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24343A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24343A
CN114924343A CN202210585580.XA CN202210585580A CN114924343A CN 114924343 A CN114924343 A CN 114924343A CN 202210585580 A CN202210585580 A CN 202210585580A CN 114924343 A CN114924343 A CN 1149243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elastic structur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8558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童晓兰
郑浩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8558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243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24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43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88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or other optical sheets in the packag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导光板以及中框,所述导光板层叠设置于所述背板上,所述中框与所述背板连接;其中,所述中框与所述导光板侧部相对设置的部分为弹性结构,以在所述导光板膨胀时与所述导光板弹性抵接。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避免背光模组鼓包变形,保障出光效果。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背光模组中,导光板安装在背板上,且四周环绕中框;为了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化,导光板与中框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小,且由于中框多为较硬的塑料材质,当导光板受热吸湿膨胀的时候受到中框的限制,使得背光模组整体厚度增大,且影响出光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旨在避免背光模组鼓包变形,保障出光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的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导光板以及中框,所述导光板层叠设置于所述背板上,所述中框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中框与所述导光板侧部相对设置的部分为弹性结构,以在所述导光板膨胀时与所述导光板弹性抵接。
在本申请背光模组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中框包括硬质主体和所述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为弹性材质,所述弹性结构设于所述背板,至少部分所述硬质主体叠设在所述弹性结构上。
在本申请背光模组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背板包括:
底板,所述导光板设于所述底板;和
侧板,所述侧板设于所述底板的设有所述导光板的板面,并沿所述底板的周向环绕设置,所述弹性结构位于所述侧板内侧。
在本申请背光模组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硬质主体的背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凸设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位于所述侧板的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并与所述侧板间隔设置。
在本申请背光模组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硬质主体包括限位部和承载部,所述限位部沿所述导光板的周向环绕设置并承托于所述背板,所述承载部设于所述限位部背离所述背板的一端,并部分叠设在所述弹性结构上,所述承载部用于承载显示面板;
和/或,所述弹性结构注塑成型于所述硬质主体;
和/或,所述弹性结构沿所述导光板的至少部分周向环绕设置。
在本申请背光模组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硬质主体的朝向所述弹性结构的表面设有连接口和连接部的其中之一,所述弹性结构的朝向所述硬质主体的表面设有连接口和连接部的其中之另一,所述连接部插设于所述连接口。
在本申请背光模组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口的横截面积沿其深度方向逐渐增大,所述连接部的形状与所述连接口适配;
或,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凸起和限位凸起,所述连接凸起凸设于所述硬质主体的朝向所述弹性结构的表面,所述限位凸起凸设于所述连接凸起的侧面,以与所述连接凸起呈夹角设置,所述连接口的形状与所述连接部适配。
在本申请背光模组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结构的朝向所述导光板的侧壁相对所述硬质主体的内壁向远离所述导光板一侧收缩,所述导光板延伸至所述硬质主体的下方。
