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83765A - 一种共模电感绕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共模电感绕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83765A
CN114783765A CN202210500393.7A CN202210500393A CN114783765A CN 114783765 A CN114783765 A CN 114783765A CN 202210500393 A CN202210500393 A CN 202210500393A CN 114783765 A CN114783765 A CN 1147837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driving
clamping
driving assembly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003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83765B (zh
Inventor
余洪祥
周华国
廖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nest Mechatron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nest Mechatron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nest Mechatron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nest Mechatron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0039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837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837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37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837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37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il Wind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模电感绕线装置,包括:机架;放线机构,装配于机架,其包括放线管脚;线夹机构,包括连接于机架的基座以及连接于基座的定位组件、收紧组件和第一驱动组件;绕线机构,包括装配于机架的第二驱动组件、第三驱动组件以及至少两夹爪;焊接机构,包括装配于机架的第四驱动组件以及连接于第四驱动组件的至少两焊接头;以及,切线整形机构,装配于机架,其包括和夹爪对应的切刀和整形结构;其中,放线机构能够驱动放线管脚在收紧组件、定位组件、夹爪和挂接结构之间的空间范围内移动。本方案能够在一个工位完成绕线、焊接和切线,并且可以实现连续重复的多圈线圈的绕制,提高了多模线圈的绕制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共模电感绕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线圈绕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共模电感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共模电感一般包括骨架和绕制在骨架上的多组线圈,并且骨架上设置有多个位置不同的电极,在绕线时,一方面,需要在骨架上绕制多组线圈,另一方面,需要将不同组的线圈焊接在不同的电极上。
在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在不同的工位进行绕线、焊接和切线,即每绕制一组线圈均需要在不同的工位进行,如此,绕制多组线圈时,操作复杂,绕制线圈的效率较低,且无法保证线圈的绕制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共模电感绕线装置,能够在一个工位完成绕线、焊接和切线,从而提高线圈的绕制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共模电感绕线装置,包括:
机架;
放线机构,装配于所述机架,其包括放线管脚;
线夹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机架的基座以及连接于所述基座的定位组件、收紧组件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具有供导线穿过的间隙,所述收紧组件的一端设置过线缺口,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收紧组件以改变所述过线缺口的角度;
绕线机构,包括装配于所述机架的第二驱动组件、第三驱动组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的至少两夹爪,所述夹爪用于夹持线圈骨架,所述夹爪设置有挂接结构,所述挂接结构具有供导线穿过的间隙,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各所述夹爪转动,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用于带动各所述夹爪做夹紧动作;
