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87404B - 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 - Google Patents

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87404B
CN114687404B CN202111669519.5A CN202111669519A CN114687404B CN 114687404 B CN114687404 B CN 114687404B CN 202111669519 A CN202111669519 A CN 202111669519A CN 114687404 B CN114687404 B CN 1146874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connection plate
construction machine
engine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6951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87404A (zh
Inventor
金镇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D Hyundai Infraco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Doosan Yingweiga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Doosan Yingweigao Co ltd filed Critical Hyundai Doosan Yingweiga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6874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874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874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874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8Superstructures; Supports for superstructures
    • E02F9/0808Improving mounting or assembling, e.g. frame elements, disposition of all the components on the super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8Superstructures; Supports for superstructures
    • E02F9/0858Arrangement of component parts installed on superstruc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electric components, fenders, air-conditioning units
    • E02F9/0891Lids or bonnets or doors or details thereof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8Superstructures; Supports for super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0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 B62D25/12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7/00Stabilising vehicle bodies without controlling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2D37/04Stabilising vehicle bodies without controlling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by means of movable mass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18Counterweigh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 Component Par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其提高铰链部的耐久性,并且能够与配重的组装顺序无关地容易将发动机盖组装到本体,从而具有提高的组装性,其中,由于连接板的另一侧配置为向配重的上侧部的上方间隔开与凸出支撑部的高度相等的量,使得配重产生的振动不会被传递至连接板的另一侧,因而具有提高铰链部的耐久性的效果。此外,由于连接板支撑于支撑件,因而具有能够与配重的组装顺序无关地使用铰链部容易将发动机盖结合于连接板的效果。

Description

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更详细地,涉及一种提高铰链部的耐久性,并且能够与配重的组装顺序无关地容易将发动机盖组装到本体,从而具有提高的组装性的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工程机械是一种被设计为主要执行土木部分的工程施工中如挖掘、运输、钻孔、铺装等多样的作业的机械装备,有挖掘机、装载机、叉车等。这样的工程机械在结构上包括行驶体、位于行驶体的上部并且包括发动机的本体、为了执行作业而安装于本体的前方的作业机、以及设置于本体的上部并且供驾驶员搭乘的驾驶室。另外,在本体的后方具备具有一定重量的配重,使得作业机作用于本体的外力和配重的荷重相互平衡。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以往的工程机械的图,图2是安装于以往的工程机械的本体后方的配重和覆盖本体的上部的发动机盖的图,图3是用于说明连接以往的工程机械的配重和发动机盖的铰链部的图,图4是示出连接以往的工程机械的配重和发动机盖的铰链部支撑于支撑部的状态的图。
参照图1至图4,以往的工程机械1在行驶体2的上部设置有具有发动机的本体4,并在本体4的上部设有用于覆盖发动机的发动机盖6。另外,在本体4的前方设有作业机8,并在本体4的后方设有配重9。
