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88012B - 一种便捷式更换输送带的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捷式更换输送带的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88012B
CN114988012B CN202210829998.0A CN202210829998A CN114988012B CN 114988012 B CN114988012 B CN 114988012B CN 202210829998 A CN202210829998 A CN 202210829998A CN 114988012 B CN114988012 B CN 1149880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clamping
idler wheel
shaft
id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2999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88012A (zh
Inventor
鹿先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mba Drive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Donglianwa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Donglianwa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Donglianwa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2999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880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88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880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880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880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65G15/1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operating endless surfaces with parallel longitudinal axes, or a multiplicity of parallel elements, e.g. ropes defining an endless surface
    • B65G15/12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operating endless surfaces with parallel longitudinal axes, or a multiplicity of parallel elements, e.g. ropes defining an endless surface with two or more endless belts
    • B65G15/2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operating endless surfaces with parallel longitudinal axes, or a multiplicity of parallel elements, e.g. ropes defining an endless surface with two or more endless belts arranged side by side, e.g. for conveyance of flat articles in vertical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1/00Supporting or protective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endless load-carriers or traction elements of belt or chain conveyors
    • B65G21/10Supporting or protective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endless load-carriers or traction elements of belt or chain conveyors movable, or having interchangeable or relatively movable parts; Devices for moving framework or parts thereof
