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67536A - 信息管理装置、信息管理系统和信息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管理装置、信息管理系统和信息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67536A
CN1767536A CNA2005101144627A CN200510114462A CN1767536A CN 1767536 A CN1767536 A CN 1767536A CN A2005101144627 A CNA2005101144627 A CN A2005101144627A CN 200510114462 A CN200510114462 A CN 200510114462A CN 1767536 A CN1767536 A CN 17675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quest
list
documents
customer set
unregiste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11446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67536B (zh
Inventor
松个下勇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767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675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675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6753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1Improving printing performance
    • G06F3/1212Improving printing performance achieving reduced delay between job submission and print start
    • G06F3/1213Improving printing performance achieving reduced delay between job submission and print start at an intermediate node or at the final n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6Job scheduling, e.g. queuing, determine appropriate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管理装置、信息管理系统和信息管理方法,用于在不施加超出容许限度的负荷的情况下,按照发送请求的顺序来处理请求。该装置和方法包括:接收来自多个客户装置的请求;存储根据发送请求的顺序来管理从多个客户装置发送的请求的管理表;当接收单元接收请求时,判断每个请求是否可注册在管理表中;当判断单元判断出该请求可注册在管理表中时,在管理表中注册该请求;以及无论判断该请求是否可注册在管理表中,均发出编号单,并将该编号单发送到发出该请求的客户装置。

Description

信息管理装置、信息管理系统和信息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管理装置、包括该信息管理装置和客户装置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方法、以及允许计算机执行该信息管理方法的程序。
背景技术
近年来,网络例如因特网和局域网(LAN)已得到广泛应用,客户装置可以通过这类网络向应用服务器或装置请求资源和服务。应用服务器或装置接收来自客户装置的请求,并执行各种处理。
由于这些应用服务器或装置具有有限的CPU处理能力和有限的存储容量,因此单个操作中可处理的量在物理上受到限制。例如,在网络打印系统中,如果从多个客户装置向应用服务器或打印机发送大量的打印作业,以致超出了应用服务器或打印机的处理能力,则处理可能耗费比预期更多的时间,或者可能导致错误。而且,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应用服务器或打印机停机。
近年来,已讨论了这样一种系统:其中应用服务器或打印机从客户装置接受打印请求,该打印请求不包括例如在接受实际的打印作业即打印请求之前的打印作业的绘制(rendering)数据,以限制数据的存储量。例如,在日本特开平10-240469号公报中对这种系统进行了讨论。在该系统中,当按照打印机的打印顺序轮到某打印请求时,相应的客户装置向打印机发送打印作业。根据该系统,应用服务器或装置可在其处理能力范围内连续执行适当的操作。
然而,根据在日本特开平10-240469号公报中所讨论的系统,由于打印请求的打印作业信息是由服务器来管理的,因此该系统需要服务器。这对于小型办公室来说是有问题的,因为该系统会导致高成本。因此,近年来需要一种具有为打印作业安排顺序的功能的打印机。然而,在打印机中提供高容量的存储单元(HDD)会导致打印机的总成本的增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讨论了这样一种系统:其中安装在打印机中的网络接口(信息管理装置)具有约256兆字节(megabyte)的RAM。使用该存储器,打印机接受不包括打印作业的绘制数据的打印请求,从而打印顺序的管理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来进行。然而近年来,即使仅管理不含有打印作业的绘制数据的打印请求,需要管理的信息量例如打印属性仍越来越多。因此,在网络接口的存储器中的管理空间中,必须将打印请求限制在约256兆字节,这意味着超出该限制的打印请求会被拒绝。
在该系统中,打印请求被拒绝的第一客户装置通常试图再次发送打印请求。然而,根据由网络接口定义的信息管理装置可以接受打印请求的定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从第一客户装置之后的第二客户装置发送的打印请求先于第一客户装置的打印请求被接受。换句话说,打印请求未按照打印请求发送的顺序来正确处理。
而且,还已知一种传统的技术,在该技术中,通过调度器(scheduler)来管理来自客户装置的请求的顺序,并对请求的数量进行管理,以免超出应用服务器或装置的处理能力。例如,根据日本特开2002-222123号公报,提供一种管理应用服务器的连接和连接数量的调度器(即接收服务器)。具体而言,当客户装置请求连接到应用服务器时,该客户装置首先向调度器发送连接请求。响应于从客户装置接收到的第一连接请求,调度器发出具有参考号(reference number)的编号单(numbered ticket)。然后,基于编号单上的参考号,调度器将对应用服务器的优先连接顺序注册到调度表(schedule table)中。随后,响应于来自客户装置的第二连接请求,如果调度器根据优先连接顺序判断应用服务器是可连接的,则调度器允许将该客户装置连接到应用服务器。因此,可以控制与应用服务器的连接数量和来自客户装置的连接请求的顺序。
