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30005B - 照相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相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30005B
CN114830005B CN202080087594.8A CN202080087594A CN114830005B CN 114830005 B CN114830005 B CN 114830005B CN 202080087594 A CN202080087594 A CN 202080087594A CN 114830005 B CN114830005 B CN 1148300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rel
barrel unit
bellows
state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75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30005A (zh
Inventor
若山富裕
小泽雄一
村山美树
桐原武久
田坂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pal Corp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pal Corp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pal Corp,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pa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8300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300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300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300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04Bodies collapsible, foldable or extensible, e.g. book type
    • G03B17/045Bellow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20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mov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7/22Extensible connections, e.g. bellow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53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 G03B2205/0061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using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提供照相机装置,能够在实现遮光和防尘的同时,不产生渐晕地进行镜头的位置不同的两种拍摄。照相机装置(1)具有:框架(20),其包含从收纳有照片胶片(F)的胶片收纳部(21)沿光轴方向延伸的机筒部(22);以及镜头镜筒(10),其能够在机筒部(22)的内侧沿着X方向移动。镜头镜筒(10)包含:筒部(11、12),该筒部(11、12)能够相对于机筒部(22)向前方移动;以及筒部(13),其能够相对于筒部(12)向前方移动。照相机装置(1)具有对框架(20)与筒部(11)之间进行连结的后方波纹管(50)和对筒部(13)与筒部(11)之间进行连结的前方波纹管(60)。在筒部(11、12)相对于机筒部(22)向前方伸出且筒部(13)收纳于筒部(12)的内侧的第一拍摄状态下,后方波纹管(50)处于伸长的状态,前方波纹管(60)处于局部收缩的状态。在第二拍摄状态下,筒部(13)相对于筒部(12)向前方伸出。

Description

