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90116A - 馈入组件的快速更换特征结构 - Google Patents

馈入组件的快速更换特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90116A
CN114890116A CN202210504525.3A CN202210504525A CN114890116A CN 114890116 A CN114890116 A CN 114890116A CN 202210504525 A CN202210504525 A CN 202210504525A CN 114890116 A CN114890116 A CN 1148901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quick
starwheel
height adjustment
starwheel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045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90116B (zh
Inventor
R·J·E·默瑟
I·K·肖利
S·D·霍尔德迈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olle Machinery Co LLC
Original Assignee
Stolle Machinery Co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olle Machinery Co LLC filed Critical Stolle Machinery Co LLC
Priority to CN20221050452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901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90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901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901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901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84Star-shaped wheels or devices having endless travelling belts or chains, the wheels or devices being equipped with article-engaging elements
    • B65G47/846Star-shaped wheels or wheels equipped with article-engaging elements
    • B65G47/848Star-shaped wheels or wheels equipped with article-engaging elements the article-engaging elements being suction or magnetic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1/00Making hollow objects
    • B21D51/16Making hollow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he objects
    • B21D51/26Making hollow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he objects cans or tins; Closing same in a permanent manner
    • B21D51/2692Manipulating, e.g. feeding and positioning devices; Control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84Star-shaped wheels or devices having endless travelling belts or chains, the wheels or devices being equipped with article-engaging elements
    • B65G47/846Star-shaped wheels or wheels equipped with article-engag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43/00Feeding, positioning or storing devices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pparatus for working or processing sheet metal, metal tubes or metal profiles; Associations therewith of cutting devices
    • B21D43/02Advancing work in relation to the stroke of the die or tool
    • B21D43/18Advancing work in relation to the stroke of the die or tool by means in pneumatic or magnetic engagement with the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1/00Making hollow objects
    • B21D51/16Making hollow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he objects
    • B21D51/26Making hollow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he objects cans or tins; Closing same in a permanent manner
    • B21D51/2615Edge treatment of cans or tins
    • B21D51/2638Nec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9/00Rotary conveyors, e.g. rotating discs, arms, star-wheels or cones
    • B65G29/02Rotary conveyors, e.g. rotating discs, arms, star-wheels or cones for inclined or vertical trans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1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 B65G47/918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with at least two picking-up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 B65G2201/0235Containers
    • B65G2201/0252C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7/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nfiguration and additional features of a handling device, e.g. Conveyors
    • B65G2207/08Adjustable and/or adaptable to the article siz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Filling Of Jars Or Cans And Processes For Cleaning And Sealing Jars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快速更换星轮引导组件(300),其构造成联接到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150)。快速更换星轮引导组件(300)包括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310)、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330)、数个星轮引导组件引导轨道(350)和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370)。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310)联接到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330)。星轮引导组件引导轨道(350)联接到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310)。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370)联接到至少一个星轮引导组件引导轨道(350)。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310)或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370)中的至少一个是快速更换组件。

Description

馈入组件的快速更换特征结构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号为PCT/US2019/031406、国家申请号为201980031474.3、申请日为2019年5月9日、名称为“馈入组件的快速更换特征结构”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8年5月11日提交的名称为“INFEED ASSEMBLY QUICK CHANGEFEATURES(馈入组件的快速更换特征结构)”的美国临时申请62/670,199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文公开和要求保护的概念涉及缩颈机,尤其涉及在馈入组件上具有快速更换元件的缩颈机。
背景技术
罐本体通常在制罐机中形成。也就是,制罐机将诸如但不限于盘或杯的坯体形成为长形的罐本体。罐本体包括基部和悬置的侧壁。侧壁在与基部相对的端部处是开口的。制罐机通常包括撞锤/冲头,该撞锤/冲头使坯体移动通过数个模具以形成罐本体。罐本体从撞锤/冲头中弹出,以进行进一步处理,例如但不限于修整、清洗、印刷、翻边、检查,并放在运输到填充机的托盘上。在填充机处,将罐从托盘上取下,装满,最后放在托盘上,然后将装满的罐重新包装成六包和/或十二包箱等。
一些罐本体在缩颈机(也称为“缩颈机器”)中进一步成型。缩颈机构造成减小罐本体侧壁的一部分(即在侧壁的开口端部处)的横截面积。也就是,在将罐端部联接到罐本体之前,相对于罐本体侧壁的其它部分的直径/半径,减小罐本体侧壁开口端部的直径/半径。缩颈机包括串联设置的数个加工和/或成形工位。也就是,加工工位和/或成形工位彼此相邻设置,并且传递组件在相邻的加工工位和/或成形工位之间移动罐本体。当罐本体移动通过加工和/或成形工位时,其被加工或成形。缩颈机中不希望有更多的加工和/或成形工位。也就是,期望在仍然完成期望的成形的同时具有可能最少数量的加工和/或成形工位。
缩颈机包括馈入组件,该馈入组件构造成将罐本体移动到加工路径中。馈入组件包括若干元件,这些元件构造成容纳特定尺寸的罐本体。这些元件包括数个星轮和邻近星轮设置的引导组件。众所周知,星轮包括盘状本体,该盘状本体具有围绕径向表面设置的半圆形凹部。在每个凹部内是与真空组件流体连通的真空端口。真空组件被构造成在星轮的一部分旋转期间向端口施加真空。通常,真空端口设置在一位置处,使得当罐本体设置在星轮上时,真空端口相对于罐本体高度处于中间位置处。
因此,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大致圆柱形的罐本体被供应到第一星轮并移动到凹部中。几乎同时,通过真空端口施加真空,从而暂时将罐本体联接到第一星轮。一旦第一星轮将罐本体旋转到与第二星轮或支撑罐本体的其它构造相邻的选择位置,就解除真空,从而使罐本体与第一星轮脱开。当罐本体与第一星轮脱离接合时,真空组件将真空施加到第二星轮上的凹部处,从而将罐本体暂时联接到第二星轮。
此外,在星轮或多个星轮中的许多星轮附近设置有引导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引导件包括两个间隔开的轨道,即引导轨道。每个引导轨道包括在相关联的星轮附近设置的弧形表面。引导轨道在一位置处定位在星轮附近,使得引导轨道紧邻暂时联接到星轮的罐本体的径向表面。也就是,引导轨道定位成使得暂时联接到星轮的罐本体沿着与引导轨道的表面平行的路径移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一个引导轨道相对于星轮设置在相同位置处,并且该位置通常与星轮的暴露面相邻。这是因为罐本体的基部(比罐本体的开口端部重/更重)设置在星轮的暴露面附近。另一个引导轨道位于罐本体的开口端部附近。因此,轨道的定位取决于罐本体的高度以及罐本体的半径。如果罐本体过早地与星轮脱离,则引导件将罐本体基本上保持在凹部中,从而允许罐本体再次暂时联接到星轮。也就是,引导件防止罐本体被甩离星轮或相对于星轮偏斜。
在这种构造中,星轮在高度和直径的有限范围内容纳罐本体。也就是,例如,具有大致相同的高度和直径的罐本体被暂时联接到星轮的凹部。例如,如果罐本体的半径小于凹部的半径,则罐本体配合在凹部中。但是,如果罐本体的半径太小,则罐本体与引导件之间的距离太远,并且,如果罐本体与星轮过早地脱离,则引导件无法将罐本体保持在凹部中。也就是,罐本体可能相对于凹部倾斜,而不能处于可以重新施加真空以将罐本体暂时联接到星轮的位置。
为了容纳不同直径/半径的罐本体,引导件是可调节的。可调节的引导件的问题在于,已知的引导组件包括多个紧固件,在调节引导件时必须将其移除。这很费时间,并且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丢失紧固件。这些都是问题。
类似地,如果将星轮构造成容纳特定高度的罐本体,则需要对罐本体的高度变化进行调节,使得每个轨道设置在罐本体的基部或开口端部附近的位置处。如同对直径变化的调节一样,已知的引导组件包括多个紧固件,当调节引导件以容纳不同高度的罐本体时,必须将多个紧固件移除。因此,调节轨道的位置很费时间,并且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丢失紧固件。这些都是问题。
因此,需要在引导轨道组件上具有快速更换元件的缩颈机。进一步需要引导轨道组件,其中在调节或更换引导轨道组件的过程中不会丢失联接件。
发明内容
通过所公开和要求保护的概念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满足了这些以及其它需求,所述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构造成联接到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的快速更换星轮引导组件。快速更换星轮引导组件包括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数个星轮引导组件引导轨道和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联接到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星轮引导组件引导轨道联接到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联接到至少一个星轮引导组件引导轨道。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或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中的至少一个是快速更换组件。采用这种构造的快速更换星轮引导组件解决了上述问题。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阅读以下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时,可以得到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其中:
图1是缩颈机的等轴测图。
图2是缩颈机的另一等轴测图。
图3是缩颈机的前视图。
图4是罐本体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是馈入组件的等轴测图。
图6是馈入组件的局部等轴测图。
图7是馈入组件的另一局部等轴测图。
图8是馈入组件的另一局部等轴测图。
图9是馈入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10是馈入组件的另一局部等轴测图。
图11是快速更换真空星轮组件的等轴测图。
图12是快速更换真空星轮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13是行进器组件的局部细节剖视图。
图14是快速更换真空星轮组件的前视图。
图15是真空组件伸缩真空导管的等轴测图。
图16是真空组件伸缩真空导管的剖视侧视图。
图17是真空组件的后视图。
图18是真空组件的侧视图。
图19是真空组件的等轴测图。
图20A是快速更换高度调节组件行进毂组件的等轴测图。图20B是快速更换高度调节组件行进毂组件的剖视侧视图。图20C是快速更换高度调节组件行进毂组件的前视图。
图21是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的等轴测图。
图22是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的局部剖视侧视图。
图23是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的细节剖视侧视图。
图24是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的端视图。
图25是一个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楔本体的等轴测图。
图26是另一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楔本体的等轴测图。
图27是成形工位的等轴测图。
图28是外侧转塔组件定位键的等轴测图。
图29是外侧转塔组件推动器撞锤块体定位键安装的等轴测图。
图30是推动器组件的等轴测图。
图31是推动器组件的另一个等轴测图。
图32是推动器组件的剖视图。
图33是推动器组件的一部分的等轴测剖视图。
图34是推动器组件的细节剖视图。
图35A-35E是具有不同构造的元件的外部模具组件快速更换模具组件的等轴测图。
图36是外部模具组件快速更换模具组件的端视图。
图37A是外部模具组件快速更换模具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等轴测分解图。图37B是外部模具组件快速更换联接件的等轴测图。
图38A-38C是具有不同构造的元件的外部模具组件快速更换模具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等轴测图。
图39是图38C所示的外部模具组件快速更换模具组件的实施例的等轴测剖视图。
图40是内部模具组件快速更换模具组件的一部分的等轴测图。
图41是内部模具组件快速更换模具组件的一部分的另一个等轴测图。
图42是内部模具组件快速更换模具组件的一部分的细节等轴测图。
图43是内部模具组件快速更换模具组件的剖视图。
图44是外部模具组件快速更换模具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等轴测图。
图45是图44所示的外部模具组件快速更换模组件的实施例的细节等轴测图。
图46是旋转歧管的轴向视图。
图47是旋转歧管的径向剖视图。
图48是旋转歧管的轴向剖视图。
图49是驱动组件的后视图。
图50是驱动组件的选择元件的后视图。
图51是驱动组件各部件的剖视图。
图52是驱动组件各部件的等轴测图。
图53是其它驱动组件部件的等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在本文的附图中示出的和在以下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定元件仅仅是所公开概念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仅出于说明的目的而被提供为非限制性示例。因此,与本文公开的实施例有关的特定尺寸、方向、组件、所使用的部件数量、实施例构造和其它物理特性不应被认为是对所公开概念范围的限制。
在此使用的方向性短语,例如顺时针、逆时针、左、右、顶部、底部、向上、向下及其派生词,与附图中所示元件的方向有关,除非本文中明确说明,否则其并不限制权利要求。
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个”、“一”和“该”包括复数引用,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
如本文所使用的,“构造成[动词]”是指所识别的元件或组件具有的结构被成形、定尺寸、设置、联接和/或构造为执行所识别的动词。例如,“构造成移动”的构件可移动地联接到另一元件,并且包括使该构件移动的元件,或者该构件以其它方式被构造为响应于其它元件或组件而移动。这样,如本文所使用的,“构造成[动词]”叙述了结构而不是功能。此外,如本文所使用的,“构造成[动词]”是指所识别的元件或组件旨在并且被设计为执行所识别的动词。因此,仅能够执行所识别的动词但不旨在且不设计成执行所识别的动词的元件不是“构造成[动词]”。
如本文所使用的,“相关联”是指元件是相同组件的一部分和/或一起操作,或以某种方式彼此作用/相互作用。例如,汽车有四个轮胎和四个毂盖。尽管所有元件都作为汽车的一部分进行联接,但可以理解的是,每个毂盖都与特定的轮胎“相关联”。
如本文所使用的,“联接组件”包括两个或更多个联接件或联接部件。联接件或联接组件的部件通常不是同一元件或其它部件的一部分。这样,在以下描述中可能不会同时描述“联接组件”的部件。
如本文所使用的,“联接件”或“联接部件”是联接组件的一个或多个部件。也就是,联接组件包括构造成联接在一起的至少两个部件。可以理解,联接组件的部件彼此兼容。例如,在联接组件中,如果一个联接部件是卡扣插座,则另一个联接部件是卡扣插头,或者,如果一个联接部件是螺栓,则另一个联接部件是螺母或螺纹孔。此外,元件中的通道是“联接件”或“联接部件”的一部分。例如,在通过螺母和穿过两个板中的通道延伸的螺栓将两个木板连接在一起的组件中,螺母、螺栓和两个通道分别是“联接件”或“联接部件”。
如本文所使用的,“紧固件”是构造成联接两个或更多个元件的单独的部件。因此,例如,螺栓是“紧固件”,而榫槽联接件不是“紧固件”。也就是,榫槽元件是被联接的元件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独的部件。
如本文所使用的,“保持”联接件是指尽管可移动但不能与相关联元件分离的联接部件。例如,在汽车上,拴在车轮上的凸耳螺母是“保持”联接件。也就是说,在使用中,凸耳螺母延伸穿过轮毂并且联接到轴毂,从而将车轮联接到轮轴。当需要旋转车轮时,将凸耳螺母与轴毂分离,从而将车轮与轴毂分离。但是,由于栓系件的缘故,栓系的凸耳螺母无法与轮毂分离。在这种构造下,凸耳螺母不会放错位置。下文所述的任何保持联接件可替代地是“释放联接件”、“保持释放”联接件或“减少致动”联接件。使用“保持”联接件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释放”联接件是两个或更多个联接部件,其在固定/紧固位置和松弛位置之间相对于彼此移动。在正常使用期间,“释放”联接件的元件不会分开。例如,包括长形的、开槽的环形本体和可旋转地安装在其上的螺纹紧固件的软管夹是“释放”联接件。众所周知,利用螺纹紧固件在一个方向上拉动环形本体将软管夹围绕软管拧紧,而延伸环形本体则使软管夹松开。在正常使用期间,环形本体和紧固件不会分开。以下所述的任何释放联接件可替代地是“保持”联接件、“保持释放”联接件或“减少致动”联接件。使用“释放”联接件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如本文所使用的,“保持释放”联接件是释放联接件,其中释放联接件的元件不可与联接到其上的释放联接件的元件分离。例如,栓系在其所夹住的软管上的软管夹是“保持释放”联接件。下文所述的任何保持释放联接件可替代地是“保持”联接件、“释放”联接件或“减少致动”联接件。使用“保持释放”联接件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如本文所使用的,“减少致动”联接件是指以最小动作在固定/锁定/接合位置与释放/解锁/脱离位置之间移动的联接件。如本文所使用的,“最小动作”是指用于旋转联接件的旋转小于360°。下文所述的任何减小致动联接件可替代地是“保持”联接件、“释放”联接件或“保持释放”联接件。使用“减少致动”的联接件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两个或多个零件或部件被“联接”的陈述应表示,只要发生连接,这些零件直接地或间接地(即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零件或部件)联结在一起或一起操作。如本文所使用的,“直接联接”是指两个元件彼此直接接触。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固定地联接”或“固定”是指两个部件被联接以便作为一体运动而同时相对于彼此保持恒定的取向。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可调节地固定”是指两个部件被联接以便作为一体运动,同时相对于彼此保持恒定的大致取向或位置,同时能够在有限的范围内或围绕单个轴线运动。例如,门把手“可调节地固定”到门,因为门把手是可旋转的,但是通常门把手相对于门保持在单个位置。此外,可伸缩笔中的墨盒(笔尖和墨水容器)相对于外壳“可调节地固定”,因为墨盒在缩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移动,但通常保持其相对于外壳的方向。因此,当两个元件联接时,这些元件的所有部分都是联接的。然而,对第一元件的特定部分联接到第二元件的描述,例如,车轴第一端部联接到第一车轮,意味着第一元件的特定部分设置得比其它部分更靠近第二元件。此外,仅靠重力搁置在保持就位的另一个物体上的物体不是“联接”到该下部物体,除非上部物体以另外的方式大致保持就位。也就是,例如,桌子上的书不是联接到桌子,而是粘贴在桌子上的书联接到桌子。
如本文所使用的,短语“可移除地联接”或“暂时地联接”是指一个部件以基本上暂时的方式与另一部件联接。也就是,两个部件以这样的方式联接,即使得部件的连接或分离是容易的并且不会损坏部件。例如,使用有限数量的易于接近的紧固件(即不难接近的紧固件)彼此固定的两个部件是“可移除地联接”的,而焊接在一起或通过难接近的紧固件联结的两个部件则不是“可移除地联接”的。“难以接近的紧固件”是在接近紧固件之前需要移除一个或多个其它部件的紧固件,其中“其它部件”不是诸如但不限于门的接近装置。
如本文所使用的,“可操作地联接”是指每一个都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或第一构造和第二构造之间移动的多个元件或组件联接成使得当第一元件从一个位置/构造运动到另一个位置/构造时,第二元件也在位置/构造之间运动。要注意的是,第一元件可以“可操作地联接”到另一元件,而相反的情况并不成立。
如本文所使用的,“暂时地设置”是指第一元件或组件搁置在第二元件或组件上,使得允许第一元件/组件移动而无需解耦或其它方式操纵第一元件。例如,简单地搁在桌子上的书,即没有胶粘或固定在桌子上的书,被“暂时地设置”在桌子上。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两个或更多个零件或部件彼此“接合”的说法是指元件直接地或者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或部件彼此施加力或偏压。此外,如本文中关于运动零件所使用的,运动零件可以在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位置的运动期间“接合”另一元件和/或一旦处于所述位置就可以“接合”另一元件。因此,可以理解,“当元件A运动到元件A的第一位置时,元件A与元件B接合”和“当元件A处于元件A的第一位置时,元件A与元件B接合”这样的陈述是等效的陈述,并且指的是元件A在运动到元件A第一位置时与元件B接合和/或元件A在处于元件A的第一位置时与元件B接合。
如本文所使用的,“可操作地接合”是指“接合并运动”。也就是说,当相对于构造成使可移动或可旋转的第二部件运动的第一部件使用时,“可操作地接合”是指第一部件施加足以引起第二部件运动的力。例如,可以将螺丝刀放置成与螺钉接触。当没有力施加在螺丝刀上时,螺丝刀只是“暂时联接”到螺钉。如果在螺丝刀上施加了轴向力,则螺丝刀压在螺钉上并“结合”螺钉。但是,当对螺丝刀施加旋转力时,螺丝到“可操作地接合”螺钉并导致螺钉旋转。此外,对于电子部件,“可操作地接合”是指一个部件通过控制信号或电流来控制另一部件。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对应”表示两个结构部件的尺寸和形状被设定为彼此相似,并且可以以最小的摩擦量联接。因此,“对应于”构件的开口的尺寸比构件稍大,使得构件可以以最小的摩擦量穿过该开口。如果两个部件要“紧密地”配合在一起,则可以修改此定义。在那种情况下,部件尺寸之间的差异甚至更小,从而增加了摩擦量。如果限定开口的元件和/或插入开口中的部件由可变形或可压缩的材料制成,则开口甚至可以比插入到开口中的部件稍小。关于表面、形状和线条,两个或更多个“对应”的表面、形状或线条通常具有相同的尺寸、形状和轮廓。
如本文所使用的,“行进路径”或“路径”当与运动的元件关联使用时,包括元件在运动时穿过的空间。因此,任何固有运动的元件都具有“行进路径”或“路径”。此外,“行进路径”或“路径”涉及一个整体上可识别的构造相对于另一物体的运动。例如,假设道路完美平滑,汽车上的旋转车轮(可识别的构造)通常不会相对于汽车的车身(另一个物体)移动。也就是,车轮整体上相对于例如相邻的挡泥板不改变其位置。因此,旋转的车轮相对于汽车的车身不具有“行进路径”或“路径”。相反,该车轮上的进气阀(可识别的构造)确实地具有相对于汽车车身的“行进路径”或“路径”。也就是,当车轮旋转并运动时,进气阀整体上相对于汽车的车身运动。
如本文所使用的,词语“整体”是指被创建为单件或单元的部件。也就是,包括单独创建、然后作为一个单元联接在一起的零件的部件不是“整体”的部件或本体。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数量”是指一或大于一的整数(即多个)。也就是,例如,短语“数个元件”是指一个元件或多个元件。特别要注意的是,术语“数个[X]”包括单个[X]。
如本文所使用的,“数量有限”的联接件是指六个或更少的联接件。
如本文所使用的,“数量相当有限”的联接件是指四个或更少的联接件。
如本文所使用的,“数量非常有限”的联接件是指两个或更少的联接件。
如本文所使用的,“数量极为有限”的联接件是指一个联接件。
如本文所使用的,在短语“[x]在其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或“[y]构造成使[x]在其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中,“[x]”是元件或组件的名称。此外,当[x]是在数个位置之间移动的元件或组件时,代词“其”表示“[x]”,即在代词“其”之前的命名的元件或组件。
如本文所使用的,用于圆形或圆柱形本体的“径向侧面/表面”是围绕或环绕其中心或穿过其中心的高度线的侧面/表面。如本文所使用的,用于圆形或圆柱形本体的“轴向侧面/表面”是在大致垂直于穿过圆柱体中心的高度线延伸的平面中延伸的侧面。也就是,通常,对于圆柱形汤罐,“径向侧面/表面”是大体圆形的侧壁,而“轴向侧面/表面”是汤罐的顶部和底部。此外,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径向地延伸”是指沿径向方向或沿着径向线延伸。也就是,例如,“径向地延伸”的线从圆或圆柱的中心朝向径向侧面/表面延伸。此外,如本文所使用的,“轴向地延伸”是指沿轴向方向或沿着轴向线延伸。也就是,例如,“轴向地延伸”的线从圆柱的底部朝向圆柱的顶部延伸并且基本平行于圆柱的中心纵向轴线。
如本文所使用的,“大致曲线的”包括具有多个弯曲部分、弯曲部分和平面部分的组合以及相对于彼此成一定角度设置的多个平面部分或区段从而形成曲线的元件。
如本文所使用的,“平面本体”或“平面构件”是大致薄的元件,其包括相对的、宽的、大致平行的表面(即平面构件的平面表面),以及在宽的平行表面之间延伸的较薄的边缘表面。也就是,如本文所使用的,“平面”元件具有两个相对的平面表面是固有的。周边以及因此边缘表面可包括例如在矩形平面构件上的大致笔直部分,或者是弯曲的,例如在盘上,或者具有任何其它形状。
如本文所使用的,对于任何共享限值的相邻范围,例如0%-5%和5%-10、或0.05英寸-0.10英寸和0.001英寸-0.05英寸,较低范围的上限,即上例中的5%和0.05英寸,表示略小于所确定的限值。也就是,在上面的示例中,范围0%-5%表示0%-4.999999%,范围0.001英寸-0.05英寸表示0.001英寸-0.04999999英寸。
如本文所使用的,“向上悬置”是指从另一元件向上并且大致垂直于该另一元件延伸的元件。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罐”和“容器”基本上可互换使用,是指任何已知的或合适的容器,其构造成容纳某种物质(例如但不限于,液体;食物;任何其它合适的物质),并且明确包括但不限于饮料罐,例如啤酒和饮料罐,以及食物罐。
如本文所使用的,“产品侧面”是指容器的接触或可以接触诸如但不限于食物或饮料的产品的侧面。也就是,构造的“产品侧面”是最终限定容器内部的构造的侧面。
如本文所使用的,“顾客侧面”是指在容器中使用的构造的不接触或不能接触诸如但不限于食物或饮料的产品的侧面。也就是说,构造的“顾客侧面”是最终限定容器外部的构造的侧面。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短语中的“绕”,例如“绕[元件、点或轴线]设置”或“绕[元件、点或轴线]延伸”或“[X]绕[元件、点或轴线]成一定度数”,表示环绕、围绕着延伸或围绕着测量。当参考测量或以类似方式使用时,“约”是指“大约”,也就是在与测量有关的近似范围内,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那样。
如本文所使用的,“驱动组件”是指可操作地联接到在加工工位中前后延伸的旋转轴的元件。“驱动组件”不包括在加工工位中前后延伸的旋转轴。
如本文所使用的,“润滑系统”是指将润滑剂施加到驱动组件的联动装置(例如轴和齿轮)的外表面的系统。
如本文所使用的,“长形”元件固有地包括在长形方向上延伸的纵向轴线和/或纵向线。
如本文所使用的,“大致地”是指与被修饰的术语有关的“以大致的方式”,如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
如本文所使用的,“基本”是指与被修饰的术语有关的“大部分”,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
如在此使用的,“在...处”是指与被修饰的术语有关的上和/或附近,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
如图1-3所示,缩颈机10构造成减小罐本体1的一部分的直径。如本文所使用的,“缩颈”是指减小罐本体1的一部分的直径/半径。也就是,如图4所示,罐本体1包括具有向上悬置的侧壁3的基部2。罐本体基部2和罐本体侧壁3限定大致封闭空间4。在下面讨论的实施例中,罐本体1是大致圆形和/或长形的圆柱体。可以理解,这仅仅是一种示例性形状,并且罐本体1可以具有其它形状。罐本体具有纵向轴线5。罐本体侧壁3具有第一端部6和第二端部7。罐本体基部2位于第二端部7处。罐本体的第一端部6是开口的。罐本体第一端部6最初具有与罐本体侧壁3基本相同的半径/直径。在缩颈机10中进行成形操作之后,罐本体第一端部6的半径/直径小于罐本体侧壁3处的半径/直径的其它部分。
