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34398B - 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34398B
CN114834398B CN202210639677.4A CN202210639677A CN114834398B CN 114834398 B CN114834398 B CN 114834398B CN 202210639677 A CN202210639677 A CN 202210639677A CN 114834398 B CN114834398 B CN 1148343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terminal
power
fuse
mount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396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34398A (zh
Inventor
路万里
付朝辉
卢云
程智敏
黄立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3967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343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343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343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343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343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40Features of the power supply for the anti-theft system, e.g. anti-theft batteries, back-up power supply or means to save battery power
    • B60R25/403Power supply in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20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 B60R25/25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using biomet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20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 B60R25/25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using biometry
    • B60R25/252Fingerprint recogn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20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 B60R25/25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using biometry
    • B60R25/255Eye recogni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蓄电池、搭电线束、及搭电端子,搭电线束包括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所述正极导线与所述蓄电池的正极电连接,所述负极导线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电连接;搭电端子包括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所述正极端子与所述正极导线电连接,所述负极端子与所述负极导线电连接,所述搭电端子用以供外部电源搭电使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提供一种蓄电池紧急搭电功能,以保证蓄电池出现亏电状况时车门仍可以被解锁。

Description

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以及新能源车型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车辆上的功能越来越趋于自动化设计,例如车门解锁及开启依赖于电动机构。并且,依赖于车辆的电气系统越来越稳定、可靠,更多的车型逐渐舍弃机械钥匙解锁车门的功能。针对无机械钥匙的情况,若车辆上的蓄电池出现亏电状况,会导致车门无法解锁及开启,从而导致用户无法启动并使用车辆。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以解决该技术问题,针对蓄电池亏电状况,用户依然能够解锁车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旨在提供一种蓄电池紧急搭电功能,以保证蓄电池出现亏电状况时车门仍可以被解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车辆包括:
蓄电池;
搭电线束,包括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所述正极导线与所述蓄电池的正极电连接,所述负极导线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电连接;
搭电端子,包括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所述正极端子与所述正极导线电连接,所述负极端子与所述负极导线电连接,所述搭电端子用以供外部电源搭电使用。
可选地,所述车辆还包括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的保险盒,所述保险盒设有第一熔断器,所述第一熔断器串联于所述正极导线与所述蓄电池的正极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熔断器所在电路处于开路状态。