照相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相机装置,尤其涉及使用伸缩自如的波纹管将镜头镜筒伸出的照相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具有将镜头镜筒沿着光轴方向而向前方伸出的镜筒伸出机构的照相机。在这样的照相机中,为了进行将镜头镜筒伸出时的遮光和防尘,通常利用伸缩自如的波纹管来连结镜头镜筒和照相机主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这里,为了在通常的拍摄的基础上进行近距离的拍摄(微距拍摄),需要从通常的拍摄时将镜头镜筒进一步伸出,但若镜头镜筒的伸出距离变长,则上述的波纹管的伸缩的程度也变大,因此认为收缩的波纹管映入投影在照片胶片上的像而产生渐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333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现有技术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实现遮光和防尘的同时,不产生渐晕地进行镜头的位置不同的两种拍摄的照相机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能够在实现遮光和防尘的同时,不产生渐晕地进行镜头的位置不同的两种拍摄的照相机装置。该照相机装置具有:框架,其包含收纳有照片胶片的胶片收纳部和从上述胶片收纳部沿光轴方向延伸的机筒部;以及镜头镜筒,其能够在上述机筒部的内侧沿着上述光轴方向移动。上述镜头镜筒包含后方镜筒单元和前方镜筒单元,该后方镜筒单元能够从收纳于上述机筒部的半径方向内侧的状态相对于上述机筒部向前方移动,该前方镜筒单元能够从收纳于上述后方镜筒单元的半径方向内侧的状态相对于上述后方镜筒单元向前方移动。上述前方镜筒单元在内部收纳有至少一个透镜。上述照相机装置还具有:后方波纹管,其对上述框架与上述后方镜筒单元之间进行连结;以及前方波纹管,其对上述后方镜筒单元与上述前方镜筒单元之间进行连结。上述镜头镜筒构成为能够实现如下状态:收缩状态,在该收缩状态下,上述后方镜筒单元收纳于上述机筒部的半径方向内侧且上述前方镜筒单元收纳于上述后方镜筒单元的半径方向内侧;第一拍摄状态,在该第一拍摄状态下,上述后方镜筒单元相对于上述机筒部向前方伸出且上述前方镜筒单元收纳于上述后方镜筒单元的半径方向内侧;以及第二拍摄状态,在该第二拍摄状态下,上述后方镜筒单元相对于上述机筒部向前方伸出且上述前方镜筒单元相对于上述后方镜筒单元向前方伸出。在上述第一拍摄状态下,上述后方波纹管处于伸长的状态,位于从上述至少一个透镜向上述照片胶片投影的光线的外侧,上述前方波纹管处于至少局部收缩的状态,但位于从上述至少一个透镜向上述照片胶片投影的光线的外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照相机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收纳在由图1所示的照相机装置的前盖、后盖以及顶盖形成的内部空间中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镜头镜筒在+X方向上最大限度地伸长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图1所示的照相机装置的第一拍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图1所示的照相机装置的第二拍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图1所示的收缩状态下的照相机装置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7是用于说明图2所示的后方波纹管的安装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用于说明图6所示的前方波纹管的安装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图4所示的第一拍摄状态下的照相机装置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10是图5所示的第二拍摄状态下的照相机装置的局部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10对本发明的照相机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另外,在图1至图10中,对相同或相当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在图1至图10中,存在夸张地示出各构成要素的比例尺、尺寸的情况、省略了一部分构成要素的情况。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照相机装置1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中的照相机装置1是使用在拍摄后自动地进行显影的照片胶片的照相机(即显照相机),但本发明当然也能够应用于这样的即显照相机以外的照相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起见,将图1中的+X方向称为“前”或“前方”,将-X方向称为“后”或“后方”。
如图1所示,照相机装置1具有前盖2、安装在前盖2的后方的后盖3、被前盖2和后盖3所夹的顶盖4以及收纳于前盖2的筒状部2A的内侧的镜头镜筒10。在前盖2上形成有取景窗5,与该取景窗5相邻地配置有闪光窗6。另外,在取景窗5的-Z方向侧配置有释放按钮7。在顶盖4上形成有沿Y方向延伸的排出缝4A,从该排出缝4A排出在拍摄后显影的照片胶片。
