定位机械臂及机器人
CN112032287A (zh) 一种齿轮传动润滑结构
CN218509973U (zh) 一种自润滑关节轴承
CN108361179B (zh) 端面式蠕动泵
CN211117145U (zh) 一种自动润滑的液压滑台
CN214092693U (zh) 一种自动润滑的电机轴
CN212225773U (zh) 一种自动润滑的五金万向球头连接机构
CN213064664U (zh) 一种蝶阀
CN220891079U (zh) 一种机械密封装置
CN219221221U (zh) 一种自润滑的齿轮轴
CN219910976U (zh) 一种发动机薄壁喷管壳体
CN220870031U (zh) 一种电动缸的防转导向结构
CN216867478U (zh) 一种多唇橡胶密封圈
CN215804765U (zh) 柴油机润滑油管路连接及密封结构
CN220337743U (zh) 一种旋转接头
CN201010018Y (zh) 空心轴脚蹬
CN117588618A (zh) 一种多角度旋转管接头及其安装方法
CN217898739U (zh) 用于旋转轴轴向限位机构的润滑装置
CN110242716B (zh) 丝杠传动装置
CN219549388U (zh) 一种可自动润滑的陶瓷球轴承套件
CN115264357B (zh) 具有多圈深沟球轴承组合承接结构
CN216951592U (zh) 一种减速机润滑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