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30199A - 光学部件 - Google Patents

光学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30199A
CN114930199A CN202080092680.8A CN202080092680A CN114930199A CN 114930199 A CN114930199 A CN 114930199A CN 202080092680 A CN202080092680 A CN 202080092680A CN 114930199 A CN114930199 A CN 1149301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ituent unit
cycloolefin
optical member
general formula
deriv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926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和佐英树
藤村太
斋藤春佳
中村达也
中岛真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i Chemicals Inc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Chemical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Chemicals Inc filed Critical Mitsui Chemical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4930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01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02B1/041Len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10/00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210/02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32/00Copolymers of 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o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in a side chain, and having one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in a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 C08F232/02Copolymers of 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o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in a side chain, and having one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in a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having no condensed rings
    • C08F232/04Copolymers of 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o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in a side chain, and having one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in a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having no condensed rings having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4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 C08F4/44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 C08F4/60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together with refractory metals, iron group metals, platinum group metals, manganese, rhenium technet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2Refractory 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4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59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 C08F4/65912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in combination with an organoaluminium compou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学部件,其为包含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的光学部件,上述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具有下述通式(I)所示的来源于至少1种烯烃的构成单元(a)、下述通式(II)所示的来源于至少1种环状烯烃的构成单元(b)以及下述通式(III)所示的来源于至少1种环状烯烃的构成单元(c),在将上述构成单元(a)、构成单元(b)和构成单元(c)的合计含量设为100摩尔%时,上述构成单元(a)的含量为50摩尔%以下。

Description

光学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部件。
背景技术
环状烯烃系共聚物的光学性能优异,例如,用作光学透镜等光学部件。
