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923A - 文件传送机构 - Google Patents

文件传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923A
CN1148923A CN95193162A CN95193162A CN1148923A CN 1148923 A CN1148923 A CN 1148923A CN 95193162 A CN95193162 A CN 95193162A CN 95193162 A CN95193162 A CN 95193162A CN 1148923 A CN1148923 A CN 11489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uter
file
sending
transmitting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931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加文·麦克威廉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LC
Original Assignee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LC filed Critical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LC
Publication of CN1148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9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7/62Establishing a time schedule for servicing the reque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9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application layer [OSI layer 7]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为了在两台计算机之间传送串行数据文件,每台计算机均提供有文件传送装置。文件传送机构负责串行文件传送的全面控制。每台文件传送机构根据协议控制串行文件的传送。在该协议中,接收数据文件的计算机(启动方)发出查询请求信息(40)给发送数据文件的计算机(响应方)。作为响应,响应方发送应答信息(42)给启动方,应答信息包含有用于传送的文件目录。启动方从该目录中选择它所希望接收的文件,依次拷贝每一个选定的文件,然后发送确认信息(48)给响应器。

Description

文件传送机构
本发明涉及从一台计算机将串行数据文件传送到另一台计算机的文件传送机构以及从一台计算机传送串行数据文件至另一台计算机的方法。
当大量的串行数据文件从一台计算机传送至另一台计算机时,希望以这样的方式传送,它不会对计算机接收文件产生问题,并使得文件以可靠方式传送。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它具有从所说的计算机到另一台计算机之间传送串行数据文件的装置,所说的文件传送机构被设计用来在所说计算机与另一台计算机之间,根据从第一计算机(发送计算机)向第二计算机(接收计算机)传送串行文件,它包括以下顺序操作:(1)接收计算机向发送计算机发出一个查询信息,请求可用于传送的文件目录;(2)发送计算机向接收计算机发出一个应答信息,包含有可用于传送的文件目录;及(3)接收计算机在从发送计算机那里接收到的目录中选择文件,并试图拷贝每一个所选定的文件。
用于本发明的文件传送机构中的协议所具有的优点是,文件在接收计算机所选定的时间进行传送;只有那些由接收计算机选定的文件才被传送。此外,由于在接收计算机控制下进行文件的拷贝,因此协议提供的又一个优点是,文件可用可靠的方式进行拷贝。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它含有在所说的计算机与另一台计算机之间传送串行数据文件的传送机构,所说的文件传送机构被设计用来在所说计算机与另一台计算机之间,根据从第一计算机(发送计算机)向第二计算机(接收计算机)传送串行文件的协议传送串行文件,它包括以下顺序操作:(1)发送计算机向接收计算机发出一个信息,说明它所具有的可用于传送的文件;(2)接收计算机向发送计算机发出一个查询信息,请求可用于传送的文件目录;(3)发送计算机向接收计算机发出一个应答信息,包含有可用于传送的文件目录;以及(4)接收计算机在从发送计算机那里接收到的目录中选择文件,并试图拷贝每一个所选定的文件。
按照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它含有在所说的计算机与另一台计算机之间传送串行数据文件的传送机构,所说的文件传送机构被设计用来在所说计算机与另一台计算机之间,根据从第一计算机(发送计算机)向第二计算机(接收计算机)传送串行文件的协议传送串行文件,它包括以下顺序操作:(1)接收计算机向发送计算机发出一个查询信息,请求可用于传送的文件目录;(2)发送计算机向接收计算机发一个查询信息,说明它将延迟提供可用于传送的文件目录;(3)延迟以后,发送计算机向接收计算机发出又一个信息,说明它所具有的可用于传送的文件;(4)接收计算机向发送计算机发出一个查询信息,请求可用于传送的文件目录;(5)发送计算机向接收计算机发出一个应答信息,包含有可用于传送用的文件目录;以及向接收计算机从在发送计算机那里接收到的目录中选择文件,并试图拷贝每一个选定的文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从第一计算机(发送计算机)向第二计算机(接收计算机)传输串行数据文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接收计算机向发送计算机发出一个查询信息,请求可用于传送的文件目录;(2)发送计算机向接收计算机发出一个应答信息,包含一个可用于传送的文件目录;以及(3)接收计算机在从发送计算机那里接收到的目录中选择文件并试图拷贝每一个所选定的文件。
按照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从第一计算机(发送计算机)向第二计算机(接收计算机)传输串行数据文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发送计算机向接收计算机发出一个信息,说明它所具有的可用于传送的文件;(2)接收计算机向发送计算机发出一个查询信息,请求可用于传送的文件目录;(3)发送计算机向接收计算机发出一个应答信息,包含可用于传送的文件目录;以及(4)接收计算机在从发送计算机那里接收到的目录中选择文件并试图拷贝每一个所选定的文件。