图2是示出收纳在由前盖2、后盖3以及顶盖4形成的内部空间中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如图2所示,照相机装置1具有框架20,该框架20包含:胶片收纳部21,其形成有在内部收纳照片胶片的收纳空间S;以及筒状的机筒部22,其安装在胶片收纳部21的前方(+X方向)。在机筒部22形成有螺纹孔22A,在胶片收纳部21也形成有螺纹孔21A。通过使螺钉(未图示)与这些螺纹孔22A、21A螺合,从而将机筒部22安装于胶片收纳部21而构成框架20。在机筒部22安装于胶片收纳部21的状态下,机筒部22从胶片收纳部21向前方(+X方向)延伸,在该机筒部22的内部保持有镜头镜筒10。
本实施方式中的镜头镜筒10构成为能够在+X方向上伸长。图3是示出在+X方向上最大限度地伸长的状态的镜头镜筒10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镜头镜筒10包含第一筒部11、第二筒部12以及第三筒部13。第一筒部11能够相对于框架20的机筒部22在X方向上移动,第二筒部12能够相对于第一筒部11在X方向上移动。另外,第三筒部13能够相对于第二筒部12在X方向上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筒部11和第二筒部12构成一个镜筒单元(后方镜筒单元),第三筒部13构成另一个镜筒单元(前方镜筒单元)。
如图3所示,在镜头镜筒10的第一筒部11的后端部形成有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2个卡合突起14。如图2所示,与各个卡合突起14对应地在框架20的机筒部22形成有沿着光轴P的方向(X方向)延伸的2个引导槽24。镜头镜筒10各自的卡合突起14收纳在机筒部22的引导槽24的内部,并与引导槽24卡合。引导槽24的Z方向的宽度为比卡合突起14的Z方向的宽度稍大的程度。因此,卡合突起14一边被引导槽24引导一边在引导槽24的内部沿光轴P的方向(X方向)移动。
如图2所示,操作按钮8以被向+X方向施力的状态设置在框架20的机筒部22。如图1所示,该操作按钮8在前盖2的筒状部2A的附近从前盖2向+X方向突出,用户能够将操作按钮8向-X方向压入。当用户将操作按钮8向-X方向压入时,通过安装于机筒部22的镜筒伸出机构9将镜头镜筒10的卡合突起14向+X方向推出,从而如图4所示那样,镜头镜筒10向+X方向伸出。当这样镜头镜筒10从机筒部22向+X方向飞出时,照相机装置1的电源通过未图示的开关机构而接通。另外,镜筒伸出机构9并不限定于特定的结构,只要能够将镜头镜筒10向+X方向伸出,则可以为任意的构造。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筒部11相对于机筒部22向+X方向移动时,通过未图示的移动机构使第二筒部12相对于第一筒部11向+X方向移动。因此,如图4所示,成为第二筒部12从第一筒部11向+X方向伸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用户能够进行通常的拍摄。以下,将该状态称为“第一拍摄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4所示的状态下,用户能够用手将第三筒部13从第二筒部12进一步向+X方向拉出。当将第三筒部13从第二筒部12进一步向+X方向拉出时,如图5所示那样,成为第三筒部13从第二筒部12向+X方向伸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用户能够进行例如近距离的微距拍摄。以下,将该状态称为“第二拍摄状态”。
图1示出了镜头镜筒10收纳在框架20的机筒部22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镜头镜筒10在X方向上变得最短。以下,将该状态称为“收缩状态”。图6是该收缩状态下的照相机装置1的局部纵剖视图。如图6所示,在第三筒部13的内部,从被摄体侧(+X方向侧)依次收纳有挡板131、第一透镜132、光圈133以及第二透镜134。另外,在胶片收纳部21的收纳空间S的规定的位置配置有照片胶片F。
如图6所示,在镜头镜筒10的第一筒部11与框架20的胶片收纳部21之间设置有后方波纹管50。该后方波纹管50例如由橡胶等具有柔软性的材料构成,构成为随着第一筒部11相对于机筒部22的移动而伸缩。如图2所示,在后方波纹管50的内侧形成有矩形状的开口部T,该开口部T具有随着从第一筒部11朝向框架20而逐渐变大的形状。在后方波纹管50的后端部形成有向外侧扩展的矩形状的后侧连结部51,如图6所示,该后侧连结部51夹在胶片收纳部21与机筒部22之间而被保持。
图7是用于说明后方波纹管50的安装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如图2和图7所示,在后方波纹管50的前端部形成有向内侧延伸的矩形状的前侧连结部52,在该前侧连结部52形成有多个螺纹孔52A。如图7所示,镜头镜筒10的第一筒部11在其后端部具有矩形框状的连结凸缘41(第一连结凸缘),在该连结凸缘41上,与后方波纹管50的前侧连结部52的螺纹孔52A对应地形成有螺纹孔41A。在后方波纹管50的前侧连结部52的后方(-X方向侧)配置有矩形框状的安装板55。在该安装板55上也与后方波纹管50的前侧连结部52的螺纹孔52A对应地形成有螺纹孔55A。通过使螺钉56与安装板55的螺纹孔55A、后方波纹管50的前侧连结部52的螺纹孔52A以及第一筒部11的连结凸缘41的螺纹孔41A螺合,后方波纹管50的前侧连结部52夹在安装板55与第一筒部11的连结凸缘41之间而被保持。