作为光学部件所使用的环状烯烃系共聚物相关的技术,可举出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99939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包含环状烯烃系共聚物和双甘油脂肪酸酯的环状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果使用这样的环状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则能获得光学性能优异,进一步高温高湿条件下的光学性能的劣化得以抑制的成型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999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车载照相机透镜、便携设备(手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用的照相机透镜的需求提高。对于车载照相机透镜、便携设备用的照相机透镜要求高耐热性。环状烯烃系共聚物由于其优异的光学特性以及机械特性而广泛用于照相机透镜等光学部件。
然而,根据本发明人等的研究,发现包含环状烯烃系共聚物的光学部件如果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下,则存在折射率变化而光学性能会劣化的情况。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提供折射率高,并且高温环境下的光学性能的长期可靠性优异的光学部件。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以下所示的光学部件。
[1]
一种光学部件,其为包含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的光学部件,
上述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具有:
下述通式(I)所示的来源于至少1种烯烃的构成单元(a)、
下述通式(II)所示的来源于至少1种环状烯烃的构成单元(b)、以及
下述通式(III)所示的来源于至少1种环状烯烃的构成单元(c),
在将上述构成单元(a)、构成单元(b)和构成单元(c)的合计含量设为100摩尔%时,上述构成单元(a)的含量为50摩尔%以下。
[化学式1]
Figure BDA0003739334290000021
(上述通式(I)中,R300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29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烃基。)
[化学式2]
Figure BDA0003739334290000022
(上述通式(II)中,R1~R8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卤原子或碳原子数4以下的烃基,R5~R8可以彼此结合以形成单环,并且该单环可以具有双键,此外可以由R5与R6、或R7与R8来形成亚烷基。)
[化学式3]
Figure BDA0003739334290000031
(上述通式(III)中,n为0或1,m为0或正整数,n+m为正整数,q为0或1,R1~R18以及Ra和Rb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卤原子或烃基,R15~R18可以彼此结合以形成单环或多环,并且该单环或多环可以具有双键,此外可以由R15与R16、或R17与R18来形成亚烷基。)
[2]
根据上述[1]所述的光学部件,通过DSC测定的上述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的玻璃化转变点(Tg)为140℃以上。
[3]
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光学部件,上述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中的上述构成单元(b)的含量与上述构成单元(c)的含量之比((b)/(c))为2以上。
[4]
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部件,上述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中的上述构成单元(b)包含来源于二环[2.2.1]-2-庚烯的重复单元,上述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中的上述构成单元(c)包含来源于四环[4.4.0.12,5.17,10]-3-十二碳烯的重复单元。
[5]
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部件,上述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中的上述构成单元(a)包含来源于乙烯的重复单元。
[6]
根据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部件,其为fθ透镜、摄像透镜、传感器透镜、棱镜或导光板。
[7]
根据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部件,其为车载照相机透镜或便携设备用照相机透镜。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折射率高,并且高温环境下的光学性能的长期可靠性优异的光学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发明。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表示数值范围的“A~B”如果没有特别规定,就表示A以上B以下。
[光学部件]
首先,对于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的光学部件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光学部件为包含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的光学部件,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具有:下述通式(I)所示的来源于至少1种烯烃的构成单元(a)、下述通式(II)所示的来源于至少1种环状烯烃的构成单元(b)、以及下述通式(III)所示的来源于至少1种环状烯烃的构成单元(c),在将上述构成单元(a)、构成单元(b)和构成单元(c)的合计含量设为100摩尔%时,上述构成单元(a)的含量为50摩尔%以下。
[化学式4]
Figure BDA0003739334290000041
(上述通式(I)中,R300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29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烃基。)