按照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从第一计算机(发送计算机)向第二计算机(接收计算机)传输串行数据文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接收计算机向发送计算机发出一个查询信息,请求可用于传送的文件目录;(2)发送计算机向接收计算机发出一个应答信息,说明它将延迟提供可用于传送的文件目录;(3)延迟以后,发送计算机向接收计算机发出又一个信息,说明它所具有的可用于传送的文件;(4)接收计算机向发送计算机发送查询信息,请求可用于传送的文件目录;(5)发送计算机向接收计算机发送一个应答信息,包含有可用于传送的文件目录;以及(6)接收计算机在从发送计算机那里接收到的目录中选择文件并试图拷贝每一个所选定的文件。
本发明将参阅附图用实例作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是在其间传送串行文件的两台计算机的方框图,每台计算机均包含本发明;
图2是表示图1中一台计算机的软件的各组成部分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软件的文件传送机构部分的各个部件以及这些处理与软件应用程序部分之间的关系;
图4是用于文件传送机构中的协议所提供的基本服务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用于文件传送机构中的协议所提供的报警服务的示意图;
图6是用于文件传送机构中的协议所提供的延迟服务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用于协议中由文件传送机构提供信息服务的示意图;
图8是说明用于接收数据文件的计算机中的有限状态机的状态与相关事件之间关系的表格;
图9是说明用于传输数据文件的计算机中的有限状态机的状态与相关事件之间关系的表格;
图10表示图1所示各个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图11是电信呼叫记帐系统方框图。
现参阅附图1,有二台计算机即计算机A和计算机B,通过通信链路10在二台计算机之间可以传送数据文件。以下作详细解释,每台计算机A和B都带有实施本发明的文件传送机构,  用于传送数据文件。每台计算机A和B使用UNIX操作系统。每台计算机A和B向其它计算机(图中未表示)发送和从其它计算机接收数据文件。
每台计算机A和B主要的硬件组成如附图10所示。硬件组成包括一起由总线95连接的中央处理器(CPU)90、存储器91、可视显示器92、键盘93以及输入/输出端口94。可使用端口94将计算机与通信链路10连接,并可将计算机与其它装置如打印机连接。计算机软件,包括数据,存储在存储器91中。
本发明特别适合于从产生大量文件的计算机传送串行数据文件。这种计算机应用实例可以从远程呼叫记帐系统中找到。参阅图11,所示的就是远程呼叫记帐系统的实例。该系统包括是交换机网络中的一部分的电信交换机交换间,及三台计算机101、102、103。交换机100产生包含各个电信呼叫记录的文件。文件传送给计算机101,由它进行文件的初步处理操作,准备将文件传送给计算机102。计算机102从计算机101接收呼叫记录文件,也接收从计算机103传送来的与网络的各个客户有关的数据文件。利用与包含在呼叫记录文件中的各个呼叫有关的数据以及与包含在客户数据文件中的各个网络客户有关的数据,计算机102对各个呼叫记录进行计价并产生含有计价呼叫记录的文件。计价呼叫记录文件传送给计算机103。计算机103利用计价呼叫记录产生各个客户的帐单。每一个计算机101、102、103都具有实施本发明的文件传送机构。这些文件传送机构用来将呼叫记录文件从计算机101传送给计算机102,将计价呼叫记录文件从计算机102传送给计算机103,以及将客户数据文件从计算机103传送给计算机102。本发明将参照图1中的计算机A和B作进一步描述。
现参阅图2,表示了每个计算机A和B的软件的主要部分(操作系统除外)。这些软件部分包括应用程序软件20、文件传送机构软件22、文件传送协议软件和通信软件26。应用程序软件20包括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这些程序的特性取决于计算机执行的操作。例如,若计算机构成记帐系统的一部分,应用程序将执行记帐系统中那台计算机所需要的功能。这种应用程序的细节不属于本发明的内容。文件传送机构软件22在该计算机和另一计算机中,从而提供对串行文件各个传送的全部控制。文件传送协议软件24负责保证各个文件可靠的拷贝。文件传送机构软件22将在下面作更详细的描述。在本例中,文件传送协议软件24利用UNIX操作系统中可获得的文件传送协议(ftp)。另一种方式,文件传送协议软件可以利用开放式系统互连(OSI)中的文件传送和访问管理(FTAM)协议。通信软件26负责控制在该计算机和另一计算机之间各数据字节的传送,在本例中,通信软件26利用二个熟知的由集合名字TCP/IP命名的协议,这两个协议在UNIX操作系统中可以得到。
现参阅图3,表示了文件传送机构22的部件和这些部件与应用程序20之间的关系。这些部件包括接收器30、调度器32、文件存储器34和日历36。接收器30负责从另一台计算机接收数据文件并通过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20将接收到的文件传送到数据库以备用。由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20产生的数据文件传送到文件存储器34,以准备传送到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机中去。对于计算机将文件传送到仅一个其它计算机的情况,数据文件按单一队列存储;对于计算机传送文件到二个或二个以上其它计算机的情况,数据文件为每个其它计算机按各自的队列存储。从而,数据文件队列或每一个队列形成串行文件,可传送至其它计算机。
调度器32负责从文件存储器34传输文件至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机。文件传送机构22根据预定的调度表提供将数据文件传输到其它计算机去的机会。对于数据文件按调度表输送的情况,日历36提供了必要的计时功能。
传送机构22负责控制本地计算机与另一计算机之间串行文件的每一次传送。每一次传送按图4至图7所示的协议进行控制。这个协议提供了图4所示的基本服务,图5所示的报警服务、图6所示的延迟服务以及图7所示的信息服务。在图4至图7中,接收数据文件的计算机称之为“启动方”,传输文件的计算机称之为“响应方”。
现参阅图4,在基本服务中,为了开始串行文件的每次传送,启动方发送一个查询信息40给响应方。与此同时启动方开动定时器。查询信息40包括这次传送的特定标识符和希望接收到的数据文件细目。这些细目表示为定义希望接收的文件类型的参数。特定标识符可以含有启动方的名字和这次传送的串行号。如果在接收来自响应方的应答信息以前,定时器期满而止,则启动方再传输查询信息40给响应方。当启动方传输查询信息达预定次数而没有从响应方中接收到应答信息,则停止发送查询信息并发出报警。如果响应方接收到查询信息40以后,能够产生可用于传送的文件目录,则发送应答信息42。应答信息42包含查询信息40中指定的这次传送的特定标识符以及文件目录。对于每一个文件,目录给出该文件的名称/文件字节大小以及该文件生成日期。