缩颈机10包括馈入组件100、多个加工/成形工位20、传递组件30和驱动组件2000(图49)。在下文中,加工/成形工位20由术语“加工工位20”识别并且指通用加工工位20。下面讨论包括在“加工工位20”的集体组中的特定加工工位,并给它们单独的附图标记。每个加工工位20的宽度与所有其它加工工位20大致相同。因此,缩颈机10所占据的长度/空间由加工工位20的数量确定。
众所周知,加工工位20彼此相邻地且串联地设置。也就是,由缩颈机10加工的罐本体1分别从上游位置以相同的顺序经过一系列加工工位20。罐本体1沿着路径,以下称为“工作路径9”。也就是,缩颈机10限定了工作路径9,在该工作路径中,罐本体1从“上游”位置移动到“下游”位置;如本文所使用的,“上游”通常是指更靠近馈入组件100,而“下游”是指更靠近出口组件102。关于限定工作路径9的元件,这些元件中的每一个具有“上游”端部和“下游端部”,其中罐本体从“上游”端部移动到“下游端部”。因此,如本文所使用的,元件、组件、子组件等的性质/识别是“上游”或“下游”元件或组件,或者处于“上游”或“下游”位置,是固有的。此外,如本文所使用的,元件、组件、子组件等的性质/识别是“上游”或“下游”元件或组件,或者处于“上游”或“下游”位置,是相对术语。
如上所述,每个加工工位20具有相似的宽度,并且随着罐本体1在宽度上移动,罐本体1被处理和/或成形(或部分地成形)。通常,加工/成形在转塔22中/处进行。也就是,术语“转塔22”表示通用转塔。如下所述,每个加工工位20包括非真空星轮24。如本文中所使用的,“非真空星轮”是指不包括以下所讨论的真空组件480或与之不相关联的星轮,该真空组件构造成向星轮凹部34施加真空,如下所述。此外,每个加工工位20通常包括一个转塔22和一个非真空星轮24。
传递组件30构造成在相邻的加工工位20之间移动罐本体1。传递组件30包括多个真空星轮32。如本文所使用的,“真空星轮”是指包括真空组件480或与其相关联的星轮组件,该真空组件构造成向星轮凹部34施加真空。此外,术语“真空星轮32”表示通用真空星轮32。下面结合具体的加工工位20来讨论具体的真空星轮,例如“全面检查组件第一真空星轮220”。如在下面详细讨论的,真空星轮32包括盘状本体(或盘状本体组件,如下面讨论并在图11中示出的真空星轮本体组件450)和设置在盘状本体的径向表面上的多个凹部34。当与大致圆柱形的罐本体1结合使用时,凹部34是大致半圆柱形的。下文讨论的真空组件480将抽吸选择性地施加到凹部34,并且构造成选择性地将罐本体1联接到凹部34。应当理解并且如本文所使用的,“向凹部34施加真空”是指真空(或抽吸)被施加到星轮凹部径向延伸通道470,如下所述。这样,传递组件30的部件,例如但不限于真空星轮32,也被识别为加工工位20的一部分。相反,加工工位20的非真空星轮24也使罐本体1在加工工位20之间移动,因此非真空星轮24也被识别为传递组件30的一部分。这些星轮组件24、32中的每一个都在下面讨论。
然而,应注意的是,多个加工工位20构造成缩颈不同类型的罐本体1和/或缩颈不同构造的罐本体。因此,根据需要,多个加工工位20构造成可从缩颈机10添加和移除。为此,缩颈机10包括框架组件12,多个加工工位20可移除地联接到该框架组件。可替代地,框架组件12包括结合到多个加工工位20的每一个中的元件,使得多个加工工位20构造成暂时彼此联接。框架组件12具有上游端部14和下游端部16。此外,框架组件12包括长形构件、面板构件(均未编号)或两者的组合。众所周知,彼此联接或联接到长形构件的面板构件形成壳体。因此,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壳体也被识别为“框架组件12”。
馈入组件100构造成将单独的罐本体1馈送到传递组件30,该传递组件将每个罐本体1从最上游的加工工位20移动到最下游的加工工位2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馈入组件100是“高容量”馈入组件100。如本文中所使用的,“高容量”馈入组件100是指构造成每分钟向传递组件30馈送至少4500个并且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馈送4800个罐本体1的馈入组件。
如图5所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馈入组件100包括“全面检查组件”200。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全面检查组件”200是指构造成执行以下检查的检查组件:标签验证、未印刷的罐、侧壁损坏、切割边缘损坏、制罐机识别检测和喷点检测。也就是,“全面检查组件”200包括数个检查装置210,检查装置包括:标签验证组件201,其构造成确实地检查并验证每个标签是否正确地施加到或印刷到每个罐本体1上;未印刷罐检查组件202,其构造成确实地检测/识别未贴有标签或未在其上印刷标签的罐本体1;侧壁损坏检查组件203,其构造成确实地检查每个罐本体1并识别侧壁损坏的罐本体1;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204,其构造成确实地检查每个罐本体1,并识别具有损坏的切割边缘的罐本体1;制罐机识别检测组件205,其构造成确实地针对由罐本体1的制罐机设置在每个罐本体1上的标记检查每个罐本体1;以及喷点检测组件206,其构造成确实地针对由涂漆器设置在每个罐本体1上的标记检查每个罐本体1。全面检查组件200的这些部件共同识别为“检查装置”210。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检查装置”210是指以上识别为全面检查组件200的一部分的任何(或全部)检查组件。此外,由于这些系统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因此不需要对每个检查装置的完整讨论。应当理解,检查装置210构造成确实地通过传感器、照相机或类似装置来检查罐本体或其一部分。还应理解,检查装置210构造成确实地产生指示罐本体1是可接受的还是不可接受的信号或其它记录。
此外,作为本文使用的“全面检查组件”200,所有检查装置210均设置在工作路径9的有限部分上。如本文所使用的,“工作路径的有限部分”是指全面检查组件200沿其设置并构造成在不超过两个相邻的真空星轮32上延伸的工作路径9。也就是,全面检查装置210设置在不超过两个相邻的真空星轮32处。此外,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全面检查组件”(未示出)包括全面检查组件200的检查装置210以及构造成确实地检查罐本体1上的UV涂层的紫外线(UV)涂层检查组件207。使用全面检查组件200解决了上述问题。
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全面检查组件200设置在相对于所有加工工位20的上游位置。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其中全面检查组件200的所有检查装置相对于所有加工工位20设置在上游的检查组件是“上游检查组件”。在这种构造中,全面检查组件200在缩颈机中进行任何成形操作之前检测罐本体1中的任何缺陷。这解决了上述问题。
也就是,馈入组件100构造成在工作路径9附近为数个检查装置210提供足够的安装空间。全面检查组件100包括安装组件212,该安装组件构造成确实地支撑检查装置。也就是,安装组件212构造成确实地将每个检查装置210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缩颈机框架组件1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全面检查组件安装组件212构造成确实地将每个检查装置210联接到缩颈机框架组件12。换句话说,全面检查组件安装组件212构造成确实地为足够检查装置210提供足够的安装空间,以建立全面检查组件20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安装组件212包括数个引导件214。如本文所使用的,“安装组件引导件”214构造成确实地在路径上引导罐本体1,使得罐本体不接触检查装置210。也就是,每个安装组件引导件214构造成确实地将移动罐本体1保持离开即远离检查装置210。在现有技术中,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用于全面检查组件200的每个检查装置210的安装组件引导件214。每个安装组件引导件214邻近检查装置210设置。
也就是,如上所述,现有技术没有在馈入组件100中提供足够的安装空间以用于足够的检查装置210(和/或用于保护每个检查装置210的引导件)以建立全面检查组件200。公开和要求保护的概念部分地通过在馈入组件100中的相邻真空星轮32之间提供“有效距离”来实现这一点。也就是,馈入组件100包括数个真空星轮32。为了成为如上所定义的全面检查组件200的一部分,真空星轮32的数量被限制为两个。也就是,全面检查组件200包括第一真空星轮220和第二真空星轮222。全面检查组件第一真空星轮220设置成与全面检查组件第二真空星轮222相距“有效距离”。如本文所使用的,“有效距离”是指这样的距离,该距离构造成确实地在工作路径9附近提供足够的空间,以便容纳全面检查组件200的所有检查装置210和安装组件引导件214,并且当罐本体1在工作路径9上移动时绕罐本体1提供360度的通路。
如上所述,全面检查组件200包括:侧壁损坏检查组件203,其构造成确实地检查每个罐本体1,并识别具有损坏的侧壁的罐本体1;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204,其构造成确实地检查每个罐本体1,并识别切割边缘损坏的罐本体1。要注意的是,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侧壁损坏检查组件203和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204中的每一个分别包括照相机203′、204′。侧壁损坏检查组件照相机203’构造成确实地聚焦在罐本体侧壁3上。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照相机204′构造成确实地聚焦在罐本体第一端部6上。在现有技术中,没有足够的空间将两个这样的照相机安装在同一安装件上并且邻近工作路径9。公开并要求保护的概念提供了双照相机安装座216,作为安装组件212的一部分。侧壁损坏检查组件照相机203’和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照相机204’分别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安装组件双照相机安装座216。
安装组件双照相机安装座216位于工作路径9附近,并且构造成确实地将侧壁损坏检查组件照相机203'定位为聚焦在罐本体侧壁3上,并且将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照相机204'定位为聚焦在罐本体第一端部6上。也就是,众所周知,照相机具有焦距。通常,先前的馈入组件没有足够的空间以允许将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照相机204'设置在与侧壁损坏检查组件照相机203'相同的安装座上,因为与侧壁损坏检查组件照相机203'相比,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照相机204'具有更大的焦距。因为第一真空星轮220设置成与全面检查组件第二真空星轮222相距“有效距离”,所以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双照相机安装座216靠近工作路径9设置,并具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照相机204'的焦距。如本文所使用的,这样的焦距是“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照相机焦距”,并且是指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照相机204'被间隔开以便允许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照相机204'聚焦在罐本体第一端部6上。换句话说,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照相机204'以在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照相机204'和工作路径9之间具有足够的间隔的方式联接到双照相机安装座216,以提供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照相机的焦距。
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侧壁损坏检查组件照相机203’和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照相机204’均是两用照相机。如本文中所使用的,“两用照相机”是指构造成确实地聚焦或者能够聚焦在被检查的工件上的不止单个位置上的照相机。当侧壁损坏检查组件照相机203’和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照相机204’都是两用照相机时,每个照相机203’、204’还构造成检查罐本体1的其它区域。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侧壁损坏检查组件照相机203′构造成确实地聚焦在罐本体侧壁3和罐本体第一端部6上。换句话说,侧壁损坏检查组件照相机203’构造成确实地检查罐本体侧壁3和罐本体第一端部6。类似地,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照相机204'构造成确实地聚焦在罐本体侧壁3和罐本体第一端部6上。换句话说,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照相机204′构造成确实地检查罐本体侧壁3和罐本体第一端部6。
另外,如上所述,全面检查组件200包括:标签验证组件201,其构造成确实地检查和验证每个标签是否正确地施加到或印刷在每个罐本体1上;未印刷罐检查组件202,其构造成确实地检测/识别没有贴标签的罐本体1。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标签验证组件201和未印刷罐检查组件202构造成检测颜色变化,该颜色变化用于检测混合的标签或未印刷罐本体1。安装组件212包括“360°安装件”218,如本文所使用的,其指的是构造成提供绕罐本体纵向轴线5和/或罐本体侧壁3的360°通路的数个检查装置210的安装件。应当理解,标签验证组件201和未打印罐检查组件202中的每一个包括多个传感器/照相机201′、202′。安装组件360°安装件218构造成确实地将标签验证组件传感器/照相机201'和未印刷罐检查组件传感器/照相机202'定位在工作路径9附近,使得多个标签验证组件传感器/照相机201'和未印刷罐检查组件传感器/照相机202'具有关于罐本体纵向轴线5和/或罐本体侧壁3的360°的无障碍视角。因为第一真空星轮220设置成与全面检查组件第二真空星轮222相距“有效距离”,所以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将安装组件360°安装件218设置在工作路径9附近。标签验证组件传感器/照相机201'和未打印罐检查组件传感器/照相机202'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安装组件360°安装件218。在该构造中,标签验证组件201和未打印罐检查组件202(或标签验证组件传感器/照相机201'和未打印罐检查组件传感器/照相机202)构造成确实地当罐本体沿工作路径9移动时绕罐本体进行360°检查。
未通过全面检查组件200检查的任何罐本体1从工作路径9中弹出。也就是,全面检查组件200包括弹出组件230,该弹出组件构造成确实地从工作路径9弹出任何有缺陷的罐本体1。如本文所使用的,“有缺陷的”罐本体1是未通过全面检查组件200执行的任何检查的罐本体。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全面检查组件弹出组件230设置在任何加工工位20的上游。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相对于所有加工工位20设置在上游的弹出组件是“上游弹出组件”。使用上游弹出组件解决了上述问题。
如本文所使用的,“星轮引导组件”包括安装组件、支撑组件和数个引导轨道。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构造成将星轮引导组件联接到框架组件、壳体组件或类似构造,同时将引导轨道定位在相关联的星轮附近。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星轮引导组件引导轨道”是这样一种构造,其包括长形的和/或延伸的引导表面,该引导表面设置成与星轮相距引导距离。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引导距离”是指引导轨道的面向相关联的星轮的引导表面与星轮间隔开一定距离,使得该引导表面将不会接触暂时联接到该星轮的罐本体并且将不允许罐本体在罐本体从星轮脱离的情况下离开星轮凹部34。如本文所使用的,“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是星轮引导组件的子组件,其构造成相对于相关联的星轮调节引导轨道的位置以适应罐本体高度的变化。
如本文所使用的,“快速更换星轮引导组件”是指这样的星轮引导组件,其中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和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中的至少一个构造成和/或通过“数量极为有限的联接件”联接到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或类似构造。如本文所使用的,“快速更换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是指这样的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其构造成和/或通过“数量极为有限的联接件”联接到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或类似构造。“快速更换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是指这样的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其构造成和/或通过“数量极为有限的联接件”联接到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或类似构造。
如图6-9所示,并且如上所述,包括馈入组件100和/或任何加工工位20的缩颈机10包括数个真空星轮32和数个星轮引导组件300。每个星轮引导组件300与真空星轮32相关联,并且构造成在星轮引导组件300附近的位置处将罐本体1保持在真空星轮32的凹部34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星轮引导组件300也设置在选择的加工工位20上。也就是,下面的讨论将星轮引导组件300作为馈入组件100的一部分,但是应当理解,星轮引导组件300也与加工工位20相关联。星轮引导组件300大致是相似的,并且下面仅讨论一个。
缩颈机10(或馈入组件100/加工工位20)包括数个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150,其联接、直接联接、固定到框架组件12或与框架组件成一体。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150设置成与相关联的真空星轮32相邻。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150包括数量极为有限的保持联接件152。使用数量极为有限的保持联接件152解决了上述问题。每个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150和数量极为有限的保持联接件152也被识别为关联的星轮引导组件300的一部分。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保持联接件152选自包括以下各项、由以下各项组成或基本上组成的组:栓系紧固件、捕获紧固件(可调节地固定到另一元件的紧固件,使得捕获紧固件构造成可在紧固位置和松脱位置之间移动,但不能移动到这些位置之外)以及扩展联接件(将可移动部件包围起来的本体,凸轮构造成随着联接件的拧紧而向外移动可移动部件,例如但不限于由Mitee-Bite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Mitee-Bite
Figure BDA0003635360780000211
系统,新罕布什尔州中奥佩西,P.O.BOX 430,0381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保持联接件152包括锁定表面153。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150包括定位轮廓154。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定位轮廓”154是指第一元件上的轮廓,该轮廓不同于大致平面、圆形、圆柱形、球形或对称的,并且构造成直接联接到第二元件而其间没有明显间隙,第二元件具有对应的“定位轮廓”。例如,包括其中具有螺纹孔的平板的安装件不具有“定位轮廓”。也就是,通过紧固件联接到平板和螺纹孔的另一板可以处于许多取向。相反,在带有螺纹孔的另外的平板上具有梯形脊的安装件确实地具有“定位轮廓”。也就是,构造成联接到其上的板具有对应于梯形脊的梯形槽。因此,当梯形脊/槽彼此对准时,两个板仅可以以共面的方式(几乎相邻而没有明显的间隙)联接。因此,轮廓使两个板相对于彼此取向。此外,当两个“定位轮廓”直接联接时,第二元件相对于第一元件处于选择位置。如在“定位轮廓”的定义中所使用的,“选择位置”是指第二元件仅能够处于单个期望位置和取向。例如,在汽车上,轮毂和轴毂具有对应的轮廓,通常为平面的,并具有四个至六个凸耳螺母开口。在这种构造中,车轮可以在多个取向上联接到毂。因此,车轮不限于单个“选择位置”,并且该构造不限定“定位轮廓”。
如图6所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150包括板156,该板包括大致平坦且大致水平的上表面158并且包括突起160。大致平坦的上表面158和突起160限定如上所定义的“定位轮廓”。
每个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150还包括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保持联接件152。也就是,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150包括扩展联接件155。如图所示,每个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突起160的上表面限定腔体(未编号),在该腔体中设置有扩展联接件155。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扩展联接件155或任何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保持联接件152,是长形的且大致竖直地延伸。
如图6-10所示,每个星轮引导组件300包括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310、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330、数个星轮引导组件引导轨道350和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37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310或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370中的至少一个是快速更换组件。也就是,如本文所使用的,“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310或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370中的至少一个是快速更换组件”是指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310是如上文所定义的快速更换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310,或者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370是如上定义的快速更换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370。
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310包括本体312,该本体限定了定位轮廓314。也就是,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本体定位轮廓314对应于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定位轮廓154。如图所示,当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定位轮廓154是突起160时,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定位轮廓314是凹槽316,该凹槽大致与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定位轮廓突起160相对应。
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本体312还限定了“单个主动联接通道”318。如本文所使用的,“单个主动联接通道”是构造成专用于联接两个元件的联接通道。也就是,具有单个联接通道的本体具有“单个主动联接通道”。当多个联接通道中的仅一个构造成用于和将要用于将两个元件联接在一起时,具有多个联接通道的本体包括“单个主动联接通道”。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单个主动联接通道318对应于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保持联接件152。因此,当将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保持联接件152设置在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定位轮廓突起160上时,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单个主动联接通道318延伸穿过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定位轮廓凹槽316。因此,将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本体312构造成通过单个联接件而联接到和将要联接到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150。这解决了上面确定的问题。此外,由于联接件是保持联接件,因此这也解决了上述问题。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本体312还构造成确实地支撑内部引导轨道352,如下所述。
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330构造成确实地支撑数个引导轨道;示出了为内部引导轨道352和外部引导轨道354的两个引导轨道,如下所述。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330包括长形的第一支撑构件332和长形的第二支撑构件334。第一支撑构件332和第二支撑构件334在本文中被共同识别为,也就是,如本文所使用的,“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332、334。如图所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332、334是大致圆柱形的。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332、334从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本体312朝向缩颈机10的前部大致水平地延伸。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332、334彼此间隔开。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星轮引导件组件支撑组件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332、334的远侧端部包括可移动喇叭形盖(未示出)或类似的构造,其增大了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332、334件的远侧端部的横截面积。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数个星轮引导组件引导轨道350包括内部引导轨道352和外部引导轨道354。星轮引导组件内部引导轨道352(以下称为“内部引导轨道”352)和星轮引导组件外部引导轨道354(以下称为“外部引导轨道”354)中的每一个包括本体356、358。内部引导轨道352和外部引导轨道354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引导表面360。众所周知,每个引导表面360是长形的,并且大致对应于罐本体1在真空星轮32上的行进路径。也就是,每个引导表面360大致是弯曲的。内部引导轨道本体356和外部引导轨道本体358构造成联接到和将要联接到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330。在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332、334是大致圆柱形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内部引导轨道本体356和外部引导轨道本体358中的每一个包括一对间隔开的开口(未编号),其大致或基本上对应于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332、334。也就是,该对间隔开的开口的尺寸、形状和位置被设置成大致或基本上对应于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332、33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内部引导轨道352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本体312,并随其一起移动。外部引导轨道354构造成可移动地联接到和将要联接到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330。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370与星轮引导组件引导轨道外部引导轨道本体358联接、直接联接、固定或成一体,并且在本文中被识别为外部引导轨道354的一部分。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370包括初级本体372、次级本体374和单个保持联接件376。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本体372限定单个联接通道378。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初级本体联接通道378大致对应于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保持联接件376,如下所述。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初级本体联接通道378还限定了大致水平延伸的锁定表面379。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初级本体372还限定了第一支撑构件通道380和第二支撑构件通道382(共同称为“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初级本体第一和第二通道”380、382)。在一个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初级本体第一和第二通道380、382分别对应于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332、334中的一个。如下所述,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332、334延伸穿过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初级本体第一和第二通道380、382。在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初级本体第一和第二通道380、382大致对应于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332、334的构造中,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初级本体372可能将约束抵靠在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332、334上。这样,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初级本体第一和第二通道380、382均具有“减小的接触表面”。如本文所使用的,“减小的接触表面”是指不具有基本对应的轮廓的两个表面。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初级本体第一和第二通道380、382分别是倒置的大致V形的通道381、383。应当理解,倒置的大致V形的通道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次级本体374限定了第一接合表面390和第二接合表面392。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次级本体第一接合表面390和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次级本体第二接合表面392定位成对应于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332、334。如本文所使用的,“定位成对应”是指元件以相似的方式定位但是不具有对应的(如上所定义的)轮廓。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次级本体第一接合表面390和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次级本体第二接合表面392均是大致平面的。