[化学式5]
Figure BDA0003739334290000051
(上述通式(II)中,R1~R8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卤原子或碳原子数4以下的烃基,R5~R8可以彼此结合以形成单环,并且该单环可以具有双键,此外可以由R5与R6、或R7与R8来形成亚烷基。)
[化学式6]
Figure BDA0003739334290000052
(上述通式(III)中,n为0或1,m为0或正整数,n+m为正整数,q为0或1,R1~R18以及Ra和Rb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卤原子或烃基,R15~R18可以彼此结合以形成单环或多环,并且该单环或多环可以具有双键,此外可以由R15与R16、或R17与R18来形成亚烷基。)
根据本发明人等的研究,发现包含环状烯烃系共聚物的光学部件如果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下,则折射率变化而光学性能会劣化。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使用了具有上述通式(I)所示的来源于至少1种烯烃的构成单元(a)、上述通式(II)所示的来源于至少1种环状烯烃的构成单元(b)以及上述通式(III)所示的来源于至少1种环状烯烃的构成单元(c),上述构成单元(a)的含量为50摩尔%以下的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的光学部件的折射率高,并且即使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下,也难以发生折射率的降低,光学性能的长期可靠性优异。
即,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实现折射率高,并且高温环境下的光学性能的长期可靠性优异的光学部件。
关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光学部件中的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的含量的下限,在将光学部件的整体设为100质量%时,优选为5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7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质量%以上,进一步更优选为9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95质量%以上。通过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光学部件中的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的含量为上述下限值以上,从而能够使光学性能变得更良好。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光学部件中的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的含量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100质量%以下。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光学部件由于包含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因此光学性能优异。因此,在需要高精度地识别图像的光学系统中,能够适合用作光学部件。所谓光学部件,是光学系统设备等所使用的部件,具体而言,可举出作为各种传感器所使用的透镜的传感器透镜、拾取透镜、投影透镜、棱镜、fθ透镜、摄像透镜、导光板等,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效果的观点考虑,能够适合用于fθ透镜、摄像透镜、传感器透镜、棱镜或导光板。
特别是,包含玻璃化转变点处于140℃以上的范围的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的光学部件具有高耐热性而且满足耐湿热性。
因此,包含玻璃化转变点处于140℃以上的范围的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的光学部件能够特别适合用于车载照相机透镜、便携设备(手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用的照相机透镜等要求耐热性的光学部件。作为车载照相机透镜、便携设备用照相机透镜,可举出例如,大画幅照相机透镜(view camera lens)、传感式照相机透镜(sensing camera lens)、抬头显示器的光会聚用透镜、抬头显示器的光扩散用透镜等。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光学部件可以与不同于上述光学部件的第2光学部件相组合。
作为上述第2光学部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使用由选自聚碳酸酯树脂和聚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树脂所构成的光学部件。
以下,对于各成分,进行具体地说明。
(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
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具有上述通式(I)所示的来源于至少1种烯烃的构成单元(a)、上述通式(II)所示的来源于至少1种环状烯烃的构成单元(b)以及上述通式(III)所示的来源于至少1种环状烯烃的构成单元(c)。
<构成单元(a)>
上述通式(I)中,R300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29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烃基。作为用于形成构成单元(a)的烯烃单体,可举出例如,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3-甲基-1-丁烯、3-甲基-1-戊烯、3-乙基-1-戊烯、4-甲基-1-戊烯、4-甲基-1-己烯、4,4-二甲基-1-己烯、4,4-二甲基-1-戊烯、4-乙基-1-己烯、3-乙基-1-己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碳烯、1-十四碳烯、1-十六碳烯、1-十八碳烯、1-二十碳烯等。从获得具有更优异的耐热性、机械特性和光学特性的光学部件的观点考虑,这些之中,优选为乙烯或丙烯,特别优选为乙烯。用于形成构成单元(a)的烯烃单体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中,在将构成单元(a)、构成单元(b)和构成单元(c)的合计含量设为100摩尔%时,从提高光学部件的耐热性的观点考虑,构成单元(a)的含量为50摩尔%以下,优选为49摩尔%以下,更优选为48摩尔%以下,而且优选为35摩尔%以上,更优选为40摩尔%以上。