如图6所示,在镜头镜筒10的第一筒部11与第三筒部13之间设置有前方波纹管60。该前方波纹管60例如由橡胶等具有柔软性的材料构成,构成为随着第三筒部13相对于第一筒部11的移动而伸缩。
图8是用于说明前方波纹管60的安装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如图8所示,在前方波纹管60的内侧形成有矩形状的开口部U,该开口部U具有随着从第三筒部13朝向第一筒部11而逐渐变大的形状。如图8所示,在前方波纹管60的后端部形成有向外侧扩展的矩形状的后侧连结部61。在该前方波纹管60的后侧连结部61的前方(+X方向侧)配置有矩形框状的安装板65。在该安装板65上形成有多个螺纹孔65A。在上述的第一筒部11的连结凸缘41上,与该安装板65的螺纹孔65A对应地形成有螺纹孔42A。通过使螺钉66从连结凸缘41的第三筒部13侧与安装板65的螺纹孔65A和第一筒部11的连结凸缘41的螺纹孔42A螺合,前方波纹管60的后侧连结部61夹在安装板65与第一筒部11的连结凸缘41之间而被保持。
如图8所示,在前方波纹管60的前端部形成有向内侧延伸的矩形状的前侧连结部62,在该前侧连结部62形成有多个螺纹孔62A。另外,镜头镜筒10的第三筒部13在其后端部具有矩形框状的连结凸缘31(第二连结凸缘),在该连结凸缘31上,与前方波纹管60的前侧连结部62的螺纹孔62A对应地形成有螺纹孔31A。该连结凸缘31可以与第三筒部13一体地形成,也可以是与第三筒部13分开的部件。
在前方波纹管60的前侧连结部62的后方(-X方向侧)配置有矩形框状的安装板67。在该安装板67上也与前方波纹管60的前侧连结部62的螺纹孔62A对应地形成有螺纹孔67A。通过使螺钉68与安装板67的螺纹孔67A、前方波纹管60的前侧连结部62的螺纹孔62A以及第三筒部13的连结凸缘31的螺纹孔31A螺合,前方波纹管60的前侧连结部62夹在安装板67与第三筒部13的连结凸缘31之间而被保持。
在图6所示的收缩状态下,镜头镜筒10的第一筒部11和第二筒部12收纳于机筒部22的半径方向内侧,第三筒部13收纳于第二筒部12的半径方向内侧。第一筒部11位于最靠-X方向侧的位置,后方波纹管50处于在X方向上收缩的状态。另外,第三筒部13处于在X方向上最接近第一筒部11的状态,前方波纹管60处于在X方向上收缩的状态。该状态是照相机装置1的电源未接通的状态,照相机装置1不进行拍摄。
图9是图4所示的第一拍摄状态下的照相机装置1的局部纵剖视图。如上所述,当用户从图6所示的收缩状态按下操作按钮8时,镜头镜筒10的第一筒部11相对于机筒部22向+X方向伸出,并且第二筒部12通过未图示的移动机构而相对于第一筒部11向+X方向伸出,成为图9所示的第一拍摄状态。在该第一拍摄状态下,镜头镜筒10的第三筒部13收纳在第二筒部12的半径方向内侧。
在该第一拍摄状态下,镜头镜筒10的第一筒部11相对于机筒部22向+X方向伸出,因此后方波纹管50处于伸长的状态。因此,后方波纹管50位于从第二透镜134向照片胶片F投影的光线B1的外侧,不会映入投影在照片胶片F上的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拍摄状态下,镜头镜筒10的第二筒部12相对于第一筒部11向+X方向伸出,因此前方波纹管60处于比图6所示的收缩状态稍微伸长的状态。因此,前方波纹管60位于从第二透镜134向照片胶片F投影的光线B1的外侧,不会映入投影在照片胶片F上的像。这样,在第一拍摄状态下,后方波纹管50和前方波纹管60均位于从第二透镜134向照片胶片F投影的光线B1的外侧,不会映入投影在照片胶片F上的像。
图10是图5所示的第二拍摄状态下的照相机装置1的局部纵剖视图。当用户从图9所示的第一拍摄状态用手将第三筒部13从第二筒部12向+X方向拉出时,成为图10所示的第二拍摄状态。在该第二拍摄状态下,由于镜头镜筒10的第三筒部13从上述的第一拍摄状态相对于第二筒部12向+X方向伸出,因此前方波纹管60处于从图9所示的第一拍摄状态进一步伸长的状态。因此,前方波纹管60位于从第二透镜134向照片胶片F投影的光线B2的外侧,不会映入投影在照片胶片F上的像。这样,在第二拍摄状态下,后方波纹管50和前方波纹管60均位于从第二透镜134向照片胶片F投影的光线B2的外侧,不会映入投影在照片胶片F上的像。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设置有对框架20与镜头镜筒10的第一筒部11之间进行连结的后方波纹管50和对镜头镜筒10的第一筒部11与第三筒部13之间进行连结的前方波纹管60,因此在图9所示的第一拍摄状态和图10所示的第二拍摄状态中的任一状态下,后方波纹管50和前方波纹管60均位于从第二透镜134向照片胶片F投影的光线B1、B2的外侧,不会映入投影在照片胶片F上的像。因此,即使在使透镜132、134的位置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在通过后方波纹管50和前方波纹管60实现遮光和防尘的同时,实现不产生渐晕的拍摄,能够进行透镜132、134的位置不同的两种拍摄(例如,通常拍摄和微距拍摄)。