启动方在接收应答信息42上,从目录中选择希望接收到的那些文件。然后请求响应方依次拷贝每一个文件给它。在图4中,各个文件的请求用虚线44表示,每一个文件的拷贝操作用头上带箭头的实线表示。文件利用上面提到过的UNIX操作系统提供的文件传送协议(ftp)进行拷贝。重要的是,要注意如果没有特别地请求响应方这样做,它就不会向启动方推出任何文件。因此不存在启动器接收它不准备接收的文件的危险。如果启动方拷贝文件失败,它继续试图拷贝下一个从目录中已选定的文件。它以这种方式继续,直到已试图拷贝完所有的文件。然后它进一步试图拷贝那些尚未接收到的文件。它继续试图拷贝每一个文件直到预定的次数,如果它不能拷贝任何文件,则产生报警。
拷贝所有选定的文件以后,或者试图拷贝到预定的次数以后,启动方发送信息48给响应方。该信息包含每一个选定文件的文件名和代表试图拷贝该文件的结果的标识。响应方接收到信息48以后,删除已成功地从它的文件存付器34中拷贝了的数据文件。作为改进方案,响应方将已成功地被拷贝的文件传送到另一个文件存储器(图中未示出),以免它们被永久地删除。
现参阅图5,在报警服务的开始,响应方发送一个报警信息60给启动方,通知启动方,它希望给启动方传送串行文件。响应方可能发出信息60是因为已经到了约定时间表上传输文件的时间点,或者是因为应用程序已经执行到它希望将文件传送到启动方的时间,或者因为响应方中用来传送至启动方的文件队列已经达到预定的阈值。在响应方发送报警信息60给启动方的同时,它启动定时器。报警信息60包含用于传送的特定标识符,还有指示文件适合于传送的标示。如果在响应方从启动方接收到应答之前,定时器已期满,响应方再传送报警信息60并重置定时器。响应方在定时器期限内再传送报警信息60达到预定的次数,然后引起报警。
如果启动方能够接收文件,响应于报警信息60,它发送一个查询信息62给响应方。查询信息62与图4中所述的查询信息40相同,但它含有的包含在报警信息60中的特定标识符和它接收到这个报警信息的认可表示除外。响应方接收到查询信息62以后,报警服务按关于响应方接收到查询信息40以后的基本服务所描述的方式继续进行。
于是,除了报警服务包括报警信息60和查询信息62利用报警信息60所含的特定标识符并确认接收到报警信息不同以外,报警服务中启动方与响应方之间的信息和数据文件传送与基本服务中信息和数据文件传送相同。
当响应方需要一些时间来制作启动方所需要的、可用于传送的文件时,响应方便利用延迟服务。例如,如果响应方包含有能够从文档中恢复所需要文件并能将这些文件传送到相关传送机构的数据存储器中去的应用程序的话,则在制作这些可用于传送的文件之中将有一延迟。
延迟服务开始的方式与基本服务相同,启动方发送查询信息70给响应方。查询信息70与基本服务中的查询信息40相同。如果必要,再传输查询信息70,直到预定的次数。
响应方接收到查询信息70以后,发送确认信息72。确认信息72包括查询信息70的特定标识符及有关文件适合传送以前有一定延迟的说明。
延迟以后,当文件适合于传送或响应方发现它不能提供查询信息70所需类型的任何文件时,它发送报警信息74给启动方。报警信息74包含查询信息70的特定标识符并表明文件适合于传送或不能制作可用于传送的文件。如果响应方没有接收到对于报警信息74的应答,它用前面对报警服务的报警信息60所描述的相同方式,再发送报警信息74。
响应于报警信息74,启动方发送又一个查询信息76。查询信息76包括查询信息70的特定标识符以及它所希望接收到的数据文件细目。
响应于查询信息76,响应方发送应答信息42,它的格式与基本有服务中所用的应答信息42的格式相同。然后文件被传送,并以针对基本服务所描述的相同方式进行确认。
于是,延迟服务除了还包括有查询信息70、确认信息72和报警信息74以外,其它与基本服务相同。查询信息76再使用查询信息70的特定标识符,并确认报警信息74。
在每一个基本服务、报警服务和延迟服务中,数据文件的传送由启动方控制。更具体地讲,对于每一种服务,启动方接收响应于查询信息的文件目录,因此,不存在它将接收文件目录直到它准备来处理这些目录的危险。在每一种服务中,接收到目录以后,文件才被选择并在启动方控制下进行拷贝,所以不存在启动方接收到任何不准备接收的文件的危险。报警服务提供了又一个优点,即响应方能够指明文件准备传送。
尽管基本服务、报警服务和延迟服务每个都描述为文件传送机构所用协议的组成部分,但应明白的是,每一种服务也是能用于其自身的单个协议或者可以被修改以包括另外信息。
信息服务用于从响应方向启动方传送比较少量的数据。在信息服务的开始,启动方发送一个请求信息80给响应方,同时启动定时器。请求信息80包含特定标识符以及从响应方中要求得到的数据细目。如果在启动方从响应方中接收到应答信息以前,定时器期满而止,启动方再传输请求信息80并重新启动定时器。如果没有任何应答信息收到,启动方再传输请求信息80并再启动定时器直到预定的次数。
如果响应方能够提供数据,它发送一个应答信息82给启动方,包含请求信息80的特定标识符和所请求的数据。
对于上述利用四个服务之一的各个单独的传输,启动方和响应方均产生一有限状态机。在给定的事件发生以后,每一有限状态机都改变状态。每一个事件都与一个包括一组步骤的操作过程相关联。
事件在表1中说明。在这个表中,词尾“req”表示信息的发送,词尾“ind”表示信息的接收。每一个有限状态机可设定为六种状态,这六种状态在表2中说明。应该注意的是,对启动方与响应方来说,各种状态的含义是不同的。
                   表1
1、查询信息发送          在启动方上,应用程序发送查询请求给响应方。
(POLLreq)
2、查询信息的接收        响应方接收查询请求信息。
(POLLind)
3、查询响应信息的发送    在响应方上,应用程序发回查询响应给启动方。
(POLLRESPreq)
4、查询响应信息的接收    启动方接收查询响应信息。
(POLLRESPind)
5、查询确认信息          在响应方上,应用程序发回查询确认信息给启
                         动方。
(POLLACKreq)
6、查询确认信息的接收    启动方接收查询确认信息。
(POLLACKind)
7、确认信息的发送        在启动方上,应用程序发送确认信息给响应方。
(ACKreq)
8、确认信息的接收      响应方接收确认信息。
(ACKind)
9、报警信息的发送      在响应方上,应用程序发送报警信息给启动方。
(ALARMreq)
10、报警信息的接收     启动方接收报警信息。
(ALARMind)
11、信息的发送         在启动方上,应用程序发送信息给响应方。
(MESSAGEreq)
12、信息的接收         响应方接收信息。
(MESSAGEind)
13、响应信息的发送     在响应方上,应用程序发回响应信息给启动方。
(RESPONSEreq)
14、响应信息的接收     启动方接收响应信息。
(RESPONSEind)
15、超时信息接收       定时器已期满。
(TIMEOUTind)
注意,有些事件由启动方处理,而另一些事件由响应方处理。
                      表20.空闲
启动方:无活动
响应方:无活动
1、查询
   启动方:查询信息已发送给响应方-等待应答。
   响应方:接收查询请求并把它传给应用程序-等待应用程序的应答。
2、确认
   启动方:已接收查询响应信息-等待应用程序的确认