然而,近年来,为了减少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所有权总成本),无服务器系统和具有嵌入装置中的服务器功能的系统越来越普及。因此,越来越难以获得服务器所需的足够的处理能力和可靠性。
根据上述日本特开平10-240469号公报中所讨论的调度器,该调度器需要调度表来管理从客户装置接收到的请求。然而,由于降低制造成本,安装在打印机中的嵌入式服务器(信息管理装置)例如网络接口具有非常有限的存储容量,因此,难以为来自客户装置的请求的数量准备足够大的调度表。例如,如果从多个客户装置发送大量的请求,以致请求超出了调度表的容许限度,则调度器不能正确地处理请求,而且也不能按照发送请求的准确顺序来执行。此外,如果请求超出了调度表的容许限度,则可能强迫调度器停机。
而且,根据嵌入装置中的嵌入式服务器,当装置的电源被切断时,该嵌入式服务器通常自动断开。这意味着该嵌入式服务器处于比独立于传统打印机而设置的服务器更容易断开的环境中。由于嵌入式服务器通常不具有辅助存储单元(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当该嵌入式服务器被断开时,在每次启动处理之后,调度表被复位。这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在从断电状态的恢复处理期间,丢失了断电状态前接收到的请求的顺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管理装置、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方法、以及程序,其中,在不施加超出容许限度的负荷的情况下,按照发送请求的顺序对来自客户装置的请求进行处理。
因此,本发明是考虑到传统技术的上述缺点而设计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信息管理装置,其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多个客户装置的请求;管理表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管理表,该管理表根据发送请求的顺序来管理从多个客户装置发送的请求;判断单元,用于当接收单元接收请求时,判断每个请求是否可注册在管理表中;注册单元,用于当判断单元判断出该请求可注册在管理表中时,在管理表中注册该请求;以及编号单管理单元,用于当判断单元判断为该请求不可注册在管理表中时发出编号单,并将该编号单发送到多个客户装置中发送该请求的客户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信息管理系统,其包括上述信息管理装置,以及用于将请求发送到该信息管理装置的多个客户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管理信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步骤,用于接收来自多个客户装置的请求;判断步骤,用于当在所述接收步骤中接收请求时,判断从多个客户装置发送的每个请求是否可注册在管理表中,该管理表根据发送请求的顺序来管理从多个客户装置发送的请求;注册步骤,如果在所述判断步骤中判断为该请求可注册在管理表中,则将该请求注册在管理表中;以及编号单发出步骤,用于无论在所述判断步骤中判断该请求是否可注册在管理表中,均对该请求发出编号单,并将该编号单发送到多个客户装置中发送该请求的客户装置。
根据本发明,在不施加超出容许限度的负荷的情况下,可以按照发送请求的顺序对来自客户装置的请求进行处理。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是显而易见的,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全部附图中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信息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调度器的内部结构。
图3是在接收来自其中一个客户装置的请求的情况下,调度器所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4是与图3中的步骤S304所示的在调度器中执行的正常模式相对应的请求接收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调度表中的管理内容的示意图。
图6是当相应的客户装置接收到完成请求处理的通知时,在调度器中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7示意性示出由编号单管理单元发出的编号单。
图8是当其中一个客户装置从调度器接收响应于其自己的请求的编号单时,在该客户装置中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9是与在图3中的步骤S305所示的调度器中执行的顺序排列模式相对应的请求接收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编号单管理单元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11是在判断未注册编号单是可注册的还是不可注册的情况下,由调度器的编号单管理单元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2是使用设置在编号单管理单元中的未注册编号单期满计时器来使编号单无效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3是在调度器停机(shut down)后恢复的情况下,调度器所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打印信息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15是在打印信息管理系统中客户装置和打印机之间执行的处理的顺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应当指出,除非特别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所提出的组件的相对配置、数值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典型实施例的信息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参考图1,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网络101,例如因特网或LAN;多个客户装置102,其由用户来操作;应用服务器或装置(以下称为应用服务器103),其接收来自客户装置102的请求,并执行预定的处理;以及调度器104,其定义接收来自客户装置102的请求并管理例如该请求的信息管理装置。此外,这些装置通过网络101相互连接,以相互交换数据。