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由于将后方波纹管50和前方波纹管60双方与设置在镜头镜筒10的第一筒部11的后端部的1个连结凸缘41连结,因此能够实现部件数量的减少所带来的成本降低和照相机装置1的紧凑化。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由镜头镜筒10的第一筒部11和第二筒部12构成后方镜筒单元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后方镜筒单元也可以由1个筒部构成,或者也可以由3个以上的筒部构成。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由镜头镜筒10的第一筒部11和第二筒部12构成后方镜筒单元的情况下,由于在收缩状态下第二筒部12收纳于第一筒部11的半径方向内侧,因此能够使照相机装置1的光轴方向的厚度变薄。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由镜头镜筒10的第三筒部13构成前方镜筒单元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前方镜筒单元由2个以上的筒部构成。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用语“前”、“前方”、“后”、“后方”、“上”、“上方”、“下”、“下方”、其他表示位置关系的用语在与图示的实施方式的关联中使用,根据装置的相对位置关系而变化。
至此,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当然也可以在其技术思想的范围内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实施。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能够在实现遮光和防尘的同时,不产生渐晕地进行镜头的位置不同的两种拍摄的照相机装置。该照相机装置具有:框架,其包含收纳有照片胶片的胶片收纳部和从上述胶片收纳部沿光轴方向延伸的机筒部;以及镜头镜筒,其能够在上述机筒部的内侧沿着上述光轴方向移动。上述镜头镜筒包含后方镜筒单元和前方镜筒单元,该后方镜筒单元能够从收纳于上述机筒部的半径方向内侧的状态相对于上述机筒部向前方移动,该前方镜筒单元能够从收纳于上述后方镜筒单元的半径方向内侧的状态相对于上述后方镜筒单元向前方移动。在上述前方镜筒单元的内部收纳有至少一个透镜。上述照相机装置还具有:后方波纹管,其对上述框架与上述后方镜筒单元之间进行连结;以及前方波纹管,其对上述后方镜筒单元与上述前方镜筒单元之间进行连结。上述镜头镜筒构成为能够实现如下状态:收缩状态,在该收缩状态下,上述后方镜筒单元收纳于上述机筒部的半径方向内侧且上述前方镜筒单元收纳于上述后方镜筒单元的半径方向内侧;第一拍摄状态,在该第一拍摄状态下,上述后方镜筒单元相对于上述机筒部向前方伸出且上述前方镜筒单元收纳于上述后方镜筒单元的半径方向内侧;以及第二拍摄状态,在该第二拍摄状态下,上述后方镜筒单元相对于上述机筒部向前方伸出且上述前方镜筒单元相对于上述后方镜筒单元向前方伸出。在上述第一拍摄状态下,上述后方波纹管处于伸长的状态,位于从上述至少一个透镜向上述照片胶片投影的光线的外侧,上述前方波纹管处于至少局部收缩的状态,但位于从上述至少一个透镜向上述照片胶片投影的光线的外侧。在上述收缩状态下,也可以是上述前方波纹管和上述后方波纹管双方处于至少局部收缩的状态。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设置有对框架与后方镜筒单元之间进行连结的后方波纹管和对后方镜筒单元与前方镜筒单元之间进行连结的前方波纹管,因此在第一拍摄状态和第二拍摄状态中的任一状态下,后方波纹管和前方波纹管均位于从透镜向照片胶片投影的光线的外侧,不会映入投影在照片胶片上的像。因此,即使在使镜头的位置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在通过后方波纹管和前方波纹管实现遮光和防尘的同时,实现不产生渐晕的拍摄。由此,能够不产生渐晕地进行镜头的位置不同的两种拍摄(例如,通常拍摄和微距拍摄)。
也可以是,上述后方镜筒单元包含:第一筒部;以及第二筒部,其能够从收纳于上述第一筒部的半径方向内侧的状态相对于上述第一筒部向前方移动。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上述前方镜筒单元包含第二筒部,该第二筒部构成为:在上述第一拍摄状态下,收纳于上述后方镜筒单元的上述第二筒部的半径方向内侧,在上述第二拍摄状态下,相对于上述后方镜筒单元的上述第二筒部向前方伸出。通过这样构成,能够使收缩状态下的照相机装置的光轴方向的厚度变薄。
