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536C - 空气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536C
CN1148536C CNB998014869A CN99801486A CN1148536C CN 1148536 C CN1148536 C CN 1148536C CN B998014869 A CNB998014869 A CN B998014869A CN 99801486 A CN99801486 A CN 99801486A CN 1148536 C CN1148536 C CN 114853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insulating shield
heat
dividing plate
sid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998014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75191A (zh
Inventor
ɭʵ��Ҳ
森实哲也
佐藤义和
田中俊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275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51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53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53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3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323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Abstract

由泡沫苯乙烯一体地模制风扇套(22a)的主体(22)和排水盘(28)。在主体(22)的前面,插入并模制用来固定热交换器(4)的管道的管道压板(34)在热交换器(4)的侧方设置由泡沫苯乙烯形成的左侧绝热板(38)和右侧绝热板(39)。在两绝热板(38)、(39)的内表面形成可支撑热交换器(4)的侧部的支撑片(40)、(41)。在热交换器(4)和前面嵌板之间设置由泡沫苯乙烯形成的隔板(48)。在隔板(48)的前面,和该隔板(48)一体形成可夹住布线的多条布线沟(49)。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从前以来,所谓的落地式空调装置(以下称“落地式装置”)主要作为整装式空调机等而广泛使用。如图19所示,落地式装置100的结构是:在纵高的长方体形状的装置壳体102之内,组装有风扇103和热交换器104。该空调装置100从设在壳体102的前面下方的吸气口106吸入室内空气,将它在热交换器104内进行加热或者冷却,再从设在壳体102的前面上方的排气口101排出到室内,这样来调节室内空气。
在上述以前的落地式装置100中,为了避免从壳体102表面的热泄漏,在壳体102的内表面上通过两面胶带之类的粘贴材料108粘贴着海棉状的绝热材料111。此外,为了防止调节空气从壳体102中泄漏,在热交换器104的前方组装了用来划分形成空气通路的隔板105。再就是,为将调节空气进行绝热,又在该隔板105上通过粘贴材料粘贴着绝热材料。
可是,在上述落地式装置100中,从吸气口106经过风扇103而通到排气口101的空气通路,主要是由钢板划分而形成的。因此,存在了组装和安装工作比较麻烦的问题。
还有,要粘贴的部分很多,再要另设多个绝热材料。由于需要很多粘贴材料和绝热材料,因此所需的装置零、部件数很多,导致成本增高。另外,最近几年,再利用问题正受世人瞩目,但是,通过粘贴材料而粘贴着绝热材料的上述结构的空调机,就不容易被再利用了。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几个问题而想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提高空调装置的组装效率和再利用性。
发明内容
为达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例如,通过有效地利用泡沫苯乙烯材料,令泡沫苯乙烯模制品起到绝热材料和构件的作用,来减少零、部件数。再就是,通过将泡沫苯乙烯模制品作得可互相嵌合的结构,来将装置的组装工作和拆卸工作容易化。
具体说来,本发明的空调装置包括:装置壳体2,在其前面的下侧和上侧分别形成吸气口73和排气74,它被竖着放在地板上;风扇23a,它被安装在所述装置壳体2内的下方,包括:具有面对所述吸气口73而形成吸气用开口29的螺旋部32和可将空气朝上方排出的扩压部33的风扇套22a以及内装在该风扇套22a的该螺旋部32中的叶轮23;热交换器4,它被设在上述装置壳体2内的上述风扇23a的上方。其中,从上述吸气口73通到上述排气口74的上述装置壳体2内的空气通路中的至少一部分围墙是由泡沫苯乙烯22、38、39、48形成的。