焊接机构,包括装配于所述机架的第四驱动组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四驱动组件的至少两焊接头,各所述焊接头和各所述夹爪一一对应,所述第四驱动组件用于带动各所述焊接头移动至焊接工位;以及,
切线整形机构,装配于所述机架,其包括和所述夹爪对应的切刀和整形结构,所述切刀和所述整形结构能够相对于所述机架在空间内移动;
其中,所述放线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放线管脚在所述收紧组件、所述定位组件、所述夹爪和所述挂接结构之间的空间范围内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基座的定位柱、设置于所述定位柱的定位结构以及装配于所述基座的安装板,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定位柱的安装块和设置于所述安装块的一侧的至少两凸脚,相邻的所述凸脚之间形成所述间隙,所述安装板开设安装槽,所述定位柱装配于所述安装槽内且一端突出于所述安装槽外,所述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定位柱的突出于所述安装槽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收紧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且和所述定位结构间隔设置的收紧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传动组件和第一动力源,所述传动组件连接于所述收紧件,所述第一动力源的主体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一动力源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传动组件,所述第一动力源驱动所述传动组件运动以带动所述收紧件转动;
所述定位结构设置至少两个,所述收紧件设置至少两个;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动力源的传动板、以及一端铰接于所述传动板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收紧件的传动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传动组件和所述基座之间的回复组件,所述回复组件用于提供使所述传动组件回复至初始位置的回复力;所述回复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收紧件的回复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回复杆的回复轴以及一端连接于所述回复轴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基座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向所述传动组件提供和所述第一动力源驱动力相反的弹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座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座体的传动机构及连接于所述传动机构的第一动力源,各所述夹爪具有转动连接于所述座体的转轴,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传动机构,所述第一动力源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各所述夹爪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夹爪包括间隔设置且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两所述夹持片的端部的相靠近处均开设夹持槽,所述夹持槽用于收容所述线圈骨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带动两所述夹持片做夹持动作;
所述第一夹持片固定于所述转轴,所述第二夹持片的中部和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夹爪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片和所述第二夹持片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二夹持片的转动处的远离所述夹持槽的位置的弹性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持片外侧的远离所述夹持槽处设置抵顶凸块,所述抵顶凸块设置有抵顶斜面,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滑动装配于所述第一座体的抵顶组件以及连接于机座的第二动力源,所述第二动力源用于驱动所述抵顶组件以驱动所述抵顶组件抵顶所述抵顶斜面;
所述抵顶组件包括滑动装配于所述第一座体的抵顶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座体的背侧且连接于所述抵顶架的回复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抵顶架的前侧以用于抵顶所述抵顶斜面的抵顶块。
进一步地,所述切线整形机构包括活动装配于所述机架的活动板和装配于所述活动板的顶端且和夹爪一一对应的装配块,所述活动板能够相对于所述机架在空间内移动,每一所述装配块的顶端均装配有所述切刀和所述整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装配块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装配于所述活动板,所述切线整形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装配块和所述活动板之间的拉紧件。