优选的是,上述后方镜筒单元包含与上述后方波纹管和上述前方波纹管连结的第一连结凸缘。这样,通过在1个连结凸缘上连结有后方波纹管和前方波纹管,能够实现部件数量的减少所带来的成本降低和照相机装置的紧凑化。另外,优选上述前方镜筒单元包含与上述前方波纹管连结的第二连结凸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由于设置有对框架与后方镜筒单元之间进行连结的后方波纹管和对后方镜筒单元与前方镜筒单元之间进行连结的前方波纹管,因此在第一拍摄状态和第二拍摄状态中的任一状态下,后方波纹管和前方波纹管均位于从透镜向照片胶片投影的光线的外侧,不会映入投影在照片胶片上的像。因此,即使在使镜头的位置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在通过后方波纹管和前方波纹管实现遮光和防尘的同时,实现不产生渐晕的拍摄。由此,能够不产生渐晕地进行镜头的位置不同的两种拍摄(例如,通常拍摄和微距拍摄)。
本申请基于2019年12月19日提交的日本特许申请特愿2019-228954号而主张该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公开通过参照而将其整体并入本说明书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适合用于使用伸缩自如的波纹管将镜头镜筒伸出的照相机装置。
标号说明
1:照相机装置;2:前盖;3:后盖;4:顶盖;5:取景窗;6:闪光窗;7:释放按钮;8:操作按钮;9:镜筒伸出机构;10:镜头镜筒;11:第一筒部;12:第二筒部;13:第三筒部;14:卡合突起;20:框架;21:胶片收纳部;22:机筒部;24:引导槽;31:连结凸缘(第二连结凸缘);41:连结凸缘(第一连结凸缘);50:后方波纹管;51:后侧连结部;52:前侧连结部;55:安装板;60:前方波纹管;61:后侧连结部;62:前侧连结部;65:安装板;67:安装板;131:挡板;132:第一透镜;133:光圈;134:第二透镜;F:照片胶片;P:光轴。

Claims (6)

1.一种照相机装置,其具有:
框架,其包含收纳有照片胶片的胶片收纳部和从所述胶片收纳部沿光轴方向延伸的机筒部;
镜头镜筒,其能够在所述机筒部的内侧沿着所述光轴方向移动,并且该镜头镜筒包含后方镜筒单元和前方镜筒单元,该后方镜筒单元能够从收纳于所述机筒部的半径方向内侧的状态相对于所述机筒部向前方移动,该前方镜筒单元能够从收纳于所述后方镜筒单元的半径方向内侧的状态相对于所述后方镜筒单元向前方移动,并且该前方镜筒单元在内部收纳有至少一个透镜;
后方波纹管,其对所述框架与所述后方镜筒单元之间进行连结;以及
前方波纹管,其对所述后方镜筒单元与所述前方镜筒单元之间进行连结,
所述镜头镜筒构成为能够实现如下状态:
收缩状态,在该收缩状态下,所述后方镜筒单元收纳于所述机筒部的半径方向内侧且所述前方镜筒单元收纳于所述后方镜筒单元的半径方向内侧;
第一拍摄状态,在该第一拍摄状态下,所述后方镜筒单元相对于所述机筒部向前方伸出且所述前方镜筒单元收纳于所述后方镜筒单元的半径方向内侧;以及
第二拍摄状态,在该第二拍摄状态下,所述后方镜筒单元相对于所述机筒部向前方伸出且所述前方镜筒单元相对于所述后方镜筒单元向前方伸出,
在所述第一拍摄状态下,所述后方波纹管处于伸长的状态,位于从所述至少一个透镜向所述照片胶片投影的光线的外侧,所述前方波纹管处于至少局部收缩的状态,但位于从所述至少一个透镜向所述照片胶片投影的光线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装置,其中,
在所述收缩状态下,所述前方波纹管和所述后方波纹管双方处于至少局部收缩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相机装置,其中,
所述后方镜筒单元包含:
第一筒部;以及
第二筒部,其能够从收纳于所述第一筒部的半径方向内侧的状态相对于所述第一筒部向前方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相机装置,其中,
所述前方镜筒单元包含第三筒部,该第三筒部构成为:在所述第一拍摄状态下,收纳于所述后方镜筒单元的所述第二筒部的半径方向内侧,在所述第二拍摄状态下,相对于所述后方镜筒单元的所述第二筒部向前方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相机装置,其中,
所述后方镜筒单元包含第一连结凸缘,该第一连结凸缘与所述后方波纹管和所述前方波纹管连结。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相机装置,其中,
所述前方镜筒单元包含第二连结凸缘,该第二连结凸缘与所述前方波纹管连结。
CN202080087594.8A 2019-12-19 2020-12-09 照相机装置 Active CN1148300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28954 2019-12-19
JP2019228954 2019-12-19
PCT/JP2020/045801 WO2021125003A1 (ja) 2019-12-19 2020-12-09 カメラ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30005A CN114830005A (zh) 2022-07-29
CN114830005B true CN114830005B (zh) 2023-08-18

Family