就这样的以往的工程机械1的发动机盖6与配重9之间的组装结构而言,发动机盖6的铰链部7a结合于凸出地形成在配重9的上侧的支撑部9a,并且在发动机盖6的内部安装气缸7b。气缸7b的一侧和另一侧分别结合于配重9的侧方和发动机盖6的内部上侧。
然而,在发动机盖6中,如上所述,由于铰链部7a结合于支撑部9a,为了组装发动机盖6,需要先组装配重9,这样存在限制发动机盖6的组装工艺的问题。此外,由于配重9的支撑部9a连接于铰链部7a的下部,在配重9中产生的振动通过支撑部9a和铰链部7a传递至发动机盖6,而这样的发动机盖6的振动会对铰链部7a附近施加相当大的冲击,因而存在铰链部7a的故障频繁发生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5-0032540号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的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铰链部的耐久性,并且能够与配重的组装顺序无关地容易将发动机盖组装到本体,从而具有提高的组装性的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强结合于发动机盖的铰链部的强度的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
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其包括与本体面对地配置的配重和覆盖所述本体的上部的发动机盖,所述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的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其一侧支撑于所述本体且另一侧向所述配重的上方延伸而形成;以及铰链部,其以引导所述发动机盖的旋转的方式一侧安装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且所述铰链部的另一侧安装于所述发动机盖上,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和所述配重的上侧配置为相互间隔开。
此外,所述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包括与所述本体面对面的侧壁部和在所述侧壁部的上端向与所述本体的反方向形成上侧部,并且还包括支撑于所述本体且位于与所述本体面对面的所述侧壁部的上侧的支撑件,所述连接板形的一侧支撑于所述支撑件且另一侧与所述上侧部面对的方式延伸而形成。
此外,所述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的特征在于,还包括:凸出支撑部,其凸出地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上侧且上端相较于所述上侧部位于上部,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支撑于所述凸出支撑部。
此外,所述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形成为板形,并且所述连接板的长度方向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凸出支撑部且另一侧以与所述上侧部面对的方式以悬臂形状延伸而形成。
此外,所述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部,其形成为具有预定长度并且位于所述侧壁部的上侧;以及第二支撑部,其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上部向远离所述侧壁部的方向弯曲而形成。
此外,所述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的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凸出支撑部间隔开而位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侧。
此外,所述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以间隔开的方式位于所述侧壁部的上侧,所述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还包括支撑杆,该支撑杆以一侧支撑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下部且另一侧支撑于所述本体的下部的方式延伸而形成。
此外,所述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盖包括:盖板,其覆盖所述本体的上部;以及边缘部,其沿所述盖板的边缘向下方延伸而形成,所述铰链部包括:第一铰链部,其结合于所述连接板;以及第二铰链部,其一侧能够旋转地结合于所述第一铰链部且另一侧结合于所述边缘部的外侧,并且在位于所述第二铰链部的反方向的所述边缘部的内侧设置有加强部,在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气缸,并且通过所述气缸的工作使所述发动机盖旋转。
此外,所述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包括:加强板,其配置为与所述边缘部的内侧间隔开并且沿所述边缘部的内侧的长度方向形成为预定长度;以及加强弯曲部,其从所述加强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以与所述边缘部的内侧结合的方式一体地弯曲而形成。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配重,其与工程机械的本体面对地配置;发动机,其安装于所述本体;发动机盖,其覆盖所述发动机;连接板,其一侧支撑于所述本体且另一侧向所述配重的上方延伸而形成;凸出支撑部,其结合于所述本体与所述连接板之间;以及铰链部,其以引导所述发动机盖的旋转的方式一侧安装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且所述铰链部的另一侧安装于所述发动机盖上,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和所述配重的上侧配置为根据所述凸出支撑部的高度相互间隔开。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由于连接板的另一侧配置为向配重的上侧部的上方间隔开与凸出支撑部的高度相等的量,使得配重产生的振动不会被传递至连接板的另一侧,因而具有提高铰链部的耐久性的效果。
此外,由于连接板支撑于支撑件,因而具有能够与配重的组装顺序无关地使用铰链部容易将发动机盖结合于连接板的效果。
此外,由于加强部包括从加强板的两侧向边缘部的内侧方向弯曲而形成的加强弯曲部,因而可以加强边缘部的内侧的强度,从而具有能够提高与铰链部连接的发动机盖的边缘部的强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以往的工程机械的图。