   响应方:已发送查询响应信息-等待确认
3、延迟
   启动方:已接收查询确认信息-等待报警
   响应方:已发送查询确认信息-等待应用程序的报警请求。
4、报警
   启动方:已接收报警-等待应用程序的查询请求
   响应方:已发送报警信息-等待查询请求。
5、信息
   启动方:已发送信息请求给响应方-等待响应
   响应方:已接收信息请求并把它递送给应用程序-等待应用程序的响应
启动方和响应方的状态表分别表示在图8和图9中。在每一个图中,事件置于左列,六个状态置于表的顶行。方格中的数字表示在特定事件发生后的新状态,括号中字母和数字提供了与特定事件相关的操作过程的标识。于是,例如在图8中所示的启动方状态表中,随着查询信息发送事件的发生,状态从状态0(空间)变为状态1(查询)。查询信息发送事件与操作过程AO有关。各种操作过程将描述如下,对于各个操作过程,启动方与响应方的一连串步骤是不同的。
操作过程AO
在这个操作过程中,启动方产生新的有限状态机和用于传送的特定标识符,格式化查询信息并把它发送给响应方,起动定时器,然后进入状态1。响应方产生新的有限状态机,把查询信息递送给响应方中的应用程序,然后进入状态1。
操作过程A4
在这个操作过程中,启动方格式化查询信息并把它发送给响应方,起动定时器,然后进入状态1。响应方把查询信息递送给应用程序,然后进入状态1。
操作过程B1
在这个操作过程中,启动方从由响应方提供的数据文件目录中选择希望接收的数据文件,确定数据文件的总大小,检查它可用的空闲空间,然后依次拷贝每一个文件。如果拷贝一个文件失败,它试图拷贝下一个文件,如此重复,试图拷贝每一个文件,直到预定的次数为止。然后进入状态2并准备发送确认信息。在这个操作过程中,响应方格式化查询响应信息,把它发送给启动方,然后进入状态2。
操作过程C1
在这个操作过程中,启动方改变它的有限状态机的状态,以便转换至状态3。在这个操作过程中,响应方格式化查询确认信息,把它发送给启动方并进入状态3。
操作过程D2
在这个操作过程中,启动方格式化确认信息,把它发送给响应方,使它的有限状态机进入状态0,然后删去有限状态机。响应方把确认信息递送给应用程序,使它的有限状态机进入状态0,然后删去有限状态机。
操作过程EO
在这个操作过程中,启动方产生新的有限状态机,把从响应方接收到的特定标识符存储在报警信息中,把报警信息递送给应用程序,然后使它的有限状态机进入状态4。响应方产生新的有限状态机和本次传送的特定标识符,格式化报警信息,并把它发送给启动方,然后使它的有限状态机进入状态4。
操作过程E3
在这个操作过程中,启动方把报警信息递送给应用程序,使这次传送的有限状态机进入状态4。响应方格式化报警信息,把它发送给启动方,使这次传送的有限状态机进入状态4。
操作过程FO
在这个操作过程中,启动方产生新的有限状态机和这次传送的特定标识符,格式化信息请求并把它发送给响应方,使有限状态机进入状态5。响应方产生新的有限状态,把请求信息递送给应用程序,使有限状态机进入状态5。
操作过程G5
在这个操作过程,启动方把响应信息递送给应用程序,使有限状态机进入状态0并删去有限状态机。响应方格式化响应信息并把它发送给启动方,使有限状态机进入状态0并删去有限状态机。
操作过程H1
这个操作过程仅与启动方有关。启动方增加对再试次数进行计数的计数器。如果计数器尚未达到预置的最大值,启动方格式化查询信息,把它发送给响应方并重新启动定时器。如果重置计数器已达到预置的最大值,表示有错误的指示信息,改变有限状态机至状态0,并删去有限状态机。
操作过程H4
这个操作过程仅与响应方有关。在这个操作过程中,响应方增加对再试次数进行计数的计数器。如果计数器尚未达到预置的最大值,响应方格式化报警信息,并把它发送给启动方,然后重新启动定时器。如果计数器已达到预置最大值,就提供表示已有错误发生的指示信息,使它的有限状态机进入进入状态0,然后删去有限状态机。
操作过程H5
这个操作过程仅与启动方有关。在这个操作过程中,启动方增加对再试次数进行计数的计数器。如果计数器尚未达到预置最大值,启动方格式化请求信息,把它发送给响应方,然后再启动定时器。如果计数器已达到预置最大值就提供表示已有错误发生的指示信息,改变有限状态机至状态0,然后删去有限状态机。
计算机A和计算机B以及其它计算机一起可以形成在中央计算机全面控制下的系统的一部分。系统中的每一个计算机可以将每一次传送的记录发送给中央计算机。如果某一计算机的文件传送机构的数据文件队列到了过量程度,该计算机能把这个迹象发送给中央计算机,然后由中央计算机采取适当的措施处理这个问题。

Claims (15)

1、一种计算机,它含有在所说的计算机与另一台计算机之间传送串行数据文件的机构,所说的文件传送机构被设计用来在所说的计算机与另一台计算机之间,根据从第一计算机(发送计算机)向第二计算机(接收计算机)传送串行数据文件的协议,传送串行文件,它包括以下顺序操作:
(1)接收计算机向发送计算机发出一个查询信息,请求可用于传送的文件目录;
(2)发送计算机向接收计算机发送一个应答信息,包含有可用于传送的文件目录;以及
(3)接收计算机在从发送计算机那里接收到的目录中选择文件,并试图拷贝每一个所选定的文件。
2、一种计算机,它含有在所说的计算机与另一台计算机之间传送串行数据文件的机构,所说的文件传送机构被设计用来在所说的计算机与另一台计算机之间,根据从第一计算机(发送计算机)向第二计算机(接收计算机)传送串行数据文件的协议,传送串行文件,它包括以下顺序操作:
(1)发送计算机向接收计算机发出一个信息,说明它所具有的可用于传送的文件;
(2)接收计算机向发送计算机发出一个查询信息,请求可用于传送的文件目录;
(3)发送计算机向接收计算机发送一个应答信息,包含有可用于传送的文件目录;以及
(4)接收计算机在从发送计算机那里接收到的目录中选择文件,并试图拷贝每一个所选定的文件。
3、一种计算机,它含有在所说的计算机与另一台计算机之间传送串行数据文件的机构,所说的文件传送机构被设计用来在所说的计算机与另一台计算机之间,根据从第一计算机(发送计算机)向第二计算机(接收计算机)传送串行数据文件的协议,传送串行文件,它包括以下顺序操作:
(1)接收计算机向发送计算机发出一个查询信息,请求可用于传送的文件目录;
(2)发送计算机向接收计算机发送一个查询信息,说明它将延迟提供可用于传送的文件目录;
(3)延迟以后,发送计算机向接收计算机发送又一个信息,说明它所具有的可用于传送的文件;
(4)接收计算机向发送计算机发出一个查询信息,请求可用于传送的文件目录;
(5)发送计算机向接收计算机发送一个应答信息,包含有可用于传送的文件文件目录;以及
(6)接收计算机在从发送计算机那里接收到的目录中选择文件,并试图拷贝每一个选定的文件。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计算机,其中传送协议包括另外的操作;  由此接收计算机向发送计算机发送一个信息,确认已成功地拷贝了的文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说的计算机,其中发送计算机删去已成功地拷贝的文件。
6、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说的计算机,其中文件传送机构包括为准备传送以列队形式存储文件的文件存储器、用于传输文件的调度器、接收文件的接收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说的计算机,其中文件传送机构,设计用于向至少其它二个计算机传送文件,所说的文件存储器设计用于为所说的至少其它二个计算机的每一个以各自列队形式存储文件。