另外,构成单元(a)的含量能够由13C-NMR来测定。
<构成单元(b)>
上述通式(II)中,R1~R8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卤原子或碳原子数4以下的烃基。这里,卤原子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
作为碳原子数4以下的烃基,可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等烷基、环丙基等环烷基。
此外,R5~R8可以彼此结合以形成单环,并且该单环可以具有双键,此外可以由R5与R6、或R7与R8来形成亚烷基。
以下例示这里所形成的单环。
[化学式7]
Figure BDA0003739334290000081
另外,在上述单环中,赋予1或2的编号的碳原子为通式(II)中,形成R5(R6)或R7(R8)所结合的脂环结构的碳原子。
此外,作为亚烷基,具体而言,可举出亚乙基、亚丙基、异亚丙基。
作为用于形成构成单元(b)的环状烯烃单体,可举出例如,二环[2.2.1]-2-庚烯(也称为降冰片烯。)、碳原子数11以下的二环[2.2.1]庚-2-烯衍生物、三环[4.3.0.12,5]-3-癸烯衍生物、三环[4.4.0.12,5]-3-十一碳烯等。这些之中,优选为二环[2.2.1]-2-庚烯。
用于形成构成单元(b)的环状烯烃单体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中,在将构成单元(a)、构成单元(b)和构成单元(c)的合计含量设为100摩尔%时,从提高高温环境下的光学性能的长期可靠性、折射率和耐热性的平衡的观点考虑,构成单元(b)的含量优选为25摩尔%以上64摩尔%以下,更优选为30摩尔%以上60摩尔%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5摩尔%以上55摩尔%以下,特别优选为40摩尔%以上55摩尔%以下。
另外,构成单元(b)的含量能够由13C-NMR来测定。
<构成单元(c)>
上述通式(III)中,n为0或1,m为0或正整数,n+m为正整数,q为0或1。另外,在q为1的情况下,Ra和Rb各自独立地表示下述原子或烃基,在q为0的情况下,各个结合键结合以形成5元环。
此外,上述通式(III)中,R1~R18以及Ra和Rb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卤原子或烃基。这里,卤原子与上述通式(II)中的卤原子相同。
此外,作为烃基,各自独立地通常可举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3~15的环烷基。更具体而言,作为烷基,可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戊基、己基、辛基、癸基、十二烷基和十八烷基,作为环烷基,可举出环己基。这些基团可以被卤原子取代。
进一步,上述通式(III)中,可以由R15与R16、R17与R18、R15与R17、R16与R18、R15与R18、或R16与R17分别结合(彼此共同地)以形成单环或多环,而且这样操作而形成的单环或多环可以具有双键。
以下例示这里所形成的单环或多环。
[化学式8]
Figure BDA0003739334290000091
另外,上述例示中,赋予1或2的编号的碳原子为通式(III)中,形成R15(R16)或R17(R18)所结合的脂环结构的碳原子。
此外,可以由R15与R16、或R17与R18来形成亚烷基。作为这样的亚烷基,通常可举出碳原子数2~20的亚烷基,具体而言,可举出亚乙基、亚丙基和异亚丙基。
作为用于形成构成单元(c)的环状烯烃单体,可举出例如,四环[4.4.0.12,5.17 ,10]-3-十二碳烯(也称为四环十二碳烯。)、碳原子数12以上的三环[4.3.0.12,5]-3-癸烯衍生物、三环[4.3.0.12,5]-3-十一碳烯衍生物、四环[4.4.0.12,5.17,10]-3-十二碳烯衍生物、五环[6.6.1.13,6.02,7.09,14]-4-十六碳烯衍生物、五环[8.4.0.12,3.19,12.08,13]-3-十六碳烯衍生物、五环[6.5.1.13,6.02,7.09,13]-4-十五碳烯衍生物、五环[7.4.0.12,5.19,12.08,13]-3-十五碳烯衍生物、五环十五碳二烯衍生物、六环[6.6.1.13,6.110,13.02,7.09,14]-4-十七碳烯衍生物、七环[8.7.0.1.3.6.110,17.112,15.02,7.011,16]-4-二十碳烯衍生物、七环-5-二十碳烯衍生物、七环[8.8.0.14,7.111,18.113,16.03,8.012,17]-5-二十一碳烯衍生物、八环[8.8.0.12, 9.14,7.111,18.113,16.03,8.012,17]-5-二十二碳烯衍生物、九环[10.9.1.14,7.113,20.115,18.03, 8.02,10.012,21.014,19]-5-二十五碳烯衍生物、九环[10.10.1.15,8.114,21.116,19.02,11.04,9.013 ,22.015,20]-5-二十六碳烯衍生物等。
这些之中,优选为四环[4.4.0.12,5.17,10]-3-十二碳烯。
用于形成构成单元(c)的环状烯烃单体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中,在将构成单元(a)、构成单元(b)和构成单元(c)的合计含量设为100摩尔%时,从易于维持光学部件的高折射率的观点考虑,构成单元(c)的含量优选为1摩尔%以上25摩尔%以下,更优选为3摩尔%以上20摩尔%以下。
另外,构成单元(c)的含量能够由13C-NMR来测定。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中,构成单元(b)的含量与上述构成单元(c)的含量之比((b)/(c))优选为2以上,更优选为3以上。如果(b)/(c)为上述下限值以上,则能够获得折射率更高,并且高温环境下的光学性能的长期可靠性更优异的光学部件。此外,作为(b)/(c)的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13以下。
用于形成构成单元(b)的环状烯烃单体、用于形成构成单元(c)的环状烯烃单体例如通过使环戊二烯与具有对应的结构的烯烃类进行狄尔斯-阿尔德反应来制造。
此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根据需要含有由其它的能够共聚的其它单体衍生的构成单元。