图2是安装于以往的工程机械的本体后方的配重和覆盖本体的上部的发动机盖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连接以往的工程机械的配重和发动机盖的铰链部的图。
图4是示出连接以往的工程机械的配重和发动机盖的铰链部支撑于支撑部的状态的图。
图5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而示意性地示出的图。
图6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的支撑件和连接板而示意性地示出的图。
图7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的连接板向上侧部的上方间隔开的状态而示意性地示出的图。
图8是为了说明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的发动机盖上设置加强部的状态而示意性地示出的图。
图9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的加强部而示意性地示出的图。
附图标记
100:配重,110:上侧部,120:侧壁部,200:发动机盖,210:盖板,220:边缘部,300:支撑件,310:第一支撑部,320:第二支撑部,330:支撑杆,340:凸出支撑部,400:连接板,500:铰链部,510:第一铰链部,520:第二铰链部,600:气缸,700:加强部,710:加强板,720:加强弯曲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进行更详细说明。
图5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而示意性地示出的图,图6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的支撑件和连接板而示意性地示出的图,图7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的连接板向上侧部的上方间隔开的状态而示意性地示出的图。
参照图5至图7,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使工程机械的配重100和发动机盖200结合,其包括支撑件300、连接板400、铰链部500以及气缸600,并且还可以包括加强部700。配重100包括与在内部配置发动机的本体(未图示)面对面的侧壁部120、以及在侧壁部120的上端向本体的反方向形成于与的上侧部110。发动机盖200覆盖本体的上部,其包括覆盖本体的上部的盖板210、以及沿盖板210的边缘向下方延伸而形成的边缘部220。
支撑件300位于与本体面对面的侧壁部120的一面的上侧并支撑后述的连接板400,其包括第一支撑部310和第二支撑部320,并且还可以包括支撑杆330和凸出支撑部340。第一支撑部310形成为具有预定长度,并且位于侧壁部120的上侧。第二支撑部320形成为从第一支撑部310的上部向远离侧壁部120的方向弯曲。这里,第一支撑部310既可以配置为贴紧于侧壁部120的上侧,也可以配置为与侧壁部120的上侧间隔开。当第一支撑部310与侧壁部120的上侧间隔开时,第二支撑部320可以被后述的支撑杆330支撑。支撑杆330以在上下方向上竖立的方式较长地形成,其上侧支撑第二支撑部320的下部,其下侧以支撑于本体的下部的方式延伸而形成。以间隔开而位于第二支撑部32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的方式设有一对凸出支撑部340,且可以凸出地形成于第二支撑部320的上侧且上端相较于上侧部110位于上部。或者,凸出支撑部340可以结合(配置)于本体与连接板400之间。
连接板400形成为板形的条形状,并且一侧支撑于凸出支撑部340,另一侧以与上侧部110面对的方式以悬臂形状延伸而形成,连接板400的另一侧配置为向上侧部110的上方间隔开规定距离d。这样,由于连接板400的另一侧配置为向配重100的上侧部110的上方间隔开与凸出支撑部340的高度相等的量,因而具有在配重100中产生的振动不会被传递至连接板400的另一侧的效果。换言之,连接板400的另一侧和配重100的上侧可以根据突凸出支撑部340的高度配置为彼此间隔开。
铰链部500引导发动机盖200的旋转,包括结合于连接板400的另一侧的第一铰链部510、以及一侧可旋转地结合于第一铰链部510且另一侧结合于边缘部220的外侧的第二铰链部520。这样,由于第一铰链部510结合于连接板400的另一侧且连接板400的另一侧向配重100的上部间隔开,因而在配重100中产生的振动不会被传递至第一铰链部510,从而具有提高铰链部500的耐久性的效果。此外,连接板400支撑于支撑件300,因而具有能与配重100的组装顺序无关地使用铰链部500容易将发动机盖200结合于连接板400的效果。
另一方面,在支撑件300的支撑杆330与盖板210之间设置气缸600,并且配置为在通过气缸600的共作使发动机盖200以支撑于铰链部500的状态旋转。此时,由于与发动机盖200的铰链部500连接的附近产生较高的应力,因而存在发生发动机盖200的形态变形等之虞。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发明在发动机盖200中设有加强部700。
图8是为了说明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的发动机盖上设置加强部的状态而示意性地示出的图,图9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的加强部而示意性地示出的图。
参照图8和图9,加强部700设置在位于第二铰链部520的反方向的发动机盖200的边缘部220的内侧,并且构成为加强边缘部220的强度。这样的加强部700形成为预定长度且其截面弯曲形成为字形态,其详细结构包括:加强板710,其配置为与边缘部220的内侧间隔开,并且沿边缘部220的内侧的长度方向形成为预定长度;以及加强弯曲部720,其从加强板71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以与边缘部220的内侧结合的方式一体地弯曲而形成。
这样,加强部700包括从加强板710的两侧向边缘部220的内侧方向弯曲而形成的加强弯曲部720,因而可以加强边缘部220的内侧强度,从而具有能够提高与铰链部500连接的发动机盖200的边缘部220的强度的效果。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显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地,可以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形和修改,并且倘若这样的变形和修改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畴内,则其技术思想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