8、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说的计算机,其中,对于传送串行文件的每一个顺序操作,文件传送机构产生一有限状态机,在每一种操作完成之际改变状态。
9、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说的计算机,其中所说的文件含有与电信呼叫有关的数据。
10、从第一计算机(发送计算机)向第二计算机(接收计算机)传送串行数据文件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接收计算机向发送计算机发出一个查询信息,请求可用于传送的文件目录;
(2)发送计算机向接收计算机发送一个应答信息,包含一个可用于传送的文件目录;以及
(3)接收计算机在从发送计算机那里接收到的目录中选择文件并试图拷贝每一个所选定的文件。
11、从第一计算机(发送计算机)向第二计算机(接收计算机)传输串行数据文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发送计算机向接收计算机发送一个信息,说明它所具有的可用于传送的文件;
(2)接收计算机向发送计算机发出一个查询信息,请求可用于传送的文件目录;
(3)发送计算机向接收计算机发送一个应答信息,包含可用于传送的文件目录;以及
(4)接收计算机在从发送计算机那里接收到的目录中选择文件并试图拷贝每一个所选定的文件。
12、从第一计算机(发送计算机)向第二计算机(接收计算机)传输串行数据文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接收计算机向发送计算机发出一个查询信息,请求可用于传送的文件目录;
(2)发送计算机向接收计算机发送一个应答信息,说明它将延迟提供可用于传送的文件目录;
(3)延迟以后,发送计算机向接收计算机发送又一个信息,说明它所具有的可用于传送的文件;
(4)接收计算机向发送计算机发出查询信息,请求可用于传送的文件目录;
(5)发送计算机向接收计算机发送一个应答信息,包含有可用于传送的文件目录;以及
(6)接收计算机在从发送计算机那里接收到的目录中选择文件并试图拷贝每一个所选定的文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或12所说的方法,包括接收计算机向传输计算机发出一个信息,确认已成功地拷贝了的文件的步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说的方法,包括发送计算机删去已被成功拷贝了的文件的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0到14中任何一项所说的方法,其中所说的文件包含有与电信呼叫有关的数据。
CN95193162A 1994-05-19 1995-05-19 文件传送机构 Pending CN11489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94303597 1994-05-19
EP94303597.2 1994-05-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923A true CN1148923A (zh) 1997-04-30

Family

ID=8217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93162A Pending CN1148923A (zh) 1994-05-19 1995-05-19 文件传送机构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6272547B1 (zh)
EP (1) EP0760187B1 (zh)
JP (1) JP3298889B2 (zh)
KR (1) KR970703669A (zh)
CN (1) CN1148923A (zh)
AU (1) AU695897B2 (zh)
CA (1) CA2189773C (zh)
DE (1) DE69527623T2 (zh)
NZ (1) NZ285793A (zh)
WO (1) WO199503257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29317A (zh) * 2012-10-15 2014-04-16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与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87510A (en) * 1995-11-10 1999-11-1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files according to file list provided in response to file request
GB2315646B (en) * 1996-07-19 2001-02-14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Validation of procedures
US6487676B1 (en) 1996-07-19 2002-11-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Validation of procedures
US6049892C1 (en) * 1997-02-24 2002-06-04 Ethos Software Corp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downloading data from a server computer to a client computer
US6188892B1 (en) * 1998-02-13 2001-02-13 Qualcom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base station initiated call setup
US6765868B1 (en) 1998-09-22 2004-07-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large file transfers in packet networks
US6272469B1 (en) * 1998-11-25 2001-08-07 Ge Medical Systems Global Technology Company, Llc Imaging system protocol hand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00357131A (ja) * 1999-06-16 2000-12-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通信プロトコルによる電子機器制御システム