在本申请背光模组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硬质主体的朝向所述弹性结构的表面与所述硬质主体的内壁的连接处形成圆角。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如前述任一项中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设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口。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背板和中框作为背光模组的整体安装基础,使得中框的朝向导光板的部分结构为弹性结构,如此设置,当导光板受热膨胀时,便会挤压弹性结构使得弹性结构压缩变形,通过弹性结构吸收导光板的膨胀量,避免在导光板膨胀过程中与导光板相互干涉导致导光板和背光模组产生鼓包变形,以此保障背光模组的出光效果。同时,弹性结构的设置,也可以在背光模组或显示装置受到碰撞或冲击时吸收振动能量,避免导光板或显示面板等刮花损毁,对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起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显示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本申请显示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显示装置第三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显示装置第四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显示装置第五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显示装置一实施例在未设置弹性结构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664394600000031
Figure BDA0003664394600000041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申请提出一种背光模组100和显示装置1000,旨在避免背光模组100和导光板30鼓包变形,保证出光效果和显示效果。
请参照图1至图5,在本申请背光模组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100包括:
背板10;
导光板30,所述导光板30层叠设置于所述背板10上;以及
中框50,所述中框50与所述背板10连接;
其中,所述中框50与所述导光板30侧部相对设置的部分为弹性结构51,以在所述导光板30膨胀时与所述导光板30弹性抵接。
本申请提出的背光模组100,可与显示面板200组合形成显示装置1000,背光模组100发出的光照射在显示面板200使显示面板200显示画面。其中背光模组100多为侧入式背光模组100,其内设置有导光板30,可将灯条发出的光引导至出光面射出。具体的,背光模组100包括作为安装基础的背板10和中框50,中框50与背板10连接以与背板10围合形成安装空间,用于安装灯条、导光板30以及光学膜片70等,中框50的远离背板10的一端围合形成出光口,当背光模组100应用于显示装置1000时,中框50可用于安装显示面板200。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中框50的与导光板30侧部相对设置的部分结构设置为弹性结构51,并使得弹性结构51与导光板30间隔设置,以使导光板30具有一定的变形空间和安装间隙,如此设置,当导光板30受热吸湿膨胀时,弹性结构51会受到导光板30的挤压而变形,以此吸收导光板30的膨胀变形尺寸,对导光板30起弹性缓冲作用,避免导光板30在膨胀过程中受到阻碍无法舒展,从而导致导光板30在厚度方向鼓包,使得背光模组100整体鼓包变形,影响背光模组100的厚度和出光效果;弹性结构51的设置,也可以对导光板30起保护作用,避免导光板30与中框50之间刚性接触而相互划伤磨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弹性结构51可以是硅胶垫或橡胶垫等本身材质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结构,也可以是通过设置诸如弹簧、弹性悬臂等机械结构而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0多为侧入式背光模组100,导光板30的其中一个侧面为入光面,灯条安装在与入光面相对设置的中框50内壁上,以朝向入光面出射光线,且为了避免灯条与导光板30相互磨损,其间隔相对较远;此时,可以使得弹性结构51仅设置在没有设置灯条的其他位置,避免影响灯条的安装和正常发光;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使得灯条安装在弹性结构51上,在此不做限定。
因此,可以理解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背板10和中框50作为背光模组100的整体安装基础,使得中框50的朝向导光板30的部分结构为弹性结构51,如此设置,当导光板30受热膨胀时,便会挤压弹性结构51使得弹性结构51压缩变形,通过弹性结构51吸收导光板30的膨胀量,避免在导光板30膨胀过程中与导光板30相互干涉导致导光板30和背光模组100产生鼓包变形,以此保障背光模组100的出光效果。同时,弹性结构51的设置,也可以在背光模组100或显示装置1000受到碰撞或冲击时吸收振动能量,避免导光板30或显示面板200等刮花损毁,对背光模组100和显示装置1000起保护作用。
请参照图1至图5,在本申请背光模组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框50包括硬质主体53和所述弹性结构51,所述弹性结构51为弹性材质,所述弹性结构51设于所述背板10,至少部分所述硬质主体53叠设在所述弹性结构51上。
本实施例中,中框50包括由弹性材质制成的弹性结构51和由硬质材质制成的硬质主体53,可以理解的,在背光模组100中,导光板30设于背板10和中框50围合形成的容置空间中,且贴设于背板10的内侧板面上,使得弹性结构51与硬质主体53向远离背板10的一侧层叠设置,便可以使得弹性结构51与导光板30的侧部相对设置,以在导光板30受热吸湿膨胀时对导光板30起缓冲以及吸收膨胀量,避免导光板30鼓包;硬质主体53设置在弹性结构51的背离背板10的一侧,可以用于承载安装显示面板200,相较于容易弹性变形的弹性结构51,使得显示面板200安装于硬质的硬质主体53上,可以提高显示面板200的安装连接强度;同时,在显示装置1000受到来自正面或者背面的碰撞或冲击时,也可以依靠弹性结构51吸收振动能量,降低显示面板200和内部部件碰撞损坏的风险。本实施例中,至少部分硬质主体53叠设在弹性结构51上,可以是使得硬质主体53完全叠设在弹性结构51上,也可以是如下实施例中仅使得部分硬质主体53与弹性结构51层叠设置,仅需使得弹性结构51与导光板30的侧部相对设置即可,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使得弹性结构51为弹性材质制成,即是使得弹性结构51的弹性形变能力由材质赋予,相较于机械结构带来的弹性形变能力,可以避免在长期使用之后弹性减弱或因过度形变而导致弹性消失,保证结构性能稳定。