    • B65G21/14Supporting or protective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endless load-carriers or traction elements of belt or chain conveyors movable, or having interchangeable or relatively movable parts; Devices for moving framework or parts thereof to allow adjustment of length or configuration of load-carrier or traction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5/00Lubricating, cleaning, or clearing devices
    • B65G45/10Cleaning devices
    • B65G45/26Cleaning devices for gathering residue after clea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7/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nfiguration and additional features of a handling device, e.g. Conveyors
    • B65G2207/08Adjustable and/or adaptable to the article siz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捷式更换输送带的输送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沿着输送方向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相互平行设置,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连接轴;至少两组输送机构,每组所述输送机构上设置有输送带,输送机构包括输送侧板、惰轮组、第一更换机构;所述第一更换机构用于安装输送带至输送机构上或用于从输送机构上拆除输送带;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模组、驱动轴,所述驱动模组带动驱动轴旋转,进而带动输送带在惰轮组上运动。本发明不仅提高了更换输送带的效率,而且可以根据传送物料的结构任意调节输送带间距,方便传输各种规格的物料。

Description

一种便捷式更换输送带的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便捷式更换输送带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输送流水线是生产应用于物料、产品输送的流水线设备统称,输送流水线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食品、电子产品包装、化工、家电组装、汽车制造、快递物流等行业都有应用。
输送流水线是指在一定的线路上连续输送物料的物料搬运器械,又称流水线。输送流水线可进行水平、倾斜和垂直输送,也可以组成空间输送线路,输送线路一般是固定的。输送机输送能力大,运距长,还可在输送过程中同时完成若干工艺操作,所以应用十分广泛。
输送流水线其实就是流水线设备中用于产品生产输送的设备,依据输送设备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皮带输送线:皮带输送线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生产设备,应用范围也比较广泛,在食品、电子、包装、化工、物流等行业都有应用;(2)滚筒输送线:滚筒输送线又可分为无动力和动力两种输送形式,在包装行业应用广泛,同时也会在一些其他生产设备中用于辅助输送;(3)链板输送线:链板输送线是以金属板为输送链,可以承载较重的物品,因此,链板输送先比较适合应用于重工业生产,如汽车制造。电视机生产等;(4)网带输送线:网带输送线是以金属网为输送载体的流水线设备,常用于产品的烘干;(5)悬挂输送线:悬挂输送线就是悬挂链输送线,以悬挂的方式完成产品的输送,常与链板输送线一起应用于汽车制造等行业。
这些输送流水线具有能在一个区间内连续搬运物料,运行成本低、效率高,容易控制等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物流系统中。输送机械是现代装备传输系统实现物料输送搬运的主要基础装备,在现代生产企业中,各种自动化流水线都属于自动化的输送机械,输送机械能沿固定路线不停的输送物料,其工作机构的装载/卸载都是在运行过程中进行的,因而输送机的启动、制动次数少。同时,被输送的散料均匀分布于承载构件上,被输送的成件物料也同样按一些的次序以连续的方式输送。
以皮带输送线为例,现有皮带输送线具有如下缺点:(1)针对不同尺寸的物料,经常需要更换不同的机架和输送带,不仅增加了成本,更换起来还费时费力,降低了工作效率;(2)只能按照固定的路线输送物料,每种机型只适用于一些类型的物料,且一般只能输送质量不大的物料,若要多款物料小批量生产时,需要不同规格的多条生产线,通用性差;(3)当需要对物料进行分类输送时,则需要多条生产线同时进行,增加投入成本;(4)输送线长期使用后输送带上会积灰,灰尘会掉落到机架内,清洁机架内的灰尘需要把整个输送带和机架拆开,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了一种便捷式更换输送带的输送装置,不仅提高了更换输送带的效率,而且可以根据传送物料的结构任意调节输送带间距,方便传输各种规格的物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便捷式更换输送带的输送装置,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沿着输送方向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相互平行设置,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在轴向上与第一固定板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在轴向上与第二固定板连接;