TW533716B (en) * 1999-06-18 2003-05-21 Sony Corp Transission method, electronic machine and providing medium
US7171567B1 (en) * 1999-08-02 2007-01-30 Harris Interactive, Inc. System for protecting information over the internet
US6907463B1 (en) * 1999-10-19 2005-06-14 Audiogalax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file transfers executed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by a software program
WO2001086854A2 (en) * 2000-05-11 2001-11-1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file management with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TW559702B (en) 2000-08-31 2003-11-01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File transfer system,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file transfer program
US6963993B1 (en) 2000-09-28 2005-11-08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Administrator Of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Fail-over file transfer process
WO2003001378A2 (en) * 2001-06-21 2003-01-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secure file transfer to multiple destinations with integrity check
US8880709B2 (en) * 2001-09-12 2014-11-04 Ericsson Television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cheduled streaming of best effort data
US7660886B2 (en) * 2001-09-27 2010-02-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representing real-time distributed command execution status across distributed systems
US20030061318A1 (en) * 2001-09-27 2003-03-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ascertaining remote systems accessibility before running remote commands
US7529778B1 (en) * 2001-12-12 2009-05-05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ccess to consistent point-in-time file versions
JP3676312B2 (ja) * 2002-03-12 2005-07-2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送信側移動機、受信側移動機、情報通信システム、情報通信方法及びサーバ装置
JP4066705B2 (ja) * 2002-05-01 2008-03-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DE10225471A1 (de) * 2002-06-10 2003-12-18 Philips Intellectual Property Verfahren und Chipeinheit zum Überwachen des Betriebs einer Mikrocontrollereinheit
GB0229763D0 (en) * 2002-12-23 2003-01-29 Renishaw Plc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a trigger probe
US20040193609A1 (en) * 2003-03-26 2004-09-30 Sony Corporation Master content directory service server for providing a consolidated network-wide content directory
US20040199669A1 (en) * 2003-04-04 2004-10-07 Riggs Nicholas Dal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ly and securely transferring files over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050055352A1 (en) * 2003-09-08 2005-03-10 Sony Corporation Content directory and synchronization bridge
US20050055722A1 (en) * 2003-09-09 2005-03-10 Sony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routing of digital content
US7925790B2 (en) * 2003-09-17 2011-04-12 Sony Corporation Middleware filter agent between server and PDA
US20050060578A1 (en) * 2003-09-17 2005-03-17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authentication downloading