本实施例中,弹性结构51与硬质主体53相连接,使得中框50整体可以预装配之后再整体装配至背板10上,提高装配效率,其中弹性结构51与硬质主体53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但不限于粘接、螺丝连接、卡接或者一体注塑成型等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5,在本申请背光模组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板10包括:
底板11,所述导光板30设于所述底板11;和
侧板13,所述侧板13设于所述底板11的设有所述导光板30的板面,并沿所述底板11的周向环绕设置,所述弹性结构51位于所述侧板13内侧。
本实施例中,背板10包括相连接的底板11和侧板13,侧板13沿底板11的周向环绕设置,以与底板11围合形成安装空间,用于安装光源、导光板30以及光学膜片70等。此时,中框50的弹性结构51设于侧板13内侧,硬质主体53支承于弹性结构51上方;侧板13的设置,可以在导光板30膨胀并挤压弹性结构51时顶持弹性结构51,避免弹性结构51在导光板30的挤压下移位而无法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且影响整体结构稳定性。
请参照图1至图5,在本申请背光模组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硬质主体53的背离所述导光板30的一侧凸设有止挡部531,所述止挡部531位于所述侧板13的背离所述背板10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硬质主体53的背离导光板30的一侧凸设有止挡部531,且止挡部531位于侧板13的背离所述背板10的一侧,如此设置,既可以在背光模组100或显示装置1000受到来自正面或者背面的碰撞或冲击时,也可以依靠弹性结构51吸收振动能量,降低显示面板200和内部部件碰撞损坏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使得止挡部531与侧板13之间间隔设置,以预留缓冲空间,同时使得止挡部531与侧板13之间的间距小于显示面板200与光学膜片70之间的间距,此时止挡部531的设置,可以对中框50和显示面板200向背板10一侧移动起限位作用,避免中框50和显示面板200过度下压与导光板30和光学膜片70等刮擦导致出现划痕影响出光和显示效果。
请参照图1至图5,在本申请背光模组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硬质主体53包括限位部535和承载部533,所述限位部535沿所述导光板30的周向环绕设置并承托于所述背板10,所述承载部533设于所述限位部535背离所述背板10的一端,并部分叠设在所述弹性结构51上,所述承载部533用于承载显示面板200。
本实施例中,硬质主体53包括相连接的限位部535和承载部533,限位部535沿导光板30的周向环绕设置并承托于背板10,承载部533设于限位部535的远离背板10的一端,并自限位部535向导光板30一侧延伸设置,以叠设于限位部535和弹性结构51上,承载部533的背离背板10的一侧表面可用于支撑安装显示面板200,限位部535的设置,可以在导光板30膨胀并挤压弹性结构51时顶持弹性结构51,避免中框50整体在背板10上产生相对位移,提高结构稳定性。
结合参照图5和图6,在本申请背光模组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结构51沿所述导光板30的至少部分周向环绕设置。
本实施例中,使得弹性结构51沿导光板30的至少部分周向环绕设置,可以是如下几种情况。
可以理解的,在背光模组100中,导光板30的其中一侧为入光面,并与灯条相对设置。此时,弹性结构51沿导光板30的至少部分周向环绕设置,可以是使得弹性结构51仅设置在导光板30的非入光面的其他侧边,以避免弹性结构51的设置影响灯条的安装以及导光板30对光线的接收。
另外,可以是使得每一侧边上的弹性结构51间断式设置,例如仅设置在每一侧边的两端端部和中部位置,如此设置,当导光板30吸湿膨胀时,可以使得导光板30与弹性结构51抵接时受力均匀,避免导光板30变形之后整体倾斜;同时,减少了弹性结构51与导光板30相对设置的面积,使得导光板30在膨胀时对弹性结构51的压力更为集中,使得弹性结构51的压缩量更大,以使导光板30更好地向侧部舒展,更好地避免导光板30在厚度方向拱起鼓包变形。同时,弹性结构51间断式设置,减少了弹性结构51的用量,可以起到减重的作用,减少背光模组100整体结构重量,使得显示装置1000整体轻薄化;并且,减少了弹性结构51与导光板30的可接触面积,可以在背光模组100或显示装置1000振动时降低导光板30与弹性结构51之间相互磨损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使得弹性结构51沿导光板30的至少部分周向环绕设置,也可以是前述两种方案的组合,即在导光板30的非入光面的其他侧边相对设置弹性结构51,并使得至少一侧边上的弹性结构51间断式设置。
请参照图1至图5,在本申请背光模组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硬质主体53的背离所述背板10的表面开设有沉台5331,所述沉台5331位于所述硬质主体53内侧并沿所述背光模组100的周向环绕设置,用于安装显示面板200。
本实施例中,当背光模组100应用于显示装置1000时,显示面板200安装于沉台5331上,可以对显示面板200起到限位安装的作用,避免显示面板200平移影响位置稳定性。
