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88189U - 一种线夹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夹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88189U
CN217788189U CN202220856099.5U CN202220856099U CN217788189U CN 217788189 U CN217788189 U CN 217788189U CN 202220856099 U CN202220856099 U CN 202220856099U CN 217788189 U CN217788189 U CN 2177881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base
power source
assembly
tight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5609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洪祥
周华国
廖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nest Mechatron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nest Mechatron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nest Mechatron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nest Mechatron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5609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881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881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881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夹机构,包括基座、定位组件、收紧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定位组件包括固定于基座的定位柱和设置于定位柱的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具有供导线穿过的间隙,收紧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基座且和定位结构间隔设置的收紧件,收紧件的一端设置过线缺口,第一驱动机构连接于基座和收紧件,第一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收紧件转动以改变过线缺口的方向。本方案的线夹机构能够快捷、准确而可靠地实现导线的夹持张紧,从而提升绕线的效率和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线夹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圈绕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夹机构。
背景技术
变压器、电感、滤波器、扬声器、电机等器件中通常具有线圈,线圈一般由导线绕设在线圈骨架上形成。
在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绕线机用于线圈的绕制,线圈的绕线过程有可能会涉及到导线的切割,此时,需要将导线张紧,然而,在相关技术中,导线的张紧动作通常采用夹持拉紧的方式实现,对于直径细微的导线来说,一方面难以夹持稳定,容易夹持失败,另一方面,夹紧力度难以掌控,容易使导线断裂。因此,相关技术中导线夹持机构的可靠性不高,影响绕线效率和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夹机构,能够快捷、准确而可靠地实现导线的夹持张紧,从而提升绕线的效率和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线夹机构,包括基座、定位组件、收紧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基座的定位柱和设置于所述定位柱的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具有供导线穿过的间隙,所述收紧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且和所述定位结构间隔设置的收紧件,所述收紧件的一端设置过线缺口,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基座和所述收紧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收紧件转动以改变所述过线缺口的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定位柱的安装块和设置于所述安装块的一侧的至少两凸脚,相邻的所述凸脚之间形成所述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装配于所述基座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开设安装槽,所述定位柱装配于所述安装槽内且一端突出于所述安装槽外,所述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定位柱的突出于所述安装槽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收紧件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定位柱的延伸方向,所述收紧件的过线缺口和所述间隙位于同一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传动组件和第一动力源,所述传动组件连接于所述收紧件,所述第一动力源的主体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一动力源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传动组件,所述第一动力源驱动所述传动组件运动以带动所述收紧件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结构设置至少两个,所述收紧件设置至少两个;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动力源的传动板、以及一端铰接于所述传动板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收紧件的传动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传动组件和所述基座之间的回复组件,所述回复组件用于提供使所述传动组件回复至初始位置的回复力。
进一步地,所述回复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收紧件的回复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回复杆的回复轴以及一端连接于所述回复轴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基座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向所述传动组件提供和所述第一动力源驱动力相反的弹力。
进一步地,所述线夹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收紧件的一侧的脱线组件以及连接于所述基座和所述脱线组件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脱线组件沿着所述收紧件的延伸方向自所述过线缺口的旁侧移动至所述收紧件的末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主体安装于所述基座的第二动力源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动力源的输出端的脱线板,所述第二动力源用于驱动所述脱线板沿着所述收紧件的长度方向移动;