就这样,按照本发明,由泡沫苯乙烯38、39、48形成了空气通路的一部分围墙,因此,能简单并低价地构成绝热的空气通路。
在上述空调装置中,在热交换器4的左右两侧面和装置壳体2的左右两侧面之间,设置由泡沫苯乙烯形成的左侧绝热板38和右侧绝热板39,也是可以的。
这样一来,借助于泡沫苯乙烯制的左侧绝热板38和右侧绝热板39,热交换器4的左右两侧面和装置壳体2的左右两侧面之间不传热。因此,就省去了在装置壳体2的左右两侧面上通过粘贴材料粘贴绝热材料的工夫。
左侧绝热板38和右侧绝热板39也可以是和隔板48或者装置壳体2嵌合而固定在一起的。就这样,通过把左侧绝热板38和右侧绝热板39嵌人到隔板48或者装置壳体2中而把它们固定在一起,不再需要粘贴材料,零、部件数便减少。从而,组装时的工作效率和再利用性得以提高。
在上述左侧绝热板38和右侧绝热板39的下部;也可以分别插入用来支撑热交换器4的底部的薄金属板43。
这样一来,热交换器4即可由插入于上述左侧绝热板38和右侧绝热板39的下部的薄金属板43来支撑,因此就可将用来支撑热交换器4的固定用零件和两片绝热板38、39一体化,故可减少零、部件数。
左侧绝热板38和右侧绝热板39也可以还具备和该各绝热板38、39形成为一体的支撑片40、41。该支撑片40、41从该各绝热板38、39的内侧面往内突出并沿垂直方向往前、后倾斜的方向延伸,能够在将热交换器4往前后方向倾斜的状态下,支撑该热交换器4的两侧边缘部。
就这样,热交换器4的两侧边缘部可由左侧绝热板38和右侧绝热板39的支撑片40、41来支撑,因外热交换器4即被两片绝热板38、39支撑。此时,由于上述支撑片40、41和两片绝热板38、39是一体地形成的,因此不用另设用来支撑热交换器4的构件,零、部件数可减少,从而;组装时的工作效率和再利用性得以提高。
上述空调装置的风扇套22a包括:能覆盖叶轮23的前方的主体22;和与该主体22固定在一起的、可让该叶轮23安在和该主体22之间所形成的空间里的组装用板25,由泡沫苯乙烯一体地模制上述主体22,也是可以的。
就这样,风扇套22a的主体22可由泡沫苯乙烯一体地模制,使得仅用一个构件来构成风扇套22a的主体22。结果,零、部件数可减少,组装时的工作效率和再利用性得以提高。
在上述风扇套22a的主体22的上部,设置和该主体22一体地模制的排水盘28,也是可以的。
就这样,由于排水盘28是和风扇套22a的主体22一体地模制的,所以不用再另设一个排水盘28而和其他部分连接在一起,故可减少零、部件数,并能提高组装时的工作效率和再利用性。
上述空调装置也可以包括:设在上述热交换器4的左右两侧面和装置壳体2的左右两侧面之间的、由泡沫苯乙烯形成的左侧绝热板38和右侧绝热板39;和设在上述热交换器4和上述装置壳体2的前面62之间,由泡沫苯乙烯一体地模制的隔板48。由起泡率比上述左侧绝热板38、上述右侧绝热板39和上述隔板48的小的泡沫苯乙烯来形成风扇套22a的主体22和排水盘28,也是可以的。
就这样,即使上述左侧绝热板38、上述右侧绝热板39和上述隔板48有透水性也没有什么问题,因此能够使用起泡率比排水盘28的大的泡沫苯乙烯来构成它们。这样,可进一步减少装置的成本。
在上述风扇套22a的主体22的前面上,也可以插入用来固定热交换器4的管道的管道压板34。
若这样做,热交换器4的管道便能由插在风扇套22a的主体22中的管道压板34来固定,所以不用另设用来固定上述管道的零件,故可减少零、部件数。
在上述排水盘28中形成可让热交换器4的管道沿垂直方向穿通的沟36,是可以的。
就这样,通过将热交换器4的管道插入并穿通形成在排水盘28中的沟36中,便可容易进行装置壳体2内的配管工作。
再就是,在上述空调装置中,在热交换器4和装置壳体2的前面嵌板62之间,设置由泡沫苯乙烯一体地模制的隔板48,也是可以的。
由于隔板48是由泡沫苯乙烯形成的,因此不用在隔板48上另外设置别的绝热材料,可减少零、部件数。并且,组装时的工作效率和再利用性也得以提高。
在上述隔板48的前面上,和该隔板48一体地模制用来将布线夹住而固定起来的凹凸部49,也是可以的。
这样一来,电气部件等的布线可被固定在与隔板48形成为一体的凹凸部49中,因此不用另设用来固定布线的零件;零、部件数可减少了。
在上述热交换器4和装置壳体2的前面嵌板62之间,设置由泡沫苯乙烯一体地模制的隔板48;在所述隔板48的左侧边缘部和左侧绝热板38的前边缘部的任一方上形成凸起部58,另一方上形成凹陷部67,通过将该凸起部58和该凹陷部67互相进行嵌合来组装该隔板48和该左侧绝热板38;另一方面;在上述隔板48的右侧边缘部和右侧绝热板39的前边缘部的任一方上形成凸起部58,另一方上形成凹陷部67,通过将该凸起部58和该凹陷部67互相进行嵌合来组装该隔板48和该右侧绝热板39,也是可以的。
就这样,通过将凹陷部和凸起部互相嵌合在一起,来组装隔板48和左右的两绝热板38、39,因此不再需要用来组装这些构件的紧固件,可减少零、部件数。并且,可容易进行组装工作。