作为这样的其它单体,可举出用于形成构成单元(b)的环状烯烃单体、用于形成构成单元(c)的环状烯烃单体以外的环状烯烃,可举出例如,环丁烯、环戊烯、环己烯、3,4-二甲基环己烯、3-甲基环己烯、2-(2-甲基丁基)-1-环己烯、3a,5,6,7a-四氢-4,7-亚甲基-1H-茚等。
它们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进一步也可举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等其它烯烃类。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优选实质上不含凝胶状交联聚合物,实质上具备可以具有支链结构的线型结构。通过该共聚物溶解于有机溶剂而不含不溶物质,从而能够确认该共聚物实质上具备线型结构。例如在如后述那样操作来测定特性粘度[η]时,能够通过该共聚物完全溶解于135℃的十氢化萘来确认。
此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在135℃的十氢化萘中测定的特性粘度([η])优选为0.1~2.0dl/g,更优选为0.15~1.7dl/g。如果具有上述那样的特性粘度([η]),则成型性优异,而机械强度不降低,并且随着分子量上升而产生的对于熔融流动性的影响少。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的共聚类型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等。本实施方式中,从能够获得透明性、折射率和双折射率等光学物性优异,高精度的光学部件的观点考虑,作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优选使用无规共聚物。
优选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中的构成单元(b)包含来源于二环[2.2.1]-2-庚烯的重复单元,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中的上述构成单元(c)包含来源于四环[4.4.0.12,5.17,10]-3-十二碳烯的重复单元。
作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优选为乙烯与二环[2.2.1]-2-庚烯与四环[4.4.0.12,5.17,10]-3-十二碳烯的无规共聚物。
本实施方式中,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例如,能够通过按照日本特开昭60-168708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1-120816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1-115912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1-115916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1-271308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1-272216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2-252406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2-252407号公报等的方法,选择适当条件来制造。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的玻璃化转变点(Tg)优选为140℃以上,更优选为14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45℃以上,进一步更优选为150℃以上。如果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的玻璃化转变点(Tg)为上述范围,则作为车载照相机透镜、便携设备用照相机透镜等要求耐热性的光学部件来使用时,能够获得更良好的耐热性。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的玻璃化转变点(Tg)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从成型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180℃以下,更优选为170℃以下。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的玻璃化转变点(Tg)能够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进行测定。
(其它成分)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光学部件中,除了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以外,在不损害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光学部件的良好的物性的范围内,作为任意成分,能够含有公知的添加剂。
作为添加剂,可举出例如,亲水性稳定剂、亲水剂、抗氧化剂、二次抗氧化剂、润滑剂、脱模剂、防雾剂、耐候稳定剂、耐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抗静电剂、金属减活剂、酚系稳定剂、高级脂肪酸金属盐、受阻胺系光稳定剂、盐酸吸收剂、滑动剂、成核剂、增塑剂、阻燃剂、磷系稳定剂等。
如果包含亲水性稳定剂,则能够抑制高温高湿条件下的光学性能的劣化,是更优选的。
亲水性稳定剂优选为脂肪酸与多元醇的脂肪酸酯。更优选为脂肪酸与具有1个以上醚基的多元醇的脂肪酸酯。
[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光学部件能够通过将包含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的环状烯烃系树脂组合物成型为预定的形状来制造。
作为将环状烯烃系树脂组合物进行成型以获得光学部件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公知的方法。取决于其用途和形状,例如,能够应用挤出成型、注射成型、吹胀成型、吹塑成型、挤出吹塑成型、注射吹塑成型、压制成型、真空成型、粉末涂凝(powderslush)成型、压延成型、发泡成型等。这些之中,从成型性、生产率的观点考虑,优选为注射成型法。此外,成型条件根据使用目的或成型方法而适当选择,例如注射成型时的树脂温度通常在150℃~400℃,优选在200℃~350℃,更优选在230℃~330℃的范围内适当选择。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环状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例如,能够通过以下方法来获得:将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和根据需要所添加的其它成分使用挤出机和班伯里密炼机等公知的混炼装置进行熔融混炼的方法;将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和根据需要所添加的其它成分溶解于共同的溶剂之后,使溶剂蒸发的方法;在不良溶剂中添加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和根据需要所添加的其它成分的溶液以使其析出的方法等方法。