请参照图2,在本申请背光模组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硬质主体53的朝向所述弹性结构51的表面设有连接口和连接部511的其中之一,所述弹性结构51的朝向所述硬质主体53的表面设有连接口和连接部511的其中之另一,所述连接部511插设于所述连接口。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使得硬质主体53与弹性结构51连接以承载背板10上,用于安装显示面板200。本实施例中,硬质主体53和弹性结构51之间还设置有插接结构,插接结构包括插接配合的连接口和连接部511,连接口设于硬质主体53与弹性结构51的其中之一,连接部511设于硬质主体53和弹性结构51的其中之另一,且使得连接部511插设于连接口中,如此设置,增大了硬质主体53和弹性结构51之间的接触面积和连接强度,提高了背光模组100和显示装置1000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请参照图3,在本申请背光模组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口的横截面积沿其深度方向自外向内逐渐增大,所述连接部511的形状与所述连接口适配。
本实施例中,连接口大致呈倒锥形结构,其横截面积自内向外逐渐收缩,且使得连接部511的形状与连接口适配,如此设置,进一步增大了连接部511插设于连接口的连接强度,使得连接部511不易从连接口中脱出,保证背光模组100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请参照图3,在本申请背光模组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511包括连接凸起5111和限位凸起5113,所述连接凸起5111凸设于所述硬质主体53的朝向所述弹性结构51的表面,所述限位凸起5113凸设于所述连接凸起5111的侧面,以与所述连接凸起5111呈夹角设置,所述连接口的形状与所述连接部511适配。
本实施例中,连接部511包括相连接的连接凸起5111和限位凸起5113,连接凸起5111凸设于硬质主体53的朝向弹性结构51的表面,限位凸起5113凸设于连接凸起5111的朝向导光板30的表面和/或背离导光板30的表面,并与连接凸起5111呈夹角设置,使得连接部511大致呈“卜”字或“十”字结构,如此设置,可以在硬质主体53和弹性结构51的排布方向起到更好的限位防脱作用,提高硬质主体53和弹性结构51的连接稳定性和中框50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在本申请背光模组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结构51注塑成型于所述硬质主体53。
可以理解的,硬质主体53优选采用聚碳酸酯(PC塑料),弹性结构51优选采用橡胶或硅胶等材质。本实施例中,使得弹性结构51与硬质主体53注塑成型为一体结构,如此设置,即可以使得弹性结构51与硬质主体53直接连接,减少装配工序,又提高了弹性结构51与硬质主体53之间的连接强度。
请参照图4,在本申请背光模组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100还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导光板30的光学膜片70,所述弹性结构51与所述光学膜片70相对设置。
可以理解的,在背光模组100中,在导光板30的板面上多设置有光学膜片70用于调制光线,使得导光板30射出的光按预设角度或相位射出,例如反射膜、增透膜、滤光膜、光学保护膜、偏振膜、分光膜以及位相膜等,依据实际情况设置对应的光学膜片70。本实施例中,使得弹性结构51延伸至光学膜片70所在的高度范围内与光学膜片70的侧部相对设置,如此设置,可以利用弹性结构51的弹性和缓冲性能对光学膜片70起到缓冲保护作用,避免在背光模组100受到碰撞或者冲击时光学膜片70被刮伤。
另外,光学膜片70与导光板30相对设置,此时应根据不同光学膜片70的作用将光学膜片70设置在导光板30的不同表面,例如反射膜应设置在导光板30的背离出光口的一侧,以提高光线利用率,使得光线均可从出光口一侧射出;而增透膜、滤光膜、偏振膜、分光膜以及位相膜等则需设置在导光板30的出光面一侧,以对导光板30射出的光线进行调制。
请参照图1至图5,在本申请背光模组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结构51的朝向所述导光板30的侧壁相对所述硬质主体53的内壁向远离所述导光板30一侧收缩,所述导光板30延伸至所述硬质主体53下方。
可以理解的,为了实现显示装置1000的窄边化,需要使得中框50的宽度更窄,同时使得导光板30的边缘更为靠近背板10的边缘,以避免边缘暗影化。本实施例中,使得弹性结构51向远离导光板30一侧收缩并缩至硬质主体53的内侧,同时导光板30向弹性结构51一侧延伸并延伸至硬质主体53位置,可以理解的,当背光模组100应用于显示装置1000时,显示面板200安装承载于硬质主体53上,此时,导光板30的边缘向弹性结构51的一侧延伸以延伸至所述硬质主体53下方,增大了导光板30边缘到显示面板200显示区的距离,在实现窄边框的同时,有效地避免了暗影不良问题的产生。另外,本实施例中,在初始设置时可以使得导光板30的边缘位于硬质主体53的外侧,使硬质主体53的下方形成导光板30的舒展空间,在导光板30膨胀时延伸至硬质主体53的下方避免导光板30受到阻碍而在厚度方向鼓包。
请参照图1至图5,在本申请背光模组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硬质主体53的朝向所述弹性结构51的表面与所述硬质主体53的内壁的连接处形成圆角。
本实施例中,硬质主体53的朝向弹性结构51的表面与硬质主体53的内壁的连接处形成圆角,如此设置,可以避免在装配导光板30时导光板30被硬质主体53划伤而影响导光板30的出光效果。圆角结构也可以提供避位空间,以使导光板30在宽度方向或厚度方向膨胀时降低导光板30与硬质主体53相互接触而划伤的风险。
参照图1至图6,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1000,包括显示面板200和如前述任一项中所述的背光模组100,所述显示面板200设于所述背光模组100的出光口,此时显示面板200可以接收背光模组100发出的光以显示不同的画面,其中显示面板200包括但不限于为LCD显示面板200和OLED显示面板200。由于本申请提出的显示装置1000应用了前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前述所有技术方案带来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申请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导光板以及中框,所述导光板层叠设置于所述背板上,所述中框与所述背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与所述导光板侧部相对设置的部分为弹性结构,以在所述导光板膨胀时与所述导光板弹性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包括硬质主体和所述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为弹性材质,所述弹性结构设于所述背板,至少部分所述硬质主体叠设在所述弹性结构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