每个客户装置102都是常用的信息处理装置,其具有:连接单元,用于通过网络101将客户装置102连接到应用服务器103和调度器104;以及输入-输出单元,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另一方面,应用服务器103和调度器104通过局域网105相互连接。
尽管调度器104可以是常用的信息处理装置,但是在第一实施例中,调度器104用作嵌入打印机中的所谓嵌入式服务器,并根据第一实施例来存储调度管理程序。
图2示意性示出调度器104的内部结构。
参考图2,调度器104包括:请求管理单元201,其通过网络101接收来自每个客户装置102的连接请求,并执行连接管理、或者发送和接收数据;编号单管理单元202,用于管理所发出的编号单;调度表存储单元205,用于存储调度表205a,该调度表205a定义将来自客户装置102的请求作为队列进行管理的管理表;最大请求数计数器203,用于保持可注册到调度表205a的请求的最大数量;请求数计数器204,用于对当前由调度表205a管理的请求的数量进行计数;应用服务器管理单元206,用于管理应用服务器103的状况;编号单加密单元207,用于对每个发出的编号单进行加密;以及编号单解密单元208,用于对每个加密过的编号单进行解密。在一个实施例中,调度器104在两种模式下工作,即正常模式和顺序排列模式。下面将详细说明该两种模式之间的转换条件。
图3是在接收来自其中一个客户装置102的请求的情况下,调度器104所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而言,当启动调度器104时,在步骤S301执行调度器104的恢复处理。下面将详细说明该恢复处理。根据在步骤S301执行的恢复处理的结果,调度器104转换到正常模式或顺序排列模式。当该恢复处理完成时,调度器104切换到请求接收等待状态。
随后,当在步骤S302调度器104接收到来自其中一个客户装置102的请求时,操作进入步骤S303,在该步骤中,调度器104判断当前是处于正常模式还是处于顺序排列模式。根据判断结果,如果判断为调度器104处于正常模式,则操作进入步骤S304,在该步骤中,调度器104执行下面将详细说明的与正常模式相对应的请求接收处理。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303判断为调度器104处于顺序排列模式,则操作进入步骤S305,在该步骤中,调度器104执行与顺序排列模式相对应的请求接收处理。当完成任一接收处理时,调度器104返回到步骤S302中的请求接收等待状态。
图4是与图3中的步骤S304所示的正常模式相对应的请求接收处理的流程图。
当调度器104在正常模式期间接收到来自其中一个客户装置102的请求时,在步骤S401,由编号单管理单元202发出编号单。随后,在步骤S402,判断该请求是否是可接受的。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比较最大请求数计数器203与请求数计数器204,在步骤S402进行判断,然后判断调度表205a当前是否能在其上注册请求。
如果在步骤S402判断为可以接受请求,则操作进入步骤S403。然后,在步骤S403,将接收到的请求注册到调度表205a中。在步骤S404,将表示该请求被注册到调度表205a中的标识符提供给在步骤S401发出的编号单,以产生注册编号单,随后,该注册编号单被发送到发出该请求的客户装置102。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402判断为请求是不可接受的,则操作进入步骤S405。然后,在步骤S405,将表示该请求未被注册到调度表205a中的标识符提供给在步骤S401发出的编号单,以产生未注册编号单,随后,将该未注册编号单发送到发出该请求的客户装置102。在步骤S406,调度器104从正常模式切换到顺序排列模式。然后,在步骤S407,调度器104命令编号单管理单元202为未注册编号单启动期满计时器。
图5是示出调度表205a中的管理内容的示意图。
在调度表205a中,注册每个请求的请求ID 2051、每个请求的处理状态2052和对应于每个请求的客户信息2053。在客户信息列2053,注册用于识别相应的客户装置102的客户名称、或用作与相应的客户装置102进行通信的装置的IP地址。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例如,如果请求已经在应用服务器103中进行处理,则处理状态列2052下对应于该请求的部分显示为“处理中”,而如果该请求正在等待应用服务器103的处理,则该部分显示为“待处理”。可选地,根据图5所示的调度表205a,尽管在单个管理表中来管理处理状态列2052下的两种状态“处理中”和“待处理”,但是在另一实施例中,这两种状态可在单独的管理表中分别管理。而且,在处理状态2052中,可转换到“处理中”状态的请求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更多个,并根据应用服务器103的处理能力进行设定。
图6是当相应的客户装置102接收到完成请求处理的通知时,在调度器104中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首先,当应用服务器管理单元206从应用服务器103接收到完成请求处理的通知时,应用服务器管理单元206将用于识别处理过的请求的、可以是参考号的信息发送到请求管理单元201。然后,接收该信息的请求管理单元201识别调度表205a中的相应请求,并通知发送该请求的客户装置102该请求处理完成。随后,在步骤S601,请求管理单元201从调度表205a中删除该请求。可选地,在从当前正在应用服务器103中处理其自己的请求的客户装置102接收到完成请求处理的通知的情况下,请求管理单元201同样从调度表205a中删除相应的请求。
接着,在步骤S602,从请求数计数器204的当前总值减去值“1”。然后,在步骤S603,对于当前注册在调度表205a中的请求,判断是否存在要处理的“待处理”请求。如果判断为存在处于“待处理”状态的请求,则操作进入步骤S604。在步骤S604,将启动请求处理的通知发送到与注册在调度表205a中的处于“待处理”状态的请求中最早注册的请求相对应的客户装置102。而且,该最早的请求被重新注册到调度表205a中,将其处理状态改变为“处理中”。当步骤S604完成时,或根据在步骤S603中的判断结果,如果判断为没有处于“待处理”状态的请求,则在接收到完成请求处理的通知后,在调度器104中执行的操作结束。
根据图6所示的操作,调度器104按照正确的顺序来处理从客户装置102接收到的多个请求,而且调整应用服务器103的处理负荷。
图7示出由编号单管理单元202发出的编号单701的例子。
编号单701包括:参考号702,其表示请求的顺序的编号;发出时间703,其表示发出编号单701的时间和日期;以及标识符704,其表示编号单701是否被注册在调度表205a中。参考号702可以是任何形式,只要其表示请求的顺序的编号即可。根据一个实施例,参考号702是一系列整数。从降低调度处理中的超负荷、以及正确执行请求的调度处理的角度看,发出时间703和标识符704不是必需的。然而,当执行图12的流程图所示的期满判断处理和图13的流程图所示的恢复处理时,发出时间703和标识符704是有效且有用的。下面将对期满判断处理和恢复处理进行详细说明。此外,编号单701的数据格式可以是标记语言格式或独有的二进制数据格式。