可选地,所述第一熔断器的规格取值为20A至40A。
可选地,所述正极导线的规格大于等于4平方毫米。
可选地,所述车辆还包括前车身构件,所述负极导线的一端与所述负极端子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车身构件搭铁连接并靠近所述蓄电池设置。
可选地,所述车辆还包括电连接身份验证模块、及车门解锁模块,所述身份验证模块、所述车门解锁模块均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身份验证模块还与所述车门解锁模块电连接,所述身份验证模块用以验证用户的身份信息,所述车门解锁模块用以解锁车门。
可选地,所述车辆还包括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的保险盒,所述保险盒设有第二熔断器,所述第二熔断器串联于所述身份验证模块所在电路。
可选地,所述身份验证模块包括无线钥匙模块、人脸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及指纹识别模块的其中至少一者。
可选地,所述车辆还包括串联于所述正极端子与所述正极导线之间的第三熔断器,所述第三熔断器靠近所述正极端子设置。
可选地,所述车辆还包括外饰件,所述搭电端子设于所述外饰件。
可选地,所述车辆还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外饰件的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位于所述外饰件的内侧,所述搭电端子设于所述安装基座。
可选地,所述外饰件配置为前舱下护板、前保险杠及前轮护板的其中至少一者。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通过配置搭电线束及搭电端子,能够在蓄电池亏电状况下实现对蓄电池的紧急搭电,以便能够短暂激活车辆上的身份验证模块、及车门解锁模块,在身份验证模块验证成功用户的身份信息后,获得车门解锁的权限而使车门得以解锁,从而能够顺利开启车门以进入车内。不失一般性的,前舱盖板(机舱盖板)的解锁开关通常设在车门的主驾驶侧,所以当用户顺利进入车内后,就能解锁并开启前舱盖板,从而能够利用便捷式应急电源或其他车辆来为蓄电池进一步搭电以启动车辆的动力系统。当然,对于配置有动力电池的车型而言,若车辆恰好停在充电桩边上,还可以通过紧急搭电功能激活充电口盖解锁模块,再利用充电桩上的充电枪对车辆的动力电池进行充电,从而使动力电池能够对车辆的蓄电池进行智能补电,进而使车辆的各项电子功能能够正常使用,使得用户可以解锁开启车门。特别的,本发明技术方案非常适用于未配置机械钥匙的车型,当然了,配置有机械钥匙的车型也同样可以采用该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车辆一实施例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车辆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车辆一实施例在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3中安装基座、防护套等的零件爆炸图;
图5为图3中安装基座、防护套等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安装基座、防护套等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安装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车辆另一实施例在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8中安装基座、防护套等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安装面板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8中安装面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677154830000031
Figure BDA000367715483000004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车辆,参照图1至5,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车辆包括:
蓄电池11;
搭电线束40,包括正极导线41和负极导线42,所述正极导线41与所述蓄电池11的正极电连接,所述负极导线42与所述蓄电池11的负极电连接;
搭电端子50,包括正极端子51和负极端子52,所述正极端子51与所述正极导线41电连接,所述负极端子52与所述负极导线42电连接,所述搭电端子50能够在所述车辆上显露于外并用以供外部电源搭电使用。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通过配置搭电线束40及搭电端子50,能够在蓄电池11亏电状况下实现对蓄电池11的紧急搭电,以便能够短暂激活车辆上的身份验证模块、及车门解锁模块,在身份验证模块验证成功用户的身份信息后,获得车门解锁的权限而使车门得以解锁,从而能够顺利开启车门以进入车内。不失一般性的,前舱盖板(机舱盖板)的解锁开关通常设在车门的主驾驶侧,所以当用户顺利进入车内后,就能解锁并开启前舱盖板,从而能够利用便捷式应急电源或其他车辆来为蓄电池11进一步搭电以启动车辆的动力系统。当然,对于配置有动力电池的车型而言,若车辆恰好停在充电桩边上,还可以通过紧急搭电功能激活充电口盖解锁模块,再利用充电桩上的充电枪对车辆的动力电池进行充电,从而使动力电池能够对车辆的蓄电池11进行智能补电,进而使车辆的各项电子功能能够正常使用,使得用户可以解锁开启车门。特别的,本发明技术方案非常适用于未配置机械钥匙的车型,当然了,配置有机械钥匙的车型也同样可以采用该技术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车辆上的身份验证模块、车门解锁模块均与蓄电池11电连接,身份验证模块还通过域控制器与车门解锁模块电连接,所述身份验证模块用以验证用户的身份信息,所述车门解锁模块根据身份验证模块的输入信号解锁车门。