进一步地,所述切线整形机构还包括装配于所述支架和所述活动板之间的切线驱动组件,所述切线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活动板在空间内移动。
本发明中共模电感绕线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在本方案中,线圈骨架由夹爪夹紧,导线通过放线管脚放出,首先导线穿过过线缺口并被收紧组件夹紧,然后,放线机构驱动放线管脚绕到挂接结构的后方然后从挂接结构的间隙穿过直至导线在线圈骨架上方,此时在挂接结构和放线管脚的作用下,导线对准线圈骨架的对应触点,之后,焊接头在第四驱动组件的带动作用下将导线焊接在对应的触点上,然后切刀将线圈骨架靠近挂线结构方向的多余导线切除,完成导线首端的焊接;之后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夹爪转动,完成绕线,接着,整形结构将导线压紧在线圈骨架上,放线管脚移动穿过定位组件之间的间隙,使得导线张紧在定位组件和整形结构之间,此时,导线对准线圈骨架的对应触点,焊接头将导线焊接在对应的触点上,接着,放线管脚移动至收紧组件的前方并从过线缺口穿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收紧组件以改变过线缺口的角度,然后切刀将线圈骨架靠近收紧组件方向的导线切除,完成导线末端的焊接,此时完成了第一圈线圈的绕制,并且,放线管脚处的导线被收紧组件夹紧,恢复到初始的状态,接着,重复前述绕线动作,只需通过挂接结构、定位结构和放线管脚调整焊接步骤中导线和线圈骨架触点的对应位置即可实现第二圈线圈的绕制,从而实现共模电感的绕制。本方案能够在一个工位完成绕线、焊接和切线,并且可以实现连续重复的多圈线圈的绕制,提高了多模线圈的绕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共模电感绕线装置的部分结构第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共模电感绕线装置的部分结构第二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线夹机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线夹机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焊线模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焊线模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细节A的放大图。
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1、定位组件;2、收紧组件;3、第一驱动组件;4、脱线组件;5、第二驱动机构;11、定位柱;12、定位结构;13、安装板;21、收紧件;211、过线缺口;31、传动组件;32、第一驱动源;33、回复组件;311、传动板;312、传动杆;331、回复杆;332、回复轴;333、恢复件;41、脱线套;42、嵌套;51、第二驱动源;52、脱线板;100、机架;10、绕线机构;20、焊接机构;110、第二驱动组件;12012、第三驱动组件;130、夹爪;1110、第一座体;1120、传动机构;1130、第一动力源;1210、抵顶架;1220、回复件;1230、抵顶块;1240、第二动力源;1310、第一夹持片;1320、第二夹持片;1330、弹性件;210、第四驱动组件;220、焊接头;2110、第二座体;2120、驱动气缸;30、切线整形机构;40、放线机构;410、放线管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2和5,提供一种共模电感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0;放线机构40,装配于机架100,其包括放线管脚410;线夹机构,包括连接于机架100的基座以及连接于基座的定位组件1、收紧组件2和第一驱动组件3,定位组件1具有供导线穿过的间隙,收紧组件2的一端设置过线缺口211,第一驱动组件3用于驱动收紧组件2以改变过线缺口211的角度;绕线机构10,包括装配于机架100的第二驱动组件110、第三驱动组件12012以及连接于第二驱动组件110和第三驱动组件12012的至少两夹爪130,夹爪130用于夹持线圈骨架,夹爪130设置有挂接结构,挂接结构具有供导线穿过的间隙,第二驱动组件110用于驱动各夹爪130转动,第三驱动组件12012用于带动各夹爪130做夹紧动作;焊接机构20,包括装配于机架100的第四驱动组件210以及连接于第四驱动组件210的至少两焊接头220,各焊接头220和各夹爪130一一对应,第四驱动组件210用于带动各焊接头220移动至焊接工位;以及,切线整形机构30,装配于机架100,其包括和夹爪130对应的切刀和整形结构,切刀和整形结构能够相对于机架100在空间内移动;其中,放线机构40能够驱动放线管脚410在收紧组件2、定位组件1、夹爪130和挂接结构之间的空间范围内移动。