至少两组输送机构,每组所述输送机构上设置有输送带,输送机构包括输送侧板、惰轮组、第一更换机构,所述输送侧板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输送侧板、第二输送侧板,所述惰轮组分布设置于第一输送侧板、第二输送侧板之间,所述输送带通过第一更换机构套设于惰轮组上;
所述输送侧板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相互平行设置,且输送侧板活动连接于连接轴上;所述输送侧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卡位部、第二卡位部,第一卡位部为向外凸出的第一外圆弧部,第二卡位部为向外凸出的第二外圆弧部,所述第一卡位部、第二卡位部之间为向内凹进的内圆弧部;
所述惰轮组包括第一惰轮、第二惰轮、第一卡位惰轮、第二卡位惰轮、第三惰轮、第四惰轮,所述第一惰轮、第二惰轮分别设置于输送侧板上部的两端,所述第一卡位惰轮设置于第一外圆弧部处,所述第二卡位惰轮设置于第二外圆弧部处;所述第三惰轮位于第一惰轮、第一卡位惰轮之间,所述第四惰轮位于第二惰轮、第二卡位惰轮之间,所述第三惰轮、第四惰轮通过第一更换机构活动设置于输送侧板上;
第一更换机构,所述第一更换机构用于安装输送带至输送机构上或用于从输送机构上拆除输送带;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模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设置于第一卡位部、第二卡位部之间的内圆弧部处,驱动轴的表面与套设于第一卡位部、第二卡位部间的输送带紧密贴合;所述驱动模组带动驱动轴旋转,进而带动输送带在惰轮组上运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卡位部的高度大于第二卡位部的高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惰轮、第四惰轮包括惰轮本体、惰轮轴,所述惰轮本体套设于惰轮轴上,所述输送侧板位于第三惰轮、第四惰轮处开设有第一侧板卡槽,所述惰轮轴的两端卡接于第一侧板卡槽内,且惰轮轴的两端沿着第一侧板卡槽深度的方向向外延伸形成固定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更换机构包括拉簧、偏心轮、偏心杆、同步杆,所述偏心轮通过偏心轴设置于输送侧板上,偏心轮设置有偏心内凹弧部;所述输送侧板上开设有以偏心轴为圆心的弧形滑槽,弧形滑槽位于第一侧板卡槽的上方位置;所述偏心轴、同步杆、惰轮轴在轴向上相互平行设置,且偏心轴与同步杆之间通过偏心杆连接;所述拉簧的一端固定设置于输送侧板上,拉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于同步杆上;通过所述拉簧的弹力,偏心轮的偏心内凹弧部与惰轮轴的固定部紧密贴合;进而所述惰轮轴卡接于第一侧板卡槽内,惰轮轴与偏心轴以偏心轮的圆心对称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惰轮、第二惰轮、第四惰轮、第二卡位惰轮、第一卡位惰轮、第三惰轮依次分布设置于第一输送侧板、第二输送侧板之间,所述输送带套设于第一惰轮、第二惰轮、第四惰轮、第二卡位惰轮、第一卡位惰轮、第三惰轮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输送侧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侧板卡槽,所述第二侧板卡槽的槽宽与连接轴的直径相同,所述输送侧板通过第二侧板卡槽卡接于连接轴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轴包括固定轴、卡紧轴,所述固定轴与卡紧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固定轴固定设置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一端,所述卡紧轴通过第二更换机构活动设置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另一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位于卡紧轴的一端开设有限位腰型孔,所述卡紧轴的端部设置于限位腰型孔内并向外延伸;所述第二更换机构包括卡紧弹簧、卡紧垫块,所述卡紧垫块固定设置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上,且卡紧垫块位于限位腰型孔远离卡紧轴的一端,所述卡紧弹簧的一端与卡紧垫块相连接,卡紧弹簧的另一端与卡紧轴设置于限位腰型孔内的端部相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模组包括减速电机、联轴器、电机固定轴,所述减速电机通过电机固定轴设置于机架上,减速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轴相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内设置有收集抽屉,该收集抽屉位于输送机构下方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驱动机构与输送机构分离,可以针对不同尺寸的物料更换输送带,省时省力,更换便捷,同时输送带磨损后更换方便,方便维修,效率提高;