具体而言,所述身份验证模块可以是无线钥匙模块、人脸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及指纹识别模块的其中至少一者,其中,人脸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或指纹识别模块的信息采集器可以设置在车门或车身上,例如将人脸识别模块的摄像头(信息采集器)设在车窗饰板上,将指纹识别模块的指纹采集器(信息采集器)设在车门外拉手上等等。无线钥匙模块可以是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蓝牙通信、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通信、或5G移动通信等任意一种技术,其中5G移动通信指的是,用户能够利用手机一类的移动智能终端登录用户账号,然后通过5G移动通信技术发送控制指令至车辆。上述任意一种身份验证模块均需要蓄电池11供电才能正常工作,所以在蓄电池11亏电时无法被激活启动,导致用户无法解锁开启车门。而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车辆上配置搭电线束40和搭电端子50,也即,提供一种紧急搭电功能,使得蓄电池11能够临时工作并向身份验证模块等电器件供电,从而能够解锁开启车门,以便用户能够进行下一步维修操作。
为了方便用户操作,可以选择将搭电端子50设在用户容易够着的区域,例如设在车辆的外饰件,或设在车辆外侧的电器件。在一实施例中,搭电端子50设于处于前舱区域的外饰件,具体地,外饰件可以是前舱下护板21、前保险杠或前轮护板,其中,前保险杠位于车辆的前端,前舱下护板21位于前防撞梁的下方,前轮护板用以遮盖车身前轮罩结构。由于蓄电池11、发动机或电动机等通常设于前舱区域,所以将搭电端子50设在同处于前舱区域的前保险杠、前舱下护板21或前轮护板上,有利于缩短搭电线束40的长度,从而降低车辆的制造成本,并简化前舱内部的布置结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搭电端子设于后保险杠、车门外饰板等外饰件上。
进一步地,还可以选择让搭电端子50在车辆正常使用时不显露于外,或让搭电端子50布置在车辆外侧的非显而易见区域,而当需要紧急搭电时才让搭电端子50显露出来,以便搭电使用,从而能够保证车辆外观的整洁美观性。实现上述效果的技术手段具有多种,例如,请参照图1,图1为车辆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车辆的左侧视图,在一实施例中,搭电端子50位于前舱下护板21的内侧,也即,位于前舱下护板21的朝向前防撞梁的一侧,当需要紧急搭电时用户只需进入车底后就能够着搭电端子50。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搭电端子还可以布置在车辆外侧的电器件内,例如搭电端子内置于雨刷器的显露于车外的部分,且雨刷器设有操作口、及活动封盖所述操作口的盖板,搭电端子至少部分显露于操作口内,则只要拆开盖板就能对搭电端子进行搭电操作;同理,还可以将搭电端子内置于前照灯、前雾灯、示廓灯、及牌照灯等电器件内部。在又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搭电端子长期在车辆上显露于外,例如安装在位于车底的副车架、发动机底部、变速箱底部等结构上,当用户进入车底就能直接看到搭电端子;又例如搭电端子凸设并显露在外饰件的外侧。
请参照图1和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辆还包括前车身构件13,所述负极导线42的一端与所述负极端子52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车身构件13搭铁连接并靠近所述蓄电池11设置。也即,采用负极搭铁的形式,并且使搭铁点1414靠近蓄电池11,以缩短搭铁回路长度而减小回路电压降。需要说明的是,前车身构件13位于前舱区域,其包括前纵梁13、前轮罩、前防撞梁、前副车架、前围板等钣金件,搭铁点1414主要依据蓄电池11在前舱区域内的布置位置而定,所以上述任一钣金件均可以用于搭电线束40的搭铁。本实施例中,负极导线42的搭铁点1414位于前纵梁13内板上。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是负极导线的另一端直接连接到蓄电池的负极端,而不是通过车身搭铁的形式。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正极搭铁的形式。
为了保护蓄电池11及搭电线束40不因意外情况受损,请参照图1和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辆还包括与所述蓄电池11电连接的保险盒12,所述保险盒12设有第一熔断器(附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熔断器串联于所述正极导线41与所述蓄电池11的正极之间。如此,当正极端子51和负极端子52意外短接时,第一熔断器能够适时熔断以保护蓄电池11及搭电线束40不受损。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熔断器的规格取值为20A至40A,所述正极导线41的规格大于等于4平方毫米。可以理解的,若第一熔断器选用的规格过小,则可以临时激活启用的电子功能非常有限,例如配置有车门开启电机的车型,其车门开启电机所需电流通常为15A,再加上身份识别模块等电器件所需电流,所以第一熔断器规格不能选用过低,否则紧急搭电功能不足以支持车辆进行身份验证并解锁开启车门。值得一提的是,车门采用电动开启方式逐渐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也即,利用车门开启电机驱动车门开启,这一车型的车门开启电机的运行电流较大,所以需要配置较高规格的熔断器以支持车门开启电机的正常运行。若第一熔断器选用的规格过大,则紧急搭电是向蓄电池11提供的电流过大,这允许用户还能够额外启用其他电子功能,例如启用制动器的制动功能等。而为了保护蓄电池11及相关的电子功能模块,应该尽可能避免上述情况发生,也即,避免用户启用其他不必要的电子功能,第一熔断器的规格选用也不能过高。如此,第一熔断器恰好能够支持车辆验证用户身份并解锁开启车门即可,并留有一定的设计余量以适配于不同车型的电器件。容易理解的,正极导线41的规格应该适配于器的规格,所以正极导线41的规格也不能选用过小,否则无法满足紧急搭电时的使用要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熔断器所在电路处于开路状态,也即,在车辆正常使用时第一熔断器所在电路持续处于开路状态,第一熔断器所在电路不与车辆上的任一负载电器电连接。