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78725B - 一种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78725B
CN114878725B CN202110689988.7A CN202110689988A CN114878725B CN 114878725 B CN114878725 B CN 114878725B CN 202110689988 A CN202110689988 A CN 202110689988A CN 114878725 B CN114878725 B CN 1148787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sulfur dioxide
solution
reaction
wave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8998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78725A (zh
Inventor
牟莉
康琴
许莹
付垚
何玮宁
何创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68998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787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78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787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787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787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04Preparation or injection of sample to be analysed
    • G01N30/06Prepar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62Det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1N30/74Optical detec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Rea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中对与添加剂的检测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衍生试剂进行化合物的衍生,利用该化合物的荧光特性,对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检测方法。将待测样品中加入作为荧光指示剂的1‑磺酸基‑异吲哚化合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进而定性/或定量的检测样品中的二氧化硫。本发明通过特定荧光衍生试剂,利用该衍生试剂建立具有荧光化合物生成的衍生化反应,并且进行衍生化反应的优化,进而使得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地根据其荧光特性的专属性质对食品中二氧化硫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中对与添加剂的检测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衍生试剂进行化合物的衍生,利用该化合物的荧光特性,对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食品安全问题关乎我国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营养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针对食品中的各类物质添加残留量也尤为关注,其中二氧化硫在食品中就被广泛的添加使用。食品中的二氧化硫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内源性,由其自身产生,并且大部分的含量很低,对人体造成危害很小;另一类是外源性,食品中为了达到漂白、杀菌、增色、保鲜等目的,通过熏蒸浸泡直接加入等方式进行添加,导致在食品中有大量的二氧化硫残留,其中过量的二氧化硫会刺激呼吸道粘膜系统,有可能导致患者咽喉肿痛,对眼睛具有刺激性,更严重者会产生胃部等消化系统不适,进而引发呕吐腹泻等诸多不良反应。
在二氧化硫的检测中,其中利用亚硫酸盐用来漂白而导致在食品中有残留,均作为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指标,对食品中亚硫酸盐的含量的测定就是对食品中二氧化硫的的测定。食品的种类丰富多样,根据市场的需求,其检测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发展。
目前食品中二氧化硫的分析方法主要包含有比色法、滴定法、色谱法。其中,比色法使用的吸收液四氯汞钠是有毒试剂,对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危险。滴定法是目前国家标准中常用的检测方法,但是实验所用时间较长,不适于大批两的样品检测。色谱法具有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缩短,但目标物经过衍生反应后,生成的衍生物稳定性不高,需进一步对衍生物的稳定性进行探讨。