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次级本体374还限定了用于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保持联接件376的联接件38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次级本体联接件384是螺纹孔。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保持联接件376可调节地固定到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次级本体374。也就是,如图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未示出),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保持联接件376是在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次级本体联接件384处的捕获联接件。此外,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次级本体374可移动地联接到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初级本体372,其中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保持联接件376延伸穿过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初级本体联接通道378,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保持联接件376构造成与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初级本体联接通道锁定表面379接合。
每个星轮引导组件300如下组装。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310和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330彼此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或者形成为一体。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370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外部引导轨道354。应当理解,内部引导轨道352和外部引导轨道354取向成使得它们的引导表面360大致彼此平行地延伸。然后,外部引导轨道354可移动地联接到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330,其中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第一支撑构件332设置在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初级本体第一支撑构件通道380和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次级本体第一接合表面390之间,并且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第二支撑构件334设置在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初级本体第二支撑构件通道382和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次级本体第二接合表面392之间。在此构造中,每个快速更换星轮引导组件300是“单元组件”。如本文所使用的,“单元组件”是作为一个单元联接在一起的多个元件的组件。也就是说,“单元组件”的元件可以从一个位置共同移动到另一位置。因此,如下所述,每个星轮引导组件300,除了该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150之外,构造成从缩颈机10上移除并被另一个星轮引导组件300代替。
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370如下操作。最初,假设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370设置为用于第一高度的罐本体1。也就是,外部引导轨道引导表面360相对于第一高度的罐本体1具有引导距离。在这种构造中,快速更换罐本体高调节组件保持联接件376处于第二位置,其中快速更换罐本体高调节组件次级本体第一接合表面390和快速更换罐本体高调节组件次级本体第二接合表面392接合相关联的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第一或第二支撑构件332、334。也就是,操纵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保持联接件376,以将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次级本体374拉向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初级本体372。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初级本体第一和第二通道380、382与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第一或第二支撑构件332、334之间的摩擦,以及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次级本体第一接合表面390、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次级本体第二接合表面392与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第一或第二支撑构件332、334之间的摩擦,保持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370处于选择位置,并且因此保持外部引导轨道354处于选择位置。
当需要调节外部引导轨道354的位置以容纳第二高度的罐本体1时,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保持联接件376移动到第一位置,在该第一位置中,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次级本体374移离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初级本体372。在此构造中,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370,以及因此外部引导轨道354,可以沿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332、334纵向移动。由此,这将外侧引导轨道354的位置调节为相对于第二高度的罐本体1处于引导距离。
换句话说,每个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次级本体374在非接合第一位置和接合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非接合第一位置中,每个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次级本体第一接合表面390和每个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次级本体第二接合表面392不与相关联的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332、334接合,在接合第二位置中,每个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次级本体第一接合表面390和每个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次级本体第二接合表面392接合相关联的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332、334。
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370在与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次级本体374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构造和第二构造之间移动。此外,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370通过调节单个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保持联接件376在第一和第二构造之间移动。这解决了上述问题。
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310的操作如下。当安装时,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本体定位轮廓314直接联接到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定位轮廓154。在该位置,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保持联接件152延伸穿过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初级本体联接通道378。此外,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保持联接件锁定表面153与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初级本体联接通道锁定表面379接合。在该构造中,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310以及因此星轮引导组件300固定到缩颈机10和/或框架组件12。在下文中,该构造被识别为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310的“第二构造”。
每个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310构造成将内部引导轨道352和外部引导轨道354的引导表面360相对于第一直径的罐本体1定位在引导距离处。当缩颈机10需要加工第二直径的罐本体时,每个星轮引导组件300都需要更换。为此,操纵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保持联接件152,使得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保持联接件锁定表面153不与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初级本体联接通道锁定表面379接合。在此构造中,在下文中,为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310的“第一构造”,星轮引导组件300构造成从相关联的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150移除或将要移除。然后,将星轮引导组件300替换为另一个或替换星轮引导组件300,该星轮引导组件的尺寸设置成容纳第二直径的罐本体1。要注意的是,因为星轮引导组件300是单元组件,所以星轮引导组件300作为一个单元被移除。
替换星轮引导组件300的安装包括将替换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本体定位轮廓314定位在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定位轮廓154上。这进一步将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保持联接件152定位在替换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单个主动联接通道318中。操纵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保持联接件152,使得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保持联接件锁定表面153与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初级本体联接通道锁定表面379接合。
因此,因为星轮引导组件300是单元组件,所以星轮引导组件300作为一个单元被安装/移除。另外,由于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310和/或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370是快速更换组件(每个组件具有单个相关联接件),并且由于联接件是保持联接件,因此解决了上述问题。。
如图11至图14所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快速更换星轮引导组件概念也被并入到快速更换真空星轮组件400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快速更换真空星轮组件”400是指包括快速更换高度调节组件550或快速更换真空星轮安装组件800中的至少一个的真空星轮组件。如本文所使用的,“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550是指构造成使真空星轮32在相关联的旋转轴上轴向移动的构造,其中仅需要松脱或移除数量非常有限的保持联接件,以便使星轮轴向运动。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快速更换真空星轮安装组件”800是指这样的安装组件,其构造成通过数量有限的联接件、数量非常有限的联接件或数量极为有限的联接件中的一种将可分离的真空星轮部件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旋转轴。在“快速更换真空星轮安装组件”800的定义中,术语“联接件”是指构造成固定/拧紧的联接件,例如但不限于螺纹杆上的螺栓,并且不包括非固定联接件,例如但不限于穿过通道延伸的凸耳。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快速更换真空星轮组件400包括旋转轴组件410、真空星轮本体组件450、真空组件480、快速更换高度调节组件550和快速更换真空星轮安装组件800。旋转轴组件410包括壳体组件412、安装盘414和旋转轴416。旋转轴组件壳体组件412是构造成围绕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设置和将要设置的壳体。旋转轴组件壳体组件412构造成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以及将要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框架组件12。因此,旋转轴组件壳体组件412相对于框架组件12处于固定位置。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可操作地联接到驱动组件2000,并且也被识别为驱动组件的一部分。驱动组件2000构造成确实地向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施加旋转运动,使得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绕其纵向轴线旋转。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包括大致圆柱形本体418,其具有邻近框架组件12的近侧端部420和与框架组件12间隔开的远侧端部422。如图所示,旋转轴组件旋转轴本体418包括具有不同半径的部分。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下所述,旋转轴组件旋转轴本体418的选择部分限定了轴承表面和/或构造成支撑轴承的表面。
旋转轴组件旋转轴本体远侧端部422包括行进器毂安装件424(以下称为“行进器毂安装件424”)。行进器毂安装件424构造成联接到和将要联接到行进器毂组件570,如下所述。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行进器毂安装件424包括中心腔体426和两个纵向槽,即第一纵向槽428和第二纵向槽430,以及数个联接部件(未示出/编号)。此外,行进器安装中心腔体426包括设置在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的旋转轴线上的旋转联接腔体427。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联接部件(未示出/编号)是设置在旋转轴组件旋转轴本体远侧端部422的轴向表面上的螺纹孔。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旋转轴组件旋转轴远侧端部422包括定位键安装件432(在下文中,“旋转轴组件定位键安装件432”)。如图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旋转轴组件定位键安装件432是纵向凹槽434。
真空星轮本体组件450通常限定如上所述的真空星轮32。也就是,真空星轮32包括环形组件,在其径向表面上具有多个凹部34。众所周知,真空星轮本体组件450或其部件经常由人来移动、携带和定位,而无需使用推车或类似结构。因此,取决于真空星轮本体组件450的尺寸,真空星轮本体组件450包括数个真空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45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真空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452基本是相似的,并且限定了真空星轮32的相等部分。也就是说,例如,如果真空星轮本体组件450包括两个真空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452(未示出),则每个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452是大致半圆形的,并且限定了盘状本体的一半。也就是,有两个真空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452,每个均限定延伸约180°的外表面。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真空星轮本体组件450包括四个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452。四个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452大致相似,并且每个大致限定四分之一圆。也就是,在该实施例中,每个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452包括限定约90°的弧的外表面454。
由于每个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452大致相似,因此在此仅描述一个。每个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452大致限定大致90°的圆弧。也就是,每个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452在大约90°的弧上延伸。每个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452包括轴向安装部分462和周边凹部部分46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452是整体的本体。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所示,轴向安装部分462和周边凹部部分464是通过紧固件460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在一起的单独的本体。
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轴向安装部分462包括大致平面的、大致弧形本体461。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轴向安装部分462限定三个安装通道;保持联接通道466、第一凸耳通道468和第二凸耳通道469(以下统称为“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轴向安装部分通道466、468、469”)。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轴向安装部分通道466、468、469大致垂直于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轴向安装部分462的平面延伸。在此,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轴向安装部分462(以及因此真空星轮本体组件450)也被识别为快速更换真空星轮安装组件800的一部分。
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周边凹部部分464在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452的径向表面上限定了数个凹部34。如上所述,每个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周边凹部部分凹部34(以下称为“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周边凹部34”或“星轮凹部34”)限定了尺寸与罐本体1或半径大致相似的多个罐本体相对应的大致半圆柱形托架。每个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周边凹部34包括径向延伸通道470,该径向延伸通道延伸穿过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周边凹部部分464。每个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周边凹部通道470构造成与真空组件480流体连通和将要流体连通,并且部分真空(或抽吸)从中抽出。
此外,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周边凹部部分464(在垂直于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轴向安装部分本体461的平面的方向上)比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轴向安装部分本体461厚。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周边凹部部分464也向后(朝向框架组件12)向后延伸更大的距离,而与向前(远离框架组件12)更大或相等的距离相反。在该构造中并且当所有的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452联接以形成真空星轮32时,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452限定了大致圆柱形或盘状的腔体472(在下文中,“星轮本体腔体”472)。星轮本体腔体472与真空组件480流体连通,如下所述。
此外,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周边凹部部分464的内侧面(大致面向框架组件12的侧面)限定了密封表面474(以下称为“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密封表面”47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与真空星轮本体组件450的尺寸无关,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密封表面474是大致圆形的并且具有相同的半径(在下文中,“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密封表面半径”)。例如,第一真空星轮本体组件450具有二十四英寸的半径,并且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密封表面474具有二十二英寸的半径。第二真空星轮本体组件450的半径为二十六英寸,而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密封表面474的半径仍为二十二英寸。为了确保第二真空星轮本体组件450具有二十二英寸的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密封表面半径,将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周边凹部部分464的径向延伸厚度增加约两英寸。
此外,应当理解,不同的真空星轮本体组件450具有不同的构造。例如,如图所示,第一真空星轮本体组件450具有第一半径,并且包括二十个星轮凹部34,每个星轮凹部具有第一凹部半径。未示出的第二真空星轮本体组件具有相似的半径,但是包括具有更大的第二凹部半径的十六个星轮凹部34。第三真空星轮本体组件(未示出)具有更大的半径,并且包括具有第一凹部半径的二十四个星轮凹部34。因此,真空星轮本体组件450构造成是可互换的,以便容纳不同半径的罐本体1和/或根据需要容纳缩颈机10的期望操作特性,例如但不限于加工速度,例如以每分钟的罐计量。
如图15-16所示,真空组件480包括伸缩真空导管484、真空壳体组件486和真空密封组件540。真空组件480构造成与真空发生器482(示意性地示出)流体连通和将要流体连通。众所周知,真空发生器482联接到多个真空星轮32,并构造成减小多个真空星轮32中的流体/空气压力。应当理解,术语“真空”通常用来表示相对于大气的基本降低的压力,并且不需要绝对真空。真空发生器482构造成确实地基本上减小真空组件真空壳体组件486和与其流体连通的元件中的流体/空气压力。尽管没有具体包括在真空组件480中,但是真空发生器482和真空组件480的相互作用意味着,如本文所使用的,真空组件480构造成产生真空。此外,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真空组件480与另一元件“流体连通”的说法意味着在真空组件480与元件之间存在流体路径,并且抽吸被施加到元件或通过该元件施加抽吸。例如,真空组件480选择性地与每个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周边凹部34流体连通。因此,每个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周边凹部34都被施加了真空,并且通过每个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周边凹部通道470进行抽吸。
真空组件伸缩真空导管484包括数个伸缩本体490、492(示出了两个)。真空组件伸缩真空导管伸缩本体490、492构造成设置和将要设置成伸缩构造。如本文所使用的,两个本体处于“伸缩构造”是指一个本体相对于较大的本体具有较小但对应的横截面形状,并且较小的本体可移动地设置在较大的本体内并且构造成在缩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移动,在缩回位置中,较小的本体基本上设置较大的本体内,在延伸位置中,较小的本体基本上从较大的本体延伸。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真空组件伸缩真空导管484在两个真空组件伸缩真空导管伸缩本体490、492之间包括密封件。
如图17-19所示,真空组件真空壳体组件486包括限定了真空腔室502的本体50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真空组件真空壳体组件本体500包括大致凹入且大致弧形部分504、可移动安装部分506和前板部分508。真空组件真空壳体组件弧形部分504限定出口通道510。真空组件真空壳体组件弧形部分出口通道510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真空组件伸缩真空导管484,并且与之流体连通。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真空组件真空壳体组件可移动安装部分506是大致平面本体516,其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真空组件真空壳体组件弧形部分504。真空组件真空壳体组件可移动安装部分本体516限定旋转轴通道518和两个滑动安装通道520、522。例如但不限于径向轴承578(下文中,行进毂组件径向轴承578,如下所述)的数个轴承524绕真空组件真空壳体组件可移动安装部分本体旋转轴通道518设置,并构造成设置和将要设置在真空组件真空壳体组件可移动安装部分本体516和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之间并与其联接。
真空组件真空壳体组件前板部分508包括大致平面本体530(或大致为平面本体的组件),并限定了入口通道512和大致圆形的旋转轴通道532。真空组件真空壳体组件前板部分平面本体530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真空组件真空壳体组件弧形部分504,并且真空组件真空壳体组件前板部分入口通道512与真空组件真空壳体组件弧形部分出口通道510流体连通。当联接到旋转轴组件410时,如下所述,真空组件真空壳体组件前板部分平面本体530的平面基本垂直于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的旋转轴线延伸。
此外,真空组件真空壳体组件前板部508包括挡板组件536(以下称为“真空壳体组件挡板组件536”)。真空壳体组件挡板组件536构造成确实地基本上阻碍真空发生器482与星轮凹部径向延伸通道470之间在选择位置的流体连通。也就是,如下所述,真空星轮32旋转,并且星轮凹部径向延伸通道470绕着真空组件真空壳体组件前板部分508以圆周运动方式运动。真空壳体组件挡板组件536设置成与星轮凹部34的行进路径相邻,并且基本上阻碍真空发生器482和星轮凹部径向延伸通道470之间的流体连通。实际上,这排除了通过星轮凹部径向延伸通道470在挡板组件536附近施加的任何实质性抽吸。众所周知,在沿着真空发生器482与星轮凹部径向延伸通道470流体连通的星轮凹部34的行进路径的位置处,设置在星轮凹部34中的罐本体1通过施加到星轮凹部34上的抽吸保持在星轮凹部34中。在与真空壳体组件挡板组件536相邻的位置处,消除了抽吸,或基本上减小了抽吸,从而设置在星轮凹部34中的罐本体1未保持在星轮凹部34中。也就是,在真空壳体组件挡板组件536处,罐本体1从星轮凹部34释放,并且能够移动到另一个真空星轮32、非真空星轮24或构造成支撑罐本体1的其它构造。
真空密封组件540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真空组件真空壳体组件前板部分508的前表面(远离框架组件12的侧面)。真空密封组件540包括密封本体542,该密封本体是大致圆形的,并且具有与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密封表面474大约相同的半径。在该构造中,真空密封组件本体542构造成确实地与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密封表面474密封接合。如本文所使用的,“密封接合”是指以某种方式接触以阻止流体通过。如上所述,术语“真空”是指相对于大气具有减小的压力的体积且不需要绝对真空。这样,真空密封组件本体542和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密封表面474的界面构造成确实地阻止空气通过;但是允许某些空气通过。因此,真空密封组件本体542不需要形成防漏密封,并且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真空密封组件本体由诸如但不限于毡的织物制成。由于毡是廉价的材料,因此解决了上述问题。
此外,如下详细所述,真空密封组件540,即真空密封组件本体542,是“侧向耐刮擦密封件”541。在真空密封件设置在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周边凹部部分464的内径向表面附近的现有技术中,真空星轮32的移除/调节导致真空星轮32沿着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纵向移动,从而沿侧向移动穿过密封件。这可能会损坏密封件。在以上公开的构造中,真空密封组件本体542的密封表面(与星轮本体组件450密封的表面)是相对于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的轴向表面。因此,当真空星轮32沿着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纵向移动时,真空星轮32沿垂直于真空密封组件本体542的密封表面的方向移动。也就是,真空星轮32不会越过真空密封组件540移动,即不会越过真空密封组件本体542移动。如本文中所使用的,被定位成使得其密封的元件在垂直于密封件的密封表面的方向上移动的密封件是“侧向抗刮擦密封件”。
真空组件480的元件在本文中还被识别为快速更换高度调节组件550和/或快速更换真空星轮安装组件800的一部分,如下所述。
如图11所示,快速更换真空星轮组件400还包括引导组件300A,该引导组件构造成在邻近星轮引导组件300A的位置处将罐本体1保持在相关联的真空星轮32的凹部34中。与上述的星轮引导组件300相似,快速更换真空星轮组件引导组件300A包括数个引导轨道350A(附图标记350A共同表示快速更换真空星轮组件引导轨道);四个被示为第一内部引导轨道352A、第二内部引导轨道353A、第一外部引导轨道354A和第二外部引导轨道355A。每个快速更换真空星轮组件引导组件引导轨道350A包括引导表面360A。
每对快速更换真空星轮组件引导轨道350包括安装块体;内部引导轨道安装块体660和外部引导轨道安装块体662。每个引导轨道安装块体660、662包括两个保持联接件664。第一内部引导轨道352A和第二内部引导轨道353A分别通过单个保持联接件664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内部引导轨道安装块体660。内部引导轨道安装块体660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快速更换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基部组件固定基部构件562。第一外部引导轨道354A和第二外部引导轨道355A分别通过单个保持联接件664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外部引导轨道安装块体662。外部引导轨道安装块体662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快速更换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基部组件可移动基部构件564,并随其一起移动。此外,在本段中讨论的元件也被识别为快速更换真空星轮安装组件800的元件。
快速更换真空星轮组件引导组件300A在本文中也被识别为快速更换高度调节组件550和/或快速更换真空星轮安装组件800的一部分,如下所述。
如上所述,快速更换高度调节组件550意指构造成使真空星轮32在相关联的星轮轴上轴向移动的构造,其中仅需要松脱或移除数量非常有限的或数量极为有限的保持联接件,以使星轮能够轴向移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数量非常有限的或数量极为有限的保持联接件是数量非常/极为有限的快速更换高度调节组件保持释放联接件552,如下所述。