如此,能够避免在使用紧急搭电功能时对电路上的负载电器造成影响甚至损坏,并且,无需对第一熔断器所在电路或负载电器做防反接电路设计,从而能够简化车辆的电气结构并降低车辆的制造成本。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第一熔断器所在电路上设有负载电器,并且该电路设计有防反接电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保险盒12设有第二熔断器,所述第二熔断器串联于所述身份验证模块所在电路。如此,利用第二熔断器能够保护身份验证模块不受损。本实施例中,第二熔断器所在电路与第一熔断器所在电路设为不同,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第一熔断器与第二熔断器配置为同一个熔断器,也即,身份验证模块、第一熔断器、及蓄电池串联设置,且身份验证模块设计有防反接电路。
可以理解的,蓄电池11出现亏电状况的概率较低,用户通常不会使用到搭电端子50,但切实使用时又要保证一定的操作便捷性。为了提高紧急搭电功能的使用便捷性,请参照图1、3至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辆还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外饰件21的安装基座22,所述安装基座22位于所述外饰件21的内侧,所述搭电端子50设于所述安装基座22。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外饰件21配置为前舱下护板21。如此,安装基座22设在前舱下护板21,既能够方便用户够着安装基座22,又能够将搭电端子50从前舱下护板21上拆卸下来,以方便用户进行搭电操作。值得一提的是,还可以将搭电线束40配置为有富余的长度,如此,使安装基座22被拆卸后能够被拉扯远离车辆,直至更方便用户操作的空间。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安装基座连接于外饰件的侧边缘,搭电端子显露于外饰件的侧边缘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所述搭电端子直接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前舱下护板的内侧,例如搭电线束的靠近搭电端子的一端设有卡扣或魔术贴,通过卡扣或魔术贴固定在前舱下护板上。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前保险杠上设有拖车钩盖的车型而言,还可以将搭电端子设置在拖车钩盖的内侧。
考虑到某些极端情况下正极端子51与负极端子52发生意外短接,若用户在要用到紧急充电功能时才发现这一问题,则由于无法开启前舱盖板而无法更换保险盒12内的第一熔断器,从而导致第一熔断器烧毁而使紧急充电功能失效。例如,在搭电端子50通过安装基座22设在前舱下护板21的实施例中,当车辆涉水时搭电端子50可能会被水浸没或被水飞溅到,致使正极端子51和负极端子52因流水而短接。请参照图3和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辆还包括串联于所述正极端子51与所述正极导线41之间的第三熔断器23,所述第三熔断器23靠近所述正极端子51设置。具体地,在搭电端子50通过安装基座22设在前舱下护板21的实施例中,第三熔断器23设于安装基座22上。如此,当车辆涉水导致正极端子51与负极端子52发生短接时第三熔断器23会适时烧毁,若用户在要用到紧急充电功能时发现第三熔断器23烧毁了,只需更换安装基座22上的第三熔断器23即可让紧急充电功能正常使用。可以理解的,在搭电端子50设在前轮护板上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选择在安装基座22上配置第三熔断器23,也即,不论搭电端子50是否位于车辆的涉水线之下,都可以选择加装第三熔断器23。另外,考虑到因诸如车辆涉水导致正极端子51与负极端子52短接的意外状的发生概率极低,所以,可以只在所述正极导线41与所述蓄电池11之间串联有第一熔断器,而不设置第三熔断器23。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只在正极导线与正极端子之间串联第三熔断器,而不设置第一熔断器,此时第三熔断器同样起到保护蓄电池与搭电线束的效果。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搭电端子与第三熔断器均直接固定在前舱下护板的内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熔断器23的规格取值为20A至40A。容易理解的,此处第三熔断器23的规格限定理由,与上文论述第一熔断器选定为20A至40A的理由相同,所以在此不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在车辆同时设有第一熔断器和第三熔断器23的实施例中,第一熔断器与第三熔断器23的规格配置为相同,例如第一熔断器与第三熔断器23均配置为30A。
请参照图3至6,在第三熔断器23设于安装基座22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安装基座22设有第一安装位221和第二安装位222,所述第三熔断器23设于所述第一安装位221,所述第二安装位222用以供所述搭电线束40安装,所述正极端子51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安装位221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安装位222。具体地,第一安装位221位于所述正极端子51与所述负极端子52之间。如此,通过第一安装位221将正极端子51与负极端子52间隔开,能够降低正极端子51与负极端子52意外短接的风险,从而保证紧急搭电功能的长期有效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第一安装位位于正极端子与负极端子的同一侧。
在第三熔断器23设于安装基座22的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位221配置为安装孔221,所述正极端子51部分位于所述安装孔221内,所述第三熔断器23插设于所述安装孔221并串联于正极端子51。如此,能够方便第三熔断器23安装固定在安装基座22上,并且安装孔221结构能够对第三熔断器23起到保护作用,避免第三熔断器23意外损坏的问题。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第一安装位配置为卡勾,第三熔断器卡置于卡勾并与正极端子相连接。