在上述热交换器4和装置壳体2的前面嵌板62之间,设置由泡沫苯乙烯一体地模制的隔板48;在所述隔板48的上部和下部形成由凹陷部或者凸起部构成的嵌合部57,它能和装置壳体2中由凹陷部或者凸起部构成的被嵌合部71进行嵌合;通过将上述嵌合部57和上述被嵌合部71嵌合在一起,来组装上述隔板48,也是可以的。
就这样,由于隔板48是通过将嵌合部和装置壳体2的被嵌合部嵌合在一起来组装的,因此不再需要用来组装这些构件的紧固件,零、部件数便可减少了。还有,也可更容易进行组装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空调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装置壳体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3是装置壳体的组装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送风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风扇套的正面图。
图6是风扇套的背面图。
图7是风扇套的右侧面图。
图8是热交换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左侧绝热板的正面图。
图10是左侧绝热板的上面图。
图11是隔板的正面图。
图12是布线沟的断面图。
图13是隔板的背面图。
图14是隔板的侧面图。
图15是隔板的底面图。
图16是装置壳体的前面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将空调装置沿水平方向切开后的剖面图。
图18是将空调装置沿垂直方向切开后的剖面图。
图19是现有的空调装置的立体图。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加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空调装置1是所谓的落地式室内装置,它通过制冷剂管道(未图示)而被接到室外装置(未图示)。在纵高的近似于长方体形状的装置壳体2里,组装有多叶风扇23a的叶轮23、板翼热天换器(plate-fin exchanger)4、风扇套22a的主体22、左侧绝热板38、右侧绝热板39以及隔板48等。装置壳体2内的下方是送风部A;上方是热交换部B。在从吸气口73到排气口74的空间里划分而形成了空气通路(参照图16)。尤其是,在热交换器4和排气口74之间的空间里划分形成了与周围进行绝热的绝热空气通路P,以便让在该热交换器4中被加热或冷却的调节空气通过。
如图2所示,装置壳体2的背面、左侧面、右侧面、顶面和底面,分别是由背板10、左侧板11、右侧板12、顶板13和底板14构成的。如图3所示,在背板10和两侧板11、12中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各边缘上,形成有沿水平方向切开后的断面形状大致呈L字形的接触面16。在各接触面16上,沿着垂直方向以所规定的间距形成有多个螺孔17。在背板10和两侧板11、12的接触面16互相接触的状态下,将螺栓15插入这些螺孔17中,这样,可将背板10和两侧板11、12固定在一起。再就是,背板10和顶板13、背板10和底板14也是在同样的形态下互相拧紧的。在背板10和两侧板11、12的下部,分别形成有管道引入、引出用口37,它可让接到热交换器4的制冷剂管道(未图示)穿通。因此,可按照空调装置1的安装位置,来将制冷剂管道从上述管道引入、引出用口37中的任一个中引出或者引入,这样可提高安装时的自由度,也能更容易地进行安装工作。
如图4所示,在固定于背板10的组装用板25上组装有风扇电动机24。在组装用板25的中央部的下方形成有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可将电动机引线(未图示)收进来的收纳沟27。在组装用板25的前面上组装有可在将上述电动机引线收在收纳沟27里的状态下将该收纳沟27盖起来的压板26。风扇电动机24的旋转轴和多叶风扇23a的叶轮23连接在一起。叶轮23是由塑料形成的。
本实施例的特征之一的风扇套22a的主体22,用塑料制铆钉来固定在组装用板25上,以便能从前方覆盖叶轮23的周围。另外,用尼龙粘链来固定主体22和组装用板25也是可以的。就这样,在风扇套22a的主体22和组装用板25之间组装了叶轮23。风扇套22a的主体22是由起泡率为15倍左右的泡沫苯乙烯(泡沫聚苯乙烯-foam polystyrene)形成的。如图5-图7所示,风扇套22a的主体22包括能与组装用板25接触的基底部31和从该基底部31往前张出并能覆盖叶轮23的螺旋部32。在螺旋部32的正面中央部开一个面对吸气口73而形成的圆形吸气用开口29。在螺旋部32的吸气用开口29的上方,形成有可将从吸气用开口29吸进来的空气往上引导的扩压部33。