以上,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它们为本发明的例示,还能够采用上述以外的各种构成。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良等包含于本发明中。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受此任何限制。
<环状烯烃系共聚物的制造>
[制造例1]
在具备搅拌装置的容积500ml的玻璃制反应容器中,使作为非活性气体的氮气以100Nl/hr的流量流通30分钟之后,添加环己烷、四环[4.4.0.12,5.17,10]-3-十二碳烯(10mmol,以下,也称为四环十二碳烯(表1中,表示为TD)。)和2-降冰片烯(45mmol,表1中,表示为NB)。接着一边以转速600rpm搅拌聚合溶剂一边将溶剂温度升温至50℃。在溶剂温度达到预定的温度之后,将流通气体从氮气切换为乙烯,使乙烯以50Nl/hr、氢气以0.2Nl/hr的供给速度在反应容器中流通,经过10分钟之后,将甲基铝氧烷(MMAO)(0.9mmol)、WO2017/150218的第0158和0159段所记载的过渡金属化合物(1)中的钛变更为锆的催化剂(0.003mmol)添加至玻璃制反应容器,开始聚合。上述催化剂通过日本特开2004-331965号公报所记载的方法来合成。
经过30分钟之后,添加异丁醇5ml以使聚合停止,获得了包含乙烯、四环十二碳烯和降冰片烯的共聚物的聚合溶液。然后,将聚合溶液移液至另行准备的容积2L的烧杯中,进一步加入浓盐酸5ml和搅拌子,在强烈搅拌下,使其接触2小时,进行脱灰操作。在加入了相对于该聚合溶液为约4倍体积的丙酮的烧杯中,在搅拌下添加脱灰后的聚合溶液,使共聚物析出,进一步将析出的共聚物通过过滤以与滤液分离。将所得的包含溶剂的聚合物在130℃减压干燥10小时,结果获得了白色粉末状的乙烯-四环十二碳烯-降冰片烯共聚物2.72g。
通过以上,获得了环状烯烃系共聚物(P-1)。
[制造例2~8]
将构成环状烯烃系共聚物的各构成单元的含量的值调整为表1所记载的值,除此以外,与制造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分别获得了表1所记载的环状烯烃系共聚物(P-2)~(P-8)。
[构成环状烯烃系共聚物的各构成单元的含量的测定方法]
来源于乙烯的构成单元(a)、来源于降冰片烯的构成单元(b)和来源于四环十二碳烯的构成单元(c)的含量通过使用日本电子公司制“ECA500型”核磁共振装置,以下述条件进行测定来进行。
溶剂:氘代四氯乙烷
样品浓度:50~100g/l-溶剂
脉冲重复时间:5.5秒
累计次数:6000~16000次
测定温度:120℃
通过以上述那样的条件测定的13C-NMR光谱,分别对构成环状烯烃系共聚物的来源于乙烯的构成单元(a)、来源于降冰片烯的构成单元(b)和来源于四环十二碳烯的构成单元(c)的含量进行定量。
[玻璃化转变点(Tg)]
使用岛津Science公司制,DSC-6220,在N2(氮气)气氛下,测定环状烯烃系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点(Tg)。将环状烯烃系共聚物以10℃/分钟的升温速度从常温升温至200℃之后,保持5分钟,接着以10℃/分钟的降温速度降温至-20℃之后,保持5分钟。然后由以10℃/分钟的升温速度升温至200℃时的吸热曲线来求出环状烯烃系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点(Tg)。
[特性粘度[η]]
使用移动粘度计(离合公司制,型号VNR053U型),将使环状烯烃系共聚物的0.25~0.30g溶解于25ml的十氢化萘而得的产物作为试样。按照ASTM J1601,在135℃测定环状烯烃系共聚物的比粘度,将其与浓度之比外推至浓度0以求出环状烯烃系共聚物的特性粘度[η]。
[实施例1]
使用注射成型机(发那科公司制ROBOSHOTα-S30iA),以料筒温度275℃、模具温度125℃的条件,将环状烯烃系树脂(P-1)进行注射成型,制作成65mm×35mm×厚度3mmt的注射成型片。
对于获得的注射成型片,分别进行了下述各评价。将所得的结果示于表1。
(1)折射率
使用折射率计(岛津Science公司制KPR200),按照ASTM D542,测定利用微型混料器(micro compounder)进行了成型的30mm×30mm×厚度2.0mm的注射成型片的波长589nm时的折射率(nd)。这里,注射成型片的波长589nm时的折射率(nd)在下述耐热试验的前后进行了测定。
(2)耐热试验
将获得的注射成型片在温度139℃、大气气氛下放置168小时。然后,在取出3小时后,测定波长589nm时的折射率(nd),求出耐热试验前后的折射率的变化。
(3)内部雾度
使用苄醇,基于JIS K-7136(HAZE),使用株式会社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制HazeMeteRHM-150,对获得的注射成型片的内部雾度进行测定。接着,采用以下基准分别评价内部雾度。
〇:小于5%
×:5%以上
[实施例2~8和比较例1~4]
将环状烯烃系共聚物的种类变更为表1所示的聚合物,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以制作注射成型片,进一步使耐热试验中的耐热试验温度为表1所示的温度,除此以外,进行了与实施例1同样的评价。将所得的结果分别示于表1。
[表1]
Figure BDA0003739334290000161
本申请主张以2020年1月22日申请的日本申请特愿2020-008687号作为基础的优先权,将其公开的全部内容并入本申请中。

Claims (7)

1.一种光学部件,其为包含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的光学部件,
所述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具有:
下述通式(I)所示的来源于至少1种烯烃的构成单元(a)、
下述通式(II)所示的来源于至少1种环状烯烃的构成单元(b)、以及
下述通式(III)所示的来源于至少1种环状烯烃的构成单元(c),
在将所述构成单元(a)、构成单元(b)和构成单元(c)的合计含量设为100摩尔%时,所述构成单元(a)的含量为50摩尔%以下,
[化学式1]
Figure FDA0003739334280000011