US7735000B2 (en) * 2003-09-25 2010-06-08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and content exchange document type definitions to support content distribution
WO2005037395A2 (en) * 2003-10-17 2005-04-28 Koslow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Tangential in-line air filter
US8689113B2 (en) * 2004-01-22 2014-04-01 Sony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esenting content
US20050165941A1 (en) * 2004-01-22 2005-07-28 Edward Eytchis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treaming content
US20060047855A1 (en) 2004-05-13 2006-03-02 Microsoft Corporation Efficient chunking algorithm
US7502961B2 (en) * 2004-09-09 2009-03-10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lert synthesis in a data protection system
US7567974B2 (en) * 2004-09-09 2009-07-28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a data protection system
US7865470B2 (en) * 2004-09-09 2011-01-04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ranslating logical information representative of physical data in a data protection system
US8145601B2 (en) 2004-09-09 2012-03-27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resilient data transfer in a data protection system
US7613787B2 (en) 2004-09-24 2009-11-03 Microsoft Corporation Efficient algorithm for finding candidate objects for remote differential compression
US20060109103A1 (en) * 2004-11-11 2006-05-25 Robert Bradus Transmission technique for a portable alarm system
US20060218435A1 (en) * 2005-03-24 2006-09-28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consumer oriented backup
JP4643351B2 (ja) * 2005-04-27 2011-03-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機器及びプログラム起動方法
US20060265511A1 (en) * 2005-05-20 2006-11-23 Riggs Nicholas 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ly and securely transferring files over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070276951A1 (en) * 2006-05-25 2007-11-29 Nicholas Dale Rigg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ly and securely transferring files over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7680993B2 (en) * 2006-12-21 2010-03-16 Tandberg Television, Inc. Local digital asset storage management technique
US8332511B1 (en) 2010-07-31 2012-12-11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script-based collection for devices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42758A (en) * 1984-07-16 1987-02-10 At&T Bell Laboratories File transfer scheduling arrangement
US4649473A (en) * 1985-06-17 1987-03-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lexible data transmission for message based protocols
US4942540A (en) * 1987-03-02 1990-07-17 Wang Laboratories, Inc. Method an apparatus for specif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US4999766A (en) * 1988-06-13 1991-03-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anaging host to workstation file transfer
EP0443038B1 (en) * 1989-09-14 1997-07-30 Fujitsu Limited Temporary center system in a decentralized data base system
JPH03168846A (ja) 1989-11-29 1991-07-22 Nec Corp ファイル転送運用管理方式
JPH03185535A (ja) 1989-12-15 1991-08-13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ファイル転送による応用プログラム間の情報交換方法