如图4和图7所示,在螺旋部32的上一端设置有比螺旋部32稍微往前突出的排水盘28。作为本实施例的特征之一,排水盘28和风扇套22a的主体22是一体地模制的。就是说,排水盘28和风扇套22a的主体22形成为一体。因此,排水盘28也是由起泡率为15倍左右的泡沫苯乙烯形成的。在热交换器4的左右方向的整个范围内即在风扇套22a的主体22的沿左右方向的整个范围内形成了排水盘28,以便可将来自热交换器4的漏水普遍地回收起来。在排水盘28的前面的右一端形成有可让接到热交换器4的制冷剂管道(未图示)沿着垂直方向穿通的穿通沟36。穿通沟36是由水平方向的断面为半圆形的大小不同的两个沟36a、36b构成的。
在风扇套22a的主体22的螺旋部32的正面右侧插入着第1管道压板34。在该第1管道压板34的前方,面对着组装了沿水平方向的断面基本上为L字形的第2管道压板35。在第1管道压板34和第2管道压板35之间的间隙里存放有可穿通上述穿通沟36而沿垂直方向延伸的上述制冷剂管道(来图示)。如图4所示,在风扇套22a的主体22的吸气用开口29的周缘上,从前方嵌入有喇叭口21。
如图8所示,在热交换器4的两侧方,设置为本实施例的特征之一的绝热板38、39。绝热板38、39不把空调装置1外的空气的热量传给通过热交换器4而被冷却或者加热的空气,以防止前面嵌板62(参照图16)结露,并能起到将热交换器4支撑而密封起来的作用。左侧绝热板38和右侧绝热板39形成为几乎相同的形状,但是,用来支撑热交换器4的两侧部的支撑片40、41大小各不相同。具体说来,左侧绝热板38的支撑片40沿水平方向的长度(突出长度比右侧绝热板39的支撑片41的短。两片绝热板38、39都由起泡率为25倍左右的泡沫苯乙烯板构成。下面,参照图9和图10,仅对左侧绝热板38的结构加以说明,而省略右侧绝热板39的详细说明。
左侧绝热版38包括纵长的、基本上为长方形的平板部分42和从平板部分42往热交换器4的方向,即往装置壳体2的内方突出的支撑片40。这些平板部分42和支撑片40是一体地形成的。也就是说,平板部分42和支撑片40是一体地模制的。支撑片40在平板部分42上往后倾斜,使得在将热交换器4往后倾斜的状态下,支撑该热交换器4。支撑片40的前面呈平面形状,以便将热交换器4坚固地固定下来。
在左侧绝热板38的支撑片40的下部,插入有用来固定大致为平板形状的热交换器组装用板44的铁制薄金属板43。热交换器组装用板44用螺栓与插在两片绝热板38、39的薄金属板43、43连接,这样能够支撑热交换器4的底部。就这样,两片绝热板38、39通过薄金属板43和热交换器组装用板44来支撑热交换器4。
热交换器4由上下配置的两个板翼型热交换器4a、4b构成。在两个热交换器4a、4b之间设置有接、排水板45,它可接收来自上一热交换器4a的漏水,并可将该漏水从两侧方排放到排水盘29里。在热交换器4的右侧,即右侧绝热板39的支撑片41的前方,设置有能覆盖接到热交换器4的制冷剂管道(未图示)的管道盖46。上一热交换器4a的上部被固定到热交换器组装用板47上。
在热交换器4的下方设置有可将控制电路之类的电气部件(未图示)收进来的电控盒50。电控盒50的前方是由电控盒盖51盖上的。电控盒盖51和电控盒50是用螺栓固定在一起的。在电控盒盖51的右上部形成有可将电气部件的布线(未图示)引出到电控盒50的外方的布线孔52。
在热交换器4的前方(具体说来,在热交换器4和前面嵌板62之间),设置有隔板48,它可将通过了热交换器4的空气进行绝热,并可划分形成绝热空气通路(P)。如图11~图15所示,隔板48是由起泡率为25倍左右的大致为平板形状的泡沫苯乙烯板形成的。在隔板48的前面上设置有六条布线沟49a~49f。布线沟49a~49f是用来将收在电控盒50内的电气部件的布线(未图示)夹住而固定起来的沟。更具体地说,布线沟49是由在隔板48的前面的左侧沿着上下方向排列成一列的三条布线沟49a~49c和在右侧沿上下方向排列的三条布线沟49d~49f构成的。位于右上方的布线沟49d朝右上方倾斜着。如图12所示,各布线沟49的结构是在左右的凸部53a、53b之间形成凹部54,以便能从该凹部54的上方嵌入布线而固定住。这些布线沟49a~49f是和隔板48一体地模制的。
在隔板48的背面上形成有可让热交换器4的管道穿通的穿通沟55穿通沟55和风扇套22a的主体22(具体的是排水盘28)的穿通沟36一起形成可让管道穿通的断面呈圆形的穿通口。也就是说,在组装好的状态下,隔板48的背面的下部和排水盘28的前面72相接触,从而穿通沟55和穿通沟36即两条半筒形的沟组合在一起而构成了断面为圆形的穿通口。
如图14所示,在隔板48的上部,沿着左右方向的整个范围内形成有用来将隔板48嵌合到排气栅56的凸起部57。还有,在隔板48的下部,在左右方向的整个范围内形成有用来将隔板48和排水盘28的前面相接触而固定下来的凸起部59。如图17所示,在隔板48的两侧端沿着上下方向的整个范围内,形成有往后突出的、用来将隔板48嵌入到左右的两绝热板38、39的凸起部58、58。
如图16所示,在装置壳体2的前面上,从下方依次组装了吸气栅60、前面嵌板62、排气栅56。在送风部(A)的前方设置了具有吸气口73的吸气栅60。在吸气栅60的后方设置了空气过过滤器61。在吸气栅60的上方配置有前面嵌板62,它被设在隔板48的前方。在前面嵌板62的前面上设置了控制盘63。在前面嵌板62的上方设置有第1绝热框64,在该第1绝热框64的上方设置有具有排气口74的排气栅56。在排气栅56的左右和上侧的周围上设置有第2和第3绝热框65、66。因此,由第1~第3绝热框64~66将排气栅56的整个周围围起来,可通过该第1~第3绝热框64~66来对排气栅56的周围进行绝热。