近些年,随着高灵敏度仪器的出现,传统分析方法中有机溶剂污染、分析效率低下、准确度低的缺点逐渐显现出来。运用现代分析仪器,发展高效的分离分析手段和方法,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一个契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基于液相色谱进行衍生化合物分离的对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检测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检测方法,将待测样品中加入作为荧光指示剂的1-磺酸基-异吲哚化合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进而定性/或定量的检测样品中的二氧化硫。
通过氢氧化钠对待检测样品中二氧化硫提取,提取液与衍生反应体系混合进行衍生反应,反应液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对进行目标化合物的分离,进而定性/或定量的检测样品中的二氧化硫。
所述样品中二氧化硫提取:将待检测样品均匀粉碎后加入氢氧化钠,至体系内氢氧化钠浓度达到0.4mmol/L,摇匀30-40℃恒温振荡150-300r/min,反应30-40min,而后离心收集上清液,待用。
所述衍生反应:向PH值为5.0-7.0的缓冲溶液中加入邻苯二甲醛溶液和乙酸铵溶液,而后再加入样品的提取液,在40-80℃恒温水浴锅中,衍生1-10min,取出,立即放入0℃的冰水中,冷却终止反应,静置1h。
所述荧光波长范围在224nm-386nm之间;高效液相条件:色谱柱:Agilent EclipseXDB-C18 5um 4.6×250mm;检测波长:激发波长为323nm,发射波长为386nm;流动相:磷酸和乙腈;流速:1.0mL/min;柱温:25℃;进样量:20uL。
所述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分离目标化合物,若在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波长扫描中,其具有特定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范围在224nm-386nm之间,在该波长下,流速:1.0mL/min,液相色图谱中出现峰值,即为样品中含二氧化硫;若在该波长下,液相色谱图谱中无峰值,即为样品中不含二氧化硫。
所述样品中含二氧化硫通过对积峰处理,利用所积的峰面积进行浓度换算,即可定量测定样品中二氧化硫的含量。进一步的说,通过建立标准曲线,对分离的目标化和物进行积峰处理,利用所积的峰面积进行浓度换算,即可定量测定样品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更进一步的检测方法:
1)衍生方法
准确移取2mL的pH值为5.5的缓冲溶液,使用移液枪将稀释浓度为100ug/mL的邻苯二甲醛溶液,100ug/mL的乙酸铵溶液依次加入2.5mL、1.5mL,取样品上清液1mL,利用超纯水定容至10mL,在50℃恒温水浴锅中,衍生5min,取出,立即放入0°的冰水中,冷却终止反应,静置1h。将待测溶液过孔径为0.45μm的微孔过滤器过滤,过滤液收集于高效液相色谱注射瓶中,待上机用。
2)荧光波长的确定
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待测液进行吸收波长和发射波长的光谱扫描,移取衍生后的待测液于荧光比色皿中,约比色皿的三分之二,扣除空白进行Scan全波长扫描,确定最大发射波长,固定发射波长,扫描激发波长,最终确定样品的最佳波长。
3)标准曲线的建立
将亚硫酸钠储备液稀释成浓度为100ug/mL溶液,用移液器枪精确移取稀释后的亚硫酸钠溶液0.0、0.1、0.2、0.5、0.8、1.0mL,加入pH值为5.5的缓冲溶液2mL、100ug/mL的邻苯二甲醛溶液2.5mL、100ug/mL的乙酸铵溶液1.5mL放于10mL的容量瓶,用超纯水定容,按照3.2.2.1的衍生方法进行衍生化反应,静置结束后过0.45um的有机膜,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测定,绘制标准曲线。
4)液相方法的优化
优化液相色谱柱以及流动相的选用,并建立梯度洗脱的方式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分离确定,对衍生物进行积峰处理,进行定量分析。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
1.本发明通过特定荧光衍生试剂,利用该衍生试剂建立具有荧光化合物生成的衍生化反应,并且进行衍生化反应的优化,进而使得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地针根据其荧光特性的专属性质对食品中二氧化硫检测。
2.利用高效液相对生成的衍生化合物进行分离,并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检测以及方法学的验证实验;本方法选用灵敏度较高的液相色谱法,避免人为实验带来的偏差。
3.本发明方法运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中,检测二氧化硫的量,检出范围广,可以很好的适用在各种食品,操作简单,耗时短比传统方法更具有优势,对以后市场中针对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检测提供理论依据考察该方法的适用性范围。
附图说明
图1-1为荧光激发波长光谱图。
图1-2为荧光发射波长光谱图。
图2为标准曲线图。
图3为缓冲溶液PH值对衍生反应的影响。
图4为温度对衍生反应的影响。
图5为时间对衍生反应的影响。
图6为氢氧化钠浓度对二氧化硫提取的影响。
图7瓜子的检测色谱图
图8柠檬干的检测色谱图
图9干木耳的检测色谱图
图10鱿鱼的检测色谱图
图11红糖的检测色谱图
图12姜的检测色谱图