在第三熔断器23设于安装基座22的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二安装位222配置为线束接口222,所述线束接口222的外侧面设有限位凸部223,所述搭电线束40对应限位凸部223设有限位孔(附图中未示出)。如此,利用限位凸部223与限位孔的配合结构实现搭电线束40与安装基座22的可拆卸连接,能够方便总装生产线上的工人将搭电线束40装配到安装基座22上,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第二安装位配置为线束插头,或者是搭电端子上设有螺纹孔以作为第二安装位,搭电线束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该螺纹孔上。
在第三熔断器23设于安装基座22的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正极端子51部分嵌设于所述安装基座22,所述负极端子52部分嵌设于所述安装基座22。具体地,正极端子51与负极端子52通过嵌件注塑方式与安装基座22成型为一体,并使正极端子51的一端和负极端子52的一端显露出来以备搭电使用,正极端子51的另一端、负极端子52的另一端则在第二安装位222上显露。如此,能够节省搭电端子50与安装基座22之间的装配工序,有利于降低车辆的物料管理成本、及仓储运输成本,还能够提高搭电端子50与安装基座22之间的连接强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正极端子通过螺钉或铆钉或焊接固定在安装基座的外侧,负极端子螺钉或铆钉或焊接固定在安装基座的外侧。
在第三熔断器23设于安装基座22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车辆还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装基座22的防护套25,所述防护套25至少罩设于所述搭电端子50的显露部分。如此,能够对搭电端子50起到保护作用,既能避免搭电端子50意外锈蚀或损坏的问题,又能降低正极端子51与负极端子52意外短接的风险。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防护套25包括第一套体251和第二套体252,所述第一套体251设有两个并分别罩设于所述正极端子51和所述负极端子52,所述第二套体252罩设于所述第一安装位221。如此,利用防护套25保护第三熔断器23,结构简单,不需要额外设计零件来罩设第一安装位221。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套体251与第二套体252成型为一体设置,如此,能够降低车辆的物料管理成本,也方便生产线上工人装配防护套25。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第一套体与第二套体分体设置。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防护套只罩设在搭电端子,而第一安装位利用盖板罩盖。
请参照图1,在第三熔断器23设于安装基座22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体251上设有标记结构253,所述标记结构253用以对应标记所述正极端子51和/或所述负极端子52。具体地,正极端子51和负极端子52均有对应的标记结构253,标记结构253可以是“+”、“-”字符,或“正”、“负”字符,可以在防护套25注塑成型时直接成形出该标记结构253,也可以是利用标签纸作为标记结构253。如此,能够指导线上快速、正确地装配防护套25,并避免用户在使用紧急功能时搭错正负极。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只对应正极端子,或只对应负极端子设有标记结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不在防护套上设置标记结构,而在安装基座上设置标记结构。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在防护套和安装基座上均对应正极端子和/或所述负极端子设置标记结构。
在第三熔断器23设于安装基座22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套体252与所述安装基座22之间设有防呆结构。具体而言,安装基座22对应第二套体252设有避让孔224,第二套体252能够穿设避让孔224而套设在第二安装位222的外周面上;第二套体252的外周面上设有一防呆凸筋254,防呆凸筋254沿第二套体252的安装方向延伸,避让孔224对应防呆凸筋254设有防呆缺口225。如此,能够避免线上工人错装导致标记结构253的位置搞混,从而避免用户在使用紧急功能时搭错正负极。并且该防呆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车辆的制造成本。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防护套和安装基座上均对应正极端子和/或所述负极端子设置标记结构的实施例中,还可以不设置防呆结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第二套体与第一安装位之间设有防呆结构。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套体与第一安装位之间、第二套体与所述安装基座之间均设有防呆结构。
当然,安装基座与搭电端子50的结构除了上述实施例以外,还可以是其他形式,例如,请参照图8至11,在车辆的另一实施例中,安装基座22'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座体221'和第二座体222',所述搭电端子50夹设于所述第一座体221'与所述第二座体222'之间,并部分显露于外以供搭电使用。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座体221'卡接于所述第二座体222'。如此,方便搭电端子50装配到安装基座22'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第一座体通过螺钉锁附、铆钉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二座体上。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由于正极端子与正极导线之间未串联第三熔断器,所以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的结构可以设计得很简单。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之间成形有一安装腔,第三熔断器插设于安装腔并与一搭电端子串联。