其次,参照图17和图18说明空调装置1的组装状态。
从图17能看到,如上所述,背板10和左右的两侧板门11、12是在将各接触面16互相接触的状态下用螺栓固定起来的。在左侧板11和右侧板12的后边缘部,形成有向前凹的凹陷部70、70。在左右的绝热板38、39的后边缘部形成有往后凸的凸起部69、69,这些凸起部69、69和左右的侧板11、12的凹陷部70嵌合在一起。在左右的绝热板38、39的前边缘部形成凹陷部67、67。这些凹陷部67、67和隔板48的左右的凸起部58、58互相咬合,结果,左右的绝热板38、39的前边缘68、68被夹在隔板48的凸起部58、58和左右的侧板11、12的内表面之间。再就是,热交换器4的左右两端是由左右的绝热板39的支撑片40、41支撑的。
如图18所示,设在隔板48的上边缘部的作为嵌合部的凸起部57被嵌入到形成在第1绝热框64上的作为被嵌合部的凹陷部71中,就这样,可将隔板48和第1绝热框64组装在一起。再就是,隔板48的背面的下端部和排水盘28的前面72相接触,隔板48的下端是被夹在排水盘28和吸气栅60之间而被支撑的。
一本实施例的效果一
按照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由于在热交换器4的侧方和装置壳体2的侧板11、12之间设置有左侧绝热板38和右侧绝热板39,因此,不用在装置壳体2的两侧板11、12上通过粘贴材料而贴上绝热材料。
由于在左侧绝热板38和右侧绝热板39上一体地模制了可支撑热交换器4的两侧部的支撑片40、41,因此不用另设用来支撑热交换器4的两侧部的构件。还有,由于在左侧绝热板38和右侧绝热板39的下部插入有用来支撑热交换器4的底部的薄金属板43,所以不用另设可支撑热交换器4的底部的构件。就这样,能够将可支撑热交换器4的构件和两片绝热板38、39形成为一体,故可减少零、部件数。
再就是,用泡沫苯乙烯板构成了设在热交换器4和前面嵌板62之间的隔板48,因此隔板48本身即可起到绝热作用,不用再对隔板48另贴别的绝热材料。
由于在隔板48上一体地模制了布线沟49,因此不用另设用来固定电气部件的布线的零件。
由于用泡沫苯乙烯一体地模制了构成风扇23a的螺旋部32和扩压部33的风扇套22a的主体22,因此可减少风扇套22a的零、部件数。
还有,由于一体地形成排水盘28和风扇套22a的主体22,因此不用另外形成排水盘28,零、部件数便可减少了。
由于在风扇套22a的主体22的前面上插入了管道压板34,因此可将用来固定热交换器4的管道的构件和风扇套22a一体化。
在隔板48和风扇套22a的主体22上分别形成穿通沟36、55,因外便可容易进行热交换器4的配管工作,配管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由于在左侧绝热板38、右侧绝热板39和隔板48的边缘部分别形成由凹凸构成的嵌合部,从而通过将这些嵌合部互相进行嵌合来组装两片绝热板38、39和隔板48,因此不再需要螺栓之类的紧固件,可减少零、部件数,组装时的工作效率也得以提高。
此外,在隔板48的上下边缘部形成嵌合部57,从而使得该嵌合部57嵌合到装置壳体2的被嵌合部71,因此也可同样地减少零、部件数,组装时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综上所述,若采用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可减少零、部件数。还有,组装时的工作效率得以提高,可缩短组装时间。并且,也可容易进行拆卸工作,故可容易被再利用。
由于两片绝热板38、39、隔板48以及风扇套22a的主体22都是由泡沫苯乙烯形成的,所以在低成本的情况下容易制造本空调装置。
<第2实施例>
在上述第1实施例中,一体地模制了排水盘28和风扇套22a的主体22。但是,本发明并不受限于此,用种类各不相同的泡沫苯乙烯来形成该主体22和徘水盘28也是可以的。在第2实施例中,用起泡率比风扇套22a的主体22小的泡沫苯乙烯来形成排水盘28。
具体说来,排水盘28是由起泡率为15倍左右的泡沫苯乙烯形成的,风扇套22a的主体22是由起泡率为25倍左右的泡沫苯乙烯来形成的。换句话说,和排水盘28不一样,风扇套22a的主体22即使有透水性也没有什么问题,所以用起泡率比较大的泡沫苯乙烯来形成它。另一方面,由于排水盘28必须接漏水并把它排放,因此,为了避免水渗透,用起泡率比较小的泡沫苯乙烯来形成它。另外,只要是不让漏水渗透,采用哪一起泡率的泡沫苯乙烯来形成排水盘28都行,不过最好采用起泡率等于或者小于15倍的。
如上所述,由于在第2实施例中,用起泡率比排水盘28的大的泡沫苯乙烯来形成风扇套22a的主体22,因此与第1实施例相比,可更低价地构成风扇套22a的主体22。结果,可达成空调装置1的低成本化。
综上所述,本发明适合应用到空调装置和冷冻装置等。

Claims (11)

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包括:
装置壳体(2),在所述装置壳体前面的下侧和上侧分别形成吸气口(73)和排气口(74),所述装置壳体被竖着放在地板上;
风扇(23a),所述风扇被安装在所述装置壳体(2)内的下部,包括风扇套(22a)和安装于螺旋部(32)中的叶轮(23),所述风扇套(22a)包括面对所述吸气口(73)而形成吸气用开口(29)的螺旋部(32)和可将空气朝上方排出的扩压部(33);
热交换器(4),所述热交换器被设在上述装置壳体(2)内的上述风扇(23a)的上方,其特征在于:
位于从上述吸气口(73)通到上述排气口(74)的上述装置壳体(2)内的空气通路的至少一部分围墙是由泡沫苯乙烯材料形成,
在热交换器(4)的左右两侧面和装置壳体(2)的左右两侧面之间,设置由泡沫苯乙烯形成的左侧绝热板(38)和右侧绝热板(39),
在上述左侧绝热板(38)和右侧绝热板(39)的下部,分别嵌合有用来支撑热交换器(4)的底部的薄金属板(43),
所述空气调节装置设有与上述薄金属板(43)固定连接的热交换器组装用板(44),
所述热交换器(4)支承在上述左侧绝热板(38)和右侧绝热板(3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左侧绝热板(38)和右侧绝热板(39)具备和该各绝热板(38、39)形成为一体的支撑片(40、41),该支撑片(40、41)从该各绝热板(38、39)的内侧面往内突出,并沿从垂直方向往前、后倾斜的方向延伸,能够在将热交换器(4)往前后方向倾斜的状态下,支撑该热交换器(4)的两侧边缘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风扇套(22a)包括:能覆盖叶轮(23)的前方的主体(22);和与该主体(22)固定在一起、可把该叶轮(23)安在和该主体(22)之间所形成的空间里的组装用板(25),
上述主体(22)是由泡沫苯乙烯一体地模制成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风扇套(22a)的主体(22)的上部,设置和该主体(22)一体成形的排水盘(2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包括:
设在上述热交换器(4)和上述装置壳体(2)的前面嵌板(62)之间,由泡沫苯乙烯一体成形的隔板(48),
风扇套(22a)的主体(22)和排水盘(28)由起泡率比上述左侧绝热板(38)、上述右侧绝热板(39)和上述隔板(48)小的泡沫苯乙烯来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风扇套(22a)的主体(22)的前面上,嵌合有用来固定热交换器(4)的管道的管道压板(34)。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排水盘(28)中形成有可让热交换器(4)的管道沿垂直方向穿通的沟槽(3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热交换器(4)和装置壳体(2)的前面嵌板(62)之间,设置由泡沫苯乙烯一体地成形的隔板(4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隔板(48)的前面上,和该隔板(48)一体地成形用来夹住布线的凹凸部(49)。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热交换器(4)和装置壳体(2)的前面嵌板(62)之间,设置由泡沫苯乙烯一体成形的隔板(48),
在所述隔板(48)的左侧边缘部和左侧绝热板(38)的前边缘部的任一方上形成凸起部(58),另一方上形成凹陷部(67),通过将该凸起部(58)和该凹陷部(67)互相进行嵌合来组装该隔板(48)和该左侧绝热板(38),另一方面,
在上述隔板(48)的右侧边缘部和右侧绝热板(39)的前边缘部的任一方上形成凸起部(58),另一方上形成凹陷部(67);通过将该凸起部(58)和该凹陷部(67)互相进行嵌合来组装该隔板(48)和该右侧绝热板(39)。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热交换器(4)和装置壳体(2)的前面嵌板(62)之间,设置由泡沫苯乙烯一体成形的隔板(48),
在所述隔板(48)的上部和下部形成由凹陷部或者凸起部构成的嵌合部(57),它能和装置壳体(2)中由凹陷部或者凸起部构成的被嵌合部(71)进行嵌合,
通过将上述嵌合部(57)和上述被嵌合部(71)嵌合在一起,来组装上述隔板(48)。
CNB998014869A 1998-09-30 1999-09-29 空气调节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853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277387A JP3052942B2 (ja) 1998-09-30 1998-09-30 空気調和ユニット