所述脱线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收紧件外的脱线套以及固定于所述脱线套的一端且安装于所述脱线板的嵌套,所述第二动力源的输出端位于驱动行程的初始位置时,所述过线缺口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脱线套外,所述第二动力源的输出端位于驱动行程的末端位置时,所述过线缺口完全收容于所述脱线套内。
本实用新型中线夹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在绕线过程中需要对导线进行切割时,导线的自需要切割处开始可以由放线机构引导至定位结构的间隙,然后环绕收紧件的一侧并穿过过线缺口,从而使导线张紧,待切割完成后,原本被张紧的导线变得松弛,此时,第一驱动机构可以带动收紧件转动以改变过线缺口的方向,使得收紧件和放线机构之间的导线重新被拉紧,从而便于下一步工序的进行。本方案的线夹机构能够快捷、准确而可靠地实现导线的夹持张紧,从而提升绕线的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线夹机构第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线夹机构第二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1、定位组件;2、收紧机构;3、第一驱动机构;4、脱线组件;5、第二驱动机构;11、定位柱;12、定位结构;13、安装板;21、收紧件;211、过线缺口;31、传动组件;32、第一动力源;33、回复组件;311、传动板;312、传动杆;331、回复杆;332、回复轴;333、弹性件;41、脱线套;42、嵌套;51、第二动力源;52、脱线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2,提供一种线夹机构,包括基座(未示出)、定位组件1、收紧机构2和第一驱动机构3,定位组件1包括固定于基座的定位柱11和设置于定位柱11的定位结构12,定位结构12具有供导线穿过的间隙,收紧机构2包括转动连接于基座且和定位结构12间隔设置的收紧件21,收紧件21的一端设置过线缺口211,第一驱动机构3连接于基座和收紧件21,第一驱动机构3用于带动收紧件21转动以改变过线缺口211的方向。
在绕线过程中需要对导线进行切割时,导线的自需要切割处开始可以由放线机构引导至定位结构12的间隙,然后环绕收紧件21的一侧并穿过过线缺口211,从而使导线张紧,待切割完成后,原本被张紧的导线变得松弛,此时,第一驱动机构3可以带动收紧件21转动以改变过线缺口211的方向,使得收紧件21和放线机构之间的导线重新被拉紧,从而便于下一步工序的进行。本方案的线夹机构能够快捷、准确而可靠地实现导线的夹持张紧,从而提升绕线的效率和质量。
定位结构12包括安装于定位柱11的安装块和设置于安装块的一侧的至少两凸脚,相邻的凸脚之间形成间隙;定位组件1还包括装配于基座的安装板13,安装板13开设安装槽,定位柱11装配于安装槽内且一端突出于安装槽外,定位结构12设置于定位柱11的突出于安装槽的一端;定位结构12设置至少两个,收紧件21设置至少两个。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一块安装板13设置八个定位柱11,每个定位柱11的顶端均设置有一个定位结构12,定位结构12的安装块和定位柱11的顶端可拆卸装配,因此,可以更换不同型号的定位结构12,安装块的顶侧设置五个凸脚,各凸脚竖直延伸且相互之间具有间隙,凸脚的设置可以用于对导线进行限位,此外,导线绕设在凸脚和定位缺口之间可以使得导线有一定的弯折,从而使导线可以环绕于收紧件21的周侧,当导线被切割后,收紧件21转动时,环绕于收紧件21周侧的导线部分可以提供阻力,以使收紧件21和放线机构之间的导线被张紧。通过安装板13设置八个定位柱11和定位结构12的方式,可以同时进行八个电感的绕线工序,从而提升绕线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柱1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应性设置,例如设置三个、四个、五个等等,而且,安装块上的凸脚数量也可以设置为三个、四个、六个等等。
收紧件2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定位柱11的延伸方向,收紧件21的过线缺口211和间隙位于同一高度;第一驱动机构3包括传动组件31和第一动力源32,传动组件31连接于收紧件21,第一动力源32的主体安装于基座,第一动力源32的输出端连接于传动组件31,第一动力源32驱动传动组件31运动以带动收紧件21转动。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收紧件21设置九个且沿一条直线等距间隔排布,定位柱11也沿一条直线等距间隔排布,两直线具有间隔,收紧件21和定位柱11错位设置,因此,相当于收紧件21和定位柱11偏置设置,凸脚的间隙和收紧件21的过线缺口211在垂直于直线的视角方向偏离一定的距离,即导线自凸脚处至相邻的收紧件21的过线缺口211处必定会有一定的弯折角度,收紧效果更好。
传动组件31包括连接于第一动力源32的传动板311、以及一端铰接于传动板311且另一端固定于收紧件21的传动杆312。具体的,第一动力源32采用气缸,各收紧件21分别通过传动杆312连接于传动板311,因此,通过一个气缸和传动板311即可带动所有的收紧件21实现转动动作,机构更加简单,成本更低。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动力源32也可以采用电机,优选为伺服电机,传动板311和第一动力源32之间可以通过齿轮方式相连。
为了实现收紧件21动作的连续性,第一驱动机构3还包括连接于传动组件31和基座之间的回复组件33,回复组件33用于提供使传动组件31回复至初始位置的回复力。
具体的,回复组件33包括固定于收紧件21的回复杆331、转动连接于回复杆331的回复轴332以及一端连接于回复轴332且另一端连接于基座的弹性件333,弹性件333用于向传动组件31提供和第一动力源32驱动力相反的弹力。回复杆331的一端固定于收紧件21的一端,回复杆331的另一端径向朝外延伸,回复轴33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回复杆331的外端,回复轴332的另一端由弹性件333连接于基座,弹性件333采用直线弹簧,每一个收紧件21均通过一个回复轴332和弹性件333连接于基座,因此,可以提供足够的回复力,在第一动力源32失去驱动力时,由弹性件333带动收紧件21转动,以带动传动杆312转动,从而带动传动板311回复至初始位置。
线夹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收紧件21的一侧的脱线组件4以及连接于基座和脱线组件4的第二驱动机构5,第二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脱线组件4沿着收紧件21的延伸方向自过线缺口211的旁侧移动至收紧件21的末端。绕线工序完成后,会有一部分导线多余,多余的导线缠绕在收紧件21的过线缺口211处,且一部分会突出于过线缺口211外,在第二驱动机构5的驱动作用下,脱线组件4可以沿着收紧件21的长度延伸方向移动,并经过过线缺口211的旁侧到达收紧件21的末端,从而将多余的导线推出过线缺口211,实现余线的脱线,保证工作的可靠性。
具体的,第二驱动机构5包括主体安装于基座的第二动力源51以及连接于第二动力源51的输出端的脱线板52,第二动力源51采用气缸,第二动力源51用于驱动脱线板52沿着收紧件21的长度方向移动;脱线组件4包括套设于收紧件21外的脱线套41以及固定于脱线套41的一端且安装于脱线板52的嵌套42,第二动力源51的输出端位于驱动行程的初始位置时,过线缺口211至少部分露出于脱线套41外,第二动力源51的输出端位于驱动行程的末端位置时,过线缺口211完全收容于脱线套41内。