所述通式(I)中,R300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29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烃基,
[化学式2]
Figure FDA0003739334280000012
所述通式(II)中,R1~R8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卤原子或碳原子数4以下的烃基,R5~R8可以彼此结合以形成单环,并且该单环可以具有双键,此外可以由R5与R6、或R7与R8来形成亚烷基,
[化学式3]
Figure FDA0003739334280000021
所述通式(III)中,n为0或1,m为0或正整数,n+m为正整数,q为0或1,R1~R18以及Ra和Rb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卤原子或烃基,R15~R18可以彼此结合以形成单环或多环,并且该单环或多环可以具有双键,此外可以由R15与R16、或R17与R18来形成亚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部件,通过DSC测定的所述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的玻璃化转变点(Tg)为140℃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部件,所述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中的所述构成单元(b)的含量与所述构成单元(c)的含量之比,即(b)/(c)为2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部件,所述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中的所述构成单元(b)包含来源于二环[2.2.1]-2-庚烯的重复单元,所述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中的所述构成单元(c)包含来源于四环[4.4.0.12,5.17,10]-3-十二碳烯的重复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部件,所述环状烯烃系共聚物(A)中的所述构成单元(a)包含来源于乙烯的重复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部件,其为fθ透镜、摄像透镜、传感器透镜、棱镜或导光板。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部件,其为车载照相机透镜或便携设备用照相机透镜。
CN202080092680.8A 2020-01-22 2020-12-14 光学部件 Pending CN11493019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08687 2020-01-22
JP2020-008687 2020-01-22
PCT/JP2020/046598 WO2021149400A1 (ja) 2020-01-22 2020-12-14 光学部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0199A true CN114930199A (zh) 2022-08-19

Family

ID=76992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92680.8A Pending CN114930199A (zh) 2020-01-22 2020-12-14 光学部件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87005A1 (zh)
EP (1) EP4095168A4 (zh)
JP (1) JP7451570B2 (zh)
KR (1) KR20220108098A (zh)
CN (1) CN114930199A (zh)
TW (1) TW202128797A (zh)
WO (1) WO20211494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71221A1 (ja) * 2022-03-11 2023-09-1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環状オレフィン系共重合体、環状オレフィン系共重合体組成物、成形体及び光学部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68708A (ja) 1984-02-03 1985-09-02 Mitsui Petrochem Ind Ltd 新規ランダム共重合体およびその製法
JPS61115912A (ja) 1984-11-12 1986-06-03 Mitsui Petrochem Ind Ltd 新規ランダム多元共重合体
JPS61115916A (ja) 1984-11-12 1986-06-03 Mitsui Petrochem Ind Ltd 新重合体
JPH072810B2 (ja) * 1984-11-12 1995-01-18 三井石油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新規ランダム多元付加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S61120816A (ja) 1984-11-19 1986-06-07 Mitsui Petrochem Ind Ltd 新規な付加共重合体
JPH07643B2 (ja) 1985-05-24 1995-01-11 三井石油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非晶性環状オレフインランダム共重合体の製法
JPH0780973B2 (ja) 1986-04-26 1995-08-30 三井石油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環状オレフイン系ランダム共重合体
JPH0723411B2 (ja) 1986-04-26 1995-03-15 三井石油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環状オレフイン系ランダム共重合体
JPH062786B2 (ja) 1985-05-28 1994-01-12 三井石油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環状オレフインランダム共重合体の製法