Claims (10)

1.一种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其包括与本体面对地配置的配重和覆盖所述本体的上部的发动机盖,所述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的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板,其一侧支撑于所述本体且另一侧向所述配重的上方延伸而形成;以及
铰链部,其以引导所述发动机盖的旋转的方式一侧安装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且所述铰链部的另一侧安装于所述发动机盖上,
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和所述配重的上侧配置为相互间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重包括与所述本体面对面的侧壁部和在所述侧壁部的上端向与所述本体的反方向形成的上侧部,
并且还包括支撑于所述本体且位于与所述本体面对面的所述侧壁部的上侧的支撑件,
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支撑于所述支撑件且另一侧以与所述上侧部面对的方式延伸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凸出支撑部,其凸出地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上侧且上端相较于所述上侧部位于上部,
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支撑于所述凸出支撑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板形成为板形,并且所述连接板的长度方向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凸出支撑部且另一侧以与所述上侧部面对的方式以悬臂形状延伸而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包括:
第一支撑部,其形成为具有预定长度并且位于所述侧壁部的上侧;以及
第二支撑部,其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上部向远离所述侧壁部的方向弯曲而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一对所述凸出支撑部间隔开而位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部以间隔开的方式位于所述侧壁部的上侧,
所述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还包括支撑杆,该支撑杆以一侧支撑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下部且另一侧支撑于所述本体的下部的方式延伸而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盖包括:
盖板,其覆盖所述本体的上部;以及
边缘部,其沿所述盖板的边缘向下方延伸而形成,
所述铰链部包括:
第一铰链部,其结合于所述连接板;以及
第二铰链部,其一侧能够旋转地结合于所述第一铰链部且另一侧结合于所述边缘部的外侧,并且
在位于所述第二铰链部的反方向的所述边缘部的内侧设置有加强部,
在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气缸,并且通过所述气缸的工作使所述发动机盖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部包括:
加强板,其配置为与所述边缘部的内侧间隔开并且沿所述边缘部的内侧的长度方向形成为预定长度;以及
加强弯曲部,其从所述加强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以与所述边缘部的内侧结合的方式一体地弯曲而形成。
10.一种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重,其与工程机械的本体面对地配置;
发动机,其安装于所述本体;
发动机盖,其覆盖所述发动机;
连接板,其一侧支撑于所述本体且另一侧向所述配重的上方延伸而形成;
凸出支撑部,其结合于所述本体与所述连接板之间;以及
铰链部,其以引导所述发动机盖的旋转的方式一侧安装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且所述铰链部的另一侧安装于所述发动机盖上,
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和所述配重的上侧配置为根据所述凸出支撑部的高度相互间隔开。
CN202111669519.5A 2020-12-31 2021-12-31 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 Active CN1146874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189108 2020-12-31
KR1020200189108A KR20220096551A (ko) 2020-12-31 2020-12-31 건설 기계의 결합 구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87404A CN114687404A (zh) 2022-07-01
CN114687404B true CN114687404B (zh) 2023-08-08

Family

ID=81972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69519.5A Active CN114687404B (zh) 2020-12-31 2021-12-31 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05218A1 (zh)
KR (1) KR20220096551A (zh)
CN (1) CN114687404B (zh)
DE (1) DE1020212151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023488A (ja) * 2021-08-05 2023-02-16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車両