为了防止生成伪造单,编号单701可通过编号单加密单元207进行加密。用于加密编号单701的加密技术包括:仅允许通过调度器104进行解密的独有的加密技术;以及还允许由相应的客户装置102进行解密的加密技术。在前一技术中,只有标识符704需要由相应的客户装置102来解密。在编号单701被加密的情况下,加密过的编号单701可通过编号单解密单元208来解密。
调度器104还具有有效性判断单元(未示出),用于根据包括在编号单701中的发出时间703来判断从相应的客户装置102发送的编号单701是否有效。该有效性判断单元将从相应的客户装置102发送的编号单701的发出时间703与当前最早发出的编号单的发出时间进行比较。如果从相应的客户装置102发送的编号单701的发出时间703早于最早的编号单的发出时间,则有效性判断单元判断为从相应客户装置102发送的编号单701是无效的。因此,这防止了调度器104意外接受与过去发出的编号单相对应的请求。
图8是当其中一个客户装置102从调度器104接收响应于其自己的请求的编号单701时,在该客户装置102中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当客户装置102接收请求结果时,在步骤S801,客户装置102保存从调度器104发送的编号单701。随后,在步骤S802,客户装置102判断编号单701是否被注册在调度表205a中。该判断是根据对编号单701中的标识符704的检测而进行的。
如果在步骤S802判断为从调度器104发送的编号单701被注册在调度表205a中,则操作进入步骤S803。在步骤S803,客户装置102将许可提供给调度器104,以允许在应用服务器103中处理请求,并且进行等待,直到通知客户装置102调度表205a中的注册数据被更新。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802判断为从调度器104发送的编号单701未注册在调度表205a中,则操作进入步骤S804。在步骤S804,客户装置102等待预定时间以进行重试。当在步骤S804等待了用于进行重试的预定时间后,客户装置102在步骤S805再次向调度器104发送请求。在这种情况下,将接收到的未注册编号单701附加到该请求。
图9是与在图3中的步骤S305所示的调度器104中执行的顺序排列模式相对应的请求接收处理的流程图。
当在顺序排列模式下的调度器104接收来自其中一个客户装置102的请求时,在步骤S901,调度器104判断未注册编号单是否被附加到该请求。如果判断为该未注册编号单未被附加到该请求,则操作进入步骤S902,在该步骤中,编号单管理单元202发出新的编号单。然后,操作进入步骤S903。在步骤S903,将表示该编号单未注册的标识符提供给在步骤S902发出的编号单。然后,将该未注册编号单发送到发出该请求的客户装置102。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901判断为未注册编号单被附加到该请求,则操作进入步骤S904。在步骤S904,附加到该请求的未注册编号单被发送到编号单管理单元202,在编号单管理单元202判断该未注册编号单是否是可注册的。如果该未注册编号单被判断为是不可注册的,则操作进入步骤S905,在该步骤中,将该未注册编号单直接发送回发出该请求的客户装置102。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904判断为该未注册编号单是可注册的,则操作进入步骤S906,在该步骤中,将接收到的请求注册在调度表205a中,并对请求数计数器204的当前总值加上值“1”。随后,在步骤S907,将编号单的标识符从未注册改为注册,并将注册编号单发送到发出该请求的客户装置102。在步骤S908,在编号单管理单元202中更新未注册编号单的最小参考号。
随后,在步骤S909,由编号单管理单元202判断是否仍存在未注册编号单。如果判断为存在未注册编号单,则与顺序排列模式相对应的请求接收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909判断不存在剩余的未注册编号单,则操作进入步骤S910。在步骤S910,在编号单管理单元202中停止未注册编号单的期满计时器,随后将顺序排列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
图10是示出编号单管理单元202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参考图10,编号单管理单元202包括:未注册编号单管理部分1001,用来管理未注册编号单;最大参考号计数器1002,用来存储所发出的最大参考号;最小参考号计数器1003,用来存储当前有效的编号单的最小参考号;未注册编号单期满计时器1004,当调度器104处于顺序排列模式时,启动该计时器,当调度器104从顺序排列模式转换到正常模式时,停止该计时器,并且该计时器管理每个未注册编号单的期满时间;以及后续参考号计数器1005,用来存储每次未注册编号单期满计时器1004的计时器值为0时无效的编号单。
当发出编号单时,更新最大参考号计数器1002。另一方面,在图9的步骤S904,当编号单管理单元202从请求管理单元201接收关于最小可接受的编号单的询问时,或者当从请求管理单元201接收到的参考号对应于最小参考号计数器1003,从而编号单管理单元202通知请求管理单元201编号单是可接受的时,或者当未注册编号单期满计时器1004的计时器值为0,从而编号单被判断为无效时,更新最低参考号计数器1003。
图11是在判断未注册编号单是可注册的还是不可注册的情况下,由调度器104的编号单管理单元202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在步骤S1101,判断调度表205a是否可用,或者换句话说,未注册编号单在调度表205a中是可注册的还是不可注册的。如果判断为调度表205a可用,则操作进入步骤S1102。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101判断为调度表205a不可用,则操作进入步骤S1105。
当在步骤S1101判断调度表205a可用时,在步骤S1102,对编号单的参考号和最小参考号计数器1003的计数器值进行比较。根据该比较结果,判断参考号是否等于或小于最小参考号计数器1003的计数器值。如果判断参考号大于最小参考号计数器1003的计数器值,则操作进入步骤S1105。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102中判断参考号等于或小于最小参考号计数器1003的计数器值,则操作进入步骤S1103。
随后,在步骤S1103,更新最小参考号计数器1003的计数器值。在步骤S1104,通知请求管理单元201编号单是可注册的。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101中判断调度表205a不可用,或者如果在步骤S1102中判断所询问的编号单的参考号大于最小参考号计数器1003的计数器值,则在步骤S1105对编号单的参考号和后续参考号计数器1005的计数器值进行比较。根据该比较结果,判断该参考号是否等于或小于后续参考号计数器1105的计数器值。如果判断该参考号小于后续参考号计数器1005的计数器值,则操作进入步骤S1106。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105判断该参考号等于或者大于后续参考号计数器1005的计数器值,则操作进入步骤S1107。
在步骤S1106,后续参考号计数器1005的计数器值被更新为编号单的参考号。在步骤S1107,通知请求管理单元201与所询问的编号单相对应的请求是不可注册的。