(2)相邻输送机构的输送带间距可以任意调节,方便传输各种规格的物料;
(3)根据产品的结构可以任意安装或拆除输送机构,可按需增加输送机构或减少输送机构,速度更快,更便捷;
(4)输送带掉落的物品或者灰尘,可通过机架内的收集抽屉及时取出或清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输送机构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中输送机构的正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输送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识列表:机架1、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连接轴4、输送机构5、输送带6、输送侧板7、惰轮组8、第一更换机构9、第一卡位部10、第二卡位部11、第一外圆弧部12、第二外圆弧部13、内圆弧部14、第一惰轮15、第二惰轮16、第一卡位惰轮17、第二卡位惰轮18、第三惰轮19、第四惰轮20、驱动机构21、驱动模组22、驱动轴23、惰轮本体24、惰轮轴25、第一侧板卡槽26、固定部27、拉簧28、偏心轮29、偏心杆30、同步杆31、偏心轴32、偏心内凹弧部33、弧形滑槽34、第一输送侧板35、第二输送侧板36、第二侧板卡槽37、固定轴38、卡紧轴39、第二更换机构40、限位腰型孔41、卡紧弹簧42、卡紧垫块43、减速电机44、联轴器45、电机固定轴46、收集抽屉47、抽屉把手4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便捷式更换输送带的输送装置,包括:
机架1,所述机架1沿着输送方向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所述第一固定板2与第二固定板3相互平行设置,第一固定板2与第二固定板3之间设置有连接轴4,所述连接轴4的一端在轴向上与第一固定板2连接,所述连接轴4的另一端在轴向上与第二固定板3连接;
至少两组输送机构5,每组所述输送机构5上设置有输送带6,输送机构5包括输送侧板7、惰轮组8、第一更换机构9,所述输送侧板7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输送侧板35、第二输送侧板36,所述惰轮组8分布设置于第一输送侧板35、第二输送侧板36之间,所述输送带6通过第一更换机构9套设于惰轮组8上;
所述输送侧板7与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相互平行设置,且输送侧板7活动连接于连接轴4上;所述输送侧板7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卡位部10、第二卡位部11,第一卡位部10为向外凸出的第一外圆弧部12,第二卡位部11为向外凸出的第二外圆弧部13,所述第一卡位部10、第二卡位部11之间为向内凹进的内圆弧部14;
所述惰轮组8包括第一惰轮15、第二惰轮16、第一卡位惰轮17、第二卡位惰轮18、第三惰轮19、第四惰轮20,所述第一惰轮15、第二惰轮16分别设置于输送侧板7上部的两端,所述第一卡位惰轮17设置于第一外圆弧部12处,所述第二卡位惰轮18设置于第二外圆弧部13处;所述第三惰轮19位于第一惰轮15、第一卡位惰轮17之间,所述第四惰轮20位于第二惰轮16、第二卡位惰轮18之间,所述第三惰轮19、第四惰轮20通过第一更换机构9活动设置于输送侧板7上;
第一更换机构9,所述第一更换机构9用于安装输送带6至输送机构5上或用于从输送机构5上拆除输送带6;
驱动机构21,所述驱动机构21包括驱动模组22、驱动轴23,所述驱动轴23设置于第一卡位部10、第二卡位部11之间的内圆弧部14处,驱动轴23的表面与套设于第一卡位部10、第二卡位部11间的输送带6紧密贴合;所述驱动模组22带动驱动轴23旋转,进而带动输送带6在惰轮组8上运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位部10的高度大于第二卡位部11的高度。
具体的,第一卡位惰轮17与驱动轴23的切点A与驱动轴23的中心O作线,第二卡位惰轮18与驱动轴23的切点B与驱动轴23的中心O作线,驱动轴23的圆心角α为150°~160°。
更为具体的,通过第一卡位部10的高度大于第二卡位部11的高度,因此位于第一卡位部10上的第一卡位惰轮17与第二卡位部11上的第二卡位惰轮18存在高度差,方便输送机构5卡在驱动轴23上,从而保证输送带6与驱动轴23配合面积最大,摩擦力最大化。
优选的,所述第三惰轮19、第四惰轮20包括惰轮本体24、惰轮轴25,所述惰轮本体24套设于惰轮轴25上,所述输送侧板7位于第三惰轮19、第四惰轮20处开设有第一侧板卡槽26,所述惰轮轴25的两端卡接于第一侧板卡槽26内,且惰轮轴25的两端沿着第一侧板卡槽26深度的方向向外延伸形成固定部27。
更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更换机构9包括拉簧28、偏心轮29、偏心杆30、同步杆31,所述偏心轮29通过偏心轴32设置于输送侧板7上,偏心轮29设置有偏心内凹弧部33;所述输送侧板7上开设有以偏心轴32为圆心的弧形滑槽34,弧形滑槽34位于第一侧板卡槽26的上方位置;所述偏心轴32、同步杆31、惰轮轴25在轴向上相互平行设置,且偏心轴32与同步杆31之间通过偏心杆30连接;所述拉簧28的一端固定设置于输送侧板7上,拉簧28的另一端固定设置于同步杆31上;通过所述拉簧28的弹力,偏心轮29的偏心内凹弧部33与惰轮轴25的固定部27紧密贴合;进而所述惰轮轴25卡接于第一侧板卡槽26内,惰轮轴25与偏心轴32以偏心轮29的圆心对称设置。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拉簧28的力为50N左右。