图13样品加标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应当指出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为了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本发明。
实施例1
荧光法进行样品衍生:
1)溶液配制
亚硫酸钠对照品储备液:精密称取亚硫酸钠对照品0.1g,加超纯水溶解,定容至100mL容量瓶摇匀,避光冷藏,使用时,用超纯水稀释至所需浓度,溶液现用现配。
邻苯二甲醛储备液:精密称取0.1341g的邻苯二甲醛,用优级无水乙醇溶解,定容至100mL棕色容量瓶中摇匀,作为储备液,避光储藏。
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精密称取0.1g的磷酸氢二钠,利用超纯水溶解,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同样的方法称取0.1g的磷酸二氢钾,利用超纯水溶解,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
标定缓冲溶液的PH值,利用PH计对缓冲溶液PH值进行调节,将配置好的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钠溶液进行不同体积比例混合,配制成所需PH值的缓冲溶液。
乙酸铵储备液:精密称取0.1g的乙酸铵,利用超纯水溶解,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摇匀,避光储存备用。
2)衍生方法
准确移取2mL的PH值为5.5的缓冲溶液,使用移液枪将稀释浓度为100μg/mL的邻苯二甲醛溶液,100μg/mL的乙酸铵溶液依次加入2.5mL、1.5mL加入缓冲液中,取样品上清液1mL,利用超纯水定容至10mL,在50℃恒温水浴锅中,衍生5min,取出,立即放入0°的冰水中,冷却终止反应,静置1h。
3)荧光波长的确定
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待测液进行吸收波长和发射波长的光谱扫描,移取衍生后的待测液于荧光比色皿中,约比色皿的三分之二,扣除空白进行Scan全波长扫描,确定最大发射波长,固定发射波长,扫描激发波长,最终确定样品的最佳波长(参见图1)。
通过Scan全扫描显示,在224nm和323nm处出现两个光谱峰,其中323nm确定为激发波长最大光谱峰,如图1-1,激发波长设定为323nm,对化合物的发射波长进行扫描,结果显示,发射波长在386nm处时,出现了最大光谱峰,如图1-2,即,最大激发波长:323nm,最大发射波长:386nm,
4)标准曲线建立
将亚硫酸钠储备液稀释成浓度为100μg/mL溶液,利用移液器枪精确移取稀释后的标准溶液0.0、0.1、0.3、0.5、0.7、1.0、1.2、1.5、1.8mL,加入PH值为5.5的缓冲溶液2mL、浓度为100μg/mL的邻苯二甲醛溶液2.5mL、100μg/mL的乙酸铵溶液1.5mL放于10mL的容量瓶,用超纯水定容,按照上述记载的衍生方法进行衍生化反应,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进行荧光强度的测定,然后进行标准曲线的绘制(参见图2)。
由图2可见,以系列标准亚硫酸钠溶液的浓度含量x(μg/mL)为横坐标,测出的荧光强度y(Intensity/a.u.)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其线性方程为y=366.24878x+18.20555,相关系数R2=0.9968,在0~20μg/mL范围内,标准溶液的加入量与荧光强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5)衍生条件的确认:
(1)缓冲溶液的PH对衍生反应的影响
按照上述2)衍生方法中记载的条件下,将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系配置不同PH值,分别为:5.0、5.5、6.0、6.5、7.0,按照上述衍生步骤进行衍生实验,后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进行荧光强度的测定(参见图3)。
由图3可见,图中呈现出的趋势为抛物状,当PH值在5.0-5.5时,其衍生物的荧光强度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并且达到最大值,当PH值大于5.5时,抛物线开始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其相对荧光强度逐渐降低,因此,选用PH为5.5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所产生的结果对于衍生的方法较为适宜。(2)反应温度对衍生反应的影响
选取缓冲溶液最优值后,进行反应温度的优化实验,控制相同的条件,利用恒温水浴锅进行不同的温度的控制,其反应温度设定为:40℃、50℃、60℃、70℃、80℃,根据上述的衍生方法,对不同温度下的溶液进行荧光强度的测定(参见图4)。
由图4中可以得知,反应温度对于衍生反应反的影响较为显著,当水浴温度从40℃逐渐达到50℃时,衍生物的荧光强度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当水浴温度达到50℃时,荧光强度值处于试验结果中的峰值;当水浴温度继续升高后,荧光强度开始明显降低,其过高的反应温度对加入的衍生试剂有一定的结构破坏,导致反应未能进行的完全,导致生成衍生物的荧光强度较低,根据图中的荧光强度的最大值显示,最佳的反应温度为50℃。
(3)反应时间对衍生反应的影响
利用优化后的最优PH值,以及最佳的反应温度,在该条件下,考察,设定衍生反应的不同时间,时间设定为:1min、3min、5min、7min、10min,利用计时器进行计时,以此来减少实验误差,后进行不同时间下的荧光值测定(参见图5)。