在本方案中,线圈骨架由夹爪130夹紧,导线通过放线管脚410放出,首先导线穿过过线缺口211并被收紧组件2夹紧,然后,放线机构40驱动放线管脚410绕到挂接结构的后方然后从挂接结构的间隙穿过直至导线在线圈骨架上方,此时在挂接结构和放线管脚410的作用下,导线对准线圈骨架的对应触点,之后,焊接头220在第四驱动组件210的带动作用下将导线焊接在对应的触点上,然后切刀将线圈骨架靠近挂线结构方向的多余导线切除,完成导线首端的焊接;之后第二驱动机构5驱动夹爪130转动,完成绕线,接着,整形结构将导线压紧在线圈骨架上,放线管脚410移动穿过定位组件1之间的间隙,使得导线张紧在定位组件1和整形结构之间,此时,导线对准线圈骨架的对应触点,焊接头220将导线焊接在对应的触点上,接着,放线管脚410移动至收紧组件2的前方并从过线缺口211穿过,第一驱动组件3驱动收紧组件2以改变过线缺口211的角度,然后切刀将线圈骨架靠近收紧组件2方向的导线切除,完成导线末端的焊接,此时完成了第一圈线圈的绕制,并且,放线管脚410处的导线被收紧组件2夹紧,恢复到初始的状态,接着,重复前述绕线动作,只需通过挂接结构、定位结构12和放线管脚410调整焊接步骤中导线和线圈骨架触点的对应位置即可实现第二圈线圈的绕制,从而实现共模电感的绕制。本方案能够在一个工位完成绕线、焊接和切线,并且可以实现连续重复的多圈线圈的绕制,提高了多模线圈的绕制效率。
结合图3-4,定位组件1包括固定于基座的定位柱11、设置于定位柱11的定位结构12以及装配于基座的安装板13,定位结构12包括安装于定位柱11的安装块和设置于安装块的一侧的至少两凸脚,相邻的凸脚之间形成间隙,安装板13开设安装槽,定位柱11装配于安装槽内且一端突出于安装槽外,定位结构12设置于定位柱11的突出于安装槽的一端。具体的,定位结构12包括安装于定位柱11的安装块和设置于安装块的一侧的至少两凸脚,相邻的凸脚之间形成间隙;定位组件1还包括装配于基座的安装板13,安装板13开设安装槽,定位柱11装配于安装槽内且一端突出于安装槽外,定位结构12设置于定位柱11的突出于安装槽的一端;定位结构12设置至少两个,收紧件21设置至少两个。
在本实施例中,一块安装板13设置八个定位柱11,每个定位柱11的顶端均设置有一个定位结构12,定位结构12的安装块和定位柱11的顶端可拆卸装配,因此,可以更换不同型号的定位结构12,安装块的顶侧设置五个凸脚,各凸脚竖直延伸且相互之间具有间隙,凸脚的设置可以用于对导线进行限位,通过调整导线经过的凸脚之间的间隙,可以将导线限定在和线圈骨架触点位置对应处,此外,导线绕设在凸脚和定位缺口之间可以使得导线有一定的弯折,从而使导线可以环绕于收紧件21的周侧,当导线被切割后,收紧件21转动时,环绕于收紧件21周侧的导线部分可以提供阻力,以使收紧件21和放线机构40之间的导线被张紧。通过安装板13设置八个定位柱11和定位结构12的方式,可以同时进行八个电感的绕线工序,从而提升绕线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柱1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应性设置,例如设置三个、四个、五个等等,而且,安装块上的凸脚数量也可以设置为三个、四个、六个等等。
收紧件2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定位柱11的延伸方向,收紧件21的过线缺口211和间隙位于同一高度;第一驱动组件3包括传动组件31和第一驱动源32,传动组件31连接于收紧件21,第一驱动源32的主体安装于基座,第一驱动源32的输出端连接于传动组件31,第一驱动源32驱动传动组件31运动以带动收紧件21转动。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收紧件21设置九个且沿一条直线等距间隔排布,定位柱11也沿一条直线等距间隔排布,两直线具有间隔,收紧件21和定位柱11错位设置,因此,相当于收紧件21和定位柱11偏置设置,凸脚的间隙和收紧件21的过线缺口211在垂直于直线的视角方向偏离一定的距离,即导线自凸脚处至相邻的收紧件21的过线缺口211处必定会有一定的弯折角度,收紧效果更好。
传动组件31包括连接于第一驱动源32的传动板311、以及一端铰接于传动板311且另一端固定于收紧件21的传动杆312。具体的,第一驱动源32采用气缸,各收紧件21分别通过传动杆312连接于传动板311,因此,通过一个气缸和传动板311即可带动所有的收紧件21实现转动动作,机构更加简单,成本更低。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源32也可以采用电机,优选为伺服电机,传动板311和第一驱动源32之间可以通过齿轮方式相连。
为了实现收紧件21动作的连续性,第一驱动组件3还包括连接于传动组件31和基座之间的回复组件33,回复组件33用于提供使传动组件31回复至初始位置的回复力。
具体的,回复组件33包括固定于收紧件21的回复杆331、转动连接于回复杆331的回复轴332以及一端连接于回复轴332且另一端连接于基座的恢复件333,恢复件333用于向传动组件31提供和第一驱动源32驱动力相反的弹力。回复杆331的一端固定于收紧件21的一端,回复杆331的另一端径向朝外延伸,回复轴33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回复杆331的外端,回复轴332的另一端由恢复件333连接于基座,恢复件333采用直线弹簧,每一个收紧件21均通过一个回复轴332和恢复件333连接于基座,因此,可以提供足够的回复力,在第一驱动源32失去驱动力时,由恢复件333带动收紧件21转动,以带动传动杆312转动,从而带动传动板311回复至初始位置。
线夹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收紧件21的一侧的脱线组件4以及连接于基座和脱线组件4的第二驱动机构5,第二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脱线组件4沿着收紧件21的延伸方向自过线缺口211的旁侧移动至收紧件21的末端。绕线工序完成后,会有一部分导线多余,多余的导线缠绕在收紧件21的过线缺口211处,且一部分会突出于过线缺口211外,在第二驱动机构5的驱动作用下,脱线组件4可以沿着收紧件21的长度延伸方向移动,并经过过线缺口211的旁侧到达收紧件21的末端,从而将多余的导线推出过线缺口211,实现余线的脱线,保证工作的可靠性。
