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40187U - 跨柱模块 - Google Patents

跨柱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40187U
CN210140187U CN201921001090.0U CN201921001090U CN210140187U CN 210140187 U CN210140187 U CN 210140187U CN 201921001090 U CN201921001090 U CN 201921001090U CN 210140187 U CN210140187 U CN 210140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ody
idler
frame
whee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0109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进
李鹏
张学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ccura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ccura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ccura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ccura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0109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40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40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401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跨柱模块,包括第一架体和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设置的第二架体,跨柱模块设置有沿长度方向贯穿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槽体,第一架体上远离第二架体的一端设有主动轮,第二架体上远离第一架体的一端设有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设有传输带,主动轮、从动轮和传输带均位于槽体内,第一架体上设有驱动部件,驱动部件通过传动部件驱动主动轮。该跨柱模块,通过传输带形成的单一轨道结构,空间占比小,方便布设与安装调试,通过能够相对滑动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使得该跨柱模块长度可调,能够适应不同越障场景,该跨柱模块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能够与其他功能模块良好集联,使流水线跨越障碍物。

Description

跨柱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装置,特别是一种跨柱模块。
背景技术
流水线作业被各行各业广泛运用,在医疗、生物等行业中,多采用若干个模组或者模块来构成输送的流水线,在样品检验流水线中,样品存放于试管中,试管设置在试管架上,试管架需要运行到各个检测设备处,通过若干个直线模块和/或转角模块的集联将各个检测设备串联形成流水线,为了满足流水线在不同工作情况下的需求,对于空间布局受限制或者需要跨越障碍物的情况下的流水线排布,则会使用到跨柱模块。
现有的跨柱模块多为双轨道结构,空间占比大,部分空间布局难以设置,安装调试均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的跨柱模块多为双轨道结构,空间占比大,部分空间布局难以设置,安装调试均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跨柱模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跨柱模块,包括第一架体和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设置的第二架体,所述跨柱模块设置有沿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的槽体,所述第一架体上远离所述第二架体的一端设有主动轮,所述第二架体上远离所述第一架体的一端设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之间设有传输带,所述主动轮、所述从动轮和所述传输带均位于所述槽体内,所述第一架体上设有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通过传动部件驱动所述主动轮。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跨柱模块,通过所述传输带形成的单一轨道结构,空间占比小,方便布设与安装调试,通过能够相对滑动的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使得该跨柱模块长度可调,能够适应不同越障场景,同时输出稳定,不容易造成卡顿以及短暂停止现象,该跨柱模块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能够与其他功能模块良好集联,使流水线跨越障碍物。
优选地,所述第二架体包括抽屉导轨和锁定部件,所述抽屉导轨连接于所述第一架体,所述锁定部件用于所述抽屉导轨长度调节后将其长度固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架体还包括左端板和右端板,所述左端板和所述右端板分别连接于所述抽屉导轨的两侧,所述左端板和所述右端板之间为所述槽体,所述左端板和所述右端板用于设置所述从动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架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左架板和右架板,所述左架板和所述右架板之间为所述槽体。
优选地,该跨柱模块还包括能够相对滑动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以及能够相对滑动的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三支撑板均连接于所述第一架体,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四支撑板均连接于所述第二架体。
优选地,所述传动部件包括同步带和两个同步轮,一个所述同步轮连接于所述驱动部件的输出端,另一个所述同步轮与所述主动轮同轴设置,所述同步带连接于两个所述同步轮之间。
优选地,该跨柱模块还包括至少一个惰轮,所有所述惰轮设于所述第一架体和/或所述第二架体上。
所有所述惰轮用于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相结合,以调节所述传输带的长度来适配该跨柱模块的长度。
进一步优选地,该跨柱模块还包括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设于所述第一架体和/或所述第二架体上,所述调节部件用于调节每个所述惰轮在所述第一架体和/或所述第二架体上的位置。
进一步优选地,该跨柱模块包括第一惰轮、第二惰轮和第三惰轮,所述第一惰轮设于所述第二架体上,所述第二惰轮和所述第三惰轮设于所述第一架体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惰轮位于所述第一惰轮和所述第三惰轮之间,所述第二惰轮的高度位置低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的高度位置、且高于所述第一惰轮和所述第三惰轮的高度位置。
优选地,所述传输带为皮带、塑料带、钢丝网带或者钢板链带。
优选地,所述第一架体上设有第一光耦,所述第一光耦位于所述主动轮处。
优选地,所述第二架体上设有第二光耦,所述第二光耦位于所述从动轮处。
优选地,所述驱动部件包括步进电机和联轴器。
优选地,该跨柱模块还包括安装柜,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设于所述安装柜顶部。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运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跨柱模块,通过所述传输带形成的单一轨道结构,空间占比小,方便布设与安装调试,通过能够相对滑动的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使得该跨柱模块长度可调,能够适应不同越障场景,同时输出稳定,不容易造成卡顿以及短暂停止现象,该跨柱模块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能够与其他功能模块良好集联,使流水线跨越障碍物。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跨柱模块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跨柱模块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主视图;
图4为图2的俯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中皮带长度调节示意图。