通过执行编号单的这种管理,即使当调度表205a不可用时,仍可管理来自客户装置102的请求的顺序。
编号单的管理方法不局限于上述方法。例如,只要调度器104具有足够的存储空间,便可以选择使用编号单管理表;或者只要调度表205a可用,便可以提供多个最小参考号以允许注册。
图12是使用编号单管理单元202中的未注册编号单到期计时器1004来使编号单无效的操作的流程图。
在编号单管理单元202中,在调度器104转换到顺序排列模式时,启动未注册编号单期满计时器1004。与每个客户装置102的用于重试的预定等待时间同步,未注册编号单期满计时器1004的计时器值为0。
当未注册编号单期满计时器1004的计时器值为0时,在步骤S1201,使从最小参考号计数器1003的计数器值到后续参考号计数器1005的计数器值的全部编号单无效。随后,在步骤S1202,最小参考号计数器1003的计数器值被更新为后续参考号计数器1005的计数器值。因此,能够高效率地检测和丢弃无效编号单。
随后,在步骤S1203,判断是否有未注册编号单。通过比较在步骤S1202中更新的最小参考号计数器1003的计数器值和最大参考号计数器1002的计数器值来执行该判断步骤,然后判断这两个计数器值之间是否有差异。如果这两个计数器值不同,则判断存在未注册编号单,而如果这两个计数器值相同,则判断不存在未注册编号单。
在步骤S1203判断为存在未注册编号单的情况下,或者换句话说,如果判断为在步骤S1202中更新的最小参考号计数器1003的计数器值与最大参考号计数器1002的计数器值不同,则操作返回到步骤S1201,重复从步骤S1201~步骤S1203的处理,直到判断为不存在剩余的未注册编号单。另一方面,在步骤S1203判断为不存在未注册编号单的情况下,或者换句话说,如果判断为在步骤S1202中更新的最小参考号计数器1003的计数器值与最大参考号计数器1002的计数器值相同,则操作进入步骤S1204。在步骤S1204,停止未注册编号单期满计时器1004,随后将调度器104从顺序排列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最后,该操作结束。
在图9所示的步骤S909中,当编号单管理单元202从调度器104接收关于是否存在未注册编号单的询问时,编号单管理单元202执行前述图12所示的步骤S1203。
现在将说明当调度器104被恢复时所执行的操作。图13是在调度器104被停机后恢复的情况下,调度器104所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调度器104的这种停机可能是人为启动的,或者可能是由于中断而引起的。
当调度器104从停机状态恢复时,调度器104通知每个客户装置102调度器104被恢复。在步骤S1301,在通知了恢复状态之后,调度器104在预定的时间内接收来自每个客户装置102的请求。随后,在步骤S1302,调度器104临时注册在步骤S1301中从每个客户装置102接收到的请求。
在步骤S1303,判断是否经过了预定的时间。如果判断为尚未经过预定的时间,则操作返回到步骤S1301,重复从步骤S1301~步骤S1303的处理,直到经过了预定的时间。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303判断已经经过了预定的时间,则操作进入步骤S1304。
在步骤S1304,将临时注册的请求按编号单的参考号的顺序重新排列。而且,将没有编号单的请求按接收请求的顺序插入到在步骤S1304中重新排列的编号单的末尾。
随后,在步骤S1305,判断是否可以从在步骤S1304中重新排列的临时注册的请求表的前端依次将请求注册在调度表205a中。通过参考最大请求数计数器203和请求数计数器204来执行该判断。如果判断为请求是可注册的,则操作进入步骤S1306,在该步骤中,将该请求正式注册到调度表205a中。然后,请求数计数器204将所注册的请求的数量向上计数,而且,发出新的注册编号单,并将其发送到相应的发出该请求的客户装置102。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305判断为请求是不可注册的,则操作进入步骤S1307,在该步骤中,删除临时注册的请求。而且,发出新的未注册编号单,并将其发送到相应的发出该请求的客户装置102。随后,在步骤S1308,命令编号单管理单元202启动未注册编号单期满计时器1004。在这种情况下,调度器104转换到顺序排列模式。另一方面,当在完成了全部临时注册的请求的处理,将全部请求正式注册在调度表205a中时,调度器104转换到正常模式。在调度器104的该恢复处理之后,执行上述请求接收处理。
根据上述恢复处理,即使调度器104停机,并且调度表205a被初始化,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调度器104仍能恢复停机前从客户装置102接收到的请求的顺序。
而且,当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调度器104接收来自客户装置102的请求时,该调度器104可以通过编号单的参考号来正确地管理来自客户装置102的请求的顺序,同时降低调度器104的负荷。而且,即使当调度器104停机时,调度器104也能恢复停机前的请求的顺序,从而以更适当的方式来管理来自客户装置102的请求的顺序。
第二实施例
第二典型实施例涉及在将调度管理程序嵌入打印机的情况下的调度操作的例子。
图14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打印信息管理系统的示意图。图14中与图1中相对应的部分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因此,下面将省略对这些部分的详细说明。下面的说明主要包括与图1不同的部分。
调度器104A被嵌入到打印机103A中,并具有与根据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调度器104相同的组件。
打印机103A可以是例如适用于成像引擎的电子照相型或喷墨型。
由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调度器104A管理的请求包括,例如:对于打印机103A的打印请求、打印作业列表获取请求、用于删除或临时停止打印作业的操作请求、连接请求、以及断开连接请求。请求的类型不局限于上述请求。当从多个客户接收的请求需要按顺序排列时,可以有效利用本发明。
参考图15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由嵌入打印机103A中的调度器104A执行的打印请求的控制过程。
在图15中,多个客户装置102和包含调度器104A和应用服务器功能的打印机103A通过网络101以可通信的方式连接。打印机103A执行第一实施例中图3的流程图所示的操作,并等待来自其中一个客户装置102的打印请求。下面将详细说明每个步骤。
当执行打印操作时,在步骤S1501,其中一个客户装置102通过网络101向打印机103A的调度器104A输出打印请求。
接收该打印请求的调度器104A判断是否注册该打印请求,如第一实施例中的图3的流程图所述。如果需要,则发出编号单。
如果判断为该打印请求是不可注册的,则执行第一实施例中图9、11、12、和13的流程图所示的操作。