更为具体的,顺时针拨动第三惰轮19处的同步杆31在弧形滑槽34内滑动,第三惰轮19的偏心杆30带动偏心轮29顺时针旋转,从而使得第三惰轮19的惰轮轴25从偏心内凹弧部33脱离,进而可以将第三惰轮19的惰轮轴25、惰轮本体24从第一侧板卡槽26取出或放入。同理,逆时针拨动第四惰轮20处的同步杆31在弧形滑槽34内滑动,第四惰轮20的偏心杆30带动偏心轮29逆时针旋转,从而使得第四惰轮20的惰轮轴25从偏心内凹弧部33脱离,进而可以将第四惰轮20的惰轮轴25、惰轮本体24从第一侧板卡槽26取出或放入。
进一步的,当第一更换机构9用于安装输送带6至输送机构5上时,先拨动同步杆31取出惰轮本体24、惰轮轴25, 然后将输送带6套设在惰轮本体24的上部外圆弧上,通过再次拨动同步杆31将带有输送带6的惰轮本体24、惰轮轴25重新放置于第一侧板卡槽26内,从而能快速的安装输送带6至输送机构5上。
更进一步的,当第一更换机构9用于从输送机构5上拆除输送带6时,先拨动同步杆31取出惰轮本体24、惰轮轴25,然后将输送带6从惰轮本体24上取下,通过再次拨动同步杆31将惰轮本体24、惰轮轴25重新放置于第一侧板卡槽26内,从而能快速的从输送机构5上拆除输送带6。
优选的,所述第一惰轮15、第二惰轮16、第四惰轮20、第二卡位惰轮18、第一卡位惰轮17、第三惰轮19依次分布设置于第一输送侧板35、第二输送侧板36之间,所述输送带6套设于第一惰轮15、第二惰轮16、第四惰轮20、第二卡位惰轮18、第一卡位惰轮17、第三惰轮19上。其中,位于第一惰轮15、第二惰轮16之间的输送带6高于第一输送侧板35、第二输送侧板36的高度。
进一步的,位于第一惰轮15、第二惰轮16之间的输送带6用于输送物料,位于第二卡位惰轮18、第一卡位惰轮17之间的输送带6用于与驱动轴23紧密接触,通过第三惰轮19、第四惰轮20固定、张紧输送带6,而且通过第一更换机构9可以快速把第三惰轮19、第四惰轮20取出或放入,从而方便更换输送带6。
优选的,所述输送侧板7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侧板卡槽37,所述第二侧板卡槽37的槽宽与连接轴4的直径相同,所述输送侧板7通过第二侧板卡槽37卡接于连接轴4上。
更为优选的,所述连接轴4包括固定轴38、卡紧轴39,所述固定轴38与卡紧轴39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固定轴38固定设置于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的一端,所述卡紧轴39通过第二更换机构40活动设置于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的另一端。
更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位于卡紧轴39的一端开设有限位腰型孔41,所述卡紧轴39的端部设置于限位腰型孔41内并向外延伸;所述第二更换机构40包括卡紧弹簧42、卡紧垫块43,所述卡紧垫块43固定设置于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上,且卡紧垫块43位于限位腰型孔41远离卡紧轴39的一端,所述卡紧弹簧42的一端与卡紧垫块43相连接,卡紧弹簧42的另一端与卡紧轴39设置于限位腰型孔41内的端部相连接。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紧弹簧42的力为100N左右。
更为具体的,当需要增加输送机构5时,卡紧轴39压紧卡紧弹簧42,卡紧轴39在限位腰型孔41内移动,将输送侧板7一端的第二侧板卡槽37卡入固定轴38上,再将输送侧板7另一端的第二侧板卡槽37卡入卡紧轴39,最后使得卡紧弹簧42恢复原状;当需要减少输送机构5时,卡紧轴39压紧卡紧弹簧42,卡紧轴39在限位腰型孔41内移动,将输送侧板7一端的第二侧板卡槽37从卡紧轴39中脱离,再将输送侧板7另一端的第二侧板卡槽37从固定轴38中脱离。
优选的,所述驱动模组22包括减速电机44、联轴器45、电机固定轴46,所述减速电机44通过电机固定轴46设置于机架1上,减速电机4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45与驱动轴23相连接。
具体的,减速电机44带动驱动轴23旋转,进而带动与驱动轴23相贴合的输送带6运动,从而传输输送带6上的物料。
优选的,所述机架1内设置有收集抽屉47,该收集抽屉47位于输送机构5下方位置。
具体的,通过在收集抽屉47上设置抽屉把手48,当有物料从相邻输送机构5间掉落至机架1内,或者长时间灰尘掉落机架1内时,可以通过抽屉把手48拉出收集抽屉47,进而及时取出掉落物料或灰尘。
具体实施时,根据物料的规格选取一定数量的输送机构5,先通过第一更换机构9将输送带6设置于输送机构5上,然后通过第二更换机构40将输送机构5设置于连接轴4上,同时可以通过第二更换机构40根据物料的规格调整相邻输送机构5之间的间距,本发明的输送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驱动机构21与输送机构5分离,方便维修,输送带6磨损后更换方便,效率提高;
(2)相邻输送机构5的输送带6间距可以任意调节,方便传输各种规格的物料;
(3)根据产品的结构可以任意安装或拆除输送机构5,可按需增加输送机构5或减少输送机构5,速度更快,更便捷;