ID=76476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7594.8A Active CN114830005B (zh) 2019-12-19 2020-12-09 照相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921405B2 (zh)
EP (1) EP4080276A4 (zh)
JP (1) JP7197731B2 (zh)
CN (1) CN114830005B (zh)
WO (1) WO20211250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14035B1 (ja) 2022-08-01 2023-01-27 三協立山株式会社 建具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102555A (de) * 1922-08-25 1923-12-01 Grundlehner Ernst Einrichtung an Photographenapparaten, um Photographien von verschiedener Grösse herstellen zu können.
JPS52119315A (en) * 1976-03-27 1977-10-06 Mueller Karl Device for setting bellows for photographic camera
JPH09152541A (ja) * 1995-11-29 1997-06-10 Nikon Corp 遮蔽部材及びレンズ鏡筒
US5878295A (en) * 1995-05-10 1999-03-0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Shading device of a camera having collapsible bellows-like shading means
JP2000131585A (ja) * 1998-10-23 2000-05-12 Nikon Corp レンズ鏡筒
JP2002162677A (ja) * 2000-11-28 2002-06-0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ズームカメラ
CN1375739A (zh) * 2001-03-19 2002-10-2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照相机
JP2002318416A (ja) * 2001-04-23 2002-10-3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スプリングカメラ
CN1517737A (zh) * 2003-01-28 2004-08-04 佳能株式会社 镜筒机构及具有该镜筒机构的照相机
CN1648708A (zh) * 2004-01-27 2005-08-03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透镜镜筒及照相机
CN1752787A (zh) * 2005-10-27 2006-03-29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空间滤波器透镜调整架
JP2007183685A (ja) * 1997-04-18 2007-07-19 Olympus Corp レンズ鏡筒
KR20170140712A (ko) * 2016-06-13 2017-12-2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기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76340A (en) * 1924-03-06 1926-03-09 Provost Henri Emile Le System of photographic apparatus with curved focus
JPH07181579A (ja) * 1993-12-22 1995-07-2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カメラ
JP3957238B2 (ja) * 1997-04-18 2007-08-1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JP2002196209A (ja) 2000-12-26 2002-07-1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レンズ鏡筒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102555A (de) * 1922-08-25 1923-12-01 Grundlehner Ernst Einrichtung an Photographenapparaten, um Photographien von verschiedener Grösse herstellen zu können.