如图17-19所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快速更换高度调节组件550包括基部组件560(在本文中也称为真空组件真空壳体组件可移动安装部分506)和行进毂组件570。快速更换高度调节组件基部组件560包括固定基部构件562、可移动基部构件564和数个长形支撑构件566。快速更换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基部组件固定基部构件562构造成固定到和将要固定到旋转轴组件壳体组件412。快速更换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基部组件固定基部构件562还限定了两个支撑构件通道563,它们对应于快速更换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基部组件长形支撑构件566。快速更换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基部组件长形支撑构件566可移动地联接到快速更换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基部组件固定基部构件562。快速更换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基部组件长形支撑构件566大致水平地延伸。
快速更换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基部组件可移动基部构件564构造成固定到和将要固定到快速更换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基部组件长形支撑构件566,并且构造成确实地在其上纵向移动。
快速更换高度调节组件行进毂组件570(以下称为“行进毂组件570”)包括基部572、致动器574、行进器组件576、径向轴承578和定位键组件580。行进毂组件基部572构造成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和将要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也就是,行进毂组件基部572与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一起旋转。如图所示,行进毂组件基部572包括本体581,该本体限定了大致圆形的中心开口(未示出)以及数个联接或紧固件通道。如图所示,紧固件582延伸穿过行进毂组件基部本体581,并且联接到设置在旋转轴组件旋转轴本体远侧端部422的轴向表面上的螺纹孔。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行进毂组件致动器574是螺旋千斤顶590,并且包括具有第一端部594和第二端部596的螺纹本体592。该单个行进毂组件致动器或数量极为有限的行进毂组件致动器574,是构造成使快速更换高度调节组件550和相关联的元件在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上移动的仅有的致动器。行进毂组件致动器本体第一端部594限定联接件,例如但不限于六角头凸耳598。众所周知,六角头凸耳598构造成可操作地联接到手动致动器,例如但不限于扳手。此外,行进毂组件致动器本体第一端部594包括凸缘600。行进毂组件致动器本体六角头凸耳598和行进毂组件致动器本体凸缘600之间的行进毂组件致动器本体第一端部594的部分的尺寸设置成对应于行进毂组件基部572的中心开口,并且可旋转地设置和将要可旋转地设置在该中心开口中。在该构造中,行进毂组件致动器574被捕获在行进毂组件基部572中。行进毂组件致动器本体第二端部596限定了可旋转安装件602,其构造成可旋转地联接到和将要可旋转地联接到行进器毂安装中心腔体旋转联接腔体427。
行进毂组件行进器组件576(以下称为“行进器组件576”)包括行进器支架610、大致圆柱形的行进器轴环620和大致盘状的行进器安装件630。行进毂组件行进器组件行进器支架610(以下称为“行进器支架610”)包括本体612,该本体限定了螺纹中心通道614和两个相对的径向延伸臂616、617。行进器组件行进器支架中心通道614的螺纹构造成确实地对应于行进毂组件致动器574的螺纹。每个行进器支架本体臂616、617限定用于紧固件619的通道618。
行进器组件轴环620包括大致圆柱形的本体622,其限定了中心通道624,该中心通道的尺寸设置成对应于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以及定位键安装件626。如图所示并且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行进器组件轴环是大致中空圆柱形本体622。行进器组件轴环本体622在前轴向表面上包括螺纹孔(未编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行进器组件轴环620是分裂本体621。也就是,“分裂本体”是指具有轴向延伸的即沿纵向延伸的间隙623的大致中空圆柱形本体。行进器组件轴环本体622还包括延伸穿过行进器组件轴环本体间隙623的数量极为有限的保持释放联接件625(其是快速更换高度调节组件保持释放联接件552之一)。行进器组件轴环本体保持释放联接件625在两种构造之间移动,即在松脱第一构造和固定/紧固第二构造之间移动,在松脱第一构造中,行进器组件轴环本体622的相对侧面是分开的(并且行进器组件轴环本体中心通道624宽松地对应于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在固定/紧固第二构造中,行进器组件轴环本体622的相对侧面被拉在一起(并且行进器组件轴环本体中心通道624紧贴地对应于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因此,当行进器组件轴环本体保持释放联接件625处于第一构造时,行进器组件轴环本体622处于对应的第一构造,在该第一构造中,行进器组件轴环本体622可移动地联接到或不固定到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并且当行进器组件轴环本体保持释放联接件625处于第二构造时,行进器组件轴环本体622处于紧固第二构造,在该紧固第二构造中,行进器组件轴环本体622固定到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上。
如图14所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630是大致平面的盘状本体632,或形成盘状本体632的本体组件,其围绕行进器组件轴环620设置,并且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行进器组件轴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行进器组件轴环620和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630是一体的。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本体632包括安装表面634,如图所示,该安装表面是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本体632的前表面(也就是,远离框架组件12的侧面)。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本体安装表面634包括数个保持联接件636(如上所定义)和数个对准凸耳组(在图中被指定为第一对准凸耳638和第二对准凸耳640)。也就是,对于每个真空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452,存在一组保持联接件636和对准凸耳638、640。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本体安装表面凸耳638、640没有螺纹或以其它方式构造成联接元件,并且不是如本文所使用的“联接件”。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本体安装表面对准凸耳638、640(以下称为“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本体凸耳638、640”)和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本体安装表面保持联接件636(以下称为“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本体保持联接件636”)以与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轴向安装部分通道466、468、469的位置相对应的方式设置。如图中所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行进毂组件对准凸耳638、640和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本体保持联接件636成组设置,其中在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本体保持联接件636的每个侧面上设置有一个行进毂组件对准凸耳638、640。此外,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本体凸耳638、640和相关联的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本体保持联接件636沿弧线设置。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有四组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本体保持联接件636和两个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本体凸耳638、640。也就是,四组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本体保持联接件636和两个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本体凸耳638、640中的每一者构造成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和将要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四个真空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452之一。可以理解,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轴向安装部分通道466、468、469以类似的方式设置。也就是,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轴向安装部分第一凸耳通道468和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轴向安装部分第二凸耳通道469设置在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轴向安装部分保持连接通道466的两侧上,并且沿弧线设置。
行进毂组件径向轴承578构造成联接或固定到和将要联接或固定到真空组件480和真空星轮本体组件450。在图12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行进毂组件径向轴承578包括两个座圈;内座圈650和外座圈652。众所周知,轴承元件654可移动地设置在座圈650、652之间。行进毂组件径向轴承内座圈650固定到真空组件480,行进毂组件径向轴承外座圈652固定到真空星轮本体组件450。更具体地,如图所示,行进毂组件径向轴承外座圈652固定到行进器组件轴环620,如下所述,行进器组件轴环固定到真空星轮本体组件450。因此,行进毂组件径向轴承外座圈652也固定到真空星轮本体组件450。
如图21-26所示,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580包括第一楔本体670、第二楔本体672、保持器本体674和致动器676。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第一楔本体670和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第二楔本体672以组合的楔本体670、672大致形成平行六面体的构造可移动地联接在一起。也就是,组合的楔本体670、672具有两个大致平行的上表面/下表面和两个大致平行的侧表面。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第一楔本体670和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第二楔本体672之间的界面包括数个倾斜表面680、682。也就是,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本体倾斜表面680、682不平行于外表面。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第一楔本体670具有大致L形横截面,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第二楔本体672具有大体矩形横截面。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第二楔本体672的尺寸和形状与L形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第一楔本体670的内表面的尺寸和形状相对应。在该构造中,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第一楔本体670和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第二楔本体672具有彼此直接联接的两个表面。如图所示,每个本体上的这些表面中的至少一个是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本体倾斜表面680、682。在这种构造中,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580包括数量非常有限的操作本体670、672。如本文所使用的,定位键中的“操作本体”是指具有倾斜表面的本体。
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第一楔本体670还限定了螺纹致动器孔671。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第二楔本体672还包括偏移突出部673,该偏移突出部限定致动器通道678和数个联接部件,例如但不限于螺纹孔679。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保持器本体674还限定了具有保持器增压室688的致动器通道686。保持器本体674还限定了数个紧固件通道690,其构造成确实地与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第二楔本体螺纹孔679对准。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致动器676包括本体700,该本体具有长形螺纹部分702、径向延伸凸缘704和工具接口706,例如但不限于六侧凸耳。
在一个实施例中,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580如下组装。也就是,只要最终构造如下所述,就不需要构造元件的顺序如下。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第一楔本体670和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第二楔本体672定位成使得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本体倾斜表面680、682相互接触。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致动器676穿过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第二楔本体672致动器通道678,并拧入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第一楔本体致动器孔671。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致动器工具接口706穿过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保持器本体致动器通道686,使得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保持器本体674抵靠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第二楔本体偏移突出部673。在这种构造中,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保持器本体674通过紧固件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第二楔本体672,该紧固件延伸穿过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保持器本体紧固件通道690并延伸到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第二楔本体螺纹孔679中。在这种构造中,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致动器凸缘704被捕获在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保持器本体保持器增压室688中。因此,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580是如上所述的“单元组件”。
此外,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致动器工具接口706是暴露的并且构造成是可被操纵的。也就是,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致动器工具接口706构造成是可旋转的。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致动器工具接口706的旋转使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第一楔本体670和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第二楔本体672相对于彼此纵向移动。此外,因为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第一楔本体670和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第二楔本体672在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本体倾斜表面680、682处交接,所以该运动引起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580的横截面积增大(或减小,取决于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致动器676的旋转方向)。也就是,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580在两种构造之间移动;较小的第一构造和较大的第二构造,在较小的第一构造中,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580的横截面积相对较小(如此处所用,是指相对于定位键组件的第二构造),在较大的第二构造中,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580的横截面积相对较大(如此处所用,是指相对于定位键组件的第一构造)。如下所述,定位键组件580构造成将真空星轮本体组件450/行进器组件轴环620与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的旋转轴线对准。因此,这些构造被选择性地描述为定位键组件580构造成在较小的第一构造和较大的第二构造之间移动,在较小的第一构造中,定位键组件580不使真空星轮本体组件450/行进器组件轴环620与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的旋转轴线对准,在较大的第二构造中,定位键组件580将真空星轮本体组件450/行进器组件轴环620与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的旋转轴线对准。要注意的是,随着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第一楔本体670和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第二楔本体672相对移动,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580的外表面保持大致平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快速更换真空星轮组件400如下组装。也就是,只要最终构造如下所述,就不需要构造元件的顺序如下。可以理解,快速更换真空星轮组件400联接到加工工位20,其中旋转轴组件壳体组件412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框架组件12。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延伸穿过旋转轴组件壳体组件412。如上所述,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可操作地联接到驱动组件2000,并且构造成确实地旋转。快速更换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基部组件固定基部构件562固定到旋转轴组件壳体组件412。第一内部引导轨道352A和第二内部引导轨道353A通过单个保持联接件664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快速更换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基部组件固定基部构件562。
旋转轴组件壳体组件412、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快速更换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基部组件固定基部构件562、第一内部引导轨道352A和第二内部引导轨道353A构造成相对于框架组件12保持在相同位置。也就是,除了绕旋转轴线旋转之外,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不相对于框架组件12移动。
快速更换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基部组件长形支撑构件566可移动地联接到快速更换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基部组件固定基部构件562。也就是,快速更换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基部组件长形支撑构件566可滑动地设置在快速更换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基部组件固定基部构件支撑构件通道563中。快速更换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基部组件可移动基部构件564固定到快速更换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基部组件长形支撑构件566并与其一起移动。真空组件伸缩真空导管484联接到快速更换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基部组件可移动基部构件564,并随其伸缩地延伸和缩回。
真空组件真空壳体组件486也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快速更换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基部组件可移动基部构件564,其中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延伸穿过真空组件真空壳体组件可移动安装部分本体旋转轴通道518。行进毂组件径向轴承578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真空组件真空壳体组件486,并且绕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延伸。也就是,行进毂组件径向轴承578将真空组件真空壳体组件486和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分开。
行进器组件576与固定在行进器组件轴环620上的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630组装在一起。如上所述,在有四个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452的所示的实施例中,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630包括四组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本体保持联接件636和两个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本体凸耳638、640。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630固定到行进器组件轴环620。如上所述,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630和行进器组件轴环620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紧固件联接,或者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是整体式本体。因此,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630构造成确实地与行进器组件轴环620一起旋转。
行进毂组件570联接并固定到旋转轴组件旋转轴远侧端部422,如下所述。也就是,如上所述,行进毂组件径向轴承578围绕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设置。行进器组件轴环620也围绕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设置,并且行进器组件径向轴承578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行进器组件轴环620。也就是,行进器组件轴环本体保持释放联接件625设置在第一位置,并且行进器组件轴环本体622在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上移动,直到行进器组件轴环本体622紧邻行进毂组件径向轴承578设置。行进器组件轴环本体622和行进器组件径向轴承578固定在一起。行进器组件轴环本体保持释放联接件625移动到第二位置,在第二位置中,行进器组件轴环本体622固定到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行进器组件轴环本体622取向成使得四组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本体保持联接件636和两个行进器组件安装件本体凸耳638、640设置在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本体632的前表面上,也就是远离框架组件12的表面上。
行进毂组件致动器574和行进器支架610与穿过并螺纹连接到行进器组件行进器支架中心通道614的行进毂组件致动器574可操作地联接。行进毂组件致动器574设置在行进器毂安装件中心腔体426中,其中行进器支架本体臂616、617分别设置在单独的行进器毂安装件槽428、430中。此外,行进毂组件致动器本体第二端部可旋转安装件602可旋转地联接到行进器毂安装件中心腔体旋转联接腔体427。行进器支架610通过紧固件619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行进器组件轴环620,该紧固件延伸穿过每个行进器支架本体臂通道618并延伸到行进器组件轴环本体622的前轴向表面上的螺纹孔中。在该构造中,行进器支架610固定到行进器组件轴环本体622。
行进毂组件基部572固定到旋转轴组件旋转轴本体远侧端部422,其中行进毂组件致动器本体第一端部594,即六角头凸耳598,延伸穿过行进毂组件基部本体中心开口。也就是,延伸穿过行进毂组件基部本体581的紧固件582联接到设置在旋转轴组件旋转轴本体远侧端部422的轴向表面上的螺纹孔。在该构造中,行进毂组件基部572固定到旋转轴组件旋转轴本体418。
此外,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580,更具体地,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第一楔本体670,固定到行进器组件轴环本体定位键安装件626。在该构造中,如本文所使用的,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580是保持联接件和/或保持释放联接件。此外,定位键组件580是快速更换高度调节组件保持释放联接件552之一。在该构造中,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580设置在旋转轴组件定位键安装件432与行进器组件轴环本体定位键安装件626之间。换句话讲,当旋转轴组件定位键安装件432和行进器组件轴环本体定位键安装件626对准并大致彼此相对设置时,旋转轴组件定位键安装件432和行进器组件轴环本体定位键安装件626限定如本文所使用的“快速更换真空星轮组件定位键腔体”583。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580构造成对应于快速更换真空星轮组件定位键腔体583。也就是,在第一构造中,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580宽松地装配在快速更换真空星轮组件定位键腔体583内。当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580处于第二构造,即具有更大的横截面积的构造时,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580使行进器组件轴环620移动至与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的旋转轴线对准。也就是,随着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580进入第二构造,也就是,随着快速更换真空星轮组件定位键组件580的横截面积的增加,快速更换真空星轮组件定位键组件580与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和行进器组件轴环620可操作地接合,并使这些元件彼此对准。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对准”是指行进器组件轴环620和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的旋转轴线大致对准,也就是,彼此共延。
真空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452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630。也就是,通过将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轴向安装部分通道466、468、469与其相关联的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本体保持联接件636和对准凸耳638、640联接,每个真空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452联接到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630。要注意的是,每个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452通过单个保持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本体保持联接件636联接到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630。
在该构造中,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密封表面474密封地接合真空密封组件本体542。因此,星轮本体腔体472被基本密封,并且阻止空气通过除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周边凹部通道470之外的开口流动。此外,在该构造中,真空组件480与无挡板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周边凹部通道470流体连通。
此外,如上所述,第一内部引导轨道352A和第二内部引导轨道353A分别通过单个保持联接件664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内部引导轨道安装块体660。内部引导轨道安装块体660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快速更换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基部组件固定基部构件562。第一外部引导轨道354A和第二外部引导轨道355A分别通过单个保持联接件664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外部引导轨道安装块体662。外部引导轨道安装块体662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快速更换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基部组件可移动基部构件564,并随其一起移动。应当理解,快速更换真空星轮组件引导组件引导轨道350A定位和取向成使得引导表面360A设置成与相关联的星轮32相距引导距离。也就是,内部和外部引导轨道安装块体660、662包括取向凸耳(未示出),该取向凸耳构造成联接到和将要联接到内部引导轨道352和/或外部引导轨道354上的取向凹口(未示出)。取向凸耳和取向凹口构造成确实地将引导轨道引导表面360相对于罐本体1定位在引导距离处。
在该构造中,旋转轴组件壳体组件412、快速更换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基部组件固定基部构件562、第一内部引导轨道352A和第二内部引导轨道353A构造成相对于框架组件12保持在相同位置。此外,利用第二构造中的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580和第二构造中的行进器组件轴环本体保持释放联接件625,行进毂组件570和真空星轮本体组件450固定到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并与其一起旋转。此外,真空组件480与星轮本体腔体472流体连通。这是快速更换真空星轮组件400的操作构造。