(4)输送带6掉落的物品或者灰尘,可通过机架1内的收集抽屉47及时取出或清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便捷式更换输送带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沿着输送方向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相互平行设置,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在轴向上与第一固定板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在轴向上与第二固定板连接;
至少两组输送机构,每组所述输送机构上设置有输送带,输送机构包括输送侧板、惰轮组、第一更换机构,所述输送侧板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输送侧板、第二输送侧板,所述惰轮组分布设置于第一输送侧板、第二输送侧板之间,所述输送带通过第一更换机构套设于惰轮组上;
所述输送侧板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相互平行设置,且输送侧板活动连接于连接轴上;所述输送侧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卡位部、第二卡位部,第一卡位部为向外凸出的第一外圆弧部,第二卡位部为向外凸出的第二外圆弧部,所述第一卡位部、第二卡位部之间为向内凹进的内圆弧部;
所述惰轮组包括第一惰轮、第二惰轮、第一卡位惰轮、第二卡位惰轮、第三惰轮、第四惰轮,所述第一惰轮、第二惰轮分别设置于输送侧板上部的两端,所述第一卡位惰轮设置于第一外圆弧部处,所述第二卡位惰轮设置于第二外圆弧部处;所述第三惰轮位于第一惰轮、第一卡位惰轮之间,所述第四惰轮位于第二惰轮、第二卡位惰轮之间,所述第三惰轮、第四惰轮通过第一更换机构活动设置于输送侧板上;
第一更换机构,所述第一更换机构用于安装输送带至输送机构上或用于从输送机构上拆除输送带;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模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设置于第一卡位部、第二卡位部之间的内圆弧部处,驱动轴的表面与套设于第一卡位部、第二卡位部间的输送带紧密贴合;所述驱动模组带动驱动轴旋转,进而带动输送带在惰轮组上运动;
所述第三惰轮、第四惰轮包括惰轮本体、惰轮轴,所述惰轮本体套设于惰轮轴上,所述输送侧板位于第三惰轮、第四惰轮处开设有第一侧板卡槽,所述惰轮轴的两端卡接于第一侧板卡槽内,且惰轮轴的两端沿着第一侧板卡槽深度的方向向外延伸形成固定部;所述第一更换机构包括拉簧、偏心轮、偏心杆、同步杆,所述偏心轮通过偏心轴设置于输送侧板上,偏心轮设置有偏心内凹弧部;所述输送侧板上开设有以偏心轴为圆心的弧形滑槽,弧形滑槽位于第一侧板卡槽的上方位置;所述偏心轴、同步杆、惰轮轴在轴向上相互平行设置,且偏心轴与同步杆之间通过偏心杆连接;所述拉簧的一端固定设置于输送侧板上,拉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于同步杆上;通过所述拉簧的弹力,偏心轮的偏心内凹弧部与惰轮轴的固定部紧密贴合;进而所述惰轮轴卡接于第一侧板卡槽内,惰轮轴与偏心轴以偏心轮的圆心对称设置;
所述输送侧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侧板卡槽,所述第二侧板卡槽的槽宽与连接轴的直径相同,所述输送侧板通过第二侧板卡槽卡接于连接轴上;所述连接轴包括固定轴、卡紧轴,所述固定轴与卡紧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固定轴固定设置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一端,所述卡紧轴通过第二更换机构活动设置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位于卡紧轴的一端开设有限位腰型孔,所述卡紧轴的端部设置于限位腰型孔内并向外延伸;所述第二更换机构包括卡紧弹簧、卡紧垫块,所述卡紧垫块固定设置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上,且卡紧垫块位于限位腰型孔远离卡紧轴的一端,所述卡紧弹簧的一端与卡紧垫块相连接,卡紧弹簧的另一端与卡紧轴设置于限位腰型孔内的端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更换输送带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位部的高度大于第二卡位部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更换输送带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惰轮、第二惰轮、第四惰轮、第二卡位惰轮、第一卡位惰轮、第三惰轮依次分布设置于第一输送侧板、第二输送侧板之间,所述输送带套设于第一惰轮、第二惰轮、第四惰轮、第二卡位惰轮、第一卡位惰轮、第三惰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更换输送带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组包括减速电机、联轴器、电机固定轴,所述减速电机通过电机固定轴设置于机架上,减速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轴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更换输送带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内设置有收集抽屉,该收集抽屉位于输送机构下方位置。