由图5中显示的结果来看,将衍生反应时间不断延长,衍生物的荧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反应时间为5min时,出现峰值,此时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值,随着反应时间的不断延长,衍生物的荧光强度变得越来越小,最后逐渐趋于平缓,说明当反应时间作为单一变量条件时,其反应时间达到某一临界值后,反应时间延长反而导致衍生物的荧光强度逐渐降低,并且过长的反应时间同样也会浪费实验时间,因此,当反应时间达到饱和值后,即为最适的反应时间,即最佳反应时间为5min。
实施例2
对市售干瓜子进行测定:
1)样品处理
首先,将采购的干瓜子样品放置粉碎机中,均匀粉碎后,精密称取样品1.0g至锥形瓶中,然后量筒加入25mL稀释为不同浓度(0、0.1、0.25、0.4、1、4m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摇匀,放入恒温振荡器中,进行提取(150r/min,40℃)振荡30min,取出,利用离心机进行样品高速离心5min,离心速度为10000r/min,取上清液待用。
以瓜子为例不同氢氧化钠溶液下的提取由图6可见,上述反应中,一般食品中二氧化硫的存在形式为游离态、可逆和不可逆结合态,其中SO3 2-离子中硫的能与醛酮的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因此,样品采用NaOH溶液对样品中的亚硫酸盐进行提取,随着氢氧化钠稀释倍数的增加,二氧化硫的含量逐渐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在浓度为0.4%为最大值,随后随着氢氧化钠浓度所稀释的倍数越来越高,二氧化硫的浓度开始逐渐降低,所以,最终确定样品提取的氢氧化钠最佳摩尔浓度为0.4mmol/L。
2)衍生反应:
准确移取2mL的PH值为5.5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使用移液枪将稀释浓度为100μg/mL的邻苯二甲醛溶液,100μg/mL的乙酸铵溶液依次加入2.5mL、1.5mL,取样品上清液1mL,利用超纯水定容至10mL,在50℃恒温水浴锅中,衍生5min,取出,立即放入0°的冰水中,冷却终止反应,静置1h。将待测溶液过孔径为0.45μm的微孔过滤器过滤,过滤液收集于高效液相色谱注射瓶中,待上机用。
3)高效液相色谱测试
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18 5um 4.6×250mm。
检测波长:激发波长为323nm,发射波长为386nm
流动相:0.1%磷酸和乙腈
流速:1.0mL/min
柱温:25℃
进样量:20uL
将上述反应后反应液经Agilent Eclipse XDB-C18 5um 4.6×250mm色谱柱进行目标物的分离,洗脱液为有机相选用乙腈,水相选用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采取梯度洗脱方式,最终结果显示,流动相0.1%磷酸比例为55%-92%之间,乙腈的比例在45%-8%之间,较好的将目标化合物分离,(参见图7);由图7可见色谱图中在21-22分钟的范围内出现峰,进而可计算出待检测样品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根据所检测分离的色谱图,根据常规方式进行数据分析,对目标峰进行积峰处理,根据峰面积最终得出待测样品的浓度为2.9mg/kg(参见表1)。
实施例3
对市售柠檬干进行测定:
1)样品处理
首先,将采购的柠檬干样品放置粉碎机中,均匀粉碎后,精密称取样品1.0g至锥形瓶中,然后量筒加入25mL稀释为不0.4m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摇匀,放入恒温振荡器中,进行提取(150r/min,40℃)振荡30min,取出,利用离心机进行样品高速离心5min,离心速度为10000r/min,取上清液待用。
2)衍生反应:
准确移取2mL的PH值为5.5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使用移液枪将稀释浓度为100μg/mL的邻苯二甲醛溶液,100μg/mL的乙酸铵溶液依次加入2.5mL、1.5mL,取样品上清液1mL,利用超纯水定容至10mL,在50℃恒温水浴锅中,衍生5min,取出,立即放入0°的冰水中,冷却终止反应,静置1h。将待测溶液过孔径为0.45μm的微孔过滤器过滤,过滤液收集于高效液相色谱注射瓶中,待上机用。
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
将上述反应后反应液经Agilent Eclipse XDB-C18 5um 4.6×250mm色谱柱进行目标物的分离,洗脱液为有机相选用乙腈,水相选用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采取梯度洗脱方法,流动相0.1%磷酸比例为55%-92%之间,乙腈的比例在45%-8%之间,较好的将目标化合物分离(参见图8),由图8可见色谱图中在21-22分钟的范围内出现峰,进而可以计算出待检测样品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而后按照上述实施例2记载的方式,对待测样品柠檬干的定量分析,根据所检测分离的色谱图,进行数据分析,对目标峰进行积峰处理,根据峰面积最终得出待测样品的浓度为31.2mg/kg(参见表1)。
实施例4
对市售干木耳进行测定:
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
将上述反应后反应液经Agilent Eclipse XDB-C18 5um 4.6×250mm色谱柱进行目标物的分离,洗脱液为有机相选用乙腈,水相选用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采取梯度洗脱方法,流动相0.1%磷酸比例为55%-92%之间,乙腈的比例在45%-8%之间,较好的将目标化合物分离(参见图9),由图9可见色谱图中显示,干木耳在出峰范围内无目标化合物的色谱峰出现,因此,针对于干木耳的检测,结果显示未检出。