为了针对具有不同高度的罐本体来调节快速更换真空星轮组件400,仅需要致动两个联接件;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580和行进器组件轴环本体保持释放联接件625。也就是,当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580移动到第一构造时,由处于第二构造的定位键组件580产生的偏压减小。当行进器组件轴环本体保持释放联接件625处于第一位置时,行进器组件轴环620不再固定到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因此,行进器组件轴环620以及固定在其上的所有元件均可自由地沿着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纵向移动。因此,所公开的构造是如上所述的快速更换高度调节组件550。
固定到行进器组件轴环620的元件包括: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630、真空星轮本体组件450(固定到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630)、行进毂组件径向轴承578(固定到行进器组件轴环620和真空组件480)、真空组件480、快速更换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基部组件可移动基部构件564(固定到真空组件480)、快速更换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基部组件长形支撑构件566(固定到快速更换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基部组件可移动基部构件564)上、以及带有第一外部引导轨道354A和第二外部引导轨道355A的外部引导轨道安装块体662(固定到快速更换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基部组件可移动基部构件564)。应当理解,真空组件伸缩真空导管484允许其它真空组件480的部件相对于真空发生器482移动。
通过旋转行进毂组件致动器574来实现行进器组件轴环620和固定在其上的元件的运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工具(未示出)可操作地联接到行进毂组件致动器本体第一端部六角头凸耳598。然后使行进毂组件致动器574旋转。由于行进毂组件致动器本体第一端部594相对于旋转轴组件旋转轴远侧端部422处于固定位置,并且由于行进毂组件致动器574螺纹联接到行进器组件行进器支架中心通道614,因此行进毂组件致动器574的旋转使行进器支架610沿着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的旋转轴线移动。因为行进器支架610固定到行进器组件轴环620,所以行进器组件轴环620和固定在其上的元件也沿着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的旋转轴线移动。换句话说,行进毂组件致动器574的致动使真空星轮本体组件450和真空组件480在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上的第一纵向位置与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上的第二纵向位置之间移动。换句话说,快速更换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550构造成在仅将两个保持释放联接件552构造成第一构造之后被致动和将要被致动。因此,调节真空星轮本体组件450的位置以容纳不同高度的罐本体。此外,所公开的快速更换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550构造成确实地允许星轮32在两种构造之间移动,用于第一高度的罐本体1的第一构造和用于第二高度的罐本体1的第二构造,而不使用间隔件。此外,所公开的快速更换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550构造成确实地允许真空星轮32在两种构造之间移动,用于第一高度的罐本体1的第一构造和用于第二高度的罐本体1的第二构造,而不改变真空星轮32的构造。也就是,快速更换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550构造成相对于固定位置(例如但不限于框架组件12)移动和将要移动,但是真空星轮本体组件450不改变构造。
快速更换真空星轮安装组件800构造成允许将第一真空星轮32交换为具有不同特征的第二真空星轮32。通常,不同特征将是具有不同半径的凹部34,但是出于其它原因,真空星轮32也被换出。应当理解,为了交换真空星轮32,必须移除并更换第一真空星轮32和与该尺寸的星轮相关联的部件。此外,如上所述,“快速更换真空星轮安装组件”800是指这样的安装组件,其构造成通过数量有限的联接件、数量相当有限的联接件、数量非常有限的联接件或数量极为有限的联接件中的一种将可分离的真空星轮部件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旋转轴。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可分离的真空星轮部件”是真空星轮32(也被识别为真空星轮本体组件450)的各个元件,其在本文中被识别为单独的真空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452以及与具有特定尺寸的真空星轮32相关联的快速更换真空星轮组件引导组件300A,其在本文中识别为第一内部引导轨道352A、第二内部引导轨道353A、第一外部引导轨道354A和第二外部引导轨道355A。上面已经描述了这些元件。
如图11所示,快速更换真空星轮安装组件800包括:数个可分离的真空星轮部件802(在上面由附图标记810共同识别);和数量有限的保持联接件804、数量相当有限的保持联接件804、数量非常有限的保持联接件804或数量极为有限的保持联接件804(在上面由附图标记804共同讨论)之一;以及与保持联接件804联接(下面讨论)的构造。通过数量相当有限的保持联接件804、数量非常有限的保持联接件804或数量极为有限的保持联接件804之一,每个快速更换真空星轮安装组件可分离的真空星轮部件802(以下称为“可分离的真空星轮部件”802)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旋转轴组件壳体组件412(或加工工位20或传递组件30上的任何固定位置)。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并且如上所述,真空星轮本体组件450包括数个真空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452。当更换真空星轮本体组件450时,每个真空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452都被移除,因此每个真空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452也是“可分离的真空星轮部件”802。每个真空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452构造成联接到和将要联接到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630。如上所述,每个真空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452包括沿弧形设置的一组单个或数量极为有限的保持联接通道466、第一凸耳通道468和第二凸耳通道469。因此,对于将要联接到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630的每个真空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452,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630包括一个组,该组包括沿着弧设置的、与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轴向安装部分通道466、468、469相对应的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本体保持联接件636、第一对准凸耳638和第二对准凸耳640。因此,每个真空星轮本体组件本体区段452通过数量极为有限的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本体保持联接件636而联接到行进器组件行进器安装件630。
如上文所定义,快速更换真空星轮组件引导轨道350被包括为“可分离的真空星轮部件802”。也就是,每个快速更换真空星轮组件引导轨道350具有引导表面360A,该引导表面构造为被设置成和将要设置成与特定尺寸的真空星轮本体组件450相距引导距离。因此,当更换真空星轮本体组件450时,快速更换真空星轮组件引导轨道350也被更换。如上所述,快速更换真空星轮组件引导组件300A包括数个引导轨道350A。每个引导轨道350A(通过数个其它元件)联接到旋转轴组件壳体组件412。也就是,快速更换真空星轮组件引导轨道350包括内部引导轨道安装块体660和外部引导轨道安装块体662。内部引导轨道安装块体660和外部引导轨道安装块体662(通过数个其它元件)联接到旋转轴组件壳体组件412。每个引导轨道350A通过数量极为有限的保持联接件664联接到引导轨道安装块体660、662之一。
通常,每个加工工位20构造成部分地形成罐本体1,以便减小罐本体第一端部6的横截面积。加工工位20包括对于单个加工工位20而言唯一的一些元件,例如但不限于特定的模具。加工工位20的其它元件是所有或大多数加工工位20所共有的。以下讨论与共同元件有关,因此,讨论针对单个通用加工(成形)工位20(以下称为“成形工位”20')。然而,应该理解,任何加工工位20都可以包括以下讨论的元件。
如图27所示,每个成形工位20'包括快速更换组件900、内侧转塔组件1000和外侧转塔组件1200。此外,众所周知,内侧转塔组件1000和外侧转塔组件1200的元件通常由间隙1001分开,并且罐本体1在内侧转塔组件1000和外侧转塔组件1200之间移动,即在间隙1001中移动。快速更换组件900构造成确实地通过数量有限的联接件、数量相当有限的联接件、数量非常有限的联接件或数量极为有限的联接件之一将内侧转塔组件1000和外侧转塔组件1200的选择元件联接到框架组件、内侧转塔组件或外侧转塔组件中的至少一个。
也就是,成形工位快速更换组件900构造成确实地允许快速更换成形工位20′中的元件。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对于联接到成形工位20'的数个元件(或子部件),“成形工位快速更换组件900”包括以下之一:数量有限的保持联接件、数量相当有限的保持联接件、数量非常有限的保持联接件、数量极为有限的保持联接件、和/或数量有限的保持释放联接件、数量相当有限的保持释放联接件、数量非常有限的保持释放联接件、和/或数量极为有限的保持释放联接件。成形工位快速更换组件900的元件在下面讨论。
通常,内侧转塔组件1000包括框架组件12(其是上述较大框架组件12的一部分)、数个固定元件1002和数个可移动元件1004。内侧转塔组件固定元件1002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框架组件12,并且通常不相对于框架组件移动。固定元件包括凸轮环1010。内侧转塔组件可移动元件1004包括真空星轮32(如上所述)和长形加工轴组件1020,该长形加工轴组件可旋转地联接到框架组件12。真空星轮32大致设置在间隙1001处。内侧转塔组件1000的其它已知元件是已知的,但是与该讨论无关。内侧转塔组件凸轮环1010(以及外侧转塔组件凸轮环)大致是圆形的,具有朝着间隙1001偏移的偏移部分。
内侧转塔组件加工轴组件1020(以下称为“加工轴组件1020”)包括长形轴1022(在此也称为“加工轴组件本体”1022)。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工轴组件轴1022是整体式本体(未示出),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加工轴组件轴是轴区段1024A、1024B等的组件。可以理解,轴区段1024A、1024B固定在一起并作为单个本体1024旋转。加工轴组件轴1022可操作地联接到驱动组件2000,并且构造成确实地相对于框架组件12旋转。如下所述,外侧转塔组件1200还包括数个旋转元件,也就是下文讨论的外侧转塔组件上部部分推动器组件1260。外侧转塔组件1200的旋转元件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加工轴组件1020并随其旋转。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加工轴组件1020包括脱模撞锤安装件1030、多个脱模撞锤组件1040、数个模具组件1060、模具组件支撑件1080和星轮组件1090。星轮组件1090不是如上所述的真空星轮32,而是引导星轮1092,其包括大致平面的、大致环形本体组件1094,包括数个区段1096(示出了两个,每个区段在大约180°的弧上延伸)。众所周知,引导星轮本体组件1094的径向表面限定了数个凹部1100,凹部的尺寸设计成大致对应于罐本体1的半径。可以理解,对于具有不同半径的罐本体,需要不同的引导星轮1092。
成形工位快速更换组件900包括星轮安装件902和数个星轮保持联接件904。成形工位快速更换组件星轮安装件902包括环形本体906,该环形本体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加工轴组件轴1022。星轮保持联接件904联接到成形工位快速更换组件星轮安装件902的暴露的轴向表面(远离框架组件1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存在与每个引导星轮本体组件区段1096相关联的数量非常有限的星轮保持联接件904或数量极为有限的星轮保持联接件904之一。应当理解,每个引导星轮本体组件区段1096包括数个通道1098,其以与星轮保持联接件904的模式相对应的模式设置。在每个引导星轮本体组件区段1096包括数量极为有限的通道1098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存在数个凸耳通道(不是本文所使用的联接件)(未示出)。在该实施例中,未示出的是,成形工位快速更换组件星轮安装件902在成形工位快速更换组件星轮安装件902的暴露的轴向表面(远离框架组件12)上包括数个凸耳(未示出)。因此,每个引导星轮本体组件区段1096联接到成形工位快速更换组件星轮安装件902。此外,当需要改变缩颈机10以容纳具有不同半径的罐本体时,使用本文讨论的成形工位快速更换组件900元件来更换引导星轮本体组件1094。这解决了上述问题。
外侧转塔组件1200包括上部部分1202和下部部分1204。外侧转塔组件下部部分1204包括基部1206,其相对于内侧转塔组件1000设置在固定位置。也就是,外侧转塔组件下部部分1204固定到框架组件12,或者固定到基底(未编号)。在该构造中,外侧转塔组件下部部分1204构造成相对于内侧转塔组件1000不移动并且确实地不移动。外侧转塔组件下部部分基部1206包括数个引导元件,如图所示,所述引导元件是长形的、大致笔直的轨道1208。
外侧转塔组件上部部分1202包括基部组件1210、支撑组件1212、凸轮环1214和推动器组件126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外侧转塔组件上部部分基部组件1210、外侧转塔组件上部部分支撑组件1212和外侧转塔组件上部部分凸轮环1214彼此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并且不彼此相对移动。外侧转塔组件上部部分基部组件1210包括壳体1220,该壳体包括数个引导从动件,如图所示,该引导从动件是轨道通道1222。
外侧转塔组件上部部分1202可移动地联接到外侧转塔组件下部部分基部1206。也就是,外侧转塔组件上部部分基部组件壳体轨道通道1222设置在外侧转塔组件下部部分基部轨道1208上。此外,如上所述,加工轴组件轴1022延伸到外侧转塔组件上部部分推动器组件1260中或穿过外侧转塔组件上部部分推动器组件1260并且可移动地联接到其上。因此,外侧转塔组件上部部分推动器组件1260构造成确实地与加工轴组件轴1022一起旋转。
在该构造中,外侧转塔组件上部部分1202构造成确实地在加工轴组件轴1022上轴向地移动,即纵向地移动。也就是,外侧转塔组件上部部分1202构造成确实地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中,外侧转塔组件上部部分1202设置成更靠近内侧转塔组件1000(更靠近是相对于第二位置的相对术语),在第二位置中,外侧转塔组件上部部分1202设置成距内侧转塔组件1000更远(更远是相对于第一位置的相对术语)。应当理解,该运动允许成形工位20′构造成加工不同高度的罐本体1。也就是,对于较短的罐本体,外侧转塔组件上部部分1202处于第一位置,而对于较长的罐本体,外侧转塔组件上部部分1202处于第二位置。
成形工位快速更换组件900包括“单点运动组件”920,该“单点运动组件”构造成确实地使外侧转塔组件上部部分120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如本文所使用的,“单点运动组件”920是具有用于运动组件的单个致动器、或用于运动组件的单个致动器和用于锁定组件的单个致动器的构造。单点运动组件920设置在外侧转塔组件1200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单点运动组件920包括具有旋转致动器922的螺旋千斤顶(未示出)、螺旋千斤顶保持器(未示出)、具有单个锁定组件致动器924的锁定组件(通常未示出)。螺旋千斤顶保持器是螺纹轴环,其构造成确实地与螺旋千斤顶螺纹可操作地接合。螺旋千斤顶保持器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外侧转塔组件上部部分1202。螺旋千斤顶可旋转地联接到外侧转塔组件下部部分基部1206。众所周知,螺旋千斤顶的纵向轴线(旋转轴线)大致平行于外侧转塔组件下部部分基部轨道1208延伸。在这种构造中,单点运动组件旋转致动器922的致动使外侧转塔组件上部部分120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这解决了上述问题。单点运动组件单个锁定组件致动器924联接到凸轮组件(未示出)。凸轮组件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外侧转塔组件上部部分1202。凸轮构造成确实地在解锁第一构造和锁定第二构造之间移动,在解锁第一构造中,凸轮不接合外侧转塔组件下部部分1204的一部分,并且外侧转塔组件上部部分1202相对于外侧转塔组件下部部分1204自由移动,在锁定第二位置中,凸轮与外侧转塔组件下部部分1204的一部分接合,并且外侧转塔组件上部部分1202不能相对于外侧转塔组件下部部分1204自由移动。
单点运动组件920,以及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螺旋千斤顶/螺旋千斤顶保持器以及凸轮组件,分别是保持联接组件和/或保持释放联接组件。此外,单点运动组件920包括数量有限的保持联接件。因此,外侧转塔组件上部部分1202构造成通过数量有限的保持联接件或保持释放联接件的致动而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外侧转塔组件1200,以及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外侧转塔组件上部部分1202,还包括推动器撞锤块体1250和数个推动器组件126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推动器撞锤块体1250包括环形本体,该环形本体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加工轴组件轴1022并随其旋转。众所周知,每个推动器组件1260构造成暂时支撑罐本体1并将罐本体移向相关联的模具组件1060。为了将由推动器组件1260支撑的罐本体1正确接合相关联的模具组件1060,推动器组件1260必须与相关联的模具组件1060对准。这是使用定位键完成的。
如图28所示,外侧转塔组件1200包括定位键组件1280。外侧转塔组件定位键组件1280与以上讨论的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580基本相似。由于外侧转塔组件定位键组件1280与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580基本相似,因此此处不讨论外侧转塔组件定位键组件1280的细节,但应理解,存在相似的元件,并且由共同形容词“外侧转塔组件定位键组件[X]”来识别,并且用于这些元件的附图标记相对于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580是+700。例如,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580包括第一楔本体670;因此,外侧转塔组件定位键组件1280包括第一楔本体1370。
如图29所示,外侧转塔组件推动器撞锤块体1250限定了定位键安装件1252,并且加工轴组件轴1022限定了相应的定位键安装件1254。也就是,外侧转塔组件推动器撞锤块体1250定位在加工轴组件轴1022上,其中外侧转塔组件推动器撞锤块体定位键安装件1252与加工轴组件轴定位键安装件1254相对设置,从而两个定位键安装件形成成形工位轴组件快速更换组件定位键组件腔体1256。外侧转塔组件定位键1280设置在成形工位轴组件快速更换组件定位键组件腔体1256中。以与上述行进毂组件定位键组件580基本相似的方式,外侧转塔组件定位键1280在第一构造和第二构造之间移动,在第一构造中,成形工位轴组件快速更换组件定位键组件的横截面积相对较小,并且外侧转塔组件推动器撞锤块体1250不与加工轴组件加工轴1022对准,在第二构造中,成形工位轴组件快速更换组件定位键组件1280的横截面积相对较大,并且外侧转塔组件推动器撞锤块体1250与加工轴组件加工轴1022对准。因此,外侧转塔组件定位键1280构造成确实地使推动器组件1260运动成与相关联的模具组件1060对准。
如图27所示,外侧转塔组件推动器撞锤块体1250还包括数个推动器组件线性轴承1258。如图所示,外侧转塔组件推动器撞锤块体推动器组件线性轴承1258(以下称为“推动器组件线性轴承1258”)基本平行于加工轴组件轴1022的旋转轴线延伸。推动器组件线性轴承1258将在下面进一步讨论。
如图30-34所示,推动器组件1260基本上彼此相似,并且在此仅描述一个。如图28所示,推动器组件1260包括壳体1400、快速释放安装组件1410和推动器垫1480。推动器组件壳体1400包括本体1402,该本体限定了腔体1404并支撑两个相邻的凸轮从动件1406、1408。推进器组件壳体1400可移动地联接到外侧转塔组件推进器撞锤块体1250并与其一起旋转。更具体地,推动器组件壳体1400限定了轴承通道1409。推进器组件壳体1400可移动地联接到外侧转塔组件推进器撞锤块体1250,其中推进器组件线性轴承1258设置在推进器组件壳体轴承通道1409中。此外,推动器组件壳体凸轮从动件1406、1408可操作地联接到外侧转塔组件上部部分凸轮环1214。因此,随着外侧转塔组件推动器撞锤块体1250旋转,每个推动器组件壳体1400构造成确实地在缩回第一位置和延伸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缩回第一位置中,推动器组件壳体1400更靠近外侧转塔组件下部部分1204,在延伸第二位置中,推动器组件壳体1400更靠近内侧转塔组件1000。
应当理解,每个推动器组件推动器垫1480对应于,也就是构造成支撑具有特定半径的罐本体1。因此,当缩颈机10需要加工不同半径的罐本体1时,必须更换推动器组件推动器垫1480。快速释放安装组件1410(在本文中也识别为成形工位快速更换组件900的元件)构造成允许在使用数量非常有限的保持联接件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数量极为有限的保持联接件的情况下更换推动器组件推动器垫1480。
也就是,如下所述,每个快速释放安装组件1410是保持释放联接组件。每个快速释放安装组件1410包括基部1412、数个球1414(示出一个)、球锁定套筒1416、球保持器1418和数个偏置装置142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快速释放安装组件偏置装置1420是弹簧1422。如图所示,快速释放安装组件基部1412、球锁定套筒1416和球保持器1418分别是大致圆柱体和环形本体1413、1415、1419。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球保持器1418包括外部套筒。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组件基部1412包括大致环形本体1413,其包括外表面联接件1421,例如但不限于螺纹。可以理解,推动器组件壳体本体腔体1404具有相应的联接件。因此,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组件基部1412构造成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以及将要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推动器组件壳体1400。每个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球锁定套筒1416包括大致环形本体1417,该本体具有第一端部1430、中间部分1432和第二端部1434。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球锁定套筒本体第一端部1430包括锥形部分1431。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球锁定套筒本体中间部分1432包括向内延伸径向凸耳1436。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球保持器1418包括带有套筒本体凸耳槽1450的大致环形本体1419。
每个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组件基部1412联接到推动器组件壳体1400,其中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组件基部本体1413基本上设置在相关联的推动器组件壳体安装腔体1404内。每个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球锁定套筒本体1417可移动地设置在相关联的推动器组件壳体安装腔体1404内,其中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球锁定套筒本体第一端部1430设置成与相关联的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组件基部1412相邻。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球锁定套筒本体1417通过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组件偏置装置1420偏置到向前位置。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球保持器1418可移动地设置在相关联的推动器组件壳体安装腔体1404内,并且通常设置在相关联的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球锁定套筒本体内。每个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球保持器1418通过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组件偏置装置1420偏置到向前位置。此外,每个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球锁定套筒本体中间部分凸耳1436延伸穿过相关联的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球保持器凸耳槽1450。另外,每个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球1414被捕获在相关联的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组件基部1412和相关联的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球保持器1418之间。
在该构造中,每个快速释放安装组件1410构造成确实地在三个构造之间移动,即在未接合第一构造、释放构造和接合第二构造之间移动,在未接合第一构造中,没有在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组件基部1412内设置推动器垫,每个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球锁定套筒本体1417相对于相关联的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球保持器1418偏置到向前位置,并且每个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球1414朝内部位置偏置,在释放构造中,每个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球锁定套筒本体1417相对于相关联的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球保持器1418偏置到向后位置,并且每个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球1414被偏置到外部位置,在接合第二构造中,在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组件基部1412内设置有推动器垫1480,每个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球锁定套筒本体1417相对于相关联的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球保持器1418偏置到向前位置,并且每个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球1414被偏置到内部位置,在该内部位置中,每个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球1414均设置在相关联的推动器垫本体第一端部锁定通道1488中。
推动器组件推动器垫1480基本相似,并且仅描述了一个。推动器组件推动器垫1480包括环形本体1482,其包括狭窄第一端部1484和宽阔第二端部1486,并且限定了通道1487。也就是,推动器组件推动器垫本体1482具有大致T形的横截面。推动器组件推动器垫本体第一端部1484在其外表面上包括锁定通道1488。通过将推动器组件推动器垫本体第一端部1484插入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组件基部1412中,直到推动器组件推动器垫本体第一端部1484使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数个球1414向外移位,推动器组件推动器垫本体1482联接到快速释放安装组件1410。推动器组件推动器垫本体1482进入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组件基部1412的进一步运动将推动器组件推动器垫本体第一端部锁定通道1488与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数个球1414对准。也就是,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数个球1414设置在推动器组件推动器垫本体第一端部锁定通道1488中。这是上面讨论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第二种构造。
通过向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球锁定套筒凸耳1436施加偏置并将其在推动器组件壳体本体腔体1404内从向前位置移动到向后位置,快速释放安装组件1410构造成被致动和将要致动以从第二构造移动到释放构造。该致动使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球锁定套筒1416移动,使得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球锁定套筒本体第一端部锥形部分1431设置成与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数个球1414相邻,从而允许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数个球1414径向向外移动。也就是,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数个球1414不再设置在推动器组件推动器垫本体第一端部锁定通道1488中。在该构造中,推动器组件推动器垫1480可从快速释放安装组件1410移除。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球锁定套筒凸耳1436由大致圆柱形的杆或通过推动器组件推动器垫本体通道1487插入的类似构造致动。因此,仅使用数量极为有限的联接件,即一个快速释放安装组件1410,将推动器组件本体1402联接到推动器组件安装组件1410。
此外,每个推动器组件推动器垫本体第二端部1486包括轴向延伸弧形唇缘1490,其构造成当罐本体1邻近引导星轮1092移动时保护罐本体1。推动器垫本体第二端部唇缘1490包括远侧端部149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该远侧端部是锥形的和/或弹性的。此外,推动器垫本体第二端部唇缘1490在小于180度的弧上延伸,并且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大约140度的弧上延伸。推动器垫本体第二端部唇缘1490是罐本体1的定位器。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罐本体定位器”是构造成支撑罐本体1并使罐本体1与模具组件1060对准并且在罐本体1邻近引导星轮1092移动时保护罐本体1的构造。
如图27所示,成形工位快速更换组件900还包括快速更换模具组件1500(其元件在本文中也被识别为内侧转塔组件加工轴组件模具组件1060的一部分,反之亦然)。
如上所述,加工轴组件1020包括多个脱模撞锤安装件1030、多个脱模撞锤组件1040、多个模具组件1060和模具组件支撑件1080。也就是,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模具组件支撑件1080是环形本体1082,其构造成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和将要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加工轴组件轴1022。模具组件支撑件1080还构造成支撑数个脱模撞锤安装件1030、多个脱模撞锤组件1040和数个模具组件1060。众所周知,脱模撞锤安装件1030支撑脱模撞锤组件1040和相关联的模具组件1060。这些关联的元件有多组大致相似。这样,以下将讨论一组这些相关联的元件。可以理解,加工轴组件1020包括围绕加工轴组件轴1022设置的多个这些相关联元件。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脱模撞锤安装件1030是设置在模具组件支撑件1080上的线性轴承1032,该线性轴承大致平行于加工轴组件轴1022的旋转轴线延伸。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脱模撞锤安装件线性轴承1032是“基本上分离”的线性轴承。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基本上分离”的线性轴承是指联接到数个成形构造(例如但不限于模具)的线性轴承,其中在所有成形构造和线性轴承之间设置有旋转联接,使得仅在单个方向上的力施加到线性轴承。