在安装基座22'包括第一座体221'和第二座体222'的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搭电端子50的一端翻折成形有线束插孔53,所述线束插孔53用以供所述搭电线束40插接。如此,利用搭电端子50的结构直接弯折成形出线束插孔53,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车辆的制造成本。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安装基座上设有线束插头,搭电端子的一端电连接于线束插头。
在安装基座22'包括第一座体221'和第二座体222'的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搭电端子50的另一端配置为导电片54,所述导电片54位于所述安装基座22'的远离所述外饰件21的一侧。如此,能够方便用户将应急电源的搭电夹子夹设在导电片54上,也即,方便紧急搭电功能的使用。值得一提的是,在安装基座22'设在前舱下护板21内侧的实施例中,导电片54位于安装基座22'的远离所述前舱下护板21的一侧设置,也即,导电片54位于前舱下护板21的上方,能够降低车辆涉水时水飞溅或浸没导电片54的风险。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导电片凸设于安装基座的侧面。
在安装基座22'包括的第一座体221'和第二座体222'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车辆还包括防护套25',所述防护套25'套设于所述搭电端子50。如此,能够对搭电端子50起到保护作用,既能避免搭电端子50意外锈蚀或损坏的问题,又能降低正极端子51与负极端子52意外短接的风险。
请参照图3或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饰件21(21')对应所述安装基座22(22')设有让位口211(211'),所述车辆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让位口211(211')的安装面板24(24'),所述安装基座22(22')设于所述安装面板24(24')的内侧。如此,用户能够将安装面板24(24')连同安装基座22(22')一起从让位口211(211')上拆卸下来,并将安装基座22(22')及其上的搭电端子50经由让位口211(211')拉扯出来,以便用户能够在外饰件21的外侧进行搭电操作,从而提高紧急搭电功能的使用便捷性。并且,在安装基座22(22')设于前舱下护板21的实施例中,用户可以不进入车底,而是蹲下身子就能伸手够着安装面板24(24'),并将安装面板24(24')及安装基座22(22')拆卸下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安装基座直接固定在外饰件的内侧面上。
请参照图3或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面板24(24')卡接于所述让位口211(211')。如此,能够方便安装面板24(24')的拆装,从而提高紧急搭电功能的使用便捷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安装面板通过螺钉锁附在让位口。
安装面板与让位口的卡接固定方式具有多种,例如,请参照图3至5、7,在一实施例中,安装面板24设有相对的限位卡扣242和固定卡扣241,限位卡扣242与固定卡扣241分设于安装面板24的两相对侧缘,所述让位口211具有相对的第一内侧缘212和第二内侧缘213,所述限位卡扣242抵接于所述第一内侧缘212,所述固定卡扣241抵接于所述第二内侧缘213。具体的,在装配安装面板24时,先将限位卡扣242倾斜地穿过让位口211并抵在第一内侧缘212,再转动安装面板24以使固定卡扣241靠近让位口211,然后使固定卡扣241发生弹性形变地穿过让位口211,并卡置在第二内侧缘213;而拆卸安装面板24的顺序与装配顺序相反,也即,先撬开固定卡扣241这一侧,再使限位卡扣242脱离即可。当然,请参照图8至10,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所述安装面板24'的内侧面设有固定卡扣241',所述让位口211'对应所述固定卡扣241'设有避让缺口212',所述固定卡扣241'能够穿过所述避让缺口212',并转动地卡接在所述让位口211'的内侧缘。具体的,在装配安装面板24'时,将固定卡扣241'对准避让缺口212'在固定卡扣241'穿过避让缺口212'后转动安装面板24',以使固定卡扣241'抵接在让位口211'的内侧缘。而当需要拆卸安装面板24'时,只需转动安装面板24'并致使固定卡扣241'转动至避让缺口212'处,然后固定卡扣241'就能从避让缺口212'处脱出。如此,安装面板24'通过转动卡接的方式固定在让位口211'上,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的优点。
请参照图10和11,在安装面板24'转动卡接于让位口211'的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安装面板24'的外侧面设有至少两间隔设置的沉槽242',相邻两所述沉槽242'之间形成有隔断筋243',所述隔断筋243'用以供抵推而转动所述安装面板24'。需要说明的是,安装面板24'的外侧面指的是其背离搭电端子50的一侧,也即,在外饰件21上显露于外的一侧。如此,通过设置的隔断筋243',能够方便用户转动安装面板24',从而不借助工具就能快速拆装安装面板24'。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安装面板的外侧面凸设有转动把手。