具体的,第二驱动机构5包括主体安装于基座的第二驱动源51以及连接于第二驱动源51的输出端的脱线板52,第二驱动源51采用气缸,第二驱动源51用于驱动脱线板52沿着收紧件21的长度方向移动;脱线组件4包括套设于收紧件21外的脱线套41以及固定于脱线套41的一端且安装于脱线板52的嵌套42,第二驱动源51的输出端位于驱动行程的初始位置时,过线缺口211至少部分露出于脱线套41外,第二驱动源51的输出端位于驱动行程的末端位置时,过线缺口211完全收容于脱线套41内。在第二驱动源51的驱动作用下,可以带动脱线板52上移,从而带动脱线套41上移,脱线套41的顶部可以实现对余线的上顶,从而将余线顶处过线缺口211,方便快捷,更加高效可靠。
进一步的,共模电感绕线装置还包括真空收集组件,真空收集组件包括主收集管以及连通主收集管的多个子收集管,子收集管和收紧件21一一对应,子收集管的开口对准对应的收集件,真空收集组件滑动装配于机架100,即真空收集组件设置为能够朝靠近或远离收紧件21的顶端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子收集管的开口靠近或远离收紧件21的顶端。当多余的导线被切除后会停留在收紧件21的顶端,此时,子收集管被带动至收紧件21的顶端上方,主收集管为真空状态,当多余导线被脱线套41顶出后,多余导线能被各子收集管抽走,从而实现废料的自动收集,更加环保。
进一步的,结合图5-7,第二驱动组件110包括第一座体1110、设置于第一座体1110的传动机构1120及连接于传动机构1120的第一动力源1130,各夹爪130具有转动连接于座体的转轴,转轴连接于传动机构1120,第一动力源1130通过传动机构1120带动各夹爪130转动。
优选的,转轴的一端设置有传动轮,第一动力源1130采用伺服电机,传动机构1120包括连接于第一座体1110且和传动轮间隔设置的张紧轮、以及连接于各传动轮、张紧轮和第一动力源1130的输出端的传动带。
具体的,本方案的焊线模组总共包括八个夹爪130(附图中仅示出一个),因此,八个夹爪130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座体,转轴穿过第一座体1110的前侧和后侧,转轴的后端设置传动轮,各夹爪130横向等距间隔设置,因此,各传动轮等距间隔设置,张紧轮间隔设置在传动轮的底侧,张紧轮和第一座体1110之间可以采用弹性连接方式,例如张紧轮的轴和第一座体1110滑动装配且和第一座体1110之间设置弹簧等弹性结构,以提供使张紧轮抵紧传动带的弹力,第一动力源1130的端部也间隔的设置于传动轮的底侧,传动轮的外周、张紧轮的外周以及传动带的内侧均设置有传动齿,因此,张紧轮可以使得传动带张紧,第一动力源1130可以通过传动带带动八个夹爪130转动,以实现绕线动作。在一些实施例中,夹爪130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三个、四个、五个等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从而可以同时实现对多个线圈的绕制。
夹爪130包括间隔设置且连接于第二驱动机构5的第一夹持片1310和第二夹持片1320,两夹持片的端部的相靠近处均开设夹持槽,夹持槽用于收容线圈骨架,第二驱动机构5用于带动两夹持片做夹持动作。
第一夹持片1310固定于转轴,第二夹持片1320的中部和转轴转动连接,夹爪130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夹持片1310和第二夹持片1320之间且位于第二夹持片1320的转动处的远离夹持槽的位置的弹性件1330。具体的,第一夹持片1310和第二夹持片1320均连接于转轴的前端,弹性件1330采用弹簧,弹簧提供使第二夹持片1320的后端远离第一夹持片1310的弹力,因此,在正常状态下,第一夹持片1310和第二夹持片1320保持夹紧状态,线圈骨架被夹持时不会脱离夹爪130,从而保证绕线动作的可靠性。
挂接结构设置于第一夹持片1310和第二夹持片1320之间,本实施例中,挂接结构包括三个凸脚,三个凸脚沿夹持片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位置均不相同,放线管脚410设置有两个,因此,放线管脚410经过挂接结构后可以将两导线分别绕设在其中两个凸脚上,从而使对应的两导线与线圈骨架上相应的触点对准,方便焊接,焊接完成后可以同时对两股导线进行绕制。应当理解,挂接结构可以包括两个、四个、五个等的凸脚,凸脚的位置和数量均可以适应性设置,此外,放线管脚410可以设置一个、三个、四个等,这样,可以实现将一根导线或多根导线与线圈骨架的相应触点的对应。
第二夹持片1320外侧的远离夹持槽处设置抵顶凸块,抵顶凸块设置有抵顶斜面,第二驱动机构5包括滑动装配于第一座体1110的抵顶组件以及连接于机架100的第二动力源1240,第二动力源1240用于驱动抵顶组件以驱动抵顶组件抵顶抵顶斜面。抵顶组件包括滑动装配于第一座体1110的抵顶架1210、设置于第一座体1110的背侧且连接于抵顶架1210的回复件1220以及设置于抵顶架1210的前侧以用于抵顶抵顶斜面的抵顶块1230。具体的,抵顶架1210设置在第一座体1110的后侧,抵顶架1210上设置有八个抵顶块1230,抵顶块1230穿设于第一座体1110且位于第一座体1110的前侧,抵顶块1230为圆柱状且其侧面和抵顶斜面对应,第二动力源1240采用气缸,绕线机构10滑动装配于机架100,绕线机构10能够移动至与焊接机构20位置对应处,即第二动力源1240的输出端和抵顶架1210的后侧为分离时设置,第二动力源1240设置在机架100的上下料工位对应处,当绕线机构10滑动到上下料工位对应处时,抵顶架1210的位置和第二动力源1240位置对应,此时,第二动力源1240可以驱动抵顶架1210前后移动,从而带动各抵顶块1230前后移动,各抵顶块1230前移时抵接对应的抵顶斜面,从而带动对应的夹爪130松开,各抵顶块1230后移时,在弹性件1330的带动作用下,夹爪130做夹紧动作。
进一步的,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竖直滑动装配于机架100的第二座体2110、连接于机架100和第二座体2110的第三动力源以及装配于第二座体2110的至少两驱动气缸2120,每一驱动气缸2120的输出端均设置一焊接头220,焊接头220采用电阻焊接头220。第三动力源可以采用直线电机或者气缸,当绕线机构10位于焊接机构20位置对应处且将线圈骨架角度调整准确时,第三动力源可以带动第二座体2110下移至预定位置,然后驱动气缸2120驱动焊接头220更为精准地下移,以实现将导线压紧在线圈骨架的电极触点上并实现焊接,方便快捷且精准。