图中标记:1-第一架体,11-主动轮,12-左架板,13-右架板,14-第一支撑板,15-第二支撑板,16-第三支撑板,17-第四支撑板,2-第二架体,21-抽屉导轨,22-左端板,23-右端板,24-从动轮,25-第一惰轮,26-第二惰轮,27-第三惰轮,3-驱动部件,4-第一光耦,5-第二光耦,6-同步轮,7-同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跨柱模块,包括安装柜,所述安装柜顶部设有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所述第一架体1与所述第二架体2相连接。
所述第二架体2沿所述第一架体1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所述跨柱模块设置有沿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架体1和所述第二架体2的槽体,所述第一架体1上远离所述第二架体2一端的所述槽体内设有主动轮11,所述第二架体2上远离所述第一架体1一端的所述槽体设有从动轮24,所述主动轮11和所述从动轮24之间设有皮带,所述皮带位于所述槽体内,所述第一架体1上设置所述主动轮11一端的所述槽体内设有驱动部件3,所述驱动部件3通过传动部件连接所述主动轮11。
所述第一架体1上设置所述主动轮11的一端设有第一光耦4,所述第二架体2上设置所述从动轮24的一端设有第二光耦5,所述第一光耦4和所述第二光耦5分别用于检测试管架是否进入该跨柱模块和是否离开该跨柱模块。
所述驱动部件3包括步进电机和联轴器,所述传动部件包括同步带7和两个同步轮6,一个所述同步轮6的转轴连接于所述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连接于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另一个所述同步轮6与所述主动轮11同轴设置,所述同步带7连接于两个所述同步轮6之间。
如图1_4所示,所述第一架体1包括相互连接的左架板12和右架板13,所述左架板12和所述右架板13之间为所述槽体,所述左架板12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4,所述右架板13连接有第三支撑板16。
如图1-4所示,所述第二架体2包括抽屉导轨21、锁定部件、左端板22和右端板23,所述抽屉导轨21连接于所述第一架体1中所述左架板12和所述右架板13之间,所述左端板22和所述右端板23分别连接于所述抽屉导轨21的两侧,所述左端板22和所述右端板23之间为所述槽体,所述左端板22和所述右端板23用于设置所述从动轮24,所述锁定部件用于所述抽屉导轨21长度调节后将其长度固定。
如图1、2和4所示,所述左端板22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5,所述右端板23连接有第四支撑板17,所述第一支撑板14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5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16和所述第四支撑板17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4、所述第二支撑板15、所述第三支撑板16和所述第四支撑板17均用于支撑所述皮带。
其中,所述抽屉导轨21长度调节后更换适配的所述皮带来适配该跨柱模块的长度,或者如图5所示,选用较所述抽屉导轨21长度长的所述皮带,通过设置第一惰轮25、第二惰轮26和第三惰轮27的惰轮系和与所述惰轮系对应的调节部件,所述第一惰轮25设于所述第二架体2上,所述第二惰轮26和所述第三惰轮27设于所述第一架体1上,所述第二惰轮26位于所述第一惰轮25和所述第三惰轮27之间,所述第二惰轮26的高度位置低于所述主动轮11和所述从动轮24的高度位置、且高于所述第一惰轮25和所述第三惰轮27的高度位置,所述调节部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惰轮25、所述第二惰轮26和第三惰轮27两两之间的间距以及每个惰轮的高度位置,所述惰轮系与所述主动轮11和所述从动轮24共同作用,将所述皮带绷紧调节至适配所述抽屉导轨21长度;具体的,第一长度模式中所述皮带仅穿过所述主动轮11和所述从动轮24,第二长度模式中所述皮带同时穿过所述主动轮11、所述从动轮24和所述第一惰轮25,第三长度模式中所述皮带同时穿过所述主动轮11、所述从动轮24和所述第二惰轮26,第四长度模式中所述皮带同时穿过所述主动轮11、所述从动轮24和所述第三惰轮27,第五长度模式中所述皮带同时穿过所述主动轮11、所述从动轮24、所述第一惰轮25和所述第三惰轮27,第六长度模式中所述皮带同时穿过所述主动轮11、所述从动轮24、所述第一惰轮25、所述第二惰轮26和所述第三惰轮27。
运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跨柱模块,通过所述皮带形成的单一轨道结构,空间占比小,方便布设与安装调试,通过能够相对滑动的所述第一架体1和所述第二架体2使得该跨柱模块长度可调,能够适应不同越障场景,同时输出稳定,不容易造成卡顿以及短暂停止现象,该跨柱模块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能够与其他功能模块良好集联,使流水线跨越障碍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跨柱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架体(1)和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设置的第二架体(2),所述跨柱模块设置有沿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架体(1)和所述第二架体(2)的槽体,所述第一架体(1)上远离所述第二架体(2)的一端设有主动轮(11),所述第二架体(2)上远离所述第一架体(1)的一端设有从动轮(24),所述主动轮(11)和所述从动轮(24)之间设有传输带,所述主动轮(11)、所述从动轮(24)和所述传输带均位于所述槽体内,所述第一架体(1)上设有驱动部件(3),所述驱动部件(3)通过传动部件驱动所述主动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架体(2)包括抽屉导轨(21)和锁定部件,所述抽屉导轨(21)连接于所述第一架体(1),所述锁定部件用于所述抽屉导轨(21)长度调节后将其长度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架体(2)还包括左端板(22)和右端板(23),所述左端板(22)和所述右端板(23)分别连接于所述抽屉导轨(21)的两侧,所述左端板(22)和所述右端板(23)之间为所述槽体,所述左端板(22)和所述右端板(23)用于设置所述从动轮(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1)包括相互连接的左架板(12)和右架板(13),所述左架板(12)和所述右架板(13)之间为所述槽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柱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相对滑动的第一支撑板(14)和第二支撑板(15)、以及能够相对滑动的第三支撑板(16)和第四支撑板(17),所述第一支撑板(14)和所述第三支撑板(16)均连接于所述第一架体(1),所述第二支撑板(15)和所述第四支撑板(17)均连接于所述第二架体(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包括同步带(7)和两个同步轮(6),一个所述同步轮(6)连接于所述驱动部件(3)的输出端,另一个所述同步轮(6)与所述主动轮(11)同轴设置,所述同步带(7)连接于两个所述同步轮(6)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跨柱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惰轮,所有所述惰轮设于所述第一架体(1)和/或所述第二架体(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跨柱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设于所述第一架体(1)和/或所述第二架体(2)上,所述调节部件用于调节每个所述惰轮在所述第一架体(1)和/或所述第二架体(2)上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跨柱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惰轮(25)、第二惰轮(26)和第三惰轮(27),所述第一惰轮(25)设于所述第二架体(2)上,所述第二惰轮(26)和所述第三惰轮(27)设于所述第一架体(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跨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惰轮(26)位于所述第一惰轮(25)和所述第三惰轮(27)之间,所述第二惰轮(26)的高度位置低于所述主动轮(11)和所述从动轮(24)的高度位置、且高于所述第一惰轮(25)和所述第三惰轮(27)的高度位置。
CN201921001090.0U 2019-06-28 2019-06-28 跨柱模块 Active CN210140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1090.0U CN210140187U (zh) 2019-06-28 2019-06-28 跨柱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1090.0U CN210140187U (zh) 2019-06-28 2019-06-28 跨柱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40187U true CN210140187U (zh) 2020-03-13