实施例5
对市售干鱿鱼进行测定:
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
将上述反应后反应液经Agilent Eclipse XDB-C18 5um 4.6×250mm色谱柱进行目标物的分离,洗脱液为有机相选用乙腈,水相选用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采取梯度洗脱方法,流动相0.1%磷酸比例为55%-92%之间,乙腈的比例在45%-8%之间,较好的将目标化合物分离(参见图10),由图10可见色谱图中在21-22分钟的范围内出现峰,进而可计算出待检测样品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而后按照上述实施例2记载的方式,对待测样品鱿鱼的定量分析,根据所检测分离的色谱图,进行数据分析,对目标峰进行积峰处理,根据峰面积最终得出待测样品的浓度为2.6mg/kg(参见表1)。
实施例6
对市售红糖进行测定:
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
将上述反应后反应液经Agilent Eclipse XDB-C18 5um 4.6×250mm色谱柱进行目标物的分离,洗脱液为有机相选用乙腈,水相选用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采取梯度洗脱方法,流动相0.1%磷酸比例为55%-92%之间,乙腈的比例在45%-8%之间,较好的将目标化合物分离,(参见图11),由图11可见色谱图中显示,红糖在出峰范围内无目标化合物的色谱峰出现,因此,针对于红糖的检测,结果显示未检出。
实施例7
对市售干姜进行测定:
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
将上述反应后反应液经Agilent Eclipse XDB-C18 5um 4.6×250mm色谱柱进行目标物的分离,洗脱液为有机相选用乙腈,水相选用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采取梯度洗脱方法,流动相0.1%磷酸比例为55%-92%之间,乙腈的比例在45%-8%之间,较好的将目标化合物分离(参见图12),由图12可见色谱图中在21-22分钟的范围内出现峰,进而可计算出待检测样品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而后按照上述实施例2记载的方式,对待测样品对姜进行检测,根据所检测分离的色谱图,进行数据分析,对目标峰进行积峰处理,根据峰面积最终得出待测样品的浓度为7.1mg/kg(参见表1)
表1
N.D.-未检出
由表1可见,采用本发明方法与国标方法中的滴定法进行对比分析,利用本次试验建立的方法检测出的结果显示,检出范围在1.9-31.2mg/kg之间,滴定法在2.11-3.48g/kg之间,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更高。并且实验其他不利因素干扰较小,实验过程所用时间短,并且具有专属性强的荧光性质。
采用本发明方法回收率、精密度、稳定性和检出限的测定:
瓜子的加标回收率
准确移取2mL的PH值为5.5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使用移液枪将稀释浓度为100μg/mL的邻苯二甲醛溶液,100μg/mL的乙酸铵溶液依次加入2.5mL、1.5mL,取瓜子样品上清液1mL,分别添加三个质量浓度水平Na2SO3标准溶液,利用超纯水定容至10mL,在50℃恒温水浴锅中,衍生5min,取出,立即放入0°的冰水中,冷却终止反应,静置1h。将待测溶液过孔径为0.45μm的微孔过滤器过滤,过滤液收集于高效液相色谱注射瓶中,待上机用。每个样品平行制备6次进行测定,测定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
姜的加标回收率:
准确移取2mL的PH值为5.5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使用移液枪将稀释浓度为100μg/mL的邻苯二甲醛溶液,100μg/mL的乙酸铵溶液依次加入2.5mL、1.5mL,取姜样品上清液1mL,分别添加三个质量浓度水平Na2SO3标准溶液,利用超纯水定容至10mL,在50℃恒温水浴锅中,衍生5min,取出,立即放入0℃的冰水中,冷却终止反应,静置1h。将待测溶液过孔径为0.45μm的微孔过滤器过滤,过滤液收集于高效液相色谱注射瓶中,待上机用。每个样品平行制备6次进行测定,测定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
鱿鱼的加标回收率:
准确移取2mL的PH值为5.5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使用移液枪将稀释浓度为100μg/mL的邻苯二甲醛溶液,100μg/mL的乙酸铵溶液依次加入2.5mL、1.5mL,取鱿鱼样品上清液1mL,分别添加三个质量浓度水平Na2SO3标准溶液,利用超纯水定容至10mL,在50℃恒温水浴锅中,衍生5min,取出,立即放入0℃的冰水中,冷却终止反应,静置1h。将待测溶液过孔径为0.45μm的微孔过滤器过滤,过滤液收集于高效液相色谱注射瓶中,待上机用。每个样品平行制备6次进行测定,测定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
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的测定
按照所述的检测方法对瓜子、扁桃仁、姜、松子、碳烤鱿鱼、核桃6类食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色谱图见图13),分别添加三个质量浓度水平Na2SO3标准溶液,添加范围在1.0~10.0μg/ml,每个样品平行制备6次进行测定,测定回收率范围在82.32%~105.0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2%~2.89%之间,符合实验分析方法的要求,表明该方法精密度好,准确度较高,见表2。