底板,所述导光板设于所述底板;和
侧板,所述侧板设于所述底板的设有所述导光板的板面,并沿所述底板的周向环绕设置,所述弹性结构位于所述侧板内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主体的背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凸设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位于所述侧板的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主体包括限位部和承载部,所述限位部沿所述导光板的周向环绕设置并承托于所述背板,所述承载部设于所述限位部背离所述背板的一端,并部分叠设在所述弹性结构上,所述承载部用于承载显示面板;
和/或,所述弹性结构注塑成型于所述硬质主体;
和/或,所述弹性结构沿所述导光板的至少部分周向环绕设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主体的朝向所述弹性结构的表面设有连接口和连接部的其中之一,所述弹性结构的朝向所述硬质主体的表面设有连接口和连接部的其中之另一,所述连接部插设于所述连接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口的横截面积沿其深度方向逐渐增大,所述连接部的形状与所述连接口适配;
或,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凸起和限位凸起,所述连接凸起凸设于所述硬质主体的朝向所述弹性结构的表面,所述限位凸起凸设于所述连接凸起的侧面,以与所述连接凸起呈夹角设置,所述连接口的形状与所述连接部适配。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的朝向所述导光板的侧壁相对所述硬质主体的内壁向远离所述导光板一侧收缩,所述导光板延伸至所述硬质主体的下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主体的朝向所述弹性结构的表面与所述硬质主体的内壁的连接处形成圆角。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中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设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口。
CN202210585580.XA 2022-05-26 2022-05-26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49243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85580.XA CN114924343A (zh) 2022-05-26 2022-05-26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85580.XA CN114924343A (zh) 2022-05-26 2022-05-26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24343A true CN114924343A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10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85580.XA Pending CN114924343A (zh) 2022-05-26 2022-05-26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24343A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78010A (ja) * 2006-09-22 2008-04-03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CN102608783A (zh) * 2012-03-27 2012-07-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中框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3197454A (zh) * 2013-04-24 2013-07-1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窄边框结构
WO2013143181A1 (zh) * 2012-03-30 2013-10-0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中框及液晶显示模组
CN103901654A (zh) * 2014-04-24 2014-07-0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膜片组的安装结构
CN205451696U (zh) * 2016-03-18 2016-08-10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的框体和显示装置
CN106094344A (zh) * 2016-08-25 2016-11-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CN106597720A (zh) * 2016-12-02 2017-04-26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206301121U (zh) * 2017-01-03 2017-07-04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7502861U (zh) * 2017-12-15 2018-06-15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