在一实施例中,安装基座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面板。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安装基座卡接固定在安装面板上。如此,能够方便安装基座装配固定在安装面板上,从而提高总装生产线上的生产效率。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安装基座螺钉锁附在安装面板上。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基座通过焊接或铆接等方式固定在安装面板上。
安装基座与安装面板的卡接固定方式具有多种,例如,请参照图4至7,在一实施例中,安装基座22的两侧设有卡接凸部226,安装面板24对应卡接凸部226设有卡接孔244。当然,请参照图9和10,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安装基座22'的朝向安装面板24'的一侧安装有卡扣26',安装面板24'对应卡扣26'设有卡接孔244',卡扣26'卡置于卡接孔244'上。上述两种卡接固定的结构比较简单,但安装可靠且便捷,有利于降低车辆的制造成本并提高装配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外饰件21、安装面板24、安装基座22、搭电端子50、及防护套25(25')可以先组装成一外饰件总成,再供货至总装车间的总装生产线上,也即,在总装生产线下事先模块化装配好外饰件总成,使总装线上工人只需负责将搭电线束40插接到安装基座22上,再将外饰件总成装配到车体上即可。如此,有利于缩短总装线的生产节拍,并提高车辆的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蓄电池;
搭电线束,包括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所述正极导线与所述蓄电池的正极电连接,所述负极导线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电连接;
搭电端子,包括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所述正极端子与所述正极导线电连接,所述负极端子与所述负极导线电连接,所述搭电端子用以供外部电源搭电使用;
所述车辆还包括串联于所述正极端子与所述正极导线之间的第三熔断器,所述第三熔断器靠近所述正极端子设置;
所述车辆还包括外饰件,所述搭电端子直接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外饰件;或者,所述车辆还包括外饰件和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外饰件的安装基座,所述搭电端子设于所述安装基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的保险盒,所述保险盒设有第一熔断器,所述第一熔断器串联于所述正极导线与所述蓄电池的正极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熔断器所在电路处于开路状态;
和/或,所述第一熔断器的规格取值为20A至40A;
和/或,所述正极导线的规格大于等于4平方毫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前车身构件,所述负极导线的一端与所述负极端子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车身构件搭铁连接并靠近所述蓄电池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身份验证模块和车门解锁模块,所述身份验证模块、所述车门解锁模块均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身份验证模块还与所述车门解锁模块电连接,所述身份验证模块用以验证用户的身份信息,所述车门解锁模块用以解锁车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的保险盒,所述保险盒设有第二熔断器,所述第二熔断器串联于所述身份验证模块所在电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验证模块包括无线钥匙模块、人脸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及指纹识别模块的其中至少一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外饰件的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位于所述外饰件的内侧,所述搭电端子设于所述安装基座;
和/或,所述外饰件配置为前舱下护板、前保险杠及前轮护板的其中至少一者。
CN202210639677.4A 2022-06-02 2022-06-02 车辆 Active CN1148343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9677.4A CN114834398B (zh) 2022-06-02 2022-06-02 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9677.4A CN114834398B (zh) 2022-06-02 2022-06-02 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34398A CN114834398A (zh) 2022-08-02
CN114834398B true CN114834398B (zh) 2023-07-07

Family

ID=82575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39677.4A Active CN114834398B (zh) 2022-06-02 2022-06-02 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343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38550A (zh) * 2022-09-15 2024-03-2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解锁控制装置、车辆、车辆解锁控制方法