检出限的测定
按照所述的研究方法,进行前处理和分析检测,以按照3倍信噪比(S/N=3)计算出检出限为0.2mg/kg,10倍信噪比(S/N=10)计算出定量限0.7mg/kg,说明本方法灵敏度高。
稳定性的测定
衍生物生成后,为了考察1-磺酸基-异吲哚衍生物的稳定情况,进行了稳定性的测试,按照上述实验方法,将衍生后的样品溶液在4℃条件下,避光储存,每间隔1h进行进样测定,10h内衍生物保持稳定,测定的最大浓度与最低浓度相差低于10%。即在10h以内测定数值稳定,见表3。
表2不同食品基质中SO2的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
表3 5mg/kg干果类10h内锋面积变化表
时间(h) 0 1 2 3 4 5 6 7 8 9 10
瓜子 0 1.476 1.529 1.538 1.496 1.466 1.502 1.475 1.458 1.445 1.443
核桃 0 1.51 1.517 1.496 1.54 1.489 1.484 1.412 1.415 1.421 1.406
扁桃仁 0 1.435 1.457 1.515 1.497 1.509 1.491 1.448 1.426 1.431 1.427
松子 0 1.498 1.52 1.517 1.494 1.479 1.483 1.485 1.476 1.481 1.453

Claims (5)

1.一种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待测样品中加入作为荧光指示剂的1-磺酸基-异吲哚化合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进而定性/或定量的检测样品中的二氧化硫;
通过氢氧化钠对待检测样品中二氧化硫提取,提取液与衍生反应体系混合进行衍生反应,反应液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对进行目标化合物的分离,进而定性/或定量的检测样品中的二氧化硫;
荧光波长范围在224nm-386nm之间;高效液相条件: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185um 4.6×250mm;检测波长:激发波长为323nm,发射波长为386nm;流动相:磷酸和乙腈;流速:1.0mL/min;柱温:25℃;进样量:20uL。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中二氧化硫提取:将待检测样品均匀粉碎后加入氢氧化钠,至体系内氢氧化钠浓度达到0.4mmol/L,摇匀30-40℃恒温振荡150-300r/min,反应30-40min,而后离心收集上清液,待用。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衍生反应:向PH值为5.0-7.0的缓冲溶液中加入邻苯二甲醛溶液和乙酸铵溶液,而后再加入样品的提取液,在40-80℃恒温水浴锅中,衍生1-10min,取出,立即放入0℃的冰水中,冷却终止反应,静置1h。
4.按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分离目标化合物,在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波长扫描中,其具有特定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范围在224nm-386nm之间,在该波长下,经过液相色谱分离,在21min-22min之间出现峰值,即为样品中含二氧化硫;若在该波长下图谱中21min-22min中内无峰值,即为样品中不含二氧化硫。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中含二氧化硫通过对积峰处理,利用所积的峰面积进行浓度换算,即可定量测定样品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CN202110689988.7A 2021-06-22 2021-06-22 一种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检测方法 Active CN1148787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9988.7A CN114878725B (zh) 2021-06-22 2021-06-22 一种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9988.7A CN114878725B (zh) 2021-06-22 2021-06-22 一种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78725A CN114878725A (zh) 2022-08-09
CN114878725B true CN114878725B (zh) 2023-08-11

Family

ID=82667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89988.7A Active CN114878725B (zh) 2021-06-22 2021-06-22 一种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78725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L105604A0 (en) * 1992-05-08 1993-09-22 Monitor Diagnostics Inc Use of nonmetallic tetrapyrrole molecules and novel signal solutions in chemiluminescent reactions and assays