US5276810A (en) * 1990-06-27 1994-01-04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Information item selection apparatus producing multi-channel output signals
US5162986A (en) * 1990-10-19 1992-11-10 Allen-Bradley Company, Inc. Remote downloading and uploading of motion control program information to and from a motion control I/O module in a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US5692194A (en) * 1993-05-24 1997-11-25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Sequential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service for automatically transferring a most recent data entity between a plurality of program modules and a storage in a computer
US5592620A (en) * 1993-08-12 1997-01-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onitoring and retrieving accounting data
US5448759A (en) * 1993-08-20 1995-09-05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efficient bandwidth utilization when transceiving varying bandwidth messages
JP3185535B2 (ja) 1994-04-15 2001-07-11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電子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168846B2 (ja) 1994-11-17 2001-05-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転流型直流遮断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29317A (zh) * 2012-10-15 2014-04-16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与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NZ285793A (en) 1997-12-19
US6272547B1 (en) 2001-08-07
KR970703669A (ko) 1997-07-03
JP3298889B2 (ja) 2002-07-08
WO1995032573A1 (en) 1995-11-30
JPH10500791A (ja) 1998-01-20
EP0760187B1 (en) 2002-07-31
DE69527623D1 (de) 2002-09-05
AU695897B2 (en) 1998-08-27
AU2530295A (en) 1995-12-18
DE69527623T2 (de) 2003-03-13
CA2189773A1 (en) 1995-11-30
CA2189773C (en) 2002-04-30
EP0760187A1 (en) 1997-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923A (zh) 文件传送机构
CN1232052C (zh) 能够选择低费用呼叫类型的数据传输系统和方法
US706934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n input or output device over the internet
US719774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ecuting batch jobs by delegating work to independent service providers
CN1659537A (zh) 用于自动升级无线设备的系统和方法
CN1248453C (zh) 网元与电信网管系统的实时数据同步方法
CN1398088A (zh) 网络装置的管理装置和管理方法
CN1761260A (zh) 无线通讯系统中防止数据传输死锁的方法及无线电装置
CN1051622C (zh) 客户机服务器型网络
CN100352231C (zh) 异地数据同步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925416A (zh) 一种批量添加用户到群组的方法及装置
CN101056238A (zh) 加入群组的方法、服务器及客户端
CN1477506A (zh) 动态恢复客户机/服务器会话的方法和系统
CN1852099A (zh) 一种终端下载共享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CN1767536A (zh) 信息管理装置、信息管理系统和信息管理方法
CN2684478Y (zh) 网络管理系统、要被管理的装置、管理装置和程序
CN1893700A (zh) 一种支持与客户服务系统的通信的电子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704931A (zh) 网管系统对外提供信息查询的方法及装置
CN116095065A (zh) 一种基于服务端动态分配的内网办公软件版本下载方法
JP4548145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に接続されたデバイスの監視制御
JP2004030650A (ja) 伝送パケットおよびかかる伝送パケットを利用した通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2342057A (ja) 無線印刷システム
JP4604792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に接続されたサーバからの情報のダウンロード制御
CN117793756A (zh) 5g网络中的数据通信方、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070115501A1 (en) Vocal status report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