在第二动力源51的驱动作用下,可以带动脱线板52上移,从而带动脱线套41上移,脱线套41的顶部可以实现对余线的上顶,从而将余线顶处过线缺口211,方便快捷,更加高效可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线夹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定位组件、收紧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基座的定位柱和设置于所述定位柱的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具有供导线穿过的间隙,所述收紧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且和所述定位结构间隔设置的收紧件,所述收紧件的一端设置过线缺口,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基座和所述收紧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收紧件转动以改变所述过线缺口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定位柱的安装块和设置于所述安装块的一侧的至少两凸脚,相邻的所述凸脚之间形成所述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装配于所述基座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开设安装槽,所述定位柱装配于所述安装槽内且一端突出于所述安装槽外,所述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定位柱的突出于所述安装槽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件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定位柱的延伸方向,所述收紧件的过线缺口和所述间隙位于同一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传动组件和第一动力源,所述传动组件连接于所述收紧件,所述第一动力源的主体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一动力源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传动组件,所述第一动力源驱动所述传动组件运动以带动所述收紧件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设置至少两个,所述收紧件设置至少两个;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动力源的传动板、以及一端铰接于所述传动板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收紧件的传动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传动组件和所述基座之间的回复组件,所述回复组件用于提供使所述传动组件回复至初始位置的回复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复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收紧件的回复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回复杆的回复轴以及一端连接于所述回复轴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基座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向所述传动组件提供和所述第一动力源驱动力相反的弹力。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线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收紧件的一侧的脱线组件以及连接于所述基座和所述脱线组件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脱线组件沿着所述收紧件的延伸方向自所述过线缺口的旁侧移动至所述收紧件的末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主体安装于所述基座的第二动力源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动力源的输出端的脱线板,所述第二动力源用于驱动所述脱线板沿着所述收紧件的长度方向移动;
所述脱线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收紧件外的脱线套以及固定于所述脱线套的一端且安装于所述脱线板的嵌套,所述第二动力源的输出端位于驱动行程的初始位置时,所述过线缺口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脱线套外,所述第二动力源的输出端位于驱动行程的末端位置时,所述过线缺口完全收容于所述脱线套内。
CN202220856099.5U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线夹机构 Active CN2177881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56099.5U CN217788189U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线夹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56099.5U CN217788189U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线夹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88189U true CN217788189U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08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56099.5U Active CN217788189U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线夹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881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99158C (en) Stator for external rotor motor
US7963025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ng a stator for an inner rotor type motor
US8196286B2 (en) Coil holding assembly
DE112010000029T5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pule,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r Spule und Spule
DE102008060896B4 (de) Spulentragvorrichtung
US6510603B1 (en) Rotor production method including assembling a slot insulator and coil trunk into a set prior to insertion into an armature core
CN217788189U (zh) 一种线夹机构
US20150243436A1 (en) Winding apparatus and winding method
JPH08504078A (ja) ステータとステータ巻線法及び装置
KR20150004408A (ko) 권선 장치, 권선 방법, 및 전기자의 제조 방법
US7162792B2 (en)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motor
US20040031874A1 (en) Winding method and structure for stator coils
CN111669015B (zh) 自动绕线系统及自动绕线方法
CN215815575U (zh) 电子元件引脚焊接、切割装置
CN202231579U (zh) 电机线圈绕线装置
JP2002218716A (ja) ステータコアの製造装置
JP2001135444A (ja) 端子実装機
JP4664115B2 (ja) 巻線機及び巻線方法
CN215528829U (zh) 一种定子绕线机
JP2002033234A (ja) コイルの巻線方法
CN114783765B (zh) 一种共模电感绕线装置
CN219986464U (zh) 带盖板的绕组点焊夹具
CN216105289U (zh) 稳定型排线绕线机
CN218631623U (zh) 一种高压变压器绕线骨架及其绕线治具
KR101551363B1 (ko) 코일 권선장치 및 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되는 스테이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