例如,在以下几种情况判断为打印请求是不可注册的:已在管理表中注册有达到了所限制的容量的各种请求;调度器104A没有可用的存储空间;或者判断为调度器104A的处理性能可能降低。因此,在这些情况下,打印机103A的调度器104A判断为管理表不能用于顺序控制操作。
另一方面,当来自客户装置102的打印请求是可注册的时,执行图4的流程图所示的操作。
具体而言,在步骤S1502,根据请求的注册顺序来执行对应于每个请求的顺序控制操作。
在步骤S1503,当由客户装置102产生的打印作业是可接收的时,通知客户装置102传送打印作业。
打印机103A可能具有小的存储容量来存储打印作业。换句话说,当来自另一客户装置102的打印作业的打印操作结束时,在步骤S1503通知客户装置102,并将打印作业从打印机103A的打印作业存储部分释放,以便打印作业存储部分具有足够的空间来接收另一打印作业。
在步骤S1504,在接收到来自调度器104A的传送打印作业的命令后,客户装置102将打印作业传送到打印机103A中的打印机控制器(对应于应用服务器103的部分)。
在步骤S1505,通过打印机控制器接收打印作业的打印机103A,根据接收到的打印作业通过打印机引擎来执行打印输出。当完成了包括打印输出在内的打印作业的打印操作时,打印机103A通知调度器104A打印操作完成。
在步骤S1506,由打印机控制器通知打印操作已完成的调度器104A结束在步骤S1501中接收到的打印请求,并通知相应的客户装置102打印操作完成。
其它实施例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调度器104或104A可以采用任何形式,只要其包括图2所示的组件即可。例如,调度器104或104A可被直接嵌入到应用服务器或装置中,或者可以是单独管理多个应用服务器或装置的类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使用计算机来执行图3、4、6、8、9、11、12、和13的处理程序。而且,关于向计算机提供程序的装置,可以使用存储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或传送程序的传输介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可以是,例如CD-ROM、DVD、存储器、或硬盘。另一方面,传输介质可以是例如因特网或LAN。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内允许对其进行修改。
如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当接收来自每个客户装置102的请求时,在图4的步骤S402判断根据接收顺序来管理该请求的调度表205a是否可用。如果判断为调度表205a可用,则在步骤S 403将该请求注册到调度表205a中,而如果判断为调度表205a不可用,则发出表示该请求未被注册到调度表205a的未注册编号单。然后,在步骤S405,该未注册编号单被发送到相应的最初发送该请求的客户装置102。因此,即使当从多个客户装置102发送多个请求时,也可以在不超负荷的情况下按请求接收的顺序处理请求。
而且,当调度器104在停机后被恢复时,通知每个客户装置102调度器104被恢复。随后,在图13的步骤S1304,根据请求的参考号,按顺序排列在从该通知开始的预定时间内从客户装置102接收到的请求。然后,在步骤S1306,根据所排列的请求的顺序,发出注册编号单。因此,即使调度器104停机,并且调度表205a被初始化,仍能按照停机前所注册的请求的顺序来处理请求。
尽管参考典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以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覆盖全部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9)

1.一种信息管理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多个客户装置的请求;
管理表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管理表,该管理表根据发送请求的顺序来管理从多个客户装置发送的请求;
判断单元,用于当接收单元接收请求时,判断每个请求是否可注册在管理表中;
注册单元,用于当判断单元判断出该请求可注册在管理表中时,在管理表中注册该请求;以及
编号单管理单元,用于当判断单元判断为该请求不可注册在管理表中时发出编号单,并将该编号单发送到多个客户装置中发送该请求的客户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编号单管理单元对于由注册单元注册的请求发出注册编号单,并将该注册编号单发送到多个客户装置中发送该请求的客户装置,该注册编号单表示该请求注册在管理表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恢复通知单元,用于当该信息管理装置在停机状态后被恢复时,通知多个客户装置中的每个客户装置;以及
请求排列单元,用于根据请求的参考号按顺序排列请求,该请求是在从该恢复通知单元的通知开始的预定时间内从多个客户装置发送的,
其中,编号单管理单元根据由该请求排列单元排列的请求的顺序来发出每个注册编号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判断为请求不能注册在管理表中时,编号单管理单元发出未注册编号单,并将该未注册编号单发送到多个客户装置中发送该请求的客户装置,该未注册编号单表示该请求未注册在管理表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未注册在管理表中的请求的顺序,对由编号单管理单元发出的未注册编号单给出参考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定单元,用于当编号单管理单元发出未注册编号单以后,判断单元判断为该请求可注册在管理表中时,将未注册编号单设定为可注册编号单,
其中,注册单元将对应于由该设定单元设定的未注册编号单的请求注册在管理表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发出未注册编号单时,编号单管理单元提供具有有效期的未注册编号单,其中,在有效期之后,使该未注册编号单无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顺序管理单元,用于管理注册在管理表中的请求的处理顺序;以及
请求许可单元,用于当按照由该顺序管理单元管理的处理顺序轮到该请求时,允许多个客户装置中发送该请求的客户装置执行该请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加密单元,用于对由编号单管理单元发出的每个编号单进行加密;
解密单元,用于对由该加密单元加密过的编号单进行解密。
10.一种信息管理系统,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管理装置;以及
多个客户装置,用于将请求发送到该信息管理装置。
11.一种管理信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步骤,用于接收来自多个客户装置的请求;
判断步骤,用于当在所述接收步骤中接收请求时,判断从多个客户装置发送的每个请求是否可注册在管理表中,该管理表根据发送请求的顺序来管理从多个客户装置发送的请求;