WO1996038724A1 (en) * 1995-05-31 1996-12-05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Lanthanide metal cations for concurrent detection and separation in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A2234450A1 (en) * 1995-10-09 1997-04-17 Sorin Biomedica Cardio S.P.A. Sulfo benz [e] indocyanine fluorescent dyes
WO2010002976A2 (en) * 2008-07-03 2010-01-07 Bracco Imaging S.P.A. Enzyme-cleavable dye-containing fluor-quencher constructs
CN102397317A (zh) * 2010-09-16 2012-04-04 长春大学 大豆婕妮雌婷生产方法及其在制备类雌激素药或女性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CN103006547A (zh) * 2011-09-28 2013-04-03 辽宁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甲磺酸多拉司琼的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3529008A (zh) * 2012-10-26 2014-01-22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测定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方法
WO2015021079A1 (en) * 2013-08-05 2015-02-12 Pacific Biosciences Of California, Inc. Protected fluorescent reagent compounds
WO2019064483A1 (ja) * 2017-09-29 2019-04-04 積水メディカル株式会社 イオン交換クロマトグラフィーを用いた一塩基置換検出方法
CN110632227A (zh) * 2019-09-12 2019-12-3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种判别浏阳豆豉、阳江豆豉、永川豆豉的方法
CN111423900A (zh) * 2020-04-07 2020-07-1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石油组分中含硫化合物烷基衍生化和分离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L105604A0 (en) * 1992-05-08 1993-09-22 Monitor Diagnostics Inc Use of nonmetallic tetrapyrrole molecules and novel signal solutions in chemiluminescent reactions and assays
WO1996038724A1 (en) * 1995-05-31 1996-12-05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Lanthanide metal cations for concurrent detection and separation in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A2234450A1 (en) * 1995-10-09 1997-04-17 Sorin Biomedica Cardio S.P.A. Sulfo benz [e] indocyanine fluorescent dyes
WO2010002976A2 (en) * 2008-07-03 2010-01-07 Bracco Imaging S.P.A. Enzyme-cleavable dye-containing fluor-quencher constructs
CN102397317A (zh) * 2010-09-16 2012-04-04 长春大学 大豆婕妮雌婷生产方法及其在制备类雌激素药或女性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CN103006547A (zh) * 2011-09-28 2013-04-03 辽宁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甲磺酸多拉司琼的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3529008A (zh) * 2012-10-26 2014-01-22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测定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方法
WO2015021079A1 (en) * 2013-08-05 2015-02-12 Pacific Biosciences Of California, Inc. Protected fluorescent reagent compounds
WO2019064483A1 (ja) * 2017-09-29 2019-04-04 積水メディカル株式会社 イオン交換クロマトグラフィーを用いた一塩基置換検出方法
CN110632227A (zh) * 2019-09-12 2019-12-3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种判别浏阳豆豉、阳江豆豉、永川豆豉的方法