JP277387/1998 1998-09-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75191A CN1275191A (zh) 2000-11-29
CN1148536C true CN1148536C (zh) 2004-05-05

Family

ID=1758283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80148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8536C (zh) 1998-09-30 1999-09-29 空气调节装置
CN99243295U Expired - Lifetime CN2397414Y (zh) 1998-09-30 1999-09-29 空气调节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243295U Expired - Lifetime CN2397414Y (zh) 1998-09-30 1999-09-29 空气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1035384B1 (zh)
JP (1) JP3052942B2 (zh)
CN (2) CN1148536C (zh)
AU (1) AU733859B2 (zh)
DE (1) DE69928639T2 (zh)
ES (1) ES2251259T3 (zh)
WO (1) WO20000191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43595C (zh) * 2003-05-20 2007-10-17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的风扇罩
JP2008175457A (ja) * 2007-01-18 2008-07-31 Sanyo Electric Co Ltd 床置き式空気調和機
JP2008175459A (ja) * 2007-01-18 2008-07-31 Sanyo Electric Co Ltd 床置き式空気調和機
JP5194873B2 (ja) * 2008-02-19 2013-05-0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ユニット
JP2011220665A (ja) * 2010-03-23 2011-11-04 Kanden Energy Solution Co Inc 空調システム
CN104344528B (zh) * 2013-07-25 2018-04-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壳体及柜式空调
CN103983003B (zh) * 2014-04-30 2017-03-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蒸发器组件和空调器室内机
CN105091098A (zh) * 2015-07-27 2015-11-25 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及室内机
KR101881907B1 (ko) * 2015-10-23 2018-07-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7664034B (zh) * 2016-07-29 2020-09-15 上海力行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盾构用泡沫空气多段调节装置
CN107246720B (zh) * 2016-08-15 2022-08-02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柜机保温盖板
WO2020194557A1 (ja) * 2019-03-26 2020-10-01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CN113091316B (zh) * 2021-03-29 2022-07-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暖风机内部加热组件、暖风机及暖风机加热控制方法
CN113091317B (zh) * 2021-03-29 2022-07-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暖风机的加热元件安装结构及暖风机