CN208351212U (zh) * 2018-07-16 2019-01-08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210349098U (zh) * 2019-11-14 2020-04-17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6210362U (zh) * 2021-12-10 2022-04-05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模组背光结构
CN216286085U (zh) * 2021-11-30 2022-04-12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78010A (ja) * 2006-09-22 2008-04-03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CN102608783A (zh) * 2012-03-27 2012-07-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中框和液晶显示装置
WO2013143181A1 (zh) * 2012-03-30 2013-10-0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中框及液晶显示模组
CN103197454A (zh) * 2013-04-24 2013-07-1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窄边框结构
CN103901654A (zh) * 2014-04-24 2014-07-0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膜片组的安装结构
CN205451696U (zh) * 2016-03-18 2016-08-10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的框体和显示装置
CN106094344A (zh) * 2016-08-25 2016-11-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CN106597720A (zh) * 2016-12-02 2017-04-26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206301121U (zh) * 2017-01-03 2017-07-04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7502861U (zh) * 2017-12-15 2018-06-15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
CN208351212U (zh) * 2018-07-16 2019-01-08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210349098U (zh) * 2019-11-14 2020-04-17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6286085U (zh) * 2021-11-30 2022-04-12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6210362U (zh) * 2021-12-10 2022-04-05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模组背光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22410B1 (en) Display device
US11467634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television
CN210605281U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US20080031007A1 (en) Housing for backlight module,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13759603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822262B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US8356906B2 (en) Screen unit and projection display apparatus
JP4706858B2 (ja) 面状照明装置
US8830407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set
US8371739B2 (en) Backlight unit
CN114924343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3945019A (zh) 电子装置
CN114270250B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以及交通工具
CN110703483A (zh) 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2410992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11402570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639923A (zh) 柔性显示装置
CN213210658U (zh) 显示装置
CN109739039B (zh) 一种军用高透液晶显示模组
WO2022077705A1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19916169U (zh) 投影屏幕
CN219811295U (zh) 一种侧光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N217157022U (zh) 一种背光模组胶框及背光源
CN220795623U (zh) 一种防止背光膜材被挤压的背光结构
CN216647029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