进一步的,切线整形机构30包括活动装配于机架100的活动板和装配于活动板的顶端且和夹爪130一一对应的装配块,活动板能够相对于机架100在空间内移动,每一装配块的顶端均装配有切刀和整形结构。
装配块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装配于活动板,切线整形机构30还包括连接于装配块和活动板之间的拉紧件,拉紧件采用弹簧;切线整形机构30还包括装配于支架和活动板之间的切线驱动组件,切线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活动板在空间内移动。
具体的,切线驱动组件可以驱动活动板前后移动、左右移动或上下移动,且各移动动作可以采用气缸或者电机实现,当需要切线时,切线驱动组件带动活动板移动,使得切刀位于导线上方,之后,带动活动板下移,从而实现对导线的切断,拉紧件可以实现切刀的缓冲,从而防止切刀损坏,同理,当需要将导线压紧整形时,切线驱动组件带动活动板移动,使得整形结构位于导线上方,之后,切线驱动组件带动活动板下移,从而实现对导线的整形压紧,拉紧件可以实现整形结构的缓冲,从而防止整形结构损坏。
为了方便导线的切断和整形,夹爪130的下方可以设置滑动连接于机架100的顶块,在切线或整形时顶块移动至贴紧线圈骨架,从而方便和切刀或整形结构配合以实现导线的切断或整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共模电感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放线机构,装配于所述机架,其包括放线管脚;
线夹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机架的基座以及连接于所述基座的定位组件、收紧组件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具有供导线穿过的间隙,所述收紧组件的一端设置过线缺口,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收紧组件以改变所述过线缺口的角度;
绕线机构,包括装配于所述机架的第二驱动组件、第三驱动组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的至少两夹爪,所述夹爪用于夹持线圈骨架,所述夹爪设置有挂接结构,所述挂接结构具有供导线穿过的间隙,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各所述夹爪转动,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用于带动各所述夹爪做夹紧动作;
焊接机构,包括装配于所述机架的第四驱动组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四驱动组件的至少两焊接头,各所述焊接头和各所述夹爪一一对应,所述第四驱动组件用于带动各所述焊接头移动至焊接工位;以及,
切线整形机构,装配于所述机架,其包括和所述夹爪对应的切刀和整形结构,所述切刀和所述整形结构能够相对于所述机架在空间内移动;
其中,所述放线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放线管脚在所述收紧组件、所述定位组件、所述夹爪和所述挂接结构之间的空间范围内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模电感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基座的定位柱、设置于所述定位柱的定位结构以及装配于所述基座的安装板,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定位柱的安装块和设置于所述安装块的一侧的至少两凸脚,相邻的所述凸脚之间形成所述间隙,所述安装板开设安装槽,所述定位柱装配于所述安装槽内且一端突出于所述安装槽外,所述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定位柱的突出于所述安装槽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模电感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且和所述定位结构间隔设置的收紧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传动组件和第一动力源,所述传动组件连接于所述收紧件,所述第一动力源的主体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一动力源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传动组件,所述第一动力源驱动所述传动组件运动以带动所述收紧件转动;