Family

ID=69736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01090.0U Active CN210140187U (zh) 2019-06-28 2019-06-28 跨柱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401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88012A (zh) * 2022-07-15 2022-09-02 苏州东联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式更换输送带的输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88012A (zh) * 2022-07-15 2022-09-02 苏州东联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式更换输送带的输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40187U (zh) 跨柱模块
CN105775622A (zh) 一种回字形循环输送装置
CN202657615U (zh) 试管架进架机构
CN107283093A (zh) 一种多车型随机切换定位系统
CN204081597U (zh) 一种仓储类立体车库用搬运机器人
CN105839964B (zh) 一种立体智能车库的汽车搬运器及汽车搬运方法
CN108190441A (zh) 自动翻转装置及其翻转方法
CN110386391A (zh) 一种货柜
CN110085077B (zh) 一种用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驾驶辅助实验及实训教学的台架前车系统
CN103717804B (zh) 轨道中继装置以及台车搬运系统
CN208399525U (zh) 用于自动化检测设备的xy轴联动装置
CN207508545U (zh) 一种用于焊接多车型的随机切换系统
CN207943785U (zh) 一种用于高低温环境的三轴门架系统
CN108943849A (zh) 一种自适应瓦楞纸纸板尺寸的折箱设备
CN207524602U (zh) 一种瓦楞板生产用移送装置
CN110902355A (zh) X型道岔式智能切换平台
CN205786006U (zh) 自动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机用导滑装置
CN208950407U (zh) 一种带式车辆搬运器及其传送带装置
CN211994751U (zh) Uv平板打印机y轴纵向单电机传动系统
CN208866741U (zh) 安全气囊塑料件全自动安装装置
CN209051953U (zh) 自动焊锡生产线及其输送线体
CN210139197U (zh) 切换夹具库
CN219928755U (zh) 一种双轨平台移载机
CN209367291U (zh) 一种夹取装置
CN110015454A (zh) 一种片料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