脱模撞锤组件1040包括本体1041,该本体是内部模具安装件1042。也就是,脱模撞锤组件内部模具安装件1042支撑内部模具1560,并且构造成确实地在脱模撞锤安装件1030上往复运动。通常,脱模撞锤组件内部模具安装件1042限定轴承通道,该轴承通道对应于脱模撞锤安装件线性轴承1032。脱模撞锤组件内部模具安装件1042还包括两个凸轮从动件1044、1046,它们可操作地接合内侧转塔组件凸轮环1010。在一个实施例中,脱模撞锤组件内部模具安装件1042限定在一端开口的腔体1047。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脱模撞锤组件内部模具安装件1042包括旋转联接凸耳1048,该旋转联接凸耳位于脱模撞锤组件内部模具安装件1042的第一端部(包括内部模具安装件1042的前表面)上。如本文所使用的,“旋转联接凸耳”是具有L形横截面的环形凸耳。
通常,快速更换模具组件1500具有两个实施例,尽管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实施例的元件被组合。在两个实施例中,快速更换模具组件1500包括外部模具安装件1502、外部模具1504、外部模具快速释放联接件1506、内部模具安装件1512、内部模具组件1514和内部模具快速释放联接件1516。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外部模具快速释放联接件”和/或“内部模具快速释放联接件”是指这样的联接件,其中通过“快速释放联接件”联接到安装件的模具构造成在数量有限的联接件、数量相当有限的联接件、数量非常有限的联接件或数量极为有限的联接件中的一种致动之后释放,并且其中联接件是保持联接件、释放联接件、保持释放联接件或减小致动联接件。如图35A-39所示,外部模具1504通过外部模具快速释放联接件1506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外部模具安装件1502。内部模具组件1514通过内部模具快速释放联接件1516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内部模具安装件1512。
外部模具1504包括具有成形内表面的大致环形本体1520。众所周知,外部模具成形内表面构造成确实地减小了罐本体第一端部6的直径,并且大致包括第一半径部分和第二半径部分。外部模具本体1520包括近侧第一端部1522(在安装时距离间隙1001更远)、中间部分1523和远侧第二端部1524(在安装时距离间隙1001更近)。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外部模具本体第一端部1522包括围绕外部模具本体第一端部1522延伸的向外径向延伸环形锁定唇缘1525。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外部模具本体第一端部1522包括数个向外径向延伸的弧形锁定构件1540。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弧形锁定构件”是延伸部,该延伸部在小于约60°的弧上延伸并且构造成与相对的弧形锁定构件接合。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存在三个弧形锁定构件1540,每个弧形锁定构件延伸大约60°。
如图40-43所示,内部模具组件1514包括内部模具1560和内部模具支撑件1562。内部模具1560包括具有向内延伸凸缘(未编号)的环形本体1564。内部模具本体1564的凸缘限定了通道。内部模具支撑件1562包括具有第一端部1566和第二端部1568的本体1565。内部模具支撑件本体第一端部1566限定了联接件1569,例如但不限于,内部模具本体1564联接到其上的螺纹孔。例如,紧固件(未编号)延伸穿过内部模具本体1564的凸缘并进入内部模具支撑件本体第一端部联接件1569,即螺纹孔。在一个实施例中,内部模具支撑件本体1565大致是环形的,内部模具支撑件本体第二端部1568在外表面上包括环形锁定通道1570。在未示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内部模具本体大致是平行六面体的,并且内部模具支撑件本体第二端部1568包括径向进入腔体1572。如本文所使用的,“径向进入腔体”是指这样的腔体,该腔体构造成联接到和将要联接到旋转联接凸耳,并且构造成确实地接合旋转联接凸耳,同时相对于加工轴组件轴1022大致径向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7B所示,外部模具快速释放联接件1506包括大致环形本体1580,其具有数个卡口销通道1582、卡口销通道切口1584以及向内径向延伸的锁定唇缘1586。外部模具快速释放联接件本体卡口销通道1582大致是相似的,并且仅描述了一个。每个外部模具快速释放联接件本体卡口销通道1582是长形的椭圆形通道,其相对于加工轴组件轴1022的旋转轴线(在安装时)成一定角度设置。此外,外部模具快速释放联接件本体卡口销通道1582由顺应性材料限定并且包括偏移端部。如本文所使用的,“偏移端部”是相对于通道的纵向轴线向一个横向侧面偏移的端部。
此外,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卡口销通道切口1584是指外部模具快速释放联接件本体1580的薄部分,其构造成不与卡口销接合或以其它方式接触。也就是,在环形本体中,卡口销通道是变薄的部分,其中卡口销装配在卡口销通道切口1584的下方。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37A所示,外部模具安装件1502包括大致平面本体1590,其具有穿过其中的通道1592和围绕外部模具安装件本体通道1592设置的轴环1594。在一个实施例中,外部模具安装件本体1590是大体环形盘1596,其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加工轴组件轴1022,并且包括多个通道1592,也就是,每个模具组件1060一个通道。在该实施例中,外部模具安装件本体1590包括数个径向延伸的卡口销1600,也就是刚性销。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存在多个大致围绕外部模具本体1600均匀地设置的外部模具本体卡口销1600(示出三个以大约120°间隔开)。
在该实施例中,外部模具快速释放联接件1506如下操作。外部模具1504设置在外部模具安装件轴环1594的前表面上。外部模具快速释放联接件本体1580在外部模具1504上移动,其中外部模具安装件轴环卡口销1600在卡口销通道切口1584下方穿过进入外部模具快速释放联接件本体卡口销通道1582。在该构造中,外部模具快速释放联接件本体向内径向延伸锁定唇缘1586与外部模具本体第一端部锁定唇缘1525接合。当外部模具快速释放联接件本体1580旋转时,并且由于外部模具快速释放联接件本体卡口销通道1582如上所述以一定角度设置,因此外部模具快速释放联接件本体1580被拉向外部模具安装件轴环1594。这继而将外部模具1504偏压在外部模具安装件轴环1594上。此外,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外部模具快速释放联接件本体1580和外部模具1504之间设置有顺应环1602。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5A-35E所示,外部模具快速释放联接件1506包括具有数个向内径向延伸的弧形锁定构件1542的环形本体。外部模具快速释放联接件本体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外部模具安装件轴环或固定到加工轴组件轴1022的支撑元件。也就是,例如,外部模具快速释放联接件1506包括螺纹端部和支撑盘(其固定到加工轴组件轴1022),支撑盘包括对应于外部模具快速释放联接件本体1580的螺纹端部的螺纹孔。外部模具快速释放联接件1506固定到支撑盘。外部模具快速释放联接件1506包括数个向内径向延伸的弧形锁定构件。外部模具本体1520设置在外部模具快速释放联接件1506内,也就是设置在外部模具快速释放联接件本体1580和轴环1594或支撑盘之间,并且构造成在解锁第一位置和锁定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解锁第一位置中,外部模具本体锁定构件1540未与外部模具快速释放联接件本体锁定构件1542对准(因此,当从轴环或支撑盘移开时,可移动经过外部模具快速释放联接件本体锁定构件1542),在锁定第二位置中,外部模具本体锁定构件1540与外部模具快速释放联接件本体锁定构件1542对准。此外,外部模具快速释放联接件本体锁定构件1542和/或外部模具本体锁定构件1540由顺应性材料制成,或者具有足够的厚度,使得当元件处于锁定第二位置时,外部模具本体被偏压到轴环或支撑盘上。
在该实施例中,内部模具支撑件本体第二端部1568包括如上所述的环形锁定通道1570。内部模具组件1514通过与如上所述基本类似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1410联接到脱模撞锤组件内部模具安装腔体1047(在本文中也被识别为“脱模撞锤组件本体腔体”1047)。也就是,快速释放安装组件1410设置在脱模撞锤组件本体腔体1047(其带有螺纹或以其它方式构造成与快速释放安装组件1410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中。内部模具支撑件本体第二端部锁定通道1570接合快速释放安装组件1410的球。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外部模具安装件、外部模具、外部模具快速释放联接件、内部模具安装件、内部模具组件和内部模具快速释放联接件是单元组件。在该实施例中,如图44-45所示,加工轴组件轴1022包括安装盘1700。加工轴组件轴安装盘1700包括具有数个周边径向切口1704的本体1702。安装盘本体径向切口1704包括轴向延伸的锁定通道1706。如图所示,安装盘本体径向切口1704大致为U形的,并且朝向加工轴组件轴安装盘本体1702的径向表面开口。
在该实施例中,外部模具安装件包括大致平面本体,该本体构造成对应于安装盘本体径向切口。外部模具安装件本体包括径向表面(该径向表面大致平行于安装盘本体1702的径向表面)。外部模具快速释放联接件包括设置在外部模具安装件本体径向表面上的锁定棘爪组件1750。锁定棘爪组件包括枢转销1751和长形棘爪本体1752。锁定棘爪组件棘爪本体1752包括第一端部1754、中间部分1756和第二端部1758。锁定棘爪组件棘爪本体中间部分限定了枢转销通道1760。锁定棘爪组件棘爪本体第一端部1754和锁定棘爪组件棘爪本体第二端部1758构造成与安装盘本体锁定通道1706接合。锁定棘爪组件棘爪本体1752可旋转地联接到锁定棘爪组件枢转销1751。在该构造中,锁定棘爪组件1750构造成在解锁第一构造和锁定第二构造之间移动,在解锁第一构造中,锁定棘爪组件棘爪本体第一端部1754和锁定棘爪组件棘爪本体第二端部1758不接合安装盘本体锁定通道1706,在锁定第二构造中,锁定棘爪组件棘爪本体第一端部1754和锁定棘爪组件棘爪本体第二端部与安装盘本体锁定通道1706接合1758。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内部模具支撑本体第二端部1568包括径向进入腔体1572,内部模具安装件1042包括旋转联接凸耳1048。因此,在该构造中,外部模具和内部模具以及与之联接的元件构造成从加工轴组件轴1022上作为单元组件被移除和将要移除。此外,这些元件,即单元组件,相对于加工轴组件轴1022径向移动。
众所周知,当在成形工位20处形成罐本体1时,希望对罐本体1的内部施加正压。正压有助于罐本体抵抗成形过程中的损坏。因此,每个内侧转塔组件1000或每个加工轴组件1020包括旋转歧管组件1800,该旋转歧管组件构造成向每个加工轴组件模具组件1060提供正压。可以理解,加工轴组件轴1022或固定在其上的元件限定了数个大致纵向通道1028,每个通道具有入口1027和出口1029。每个加工轴组件轴出口1029构造成与相关联的加工轴组件模具组件1060流体连通和将要流体连通。每个加工轴组件轴入口1027都与旋转歧管组件1800相邻或紧邻。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6-48所示,旋转歧管组件1800包括外部本体组件1810和内部本体1900。如本文所述,各种密封件,轴承等被识别为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1810的一部分。也就是,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1810包括大致环形外部本体1812、数个轴承组件1820、数个密封件1840和数个流体联接件1860。歧管组件外部本体1812构造成在大致固定位置上联接到和将要联接到框架组件12。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大致固定位置”是指一个元件能够绕大致圆形或圆柱形的元件旋转但不与该元件一起旋转,而且不能在该元件上纵向移动。因此,歧管组件外部本体1812构造成绕加工轴组件轴1022旋转但不与加工轴组件轴一起旋转,如下所述。
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本体1812限定了数个径向通道1814。每个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本体径向通道1814包括入口1816和出口1818。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本体径向通道1814设置在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本体1812内的公共轴向平面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本体径向通道1814的平面基本上设置在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本体1812的中间。
此外,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本体1812包括内表面1813。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本体内表面1813包括多个“凹坑”1815。如本文所使用的,“凹坑”是指大致凹形的腔体。每个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本体内表面凹坑1815包括轴向中心线1817(当轴向观察时的中心线)。每个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本体内表面凹坑1815围绕(环绕)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本体径向通道出口1818设置。然而,如图所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本体径向通道出口1818未设置在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本体内表面凹坑轴向中心线1817上。也就是,每个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本体径向通道出口1818相对于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本体内表面凹坑轴向中心线1817偏移。
每个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流体联接件1860构造成与压力组件(未示出)流体连通和将要流体连通,该压力组件构造成产生正压或负压。如本文所讨论的,压力组件构造成产生正压。此外,每个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流体联接件1860构造成与相关联的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本体径向通道入口1816流体连通和将要流体连通。
大致环形歧管组件内部本体1900限定数个直角通道1902。如本文所使用的,环形本体上的直角通道从环形本体上的径向表面延伸到环形本体上的轴向表面。每个歧管组件内部本体通道1902包括入口1904和出口1906。歧管组件内部本体1900可旋转地设置在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本体1812内。
每个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轴承组件1820设置在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本体1812和内部本体1900之间。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存在三个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轴承组件;第一环形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轴承组件1822、第二环形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轴承组件1824和环形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低摩擦轴承1826。如本文所使用的,“环形”轴承或密封件是围绕大致圆柱形本体周向延伸的轴承/密封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环形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轴承组件1822和第二环形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轴承组件1824是“密封”轴承。如本文所使用的,“密封”轴承包括两个座圈或类似构造,其彼此密封地联接并且包括设置在座圈之间的轴承元件,例如但不限于球轴承。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环形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低摩擦轴承1826是包括数个径向通道1828的环形轴承。每个环形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低摩擦轴承通道1828构造成与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本体径向通道出口1818对应(对准)。
第一环形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轴承组件1822设置在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本体径向通道1814的第一轴向侧面上。第二环形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轴承组件1824设置在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本体径向通道1814的第二轴向侧面上。环形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低摩擦轴承1826设置在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本体径向通道1814的平面中,其中每个环形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低摩擦轴承通道1828均与相关联的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本体径向通道1814对准。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的数个密封件1840包括第一环形密封件1842和第二环形密封件1844。第一密封件1842设置在第一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轴承组件1822和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本体径向通道1814之间。第二密封件1844设置在第二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轴承组件1824和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本体径向通道1814之间。也就是,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的数个密封件1840构造成确实地阻止正压流体撞击在第一环形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轴承组件1822和第二环形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轴承组件1824上。
旋转歧管组件1800如下组装。如上所述,歧管组件内部本体1900可旋转地设置在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本体1812内,其中数个轴承组件1820和数个密封件1840设置在其间。歧管组件内部本体1900固定到加工轴组件本体1022。因此,歧管组件内部本体1900与加工轴组件本体1022一起旋转。每个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流体联接件1860联接到相关联的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本体径向通道入口1816并与其流体连通。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本体1812在大致固定位置联接到框架组件12。也就是,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本体1812相对于加工轴组件本体1022的旋转轴线可周向旋转。因此,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本体1812可以绕加工轴组件本体1022旋转。
在这种构造中,每个歧管组件内部本体通道入口1904构造成与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本体通道出口1818不连续地流体连通和将要流体连通。也就是,当歧管组件内部本体通道入口1904旋转以与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本体通道出口1818(或相关联的凹坑1815)对准时,歧管组件内部本体通道入口1904与该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本体通道出口1818流体连通。随着歧管组件内部本体通道入口1904继续旋转,歧管组件内部本体通道入口1904不再与该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本体通道出口1818流体连通。歧管组件内部本体通道入口1904的进一步旋转使歧管组件内部本体通道入口1904的旋转运动成与下一个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本体通道出口1818流体连通。如本文所使用的,这种类型的间歇性流体连通被定义为“不连续地流体连通”。类似地,每个歧管组件内部本体通道出口1906构造成与加工轴组件本体通道入口1027不连续地流体连通和将要流体连通。
此外,在该构造中,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1810与歧管组件内部本体1900之间的界面是轴向延伸的界面。这解决了上述问题。此外,在该构造中,歧管组件外部本体组件1810和歧管组件内部本体1900都不包括密封偏置组件。因此,没有密封件朝向旋转元件偏置,即朝向歧管组件内部本体1900偏置。这解决了上述问题。
驱动组件2000构造成确实地向每个加工工位20的元件提供旋转运动。也就是,如图49和50所示,每个加工工位20包括数个驱动轴2002,例如但不限于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数个驱动轴2002”中的任何一个表示作为加工工位20的一部分的驱动轴;上面已经讨论了所选的驱动轴2002,并且其具有与其相关联的附加附图标记。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并且在加工工位20处,驱动组件2000可操作地联接到旋转轴组件旋转轴416和加工轴组件轴1022。
如图所示,每个加工工位20包括加工工位第一驱动轴2002A和加工工位第二驱动轴2002B。此外,数个加工工位20包括数个工位对2004。如本文所使用的,“工位对”是指两个相邻的加工工位;第一工位2004A和第二工位2004B。如图所示,缩颈机10包括多个工位对2004。例如,如图所示,存在第一工位对2004'(其包括第一工位2004A'和第二工位2004B'),以及第二工位对2004”(其包括第一工位2004A”和第二工位2004B”)。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驱动组件2000包括多个马达2010、多个驱动轮组件2020和数个正时/驱动带2080。每个驱动组件马达2010包括输出轴2012和驱动轮2014。如本文中所使用的,“驱动轮”是构造成确实地可操作地接合正时/驱动带2080的轮。也就是,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驱动轮”包括与正时/驱动带2080上的齿相对应的齿。此外,如本文中所使用的,“驱动轮”固定到加工工位驱动轴2002或马达输出轴2012。此外,每个驱动组件马达2010包括角接触轴承2016。如本文中所使用的,“角接触轴承”是这样一种轴承,其构造成确实地将施加到角接触轴承的轴向载荷与设置有角接触轴承2016的轴分离。驱动组件马达角接触轴承2016围绕驱动组件马达输出轴2012设置。因此,每个驱动组件马达输出轴2012都与所有轴向载荷分离。
每个驱动轮组件2020构造成可操作地联接到和将要联接到相关联的加工工位驱动轴2002。每个驱动轮组件2020包括驱动组件2030和从动组件2040。每个驱动轮组件驱动组件2030包括第一驱动轮2032和第二驱动轮2034,并且每个驱动轮组件从动组件2040包括第一驱动轮2042和第二驱动轮2044。每个驱动轮组件驱动组件2030直接且可操作地联接到马达输出轴2012。如本文所使用的,“直接且可操作地联接”是指正时/驱动带2080直接在“直接且可操作地联接”的两个元件之间延伸。每个驱动轮组件从动组件2040未“直接且可操作地联接”到马达输出轴2012。
也就是,每个驱动轮组件驱动组件2030,也就是,其驱动第一轮2032及其第二驱动轮2034,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一工位2004A的驱动轴2002,并且每个驱动轮组件从动组件2040,也就是,其第一驱动轮2042及第二驱动轮2044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二工位2004B的驱动轴2002。此外,为了在多个马达之间形成网状链接,至少一个正时/驱动带2080在相邻的工位对2004之间延伸并且可操作地联接到该相邻的工位对。也就是,例如,来自一个驱动轮组件2020的正时/驱动带2080在相邻的轮组件2020之间延伸并且可操作地联接到该相邻的轮组件。这是通过在每个驱动轮组件2020中包括一个双宽驱动轮来实现的。如本文所使用的,“双宽驱动轮”是具有足以容纳多个正时/驱动带2080的轴向长度的驱动轮。如图所示,每个驱动轮组件驱动组件第一驱动轮2032是双宽驱动轮。因此,至少一个正时/驱动带2080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一工位对2004'和第二工位对2004'。
此外,每个驱动轮2014、2032、2034、2042、2044是“悬臂式驱动轮”。如本文所使用的,“悬臂式驱动轮”是指这样的驱动轮,其中该驱动轮在任何支撑轴承的外侧;这使得能够在不从缩颈机10移除任何部件的情况下改变正时/驱动带2080。此外,所有驱动轮2014、2032、2034、2042、2044大致设置在同一平面中。因此,驱动元件,即正时/驱动带2080,处于容易接近的位置。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容易接近”的位置是在接近紧固件之前需要移除一个或多个其它部件的位置,其中“其它部件”是诸如但不限于门或壳体面板的进入装置。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驱动轮组件2020包括数个张紧器组件2050。如图所示,每个驱动轮组件驱动组件2030和每个驱动轮组件从动组件2040包括张紧器组件2050。张紧器组件2050基本是相似的,并且仅描述了一个。张紧器组件2050包括张紧器组件安装件2052、张紧器轮2054和张紧器装置2056。每个张紧器组件安装件2052包括具有第一径向臂2062和第二径向臂2064的毂2060,以及支架2066。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张紧器组件安装件毂2060是围绕加工工位驱动轴2002设置的环形本体。张紧器组件张紧器轮2054(类似于驱动轮,但未固定到驱动轴2002)可旋转地联接到张紧器组件安装件毂第一径向臂2062。应当理解,正时/驱动带2080可操作地接合张紧器组件张紧器轮2054。
张紧器组件张紧器装置2056构造成检测相关联的正时/驱动带2080中的张力,也就是,正时/驱动带2080可操作地接合与张紧器组件2050直接联接的驱动轮2014、2032、2034、2042、2044。每个张紧器组件张紧器装置2056包括传感器2070、第一输入构件2072和第二输入构件207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张紧器组件张紧器装置传感器2070是测力传感器。张紧器组件张紧器装置第一输入构件2072和张紧器组件张紧器装置第二输入构件2074均可操作地联接到张紧器组件张紧器装置传感器2070。张紧器组件张紧器装置第一输入构件2072可操作地联接到张紧器组件安装件毂第二径向臂2064。张紧器组件张紧器装置第二输入构件2074可操作地联接到张紧器组件安装件支架2066。张紧器组件安装支架2066固定到框架组件12。此外,张紧器组件张紧器装置2056大致设置在与驱动轮2014、2032、2034、2042、2044相同的平面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张紧器组件张紧器装置2056构造成调节相关联的正时/驱动带2080中的张力。
每个正时/驱动带2080构造成可操作地联接到和将要联接到每个驱动轮组件,也就是,所有正时/驱动带2080可操作地联接到所有驱动轮组件2020。如本文所使用的,“正时/驱动带”是构造成确实地提供驱动功能和正时功能的带。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正时/驱动带2080包括具有第一侧面2084和第二侧面2086的长形本体2082。正时/驱动带本体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2084、2086上均具有齿。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有正时/驱动带2080可操作地联接到所有驱动轮组件驱动轮2032、2034、2042、2044。在该构造中,正时/驱动带2080在多个马达2010之间形成了网状链接。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网状链接”是指其中所有正时/驱动带2080可操作地联接到所有驱动轮组件2020的构造。此外,利用正时/驱动带2080的驱动组件2000不需要用于驱动轴联动装置的润滑系统。本文描述的构造中的驱动组件2000解决了上述问题。
尽管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根据本公开的整体教导来对那些细节进行各种修改和替代。因此,所公开的特定布置仅意在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将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任何和所有等同形式的全部范围给出。

Claims (18)

1.一种快速更换星轮引导组件,其构造成联接到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所述快速更换星轮引导组件包括:
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
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
数个星轮引导组件引导轨道;
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
所述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联接到所述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
所述数个星轮引导组件引导轨道联接到所述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
所述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联接到至少一个所述星轮引导组件引导轨道;并且
其中所述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或所述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中的至少一个是快速更换组件,
所述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包括本体;
所述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的本体限定单个主动联接通道;并且
所述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的本体的单个主动联接通道构造成与单个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的保持联接件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更换星轮引导组件,其中:
所述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是快速更换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并且
所述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是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更换星轮引导组件,其中所述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限定了定位轮廓,并且其中:
所述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的本体限定了定位轮廓;并且
所述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的本体的定位轮廓对应于所述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组件的定位轮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更换星轮引导组件,其中所述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所述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所述数个星轮引导组件引导轨道和所述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限定了单元组件。
5.一种快速更换星轮引导组件,其构造成联接到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所述快速更换星轮引导组件包括:
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