JPS52119315A (en) * 1976-03-27 1977-10-06 Mueller Karl Device for setting bellows for photographic camera
US5878295A (en) * 1995-05-10 1999-03-0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Shading device of a camera having collapsible bellows-like shading means
JPH09152541A (ja) * 1995-11-29 1997-06-10 Nikon Corp 遮蔽部材及びレンズ鏡筒
JP2007183685A (ja) * 1997-04-18 2007-07-19 Olympus Corp レンズ鏡筒
JP2000131585A (ja) * 1998-10-23 2000-05-12 Nikon Corp レンズ鏡筒
JP2002162677A (ja) * 2000-11-28 2002-06-0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ズームカメラ
CN1375739A (zh) * 2001-03-19 2002-10-2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照相机
JP2002318416A (ja) * 2001-04-23 2002-10-3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スプリングカメラ
CN1517737A (zh) * 2003-01-28 2004-08-04 佳能株式会社 镜筒机构及具有该镜筒机构的照相机
CN1648708A (zh) * 2004-01-27 2005-08-03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透镜镜筒及照相机
CN1752787A (zh) * 2005-10-27 2006-03-29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空间滤波器透镜调整架
KR20170140712A (ko) * 2016-06-13 2017-12-2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기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30005A (zh) 2022-07-29
JPWO2021125003A1 (zh) 2021-06-24
EP4080276A4 (en) 2024-01-24
EP4080276A1 (en) 2022-10-26
US11921405B2 (en) 2024-03-05
WO2021125003A1 (ja) 2021-06-24
US20230037456A1 (en) 2023-02-09
JP7197731B2 (ja) 2022-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72638B2 (en) Lens barrel
US5655171A (en) Ultraminiature lens shutter camera and lens barrel thereof
US11196905B2 (en) Image-capturing apparatus for reducing a number of components of an optical element switching mechanism
CN114830005B (zh) 照相机装置
JP5143644B2 (ja) レンズ鏡筒の遮光部材支持構造
JP2006067356A (ja) 電子的撮像装置
JP2007212971A (ja) アダプターリング及び防水ケース
US6397012B1 (en) Camera having a built-in and self-contained flash-lighting sub-assembly
JP2004252200A (ja) レンズ鏡枠
EP2203773B1 (en) Lens apparatus and imaging apparatus
JP4804554B2 (ja) レンズ鏡筒
JP4514211B2 (ja) 光学機器
JP2009300926A (ja) カメラアクセサリ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JP4329509B2 (ja) アダプタ
JP7237720B2 (ja) 撮像装置
JPH08651Y2 (ja) ズームレンズ鏡胴の電気接続装置
JP3255571B2 (ja) レンズ鏡筒の光軸方向位置検出装置及び焦点距離検出装置
JP3249047B2 (ja) レンズの支持構造
JP2016114847A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機器、撮像装置
JP2009300927A (ja) カメラアクセサリ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JP2023179154A (ja) レンズ鏡筒及び光学機器
JP2020052272A (ja) 撮像装置
JP2004252365A (ja) レンズ鏡筒
JP2904375B2 (ja) ファインダの取付け機構
JP2007025350A (ja) レンズ鏡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