US20230116011A1 (en) * 2021-10-12 2023-04-13 Caterpillar Inc. Secondary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with service orientation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88176A (ja) * 2000-12-19 2002-07-05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
CN203283299U (zh) * 2013-05-30 2013-11-13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渭南分公司 发动机罩连接结构和工程机械
JP2016102373A (ja) * 2014-11-28 2016-06-02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
CN210031956U (zh) * 2019-05-24 2020-02-07 上海三一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挖掘机工具箱及挖掘机
JP2020114963A (ja) * 2019-01-17 2020-07-30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90183A (en) * 1972-11-06 1974-02-05 W Price Pressurized fuel tank support for vehicles
JPH0657962U (ja) * 1993-01-20 1994-08-12 油谷重工株式会社 油圧ショベルのカウンタウエイト
JP2583654Y2 (ja) * 1993-01-25 1998-10-27 油谷重工株式会社 サイドカバーの開閉構造
JP2005090094A (ja) * 2003-09-18 2005-04-07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のカウンタウエイト装置
GB2520638A (en) 2012-07-02 2015-05-27 Volvo Constr Equip Ab Construction machine on which counterweight provided with muffler is mounted
KR20220010205A (ko) * 2020-07-17 2022-01-25 현대두산인프라코어(주) 휠 로더
CN218508539U (zh) * 2022-11-16 2023-02-21 济宁诺巴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挖掘机的发动机外覆盖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88176A (ja) * 2000-12-19 2002-07-05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
CN203283299U (zh) * 2013-05-30 2013-11-13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渭南分公司 发动机罩连接结构和工程机械
JP2016102373A (ja) * 2014-11-28 2016-06-02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
JP2020114963A (ja) * 2019-01-17 2020-07-30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
CN210031956U (zh) * 2019-05-24 2020-02-07 上海三一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挖掘机工具箱及挖掘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20096551A (ko) 2022-07-07
US20220205218A1 (en) 2022-06-30
CN114687404A (zh) 2022-07-01
DE102021215127A1 (de) 2022-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87404B (zh) 工程机械的结合结构
JP4657212B2 (ja) 建設機械のキャブ
JP4247222B2 (ja) トラクターローダーバックホーの掘削装置固定構造
US7735248B2 (en) Piping struture of front work machine
EP2610406A1 (en) Construction machine
JP4740290B2 (ja) 建設機械
EP2631372B1 (en) Construction machine cab having a rollover protection structure
US8960778B2 (en) Revolving frame of construction machine
JP3782004B2 (ja) フロントローダとバックホーを装着できるトラクタ
JP2001173017A (ja) 建設機械
WO2017065066A1 (ja) 作業機械用ブーム
JP6253153B2 (ja) 建設機械の作業腕構造
WO2008053779A1 (en) Boom and front attachment for working machine
EP2290163A1 (en) Construction machine
JP2008201328A (ja) トラクタの後作業機装着フレーム構造。
JP4327658B2 (ja) 建設機械用キャブ
US20100187860A1 (en) Cab and construction machine
JP4556538B2 (ja) 建設機械
JP2007254986A (ja) スキッドステアローダのリフトアーム
KR20120048273A (ko) 건설기계의 구동축 지지 브래킷
JP5397322B2 (ja) 作業アタッチメントおよび建設機械
KR102017345B1 (ko) 내부 보강판을 갖는 굴삭기 암
US11718971B2 (en) Excavator arm
JP4675925B2 (ja) トラクタの補強枠構造
JPS6319405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Inchon,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HYUNDAI DOOSAN INFRACORE Co.,Ltd.

Address before: Inchon,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Hyundai Doosan yingweigao Co.,Ltd.