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
数个星轮引导组件引导轨道;
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
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联接到所述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
所述数个星轮引导组件引导轨道联接到所述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
所述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联接到至少一个所述星轮引导组件引导轨道;并且
其中所述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或所述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中的至少一个是快速更换组件,
所述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包括本体;
所述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包括长形的第一支撑构件和长形的第二支撑构件;
所述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从所述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的本体延伸;
其中所述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彼此间隔开;
所述数个星轮引导组件引导轨道包括内部引导轨道和外部引导轨道;
所述外部引导轨道包括长形轨道本体和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并且
所述外部引导轨道可移动地联接到所述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更换星轮引导组件,其中:
所述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包括初级本体、次级本体和单个保持联接件;
所述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初级本体限定了单个联接通道;
所述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保持联接件可调节地固定到所述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次级本体;
所述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保持联接件延伸通过所述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初级本体的联接通道;并且
其中所述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次级本体可移动地联接到所述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初级本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更换星轮引导组件,其中:
所述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初级本体限定了第一支撑构件通道和第二支撑构件通道;
所述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初级本体的第一支撑构件通道和所述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初级本体的第二支撑构件通道对应于所述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
所述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次级本体限定了第一接合表面和第二接合表面;
所述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次级本体的第一接合表面和所述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次级本体的第二接合表面定位成对应于所述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
所述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设置在所述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初级本体的第一支撑构件通道和所述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次级本体的第一接合表面之间;
所述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的第二支撑构件设置在所述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初级本体的第二支撑构件通道和所述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次级本体的第二接合表面之间;并且
其中,所述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次级本体在非接合第一位置和接合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非接合第一位置中,所述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次级本体的第一接合表面和所述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次级本体的第二接合表面不与所述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接合,在所述接合第二位置中,所述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次级本体的第一接合表面和所述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次级本体的第二接合表面接合所述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速更换星轮引导组件,其中:
所述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初级本体的第一支撑构件通道限定了减小的接触表面;并且
所述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初级本体的第二支撑构件通道限定了减小的接触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快速更换星轮引导组件,其中:
所述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是大致圆柱形的;
所述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初级本体的第一支撑构件通道是倒置的大致V形通道;并且
所述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初级本体的第二支撑构件通道是倒置的大致V形通道。
10.一种缩颈机,其包括:
框架组件;
所述缩颈机的框架组件包括数个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
数个快速更换星轮引导组件;
每个快速更换星轮引导组件包括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数个星轮引导组件引导轨道和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
所述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联接到所述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
所述数个星轮引导组件引导轨道联接到所述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
所述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联接到至少一个所述星轮引导组件引导轨道;并且
其中所述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或所述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中的至少一个是快速更换组件,
每个单个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包括单个保持联接件;
每个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包括本体;
每个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的本体限定单个主动联接通道;并且
每个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的本体的单个主动联接通道与单个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的保持联接件联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缩颈机,其中:
每个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是快速更换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并且
每个星轮引导组件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是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缩颈机,其中:
每个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限定了定位轮廓;
每个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的本体限定了定位轮廓;并且
每个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的本体的定位轮廓对应于所述星轮引导组件安装基部的定位轮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缩颈机,每个快速更换星轮引导组件是单元组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缩颈机,其中:
每个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包括本体;
每个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包括长形的第一支撑构件和长形的第二支撑构件;
每个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从所述星轮引导组件安装组件的本体延伸;
其中每个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彼此间隔开;
所述数个星轮引导组件引导轨道包括内部引导轨道和外部引导轨道;
每个外部引导轨道包括长形轨道本体和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并且
每个外部引导轨道可移动地联接到所述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缩颈机,其中:
每个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包括初级本体、次级本体和单个保持联接件;
每个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初级本体限定了单个联接通道;
每个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保持联接件可调节地固定到所述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次级本体;
每个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保持联接件延伸通过所述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初级本体的联接通道;并且
其中每个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次级本体可移动地联接到所述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初级本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缩颈机,其中:
每个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初级本体限定了第一支撑构件通道和第二支撑构件通道;
每个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初级本体的第一支撑构件通道和所述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初级本体的第二支撑构件通道对应于所述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
每个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次级本体限定了第一接合表面和第二接合表面;
每个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次级本体的第一接合表面和所述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次级本体的第二接合表面定位成对应于所述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
每个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设置在所述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初级本体的第一支撑构件通道和所述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次级本体的第一接合表面之间;
每个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的第二支撑构件设置在所述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初级本体的第二支撑构件通道和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次级本体的第二接合表面之间;并且
其中每个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次级本体在非接合第一位置和接合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非接合第一位置中,每个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次级本体的第一接合表面和每个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次级本体的第二接合表面不与相关联的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或第二支撑构件接合,在所述接合第二位置中,每个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次级本体的第一接合表面和每个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次级本体的第二接合表面接合相关联的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或第二支撑构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缩颈机,其中:
每个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初级本体的第一支撑构件通道限定了减小的接触表面;并且
每个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初级本体的第二支撑构件通道限定了减小的接触表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缩颈机,其中:
每个星轮引导组件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是大致圆柱形的;
每个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初级本体的第一支撑构件通道是倒置的大致V形通道;并且
每个快速更换罐本体高度调节组件的初级本体的第二支撑构件通道是倒置的大致V形通道。
CN202210504525.3A 2018-05-11 2019-05-09 馈入组件的快速更换特征结构 Active CN1148901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04525.3A CN114890116B (zh) 2018-05-11 2019-05-09 馈入组件的快速更换特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70199P 2018-05-11 2018-05-11
US62/670,199 2018-05-11
PCT/US2019/031406 WO2019217607A2 (en) 2018-05-11 2019-05-09 Infeed assembly quick change features
CN201980031474.3A CN112105571B (zh) 2018-05-11 2019-05-09 馈入组件的快速更换特征结构
CN202210504525.3A CN114890116B (zh) 2018-05-11 2019-05-09 馈入组件的快速更换特征结构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31474.3A Division CN112105571B (zh) 2018-05-11 2019-05-09 馈入组件的快速更换特征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90116A true CN114890116A (zh) 2022-08-12
CN114890116B CN114890116B (zh) 2024-02-02

Family

ID=6846505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31474.3A Active CN112105571B (zh) 2018-05-11 2019-05-09 馈入组件的快速更换特征结构
CN202210504525.3A Active CN114890116B (zh) 2018-05-11 2019-05-09 馈入组件的快速更换特征结构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31474.3A Active CN112105571B (zh) 2018-05-11 2019-05-09 馈入组件的快速更换特征结构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934104B2 (zh)
EP (1) EP3790821A4 (zh)
JP (2) JP7095120B2 (zh)
CN (2) CN112105571B (zh)
BR (1) BR112020022970A2 (zh)
WO (1) WO2019217607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86799B2 (ja) * 2018-05-11 2022-12-09 ストール マシーナリ カンパニー,エルエルシー インフィードアセンブリのフル検査アセンブリ
US11786956B2 (en) * 2021-05-14 2023-10-17 Stolle Machinery Compan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low-speed positioning of a can necking machine
CN116675001B (zh) * 2023-08-03 2023-10-13 双峰格雷斯海姆医药玻璃(丹阳)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玻璃管件的负压夹取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16859A (ja) * 1997-01-30 1998-08-18 Amada Co Ltd タレットパンチプレス
US20060101884A1 (en) * 2004-11-18 2006-05-18 Delaware Capital Formation, Inc. Quick change over apparatus for machine line
US20090266130A1 (en) * 2008-04-24 2009-10-29 Crown Packaging Technology, Inc. Distributed Drives for a Multi-Stage Can Necking Machine
CN104994972A (zh) * 2012-12-06 2015-10-21 贝瓦克生产机械有限公司 传递星轮组件
CN106232253A (zh) * 2014-04-30 2016-12-14 萨尔瓦尼尼意大利股份公司 金属片材弯曲机
CN106458472A (zh) * 2014-06-03 2017-02-22 宝洁公司 用于旋转装置的调节系统
CN207090463U (zh) * 2017-07-18 2018-03-13 博世包装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分瓶输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698999A (en) 1927-01-24 1929-01-15 American Can Co Necking-in or reforming tubular bodies
US3357755A (en) 1965-10-23 1967-12-12 Danly Mach Specialties Inc Ball bearing die set
US3600927A (en) 1968-12-30 1971-08-24 Continental Can Co Necking die with floating center post
US3581542A (en) 1969-02-03 1971-06-01 Continental Can Co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necking in end portions of tubular members
US3688538A (en) 1969-10-24 1972-09-05 American Can Co Apparatus for necking-in and flanging can bodies
US3603275A (en) 1969-11-06 1971-09-07 Dayton Reliable Tool & Mfg Co Method of forming can bodies
US3812696A (en) 1970-10-22 1974-05-28 Crown Cork & Seal Co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container bodies
US3763807A (en) 1970-12-21 1973-10-09 Continental Can Co Method of forming necked-in can bodies
US3687098A (en) 1971-03-19 1972-08-29 Coors Porcelain Co Container neck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US3786957A (en) 1971-03-22 1974-01-22 Continental Can Co Double stage necking
US3845653A (en) 1971-03-22 1974-11-05 Continental Can Co Double stage necking
US3680350A (en) 1971-04-05 1972-08-01 American Can Co Necking-in die pilot
US3782314A (en) 1971-04-21 1974-01-01 Metal Box Co Ltd Making can bodies
US3760751A (en) 1971-10-29 1973-09-25 Pittsburh Aluminum Container body and a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US3820486A (en) 1972-04-07 1974-06-28 Continental Can Co Renecking method
US3771345A (en) 1972-06-08 1973-11-13 Standun End forming station for metallic can body formers and the like
USRE30144E (en) 1972-11-06 1979-11-13 Jos. Schlitz Brewing Company Apparatus for spin flanging containers
US4018176A (en) 1972-11-06 1977-04-19 Jos. Schlitz Brewing Company Apparatus for spin flanging containers
US3808868A (en) 1973-01-04 1974-05-07 United Can Co Pilot construction for necking die assembly
US3831416A (en) 1973-01-04 1974-08-27 United Can Co Necking die assembly with internal rollers
US3757558A (en) 1973-01-16 1973-09-11 American Can Co Apparatus for necking-in tubular members
US4034692A (en) 1973-02-19 1977-07-12 Fried. Krupp Gesellschaft Mit Beschrankter Haftung Installation for making cans of metal
US3898828A (en) 1973-10-01 1975-08-12 American Can Co Die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interior roll-necking-in a tubular member
US3964413A (en) 1974-07-22 1976-06-22 National Steel Corporation Methods for necking-in sheet metal can bodies
US3995572A (en) 1974-07-22 1976-12-07 National Steel Corporation Forming small diameter opening for aerosol, screw cap, or crown cap by multistage necking-in of drawn or drawn and ironed container body
US3983729A (en) 1975-02-03 1976-10-05 National Ca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cking and flanging containers
US4058998A (en) 1976-08-31 1977-11-22 Metal Box Limited Containers
US4070888A (en) 1977-02-28 1978-01-31 Coors Container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simultaneously necking and flanging a can body member
US4261193A (en) 1978-08-18 1981-04-14 The Continental Group, Inc. Necked-in aerosol container-method of forming
US4173883A (en) 1978-08-18 1979-11-13 The Continental Group, Inc. Necked-in aerosol containers
US4272977A (en) 1979-06-07 1981-06-16 Gombas Laszlo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cking-in and flanging a container body
US4280353A (en) 1979-06-25 1981-07-28 Ball Corporation Machine with pneumatic stripping
US4403493A (en) 1980-02-12 1983-09-13 Bal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necking thin wall metallic containers
NL8003140A (nl) 1980-05-29 1982-01-04 Thomassen & Drijver Werkwijze en inrichting voor het vervaardigen van een busromp, aan ten minste een open einde voorzien van een buitenwaarts gerichte omtreksflens en een daarop aansluitende rondgaande vernauwing.
US4341103A (en) 1980-09-04 1982-07-27 Ball Corporation Spin-necker flanger for beverage containers
GB2083382B (en) 1980-09-08 1984-06-20 Metal Box Co Ltd Forming can bodies
WO1982002574A1 (en) 1981-01-20 1982-08-05 Wride Donald Charles Variable lift cam follower
US4392764A (en) 1981-09-18 1983-07-12 Continental Can Company, Inc. Necked-in container body and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GB2114031B (en) 1982-02-02 1985-10-09 Metal Box Plc Method of forming containers
US4513595A (en) 1982-02-08 1985-04-30 Cvacho Daniel S Methods of necking-in and flanging tubular can bodies
US4446714A (en) 1982-02-08 1984-05-08 Cvacho Daniel S Methods of necking-in and flanging tubular can bodies
US4578007A (en) 1982-09-29 1986-03-25 Aluminum Company Of America Reforming necked-in portions of can bodies
US4450700A (en) 1982-11-15 1984-05-29 Reynolds Metals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cking and flanging container bodies
US4732027A (en) 1982-12-27 1988-03-22 American National Can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cking and flanging containers
US4774839A (en) 1982-12-27 1988-10-04 American National Can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cking containers
US5497900A (en) 1982-12-27 1996-03-12 American National Can Company Necked container body
US4519232A (en) 1982-12-27 1985-05-28 National Ca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cking containers
US4693108A (en) 1982-12-27 1987-09-15 National Ca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cking and flanging containers
DE3370295D1 (en) 1982-12-30 1987-04-23 Metal Box Plc Forming necks on hollow bodies
US4457158A (en) 1983-01-28 1984-07-03 Bal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cking can bodies
US4527412A (en) 1983-03-28 1985-07-09 Stoffe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making a necked container
US4781047A (en) 1983-10-14 1988-11-01 Ball Corporation Controlled spin flow forming
US4563887A (en) 1983-10-14 1986-01-14 American Can Company Controlled spin flow forming
US4723430A (en) 1986-02-18 1988-02-09 Adolph Coors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 surface configuration on a can body
US4760725A (en) 1986-05-02 1988-08-02 Ball Corporation Spin flow forming
GB2206304B (en) 1987-06-30 1991-07-03 Metal Box P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the mouth of a tubular body.