CN113218081B (zh) * 2021-03-29 2022-07-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气处理设备加热元件固定结构及空气处理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529976A (it) * 1970-06-20 1972-10-31 Riello Condizionatori Sas Condizionatore d'ambiente, segnatamente per abitazione e uffici, e procedimento per la fabbricazione dello stesso
AU501924B2 (en) * 1976-04-30 1979-07-05 Tokyo Shibaura Electric Company Lt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S532934A (en) * 1977-06-06 1978-01-12 Toshiba Corp Air conditioner
JPS6143152Y2 (zh) * 1981-05-20 1986-12-06
JPS58160750A (ja) * 1982-03-19 1983-09-24 Matsushita Refrig Co 空気調和機
JPH0262316U (zh) * 1988-10-27 1990-05-09
JPH08291922A (ja) * 1995-04-20 1996-11-05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GB9615683D0 (en) * 1996-07-25 1996-09-04 Imi Air Conditioning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air condition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251259T3 (es) 2006-04-16
CN2397414Y (zh) 2000-09-20
JP3052942B2 (ja) 2000-06-19
EP1035384A1 (en) 2000-09-13
EP1035384A4 (en) 2001-12-19
JP2000104943A (ja) 2000-04-11
AU5997699A (en) 2000-04-17
DE69928639T2 (de) 2006-08-10
AU733859B2 (en) 2001-05-31
CN1275191A (zh) 2000-11-29
DE69928639D1 (de) 2006-01-05
EP1035384B1 (en) 2005-11-30
WO2000019150A1 (fr) 2000-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536C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88175C (zh) 空调机的室外机组
CN1102224C (zh) 空调装置的外壁板
CN103608629B (zh) 嵌入式空调装置
CN106403016A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04807096A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04648474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105881C (zh) 空调机的室内单元
CN1105890C (zh) 空调装置
CN1438456A (zh) 顶棚型空调机
CN1239872C (zh) 冰箱
CN1097198C (zh) 空气调节器
CN209819729U (zh) 移动空调器
CN1811286A (zh) 空调机
CN1214214C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01078556A (zh) 空调器室内机的排水底盘
JP2005213942A (ja) 太陽電池駆動換気扇付き家屋棟部換気装置
CN215486750U (zh) 太阳能排风扇
EP1335165A1 (en) Element to be built in in floors, walls or cabinets
CN100487335C (zh) 吊顶式空调器的设置结构
CN219531019U (zh) 热泵室外机
KR100234970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배수 및 지지장치
CN218442557U (zh) 一种空调穿墙安装管组件以及空调器
CN214263819U (zh) 一种真空速凝甩带炉
JP7309065B2 (ja) 室内機の据付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505

Termination date: 201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