US4948856A (en) * 1987-05-22 1990-08-14 B. F. Goodrich Company Homogeneous addition copolymers of ethylene and cycloolefin monomer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JP3237072B2 (ja) * 1992-05-11 2001-12-10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環状オレフィン系ランダム多元共重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331965A (ja) 2003-04-18 2004-11-25 Mitsui Chemicals Inc 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およびオレフィン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2005089743A (ja) 2003-08-11 2005-04-07 Nippon Zeon Co Ltd 成形材料
WO2009096921A1 (en) 2008-02-01 2009-08-06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Polymer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cyclic olefin polymers, polyolefin modifiers and non-functionalizied plasticizers
KR101546937B1 (ko) * 2012-04-04 2015-08-2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용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과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6517066B2 (ja) 2014-03-31 2019-05-2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用途
CN108699302B (zh) 2016-02-29 2021-02-0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环状烯烃共聚物组合物及其交联体
EP3719044A4 (en) 2017-11-29 2022-01-05 Mitsui Chemicals, Inc. CYCLIC OLEFIN-BASED COPOLYMER, CYCLIC OLEFIN-BASED COPOLYMER COMPOSITION, MOLDED BODY AND MEDICAL CONTAINER
JP7187192B2 (ja) 2018-07-06 2022-1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アクセサリ、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8797A (zh) 2021-08-01
EP4095168A4 (en) 2024-03-20
WO2021149400A1 (ja) 2021-07-29
KR20220108098A (ko) 2022-08-02
JPWO2021149400A1 (zh) 2021-07-29
US20230087005A1 (en) 2023-03-23
JP7451570B2 (ja) 2024-03-18
EP4095168A1 (en) 2022-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83925B2 (en) Cyclic olefin polymer composition, use thereof, and cyclic olefin polymer
CN114930199A (zh) 光学部件
JPH09176397A (ja) 環状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用途
JP2001026718A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用途
JP5778884B2 (ja) 樹脂組成物、ペンタエリスリトール誘導体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105131A (ja) 環状オレフィン系重合体
JPWO2007088941A1 (ja) 重合体組成物
US9459376B2 (en) Optical polymer and optical element obtained by forming thereof
JP2018165357A (ja) 光学部品
JP2019133157A (ja) 光学部品
JPH09176396A (ja) 環状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用途
JP7028961B2 (ja) 光学レンズ
JP2011215193A (ja) 光学素子
JP5494718B2 (ja) 環状オレフィン系共重合体およびその用途
JP6986986B2 (ja) フッ素含有環状オレフィン系共重合体および成形体
JPH09176398A (ja) 環状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用途
JP2018131528A (ja) 環状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組成物、成形体および光学部品
JP2019151723A (ja) 環状オレフィン系樹脂を含む成形用材料および成形体
WO2023171221A1 (ja) 環状オレフィン系共重合体、環状オレフィン系共重合体組成物、成形体及び光学部品
JP2018145349A (ja) 光学レンズおよび光学レンズ系
WO2022088773A1 (zh) 环烯烃聚合物、环烯烃聚合物单体和光学制品
KR20010042631A (ko)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그 용도
JP2006022266A (ja) 環状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組成物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24075159A (ja) 環状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組成物、成形体、および光学部品
JP2009120794A (ja) 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光学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