所述定位结构设置至少两个,所述收紧件设置至少两个;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动力源的传动板、以及一端铰接于所述传动板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收紧件的传动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模电感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传动组件和所述基座之间的回复组件,所述回复组件用于提供使所述传动组件回复至初始位置的回复力;所述回复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收紧件的回复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回复杆的回复轴以及一端连接于所述回复轴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基座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向所述传动组件提供和所述第一动力源驱动力相反的弹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模电感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座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座体的传动机构及连接于所述传动机构的第一动力源,各所述夹爪具有转动连接于所述座体的转轴,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传动机构,所述第一动力源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各所述夹爪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模电感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包括间隔设置且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两所述夹持片的端部的相靠近处均开设夹持槽,所述夹持槽用于收容所述线圈骨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带动两所述夹持片做夹持动作;
所述第一夹持片固定于所述转轴,所述第二夹持片的中部和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夹爪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片和所述第二夹持片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二夹持片的转动处的远离所述夹持槽的位置的弹性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共模电感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片外侧的远离所述夹持槽处设置抵顶凸块,所述抵顶凸块设置有抵顶斜面,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滑动装配于所述第一座体的抵顶组件以及连接于机座的第二动力源,所述第二动力源用于驱动所述抵顶组件以驱动所述抵顶组件抵顶所述抵顶斜面;
所述抵顶组件包括滑动装配于所述第一座体的抵顶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座体的背侧且连接于所述抵顶架的回复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抵顶架的前侧以用于抵顶所述抵顶斜面的抵顶块。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共模电感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线整形机构包括活动装配于所述机架的活动板和装配于所述活动板的顶端且和夹爪一一对应的装配块,所述活动板能够相对于所述机架在空间内移动,每一所述装配块的顶端均装配有所述切刀和所述整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共模电感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块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装配于所述活动板,所述切线整形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装配块和所述活动板之间的拉紧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共模电感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线整形机构还包括装配于所述支架和所述活动板之间的切线驱动组件,所述切线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活动板在空间内移动。
CN202210500393.7A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共模电感绕线装置 Active CN1147837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00393.7A CN114783765B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共模电感绕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00393.7A CN114783765B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共模电感绕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83765A true CN114783765A (zh) 2022-07-22
CN114783765B CN114783765B (zh) 2023-07-18

Family