CN202210829998.0A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便捷式更换输送带的输送装置 Active CN1149880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29998.0A CN114988012B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便捷式更换输送带的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29998.0A CN114988012B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便捷式更换输送带的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88012A CN114988012A (zh) 2022-09-02
CN114988012B true CN114988012B (zh) 2022-11-04

Family

ID=83022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29998.0A Active CN114988012B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便捷式更换输送带的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8801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78639U (zh) * 2014-09-22 2015-01-07 天津通格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接驳台皮带快速安装装置
CN208452588U (zh) * 2018-07-13 2019-02-01 广州精陶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大幅面打印机传送带升降机构
CN210140187U (zh) * 2019-06-28 2020-03-13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跨柱模块
CN214778636U (zh) * 2020-12-10 2021-11-19 东莞东聚电子电讯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更换皮带的输送机构
CN112830168A (zh) * 2021-02-07 2021-05-25 杭州艾浦斯汉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快速更换功能的输送系统及更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88012A (zh) 2022-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27315U (zh) 月饼生产线的月饼进料装置
JP5129951B2 (ja) パレット搬送装置
CN114988012B (zh) 一种便捷式更换输送带的输送装置
CN109019022B (zh) 一种玻璃进出料装置及方法
CN111591709A (zh) 一种具有除杂功能的传送设备
CN208513297U (zh) 玻璃清洗分拣一体化系统
CN214526099U (zh) 一种汽车零件用滚筒输送线
CN112170219B (zh) 一种农产品自动化分拣流水线
CN205571214U (zh) 一种冲压设备的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08307843U (zh) 移载机
CN211495764U (zh) 一种重载循环输送装置
CN209886249U (zh) 一种塑料中空板箱印刷模切机用除废装置
CN203728017U (zh) 片材自动上下料匣
CN208916218U (zh) 穿料机构和凸轮料移送装置
CN206665676U (zh) 一种平行输送多皮带移载机构
CN112320365A (zh) 一种在线自动摆盘装置
CN221115613U (zh) 一种块状物体用抖动输送装置
CN214897886U (zh) 一种全自动磁环充磁设备
CN211944929U (zh) 一种供料小车及自动化设备
CN110947632B (zh) 一种自动化分拣流水线
CN211594046U (zh) 一种环境纳米材料制备用送料装置
CN219807302U (zh) 一种输送线
CN219859168U (zh) 一种带有纠偏功能的输送带
CN217050345U (zh) 一种工件搬运用的具有快速更换结构的滚筒输送线
CN220641320U (zh) 一种自动上料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426, Building 4, No. 11 Chunhui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27

Patentee after: Mamba Drive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26, Building 4, No. 11 Chunhui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before: Suzhou donglianwa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