注册步骤,如果在所述判断步骤中判断为该请求可注册在管理表中,则将该请求注册在管理表中;以及
编号单发出步骤,用于如果在所述判断步骤中判断为该请求不可注册在管理表中,则对该请求发出编号单,并将该编号单发送到多个客户装置中发送该请求的客户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管理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于在所述注册步骤中注册的请求发出注册编号单,并将该注册编号单发送到多个客户装置中发送该请求的客户装置,该注册编号单表示该请求注册在管理表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理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知步骤,用于当在停机状态之后获得恢复状态时,通知多个客户装置中的每个客户装置;以及
排列步骤,用于根据请求的参考号按顺序排列请求,该请求是在从所述通知步骤中的通知开始的预定时间内从多个客户装置发送的,
其中,根据在所述排列步骤中排列的请求的顺序,在注册编号单发出步骤中发出每个注册编号单。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管理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判断为请求不能注册在管理表中时发出未注册编号单,并将该未注册编号单发送到多个客户装置中发送该请求的客户装置,该未注册编号单表示该请求未注册在管理表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管理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未注册在管理表中的请求的顺序,对在编号单发出步骤中发出的未注册编号单给出参考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管理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定步骤,用于当在编号单发出步骤中发出未注册编号单以后,在所述判断步骤中判断为该请求可注册在管理表中时,设定该未注册编号单,
其中,在所述注册步骤中将对应于在所述设定步骤中设定的未注册编号单的请求注册在管理表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管理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编号单发出步骤中发出的未注册编号单具有有效期,在有效期之后,使该未注册编号单无效。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管理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许可步骤,用于当按照注册于管理表中的请求的处理顺序轮到该请求时,允许多个客户装置中发送该请求的客户装置执行该请求。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管理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加密步骤,用于对在编号单发出步骤中发出的至少一个编号单进行加密;以及
解密步骤,用于对在该加密步骤中加密过的至少一个编号单进行解密。
CN2005101144627A 2004-10-27 2005-10-27 信息管理装置、信息管理系统和信息管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675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12922 2004-10-27
JP2004312922 2004-10-27
JP2004-312922 2004-10-27
JP2005-268765 2005-09-15
JP2005268765 2005-09-15
JP2005268765A JP4402634B2 (ja) 2004-10-27 2005-09-15 情報管理装置、情報管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7536A true CN1767536A (zh) 2006-05-03
CN1767536B CN1767536B (zh) 2012-06-20

Family

ID=36205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1446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67536B (zh) 2004-10-27 2005-10-27 信息管理装置、信息管理系统和信息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595905B2 (zh)
JP (1) JP4402634B2 (zh)
CN (1) CN176753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37457A (zh) * 2017-04-14 2018-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29927A (ja) * 2006-11-22 2008-06-05 Tokyo Stock Exchange Inc 売買システム、電文送信制御方法、送信許可電文通番通知プログラム及び業務電文送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JP4646931B2 (ja) * 2007-02-21 2011-03-09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サーバ装置およびリクエスト整理方法
JP5266381B2 (ja) * 2008-04-24 2013-08-21 エイム トゥー ジー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リソース割当制御用の待機チケットを用いた不連続アクセス管理方法
JP2010152815A (ja) * 2008-12-26 2010-07-08 Seiko Epson Corp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304509B2 (ja) * 2009-07-23 2013-10-0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認証方法、認証装置および認証処理プログラム
US8279477B2 (en) * 2009-07-31 2012-10-02 Xerox Corporation Print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service cost
US10284425B2 (en) * 2014-01-29 2019-05-07 Cellco Partnership Device registration awareness for over-the-air updates