CN111423900A (zh) * 2020-04-07 2020-07-1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石油组分中含硫化合物烷基衍生化和分离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药二氧化硫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谢嘉驰等;中国药房;第 28 卷(第 18 期);第2585-258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78725A (zh) 2022-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VanEtten et al. Glucosinolate determination in cruciferous seeds and meals by measurement of enzymically released glucose
CN113777209B (zh) 尿液中挥发性污染物暴露与效应标志物同步检测及应用
Daskalakis et al. Determination of Plasma Total Homocysteine and Cysteine Using HPLC with Fluorescence Detection and an Ammonium 7‐fluoro‐2, 1, 3‐benzoxadiazole‐4‐sulphonate (SBD‐F) Derivatization Protocol Optimized for Antioxidant Concentration, Derivatization Reagent Concentration, Temperature and Matrix pH
CN106124433B (zh) 一种快速检测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方法
CN112557539A (zh) 一种同时测定血浆中维生素a、维生素e和25-羟基维生素d的方法
Pengelly et al. Validation of a radioimmunoassay for indole-3-acetic acid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selected ion monitoring-mass spectrometry
CN116148387A (zh) 一种儿茶酚胺及儿茶酚胺代谢产物的检测方法及试剂盒
CN108760920B (zh) 一种基于hplc-msms法测定氰霜唑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方法
CN114878725B (zh) 一种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检测方法
CN113406235A (zh) 一种基于uplc-ms/ms检测色氨酸及其代谢物的试剂盒和方法
Drochioiu et al. The breakdown of plant biostructure followed by amino acids determination
CN116953142A (zh) 茶叶中花青素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
CN108680663B (zh) 一种甘蔗中草甘膦及其代谢物的检测方法
CN110320308A (zh) 蜂蜜中2-甲氧基苯乙酮的测定方法
Durden et al. Determination of regional distributions of phenylethylamine and meta-and para-tyramine in rat brain regions and presence in human and dog plasma by an ultra-sensitive negative chemical 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ic (NCI-GC-MS) method
CN111257447B (zh) 一种分析食品总糖中不可交换氢的稳定氢同位素比值的方法
CN111208227A (zh) 一种同时测定卷烟爆珠中8种羰基化合物含量的方法
Amaya-F et al. Automated determination of tryptophan in legumes and cereals
Sorsa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pseudouridine, neopterine and creatinine in urine by ion-pair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in-series ultraviolet and fluorescence detection
CN110441243A (zh) 一种基于膜富集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的水中痕量铜离子定量分析方法
CN113866113B (zh) 一种坚果中氰化物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
CN114814009B (zh) 一种同时适用于新型烟草产品中酚类化合物及尿液中酚类化合物的代谢物的分析方法
CN112924582B (zh) 一种土壤中1,5-萘二磺酸二甲酯的测试方法
CN112285240B (zh) 基于固相萃取-液质联用的生物样品中浙贝母三种活性成分的检测方法
CN110672771B (zh) 一种再造烟叶中的11种色素的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