ID=82436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00393.7A Active CN114783765B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共模电感绕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8376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51839A (ja) * 2001-11-15 2003-05-23 Minebea Co Ltd 巻線型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0109930A1 (ja) * 2009-03-27 2010-09-3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子部品の巻線方法及び装置
JP2018093125A (ja) * 2016-12-07 2018-06-14 日特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巻線装置及び巻線方法
CN111370226A (zh) * 2020-04-21 2020-07-03 东莞普莱信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磁芯单双线绕线夹持切换结构
CN111724989A (zh) * 2020-07-22 2020-09-29 东莞市东鸿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模电感自动绕线机
CN112863860A (zh) * 2021-03-12 2021-05-28 深圳市合力士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T型磁芯用绕线设备及其绕线方法
CN215146489U (zh) * 2021-04-22 2021-12-14 深圳市合力士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马达牙箱双线组装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51839A (ja) * 2001-11-15 2003-05-23 Minebea Co Ltd 巻線型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0109930A1 (ja) * 2009-03-27 2010-09-3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子部品の巻線方法及び装置
JP2018093125A (ja) * 2016-12-07 2018-06-14 日特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巻線装置及び巻線方法
CN111370226A (zh) * 2020-04-21 2020-07-03 东莞普莱信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磁芯单双线绕线夹持切换结构
CN111724989A (zh) * 2020-07-22 2020-09-29 东莞市东鸿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模电感自动绕线机
CN112863860A (zh) * 2021-03-12 2021-05-28 深圳市合力士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T型磁芯用绕线设备及其绕线方法
CN215146489U (zh) * 2021-04-22 2021-12-14 深圳市合力士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马达牙箱双线组装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83765B (zh) 2023-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98233B (zh) 一种焊带牵引机构及电池片串焊机
CN109531169B (zh) 铁线自动打圈对焊机
CN113783074B (zh) 一种数据线全自动双头剥皮焊接机
CN112372317B (zh) 一种围档立柱矩形框用生产设备
CN215615716U (zh) 一种线材对接精准的对焊机
CN117464233B (zh) 一种护栏网组件焊接连接装置
CN105689846A (zh) 一种电机定子扭焊机
CN114783765A (zh) 一种共模电感绕线装置
CN116275364A (zh) Ibc电池片串焊机
CN110153576B (zh) 电池组内电池连接片焊接设备及焊接方法
CN215699429U (zh) 一种电机机芯的装配装置
CN210693728U (zh) 伺服驱动多方位电机线圈绑线机
CN217788189U (zh) 一种线夹机构
CN109720638B (zh) 一种线材自动捆扎机
CN117260142B (zh) 一种电力杆横担焊接工装
CN111508702A (zh) 一种电感绕线机
CN113178324B (zh) 电子元件转台式绕线装置
CN219274863U (zh) 对制造滤袋框架的焊机蓄装支撑圈的装置
CN218771696U (zh) 绕线机
CN217647793U (zh) 一种工字轮加工用的自动焊接机器的夹持装置
CN218315325U (zh) 一种塑料焊接夹具
CN213469407U (zh) 一种线材切割机构
CN220121651U (zh) 铜箔自动缠脚机
CN219818512U (zh) 一种方便固定钢筋的对焊机
CN218255346U (zh) 一种立式快速液压切胶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