CN115476818B (zh) * 2022-10-31 2024-04-26 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无机械钥匙搭电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880131U (zh) * 2020-05-09 2020-11-06 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车辆应急启动装置、车辆用的供电装置及车辆
WO2022068018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广州市凯捷电源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56079Y (zh) * 1993-05-11 1994-02-16 蒲景良 机动车用随车电瓶充电器
CN202586391U (zh) * 2012-02-23 2012-12-05 东莞市理士奥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密封式铅酸蓄电池的充电装置
CN103807077B (zh) * 2014-01-22 2015-10-14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车用起动电路
CN108528240B (zh) * 2018-03-22 2020-06-19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能转换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10911919U (zh) * 2019-07-23 2020-07-03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拖车钩盖及具有该拖车钩盖的汽车
CN210468863U (zh) * 2019-10-30 2020-05-05 深圳市杰瑞佳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蓄电池应急充电器
CN211404906U (zh) * 2019-12-02 2020-09-01 程雷 一种汽车电瓶亏电辅助充电装置
CN212556129U (zh) * 2020-07-14 2021-02-19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主驾人员信息采集的车辆控制系统及汽车
CN113205623A (zh) * 2021-04-30 2021-08-03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解锁系统、方法及汽车
RU2757573C1 (ru) * 2021-05-28 2021-10-18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науч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Федеральный научный агроинженерный центр ВИМ» (ФГБНУ ФНАЦ ВИМ) Система управления зарядом аккумуляторных батарей для электротранспорта от стандартного сетевого напряжения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880131U (zh) * 2020-05-09 2020-11-06 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车辆应急启动装置、车辆用的供电装置及车辆
WO2022068018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广州市凯捷电源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整车电器件搭铁原则浅谈;刘凤;汽车电器;63-6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34398A (zh) 2022-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34398B (zh) 车辆
US5077643A (en) Combination courtesy light and detachable flashlight assembly
JP3298736B2 (ja) 車両用携帯式電装装置
US6593027B1 (en) Combination battery cover, heat shield and hold down
CN217347715U (zh) 外饰件总成和车辆
CN217415674U (zh) 外饰件总成和车辆
CN113043965A (zh) 电气部件安装结构
CN219134097U (zh) 无机械钥匙的汽车
KR101668719B1 (ko) 차량용 카드키
CN214929519U (zh) 车辆
CN209904546U (zh) 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
CN212303893U (zh) 一种车载天线组件
CN218293217U (zh) 一种车辆断电进入系统及车辆
CN212647535U (zh) 车载供电前装单片式电子标签
US20220320845A1 (en) Vehicle terminal holder assembly
CN107316957B (zh) 一种一体式盖板及采用上述盖板的二次电池
CN219927425U (zh) 遮阳装置以及车辆
CN216213240U (zh) 一种汽车用启停蓄电池正极保险盒
CN202417028U (zh) 车辆控制器和具有其的纽扣式智能钥匙装置
CN114284790B (zh) 一种汽车前行李箱车载电源插座的防水结构
CN217012928U (zh) 一种头盔、头盔锁组件及单车
CN221213898U (zh) 在应急时防盗的车辆
JP2005041413A (ja) 自動車用ドア構造
CN103147627A (zh) 车辆控制器和具有其的纽扣式智能钥匙装置
CN211809454U (zh) 一种汽车节电管理装置、系统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