DE102014114584A1 (de) * 2014-10-08 2016-04-14 Océ Printing Systems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Bedienfelds für ein Produktionssystem sowie Steuervorrichtung für ein Produktions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07307B2 (ja) * 1996-12-27 2004-03-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プリント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が格納された記憶媒体
JP3262518B2 (ja) 1996-12-27 2002-03-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印刷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プログラムが格納された記憶媒体
DE69729169T2 (de) * 1996-12-27 2005-06-09 Canon K.K. Drucksystem
JP4137388B2 (ja) * 2001-01-22 2008-08-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印刷システム、プリンタ装置の利用管理方法、印刷制限サーバ、チケット発行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4307747B2 (ja) * 2001-01-25 2009-08-05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接続受付システム、受付サーバ、クライアント端末、接続受付管理方法、記憶媒体、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030043405A1 (en) * 2001-09-04 2003-03-06 Hill Chris T.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gulating print requests sent to a publishe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37457A (zh) * 2017-04-14 2018-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CN108737457B (zh) * 2017-04-14 2021-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402634B2 (ja) 2010-01-20
US20060087691A1 (en) 2006-04-27
CN1767536B (zh) 2012-06-20
JP2006155578A (ja) 2006-06-15
US7595905B2 (en) 2009-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67536A (zh) 信息管理装置、信息管理系统和信息管理方法
US7755792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apparatus system,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JP6315450B2 (ja) セキュリティ要件に応じて印刷を行うシステム、コンピュータ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428709A (zh) 远程获取对设备的暂时独占控制的方法
US20100123932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therefor
JP4959912B2 (ja) 印刷ジョブの調整された同時印刷
JP2009239973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892583A (zh) 通知打印作业信息的方法、使用其的打印机和打印系统
JP6771991B2 (ja)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691742A (zh) 数据处理设备和成像设备
US20110299122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ystem
EP2230636B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EP3073365A1 (en) Networke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networked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image forming
US7826080B2 (en) Print system, print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08134857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203655A (ja) 画像形成装置設定方法、画像形成装置
CN1722769A (zh)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JP2007325235A (ja) 電子機器
US20110289197A1 (en) Method to set setting information in device and device to set setting information
CN1892570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JP623401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070136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011138348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1038536A (zh) 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处理方法
JP2003300361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20

Termination date: 2017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