US5024077A (en) 1988-01-11 1991-06-18 Redicon Corporation Method for forming container with profiled bottom
US4826382A (en) 1988-01-11 1989-05-02 Redic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container with profiled bottom
US6253597B1 (en) 1988-02-19 2001-07-03 Corus Staal B.V. Body-necking a wall-ironed can
US5018379A (en) 1989-02-22 1991-05-28 Mitsubishi Metal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rimping end of can body
US5836473A (en) 1990-04-06 1998-11-17 Ball Corporation Beverage container with increased bottom strength
JPH05338640A (ja) 1990-09-17 1993-12-21 Aluminum Co Of America <Alcoa> 絞り加工された容器の基部輪郭形状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MX9101632A (es) 1990-10-22 1992-06-05 Ball Corp Metodo y aparato para reforzar la base o fondo de un recipiente
US5121621A (en) 1991-02-20 1992-06-16 Ihly Industries, Inc. Preformed flange reform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NL9101493A (nl) 1991-04-03 1992-11-02 Thomassen & Drijver Inrichting voor het vormen van een vernauwing aan de open eindzone van een metalen bus.
JPH07100203B2 (ja) 1991-06-26 1995-11-01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缶胴の開口端部の成形方法
US5138858A (en) 1991-07-01 1992-08-18 Bal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necking a metal container body
US5222385A (en) 1991-07-24 1993-06-29 American National Can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forming can bottom to provide improved strength
US5540352A (en) 1991-07-24 1996-07-30 American National Can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forming can bottom to provide improved strength
US5253500A (en) 1992-03-03 1993-10-19 Ball Corporation Method of reforming a metal container to increase container strength
US5249449A (en) 1992-04-23 1993-10-05 Reynolds Metals Company Can necking apparatus with spindle containing pressurizing gas reservoir
US5341667A (en) 1992-05-01 1994-08-30 Reynolds Metals Company Container bottom wall re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5282375A (en) 1992-05-15 1994-02-01 Reynolds Metals Company Spin flow neck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handling cans therein
US5355710A (en) 1992-07-31 1994-10-18 Aluminum Company Of Americ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cking a metal container and resultant container
US5778723A (en) 1992-07-31 1998-07-14 Aluminum Company Of Americ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cking a metal container and resultant container
US5245848A (en) 1992-08-14 1993-09-21 Reynolds Metals Company Spin flow necking cam ring
US5349836A (en) 1992-08-14 1994-09-27 Reynolds Metals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nimizing plug diameter variation in spin flow necking process
US5297414A (en) 1992-09-30 1994-03-29 Reynolds Metals Company Method for necking containers
US5355709A (en) 1992-11-10 1994-10-18 Crown Cork & Seal Company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xpansion reforming the bottom profile of a drawn and ironed container
US5353619A (en) 1992-12-01 1994-10-11 Richard Chu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necking tubular members such as containers
US5394727A (en) 1993-08-18 1995-03-07 Aluminum Company Of America Method of forming a metal container body
US5469729A (en) 1993-11-23 1995-11-28 Bal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multiple necking operations on a container body
US5448903A (en) 1994-01-25 1995-09-12 Bal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necking a metal container body
US5433098A (en) 1994-01-31 1995-07-18 Belgium Tool And Die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ide can base reforming
US5706686A (en) 1994-01-31 1998-01-13 Delaware Capital Formation,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ide can base reforming
US5467628A (en) 1994-01-31 1995-11-21 Belvac Production Machinery, Inc. Can bottom reprofiler
US5704241A (en) 1994-01-31 1998-01-06 Delaware Capital Formation,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ide can base reforming
US5737958A (en) 1994-10-11 1998-04-14 Reynolds Metals Company Method for necking containers
US5572893A (en) 1994-12-01 1996-11-12 Goda; Mark E. Method of necking and impact extruded metal container
US5676006A (en) 1995-03-08 1997-10-14 Delaware Capital Formation, Inc. Preloaded-cam follower ram assembly for reshaping containers
US5611231A (en) 1995-04-20 1997-03-18 Capital Formation Inc Modular base can processing equipment
US5553826A (en) 1995-05-10 1996-09-10 Coors Brewing Company Necking apparatus support
US5785294A (en) 1995-05-10 1998-07-28 Coors Brewing Company Necking apparatus support
US5628786A (en) 1995-05-12 1997-05-13 Impra, Inc. Radially expandable vascular graft with resistance to longitudinal compression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5730314A (en) 1995-05-26 1998-03-24 Anheuser-Busch Incorporated Controlled growth can with two configurations
NL1000657C2 (nl) 1995-06-26 1996-12-31 Hoogovens Staal Bv Matrijs en werkwijze voor het die-necken van een metalen romp.
US6132155A (en) 1995-10-23 2000-10-17 Metal Container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can bottom manufacture for improved strength and material use reduction
US6079244A (en) 1996-01-04 2000-06-27 Bal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haping a container body
US5813267A (en) 1996-02-28 1998-09-29 Crown Cork & Seal Company,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flange width variations in die necked container bodies
BR9708812A (pt) 1996-04-22 1999-08-03 Crown Cork & Seal Tech Corp Processo de formação de um gargalo na extremidade superior de um recipiente metálico
US5724848A (en) 1996-04-22 1998-03-10 Crown Cork & Seal Company, Inc. System and process for necking containers
US5678445A (en) 1996-05-01 1997-10-21 Coors Brewing Company Apparatus for necking can bodies
US5960666A (en) 1996-05-01 1999-10-05 Coors Brewing Company Apparatus for necking can bodies
US5768932A (en) 1996-08-09 1998-06-23 Hahn; Roger A. Double action hydraulic container domer
US5713235A (en) 1996-08-29 1998-02-03 Aluminum Company Of Americ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e necking a metal container
US5775161A (en) 1996-11-05 1998-07-07 American National Can Co. Staggered di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cking containers
US5755130A (en) 1997-03-07 1998-05-26 American National Can Co. Method and punch for necking cans
US6199420B1 (en) 1997-04-28 2001-03-13 Georg Bartosch Ram for metal can shaper
GB9712539D0 (en) 1997-06-17 1997-08-20 Metal Box Plc Apparatus for making can bodies
US6351981B1 (en) 1997-09-16 2002-03-05 Crown Cork & Seal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Base forming
GB9719549D0 (en) 1997-09-16 1997-11-19 Metal Box Plc Base forming
FR2771291B1 (fr) 1997-11-21 2000-02-25 Ethypharm Lab Prod Ethiques Spheroides, procede de preparation et compositions pharmaceutiques
GB9726009D0 (en) 1997-12-10 1998-02-04 Metal Box Plc Can base reforming
GB9800937D0 (en) 1998-01-17 1998-03-11 Metal Box Plc Flange re-forming apparatus
US5934127A (en) 1998-05-12 1999-08-10 Ihly Industr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forming a container bottom
CN1089650C (zh) * 1998-06-25 2002-08-28 豪阳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用以令罐盖与直立管状罐胴两端结合的连续封罐方法
US6328832B1 (en) * 1998-06-26 2001-12-11 S-Con, Inc. Labeling apparatus with web registration, web cutting and carrier mechanisms, and methods thereof
US6032502A (en) 1998-08-31 2000-03-07 American National Can Co.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necking containers
US6085563A (en) 1998-10-22 2000-07-11 Crown Cork & Seal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osely coupling machines used for can making
US6167743B1 (en) 1998-11-12 2001-01-02 Delaware Capital Formation, Inc. Single cam container neck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094961A (en) 1999-02-01 2000-08-01 Crown Cork & Seal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necking container ends
US6349586B1 (en) 1999-02-23 2002-02-26 Ball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nnealing container side wall edge for necking
US6164109A (en) 1999-04-12 2000-12-26 Bartosch; Georg High load non-lubricated cam follower in can necker machine
US6178797B1 (en) 1999-06-25 2001-01-30 Delaware Capital Formation, Inc. Link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can shaping system
US6616393B1 (en) 2000-02-07 2003-09-09 Ball Corporation Link coup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ainer bottom reformer
FR2805252B1 (fr) * 2000-02-21 2002-06-28 Sidel Sa Dispositif de transfert de recipients comportant une roue de guidage a geometrie variable
US6393883B1 (en) 2000-03-02 2002-05-28 Royal Lock Corp. Tubular keyed cam lock with screw attachment
WO2001097995A1 (en) 2000-06-19 2001-12-27 Crown Cork & Seal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Drive for a hold down assembly of a can bodymaker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EP1188499A1 (en) 2000-09-15 2002-03-20 Crown Cork &amp; Seal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Can base reforming
US6591886B1 (en) * 2000-10-18 2003-07-15 Impaxx Machine Systems, Inc. Glue wheel for a quick change roll-fed high speed labeling system
US6484550B2 (en) 2001-01-31 2002-11-26 Rexam Beverage Can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cking the open end of a container
US6694843B2 (en) 2001-11-05 2004-02-24 Intech Corporation Preloaded shock absorbing bushing and cam follower
US6637247B2 (en) 2001-11-06 2003-10-28 Delaware Capital Formation, Inc. Air manifold
RU2320444C2 (ru) 2002-06-03 2008-03-27 Новелис Инк. Машина с линейным приводом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металла давлением
ATE332773T1 (de) 2002-06-21 2006-08-15 Crown Packaging Technology Inc Umformwalzen
US6698265B1 (en) 2002-09-06 2004-03-02 Crown Cork & Seal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losely coupling machines used for can making
US6752000B2 (en) 2002-11-27 2004-06-22 Delaware Capital Formation, Inc. Single cam container neck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837089B2 (en) 2003-04-03 2005-01-04 Bal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forming and reprofiling a bottom portion of a container
US7263868B2 (en) 2003-04-03 2007-09-04 Bal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forming and reprofiling a bottom portion of a container
US7201031B2 (en) 2004-02-06 2007-04-10 Belvac Production Machinery, Inc. Flanging process improvement for reducing variation in can body flange width
US20050193796A1 (en) 2004-03-04 2005-09-08 Heiberger Joseph M. Apparatus for necking a can body
DE602005006160T2 (de) 2004-12-23 2009-07-02 CROWN Packaging Technology, Inc, Alsip Handhabungseinrichtung für mehrstufigen prozess
KR20080012872A (ko) 2005-05-17 2008-02-12 토요세이깐 가부시키가이샤 3조각 사각형 캔 및 그 제조방법
ITPR20050051A1 (it) * 2005-09-12 2007-03-13 Lanfranchi Srl Trasportatore a stella ruotante per bottiglie o contenitori vuoti in plastica.
US7497145B2 (en) 2005-12-28 2009-03-03 Belvac Production Machinery, Inc. Preloaded-cam follower arrangement
US7886894B2 (en) 2006-03-31 2011-02-15 Belvac Production Machiner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ottle recirculation
US7818987B2 (en) 2006-03-31 2010-10-26 Belvac Production Machiner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imming a can
US7726165B2 (en) 2006-05-16 2010-06-01 Alcoa Inc. Manufacturing process to produce a necked container
EP1927554A1 (en) 2006-11-29 2008-06-04 Impress Group B.V. Pressurized can, such as an aerosol can
US7797978B2 (en) 2006-11-30 2010-09-21 Rexam Beverage Can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two-piece beverage can components
US8096156B2 (en) 2006-12-22 2012-01-17 Crown Packaging Technology, Inc. Forming of metal container bodies
BRPI0702306A2 (pt) 2007-05-21 2009-01-13 Vlademir Moreno processo de repuxamento para conformaÇço de embalagens metÁlicas com conformaÇço de prÉ-pestana, e equipamento de repuxamento para conformaÇço de embalagens metÁlicas com conformaÇço de prÉ-pestana
US8511125B2 (en) 2007-05-31 2013-08-20 Rexam Beverage Can Company Flexible necking station arrangement for larger beverage cans
US7568573B2 (en) * 2007-09-21 2009-08-04 Belvac Production Machinery, Inc. High speed selective container sorter
US20090107202A1 (en) 2007-10-30 2009-04-30 Farnham Timothy J Ram for metal can shaper
US9957076B2 (en) 2008-01-15 2018-05-01 Rexam Beverage Can Company Outsert for a metal container
US8286456B2 (en) 2008-02-14 2012-10-16 Crown Packaging Technology,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etal containers
US7997111B2 (en) 2008-04-24 2011-08-16 Crown, Packaging Technology, Inc. Apparatus for rotating a container body
US7784319B2 (en) 2008-04-24 2010-08-31 Crown, Packaging Technolog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a can necking process
US7770425B2 (en) 2008-04-24 2010-08-10 Crown, Packaging Technology, Inc. Container manufacturing process having front-end winder assembly
US8245551B2 (en) 2008-04-24 2012-08-21 Crown Packaging Technology, Inc. Adjustable transfer assembly for container manufacturing process
US8601843B2 (en) 2008-04-24 2013-12-10 Crown Packaging Technology, Inc. High speed necking configuration
DE102008022611A1 (de) * 2008-05-08 2009-11-12 Krones Ag Schnellwechselbare Vorrichtung zum Transportieren von Behältnissen
US8375759B2 (en) 2008-10-20 2013-02-19 Crown Packaging Technology, Inc. Bridge turret transfer assembly
WO2010048727A1 (en) 2008-10-31 2010-05-06 Novelis Inc. Necking die with redraw surface and method of die necking
US20100107719A1 (en) 2008-10-31 2010-05-06 Jeffrey Edward Geho Necking die with shortened land and method of die necking
US8627705B2 (en) 2009-02-26 2014-01-14 Belvac Production Machinery, Inc. Self compensating sliding air valve mechanism
KR101058778B1 (ko) 2009-10-20 2011-08-24 주식회사 파세코 넥킹캔 제조장치
RU2555064C2 (ru) 2010-03-15 2015-07-10 Краун Пэкэджинг Текнолоджи, Инк. Изготовление емкостей
EP2605873B1 (en) 2010-08-20 2021-04-14 Alcoa USA Corp. Shaped metal container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WO2012027293A2 (en) 2010-08-23 2012-03-01 Evergreen Packaging Technology, Llc Indexing machine with a plurality of workstations
CH703706B1 (de) 2010-09-15 2015-01-15 Mall & Herlan Schweiz Ag Einziehmaschine.
EP2825334B1 (en) 2011-04-20 2021-09-08 Crown Packaging Technology, Inc. Method for forming a profile in a metal ring
US20120312066A1 (en) 2011-06-10 2012-12-13 Alcoa Inc. Method of Forming a Metal Container
US9352378B1 (en) 2011-07-20 2016-05-31 Exal Corporation Moveable necking die carrier
CZ306624B6 (cs) 2011-11-09 2017-04-05 Belvac Production Machinery, Inc. Rotační tvarovací zařízení pro úpravu tvaru nádoby a způsob úpravy tvaru nádoby
US20150101387A1 (en) 2011-11-16 2015-04-16 Roller Bearing Company Of America, Inc. Cam follower for a ram of a necker machin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13102217A1 (en) 2011-12-30 2013-07-04 The Coca-Cola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 metal beverage container using blow molding
WO2013118727A1 (ja) 2012-02-07 2013-08-15 ユニバーサル製缶株式会社 缶胴縮径装置、缶体ホルダ、缶製造装置および缶体の縮径加工方法
EP2813300B1 (en) 2012-02-09 2016-05-25 Universal Can Corporation Can production device
JP2015518546A (ja) 2012-03-08 2015-07-02 ベルヴァック・プロダクション・マシーナリー・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Belvac Production Machinery,Inc. カムフォロア装置
US9975164B2 (en) 2012-05-18 2018-05-22 Stolle Machinery Company, Llc Container, and selectively formed shell, and tooling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providing same
USD787952S1 (en) 2012-08-29 2017-05-30 Ball Corporation Contoured neck for a beverage container
DE102012108953A1 (de) * 2012-09-21 2014-03-27 Khs Gmbh Werkzeugloser Austausch von Formatteilen
WO2014055399A1 (en) 2012-10-01 2014-04-10 Crown Packaging Technology, Inc. Beverage can ends suitable for small diameters
US9327338B2 (en) 2012-12-20 2016-05-03 Alcoa Inc. Knockout for use while necking a metal container, die system for necking a metal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necking a metal container
US20140253718A1 (en) 2013-03-11 2014-09-11 Rexam Beverage Can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cking and flanging a metallic bottle
WO2014144055A2 (en) 2013-03-15 2014-09-18 Bal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threaded neck on a metallic bottle
USD751922S1 (en) 2013-03-15 2016-03-22 Crown Packaging Technology, Inc. Necked beverage can
WO2014150673A1 (en) 2013-03-15 2014-09-25 Crown Packaging Technology, Inc. Necked beverage can having a seamed-on end
CA2990040C (en) 2013-04-09 2021-07-20 Ball Corporation Aluminum impact extruded bottle with threaded neck made from recycled aluminum and enhanced alloys
WO2014201005A1 (en) 2013-06-11 2014-12-18 Ball Corporation Printing process using soft photopolymer plates
CN106163691B (zh) * 2014-02-27 2019-07-30 贝瓦克生产机械有限公司 用于瓶罐制造机械设备的再循环系统和方法
US10363595B2 (en) 2014-06-09 2019-07-30 Hyperion Materials & Technologies (Sweden) Ab Cemented carbide necking tool
EP3183181A4 (en) 2014-08-19 2018-03-28 Ball Corporation Metal end closure with an extended score which is opened with a secondary tool
JP6414957B2 (ja) 2014-08-27 2018-10-31 ユニバーサル製缶株式会社 缶の製造方法、ボトムリフォーム機構及びこれに用いるトップ支持部材
CA2963481C (en) 2014-10-15 2019-01-08 Ball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imultaneously forming a contoured shoulder and neck portion in a closed end of a metallic container
JP2016107339A (ja) 2014-11-27 2016-06-20 ユニバーサル製缶株式会社 Di缶の製造方法
DE102015101715B4 (de) 2015-02-06 2016-10-06 Schuler Pressen Gmbh Verfahren und Umform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Hohlkörpers
JP2016147310A (ja) 2015-02-09 2016-08-18 ユニバーサル製缶株式会社 缶の製造方法及び缶
KR20180034535A (ko) 2015-07-30 2018-04-04 벨박프로덕션머쉬너리,인코포레이티드 네킹 가공기계용 무윤활 실링장치
US9950832B2 (en) 2015-07-31 2018-04-24 Rexam Beverage Can Company Beverage can end frangible score geometry
CN114772256B (zh) * 2018-05-11 2024-05-17 斯多里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组件和缩颈机
US11370015B2 (en) * 2018-05-11 2022-06-28 Stolle Machinery Company, Llc Drive assembly
JP7186799B2 (ja) * 2018-05-11 2022-12-09 ストール マシーナリ カンパニー,エルエルシー インフィードアセンブリのフル検査アセンブリ
EP3790684A4 (en) * 2018-05-11 2022-02-09 Stolle Machinery Company, LLC QUICK CHANGE TOOLING SET
CN112118921B (zh) * 2018-05-11 2023-04-18 斯多里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旋转歧管
JP7319300B2 (ja) * 2018-05-11 2023-08-01 ストール マシーナリ カンパニー,エルエルシー プロセスシャフトツーリングアセンブリ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16859A (ja) * 1997-01-30 1998-08-18 Amada Co Ltd タレットパンチプレス
US20060101884A1 (en) * 2004-11-18 2006-05-18 Delaware Capital Formation, Inc. Quick change over apparatus for machine line
US7387007B2 (en) * 2004-11-18 2008-06-17 Belvac Production Machinery, Inc. Quick change over apparatus for machine line
US20090266130A1 (en) * 2008-04-24 2009-10-29 Crown Packaging Technology, Inc. Distributed Drives for a Multi-Stage Can Necking Machine
CN104994972A (zh) * 2012-12-06 2015-10-21 贝瓦克生产机械有限公司 传递星轮组件
CN106232253A (zh) * 2014-04-30 2016-12-14 萨尔瓦尼尼意大利股份公司 金属片材弯曲机
CN106458472A (zh) * 2014-06-03 2017-02-22 宝洁公司 用于旋转装置的调节系统
CN207090463U (zh) * 2017-07-18 2018-03-13 博世包装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分瓶输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217607A2 (en) 2019-11-14
JP2022141655A (ja) 2022-09-29
EP3790821A4 (en) 2022-01-26
WO2019217607A3 (en) 2020-07-23
US20190344976A1 (en) 2019-11-14
US10934104B2 (en) 2021-03-02
EP3790821A2 (en) 2021-03-17
BR112020022970A2 (pt) 2021-02-02
CN114890116B (zh) 2024-02-02
JP2021524808A (ja) 2021-09-16
CN112105571A (zh) 2020-12-18
CN112105571B (zh) 2022-04-19
JP7095120B2 (ja) 2022-07-04
JP7354360B2 (ja) 2023-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54037B (zh) 快速更换工具组件
CN112135785B (zh) 快速更换式转移组件
JP7354360B2 (ja) インフィードアセンブリクイック交換機能
US20220274154A1 (en) Drive assembly
CN112105572B (zh) 处理轴工具组件
JP7445811B2 (ja) 回転マニホールド
CN112105916B (zh) 馈入组件全面检查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